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外包账务处理范文

外包账务处理全文(5篇)

外包账务处理

第1篇:外包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会计信息

一、引言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环境下,中小企业出于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考虑而进行财务外包逐渐发展为常态。该方式对于中小企业规范自身财务管理和集中优势专攻核心业务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现阶段记账行业缺乏规范,各财务外包的公司良莠不齐,恶意低价竞争现象颇为严重。部分中小企业仅将财务管理作为应对税务机构等国家部门的工具,重价格轻质量的选择方式较为通行,使财务外包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屡禁不止,对中小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带来潜在风险。经调查,内部监督不完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和经营者追逐利益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成因[1]。在此情况下,研究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及应对对于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财务外包涉及到公司财务工作流程设计、财务人员发展及利益和职能划分的调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变革[2]。作为财务外包的两大主体,承包商与发包公司的情况均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发包公司将财务外包后,自身对会计信息的掌控大幅下降,可有效避免财务造假及营私舞弊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发包公司的会计信息控制主要体现在自身地位和选择承包商两个方面。除此之外,原始会计信息存在较多商业机密,若承包商与发包公司之间缺乏信赖,则发包公司会出现一定的瞒报和谎报信息的情况,对会计信息可靠性造成负面影响。财务外包的流程与会计信息的得出存在直接关联,也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是会计信息的采集方式。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承包商进行相应的人员培训和指导以辅助会计信息的录入与采集,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信息的统一传送和核对也能遏制内部人员进行财务舞弊。但会增加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流程造成时间延误,影响会计信息及时性。二是合同与协议。明确责任与义务、业务处理方式和流程,保障双方利益是合同签订的主要作用。但信息本身的不可知性、缺乏评判标准和依据、外包效果的不确定性是合同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服务级别协议则可在前期详细规定财务外包情况及问题解决方式,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其合理性与恰当性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家未制定统一收费标准,财务外包也缺乏激励和绩效评价,双方会为自身利益考虑而压低价格,进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降低。三是财务外包流程。承包商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会计处理方式虽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更透明和规范,但是,也会忽视行业特色及公司特质,对信息相关性和重要性不利。四是宏观环境。财务外包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部门监管力度也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二)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领域

在总结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案例情况后发现,信息失真主要分布在以下领域:一是成本费用领域。在财务外包后,若票据较多一般承包商会每月派遣职工处理账务,月初申报税务,但是承包商本身客户众多,一般纳税人还要出具财务报表才能申报纳税,工作量大且人员有限,承包商通常选择流程化方式进行账务处理,无暇深究账务实质,出具的会计信息成本及库存难免失真,管理及销售费用难以准确界定;二是固定资产领域。中小企业大多疏于管理,对固定资产辨认不清,还存在年初购买却在年末向承包商提供相应原始票据的情况,也缺失固定资产管理表,因此年末清算时易出现账实不符且账目混乱的情况,而且,承包商在未能实地考察状况下固定资产领域的会计信息会出现失真情况;三是利润领域。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中小企业与承包商之间可能存在传统风险,通过将与经济业务无关票据入账填充费用或随意更改存货核算方法等方式操纵利润,若承包商不服从,则发包公司可能更换其他承包商或出具虚假发票方式操纵利润,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四是往来账款领域。中小企业大多对会计信息要求不高,而且当前记账行业较为混乱,低价竞争客户方式盛行,导致中小企业随时更换承包商现象较为普遍,而且严谨的往来款项账目处理需要花费较大的财力和人力,中小企业通常不会为此付出过多资金,承包商也会为自身利益草草了事,导致发包公司账务依旧处理不清晰准确。

三、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分析

(一)企业简介

安阳睿恒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恒数控)成立于2011年,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一家研发和生产高精密数控轧辊机床和激光加工成套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为3200万元,员工百余名,中、高级工程师二十余名,掌握了20余项轧辊加工处理的关键技术,年产300余台高精密数控轧辊车床,为多家钢铁企业解决了轧辊加工及轧辊耐磨技术难题。公司发展前期为抢占市场而快速扩张,主要精力多用于市场开发和生产,财务部门发展重视程度不高,选择了本地的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为财务外包承包商,负责公司账目处理。2019年,公司出于业务发展需求考虑,准备更换财务外包承包商,但是发现公司账目较为混乱,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程度失真,无法顺利交接。

