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生物课堂教学范文

生物课堂教学全文(5篇)

生物课堂教学

第1篇:生物课堂教学范文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都在十三四岁,虽然他们的生活经历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还很少,但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却是成年人难以企及的.为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备课时注意挖掘学生会有所了解但又认知不太清晰,或者生活中有所接触但不能用生物学知识进行理解的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来,以拓展课堂上的生物教学资源.而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做好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点拨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地自己发现、自我探究.同时,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探究成果,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这样的课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材学习的理论化、枯燥化,而且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把握教材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自我发现和探究.这样一来,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学生更深层次地认知了自己从生活经历中发现的生物学知识,同时也更牢固地掌握了教材中的生物学知识.这样的课堂,形式多样化,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性爆棚,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迁移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

新课改更加强调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学习素养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实际,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更易于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现象的认知与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去.如在讲解完一节新课内容后,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来做自我总结,一个学生的总结总会在准确性、全面性方面有所欠缺,而多一些学生进行总结,也就会是的教学总结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在进行课堂小结之后,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而这些练习题又要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最终在知识的迁移运用中,结合生活实际来独立完成.这样一来,通过练习,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习上耐心求知、善于钻研的探索精神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练习作业,学生总会或多或少地获得一定的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又因为这些认识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的,也就容易获得更多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将更加浓厚,持续得更加长久.

三、激发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生物学习的热情

对一门学科的教学,只有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教师的教学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够学得高效、有实效.在此,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需要教师能够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于生物学科来讲,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生物教师必须能够结合大自然中的生物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能够更易于学生感知.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才能更加积极、主动,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赢.如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结合现实生活实际,组织学生搜集有关素材,然后进行知识问答竞赛.当然,这样的教学要基于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如搜集素材的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完成,而知识问答竞赛活动,则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浓厚的参与热情,也就会竞相作答.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动力.

四、结语

第2篇:生物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生物课堂;学习;兴趣;主体作用;兴趣小组;课堂生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约有40%的学生感到生物课堂是枯燥无味的,认为老师很严肃,不够亲切;近半数学生认为上课是很苦很累的事。很多学生(约占60%)承认自己上课经常走神,原因多是老师讲得太多,学习内容缺乏趣味性。以上这些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抛弃过去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合理地使用教材,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为此,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与研究。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很多中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是因为生物课讲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或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理过程。但在当今视讯高度发展的时代,中学生早已不再满足于老师口中念念有词的“生物”了,而是希望老师能够带领他们遨游在生物学的海洋中。实物投影仪的出现,使老师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只小小的昆虫慢慢在学生面前解剖开来,如:在讲述初一《生物》“节肢动物门”一节时,抓一只蝗虫,置于实物投影仪的展示板上,对照实物在讲解的时候,课堂显得那么充实。然后,你可以亲自将蝗虫的头、胸、腹部指出,并数一数蝗虫有多少对足,甚至可以把每一对足拔下来,比较一下这些足有什么特点,特别能突出一对发达的后足,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蝗虫那么能跳……恰当地运用各种媒体,把实物再现在学生面前,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有专家说过:注意是心灵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是要经过它才能进行的;注意是保证学习的必要条件。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我奉行“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教学原则,其核心是主体参与。有效的主体参与能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其自学能力,从而发展创造力。具体做法如下:课堂上适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是一种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学生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如总结鸟纲特征时我便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再如,教材中出现了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有时讨论会陷入困境,但学生经历了一番研究和思考,思维得到了发展,在探索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有时学生可能产生争论,思维得到从发散到集中的训练。“条件反射的建立”这一难点,我就是以小组讨论形式突破的。实践证明,小组讨论人人参与,增加了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学生参与面广,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勇气。同时,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多向思维,淡化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逐步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习惯。

三、建立兴趣小组,做好实验

有的农村学生基本上没动手做过实验,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广泛观察,使之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发展思维能力;也应通过自制简易教具、标本,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动手能力;通过提问、讨论、讲故事等培养训练表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和有关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在课堂中应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理论知识实际化

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入手: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会降低酒精质量。

五、师生相互切磋,把课堂互动引入高潮

1.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学,经学生思考、体验,在个人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各自见解,并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互相补充与纠正,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以肯定、鼓励为主的形式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不能任其自流,无休止地争论下去,必须适可而止。

2.锻炼学生发言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概括能力。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表情,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发言,消除其胆怯心理。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每个环节中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小组,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这样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可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从而达到全面强化效果。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小结能力。学生预习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只归纳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而不理解的知识点就难以归纳。因此,教师在知识归纳中起指导作用,让学生起主体作用。要处理好“空白”教学,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处理要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为他们留有发挥的余地,不把学生的思路拘禁在教师设置的教案框框内,问题讲到关键处有意卡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3篇:生物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改变;低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一、生物课堂教学中“低效性”现象产生的原因

