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

中医文化教育全文(5篇)

中医文化教育

第1篇:中医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医教育;中医药文化;儿童教育;发展心理学;中医启蒙教育;《黄帝内经》

中医学具有悠远历史,精深博大,保障了中华民族繁荣壮大,且给世界各国人民治疗、养生保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中医发展路径应立足中医理念,保持中医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2]。中医药学发展的真正力量源泉在于我国的青少年,因此当使中医思维立于少年,以振兴中医。

1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现状

《京华时报》2012年6月25日报道:北京全面启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课堂引入中医只作推广中医药知识,并非硬性规定的课程要求,不进入义务教育课表的安排,也不进入考试的安排。不少人觉得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多上一堂中医课,给学业繁重的孩子们增加压力,这种想法显然是基于应试教育功利性思维来考虑的。从中医进课堂内容看,其实质并非让孩子们去学医,而是让孩子们对最基本中医有所认识、了解。多年来,中医一直处于非常尴尬地位:一方面我们总将其定位为独一无二、宝贵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不少人却对中医效用持怀疑态度。由于中医在与西医竞争中处于明显下风,因而保护中医不能仅依靠一些中医专家来摇旗呐喊,而更需政府部门大力扶持。从这一点来看,北京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让中医药文化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一颗种子非常有必要,且中医药文化课并不要求考试,不会给孩子们增添学业压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既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考量,也矫正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曲解。“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内容遴选上务必要做到科学可持续:内容过于简单,会偏离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内容过于深奥,会使普及中医药文化初衷打折扣。因此如何以学生喜闻乐见方式进行教学,确实值得教育部门深思[3]。2016年9月1日,在甘肃省陇东地区庆阳市庆城县推行试用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岐黄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试用--四、五、六年级3册)、青少年岐黄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试用--中学通用版),在推出以来得到广泛关注,赢得了当地社会各界、教育系统、中医药系统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甘肃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人民真挚、热情、朴实。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着力打造中国西部药都、中医药文化品牌,使其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突出,中医药已经成为甘肃一张亮丽的名片,担当更加重要的使命。中医药人才培养要能体现多元化的目标。从培养层次来讲,在甘肃这样的欠发达地区,专科人才是需要的,不能一味追求高层次。从类型来讲,培养中医药人才,服务面应该更宽一点,不仅要培养临床医疗人才,也需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还需要培养服务型人才、技师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中医药人才培养要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医药教育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相对接,要能培养中药产业、健康服务业等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相关人才。由此看出了结合本地区发展特征,对甘肃地区中、小学生培养中医药兴趣的重要性。浙江省2017年组织编写中医药小学教材《中医药与健康》在全省范围内投入使用。儿童小学阶段属心理学发展中的童年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重要的阶段。儿童通过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动机、内在需求被激发出来,不断内化所学知识,将思维方式不断深化,以有序发展自身的心理。浙江省的中医教育进小学课堂作为新时期中医药发展的“星星之火”引起广泛讨论[4]。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儿童中医药启蒙教育的原因?中医教育与儿童教育是否相适?儿童教育素材中的中医药文化有益与否?其发展前景如何?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2中小学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必要性

由于各种文化飞速融合,国民自身文化素养有所欠缺,尤其对中医药文化盲目、不解,加之民众对于中医认识度不理想[5],普及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青少年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弘扬者,推动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很好的基础教育作用。通过中医药文化、知识学习可完善中、小学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的不足。作为中、小学生的青少年正处于观念、理念形成期,能快速吸收新鲜事物,处在文化、素质启蒙教育的绝佳期,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另外,经济全球化迅速,文化输出变成国与国之间软实力较量的有效手段之一[6],中医药文化进小学、中学校园,利于培养优秀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扬者,利于中国的文化经济输出,利于培养中、小学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3儿童中医启蒙教育可行性

3.1中医启蒙教育

适应儿童心理特点儿童时期,从自我中心到脱自我中心化。儿童的认知特点以自我中心为主导时,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当其进入脱自我中心化,儿童发展了认知,逐步立于客观角度来认识、了解世界[7]。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内容都可用于儿童中医启蒙教育的优秀素材,引导儿童思考,勇于尝试,从而对其行为习惯正确引导。

