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中职电子技术论文

第1篇:中职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现实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理解二极管的结构和分类。

第二,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第三,会灵活应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第四,通过本节教学实践,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勤学求真、善于学习、积极实践的精神,提高操作技能。第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养成勤学理论知识、勇于实践的好习惯,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研究问题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难点是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应用。

三、教学进程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刚上课时,教师启发学生温习学过的知识,以PN结的导电特点提问。教师边听学生回答,边提纲挈领地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

(2)分发实验提纲,学生每人一份,安排学生先观察二极管,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然后做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探索性实验。主要探索研究如下问题:二极管外观如何;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如何;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电压和电流有什么关系。

(3)教师依次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小结,导入新课。以温习的知识提问和寻求性实验引入新课,创造环境,激发思考,创设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怀着急于解疑的心情参与下列教学活动。

2.听课教学

(1)介绍二极管的结构和分类。

(2)教师画图并讲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的含义。

(3)教师逐一提出下列问题。第一,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体现的正向特性:电压为零时,电流为多少;电压较小时,会出现什么现象;电压超过一定数值后,出现什么现象。对于以上问题,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逐一解释原因,以加强学生理解。第二,二极管加反向电压体现的反向特性:加上反向电压后,有没有电流。对于该问题,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和温度的关系。第三,当反向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电流有什么变化;根据以上两点,再提问若反向电压继续增大到一定数值后,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解释原因。

(4)画出特性曲线,总结特点。画线总结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分析讨论,同时将结论提纲挈领地写在黑板上。教学过程中,设疑引路、步步深入、条理清晰。教师通过演示、图示,紧扣学生求知心理,集中思维,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讨论解疑良策,使本节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5)介绍晶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3.用归纳法、对比法小结该节课结束后,根据黑板上的知识提纲,用归纳法小结,加深学生理解、记忆。教师概括以上教学内容:晶体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反向特性、反向击穿现象、二极管的非线性。

4.例题练习,加深理解、检验教学效果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新课结束后,教师通过例题练习,检验教学效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板书设计

为了把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清晰地反映给学生,黑板最左边板书二极管的结构和分类,最右边板书二极管的主要参数,中间部分板书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其特点,另附加一小黑板画出伏安特性曲线。这样将本节课的全部知识目标——二极管及其伏安特性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内容简明扼要,对比性强,使学生容易把握知识点,深刻领会教学内容。

6.布置作业

第2篇:中职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0-0039-01

作者简介:郭治元,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理学学士,讲师,主讲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单片机基础等课程

中职校就是要培养实用性人才,与高等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实训室建设方面,中职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减少理论验证性实验。

一、实训室建设的现状

目前,尽管国家在中职校实训条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中职校实训室的使用状况并不是很好。尽管很多学校建有高、大、上的专业实训室,但利用率并不高,学生仅能做一些理论验证性实验,跟实际需求还很远。很多学校的实验室仅是为了应付各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或是为了吸引生源,或是为了达标验收,抑或是为了满足少量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没有让学生真正受益于实训室。如何建设真正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是摆在职业学校面前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落后地区中职校实训室建设。

二、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行业已经深入国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大量从事电子技术组建、维护、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人才。同时由于电子技术专业含量高和应用复杂,加上现阶段的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普遍对专业理论课不感兴趣,根本听不懂,不想听,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的现象很普遍。他们选择就读中职校的初衷,是渴望在校期间能学到实用技术,掌握操作技能。因此,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专业实训室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就业挂钩,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显得尤为紧迫。

三、实训室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硬件建设

电子技术专业硬件实训室可分为理论验证、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以及电子产品维修三大类。所选用的实训设备要以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主,要与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表

