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药学下转化医学探析

中医药学下转化医学探析

【摘要】转化医学的概念最早来源于1992年《science》提出的B-to-B概念,1996年在《lancet》杂志正式提出“TranslationalMedi-cine”这个名词。目前对于转化医学的解释主要是指从实验室到临床(BenchtoBeside)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实验室的研究发现转化为临床使用的诊疗技术和具体方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理念是建立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桥梁,加快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和应用的转化,它是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转化医学的研究进程的目的是向一个更加开放、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本文结合中医肾脏病方面工作经验探讨中医药学的转化医学之路。

【关键词】转化医学;中医药学;中医肾脏病

0引言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而言,转化医学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壁垒。主张将新药的研发尽快应用于临床上的安全测试和临床试验,并通过转化医学研究团队来增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沟通;同时转化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1-2]。这样的思路本身对于现代临床医学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转化医学在中医药发展进程中如何应用和推广。由于中医药工作的特殊性,中医药本身的很多药物和方剂实际上并不需要仿照现代药物那样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道路,这也是中医人在谈论相关问题时值得自豪的地方。中医药学发展史一开始就有“神农氏尝百草”的说法,也就是说中草药和中药方剂是中华民族先辈们通过对自然界植物、动物和矿物质进行亲身服用而得到的经验总结。古代中医家并把这些自然界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从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和有毒无毒等方面进行药性分类。亲身的经历是最为直接的“临床”,虽然不“规范”,但是很直观。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和直接效果相对于现代医学而言有着自身明显的优势。首先,这些经验并不是从动物或者细胞实验得出的结论,效果如何十分明确。其次,这些“临床”用药经验一般并不需要进行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研究的过程,因为在数百年的实践应用过程中不断被改良和创新,创造最为适合的剂型和配伍方式最大程度地适应临床诊治疾病的需要[3]。也就是说,传统医学的魅力在于这种非实验室的经验,弥足珍贵。那么说中医药需要转化医学吗?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十分迫切。本文结合笔者在中医肾脏病多年研究工作经验,以转化医学在中医肾脏病的应用价值入手,探讨中医药学的转化医学之路。

1转化医学是回归医学临床的理念

历史上中医药有过黄金的发展时期,中医药为中华大地人类的健康保健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其理论体系的特殊性和中医术语理解和翻译的困难决定了其发展的局限性。同时,由于整个中国社会包括中医药文化受到道家、儒家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导致中医药的发展一直无法脱离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中医药无法自由地向自然科学学科独立发展,进而导致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既有与社会环境相类似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医学学科本身特有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两者在中医学体系中相互交融[4]。但是,对于现代的中医学而言,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必然非常不利。曾经就有一些言论认为中医药学应该“弃医存药”,彻底抛弃或者直接摒弃其中的哲学思想内容向着自然科学靠拢。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一定会带来中医药的繁荣吗?这样是否能够加快中医药的发展?国内知名中医学者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5]。中医药当中的哲学观和认识论的内容虽然包含部分并不完全属于自然科学的内容,但是并不代表这些内容是错误或者影响中医药发展的,有些认识和内容不但不落后,反而是最为先进和值得借鉴的内容。正如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很多中医人为之鼓舞,但是更多的人并不一定认同这个说法。然而,认真研究现代医学发展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问题,特别是在研究方向和研究原则上正在一步步学习和借鉴中医药知识。近年来,“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等词汇耳熟能详,并且正在引领现代医学发展特别是临床医学的发展,很多人认为这是现代医学发展过程当中的必然阶段。然而这些医学理念的发展却更多地贴近中医学的哲学观。我们都知道医学的终极目标是治愈人类疾病。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在实验室进行,一部分研究永远只能在实验室,无法结合到临床,这些并不是现代医学发展想要看到的结果,“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等概念的提出正是要将医学研究更多的回归临床,这也是“转化医学”理念提出的初衷。不难发现,传统医学特别是中医学始终都是在正确的方向前进,从创立之初到现在一直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现实表明中医药在宏观的方向自从创立之初就是正确的,时时刻刻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治疗疾病,解决患者病痛。正如在病因学研究中,现代医学认识疾病经历了细菌、病毒、基因和蛋白等,研究越来越深入,内容越来越深奥,然而研究的目标和成果却离人类自身越来越远。因为人不是细菌、病毒,每个人都具有情感和生活,他(她)不是孤立地生活,更不是像实验室的动物和细菌、病毒那样生活在规定的、一成不变的环境之中。人类生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当中,中医药在叙述病因之初就把情志原因作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纳入医学理论体系,这样的认识即使从目前存世的中医学著作的时间计算也比现代医学早了数百年。因此,重视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并将它融入到今后的医学实践和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应用之中十分必要。

