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校园德育管理范文

校园德育管理全文(5篇)

校园德育管理

第1篇:校园德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

班主任作为班集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班级凝聚力,需要班主任采取有效措施,确立共同奋斗目标,通过有效教育手段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技工院校中的学生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开展工作中,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因此加强班级德育教育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重要工作。

一、准确定位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具有导向和保证的作用,并且在整个德育教育过程发挥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同时对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有决定性影响。科学有效的德育目标直接决定着德育模式的选择和创新。进入社会发展新时期,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对德育目标进行调整使其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对提高德育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德育目标的调整使其更加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所以对当前德目标的定位可以得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并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的公民。所以技工院校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对本专业的认知,并养成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准确定位德育目标基础上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效率意识、环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等职业习惯。在技工院校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法律意识。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应当立足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德育目标,从而保证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展现德育的实效性和现实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完善德育教育内容

德育教育内容包含很多方面,不仅有心理健康教育、文明行为和的道德品质教育,同时还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德育教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前提。技工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岗位性、应用性、职业性等特点,所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当在德育内容中体现这些特点,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等教育内容,增强德育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开展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等,比如效率意识、安全意识、环境意识等,对于技工院校中的学生而言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教育体现了技工院校的特点,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加强对职业道德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念,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在提高纪律观念和职业责任的同时,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责任感。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辨别行业不良风气的能力,为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职业理想教育包含个人对职业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职业活动可以获得相应报酬,进而满足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职业理想教育直接影响学生职业愿望,只有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远大的职业理想,才能帮助学生珍惜校园学习时间,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不断提自身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保证自己可以充分胜任未来所从事的事业。所以德育内容融入职业理想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敬重,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

三、利用社团活动开展德育教育

社团活动是在学校中学生主要活动内容,班主任要想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必须借助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在技工院校中按照社团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首先是艺术类社团,这类社团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提高艺术修养为主,在这类社团中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其次是体育类社团,这类社团主要是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同时定期组织比赛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坚韧的体育精神。第三类是学习型社团,比如读书会等,这类社团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第四类是服务型社团,这类社团可以增强学生服务意识。班主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结束语

当前技工院校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重要工作之一,在开展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德育教育方法,创新德育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偲.浅谈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培训,2017,06:21.

[2]韦艳芳.技工学校班主任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科技风,2011,12:268+274.

[3]刘智莲.浅谈职业中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157.

第2篇:校园德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德育渗透

现代企业和市场衡量人才的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变化为“品德、知识和能力”。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不仅要考核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具备的职业技能,更看重学生个人品德素养的高低。企业劳动者的工作态度、忠诚度等隐性个人品德素养对形成企业文化氛围和增强团队战斗力有直接影响。但从近年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许多技工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在通过企业的培训后基本都能满足普通工作岗位的需求,可品德素养方面差强人意,主要体现为:缺乏诚信度、责任感不强、吃苦抗压力弱、团队合作意识不高、个人能力和职业定位不清晰等。因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是目前技工院校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21世纪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技工院校的教育目标应该明确成为社会、企业培养高知识、高技能、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以满足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工作需要。

1《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管理知识较为抽象概括,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技工院校学生而言具有较高难度,理解和记忆过程枯燥乏力,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内容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方面面,比较广泛,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的讲解传授理论知识,学生接收到的知识也就较为笼统。组织实施《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困难多、难度大的情况,因此许多教师在课程规划实施过程中避重就轻,长期以往造成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达不到合格管理人员应有的技能要求。现今许多技工院校使用的教材内容侧重于知识的体系化,并存在滞后现象,教材的修改更新速度慢。此外,目前《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相对传统和单一。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考核以理论考试为主,知识的传递和反馈都呈单方向,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学生个人品德素质的培养,造成德育教学的缺失。

2《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德育渗透的意义

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判定是考核培养的学生质量与社会实际需求人才质量的切合度。人才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人才的适用性上,既包含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显性要素,也包含人才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念等个人主体意识这样的隐性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主体意识作用越来越大,甚至成为考量人才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制约个人职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得培养,还应着手于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以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现代社会个性化、智力化的人才需求。《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主要是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企业管理知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转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其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能与企业管理工作岗位相匹配。《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的德育渗透能深化职业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后能更好的适应岗位变化,具有较强的职业环境适应能力。《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德育渗透除理论的必要外,在实践操作上具有可行性。学生的德育工作注重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沟通,需要以相互信任为前提。教师将德育工作放置于课程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信任优势。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能使政治空洞的说教变得更为科学和实际,学生更易于接受。课堂作为一个教育的综合能量场,对学生的改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德育的渗透,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德育渗透的方法