(二)软件建设

在做好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注重软件建设,软件建设包括各类电子仿真软件建设和实验室文化建设。实训室文化建设是建立在中职学生需要和中职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的,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几个层面进行。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学生的技能学习、职业操守的培养、职业素质的练就等各个方面中,使实训室文化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时间彰显出潜移默化的渗透、示范、导向、暗示的教育作用,精心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育人环境。在实训室的内外墙壁、走廊上展现电子技术的历史文化,学校可将电子技术的思想史、技术发展文脉、技术人物的典型事迹等展现在墙壁上。在实训室内的指定位置呈现电子专业技术的技术文化,将实训过程中的关键项目、实训流程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实训室内。把实训室的管理制度、安全规程、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制成图表悬挂在显眼位置,时刻提醒参加学习的学生,使他们深刻认识专业的性质及内涵,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放在展示柜中,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总之,通过包含各种丰富文化内涵的形式来陶冶和净化学生的心灵。

四、小结

电子技术课程是职业院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和电子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就业增强竞争力。因此,合理建设电子技术实训室是保证和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本文从目前我国中职校实训室建设的现状以及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的主要内容,强调在实训室建设中要更加注重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希望对同行们在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上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何博为.河源市中职学校应用电子专业现状及建设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2011(4).

[2]夏晓峰,刘世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3]黄静华.加强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及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10(15).

第3篇:中职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中职教育是培养学生走进社会、走入岗位的关键。在中职教育中,一体化教学的课堂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本文从理论实践、教学实验及师资培养三个方面介绍了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策略;阐述了一体化教学及一体化实践对中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职;电子技术课程;实践;能力

1引言

与高中教育相比,中职教育要求学生的技术水平过硬、实践能力较强,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有自身的角色定位,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能够达到公司的标准,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中职教育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探索并实践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

2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工程性、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课程内容的知识点较多、涉及面较广、实践要求较强。[1]一是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工技术的相关的理论及操作原理;二是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及实践能力,因此,理论知识稳固、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对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中职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还存在明显不足:第一,理论与实践脱节。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许多学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行为。第二,教学实验陈旧。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验大部分属于验证性实验,而在进行这些实验时,很多中职院校的要求仅仅停留在测试数据、验证定理的阶段,其缺乏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少积极主动的操作及实践能力。第三,师资培养欠缺。电子技术教学需不断地培养师资队伍的实验实训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但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许多院校缺乏对师资队伍的实验培训、对师资队伍的再教育培养,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缺少一定的实训能力及教学措施,影响了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及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

3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一体化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桎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环环相扣,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促进一体化教学实践的主要策略有[2]:

3.1确定一体化教学的工作任务

首先,分析社会岗位对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知识及技术操作能力的要求,调查已工作学生的电工技术能力及职业适用能力,从职业岗位要求及已毕业的学生中分析教学的重点及不足,从而确立下一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了解学生的基本电工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从学生对安全用电及相关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使用电工仪器及电子仪表等器材的熟练程度中,确立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重点。最后,根据教学目标及重点,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构建“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教学体系,进而确定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任务。

3.2设计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内容

第一,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情况,设定真实教学情景,将社会岗位的电子工作环境及企业部门对电工专业的相关要求引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使学生在解决课堂任务的同时,认识到社会的职业问题,促进学生的电工技术学习及实践能力培养。第二,在理论讲解后,教师可布置相应的课外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实践、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能动性。第三,教师要根据设定的教学情景及布置的课外任务,设计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中建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建立一体化教学的考核体系

科学的考核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3]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中,单一地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及考试成绩进行考核是不太严谨的。电子技术的教学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①考核学生对电工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并分析学生的实验成果及考试成绩;②考核学生的实践态度及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评定学生的操作结果及创新、适应能力,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

4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不仅促进了中职教育素质与技能的双核心体系建设,还加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性培养。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中,确定一体化教学的工作任务、设计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内容、建立一体化教学的考核体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黄韬 单位:南平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子剑,张红涛《.电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29,131.

