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医理论基础范文

中医理论基础全文(5篇)

中医理论基础

第1篇:中医理论基础范文

没有细致的学习态度对于一些初中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比较浮躁,不愿意学习那些纯记忆性的科目。但是,据研究发现并不是聪明的学生就能把历史学好,因为学习理科学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就与学生智力的发展密不可分了,但学习历史,除了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基本知识点以外,更多的知识是可以从课外摄取,这就要求学生有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这一点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

二、初中生在记忆历史内容上应坚持的原则

1、化繁为简原则

初中历史教材上的内容多而杂,很难理出头绪,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记忆的时候应该坚持化繁为简的原则。首先,指导学生理解每一章节的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掌握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这样,教师给出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们一步步地学习和掌握重要的历史知识点,最终才能在扎实中进步。

2、联想扩散原则

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注意历史知识的前后衔接,做到联想扩散。对于动态的历史知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以时间来进行扩散、以情节来进行扩散、以内容来进行扩散等方法来学习不同内容但类型相同的知识点。

3、层层深入原则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初中历史的学习也不例外,虽然“对史实的掌握永远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定不能忘记了在基础知识深入并提高,做到层层深入。最终使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达到升华。

三、提高初中生记忆历史的对策

1、用歌曲、顺口溜记忆

歌曲通俗、顺口溜押韵,两者读起来都比较朗朗上口,运用到历史的记忆上也比较轻松,容易使学生接受。比如,在讲“三国”有关方面的内容,可以借助林俊杰的《曹操》进行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历史内容有了兴趣,记忆便水到渠成了。再有,在学到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内容,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琢磨并把条约的内容变成顺口溜:

(1)割香岛(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两一(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3)开五地,为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进出款,须商谈(中国进出货物的税率须同英国商定);由此可见,通过歌曲和顺口溜就能把晦涩难懂的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记忆内容,何乐而不为。

2、借助图示记忆

利用图示来记忆,可以化繁为简,连横合纵,有利于提高空间识记能力。记忆是保持、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习的象征。学生如果记不住或记不准学习的内容,就不能很好地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更谈不上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网状图帮助学生记忆关联性的知识(中国历史上著名变法)、用人物图片或地理图片来记忆静态的历史知识等。

3、巧用时事记忆

第2篇:中医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中医哲学思维

特别是中医药教育,更能彰显祖国传统文化精粹,突出中国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维、医学发展的结晶,而“中医思维”更是中医药教育的精髓所在。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药专业理论体系的“敲门砖”,是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学习和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开端,对于初学者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中医药理论体系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其基本概念、思维方法、理论架构自有其独特性。对于经过12年现论教育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在思维方式和概念的理解等方面出现混淆和理解的误区是难免的,这也是本门课程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1中医思维启蒙的意义

1.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地位是中医思维形成的开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知识体系。该课程是新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走进”中医世界的第一扇门。该门课程不仅传授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中医思维,启发其应用中医思维方法掌握中医理论精髓,包括整体系统思维、取象比类思维、辨证思维、中和思维、灵感思维的培养。因此,中医思维的建构与训练,应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必不可少的专项设置内容,更应是“画龙点睛”之笔,对学生今后在中医世界的认知和探索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并对其将来长远的专业发展和临床思维的建立与实践有重要的影响。

1.2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育中的问题从目前全国各个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一般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临床实践;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评价模式固定,考核内容以“熟记”为主,较为单一。教师如何改革教育理念、调整教学环节的设置,调动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整合学习内容及调整知识结构,是需要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论证的[1]。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设立“中医思维训练营”(思训营)环节,对塑造学生中医思维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思训营采用启发、互动等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就课程相关知识点,围绕中医经典内容,展开“跨越时空”的交流,鼓励学生采用批判性思维,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有意识地训练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构建中医思维。

1.3PBL教学法在现代医学教育与中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目前,真正意义的PBL临床教学环节,在上海复旦医学院、福建医学院等现代医学院校相继开展,并已经形成常规范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引进了国外关于医学教育改革的成果和范式,旨在帮助学生实现以下4个方面:(1)对正在学习和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2)熟悉和了解临床病例的范式;(3)通过病例分析过程,梳理内化的知识结构,探索未解决问题和必要的未知信息;(4)建立医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目前医学教育所推的新目标、新思想、新方向[2,3]。相较于现代医学院校,中医院校在教学中开展PBL形式课程,旨在提升学生中医思维,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以传统教育、强化记忆的模式为主训练和考核学生,并不能有效而全面地实现教学目的和目标。

