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经济需求理论范文

经济需求理论全文(5篇)

经济需求理论

第1篇:经济需求理论范文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学课程;融入

一、数字经济融入产品市场理论的内容设计

(一)产品市场理论在经济学教材中,产品市场理论主要包括:①供给和需求理论,介绍产品的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供需均衡模型等。②消费者选择和效用理论,讨论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偏好和选择,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等。③生产和成本理论,讨论企业如何分配各种生产要素使得产品的产量最大化,以及不同产量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变化情况等。④市场结构理论,讨论市场的类型,分析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的均衡产量和收益的变化情况。

(二)数字经济中的相关内容概述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下,互联网造就了一大批以前端展示信息为核心的企业。如电商平台、资讯平台、社交平台、交易平台、支付平台等,微信、淘宝、京东、美团、滴滴等巨头企业拔地而起。例如,在今年的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信息消费应用于疫情防控的各个方面,诸如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在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消费的推广和升级,多领域多群体疫情促进信息消费普及和边界拓展。信息消费打破了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消费与供给的精准匹配,有力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三)数字经济在产品市场理论教学中的融入点在讲解产品供需理论的时候,可结合“数字经济下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来进行阐述。先对供需关系概念和理论进行讲解,然后通过举例进行巩固。例如分析这个案例:我国机械加工产业从传统制造技术以金属切削的“做减法”方式转换为数字化制造,采用以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为核心的3D打印的“做加法”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字经济正在打破传统供需关系。又如,在讲述消费理论时,可以提出问题:“在信息消费数字化发展下,中国老百姓为何喜爱储蓄,是由于消费倾向引起的还是由于收入引起的?”引发学生思考。这种案例教学可以由老师讲授为主,也可以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课堂讨论掌握理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数字经济融入要素市场理论的内容设计

(一)要素市场理论要素市场理论可分为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其中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包括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等理论。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则讨论从要素所有者的最大化行为出发来分析其对要素的供给量是如何随要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数字经济中的相关内容概述1.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具有要素报酬递增的规律。数字经济下的产业互联网市场,不再是传统产业的单一市场,而是为满足需求跨产业的要素融合市场。数字经济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物联网的发展带动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根据IDC的数据,新摩尔定律主导下全球数据总量将由2015年的6ZB增加到2020年的44ZB,到2035年将达到19267ZB。在智能商业时代,数据所带来的影响力将不亚于甚至超过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生产要素,成为不可替代的第四大生产要素。2.健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数据本身就是一种商品,作为生产要素由市场合理配置,参与收益分配属于初次分配,要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通过市场方式完成。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对数据的保护和规制势必要厘清数据自身的产权制度,产权的大小决定了数据主体参与市场分配利益的多少,数据产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数字经济参与主体间的权利义务相配套,引导各主体平等有序地参与数字经济发展与市场竞争。

(三)数字经济在要素市场理论教学中的融入点生产要素理论实质上就是收入分配理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把数据作为其生产要素的经济思想是与传统经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讲述要素理论时引导学生举例分析生活中信息是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和需求、劳动的边际产量以及劳动均衡价格,通过案例的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要素对于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同时,在讲述要素报酬分配理论时,在同学们掌握了要素与边际产量值关系的基础上,可结合数字经济中“将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这一机制的建立来引出话题,并提出问题:电脑程序员为什比加油站工作员工资高?同时可播放当前区块链发展现状视频,通过一系列的时代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如何参与分配来维持市场的竞争秩序。

三、数字经济融入市场失灵理论的内容设计

(一)市场失灵理论经济学教材中指出市场失灵理论是指利用价格的自动调节不能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它包括①公共产品理论,讨论公共产品若由私人提供必然引起的严重的成本收益失衡。②外部效应,讨论正负外部效应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矫正。③市场信息不对称,讨论不完全信息引起的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行为如何导致市场失灵。

