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

第1篇: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一、主要条件

1.政治条件:政治合格,思想道德纯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志愿从事军队院校教育事业,无学术道德问题,入伍态度端正,符合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

2.学业条件:必须是参加全国普通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统一招生考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博士毕业生,必须按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总评良好以上。重点接收进入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的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本科毕业。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委培毕业生、被作留级处理或中途休学超过半年(不含应征入伍)的毕业生均不接收。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中共党员、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优先接收CSSCI论文高产作者、“985工程”高校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等在学术、科研上有突出表现的毕业生。

3.性别及年龄要求:仅接收男性,年龄不超过34周岁(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少数民族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年龄可放宽1岁。

4.身体条件: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其中,身高在1.62米以上,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3,肝功能化验正常,等等。

5.能力要求: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外语水平高,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能胜任学院有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工作,有成为本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教学科研骨干的潜力。

6.除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经组织安排外,个人在8年内不得要求退出现役。

二、接收入伍计划

三、基本待遇

在首次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专业技术等级以及住房分配等方面,与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毕业学员同等对待。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定正营职(专业技术十级)三档、少校基本标准。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时间按照有关规定计入住房补贴年限。本人军龄,夏季毕业的从报到当年的6月30日起算,春季毕业和实行弹性学分制于其他时间毕业的从到学院报到之日起算。同时,还享受相应职级的工资以及休假、探亲、疗养、保险、医疗、家属随军、子女教育等福利,以及一定的安家补助费。

四、接收入伍程序

1. 报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在2013年12月10日前,将个人材料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寄至我部报名,或将材料发至邮箱:njzygbc@163.com。报名时须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1)个人简历(格式不限,但应包括政治面貌、家庭情况、学习工作经历、获奖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

(2)已获国家承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3)正式发表的专业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目录及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4)教务部门出具的课程成绩单;

(5)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6)工作设想。

2.条件初审。对有志于来我院从事国防教育事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初审结果通知毕业生。

3.试讲考核和身体心理检测。2013年12月中下旬,我院组织初审合格的毕业生试讲考核和身体心理检测。试讲的内容为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相关内容,主要考察毕业生的形象气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逻辑思维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及担任教员应具备的其他必备素质。身体心理检测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

4.德才表现考察。我院将于2014年1月派出考核组,到毕业生所在高校对通过试讲考核的毕业生进行德才表现考察。

5.接收录取。根据总部下达的年度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计划,组织接收录取工作,并办理参军入伍等手续。

五、联系方式

1.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305号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干部处。

2.联系电话:025-80815342。

第2篇: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济和社会等资源对这些制度加以渗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这些入学机会,而农村阶层则因缺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录比即将城?(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http://www.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19]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2):21-25.

第3篇: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呈现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定位不清,与社会要求错位;高校自我角色不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社会缺乏良好的就业保障机制,舆论环境苛刻三个方面。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应调整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能力;高校应明确工作职能,完善就业工作机制;社会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对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逐步由政府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通过市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调整供需关系、合理配置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机制尚不完善,学生本人、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自身都存在一定矛盾,并彼此构成新的矛盾,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进程。

一、大学生:矛盾———自我定位不清,与社会要求错位;对策———调整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就业市场化是指就业主体全部进入人才市场,由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果说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必然选择,那么就业层次向下延伸也成为相应的必然趋势。2002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有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有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40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培育和建设阶段,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2006年5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问时指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可见,不管大学毕业生愿不愿意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愿不愿意走向平均月薪千元左右的“普通岗位”,现实都已经摆在了面前。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自我定位,与社会的要求错位。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是否具有适应社会就业和创业的能力。“盲目追求高工资、高职位,择业意向集中在大城市、好单位,同时又缺乏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勇气,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②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采取如下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讲,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就是选择生活方式。“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2。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能否获得满意职位的关键,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含有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是从事任何岗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所在;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就业技能,成为“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能创新”的人才。

3。勇于自主创业。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对年龄大的下岗困难群体,还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话,那么,具有年龄和知识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应当过多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呵护,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洪流中去自主就业,乃至开拓创业。事实上,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初步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并且已有一批勇敢者亲身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高校:矛盾———自我角色不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对策———明确高校职能,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高校既是生产厂家,又是销售厂家,同时还是市场服务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就业,表面上看是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问题,但实质上却是高等教育能否顺利步入市场、接受市场选择的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育理念诸多方面和市场脱节,和社会要求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场需要的学生没有人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市场不需要”的局面。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适应性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明确自身职能,树立“就业是高等院校办学生命线”的理念,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制。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5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③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和选人用人的信号确定教育目标,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做到培养目标和用人标准相协调,专业设置和实际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协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2。加大就业指导力度。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在步入就业市场时需要准备的就业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丰富,需要高校向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个性化指导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指导者个性的基础上,帮助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使其选定的择业目标应当与自身状况相符合,从而在择业乃至从业、创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全程化指导就是将就业指导关口前移,使指导工作覆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重点讲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指导学生做好规划;对高年级的大学生,主要针对择业期的特点与困惑,进行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指导。专业化就是通过建设一支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队伍,提高就业指导的层次和质量。

