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精选(九篇)

中职人才培养计划

第1篇: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管理

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教学文件,是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直接依据,是达成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创专业特色、树职教品牌的必要基础。然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管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施性

教学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是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法规与相关文件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本地区学生的需要制定的实施性教学文件。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全国或全省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只有部分重点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就是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按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各校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不够科学严谨(1)有的学校片面理解“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不顾学校自身专业教学条件和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在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将公共基础课边缘化,课时减到最少,内容要求降到最低,师资配备最差。特别是数学、英语课,“学生怕学、教师怕教、学校怕开”的现象尤为突出;而德育课更没有地位。教学改革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过程中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2)有的学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是“拍脑袋”计划,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调查研究和职业标准的认真考量,更没有进行科学的岗位能力分析,导致专业定位不准确,就业岗位指向不明确。(3)极个别学校甚至没有规范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开课随意性很大。

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执行不够严肃认真(1)有的学校没有按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安排和组织教学,实际开设课程门类和课时与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出入较大。极个别学校课程开设的顺序既没有按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安排进行,也没有遵循中职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规律,而是根据教师和设备等现实条件,能够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⑵有些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完成规定的必修教学任务,有的甚至连核心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没有教完。

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不够准确。(2)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认识不全面,理解有偏差。(3)对教学计划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质量意识不强。(4)受学校教学条件制约。

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专

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由于职业教育课程不仅要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也要考虑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因此,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要实现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整合,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其创造力的发挥,课程结构要合理化、多样化。

紧扣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应按照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方向,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具体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主要涵盖“知、技、意”三方面。“知”,即知识,指受教育者的知识素质要求;“技”,即技能,指受教育者专业技术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意”,指受教育者的态度和情感,即受教育者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中等职业教育具体专业培养目标的整体。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一方面必须准确界定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明确该专业对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业务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紧扣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把握时代脉搏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并通过自身需要的满足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应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和长效性发展,还应促进人的持续学习能力、持续生活能力和持续工作能力的发展。因此,绝不能认为职业教育只是技术、技能教育,更不能认为是传授单一定向化的、以工作为本的培训。职业教育必须遵循“育人”而非“制器”的原则,使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通相融,共同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精神和学术修养的专门化职业人才。所以,我们在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一定要紧跟时展和社会变化,瞄准企业需求,同时还要把握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以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标准,选择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服务)为平台,组织教学活动;以职业活动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整合行列资源学校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影响成千上万学生前途命运的大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疏忽和怠慢。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确定上,我们必须慎之又慎,既要考虑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企业需求;既要考虑国家或行业的要求,又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出科学合理而又与企业需求相吻合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计划。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与企业合作。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与企业合作育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这样,可以依据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指导职业学校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工作过程、工作情景为导向,实现从学科知识为主线到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转换,建立有别于学科课程体系的行动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社会需求基本相符,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凸显地方特色地方特色才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职业教育在明确培养方向、突出职业化特色的同时,强调为行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学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地方产业政策、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灵活性,彰显地方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

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管理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有它的历史性、时效性和地方特色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企业的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换代、服务内涵拓展和服务手段创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只有随之改革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技术市场,因此,我们在执行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要适时进行滚动修改,实行动态管理。滚动修改是指每隔一定的周期,对原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进行修改。这种滚动修改不是盲目的,要站得高、看得远,对未来的人才市场具有预测性和前瞻性。

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修改应坚持以市场调查为依据,使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相适应学校的“产品”是人才,职业学校人才的出路靠市场。产销不对路,必然形成“产品”积压;学能致用,毕业生才会供不应求。要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相适应,关键在“应用型”上下功夫。首先,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前要深入开展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分析,使修订后的专业计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测性,准确判定未来三年后用人市场的需求,以真正实现“产销对路”。调查的内容包括:一是对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进行跟踪调查;二是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企业发展动向进行走访调查;三是对政府相关部门的人才发展动向进行咨询调查;四是对科研机构就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动态进行预测调查;五是对兄弟学校办学经验进行交流调查。其次,在执行新修订的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影响课程间衔接的前提下,应根据市场变化对计划进行必要的重新调整。

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修改应坚持以去陈求新为前提,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适应这里的“陈”是指陈旧而过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新”是指各专业领域未来发展的“五新”内容,即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遵循企业需求导向的原则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以及全面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原则,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修改应坚持以课程优化为核心,保持课程方案与学生个性发展相适应课程是实施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每一轮实施性教学计划的修订都要紧紧抓住优化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实施过程来进行。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要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努力形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学生性格、爱好、志向的差异,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同时应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具体修订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一是照顾一部分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的要求,相关课程要突现出来;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合理设置选修课;三是尽可能创造条件,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总之,滚动修改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是人才市场的需要,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面向市场、开拓进取,应社会之所需,急企业之所用,想学生之所求,注重改革和创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才能与时俱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卓有成效,中等职业学校也才能实现平稳、健康、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艳玲.课程领导: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J].新课程研究,2009,(14):5-7.

[2]周志刚,米靖,等.职业教育价值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11-15.

第2篇: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05-03

虽然担负着高等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最近一些年来,在招生规模、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有了更大的发展,逐步向多元化迅速扩大,但完善可靠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没有真正形成,致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技能人才难以保证。这不仅是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不可小视的瓶颈,也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配置好相应的课程资源,已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工作。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其差异性体现在它有极其鲜明的人才培养的职业背景和职业特点。与同一系列的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又具有明显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满足社会中的某些职位(组)技术技能和专业品质的特点,体现以职业教育为背景,有一定职业经验,适应就业生存的必需。二是满足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掌握终身职业的知识、技能,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专业素质和技术领域开发所必须掌握的理论框架。三是符合高等教育这个本质属性方面,还应当体现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学会思考和生活技能的职业人的素质,为学生的完满人生奠定坚实基础。[1]