(二)睿恒数控财务外包下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1)存货失真。由于睿恒数控决定与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解约转而寻找其他财务外包公司,在进行财务交接时需要全面盘点库存商品与存货。在此阶段,睿恒数控该项科目承包双方账目不一致,数据存在微小差异,而且与实际存货存在较大偏差,不符合账实相符和账账相符的会计信息要求。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数值差异,主要是在购入存货和结转成本方面处置不当。前者主要表现在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主要根据购入存货发票入账,与入库单存在微小差异,但是,睿恒数控部分存货在购入时并未向销售方索要发票,因此,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未将该部分列入存货账目中,造成数据的较大偏差。成本结转方面的问题可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上,为了更清晰表现睿恒数控的情况,特摘抄了公司2018年度后半年营业收入与成本的具体数据(见表1)。由表1可知,睿恒数控2018年下半年度的营业成本率一直保持在0.67和0.68之间波动,仅有12月份出现大幅上升。其中,12月份的营业成本率变动颇大的原因在于当月出现了销售退回的情况,为此,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冲回了营业收入,但成本方面却未能冲回,若财务人员按照正规流程处理账目,则睿恒数控12月份的营业成本率也会稳定在0.68。如此精准的成本控制难免让人有些难以置信,在实际情况中需要睿恒数控拥有精密准确的成本控制系统。而且,睿恒数控主要在生产部门进行成本控制,相应数据由该部门依照实际生产估算而来,并且公司也并未将估算结果告知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财务人员。依照高度一致的营业成本率数据可以推论出,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相应成本数据是由营业收入乘以一定比例得出,未能保持审慎职业态度严格核查睿恒数控的账目表,最终导致睿恒数控存货出现较为严重的账实不符情况,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较大负面影响。(2)固定资产失真。睿恒数控属于机械制造业,从企业属性来讲相应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在公司总资产中占据相当大比重。但睿恒数控2018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当年度公司的固定资产仅有三十余万元,但是,公司属于中小企业而非小微企业,年产值近千万元,固定资产价值与睿恒数控的产能和公司规模不符。为此,睿恒数控的财务人员进行实地盘查后发现,公司固定资产原值变动不大,后期由于不断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导致数值偏低,实际固定资产与账目存在不实之处。在深入探究过程中发现,睿恒数控成立初期购进了大量固定资产,后期相应资产购置频率较低,而前期的固定资产由于常年折旧而导致净值不断减少,但实际上,部分多年前已停止折旧或折旧期限已满的固定资产并未停止使用,而是在厂区正常运转,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并未能根据睿恒数控实际情况进行固定资产的账目处理,而且也透露出未积极履行实地盘点的核查方式。同时,睿恒数控在2015—2017年间也陆续增添了部分固定资产,然而未能与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积极沟通与交流,或许出于减税避税目的或承包商财务人员缺乏严谨工作态度,导致新添置的固定资产当期成本费用化,进而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除此之外,税务部门更加注重大型或上市企业纳税工作而忽视中小企业缴税情况和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内部人员未进行实地盘查,都是导致固定资产失真的成因。(3)无形资产失真。睿恒数控是河南省内有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与各大高等院校合作及自身科研力量的投入掌握了20余项轧辊加工处理的关键技术并获批相应专利,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睿恒数控拥有安阳市激光加工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行研发的专利投入运营后还享受即征即退的自行开发软件产品优惠政策,但是睿恒数控的账目中却没有无形资产仅有研发支出。其原因在于睿恒数控自己掌握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的申请,而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则仅负责报税,并不明晰睿恒数控的研发立项书及专利等具体信息,睿恒数控认为其属于商业机密因而未向承包商透露。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为睿恒数控出具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后,公司财务及管理人员未引起足够重视,外包人员也在明确知悉睿恒数控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却无无形资产后也未进一步追究,使得财务处理与睿恒数控实际情况相脱离,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4)往来账款失真。在更换财务外包公司时,通过账户清查与交接发现睿恒数控的应收、应付账款分别与客户及供应商的账目存在差异,无法一一对应。同时,睿恒数控的采购与销售部门还存在往来手记流水账,而该项账目又与企业财务账目上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却与客户和供应商的账单结果相近,表明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未能谨慎核实往来款项账目,而且睿恒数控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未能及时准确按照往来账目原始单据进行账目的录入与核算。经了解,睿恒数控应收应付账款仅凭借发票和银行转账记录来进行账务处理,同时每月向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提交当月原始数据,其中还存在管理人员疏忽未能按时提交转而下月一起提交的情况。在此状况下,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会计人员和出纳分别通过月末盘点发票明细单和银行流水来进行账务处理,至于部分现金交易和未开具发票的交易事项则未能录入账目之中,造成往来款项账实差距颇大的局面。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在未能正确评估睿恒数控客户及供应商数量和未专门与企业进行账目交流与对接的情况下就直接采用添加三级科目方式进行记账,甚至出现了一个企业在预收、预付、应收和应付账款四个科目下均有挂账。现金交易及未开具发票的交易事项未录入也使得睿恒数控部分科目借贷方相互冲抵后余额与现实账目不符,为此,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为睿恒数控建立了辅助账套,但是前期已入账业务并未转入该账套,随着时日渐久睿恒数控的会计信息失真也愈加严重。

(三)睿恒数控财务外包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1)睿恒数控自身财务管理不严。睿恒数控管理层及财务人员未能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将财务进行外包之后不仅缺乏与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的沟通与交流,而且对其出具的会计信息也未尽到监督和审核的义务。同时,睿恒数控明显精力更加集中于发展主营业务和扩大公司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缺乏利用会计信息改善公司经营水平的谋划。睿恒数控内部财务管理水平也明显偏低,往来款项管理交由采购与销售部门负责,且部门有自己的手记流水账,但并不与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和及时反馈往来款项数据信息,财务部门自身职能难以发挥。睿恒数控生产部门单独负责成本核算工作,财务部门未参与其中,导致睿恒数控财务工作与生产经营实际相脱离。睿恒数控在将财务外包后,各部门仅在月末负责将相应发票等原始单据交给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而具体账目处理与最终结果则并不关注,同时,睿恒数控对财务工作的关注仅停留于应对税务机关纳税工作,不参与财务处理工作,事后的检查和审阅也有所欠缺,使得会计信息失真情况愈发严重,逐渐落入恶性循环的漩涡。(2)财务外包公司未秉承审慎态度严格遵循账务处理流程。为提高工作效率,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决定采用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方式进行账务处理,同时也未严格秉承谨慎性和审慎态度仔细核查公司账目真伪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部分基础性财务工作未能落实到位,仅机械的记账和报税,也缺乏与睿恒数控的沟通与交流,导致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出具的财务报告无法提高睿恒数控经营发展与财务管理水平,也未深入挖掘公司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财务人员仅依靠税控与网银系统来确定往来款项,缺乏应有的谨慎态度,而且公司难免存在一定现金交易及无发票交易事项,财务人员在未积极向睿恒数控沟通的情况就直接进行处理,对不确定情况采取无视态度,导致睿恒数控会计信息失真。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在进行成本核算时直接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估算,而非查阅睿恒数控的生产部门数据,表明财务人员不负责任存在明显的玩忽职守。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定期盘点也是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应尽的义务之一,但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从未盘点睿恒数控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出具的财务报表也未做基础财务分析。面对明显偏低的固定资产净值、按照一定比例估算的营业成本、无形资产数值为零和仅凭借银行流水及原始票据的往来款项等问题,财务人员也未能严谨调查和理性取证,各项财务工作仅仅流于表面形式,未真正对睿恒数控负责,导致公司会计信息失真。(3)财务工作内部控制缺失。睿恒数控将财务外包给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双方均未对财务工作抱有足够重视,都未针对财务工作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睿恒数控提供原始票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无法保障,而河南顺和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在未与睿恒数控沟通情况下就对不确定事项按照主观意愿进行账务处理,对财务工作应用的监督基本失效。

