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商业信用管理范文

商业信用管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商业信用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商业信用管理

第1篇:商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商业信用;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分析

对于商业信用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认为商业信用指的是中小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与买卖双方之间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另外,在市场上制造产品的公司将商品卖给批发商,而批发商把商品卖给零售制造商的行为是一个企业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向另一家公司提供的承诺也叫商业信用。第三,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在交易中相互提供的诺言也可以称为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具有普遍性、筹资便利和筹资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商业信用对于社会层面来说不仅节省了资金,也活跃了市场;更帮助供应商减少了存货,占有了市场份额;商业信用对于零售商来说在融通了资金的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了稳定的货源;而且商业信用灵活、方便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银行的贷款压力,将银行的部分风险转移了。常见的商业信用形式有: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票据和票据贴现等,其中,应付账款是指买卖双方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形成的欠款,即买方在收到货物后暂时没有从卖方那里收到任何付款,而是等待一段时间才付款。对于赊销商品的企业来说,等同于获得了一笔贷款。预收账款指企业预先从购买方收到的部分预付款。在预付款中,商业信用由买方提供给卖方。例如,建设公司收到的建设款,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的预付款和建设项目的预收款都是商业信贷融资方式。应付票据是由出票人发行票据并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地将确定的金额支付给票据的收款人或票据持有人的行为。是在公司的商品购买和销售活动中使用商业票据结算项目价格时发生的。票据贴现有三种形式,即贴现、转贴现、再贴现。贴现指的是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给银行,银行扣除一定的贴现息之后再将剩余款转给持票人的行为。企业采用票据贴现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前回笼资金,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也可融通资金使自身得到所需资金,是中小企业一种灵活的筹资方式。

一、商业信用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现状

(一)商业信用已成为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表1是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所会采用的各种融资方式的比较汇总。可以看到,商业信用属于外源融资的一种,它比较容易获得且具有限制性条件少、手续简便等优点,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又一重要方式。

(二)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中小企业的商业信誉处于自发状态。除少数具有相对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大型企业外,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主要是通过衡量已实现的销售目标来衡量应给予业务伙伴多少商业信用。然而目前商业信用普遍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因为没有对它进行监管的部门,也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包括已经实行的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省市自治区政府正在拟订的信用信息管理办法,都只着重于对银行信用信息的搜集,而对于商业信用可能由于其过于分散、难度太大索性避而不谈。

(三)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信用和诚信缺失仍然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样不利于营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信贷司的数据,中国公司目前每年签署40亿份合同,其中70%是中小企业,但履约率仅为50%左右。每年由于缺乏诚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信用文化意识淡薄,对于商业信用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无法准确制定出能够帮助企业的信用制度。

(四)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水平低

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健全,所以导致企业赊销账款回收困难,形成了大量不良债务,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缺乏科学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有70%的账款逾期天数在60天以上,远高于国际平均30天的水平,且目前我国只有17%的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部门,其中大型企业的信用管理优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国内500强的很多企业一般都建立了信用风险制度,而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大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商业信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影响

(一)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可得性

利润是最能衡量一个企业发展良好与否的表现,而企业之间商业信用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中小企业的交易效率,使得企业获得及时可用资金的同时也扩大了中小企业的销售收入,进而提高企业的利润。表2是2014-2018年中小企业营业利润的汇总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2014-2018年以来中小企业每年的营业利润都在显著增长。当银行发现中小企业的利润增加时,就会使银行对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因此中小企业从银行借钱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表3汇总了2015-2018年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向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额数据: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银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都在逐年增加,这与中小企业的营业利润呈正相关,表明中小企业每年创造的利润越多,他们获得的银行贷款就越多。另外中小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企业能提供的抵押物增多,减少了向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贷款的风险,这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困难时期从银行获得资金。

