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多元化音乐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为了更完美地将各民族文化交融在一起,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发展政治和教育的基础理念。当前形势下,我国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思想已经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并为我国政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要想多元化教学落实到教育领域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音乐教育领域由于涉及许多多民族问题而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瓶颈区。本文从实际出发,从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角度看待高校音乐教育,结合现代高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浅谈多元文化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的融入问题。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高校音乐教学;融入
一、多元文化教育概述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在教育领域有着不同的解读。在美国学者眼中,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这种关系保持在不同社会阶级、文化、信仰的人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这个理解可以把独立的不同个体深入地融入到教育之中,可以说是属于发生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利害关系。在加拿大学者眼中,多元文化教育是在教育领域中不断发展的,是文化多元化延伸的结果,而不仅仅只是多个相异的主体联系起来的一种和谐关系。学者建议教育部门应该对文化进行合理的管理,以便文化资源可以融合到教育领域之中。我国引进了这种先进的多元化教育理念,它的本质就是承认多元文化。把多元化教育放到高校音乐教育之中,每个学生个体的地位都应该是平等的,目前存在的社会文化大都可以说是相对独立的文化主体,这是应该受到承认的。
二、多元化音乐教育
在高校教育中,音乐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多元文化,我们根据音乐艺术自身特点可以显而易见地观察出来。教育领域之中的音乐教学本质上也是应用了多元文化。教育者热切希望可以真正在教育领域开展多元化教育的理论,结合音乐教学多元化的实践,用最好的方式推广多元文化到各种教学过程中,促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当前,多元化音乐教学领域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一种是主流中心模式[2]。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主流中心模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从主流音乐文化的角度出发,设置细致入微的教学模式,去逐步渗透主流音乐文化到其他的音乐文化教育之中,尤其是多民族。多民族模式以多民族文化为立足点,它能够将多民族音乐文化中相同之处挖掘出来,连同具体的音乐文化概念作为导入,将不同文化联系到一起,多民族文化融合是这种教育方式的方向。在四种方法中,实际根据多个国家的民族观点进行的教学则叫“民族—国家”模式。这种模式具体分析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从而可以具体使用民族范围内的音乐文化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融入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是保护音乐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迅速发展促进了音乐学科特征和音乐本质的整体发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进一步适应音乐教育。本文分析了基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校音乐教育,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保护音乐多样性,以整合教育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的对策,共同营造良好的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氛围。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音乐教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文化发展的使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带动了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在实践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自己的优良传统文化,并融合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就百花齐放的音乐文化氛围。各种音乐学派在自身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相互竞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多样化特征,可以在融合和不断创新中发展。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保护是必需而紧迫的,而高校音乐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是学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方法使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强调音乐知识,低估了技能教学,与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向甚远。因此,重视高校音乐教育是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提供了实践指导。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忽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中国历史悠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在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被众多音乐家发掘并保存下来,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流行音乐的兴起,为了适应全球化,加上高校音乐教育者的身份属性,高校音乐教育者的重心聚焦教学,从而导致许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类别、歌曲和流派的后继者短缺。随着上一代音乐人老去,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正处于灭绝的边缘,这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是一种障碍。
(二)不完善的教育体系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拥有20多万名音乐教育者,为近400所高校培养音乐老师。高校音乐教育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今天的高校文化多元化保护并不令人满意。教育部了《中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至2010年),在这份报告中,所有高校都必须完善音乐教育。作为音乐课程的一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展非常必要。但是,实际情况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有一半以上的高校没有开设音乐必修课或仅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变得简单。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有90%的学生选择了流行音乐,有53%的人选择了西方声乐和交响乐,有27%的人选择了民族音乐,而几乎没有学生选择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不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多元化方面,现代高校教育体系仍不完善。
(三)师资力量薄弱2019年对某省五所高校音乐教师的调查显示,职称分布与年龄成正比关系,讲师为66%,而教授和副教授的比例仅为7%,不到30%。在年龄方面,30-49岁的教师占80%,而20-29岁和50-59岁的教师占21%。在学位方面,虽然高达67%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但没有一个拥有博士学位。通常来说,音乐专业达到了本科艺术教育的评估标准,这需要专职教师的比例超过35%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青年教师是专业音乐教学的骨干力量,仍然需要更多的中年教师和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摘要:音乐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行为,为了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采用多元化音乐教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多元化音乐教育不仅是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当前的社会迅速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外来音乐文化与本土民族音乐文化产生碰撞交流,在此背景下,实施音乐教育必须坚守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核,采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手段,才能使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传承外来文化凝聚力
一、民族音乐文化和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内涵