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设立中医思维训练营

基于上述现实情况,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思维”“中医思维”“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本团队将基于中医学专业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本着边研究、边实践的原则,不断总结、修正和完善,不断推行,以为其他相关科目提供借鉴。在课程环节中邀请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金匮要略等经典教研室的老师及专家,选定展开讨论的知识点,并在讨论过程中有效及时地对学生思维过程进行引导。让学生从无意识地形成中医思维,到将来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从应用前景来看,学生将是本成果的最大受益者,一方面对后续的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将会得到更好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对相关中医学知识连续性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丰富国家精品资源课程、慕课内容,促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慕课中国建设项目的运行和资源利用;通过学时设定的专门讨论,能够对学生考核的试卷题目进一步丰富,增加对“知识运用”这类题目的设定,加强和促进题库建设。更有意义的是,教学研究应对“中医思维训练营”的学生行长期、远期跟踪查访,从而比较和评估思维训练对于学生长期学习、终身学习的引领作用及学习动力和效果地提升。

3中医思维训练营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1知识点分割兴趣点采集科学选题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学习任何一门学问不竭的动力,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中医理论古朴、深奥且抽象,难于理解,缺少直观的诸如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料,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将晦涩庞杂的知识点进行合理化分割,找到能够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欲望的兴趣点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案例的选择上,注意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合他们生活和经历或者易于理解、产生共鸣的现象及事件,教师与学生的“调频一致”之后,方能实现有效的施教过程[4]。

3.2课程内容选择与设计合理设计问题导入式教学法,从导趣、导读、导思、导法多方面入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如何获得真正的知识,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也可运用一般现象和事件,引导学生同理逻辑演绎,理解、掌握并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合理地布置课后任务或巧妙地提出课内或课外问题,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和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拥有的学习资源,去追求新知的重要手段[5]。开放式教学,也适合在“中医思维训练营”中尝试和开展。开放式教学,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开放,力求激发学习者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以实现对学习者的“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可以说是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更注重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开放式教学中,“教”与“学”在许多方面是相对分离的,主讲教师与面授教师的分离,教学与考试的分离,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分离等。开放式教学强调对学习者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者良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旨在实现学习者获取和积累知识等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的形成性成绩评价能够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评估学习者的多方面质素,实现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善于“留白”,不平铺直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或事件,而是提出问题,或留给听者展开遐想的空间,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提出有趣、有创意、契合知识点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问题或技术性的“留白”能够激发想象力,让学生的思想驰骋,不断地思考,去发现问题-求知-解释问题,才能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

3.3教改效果的评估与远期效果观察高等教育理念逐渐转变,越来越注重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高等院校不断调整教育和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和综合考评,力求更客观、更真实、更全面的反应每个学生在所学课程中各个方面的水平。目前对于学生的考核,是以形成性成绩为主的学习痕迹评估及考试卷面成绩考核结果的综合评价体系。虽然能够较为客观地体现学生对该科目内容的掌握程度,但是不能对远期学习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从专业课程设置的序贯性来看,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打开方式,输出和构建的思维模式,是学生长期学习以及远期甚至终身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中医思维构建和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长期序贯性学习能力和远期学习效果,更需要一个客观、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甚至需要对学生进行长远期(在校期间、深造过程、职业发展)的观察和比较。

第3篇:中医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病案;数据挖掘;中医临床理论;转化医学;临床

科研一体化中医临床理论决定着中医临床学科的发展水平,是中医临床发展的动力。从古至今,中医名医名家辈出,他们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不断提炼升华,逐步形成了传统的中医临床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不断汲取最新的科技成果,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而中医临床理论发展缓慢,己经成为制约当代中医学术发展的瓶颈,对如何开拓中医临床理论的研究,可谓见仁见智,但各种新的临床理论常常裹挟着“各家学说”。在当今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病案进行大数据分析,客观揭示当前中医临床理论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减少个人见解的偏倚,对于推动中医临床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基于病案数据挖掘的中医临床理论重建进行探讨如下。