(二)克服中小企业暂时的现金短缺障碍

1.商业信用容易获得且限制条件少。表4显示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外源融资渠道融资所需材料的归纳总结,比较可得:商业信用是诸多融资渠道中最容易获得的,它不需要像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那么繁琐的资料,而且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以预付款的形式存在,企业使用商业信贷来筹集资金就没有实际成本,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商业信贷比较容易获得。

2.商业信用较其他融资渠道成本低,企业获利多

中小企业的诸多融资方式所需付出的成本如下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进行银行贷款融资时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贷款利息和借入的本金,如果是抵押贷款还需支付工本费和抵押登记费。如果是去小额贷款公司,例如宜信普惠、平安普惠这些,他们虽然手续简便,全程线上操作,最快当天就可以放款,但相比于银行来说他们的信用贷款利息要高于银行抵押贷款利息的2%~3%左右,如果要借入大额资金,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另外如果进行融资租赁,就必须借助“租赁物”,没有“物”,就无法获得资金。对于私人贷款,中央银行设定的基准年利率为3.85%,即以当前一年期LPR4倍计算,受法律保护的上限利率为15.4%,只要是不超过这个上限水平,民间借贷都是可以的,所以民间借贷往往需要付出高成本。通过比较可得商业信用是中小企业诸多融资方式中融资成本最低的,中小企业运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可以节约成本,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三、商业信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消极影响

(一)商业信用使中小企业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加

中小企业在发展经营中会遇到很多的风险。而商业信用的运用会使得中小企业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因为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会使得商业信用的提供者由于信息不对称、事先对企业没有充分的了解而提供商业信用之后导致货款无法收回。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7~8岁,而中小企业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2.5岁,每天有近12000家中国公司倒闭,每分钟大约有10家公司倒闭。而这些企业中有近80%是因为三角债而导致企业账款收不回。所以如果提供了商业信用之后企业经营不景气会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甚至累积过多还会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二)商业信用筹资期限短,企业还款压力大

通过商业信贷筹集资金的期限非常短。中国规定的商业票据期限为1-6个月,最长期限不超过9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预收款项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如果公司想获得现金折扣,假设按照市场上常用的现金折扣条件“2/10、1/20、n/30”,这意味着:1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而20天内付款可享受1%的折扣,需要在30天内全额付款。因此,商业信贷融资期限相对较短,企业的还款压力较大。

(三)商业信用运用不当易恶化企业的信用水平

商业信用融资的期限较短,商业票据最长期限也只有9个月,预收账款大都是在1年以内,所以企业还款的压力较大,对于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要求很高。如果常期拖欠货款,会导致企业的声誉下降。甚至导致以后这些企业不愿再跟它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失去大部分合作伙伴,也不利于在市场上立足,最终会使企业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四、中小企业运用商业信用发展的对策

(一)增强企业信用度从而获得市场认可

中小企业想要增强企业信用,就要将“诚信”写进企业经营方针,上至董事长,下至企业员工都应该培养诚信意识。树立诚信企业制度、营造诚信经营的环境、让诚信深入人心。另外,诚信经营,按时给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付款,绝不拖延。按时还贷,不拖延、不滞后。不偷税漏税、不做假账。在经营活动中,企业还应与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诚实守信,并为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另外,中小型企业在通过商业信贷获得资金的同时也要让另一方获得收益。只有获得“双赢”的商业信誉才能得以延续。

(二)促进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用管理

许多企业在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方面遇到困难,原因是账户的支付出现拖延,风险管理责任不明确。因此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巨大问题。

1.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赊销的基础是信用。中小企业在发生赊销时一般都是由销售或者财务进行交易,然而这种做法弊大于利,因为有些企业了解到的信息不完善、不真实,可能会造成决策的失误影响公司利益。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客户的资料垄断在少数业务员手中,一旦业务员离职会造成客户的流失,让公司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公司应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加强对竞争对手以及客户的信用监管和筛选,这样对于建立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解决业务部门职责合理分工的问题。信用风险是一种综合风险,它与金融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决策风险、信息不透明等密切相关。在产品销售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信用风险。要想降低这些风险就需要各职能部门合理明确地进行分工“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司其职,每位员工对于自己所负责的部分都尽心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预测。