二、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上,要反映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个性发展,在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设计方面,做到科学化;与此相适应的配套教学管理,要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开发出人性化的选课程序,选课进程和学分安排要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体现该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体现围绕该专业而构建课程群的课程知识,能力和素质,实验教学。结合生产应用培训(学校),并在学校实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建立起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对独立的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社会需求。在开设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基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把行业标准纳入到人才培养当中来,以确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方向和目标。形成基础、能力、专业的合理比例的课程群,使人才培养计划具有更加显著的时代性,逐步形成主动适应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集群。

2.和谐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这个大前提。同时要让所有学生达到“智、德、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生理年龄均处于正常水平范围内。在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观念和行动关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并让学生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

3.体现实用性。按照办学特色而制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必须体现本专业科学技术应用与开发为主体。基本理论知识传授部分,讲明概念,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突出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应用型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自学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岗位技能。

4.集成性原则。制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很好地实现学校内、外部环境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要实现有机融合,优化配置。研究开发出一批有价值的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和短学期课程。在学生就读期间的总学时中,公共选修课程,要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内容的整合、呈现方式、编排顺序,都要合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各二级办学单位,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和教学要求上,体现其办学的目标,形成亮点。

5.灵活的原则。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主要是产业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在确保专业基础课程核心地位的同时,站在市场的前沿,对市场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关注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及其研究成果,对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做好合理的调整,积极稳妥地解决好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多级化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之间要保持相对稳定性的矛盾。

6.操作性原则。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因此,制定人才计划时,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到实践操作这个环节,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学生修读的总学时当中,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要占到总学时的40%以上。减少示范性教学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增加创新性和开放性试验。学生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时间,相应实际操作性的课程要单独开设,使学生得到更加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7.产学研优化组合原则。产业(行业)、学校、科研机构三者相联合,打造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在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应当积极主动地赢得企业的参与,获得科研机构的支持,三方形成合力。高职院校各二级办学单位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形成过程中,应当通过二级办学单位和学校层面的两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的充分酝酿、讨论和论证,使人才培养计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反映生产企业的真正需求。教师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大胆创新,突破“先通识课后专业课;先理论课后实践课;先学历课后工种操作课”固有的教学模式的藩篱。学生所学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课程以及有关工种考试课程,职业技术能力鉴定工作在高职院校也要扎实、稳步、有序地推进。学生的顶岗实习(生产实训),也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用人的实际需求状况,做出合理安排。“学工交互、学研交替、企校联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三、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

1.有关课程的词源。“课程”这个词的开源:在中国,课程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唐宋年间。孔颖达为《诗经》作疏时(“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就曾经是用过“课程”这个术语。他说:“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后来,宋代的理学家朱熹,在其著作《论学》当中,也多次提及“课程”这一术语,他说,“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等。在英语国家:“课程”一词的开源,来自于拉丁文的意思是“轨道”(赛道)、“学习过程”(研究的进程)。从词源学的意义上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倾向于“道”,有的倾向于“跑”。倾向于“道”,则强调学习内容的设置,促进了后来的学科中心论的发展;倾向于“跑”,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感受,促进了后来的儿童中心论的发展。

2.有关课程的若干定义。(1)课程就是这门课程实施教学的具体科目。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又可以分为广义课程和狭义课程。广义课程是指人们所有的学习科目。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具体的学科科目。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是把课程当作是“道”。(2)课程就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所有教学元素和它们诸元素之间的运动进程。教学元素不仅仅包含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学习者,还含有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3)课程就是预先想要达到的学习效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实现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过程。(4)课程就是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课程就是学生自身所感受到的意义,而不是事实、知识、信息单纯的呈现。较少受到“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课程安排的限制。(5)课程就是对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再生产,也就是对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从这方面来看,课程就是社会和文化生活在学校生活当中的体现。(6)课程就是对社会的革新。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开设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生适应或服从于社会,而是使他们勇于营建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

3.课程设计和安排。课程设计和安排是指某一学科专业所有教学科目、实施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时间进程,进行全面的组合和合理的安排。从学科专业教学的这个维度上来看,人才培养计划是对某个专业进行整体研究、深入思考、科学规划后,编撰而成本专业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具有导向型和方向性。而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是人才培养计划当中的核心,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根基所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合理的课程设计和有条不紊的教学工作方面。课程的设计和安排要与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人员,要能够在生产实践、经济建设与管理等领域,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设计方案,转化并推广到一线去,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培养其具有一定的理论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和高素质的社交技能。培养在某一领域能够独当一面、完成好专门任务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该专业的培养计划,体现培养目标。从这个角度讲,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其“职前性”,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安排成将来职业行动的过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些课程也被称为学习领域课程。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和研究,使他门可以学会完成职业生涯中某个专业的核心任务;通过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到从事该职业的专业资格。那么怎样建立起和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模式群呢?学习领域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群,它是完全用某个职业的核心工作任务为根本,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这是由“工作区”的具体典型的任务,转变而来的,通常表现为抽象与具体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综合性学习任务,其核心特征是确保整个工作任务过程的整体性。学习领域课程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来自于极其具体的职业领域,是理论与实训高度融合的整体性学习任务。这个课程集群的建设,需要引入专业化的课程研发方法和研发技术。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也就是引入先进的专业研究和技术发展计划,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核心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和实训专家座谈会,通过全面的职业准入、职业资格鉴定与研究,按“照”职业发展的规律和模型,重构学习领域模式的全面系统的专业核心课程集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学习和工作态度,以及文化素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技能或能力的要求上面。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社会,科学和技术不断更新,社会职业岗位处于相应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之相应职业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变化。所以课程的设置过程中,不仅着眼于目前的就业需求,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基于专业职位变化的适应性。同时,现代化大生产,往往使得许多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成为一个团队,进行整体性的活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全面而专业的职业组成能力,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化解危机的能力、创新能力。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也要把这些非技术(能力)素养的培养和教育纳入到当中,共同构成高职院校课程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