1传统中医临床理论的构建框架

1.1中医古典文献是传统中医临床理论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医之所以能够屹立千年不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在这其中,中医古典文献做出的贡献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这些古典文献的记载和流传,为后世的医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使得我们从前人的思维上不断创新,与临床进行有机结合,不断研究出新的适合于当前时代的临床理论。例如,中医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临床治疗方面的丰富,许多根本性的理论都是源自于《内经》。该书创立了藏象、经络、诊法等各方面的理论[1],勾画了中医理论的雏形,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到后期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论》则是创造了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为主的局面,其所倡导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使得辨证论治登上新的高度。到了金元时期,就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期间以金元四大家为主的学派开始萌生,留下了许多可供后世医家参考的古典文献并创建了不同的临床理论,而明清时期以叶天士和吴鞠通为首确立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使温病学的辨证理论逐步趋于完善,至今仍是指导临床治疗温热病的理论依据。总之,传统中医临床理论的构建和完善,离不开前人的摸索与贡献,也得益于著名医学家创建的传统中医理论,使得我们现在的中医体系不断的饱满和充实。

1.2当代著名中医的临床经验不断提升为中医临床理论

传统中医的临床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展示着著名医家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相互促进过程中,当代医家通过读书、临证、心悟将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并升华为理论,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既有的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模式,而当代中医理论的发展则需要将传统理论与现代实践相互融合起来。例如上世纪60年代时,面对中医基础理论中新的思想相对匮乏的这一局面,邓铁涛结合其治疗的临床经验,首次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尽管当时的理论准备并不完善,但是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并且取代了“五行学说”中某些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验证了邓老的这一经验的正确性,也成为指导中医临床理论的一大重要体系[2]。又如,脑出血这一现代疾病在古代名为中风,多数是“从风而治”,认为肝脏与中风的关系最为密切。随着时代的推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根据微观辨证和中医理论“离经之血便是瘀”,提出急性出血中风属中医血证,瘀血阻滞是急性期脑出血的最基本病机,是治疗的关键所在[3]。故现代中医临床治疗上多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脑梗塞这一系列疾病。若是仔细研读传统中医临床理论后,我们不难得出其构成和完善离不开当代著名医家的临床经验,它是在历经岁月的洗礼下不断塑造成型的。

1.3传统中医临床理论不断将现代医学相关内容中医化

传统中医临床理论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的理论,将其相关内容不断中医化,将病人的各种证型通过五脏辨证、阴阳五行辨证以及八纲辨证划分得越来越细化,以提供病人在中医临床上治疗的理论依据。中医吸取了现代医学理论后正在不断壮大其内容,现代医学相关内容中医化在许多难治疾病的辨证治疗中都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4]。如艾滋病是古代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空白,通过对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律、治法方药的系统研究,提出了“艾毒伤元”“脾为枢机”“气虚为本”的病因病机学说,确立了艾滋病“培元解毒”“益气健脾”的治疗原则,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的中医药临床诊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5]。

2当前中医临床理论发展存在的不足

2.1中医主流理论不突出且与时俱进力度不够

不可否认的是,当代的中医临床理论发展也是存在诸多不足的,中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是中华五千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个别医家提出的临床理论可能各有千秋,其所立的角度和思维也不尽相同。例如,同是治疗输卵管阻塞这一疾病时,朱南孙教授认为多是由于湿蕴冲任所致,其用自拟的清热利湿方来进行治疗;而李广文教授则认为这一疾病多是由于瘀血阻络为主,治疗上以活血祛瘀为法,拟通任种子汤进行治疗[6]。又如对于“和解法”这一治疗方法的理解,当代名医蒲辅周老先生认为“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而方和谦教授则认为“在治法上扶正祛邪,表里兼顾,此法就为和解法”。不同的医家在面对不同的疾病,甚至是不同的理法方药时,所持的看法常常是“各家学说”,这就导致了当前中医临床理论发展比较混乱,不能全面地体现中国五千年来发展过程中的中医主流理论。目前中医基础理论还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它的与时俱进力度还不够,很多古代经典方药的主治病症,在当今时代已经不再多见了。比如蛔虫导致的蛔厥这一致病因素在现代已经不再常见,对应的乌梅丸的主要适应病症也不再是蛔厥;在针对没有明显临床表现的疾病如乙肝时,按传统中医往往体现出“无证可治”的状态;传统的诊断与现代检查相结合的力度也不够,中医临床基础理论在某些程度上忽略了其与生化、B超、X光、CT等现代检查结果的结合,并没有用中医理论对其做一合理的陈述;且现在临床上很多中药的药理作用、性味归经的研究作用还不够深入、细致,其作用不能在微观上得以解释。这些都导致了临床上很多情况没有从中医理论来认识中医,不是“以中解中”,而是“以西解中”,形成了临床抛弃中医理论的状态[7]。由于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在哲学辨证的思想指导下,与临床经验不断结合,这与西医知识体系相比较,难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都会使得中医临床理论发展相对的落后。

