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插花花艺教学范文

插花花艺教学全文(5篇)

插花花艺教学

第1篇:插花花艺教学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与茶艺”;教学实习;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一、“主题茶会策划与实施”教学实习概况“

主题茶会策划与实施”教学实习是依托“茶文化与茶艺”课程进行的专周实习。“茶文化与茶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涵盖了茶知识及文化、茶艺技能操作、主题茶会等模块,本教学实习单元是在学生学完以上模块后进行的专项技能提升实训项目。教学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对主题茶会进行策划与实施,锻炼学生的策划、宣传、组织、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茶类冲泡技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传递与分享我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二、传统教学实习的意义与不足

(一)传统教学实习的意义

1.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提升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对行业和企业的调研得知,目前茶行业对茶艺师需求量较大,学生在学习完“茶文化与茶艺”课程后基本能够考取茶艺师证书,从事相关工作。但是,很多茶企业更需要能够策划和实施主题茶会的茶艺师,而在茶艺师职业能力培养中,这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少。为了满足行业和企业需要,使学生具备此方面能力,学校因此开设了该课程的专周实习,进行主题茶会的策划与实施,使学生能够在实习完成后具备该方面能力。同时,由于主题茶会策划与实施的教学实习模块是在学完“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所有项目后进行的,因此在主题茶会的策划与实施过程中包含了前面所学的茶叶冲泡方法、茶文化、茶艺展示技能等内容,这对学生来说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提高。2.有助于学生深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本教学实习要求主题茶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学生在茶会中深入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巩固了之前所学的茶文化方面知识,还能够进一步挖掘和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拓宽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3.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主题茶会实施的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各小组集思广益完成茶会主题的构思,并对本小组表演环节进行具体分工和策划,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传统教学实习的不足

1.学生回顾与预习占用较多时间主题茶会的策划和实施需要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知识点和技能,同时预习和学习茶会知识。传统教学模式是将学生集中在教室中,在实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占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和复习,这导致实习时间过于紧张,最后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2.学生与企业实时沟通不足,企业参与度不高在传统主题茶会中,由于时间和地点受限,企业与行业专家对主题茶会的全程参与和实时沟通受限,学生无法及时了解企业对茶会的需求,企业也无法全程进行指导,参与度受限,因此,主题茶会的质量往往不高。3.学生实习时间、空间有限,茶会实施质量受影响主题茶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分组完成任务,进行各环节的演练和模拟,但是由于校内茶艺实训室有限,学生分组练习的场地和时间受到较大的限制,无法同时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果。同时,教师分身乏术,无法实时掌握每组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细致指导,导致学生在茶会的流程及排演的细节上容易出现问题,使得主题茶会质量受到影响。4.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和平台受限由于学生是在校内完成实习任务,传统教育实习是以邀请教师、学生现场参与这一方式进行,因此茶会的参与人数受场地所限,学生参与的受众面较小,传统教育实习传播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渠道较为单一,无法最大限度地进行传播。5.传统教育实习中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流程目前,在所采用的教材与参考书中,缺乏主题茶会的策划与实施教学流程规范化、系统化的总结,因此学校在教学实习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急需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流程。

三、进行信息化改革的方法探究

(一)利用教学平台,学生自主回顾和预习

为了解决学生复习和预习知识点及技能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实习时间紧张的问题,教师可将知识点及技能视频等教学资料通过教学平台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任务点,逐项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点的进度、访问量及反刍比等情况,利用教学平台提供的数据督促和指导学生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也可以确保所有学生保质保量完成知识点任务。

(二)采用交互软件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

传统主题茶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学校与企业实时沟通不畅、企业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因此,学校可以利用QQ、微信等交互软件,在主题茶会策划与实施前,与企业连线,及时沟通,使学生了解企业对主题茶会的要求,提高任务针对性。同时,学生在进行排练茶会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软件与企业实时连线,让企业掌握学生练习情况,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学生进行改进。这种方式利用了交互软件,使企业全程参与,提高了企业的参与度,同时也使得主题茶会更具有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学校与企业共建整个实习,企业全程参与,使学生操作更加规范严格,为学生未来实习、就业拓宽了道路。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任务