出现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性”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但我以为主要还是由当前的生物学科的教学现状、老师的教授效果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三个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所造成的。

(一)当前初中生物的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成效提升得不明显。究其原因我认为既有多年来生物学科地位低谷的沿袭,又有学生及家长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方面的因素,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与建议。生物学科处于边缘化:学校方面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用于学习本科目的时间太少。这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生物教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目前,各校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学校在安排课时减少生物的课时数,个别学校甚至每周只开一课时,而且多数学校实验课都不上,这样把本该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堂变得照本宣科、死气沉沉。因此,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和国家教育部对初中生物教学课时的规定,要求教师认真授课、学校按规定安排课时是当务之急,这样就能基本上满足学生本应获得的知识储备,是学生学好生物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基础和前提,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师的教授效果

当今的生物课堂,大多学校都不做探究实验,课堂都以讲授为主,班级有多媒体也都形同虚设,有人听课时用,无人听时闲置着,所以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很差,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三)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家长的认知能力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生物基础的好坏,学生学习中的方式方法,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学生本身个性和接受能力及家长的配合力等,具体表现在:一些学生自学能力薄弱,抓不住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家长不支持,有的家长甚至说“生物学科不参与中考,不必太在意”。

二、改变生物课堂低效性的对策

新课程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课堂探究、分组实验是合作、交流的主要方式。众所周知,实验探究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启发、补充,获取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物素养,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方式。为此,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觉得要想改变生物课堂的低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恰当地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转变角色,甘当配角。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一定要多给学生机会,放手让学生尽情发挥,充分给他们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要给学生必要的评价、激励,让他们主动发展,提升能力。

(二)精讲多练,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指出重点和难点,上课时要把知识点讲准讲清,杜绝“满堂灌”,要精讲多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悟到生物学科适合于当堂消化知识点,我一般采用让学生总结重难点到提问巩固到拓展题片(或幻灯片)的形式,多年来,学生受益匪浅,教学成绩显著。

(三)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教学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要求生物教师所有探究实验必须按规定完成。教师除了讲清实验课的目的和步骤及演示操作外,还应多参加学习和研讨。比如,和本校同科教师研究实验材料是否可以更换,实验步骤是否可以改进,或哪些是实验课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或多外出学习校外的先进实验方法和手段,比如国培。近几年来,本人先后参加过东北师大和吉林师范学院组织的“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我都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并把教师授课课件拷回来,便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借鉴使用,有了一定的高度,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很快。

(四)实行多种教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进行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的接受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它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可以快乐地进行学习。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创设情境,刺激灵感,启迪思维,便于掌握知识要点;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更好,尤其生物这一科利用图片视频效果更直观形象,学生兴趣浓烈,教学效果甚好;探究式教学是近年来新型的授课方式,在各学科中均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学上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和科学实验法,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中应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完成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有的学生还主动撰写心得体会,教学实效性极强。

第4篇:生物课堂教学范文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标准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初中生物是一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学科,我们要依托新课程改革,做一个称职的初中生物教师。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兴趣地激发与培养,着眼于学生科学态度与严谨作风的培养,使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那么我们如何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呢?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

教学思想与观念指导着教师的行为,是设计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搞好课堂教学就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指导思想,学习全新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的教学观念,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首先,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学生记,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知识处于单向传递过程,学生只接收不输出,这样的学习方式违背认知规律,是不科学的。新课程提倡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此为指导思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中来。其次,制定三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技能、提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以往以知识技能为主的一维教学目标,而要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三个维度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在教学中将三个目标割裂开来强行加入,而是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与渗透,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将创新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对这一点教师要有一个清醒而全面的认识,不要将学科教学与创新教育割裂开来,也不要片面地认为进行创新教育就是简单地开展几个综合实践活动。要加强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将创新教育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为学生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创新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激情。要鼓励学生质疑教材、教参与教师,大胆地提出个人见解,对教材上的实验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意见,真正实现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三)立足教材,整合其他教学资源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部分教师视教材为权威,不敢越雷池半步,严格地按照教材与教参进行教学。以教材为重要的依据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将我们的教学锁定在教材上,一方面要认识到教材是编者根据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学生情况所编写的,具有初中生的共性。但是各地区、各校还有特殊性,我们要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对教材的编排顺序与知识点的主次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使教材更加符合地区特点与学生实际。另一方面要整合教材之外的其他教学资源。我们要认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从报刊、网络等获取更多的信息,教师也不能将自己限制在教材中,要优化整合教材之外的其他资源,将生物学科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使我们的生物教学真正走向社会,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动力源。学生只有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才能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以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这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康托尔说过:“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一系列巧妙的问题,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激情。如在学习“植物的营养繁殖”时,我提出要想在一棵果树上结出两种果实,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对于这一问题,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可以作出准确的回答:嫁接。再次提问:“那么谁能来说说为什么呢?”这下可难住了学生,学生一时不知如何解决,此时导入新知,告诉学生通过此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以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多媒体以图文声像来传递教学信息,有利于将抽象难懂深奥的生物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也有利于实现枯燥无味单调呆板的教学氛围趣味化、生动化,以全新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手段向学生呈现知识,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感观刺激,向我们展示着多媒体教学的魅力。这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如认识青蛙捕虫的动作,这一动作是瞬间完成的。采用传统教学,学生难以观察全面而仔细。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利用多媒体演示将青蛙整个捕虫过程缓慢而细微地呈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化解了教学难点,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三)以生活架起学生与生物的桥梁