2.2部分中医理论带有权威专家的“个人学说”偏见

传统中医强调个人经验和学说,以中医内科学为例,第八版中的脑系疾病在第九版中已经删除,其涉及到的各种脑系疾病大多数归属于心系疾病与肝系疾病。根据其版本的不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其凸显的中心内容及其思想不同,其多是体现编著者的理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客观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治疗理论也不够完善,一部分内容与最新研究得出的论文理论不符,这使得当代中医临床理论在某些程度上,带有权威专家的“个人学说”色彩。由于现代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流入,使得中医在一定程度上备受质疑,而正是因为人们对于中医理论的一些偏见,才使得中医长期让人诟病。

3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医临床理论发展方向

3.1临床理论应具有真实性与系统性

中医临床理论的发展方形应当是建立在客观并且真实的临床实践基础上,从一次次临床实践中得出。由于历史时代的原因以及假设推理、模式建设的广泛使用,当代中医临床理论中理论与假说并存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对现代疫病预测和人体各经络脏腑在时间上对于人体治病效果的不同等,就需要我们在扎实的文献与临床实践基础上,对医案进行认真总结,利用科学的方法深入挖掘,开展中医理论的去伪存真研究,以促进中医理论的科学与健康发展。另外,传统的中医临床治疗上所用的理法方药,多是根据个人经验所进行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时代的不断进步,当代的中医临床理论应该在成功的中医医案上进行系统的总结,不断挖掘和研究其微观的结构,并随着年月的更迭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使其具有科学性和理论依据。同时,对近年来兴起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古人所没有经历过的疾病的诊治,中医就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探究相应的诊疗方法,无疑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8]。通过对其进行深一层次的研究和发现,归纳出合适的治则治法,找到针对这一疾病的理法方药,使其更具有系统性,使得临床上中医治病可以循序渐进,注重整体,也是当代临床理论的一大发展方向。

3.2临床理论具有信息化的特点并可持续拓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的中医临床理论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共享,在大数据的这一时代背景下,随着病案的不断报道与积累,可以将各类成功的中医医案进行统计和挖掘,其结果也会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不同的医家对于某一疾病的认识角度可能不同,其表现在病位、病性、病势和证候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因此方药规律也不一样。而通过统计某一中医或西医疾病的较大样本病例,并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可以得出整个中医群体对于这一疾病诊治的证候分布、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等的规律,甚至可以根据统计的结果探索出新的方药,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和所在差异。将中医临床理论具有信息化的这一特点不断地拓展下去,通过计算机等客观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与主观的名老中医传承模式相比,更具客观性,更容易被临床医生接受,对各种疾病的中医临床用药也更具有指导价值。

4基于病案数据挖掘的中医临床理论重建

4.1病案研究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固有的传统整体论科学特征有了越来越多的可供改变的空间。这种变化既为其按照自身特有的规律发展特点带来了机遇,也给未来中医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学习医案研究也是中医学相关大学生们应该学习的一项内容。阅读医案是必要的训练,也是中医入门的方法之一。医案的故事性引人入胜,在自然而然中接受中医思维方法和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医案中所呈现的名医风范,医德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培养对专业的热爱[9]。病案客观、真实地直接记录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医案研究作为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研究病案为基础,对于中医理论的形成和临床上中医积累经验,都起到了一定的辅助提升作用。