3.2中医启蒙教育符合儿童时期思维儿童的智慧发展由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不同阶段演变构成。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依赖右脑非理性的加工处理。儿童时期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具体表象、形象、联想[8],中医的学习启蒙重视对于具体形象思维的感悟。中医教育中“观象明理”同儿童期的思维方式较为相符。

3.3中医启蒙利于儿童道德情感与亲社会性发展

儿童开始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随着对自身认知深化、行为能力提高,逐渐形成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从而产生对社会有利、积极向上的行为[9],即亲社会行为。发展心理学强调应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这正是中医学的特点[10]。源远流长的中医与情感性、亲社会性特征息息相关。中医学是古老学科,富有形象性、理解性、灵活性、情感性等,尤其适应于儿童期心理、健康成长。

4儿童中医启蒙教育发展情况

中医儿童启蒙教育并不是近几年才尝试开始。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第三小学2007年开设“健康饮食”校本课程,教案来源主要以《本草纲目》为蓝本[11-12]。中医儿童启蒙教育已存在一定实践上的基础,譬如北京、甘肃、浙江等[13],但其局限在小范围内、试点投入时间较短。基础教育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作用,己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多次探讨将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药文化教育带入义务教育课堂,现已明确指出“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义务教育课程”[14]。中医药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将其在青少年中普及、推广能够对中医药发展和青少年成长产生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5儿童中医启蒙教育发展条件

国务院2016年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指出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的课程当中。中、小学中医药教育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中、小学中医药读本已被推出。中医药颁布相应政策,各地工作稳健推进,儿童中医启蒙教育发展良好。

6中医教育之实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具体措施

《黄帝内经》围绕生命问题展开,是一部百科全书,可用于儿童的中医启蒙教育[15]。关于中医启蒙教育自古有《三字经》《千字文》等,所载都不离乎《黄帝内经》。《三字经》中七情:“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五行:“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五色:“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五臭:“腥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五味:“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千字文》中六气:“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养性:“性静情逸、也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饮食:“具膳餐饭,适口充肠”。中国历史科举时代,儒家十三经学子们必读,《黄帝内经》即其中之一,也给很多弃官从医者创造有利条件,北宋范仲淹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宋代设立了特有的医学教育机构,使得医学被纳入儒学的教育体系,构建出中医药文化的素质教育。现代中医药文化教育发展从史实得到启示,有条件就从“从娃娃抓起”,使得中医药在中医药学科发展、社会认同度上有更高的发展。以《黄帝内经》为启蒙的中医药文化教育[16]:(1)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17-18];(2)中医药文化素质教育[19-21];(3)以《黄帝内经》为启蒙普及教育[22]。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23];总揽全局,政府统筹[24-25];循循善诱,教诲不倦[26];自强不息,少年奋发[27]。

7总结

第2篇:中医文化教育范文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蕴含大量哲学思想,所以历代中医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借助古代哲学的思辨方法进行的,并由此取得不少突破。中医人才知识结构在这方面的特殊性,是现代高等中医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之一。“文是根基,医是楼”,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医学家,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我们对历代医学人才成长过程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他们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较好地体现了医、文、哲的有机统一。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自幼好学,日记千言”。此外,“命门学说”的倡导者之一的赵献可,“好学淹贯,尤善于《易》而精于医”。故古有“文人学医,瓮中捉鳖”之说。亦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很多无缘于仕途的文人由此而成为济世活人的大医家。

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指出:不通儒者“保无有读死句下者”。如其举例说:“景岳谓熟地补阴,即于‘阴’字疏,其不能补阳处自在言外;人参补阳,即于‘阳’字疏,其不能补阴亦在言外。注之即所以砭之也。”[2]可见,传统文化有助于对古典医籍的深入理解。事实上,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中医理论。中医教育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灌输,若缺乏传统文化素养,不谙哲理,将有碍中医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中医临证水平也难以提高。故学习中医必以传统文化为基。