(二)数字经济中的相关内容概述1.发挥数字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当社会经济基础从工业经济转变为数字经济时,基于数字经济的“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间形成了新的组合方式或资源配置机制,如基于大数据的“看不见的手”可能转变具有局部“看得见的手”的功能,而“看得见的手”则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转变为部分“看不见的手”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加强市场、政府和社会自组织三种资源配置机制之间的融合创新以及有形实物资源与社会无形资本之间的融合创新。2.数字经济中企业市场支配的垄断问题。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可以成为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却也可能妨碍市场竞争,并被垄断经营者作为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工具;数字市场中企业之间数据资源共享与专享之间的矛盾将成为主流,从经济学层面看,实际上是数据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数字经济中存在诸多的市场问题,如何处理生产与定价效率之间两难的“马歇尔冲突”问题,如何处理具有垄断地位的平台型企业与双边市场中的众多小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数字经济在市场失灵理论教学中的融入点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平台经济迅速崛起,新的数字平台通过掌握消费者数据,垄断了流量入口,拥有对平台内的企业的较大决定权。因此在市场失灵理论的讲述中,把数字经济下产生的新形式的市场垄断和市场失灵作为主要讲述点,通过案例分析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强制要求经营者“二选一”的压制竞争的行为,解释当前平台数据产权化造成的数据垄断的现象,从而造成市场信息不对称而失灵。另外,从数据到大数据所引发的跨界竞争,展现的是与以往不同质的竞争效果,可结合谷歌的跨界竞争导致了传统巨头的衰败案例进行讲解。另外,举例德国的Facebook案以及国内的人人公司诉百度案,解释数据垄断和竞争是怎样运行的问题。数据资源以及技术构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数字经济市场上的支配地位经营者,具备排他性的实力,极易形成寡头数据控制者,很容易拉升数字市场的进入壁垒。这又是其数字经济下市场失灵的另一展现形式。将数字经济特点与市场失灵的表现加以融合,通过经济的现实问题来讨论数字经济下市场失灵的背后原因与理论。让学生不仅理解经济理论,更要具有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

四、数字经济融入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设计

(一)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大致划分为古典经济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①古典经济理论强调市场自由,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分析讨论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问题。②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长期内如何达到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以及在适当的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目标,注重研究如何控制各种经济变量使其满足稳定增长条件以及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函数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关键。

(二)数字经济中的相关内容概述1.数字经济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成为软件产业增长点。截止2019年底,全国光缆总长达到4538万公里,全国所有城市基本建成光网城市,2019年5G基站建设量达到15万座.,为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为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兴业态的快速落地和应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这些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发展为软件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随着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交易系统和智能硬件设备需要通过嵌入式软件来实现“赋智赋能”。还通过支持智慧医疗、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智慧系统的发展创造出了新的市场需求,使得在交通、安防等领域的信息技术需求增长明显。2.数字经济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世界贸易组织(WTO)称,目前预计2019年全球商品贸易仅增长1.2%,大幅低于4月预估的增长2.6%;目前预估2020年增长2.7%,也低于此前预估的3.0%。贸易到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再到一些关系到全球生产力提高而急需解决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同数字经济相关的制度建设,都因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为我们进一步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在人口和资本积累贡献下降的情况下,更多要靠全要素生产率,而发展数字经济正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三)数字经济在经济增长理论教学中的融入点在讲述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章节时,可采用实行“财经新闻—经济理论—政策运用”的模式来进行知识传输,例如,在讲述GDP有关知识,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对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下GDP的区别,同时通过“两会”新浪网“等财经新闻的热点,提出思考的问题:是否GDP总量越高越富有,通过数据展现二者的关系;另外,在讲述影响GDP增长的关键因素,可结合数字经济发展下全生产要素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分析当前我国近年来GDP增长幅度较小这一经济现象,并举例有关投资、消费和外贸等对GDP影响的案例,从认识GDP指标的内涵延伸到分析影响GDP增长的因素,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同时让学生课后对《华尔街日报》《经济学家》等经济类的报刊杂志的评论板块以及热点专题进行阅读。从而了解GDP增长背后的市场需求变化来加深理论理解。

五、数字经济融入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内容设计

(一)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它包括①财政政策,讨论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②货币政策,讨论如何调节货币供应量,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均衡的一系列措施。③收入分配政策,讨论如何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来制定原则和方针实现宏观目标。④对外贸易政策,主要讨论政府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准则。

(二)数字经济中的相关内容概述1.数字货币改变货币经济体系,推动零利率、负利率时代的到来。以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需求不再是利率的函数,因为数字货币的出现,使得未来资本不再稀缺,原来经典意义的资本有可能面向消亡。政府的公共投资、公共消费和公共产品会大幅度地增加。另外,数字货币最终导致IS-LM模型失灵。IS讲的储蓄和投资的关系,LM讲的是货币偏好和货币供给的关系。不论是IS,还是LM最终都受制约于利率。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体系和宏观经济的渗透,加速了IS-LM模型失灵。2.数字货币全面侵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础。数字货币将全面侵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模型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庇古效应,凯恩斯革命以及传统国际贸易模式。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加剧了股市波动和物价水平之间相关性越来越强的趋势,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理论,在进入数字经济和信息时代之后,投资与就业的相关性不断削弱。互联网革命和信息时代到来,基于全球化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服务贸易崛起,传统贸易正在被改变,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将会进一步改变国际贸易产品的结构,同时影响国际贸易在宏观经济中的位置。

