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把单个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学习团体。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心思。我从转变理念,合理分组,注重过程,不断完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也介绍了我在具体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转变理念;合理分组;注重过程;不断完善

一、转变观念,认真实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积极地学习语文。小组合作不是简单地追求知识,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必须转变观念,把语文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但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少思考和研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个“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内心非常抵触。有的老师盲目跟风,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语文课堂的点缀,使其沦落为苍白的形式。一些教师用旧眼光和旧思想来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简单机械地操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小组成员不固定或随意分组,组员缺少对小组的认同感,很难形成合作的默契。教师没有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缺少对学生具体细致的指导,活动过程混乱无序。对小组合作学习缺少及时、积极的评价,缺少激励措施,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和延续。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施行不能长期坚持,也会打击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只有教师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认真实践,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效能。

二、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开展,科学分组是关键的一步。要科学合理的分组,必须考虑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分工与规范,考虑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纪律观念、性别、性格、特长、能力、潜能等因素。一个小组一般可设立组长、副组长,记录员、纪律委员、考评委员、小组发言代表等岗位。为了锻炼学生能力,过一段时间,小组分工可以进行调整。为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给每个组员安排一个职务,分配一点任务。不仅小组内部要明确分工,小组之间也应明确分工,利于展开评比竞争。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臧克家的《有的人》一文时,全班六个学习小组先认领学习任务。基础积累组负责字音字形字义的学习;朗诵小组负责朗读;两个赏析组负责对诗歌词句的赏析,感悟组负责对诗歌主题的提炼。仿写组负责根据课文的体例仿写一段诗歌。各小组先分头准备,然后再全班展示,展示的过程也是在组织大家学习。一个小组展示完,其他小组马上评议,评议的过程又是一次深入的学习。老师根据小组表现及大家评议马上打分。分为1分,3分,5分三个等级,各组得分直接在黑板上公示。课堂上老师主要负责分配任务,维持课堂秩序,调控课堂气氛,相机点拨,评价打分。学习的过程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课堂气氛既热烈又秩序井然,教学效果很好。科学分组应做到组内成员互补,小组之间实力均衡,为有序开展小组学习奠定基础。合理分工使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可做,合作学习过程中互助互学,和谐发展。小组间的分工最好每组之间有所不同,这样可以避免小组展示过多重复,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三、注重过程,多元评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能把单个的学生组织起来,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组员进行探究合作,思维碰撞,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小组活动的过程比简单的获得知识更重要,活动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倾听,乐于交流,不断反思的习惯。我们常常说过程比结果重要,的确如此。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忠实的倾听者,问题的发现者,积极的评价者,智慧的引导者,而不是一个微笑沉默的旁观者。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应建立在组员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应给学生留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学生对一个问题或知识点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无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对话交流,就只能人云亦云,无所事事。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语文课堂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静静思考、细细品味的环境。学会倾听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给发言的同学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也使自己能准确地领会他人的意思。现在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缺乏耐心,不能静下心来倾听他人的意见。许多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乱糟糟,闹哄哄。我一直怀疑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否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能否形成碰撞,学生的收获有多少。小组合作学习要良好有序开展,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员对话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每个组员都应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积极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师要关注好两类人,一类是学困生或沉默内向的学生,一类是成绩优异,喜欢霸占话语权的学生。教师应单独找这两类学生进行谈话加以指导。小组交流时应让学困生或沉默内向的学生先交流,小组成员要鼓励他们。学霸型的学生要控制发言时间,一般在最后做补充发言或总结发言。小组学习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不能让优秀的学生霸占舞台。完善的评价机制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更应注重激励的作用。评价应该是及时的,每堂课都应对小组表现进行评价。有的老师用打分制,一个小组展示交流结束马上亮分,效果很好。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要参考学习的结果。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能力方面的表现。评价应是多元的科学的。多元评价应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校级评价。小组评价由组内的考评委员负责。教师评价既要对整个小组的表现评价,也要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评价。校级评价指学校对优秀学习小组进行表彰,一般一学期表彰一次。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健康有序地开展。

四、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对老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困难。这需要老师克服困难,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许多老师习惯于掌握课堂的主动权,习惯于掌控课堂节奏。他们的课堂模式很简单,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得老师交出了课堂主动权。这使得一些老师不适应。他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放心,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太低,甚至是浪费时间。应该说老师的这种担心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在“满堂灌”的课堂模式下,学生怎么会自我学习呢?这就要求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要重视学生的预习,要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好教学环节,合理安排好小组学习的任务。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学会自己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更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和耐心。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又变化莫测。这对教师的应变能力,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恰当地做出评价,自然巧妙地引导学生。一些老师只会按自己的节奏上课,不会根据学生的节奏来上课,他对小组合作学习就会非常排斥。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也是一件非常繁琐费脑子的事情。评价的标准要科学合理,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以我为例,我平时将学生的课堂发言,作业完成情况,默写情况,测验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计分。但也要依据具体情况,做些调整。例如,小奚同学语文作业经常不做,小组为此扣了许多分。为了鼓励她完成作业,她只要按时完成作业就能加1分,其他同学没有这样的特权。在这特殊政策的激励下,她渐渐地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当然,评价标准要得到学生广泛的认可,哪怕稍作调整也要得到学生的理解。我平时对小组的评价都量化为分数。为了使计分公平权威,小组计分都由我来操作。每堂语文课结束都进行公开计分,每天都对作业情况进行计分。每周五对一周的小组得分进行汇总。优胜小组可以少做周末作业。老师计分公正公开,但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有的老师会感觉不胜其烦,就完全交给学生计分。如果把计分工作交给学生,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可能会影响他的听课效率,同时也会缺乏可信度。另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而不能僵化。对小组学习的形式也要不断的创新,让学生有一定新鲜感。当然,也不能过分夸大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不是每堂课,每篇课文都适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形式,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它对传统的课堂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对教师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师生互动,情感交融,思维碰撞,和谐生动的境界,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余科宇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