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

法治素养教育全文(5篇)

法治素养教育

第1篇:法治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校园贷”法律素养大学生教育

一、“校园贷”及其折射的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问题

(一)“校园贷”及其问题

当代社会,大学与社会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群体亦呈现出了诸多个性化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当下高校大学生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一般都年满十八周岁。在法律意义上来说,其应已经具有完整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应该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而从社会实际生活的角度来看,大学生还应当属于“大孩子”群体,具有“人大而心不大”的特征:较之于原来的中学生活,大学生外在的表现是年龄大、期望多,但是,这些大孩子们在社会经验、心智发展等方面还是不够完善,其仍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引导。因此,在社会生活的经济来源方面,青年大学生其主要还是依赖于家庭和父母,并没有独立经济来源。在大学生年龄增大的同时,其参与社会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空间不断扩大,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也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所以,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扩大的同时,其在创业、交往、培训等各类生活需求也在增加,相应地,其各类资金需求也在不断增多。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其在创业、培训、交往、消费等社会生活方面面临的资金需求问题是现实而具体的。早在2002年,我国就有商业银行开始尝试推行大学生信用卡,以期解决青年大学生面临的这些资金需求问题,从而也拓宽银行机构自身的业务市场。但是,在银行向大学生提供信用贷款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拖欠信用卡、违约的现象逐渐增多。这无疑对银行机构的业务安全及大学生的诚信履约问题,提出了巨大挑战。最终,银监会于2009年曾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进一步收紧了银行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的业务,至此以后,已经少有商业银行再向大学生群体提供信用贷款业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以及对相关商业银行贷款的严格控制,无疑给借助互联网东风发展起来的校园网络贷款,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正规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是的严格审查、控制行为不同,非银行网贷机构打出了金融创新的名号,其推出的“校园贷”产品确实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了便捷性的特征:许多非银行网贷机构“校园贷”在发放贷款时甚至不需要“面签”,不需要提供担保人的书面保证,不控制贷款用途,不采取风险管理等等措施,对青年大学生贷款条件的限制大大放宽。相关统计显示,2016年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已突破800亿元,而这一规模在2015年才260亿元。但是,“校园贷”在以美好面孔出现的同时,却也同时出现了诸如“套路”、“陷阱”等多方面的问题。在众多推出“校园贷”产品的平台之中,不能排除一些别有用心的放贷机构,本身目的可能就是诈骗钱财,专门寻找这些不经世事的大学生们下手。毫无疑问,面对这些缺乏自制力、风险意识不足的“大孩子”,放款贷款限制将具有极高的风险。随着“校园贷”的发展,“裸条借贷”、“高利贷”等问题也被频频爆出,一些大学生因此成了受害者或是犯罪者。因此,一段时间以来,“校园贷”一词也似乎也完全“污名化”,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公众对其甚至出现了避之唯恐不及的感受。

(二)“校园贷”的治理

“校园贷”来势汹汹,国家已出台各类法律法规来规范其的运行。总体上看,相关国家监管机构对其采取的是“控”和“导”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校园贷出现的各种乱象,银监会和教育部曾在2016年多次发文进行整治,以严格控制和规范着“校园贷”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其中包括“不得向未成年学生发放贷款”等各类明确规定。但是,当前高校里确实有众多大学生存在创业、培训以及消费等现实的金融服务需求。相关政策如果一味地“控”而不“导”,必然会引起系列其他问题的出现。因此,监管部门除了政策上的“控”,对校园贷市场的规范也在采用“导”的方法。曾有观点认为,因为银行对大学生的信贷业务服务不到位,大学生就不得不找网络或者社会上的高利贷。对此问题,在国家相关监管机构的引导下,各大银行机构推出了相关“校园贷”的金融服务,例如,中国银行在华中师范大学首发了“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分行推出面向全国范围的金蜜蜂校园快贷产品等。毫无疑问,更多的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迈入校园金融领域,为校园贷的规范化提供了可能。与网贷平台的校园贷产品相比,银行推出的校园贷在利率、费率上等方面有很多优势,其催收手段也更加温和,从而也更容易被借款人所接受。尽管监管机构密集出台了多种整治措施,但在2016年至2017年间,仍有众多因“校园贷”问题的产生的悲剧在不断上演。2017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三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至此,可以预见的未来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监管之下,备受争议的“校园贷”问题至此以后应该不复存在。