(三)数字经济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教学的融入点数字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供给效率的提升,抑制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物价和利率上升压力。在讲解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时,可将数字经济融入,例如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举例“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弥补财政赤字”的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利用P2P网贷、众筹以及支付宝、余额宝、QQ钱包等金融产品,来分析探讨数字经济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降低信息不对称对金融信贷的约束,让弱势群体享受金融服务,改善金融结构。在产业政策方面,大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资源包括劳动力使用效率,增加了劳动力有效供给,来抵消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减少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把数字经济融入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有利于培养既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又熟悉数字经济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凝练数字经济特点,将其内容更好地融入经济学课程的产品市场理论、要素市场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中,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勇坚,夏杰长,刘悦欣.数字经济平台垄断问题:表现与对策[J].企业经济,2020,39(07):20-26.

[2]龚月.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2):176-178.

[3]石中金,单寅.认识数据要素市场,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J].互联网天地,2020(06):38-39.

第2篇:经济需求理论范文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全面生产理论;精神生产理论;二元价值容介态

一、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发展困境

全面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内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1]。人的全面生产体现在这一生产不只是建立在单纯对物质的生产,而是包含了人的自身生产、精神发展和社会关系生产等诸多要素。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的生产(即繁殖)作为“生活的生产”,是全面生产中最基础的层面。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更被马克思称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马克思主要研究的重点和出发点;相较之下,精神生产则是全面生产中基于生活生产的“从属于整个思想上层建筑”的最高级别生产。除此之外,全面生产还包含社会关系生产,其作为人与人之间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活动中结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对基础层面的生活生产和最高层面的精神生产加以统筹。生活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三位一体的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统筹主观与客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宏观生产理论,通过各项领域的辩证渗透到生产的各个领域,全面指导人的生产生活。然而,由于马克思成书时期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和精神生产自身的局限,精神生产理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成为马克思全面生产发展的缺陷所在。马克思对精神生产理论的阐述首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他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2]”第一次直接对精神生产进行阐述。在马克思看来,精神生产就是“关于意识的生产”[3]。然而,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生产者的构成成分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势头估计不够[4],也出于对当时轻视物质生产主体作用的唯心史观的批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将论述重点放在了物质生产即其主体(劳动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对精神生产理论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使得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相对被忽视。这也造成了整个全面生产理论“受力不均”,难以对生产的所有领域进行全面指导和协调,从而出现发展瓶颈。

二、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下全面生产理论的新发展

可见,若要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就要首先完成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发展。而若要发展精神生产,又必须保证生活生产尤其是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物质生产达到一定水平。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物质生产的飞跃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产资料的扩充和经济发展形式的多样化也使得精神生产和需求消费在物质生产支撑下地位不断提升,建立在人们需求的差异化生活品质将进一步取代由于物品稀缺性,成为经济的主要增长源,这又必将反作用于人的生活生产。人们基于生活生产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丰富呼唤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在广义虚拟经济的新时代中,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得全面生产理论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一)广义虚拟经济与精神生产理论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元化的经济发展中,经济虚拟化的势头日趋明显,虚拟经济也开始吸引国内许多学者的注意。近两个世纪间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借由虚拟价值的形式,形成了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的,以品牌、服务、体验和文化消费等要素为体现的“广义”虚拟价值,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虚拟经济广义形态(即与广义虚拟价值相对应的“广义虚拟经济”)的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5]。广义虚拟经济不再像虚拟经济一样单纯体现在货币的非物质性,而是体现在人的非物质化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集合,成为纯粹实体经济外各经济成分结合的有机体。广义虚拟经济的产生对新形势下被赋予新时代内涵的精神生产理论产生了新的支持。随着生产资料的日渐丰富,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所包含的精神实质在不断扩充,关于它的认识也经历了多次发展和进步,现在较为完善的观点认为物质生产及其产品与精神生产及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两种生产、两种产品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上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叉、相互为用的[6]。在这种观点看来,产品自身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并非是衡量产品对需要满足的性质标准,因为无论产品的性质如何,它们对物质的实物价值和精神的虚拟价值都是可以接纳和满足的。林左鸣将这种由实物价值和虚拟价值通过相互容纳入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而循环进化的二元价值运动状态,定义为二元价值容介态[7],这也是广义虚拟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二元价值容介态,即由实物价值和虚拟(精神)价值通过相互容纳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而循环进化的二元价值运动状态。林左鸣先生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这两类经济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元价值容介态的广义虚拟经济”[8]。在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中,精神生产依然受限于纯粹物质性的生产,而在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的参与下,精神生产的形式真正发生了变化。广义虚拟经济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联系在了一起,物质生产以精神生产载体的形式出现。在单纯的物质生产中引入精神生产也赋予物质生产新的价值,这使得精神生产理论得以通过客观的形式实现最高级别的生产,并与生活生产与社会生产的各项范畴相承接,成为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核心要素。可以说,广义虚拟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使精神生产理论得以顺利转型,这也为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进步提供了重要补充。