四、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建议

(一)鼓励发展新型记账模式

外挂财务部会承担财务部门所有的职责和义务,每月会计会出具财务报表并交由总会计师签字并进行财务分析,而出纳则汇总资金情况交由发包公司管理人员过目,税控管理员要根据增值税发票抵扣联制作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表,由发包公司管理人员审核后签字。外务外包公司设置的外挂财务部记账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则为:第一步,沟通咨询部月初要根据发包公司情况向其发送月度财务工作计划,同时将上月提交的原始票据送还给原公司;第二步,发包公司依照沟通咨询部计划在月末移交企业原始票据,分类后传递至下一步骤,同时为划清各小组责任而需要进行签字确认;第三步,会计组进行初步处理后建立账套,并将数据录入其中,进行规范化、流程化和标准化管理,账务处理完成后交由审计组,并在工作流程单上签字确认;第四步,审计组进行账务审计,发现问题后反馈给记账会计并由其进行更正,随后在工作流程单上签字确认;第五步,会计组依据账务处理结果出具财务报表,随后交给申报纳税小组和沟通咨询部;第六步,沟通咨询部将报表交给发包公司管理人员,并负责解答其疑问和提出有针对性的财务方案;第七步,申报纳税小组依财务报表在征缴期内完成申报及纳税工作;第八步,所有财务工作完结后由沟通咨询组将发包公司全部资料归集存档。通过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外挂财务部可有效避免会计与企业串通造假,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透明度,使会计信息更具可比性,能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财务工作的严谨性和容错率等特性要求财务人员尽量降低失误,以免造成经济事故。为此,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就成为保障财务工作质量的防护壁垒。外挂财务部记账模式中就蕴含着一定治理举措,例如:票据审核界定了责任归属,降低了财务处理出错率;单独设置审计组,避免会计私自修改账务事件的发生;沟通咨询组的设立有效阻隔了发包公司与会计人员的串通造假行为;流程签订也有效划分了权责,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二)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财务外包平台可借助建立企业共享信息档案的方式有效制约中小企业投机逐利行为,避免因发包公司自身恶意隐瞒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造成财务外包公司信誉受损、客户量减少和影响正常经营运转等问题。财务外包平台可为正在托管或托管过的公司建立信用档案,按照企业递交信息的正确性与完整性来评价当年信用指数,年末汇总计算具体分数后将结果展示在财务外包平台上,以帮助承包商了解和掌握企业信用情况。同时,企业的信用指数还要建立划分标准,信用值级别越高享受更高的费用优惠,与之相反,当公司该项数据低于合格线后,财务外包公司可增加其托管服务费,级别越低增加的费用越高,以此来促使中小企业提供更为真实完整的信息数据,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建立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信息共享平台

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信息共享平台可借助信息共享这一优势解决承包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方便发包公司选择优质财务外包公司并监督其工作,促使财务外包公司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度和服务质量,降低会计信息失真发生几率。优质的财务外包公司得以被更多中小企业发现和关注,托管服务费用出现差异,服务质量越高则中小企业愿意付出的费用也会有所增长,避免因抢占市场而采用恶意低价竞争方式而扰乱正常市场秩序。除此之外,统一的会计处理标准也能有效规避恶意更改变动会计处理方式来粉饰财务报表和避税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李晓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防范对策[J].商业经济,2017(2):134-136.

第2篇:外包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新收入准则;企业运输费用;账务处理

一、前言

2021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已全面施行新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最大的变化在于不再是单纯的以风险报酬转移为标准,而是改为以控制权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或时段的判断标准。在实务中,确认收入的过程也变得复杂化,要求财务人员不能再是简单的按照销售部门提供的数据入账和开发票,而是需要通过确认合同内容,了解合同约定的义务、价值分摊及合同履约进度等来判断收入确认的金额等。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收入确认五步法,即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履行每一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目前无论是国内销售,还是出口销售,在销售合同中都普遍包含了商品的运输约定,包邮到家、客户自提、出口销售采用何种价格条款等等。这些约定的复杂性,对是否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及价值如何分摊的判定,都给财务人员造成了很大困扰。以家电行业为例,大型电器的出口运费率能高达10%以上,运输服务相关的账务处理方式对于财务报表的影响是重大的。因此,对企业运输费用的账务处理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新收入准则下企业运输费用的账务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新收入准则下企业运输费用的账务处理的建议,为实务操作提供思路。

