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智能控制论文范文

智能控制论文全文(5篇)

智能控制论文

第1篇:智能控制论文范文

1.控制目标和策略

在实际工作中,极其的作业形式和作业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智能控制技术在控制目标和控制策略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挖掘机领域方面,其主要要实现的控制目标就是要实现节能环保,同时也要提高机械生产的效率。智能控制技术使用在压路机领域方面主要就是要实现碾压的质量和压实的速度。当前挖掘机主要有两种控制策略,一是“负载适应控制”另一种是“动力适应控制”。负载适应控制主要就是指在发动机发出功率已经稳定的情况下,液压系统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对自身的运行状态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其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来完成工作。动力适应控制就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发动机要根据运行的具体情况支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这也极大的节约了能源。采用“负载适应控制”技术的挖掘机,一般设有几种动力选择模式,如最大功率模式,标准功率模式和经济功率模式,每种模式下的发动机输出功率基本恒定,同时液压泵业设有几条恒功率曲线与之匹配。由于系统中采用了发动机速度传感控制技术(ESS控制技术),在匹配时将每种功率模式下的泵的吸收功率设定为大于或等于该模式下的发动机输出功率,这样可以使液压系统充分吸收利用发动机的功率,减少能量损失。还可以通过对泵的吸收功率的调节,协调负载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避免发动机熄火。在实际的工作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作业面的具体情况选择发动机电费模式,所以这种方式在实行的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人工参与,如果操作不当,非常容易造成浪费的现象。采用动力适应控制以后挖掘机就能够开启自动控制的模式,在作业的过程中,该技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为发动机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动力,这样也有效的避免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现象,该系统可以根据机械运行的实际需要来供给动力,在运行的过程中不需要过多人工的操作和参与,在经济性和高效性上都有着很好的表现。这一系统的运行思路是让机器对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识别,同时根据其分析的具体状况制定适当的解决办法,发动机和该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对运行的状态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就能够保证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处于良好的状态。在挖掘机智能控制技术中还需要一些节能和为操作提供方便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能够更好的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和运行质量。智能压路机在使用智能控制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定的质量和目标对压实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同时还要通过系统的自我调节来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2.控制方法

任何智能控制系统包含三个过程:

(1)采集信息;

(2)处理信息并做出决策和思考;

(3)决定执行。挖掘机是通过检测液压系统得运行参数来识别载荷大小的,如检测液压系统中泵的控制压力,泵的输油压力和各机构(行走,回转,动臂提升和斗杆收回)的工作压力等。有的还检测先导手柄的位移量和系统流量等。挖掘机控制器根据采集的信息,通过模糊控制理论推理出所需功率的大小和发动机的最佳转速。执行决定的过程是由控制器驱动发动机油门执行器,使发动机设定到理想的转速和输出功率。而压路机是通过连续检测振动轮的振动加速来识别地面压实质量的。振动轮内的旋转偏心快产生的振动,理论上是一条正弦曲线。当振动轮在地面上振动时,曲线总是被扰动的,在软地面上额度扰动小,在硬地面上的扰动大。通过对压路机振动轮的加速度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能够计算出地面压实的数据。

二、结语

第2篇:智能控制论文范文

对于现在存在我国的智能建筑当中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1)统一一套完善的操作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的标准在目前这个情况之下,我国还缺少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在运行的时候比较好用的关于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对于现在的智能建筑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也有一项规章制度,像《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上海市的建筑工程的标准是《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评估标准》等,在各个地方都有一套适合于自身地方的一套相关的标准,到那时不论是国家统一指定的还是地方性较强的文件标准,虽然积极作用都是有的,但是对于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等一些措施规范都不完全,甚至没有涉及。在现在运行较大的具有较多参考价值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当中对不同种类的智能建筑还是存在着一个不足的地方,这些弱点给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相关工作中都造成了巨大的难题。

2)智能建筑的设计工作需要由设计资源的总的承包方来承担设计院对相关不论是国家或是地方还是行业之内制定的规则比较了解,在设计的工作当红枣南瓜就能较好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章条例来进行工作,始终保持着先进成熟的技术标准,在经济的分配工作中更为合理,做出来的东子安全性更高,更让人放心;在进行设备的选择和系统体系的设计工作方面更加的规范,而且相关的要求也更为的开放、灵活和可扩,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考虑的不是如何能够追求更大化的经济效益,而是完全从产品本身出发。设计院对设计程序和设计的过程掌握性更高,在和施工、监理、质量监督以及业主之间的交流沟通情况更方便,在和各个专业之间的配合工作也更为的紧密。