(二)广义虚拟经济对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理论发展的新要求

在广义虚拟经济的新时代中,二元价值容介态要求广义虚拟经济同时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所以物质生产和实体经济发展依然有不容忽视的地位。物质生产是社会关系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载体,也是社会关系生产和精神生产进步的根本保障。人的精神需求往往是无形的,是无法定量的,而在被赋予精神内涵的物质产品中,人的精神需求就可以被适当量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而外部世界是不依赖于任何意识、精神而存在的[9]。所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最基层形态,所有的社会关系生产和精神生产若要落到实处、有所体现,就必须要在客观物质上加以体现。精神生产是人类生活创造的财富泛化的产物,而人类财富创造的原始积累又依赖于物质生产,人在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完全释放自身的精神需求。所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精神生产和二元价值运动的前提,谈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先谈物质生产的发展。然而,随着当今时代物质产品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虽然仍在全面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其表现形式和作用形式早已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的提高使单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不附加任何其他要素的物质产品其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即使对于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如食物的需求上,也更多地被赋予了口味、种类、档次等精神要素。根据现代社会精神生产发展的趋势,有理由认为,到了物质生产极大地发展起来、物质产品极大地丰富的共产主义时代,当强制性的社会分工消灭以后,精神生产就将取代物质生产的地位成为主导性的历史动因[10]。所以,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要求实体经济的生产要脱离纯粹的物质生产方式,在物质中赋予精神的价值,这对马克思全面生产发展理论而言,既是应有之义,也是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受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思想影响,物质和意识以辩证的形式被二元化,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中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也因此被划分为两种生产范畴。其中,物质基础决定思想上层建筑,精神生产需建立在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之上,所以作为意识层面的精神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是让步于物质生产的。由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而两者的发展又具有不平衡性,所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表现出复杂的相互关系。而广义虚拟经济在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把握中更多地将精神生产的作用性和指引性置于物质资料生产之上,这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共同作用就使得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性趋于相近,使两者不再分列于全面生产的两端,而是在辩证基础上更多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广义虚拟经济中的马克思精神生产辩证观

(一)三位一体的生产文明与广义虚拟经济意识形态化建设

1.构建价值二元基础上的二元文明容介态

在广义虚拟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发展中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实现了融合。在这一生产范畴的交会中,物质不再是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精神也在人的作用下摆脱了单纯的生产层面,并在人的体力和智力活动中进一步结合人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也就上升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新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物质和精神形态,也就不再存在决定和反作用关系,两个文明同时存在,不可分割,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中它们也必将同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广义虚拟经济的意识形态化建设产生影响。在广义虚拟经济视阈下,业已实现价值二元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通过相互容纳入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形成循环进化的新二元容介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文明容介态。二元文明容介作为广义虚拟经济的意识形态形式,对纯粹经济状态下广义虚拟经济出现的客观弊端加以主观约束。在广义虚拟经济中,受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非合作性博弈影响,广义虚拟经济的乘数效应是不收敛的,这使得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求虚弃实,使虚拟价值脱离实际价值,打破二元价值的容介。而二元文明的容介由于物质和精神的先期融合,使得分立二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经分别具备了价值二元性,这一方面使得人们“求虚”与“求实”辩证统一、难以割舍,另一方面也为广义虚拟经济的乘数效应建立了一条意识形态上的虚拟上限。二元文明容介态是广义虚拟经济意识形态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它也必将与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的优化均衡管理一起,为广义虚拟经济的平衡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2.社会文明基础上二元文明联动机制的建立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不只包含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包括人的生产)生活生产和精神生产,除此二者之外,社会关系的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同于角色随时展而变化的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作为二者桥梁的社会关系生产都很少受到影响。相反,其自身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桥梁作用反而为不断发展的两者提供了一个联动机制,这对以实物价值和虚拟(精神)价值为主要要件的广义虚拟经济也提供了一个和合的指导方向。在早期人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交流中,社会关系生产就已产生了社会文明这一意识形态形式,而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发展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明又将进一步承担二元文化的联动轴作用,通过社会关系本身的联动性,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起联动机制,进一步保障二元文明容介的稳定。三位一体的全面生产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文明体系,为广义虚拟经济的意识形态化提供了新的支持。