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要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高级别的技能水平。职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也应包括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当中。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其内涵是质的变化,是在以往经验技术层面上的理论提升。目前,大部分工作岗位均是科学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有机的组合。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唯有具备了科学理论技术,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所以,高职院校所设计的课程,应该包含占主导地位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实践运用所需的理论方法,以及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国际通行的分类法,可将技能分为智力技能和运动技能,而前不久,英国教学理论研究专家――罗米索斯基对此项分类方法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即从另一个角度,把技能分成创造性的和再生性的。可再生技能的特点是在技能重复的活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大的变化,体现在固定程序操作的模式,比如利用计算机精心打字。创造能力的特点是在技能活动方面,要预先制定计划并使用任务绩效理论或在决策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灵活性和权变性。电脑和其他高科技的出现,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在生产和应用领域也日益增多。因为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其职业发展和定位是高技能岗位,这就要求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比例较高。所以在具体的课程安排和设计中,要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职业技能的培养内容。[3]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孔小利.研究高职办学规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第3篇: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一、社会发展对法律硕士教育的需求

(一)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在借鉴国外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实际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学位。法律硕士教育与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的法学硕士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以培养应用性法律人才为目标,尽可能地为法律实务部门培养实践型法律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指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二)法治中国建设对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法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1]同志曾强调指出: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以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2]但我国当前所培养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与现实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据司法部门反应,毕业生到法律实务部门后,至少要三至四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具备审理案件、各种法律事务的能力;实务界普遍反映法学院校毕业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对法律实务运作方式不了解[3]。因此,现有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与法律实务部门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存在脱节,无法满足于法治中国建设对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的引领作用

2011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下文简称卓越计划),旨在改变我国现有的高等法学教育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现状,力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法学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几年来,各高等法学院校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引导下,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实践环节,以求缩小培养目标与现实需要之间的距离,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和法律实务部门需求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高等法学院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法律人才呈结构性过剩:低端法律人才供过于求,高端人才却相当紧缺[4]。笔者认为,法律硕士是我国卓越计划的主要实施对象之一,也是该计划所追求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承担者,但法律硕士毕业生并未在就业市场上显示出其应有的优势。因此,立足于新时期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根据法律硕士自身的专业背景、个性化特点、自我发展需要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科学制定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完善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达到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而探索出一套能够满足法治中国需求、突出个体专长、适应职业取向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二、对当前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审视

目标问题是法学教育的基本问题。如不对中国法学教育正确定位,法学教育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制约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就不能培养出适应法治国家建设要求的合格法律人才[5]。因此,在卓越计划的引领下,把法律硕士培养成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该计划实施的重点。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施法治中国建设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法律硕士应是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完善的人文知识背景、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精神品质、国际性视野与全球观念的复合型、实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与治国之才[6]。相较于这一高标准、高层次的培养目标,笔者对当前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做以下分析:

(一)法律职业目标不够明确

法学教育的职业性是包含和超越一般素质教育的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鲜明的导向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7]因此,对法律硕士的培养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统一的模式。由于招生规模过大和管理的行政化倾向等原

因,大多数高等法学院校对法律硕士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招生规模大的高等法学院校甚至有二百人同堂授课,授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交流完全成为奢想。在教学方法上,同样受到学生人数过多的限制而采用灌输式,即使在教学中穿插案例教学,也难以做到让学生当堂进行讨论和分析,把教学过程沦为授课教师自问自答的自我互动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大多数授课教师不仅仅承担着为法律硕士授课的任务,还承担着法学本科、法学硕士甚至是法学博士等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对象的教学任务。限于精力和现行的教学科研考评机制,教师们往往难以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对法律硕士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忽视法律硕士的学科背景和个性特点,弱化了法律硕士教学的应用型特点,模糊了其与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学硕士理论教育的界限,进而把课堂沦为一般性的法学知识讲授。

(二)人才培养理念更新缓慢

卓越计划主要是针对现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在培养理念方面,很多高等法学院校对法律硕士的培养理念更新不及时,重视程度不够, 重课堂、轻实践,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传统法学教育理念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法律硕士毕司法部门反应,毕业生到法律实务部门后,至少要三至四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具备审理案件、各种法律事务的能力;实务界普遍反映法学院校毕业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对法律实务运作方式不了解[3]。因此,现有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与法律实务部门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存在脱节,无法满足于法治中国建设对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的引领作用

2011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下文简称卓越计划),旨在改变我国现有的高等法学教育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现状,力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法学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几年来,各高等法学院校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引导下,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实践环节,以求缩小培养目标与现实需要之间的距离,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和法律实务部门需求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高等法学院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法律人才呈结构性过剩:低端法律人才供过于求,高端人才却相当紧缺[4]。笔者认为,法律硕士是我国卓越计划的主要实施对象之一,也是该计划所追求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承担者,但法律硕士毕业生并未在就业市场上显示出其应有的优势。因此,立足于新时期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根据法律硕士自身的专业背景、个性化特点、自我发展需要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科学制定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完善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达到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而探索出一套能够满足法治中国需求、突出个体专长、适应职业取向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二、对当前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审视

目标问题是法学教育的基本问题。如不对中国法学教育正确定位,法学教育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制约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就不能培养出适应法治国家建设要求的合格法律人才[5]。因此,在卓越计划的引领下,把法律硕士培养成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该计划实施的重点。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施法治中国建设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法律硕士应是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完善的人文知识背景、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精神品质、国际性视野与全球观念的复合型、实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与治国之才[6]。相较于这一高标准、高层次的培养目标,笔者对当前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做以下分析:

(一)法律职业目标不够明确

法学教育的职业性是包含和超越一般素质教育的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鲜明的导向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7]因此,对法律硕士的培养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统一的模式。

由于招生规模过大和管理的行政化倾向等原因,大多数高等法学院校对法律硕士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招生规模大的高等法学院校甚至有二百人同堂授课,授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交流完全成为奢想。在教学方法上,同样受到学生人数过多的限制而采用灌输式,即使在教学中穿插案例教学,也难以做到让学生当堂进行讨论和分析,把教学过程沦为授课教师自问自答的自我互动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大多数授课教师不仅仅承担着为法律硕士授课的任务,还承担着法学本科、法学硕士甚至是法学博士等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对象的教学任务。限于精力和现行的教学科研考评机制,教师们往往难以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对法律硕士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忽视法律硕士的学科背景和个性特点,弱化了法律硕士教学的应用型特点,模糊了其与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学硕士理论教育的界限,进而把课堂沦为一般性的法学知识讲授。