设计院可以给集成商制造一个很好的建筑平台和环境,相反,如果集成商不能够较好的掌握智能建筑设计的一个程序及整个的流程,那么在和相关的抓也交流沟通时就会很困难了。如果集成商不了解土建的施工图纸中的相关要求的话,采用自行的设计的图纸往往质量较差,无法达到施工图纸上的对于设计深度的要求。再次因为承建单位对智能建筑系统的内在表达要求无法做到了解,像系统较多较杂,施工运行的时间较久,在设备和线缆的性能不够了解等等情况。对智能建筑的弱点体系的重要性、综合性以及在技术施工发面的难度大的一些情况不能够完全了解的话,在进行实际工作的时候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所以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况,现在在对建筑智能化的体系进行招标的时候多是单独进行,独立签约,在承建单位投标成功之后要自己去买相关的材料,施工方案也是自己自行进行设计,施工是也是自主完成,包括管理或是约束等等都是自己独立完成,这种没有智能化背景的公司来进行相关的监理工作,在今后的弱点体系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等等工作的时候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后续问题会相当的严重。在现今的由土建监理公司取代有智能化背景的监理公司的建筑还是普遍存在的会造成的麻烦包括有设计的方案不合理、采购的产品不合理、施工的进度受影响以及工程项目的完成质量不高等等众多问题。

电气工程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系统,强电系统包括了:干式变压器、柴油发电机、高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盘、电线电缆及动力照明等等。进线系统大都分成了二路lokv独立电源进线,运行时分列进行,采用的是自动切换;在配电系统当中大都是用的双回路自动切换的方式,在应急电源不包括箱内的设置自动切换和整流的装置之外,还会配置多几套的UPS电源。在智能系统当中的建筑弱电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国家的规定的安全电压相关等级等,是具有直流和分流这样两种类型的比如说是24V的直流对电源进行控制,或者是应急用的照明电源。第二种就有语音、图像和数据等等信息的信息源头,比如说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等等都是此类。

第3篇:智能控制论文范文

据资料统计,在有空调设备的民用建筑内,照明能耗达到30%,如果民用建筑内没有空调设备,则照明能耗高达70%。照明系统的能耗主要来源于电光源及控制,同时受到环境反射系数以及灯具光效比的影响,照明系统的能耗更大。

供配电、变配电、照明各系统分别运用从以下几种节能方法,实施节能控制措施: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正确选择变压器、改善功率因数。

供配电系统节能方法及控制措施

选择合理的线路。截面较大的导电线缆可以节能,但同时也增大了投资,然而,截面较小的导线电缆使用寿命较短、可靠性低、存在安全隐患,并也潜在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设计线路时要以降低线缆损耗为基本原则。电流在线路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功率损耗,当线路本身电阻R在输电电流不变时,输送线路越长则线路本身阻值会越大,从而产生的能耗也就越大。为了降低线路带来的电能损耗,要选用电阻率小的导线,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线路本身电阻值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尽量减少传输线路的导线长度,线路要尽可能地走直线而非弯路,尽量不走或者少走回头路。

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等级。一般来说,输电线路的输电容量及距离和输电线路所能承载的电压强度成正比,电压越高,输送电量越大,输送距离也越远。在一定的电压强度下,如果远距离输送的话,只能输送较少的容量,同理,要输送大容量的电能只能近距离输送。根据供电距离、负荷容量和用电设备等来选择合适的供电电压等级,并合理地设计供配电系统。供电电压强度越大,线路电流则越小,这样一来,输送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就越低。变配电所要尽可能地接近负荷中心,通过这样方法来降低线路损失和缩短供电的半径。在一定的供电电压范围内,一般来说提高供电电压等级便可以实现节能,但与此同时要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因此基于多方面的考虑,要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等级[1]。

以高速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为例,高速公路隧道不同的设计者对隧道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案存在不同,但较多的设计方案在供配电系统方面做得不到位。比如,一些设计人员为避免高速公路隧道内环境污染严重,常将隧道变电所设置在隧道洞口外面,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隧道内配电电缆长距离供电而产生功率损耗。而且隧道内使用的变压器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致使变压器负载在10%至30%左右,加之,高速公路隧道内专门的供配电技术研究较少,这都造成了高速公路存在大量的能耗。