(二)用好全面生产理论与广义虚拟经济的新辩证

第3篇:经济需求理论范文

关键词:供给侧经济学;供给侧经济改革

经济问题总是供给侧问题与需求侧问题的有机统一,分析供给侧问题,不可能完全脱离需求侧问题,同样,分析需求侧问题,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供给侧问题。但我们可以根据经济理论分析的起点或关注点不同来对二者进行区分。起点或关注点主要在供给方面的,可以认为是供给侧经济理论;起点或关注点主要在需求侧方面的,可以认为是需求侧经济理论。另外,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经济战略也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学重大创新。

一、中国古代经济学大体属于供给侧经济学

管仲(约公元前730年至前645年)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早对经济学有系统思考的思想家。在现存《管子》76篇中,约有三分之二涉及经济问题,约有三分之一专谈经济问题,这在先秦各学派的著作中是极其特殊的情况。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角度看,管仲的经济理论,总体应属于供给侧经济学。

第一,《管子》认为,土地是财富重要的生产资料,劳动是财富的重要源泉。

第二,提倡分工。管仲主张将被统治的广大群众按照他们的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类,同时主张四大集团不能混合杂处,必须各按其职业“群萃而州处”。[1](P21,P127,P129)第三,提倡减税。管仲在对齐国的治理实践中,采取了大规模减税措施。据《管子'大匡》记载:“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岁饥弛而税。”意思是说,在齐桓公在位19年中,将关税税率和商业税率降至2%,农业税按土地面积征收,且改为两年征收一次;收成好时农业税率为30%,收成中等时农业税率为20%,收成差时农业税率为10%;有饥荒就免征,或缓征。总之,管仲的供给侧管理政策,有力促进了齐国经济的发展,为齐国崛起并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奠定了好的经济基础。[2](P11)我国古代先秦法家李悝(约公元前450至约前390年)的经济思想也大体属于供给侧经济学。李悝是重农主义者,认为农业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农伤则国贫”(《汉书'食货记》)。同时,李悝重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治田则勤,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汉书'食货记》)但为了稳定粮食价格,李悝又提出了平籴政策[1](P107),这属于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机结合的一种政策。所以,李悝的经济思想,也有一些需求侧的因素。

另外,我国古代荀子(约公元前331至约前238年)的经济思想也属于供给侧经济学。一是荀子主张分工,认为分工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勤”。由于各业专一,才能把技艺提高到精妙的程度。[1](P95)二是荀子认为农业是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财富生产的主要来源,而工商业是不生产的,必须予以抑制。他说:“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1](P98-99)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属于供给侧经济学。高度重视农业,限制非农业生产活动。大力增加农业人口。实行有利于农业的租税政策,对非农业活动实行重税政策。“不农之征比多,市利之租比重。”(《商君书'外内》)实行土地自由买卖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秦国最终实现了强国目的。西汉盐铁会议上儒家反对派的经济思想,也大体属于供给侧经济学。

盐铁会议以检查武帝以来所实行的经济政策为名,于汉昭帝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桑弘羊及一些政府官员为现实政策辩护,而儒家则全面予以反对。儒家提出的主要经济政策措施是:重视农业;认为只有农业才生产财富,否定工商业能致富,轻视工商业;反对经济干涉;反兼并;坚持井田制度;反对对外贸易;提倡物物交换,货币铸造权回归民间;消费提倡节俭;在租税上坚持什一之税的农业税,反对重税。[1](P225-229)儒家提出的上述政策措施,重点大都在供给侧方面,而不在需求侧。当然,我国古代也有一些经济思想属于需求侧经济学。如范蠡的经济循环论和贸易思想,还有桑弘羊的重商思想等。但总体看,由于我国古代社会总体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所以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学,应总体属于供给侧经济学范畴。

二、西方经济学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经济学呈交错结合演进趋势

重商主义是需求侧经济学,由于把金银看成是财富的最佳形式,重商主义必然是需求导向的。西方的重农学派是最早相对成熟的供给侧经济学派。重农学派核心是重视农业的供给,其主要思想具体包括:将自然秩序的概念引入到经济思想中,认为人类的经济规律应同自然规律相协调;提出自由放任,反对政府管制;重视农业,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生产性的;认为应该只对土地所有者征税;从供给侧角度对经济流程进行了分析,如魁奈的经济表。古典经济学大体属于供给侧经济学。有些学者在著作或论文中认为古典经济学属于需求侧,这是不准确的。

从古典经济学的总体特征看:首先,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分工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基础,这是供给侧,不是需求侧。其次,在政策取向上,古典经济学坚持自由放任,但目的主要落脚于促进供给侧的效率,并通过供给侧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社会效率的提高。如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斯密认为,通过自由竞争,通过看不见的手的引导,每一个生产者和商人不得不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不得不尽可能降低销售价格,最终实现社会总产出最大化。最后,在价值论层面,古典经济学大体坚持劳动价值论,这也是供给侧,不是需求侧。