4.2数据挖掘方法是中医理论发展的现代技术手段

利用多种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病案中的有关信息行进行归纳、整理,是近年来传承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方法之一[10]。通过对同一种疾病的病案进行数据挖掘以分析医者的思路和探索其用药的方法,对中医临床病案进行规范化的整理,能够深入总结其临床经验,挖掘隐藏在大量病案背后的诊治规律,甚至探索出新的方药配伍,为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同时,使得中医理论的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以前的靠读书和个人经验的结合,也为广大的中医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4.3临床实践推动理论发展,赋予转化医学新的内涵

目前,我们通过并按数据挖掘来总结一些中医对于治疗同一种疾病所采取的诊断和用药,可以获得新的思路,并且为完善我们现有的中医理论基础可以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研究,可以全面解析其中的规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信息特征,提炼出临证经验中蕴藏的新理论、新力法,可以实现经验的有效总结与传承[11]。与此同时,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将现代的科技手段整合加入到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中去,推陈出新,通过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的不断结合,不断完善,推动祖国医学现代化,谱写有关于中医学在转化医学上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刘向哲.中医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和机遇[J].中医学报,2010,25(5):884-885.

[2]邱仕君,吴玉生.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对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36-39.

[3]顾宁,周仲英.通下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诊,2000,9(5):227.

[4]靳士英.邓铁涛教授学术成就管[J].现代医院,2004(9):1-6.

[5]许前磊,徐立然,郭会军,等.艾滋病发病与防治中医理论的初步构建[J].中医杂志,2015,56(11):909-911.

[6]张少聪,周伟生.名老中医验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3):489-491.

[7]孟静岩,应森林.试论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研究的思考与途径[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5.

[8]邢玉瑞.新形势下中医理论发展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6,57(18):1540-1542.

[9]卢峰,聂达荣,彭美玉,等.中医内科学应用名老中医病案教学法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8):80-82.

[10]郭军.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前名老中医病案整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药信息,2011,28(2):49-50.

第4篇:中医理论基础范文

1中医理论整体性思想的儒学基础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哲学根源,在中医发展的进程中,儒家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中医理论的整体性思想就有着深厚的儒学基础。

1.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一种辩证的整体观思想,中医吸取了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黄帝内经》称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1]。在中医看来,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与作为主体的人存在着统一的本质属性、结构和规律。“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治法、辨证、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中。《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人的脉象“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这表明人的脉象变化是气血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进行的适应性调节。中医从人与天的关系来考察机体发病的原因,认为气候、温度、地理因素的变化都是致病的因素,由此而总结出了因时因地动态变化的治疗原则。“天人合一”思想是辨证统一的整体思维模式,它指导着中医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把人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治疗乃至于疾病的防治和养生,置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来认识,从而得出一个概括性或归纳性的判断和结论,这是一种富有完整性、变化性与相对性的思维,因此,中医是具有整体性思想的医学。

1.2阴阳五行互动平衡的理念

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黄帝内经》确立了阴阳学说,其思想的实质是一分为二的思维模式。阴阳代表着事物的两种对立的、特定的属性、运动趋势或状态。中医用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防治和诊断。中医学的五行不仅仅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及其属性,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五类事物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具体而言,包括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胜、复,中医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用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阴阳五行学说,一方面解释了生命运动的动因和源泉,另一方面又说明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结构关系及其调节方式。阴阳五行学说是唯物的、辨证的中医理论,中医认为,阴阳五行的平衡是人体功能正常发挥的条件,阴阳的失衡和五行的不协调就会表现为机体的病变,研究人体某一部位的病变不但要研究该部位的变化,也要从人体的总体结构出发来研究该部位的病变,在对立统一、相生相克理论的指导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医学思维模式的整体性和辩证统一性。

1.3“执中权时”的综合辨证思维

中医是辨证施治的医学,辨证施治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辨证和施治不是一个简单的先行后续的关系,而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辨证施治的难点是要把握一个“中”字,即儒家思想的“中庸”、“中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儒家思想又提出了“权”的概念,主张“执中权时”,即通过权衡和变通,在动态中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实现动态的平衡。例如阴与阳之间的平衡、人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平衡、人的精神与机体的平衡等等。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在中医看来,平衡是物质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佳状态,每一个病证都是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的,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治疗疾病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病变则药变。从而形成了辨证施治的治疗思想,构成了其与世界上其他医学的本质区别。综上,儒家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执中权时”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了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儒家学说的整体性观念也就成了中医理论整体性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