(三)“校园贷”问题反映的大学生法律素养问题

随着各类银行机构“校园贷”产品的出现以及监管部门暂停网贷机构业务通知的出台,由非银行网贷机构推出的“校园贷”或许会成为历史,但“校园贷”问题所引起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问题的思考却远未结束。应该说,“校园贷”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多问题,其与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教育之间不无关系。2016年,新京报、名校贷等有关媒体和机构,曾对八万多名在校大学生做过专门的调查,让我们看看调查结果。“你知道校园贷的金融、法律风险吗?”,有六成大学生不知道;选择“清楚知道”的只占百分之四点零五。“你知道利率多少算高利贷吗?调查显示,知道正确答案的,只占百分之一点五。事实上,以上问题,应该是一些基础性的常见法律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才受法律保护;超过24%的部分,即为高利贷,可以拒绝支付。实际上,在“裸条借贷”中,放贷人对外传播借款人裸体照片的行为,首先涉嫌违反民事法律相关规定,属于侵犯借款人的名誉权及隐私权;另外,这种行为还涉嫌触犯刑事法律,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及敲诈勒索罪。“我又不犯法,学法有必要吗?”这是一些开始学习法律的人常有的疑问。确实,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在论及法律话题的时候,很多人会将法律同警察、监狱、法庭等等这些惩罚犯罪分子的国家机器联系起来。青年大学生尚未完全踏入社会,很多人也因此可能认为学习法律对大学生来说并无太多现实意义。实际上,今天的大学,与社会有密切联系。用一句时下的流行词来说,社会“套路”太深,大学也不例外。法治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正是要让大学生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和理解法律的本质,从而能运用法治思维来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其对于保证当代大学生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处于校园环境之中,自身违法的可能性小,因此没有学法的必要,显然是不够的。

二、“校园贷”问题对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的启示

毋庸讳言,“校园贷”敲响了当代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的警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类似“校园贷”问题的相关校园金融问题可能还会不断出现。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法治素养教育,以正确认识和应对类似“校园贷”的各类校园金融问题:

(一)校园金融产品不一定违法,但大学生选择相关金融服务则应慎重

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校园贷”实则为我国众多P2P网络贷款产品中的一个类别,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年轻在校大学生群体。“校园贷”的出现,不失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金融创新。特别是在相关监管机构收紧银行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而当下大学生的金融服务需求却不断增长的社会背景之下,“校园贷”的出现,确实解决了不少高校大学生在创业、消费、培训等方面现实的金融资金需求。然而,大学生裸贷、自杀、离家出走等系列恶性事件的集中爆发,则使人们看清了“校园贷”的所具有的天然高风险属性。“校园贷”出现的诸多问题,固然有过去的监管措施不力、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备以及网贷机构不规范运作等方面的原因,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教育不足,尤其是在选择相关校园金融产品之时应加强识别能力。在2017年教育部等主管部门关于“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的通知之前,“校园贷”本身的存在并不违法。但是,同学们在选择相关校园金融产品时应慎之又慎。较之于传统银行借款需提供纷繁复杂的手续来说,许多借贷平台的不要书面保证、不控制贷款用途等等放款贷款限制的措施,实则隐藏着巨大风险。“裸条借贷”、“高利贷”等现象,正是属于打着“校园贷”的合法幌子而干着违法的勾当。对此,当代大学生未来在选择类似“校园贷”的金融产品时务必慎重,敏锐识别各类不法问题,要避免自己因一时之需陷入相关的借贷圈套。

(二)大学生应加强自律,并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规范是否能产生实际的社会效果,有待于其是否能被人们转化为内心的自觉并得到实际的遵行。随着相关政策法规及监管举措的完善,相信“裸条借贷”、“高利贷”等完全“污名化”的“校园贷”将一去不复返,校园金融的发展也将会越来越规范。但是,未来的校园金融能否健康发展,还有待于同学们自身。因此,青年大学生务必从自身做起,加强自律,要有自己合理的财务规划。同时,如果遇到“高利贷”、“裸条借贷”等违法借款、催款问题,大学生也应学会拿起法律武器,对违法犯罪行为勇敢说“不”。