3.1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人的管理,离不开个人心理活动、行为意识的分析、沟通和了解运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反应了德育要求,体现了德育对学生就业素质的重要性。这类内容在课程教材中占有部分比例,作用直接,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阐述。另外,《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蕴含丰富哲理,将其拓展、引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指导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运用网络技术和工具进行德育工作。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就业职能素养,做好德育内容的延伸和迁移,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德育工作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实施与教师的个人素养及教学水平息息相关,对德育渗透的效果具有正面影响。想要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也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优化个人品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学榜样。德育渗透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发个人求知欲,做到学而不厌,从根源上推动德育的不断发展。

3.2分层次建立适宜的德育目标

技工院校生源复杂,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在落实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不能采用固定化的模式,需要根据实际对象的年级、性别、专业等方面进行具体安排。例如新生进校后在心理上需要一段过渡和适应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们会有很多问题和困惑,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的耐心疏导,使新生及时充分的了解学校和专业情况,更好更快的融入学习生活中。对于已经适应校园生活的高年级学生则需要侧重于个人素质的拓展。以校园活动和社团活动等为基础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等能力。毕业生的德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观、适应能力以及应对能力。男生和女生因着先天生理的不同,心理上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对此德育工作也要根据不同性别设定目标要求。此外,不同的专业具有各自的特点,《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较强的管理型学科,进行德育渗透工作必须紧密联系结合专业内容,才能减少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更好的保证德育工作的落实。分层次进行德育工作具有分散性特点,需要建立适宜的机制体系进行德育管理,充分整合利用教育资源,促进部门之间的联系合作,健全工作制度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平衡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确保制度信息通畅和准确,形成层次分明、系统高效的德育工作模式。

3.3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德育工作也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就教育的统一性而言,所有的教育都包涵德育因素,所有的教师都肩负德育工作的职责,因此需要从思想上重视德育的必要性,将德育工作划为本质工作,构建技工院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德育氛围和教育环境。学校需要给予德育工作者特别是任教专业课程的德育工作者以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为其树立威信,提升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落实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加强专职德育工作队伍的建立,提升兼职德育工作者自身的师德教育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高素质、高质量的工作队伍,推动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教书和育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想要让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任何一个。技工院校职业学习时期是学生养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当代学生素质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社会和企业的兴衰未来。这就需要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德育任务,与教学内容自然融合,通过多变的方式生动形象的感染学生,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自我教育。

3.4推进课程教学德育渗透的精细化管理

德育渗透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做好管理目标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以确保结果,需要将德育管理细节化、责任化和具体化,需要每一位人员都尽职尽责,将渗透工作做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以获得最大的德育效益。教师作为教育的源头,需要从根本解决自身的思想观念问题,并通过专家讲座、研讨交流、教育培训等各式渠道提升德育水平,为学生德育的提高提供动力。实施课程的德育渗透还需要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教育工作。努力推动学校带动家庭,家庭引起社会关注监督的战略,扩宽德育渗透的空间,延长德育渗透的时间,加深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作用,填补学生家庭和社会德育渗透的空白。

4结束语

就业是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的向导,而学生个人素养的高低是教学质量的软性体现。目前许多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处于薄弱环节,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及企业的人才质量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因其教学现状的影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存在混乱、空白和低效等现象。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心理上的迷茫和疑惑,以及个人素养的缺乏,都需要德育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而任课教师的德育水平和责任心也亟待提高。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和质量,是今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需要从技工院校的实际出发,结合管理资源需求更优的解决办法。德育渗透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落实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多方探讨和长期研究。

参考文献

[1]蔡樟清.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究和实施[J].文教资料,2011,(6):232-234.

[2]李夏生.化工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的德育渗透[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3):199-200.

[3]王也吉.浅谈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J].学校与社会,2012,(12):199-201.

[4]胡骁.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12-13.