(二)人才培养理念更新缓慢

卓越计划主要是针对现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在培养理念方面,很多高等法学院校对法律硕士的培养理念更新不及时,重视程度不够, 重课堂、轻实践,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传统法学教育理念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法律硕士毕念、立法目的及立法背景,才能突破法律条文的困扰,做到运用自如。

(二)构建以法律职业为目标导向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5年的《关于设置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报告》批准我国若干所高等法学院校借鉴美国法律硕士教育模式,从1996年开始进行以职业为导向的法律硕士教育改革试点。当前,坚持法律硕士教育的法律职业导向是改善法律硕士目前严峻的就业现状,提升其专业优势和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从本质上来说,法律硕士的培养不可能无视法律职业的内部需求和社会变化,而成为纯粹的象牙塔艺术。

按法律职业导向进行改革是法学教育面临的时代环境,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14]。对法律硕士的培养必须以社会转型和职业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法律职业活动服务于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法律的实施过程为关注和研究对象,以推动国家依法治国的进程、促进法治中国建设为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全日制非法本法律硕士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在法律硕士学习阶段必然有着不同的职业兴趣和取向,和全日制法本法硕一样,存在着个体发展需求上的差异性。因此,对有着不同发展需求的法律硕士学生应加以区别对待,突出其不同学科知识融合的先天优势,鼓励其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法律学科方向发展,结合自身的职业取向进行未来职业规划。

(三)司法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解决三脱节现象的不二法门

法律硕士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如何实现理论知识传授与司法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而设置法律硕士的初衷正是要改变我国法律教育与法学职业相脱节的现状,但从目前的实际来看, 三脱节的难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际培养过程中却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

从法的历史渊源上来讲,中国是成文法国家,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基本上参照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模式,以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为主,相对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法律硕士的实践能力,在夯实其法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有利条件,使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回归到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轨道上来,开创提高法律硕士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法律谈判课与模拟法庭实训课的开设、情景模拟与法律诊所的设置、观摩审判、到法务部门实习等。

(四)塑造法律硕士的法律职业人格

第4篇: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1.1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对于综合型人才培养投入较少,与当前建筑房地产市场发展不相符。同时,各高校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统一,这必然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影响。

1.2课程建构内容不完善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等主干课程是相互独立的,各高校在教学设计上忽视其内在联系,存在将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安排在期末进行,导致任课教师与学生缺少交流及面对面指导的机会等问题。

1.3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经验要求越来越高。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培养与建筑业、房地产业产业链节点以及企业相关岗位的对接不够紧密;课程的内容与建筑业、房地产业岗位要求的对接不够紧密;实施教学过程与建筑业、房地产业的生产过程的对接不够紧密;相关学历证书与建筑业、房地产业职业资格的对接不够紧密等。对于学生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不够突出,对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应用化,学习过程工作化的意识不足。对实践教学还不够重视,实践教学与学生今后的工作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

二、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求职就业以及将来职业发展的关键,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可激发学生学习实践动力,同时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2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初探期、定向期和冲刺期三个阶段,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通过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职业技能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最大可能地符合和适应自身所在行业要求。

2.2.1职业意识培养

意识培养是规划设计的初级阶段,学校通过入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掌握本专业的职业情况及所需职业技能,了解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情况,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能够以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为目的,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学习。

2.2.2职业行为习惯培养

在清晰的职业规划驱动下,还需要对学生职业行为习惯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通过在学期间日常管理监督引导学生自主提高职业行为习惯培养的意识,增加就业机会。

2.2.3职业专业技能培养

职业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采用校内外社会实践方式。首先引导学生熟悉岗位职责,掌握工作流程、主旨及工作技能。其次,学校应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培养教师教学方法及技能、提供实践锻炼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结语

第5篇: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reform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talent training is compared. The missing of "unity of knowledge" i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unting is analyzed. Reform tactics are put forward and a new "unity of knowledg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is established,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知行合一;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Key words: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accounting;talents training mode;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74-02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2010年7月2日正式出台,这就说明了我国教育规划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教育有了相关的指导文件。《规划纲要》第七章明确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再度引起人们思考。会计在我国是一个传统的专业技术从行业,中国急需大批具备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但是,按照目前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全球化过程中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学生毕业后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出适应国际化社会需求的具有市场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专业会计专业人才。

1 高职会计事务专业“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知行合一”最早是由明代王守仁提出,他针对在教育中存在知与行进行了阐述,提出“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行而后知”,真正认识到了就可因此而称其为行动,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这是学者要切实明确的教育观点,定为亲身实践才行。陶行知先生也对该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进一步加深了该观点的影响力,他曾经提出在教学中必须教和学同时进行,并且要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才能称作真正的教育。“知行合一”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高职院校的本质特征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 “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首先,作为高等教育要注重理论性,要强调“知”;其次,作为职业教育要强化应用性,要强调“行”。也就是说,高职学校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来构建高职院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作风,既要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框架谋划、方案制订,更要注重结合实际,强调实用,付诸实践,取得实效。

综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行合一”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理论与实践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第二,人才素质培养与专业培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在其基本道德和相应的个性,学生在社会中必须保证良好的学习成绩,保证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根据社会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知行合一”教育还可以理解为:在教育中体现道德和专业素质的和谐;具备良好的社会技能,能够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具备良好的学习成绩,熟悉会计专业理论。“知行合一”是一种探索成果。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应是“言行一致”、“学以致用”的。“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形式也应该是简单明快,蕴含内容丰富,是简洁和丰富的统一,有利于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2 高职会计专业“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道德的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随着会计业的发展,会计行业内部分工将越来越具体,人才在会计业内部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在我国,会计人员按职权划分主要有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一般会计;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划分为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作为高职会计专业针对目前会计企业的人才类型和需求现状,在人才培养上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注重综合素质还是注重专业技能、是面向现有岗位还是潜在岗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如何做到专业理论知识适度以及如何实现专业技术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等的人才培养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很不完善。