(三)大学生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第2篇:法治素养教育范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定性为综合性课程,其综合性至少体现在:不同知识领域的综合;生活圈层的综合,即学生与自我、社会③、自然等不同生活圈层的内在整合;学习的多维统整,即生活体验、知识与技能学习、价值引导等相统一。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的综合性要求教师知识素养的综合性:首先,教师需要具备多学科素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多学科意识,即教师至少要有一种观念,课堂教学所需的知识储备可能涉及卫生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史学、地理学、生命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众多领域;二是多学科学习力,即职前学习难以完备教学所需知识,广泛的知识储备需要面向不同领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具备对生活现象的探求欲、能够拓展学习渠道、通过信息搜集与整理能较快了解陌生领域的核心内容、能够触碰不同的学科思维等;三是多学科知识基础,教师在职前阶段应掌握课程内容所涉及学科常识性的基础知识。比如,依据课程内容标准要求的卫生学常识(良好的生理卫生习惯等)、伦理学常识(诚信、自尊、自爱等)、法学常识(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其次,教师应具备“综合”的跨学科能力,即跨学科知识的关联与整合。围绕同一个内容主题,教师能有机融合多学科知识,既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和了解学习对象,又能从不同的认识中统合出一定的价值导向。比如,面对一件古瓷器,教师既能够帮助学生从数学、艺术、历史、文化等不同领域学习和认知,又能导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和自豪。第三,教师应具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教师能将学科知识运用于生活主题,而不拘泥于学科领域的话题;教师能将知识运用于对生活事件的解析、提炼,能够指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应用知识。

二、思想意识层面的价值素养

道德与法治作为国家课程必然包含着思想意识形态属性;同时,作为专设的德育课程,任课教师直接从事着价值观教育工作,价值素养是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方面①。首先,教师需要有较强的价值敏感性。教师应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1)对生活有价值敏感性。教师应能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察觉自身生活中的价值观问题,能对社会生活事件进行价值判断,能敏感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价值观表达;(2)对课程的价值敏感性。教师能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应有明确、具体的核心价值观导向,能挖掘教学内容中渗透的价值,能对所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价值判断等。同时,教师应具备价值引导力。教师的引导不同于“驱使”“灌输”等,是要带领学生往某个方向去,而不是要把某个东西塞给他。教师的价值引导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能力:一是对价值方向的把握和坚持的能力,即在教学推进过程中确认价值观目标,在经验互动过程中确认价值方向性;二是价值澄清的能力,教师不仅能澄清自身的价值观念,还能帮助儿童澄清其自身或他人的价值观念;三是价值冲突的处理能力,即教师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价值冲突,在冲突中有对话的意识与能力,在对话中有带领对话者获得共识的能力。

三、人本关怀的儿童视角

世纪之交,国际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将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基本着眼点,突显教育要回到活生生的人本身。而中国在国家层面亦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十多年来的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也正是一项寻找道德价值观念与童真生命相遇的探索。回到儿童个体化的生活经验,关注儿童的价值学习,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基本立场。因此,教师是否具有人本关怀的儿童视角,是衡量教师教学专业性的一项基本指标。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作出判断:一是教师是否具有以儿童为本的意识。观念意识影响教学行为,教师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影响着教师能否从儿童视角来认识和设计教学。于是,同样的案例导入可能会有不同的教师引导语。比如:“接下来,我们看一个故事(呈现照片),这是一群人在……”与“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张照片,这将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前者是典型的成人告知的方式,儿童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后者则转换了视角,关注儿童看到照片、从照片上读取信息时的好奇心。显然,后者更能激发孩子的情境想象、进入故事,从而增强课堂参与和互动。二是教师能否“读懂”儿童。教师既需要读懂一个群体的“儿童”,也需要读懂每个个体的“儿童”。一方面,教师需要掌握小学儿童的发展特点,包括其在不同年段、性别、气质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这也是职前学习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在每次课的教学设计中,都需要有学情前测的意识与能力——由于价值学习不仅仅基于概念认知,更是基于生活经验,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习主题,有比较深入的学情调查,才可能发掘真正有效的教学着力点。同时,同一内容主题在不同班级的教学,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学情进行调整。三是教师能否与儿童对话。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开放性,与其他课程相比,对课堂上的生成性教学更为看重。教师与儿童对话的能力,将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能力。这意味着,任课教师需要有更大的教学勇气来面对课堂上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恐惧和焦虑,具有倾听能力和教学机智。

