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景区建设管理范文

景区建设管理全文(5篇)

景区建设管理

第1篇:景区建设管理范文

关键词:景区;全面预算;预算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我国的旅游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大旅游景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保证景区提供优质服务质量的同时,优化管理模式,从管理中找效益,控制并降低运营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但是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部分景区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选用预算编制方法不当、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进而造成景区企业管理出现一定弊端。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工具和手段,有利于规避景区企业管理中的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效能。应在实际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充分掌握并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完善改进意见,推进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收益的不断增长。

一、景区全面预算管理的四大环节

(一)建立全面预算组织架构。为充分做好景区全面预算管理的统筹和协调,应结合景区特点,设立全面预算组织架构,可采取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方式,该委员会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以预算会议的形式对目标进行预测,统筹、协调各类预算事项并进行决策。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直属董事会管理,主任由董事长兼任,委员由董事会其他成员兼任。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预算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财务总监兼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兼任。以此调动各方积极性,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景区价值创造能力,为景区实现战略目标创造有利条件。(二)编制全面预算。景区全面预算的编制一般会由上至下、由下至上、上下结合,反复几次修改,最终定稿。其具体流程如下:一是在每年9月底由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景区战略和经营实际情况,下达次年预算目标,包括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工资总额等,目标的选择体现了景区经营的方向和重点;二是各部门根据次年经营计划编制收支预算,经部门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上报;三是委员会办公室收集各部门预算,根据其经营计划进行审查,并在预算目标范围内进行初步平衡;四是财务部门汇总编制财务预算,并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五是由预算管理委员会上报董事会同意后,下达执行。(三)执行全面预算。(1)分解全面预算。景区全面预算一经下达,各部门需严格执行,认真组织落实。要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横向是按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身上;纵向则是按季度、月度进行分解,通过动态跟踪实施预算指标控制,最终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同时,预算的分解,是为了落实预算管理分级责任制,实现出现问题能够快速定位、追责,避免因部门间、员工间权责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导致的预算执行混乱问题,为预算执行与考核打下良好的基础。(2)审核全面预算。景区办理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与筹资等各项经济活动,均应符合预算规定。超出预算的事项,需按照职责权限,上报审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改变重营销、轻管理的观念,严格按照预算从事经济活动,对于临时性、计划外的支出,需谨慎对待、严格论证,如有必要,再通过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披露并提出解决方案。预算工作结束后,需形成专项审计报告,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帮助改进预算管理。(3)编制全面预算报告。景区财务部门需根据不同的管理要求按日、按周、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编制预算报告,对经营活动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按照预算标准反应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对景区预算执行结果进行信息反馈,以保证预算控制的有效性。景区需组织各部门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超额完成预算的情况,要分析原因,再接再厉;对没有完成预算的情况,要找差距,抓落实。(四)开展预算考核。预算考核是对景区内部各级责任部门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的考核和评价,是对景区各部门以及员工实行的激励和约束措施。以全面预算管理效果提升为导向,构建科学的预算考核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现绩效考核与预算挂钩。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时,不能只考虑当期经济效益,还应注重景区的发展规划和未来发展前景。因此,不能只设置当期财务指标,还应设置与景区长远利益相关的考核指标,以避免各部门在执行预算时,出现短视行为。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后,应强化全面预算奖惩机制,促使景区企业各部门严格遵守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制度,达到预算管理的最佳效果需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作为预算达成的保障性手段。

二、景区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层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缺乏重视。目前很多景区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对预算管理缺乏清晰的认识。从编制预算到实行预算考核,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编制预算时,部门负责人对次年的经营计划心里没数,过于依赖领导意志,为争取部门费用,虚增预算。预算执行时,对年初既定的经营活动随意增减,导致预算与实际经营严重偏离,预算考核形同虚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景区的经济支出,对景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二)未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部分景区存在主要管理领导对全面预算认识不足,未能有效组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景区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仅由财务部负责,未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得不到重视,财务部在组织和协调上也存在困难。并且财务部门编制的传统财务预算也无法作为管理手段使用。同时,因全面预算管理相配套的制度不够全面,导致了各部门在操作上无法做到精确化和标准化。各部门所制定的预算也仅作为财务部编制预算的参考,且编制完成后,仅仅是停留在纸上,未作分解执行,这对达成公司年度预算目标乃至战略目标,造成很大困难。(三)预算缺乏有力依据,与实际差异较大。目前景区收入分为门票和二次消费收入,在编制预算时,重点对门票和二次消费收入进行预测,另一重点则是对景区建设项目投资的预测。就举某景区来说,在该景区收入预测上,一般采用增量预测的方法,这在市场环境变动不大的情况下适用,但一旦市场环境波动变大,则预测会出现较大出入。而该景区在做建设项目预算时,是比较盲目乐观的,因缺乏客观可行论证,没有进行仔细推敲、评估,这导致在实际建设时,要么对方案不满意,推倒重来,要么在各环节上拖延,不能按时开工建设,导致预算与实际差异较大。(四)部门考核指标的制定,与预算脱钩,且过于随意。景区的预算下达后,并未分解到各部门。因此部门考核指标的制定,是与预算脱钩的,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因考核指标与预算脱钩,当部门考核未达标时,对预算外事项的确定,存在困难。且因管理人员对预算和考核的忽视,当部门考核未达标时,部门负责人往往会寻求更改考核指标,对预算考核造成很大干扰。