(三)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人才的培养

1.中小企业聘请专人培训信用人才。良好的企业信用是进行商业信用融资的基础,只有企业中每个人都讲信用,将企业的信用放在第一位,对所生产的产品保质保量,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这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中小企业才能做大做强。企业可以从内部挑选一部分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由公司出面聘请专门的信用企业、信用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为他们进行讲学,可以采用小班授课以及互动式的授课方式,通过培训让员工集中学习国内外信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知名企业的信用案例,让他们体会企业信用的重要性,提升信用风险的管理技能,使员工能够进一步提高信用意识,以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要。也可以组织考试,成绩合格者予以重任。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让企业内所有的信控人员参与进来,了解信用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拓展并丰富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持续增强信用风险意识。

2.通过实践让培训所学得到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在教授员工书面知识的同时也应让他们投入实践,学以致用。企业可以采取短期体验和模拟场景的方式,将培训的员工分组进行正反两方的情景模拟,让他们在情景中感受信用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程度,以此来培养他们的信用意识。另外,还应该鼓励员工多去跑跑市场、多走访客户并与信用人才加强沟通交流,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和优秀的工作方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实际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只有双管齐下,信用人才才能尽快成熟为企业所用。

3.采用“导师制”一对一地进行培养。企业在培养信用人才的过程中不应盲目培训,应注重方式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的培养,首先应该对公司每位员工作充分的了解,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挖掘他们的优势,给他们配备适合自己的老师,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导师制”一对一的训练。若是企业财力有限请不到足够多的老师也可以让企业内部信用优良的员工进行帮扶,这样不但可以节省企业的成本,员工之间相互熟络也可以让培养的效果事半功倍。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位员工都能各尽其材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企业的信用好坏体现在每位员工的信用上,如果企业中每个人都有信用意识,争做信用人,企业的信用将上一个新的台阶,那么未来愿意提供商业信用给中小企业的商家就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吴昊旻,邱霞.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论坛,2019(10)

[2]邹宇.不良企业信用对中小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J].中国工会财会,2018(9)

[3]何银瓶,肖扬清.商业信用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2018(4)

[4]陈芮.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及建议[J].财务与金融,2018(3)

第2篇:商业信用管理范文

一、工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

工商企业信用风险主要包括:

(1)借款人恶意行为风险。在工商企业申请借款前,均会被考察资信评级,若考察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风险较小,故可获得借款。而后,以资金使用计划为依据,将资金投入到生产和销售等相关环节中。若在还款日前,企业并未遵守信用而将其投入资金股市中,并企图在还款前获取高额利润,便极有可能使借款资金被股市套牢,导致无法归还资金和恶意拖欠资金的情况产生,增加资金借贷风险。

(2)生产经营风险。对工商企业进行分析可知,其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当其借款后,一旦出现生产、经营的困难,便极有可能陷入生产经营风险,导致难以按时还款。

(3)财务管理风险。借款钱,财务体系的考察结果并不能完全规避资金使用过程中财务管理的相关风险。例如,当财务管理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不高,易受利益诱惑时,其贪污、挪用借款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从而使得工商企业遭受严重损失。

二、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赊销比例较低,信用风险较大

据国家统计总局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借助赊销的方式完成的交易额已占据全球交易总额的70%,但就我国而言,赊销比例较低,但坏账损失率却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从而导致潜藏在赊销行为中的收益遭到严重损失。以我国商业企业为例,2014年,工商企业赊销比例仅为20%,平均坏账率却高达8.5%,企业平均无效成本占总成本的14%,而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长达125天,相对应的逾期账款归还平均天数为90天,这便意味着工商企业从各相关企业中的借款大都是一种逾期归还的情形,即企业难以在规定的还款时间内将借款按时归还。对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极有可能是因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出现了众多问题,从而导致其无效成本比例高达14%,在过度耗费借款资金的同时,难以获得相应的本金和利润,从而产生信用风险。