3。开拓新的就业市场。高校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营实体,不仅要坚持以质取胜的市场策略,提高“产品”的层次、质量,还要注意研究人才市场规律,搞好市场行情预测,努力开拓就业市场。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加大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开发的力度;要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形成广阔就业市场这一宝贵的历史机遇,重视开辟中西部就业基地,让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尝试开拓境外就业市场,建立境外就业基地。

三、社会:矛盾———缺乏良好的就业保障机制,舆论环境苛刻;对策———制定相关政策,多方用力,恰当引导

有不少研究者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归结为高校“扩招”,进而指责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但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适龄青年无论是否进入大学,将来总要就业,劳动力供给总量并没有增减。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最大的不同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更加有利于就业。2005年,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是19%,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1994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了30%,其中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超过了50%④。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失业。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真正的供大于求,而是在就业的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就业环境的系统性问题,进而制约了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进程。

国家政策和制度限制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的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一些人才不适合在一些单位工作却出不去,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却可能因为没有编制而进不来。人事制度这盘棋没有走活,用人单位就无法形成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整个人才市场就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非公有制企业本来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最多的,但是在不规范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非正式规则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氛围的影响,企业的吸引力却最小。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误区,比如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过分关注文凭等。一些用人单位遮蔽岗位需求信息,造成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更有甚者,少数媒体不能充分把握国内外人才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追求信息的故事化与娱乐性,对大学生就业不是深切的关注与细致分析,而是把个别事件描绘成整个存在情况与发展态势,进而形成全社会的舆论压力,造成毕业生就业环境恶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一个良性的宏观环境,但这种宏观环境的形成决非人才个体和市场自发趋同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因此,政府既要培育就业市场,还要调控就业市场。

1。强化政策立法。毕业生就业市场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的分工合作决定了市场的运作形态与功效。政府必须通过政策立法,规范市场竞争方式、市场中介行为、市场运行秩序和争议仲裁制度,保证市场主体依法履行义务,享有正当权利,使得要素主体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取得最大化的整体合力。当前,要注意针对用人单位欺诈行为和毕业生毁约现象的大量出现,加强就业过程的规范化,通过统一的社会化法律规范体系,确保供求双方忠实履行就业协议,保证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

第4篇: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当代经济;大学生;原籍就业;原因探究

自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未就业毕业生“回原籍”的概念后,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回原籍地就业。未就业毕业生回原籍是指毕业生回到原籍地的县级以上城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而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趋于缓慢,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状。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意识到面临的就业压力,这让学生在就业时不仅考虑个人意愿,更多的会结合社会需求,自身条件,发展前景等因素做出正确的贴合自身的选择。就业不再意味着找到一份简单的工作养家糊口,更是意味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随着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户籍政日益紧缩,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就业。以北京为例,2014年落户政策进一步紧缩,除了对学历的要求外,对年龄也设定了限制,这就严重打击了一批人留京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此外,随和二三线城市的日益崛起,工作机会越来越多,更多的毕业生流向了二三线城市。回原籍地就业成为回到二三线城市就业的最理想选择。此外,以下几点也是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原籍地就业的原因:

1、国家政策导向和福利进一步增加,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增强

国家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进一步优化了就业政策。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服务,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以浙江省为例,早在2009年就建立了相应的见习制度,见习期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且不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规定指出,浙江省各县市负责回原籍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且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企业事业单位建立1000家相应规模的见习基地。浙江省政府还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到对各级政府的就业总体规划中,并且将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到各级政府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目标中。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来自政府、社会、高校、企业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其中社会舆论越来越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进一步引导了大学生择业的新方向,改变了家庭成员对就业观的定义

2、社会环境影响,独生子女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观念。父母更希望子女能够在身边工作,家庭因素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也大,价值取向在面对就业选择是基础。回原籍就业在这一方面有一定优势,而且随着二三线城市户籍政策的放宽,能够帮助配偶到原籍地居住,落户,也是吸引大学生回原籍就业的有效途径。同时,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存在感日渐增强,原籍地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有了较大提高,在教育、住房保障、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3、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逐渐形成

一直以来,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观念守旧。在一次就业时容易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个人定位和社会需求不符。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趋于合理。个人生存,人职匹配,发展前景等日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回原籍地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应届毕业生的这一诉求。

4、大城市意识淡化,自身定位趋于合理

由于受到长期以来精英化教育的影响,大学生自认为与其他人相比高人一等,而且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在能力,人格和知识技能的积累让他们对于社会就业有了更高的心理期望。同时由于涉世不深,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有更高的平台和工作起点。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难,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到来,这种现象已经明显好转。目前多数学生已经淡化了对城市阶层的追求,自身定位明显趋于合理。广大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越来越务实和理性。

5、就业价值取向多元化

由于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多元文化日益融合,使得当今大学生对就业和价值的衡量标准有较大差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把社会和个人、国家结合起来。还有大部分的学生在就业时除了考虑职业地位,经济收入,更多的会考虑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比如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区域发展的后发优势。