二、新准则关于运输服务的账务处理规定

在2018年12月11日,财政部会计司了关于运输服务的账务处理指南,指南中列举了甲公司在不同的条款下销售产品并承担运输费用的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的关键区别就在于甲公司承担的运费是发生在产品的控制权转移之前还是之后。通过该指南详解不难看出,根据新准则的思想,首先要判断运输服务与商品销售是否分别构成履约义务,如果运输服务是发生在商品控制权转移之后,则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否则不构成。如果判断后认为运输服务构成了单项履约义务,且公司为主要责任人,那么公司就要在完成运输服务约定的义务后确认此部分为其他业务收入,对应的运输成本结转为其他业务支出。如果运输义务尚未履行完毕但已经收取了客户的全部价款,则需要拆分出此部分的金额确认为合同负债,列示为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同时已支付的运费成本,则需要确认为合同履约成本,列示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而在原准则下,我们并不需要区分出全部价款中的货值部分和运输服务部分,全部依据产品风险和报酬转移的时点确认收入即可。同时,我们在确认运输成本时,只需要判断其发生的环节就可以确定账务处理的科目。比如工厂生产的产品完工并判定合格后,需要从厂房转运至成品仓库存放以待销售,这期间发生的运输费及仓储费就属于销售环节之前的生产环节相关的成本,应该确认为生产成本。再比如,如果公司已经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开始履行义务,从仓库发出商品开始运输,那么这期间发生的费用就属于销售环节,应计入销售费用。

三、新收入准则下企业运输费用核算中的问题

在新准则下,如果仍然延用原始的业务流程,是很难对收入业务准确的计量和记录的。会计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要有所改变,但是在改变的过程中,随之也产生一些问题。

(一)合同识别的问题

新收入准则规定,企业运输费用核算首先要做的就是识别合同,然后是识别单项履约义务。但是实际工作中,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由于销售人员业绩压力大,法律知识欠缺等原因,合同的签订很可能并不规范,权利义务的规定也没有那么明确,不能给会计人员提供充分的,有效的信息。这就使在业务发生后,才得到信息的会计人员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难以准确判断的要点,多数情况也只能根据销售人员的口述进行简单的判断,这就给财务报表的准确度降低埋下了风险。

(二)运输服务的计量问题

在识别完履约义务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确定交易价格及交易价格的分摊。一般来说,国内销售发生的运费较低,而且运输周期短,运输服务的履约进度及金额对会计期间和报表列示的影响都比较小。而在出口销售中,跨境运输的周期较长,比如从宁波港运至南美向大约需要35天,而运输到西非方向大约需要50天左右,如果换做其他港口起运,需要的时间会更长,因此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收入及成本的确认很可能会跨越会计期间。并且出口海运费和空运费都很高,合同签订也更复杂,国际贸易的价格条款种类也很繁多。那么就出口销售来讲,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中贸易术语包括E组、F组、C组、D组等。其中C组条款为主运费或保险费已包含,其中包括CFR(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IP(运费、保险费付至)、CPT(运费付至)等。根据国际贸易的惯例,C组条款下,卖方只需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把货物装运完毕,并向买方提供装运信息及提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货过船舷就可以视为商品的控制权已经转移,就可以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在旧准则下,至此收入确认完毕,只需等待收款即可,但新收入准则,使这个简单的问题复杂了许多。如C组条款与其他组别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价款中包含了运输费或者保险费,并且其对应的运输服务发生在商品控制权转移之后,如果企业作为主要责任人,就符合了财政部的指南中的列举的情况。由于实务中签订合同的时候,一般不会明确区分货物价款、运输费及保险费的金额各是多少,我们即使明确了运输服务构成单项履约义务,也很难明确其中总价格应该如何在商品本身和运输服务间进行分摊。

(三)运输服务账务处理的科目问题

由于会计计量要求成本和收入相配比,如果我们把运输服务视为一项单独的履约义务,并根据履约进度确认收入的话,那么提供运输服务所发生的运输成本也就属于合同履约成本,需要确认为其他业务支出,损益表中列示为业务成本。与旧准则下,运输的成本费用确认为销售费用,报表列示为期间费用有所不同。而这两种不同的列示方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毛利率、期间费用等指标,并影响财务报告的可比性。识别运输服务的义务和确认金额都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并且需要大量的实时数据做支撑,这就使在期后回过头去重新确认比较期间当时的数据极为困难,很可能会造成纵向数据比较的不准确。同时参考近期的部分招股书来看,大部分企业还依然依据旧准则,将运输费用确认为销售费用,也有部分企业已经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对其进行了重新核算和列示,这就使得报表使用者在横向比较行业数据的时候,比较结果有所偏差,偏离实际。

四、新收入准则下企业运输费用账务处理的方法

(一)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的制定

如果按照以前的财务工作模式,会计的记账工作都是在业务发生之后,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只能亡羊补牢。因此我们要想防患未然,就要尽早的参与到业务中去,了解行规,了解公司方方面面的具体业务,从合同签订开始就参与其中,对相关条款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既有利于规避财务报告风险,又能帮助公司争取到更多的权利,使财务人员逐步从幕后走到台前,提高其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地位。

(二)充分利用信息系统

第3篇:外包账务处理范文

(一)数据集中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集中处理,是指依托统一的业务处理平台,由数据处理中心集中进行账务处理的模式。其做法是建设全国数据集中核算系统,依托网络通信、影像传输等技术,将所有账户集中摆放于总行业务处理中心,业务处理中心按既定的标准和流程处理账务,通过一系列交易、计算过程,将账务直接记载于目的账户,账务数据全面存储于会计档案数据库。人民银行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按各自核算业务条线,把分散于全国300多个分支机构核算部门的数据集中起来,突破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地域限制,形成核算业务纵向全国集中,改变了长期以来数据层层上报,报表层层汇总的格局,核算数据可实时查询,日终可下载会计报表,为实现数据发掘、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会计核算数据集中处理,是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模式深层次的变革,既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随之发生重大转变。

