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艺术教育互助模式的机理分析

互联网+艺术教育互助模式的机理分析

摘要高校艺术教育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重大使命。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不同地域和群体之间互相吸取艺术养分,是具有人才实力和创新动力的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文章以高校艺术教育为研究主体,从观察分析社区和乡村的文化需求、艺术资源切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试图探索高校“互联网+艺术教育”与社区、乡村互助模式的特征优势、成形机理以及该模式的适应性,以期为新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参与文化自信建设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互联网+;互助模式;艺术资源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艺术教育培养人们的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展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之美,潜移默化地引领人们进入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国家和政府希望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增强社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从而建设和谐社会。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职能,细分到艺术教育角度来看,就是选拔和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研究和丰富艺术表现形式,服务和参与社会文化艺术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将需求和资源高效链接,实现互助互利,共同繁荣。[1]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机遇

(一)高校艺术教育现状

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迅速,专业人员和受教群体与日俱增,相关的软件、硬件建设也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指导思想出台,一些高校也开设了特色的艺术专业或公共艺术课程,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艺术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了普遍认可。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大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艺术专业教育,主要面向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和创作团体,对人员的艺术素养要求较高,同时创作艺术作品还需要不断地搜集生活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但是4年的大学生涯沉浸在象牙塔中,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生活观察和实践体验,艺术创作过程也缺乏想象力和判断力,甚至许多“艺术作品”就好像是经过简单地拼装与组合得到的“山寨艺术”。第二个方面是艺术素养教育,包括在校大学师生和社会大众,所涉及的受众较为广泛。在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各高校都十分重视艺术素养教育的建设,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形式,但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高墙内课堂教学的方式开放性不足,很多校园艺术社团和文艺活动只是在方寸校园里孤芳自赏,与社会各界的联动和交流不足,这样的现状不符合艺术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其次,传统的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展览和文艺展演等形式开展,传播形式在时间频率、互动交流和细节记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2]

(二)艺术教育迎接“互联网+”的春天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施展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呈现手段。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创新理念导入高校艺术教育中,革新传统的教育传授媒介,以更灵活的形式开启人们的感知力、创造力、想象力和理解力,更方便地服务于不同时空、不同层次的受众。1、“互联网+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互联网信息交互的广博性和开放性十分适合多姿多彩的艺术教育,其无限连接的特性无疑为艺术教育和研究提供了庞大的资源库。2、“互联网+艺术教育”把艺术请下了神坛。以往人们接受艺术教育不是在展览馆、音乐厅里,就是在教室课堂上。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既有距离感和被动感,又缺乏个体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在互联网时代,人人具有平等地获取艺术资源和展现个人艺术能力的平台,艺术教育展现出亲切的一面,成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活动。3、“互联网+艺术教育”打破了时空壁垒。互联网时代,人人具有平等地获取和信息的能力,艺术教育消除了时间的隔断和地域的分割。大学里的艺术学教授可以和山村里的小学生进行7天24小时无国界的、频繁的即时交流。对山村学生来说,艺术教育的知识得以传播,教育内容得以丰富;对艺术教授来说,也方便了艺术素材的采集和记录,从而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

(三)高校、社区与乡村的艺术互助需求

1、高校艺术教育对社区和乡村丰富多彩的艺术资源有广泛的需求。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强调高校艺术教育需要引导师生暂离课桌,走出象牙塔,与市井乡音、山野奇趣和风俗仪式等艺术的源头亲近与交流。同时城市社区与乡野村镇对各地多样的艺术形式抱有极大的好奇和渴望,它们是高校艺术教育成果和作品理想的展示舞台。艺术来源于对生活的凝练和抽象,老师带领学生拥抱生活,了解生活,呈现的艺术成果才能更容易地与人民大众产生共鸣。[3]172、社区文化艺术建设需要高校艺术教育资源的参与和服务。多数高校既拥有专业的艺术人才和团队,还拥有较完善的场地和设施,比如剧场、舞蹈厅、展厅、琴房和画室等。这些人力和物力资源既可以服务于高校师生,也可以服务于社区艺术教育实践。这体现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公民受教育权利平等的重要原则。3、乡村艺术教育发展与民间艺术传承需要高校的扶持和创新。目前艺术教育在乡村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艺术课程普遍不被重视,艺术教师和课程体系都需要得到专业的扶持。同时,高校艺术教育还应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审美规律和艺术形式,探索传统文化遗产滋养的特色艺术教育创新路径。

三、高校“互联网+艺术教育”互助模式的机理

教育部明确了艺术教育的发展思路,探索艺术教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途径与方式,强化和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的差距。高校艺术教育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环境特点,构建“互联网+艺术教育”的互助模式。

