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药对防治雾霾病的作用

中医药对防治雾霾病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一些地区雾霾天气越来越普遍。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ParticularMatter,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健康风险分析显示,大气中的颗粒物尤其是PM2.5与人体健康关系最为密切[1]。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界环境的异常变化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雾霾致病,不外乎有内外两因,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抵御,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因为雾霾外邪侵袭。针对内外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雾霾具有重要意义。

1预防措施

首先,针对不同体质采取不同方法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气虚之人多表现为易出汗、反复感冒,这类人可以益气的西洋参、黄芪等煎汤代茶;肺热之人多表现为大便干结、口干咽燥,这类人可以服用清肺的麦冬、芦根等,日常饮食可以多吃梨、莲藕,多喝蜂蜜水;阳虚偏寒之肺气虚者多表现为怕冷,常伴有慢性咳嗽,这类人平时可用生姜、红枣煎水喝。其次,及时隔离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少开窗、外出戴口罩、人体皮肤直接与雾霾空气接触后及时洗浴、在室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或使用空气净化器,有利于吸收有害气体。最后,选择适宜时间进行锻炼。有晨练习惯的人,应停止户外活动。因为每天6~11点是污染较为严重的时段,相对而言,晚间的空气较为清洁,有晨练习惯的市民可把锻炼时间改为晚间。

2治疗方法

雾霾病的病因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于燥邪热毒侵袭肺卫所引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湿、浊与风、寒、热邪结合所引发。笔者认为,由湿、浊与风、寒、热邪结合所致的复合型的外邪随口鼻进入人体,在表象上形成多种“症”与“证”,对人体多部位脏器构成可逆或不可逆的伤害。由雾霾产生的疾病有肺系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皮肤、生殖系统、眼等疾病。在治疗上大多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在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基础上,对不同证型的病症六证施治。

2.1肺系病

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所以,当人长时间处于雾霾天气中,可引起咳嗽、气管炎、喉炎、鼻炎、哮喘等病证。

2.1.1咳嗽众所周知,雾霾对呼吸系统影响重大,尤其是其中的亚微米粒子易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在临床上最多体现的是咳嗽病证的增加,甚至现在产生了一个专用名词“雾霾咳”。根据病因的不同,黄耀生把雾霾咳按风寒型、风热型、雾湿型进行区分治疗。风寒型在加味止嗽散的基础上加用紫苏叶、炙麻黄,重症再加干姜、桂枝;风热型在加味止嗽散的基础上加用冬桑叶、菊花,重症再加黄芩、牛蒡子;雾湿型在加味止嗽散的基础上,加用薏苡仁、苍术,重症再加姜半夏、草果。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2%[2]。

2.1.2鼻咽炎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常致鼻咽炎群发。其常见症状为:鼻塞、鼻流清涕或浊涕,甚至脓血;咽部不适、咽异物感、咽干、咽痛。结合当前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现实状况,湿浊之邪结合风寒或风热首先侵犯肺之门户,导致鼻咽炎发病。其中尤以敏感人群和儿童发病率高。鼻炎常以宣肺开窍、通气驱浊为治法。常用的单味中药有鹅不食草、浮萍、炒苍耳子、细辛、麻黄、川芎、辛夷、石菖蒲、白芷等。其复方以复方辛夷散、小青龙汤为代表。咽炎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风寒型、风热型。风寒型可见咽干、咽痛、痰涎清稀,可兼恶寒、发热、头身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一般用辛温解表药,加少量寒凉药以清利咽喉。常用的单味中药有防风、薄荷、苏叶、生姜、鱼腥草、黄芩、桔梗、甘草等。其复方以复方鱼腥草颗粒为代表。风热型可见咽干、灼热疼痛、吞咽不利、痰多,可兼发热、头痛、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一般用辛凉解表药,以疏散风热、宣肺利咽为主。常用的单味药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玄参、黄芩、芦根等。其复方以银菊芍药汤、麦冬芦根饮为代表。

2.1.3哮喘雾霾等空气污染可导致哮喘发生和加重。空气中污染物可能通过去除抗氧化物质引起氧化应激,进而导致气道上皮的损伤,参与哮喘发病。其次,空气污染物和气道壁直接作用而导致气道结构变化,影响了炎症介质的表达、免疫学效应的平衡。而呼吸系统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增强,空气污染能增强气道上皮的通透性,增加了气道上皮和过敏原接触的机会。在各年龄段的哮喘患者中,幼年患儿更易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3]。临床治疗手段主要用抗感染、解痉、脱敏等方法来控制哮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僵蚕具有抗过敏、抗感染、解痉镇咳的作用;地龙具有抗组胺、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蝉蜕具有镇静、抗过敏、降低横纹肌紧张度、解除支气管痉挛、阻断交感神经节传导作用。哮喘的治疗不仅要止咳平喘,最重要的是要补肺肾,使之纳气平喘。常用的单味中药有太子参、冬虫夏草、川贝母等。其复方以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复方川贝精片为代表。

