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探究

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优势及不足,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及研究。方法:收集国内近5年经方、自拟方、针刺及其他中医疗法,对其诊疗特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及归纳。结果:应用经方、自拟方、针刺及其他中医疗法,在治疗眩晕方面具有确切疗效。结论:中医治疗眩晕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势,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眩晕;中医治疗;综述

1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此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同,因风致眩的病机源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首开因虚致眩的先河。《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张仲景、朱丹溪等认为因痰致眩。刘完素、王肯堂等提出因火致眩。杨仁斋、王清任等认为因瘀致眩。张氏[9]在张机痰饮致眩的基础上,提出眩晕的病因病机为中阳不足、脾运失司;年高体虚,肾阳虚衰,导致痰饮为患以致眩。孔氏[10]认为眩晕多由嗜食肥甘厚味,郁怒过劳,饮食不节,致伤脾胃,中气反虚,脾为湿困,聚湿成痰,蒙蔽清窍而发病。许氏[11]认为眩晕是因中焦不畅、枢机不利致五脏不和而发病。路氏[12]认为眩晕多由嗜食肥甘、饥饱劳倦,致脾虚失运、痰湿中阻、蒙蔽清阳,从而发病。胡氏提出眩晕发作的主要病机是脾阳不足,水湿内停,上逆犯脑,兼有血瘀[13]。陈氏认为长期食肥甘厚腻之品,痰湿内生,加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致气机阻滞,加重痰湿,痰湿进一步阻滞气机,两者相互作用,致清阳不升,故见眩晕[14]。蒋健[15]认为情志不遂,郁而生痰,痰随气上,则致眩晕;忧愁郁结,心脾两伤,气血化生无源,以致眩晕;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化火生风,则发病,提出“无郁不作眩”。近代医家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因素等方面,注重痰、湿、郁在眩晕致病中的作用。综上所述,总结该病病因不外乎风、火、痰、湿、瘀、郁、虚,其中前5种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病性虚实夹杂,病情复杂多变。

2眩晕的辨证分型

李氏等[16]在555例眩晕患者的研究中,得出中医证型分布最多的为风痰上扰证,占69.37%。赵氏[17]在研究中得出痰浊上扰型(55.7%)、阴虚阳亢型(27.2%)、气虚清阳不升型(17.1%)。刘氏等[18]对152例眩晕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析,分为以下3型:痰热上扰证(48.68%),心脾两虚、阴阳失调证(41.45%);肝肾阴虚、风痰上扰证(9.87%)。鲍氏等[19]分析4541例眩晕患者中医证型,排前7位的证型为:肝肾阴虚型(39.20%)、痰浊内蕴型(34.90%)、气血亏虚型(10.55%)、肾精不足型(8.30%)、痰瘀互结型(2.55%)、气阴亏虚型(1.15%)、瘀血阻络型(0.75%)。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基础。陈氏[20]从肝论治眩晕,将其分为肝阳上亢、肝风夹痰、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血亏虚和肝阳虚馁6种证型。路氏[12]注重后天之本在眩晕中的作用,实证分为痰浊阻滞、清阳不升型,痰湿中阻、上蒙清窍型,胆胃不和、浊气上逆型和肝脾失和、肝阳上亢型;虚证分为脾虚湿盛、清窍失养型,脾阳不足、寒饮上泛型。蒋健将郁证性眩晕分为肝郁气滞型、气郁痰结型及心脾两虚型[21]。各位医家临床分型各不相同,运用时应辨证论治,分清虚实,灵活化载,发挥中医优势。

3中药治疗眩晕

3.1经方治疗

中国历代医学专著中有许多关于眩晕治法的记载,为后代积累了许多经典方剂。如《伤寒论•卷第三》记载:“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金匮要略》记载:“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宋氏运用苓桂术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眩晕,疗效显著[22]。张氏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合泽泻汤治疗因脾虚水停、饮邪上犯导致脾无以升清之眩晕;用四逆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火不归元、肾水寒于下、水寒不藏龙之眩晕等[23]疗效显著。张霞[24]以泽泻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桂枝汤、泽泻汤合葛根汤化裁、白头翁汤合地黄饮子等经方合用治疗眩晕效果好。黄氏[25]用五苓散加味治疗眩晕60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10mg,日1次),治疗组口服五苓散加味(日1剂,早晚分服),疗程均为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51.67%,两组相比P<0.05。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经方广泛运用于临床,标本兼治,且疗效显著。

3.2自拟方治疗

韩氏等[26]自拟温阳利水舒经方治疗眩晕,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60mg加5%葡萄糖250mL的混合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温阳利水舒经方进行病症调理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6.67%。陈氏等[27]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的临床疗效,对照组采用静脉滴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入天麻素0.4g,日1次;口服倍他司汀片12mg,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8%,两组相比P<0.05。自拟方是在中医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调理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4针刺治疗眩晕

针刺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中的一部分,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治疗方便,人们越来越重视针刺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王萍[28]治疗60例眩晕患者,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于不同证型的眩晕,选取不同穴位的针刺治疗,治愈4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潘氏[29]研究发现,针灸治疗70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患者,总有效率达94.29%。针刺治疗眩晕可获得较好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5中医其他疗法

李氏[30]研究电针治疗颈源性眩晕,对照组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片及甲磺酸倍他斯汀片)治疗,观察组用电针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反映出使用电针疗法可缓解眩晕的症状,疗效优于西药治疗。毛氏[31]用中医辨证耳穴压豆治疗脑震荡后眩晕,对照组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加耳穴压豆法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P<0.05)。其优点为康复快、个体化护理灵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钟氏等[32]在百劳穴放血配合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中,对照组选药磺酸倍他司汀片(6.0mg,日3次),而观察组用中医百劳穴放血配合拔罐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拔罐具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等作用。

6总结

目前西医对眩晕的研究较为广泛,对眩晕的治疗方法也在深入探索,但临床上仍有一部分眩晕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或不明原因的孤立性眩晕,而中医的辨证论治在这一方面可以弥补西医治疗上的不足。虽中医治法较多,手段独特,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但中医的治疗仍处于经验阶段,缺乏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是一种临床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但在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中眩晕的发生率的研究相对较少,与眩晕的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尚未发现。因此,还需要对眩晕的中医证型进一步研究分析。

作者:史建慧 郭增元 任国华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