2.信用风险防范控制能力较差

信用风险的防控能力较差是当前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工商企业的应收账款被拖欠的形式为政策性拖欠、客观性拖欠与管理性拖欠,即分别因为政策、自然和管理因素而产生的拖欠行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我国工商企业应收账款被个拖欠类型的所占比例为政策性拖欠16%、客观性拖欠23%,而因管理不善导致的拖欠账款比例高达61%。由此可见,管理不善是导致工商企业自身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从而导致工商企业的外部约束机制仍然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当中,另一方面,工商企业内部也并未建立起科学的信用管理体系,导致企业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透明度等均处于较低水平,在阻碍了信用信息商品化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工商企业的信用风险大幅提升。

3.企业人才匮乏,风险意识薄弱

对工商企业进行分析可知,其信用风险的管控人才相对匮乏,加之销售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进一步增加了工商企业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就现阶段而言,工商企业内并未针对信用风险防范工作设置具体的岗位,信用风险管控工作大都是由企业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负责,而其对信用风险管控知识的局限性导致企业始终难以在防范信用风险工作方面有所突破。此外,基于销售目标的管理办法又使得销售人员为了达到销售目标而不顾个人和企业信用,盲目追求业绩,从而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加之企业管理者并未予以财务管理工作以相应的重视,认为财务管理只是为企业核算其成本、利润和员工新薪金的一项基础工作,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并未将其自身工作与信用风险紧密关联,由此产生的监守自盗等情况也使得企业遭受了严重损失。

三、加强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有关对策

1.建设并完善宏观控制环境

针对工商企业赊销比例低的情况,我国应建立相对系统的法律体系,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立法仅有《信用控制法》、《信用数据采集与保护法》和《商业信用信息报告法》等,而专门针对商业企业特点的信用风险制定的相关法律则少之又少。因此,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信用风险管控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力度,通过规范工商企业信用行为,明确信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而对社会信用体系的整体环境予以全面控制,从整体上降低工商企业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此外,工商企业自身也应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通过对其历史信用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并对财务管理人员展开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所借资金能够正常、有序、高效运转,进而带动企业效益增长并提升赊销比例,逐步降低无效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份额,在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基础上,按时还款,合理规避信用风险。

2.加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

首先,建立社会信用管理支持体系,加大对信用中介机构发展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促使与工商企业有关的征信数据和信息向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并以相应的征信数据为依据,建立健全的征信数据库,将工商企业、企业领导者、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社会信用档案全部存储至数据库中,构建公平、透明的社会信用支持体系。其次,加强工商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工商企业自身需要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通过转变销售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针对资金问题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进一步明确信用管理部门的权责,避免有权无责情况的发展。一方面,信用管理部需要以授权审批制度为依据,对企业的赊销申请进行审批,并严格监督和管控相应的赊销业务,形成对信用风险及其相关行为的内部牵制,另一方面,工商企业还需加强对客户的动态管理力度,通过建立起统一且规范的用户信用信息管理档案,对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及时修改,并准确评估、预测信用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3.加强人才培养,树立风险意识

引进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定期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培训课程,并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宣传力度,从而使工商企业全体员工和管理者均能够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及其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者有必要也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赋予财务管理人员以相应的权限,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处理好销售员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与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对信用风险的合理规避。

四、结论

第3篇:商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资金管理;模式

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血液,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乃至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正因为如此,各个企业都十分重视资金管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要求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资金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立足于不败之地。随着企业对管理会计认识程度的加深,以管理会计为基础的资金管理模式对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有显著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充分行使管理会计职能,贯彻管理会计方法,来提升企业资金管理绩效,为此展开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的重要性认识