变配电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控制措施

合理地选择变压器。变压器参数能直接反应其运行状态和空载中的损耗大小,因此在选择变压器的时候要合理选择变压器各项参数,以保证使用低损耗的变压器实现节能。一般来说,低损耗的变压器首选高导磁优质冷轧晶粒取向硅钢片制造,这类变压器质量轻、抗冲击、低能耗且效率高,在降低运行费用和节电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民用常用的变压器是D,yn11接线变压器,但这类变压器在使用过程要注意:提高单相短路电流,确保低压单相接地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度高;限制三次谐波的含量等。

合理地选择电动机。降低电动机能耗的主要方法是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和工作效率。一般工业电动机中常见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工作效率是其最重要的两个经济指标,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改善功率因数的同时也改善了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异步电动机的无功功率一般占工厂去也总无功率70%以上,在其空载或者轻载的时候,其功率因数极低,仅有0.2~0.3,而满载的情况下功率因数则很高,高达0.85~0.89。因此,要选用合适的异步电动机,确保其容量不过大,尽量使其满负荷运行。

加大供配电系统功率因数

综合供配电和变配电系统的能耗情况,可以得出改善系统功率因数可以有效实现系统节能。文章前面提到输电线路损耗包括线路无功功率引起的损耗及有功功率引起的损耗两部分。线路传输有功功率是必须的,在供配电的系统中一些设备,比如变压器、电动机以及灯具的镇流器等因其具有的电感性从而会产生一些滞后无功电流,无功电流在高低压线路传输中,无形之中会加大线路功率损耗[2],因此而产生的损耗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避免:

降低用电设备的无功损耗,提高设备的功率因数。精良选用功率因数较高的用电设备,比如同步电动机,电感性的用电设备则可以选择使用带有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等。

采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产生的超前无功电流可以抵消用电设备产生的之后无功电流,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功率因数,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选用低压分散补偿、高压集中补偿或者低压成组补偿等方法降低线路整体的无功电流,具体补偿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照明系统的节能方法及控制措施

第4篇:智能控制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变革

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已经经历了60余年,但前40年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近20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也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同时也成为了现代国际社会竞争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人们依然对其发展有所顾虑。因此在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管理工作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如何去抓住人工智能的优势,弥补人工智能的不足之处,是促进教育管理事业工作变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并不是外在的物体,而是人类借助其进行智慧延伸的表现,就如同利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来弥补正常视力所无法看到的地方一样,人工智能更像是人类大脑的辅助和延伸。人类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能够利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来弥补身体器官带来的局限性,从而促进人类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例如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变,其核心就是扩展了人的体力和人类体力的作用方式,从而加快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类的劳动负担。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就是为了改善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促进人类脑力劳动的进步,让人类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诞生是建立于教育之上的,人工智能的目的和教育类似,也就是创造一个新的智力结构。现代教育以技能传授和创新发展为主,而人工智能也是如此,人工智能也是需要利用学习的方式来促进自身的进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因此人工智能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将其应用到教育管理中去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要符合并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让教育管理得到智能化和人格化的融合,让人工智能真正能够融入到学校的工作中去,才能确保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管理的意义和挑战

人工智能应用与教育管理工作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会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不过人工智能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在便于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依然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学校不久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准确理解技术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也要注重与人性化管理的融合,真正能够做到用人工智能来提高教育管理质量。