(二)流程科学高效。通过核算业务流程再造,减少核算层次,缩短管理路径,做到业务管理扁平化,劳动组合优化灵活,业务处理简便快捷,实现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的规模经济效应。一是业务受理与业务处理分离。尽可能简化前台柜面业务受理操作,将逻辑复杂、环节繁多及高风险业务处理剥离至总行业务处理中心。如依托ACS的营业会计核算,前台网点最低只需配置2人,负责完成柜面业务审核和影像扫描,业务处理中心负责全国2000多个网点的后台处理,根据前台上传的影像信息完成要素录入并进行账务处理。二是减少核算层级。形成总行—分支机构两级核算模式,总行业务处理中心以直接参与者身份与支付系统一点连接,集中处理支付往来业务并统一进行资金清算,各分支机构核算主体以间接参与者身份通过业务处理中心办理系统外资金往来业务,核算主体间资金划转通过系统内业务转账即可完成,核算资金清算和汇划效率显著提高。如依托TCBS国库会计核算,通过减少核算层级,可改变传统模式下预算收入批量处理、层层报解、逐级上划的做法,实现财政收入直达入库。

(三)风险过程控制。风险管理与业务处理同步,会计核算监督贯穿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现事前审批、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各个环节与核算流程紧密结合。一是前移监督关口。如ACS的监督功能,分析核算业务不同特点及风险等级,事先设置各种业务参数,对核算主体及不同层次操作员设置与之相适应的业务权限和管理要求,对特定类型的差错提供事前预警机制,一旦出现错误,系统将自动发出预警信号,从源头上对风险实施刚性控制。二是加强事中监控。在核算业务处理过程中,将风险管理规则嵌入,对重要环节、重点业务和特殊时点等实时监督。如ACS,对超过一定金额的汇划业务,系统参数、账务参数调整等实行与账务处理同步的实时监督;如TCBS,对支出、退库等资金汇划业务,在操作员录入、复核外增加了第三人重要要素审核操作。三是完善事后监督。与ACS同步开发的事后监督子系统,在功能设计上,实施分类监督和重点监督,对重点科目、重要事项逐笔事后监督,对资金风险较小的一般业务按比例随机抽取监督,做到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同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向管理部门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部门评估核算风险,分析风险成因,进一步提高风险决策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四)信息资源共享。会计核算蕴藏着丰富的会计数据和核算基础信息,通过采集、加工、分析、存储信息资源,可为制定货币政策、加强会计管理、强化国库监管等提供依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强大的网络系统,实现核算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一是人民银行内部信息共享。运用先进的分析工具,对海量的核算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将业务信息升级为管理信息,从根本上改变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信息获取滞后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通过终端设置和权限控制,服务各级货币政策部门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了解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等要求,满足业务管理部门业务审批、监督、非现场检查、电子档案查阅等需求,提高人民银行履职效率和水平。二是为商业银行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如ACS,利用集中的数据资源优势,可支持商业银行多种清算模式、集中对账需求和全面的流动性查询和管理要求,同时,还可支持商业银行自由选择报表,通过柜面报送或电子在线报送等方式,有效提高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如TCBS,通过财政、税务、国库和商业银行等部门的联网,实现预算资金收支电子化和数据信息部门间共享,进而方便纳税人多途径缴纳税款,提高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水平。

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发展的现实思考

(一)促进会计核算由横向分散向横纵集中迈进。当前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模式为纵向集中与横向分散相结合,营业、国库和货币金银等会计核算纵向全国数据集中,横向核算却相互独立、互不关联,存在核算管理效率低、操作人员兼岗难度大和系统间信息整合不便等问题。打破营业、国库和货币金银等会计核算条线屏障,促进会计核算横纵集中是必然趋势。一是建设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综合业务系统。ACS在实现人民银行营业会计核算数据全国集中的基础上,为人民银行其他相关核算业务系统的接入提供支持,通过逐步完成与TCBS、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等连接,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为核心,国库、货币金银等会计核算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综合业务系统。二是实现会计核算数据集中。依托会计核算综合业务系统,营业、国库和货币金银等部门会计核算数据可全面集中和汇总,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汇总、统计、分析等手段,进一步发掘数据价值,满足各相关部门对核算数据信息多维度、多层次的查询和使用需求,为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防范支付清算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二)促进会计核算前后台进一步分离。目前人民银行会计核算ACS实现了较为完全的前后台分离,国库和货币金银会计核算还保留传统的前台受理、录入账务信息的模式。金融后台业务与银行核心业务相对分离,是当前主流银行的通行做法。将核算职能最大限度地从前台剥离,简化前台操作,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一是整合会计核算职责。将现行分支机构横向分散在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会计核算职责整合至营业部门,由营业部门负责受理准备金存款、缴存财政存款、汇兑、再贴现、再贷款和现金存取等央行会计核算业务,办理收入缴库、库款支拨、收入退库、国债兑付等国库会计核算业务,以及处理发行基金调拨、投放、回笼等货币发行会计核算业务。二是推进前后台分离。营业部门承担前台业务受理职责,审核凭证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后扫描上传凭证影像,或对金融机构、财税部门发送的电子报表、入库流水等进行确认后上传电子信息。业务处理中心负责要素录入、账务处理、业务监督等,在后台重复性和劳动密集型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借鉴制造业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实现并发性作业处理,构建工业化、集约化的大后台,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可将后台业务处理流程中的付款人账号户名、摘要等非核心的标准化录入要素实行外包,将核算人员从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岗位中解放出来。三是合理确定前后台分离标准,对现有业务进行梳理,把风险控制难度较大及对业务能力要求较高、难以把握的业务分离至业务处理中心,尽量简化流程,逐步形成集中化、清晰化、规范化的业务处理格局。