第4篇:中职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方法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社会对电子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电子技术工人的重要渠道,《模拟电子技术》则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现在中职学校对《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方式参差不齐,没有针对性,而现在的中职学生具有基础薄弱、好奇心强等特点,现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培养要求,为了使中职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方法必须改进,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现状

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电子技术人才,同时,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中职教育,这使学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然而中职学生普遍是高中以下学历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单一,普遍表现为文化知识基础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领悟能力和学习动力不足,在此背景下,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时,对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推导计算不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运用不灵活,应用不到实际。但中职学生好奇心强,比较喜欢动手,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因此,在专业教学上,可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多开展实践课程,在实践课程上结合理论教学。

2中职学校《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现状

《模拟电子技术》是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个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它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在介绍一些常用半导体器的基础上,研究基本电路的概念、工作原理,然而目前中职学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普遍还是用传统的模式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单独设课,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也常常不同,因此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大部分理论老师都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实验;而实践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前也不注重复述与实践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这导致理论与实践衔接不上,达不到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探索与改进

3.1对课本内容予以调整,精练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内容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困难,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不打破理论知识系统的前提下精选理论教学内容,对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重组,尽量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及长篇大论的理论分析。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所以中职学生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程时只要求学生知道半导体元器件的电路符号、作用、特性,掌握基本的电路图,懂得分析电路图的工作原理即可。例如,在进行半导体二极管的教学时,先整合与二极管相关的知识点,在学习了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作用及伏安特性后,马上进入与二极管实际应用相关联的“二极管的单相整流电路”的学习,而对于二极管内部的PN结形成过程的微观内容则可略讲或不讲。

3.2灵活运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为了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提倡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方法教学,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融合在一起。这要求授课教师是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例如在学习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时,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如果单纯理论讲解,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复杂和难以接受的。如教师运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方法教学,一边讲理论一边让学生装焊三个分别可以实现三极管的截止状态、饱和状态和放大状态的电路(教师预先设定好能分别实现三种工作状态的基极电阻和集电极电阻的阻值),然后接上电源,用万用表分别测量三极管的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的工作电压,学生把测量数据记录下来,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数据,结合理论知识,总结出结论,学生很容易就会明白三极管工作于截止状态、饱和状态和放大状态的条件。这种教学方法,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技能。

3.3开展小组互助式讨论教学

中职学生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时,最困难的是分析电路图的工作原理。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助式讨论进行教学,以四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选一个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好课堂的教学方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在讨论时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组员相互探讨,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做出补充与总结。例如在OTL功放电路的教学中,教师把电路图板书在黑板上,让小组长和小组成员面对面的讨论与分析电路的组成、元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然后教师把学生的疑问作出解答。在学生的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电路图的组成、元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都进行了思考,既锻炼了口头分析电路原理的能力,也解决了疑难问题。

4总结

社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内容繁多、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更是影响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对课程内容予以适当调整,精炼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紧跟电子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学有所用;开展小组互助式讨论教学,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情况下,在不断的教学革新中,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昆.电子技术基础(上册)[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5篇:中职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电子技术项目教学

《电子技术》是高职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丰富,涵盖《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高职《电子技术》多沿袭本科教学模式,简单将本科教学内容压缩,重理论分析,实践教学时间少,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目前电子技术朝着集成化、智能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器件不断涌现,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也需要根据新技术发展潮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电子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1教学内容改革

高职电子技术教学往往是本科教学的简化版,重理论分析和电路设计,轻工艺、装配和维修,理论学时比重过大,实践学时较少。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充分兼顾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的不同教学侧重面,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实际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来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由理论知识、实验和技术应用三大教学模块构成。通过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典型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能感性的验证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技能应用模块,选取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训练项目,以项目完成为形式达到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上以够用为度,强调实用性和工程性。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来教学内容里半导体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分立元件的电路分析等这些理论性强的内容难以适应电子线路集成化发展潮流。对于理论基础较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这部分内容也比较枯燥,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安排上,应适当缩减这部分的课时,同时增加集成电路的课时,使学生掌握工程上常用的典型集成芯片使用。传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验证性试验,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按步骤连线和测试,是对理论知识很好的补充,但通常实验内容只针对某一章节的知识点,电路结构简单,实用性不强,难以体现课程的工程特色。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缺陷,有必要增加综合性和实用性强的实践教学内容。课程第三部分设置“技术应用”模块,采用项目教学法,设定若干个项目,以项目为形式组织和展开教学。根据各专业的电子技术能力需求,通过任务的导入,相关联的知识、技能的链接,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达到知识和技能互为促进、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在完成工程应用项目过程中,学生掌握相关的电子技术应用技能,提高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生产实践的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改革