(一)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

首先人工智能能够让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对于人工智能来说,预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对大量数据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必然会提取出最有效的数据应用到对学校未来发展的预测中。人们能够利用程序,将信息数据和前提条件导入到人工智能系统中,让系统对目标进行模拟以及预测。而预测也是管理工作的重点,早在人工智能面世前人们便热衷于利用现有的信息数据对管理结果进行预测,而且还包含着对管理计划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预测,例如面对的风险和困境、能够纠正的措施等。而人工智能系统能够融合信息论、控制论、统计学以及非数学学科的至少,能够对庞大的数据群进行综合化的处理和分析,利用现有的庞大数据建立起多维计量建模,从而对管理的发展展开多维度、综合性的预测,相比传统利用人工经验展开的单一预测会更加全面。而人工智能的预测能力能够利用现有的条件和信息数据来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预测,确保学校管理层能够做出更加完善的决策,让教育管理工作能具有前瞻性。其次则是促进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化、透明化的建设,毕竟人工智能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进行深度学习、展开跨界融合、便于人机交互、能够自主操控,不过人工智能应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库之上,缺乏信息数据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人工智能的应用必然也会促进学校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化的发展,能够利用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明确计算、科学分析,确保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教育管理不再模糊,让任何决策和行动都能够有信息数据的支持。而且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化也必然会让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以及更加理性化。由于大部分工作的指标都是基于数据来进行规划、监管和评价,因此工作也会更具透明度,减少了人为控制甚至暗箱操作的可能性。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应当更加重视数据对于生活的重要性,让数据取之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让数据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而对于教育管理来说,量化指标能够促进管理工作更加明确,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比性,而且减少了盲目决策的现象,让领导层的决策能够更加理性,更具有数据的依据和支持。同时人工智能还能够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教育管理监督和纠偏体系,让监督更加常态化,让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包含着强大的监测以及预警系统,如果实际落实情况和预设情况不一致便会启动预警系统,以便于管理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紧急措施展开纠偏,甚至人工智能系统还会自动选择解决办法,从而避免因为问题发现不及时或者无法发现而造成的损失和风险。而且人工智能的数据化以及可视化还能够便于第三方机构的工作,让教育管理监测渠道得到拓宽,并且让教育管理的检测方式能够得到显著创新。例如对于学生考核的改革,传统考试会产生一定的弊端,人工智能的应用则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从而避免了传统教育检测模式的单一化和片面化的现象。

(二)教育管理工作融入人工智能需要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管理中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展开全面的推广,虽然目前很多教育管理者意识到了人工智能能够让教育决策更加理性、更加全面,能够有效推进教学质量和效率,但由于现代人工智能发展相对不完善,加之成本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中的案例相对稀有,距离全方位推广依然很遥远。在未来的教育管理事业中,如何让人工智能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且深度挖掘其核心应用价值,提高教育管理人员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让人工智能和人性化管理进行平衡,同时避免出现技术的负面影响,是人工智能推广的最大挑战。人工智能如今的发展并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工作的需求,尤其是人工智能目前相对来说属于智能和愚钝并存的状态,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依然需要面临着一定问题。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能够利用系统来学习人类的行为,并且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让自身的性能变得更加完善,从而解决本身存在的漏洞。但人工智能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思维意识,当前大多数人工智能基本都是程序员事先编写的人类智力模仿的程序,由于人工智能所要面临的时间具有多样化和多变性,以及很强的随机性,加上教育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是个性化很强的学生,因此人工智能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很难对理性和感性进行转换,无法根据事情的变化进行变通,进而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还涉及到隐私以及伦理问题,毕竟人工智能运行的基础是程序以及数据,而且数据越多、越具体,人工智能的程序服务便越精确,所提出的决策也就越合理,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过数据的产生和学生的隐私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学生的家庭情况、惩罚记录等,都会涉及学生的个人隐私信息,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泄露隐患。而且人工智能还存在一定的人权问题、责任问题、道德乃至伦理问题。像是在展开教育管理中人工智能是否侵犯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人权?如果人工智能系统在工作过程和管理中出现问题由谁承担责任?人工智能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具有人权地位以及道德观念?这些方面都是人工智能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管理职能的改革

教育管理的职能主要指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和内容的总结与归纳,并且对工作过程中相似以及相同的管理内容进行分类。教育管理职能是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在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并且进行优化和改革时,面向教育管理职能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人工智能和教育管理的计划职能

教育管理计划工作实际上是决策落实的一个过程,而决策作为计划的基础,计划必须要将决策的逻辑延续下去,从而确保决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针对于教育管理工作来说,计划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对学校的教学和其他相关工作进行准确的安排和部署,确保计划的周密性,从而提高管理活动的落实效率。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计划应当是动态且具有时效性的,也就是在计划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及时的监测以及反馈,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对计划中不符合实际需求的内容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确保计划能够符合决策以及实际工作的需求。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于计划的实现是非常有效的,能够完成人工难以完成的工作,例如对海量数据的监督、处理、调整和预测。毕竟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建立在网络以及大数据的基础之上,而且并没有身体和情感方面的约束,预测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相应的信息数据,并且对信息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及判断。而且人工智能能够有效将教育管理计划进行落实,例如避免课程安排传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确保各部门交流顺畅,从而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毕竟教育管理计划与企业的机会不同,教育管理的目标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而且学生具有多元化、特殊性以及个性化,因此过于统一的计划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不过由于个性化的教育管理计划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目前并不能得到有效落实。而人工智能的应用则可以根据海量的信息数据来进行针对性的计划制定,当然目前由于人工智能相对不成熟,因此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计划依然是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管理组织的职能