2014年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即通过积极利用单位相关内外部信息,做到财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管理会计在本质上仍然是一项管理活动,在职能上是依靠信息数据以一系列特定技术及方法,支持企业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等管理活动。通过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发展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以有效推动企业经营战略有效实施,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决策;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可以使企业在所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化经营分析,使企业的各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自身的经营真实状况,并能准确预判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工作漏洞和存在的问题,并制订有效的解决万案,实现企业决策的更加科学、有效,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提升了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使得企业更加关注管理会计核心价值理念,即企业各过程各要素的利润创造,并且行使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的作用,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能够沿着预期战略方向开展,从而促进企业的提质增效与转型。因此可以说,一个企业管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作用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

二、传统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所谓资金管理,狭义上主要指现金流的管理,包括:银行存款的管理、存货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在资金管理方面企业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资金账户混乱,管理水平不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一般会出现资金账户过多、管理混乱的现象。而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第一原则,往往更加重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未能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忽略了资金的风险意识。在这种现象下,企业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存货占资金比重较大当下,企业落后的存货管理模式易造成存货堆积,并使得企业的产成品不能及时销售运送到有需求的客户手中,从而造成其他不必要成本如仓储费用、管理费用和机会成本等。存货的积压,使得存货周转天数变长,存货周转率下降,从而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疍(三)商业信用管理的不足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短期融资方式,在企业交易间得到普遍应用。企业为了减少存货,防止库存过多,及提升市场竞争力,开拓市场,会为购买方提供商业信用,从而形成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由于商业信用管理的不足,造成企业存在大量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使坏账风险的可能性极大的增加。同时,商业信用存在资金成本如机会成本、管理费用和现金折扣成本等,并非免费地使用。商业信用管理的不足还会使得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运营,致使营业周期变长。

三、对企业资金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必要性认识

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核心理念,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如何决定了企业存亡的关键。面对日趋激烈的企业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更多的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资金管理水平,企业才能有效控制运营风险,有力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然而大多数企业对资金管理模式主要还是主要依赖于管理企业的需求、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见以及对资本实际控制能力等因素。对于国内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4种,即结算中心、财务中心、统筹收支、内部银行。但当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大数据不断发展,传统的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要充分意识到规避资金管理风险,满足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企业转型升级重要性,为此需要不断创新资金管理模式,运用更高效的资金管理模式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四、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的企业资金管理模式构建

(一)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21世纪已经成为了一个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持,企业管理也趋向于精准化、智能化。所谓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企业在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操作系统,能够运用大数据,实现资源最优化组合来进行企业管理的一个平台。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不同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管理会计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企业价值的增值。管理会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帮助企业查找资金管理中的异常点并预测资金管理的风险。企业建立资金信息系统,可以越来越智能地帮助管理层实现资金的分配、调用与管理的科学化;其次,借助于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推行数字化精细管理,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技术,有助于企业科学精准地分析资金的运动,并进行有效监控,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的效能和资金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规避资金管理的风险;再次,要注意通过云端数据的同步实时更新,实现在不同地点,不同设备的数据共享,及时精准掌握资金管理动态。总的来说,从管理会计角度来看,信息化系统与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更加便捷、精准与高效率。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所谓全面预算管理,指为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统一的分配、考核与控制,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协调。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某种程度上来说,预算管理也是资金管理中的一部分,是信息化社会对资金管理的客观要求,必须要端正认识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资金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其特殊性,易受到金融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所以从管理会计角度来看,企业在资金管理上需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将全面预算真正分解为部门预算,以利润的形式按价值量分解,不留死角,保证指标分解的彻底性,并明确各预算执行单位的工作责任目标,保证做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这样,就能使得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要有了规划性,企业依据滚动预算、作业预算、零基预算等方式,增加历史数据、行业数据、对标数据等支撑,规划好资金管理中在存货、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的方面管理,促进企业平稳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根据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重大变化,相适应地及时做出调整将预算执行结果列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实时监测,防止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通过预算的建立、实施、汇总、考核与反馈,使全面预算管理得到全面有效实效,提升资金管理效能。