2.1.4肺癌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3年10月17日报告,首次指出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4]。中医学认为,肺癌是一种本虚标实的全身性疾病,气虚阴伤是肺癌的本质,邪气乘机侵入经络、脏腑,形成气滞血瘀、痰凝血瘀、痰凝气滞,而致痰瘀毒结于肺络形成瘤体。所以治疗时把握“扶正”、“祛邪”攻守平衡尤为重要。健脾益胃以扶正,健脾常用的单味中药有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等,其复方以四君子汤、贞芪颗粒为代表。在祛邪方面,我院陈百先教授认为凡癌皆因瘀滞于内,故在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加山慈菇、夏枯草等攻毒散结的药物,根据病情再辅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药物,酌情选用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铁树叶等清热解毒,生牡蛎、龙骨等软坚散结。

2.2心脑血管疾病

雾霾中细颗粒物可改变血管紧张性,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自主神经效应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等。短期处于雾霾环境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中风、外周动脉疾病的加重以及猝死。长期处于雾霾环境更可增加高血压和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6]。临床症见头重肢困,食欲不振,或发热起伏,缠绵不愈,心胸痞闷,脘腹胀满,继之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心悸,心跳缓慢,舌淡、苔白腻,脉濡或迟或缓或结代。治宜化湿通阳,可用藿连汤(藿香、黄连、厚朴、苍术、茵陈、桂枝、黄芪、川芎、甘草)合苓桂术甘汤加减[7]。

2.3皮肤病

目前,过敏性皮肤病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内因,与个人的过敏体质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外因引起的,与食物、环境污染等息息相关。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特点是皮肤瘙痒、慢性、复发性、同时伴有其他系统过敏性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个体素质不强,耐受性差,接触某些“感触毒”而使毒邪侵入皮肤、黏膜,继而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又因毒邪挟风郁于肌表而发病。治疗过程中辨证论治,风热证宜清热散风,用消风散加减;湿热证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场加减;血热证宜凉血解毒,用清疽败毒饮加减。当然,诸如防风、荆芥、浮萍、蝉蜕、白鲜皮等都具有抗过敏作用[5]。

2.4角膜干燥症

雾霾的组成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主要是直径小于10μm的气溶胶粒子,它们极易进入眼睛造成眼睛不健康或隐形眼镜污染,尤其是角膜,有害物质一旦入侵眼睛就可能造成不适,而且这种不适在戴隐形眼镜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对于眼睛轻度不适,用中药熏蒸眼睛的方法比较简单实用,有许多常见中药可以起到明目的功效,如菊花清肝明目、枸杞子补肾明目、决明子明目通便、绿茶清热明目。用这些中药加绿茶熏眼对雾霾天气时候的眼部保健是比较有好处的。通过临床观察,从肝肺肾论治干眼症,以二冬玉竹汤辨证加减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安全有效[8]。

2.5生殖系统疾病

雾霾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氮、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可能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经循环系统到达生殖系统,相比较而言,男性睾丸和生精功能对某些重金属比较敏感,有些有毒物质可造成生殖器官缺氧,使精子活力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精子正常发育[9]。雾霾所导致的生殖系统疾病多属于湿热蕴结证,在大量应用清热利湿药物的同时,配合补气、活血化瘀、壮阳扶正、抑制邪毒,可用四妙丸加味予以治疗,方中黄柏、萆薢、白茅根、茯苓、车前子、泽泻清热利湿,滋阴凉血;川牛膝、路路通行气活血化瘀;苍白术、肉苁蓉扶正壮阳。另外,从心理学上讲,雾霾天气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刺激或加剧心理抑郁状态,可用菖蒲郁金汤合越鞠丸加减治疗。

3小结

治理空气污染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雾霾所带来的各种身体侵害。用中医药防治雾霾病,目前尚缺乏成熟经验和方法。但雾霾致病无外乎内外两因,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抵御,外因为雾霾外邪侵袭。随着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和PM2.5大气质量标准的实施,相信通过各方的协调努力,雾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将会被更好地控制。

作者:顾晴 单位: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