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语言能力论文范文

语言能力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语言能力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语言能力论文

学术英语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我国大学外语教学长期以来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双重焦点方面存有争议,侧重点没有分清,这种双重性质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外语教学性质的不明确导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始终徘徊在两个焦点之间,没有主次分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英语现状不容乐观,还需要加大力度发展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在此前提下将学术英语确定为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学术英语;通用英语;教学目标

一、学术英语与通用英语的差异性

近年来“学术英语”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一直存有争议,这看似与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的传统有悖。究竟是“通用英语”还是“学术英语”占主导地位,始终存在分歧意见。有人坚持大学外语教育的未来应在学术英语建设上,进而渐渐取代通用英语。而有些人则认为两者在课程建设方面应该并重,不能偏废任何一个。蔡基刚(2012)倡导大学外语教学目标的调整迫在眉睫,不应始终抱着通用英语这个侧重基础英语能力的教学目标不放,应当尽快调整为以专业英语知识为语言学习向导的学术英语模式。近年来,我国大学外语的教学目标一直以通用英语为核心,客观上不能满足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专业所学知识与英语课堂所学知识脱钩,致使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课时虽然较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之所以将教学目标调整为学术英语,其根本原因在于满足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需求,将专业知识融入大学外语教学内容中,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用英语吸取本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王守仁(2013)不同意上述观点,他坚持认为大学通用英语涉及的教学重点、教学涵盖面已经容纳了学术英语领域,不需要再起炉灶。另外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面也涉及到学术英语内容。文秋芳(2011)则认为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这两块模板共同被放置在大学外语课程体系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二、学术英语的定义和涵盖内容

为满足大学生各自专业学习的需要,学术英语应运而生,它旨在为大学生专业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提供先期语言储备,这为大学生未来的国际学术道路提供支持,使得他们在国家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学术英语作为以学生专业知识为教学内容的语言教学,并不等同于专业英语或全英英语教学。其课堂所授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专业领域相关的内容,其教学焦点重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书写表达的流利性,这一方面为大学生未来专业领域知识做准备,另一方面使得大学外语教师即便不具备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可以传授与之相关的语言知识。学术英语可以细分为专业学术英语和通用学术英语。两者的教学重点各有不同。前者侧重于大学生专业学科相关的词汇、语块、语法、语篇等特殊之处,使得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迅速掌握专业方面的英语知识。后者的焦点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专业英语的普遍性内容,包括高频词汇、常见语法使用内容,使学生口语表达、书面语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总之,学术英语的建立是为了提高学生本科阶段应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相关知识,为未来大三、大四阶段的专业学习做好语言铺垫,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之间存在关联,使得语言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导向。文秋芳(2011)专门指出日本大学目前以学术英语为语言学习导向,教学内容针对性很强,没有花哨内容,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与国际专业领域专家对话的能力。蔡基刚(2012)指出,日本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数量已远远走在中国前面,这足以证明他们较强的英语学术表达力。日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学习被称作特别用途英语,他们的语言学习在大一阶段就和专业学习息息相关,处于通用学术英语阶段,大二到大四阶段设定为专业学术英语。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大学生外语学习目标已经锁定为把英语当作一个工具,为专业服务。我国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具有广阔文化视野、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有效参与国家之间的各项活动和竞争。因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外语教学目标和内容定位在语言交流和人文素质方面,但是这个要求已经不能满足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外语文化资源的日益丰富大学生外语整体水平已经有所提高的状况,需要改变以往封闭的外语学习内容,将外语教学重点加以改变。目前科技交流的核心语言是英语,先进的科技知识也贮藏在英语中,因此英语作为学术成果共享、交流和传播的工具性语言,在大学生外语学习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亟需提高学术外语能力,大学外语教学目标也需要转向。在大一、大二前四个学期,在基本语言能力掌握基础上向学术英语过渡。外语教学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依托,以语言知识为工具,积极推动学生在这两个学年掌握一定的学术语言能力。胡文仲(2011)、束定芳(2011)、刘润清(2010)也赞同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也需要调整目标,为国际学术交流服务。学术英语能够帮助学生融合以前的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尽量做到无阻碍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学术写作能力需要专门培养、打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将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外语能力尽早融合,为未来走上国际学术舞台做好前期铺垫,这种将语言学习为专业学习服务的教学理念越早建立起来,大学生外语学习动力和驱动力越强。