“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又决定形式”,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改革中,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目前倍受职业教育关注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以项目完成为形式达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更符合高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项目任务的选取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项目选取应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紧跟专业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同时还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项目选取要难易适中,注重可操作性,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项目任务设定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又要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项目的具体实施和完成可成分五个步骤:项目任务和要求、项目分析、计划制定、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估。首先由教师给出具体项目任务和要求,明确要实现的目标。项目分析由老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课题涉及的知识内容,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接下来以学生为主,分组合作制定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项目评估。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创造协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分工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产品开发和工程实施多以项目形式存在,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分工协作完成。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熟悉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更好的完成从学校到职业岗位的转换。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学生作为主体完成计划制定,通过团队合作参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思考,有利于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EDA技术,全方位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电子技术课程由于绘图量大,非常适合多媒体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效果等形式使教学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扩大课程信息量,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些理论推导和例题,采用板书方式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实际教学中可灵活运用这两种方式。建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网站,上传相关教学资料,为学生提供课余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进行在线作业练习和自测,教师在线答疑,师生充分互动交流为全面提升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引入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教师在AltiumDesigner、Multisim等软件搭建的高级仿真平台上进行演示实验,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采用EDA技术,让学生先使用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再进行实际的安装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4结语

高职电子技术教学应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目前电子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工程实用内容,引入项目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和EDA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课程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保证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祝亮,马世平,杨金华.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类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

[2]黄友锐,李良光.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

第6篇:中职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电力电子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54-01

电力电子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和探索,发现和领悟课程的精髓和奥妙。教师在进行电力电子专业课程的教授时,要多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让学生乐于钻研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的学生更应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质,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电力电子专业学习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中最为基础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加强其教学工作建设,运用创新的思维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加强课堂教学建设,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为了适应国家对人才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应转变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为国家培养知识与技能共同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电力电子课堂教学中,因为该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较为简单而十分看重实际运用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真正理解关于电力电子的知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而使得操作缺乏正规和专业度,动手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电力电子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强调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为实践运用夯实基础。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在电力电子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在分析和研究电力电子技术中电路的原理时,教师应少讲解多引导,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谈论时间,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虽然对电路的分析研究较为枯燥,但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达到教学目标。

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为了适应国家各方面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方针,要求学校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学生应在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素养。电力电子课程学习在高职教育所学课程中是实践课程的基础课程,实验在教学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作为专业课程学习中独有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受到广泛认可,不仅能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更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巩固所学理论基础知识。

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秉承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教学思想,学生在进行试验操作时少动手帮忙,多引导,鼓励学生独立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是否牢固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的方法。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向学生讲解电力电子的变流技术时,由于知识较为深奥复杂,书本上的理论解释也晦涩难懂,学生大多不能很好地掌握。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的电路设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电流的变动走势,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学习的能力。

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电子专业课程也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高素质技术人才发展的摇篮。为了符合国家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电力电子课程作为高职教育中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带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中的引导者,应从自身出发,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在夯实学生电力电子课程知识的理论基础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推动高职电力电子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月朗.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6)

第7篇:中职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 电子技术 模型 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32-02

1.概述

电子技术作为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并日益广泛地渗透到当今科学和生产的许多领域,其运用早已不只是局限于通信技术,凡是涉及到测量、控制、数据处理等领域,电子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基本学科。

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电子线路经历了革命性的变革。在电子线路的最基本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也随之应改变电子线路以器件为基础、着眼于电路的旧体系,而建立以模型为基础、着眼于系统的新体系。因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器件的更新越来越快,仅围绕着某一器件来讲,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为了使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实践,更富有生命力和启发性,我们一方面应选择最能代表当今电子技术发展水平的器件及电路作为典型电路,另一方面还应从模型和系统的高度来组织内容和阐述原理。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结合国家“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标准要求而建立。这种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能密切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及时跟进行业技术的发展,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我们在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先进实用的技术,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基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索的条件