萨伊虽然提出萨伊定理,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但萨伊理论分析的落脚点是在需求侧,而不是供给侧。在《政治经济学概论》[3]这本书中,萨伊第一篇论述财富的生产问题,第二篇论述财富的分配问题,第三篇论述财富的消费问题,其中第三篇构成了全书分析的落脚点。另外,萨伊反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所以,总体看,萨伊和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相比,其需求侧分析所占的成分应更大,而不是更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应属于供给侧经济学。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劳动价值论。另外,马克思关于生产所有制的理论,关于资本集中的理论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理论分析,都是立足于供给侧方面,而不是需求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供给侧,而不在需求侧。

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有学者认为是属于需求侧经济理论,这种观点也是不准确的。古典经济学应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一个有机综合。因为新古典经济学既有消费者均衡理论,也有生产者均衡理论。而生产者均衡理论,应属于供给侧。另外,一些学者将凯恩斯经济理论完全归结为需求侧经济学,此观点也值得商榷。

凯恩斯经济学虽然强调需求导向,但也有供给侧分析的因素。如投资需求,本质就属于供给侧。从整体的理论分析看,凯恩斯理论应是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有机结合,是在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中,寻求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均衡水平。另外,关于供给学派,大家普遍认为是属于供给侧经济学,此观点也是一值得商榷的观点。因为供给学派在实践上具体落实为里根经济学,而里根经济学的减税主张,既包括减供给方面的税负,如企业税,将原来最高46%的五级税率改为最高34%的三级税率;也包括减需求方面的税负,如个人所得税,将最高税率为50%、最低税率为11%的15级累进税制改为15%、28%和33%的三级税率。[2](P126)最终供给学派的政策效果是既体现在供给侧方面,也体现在需求侧方面,是两方面效果的综合。

总体看,西方经济学演进是供给侧经济学与需求侧经济学有互相交错演进的趋势,但越往后,供给侧与需求侧又有一种互相结合演进的趋势。目前,面对经济形势新常态,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经济战略也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学重大创新。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构建思考古典经济学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提供了巨大红利。

凯恩斯经济学为战后资本主义提供了黄金红利。但从2007年开始,世界经济总体又陷入长期增长乏力的境况,而原有经济理论又提不出有效解决办法,或实际成效不大,这种情况表明原有经济理论红利已经基本丧失,经济学客观需要有重大创新。经济学如何创新,积极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条正确战略。下面笔者就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谈一些不成熟看法,请大家指正。

总体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应是对以往经济学的总体改革和创新。具体而言,应包括如下若干方面内容。从构建理念看,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应是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的总指导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之间互相嵌套,互相支撑,是一个总的有机框架。比如,创新,离不开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而协调又离不开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等。所以,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要坚持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从价值论基础看,劳动价值论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应坚持的基本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真正科学的价值论。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要坚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价值论是以人民为中心原则在经济学上的具体实现。从发展动力看,面对一些久治不愈的顽固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需要构建综合动力体系,应实现三重动力的有机耦合。

第一重动力是经济层面动力,包括要素动力和结构动力。要素动力主要是要进一步提高要素生产率。目前,我国由于要素生产率不高,也制约了劳动就业率进一步提高。结构动力主要是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如何优化产业结构,一是需要坚持新重农主义,新重农主义核心是要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二是第二产业发展要坚持循环经济总方向;三是大力提升第三产业质量。如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需要对落后地区进行重点投入和建设。另外,城市化布局要与经济布局协调推进,不同规模城市应体现不同产业特征。最终通过结构调整,提高结构整体素质。第二重动力是制度层面的动力。制度动力主要是要进一步推进制度的公平建设。包括微观制度和宏观制度建设,都需要更多体现公平原则。在短期内,公平与效率可能有冲突,但从长远和全局看,公平与效率本质是统一的。第三重动力是精神层面的动力。精神动力是深层持久动力。越是历史悠久的国家或地区,精神的元素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越大,越要重视精神建设的力量。建设精神动力主要是要进一步建设精神文明,核心是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的利他精神。利他是推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而利己只有通过特定的市场制度约束才能转化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建设利他精神,最关键是要培育奉献意识、诚信意识、敬业意识等。另外,三重动力之间应实现良性互动和有机耦合关系,并最终通过良性互动和有机耦合形成强大新合力,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大推进力量。

从资源配置目的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水平,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多个方面。这是最广义最高层次一般均衡,不是经济层面一般水平局部均衡。