6、自主创业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时代的到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宣传力度也越来越大。回原籍地就业创业能够更好的整合自身资源,社会环境更加熟悉。大学生回原籍地创业的意识已经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 郭石磊.高校学生的户籍管理制度 湖南大学硕士论文.湖南:湖南大学 2008

[2] 贾晓燕.京外生源高职生会原籍就业 北京日报2011.01.07第010版

[3] 柴天资.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是外力助推还是内力驱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年第五期

第5篇: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的重要职责。本文对美国与我国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概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与差距,指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

近几年来,伴随着高校大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现,成为社会、高校、学生家庭的共同难题,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尽管近些年,我国高校普遍增加了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在就业指导的理论与理念、组织机构、人员素质,还是在其指导实践中的方式方法,乃至社会、高校、用人单位一体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等等方面还有许多的偏差和不成熟。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最早的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美国政府构建了政府、高校、社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一体化的以市场就业制度和自由就业制度为基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深入了解和学习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有益的启示,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乃本文之真意。

一、美中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概况

1.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概况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的国家,199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80.9%,现有高校4009所,在校生人数为1459万人。然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美国实行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学校对大学生就业不承担责任,只是通过就业指导与服务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不关注就业和就业指导,相反大学深知责任重大,因为这与招生生源和社会捐助息息相关,进而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政府部门中也没有专门主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政府只是把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就业市场的一部分看待。对就业不直接干预。但是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美国形成了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配合、完善高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1)政府在美国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负责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政策,比如,制定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政策,制定国家关于大学生到艰苦地区和行业从事工作或特殊工作的补偿政策等。二是组织就业调查,建立全国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地就业岗位信息,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交流媒介,分析就业环境,预测就业趋势等,这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联邦政府劳工部设有劳工统计局,主要职能是在全国采集数据,统计结果通过网络和发行刊物向全社会公布,根据这些数据编撰的《岗位需求手册》成为美国大学生人手一册的“圣经”。此外,美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在创业贷款、审批程序及审批费用等方面提供便利,各州也有不同的鼓励政策制定。

(2)高校是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核心。美国各高校方面加强人才培养改革,强化学科交叉,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把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的教育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的能力、特性,确立专业兴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美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置于学校日常工作的中心,一般由一名副校长直接负责。就业指导机构的重要地位使得美国高校对其经费投入较多,充足的经费保证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校运作和采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很高,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一般具有辅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负责学生心理测试、能力评估、求职咨询等工作的就业顾问,般也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此外还配备讲授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

(3)社会中介机构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与用人单位和高校的“红娘”,发挥在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美国有为数众多的职业中介机构,专门为大学毕业生和其他求职者牵线搭桥。在非赢利性就业组织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最为著名,该协会创建于1956年,目前有1800多家高校和1900多家用人单位成为其会员,每年为100多万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该协会的宗旨是帮助学生选择并获得满意的工作,帮助雇主制定有效的人员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每年还出版一些定期刊物,对就业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求职和招聘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等进行调查和分析。

(4)用人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美国,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强化其协调高效的用人机制,使社会的人才资源配置更快速协凋,毕业生择业效率更高。同时,美国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并积极为其创造条件,提供具体支持。比如大多数单位愿意提供带薪实习机会,有些单位还提供与新聘职员相近的工资。在一年至半年的实习中,学生已经把公司的工作流程学习清楚,当学生毕业后,公司就可以直接录取学生到企业工作。

2.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概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的转变,大学毕业生面I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200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是114万、92X/2年是145万、2003年是212万、2004年是280万、2005年达到了338万,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达到413万,比2005年增加了75万,增幅达22%。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大导致待业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2001年是34万人,21~Y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这与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处于低水平状态、缺乏完善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服务体系是有关系的。

(1)政府虽然也强调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但从目前来看,这种重视只落在文件和讲话中,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促进就业的政策上。比如没有真正把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与对高校的声誉、地位、招生乃至财政拨款制相挂钩,缺乏一个全国范围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中心,缺乏有关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2)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当今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教学呈现两张皮的现象,一是招生与就业脱离,学校重招生轻就业。二是课程设置与专业设置与就业指导脱离。三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就业指导脱离。比如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调查发现,“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中半数以上未找到工作,而最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的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其中不少企业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与他们的要求有相当差距”。形成了中国当前大学生求职困难与企业人才招聘困难并存的“怪现象”。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一般处于“临阵磨枪”型粗放式指导。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许多高校虽然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人员却是兼职的,或虽有专职人员但却未经过专业学习和专门培训,其就业指导的水平就可想而知,其指导内容不外乎是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无论其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理念、理论,还是其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式方法都处于低水平状态。而且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限于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其就业指导理念相当狭隘。

(4)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也存在着分割严重、秩序混乱、缺乏监督、存在着欺骗性的情况,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不利于充分发挥就业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比如有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上提供虚假材料,有的用人单位为吸引优秀人才,夸大优惠条件等等。