(三)促进会计核算流程不断优化。现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流程仍存在优化空间,可进一步对营业、国库和货币金银会计核算流程进行梳理,以提高核算效率,降低资金风险。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的主要对象是金融机构和财政、税务等征收机关,目前各金融机构会计数据已实现大集中,客观上为人民银行优化会计核算流程创造了条件。一是推进金融机构网上办理业务。金融机构可建立与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系统连接的前置系统,借鉴网上银行的做法,将需通过人民银行柜面办理的业务,以凭证影像、电子数据等形式进行网络传送,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人民银行柜面压力。二是促进国库业务电子化。加强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海关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的推广进度和范围,尤其是要积极促进海关税收电子缴库;同时,将财政部门的各种补贴资金、社保基金“五险”收支及退库、更正等业务纳入横向联网系统,丰富联网业务种类,扩大国库服务范围和联网业务量,提升国库核算服务水平。三是改革核算业务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民银行具体核算业务流程,重新分析定位各类核算业务,以实现安全性和效益性兼顾的最佳效果,如财政存款缴存模式,现行金融机构缴存财政存款存在分散考核、分散缴存等问题,将财政存款集中至法人机构统一缴存,由法人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负责日常考核,减少缴存业务办理机构;同时延长缴存期间,变按旬缴存为按月缴存,可以上月日均余额为缴存标准,降低缴存业务办理频度。

第4篇:外包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财务共享;内部控制;云技术

引言

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环境监管日渐完善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企业对会计业务的质量与效率的要求持续提升。如今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严格的政府监管,财务管理体系需要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以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互联网、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财务云共享中心这一种新形态的财务管理体系,满足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探索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在集团企业与记账行业的应用,分析这种新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一、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阐述

(一)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模式的溯源与发展

财务共享中心这一服务模式,在国内首次出现在大型上市集团公司中,这些大型上市公司往往由一定数量的子公司组成集团体系。这些子公司的业务各自都具备一定的规模,较大的业务体量产生了复杂的财务核算需求。因此,集团公司下的各子公司都各自配备了完善的财务部门。随着集团整体发展,隶属于各子公司的财务部门各自为战的运行模式逐渐无法满足集团层面降本增效的需求。这种传统的财务模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各子公司的财务部门账务处理的习惯与规范存在差异;第二,子公司间往来交易处理沟通不及时产生入账时间差异;第三,集团层面合并报表时收集子公司财务信息流程烦琐、成本高;第四,重复性简单业务没有最大化利用财务部门效能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应运而生,并凭借其便捷、高效、低风险、低成本的优势,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子(分)公司财务部门体系。如今国内的大型公司,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财务云共享中心的创新

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基础上,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又诞生了财务云共享中心的服务模式。该模式的创新在于,通过云技术将原本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线下信息流迁移至线上。原本的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定期汇总其服务对象的凭证、票据等,再将其进行核算、记账等处理,随后再将处理完毕的财务资料返还服务对象。而财务云共享中心,则可以通过OCR识别、智能应用交互、线上平台实时反馈等功能,实现业务发生后账务工作的实时处理,使财务处理更高效、时效性更强,财务成果更透明、风险性更低。

(三)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的原理

典型的财务云共享中心模式一般遵循以下原理:财务云共享中心设立在集团总部,独立于企业各成员公司,具备完善的线上财务系统及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可以为集团及各成员公司提供会计核算、财务审核、实体与数字资料管理、出纳业务等服务。作为服务对象,企业成员公司需要在业务发生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包括凭证、单据等在内的业务信息提供给财务云共享中心,并对其真实有效性负责。作为上层管理者,集团管理层与集团财务部门要对财务云共享服务中心制定并实行内部控制程序与过程监控,根据集团战略对财务云共享服务中心提出要求并进行指导。

(四)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的拓展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云共享中心模式一般适用于具备一定规模的集团性公司,存在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的需求,并且其成员公司的业务适用规范的准则与流程。这样的前置条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财务云共享中心这一服务模式的发展与泛用性,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均不满足这些要求。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建设一个规范完善的财务部门需要较大的固定成本投入,且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发展,该成本投入会不断上升。这些企业对于财务规范化、效率化的需求仍然存在,而且,通过投入发展财务部门来满足这些需求是不合理的。财务云共享中心的拓展服务模式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这类财务云共享中心并非集团企业内部设立,而是采用集团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的原理框架,由提供中小企业记账服务的公司与事务所转型升级而来。这类财务云共享中心并不局限于服务单一集团的成员公司,而是吸收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云财务系统的技术赋能,线上完成客户的账务处理。在这种模式下,客户企业就无须再斥资维护常驻的财务部门,而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模式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财务处理。

二、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的优势

作为一种新颖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具备多项优势。无论是在集团层面的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中,还是在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财务外包服务中,这些优势都能够得到体现。

(一)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在企业集团层面的应用中以“一代多”的形式取代了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子(分)公司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能。因此,采用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首先可以显著降低包含人员薪酬、办公场所、办公用具等在内的固定管理费用。在集团接受财务审计时,由财务云共享中心汇总的财务数据信息更易取得,并由于其成果具有规范性与标准化的特征,更易审查,也可以降低企业相关的审计业务费用。此外,应用财务云共享中心的服务模式,可以提升企业财务处理的时效性与便捷性,从而方便企业的业务部门。比如企业采购部门员工的差旅费报销,就可以通过扫描发票、车票等方式直接报销并入账,省去了与传统财务部门对接的中间环节,提升了业务执行的效率,降低了隐性的管理成本。而对于中小企业层面的应用,财务云共享中心也具有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优势:采用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的中小型企业,将无须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完成会计业务,因而可以节约大量的管理成本。

(二)提升财务信息的规范性

采用财务云共享中心的服务模式,还可以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规范性,不仅能形成企业内部优势,还可以产生外部优势。站在企业内部的角度,当今会计的职能正逐渐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而管理会计高度依赖的,正是财务数据的规范性与一致性。在传统的集团会计核算体系下,各成员公司下属的财务部门组成人员不同且缺乏沟通,容易导致财务数据的不规范与标准的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会计往往需要先对这些财务数据进行调整与统一,方可进行进一步分析,这无疑是缺乏效率的。而采用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的企业,将数据采集、整理与汇总的功能前置,并且能为集团各成员公司提供具备规范性与一致性的财务处理服务,这就为后期的管理会计分析与集团层面报表合并提供了便利。而站在企业外部的角度,采用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后,企业将能在外部审计、合法合规与尽职调查等对外事项中提供更加规范化的财务信息,更容易满足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三)降低财务部门舞弊风险