第3篇:校园德育管理范文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功利化及就业的激烈竞争,使得校园中德育教育目标出现偏重实利主义的趋势,渐渐压倒兼顾世界观、审美、道德诚信等他方面的全人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为了更多地给师生提供广阔的展示与锻炼舞台,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元化;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引导、科学规划、有效管理,造成了表面上的热闹与校园文化活动实施者的盲从,出现了组织者精疲力竭、疲于应付,而参与者兴趣不大的现象。因此,越来越多的组织者意识到建立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意义:高校必须要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学校内部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形成富有精神内涵的文化品牌,让“在校内做成文化,在校外做成品牌”成为当今校园活动的发展主流方向。品牌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种结果,这个从营销学里舶来的词汇,成为解决当下校园文化发展和德育工作开展难题的关键词。

1.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品牌”的意义不止于人们对它在商业领域中成功标志的借用,它更符合研究生需要明晰学习、生活以及人生安排的目标。如果说研究生的业务培养是对本人专业知识的深化,那么,研究生的德育则是与之紧密联系、为之拓宽视野、提供科学管理经验的重要补充。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既不能只钻研书本、专注实验室,也不能像本科阶段旁征博引似的获取尽可能多的社会经验,而是要将个人的在学的学业与今后的人生结合起来,谨慎地考虑、科学地规划、有效地管理。这个过程如同一个项目,结果如同一个产品,项目需要品牌管理,产品需要打造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长期价值的无形资产,在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个人的科学引导,要建立在德育工作总体的科学规划基础上。通过树立一个文化活动的品牌,确定高校文化的整体定位,为研究生提供一个预设好的品牌意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觉趋向、维护这个品牌,并以此为红线,安排设置学校德育规划。可以做到以此为中心,面对困境、难题也能“万变不离其宗”,不会盲从,更能因之有的放矢,朝着既定同一的目标不断完善,一步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有所指、有所用的实体,而非一句空话或者口号。

2.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从而增强研究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与荣誉感。文化活动作为学校综合实力考量的重要标准,在许多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比如在各类大学排名中,文化活动所占比例经常影响到整体排名顺序。在引入市场机制后,学校拥有文化品牌活动能够为社会所关注,由此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对于招收优质生源和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也有很大关系,无论是学生选择学校还是用人单位选择学生,都会考虑学校的形象、信誉和声望,而高校之间的最本质差异往往集中在文化的差异上,文化的形成莫过于日积月累沉淀下来的人文气息,能够通过品牌活动被社会认可,从而吸引、团结学生,加深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与荣誉感,这也正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在研究生群体中除了少数本科直升入学的学生,大多数人进入高校继续学习多半是“充电”的心态,因已有的经历资本和学习年限的短暂,考虑对母校的依附并不强烈,更多的是以此为“中转站”,对学校的发展和文化积淀多持以旁观的态度,不会主动融合。想通过文化熏陶、影响来进行德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德育所涵盖的方面并非随着个人定性而稳定不变的东西,而是更需要修订、完善的部分,使与学识相匹配的其他教育均衡发展远比单独摄取专业知识更重要。而这些通过说教一般收效甚微,需要一种包含优秀文化的载体、方式打动学生,因此,通过为众人认可的品牌活动吸引、影响学生,并使之自觉地将校园文化与自身思想中业已形成的观念比较,从而去粗存精,获得更好的积累。这个过程将自然地拉近学生与学校的距离,由此达到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认同母校、以母校为荣、愿意为母校争取更多荣誉的期待。