2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初衷一致

中医药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知识。这里没有使用“科学”这个词汇使很多人认为中医学知识的内容如果无法被客观、规范记录和数字化那就不是自然科学知识,或者说不是科学的范畴。目前,很多人认为只有现代医学可以被称为科学,就是由于现代医学可以客观、规范记录,可以数字化,而中医学建立之初,由于其发展的特殊性使其缺乏客观、规范、数字化基础[6]。然而,我们反过来要问医学的初衷是什么?医学的初衷是为了可以被记录还是为了治愈疾病。当然,后者才是医学的选择。“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就是对于目前现代医学发展最为重要的警示,为什么要开展转化医学工作,为什么那么迫切?那就是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或者重大研究工作越来越偏向研究本身,在分子、蛋白、基因和细胞等研究对象上寻找内容,寻找课题方向和研究策略,恰恰忽视了人类本身的特点,脱离了人类的社会性和每个人独立而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模式,导致很多研究无法真正地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比如,对于一名肿瘤患者而言,我们给予的基于循证医学和基因测序基础上的治疗方式就是他(她)真正需要的治疗吗?他(她)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作为医生,你在临床工作中关心的是前者还是后者?我相信多数的医生站在一名医生的角度所关注的是能否尽快有效地切除肿瘤,并开始相应的基于循证医学指导下的肿瘤治疗指南规定的化疗、放疗或其它方案。此外,对于一名肿瘤患者而言,从一位从事临床医学研究者的角度来看,也许这仅仅是其临床研究工作之中的一个数据而已。但是,对于这名肿瘤患者和他(她)的家庭而言,他(她)要考虑的可能和医生完全不同,也许医生会说治疗应该交给我们这些专业人员,然而我们真的能解决肿瘤患者所有的治疗问题吗?家庭中出现一名肿瘤患者无疑是家庭的一场灾难。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会因为可能失去他(她)而忧心忡忡,家庭中失去了以往的笑声和正常的生活,需要经常到医院奔波,家庭还要为巨额的医疗费用费尽心思。而对于患者本身而言,其需要承受的不止是家庭的压抑氛围,更多的是需要承受病痛的折磨和精神上巨大的压力。以往这些内容都不在现代医学大数据研究的观察之列,但是这些情况恰恰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甚至远期疗效。从传统医学创立之初,这些问题就一直在传统中医学的研究范畴之中。特别是对于不同患者,不论是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情志表现特点对于脏腑疾病的影响并需要采取何种方式或者药物治疗是传统中医学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治疗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治疗过程中四诊合参并同时借助针灸、推拿和导引等相关辅助的治疗模式提高患者自身的“正气”,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正是患者所需要的。总而言之,不论应用何种方法,治疗的初衷都是为了患者的健康,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病愈回归社会、家庭才是作为医者最为重要的职业追求。