(1)基于“工学结合”的培养方案正在运行。本校的相关电子技术专业按照国家对高职办学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每年一直修订培养方案,特别提出了“2121”办学模式,其核心是“工学结合”。“工学结合”这种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什么样形式,其共同点是学生得到提高和锻炼。目前我们正在实施完善,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2)有稳固的实训基地做保证。本校的相关电子技术专业在校内与校外建立了稳固的实训基地,分别与重庆煤科院签署了长期的实训基地协议、并与中国普天茂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普天重庆装配中心、重庆康佳电子有限公司、重庆格力电子有限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给本校的相关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模型化与系统化以及社会调研等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3.基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索的内容

如何通过本课程教学实践,来探索建立以模型为基础,着眼于系统的的教学观点,以及来探索建立基于先进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基础原则,这是我们着重考虑的内容。

每门课程教学都有其发展背景。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例,其是和元器件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电子线路课程中我们认识到电子设备已经从分立元件电路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从低集成度迅速发展到高集成度。这需要我们建立相应的模型来理解,由集成电路制成的电子电路具有功耗低、可靠性强、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并且元件、器件、系统这三者的界限融为一体,难以截然分开,已经趋于模糊了。

每门课程教学都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学习这门课程,不仅理论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要求掌握一些原理等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实践,而且实验课(或实训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何把实验课(或实训课)内容进行提炼而形成模型化系统化的教学,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电子技术的应用已广泛渗透到生产、科研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所以,如何才能系统地把握学生对电子技术所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恰当地把电子技术的广泛的内容加以抽象形成一种模型化系统化的知识,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成为了教师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岗位所需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工具、实践操作等内容,也是教师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经过充分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对高职电子技术教学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分解。适当地压缩那些对企业用处不大的课程内容,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充分联系企业的实际,以实用为基础,以点代面,以模型代全面。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内容,一切都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努力提高模型化系统化的教学。加强有关模型、系统和电路的概念,增强电路分析的能力。

加强和完善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与同学开展谈心活动,找到基于模型化系统化的高职电子技术教学的切入点,加强平时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的管理,提高学生学习和动手的兴趣,增大平时成绩比重,减弱甚至取消期末一锤定音的作用。建立以我校教学资源库为交界面,完成例如电子技术的模型化与系统化的理论实训教学建设,制定模型化与系统化的实训教学计划和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实践水平。

4.结论

基于高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以我校教学资源库为交界面,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我校的模型化系统化教学上展开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实践水平,适当的压缩那些对企业用处不大的课程内容,充分联系企业的实际,以实用为基础,以点代面,以模型代全面,加强和完善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提高学生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吕丹枝,涂铁军.《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A];无锡职教教师论坛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2]国务院公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4月.

[3]李月乔,宗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与体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年05期.

[4]林涛,邱彦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第8篇:中职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 中职教育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3-023-01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综合视频、动画、图形、声音与文字于一体的媒体系统多媒体技术已逐渐代替了以往了黑板粉笔教学方式,成为现阶段各中学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对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学校中电子技术的课程主要包含两个版块,分别是电子技术理论基础、实训,该课程是多数电子相关专业中必要的基础课程,例如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机电技术等专业。实验性强、理论性强、内容多以及概念抽象是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且该门课程基础是否扎实对学生而言,会影响到对后续相关课程的掌握。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较差,电子技术课程的枯燥以及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技术则是有效解决目前电子技术教学状态的有效手段。

1. 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1 缩短授课时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授课教师除了要讲解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通过粉笔黑板,绘制电路图、结构图等,且课堂上临时绘制结构图、电路图,容易忽略了一些细节,这样不仅加大了授课教师的工作量,消耗了大部分授课时间,还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一来可在上课前准备好电路图以及真值表等,将其插入课件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粉笔绘图所消耗的时间节省下来,合理分配授课时间。