二、美中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比较

1.就业指导理论与理念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国家,因而也形成了丰富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先进的就业指导理念。就业指导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初,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在其撰写的《职业的选择》一书中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Vo.eationaldance)这一术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与影响,就业指导理论经历了从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阶段发展到关注全人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生涯指导阶段,产生了特质——因素理论、类型学理论、发展性理论、社会学习以及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等。丰富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先进理念: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不仅要发挥服务功能,而且更要发挥教育的功能,不仅体现短期价值,而且兼顾学生实际就业需要和一生的成长需要。因此,美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中小学职业教育与指导工作的衔接和继续,并不单纯为应届毕业生服务,而是为所有在校生和已毕业的校友服务。

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在20世纪9o年代末开始发展的,起步较晚,对就业理论的引进、学习与研究都还很浅显,就业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提升就业指导的教育职能和工作理念,转变现有的就业指导观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全程性的指导与服务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

2.就业指导机制

美国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只是把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就业市场的一部分看待,对就业不直接干预限制。学校对大学生就业不承担责任,只是通过就业指导与服务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美国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既有各自的功能,各司其职,又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形成了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各自发挥作用、密切配合、协同进行的完善而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全面、高效并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推动大学生充分顺利的就业。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局限在高校。中介机构还很不规范,诚信度很差,也没有形成规模,用人单位与高校、中介机构之间缺乏信息流通机制。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走势脱节,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社会、就业单位、高等学校以及毕业生本人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构建完善、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政策保障机制、人才需求信息共享机制、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就业指导机制。因此,构建、完善我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与机制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3.就业指导的组织机构与人员素质

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机构,在大学处于中心地位,美国高校校长都非常重视该项工作,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与重点扶持。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无论是以科研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还是以培养本专科生为主的大学或社区学院,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学校机构怎样精简,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就业指导人员的条件一般具有指导学、心理学、咨询或教育学博士学位,最低要求为硕士,并具有职业咨询师资格。据统计,目前全美共有职业咨询师l6万人,其中80%在高校。我国高校虽然一般也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学校一般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比如人员少、设备差、信息手段落后等,目前尚无就业咨询指导方面的专业,专职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知识结构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一般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思想僵化、观念落后。

4.就业指导的内容与方式方法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指导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更新。工作重点由注重就业安置和资讯提供转变为注重加强培训和辅助发展,指导范围由择业指导拓展为将事业、心理、学术三者合为一体的指导和全人发展,就业指导由过去的行政服务性工作转变成具有教育职能的教学性工作,就业指导的基础由依赖常识、直觉和经验上升到注重理论、研究、调查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指导的对象为所有年级的各类学生,工作方式注重全程服务,对有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内容,工作手段讲究科学性,普遍使用职业测试工具。我国由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晚,在就业指导的定位上存在很大的偏差:指导对象不明确,一般局限于四年级的毕业生。指导目标不明确,一般局限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短期行为。指导的内容单一、方式方法落后,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出现学生的期望与就业指导提供的内容呈背离的状况。指导的内容更多的局限于信息的,日常就业手续的办理,就业的统计等,在就业的方式方法上科学性,更多的是集中统一指导,缺乏个性化的教育与指导,缺乏有针对性的咨询和训练。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1.政府

需要政府在政策上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比如应建立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取消户口、指标、社保等种种“硬杠杠”对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限制;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要进一步的相互贯通,需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如一些单位需要上岗费、押金、不签劳动合同、不给上保险等等。在就业保障方面政府需要深化制度改革。如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范围之内,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救助、困难生活补助制度和就业推荐成功奖励制度;出台有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资助制度。要消除政策壁垒,取消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进入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等。政府还应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交流平台。

2.高校

高等学校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供求结构性失衡。在专业和课程改革中渗透就业指导,把大学生从一个学校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是大学的基本责任。高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和做研究,还必须按照办学的理念,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要建立健全人才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与互动,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人才需求信息,要转变就业指导理念、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造就一批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管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3.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树立合理的人才消费观,强化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作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方,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与录用标准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用人单位应根据自己目前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战略,摒弃不合理的人才“高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选拔人才队伍,并通过通畅的信息渠道向就业市场和高等学校准确、及时地传递其需求信息,用人单位要强化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第6篇: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分化;整合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20世纪70年代初先后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定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数量指标。我国从1949年开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经历了53年的艰难探索,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3%,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0年的98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660万人,9年时间高校毕业生人数翻了6.7倍。毕业生人数几年时间内成倍增长,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境地,而我国对求职行为这方面的研究却甚少,通过中国知网以关键词“求职行为”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论文只有46篇,这些与“求职行为”相关的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研究的人群多为失业者、低保者及下岗工人;(2)研究的角度多为经济学视角或心理学视角;(3)研究方法上偏向理论、文献研究。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研究是当今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而找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分化特点及整合模式是当务之急,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的分化与整合理论来诠释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求职行为的分化与整合