三、优化景区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管理人员加强战略和预算管理的意识,并贯彻到全体员工。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促进景区健康发展,提高景区的盈利能力,需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优化景区管理,逐步实现景区的战略目标。这要求景区的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创新型的管理意识,要强化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全面预算管理培训,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作用,并通过预算管理机制的建设,贯彻到全体员工,提高员工预算管理的意识,加强预算管理的能力。从而实现上下一心,为实现景区的战略目标一起努力。(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复杂性、系统性、技术性等特点,要结合景区实际,建立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细化到各个环节,使景区的全面预算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应包括组织机构的建立,各职能机构的责任和权限,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考核。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一旦建立,各部门应严格执行,要按照制度规定,履行本部门的职责,在预算编制上力求精细,在预算执行上严格遵循,在预算考核上实事求是,实现管理的优化。(三)优化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景区的收入预算时,应多跟旅文局、旅行社及同类型企业等外部职能部门及旅游企业进行沟通,对市场环境进行仔细研究,并与上年的市场环境、游客人数进行比较,把对游客人数的影响因素建立模型,使预算尽可能贴近实际。在做工程项目计划时,要仔细论证,确定项目开展时间节点。在实际建设时,要排除一切困难,按照预算推进项目,杜绝庸懒奢贪的不良作风,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建设。(四)严格制定预算及考核指标。在制定预算及考核指标时,需根据景区的战略目标,同时深入开展景区外部环境的调研和预测,以及上一期间的预算执行情况,充分预计预算期内景区生产经营情况,确保预算的制定符合景区经营客观实际。预算下达后,需按照各部门的经营计划,将预算指标按月分解到各部门,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考核指标。考核时,需严格区分预算外情况,并经过相应审批后予以考核剔除。考核指标一旦确定,不可随意变更。

四、结语

在旅游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景区企业只有重视财务管理,坚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不断增强景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达成景区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是企业迈向成熟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助手。应该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严谨编制全面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认真考核执行结果,落实奖惩制度,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发挥全面预算在管理中的作用,提升景区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景区快速成长,最终实现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桂芳.刍议旅游文化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10).

[2]孙青.对文化旅游企业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6(3).

[3]孙涛.旅游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6(8).

[4]苗立国.全面预算管理在景区管理单位内控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0).

第2篇:景区建设管理范文

关键词:门票预约;管理机制;福建省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交通出行日益便捷、带薪休假制度不断完善,同时在各方面压力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出行作为减压方式。中国人口基数大,人们对旅游需求日益增加,导致旅游旺季和节假日期间出游人数激增,多数景区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为有效控制游客流量,提升旅游质量,景区预约制度势在必行[1]。预约制度的实行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手段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类预约平台的打造设计[2],让门票预约制度的设想开始变成实际的行动方案被广泛推行,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从2014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就开始提倡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在的政策中多次提到“要抓紧建立景区门票预约制度”。2019年8月,文旅部提出“到2022年,5A级国有景区将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3-4]。各地相关部门开始着手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力求提供更好的旅游环境。如敦煌莫高窟景区,在根据景区容量实行精准预约制的基础上,同时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制[5];故宫博物院从试行限流及实名制购票过渡到实行完全网络购票制;北京香山公园实行网络预约门票制,同时根据最大承载量和瞬间承载量实行限流管控。此外,八达岭长城、北京恭王府、布达拉宫[6]、江苏拙政园、留园等多家景区也先后实行了门票预约制度。目前,国内已有十多家5A级旅游景区及多家A级旅游景区响应政策号召实行预约制度。

1福建省景区实行预约制度的必要性

福建省旅游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其拥有一大批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景区,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前来旅游。当然,每个景区所能承载的游客量都是有限的,在旅游旺季和节假日期间,诸如鼓浪屿、三坊七巷、武夷山之类的热门景区游客量也会随之增多,单一的现场排队购票方式会导致景区的接待能力跟不上、秩序混乱、耽误游览时间等不良后果。而实行门票预约制度能够及时掌握景区的游客数量变动,同时获得游客的身份信息,记录游客的行为数据,便于景区管理水平的提升。