从学科建设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撑,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将体现多学科综合特点,包括哲学、历史学、数学、心理学、生理学、环境学、文化学等,都应纳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分析理论框架中。从分析问题的切入点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将立足于供给侧,从供给侧方面寻求解决关键问题的主要方法和主要途径。

从解决经济问题的着眼点看,重点是结构性改革,通过结构性改革,最终对原有经济结构实现一种总体性新建构,并最终实现将数量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质量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时间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将是长期经济学,将立足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尤其对于凯恩斯的短期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将对其进行彻底扬弃。

从空间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将是大视野宏观经济学范畴,是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问题综合到一体的总体考虑和通盘配置。

从政府职能看,供给侧经济学需要政府守住三大核心职能。因为自由市场竞争是按照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原则来进行决策,这会导致市场出现三大困境:一是公共精神困境;二是公平社会困境;三是公共产品困境。如何解决好三大困境,政府应按照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原则界定自身行为边界,以此弥补自由市场竞争之不足。具体而言,政府核心职能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要着力加强公共精神建设;二要着力加强社会公平建设;三要着力加强公共产品建设。

参考文献:

[1]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2]苏剑.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10.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法]托马斯'皮凯蒂.巴曙松等译.21世纪资本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第4篇:经济需求理论范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常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时代残留的部分陈旧体制和机制越来越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这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解决“供需错位”问题已成为扫除经济发展道路上存在障碍的重要任务。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是解决经济发展绊脚石的大逻辑和大趋势,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工作。“自从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我国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不断地探索引领新常态、协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科学路径。这一系列实践创新的汇总与综合形成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初步形态。‘供给侧改革’蕴涵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协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针。”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习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侧改革”方针的提出,为我国全面深化经济改革提供了参考、指明了方向。该方针要求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指针、以人民为中心,探求协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路径,选择了从供给一方作为着力点,有效解决从国内到国外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供给侧改革理论概述

面对当前“三农”新难题,国务院于2016年颁发中央一号文件,该文件要求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从此正式萌芽。所谓的“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一般认为,经济发展中存在两个重要环节,一个是供给,另一个是需求。“供给侧”则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因此,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单纯从“需求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的困局。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可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使得各种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有利于促进经济质量的提升和数量的增长。“供给侧改革”并非仅仅停在理论上的假想,早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便是对该理论的最早探索,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英美等国家相继走出了经济衰退的泥淖。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着自己的国情,定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举措。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国在经济改革中吸收“供给侧改革”理论的精华部分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而应当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具体来说,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以实现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优化产权结构、优化投融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流通结构、优化分配结构、优化消费结构等手段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有效经济总量,最终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供给侧改革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改革都必须以此为基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供给侧改革”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密切相连的。

(一)供给侧改革理论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是以生产关系为支配的,当然交换关系同时也对生产关系发生反作用。只有充分驾驭了其中的微妙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交换关系对生产关系积极的反作用,形成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相互协调的经济机制。在市场中,生产是供给的前提,交换是满足需求的基础。因此,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内在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供给侧改革”理论认为实现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发力端在供给一侧,这种观点的依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是遮蔽而是明确社会生产关系对交换关系的支配作用,不是抽象地、肤浅地看待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是将消费具体化为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将供给具体化为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生产关系和生产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根到底不是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满足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而是生产者完善自身、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决不是循环论式的均衡。供给与需求所反映出的交换关系与社会生产关系相互中介,形式上的交换平等以具体的生产目的为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并且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二)供给侧改革理论为解决我国新兴产业革命与落后的经济结构的矛盾指明了方向

在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我国经济也曾出现过产能过剩、库存积增、高杠杆、泡沫化、生产成本持续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不代表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严重危机,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判断是现实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考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但是各种问题亦接踵而来。为此,生态经济、高效经济等理念被提上了经济改革的日程。新兴的产业革命也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帷幕。然而,传统的经济结构在我国根深蒂固,它的各种弊端也在这个时候日益彰显,急需要一种新的理论去协调这种不足。“供给侧改革”理论以“调整结构”为核心内容,强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供给侧改革”理论可谓是协调新兴产业革命与落后经济结构之间矛盾的方法论。

三、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索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实施“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四个关键问题,即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这些问题的解决又依赖于劳动力配置、土地和资本配置、生产创新和政府管理四条主线。

(一)优化劳动力配置

一是在放开生育政策的环境下优化人口红利;二是促进户籍制度改革、发展服务业,帮助劳动力实现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三是强化扶贫工作、促进教育发展,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二)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保障土地合法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配置改革的核心在于较少企业运行成本、为盈利创造更大的空间。

(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生产率的要素是多样的,因此欲提升生产率必须从全方位努力。具体来说,可以从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优化企业环境等方面入手。