三、学术英语在大学外语中的重要作用

点击查看全文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王蔷,2016)。英语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沃土(鲁子问,2016)。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体现英语阅读教学在实现英语育人目标方面的价值。

一、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过去的英语教学较少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忽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哑巴”英语成为高中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与英语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语用工具的理念背道而驰。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挖掘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研究文本、质疑文本,创设一些创新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读后续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一)质疑文本,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文本,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LifeintheFu-ture第一篇阅读FirstImpression讲述的是李强坐时光机穿越到公元3008年来到自己未来家乡的所见所闻。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DoyouthinkFirstImpressionisthebesttitleforthepassage?Ifyes,giveyourreasons.Ifnot,canyousuggestanothertitleforthepassage?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本标题是否恰当,学生各抒己见,乐于与组员交流。小组交流后,有的学生认为标题过于笼统,应该用TimeTraveltoMyFutureHome-town才能概括全文,有的学生建议使用TimeTravelling或Sightseeingin3008AD,等等;也有学生认为文章标题非常好,作者故意设置悬念:Who'sfirstimpression?Whatisthefirstimpression?目的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教师通过这样的课堂口语交流活动既能达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目的,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读后续写,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阅读后要求学生续写,侧重读写协同,以读促写。要求续写的部分应该与原文逻辑一致、语言一体。其基本技巧具体表现为:一是逻辑性思维,文本主线的把握与关键信息的把握;二是创造性思维,文本内容的拓展与语言的创造性使用(戴军熔,2016)。以上述FirstImpression为例。在课前热身部分,教师呈现几组图片对比古今人们在衣、食、住、行及通讯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讨论人类未来在这些方面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学生深入理解阅读部分后,续写部分自然会论及未来人们的饮食、衣服、通讯方式等。这样,学生根据内在逻辑梳理文本脉络,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性地写作,从而提升思维的创造力。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教育部,2016)。语言能力主张学习者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因而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语境中自然而然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如学生阅读选修7第五单元KeepItup,XieLei—ChineseStudentFittinginWell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课后基于阅读内容以两人为一组的采访形式进行角色扮演,任选下列话题之一运用课文学到的词汇、短语进行采访。选择的话题(chooseanyofthetopicstohaveaninterview):(1)Doingapreparationcourse;(2)Adaptingtoawholenewwayoflife;(3)Wheretolivewhenstudyingabroad;(4)AcademicrequirementsandTutor'shelp;(5)Workandactivity.运用课文学到的词汇(PleaseinterviewXieLeiusingthefollowingwordsorphrases):keepitup,getalong(with),adjustto,getusedto;Itisthefirsttime…,boardwith,itisagreatcomforttodo,asfarasoneisconcerned,beoc-cupiedwith;haveabalancebetween,etc.通过这种活动,学生既能重温课文,加深印象,又能身临其境地完成听说任务,并利用课文中的短语词汇复现,提升语言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掌握英文采访技巧,激发他们英语学习兴趣。

点击查看全文

项目教学法在科研论文中应用

【摘要】我校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开设了ESP(EAP)课程《研究生科研论文摘要写作与翻译》,因为目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需要写学术论文,相关论文的摘要写作和翻译水平亟待提高,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此类能力,笔者以我校2015级工程硕士研究生为实验对象,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对该课程加强建设。分析实验材料和数据后发现,所述课程与项目教学法结合后,师生都受益匪浅,教学富有成效,学生的科研论文摘要写作和翻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应用;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研论文摘要写译