2整体性思想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体现

中医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医以辨证统一的整体观思想为指导,从人体自身的统一、肉体与精神的协调、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有机联系中来研究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2.1人体各部分之间是一个协同有序的整体

脏腑是作为人体整体的部分而存在的,同时脏腑生理功能的发挥又依赖于气、血、精、津、液等生命物质的相互转化和运行。因此,中医在研究人体的某一器官时,无法脱离人体而研究,如果脱离了人体,客观存在的器官就失去了医学意义。在研究病因时必须要通过辨证,而辨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看整体的全面、统一中抓主要矛盾的过程。因此,中医在研究问题时,把人体各部分看作协调有序的整体,这一点正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性思想。

2.2人的机体与精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的机体是由五脏、六腑、气血、官窍、四肢、百骸构成的,人的精神主要指的是人的思维活动和情志活动。中医认为,人的形和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形是神的基础,即“心本于形而生”;神指导着形的活动,即“神为形之主”。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志,五脏皆藏神,五脏之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的活动又是五脏功能的外在表现。中医理论中关于致病原因的“三因学说”中的内因指的就是“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功能。七情致病是直接作用于内脏的,因此,有“内伤七情”之说。在中医看来人的生理的病变与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见的情志异常有:易怒烦躁、恐慌不安、苦笑不定、呆滞木讷等。在临床诊断中强调对人的情志诊断的重要性,通过细致地观察,询问患者的情况,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做到形神兼治。

2.3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人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这一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的变化有时会成为影响人体变化甚至病变的重要因素。首先,人体的疾病与季节气候和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季节和气候会引起生理功能的变化。例如,一些慢性病,比如哮喘、风湿等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加剧或减轻;第二,人体的生理变化与月亮盈亏直接相关。医学研究证明,女性的经期变化,生殖器官的状态都是以一个月为周期的。第三,人体气血随着昼夜昏晨而发生节律性变化。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于昼夜晨昏的更替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体的阳气而言,基本上呈现出早晨活跃、午间旺盛、晚间减少的态势。第四,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的生理功能。人的生存要依赖一定的地理环境,这些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对人体产生着影响,人的身体对外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适应性,一旦变换了居住地点,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个体功能不能及时相应地变化,就会产生不适应性,甚至发生病变。此外,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情感和身心健康,进而导致机体病变。比如,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抑郁症患者增加,由于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学生的考试焦虑等,这些心理问题的长期积累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外界环境是协调统一的整体。中医在研究问题时,由部分及整体,从整体看部分,注重精神与肉体、个体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是中医整体性思想在研究方法上的体现。

3整体性思想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体现

中医理论的整体性思想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中,同时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原则。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不是就病论病而是用整体统一的辩证思维来研究和处理问题。

3.1辨证论治的原则

辨证论治为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出证候,并以证为据,论证、确立其治疗原则和方法,付诸实施的过程,是中医的临床思维的过程[2]。在临床中必须掌握病和证的关系,同样的病由于其他条件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病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表现出同样的证候。因此,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证”,才可能正确地认识“病”,从而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辨证和论治,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实践原则,在“辨证”和“论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病变部位和机体其他部位的关系,又要从精神与肉体、人体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综合判断。因此,这一原则是辩证统一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特有的实践原则,是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特点。

3.2整体部分有机联系的原则

中医认为,虽然人体各部分都有自身独特的功能,但这一功能的发挥是机体各部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相对而言,该部分在发挥这一功能上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比如,中医的心主血脉理论认为,心生血,心之所以可以生血是心与胃、小肠、脾、肺等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中医诊断疾病时,一方面注重对病变的研究。另一方面更加强调病变与机体其他部分的关系,从生、克、制、化理论出发来研究疾病的规律。因此。在中医临床中,注重整体和部分的有机联系,从整体的角度研究部分与从部分的角度研究整体相结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原则。