2福建省景区预约制度现状研究

2.1福建省各级景区门票预约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省旅游局公布的“国家A级景区”名单,截止到2019年12月,福建省共有A级以上景区375个。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调研以及携程、途牛等平台调查的方式,对福建省内所有A级景区的门票预约制度信息进行收集,得到关于各级景区的门票预约现状如下:

2.1.15A级景区门票预约现状分析

福建省有5A级景区9个。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上岛的船票通过现场排队购票、厦门轮渡有限公司的官方微信号预约以及各个网络平台代购三种方式购票,岛上热门景点的门票通过现场预约和网络平台预约购票。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于2019年5月18日起实行实名制网络预约购票,通过景区电子商务网站、微信公众号、售票窗口进行预约购票。三明市泰宁风景旅游区、福建省土楼(永定•南靖)、宁德市白水洋—鸳鸯溪旅游区、泉州市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5个景区也都实行了实名预约购票制度,通过网络平台预约、电话预约及现场预约方式购票。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区作为开放式文化街区,进入街区是不需要门票预约的。只有部分景点如福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严复故居等需要购票,且基本是现场购票。龙岩市古田旅游区作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免费向外开放,预约方式为电话预约和现场登记。2.1.24A级景区门票预约现状分析福建省有4A级景区97个,其中厦门市胡里山炮台、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永安桃源洞旅游区、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等74个景区需要购买门票,绝大部分景区设有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能够通过网络平台预约购票或者现场购票。其余的包括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龙岩市长汀红色旧址群旅游区、南平邵武和平古镇景区在内的23个景区是免费对外开放的,预约方式尚未健全,部分景区只能通过电话或者到景区现场进行预约咨询。2.1.33A级景区门票预约现状分析福建省有3A级景区215个,其中福州市长乐九龙山生态旅游景区、厦门惠和石文化园、厦门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等74个景区需要购买门票,除了现场预约购票外,基本能通过携程、途牛等平台进行门票预约。而在剩余的141个景区里,有部分是红色景区,如永定金砂红色旧址群、漳平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永定区牛牯扑红色旅游景区等景区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预约方式尚未明确;有部分是度假区、美丽乡村及特色小镇,如宁德霍童古镇、屏南漈头古村落旅游景区、连城豸下莲乡文旅度假区等,基本也都是免费对外开放,并未实行预约制;也有部分景区并未在网络和相关平台找到景区是否需要门票、是否要预约的信息及景区的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2.1.42A级景区门票预约现状分析

福建省有2A级景区54个,其中安溪国心绿谷生态茶庄园、仙水洋风景区、厦门凌云玉石博物馆等13个景区需要购买门票,门票预约通过现场预约或携程、途牛等平台进行。在余下的41个景区中,有部分景区尚未开通景区官方网站,找不到相关的预约信息;也有部分乡村、小镇、庄园及公园等开放式景区,尚未设置预约制度。

2.2福建省门票预约制度的不足之处

从福建省A级景区的各级门票预约制度现状可以看出,福建省景区的门票预约制度尚未被广泛推行,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2.2.1现场购票成为习惯,信息变动无法实时更新虽然部分景区已经实行了网络预约制度,但传统的现场购票观念深入人心,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所以选择现场购票的人数仍然很多。而现场人工售票和检票,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时以传统方式的售票信息一旦有变动无法及时进行系统更新。

2.2.2线上预约制度服务不完善,功能较为单一福建省内的景区预约只是单纯地进行门票预约服务,并未借助线上平台实行分时、分批的游览预约等功能服务,单一的预约功能导致景区无法精确掌握每日景区客流总量和每小时景区客流量的变动。

2.2.3景区官网平台尚不健全,预约制度不完善4A级及以上景区基本有官网、官微等信息宣传平台,门票预约的方式相对较多,技术手段较为完善。而4A级以下景区有部分仅仅只给出了票务信息,而无预约方式;部分景区没有官网、官微,只能通过电话和到现场咨询两种人工操作方式,部分冷门景区甚至找不到票务信息和预约方式。

2.2.4门票预约只限于热门景区,冷门景区偏向免费开放福建省景区门票预约主要针对客流量大的热门景区景点。目前福建省内4A级以下景区偏多,部分景区因旅游产品尚未被完全开发,缺乏创新,无法留住游客,因而选择免费对外开放,并未实行预约制度,且管理较为松散。

2.2.5景区之间缺乏联系,预约信息无法共享虽然热门景区都有各自的官网,且景区内还有一些关于周边景区的宣传,但由于景区之间没有形成共同的信息平台,游客无法及时得到关于周边景区的实时客流量情况,可能导致游客到达周边景区后因门票预约达到上限而无法进入该景区。