1.引言

经济的全球化和教育的国际化,使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和作为其重要分支的学术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EAP)(易兰,2015)日益受人重视,目前正被我国不少高校纳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容。我校《研究生科研论文摘要写作与翻译》课程,是面向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正是顺应了这个趋势而开设的一门ESP(EAP)课程,因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需语言和非语言能力(蔡基刚,2017),需进行学术交流,撰写学术论文,相关论文的摘要写作和翻译水平亟待提高。笔者尝试在本校2015级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该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旨在研究该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成效。

2.我校研究生科研论文摘要写译现状

以前,《研究生科研论文摘要写作与翻译》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法,在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上缺陷凸显。在传统教学法下,往往只讲不练,有时虽有练习但应试嫌疑较重。传统教学模式常逃不出“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忙于完成”的窠臼。学生常为写而写、为译而译,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也很少查阅资料;而老师的批改也脱不出只注重语言的老套。这样的教学模式与交际法格格不入,与现代社会的需要不相符合。

3.关于项目教学法

点击查看全文

医学院校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论文

一、医学院校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

1.基础较差

在中学阶段学习中,学生虽经历了无数次写作训练,但部分学生“重理轻文”,始终对写作不感兴趣,不爱写、不会写,甚至厌恶写。所以,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没有过关,读书不成句,写作体裁不分,缺乏语言组织能力,条理不清,文义颠倒,词不达意,错字连篇,标点乱用。

2.心态浮躁

随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影响,人心浮躁,阅读日益市场化、快餐化、平面化,社会语言环境对大学生提升汉语表达水平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很多学生缺乏语言规范意识,误将一些不伦不类的垃圾语言视为时尚,乐此不疲,形成阅读、写作、文化鉴赏水准下降的恶性循环。

3.缺乏引导

个别专业虽然开设大学语文课,在教学方法方面只以讲授为主,教法呆板,学生大多无兴趣可言,缺乏写作引导,学生无须写,教师无须改,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外在动力。

点击查看全文

食品专业英语语言学研究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并重,体系完整严谨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该书的一大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专业英语同中国社会的联系愈发紧密,作者在已有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继承性创新,力求展现食品专业英语的继承性与时代性,使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适应于时展的需求。在此之前,食品专业英语类教材主要有《食品专业英语(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2月版)、《食品科学与工程英语—(第二版)》(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版)、《食品专业英语》(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版)等,从不同的侧重点对食品专业英语进行了编撰,一定程度上为之后的学者编写同类教材提供了借鉴意义。作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主编《食品专业英语》(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年6月版),该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作者主要介绍了食品科技论文的特点、食品科技论文的结构以及食品科技论文的翻译写作方法,使学生明晰了食品科技论文的特点,把握了食品科技论文的翻译和写作方法。第二章到第六章,作者选取了国外原版资料,详细介绍了与食品相关的概念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熟悉相关专业术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食品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培养撰写英语食品科技论文的能力,为学生获取新的科研技术,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基础。在沿袭之前编撰体系的基础上,作者也同样注重创新,课文内容紧跟时展,展现国际科研新成果,各章文后均有生词、注释、阅读材料和相应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词汇量和专业知识,附录包含大量食品专业词汇、国内外主要数据库、学术机构、大学网址等,方便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和研究。从该书的成书过程来看,作者集思广益,力求体系的完整与严谨。中国林业出版社通过组织协调,借鉴了众多大学的专业英语教学经验,组织了数十名来自不同院校的专业教学人员,据其所长分别编写不同的章节,并将其统一在同一系统之下,力求论述的严谨性与清晰性。例如,在该书第二章食品化学及食品营养中,方海田、郑煜焱首先选取了“Carbohydrates”“ProteinandAminoAcid”、“Lipids”、“VitaminsandMinerals”、“FoodNutritionandMalnutrition”5篇国际原版资料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分析出食品领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血脂、维生素和矿物质、食品营养和营养不良等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在每篇课文之后设置“NewWords”、“Notes”两个模块。紧跟课文内容摘取三篇阅读材料以供学生课后阅读并安排相应的习题练习,拓展学生视野与能力。此后第三章到第六章均采用此种写作模式,在充分展现不同章节特点的同时,将其统一在一种写作模式系统下,体现出该书的严谨性与体系性。