1.2 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大多数中职学生在接触电子技术课程之前,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较少,初中时所学的物理知识仅能作为入门的基础知识,枯燥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可发现,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媒体技术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实现立体化、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

1.3 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电子技术课程中课时短与内容多的矛盾解决,促进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首先,该技术改变了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授课教学寻求先进、现代的教学方式具有促进作用。其次,对授课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了调整,使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案的过程中,通过搜集许多最近学科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最后,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将过往枯燥单一的电子技术课程生动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以及实践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1.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电子技术课程属于基本课程之一,包含电子技术理论基础、实训两个版块,与实际工程有紧密关系。所以在电子技术的授课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重视动手实践。在授课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弥补过往单一教学方式中的不足,将虚拟实验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将复杂的电路工作流程形象化。此外,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在预习新的知识点时,通过网络搜集与之相关的知识,下载相关的资料(教师电子讲稿、课前知识点、课后习题解答方法、电子试卷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在教学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弊端

2.1授课教师对多媒体技术过度依赖

授课教师在备课阶段将教学素材准备好,未及时更新多媒体课件中的知识,使授课课件中的教学素材和示范内容脱节,而且仅通过播放幻灯片传播知识,学生并不能充分掌握作图技巧。现阶段,中职学校有许多课程均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导致少数教师将课程中的所有知识点均罗列在多媒体课件中,授课中知识略微阐述,与学生缺乏课程互动,未能将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效果充分发挥。

2.2未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信息量过大

由于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效节省了黑板操作时间,因此导致课堂内容的增加。多媒体课件中所包含的课程知识与文字图形较多,信息量过大而授课时间有限,加快了授课的进度,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的时间不足,无法消化大量的知识。

3. 结合多种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课程授课的一种教学手段,仍处于不断探索与发展中。授课教师应根据中职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课程教学方式,将各个不同教学方式的长处综合起来,提高教学有效性。以教学过程的角度出发,教师应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引导过程给予学生启发,使学生对知识点深入思考。以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教师应采取对比教学方法,对不同概念的不同以及联系正确掌握。以教学形式的角度出发,教师应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教学难度降低,改善课程气氛,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根据调查可看出,在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改善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使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生动化,提高学生对实训课程的主动性以及教学效率。同时,中职教师要正确看待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其作为辅助课程进行的手段,而不是将其替代原有的教学方式,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结合原有教学模式的优势,并不断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中职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培养真正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院校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不太适合当前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论述了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阐明了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大学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由理论知识走向实践应用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性质的课程[1],同时它是一门与机械设备控制紧密相关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目前我国大学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动机、变压器、常用低压控制电器、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半导体器件、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典型数字电路及应用等内容[2][3],基本按学科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既有兴趣又有畏难情绪,普遍认为该课程学习难度较大,不容易学懂[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现今该门课程部分内容已不适应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必要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应用任务引领的教学理念对其知识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

1.教学改革意义

1.1 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包括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各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配、调试和维护,以及其它与机械产品相关的工作。从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要求方面考虑,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意义突出。

1.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2.5年,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繁重,对于在就业岗位上很难用到或根本用不到的知识点应该有所删减,这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中在工作需经常用到的重点内容。

1.3 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开展基于任务引领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教学单元划分成学生毕业后工作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具体工作任务,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4 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也是由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理论基础决定的。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生源的减少以及高考招生比率的逐年升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高中阶段理论课程基础越来越差,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整体下降,让他们学习理论性过强的、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很难用到的知识,是对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的不负责任。

2.教学改革目标

以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熟悉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能力为主线,打破传统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界限,从认知规律和满足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进行整合与提高,达到基本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的完备,同时突出机械设备中电动机控制和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控制线路的理解和掌握。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2.1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以掌握基础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达到以知识应用为目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碰到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开展基于任务引领的课堂教学。

2.2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喜爱学习,如此方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结束语

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笔者抛砖引玉,从分析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现有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等方面出发,讲解了教学改革的意义,提出了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重点讲述了教学改革的目标。当然,提高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广大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克虎,王振?.工科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进方向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7:122-123

[2]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