四、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素养

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入课程资源的观念,就对教师的资源素养提出了相关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价值性等,意味着这门课程具有面向生活世界、更为开阔、灵活的资源观,也意味着对教师在资源意识、教材资源把握、资源识别、资源开发、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素养要求。随着课程资源向生活开放,教师需要意识和把握:从静态的资源到过程性的动态资源;从课堂之外的资源到课堂内部的资源。随着课程资源向生命开放,教师需要意识到从“物”的资源到“人”的资源。因此,课程资源可以是活生生的、变化的、不确定的,而教学过程本身也可以是资源开放与利用的过程。面对教材,教师需要有分析、把握和审视的能力,能够基于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和把握、对教材呈现的理解和反思,明确进一步的资源开放的定位。面向生活世界,从多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发掘课程资源。同时,在生活事件、图片、材料、学生主体经验等还未成为课程资源时,只是生活材料,或是生活中的潜在德育元素。而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元价值,意味着生活材料的价值多样性。教师应当能够决策和识别其中蕴含的不同价值,去除低俗化、过度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的生活材料。同时,教师还需具备材料的资源转化能力,如教学设计对材料的加工使用是否得当、充分等,以及资源的整合能力和一些技术资源的运用能力。

五、活动能力素养

第3篇:法治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学情,从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从基础层面进入到更深层次的理解的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提升核心素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应当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道德与法治概念和作用。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小学阶段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对世界、生活环境拥有更加透彻的认识和了解,为学生将来核心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中,学生的特点和心理也各不相同,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特点是认知薄弱、缺乏正确的思维观点、接受能力较差,同时爱玩好动、善于动手、探索心理强烈,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顺应学生成长规律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高效性。小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周边环境的认识较为简单、浅薄,即在小学生阶段的认识具备不完善、不全面性,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结合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实现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的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展开,需要结合当下当时小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切忌胡乱设计和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给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认知造成负面影响。[2]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教学工作中,不少学校缺乏足够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人才,而负责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师通常由思想品德教师或是班主任担任,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道德与法治内容;另外,就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对于道德与法治不仅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教授体系;而且对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认识不足,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给道德与法治工作的开展带来的许多困难。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世界、生活认知的关键阶段,无论对于什么事物都会存在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因为好奇心的存在,才能够促使学生思想、思维的不断深化和提升。所以,作为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活动的时候,应当合理科学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从而得出结论,学生对于某节课程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就会更加专注于该课程的学习和研究,这也是很多教师努力提升学生兴趣的根本所在。然而,兴趣是一种特定环境、场合下才会产生的事物,一旦脱离学生产生兴趣的情境后,兴趣自然而然便会消失。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努力寻找和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并以学生的兴趣点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借助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方便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另外,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深挖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构建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辨别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假相近的内容,让学生对产生疑问的地方进行讨论和辩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积极引导学生揭示出正确的答案。同时,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贴合当下社会情况,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了解和记忆。