教育管理组织的职能核心就是要确保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都能发挥其优势和作用,避免资源浪费和资源过度使用的情况。因此教育管理组织的建立以及职位的安排不仅要考虑到整体决策和目标的落实,还需要符合工作的需求以及每个人的能力。教育管理组织职能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学校必须要优化组织建设、合理配置组织成员、加强组织力量整合,从而确保教育管理组织更加强大。人工智能则可以协助完成多项组织工作,确保管理组织可以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转向扁平化的管理结构,确保组织信息的传达以及组织管理能够更加灵活方便,更具有弹性和创造性。由于管理层级的优化以及人工智能失误少的特点,组织的信息传播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能够更真实地传达到每一个人。而且由于管理幅度的增加,下级组织的发挥和活动空间更加广阔,以便于提高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与此同时,组织内部的诸如部门安排、权力责任划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都能让人工智能来完成,从而确保组织的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相对于企业的组织管理来说,教育管理并不以盈利为主,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也有一定差异,而且人工智能在管理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组织的设计必须要根据学科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进行设计,而人工智能则很难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有效判断;其次则是教师,虽然机器人可能会代替教师走向讲台来进行知识传输,但互动思维和意识以及思想交流却是人工智能无法代替的;而且人工智能帮助学校招生的功能也是相对有限的,像是对于学生思想以及道德素质的考量,很难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而且校园文化方面也不能依靠人工智能实现,毕竟人工智能缺乏思维和意识,因此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依然不能依靠人工智能来实现。

(三)人工智能中教育管理中领导以及控制职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领导工作中的应用空间相对较小,主要以辅助为主。主要因为人工智能虽然智力非常强,但缺乏人性,像是指挥、协调和激励等关于人性化的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因此领导职能依然需要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来担任。不过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管理领导职能的辅助工作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人工智能能够帮助领导工作作出更完善、更具针对性的决策,从而带来领导模式的变革。对于教育管理工作来说,领导职能的核心并不是激励学校成员去向着目标而努力,而是要确保成员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和学生一定不能成为被人工智能所影响的客体,从而避免过于单一化的领导模式。不过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由于出现信息不对称、管理权分散以及工作能力差距等问题,教育管理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潜在的偏差。而控制职能的作用就是要确保计划能够有效实行,对于偏离的计划进行调整和监控,从而确保计划落实过程中不会出现过量的偏差。对于教育管理工作来说,控制职能主要是对学校日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对于人工智能来说,系统能够对教育管理日常工作进行实施监管,从而能够确保及时发现偏差的存在,进而加强控制效率,避免因为偏差而带来的损失。不过人工智能控制所面对的以事物为主,并非以人为本,但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要以人为本,因此人工智能并不能满足更灵活、更人性化的开展需求,因此在应用过程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人工智能应用与教育管理工作的要点和措施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让人类的生产力迈入了新的阶段,因此教育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经过上文的分析过后我们发现,人工智能虽然能够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缺乏人性化管理,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和边界,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当是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辅助工具,但必不可能完全代替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像是针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管理工作,依然应当以人性化为基础、人工智能为辅助,以确保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高效、更加灵活。其次,则是需要国家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加健全的法律体系,确保能够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法律必须要对人工智能产业加以控制,确保能够打造一种人性与科技相平衡的局面,从而确保人工智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而且教育管理中依然需要明确职位和责任制度,要适当利用人工智能,而在责任制度的明确中依然要以人性化的方式为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学校一定要明确不能对人工智能产生过度依赖,避免造成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下降的情况。学校一定要意识到教师和人工智能的主次,依然要以发展师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主,从而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后则是要做好人才队伍的培养,人工智能时代最需要的便是高端人才,因此学校一定要打造人性化教育管理人才+高端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所组成的教育管理队伍,为人工智能+教育管理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让科技带动教育事业的提升,从而确保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五、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落实,科技和教育的联合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人工智能和教育管理工作的融合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但在融合的过程中,学校也一定要认识到人工智能的优缺点,要利用好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而不是一味依赖人工智能,确保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也更具人性化。

参考文献

[1]陈程.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变革[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二).[出版者不详],2021:18-21.

[2]陈韦宏.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数据挖掘的大学生精细化管理“3A”模式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9):117-119.

[3]杨菁倩.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究——评《信息化思维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7):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