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研究

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研究

摘要:职业素养教育既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实践要完善职业素养课程教材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的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职业素养育人体系。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素养;实践与研究

自职业素养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希望能通过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的发展。职业素质除了包括职业技能外,还应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考虑到较高的职业素养是职业人获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将其纳入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出既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又有较高职业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一、职业院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一)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用人单位政策的调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攀升,达到95%,甚至超过了一些本科院校,这给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信心,也让更多的学生乐于选择职业教育。但据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入职半年内的离职业率也高达到40%以上,可以说在职业院校学生高就业率的同时,也存在高离职率和工作的稳定性低等问题,这既影响了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也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职业素养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职业素养的培养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职业院校应把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做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是加快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的推动下,职业院校数量大大增加,但生源数却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从而引发了职业教育办学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取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水平。职业技能做为支撑职业人的表象内容,通过短期的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行为习惯则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院校和企业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把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通过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他们认为高职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基本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同时也能以较快的速度接受新技术、新知识。但是毕业生在职业道德、意识、行为习惯方面则距离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比较大。企业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对有可持续发展型人才的需求出发,要求员工对工作要有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尤其是要有创新创造能力。因此从为企业培养更多高技能高素养人才的需求出发,职业院校也应重视对进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二、职业院校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实践的探索

(一)完善职业素养课程教材内容

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除了职业技能外还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生理成长特点,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职业素养的内涵,在教材的编写上,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三个部分形成模块化教学。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个职业人必备的基本品质,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也是每个职业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职业院校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要教育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职业自毫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愿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尽自己所长,做好本职工作,与企业一同成长进步。要教育学生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在做事的过程中都要做到诚实守信。职业意识是包括创新意识、进取意识、竞争与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创新意识是成就事业之魂,创新是职业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勇于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要拥有敢为人先、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又要有互帮互助的协作观念,要善于在协作中竞争,也要在竞争中协作,达到共赢。要培养学生奉献意识,只有具有奉献意识才能在工作寻找到乐趣,才能激发个人的潜能,获得个人的成功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核心能力,他们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够依靠的能力,是做为一个职业人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的保证。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组织与管理的能力等等,这些是个人在完成各项工作必备的条件,也是获得长足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针对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1.情境模拟教学法

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中,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处理问题,然后讨论,让学生逐渐形成与所从事工作内容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更好的处理工作中的人和事。

2.榜样示范教学法

可以用社会上一些典型的人物、事例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也可以邀请往届学长、学姐讲述他们的奋斗历程。还可以让学生们找出他们身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责任心强的典型人物和事例,那时他们会发现,这些人可能是他们的任课老师、他们的邻里邻居,甚至就是他们的父亲、母亲。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案例研讨教学法

各种丰富多彩的案例,是对教材原理内容的一个丰富和解释。

(三)促进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的深度融合

专业教育是职业素养培养的根本途径。从学校到授课老师,都要有意识地将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效的结合。教师在实验实训课程安排上,要有目的地引入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在仿真学习环境中扮演职场角色,体验到职场氛围。利用寒暑假期间,安排学生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从带教老师身上学到一个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过程中,了解行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会在工作中解决各种问题。在顶岗实习环节,安排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进入到真实工作环境,实实在在地体验到“职场人”角色,初步形成对对行业企业、职业、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接受与今后可能从事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接触到未来可能成为自己上司、同事的真实职场人,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得到锻炼。

(四)形成完整的职业素养育人体系

职业素养的培养,既不能单纯的依靠课内理论课程的讲授,也不能仅靠课外实训活动来养成,需要将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院校和企业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要打造一个专兼职教师队伍,让职业素养课、专业课教师,教学人员、教辅人员共同形成一个育人的队伍,让学生通过课上的理论学习认识到职业素养的内涵,通过课外的实训、实践理解职业素养的基本内容。要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很好的融合。让学生在校内生活中即能感受到企业要求、行业需求,在校外、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体会不同职业、不同行业对职业人的需求。能够有意识的按社会的要求来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职业人。做好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要遵循职业素养培养的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发挥好职业素养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改进中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职业素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王可辉.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

[2]凌成树,田广东.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培育对策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

[3]欧阳建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探讨[J].职业时空,2013(9).

[4]江欣怡.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才智,2014(4).

作者:李春赫 薛媛 胡楠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