(三)健全绩效管理体系绩效是管理会计考察的重点内容。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沟通与辅导、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诊断与提高等四大流程。管理会计除了对业务及利润进行考核,还会考核资金的使用效能,资源的消耗程度,成本是否合理等。开展全员培训,做好绩效管理文化理念的培养,推广绩效管控原理,明确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资金流动如同企业命脉,营造良好绩效管理氛围,激发全员的工作与发展潜能,提升主观能动性。注重核心环节控制,强化过程管理,实行积极有效监督,明细岗位职责与绩效管理考核主体。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建设健全绩效管理体系系统,注意在绩效管理全过程中相关主体之间管理目标与指标的一致性、系统性,形成资金管理的整体合力。如果把资金管理当作一个突破口,把更多的信息如当前收益分析、未来获利能力、社会效益、对其他生产线的影响等加进业绩考评中,是促进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举措。总之,借助于管理会计视角建立一个多元、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保障资金管理工作的进行,从而实现资金管理价值。

(四)全面提升员工技能管理会计做决策是从全局出发,以财会知识为基础,同时兼顾销售知识、信息化知识及管理科学知识。企业资金管理,不仅仅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企业的资金管理开展的好坏,其实质上受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制约,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能和水平,企业必须加大对员工全面技能的培养。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多方面知识的储备、各个方面的培训和多岗位的锻炼。企业可以考虑让员工到采购、生产、销售等不同部门进行学习与锻炼,对已经从事资金管理工作相关人员,通过定期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资金管理知识结构,形成复合管理会计的资金管理思维模式,拥有广泛的业务技能背景,锻造一批“全能式”资金管理人才队伍,使其在具体资金管理工作中,能充分利用各学科专业的各相关知识,具备从管理会计视角形成对企业资金管理运行状况的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所以,企业为了更好地促进资金管理,要更加注重员工的管理技能的培养与管理素质的提高,储备“全能式”资金管理人才队伍。

五、结语

新常态下,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要不断创新与调整,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促进企业平稳运营,获得更长远地发展。基于管理会计的视角,将管理会计职能融入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中,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健全绩效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员工技能,有助于企业实现资金管理价值最大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佟鸣.论管理会计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7(10):171-172.

[2]邵敏.管理会计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纳税,2018,12(24):123.

[3]李红斌.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的思考[N].中国会计报,2019-06-07(012).

第4篇:商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赊销;措施

一、机械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特点

对于机械制造业企业来说,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提供商品与劳务赊销的产物,是企业以信用方式对外提供销售商品、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形成的各种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本企业的资金,属于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机械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总体规模较大

机械制造企业应收账款是与营业收入同方向变动的,但是应收账款的变动速度又明显地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样就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越来越高。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到了50%以上,机械制造企业更是名列前茅,有些占比甚至已经达到了65%,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20%的水平。该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就会越大。

(二)回收时间长

因为机械制造企业产品需要经过较长的生产周期、复杂的安装以及长时间的投入运转,并且产品通常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销售,这些因素使得机械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期较长,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机械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

(三)周转率较低

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就会越少,企业收款的速度相应也会比较快,坏账损失比较少,企业的偿债能力会比较强,而机械制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往往比较低。

二、机械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过分关注市场占有率,忽视客户信用管理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为了扩大销售,抢占市场,往往采取赊销方式进行,由于过分关注市场占有率,没有对客户的信用进行充分的调查,导致企业在后期收款的时候出现收款困难,甚至难以收回的现象。另外缺少专业的客户调查评估人才及没有建立相应的客户信用管理机构,对客户信息管理不到,是造成机械制造企业客户信用评价能力低的主要因素。