学生需要分组排练,完成实习任务,但是又存在场地有限、时间紧凑,教师分身乏术的问题,因此,学生可以利用视频软件,分组录制排演视频,反复观看,查找问题,进行改进。各小组可将本组最满意的一次排练上传至平台,教师实时提出建议,各小组进行完善。这样既解决了教学资源有限、练习场地使用、学生练习情况反馈以及教师分身乏术的问题,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参与度。

(四)多渠道、多平台传播传统文化

由于茶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传播存在着方式和渠道单一的问题,因此,在主题茶会实施前,学生可以利用H5软件制作电子宣传请柬,通过微信、QQ等软件邀请教师、学校领导和企业专家参加,这种方式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生动地宣传主题茶会,这样也更符合现代网络传播趋势。在茶会正式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全程直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茶会的重视程度,学生更加充分、积极地做好茶会准备,还能有效地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未到场的企业也能通过直播进行实时观看,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对茶会实施的评价也会更加全面。茶会结束后,各组可将本组表演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学生共享学习,为后续教学提供资料,同时也能利用现代传媒软件进行茶文化的传播。

(五)形成主题茶会规范化系统性操作流程

在主题茶会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主题茶会策划与实施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关于“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教学实习的规范化、系统性的操作流程标准,使教学实习更加规范和完善,并为今后各种主题茶会的策划与实施提供借鉴。

(六)信息化技术的数据分析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教学实习开展之前,教师可以提前设计问卷,利用教学平台开展实习前的学生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茶艺、茶文化、茶会所掌握的情况,从而确定本次教学实习的重难点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关于“茶文化与茶艺”这门课程的教学实习,虽然部分高职院校也以“主题茶会的策划与实施”为内容开展实习,但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改革却是一种新的尝试,能够弥补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并有效地传播和发扬茶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星海.茶艺传承与创新[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7.

[2]乔木森.茶席设计[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第2篇:插花花艺教学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国际交流;茶学英语翻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将茶文化推向世界。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向世界需要经过翻译工作,使得茶文化可以走向世界,进行国际交流,加深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当前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的认知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经历五千年的发展之后依旧拥有着独特的魅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紧密,我国的文化交流和应用机制越来越成熟,使得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目前,茶文化已经突破了国际之间的界限,已经和可可、咖啡成为世界人民最喜爱的三种饮品之一。这是我国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基础,保证了茶文化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文理念出发,进行文化引导,有效的提升中华茶文化的影响力。因此,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展现和诠释茶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维,体现茶文化的应用价值。

2当前茶学英语翻译活动实施的具体要求

2.1从茶文化独特的人文思想出发

茶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提供相关的指引和领导。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在进行具体的英语翻译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我国实际上是在向国际社会展示一种成熟的、具体的思维理念,尤其是茶文化中蕴含着对茶文化精神思维的表达和诠释。茶学英语翻译工作的落脚点在于民众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茶文化独特的人文思想出发,利用人文思想为茶学翻译提供指导和引导。例如:龙井茶,可翻译为“LongChing”,铁观音可翻译为“TiKuanYin”,上述翻译方式不仅保留了茶的中国特色,且体现了非汉语母语者的翻译习惯,充分体现了人文思想。

2.2尊重材料中原文的意思和内涵

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材料中原文的意思和内涵。茶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果不按照材料上的内容进行翻译会使得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影响。因此,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理解文本材料中所表达的茶文化的思想内涵,从而可以实现文化的交流。另外,由于茶文化的独特思维,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除了传递基本的信息以外,还进行了文化思维的传递,因此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受众和翻译者的文化观点和价值理念进行充分的考虑,提升翻译水平,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红茶为例:红茶英语翻译为“Blacktea”而非“Redtea”,原因为红茶于17世纪传入国外,彼时,茶园多位于武夷,红茶外表为黑色,因此被称为“Blacktea”。可见,在翻译时,需注重分析历史,并尊重材料中原文的意思和内涵。