二、理论促进实践教学,内容全面丰富

食品专业英语既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又与其他学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研究。该书以独特的视角构建了语言学维度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作者将语言学理论运用到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新颖的审视、客观独特的分析。例如,在第一章食品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中,作者细致地分析了单词、词组、短语、语句与篇章间的语法结构关系,总结出长句翻译的顺译法、倒译法、分译法及综合法,为学生掌握翻译技巧、提升翻译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引领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食品类专业英语课堂以讲授文献内容和专业词汇为主的特点,兼顾写译的教学体系设置,注重语言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强调知识输入与技能输出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熟练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语言学习是有机的整体,语言能力的培养应当具有全面性,食品专业英语课堂应当将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相融合,把食品科技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专业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时代对学生培养的要求。该书并未单纯停留于理论的介绍,作者在每篇文献之后都列举了典型例句,编排了一些可操作性与探究性的学习话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后讨论性习题,利于学生自我检查和巩固学习效果,教师根据学生当前水平有针对地使用这些材料和习题;作者将语言理论运用于语言事实,通过大量新的、紧跟国际前沿的专业语料,以语言实例反证语言理论,避免了抽象笼统的概念灌输,充分体现食品专业英语的实用性、适用性与趣味性;作者还在课堂讨论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语言学习方法的诠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熟悉语言学理论知识,运用理论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程序的合理化,学生也只有把握了语言学规律,才能更好地深化其知识体系。

三、建立初始“语料库”框架,实用价值突出

食品专业类英语课程主要通过阅读、讲授、翻译相关专业文献,扩大学生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阅读与撰写食品科技论文的能力,因此强大的语料支撑便成为紧迫需求。作者依据食品类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与教学特点,结合长期教学实践经验,通过食品类专业文献、著作采样,初步建立起一个食品类专业英语词汇及典型期刊语料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食品类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不同,其专业词汇有其特定的词根、前缀及后缀,因其复杂难记,成为课堂教学中一大难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词汇组成规律,强调学生对词根、词缀的记忆和领悟。语料库所包含的巨量资源,通过大量真切的食品英语词汇、文献检索,为学生获取专业英语词汇、语法、句法等一手语料提供了便捷途径。同时,这些贴近现实语境的专业文献,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词汇进行情景记忆,在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中深化语言规律的总结与掌握,极大推动了食品类专业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发展,完成了专业英语词汇由学习到习得的转变。基于语料库方法教学的专业英语课堂,通过海量语言材料的呈现,学生自发接触后内化吸收,佐以教师的引导与讲授,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食品类英语的使用规律。语料库中包含的专业词汇以字母序列排序,便于学生参照课本内容进行查找,期刊网址影响因子清晰明了,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性提取,众多数据库的呈现,为学生获取文献资料提供便捷通道。“语料库”方法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演说式教学,减缓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带给学生的压迫感和紧张感,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轻松氛围中,自主获取专业知识,这样的学习效果持久而深刻。作用于实际教学,“语料库”的使用还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教师摆脱了机械式的内容翻译,更多专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学生参与食品类专业英语课堂的兴趣得到加强,课堂气氛在师生互动中进一步活跃。虽然该书建立的“数据库”框架尚不完善,内容尚待扩展,但是瑕不掩瑜,其适用性与实用性值得每一位学者借鉴学习。《食品专业英语》一书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创新,以其严谨的语言和缜密清晰的内容体系,构建了语言学视角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为高校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普遍适用性的基础教材。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促进,基于海量“语料库”,兼顾学生阅读文献能力与论文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习得专业英语知识,在内容实用性上价值突出。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表达情感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应用性逐渐扩展到食品专业英语的各个方面。因此,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根据语言学理论的指导,探索食品类专业英语的语言规律与教学方法,以促进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总之,该书聚集了众多优秀教育者的心血,值得每位学者借鉴与研究。

作者:罗英芳 单位:北部湾大学国际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