2.2.6景区优惠政策不完善,信息宣传不到位福建省内有一些景区票务优惠政策只针对本地人,对于外来游客并未实行优惠政策;也有一些景区会根据旅游淡、旺季和节假日实行票务优惠政策,但数量上并未区分本地与外地,先到先得,可能导致一些外地人因信息获取不及时而无法享受优惠。

3预约制度相关管理机制研究

从目前来看,福建省景区的门票预约制度并未完全推行,仍有多数人选择现场排队购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游客旅游质量,一些相关的管理体系仍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探索预约制度相关的管理机制及措施。

3.1景区信息机制

景区应主动与政府部门协作,建立以省域、市域、县域为基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时更新众多景区的门票预约和限流信息,并建立畅通的信息传播途径,如官网、官微及小程序等,及时将旅游数据向游客,避免造成游客到景区而不能进入的尴尬情况。同时,在打造数据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全域旅游的理念能配合数据信息发挥调节作用,引导游客在区域内分散游览。目前,福建省已有关于莆田市城厢区的全域旅游规划研究[7],且福州市永泰县、南平市武夷山市、龙岩市武平县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些区域拥有许多著名景区,在实行预约制度的同时,可以根据平台数据的实时变化为游客提供全域旅游服务,引导游客从游景区转向游区域,领略各地不同的风俗文化。

3.2景区预警保障机制

景区预警机制的完善是实行预约制度的基础。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先对景区的环境容量、各景点的游客承载量进行精确计算,设置最佳、最大及瞬时承载量,然后根据数据进行预约门票数量的限定[8]。智慧旅游平台的出现能帮助景区进行限流和预测,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景区管理效率。目前,福建省智慧景区已在厦门鼓浪屿[9]、福州三坊七巷[10]及南平武夷山等多个景区推行,从中总结了一些关于智慧景区的建设经验。智慧景区打造了景区大数据平台,通过智能监控系统获取游客密度、人流量等信息,然后利用GIS展示出来;同时通过GPS定位系统能够获取游客的游览记录,在景区容量达到预警线时能够及时显示出来。

3.3景区门票价格及优惠政策调节机制

景区的环境容量是有限制的,通过调节门票价格和优惠政策能够进一步促进游客分流。在景区的旅游旺季和淡季,市场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浮动价格进行调节,起到游客自然分流的效果。同时,福建省在景区优惠政策上也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倡导本地居民错峰游。部分景区针对本地居民享有优惠政策,可以鼓励本地居民尽量在平日或双休日期间到景区进行游览;而在节假日期间推行的门票优惠政策,可以对门票数量进行限定,预留一定的门票数量给外来游客,在吸引外来游客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错峰出行。

3.4预约制分批分类推行机制

普及门票预约制度是当前趋势,景区在推行过程中应根据景区自身情况分批分类进行。针对那些游客量大的著名景区,总结国内景区预约经验,可以逐渐推行“预约购票+分时段”的预约方式;针对省内的一些红色景区及一些免费景区,如博物馆、庄园、文化园等,可以实行免费不免票制度,门票网上预约服务可以借鉴国内同类型景区的经验[11]。福建省有多数景区还远远达不到拥挤、压力挑战大的程度,这类景区可不必急于实行预约制,暂时采取一些改善游客旅游体验的服务性措施,然后用几年时间分类型、按需求的推进门票预约制度,对景区来说更为合理。

3.5旅游配套设施机制

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加大景区宣传力度,提升景区竞争力,能够促进门票预约制度的推行。景区官网是游客了解景区的重要途经,而福建省4A级以下的多数景区还未建立官方网站,景区的相关信息及预约制度尚未被游客知晓,对此,应尽快建立景区相关信息平台,加强对景区信息的宣传推广。同时,随着福建省A级景区数量的增加,景区间的竞争也相应加剧。景区可以围绕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效果,在设施设备、产品项目等硬件方面的建设上下功夫,挖掘景区的特色产品,实现景区提质扩容,增加景区竞争力。此外,对于一些相对冷门的景区,可以着手进行营运模式的创新,策划一些鼓励游客参与的活动项目去吸引游客,扭转有的景区“撑死”、有的景区“饿死”的不良局面。

3.6游客评价反馈机制

建立合理的游客评价反馈机制能为景区实行门票预约制度提供参考。游客作为景区主要服务对象,对网络预约过程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网络预约包括购票、改签、退票等众多操作流程,针对这些流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实际操作的游客能提出有效的建议。基于此,景区相关决策层能及时了解游客预约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预约服务,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把握景区预约制度的效果,有效找到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和完善,进而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4结语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愈发纯熟,景区预约时代也加速到来。福建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推行景区门票预约制度,但目前福建省景区预约制度尚未完全普及,各级景区预约制度推行进度差距较大,预约制度所需的技术手段及平台打造虽已趋于完善,但推行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推行景区门票预约制度时,要充分调动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政府、市场和景区的联动管理机制。同时,实行预约制度可以结合全域旅游理念,以福建省热门景区作为招牌,联合周边不同性质的景区,从游景区转向游区域,在分流的同时也引领游客领略一方风俗文化。智慧景区建设是大势所趋,应积极打造大数据平台,通过智能监控系统获取景区客流量和游客密度,为预约制度的实行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当然,福建省门票预约制度的推行,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各景区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和借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分类型、按需求推进,逐步走向完全网络预约制度时代。

参考文献:

[1]杨复兴.景区落实门票预约制度须做好功课[N].中国旅游报,2019-10-21(A01).