2.3系统化构建完整翻译体系

在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越来越激烈,文化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得到显著的提升。中西方的语言是不同文化体系发展的结果。西方海洋文明和东方大河文明的冲撞决定了东西方语言的差异,使得英语和汉语完全处于不同的语言机制之下。英语和汉语在词汇、修辞手法、语法知识等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问题。甚至由于翻译错误会导致理解不同、意思失真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系统化的完整翻译体系,解决在进行英语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得翻译工作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提高构建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体系,可以有效地消除语言上的隔阂和差异,实现茶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3国际茶文化交流机制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时代,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文化碰撞越来越激烈,为了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需要以整个国际文化机制为出发点进行茶学英语翻译工作。因此,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茶文化的起源出发,研究茶文化交流的发展特点和进程,提升整个国际社会对于茶文化的认知,提升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得在历史发展的全新时期,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当然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加深对茶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各项因素的理解程度,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输出,体现茶文化的内涵,实现茶文化交流的有效应用。实际上,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茶文化中蕴含的思维理念和人文色彩,建立现代化的茶文化发展机制。在当今国际社会背景下,国际茶文化交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手段,而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借助技术手段,来实现对于之间的有效交流,使得国际茶文化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相关部门可以对茶文化形成深刻具体的理解,推进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的进展。但是,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在进行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面对很大的阻碍,使得茶文化的交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限制。目前,国际社会对茶文化的内涵缺乏基本的认知,对于茶文化体系的文化内涵缺乏基本的认知,对于茶文化的文化元素和符号缺乏基本的认知,使得国际茶文化交流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同时,在进行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大众对于茶文化的基本认知缺乏理解,对于文化内涵得不到有效的体会,使得整个茶文化的交流和融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无法有效地提升文化影响力。

4茶学英语翻译活动的特殊性理解

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同普通的科技翻译、文化翻译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在进行翻译工作时,不可以对于翻译技巧和方法过分依赖。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时,如果过于强调翻译技巧和方法,使得翻译结果缺乏茶文化的精神理念和对茶学的特殊性、文化性的深度理解,使得整个翻译的效果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所以,纵观全局,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茶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辨识,在全新的发展时期可以有效地发挥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的作用,对茶文化进行全面的诠释,加深国际社会对茶文化的理解,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实际上,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茶学材料中的茶文化色彩。茶学英语的翻译同其他翻译工作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使用传统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翻译工作,需要认识到茶学英语翻译的特殊性,使得翻译出来的文本具有多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将茶文化的价值理念融入整个文化体系之中。通过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对茶文化进行具体的诠释,有效地提升国际社会对于茶文化的理解程度,实现茶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客观的角度看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同其他传统翻译如科技翻译、文本翻译等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具体实施阶段依旧拥有自身的特殊性。茶文化的翻译机制中,融入了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因此,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茶文化中的文化色彩,根据茶文化独特的文化色彩和语言习惯,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具体的解析和阐释,使得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提升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融入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的茶学英语翻译机制的构建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需要结合整个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发展概况。茶文化是一种成熟的文化观,进行茶学英语翻译工作除了向国际社会具体阐释茶文化的文化思维和文化内涵以外,还需要在国际社会形成对于茶文化的全面成熟的认知,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国际茶文化交流,发挥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的作用,使得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可以取得最大的效果,需要解决汉语和英语语言习惯上的差异,这也是构建茶学英语翻译机制的背景和基础前提,从而有效的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客观的角度看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整个机制的构建需要尊重茶文化的特殊性。茶是一种生活中的饮料。茶文化展示的不仅仅是生活元素和价值内涵,更是历经五千年形成的独有的思维观念和生活习惯,使得“茶”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系统化的文化概念。在文化交流紧密,文化冲突剧烈的今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机制,实现茶文化的价值,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成熟的文化体系融入国际社会,需要对茶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在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工作中,需要体现茶文化的精神表达,加深国际社会对于茶文化的理解。目前,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茶学英语翻译需要结合国际茶文化交流机制的具体内涵和发展思维,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候体现茶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思想,为进行翻译的工作人员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思维。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翻译活动的具体落脚点在于对茶文化的人文理解,并且在翻译的文本中需要体现茶文化的精神,实现茶文化茶学英语翻译机制的构建,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6总结