(二)结合生活中常见素材提高学生认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相对于其他教学阶段的教材而言,它的内容层次和形式更加灵活丰富。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主题内容,通过融合生活元素或是素材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3]教师作为和学生关系最为的密切的人,对于学生的兴趣、习惯、爱好都是有所了解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针对性教育,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解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认可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小学生身边存在的危险越来越多。而且小学生自身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在遇到陌生人后,无法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导致学生身心受到损害和影响。另外,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小学生能够借助多种设备接触到网络内容,但是,对于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无法分辨好坏,从而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身边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在遇到危险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以此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同时学生安全意识的提升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最为有效的体现。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知识是人们对生活经验、技能的总结和整理。对于学生而言,仅仅依靠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能深入透彻理解到理论的具体内容,因此,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深入感受道德与法治的意义和作用。而道德教育的开展,相对较为简单,比如教师在宣讲“尊老爱幼”美德的时候,可以组织到敬老院或是幼儿园和老人或是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如果条件允许,让学生提前排练一下,为老人或是幼儿准备一些比如歌曲、诗朗诵、舞蹈之类的节目,从而将道德教育意义、内涵传达给学生。另外,在尊老爱幼活动中,可以让老人讲讲那个年代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到我国的发展历史,明白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时间,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在尊老爱幼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感悟总结,说说有哪些事情属于传统美德,哪些事属于不文明的现象。上面讲述培养学生道德层面的内容,接下来讲讲如何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的时候,同样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法制意识。在当今社会中,法律几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事件评判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在生活中,无论大事小情都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但是,法律也是制裁一切恶劣行为的武器,因此,教师在树立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到哪些事情会触犯到法律的底线,从而给自身、家人、他人带来巨大打击和伤害。[4]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近些年“校园霸凌”事件,在班级中开展“法律小课堂”活动,让学生分别代表“原告和被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校园霸凌”的看法和态度。在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后,教师可以将“校园霸凌”事件的性质、影响结合法律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已经对校园霸凌事件有足够深入的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只需要点拨、传达一下专业的法律知识,学生就可以轻松掌握相应的法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学生将来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加强师资提高道德法治教学质量上文提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不少小学当中并没有单独成为一门课程,而是被当作一门辅助性课程,没有专门的课程安排和进度,学生在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候,往往都是需要占用自习课的时间。而自习课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放飞自我、完成作业的课程,因此,利用自习课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会大大降低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作为学校应当重视学生道德与法治建设,在初级教育阶段开设专门的教育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另外,学校需要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寻找专业的教授人才,由专业人才将专业化的知识传达给学生,通过对专业术语的详尽解释,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理解法律条文中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将道德与法治意识传达给每个教师,利用不同的课程内容,向学生传达道德与法治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核心素养内容,提高学生道德法治意识,对于学生现在、将来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让学生的未来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柯杏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9(14):126.

[2]林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科普童话,2017(31):27.

[3]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22):19.

第4篇:法治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人格素养;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策略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也是素质教育费践行场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人格素养培育有重要作用。但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而,高校只有重视学生人格素养培育,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人格素养培育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1.高校进行人格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1.1高校学生缺乏健全的人格素养

高校学生处于人格养成的特殊时期,由于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其人格培养的必要性。由于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学生更注重物质条件和自我利益的追求,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和自己日后的发展前途更为关注,而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够重视,只知道盲目追求个人利益,而对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视而不见。同时,由于学习和生活等压力不断增加,高校学生的情绪也往往波动较大,学习和生活的困难会使其产生畏惧心理,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急于心理疏导和健全人格培养。

1.2高校对人格素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学生人格养成往往受到家庭、高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其中,高校教育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就是用来培养人格素养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通常更看重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还有部分教师不注重自身人格的完善,且缺乏教学热情,只是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灌输,完全不考虑学生内心想法和真实需求。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无法代替高校对学生人格素养培育的实际价值,因而,需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2.人格素养培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策略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性,也在积极探究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实现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目的。目前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内容,对内容进行归纳后可以将学生人格素养培养分为社会人格培养和法制人格培养两方面。

2.1对学生社会人格的培养

2.1.1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能够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因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帮助其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对于人生观念有偏差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重点教育,使其形成健康的认知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个人的道德魅力,将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理性面对和解决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处在当代的学生,面临的困难和不良诱惑很多,形成良好的是非观念,可以帮助其形成诚实守信的美德和坚持自我的意念,做出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选择。

2.1.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良好的责任意识能促进学生的人格素养形成,也能让其在发挥责任意识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因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可以将责任意识融入其中,创新教学模式,如在讲述责任意识理论和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地做义工,也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体会留守孤儿的日常生活。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让学生明白责任的重要性。

2.2对学生法制人格的培养

2.2.1培养学生的马克思哲学思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哲学思想,能够更深刻认知社会发展历程和社会实践矛盾,更多的认识自身的发展问题,尽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因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剖析马克思哲学思想,联系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

2.2.2培养学生对当前国情认知。对当前国情充分认知,学生才能有的放矢,知道个人的社会价值所在,因而,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要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阶段进行详细讲述,让学生增加对当前国情的了解,找到自己的定位,增加其爱国情感,让其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尽己所能,助力社会发展事业。

2.2.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学生必须懂法、守法。因而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要对法治概念进行深入解读,深化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其提升法律意识和用法能力。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定期邀请律师进行法律讲堂或者组织课外法制体验活动,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理解法制的实际意义。

小结

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人格素养的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以培养全面素质人才为目的,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素质社会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J].活力,2018,(22):23,25.