2.2 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毕业生不能适应会计机构业务发展 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入手,提供更符合实际教学方针。然而,目前存在部分高职院校会计培养中脱离实际,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中过分的传统,导致人才社会适应性不强。

在近些年来,高校会计教育过分的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缺乏实践能力的教育,这就不能从社会需求方面提供培训内容,从而使学校的教育受到质疑。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在大学初期一般都是进行专业课程讲解,在大二末期会进行一些相关的专业能力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教学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这就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的学习专业技能,在进入社会中压力增大,能力受到怀疑,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不能适应企事业单位财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3 与校外实习基地合作深度不够 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素质高的人才。高校教学革新应看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理论知识三者同时发展。校外实习场所应整合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是需要具备的技术、师资团队、科研成果等资源优势,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近几年,职业院校会计转移相继在校外设立了很多用于实习的场地,可是又有很多问题存在于校外实习基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与校外没有较深的实习基地的合作深度与较广的合作领域。在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还有着不正确的地方,即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是为了学生的生产实习,不管什么工作都要在生产实习这个中心按要求去进行;校企双方在实践过程中都未正视生产实习同学生的专业教育及思想教育间联系的必然性;校企双方很少去探讨与研究实习基地和合作的领域未来发展目标,未能开发双方在经验、技术、技术人才及科研成果这些资源上的长处。这类问题在校外实习基地对培养专业会计人才时所要产生的效用上存在极大的阻碍力量,制约了学生锻炼实践能力、完成实习任务、培养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利于会计业务人才的培养。

3 运用“知行合一”理念创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高职会计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因此,按照 “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大力培养会计“双师型”师资队伍、深度建设会计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是最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重要策略。

3.1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知行合一”人才培养理念,会计职业教育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能结构应该是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过硬、适应能力强。会计高职教育应根据当前会计市场对会计人才和一线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质量规格,确定其知识、素质、能力标准。在素质方面,一线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应具有诚信敬业的职业素养,在能力方面,除应具备较强的表达、沟通、创新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外,还应掌握公司的成本核算、会计知识的宣传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等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应该大力实施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共同签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让学生毕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及转岗适应能力。

3.2 全面组建同培养专业目标相匹配的课程系统 根据“知行合一”这一培养人才观念,进行规划教学进度与形成课程体系过程中,可以把课程体系化为实践与理论两种类型,其中实践教学课要高于总学时百分之四十。同时,要使用“四条课程线”教理论,就是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资格考试与素质教育需求,拟定4条课程线:①整体素质课,首选必备课是文化课、体育课和政治理论课;②对职业岗位匹配的技能必备基本理论课的掌握,主要有审计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基本能力课;③职岗位必备的基础技能课,以职业资格考试课与会计专业技能课为主;④基础技能使用课,以独立开办的实践课为主。

开展实践课程的主要形式是 “联合办学、工学结合”,也就是对实践教学上午课程体系分为划分成3个层次:①训练基础技能,主要使用课堂上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方式,借机落实基本理论,深入了解书本知识;②训练专业技能,借助于校内多功能教室与实训室,提供给会计业务流程的学习仿真环境等;③训练综合技能,合理使用校外实习基地,借此做好毕业实习和生产性实习等。

3.3 深度构建训练会计实习的教学基地 高校会计专业要增强对校外实习基地构建,切实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与各个会计公司的联合,成立高效率的“产学研”的培养人才机构。学生可在会计公司完成业务实习、认识实习,领悟会计公司的文化背景与内涵,熟练实际实施技能,增强业务实力,如此便可极大程度上节省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时间。高职学生可以在大三会计企业待岗实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会并将会计知识和理论付诸实践,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还为日后就业奠定了好的基础,做到实习就业整体化。会计企业选拔培养会计人才的必走捷径就是实习生计划,“它对学生、高校、企业三者来说是一举三赢方案”,节省了企事业单位的人力成本,用人单位和高校达成共赢。

学校借用会计企业这个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会计企业需要指派职员去指导学生,促使学生可以完成日常的不得不做的实习,达到实习的目标;对于学校而言,能够替企业培养职员和供给培训场地,给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提供咨询,对企业的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公益宣传,推荐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编.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周洁.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

[3]陈玉荣.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J].会计之友,2005(3).

第6篇: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统筹兼顾;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07 — 02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它是职业教育的层次上移到高等教育阶段后,形成的一种较为独特的高等教育类型。由于培养的人才规格类型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术型或者理论研究型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人才培养过程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上,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具有很多自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认真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路、方法和举措,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笔者认为,如欲提升高职院校培育应用型、实用型职业人才的能力,打造高职院校特色办学、质量兴校的良好品牌,实现高职院校科学发展,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应宏观考虑、统筹安排、协调推进,逐步形成各环节要素优势互补、相互支撑、良性循环的生动局面。

一、科学合理地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

专业是高等学校组织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空间和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遵循以下要求〔1〕。

(一)专业设置的规格应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的特征,应该以一定学科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来设置专业;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则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规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规格不同,同时体现着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教育的专业规格必须要体现出对高级实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基本素质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知识结构方面,所学理论知识在于“够”而不在于“多”,也不在于“广与深”,就是要坚持“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应该以够用为度,不刻意追求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学术性;在能力方面的要求,是高职专业规格特殊性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二)专业设置应适合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种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和行业性,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合格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应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

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也称人才培养计划或者培养方案)是学校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是组织和管理教学、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指导性文件。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编制,是在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内容应体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一)高职院校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原则。

2.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原则。制定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3.突出应用性与针对性的原则。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更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进一步优化教学计划,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原则。

5.坚持产学结合的原则。

(二)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

1.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对职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努力体现学校办学和专业发展的特色。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是对专业培养目标细化、具体化的描述。一般包括对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构。