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交流十分频繁,文化冲突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为了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进行茶学英语翻译工作,提升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在进行茶学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合适的翻译技巧,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童林林.“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层面西班牙语人才培养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发展策略探究——以四川茶叶产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292-294.

[2]吕诗琴.茶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表现分析[J].青年文学家,2020(26):119-120.

[3]刘亚男.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启发[J].福建茶叶,2020,42(8):3-4.

第3篇:插花花艺教学范文

关键词:茶艺;教学;茶文化;历史;民俗

茶艺起源于中国,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讲求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茶文化的集中体现。茶艺,简单来说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这其中泡茶是“茶艺”的主体。在茶艺课的教学中,笔者不断深思,茶艺如何教好,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如何达到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但学生们将茶艺仅仅理解为泡茶的技艺,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感受到茶文化贯穿于茶艺表演中的精髓。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时结束了它的生命,当我们将茶叶重新放入茶壶中冲泡时,却是茶的第二次生命。我们该怎样用心去领悟到茶生命的又一次轮回?

1中国茶文化发展

千百年,茶文化彰显了一种永恒的魅力,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融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这在学习茶艺和教学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部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同学们更热情于操作技能课,对于茶艺来说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泡茶。而茶艺要求我们掌握“泡好一杯茶的技术,品好一杯茶的艺术”,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学好茶文化是学好茶艺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早在神农时期就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并逐渐演变为日常生活的饮料。茶文化最早起源于巴蜀,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茶文化的萌芽阶段。当时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茶文化产生之初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到南北朝时,政治家们提出以茶养廉,对抗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又因当时较多战乱,文人无以匡世,渐渐兴起了清谈之风,因茶可以保持清醒,于是逐渐将饮酒转向饮茶。到了唐代茶文化基本形成,有丰富的茶叶物质,提出茶道、茶礼、茶文化与中国的儒、道、禅哲学思想相结合,中国茶道吸收了三家的精华讲究“清、静、和、美”,禅茶一味超然世外找回本真。“茶圣”陆羽所做茶经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苏东坡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典型的代表了唐宋以后文人墨客将品茶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宋代至明初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宋代人们将煮茶法改为点茶法,讲究色香味的统一,除了宫廷茶文化的出现,民间也兴起了斗茶之风,宋人将饮茶作为人们增进友谊和社会交往的媒介,成为了一种民间礼节,“茶馆文化”也相继出现,“客来敬茶”已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利益美德。清代传统意义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逐步得到确立,“开门七件事”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此时的茶文化中茶叶冲泡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茶馆的普及成为显著的特点。明代基于散茶的兴起,“废团茶兴散茶”,使得冲泡过程不仅方便而且大大增加了饮茶时观赏的艺术性。茶具也各有讲究,不仅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工艺有了新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同石质粉末烧制的粉彩茶具,除了青瓷、白瓷茶具外,还产生了彩瓷、珐琅彩等茶具,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茶人在饮茶中有意识的追求自然美和环境美相结合,也体现出人们饮茶的艺术性。不同的朝代,有着不一样的饮茶方式和冲泡方法,这充分证明了茶文化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饮茶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2茶文化与茶艺教学密不可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国茶叶生产历悠久、品类繁多,外观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具特色,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它们每一类茶都有不同的冲泡方式,这就与各类茶的茶文化、历史渊源密不可分。茶艺教学中实训冲泡固然重要,但只有我们对茶文化及其各类茶的历史渊源有了了解,才可以说茶艺表演是有灵性的,才能真正做到学习茶艺过程中“人、茶、水、器、艺、境”的完美结合,学会用境泡茶,用境去喝茶。例如:我们玻璃杯用绿茶,玻璃杯中的绿茶透着鲜亮精致,清饮一口,有一种微微的苦,不经装饰,简单本真的滋味。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困扰,如果你懂了绿茶,那么也就不会在意生活中的困扰,因为正是有了他们,才能证明我们充实的活着。我们利用玻璃杯还原了茶叶本真的味道。一杯茶如果缺失了内涵,尽管你用了最精湛的技艺,但是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也是失败的,茶要真,生活也要真。我们常用紫砂来冲泡普洱,因为普洱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保存才能散发浓香,正如紫砂壶的特性一样,需要岁月的沉淀,才能读懂自己,才能使我们在冲泡中内心平静,才能感知到原本及容易漠视的东西。其实不仅是茶,还包括茶艺冲泡的各类茶具、我们在茶台前冲泡的每一个动作,它们都与我们的茶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凤凰三点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春风拂面、白鹤沐浴等等;再如中国茶文化和民间习俗的渊源,云南大理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青年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应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也是茶艺教学中茶文化与冲泡的典型事例,还有各地因不同民俗形成不同的饮茶方式等等举不胜收,可以说茶与茶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到发展,生活就是茶,茶就是生活。学习茶艺要始终以茶文化为中心,将人与茶相结合,才能在每一次的冲泡过程中真正将茶人与茶融入到一起,才能够以茶为媒,沉潜涵咏,静心顺气地与心灵对话。