[2]张琪虹,孙涵莆,胡鑫泽,等.基于Andriod的免费景区门票预约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4):162-163.

[3]胡蓉.热点景区应该尽快推行预约制[N].深圳商报,2019-10-09(A01).

[4]汪昌莲.景区门票“预约”,当成旅游行业“公约”[N].遵义日报,2019-08-30(04).

[5]巩琦敏.浅谈莫高窟门票预约制度的利与弊[J].戏剧之家,2016(16):243.

[6]申夏冰.游客骤增对布达拉宫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西藏发展论坛,2016(3):77-80.

[7]张宇.全域旅游背景下各类型旅游景观规划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104-105.

[8]翟向坤,陈爱莉.让游客不再“遭罪”:旅游景区预警保障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9(8):78-79.

[9]唐黎.智慧景区建设对策及模式研究:以厦门鼓浪屿风景名胜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6):81-88.

[10]翁秋妹,陈章旺.智慧景区服务创新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5):49-55.

第3篇:景区建设管理范文

引言

严格遵循沙漠经济先导区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精细化统筹规划、精细化管理以及技术应用精细化的电网环保管理体系,全面推动电流能源的集约化发展,确保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有效提升电网环保建设的管理质量及水平。

1电网环保建设管理的特点

推动电力能源集约化发展。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就沙漠经济先导区而言,其太阳能资源以及陆上风能分布较为集中,可以实现集约化、大规模以及低成本的环保电网建设,但是受到经济水平低、电价承受能力差以及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力网络建设管理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全面促进电力技术应用的精细化,推动电力能源的集约化发展,为电网环保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强化电网环保建设管理,不仅能够实现电力资源大范围、大规模以及发幅度的创新与完善,还能够提升我国电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力度,提升沙漠先导区各类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降低能源损耗,实现电网的精细化建设。另外,实施环保电网建设与我国环保发展理念完全融合,对我国节能减排、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沙漠先导区电网环保建设管理的措施

实现精细化统筹规划,明确环境管理目标。若想在沙漠经济先导区进行电网环保建设管理,则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建设目标。坚持以实际的环境管理目标为导向,以“安全、经济、持续、环保”的建设目标为基础,进而有效确保沙漠经济先导区的电网建设节能环保、安全可靠。(2)因地制宜。电网建设部门需要与沙漠经济先导区的环保部门相协调,进行深入调研与实地考察,确保对当地的水文、植被、气象以及土壤等情况具有一定了解,同时综合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脆弱点,进而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精细化统筹。(3)精准施策。在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以后,需要对电网环保建设的项目选址进行明确,要求电网建设部门严格遵守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镇开发这三大红线,并且在电网建设穿越生态保护区以及脆弱地区时,可以对植被恢复、废弃物处理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电网建设过程中将生态环境的破坏值降到最低[1]。促进技术应用精细化,提升环保建设水平。由于沙漠经济先导区受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低以及环境脆弱等问题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电网建设管理的难度,因此,电网建设部门在进行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全面了解当地地情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环保材料以及施工装备,并有效利用节能、节水的技术手段,全面实现我国“四节一环保”的环保发展目标。(1)节约用地方面。可以采用先进、低碳、可靠以及环保的智能设备,将电网的二次接线环节简化,利用光纤连接代替以往的电缆连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材料,还可以节省电网建设用地,实现电网出线顺畅、布局合理以及减少土方的建设目标。(2)采暖方面。首先,可采取分散式的电采暖系统,不仅安全可靠、节能节地,而且电暖器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要求进行灵活控制。其次,电暖器的供暖效率相对较高,可以通过时控与温控的方式,将能源损耗降低20%~30%,并且可以选用节能效果较强的远红外辐射器作为辅助工具,提升电力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节能效果。最后,电暖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加室内使用面积,因此,电网建设部门需要根据不同场所的供暖需求,为其配备不同类型的电暖器,进而全面降低供电系统的能源损耗。(3)建筑方面。积极使用新型建筑材料,确保建筑节能水平的不断提升。例如,环保型空心砌砖以及粉煤灰砌体。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的节能设计高度关注,有效减少墙体的传热系数、降低建筑能源损耗。同时做好必要的空调、照明以及采暖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并选用节能型门窗,全面提升建筑物的隔热性能,以确保单位面积的能源损耗达到相关标准。(4)水资源利用方面。