其次,在医德教育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医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寡欲”及佛家的“慈悲”等各家伦理思想与主张,无不对古代医家的素质、行为有着深刻的伦理限定。如“医乃仁术”之说就源于儒家“仁义天下”的道德原则。中医强调关注人、爱护人,把仁义道德作为医者的准则和追求。在医学领域,“仁”是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即“术”来具体体现的。唐代药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佛家“慈悲”思想的体现。

中医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分析

传统文化对中医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西方文化与思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文化,而传统文化却被束之高阁,这是导致中医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

第一,基础教育忽视传统文化素养。在步入中医院校接受系统教育之前的学习阶段,我们称之为中医学前教育,主要包括中小学教育。目前,中医学前教育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有所欠缺,这使刚步入中医大学的学生无所适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本来无可厚非,但现代中小学教育中,过于偏重数、理、化的学习,以及注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却普遍忽视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熏陶。其中仅有的语文学习,也只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渗透。而在家庭教育中,也很少有家长会注重孩子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我们很多准大学生们不知传统文化为何物,潜意识中有所排斥,这就是中医学前教育忽视传统文化学习给中医教育带来的弊端。

第二,中医教育中西并重的现实模式。中医学现行的教育模式是东西方文化和医学知识同时授受的过程,这就是中医院校教学过程中比较独特的地方。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科学,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中医院校的教学过程以中医专业知识为主,侧重于东方文化,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胜任现代医疗保健工作和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教学中还安排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和西医学的有关课程,学生入学时一般已具备了一定的西方文化的基础知识,所谓先入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西方文化与思维模式。相反,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及基本观念等比较生疏。相对现代科学及西医学而言,中医知识的学习令他们感到迷茫,很多学生称之为“读天书”。这正道出了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知识并授,学生在学习掌握时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第三,中医学子的迷茫与困惑。目前许多中医院校响应国家教育部高校扩招政策,进行扩建扩招,中医学子的队伍不断壮大。进入中医院校学习的学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愿报考学习中医学,第二类是父母家长要求报考,第三类是落选后被调剂过来。其中很多学生都属于盲目报考。中医本就深奥,名词术语古奥,与现代化差距甚远。而即便是那些带着很大热情报考中医院校的学生,一接触中医学科,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概念相对抽象,也不易领会其中要旨。而西医学科,看得见,摸得着,概念清清楚楚。此时,中西医在学生心目中的反差便开始了。再者,随着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人文思想逐渐被边缘化。于是,报纸媒体可以用很大的篇幅去采访报道飞船升天,却鲜有对于文化传承的关心;电视广告播放的无外乎高科技的产品和技术,却鲜有对历史文化的宣传[3]。现今重科技轻人文的社会氛围,导致中医学生在潜意识中重技艺而轻人文,这使得他们不知不觉步入尴尬境地。因为对于中医学而言,技艺固然重要,但中医学是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实践学科,人文思想是其重要基础。

传统文化素养不达标,使得目前中医院校的学生普遍对中医学缺乏应有的热爱与信心。他们在无法深入理解的同时常处于无端的迷茫与困惑之中,所谓“志不坚者智不达”,试问这样如何能学好中医学?

加强中医传统文化教育

针对目前中医教育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或意见,加强中医传统文化教育,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祖国医学。

首先,要注重中医学前教育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中小学教育中可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比如在课程中专门增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引导一部分学生早早接触传统文化及思维模式,也可将传统文化知识列入升学考试大纲,作为能力评定项目之一。在语文教科书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元素,尤其注重中医学知识的穿插,如现今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诸如“扁鹊见蔡桓公”之类的文章,可以多加选编。此外,还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兴趣班中,如开设围棋、太极拳剑、书法、民族乐器、国学等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培养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其次,进一步完善中医院校目前的教育模式。中医教育水平要提高,关键在于中医的精髓部分要讲深、讲透、讲广,使学生深入理解而触类旁通。鼓励学生熟读甚至背诵传统经典书籍,如《黄帝内经》《伤寒论》《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等,在打好中医学功底的基础上,再学习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病理学等课程,使学生对人体和疾病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以便进入临床能更快地适应。授课过程中,西医应重基础,而中医应重临床,这样使学生遇到疾病既知道其病理变化,又知道辨证的核心,药到病除。只有这样不断努力,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医人才[4]。“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许多技艺多为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授,言传身教,口口相传,使各种技艺得以流传,如扁鹊师从长桑君,张仲景师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张元素等。师徒教育是古代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之一,师承模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方面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时代变迁的缘故,现代中医教育不可能完全回复到古代师承模式,但可适当借鉴效仿,让刚步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早早接触到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领略他们的医德医风,学习他们的技艺,将有助于坚定学生的信心。