3.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有利于建立学校师生共同的心理依托,从而激发研究生对母校宣传和教育理念传播的主动性和权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校校园文化虽然是亚文化,但其先进性和先导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必须发挥在引领社会、加速融合、培养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优秀文化的缩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代的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同时富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2]。也就是说,高校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校内的事情,它也牵扯着校外、整个社会的文化导向,同时,它也是师生情感、心理、精神赖以生存的依托。对于研究生而言,为人注重的学习成果不仅是一篇论文或一个课题的结论,其外延的意义更值得关注———对于学术的执着和对科学的尊敬,以及对世界辩证的看法和对人生谦虚的态度,这一切也会因就读院校的文化而打上烙印。如果该文化能够让学生本人收益无穷,并产生了无比的骄傲与自豪,那么,无论其在校或毕业都会自愿、主动地宣传,促成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而文化活动作为这一理念的具象表现,能够直接影响、教导学生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比如,严格的开题报告会和预答辩活动,召开大型的权威性学术论坛和研讨会等,都能够给学生一个高端的追求和严谨的研究作风。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品牌”的打造不一定是凭空而设、白手起家的创立,它可以是在丰富的已有材料和资源中总结归纳得出。一个适合本校多次举办且成功的活动正是与本校文化有天然渊源的品牌,挖掘它内在的特色、属性,调研它为广大师生所欢迎的原因,即有可能树立一个个性鲜明的品牌。而这些往往是众望所归的,大家津津乐道的正是大家共同期待的,一旦这成为代表性的品牌活动,自然会征得大家的支持和维护,也会激发传播的热情。当品牌成为一种传统,从中提炼出来的就将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附着于师生身上,内化为其个体的思想品德,而这正是德育的基本任务。

复旦大学的苏勇教授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塑造要有鲜明的个性、独特性和公众认知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象文化等五个层次加以统筹规划,系统建设。”[3]上海中医药大学宣传部长徐强认为,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应当由三个构件组成,即外在形式的固化、表现形式的稳定性和核心内容的独特性。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文化品牌需要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品牌的外在形式,需要以创新意识为主导的鲜明特色,更需要建立、经营和管理品牌的科学思维与定位。

(一)深入分析文化活动品牌的各项支持因素,确立品牌活动的精神实质与学校德育工作宗旨相辅相成

1.要明了该项活动中能够称其为品牌的事实和数据,将之作为理性因素,定位为品牌的“骨架”,并具化为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据目标确定扩展增加哪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使品牌的骨架部分变得充实。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建立项目的方式进行活动的管理和运作,通过项目负责制,集中受众资源、组织人员构成、团队建设、运作架构、竞争格局等信息,由细节、基本工作入手,建立研究生既注重严谨、细心、耐心也锻炼宏观调控能力的基本意识。

2.将活动品牌视为与人一样,除了有躯体还会有思想感觉,将之作为感性因素,定位为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的文化渊源和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将组织者、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因素和感情因素考虑进来,根据要实现的目标,建立研究生基于自身优势、劣势所得出的最优化模式。无论是组织还是参与,如何看待该项活动、怎样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甚至对自我的影响和价值取舍何去何从,将是德育工作中需要师生共同探讨的问题[4]。

3.通过对品牌理性和感性因素的了解和评估,寻找品牌的灵魂、与众不同的求异战略、独一无二的定位和宣传信息,让品牌活动留给人们的深刻影响不仅是活动本身的精彩,而且是通过它留给人们的想象和感觉,提高树立品牌的意识,自觉地保护与传承活动中蕴含的文化和精神。

(二)对品牌活动的长期爱护和科学管理,始终贯彻高校研究生德育规划思想,二者相互观照、相互促进

1.注入“诚信”理念作为思想基础,与品牌效应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建立卓越的信誉,确立研究生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的典范。信誉相当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契约,品牌的意义正在于高质量、高要求、高效益,这符合人们愿意趋从的心态。能够使文化活动品牌长期生存的长效方式,莫过于用从一而终的高标准要求,建立信誉。这种信誉不但会维持活动品牌的常青,更能使活动中涉及的人或事自然产生率先垂范的意义,形成标杆,树立为学习典型而不做作。例如暨南大学青年发展论坛,是暨南大学为主办方,邀请省内各高校参加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在每届确定主题后,向各高校征稿,评审后汇聚一堂,讲述答辩,由专家评审出最后奖项。此项活动举办多届,亦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并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论坛秩序,从最初几支队伍进入决赛,逐渐发展为越来越多高校参与,论文和答辩水平也有显著提高,现在此项活动已成为暨南研究生一个品牌活动,在校内外都有很好反响。这类活动不但让参与者有了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更让列席或观看、甚至仅仅是了解该论坛的学生有了一个治学严谨、质量即生命的深刻印象。