由于沙漠先导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加上水资源对于沙漠绿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绿化用水目标的实现,电网建设目标需要强化开源节流、统筹化管理的工作思路。就“开源”方面而言,可以安装相应的雨水收集工具,将夏季的雨水收集起来,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的不时之需,全面均衡沙漠经济先导区的绿化用水问题[2]。(5)绿化方面。通常情况下,沙漠经济先导区会出现多沙尘、多大风等现象,为有效缓解这一问题,电网建设部门可以通过延伸“林光互补”的方式,在电网项目建设站外撒播灌草植物、设置相应的平铺式沙障,并使其与沙漠生态环境相结合,进而形成沙漠环保综合治理模式,以实现防风固沙的作用。强化管理方法精细化,提升环保效益。在沙漠经济先导区电网环保建设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将精细化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思维贯穿其中,以确保电网建设的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管理成本,进而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1)责任分解科学、合理化。在明确电网环保建设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分配进行合理划分,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环保责任管理体系,为电网环保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一些工作态度积极、主动性强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进而全面提升其获得感与幸福感;而对于一些工作态度消极、松懈懒散的人员,需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促使工作人员始终秉承着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进而全面提升电网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2)确保施工过程标准化。变电站的通用设计是节能减耗的重要基础,因此,电网建设部门应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采用通用设备、通用造价以及通用设计等方式,确保各配电设备之间的间隔宽度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这样不仅可以对配电设备的整体布局进行优化,更能够节省大量的钢芯铝绞线、占地面积以及电缆材料等,进而全面提升电网建设的环保效益。(3)强化施工现场的过程管控。为了有效确保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电网建设部门需要成立专项负责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管理,并且可以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有效不免问题进一步恶化,真正实现项目监管人员与施工人员“同进、同出”的管理目标[3]。另外,电网建设部门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大环保发展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施工人员的环保环保意识,确保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而最大程度降低因施工不当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

3结语

在国际经济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环保发展是我国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电网建设部门积极响应国家环保发展理念,实现沙漠经济先导区电网环保建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推动电力能源的集约化发展,还能够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对有效缓解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电网建设部门应实施精细化统筹规划,明确环境管理目标、促进技术应用精细化,提升环保建设水平,同时强化管理方法精细化,从而全面提高沙漠经济先导区电网建设管理的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吕宇桦,杨苹,陈锦涛,陈滢,曾凯林.多元化绿色交易体系下直流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J].电网技术,2021,45(03):997-1005.

[2]梁冬,严福章,史玉柱.加强电网工程环保规划设计的探讨[J].电力建设,2011,32(02):35-38.

第4篇:景区建设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景区建设;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关注,景区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和连带性作用,加强对其研究和探索,对实现区域经济水平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在有水利工程的区域内,将其开发成水利景区,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当地文化、科教、环境的治理等都有着深远影响。

一、景区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推动效应

景区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当地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以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的进步,以第三产业的建设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景区建设对区域经济的推动效应。首先,景区建设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景区建设作为第三产业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推动区域旅游及文化行业的发展。其次,为农村收入增加奠定基础。景区建设多在郊区或山区地带,通过景区建设,当地人们大力发展旅游、销售、酒店业,为参观人员提供一系列细致周到的服务,既满足人们游玩和参观的需求,也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实现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最后,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扩展就业渠道。景区建设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助力,带动了相邻产业的进步,对地区经济结构和体系实行改革的同时,也解决了区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水利景区建设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机制

水利景区建设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景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丰富运作形式和机制,同时也要将目光放在建立产业集群上。根据发展现状和规划,不断变革和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采取多种措施落实一体化管理的总体目标。依托于区域内水利工程的大背景和便利条件,准确的定位对于水利景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可有效拉动景区内的消费,增大景区的经济收益。另外,景区也要加强文化创新,结合整体发展规划确立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以此带动区域合作的全面推进。

(一)落实多元化运作机制,创建产业集群水利景区建设属于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如果单纯依靠社会企业的投资,难以保证项目建设成果。为此,需要落实多元化运作机制,结合政府部分的力量共同开展景区建设活动,为景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支持,为区域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构建完善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同时,还应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水利景区的作用优势,将景区作为地区标志性产物,做到休闲旅游、文化传承为一体。

(二)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一体化管理目标景区建设对区域经济有着推动作用。在景区建设中,一方面要求各部门之间做好统筹规划,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又要注重景区区域总体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做好前期勘察工作,利用现有水利资源优势,规划不同等级的景区景观。另一方面要赋予相关部门以权力,实现对关联产业的调整和优化,征集和调动当地居民,使其参与到景区建设中来,为区域经济做贡献。在景区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分散管理、环境保护、资源科学利用的基本原则,以增强景区风景的美观性,营造休闲、娱乐空间。