3.修业年限。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修业年限为两至三年,管理、财会类专业一般为两年,理工科专业一般为三年,非全日制的修业年限可适当延长,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为培养对象的高等职业教育修业年限为五至六年。

4.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高职学生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理论知识课和实践实训课三大部分。公共基础课板块包括思想道德、外语、人文、计算机、体育和专业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课程。理论知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实践实训课按照有关专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工作能力的需要来设置的实践性课程。

5.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是各门课程具体的实施规划,表中一般包括各门课程的学分、学时要求以及各学期周学时的规定要求。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基本途径。”传统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在课堂或者实验室内进行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是主要方式。虽然也有一定的实习课时,但无法完成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光靠课堂、实验室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仅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应有所创新,才有出路。实践证明,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就是一个较好地选择。

(一)“产学研相结合”的要求

“产学研相结合”是指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本质是校企互动、互惠互利。“产学研相结合”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专业设置、培养计划的制定、教师的聘任培养、教育资源的互相利用、科技开发攻关到学生的就业,学校和企业相互配合,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高职院校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建立“专业设置咨询委员会”的方式,集思广益,广泛听取企业家的建议和意见,邀请他们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修订。在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科技开发攻关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将具有较强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派送到企业生产前沿,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管理,在具体的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二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进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不仅在教学中为学生带来大量的生产案例与实践经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专业理论优势和科研优势,与学校合作进行产品开发、技术攻关。

(二)“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也是高职院校组织教学的一种具体形式。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中比较典型的“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2〕:“订单式”教育,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1”式教育,如,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工交替”式,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全方位合作”式,如上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式,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双定生”式,如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双证书”式,如天津职工大学等等。以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虽然是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但由此不难看出,只要高职院校敢于探索、善于探索,有效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科学发展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社会对高职院校办学的认可度就会大大增强,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的满意率也会有所提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关键。高职教育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及高职教育重视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实践背景或者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即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具备理论方面与实践方面的双重素质,成为“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在原国家教委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2003年教育部《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价的意见》(讨论稿)又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并且对“双师素质”教师资格的认定做出了具体规定:“双师素质”教师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教师:a.具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且具有讲师(或者以上)的教师职称;b.既有讲师及以上的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c.主持(或者主要参与)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或者社会效益。

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的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老师,担任兼职教师。”建设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节约办学成本,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共享。

综上,统筹兼顾不仅是总揽全局的科学发展理念,更应该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高职院校的发展引用这一宝贵思路,是现实的抉择,也是谋求更好前景的必然。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则寄托着千万学生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机遇失不可得,只有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善于创新,高职院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一定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参 考 文 献〕

第7篇: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园林专业;职业岗位;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19

Abstract: Through the training target, from professional post adapt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ultivation of current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 occupation post ability, put forward by constructing a prominent occupation post ability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mprove post adaptabil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group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talent quality in occupation jobs as the core such measures, to cultivate practical garde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landscape industry.

Key words:application type;landscape architecture;occupation post;occupation ability

1 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现状

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项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发展为风景园林事业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要求,因此,园林行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近年随着园林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促使众多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园林专业朝着职业能力明显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发展。

然而,园林专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很多学校的园林专业在工程教育方面较弱,培养出的园林人才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工程技术要求。目前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 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不能满足园林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

据统计,目前我国设置园林专业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和研究院有449个单位,开设的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点440多个、园林本科专业点284个。从目前情况来看,园林专业大都开办于原农业、林业方面专业具有优势的院系,所开设的课程主要为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等以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为主的课程,使得学生主要从事具有园林绿化养护为主要职业特色的工作,不能满足园林行业对园林规划设计及工程施工管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根据《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风景园林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造景;园林工程主要包括园林工程招投标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园林工程(包括园林工程施工工艺、技术,如园路铺装、水景工程、假山石的构筑、园林水电等);而园林工程养护包括植物的培育、配置、修型、植物保护等,因此园林行业具有涉及面广、职业要求高等特色,这一行业需要大量具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养护管理职业能力的人才。因此,目前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已不能满足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1]。

1.2 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偏低,不能适应风景园林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

目前,许多学校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力度不够大,特别是与企业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普及率不高,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创新的培养,从而降低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过程。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的力度不够大,实训课的课程不能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有些学生到毕业还没有接触到综合性的园林工程项目,导致无法适应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最后到工程养护的完整园林工程项目的一系列过程,所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欠缺,导致不能适应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或者是园林工程养护等职业岗位的要求。

1.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够规范,人才培养不能很好适应企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应用型园林工程技术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应把握“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将培养职业岗位明确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人才目标,建立健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行业共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许多学校在推广以园林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2],园林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实践教学的涉及面还不够广泛,特别是校企合作层面仅停留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建设方面,在工程项目、教育教学环境、师资、职业标准、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深度融入仍有待于不断推进,校企合作仍需大力推进、深度合作[2]。否则,人才培养机制会仅停留在制度层面,导致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适应企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2 园林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为实现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为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加紧培养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够从事创造性强、分工明确、岗位职业能力强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势在必行。

2.1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职业岗位明确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是社会的需求、行业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园林行业的蓬勃发展,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因此,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及发展需求可以培养能够从事规划设计与研究工作、有较好的园林艺术素养的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技术人才;或者培养懂得园林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园林施工管理及监理理论知识,能创造性地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的高级应用型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人才,以及能够综合运用园林专业知识对园林绿地进行养护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满足“社会行业需求,岗位要求”是应用型园林专业改革发展培养人才的目标。

2.2 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及应用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给学校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把学生培养成职业特色明显的实践技能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将项目全程融入实践教学过程[3],提高园林专业人才在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及绿地养护中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竞争力,以适应未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3 提升园林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方式

3.1 构建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过程

在以园林工程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驱动下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学校企业联合培养”和“企业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4],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园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的支撑、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是将项目放到校内“工程技术中心”运作,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作为平台,选派企业技术人员、教师担任项目负责人,组建从项目初期的设计到中期的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时期所需要的专业专长的学生组建项目团队,在相应的周期内完成项目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的一系列过程,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会,实现“做中学”,使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能够获得从事完整的园林工程项目的职业技能锻炼。