(二)销售人员忽视应收账款回款情况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经营收入的增长扩大了企业的规模,促成了企业的成长,除一些特殊行业外,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数额的大小和企业的经营收入的增长息息相关,而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市场前端,即销售部门,所以销售部门人员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较强的应收账款管理意识,部分销售人员为了业绩,将签单作为第一目标,往往会忽视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甚至有可能为了与客户处好关系,完成个人销售业绩,在客户不能及时付款时帮助其提供种种借口。

(三)应收账款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由于缺少健全的应收账款内控管理制度,使得机械制造企业很多应收账款管理较为混乱。比如在合同签订前,未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充分调查,未对其购买和付款能力进行专业的分析评估,确定的信用额度和赊销期限不合理,只重视销售收入未关注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使得企业不能收回欠款;合同签订时,没有对合同条款进行严格的评审,使得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交货延期、产品出错、质量不符合要求等相应的违约责任,甚至产生法律诉讼纠纷;发货后没有指定相应的催收流程,未将应收账款纳入日常企业管理范围,未进行及时的催收,造成应收账款账龄增加,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加大。

三、制造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并培养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来加强客户的信用管理,完善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信用管理机构应当对客户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信用部门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在收集到客户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等各方面信息,对客户信用度进行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赊销以及赊销期限和赊销比例,针对不同信用状况的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赊销比例和赊销期间,比如可以对信用良好业务往来频繁的企业,给予适当宽松的信用还款政策,对于信用一般的客户,采用提前收取部分预收款或者收取部分保证金的政策,对于经常逾期信用较差的企业,采取预收货款甚至全款发货等政策,不授予其信用额度。因市场形势变化较快,企业的信用情况并非一成不变的,机械制造企业应当在合作后建立专门的客户档案,定期对其进行信用分析评价,适时调整信用政策,以减少特殊情况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二)将销售业绩与回款挂钩,提高销售人员认知度

首先,企业应当对销售人员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相关知识培训,贯彻相应的管理理念,提高销售人员对回款的认知度,让其明白应收账款的回收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甚至存亡,只有应收账款全部回款到位,销售才算完全实现。其次,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将销售业绩与应收账款回款情况挂钩,将正常回收和逾期回收的款项按照一定系数进行折算,作为其考核指标,计入绩效考核,应收账款收回后方可按系数计入业绩,回款逾期时间越长,折算系数就越低,以此来提高销售人员对应收账款回款的重视程度。

(三)健全应收账款内控制度

机械制造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及各环节控制点。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合同签订前,由信用管理部门充分调查评估购买方信用情况及公司实力,来确定是否进行赊销以及赊销额度及赊销期限。(2)合同签订时,由销售人员发起合同评审流程,由销售、生产、财务、信控、法律等部门对合同条款联合会签审批,尽量避免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及纠纷,给企业收款环节造成影响及带来损失。(3)合同签订后,企业应指定专人定期通过函证等方式与客户对账,并盖章保存;财务部门定期做好账龄分析,对超过合同规定期限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销售部门应与客户积极沟通,必要时可采取法律手段,对于确认的坏账死账,应查明原因,收集证据,报批后确认坏账,进行核销。

四、结语

应收账款是当前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应收账款管理是机械制造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当前,赊销行为是机械制造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普遍采取的常用手段。本文简述了机械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及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机械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将业绩与回款挂钩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来有效管控应收账款。总之,应收账款的管理不是某一个部门某几个人的职责,需要销售、财务、信控、法律、生产等部门沟通协作,通过各环节的严格管控,来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0).

[2]郑桂花.探析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与控制[J].财经界,2016(24).

[3]柳小清.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12).

[4]赵丹.浅谈如何加强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经贸实践,2018(12).