(三)正确定位,提高景区内的消费水平水利景区建设是推动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旅游业消费模式来说,可将其划分为探险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景区建设中的消费观念也可按照这一要求实行科学规划,为民众提供多样化的消费形式,为游客创造不同的体验,提高景区建设的经济价值。鉴于水利景区建设位置的特征,可将休闲娱乐、水上项目、探险旅游消费观念作为主要内容,让人们在景区游玩中,放松身心,寻求刺激,激发游客旅游热情。在这种消费模式下,餐饮和销售行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如设定特色美食商品或旅游商品销售区域,以具有区域文化的物品吸引人们眼球,既增加对区域文化的了解,也达到深刻记忆的效果,打造独特的品牌文化。

(四)文化创新水利景区的形成充分结合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自然环境满足的是视觉上的享受,文化内涵则填充了内在品质,使该景区更加独特。在水利景区文化创新中,应全面了解地区历史文化内容与建设意义,掌握不同种族的生活习性及发展特点,并将其以科学的方式融入到景区内部,形成独特的风景线。

(五)建立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一是景区、旅游企业间的通力合作,实现产业优化和调整。景区建设中观赏线路的科学设置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景区与外界连接的重要渠道,也是指导游客了解景区景观的途径。在景区要道上,也可借助与企业的合作,实现特色产品的销售或文化的推广,丰富游客游玩内涵,提高景区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实现地区合作,营造良好运行系统。地域合作则是将周边地区与景区结合起来,扩展旅游线路,感受不同的风土民情。以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例,在游览过程中,开设了“川西—峨眉山—成都—青城山—都江堰—九寨沟”和“蜀南竹海—乐山大佛—成都—都江堰”等国际旅游精品线路,使游客感受不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同时带动游客消费。

三、实例分析

景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上文当中,笔者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以下就将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具体地分析水利景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印证笔者上文的论断。

(一)工程概况山西省和川引水枢纽工程位于临汾市安泽县和川镇岭南村东的沁河干流上,是山西省应急水源工程之一、省重点工程,同时也是山西大水网建设中的第七横,主要功能是城市生活、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兼顾防洪,是一座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以上河道长度为134km,控制流域面积为2653km2,年平均入库径流量为1.48亿m3,总库容为1756万m3。大坝防洪标准设为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枢纽大坝为浆砌石、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5m,坝顶高程为900m,最大坝高27m,最大泄量为2636.26m3/s。和川引水枢纽工程通过引沁入汾输水工程和草峪岭隧洞,实现跨流域调水,沁河水自流进入临汾盆地,形成以和川枢纽为龙头,与五马水库、曲亭水库、涝河水库、巨河水库组成五库联调的格局,形成“长藤结瓜”式的供水体系。目前,工业供水用户主要集中在临汾市襄汾县邓庄工业园区,农业供水用户集中在洪洞县南垣灌区一带。设计最大引水流量17m3/s,年总引水量5900万m3,自2010年至2019年底已累计向临汾供水3.3亿m3。和川引水枢纽工程成功实现了水资源丰歉互补、合理调配,为临汾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水支撑作用。

(二)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山西省和川引水枢纽工程于2019年底完成省级水利风景区评审,“和川水利风景区”正式挂牌,随之开展的一系列水利风景区景观建设,不仅提升了水利工程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极大程度地带动和促进了安泽县的经济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人流量,产业链也由此得到升级:1.水利风景区景观建设前中后期人流量对比:前期知名度仅局限于工程附近,且环境、服务等设施不完善,人流量较少;建设中期经过一定的建设及宣传,各种设施逐步完善,知名度有一定提高,人流量相比于前期增加3~6倍;建设后期借鉴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区经验,可做出一定预测,在景区建设完成后,各种设施完善,经过大力宣传,知名度大大增加,人流量出现井喷趋势随后再趋于饱和,将稳定于一定数值。2.对安泽县经济的有利影响:2020年7月15日山西省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同意将和川水利景区作为山西电影制片厂的影视拍摄基地,同时整合安泽县自有旅游资源,打造覆盖水利风景区和安泽县各景点的精品旅游线路,这将带动所在地即安泽县范围的旅游、文化、餐饮、住宿、科教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推动相关产业链臻于完善,增加就业岗位,从而有力促进安泽县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3.对安泽县人民生活的好处:水利风景区建设,大大加强了水库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打造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也带动周边乃至辐射整个安泽县域的人民群众都自觉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付诸于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推动安泽县整体生态环境面貌的提升,美好的环境使得全县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风景区发挥了“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弘扬水文化、促进绿色发展”六大重要功能,满足了人民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生态水、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幸福河湖的迫切需要。水利景区建设应当融入当地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之中,既统筹当地所有资源、文化、产业等因素,又突出自身特色,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打造优秀的旅游品牌,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达到综合性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华杰.旅游景区商品流通性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9