(一)分化与求职行为的分化

分化(differentiation)一词本是生物学术语,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用进化论观点看待人类社会的进程,他认为,随着社会总体的增长,社会个体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分化,即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分化造成相互依赖,进而造成整合。《现代汉语辞海》把分化解释为:①性质相同的事物变成性质不同的事物;②统一的事物变成分裂的事物[1]。王恩斌(2003)主编的《社会学教程》将事物之间具有相同特点的现象称为同质性,而将事物之间相互不同的现象称为异质性。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分化是指事物从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过程[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也出现了变化,无论是求职行为的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在求职行为的范围上、方式上都出现了异质性,如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毕业生毕业后就可以安排工作,无求职后顾之忧,高校教育大众化阶段就有可能两三年找不到工作,甚至时间更长;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一般毕业生毕业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流动性不大,而大众化阶段则自由化,自由流动,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所找的工作一般都专业对口,而大众化阶段不局限对不对口,有很多毕业生找的工作并非对口;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求职行为方式单一,国家统分统配,大众化阶段百花齐放,有的是政府提供,有的是市场提供,有的是中介机构介绍,还有的是自主创业,总的来说呈分化趋势,表现出异质性、多元性与多样性。

(二)整合与求职行为的整合

“整合”(Integration)的最早使用者要推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他在《第一原理》中阐述了著名的进化公式:“进化是经过不断的整合与分化,是从不确定、不协调的单纯性到确定性、协调的繁杂性的变化。”他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包含着分化阶段和随后的整合阶段”[3]。中文原先没有“整合”一词,在汉语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和《中文大辞典》中,均无“整合”这一条目。郭灿鹏(1997)认为,中文里的“整合”是由英文“integration”翻译过来的,蕴涵着系统内各要素之间通过互相作用,达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协调乃至相互包含的状态,从而使系统达到高度有机的团结、统一或一致的合作。

求职行为的整合主要指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学校、政府、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应提供实质性帮助,使其在观念、方式方法、制度及专业能力上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求职行动,来达到找到满意工作的目的。求职行为的整合包括政府整合、制度整合、观念整合、学校整合及自我整合等。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分化的特征

(一)求职行为时间上的持久性与多次性

求职行为在时间上表现为持久性与多次性,求职行为的持久性是指求职者在求职时时间跨度比较漫长,求职过程有可能伴随至终身。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国家统包统分,一次性到位,只要找到工作就可能是终身职业。因此求职行为是短暂的;大众化阶段出现了分化,有些求职者的求职行为持续的时间不长,一找到即是终身职业,有些却不然,一生中可能都要求职,持续的时间较为漫长。求职行为的多次性是指求职者求职的频率比较高,只要工作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差距,就出现另寻门路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求职者自身的原因,如工作不太适合自己,或薪水过低,而主动另外求职;另外一个原因是单位原因,若单位觉得求职者不能胜任该项工作,单位就会辞退求职者,求职者只好被动去求职。所以只有当双向选择达到一致时或双方都满意时,这种行为才算终止。

(二)求职行为空间上的无界性与集中性

求职行为的无界性是求职者求职时无国度与地域之分,自由流动。传统社会大学生就业都比较封闭,从哪来到哪里去;转型社会却不一样,自由流动,双向选择,求职者可以到经济发达地区去就业,也可以到边缘山区去就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流动,甚至可以流向国外就业。求职行为的集中性主要是指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老区等发达城市。就算是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该省的大学生就业也具有集中性,如近几年广东省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基本集中在珠三角地区9地市,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80%以上。并且主要分布在广州市、深圳市与东莞市,到茂名市、外省和云浮市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较少。

(三)求职行为范围上的广泛性与跨专业性

求职行为范围上的广泛性是指求职者的就业范围不断在扩大,就业分布在各种行业。这主要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成分决定的,我国经济成分划分为两大类,五种类型。第一类为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类型;第二类为非公有经济,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一般都在机关、事业、国有企业就业,大众化阶段大部分毕业生向民营科技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单位转移。求职行为范围上的跨专业性是指大学生求职时所找的工作并非专业对口。精英阶段,大部分毕业生都专业对口,而如今大学生找工作难,找对口工作更难,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历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最高仅在三成左右,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与专业方向不对口。

(四)求职行为方法上的人际关系性与多样性

求职行为的人际关系有强关系与弱关系,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强关系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弱关系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格兰诺维特认为,美国社会是一个弱关系社会。根据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华裔学者边燕杰提出了强关系假设。即认为中国社会并非美国的弱关系社会,而是一个强关系社会[4]。也就是说,在中国,想要办成事,靠的不是弱关系所能够获得的信息的广度与多样性,而是强关系所能给予的确定而有力的帮助。但也具有多样性,如不乏有凭借自己能力、机遇或政治权力、经济实力找到工作的。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的整合