第5篇:法治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非智力因素;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其中所提到的“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和“人际关系”三者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围。因此当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非智力因素的问题,不仅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理论研究方法,而且还可以应用在实践中以更好地进行指导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

一、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和作用

(一)非智力因素内涵非智力因素又可以称之为非认知因素,在社会心理学中研究主要表现为人不直接参与对某种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以及处理各种内外信息等的具体操作过程。[1]主要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几个方面。非智力因素不可能像智力因素一样能够准确的体现一个人智力和心理能力,同时也不能直接承担内外环境信息的综合收集和分析处理;非智力因素更多的实际含义就是对我们认识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学习具体操作过程的实际心理,起到调节、引导、维持和强化等的作用。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对应,智力因素主要是直接参与影响一个人的具体智力活动,直接参与人的学习认知和学习具体操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对人们影响很大的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思维力等。在影响人们的总体活动中,非智力因素与其他智力因素的相互关系是不能分割的,相互影响,并不是独立得存在,或者单向影响;也就是只有与智力因素相结合时,才能充分发挥它在人们整个智力活动中的重要引导作用。马克思曾这样说过:“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艰辛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可见拥有强大的毅力,以及钻研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长乃至成才的极大重要性。

(二)非智力因素作用1.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带头作用。例如培养浓厚的兴趣、主动的参与意识、良好的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动机,而且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定向、参与、调节、强化等一系列作用。由于每个学生先天性格不同、以及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父母对其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了各类学生个人素质和性格的发展具有特点、优劣的不同。因此,非智力因素会导致性格发展不良的学生,进而导致内向的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积极性不高,知识层次低、缺乏学习自觉性、在学习中缺乏毅力、思想容易跑神,进而恶性循环,导致学生最终对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兴趣,最终对整个教学产生反感。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动力催化作用,教导、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不断完善学生性格上的心理缺陷。2.定向作用非智力因素具有定向、维持、引导以及强化等一些作用。它把学生的基本认识和实际行动统一联系起来,集中于日常的学习教育活动,用于记忆、想象和思维所需要观察的周围事物和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各个方面。一些学生在学校成绩不好,最大的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培养不够,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自控能力差。因此,我们要在“学习困难户”的学生身上进一步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运用一些增强意志力、毅力的锻炼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定向作用。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清醒,从而推动学习进步;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主动评价自己,从教师教育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进而发挥学生的锱铢创造力和实践能动性,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变“外压式”教育为“内调式”教育,促使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健康地发展,建立起一个比较稳定的精神和心理品质。3.巩固作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师不仅要使教育活动具有趣味性和易接受性,同时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巩固作用,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巩固动力引导作用、定向作用培养之后,还要更加注重巩固持续作用,即坚持不懈、不间断的完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坚韧的良好的性格后,还要培养使他们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和努力学习的精神状态。性格、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日养成,需要用水滴石穿的精神贯彻下去。如果放松后懒惰、消极的情绪增长,不仅会导致情绪的变化,还会使之前的教育前功尽弃。从社会心理学上来说,毅力属于意志的一个范畴之内,表现为一个人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而不断努力前进克服困难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通过引导学生记录下每天的进步,就可以持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不断拔高、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往前走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让他们学会运用独立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同时加上坚强的意志力,不断坚持,不断发展,才能成功。4.弥补作用俗话说:“勤能补拙”,梅兰芳曾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但是相比于其他人,这些艰难的外部环境的条件,以及不是很完备的条件设施,都没有使他放弃,反而不断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用勤奋来弥补能力不足。因此在新时代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现已逐渐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的普遍共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培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对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完全忽视对学生兴趣、性格以及意志力的基础性培养,那样刻板的教育是走不长远的。通过培养广大学生参与学习和生活的一种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充分研究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发现并欣赏每个阶段学生潜在的自我价值。