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生物的影子,我们要用生物学科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生活,以生活架起学生与生物学科的桥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了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生物信息,如糖拌西红柿或腌制黄瓜时会出现水,咀嚼馒头时口中会有甜味等等,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与熟悉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可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重要契机。

第5篇:生物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生物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

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而且更倾向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呈现出情绪化的特征,面临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则会严重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高职生物课程是生命领域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生命现象相关知识与内容。它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不仅让学生难以理解,还相对比较枯燥。多媒体技术具备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直观、形象的展示生物学教学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强理解,还能够扩大课堂信息容量,并及时更新学习内容使其能够与时俱进,因此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教师们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从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学情出发,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转变教师的角色,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1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多种传输手段将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真实的形式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在高职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加直观的体现出知识的内涵,对一些抽象、难以观察的概念、现象等可以通过图像或视频的形式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获取教学信息,感官认知更加鲜明,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获取理性知识。例如,在讲授《血液循环》一课知识时,老师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讲解清楚心脏的泵血过程,学生们也难以听懂,更无法真正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形式向学生们演示整个泵血过程,让学生们通过观察轻松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这样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知识探究过程中来。

1.2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呈现方式,调动学生们的感官,改变对学生的刺激程度,从而能够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学生们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面的不足,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进行《消化系统》一课的讲解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可以突破难消化这一难点知识,此外还可以突出此知识点的重要性。多媒体以动态的形式展示书本上静态的理论知识,更加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3能够扩大课堂信息容量

想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知识,需要教师们提升教学效率,扩大课堂信息容量。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而在高职生物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矛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展示教学信息,而不再仅限于黑板和粉笔,这让教师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在更加广泛的空间里向学生展示更多的信息知识,扩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例如,在教授《神经系统》一课内容时,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开展不仅要花费较多的教学时间也不利于学生们的理解,而如果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调节方式就可以有效缩短教学课时,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获取并理解新知识。

1.4有利于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多媒体通过更加直观、形象、具体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画面而培养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在分析多媒体课件内容时,又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们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2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1不能用多媒体替代教师

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自己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因过度使用多媒体而让自己成为了多媒体放映员,而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内容加以思考和探究成为了课堂的观众,那么教学效率无疑会被大大削弱。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当对其加以合理运用以便于自己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不能用多媒体替代自己教师的身份开展教学。

2.2不可只重视多媒体的呈现形式

教师应当理性的认识多媒体教学,不能因滥用多媒体而影响了教学效率。尽管多媒体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但是它在教学中也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强调呈现形式,就会出现分散学生注意力、掩盖重难点的现象,反而会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抽象、难懂、不宜讲清楚的知识点,一方面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知识。

2.3不能用多媒体替代其它媒体

尽管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其独到的优越性,但是其不是万能的,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不能用多媒体替代其它的媒体。例如在学习人体构造时,通过让学生拆装人体模型的方式学习体腔内各种器官及其位置就比多媒体教学更加有效,教师不能用多媒体替代人体模型的地位。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开展教学,以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因此,在高职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用多媒体替代其它媒体,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3多媒体技术在高职生物教学中的额应用方法与策略

3.1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

一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也是高职生物教学的针对对象,学生们处于青年时期个性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然而他们认知知识的重要途径依旧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感性经验支持。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从感官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探究理解抽象概念,让他们学会使用语言符号去表达事物及其规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明确教学目标是课程进行的前提,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教师要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向同学们传递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重点内容,教师要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加强学生们的记忆;对于难点知识,则要在学生们理解重点内容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的对他们加以引导,更好地突破难点。

3.2丰富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需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借助教师的帮助,对已学知识加以重组构建从而转化为新知识。所以,多媒体教学不仅要分析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目标,还要创建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信息容量,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信息和资料,提升学生们的主动探究意识。教师在向同学们展示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处于好奇心提出各种问题,而学生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主动去探究问题。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与老师在不断的询问与答疑中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内容的探究过程中,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在探究和解疑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从而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4总结

多媒体教学技术图文并茂,能够用更加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从而化抽象为具象,化繁为简,可以达到扩充教学信息容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效果,让学生更加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学生学情和研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充分展示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高职生物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5,(70):143-143.

[2]刘明会.高职生物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J].青春岁月,2017,(26):2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