(一)观念整合

观念整合就是要转变求职观念,使当代大学生认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一个人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岗位“终身制”。要由“终身制”就业向“先就业,后择业,再就业”转变。变更工作或者暂时失去工作是正常现象,这体现人对职业选择的自由和职业对劳动者标准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并且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在机关、学校、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的就算有工作,就算就业,个体、私营,甚至小商小贩就算无业的陈旧观念。无论什么所有制形式,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法律允许,只要能创造价值,贡献社会,就要大力支持和提倡。

(二)政府整合

首先,政府要提供并搭建平台,要多把招聘会设置在学校、企业,使用人单位能够真正吸纳大学毕业生,也让大学生走进企业去了解情况,尽快找到称心的工作。其次,政府要提供小额贷款,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要研究符合经济发展规划中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技术、信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服务,使大学生真正愿意去创业。再次,政府应搞好服务工作,解决大学生求职的后顾之忧。如在户籍、职称、交通等方面,为企业和大学毕业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使企业能够招纳人才、留得住人才。最后,政府要成立大学生就业培训机构,针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有关职能部门应免费对求职大学生进行求职前培训。

(三)制度整合

制度整合就是要出台并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分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偏远地区工作。在实施“选聘毕业生到村(居)委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上,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保证他们的待遇,使他们真真正正愿意到基层,到山区,到欠发达地区去,脚踏实地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四)学校整合

学校首先要认清高校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求职形势,深入调查人才市场的需求,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合理设置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同时,各院校要加强联系和沟通,避免热门专业重复设置。其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指导,避免盲目性。再次,多与人才市场联系,及时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

(五)自我整合

自我整合就是通过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专业技能与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进行评定,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求职行为。总而言之,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要充分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亲朋好友介绍等各种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抓住就业机会,实现就职。

参考文献:

[1]范庆华.现代汉语辞海[K].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96.

[2]王恩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5 -188.

第7篇: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河南省 本科高校 毕业生就业机制

作为我国人口大省之一的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50万,普通中专毕业生达20万,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大学生就业人数近80万。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大学生供需失衡、结构性失业、被就业等现象也层出不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摇篮与载体,在建立一个相对成熟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定义

一般意义上的就业机制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相互竞争,双向选择,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个复杂系统,其实质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及其运动关系的总和,包含着众多的子机制或子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就是其中之一,是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建立的调控大学生就业工作,促进大学生人才的合理配置与流动的一个子系统。它遵循一定的运行规律,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行为,在大学生人才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调节性以及导向性作用。

二、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存在的问题

1.以国家现行就业创业方针政策为导向,忽视了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国家出台了大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例如推行了一系列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到军队去建功立业;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实行灵活就业机制等。多数高校以此作为契机,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在毕业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也达到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这与我国推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存在悖逆,不利于市场经济与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定向培养的衔接模式的建立。政府代行了市场的职责,短期内毕业生就业率提升,成效明显。但长此以往,政府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2.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就业工作成效的硬性指标,被考研、被就业屡见不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就业工作成效的一个有力体现。但随着在高校不断扩招,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大环境下,这项常规工作的完成难度也成正比地增加。为使就业率达标,高校采取了一些非常规性措施。首先,积极宣讲鼓励在校生考研、专升本,灌输升学是最好、最优化的出路的理念,引导了大批学生盲目跟风考研、专升本,怀揣希望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其次,一些高校还将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直接与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的发放相挂钩,迫使毕业生在离校前完成就业。

3.高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建立促进毕业生实习就业长效就业机制,但实际效用参差不齐,缺乏有力的监督体制。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效的实习就业机制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常规内容,是高校在课堂教学、理论教育之外,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社会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实践性培养方式。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变幻莫测,经济危机频频爆发,高校专业设置、审批变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校企联合的实际效用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流于形式。高校实习就业基地数量上的累加不等于质量上的提升。同时,高校也普遍缺乏相应的考核监督体制,对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的实际用工、毕业生发展等情况了解不足,导致校企联合形式大于内容,失去了其最初的意义。

4.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就业指导旨在帮助大学生直面现实就业过程中的困境,引导其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提升个人求职择业技能、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能力、自主创业能力等。就业指导主要分为就业指导课程和日常咨询服务两块。在课程设置方面,河南省各本科高校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本科教学计划,设为公共必修课,但多华而不实,有而不精,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理论性、说教性成分过多,实用价值不够,趣味性不强等问题,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因而授课效果普遍不理想,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在日常咨询方面,当前河南省高校从事一线就业咨询工作人员中,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仍属凤毛麟角,提供的服务也难以满足毕业生的实际需求。

三、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现存深层次原因分析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模式改革相继进行,高校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就业机制,需经历一段探索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财税金融体制等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领域改革、廉政建设、行政审批制度、行政问责制度等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进行的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也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由国家统包配置,毕业生由中央集中进行计划管理,实行统包统配转型为完全自由择业的市场配置,学生自费上学、毕业生通过市场为中介自主择业、用人单位通过市场录用的市场配置就业。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对高等教育体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断变革的大环境中,短期内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就业机制难度较大,需要经过一段相对漫长的摸索期。