参考文献:

[1]熊素玲.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简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苏叶扬.中国茶文化中的雅与俗[J].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

第4篇:插花花艺教学范文

关键词:茶画风格;油画艺术创作;教学法;思维引导;理念诠释

在绘画艺术机制全面传承的时代化发展今天,如今我们想要实现理想的艺术创作,其需要全面探究艺术机制之间的深层融入和全面表达体系,当然对于油画艺术的具体创作与全面发展来说,其中需要融入的价值理念和表达艺术,不只是具体油画创作素材上的丰富融入,同时更重要的是适应当前时展要求下的具体诉求。

1茶画风格的具体内涵和艺术理念

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以及具体的思维机制状况,我们看到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文化理念,茶文化不仅仅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关键,茶画艺术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内涵诠释。在传统文化发展应用价值和认可度不断提升的今天,我们对茶画艺术的内涵,以及其表现方式,有着了新的理解和认知,而这客观上,就是我们在当前开展各项相关活动的关键与本质。当然,在整个传统茶画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其更多是中国传统的“国画艺术”的风格内涵,其中所使用和阐述的更多是一种写意的方法,我们从茶画艺术的风格内涵中,可以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生态内涵和人文色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当前仍然继续感知的重要内容。而这或许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在具体应用茶文化机制过程中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首要内涵和思维价值。

2油画艺术创作的具体特点理解

油画艺术是一种兴起于中世纪西方的艺术机制,我们通过对油画艺术的创作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其中所应用的元素内容和价值形式,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诠释与表达,同时更是我们理解油画创作艺术体系的特点的重要需求。所以,在当前整个油画艺术创作与表达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对其整体进行创新与完善优化,特别是需要通过融入合适的创造素材,从而实现整个油画创作艺术的素材丰富与情感诠释。当然,对于当前整个油画艺术创作活动的整体开展而言,其需要的不仅仅是情感思维的表达,同时也需要注重系统化的教学创新,特别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真实、客观有效的了解油画艺术的特点。随着油画艺术的创作与具体的油画艺术创作教学活动越来越完善,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创新和丰富的内涵表达,将不是简单地从单一的教学视角理解和看待艺术形式,而应充分重视多元文化融合的内涵和深度,特别是认知茶画艺术中所包含的人文特色。可以说,茶画艺术的风格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特定概念,加上多样艺术理念和文化的多元特色所具体表达的风格体现,就使得油画艺术创作者自身所需要具体考虑的情感诠释和思想上的具体表达,如果我们要实现油画艺术创作教学活动的理想推进,其需要我们考虑的不仅是从教学目的综合教学出发,同时应该充分重视在整个油画艺术创作与展现过程中,应该充分注重将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内涵综合贯通。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究竟如何才能让学生去深度品味该艺术体系中所具有的人文理念和价值思维,特别是要让学生充分全面的了解到在整个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必须要形成清晰、完善且独立的绘画艺术理念,通过系统化创新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油画创作水平。而这实际上,就是当前我们在全面推进该艺术教学活动时,所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