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的应用,还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部门的舞弊风险。首先,使用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意味着集团内成员公司下属的财务部门的精简,这样不仅减少了财务处理的流程和步骤,还缩减了有权限经手账务处理人员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为人员而导致的舞弊风险。其次,使用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在职责分离的角度上也更加合理:成员公司的业务部门与集团财务云共享中心没有直接接触,只是通过线上的形式传递财务资料与信息,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将业务与财务的经办人进行分离,从而降低舞弊风险。此外,采用云财务技术的共享服务中心,对于审批、签章、归档的管理借助了信息系统,舞弊者更难控制这些环节。

三、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的不足

虽然财务云共享服务中心具备一系列的优势,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体系升级转型时,往往没有得到重视,而在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运营一段时间后方才体现出来,造成额外的损失。

(一)增加内部控制成本

虽然有效降低财务舞弊风险是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的一大优点,但要确保财务云共享服务中心的有效运行,企业往往需要额外投入,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以匹配财务云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模式。首先,财务云共享中心的应用,需要企业架设一套完善的线上财务系统,与该系统有关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程序,就相应地需要重新设计,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成本。其次,由于大量新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潜在的舞弊更难被非专业人士发现与识别。无论是在企业的内部管理还是外部审计中,检查人员只能查看处理完毕并汇总后的账务处理信息,却无法识别这些信息是否被恶意篡改或由于系统问题而产生了错误。这就要求企业在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层面设计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程序,更多地以预防性控制策略来实现控制目标。由于云财务技术采用的是线下扫描上传,线上处理登账的业务模式,云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在记账与核算的第一时间接触的是电子版的原始凭证,这就为财务人员识别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增加了难度。纸质的原始凭证被伪造篡改,往往有迹可循,而被扫描上传后,就很难发现这些痕迹。这就要求财务云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对实时业务处理完毕后,对期后收集的纸质原始凭证进行真实性的重新核对,作为内部控制程序的环节之一,这也增加了成本。

(二)存在企业信息隐私风险

采用财务云共享中心的服务模式,意味着服务对象公司需要将与其业务有关的各种原始凭证与材料提交给财务云共享中心进行处理。若该共享中心隶属于集团企业,那么敏感业务信息泄露的风险较低,但若该共享中心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外包服务的公司,那么这些购买财务共享服务的客户企业将承担一定的信息泄露风险。而且,由于云财务服务高度依赖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纸质财务信息,在云端交互的企业的商业机密信息往往更加容易受到外部攻击。另外,企业一旦与财务云共享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则其大量财务信息将存储在共享中心一端,一旦信息丢失或损毁,企业自身将很难将其恢复。

(三)服务质量难以保持

对于财务云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服务对象通常会提供充分详尽的财务信息来确保财务处理的顺利完成,但这些工作人员并没有直接接触过服务对象公司,也不了解其业务细节。受这种客观条件限制,财务云共享中心无法对所有的服务对象提供质量一致的财务处理服务,这一缺陷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外包服务的财务云共享中心中更加突出。另外,财务云共享服务中心往往是独立于服务对象公司存在的,虽然降低了财务舞弊的风险,但也意味着其服务质量不受服务对象公司的直接管控,这也是导致财务云共享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一大原因。最后,云技术线上沟通交流相比线下直接会面沟通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而提高了财务共享服务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成本,对财务服务的要求的沟通也更难达成一致,从而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下降。

四、优化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的建议

针对财务云共享中心现存的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为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未来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提升内部控制设计的整体性

在采用财务云共享中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时,企业可以选择在原有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以实现与新体系的匹配。但在设计优化改进的整体流程或特定环节时,应当宏观考虑,使财务云共享中心的控制活动契合企业原本的内部控制活动,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求,并根据公司风险特征合理确定控制重点。在设计控制流程时,应当特别注意信息技术层面的控制。此外,从长期来看,通过在原有系统上改进与优化得到的内部控制体系,可能无法满足企业管理体系进一步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此时企业应当聘用外部专家或在公司内部成立相关团队,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重构。企业应当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以整体战略目标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时间点推进该重构过程。重构过程中,应当将依托于财务云共享中心的财务管理体系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考虑;对该组成部分实行的控制程序以公司整体风险评估为起点,考虑特定重大风险因素后,综合设置预防性控制程序与检查性控制程序。公司整体内部控制设计的重构与完善,将提升内部控制运行效率,减少使用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的内控成本。

(二)价格/成本导向转为质量导向

作为财务云共享服务的供应方,集团的财务云共享中心与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公司应当将该服务的发展目标定位为质量导向。目前的财务云共享服务竞争为价格/成本导向:集团的财务云共享中心致力于使用更低的人工、时间等成本完成集团财务处理;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公司致力于借助更低的价格来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客户。这样的发展导向将在中长期导致财务云共享服务质量的下降。财务云共享服务的发展目标定位为质量导向指的是,财务云共享中心在以统一的标准完成财务处理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税收筹划、合法合规等增值服务,使财务云共享这一服务包含更多的价值。以质量为导向的财务云共享中心发展策略,不仅能有效避免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质量不统一的问题,更能在长期实现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的互利共赢,并且推动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行业的专业化。