(一)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是一种表达演奏者内在想法和思想情感的文化形式,听众通过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感受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以寻求精神上的共鸣。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着该民族的精神内核。不同的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内涵,使各民族群体在思想意识、行为意识等各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久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都是我们的无价之宝。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每一个音乐教育者的责任,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传统的音乐文化传承之路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些不同艺术风格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运用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也就成为了题中之义[2]。
(二)音乐教育与多元化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普及音乐文化,其可以被视为一种传播形式。同时作为音乐文化的一种重要属性,对于音乐的教育传承,最为重要的是体会并传递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而非仅仅掌握音乐的旋律。这就要求音乐的传承者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科学知识,因此音乐教育的发展始终受到音乐文化的限制和约束,在音乐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要将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为教育主线,不能发生偏离。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是保护音乐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迅速发展促进了音乐学科特征和音乐本质的整体发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进一步适应音乐教育。本文分析了基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校音乐教育,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保护音乐多样性,以整合教育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的对策,共同营造良好的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氛围。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音乐教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文化发展的使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带动了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在实践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自己的优良传统文化,并融合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就百花齐放的音乐文化氛围。各种音乐学派在自身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相互竞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多样化特征,可以在融合和不断创新中发展。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保护是必需而紧迫的,而高校音乐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是学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方法使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强调音乐知识,低估了技能教学,与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向甚远。因此,重视高校音乐教育是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提供了实践指导。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忽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中国历史悠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在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被众多音乐家发掘并保存下来,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流行音乐的兴起,为了适应全球化,加上高校音乐教育者的身份属性,高校音乐教育者的重心聚焦教学,从而导致许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类别、歌曲和流派的后继者短缺。随着上一代音乐人老去,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正处于灭绝的边缘,这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是一种障碍。
(二)不完善的教育体系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拥有20多万名音乐教育者,为近400所高校培养音乐老师。高校音乐教育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今天的高校文化多元化保护并不令人满意。教育部了《中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至2010年),在这份报告中,所有高校都必须完善音乐教育。作为音乐课程的一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展非常必要。但是,实际情况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有一半以上的高校没有开设音乐必修课或仅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变得简单。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有90%的学生选择了流行音乐,有53%的人选择了西方声乐和交响乐,有27%的人选择了民族音乐,而几乎没有学生选择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现有的研究不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多元化方面,现代高校教育体系仍不完善。
(三)师资力量薄弱2019年对某省五所高校音乐教师的调查显示,职称分布与年龄成正比关系,讲师为66%,而教授和副教授的比例仅为7%,不到30%。在年龄方面,30-49岁的教师占80%,而20-29岁和50-59岁的教师占21%。在学位方面,虽然高达67%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但没有一个拥有博士学位。通常来说,音乐专业达到了本科艺术教育的评估标准,这需要专职教师的比例超过35%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青年教师是专业音乐教学的骨干力量,仍然需要更多的中年教师和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摘要:高师声乐教学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其改革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基础音乐教育的形势和需求。在基础音乐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师声乐教学曲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体现为曲目设置专业化、曲目类型单一化、曲目设置范围较窄。基于基础音乐教育的特征和需求,曲目设置应走多元化的思路,建议设置曲目难易适中,贴近基础音乐教育;丰富曲目设置类型,鼓励教师自编曲目;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实现多元化音乐教育;设置多元化声乐教学欣赏曲库。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曲目设置;多元化
2015年5月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这是2014年1月《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具体措施体现,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体现了基础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这3个办法的印发,将极大促进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必定给高等学校音乐学(师范教育类)带来重要影响,促使其加快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理念,改进课程设置,完善教材更新,以培养新形势下基础音乐教育优秀人才。相对于基础音乐教育的稳步发展,高等学校音乐学(师范教育类)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教材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核心层面,尤其是声乐教学的曲目设置上依旧存在着一定问题,限制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本文紧密结合基础音乐教育的形势和需求,基于高师声乐教学特点分析,找出高师声乐教学曲目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高师声乐教学特点综述
2005年开始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1]。可见,无论是文化素质的培养,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是艺术表现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核心都在归结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而《声乐》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
1.掌握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声乐艺术审美力与修养。
2.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