[2]李仁国.沿海地区旅游景区建设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

[3]王祥武.景区经济与农村发展的空间匹配演化及影响因素[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035(003)

[4]杨思宇,盛东.湖南省水利风景区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6)

[5]杨吉.中原经济区建设下的河南省红色旅游教育价值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89(02)

第5篇:景区建设管理范文

1景区建设经济成本管理

景区建设经济成本管理是指在整个建设工程中,为降低费用进行的管理,主要包括各项建筑项目成本计划、预测、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目的是降低成本费用,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景区建设的经济成本涉及材料、机械、人员等众多方面的因素,各因素之间关系复杂,无疑增加了成本管理难度,因此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经济成本管理措施。

2景区建设经济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技术落后

现阶段我国景区建设在控制施工成本时,只是进行简单的分析,很多时候都没有从整体上进行研究,导致无法让资源供应与成本支出更加合理。对于景区建设方来说,很少在施工前对成本进行规划,建设成本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2.2内部管理混乱

国外先进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对我国建筑行业影响很大,显现了我国建筑企业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1]。尤其是经济成本管理部门没有下权力,导致成本上出现问题后,无法承担责任。并且景区建设方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很少,不能发挥出相互监督的作用,很难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监督成本管理体系。

2.3成本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景区建设在建设工程发包时只把目光盯在经济效益上,经济成本管理却被忽视,导致建筑企业很多施工项目进度缓慢,造成工期延误。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还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一些景区建设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一些问题存有误解。如在景区建筑施工中,对工程招标比较重视,但轻视了后续监管工作,忽视了开工前的成本预算、施工中成本控制工作,影响了工期正常进行,加大了不必要的成本。

2.4成本管理体系、目标不合理

一些景区建设在经济成本管理工作都停留在做表面功夫上,主要表现在施工项目准备过程中,未能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出现权利混乱。景区建设单位内部管理部门未能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不能促进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这对整个工程建设极为不利。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在发展中对投资时的成本相当重视,但对施工企业技术的管理力度不够,这会造成经济管理体系的不合理。只有少数建筑企业真正建立起合理的经济成本管理体系。因此,经济成本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关系着景区建设方的稳定长远发展,能够对景区建设方经济效益带来巨大影响。

3如何加强景区建设经济成本管理

3.1完善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水平

作为景区建设单位,要根据自身业务分工各司其职,将所有管理人员组织起来,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参与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要增强员工技术能力水平与市场竞争意识,强化项目成本核算管理激励机制,以此提高景区建设方整体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制定核量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责任工作制度,让管理人员产生较强主人翁意识,严格把关成本管理。

3.2加强工程项目成本预算

在景区建筑施工之前,要做好工程项目成本预算,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如果不能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工程项目中的下一步工作就无从说起。其中包括对成本的分析、控制等工作。景区建设方要明确成本核算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将本部门内的潜力挖掘出来,激发员工积极性,这样才能让经济成本管理人员正确认识自身职责,切实增强责任心,并正视施工中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景区建设方要积极对成本核算机制进行创新,定期组织内部核算人员外出学习交流,建立科学的经济成本管理机制。

3.3景区建设施工中成本管理要点

(1)进度控制。做好进度控制工作,定期对施工进度、成本进度情况进行检查。

(2)安全质量控制。严把施工方式、材料规格关,严格根据安全操作规范与工程技术规范做好安全质量控制,最大限度降低意外风险带来的损失[2]。

(3)施工材料控制。虽然景区建设方不参与材料采购,但要提前对施工方式、材料规格、施工图纸等进行技术交底,避免施工方的误解,给景区建设增加不必要的管理成本。

(4)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景区建设单位要通过工程部门、财务部门平衡调度资金,全方位分析工程成本,并采用有效措施改正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偏差。

3.4工程结束后成本管理

3.4.1质保阶段成本管理

(1)施工完成之后,景区建设方要扣留5%的工程款,监督施工方履行维护管理职责。

(2)合理延长质保期,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对已完工的建筑要给予更多时间考验,以降低景区建设单位成本风险。

(3)建立质保阶段奖惩制度,监督施工方落实好质保措施。

3.4.2交付阶段成本管理

(1)景区建筑工程项目质保期满后,景区建设方要对整个工程进行验收。要对工程质量、合同履行约定、工程量进行认真核对。如遇工程未达标,应与施工方协商解决。

(2)景区建设单位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提前做好建筑工程项目交付后的管理方案。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