第5篇:中医理论基础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与代谢组学研究的联系及应用

1代谢组学在阴阳五行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是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而五行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古代朴素的系统论,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重要基础。阴阳五行学说被引入到中医学领域,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存在着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变化规律,以生克制化规律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保持事物间的动态平衡。阴阳及五行不能脱离具体的事物单独存在及变化,从中医学角度研究疾病的诊治来说,阴阳及五行的存在不能脱离患者的主诉、症状及体征等所有具体存在的客观事实。相对于中医学中系统、动态、整体的诊治体系,西医更加倾向于怎样解决当下最主要的问题,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但因为中医的诊治体系不能量化、标准化及透明化,尤其是像阴阳五行这样的抽象、复杂的概念,不能得到现代医学的完全认可,所以大家都在致力于找到能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契合的一种研究方法。而代谢组学的兴起给中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机体体液代谢产物的多样化、数值化及组群的整体化,与阴阳五行的动态变化不谋而合。虽然现在代谢组学在中医基础的研究及应用可能只是初步阶段,但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有希望以现代化技术量化中医体系,将中医与现代医学融为一体。简单的举个例子,范群丽[9]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的血清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血清代谢学物质基础,发现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不仅可与健康人从代谢组上相区分,还可与其他证型相区分,说明人体阴阳失调后可造成血清代谢物的变化,即不同的疾病、同病异证都存在物质基础差异,这与前期研究结果相一致[10]。

2代谢组学在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中的应用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联络、气血津液灌注运行形成一个完整的不断变化的有机整体。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变化是独立却又是相互联系的,不同脏腑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代谢物质存在明显差异。简单地说,中医学中的藏象学说就是通过外在可见形象以研究内在不可见事物的方法。而现代研究方法中的代谢组学正是通过对体内代谢产物和代谢网路的变化,推断机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最终结果。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代谢物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也能反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以五脏中的肾为例,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是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蕴元阴元阳,能够激发机体各种生理活动,是生命的原动力,支配着人的生、长、壮、老、已[11]。而如何进一步理解肾精是什么,肾精是否存在,能不能将其量化,到底肾精的量在什么范围内是生理性的,在什么范围内是病理性的。所以我们希望可以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测定健康人与肾精不足证的体液中代谢组群的差异,以现代医学的角度理解中医学,更好地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例如倪艳[12]提出利用“一对一”相关性研究和“一对多”的分析方法探讨区分肠癌患者或肝癌患者的特异性和共有性变量,建立特征代谢模式方程,探讨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筛选特异性指标的应用价值。同时我们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可以通过分析机体尿液、唾液、汗液或血清等的代谢组群的差异,结合现代化生物学知识即具有明显差异的代谢物质在体内的合成、转化途径,溯源到产生疾病的主要脏腑,而达到针对性的治疗或者未病先知的目的。比如利用代谢组学研究“脾在液为涎”等中医藏象学说的相关课题正在开展[13]。中医经络学说的现代化研究也在快速发展,唐勇等[14]发现针刺阳明经穴对机体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基本一致,均可以升高尿液中马尿酸和氧化三甲胺的含量,降低甘氨酸含量;针刺阳明经穴与针刺阳陵泉对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差别不大,但与针刺委中后的差别明显;针刺委中后尿液代谢物中肌酐明显升高。

3代谢组学在病因病机中的应用

病因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病变机制的系统理论,病因包括外感、内伤、病理产物性病因等;而病机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结合病因对机体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阐述。机体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产生不同的病理产物,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后,可能会发现相应的代谢产物的种类、数量等有所变化。所以随着越来越多的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辨证、辨病的研究应用,有可能使疾病的病理机制量化及标准化,使患者就医时最常关注的事情———“为什么生病”一目了然。相应的研究如朱萱萱[15]将中医辨证方法同现代系统生物学理论相结合,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基于GC-TOF/MS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区分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且男性患者中气虚血瘀型和痰阻心脉型可明显区分;女性患者中气虚血瘀型、痰阻心脉型和气阴两虚型也可明显区分。提示代谢组学方法可能成为冠心病病因病机有价值的新研究手段[16]。牟慧琴[17]认为因研究者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侧重不同,对此病的辨证分型各不同,缺乏统一标准及规范化辨证施治,影响了中医药优势的发挥。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病因病机导致的疾病发生后机体体液代谢物的进行分析,可以将中医辨治规范化、标准化。

4代谢组学在防治原则中的应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