二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的平台承接项目。校内建立的园林工程技术中心,一方面承接工程项目,另一方面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研究,使得项目的技术含量、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项目+工程技术中心”使得项目有平台、有环境、有师资、有标准,使学生能够持续获得工程项目的实践锻炼与科学研究机会,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5]。

三是将学生直接派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是培养高年级学生园林专业职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如高年级的“生产实习”(到设计院、园林工程公司等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广泛参与工程项目方案设计、施工组织管理、招投标工作,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等工作,为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过程如图1。

3.2 构建以园林职业岗位为目标,提升岗位适应能力的课程群的开发建设

根据学生的就业状况,目前园林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园林企业,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从事园林植物繁育、生产、养护的园林工程养护岗位工作。根据3个岗位的职业能力并按照国家执业资格、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园林行业规范的要求整合课程,明确各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将这种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既要获得毕业证又要取得职业资格证),形成以“3 个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6],具体思路如图2。

3.3 构建以职业岗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以社会和行业需求、岗位(群)要求、教学诉求做为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为基础、工程教育为导向,针对“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养护”3个职业方向所对应的岗位群的发展目标,主要为园林规划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园林建造师(造价师、预算员、监理工程师)、园林工程养护管理师(植物造景师)职业方向,确立典型工作任务及满足该工作任务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通过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进行学习效果的持续评估,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培养[7],将“工程实践体系”贯穿于四年制的应用型园林专业的培养中,培养过程实施“4+2+1+1”的培养阶段(即4个学期进行园林专业认知训练,获得专业基本实践能力;2个学期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关课程设计及实践环节的训练,获得职业基本技能;1个学期校企联合以项目为驱动力,进行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职业能力;1个学期在校外园林企业为主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的能力和创新适应能力),通过确定不同职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具体过程如图3,最后培养成为岗位特色明显、职业岗位能力强、能与市场无缝对接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

4 结 语

新时期,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提高实践技能培养。通过构建与园林工作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开发建设,推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方法,有利于把园林职业能力素质教育贯穿于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样可以有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任职要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对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职业成功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是新时期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何云晓,雷平,龙艳萍.社会需求视角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析――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412-414.

[2] 边新丽.高校园林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3] 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3-5.

[4] 李俊英,周永斌,刘迪,等.园林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7):31-33.

[5] 张义勇,李艳萍,于海成.基于行业需求的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园艺系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 307-7 308.

第8篇: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广告设计;高职;培养方案;职业人

0 引言

当前,广告设计行业是一个创造潮流、创造奇迹的职业,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朝阳行业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产品国际化竞争的加速,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同时,势必注重广告的效用并加大广告的投入,从而为广告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空前的创意领域。随着对广告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显示出不断增强趋势,广告业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而高职教育中的广告设计专业设置就是应对目前广告人才的稀缺,面对广告设计行业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高职广告设计教育的新模式,培养面向设计、制作、策划、文案、创意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国家教育部展开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意见,在这个意见中高度强调了高职教育人才要拥有实际从事工作的技能,要掌握建设、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广告设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合格职业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推进以构建广告设计专业的“职业人”培养模式,实施“优势发展的教育培养优势发展的职业人”的战略,促进广告人才全面协调的发展。

1 广告设计职业人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高职广告设计以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与服务产业发展需求为宗旨,培养品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的,掌握适应信息时代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广告专业的职业人培养设计方案应在职业岗位技能调研的基础上,在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参与下和本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的。专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广告设计与制作岗位工作的需要,专业直接对应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等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告设计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教学内容就是系统化的广告设计的工作内容,教学项目的设计以广告设计工作任务为载体,教学模块的设计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分解嵌入到各个教学项目中。同时广告专业还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年级以基本职业技能为主,二年级以项目技能实训课为主,三年级以岗位综合技能为主导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条龙,三年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人培养计划。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已具备成为广告职业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相关广告专业公司,从事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广告策划、广告等工作;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宣传媒体单位从事广告设计、广告经营管理工作;在各类印刷出版公司、包装公司从事相关的出版与印刷的设计任务;在酒店、商场等各类企业或机构的广告部门和相关服务部门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工作。

2 广告设计职业人培养的专业教学特色

为了培养合格的广告职业人,必须重视广告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采用校外课堂与校内课堂结合及一名教师加名设计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针对高职的广告设计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从课题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由课题的分析中引出学生必须掌握这些课程必要的理论知识,分几个阶段和作业要求来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将教学与比赛结合起来,鼓励师生参加各类相关的广告设计专业比赛,做到“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学”。目前高职广告设计学生的基础普遍薄弱、学习态度不够明确,自我约束力薄弱等,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上要以“鼓励式”、“竞技式”的方式方法。同时根据教学的进展,选择恰当的广告设计比赛课题作为训练项目,这些措施的实施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教学效果。如学生海报设计作品《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见图1),参加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浙江省―――西澳洲职教生联合平面艺术展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并且该作品走向西澳洲展览交流;学生品牌策划与推广作品《美艳美饰》参加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年现代剪纸艺术设计大赛,荣获了二等奖(见图2)。此外还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研究出一套适合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条龙”的新型教学模式;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在广告企业内部进行,选择实习中的实际项目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既培养了广告学生的职业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业务水平。

4 广告设计职业人培养的实施措施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因此广告设计专业的职业人培养首先需要紧密联系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广告公司签订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将对推动校企合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深化广告实训基地的建设,推进校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校内虚拟实验的建设,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此外,加强对紧密型合作企业的联系走访工作和教学研讨活动,包括研究广告专业建设,邀请设计行业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从事一线设计工作学习,有利于建立广告专业互动平台、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学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解决广告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问题。

5 结语

21世纪的广告设计人才是具有各项综合能力的高素质职业人,具有设计和管理能力,提升人际沟通,视野宽阔的应用型广告专业人才。在这广大的设计市场前景下,未来市场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合格职业人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高职设计教育者提出了广告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区分本科院校,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积极吸取他们在广告人才培养过程中成功的办学经验,从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广告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只有出色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特色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0(5).