第3篇:中医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

1中医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可以进一步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要旨,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2实践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复杂。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期,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的思想行为呈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多变性、活跃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这些思想行为均为思想政治工作设置了新课题,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考验。面对传播技术的跨越发展与受众心理习惯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勇于实践、善于创新,谋求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形成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医文化中所蕴含的“扶正祛邪”“情感疗法”“治未病”等思想与治疗方法,均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理念。[1]

2中医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2.1“扶正祛邪”与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相结合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即中医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感染疾病就是因为体内邪气胜,正气弱,邪气打败正气。所以,中医认为治疗疾病就是要扶正祛邪,增强正气。“扶正祛邪”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是十分相近的。高校校园文化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性对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作用。将“扶正祛邪”思想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要求高校及时廓清错误思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真正发挥校园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达到弘扬正气、教化育人的良好效果。医学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突出传统中医文化,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让师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中医文化的熏陶,使广大学子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中医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2]

2.2“情志疗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传统中医文化中情志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称,它包括现代心理学的情绪、情感、意识及心理、心境等多个方面。中医认为,情志活动失常可采取移情易性法、劝说开导法、顺情从欲法、暗示法等情志疗法治疗。当代大学生受挫能力下降,抗压能力不足,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与学校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逐渐凸显出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可以结合“情志疗法”,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移情变气疗法”,就是“移情易性”的医疗方法,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或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思想的关注点从症结点转移至他处,或改变周围环境,避免心理受挫学生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或教育引导学生使其从某种情感纠葛中解脱出来,转移到其他事情之中,可称之为“移情”。通过交流与沟通等形式,改变其错误的认知与消极的情绪。“抑情顺理法”指的是运用理智战胜情感,通过情绪的驾驭来控制过激情绪和不良行为,使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达到治疗或预防情志疾病的目的。“劝说开导法”是指科学地通过交流与沟通,对心理问题学生采取启发引导的方法,通过沟通了解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照顾学生的思想顾虑,提高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的信心,使之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和医院进行治疗,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恢复。“情志疗法”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精髓,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同时,高校还可以成立心理咨询中心,以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以大学生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找准着力点,将“情志疗法”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等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3]

2.3“辨证论治”与防范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工作相结合

《黄帝内经》中所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治未病”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近年来,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欺瞒手段,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解决不良网络借贷问题,及时地、准确地以防范于未然的眼光关注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融入“未病先防”思想,建立防范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预警机制,紧密关注学生不良消费情况,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情况和课外活动情况,认真摸底排查学生参与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情况,在摸排、清查、监测、预警和防控校园不良网贷的部署过程中,重点调动学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群体的积极性,采用关心服务、盯紧看牢、重点攻关的工作模式,密切追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和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的行为,及时甚至提前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定期分析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以电话、校讯通、微信、微博、QQ、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预警提示信息。其次,融入“既病防变”思想,建立健全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理机制。对排查中发现的已经参与网络借贷的学生,要及时做好帮扶引导工作,主动关心爱护学生,学校学生资助部门要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和学生家长要形成联动机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的消费观,合理支持、适当控制学生的消费支出。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通过诚实合法的劳动创造财富,培养节俭的自立意识。

3中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果

3.1民族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

中医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弘扬中医文化,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作用,引导学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精神气质。将中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发挥了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不断增强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营造风清气正、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4]

3.2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进一步创新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党只有赢得青年大学生,才能赢得未来。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好、引导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是我们党实现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要坚持把传承优秀文化和发展先进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师生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医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新方法、新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了青年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参与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刘佳,王素丹.中医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