第5篇:商业信用管理范文

“信用”一词,在于光远主编的《经济大辞典》中是这样阐释的:“一般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赊销或预付等经济活动中。信用的汉语词义包含着信任、遵守诺言、实践成约等多义。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信用更多的是采取货币借贷形式存在。信用这种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偿还性。它的运动过程是借债和还债的统一性,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也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它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关于“信贷”的定义为:“广义的信贷即信用,二者可以通用。狭义的信贷,专指银行信用,是银行信用业务诸如银行存款,银行贷款等业务活动的总称,包括存、取、贷、还等具体的信用业务活动,在更狭的意义上,信贷常指银行贷款,如工业信贷即工业贷款,商业信贷即商业贷款,农业信贷即农业贷款”,以及当今盛行的“个人信贷”即消费贷款。近年来以信用做保证贷款消费的循环卡,在国外非常普及。在法国持循环卡消费的已占销售额的30%,在美国和德国比例更是高达50%。仅以万事达卡为例,2000年全球持此卡交易总额高达8570亿美元,比上年激增21.5%。在我国前年交易额已达630亿美元。我国信用卡总量逾3亿张,可全国1400多万个商家中只有30万个能收卡,不到3%。调查表明,在各种抱怨声中,“信用卡没信用”不能不引起重视。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对于改善我国企业信用状况,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抵御信用风险,改善企业融资条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几个要点

一是明确指导思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要面向市场,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运用市场机制,强化信用管理内部约束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范、有序和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工商登记年检等系统的作用,培育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信用体系,有步骤地建立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建立信用风险的防范,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法规为各类企业的信用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二是坚持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场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快企业信用工程的建设。按照“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提高信用”的原则,鼓励企业加强信用管理,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组织在为企业提供资信调查和信息咨询方面的作用。三是培育良好信用要抓好主要环节:其一,企业要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其二,企业要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禁止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其三,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要以现金流量为重点,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管理,严格限制无预算资金支出,最大限度减少资金占用,保证按期如数偿还银行贷款,树立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良好信用形象。强化内部矛盾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应收应付账款的严格管理,认真审查收货单位或销货单位的偿付能力和信用程度,避免和减少企业间相互拖欠。同时,要按规定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其四,企业要加强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树立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要的质量观念,搞好产品从开发、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强化质量检验和计量标准化工作,确保不合格产品不出厂,努力改善产品售后服务质量,严禁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其五,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及时缴纳税款。涉及外贸业务的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外汇管理和海关管理及WTO的法律、法规。

三、做明礼诚信的企业家和经济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之一。对于企业家和广大经济师来说,努力培养自己成为明礼诚信的人尤其重要。人与人之间办事儿需要以诚相待,以信相交。要“言必行,行必果”,就是说,说话一定要算数,说到做到。为此,要特别注意几个起码的原则:

1.不要轻易许诺———巧诈不如拙诚。答应帮别人办事儿,首先看自己能不能办到,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可就有那么一些人不自量力或者爱吹牛,对朋友请其帮助的事情一概承担下来,事情办成了当然好,如果办不好或只说不做,那就是不守信用,朋友就会埋怨你。作为企业家和经济师,你的信用能给予别人良好的印象。所以要常检查自己:你是否信守自己的诺言?你是否轻易地允以承诺?你是否值得他人委以重任?你是否总是忘掉别人委托之事?当别人向你打听事情时,你转达了多少次错误信息?你是否有意提供不实的材料?韩非子讲:“巧诈不如拙诚”。所以,在对待别人时,千万别轻易许诺;许了诺,便一定遵守,别人会为你的态度所打动,他们认为你是一个讲信誉的人,从而会信赖、依靠于你,你在生活中和事业上便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要一诺重千金———言必行,行必果。不论在生活上或是工作上,一个人的信用越好,就愈能成功地打开局面,做好工作,你应对的客人愈多,你的事业就做得愈好。所以,企业家和经济师必须重视你自己所的说话,生活总是照顾那些讲话算数的人,食言则是最不好的习惯。因此必须改正自己食言的缺点,成功地推销你自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