[2]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Z].

第9篇:中职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36-02

长春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艺多学科发展、主要培养基层一线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本科大学。自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学校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下制定了学校工作方案,并于2011年5月申报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在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一、指导思想

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按照“育人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着眼于培养基层一线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目标,站在战略高度和国际视角,小范围、大幅度、多样性地开展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工程应用性教育与实际工程的适应性,努力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目标

1.基本思路

根据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精神,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以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为着力点,以长春工程学院多年积淀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办学特色与优势以及行业和社会资源为基础,以学校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依托,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总结CDIO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经验,通过学校和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合作,统筹规划学校教育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培养造就一批安心基层有作为、发展提高有基础、适应现场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2.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能够探索基层一线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规律;形成有效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基层一线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业考核模式;建立主动适应、自我约束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管理机制;探索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具有示范性作用的经验,形成长春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办学的鲜明特色,显著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同类高校中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三、专业领域

1.专业领域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领域的确定是根据长春工程学院办学定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以及办学优势与特色,结合学校传统专业优势,以长春工程学院特色专业为重点,结合校级试点专业,选择基础好、特色鲜明、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积累丰富,特别是有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良好基础的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专业作为申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这5个专业不仅是吉林省特色专业,而且在东北地区同类高校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具有长期依托行业办学的得天独厚条件和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所选专业具有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2.生源与规模

实施“卓越计划”的每个试点专业学生规模在40人左右,组成途径主要是在招生时实行计划单列,招生宣传时明确试点教学组织要求与有关政策,录取后直接组建试点班级;也可在大学一年级阶段从非试点班级中符合条件的学生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批准转入试点班级。对参加试点班级学习,确属不适应者,或个人提出申请需要转入非试点班学习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

3.培养层次

培养层次主要面向本科层次学生。

四、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形式,着力提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指导实践环节。

1.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1)优先引进具有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人才,特别要加强从企业引进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学校工科专业师资队伍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

(2)制定教师到企业锻炼计划。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培训和轮训,保证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在4年内达到每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

(3)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工科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应具备至少2年的工程经历”的规定,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经费和待遇等保证性政策,实施工程实践培训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职务聘任等环节的制度,调动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和顶岗工作,进行工程实践锻炼,自觉丰富工程经历、提高工程能力的积极性。

(4)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科技合作,通过承担和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改造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

(5)实施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实现教师队伍来源的多样化,每年选拔和组织一批工程教育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到国外相关高校考察和培训,特别到我校与英国西苏格兰等开办的国际合作工程教育的国外高等学校学习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产学合作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建立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任企业高管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授和工程教育试点工作组成员。每个试点专业根据企业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特长选择不少于5人的企业教师,主要参与工程师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制定与修订;企业指导教师承担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并负责指导学生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2)邀请大型企业高管作为学校试点专业组织机构负责人和兼职教授。试点专业负责定期邀请相关兼职教师为学生开展企业管理、团队精神、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讲座(报告),每学期讲座(报告)次数不少于3次。

(3)制定兼职教师的薪酬政策,保证与校内教师同酬,学校投入专项经费作为聘请兼职教授及学术交流活动经费。

五、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人才培养(4年制)模式采用“3+1”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其中本科阶段3年为校内培养,进行理论课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参与企业生产、设计、施工、运行等实践,完成基于岗位的项目课程模块、工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技能、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部分专业课程在企业学习,聘请企业工程师现场讲授,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进行。

六、国际化培养

学校以国际视角、战略眼光思考和创新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开展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合作教育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办学经验和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提高工程一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深化国际合作教育项目的内涵建设,拓宽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际视野,努力使“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七、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出发,构建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七个系统、八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七个系统”即教学决策系统、教学指挥系统、教学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价与诊断系统、教学信息反馈与调控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系统、舆论宣传系统。这七个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闭环体系。“八位一体”即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考核、教学总结和诊断评价、反馈调控”八个实施环节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了教学过程全程监控,并通过及时调节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质量管理体系。

八、政策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和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合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试点单位成立由企业参与的工作组,具体组织专业试点工作。

2.经费保障

学校每年拨专款给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必要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工程教育改革项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企业培养方案实施、教师培训和聘任、学生生均教学附加经费等开支。

3.学生待遇

学校将采取提高试点专业学生奖学金覆盖面及贫困生助学贷款覆盖面、优先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及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等措施吸引学生加入“卓越计划”教学改革试点班。

4.教学管理

(1)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级学生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等教学管理规章和办法,构建校企共管的教学管理机制,明确试点工作目标,及时总结试点工作,推广试点经验。

(2)重视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加强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评价检查。

(3)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中期检查和最终验收标准,建立年度检查、中期评价、结束验收的实施质量保障机制。

(4)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奖励办法,对中期评价、后期验收取得成效的试点专业集体给予重点奖励,形成有效的奖励机制。

(5)制定配套的知识、能力、品德教育大纲和考核纲要,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要求。

5.毕业标准

学生学业标准包括两部分,既要达到试点专业全学程最低学业标准要求,又要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在企业学习的最低学业标准。学生在学有余力时可以选修本专业更多的选修课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全部课程,德、智、体合格,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和在企业学习的最低学分要求,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6.学籍管理

学校制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试点班级与普通班级之间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建立学生参加试点专业教育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适于改革试点的学生可申请转入普通班级继续学习。

7.教师评聘与考核

改革教师评聘、考核和培训制度。建立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的教师考核与评价标准,设立“工程型”教师称号,给予相应的津贴补贴。建立试点专业教师年度考核和评职的优惠制度,确保和调动教师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九、结语

学校工作方案是从学校工作层面为成功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而制定的具有创新性和体现本校特色的工作计划。其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组织机构、专业领域、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政策措施、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内容不仅要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而且要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予以具体落实,并接受评估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