[2]董玉节,王建,彭青和.中医药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3]郑晓红.试论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第4篇:中医文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分析化学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典范,中医药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5000年的历史积淀[1,2]。如今时代赋予了中医药类高校师生传播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使命,分析化学作为中医药类高校的基础课程同样肩负了重要使命,培养和提高学生们对中医药的自信成为目前分析化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3-7]。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紧急防控中,中医药研究全程介入并深度参与,为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贡献了中医药文化的力量,在国际抗疫中彰显出中国智慧,突出了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分析化学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具有理论性高、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将课程思政元素和中医药自信与分析化学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相关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分析化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学生学好、用好和发展好中医药的民族自信心。

1中医药文化与课程思政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中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当代中医药类高校的师生肩负着传承“中医药自信”的历史使命,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求。在中医药文化传承方面中医药类高校作为培养当代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化学为中医药学生能进一步学好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等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中将课程思政与增强中医药自信相结合就显得尤为必要[8-10]。比如,介绍分析化学在药物与食品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时,教师可以引入河南中医药专家赵谦带领其课题组参循传统的五行规律,运用阴阳平衡、扶正固本及物性相制等中医药理论,结合动物的生理特性破解肉类食品安全难题的故事,他们历经6年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源绿色精料“优丹”,这一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再如柳宗元与《辨伏神文并序》的故事,无不警示着人们建立药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借助现代分析化学手段维护药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中医药文化和课程思政与分析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到理解与掌握现代分析手段工作原理的重要性,并要学会运用相关原理,借助相关仪器进行分析鉴别。显然这种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中医药自信的必要手段,而思政元素的引入又成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政治基础。

2中医药文化与课程思政元素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2.1分析化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中医药文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11,12]。如,在介绍综合谱图的解析时引入为祖国赢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的故事,她通过对中医古方的研究发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的青蒿素在疟疾的治疗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为主要的抗疟活性基团。她保留抗疟活性基团过氧,利用化学性质还原羰基为羟基,大大增加其抗疟活性,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由此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新局面,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利用现代分析方法研究中药古方,“先有古方后有分析化学”,屠呦呦的成果就是通过这个途径获得的,由此激发学生对分析化学和中医药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坚持发扬光大的决心,增强他们从事中医药研究的自豪感和为国家的发展增光添彩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学好中医药、用好中医药以及发展好中医药的责任与担当,最终树立让中医药文化服务于全人类的崇高理想。

2.2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观

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养成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科学家精神成为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例如,在介绍第三章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时,教师可以引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志生教授精益求精严把数据关的科学故事。长期以来,我国中药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均以实验室分析为主,很难实时、动态地反映中药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不同批次药物质量参差不齐,而解决此问题的核心在于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吴志生教授为了保证每一个原始数据的准确度,甚至对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都有严格要求。他曾因为实验源头数据问题,把已经开展许久的实验推翻重来,面对质疑、团队的失落,他们坚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去攻克难关,最终完成了建模算法的突破,成功建立中药智慧创制系列关键技术,大大提升了中药制造数字化水平,为中药质量的安全稳定性建立了数字化屏障,为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赢来了相当的话语权。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应科学研究故事的开展,帮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以严谨为要求、诚信为根本的做事情与做学问的科研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做强做大中医药的科研志愿。

2.3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忘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分析化学作为化学的分支早已与中医药文化融为一体。古有神农尝百草以身试毒,开创中药鉴定学先河;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见证古法炼铜的成熟工艺;兴起于战国时期的炼丹术,有幸成为古代医药化工的早期萌芽;又有《本草经集注·玉石上品》利用焰色反应鉴别化工原料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13];利用化学稳定性来鉴别“药金”与黄金的“真金不怕火炼”“以火炼之”与“有五色气生之”,以及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等,这些无不见证着化学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中医药文化元素,让学生们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化学的探索,让他们认识中国古代人民探索科学、认识化学、掌握化学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为国奉献、不畏艰险以及勇于科研攀登的热情。