3当前油画艺术创作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现

在我国整个时代推进背景下,形成了诸多艺术体系,除了系统化的人文素材外,必要的艺术创作体系,乃至学生自身的情感认知等等,实际上都是我们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所必须融入的重要内容。而从当前我们所具体实施的油画艺术教学活动开展状况看,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未能从学生自身理解和应用的视角来具体实施油画艺术创作与表达,这不仅限制了整个油画艺术创作活动的有效开展与全面实施。当然,在教学理念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如果想要真正有效实施油画艺术教学活动,就需要注重融入多元化教学内涵和价值体系,通过丰富学生自身的关注度和认知度,从而实现油画艺术教学的创新发展。客观上看,油画艺术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也就是说在具体推进优化油画艺术教学时,其不仅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融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将油画艺术学科的思维体系和价值内涵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之中,通过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化,从而让学生真正有效了解油画艺术项目的特点所在。就当前油画艺术教学活动的实施状况看,其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其未能从学生自身的理解与认知出发,从而影响了油画艺术教学的真正有效开展与深度融合。客观来看,对于油画艺术的创作发展来说,其中所需要全面关注的是整个油画艺术中最大特点在于其中有着浓厚的情感思维和人文理念。所以,我们只有从情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油画艺术中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形成全面认知,进而满足油画艺术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其次,在油画艺术教学活动的整体实施过程中,其缺乏合理的元素内容,尤其是其中缺乏稳定合理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文化素材与油画艺术的教学活动开展深度融合,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才有可能真正推动学生去理解油画艺术的具体创作方法和技巧内涵,而这实际上也是当前茶文化与油画艺术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

4融入茶画风格开展油画艺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思路

结合油画艺术创作教学法的具体创新与认知,我们必须明白,情感理念的丰富融入,乃至油画创作技巧的全面创新,才是实现整个油画艺术教学活动最佳效果的关键与本质。当然,在文化艺术机制融合创新的今天,如果我们能够选择其他合理的元素内容与整个油画艺术表达的体系相结合,其将让整个油画艺术的创作机制实现全新展现。融合创新,且日益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学者深思,毕竟文化传承与文化融入是每一个教学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需要首先把控的内容,无论是文化内涵的确定,还是文化体系的全面融入,将为整个油画艺术创作与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和有效帮助。让学生认知到油画艺术创作的特点,并且理解油画艺术的价值思维,从而实现整个油画艺术创作发展的最佳效果。实际上,对于整个油画艺术教学开展来说,如果想要实现最佳教育,其需要的不只是具体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同时也需要注重融入合理的元素内容。比如,茶画艺术、中国画艺术,甚至当前认知度极高的漫画艺术等等,都是可以被应用到当前整个油画艺术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全面分析茶画艺术的风格理念所在,那么其所能实现的价值作用,将是无可替代的。在当前油画艺术创作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其必须认识到该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立足于技巧上的情感教育和方法教学。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最佳的油画创作艺术教育,其中所需要融入和考虑的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更关键的是必要的哲学思维和人文理念,可以说,茶画艺术风格中所展现出来的创作思维理念,是当前学生在进行具体的油画艺术创作教学活动时,所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内涵,所以,融入茶画元素内涵,创新开展油画艺术创作的教学活动,将是整个教学体系上的全新体系构造,也是油画艺术内涵表达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中重要内容。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得学生自身对油画艺术实现了深度开发和实现全面、系统的改进。

5结语

实际上,就茶画艺术与油画艺术的表现状况和价值内涵看,其完全属于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种绘画艺术,其中存在诸多差异和不同,但是,如果我们肯从艺术的内涵及价值作用这一本源看,我们所能体会和感悟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客观上的艺术形式,同时更重要的是一种基于同样创作素材时不同的创作理念影响下的创作感受。

参考文献

[1]顾凌琤.传承拓展融合创新———浅析意象油画中的表现语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321-325.