(三)可持续技术升级提升服务质量

财务云共享中心本就是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升与信息化技术持续创新的产物,从长期来看,财务云共享中心的服务模式势必需要经历技术升级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技术升级可以为财务云共享中心带来多方面提升。首先,在服务质量方面,随着光学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财务云共享中心工作模式中的客户交互沟通将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日常业务中的票据、单证等原始资料将会逐步往电子化方向发展,这就节省了原本财务云共享服务中票据扫描整理的环节;只要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能够通过技术升级搭建电子原始票据的交互平台,云端处理账务将会变得更加简便高效。同时,通过网络安全及加密技术的升级,财务云共享服务也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信息泄露的风险;更为智能化的云端账务处理流程,将降低人工参与度,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机密信息泄露的风险。

五、结语

当下,财务云共享中心服务模式在大量企业中得到实践,结合其开展的相关情况,发现财务云共享服务具备相当的优势。但是,财务云共享模式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此过程中,企业也应当关注该模式存在的缺陷与潜在的风险,结合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完善,调整该模式长期发展的目标导向,可持续地开展技术升级,以此来更好地发挥财务云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淑娟,崔东慧,刘晓培.新常态下会计记账业变革研究[J].会计之友,2018(6):22-24.

[2]王庆.“互联网+”背景下在线会计记账发展建议探析[J].商业会计,2018(6):69-72.

第5篇:外包账务处理范文

面向传统财务外包服务行业痛点,研发中小企业智能财务云服务机器人。通过精心设计的微服务架构,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会计云平台、自由工作流管理、轻量级会计智能服务;打造集各种衍生服务于一身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链,逐渐打造一个“互联网+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2研究内容

研究基于SAAS的集成框架,采用微服务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会计平台各个功能模块低耦合高内聚,可定制化组装。设计兼顾宏观和精细化管理需求的工作流引擎,以及配套的人员架构设计和权限管理。利用Drool技术,设计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研究知识库结构和解析器规则,实现智能判断,并将人工智能判断功能植入相应的系统模块中。

2.1基于SAAS的集成框架设计

以当前主流技术:Spring、Hibernate等技术实现集成框架设计,达到透明化的远程方法调用、软负载均衡及容错机制、服务接口监控与治理的效果。

2.2框架设计实现的关键技术

CDN使用户可就近取得所需媒体内容,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Nginx+Heartbeat+Tomcat集群+Memcache构建高性能、高可用、可伸缩的分布式系统;SolrCloud构建分布式搜索引擎;通过路由中间件(Router)消息转发和通用报文的处理;分布式事务集成系统保证分布式事务实现Mysql集群,分库分表提供高性能、高IO、可伸缩的数据存取;通过HTTPS,Springsecurity,权限系统保证用户操作级别的安全性。

2.3轻量级工作流设计

与传统严密复杂的ERP工作流不同,系统设计了使用方便、控制自由灵活的工作流机制,以适应中小企业的灵活多变的流程管理需求。首先设计多叉树组织架构,以记账公司账号为起始节点,允许多层级划分员工账号,允许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关系。

3项目创新点

3.1基于云服务的集成框架

针对中小企业数量多,需求个性化差一点,变动频繁等特点,传统的技术架构难以适应。为此,申报单位以业界领先的互联网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云服务的集成框架,具有以下特点:分布事务:可伸缩、高可用的分布式事务处理与服务计算能力;分库分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弹性资源分配与访问管控;解构重组:应用架构快速的解构重组,支撑生态化的业务合作;开放平台:建立开放平台,具备强大开放能力。部署云会计、云凭证、云交易、云制造等各种特定运用的云平台。

3.2智能化记账

通过各行各业的财务记账进行专业分析,建立分析模型,实现能化记账;通过清分解析中心建设,对各行各业的业务活动进行清分解析,自动驱动记账;通过分户账户中心建设,对明细科目进行有效管理,核算,提升内部资金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总账中心和报表中心建设,形成灵活支持多会计准侧、各监管报表、多种机构组织方式等多维度的信息统计报表,强化核算管理功能;通过核对中心、后督中心、后督中心等应用系统完善建设,完成业务与账户核对、分户账户与总帐核对等,进一步提升核对的自动化。

3.3精确严密的账目核对模型

建立帐帐核对、帐证核对、帐实核对、总分核对、试算平衡等的核对体系。构建总账中心、分户账户中心、记账凭证中心、业务凭证中心、核对中心、账务引擎、会计引擎、文件接受转换、PCWEB渠道等相关系统,构建会计核算信息平台,通过平台达到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业务凭证为依据,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

3.4开放式接口设计

与各种互联网平台、ERP等系统进行对接,自动接收企业经济活动的电子单据,并建立相应的社会经济活动与会计处理的转换规则,对社会活动的电子信息进行转换,自动化形成会计披露信息,自动形成企业的会计报表。

3.5多维度记账模型

提供机构、币种、帐套、行业、项目、产品等多纬度建帐能力,通过业务单据、账务凭证、分户账户、科目总账等层次反映,达到对业务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多角度的反映,有利于管理层根据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决策,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参数配置、账务引擎、会计引擎等灵活渠道引擎,达到单据自动转换,账务自动驱动,总账科目自动披露,形成全自动的账务处理体系,提供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大大提升自动化能力。

4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

4.1全方位的会计云平台服务

完整的会计支撑:包括记账、固定资产、损益等全套会计支持。

4.2高效管理云平台

轻量级工作流引擎支持:与传统严密复杂的ERP工作流不同,系统设计了使用方便、控制自由灵活的工作流机制,以适应中小企业的灵活多变的流程管理需求。在线Office:企业自定义EXCEL表的栏目,给每个栏目设置不同人可以看得权限,谁办理了该事件,直接在表中填写,需要的部门直接筛选查看,或者导出EXCEL,管理变得简单。

4.3灵活的切片管理技术

系统各项服务可以切分出多个虚拟的专有服务,每个切片的客户实现功能与数据在逻辑上隔离,适配各种类型客户的不同特征需求。

5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