2.4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让学生理解“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因果关系,突破环境保护与分析化学课程相对立的僵化思维,使教学实验与环境保护二者有效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14]。例如,在讲授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中的重铬酸钾法时,引导学生了解金属铬离子作为重金属离子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引发学生主动提出重铬酸钾滴定分析后剩余试剂以及所产生的废弃物不能直接排放以免污染环境,教师进而介绍大多数“三废”具有毒性,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分析检测过程中有必要分类收集,妥善处理剩余试剂,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教师向学生们强调“三废”处理必要性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利用化学试剂分析检测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的方法,由此培养学生全面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厉行节约、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宝贵品质。因此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2.5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利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看问题的绝对化和片面性。根据实际情况多角度甚至逆向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如在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学习中,面对OH、NH2、SH等活泼氢交换速率过快而导致其化学位移值不固定且峰形较宽难以辨认的问题,引导学生以用逆向思维看问题,利用其活泼氢交换速率较快的特点与重水交换,对比其前后峰形及积分的变化,确认活泼氢存在与否及其数量。又如酸碱滴定分析法中关于酸碱的定义,能给出氢质子即为酸,能接受氢质子即为碱,酸可以为碱,碱亦可以为酸。再如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中由于EθCu2+/Cu+=0.16V低于EθI2/I-=0.54V,所以Cu2+不能作氧化剂氧化I-,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沉淀反应,促使CuI沉淀的生成,降低还原态Cu+的平衡浓度,依据能斯特方程从而使其EθCu2+/Cu+升为0.87V,高于I2/I-的电极电势,因而由初始的还原剂转而成为氧化剂开启氧化还原反应。以此例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性,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总之,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矛盾普遍存在于任何事物中既对立、又统一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化学相关原理与概念的相对性,了解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全面地把握相关学习内容对立和统一2个方面,进而解决问题,同时实现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3结论

本文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将课程思政元素与增强学生中医药自信相结合,并融汇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对分析化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用好和发展好中医药的民族自信心,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EB/OL].(2016-02-26)

[2]黄爱华,曾元儿,陈丰连,等.基于课程思政的分析化学绪论课教学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4):9-11.

[3]曾芳.坚定文化自信做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政协,2020,36(9):78-79.

[4]高维杰,文明明,张铁玲,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及教育策略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9,36(4):72-80.

[5]贾晗,谭开键.关于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60):134-135.

[6]李寒冰,吴宿慧.中医药文化自信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8,5(30):5-7.

[7]王军,段志光,刘星,等.大学新生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探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9,5(6):502-506.

[8]吕东刚,王燕.论中医院校在传承中医药文化中的角色定位:应然与实然[J].消费导刊,2021(11):89,91

[9]亢连茹,郑爽,于志国,等.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路径的构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3):149-151.

[10]王静.论文化自信教育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专业自信培养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9):151-153.

[11]姚继平,刘传银.《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及思政教育的合理融入[J].广东化工,2019,46(1):198-199.

[12]郭立伟.文化自信视域下如何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J].决策探索(下),2021(3):60-61.

第5篇:中医文化教育范文

1中医教育的现状

1.1院校教育的现状和弊端

建国以后,政府设立了大批的中医药院校,希望能广纳名医,为新中国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中医人才。延至今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多,但毕业生中真正能用中医思维看病接诊的却寥寥无几,追根溯源,或因新生入学后,缺失了关键的思维过渡环节,而直接陷入古今、中西文化相冲击的文化振荡场,现代符号与文言文的共行令许多思维不够灵活的学生无所适从。这种文化结构的对峙与中医、西医思维实际存在的差异导致学生处于被“手表定理”惩罚的状态,即一个人持有2只表,但它们走时不一,使持有人无所适从,失去判断正确时间的信心,行为陷于混乱。纵观中医院校学生,在5年本科学习期间,真正接触中医学的时间并不充裕。大学前3年除了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外,还包括英语、计算机等众多综合科目的学习,后2年则基本是在医院见习、实习或者考研、求职中度过。因而出现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拿着中医的文凭,却只知中医的皮毛,缺少对专业的自信与坚持。中医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则纷纷进入实验室,希望用现代科技的领先手段来发展中医、创新中医,然而高精尖的试验并未使中医的临证水平相应提高。这也导致高学历的中医人才不能用中医方法治病,医者逐渐丧失了中医自信,中医逐渐被异化,中医从业者的思想被西化,是故,一些中医学家痛心地指出:现代中医从业者是中医自己的掘墓人!