3从中医肾脏病研究经历看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的目的就是使更多的研究成果走向临床。回顾本课题组开展中医药肾脏病的临床和科研经历,中医药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不断地开展转化医学工作,使得更多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走向临床,服务大众。本课题组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数十项科研项目,开展肾脏病中医药科研的初衷就是研究经典的中药方剂,很多方剂本身来自临床,但是可能受到古代医家自身原因或者历史原因,其临床的应用方式和应用的疾病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这些方剂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在某一个或者某一类疾病中发现或者明确这些方剂的治疗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其新的疗效,创新给药方式,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本课题组根据国内多位肾脏病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本科室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过去用于改善妇科患者气血亏虚的方剂当归补血汤在肾脏病领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开展了当归补血汤方剂及其改良方剂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明确了该方剂在多种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价值及其临床疗效[7-9]。通过改良方剂的组成,在肾脏病领域能够使得更多的患者受益。我认为改良方剂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使得广大患者受益是开展中医药相关转化医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下一步,课题组准备在明确治疗价值和治疗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方剂的制剂特别是制药工程学的研究,通过制药工程学的研究方式建立方剂的指纹图谱,明确活性成分的组成结构并进一步选择最为合理的药物比例和剂型,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使得方剂更加科学并回归临床,在慢性肾脏病领域发挥更大的治疗效果。

4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中医药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对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开展转化医学研究要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方式和方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转化医学研究的效率。临床研究需要获得客观的数据和结果,因此离不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获得的患者的基因、蛋白和代谢组学等数据,如何判断这些数据是否正常就需要建立生物数据库进行信息的比对。如果进一步将这个生物数据库加入中医药学研究的相关数据资料,那就可以高效获得与中医药学研究相匹配的基因、蛋白和代谢组学等生物学信息,并判断其效果。现代研究发现一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与基因多态性、多基因复杂调控及动态演变密切相关,而这些微观的变化对应着各种临床症状,这使得中医证候分析与微观生物学信息对接成为可能[10]。当然,建立与中医药研究相匹配的生物数据样本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更需要现代科技支持,如生物信息处理需要大型的计算机和处理器才能完成。如果将上述数据与临床应用的中药方剂相互对接是实现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必然,但是由于中药方剂组分复杂,进行精确分析的同时还需要动态观察临床患者的组织、血液和尿液标本的变化,并将这些动态的海量生物信息进行严谨的分析并获得最终的结论。如何实现中药方剂与生物学信息数据库的对接呢?我们可以从国家层面建立基础性、系统性的中药标准指纹图谱数据库,获得各种中药的详细信息[11-12],再建立中药方剂数据库和中医专家系统,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关联分析,找出一些疾病的用药规律[13]。通过药物的详细信息和具体疾病的生物学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确认。这样,中药方剂与生物学信息就可逐步实现对接。当然,这些研究需要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病理学、生理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多个现代学科的综合应用才能实现中医药转化医学的临床实现,真正完成中医药的转化医学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将更加强烈,这就要求传统中医药学加快发展的步伐,为人们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传统中医药学要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健康,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联系,中医药学的转化医学之路已非常迫切。当然,这条路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国家卫生部门统一协调,各院校、科研单位长期深入细致的工作,才能逐步取得成功。笔者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研水平、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学的转化医学之路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取得的成果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刘刚.转化医学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栾冠楠,陈宇飞.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态势及发展对策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4(3):59-61.

[3]吕爱平,张戈.转化医学与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张宗明.中医文化研究必须区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访全国著名中医医史文化专家常存库教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193-200.

[5]李致重.开启中医药学复兴之门———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感悟[J].中医药通报,2017,16(2):1-3.

[6]王怀福.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J].医学与哲学,2016,37(2A):71-74.

[7]魏明刚,张玲,倪莉,等.加味当归补血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8):1077-1082.

[8]魏明刚,何伟明,陆迅,等.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细胞骨架蛋白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2):133-138.

[9]魏明刚,孙伟,程宗琦,等.加味当归补血汤抑制微炎症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的研究[J].中成药,2014,36(1):48-51.

[10]洪净.21世纪中医药工程学发展的构想[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1):804-806.

[11]陈林伟,秦昆明,徐雪松,等.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草药,2014,45(21):3041-3046.

[12]刘丽红,李海燕,刘静,等.中药药理实验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8(9):85-87.

[13]曾悦,张君.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3):99-100.54转化医学电子杂志(E-JTranslMed)2018,5(6)

作者:尹归东 尹佳琦 席一 魏明刚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