(四)政府短期活动要突出供给侧的中心地位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其次,国企是改革的重点,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伟,白利鹏.论供给侧改革为何能够引领新常态———基于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第5篇:经济需求理论范文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的主要有三种: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这些理论的诞生及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特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的时代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如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有限的能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能源需求的矛盾等等。因此,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其负面影响的传统经济理论已不足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应运而生,下面对两种新型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地介绍。

(一)低碳经济理论

当前,中国地区生产总值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二,但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为全球第一。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实现资源与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提出由英国政府在2003的能源白皮书,主要面对人类的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压力。低碳经济是典型的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产生废弃物少的经济发展模式。具体来说,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对低碳经济进行阐述。1.大力开发低碳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以低碳技术作为动力支撑,积极开发“三低”的新型能源。因此,要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使得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低碳能源。2.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脱钩的基本含义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变量的增长率呈现分离状态甚至是相反方向的变动。将脱钩理论运用到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当中,就可理解成能源资源的脱钩。如下图所示:3.低碳经济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之上赋予时代的特色后发展起来的,不是对传统模式的替代而是进一步的发展和升级。它的发展并不是摒弃了一些传统的产业,而是运用低碳经济的思想将传统的“三高”产业发展成“三低”产业。通过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行业转变成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上的保障。

(二)循环经济增长理论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该理论体系建立的最主要的原因和目的就在于当今社会面临的资源短缺的问题,导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环境破坏程度的加剧以及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问题的出现也迫使人们对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探索,循环经济便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主要是考虑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及周期环境之间的关系,已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要求生产的清洁化;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废物综合利用,将两方面融合到一起,使得经济系统的投入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最终达到一种“非物质化”的状态。综合来看,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长期以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尤其是经过几次“石油危机”之后。能源消费,开始作为一个新的变量被众多的学者纳入到古典的生产函数当中,作为影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而被人们广泛地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下面分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历年变化趋势的相关性。纵观能源发展过程,每一次世界经济腾飞的背后无一不是以能源革命作为支撑,这种能源的变革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首先从能源消费总量上来看,通过比较各个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看出,二者的变化方向几乎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明能源消费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其次从能源结构上来看,为适应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不同能源的需求的不同,各种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断变化的,人类使用的能源从柴薪到原煤,到石油,到电力,再到新能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种能源结构的变化不仅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加,更是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能源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动力支持,极大地扩充了经济规模。18世纪,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动力,也带动了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为此,煤炭被更好、更有效地利用。19世纪中期,一场伟大的能源革命伴随着石油资源的发现而开启,这一重大发现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世纪末期,电力开始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当时最基本的动力源泉,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现阶段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的创造和利用更是强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一个经济体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投入的要素的多少,能源作为必备条件,它的供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因此,能源在推动生产发展的同时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循环中,从而使得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第二,能源消费带动技术进步,同时也使劳动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从几次能源革命中可以看出,能源不同的消费需求伴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如蒸汽机、电动机的发明。由此可见,对于能源的不同需求促使人们对新技术的不断探索,从而有了一系列的新发明和新创造,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使得人们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第三,人们生活的质量随着能源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能源不仅为社会的生产提供源动力,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交通、运输、建筑等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行业同样需要能源的支撑,同时,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下,能源深加工产品如药物、衣物等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能源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会伴随着负面效果的产生,如资源枯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我们必须清晰地认清事情的本质,才能使得能源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不是阻力,因此,在发展能源产业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防止负面影响的产生。伴随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等副产品随之产生。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物质容易破坏臭氧层,并且形成酸雨,而过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温室效应”。废水会严重污染地球的水循环系统。固体废弃物会严重破坏耕地,造成地表环境的污染。总之,一方面能源消费驱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其副产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不得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具有反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增长需要更多的能源要素投入,导致能源需求的增加,扩大了能源产业市场。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作为保障,所以对能源的需求将继续增加。能源作为一种商品,同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市场需求较大而供给不足时,该行业就会有利润空间,从而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能源产业市场得到扩大,供给增多,以满足对能源的需求。另外,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的提高上,更表现在对于能源质量的更高要求,如清洁煤、核电、天然气等高品质能源的运用。同时,促进了能源产业的结构升级。第二,经济增长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支撑。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带来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和相关技术层出不穷,加速了主导能源的更替。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普及使人们提高了对能源开采、利用的认识水平,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对能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了能源产品的深加工。第三,经济增长为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和有效的市场需求。不管是能源的开采还是能源的深加工,还有新能源的研制,都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浩大工程,并且建设周期长,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增长作为保障,能源就不会得到永续的发展。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下,能源及其相关产业才能有人、财、物及技术的投入的保障。

三、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