1.2师徒传承的模式与弊端

“师带徒”是当代中国渐趋没落的一种中医传承形式,在中医院校尚未建立之前,此种形式在中医的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和积极作用。古之弟子伺师临证,余暇则遍览经典史籍,研习流派思想,非得数载不可出师为医。当今,师带徒多半是家庭作坊式的代际相传,如父传子(母传子)、子传孙等,仅靠祖上留下的“秘方”从业,这样的中医也在逐渐走向没落。精研医术的传统已不复存在,根本无力担负中医继承与发扬的重任。此外,目前较为盛行的名老中医师带徒,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有心向学者必得满足各项条件,譬如职称、年龄、学历等方有资格申请,事实上徒弟本身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临床工作,已形成了自身的用药思路和习惯,很难在跟师学习后作出改变。如是,师带徒的传承模式也远未达到设立者的初衷。

1.3其他形式的中医教育

目前还存在诸多形式的中医传承模式,如中医院对西医临床医生进行的中医知识培训,此种速成班不过是让西医管中窥豹而已,只可算中医知识的扫盲,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其次中医院校还开设了成人教育课程,学习者多为评职称或拿文凭而来,真正对中医感兴趣者不多,或因授课者本身中医素养欠缺,中医文化底蕴不足,课程吸引力不够,亦是造成中医传承障碍的原因。再次,海外中医学院的教育,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和继承中医学的作用,但因文化差异的存在,学习者依然很难把握中医真正的精髓实质。目前中医在很多国家已获得执业权,每年有很多海外学子来中国学习传统医学,但是除了针灸之外,其他很多极富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专科却无法在海外普及和推广。

2中医教育面临问题的对策

2.1重视中医文化的教育

针对中医教育和传承的现状,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从学习的源头进行修正。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生命与健康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基因,而且进一步强化与深化了和谐观念对生命及健康的价值。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保持生命与健康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失衡而致,“顺应自然,法天则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中医治病养生的原则。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中医文化是发展和传承中医的根基所在,只有把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医学生及从业者的心里,中医的各种精髓才能逐渐深入其心。目前很多中医院校都开展了中医文化课,希望藉此能提高中医学子学习中医的兴趣,真正领悟到中医的魅力。部分中医药高校则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如名家讲坛,邀请名老中医进行专题讲座,借以激发青年学子投身中医的热情。通过经典研读社、研讨会等营造中医学术讨论、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应该在充分传承中医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发展中医教育,才能有效推动中医的发展,使中医不仅有形,同时有根、有神,使中医发展不偏离方向。

2.2深耕中医高等教育

中医高等教育多年来主要从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的角度传授知识,没有对中医大学生认知思维模式的转换和知识结构的调整进行必要的教育。在西医作为主流医学的趋势下,中医的初学者往往怀有试探、怀疑的心态,此时亟需一些能将其“领进门”的师傅,这个任务,必须有深厚中医文化底蕴的人才能胜任,用其自身的体悟来宣讲中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学生有兴趣,有意愿去进一步探究和学习,而学校则应注重校园内的中医文化建设,从多方面加强中医文化的熏陶以此增强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对于课程设置而言,应加大中医基础课程及四大经典所占的比例,适量增开中医史籍的选修课、赏析课,邀请名中医讲述临证中经典医籍与临床结合的体会。有相关专家提出了“中医文化入学教育”这一概念,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这种创新思维模式的教育,受到了中医药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或可借鉴到其他中医药院校。目前高校因为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助教、讲师成为本科生授课的主力军,大多数教授则忙于科研或著书立说,在中医入门之机,由本身知识结构尚待完善的青年教师来充当领路人,便可知中医学生未来的中医之路必定坎坷不平甚至跑偏。中医院校教育不能照搬西医教育模式,应探索适合于中医传承的新教育模式,学习年限、课程安排、授课模式、考核方式等均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索。

2.3中医从业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