二、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对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色的培养,因此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密切。

(一)非智力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仅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平等相待原则以及引导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原则,而且需要在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以及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中进行。正如讲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3]扣好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价值观,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4]人的思想品德观念的养成中意志力、以及人的“三观”都属于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由于,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离不开对意志力、耐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因此这些非智力因素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也是非智力因素不断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很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者都没有充分重视起来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缺乏实践过程,因此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政治课一直比较枯燥,对思政课失去兴趣。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不仅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同时积极探索,并推行学生素质教育,以及近些年迅速兴起的“劳动教育”[5],教育界多次提出除了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的之外,强调:劳动教育素质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不能落下。“从认知到行为是不能直接转化的,其过程中还必须经过情、信、意三个思想品德方面的要素。”[6]思想道德品质的不断形成发展过程,实际上是通过知识、情感、信任、意义、行动五要素相互持续、均衡性地发展和不断变化的自然过程。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入非智力因素,可以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学习任务,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三、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对学生适时、适地,即使恰当地运用一些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利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地培养。

(一)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渗透在教学中2005年1月,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了重要演讲,讨论了关于如何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意识和政治教育问题。他明确指出,大学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应当把正确的理想和信仰作为教义的核心,并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个人观点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发展深化进行系统教育。因此,学校一直是我们培养理想型型人才的最好地方。“两课”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途径,但是,大学的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上总是遇到困难,个别高校政治理论课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教学境地: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重要性,持有积极和肯定的评价态度(63.2%),并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加强和完善改进思想政治课程(61.6%);其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非常陈旧”和“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的人数分别占到34.2%和31.4%。[7]显然,这个调查结果展现出一种实际矛盾: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面积极、肯定的态度与党的思想路线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现状不满情绪之间的矛盾。显然,过去那种脱离现实、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必须要进行改变。因此新时代,“两课”教学需要不断寻求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同时教学方法也需要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开辟新的教学途径。[8]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设置欢快的课堂学习活动氛围,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将学习与兴趣相结合,调动积极性,为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开展创设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故事或成语故事引用至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之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从自在的自身的活动中感悟真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师生保持乐观积极是向上的心态,从而培养起奋进的意识,在充分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侧重于思想和政治教育的内容,并通过积极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地成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动员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主动性,发展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并运用非智力因素,如领导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意志力等等。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德育、心理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如组织培养学生去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从日常活动中感悟,在实践中学会成长;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在中小学组织道德教育大会,以实际行动来带动孩子、影响学生,并发展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及发展不是纸上谈兵;它还需要与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活动密切结合。只有通过社会和校园开展的教育活动,通过真正的实践活动,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才能得到改善,同时也只有通过社会表现,正确的观念才能得以传播。

(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人的模仿能力与生俱来。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从老师的例子中产生的词语,那往往是苍白的,不令人信服,因为老师的各种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都无一不影响着每个学生,因此,只有语言上地说服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有树立榜样,才能更好地开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是学生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政治教育中起着着主导作用,同时教育的客体以及目标——学生也不是没有回应的物体,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情感的、能够独立思考的,即具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行为能力的个体,他们需要主动的接受知识,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则需要发挥榜样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严谨的教学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顽强的意志力、努力钻研的精神引起学生情感共鸣,鼓励、激励学生去学习。同时教育者自身的世界观、生活观念以及知识水平,和平时为人处世的良好品行的表现,以及对一切事物、每个学生的态度,都对学生地成长产生了深远以及深刻地影响。因此,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教育者也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及行为素质,自身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才能使学生形成、培养好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综上所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更主要功能就是不断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学生成长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不同性格以及行为习惯,不断培养学生应对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具备的技能以及性格,培养学生形成适当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新时期通过将非智力因素引入思想政治课程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促使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传播,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2019-3-18.

[4].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5-6-01.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0-3-20.

[6]韩迎春.非智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理论探讨,2004.

[7]田晓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成因与对策[J].苏州大学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