[2]买买提•艾依提.丝路文化中的当代新疆油画———从塔城国际油画展看当代新疆油画的历史源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5):131-135.

第5篇:插花花艺教学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大学外语教学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国家政治、宗教信仰等方面,每个文化都具有不同的优越性和魅力,把这种文化差异作为切入点,分析对比,再体现在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中,提高在不同国家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尴尬,对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重要。第一,语言文化。语言文化是最直观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主导因素[2],它作为交际工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同样的一句话表述的方式不同,表达出来的意思就不同,例如说在生活中最常见的问好,在平辈之间,熟人之间是以“你好”来表示问候,在长辈,职场领导之间则是以“您好”来表示问候,而西方人他们注重的是平等,重视的是权利与自由,在人与人的交际往来中很少拘礼,不论辈分、地位、年纪都是以“hello”表示问候,晚辈对长辈也能直呼其名。西方人在谈话聊天中都是各抒己见,彼此意见不同是就会试图说服对方,不会羞于表达。第二,思维方式不同及生活习惯不同。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再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像东方人表达时含蓄委婉,总喜欢拐弯抹角,谈话一般到最后才说出重点,前面都是在客套,而西方国家,他们的表达就很直接,一开始就会表明他们的重点用意,后面才会说些寒暄话。在平常的生活交流中,由于部分人时间观念不强,很多时候给外国友人留下的是犹豫拖沓的印象,例如和朋友约在下午1点见面的话,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在12点55到1点10分中到,习惯给自己预留几分钟的迟到时间;再例如,表达愤怒的方式,西方人发火写在脸上,有气就撒,有怒就发,至少在他们看来,这还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方法,而在东方,叫“喜怒不形于色”,如果把愤怒表现在脸上就会显得特不成熟,有事没事都憋着,这就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所表现的行为。但这只是部分人的行为表现,而我主要谈论的前提是历史积累下的文化差异,和如今的国际化接轨,这正是需要作出改变和学习的地方。第三,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竞争意识[3],西方文化强调的是自主抗争奋斗去实现自己在社会上的个人价值,为了获得自己所需,努力拼搏击败对手,他们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而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家与国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传统的价值观中不鼓励人们竞争,注重道德修养,倡导重义轻利。中国有句古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许多孩子都很依赖父母及朋友,而使得他们自理能力都非常差,从而导致现在社会中出现一批批的啃老族。在西方,孩子只要满十八岁成年,父母便不会再对他们负担赡养,他们将自己独立选择道路,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些例子不针对任何一个国家现象,只在此说明价值观的差异。

三、大学外语教学

为什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只是为了阅读?不是的,是先通过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再通过大学外语教学这个平台促进学习而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一,跨文化交际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体现。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就是指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的一个交流过程,现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日益显著,而且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你不了解研究各国的交际文化差异,不注重它的存在,就很难实现跨文化交际,作为大学外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就更应该去引导学生去发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使他们发现不同,了解不同,再学习它们的不同,做到这点,首先要打好坚实语言基础,严格的训练听、说、读、写,可以让学生们情景角色扮演使用跨文化交际,例如,生日聚会、外出购物、初次见面等情景,教师就可以在旁帮他们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使学生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由单一的语言表达延伸到行为表达,并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第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认知、理解、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以学生为中心,针对教育目的和目标群体的不同进行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语言功底、交际能力等,再利用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拓展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化冲突和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

四、结束语

西方文化人文荟萃,东方文明源远流长,通过大学外语的教学,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再通过大学外语教学的专业性,培养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认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唐利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大学外语教学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59-61.

[2]申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大学外语教学[J].科学时代2013(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