(一)高校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的互助成长

高校是城市社区中十分特殊的组成部分,既是拥有旺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青春团体,又是富有钻研精神和实践动力的知识分子群体。高校在参与社区文化艺术建设上有着天然的动力和特殊的优势。1、利用互联网信息互联的特性,实现软件、硬件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校艺术教育服务和参与社区文化艺术建设,是教育资源对社会的反哺,实现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向社区居民开放艺术教育课程、艺术创作场所空闲时间、服装和艺术创作用具租赁等相关信息和服务,实现艺术资源的高效利用。[4]2、利用互联网自由灵活的特性,满足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需求。社区大众喜好的艺术门类不同,艺术基础素质不一,很难通过集体授课的方式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互联网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传播提供了技术通道。通过微视频、慕课和互动课程等形式传播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可以充分展现自由灵活的特性,满足个体对艺术感悟能力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5]3、利用互联网高效互动的特性,提供艺术创作的实践机会和空间。社区的地域优势可以为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提供更加丰富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通过互联网将大学校园的艺术教育资源与社区文化市场高效互动,形成供需长效合作机制,让社区成为激发学生艺术创作潜质和展现学生艺术才华的沃土。艺术教学方式也由原来单纯的课内教学,变成课内外相结合,注重实践过程和市场反馈,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了解艺术的多元价值。同时,高校向社区长期地输出艺术教育,能激发社区大众对艺术的兴趣爱好和欣赏能力。让社区大众更加亲近艺术,拥有艺术品鉴赏能力,进而营造自己的艺术氛围,高校艺术教育服务社区将逐渐为大众艺术消费市场培育势能。[6]2015年艺评网就作为高校网络艺术教育方面成功的案例被主流媒体报道,并获得广泛关注。为其提供线上数据库、展示、交易、交流的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大众用户提供了与八大美术学院的千余位任课教师线上艺术教育咨询和线下一对一指导的渠道,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专业的高校艺术教育。同时,艺评网还创新“体验式的艺术品消费”服务理念。大众用户可以先将艺术品领回家亲近艺术和拥有艺术品,体验3个月以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开放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和专业的艺术教育氛围,很快吸引了大批富有潜力的高校艺术家和向往艺术的社会大众一起在线上进行“社交化的艺术互动教育”。这种基于互联网平台高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资源互动的创新模式也得到了商业认可,目前平台已经实现A轮融资。

(二)高校与乡村艺术教育资源的互助滋养

乡村群落也是一种社区的形式,由于地域环境和民族个性的丰富多样,让乡村社区的特色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得以继承和存留。乡间民俗是我们高校艺术教育可以不断深入挖掘和开发的宝库。1、利用互联网超越时空的特性,弥补专业艺术教育师资的紧缺。目前,乡村学校的传统教育意识比较深厚,艺术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艺术类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艺术院校毕业的专业教师屈指可数。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推行以后,互联网进入了乡村,全球各地的艺术教师和艺术课程都可以进入乡村学校的课堂,为学生开拓了艺术视野,为学校解决了师资难题。[3]1732、利用互联网降低成本的特性,建立民间艺术跟踪发掘的机制。我国艺术教育长期以来是以西方模式为主导,让本民族艺术资源显得相对弱势,对其的关注和开发稍显不足。中国特色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应该以传统文化的自觉为前提。传统文化的原始形态大多在不发达的山村保持得较为完好,主要以民间艺术的形式代代相传。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高校艺术师生降低田野调查的成本,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建立跟踪记录乡村民间艺术的长效机制,能够为高校艺术创作素材的发掘和积累寻找渠道。3、利用互联网广泛宣传的特性,形成品牌特色开拓市场的价值。城乡之间艺术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除了经济落后和学校不重视之外,还有就是缺乏对特色民间艺术市场价值的认识。民间艺术被凝练升华成艺术作品以后,将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甚至走出国门绚烂于世界舞台。我们应该懂得利用互联网广泛宣传的特性,将民间艺术作品打造成独有的品牌形象,通过乡村文化旅游、互联网销售等现代手段来获取商业价值,从而实现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民间艺术的传承。[7]“新通道”项目是高校走进乡村参与艺术教育,通过互联网进行联合研发并实现商业化运营,将民族文化品牌推介到世界舞台的优秀案例。项目始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由湖南大学联合了16所国际知名大学、公益性组织、社会企业和产业研究机构,整理并挖掘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生态的国际社会创新实践活动。“新通道”整合了不同艺术专业和社会学科的研究人员驻守乡间,进行影音记录、产品和环境设计及艺术教育等研究和创作工作。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开放性让乡村、高校和企业高效互动,构建了设计创新网络和社会参与平台,参与并促进了城乡大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艺术产业发展。“新通道”项目先后在深圳文博会和米兰国际设计周亮相,还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立项和日本“G-mark”社区研究特别奖,其价值和意义已经得到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广泛认同。

结语

“互联网+”已经打造了社会新环境、新生态,高校艺术教育也应该解放思想,面对新环境进行积极的创新变革,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与使命。高校通过构建“互联网+艺术教育”模式,实现与社区和乡村艺术资源的互助共赢,是新兴技术与传统艺术教育体系碰撞出的火花。“互联网+艺术教育”的互助模式是高校参与文化自信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品牌形象的崭新窗口,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条件。

作者:刘小静 杨澜 吕佳辉 单位: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