2.相比招生与人才培养,高校对就业工作重视度还有待提升。当前高校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是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校园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相对而言,就业工作在高校整体发展中的作用逊色不少。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生源充足,很多高校将工作焦点放在优质生源争夺和人才培养上,就业工作的优劣只是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二级指标,这也关系到高校对就业工作人、才、物等方面的投入,导致一些综合性工作难以展开,毕业生就业机制问题重重。

3.政府、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缺乏有效的考评监管制度,督促力度不够。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直接关系到就业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工作还处于一种政府引导、学校自发的阶段。各高校依据教育部文件,结合本校自身情况,建立一个基本的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涵盖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市场开拓、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困难学生援助帮扶等内容,但设置标准、健全程度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考评监督制度。四年一度的高校就业工作评估发挥了以评促建的作用,但还不够完善,有待加强。

四、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1.国家应从长远利益出发,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与国力制定更多有效的方针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并加大落实力与执行力。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大学生就业,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教育部也多次下文“要把大学生就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推行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以河南省为例,在有关政策引导下,2011年,70%以上的已就业毕业生是在基层实现就业创业,尤其是“选调生”“特岗教师”“志愿服务西部”等各类基层项目。此外,大学生参军入伍也受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2011年河南省预征报名人数达到4.1万,最终确认2.3万人,解决了大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为军队输送了优秀人才,在兵源紧张的形势下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相对项目基层就业而言,国家也制定一些短期效应显著的政策,例如专升本扩招、研究生扩招。名义上,专升本、考研属于就业形式的一种。但实际中,这与进入工作岗位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其实是延迟就业。两年三年之后,毕业生毕业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鼓励毕业生继续求学之路,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社会长足发展方面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因此,希望国家能高瞻远瞩,在制定就业创业促进政策时多权衡利弊,真正做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

第8篇: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基层就业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人-境符合

从上世纪末的高校扩招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完成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才需求也从“数量需求”转为“质量需求”,在政府、舆论、高校等多层面的积极引导下,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务实,但“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根深蒂固,未就业先择业。也正因如此,目前出现了大量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未就业而基层所需人才急缺的社会现象。自2005年《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出台以来,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社会热点。文章以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为理论依据对毕业生与基层之间的人-境符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内涵

著名心理学家罗圭斯特与戴维斯在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1909年,《选择职业》)的基础上,于1964年提出就业适应观点并逐渐发展为强调人境符合的心理学理论,即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以下简称“适应论”)。

1.强调人与工作环境的符合性

适应论强调人与工作环境的符合性,认为相对于职业来说,就业后的适应问题更值得注意,重视个人为了维持此一致性所做的努力和工作环境的激励保障机制即增强性,认为增强机制是组织吸引人才的重要基础。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对于能否适应环境、能否在基层获得个人更大的发展空间或提升生活品质持有不确定态度,这直接影响他们是否决定从事基层工作。从人境适配的角度看,这正是一个如何调整个人需求、改善基层就业条件从而实现“留住人”的问题。

2.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

适应论认为:个人与工作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个人的需求会变,工作的要求也会随时间或经济形势而调整。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既需要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工作环境;又需要基层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保障,为提高个人满意度创造条件,从而产生双方良性互动,实现人境符合。

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分析

为调查了解关于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最新情况,我们面向高校毕业生发放了700份调查问卷,重点调查内容为基层就业认知、预期及政策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毕业生基层就业决策的因素复杂多样,但同时他们对基层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升迁机制、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要求趋同。

1.基层就业促进政策是吸引毕业生就业的主导因素

在关于选择去基层就业的原因调查(多选)中,选择“压力较小大城市工作难找”5.55%、“为报考研究生做准备”34.62%、“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40.84%、“积累基层经验为考公务员做铺垫”55.46%、“部分地区福利较好”37.48%、“自己的爱好”23.03%、“为自己家乡做贡献”31.60%。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对基层就业政策有较高的了解度,并能根据政策的导向性顺势而为,多数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是为了考研、考公务员争取条件,未作长期工作打算。其中,也暴露出明显的“求稳”和功利倾向,如选择“D”55.46%居最多,选择“E”和“B”分别为37.48%和34.62%,而选择“C”虽有40.84%,但“G”只有31.60%。

2.基层条件欠缺是毕业生未选择基层就业的首要因素

在关于放弃去基层就业的原因调查(多选)中,选择“经济发展缓慢,条件差,发展空间小”64.20%、“心理难以适应,感觉没面子”26.39%、“不感兴趣,薪资待遇低”45.21%、“离家远,家人反对”49.24%、“缺乏经验,不了解基层环境”42.86%、“政策保障不够,再就业难”41.51%。可以看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同时,有49.24%的毕业生认为在面临是否去基层就业选择时家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工资待遇、政策保障力度及对基层就业后的发展前景担忧都是毕业生同时考虑的因素。

三、构建人-境符合机制,推进毕业生基层就业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并稳定人员流动,需要毕业生个人和基层各自发挥能动性,形成合力,从而实现人境符合一致,推动基层就业工程顺利实施。