2.建构“校友”有效联系机制,争取广泛的支持。建立在学研究生与毕业研究生之间最广泛意义上的交流,是各高校现今“校友”工作的重点,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项具有广阔性开发潜质的工作方向。一般高校文化活动都会重视整体宣传,基本可以做到校园内人所共知,而注重对毕业生群体的宣传与告知,则可以缔造一个品牌甚至能够使之成为可以传承的特色文化与精神。“校友”的社会影响力及逐步提高的综合能力对校内文化活动的发展与扩大声名都有着极大的帮助[6]。同时,通过对品牌活动的关注,将一届又一届学生联系起来,因共同的焦点聚在一起,又因同一个焦点而继续努力和联系,这将成为可以连接所有层面的活动支持,也将是高校德育工作重要的传导中枢。

第4篇:校园德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管理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高水平的管理密不可分,而高水平的管理,得益于底蕴深厚的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力量,作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发展则能有效提升高校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高校管理文化的内涵

在高校管理中融入文化,是有效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管理理念发展的内在要求。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现代管理中的管理文化,是指组织的目标、信念、哲学伦理及价值观,是管理思想中最核心的成分。高校管理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才。高校管理需要与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学校深层次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具有一定精神旨向和办学特色的高校管理文化。高校管理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且共有的价值准则、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体现在价值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方面。其中,价值文化是高校管理文化的核心。高校价值文化是一所高校所具有的基础性的、有引导意义的价值,如办学理念、校训等。高校价值文化一经确立,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予以呈现,制度文化是高校管理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用以规范和约束高校师生的言行举止。高校行为文化是高校管理文化得以落实的重要因素,在高校确立核心价值并用规章制度予以呈现后,就需要全体师生的具体执行,而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就转化为高校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高校管理文化是在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会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贯穿于高校发展之中,影响着高校教职工和学生的言行举止。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性、学术性、创新性是大学的重要属性,没有文化的大学就没有生命力和精气神。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指出,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大学文化是在大学若干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融于一体的价值体系的总和,是一所大学办学精神与校园氛围的集中展现。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便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其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目的是构建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大学校园,可以让广大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这些物质基础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指的是学校办学理念、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具体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最为集中且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一个学校精神的集中反映。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指的是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设立与完善,可以从制度、组织机构、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与保障系统,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断积淀的历史结果,是大学的理念、制度、行为与物质的统一体。大学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无形的熏陶作用,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和创新大学精神,是贯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内在要求。

三、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相同,密不可分

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有很大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主体相同。无论是高校管理文化,还是校园文化建设,所服务的主体都是在校师生,这也是高校管理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的最大差别。二是根本任务相同。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是为了培养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需要的接班人,都是为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是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三是建设的出发点相同。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两者都有文化二字,文化也是两者的核心和灵魂,而大学经历了若干年的办学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校训等,这些也是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所在。

(二)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彼此依存,相因相生

管理基于文化,文化需要管理,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是彼此依存,相因相生的。在高校管理中植入校园文化元素,能大幅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让高校管理运作起来更有底蕴,更有内涵;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管理的理念,将高校管理的经验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会使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更为系统、更为科学。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依存性是两者之间更为深层次的联系,我们不能脱离管理孤立地去做校园文化建设,也不能脱离文化孤立地进行高校管理,缺少高校管理的校园文化建设是缺少科学性的,缺少校园文化的高校管理文化是没有灵魂的。

(三)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各有侧重,途径各异

尽管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在服务对象、根本任务、建设基础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两者也是有区别的。高校管理文化更偏重于管理,更为宏观,校园文化建设偏重于实践,更为微观。高校的管理是以文化为核心来开展的,重点还是落在管理二字上。高校管理是高校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将学校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学校的根本任务。相较于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高校管理更为复杂和多元,高校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高校自己,也就是说,高校管理就是高校对高校进行管理,高校管理不仅要做好对老师、学生等“人”的管理,还要做好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校园建设等“事”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则是一个通过具体实践来开展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这些建设都是围绕文化而生,也推动了大学文化的实践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更重具体的实践,为学校发展助力,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所在。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在侧重点和具体实践上有所差别,但两者的核心与灵魂都是大学文化,两者都是为了高校师生服务,都是为了培养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者在高校发展历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时代高校发展要坚持四个回归,即回归尝试、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其中回归梦想指的就是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将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两者融合发展,正是四个回归在高校发展中的具体实践。

四、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路径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大学文化