1.调整就业预期,理性进行人境适配

调查数据显示,有45.21%和33.28%的毕业生分别将“东沿海大中城市”和“中西部大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区域,这与基层就业间产生了一定矛盾。解决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基层人才需求的矛盾,必须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根据自已的知识诸备、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目标来选择基层就业项目,这是将来能否适应基层就业环境的重要前提。对于到基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这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正式融入社会的开始。毕业生要提前了解具体行业或岗位要求,如选择“村官”项目,需了解国家发展规划、农村经济政策并掌握具备应用文写作能力等。

2.改善基层条件,提供增强机制

工作适应论指出,只有组织可提供的待遇、福利和发展空间令个人产生精神满足的时候,使个人继续留任并持久工作的增强机制才会产生。对毕业生就业而言,能否形成增强机制是其面临到基层就业选择的决定因素。调查数据显示,64.20%的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缓慢,条件差,发展空间小”, 45.21%的认为“薪资待遇低”。基层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优惠政策,从住房、医疗、户口、编制、职称等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提供工作和生活保障,这是基层留住人才的现实基础。毕业生对基层就业的满意度越高,基层就业的吸引力就越大,人才急需问题就会趋于解决。

3.人境符合,推动基层就业

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人境符合与否是互动过程的产物。一方面,由于毕业生初出校园,社会生活经验比较欠缺,需要转变心态、熟悉工作环境和学习掌握具体工作技能,在此过程中,基层要为毕业生提供及时的思想指导、工作帮助和生活服务,帮助其打消顾虑,逐渐培养对基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毕业生个人要积极适应基层环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找准自身定位,努力为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就业双方共同努力产生合力,才能实现毕业生-基层人境符合,才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伟,张宪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同果.论大学生基层就业“五导”服务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6)

第9篇:市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2003年是国家实行招生制度改革,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68万人,达280万人。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给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面对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确保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摆在各高校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家陆续出台了234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的政策和措施,各高校也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因而对一线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工程的实施。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以强烈的使命感认清形势,正确定位,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此,笔者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从业人员的角色定位谈谈粗浅的看法。

政策法规的研究者和宣传者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熟知党和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对规范和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要履行好职责,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有关政策十分重要。近年来,中央和各省市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必须在自身学好弄清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及时向毕业生进行宣传,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给予指导,解决制约和妨碍毕业生就业的“瓶颈”问题。要提高运用政策指导学生就业的水平,就业指导人员的再学习和提高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看来,国内高校还没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人员一般都是由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来担任,因而缺乏专业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业指导人员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就业创业指导》、《市场营销策略》、《学生就业心理》等课程,有了专业知识的支持,学习掌握新的方针、政策就有了基础,指导学生就业就有了理论依据。闭门造车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因此,作为毕业生就业指导从业人员一方面必须经常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就业论坛及交流会,走访高校,及时了解最新就业政策、市场动态,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无形市场、熟悉各人才市场的网络系统,从中获取有用的就业信息,运用网络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面试及就业。

就业市场的开拓者就业市场风云变幻难测,但是同时也总有阳光地带、七彩天空。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就业市场是等不来、靠不到的,毕业生的素质再高,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了。要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就业先机,就必须懂得去跑市场,找市场。

如何去开拓市场?

1、要与有稳固供需关系的用人单位经常保持密切联系,以此为基础采取“滚雪球”的方式扩大成果。要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跟踪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为用人单位输送对路的毕业生,以便增进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了解与感情。

2、要潜心研究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通过网络在各地人才网上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行情,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走访企业,宣传学校的专业特色,推荐适合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使企业了解学校的情况、毕业生的情况,最终达到安排毕业生就业的目的,担当起学校与企业之间人才供需的桥梁。此外,要注意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实现由传统的被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转为主动开发未来人才市场的质的转变,如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运用高校产、学、研的优势与企业进行多方面合作等来主动引导学生的就业市场。

3、要着力拓展校园双选市场,校园双选会在就业工作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对学生就业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头戏。作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要有组织好大、小型双选会的才能。要尽可能多地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参加双选会,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体现专业特色,做到大型双选会与专业专场双选会相结合,把企业请到学校,把学生从既耗资又无效的社会招聘会上拉回到学校双选会。实践证明,校园双选会的成功就业率要占总就业率的一半以上。

学生、企业真诚的服务者作为一个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在日常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确立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意识。一方面为毕业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另一方面为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信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要做到以情动人、以真感人。对待学生,尤其是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要积极地为他们出谋划策,负责地为他们推荐用人单位,争取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关注。对于一些一时找不准单位的毕业生,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状况,介绍适合的单位供他们选择,让他们明确先就业后择业的道理。在用人单位提出过高要求的时候,则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清除就业过程中的误区与障碍。在为用人单位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出真心诚意,一是要准确及时地提供毕业生生源情况;二是要周密地安排好用人单位到校的选聘工作;三是要妥善解决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四是要做好就业学生的跟踪服务。这样就会在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的同时为建立长期稳固的协作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