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大学文化[1]。首先,高校要始终坚持党在人才培养中的领导地位,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其次,高校党委要牢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加强各级各类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坚定高校文化自信;最后,高校要将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中,将文化融入高校管理之中,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做好富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大学文化,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营造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要做好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营造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发展的历史多次证明,越是高水平的大学,越是注重大学文化建设,注重将大学文化融入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从而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为此,高校应坚持“以师为本”原则来制定管理制度,以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目的,为学校的高水平发展提供符合实际的且卓有成效的制度供给。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需要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以先进文化为发展方向,解放思想,创新和发展大学文化。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体系,做好文化载体、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增强大学文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和优势,也要不断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和行业的先进文化,做好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赋予校园文化新的特征与内涵。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一个复杂且持久的过程,既要在全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也要在院系层面做好执行落实,既要发展学校文化的既有特色,也要引导院系创新发展个性文化,把大学校园文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推进。

(三)着力培育人才队伍,提升高校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

高校管理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管理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高校的发展是为了培养人,也需要人,无论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是高校的管理,人都处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高校要着力培育人才队伍,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高校的发展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特别是博学多识的复合型人才。从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看,高校要培育好人才的教育专长,使其深谙大学文化、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要培育好人才的政治专长,使其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文化自觉性;要培育好人才的社交专长,使其善于动用各种力量来助力于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要培育好人才的服务专长,使其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能将高校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高校管理中运用文化,孕育文化,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用好管理思维,让高校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新时代高校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胜才.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6):83-85.

第5篇:校园德育管理范文

一、班主任与学生语言沟通的原则

1.用真情打动学生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充分理解学生的思想和感受。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还不成熟,在生活与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班主任的劝导就显得非常重要。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劝导,不仅要让学生受到教育,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如此,有助于学生在班主任的批评中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做出改进。即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学会运用语言艺术,对学生“动之以情”,这样会更易于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指导。

2.用道理说服学生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若从“理”入手,会更易于学生理解其想法。在对学生进行劝导时,班主任应当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对学生“晓之以理”,这样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会得到改善,学生会更加信任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劝导,与教师一起营造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助于自己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二、班级管理工作中语言沟通的方法

1.创新沟通模式,改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常常扮演严厉的角色,师生间的交流较少,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今,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而且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一些大道理,他们也能够理解,但是理解得不够深入。假如班主任一味地批评学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忌一味地说教或批评,要与小学生建立新型的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例如,有一个学生总是心情不佳,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成绩持续下降。对此,班主任先通过多种途径对这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选了一个课下的时间,以朋友的身份,单独与该生进行沟通。班主任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此种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渐渐地,这个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开始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可见,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加强彼此间的情感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初期,班主任就应当率先表明自己的立场,向学生讲解班级的各项制度与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纪律意识。在此后共同的校园生活中,班主任还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班级学习氛围。对于一些表现好的或有进步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如及时的口头表扬或简单的奖励。当学生得到了班主任的这种回应后,会更加主动学习,并更加信任班主任。这样,将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顺利构建,也会使班级氛围更加和谐。

2.以学生为主体,做学生的朋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应当将学生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隐私。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较为敏感和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班主任应多关心他们,用真情打动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引导他们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并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提升自己。例如在“第一次抱妈妈”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先引导学生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先从歌词中感受妈妈给自己带来的爱与温暖。随后,引导学生回忆或想象抱着自己的妈妈时有怎样的感觉。之后,组织全班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就为何要抱妈妈、抱妈妈的感受如何、妈妈的反应是什么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提高德育效果。最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分享这次班会的感受,表达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感激。最重要的是,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如此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3.锤炼谈话艺术,保护学生自尊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学生的优缺点。对于学生的优点,教师应当给予表扬,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信。而对于学生的缺点,教师应当长善救失,引导学生改正。鉴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班主任要先保证自己语言的准确性,以避免对学生造成误导或增加学生理解的困难。如在学校内,全体学生都应当遵守校规,每个人的行为都应当在规范之内。对此,班主任如果事先与学生约定好这些规则,提高学生对这些规则的认识,就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遵守规则。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在集体生活中难免会犯错。对此,班主任既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同时还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育学生前,应当先弄清事情的真相,经过全面调查了解情况后,再与学生谈话。谈话时,班主任应当注意自己的语气,并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比如针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班主任可采用私下谈话或点到为止的形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导。

三、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