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与制度范文

管理与制度精选(九篇)

管理与制度

第1篇:管理与制度范文

论文关键词: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制度管理

第二个区别是管理的人性假设不同。制度管理(科学管理时期的主要管理手段)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而人本管理则是以“社会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经济人”假设只看到人性的消极、自私的一面,而“社会人”假设则注重人性积极的方面。学校中的制度管理也是一样,尤其是私立学校,怎样给教师确立人性假设,或者说确立什么样的人性假设理念,是科学管理还是人本管理的主要区别。如果学校管理中只注重强调制度管理,不重视人的合理需求和平等意识,那就如“科学管理”一样,是以物质管理为中心,管理者只注重办学效益和经济收入,把教师当成工具使用。而人本管理则是人为管理的核心,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和有利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

第三点区别是人本管理的处延大于制度管理。现代的制度管理能体现人本管理的一些内容,但不能体现人本管理的全部。比如人际关系和感情投入,无法完全体现在制度管理之中。

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首先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它统帅制约着制度管理。也就是说不同的管理理念有不同的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的管理理念,有着不同的制度管理。比如同样是人事管理,“经济人”假设人事管理则主要是计算工时,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进人、管人、出人。而人本管理的人事管理,则要考虑个人兴趣、爱好、适应性和个人的发展,并视其为学校的财富,充满人性化的特点。

其次,制度管理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人本管理下的制度管理更注重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注重管理的教育职能。

在现代学校管理实践中,应以制度管理为主,人文管理为辅,两者长短互补、相辅相成。制度管理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是一种“刚性管理”,必须建立权变管理机制与之相适应。它必须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相辅相成,如果把人本管理称为“柔性管理”,金融论文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才能产生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制度管理严肃认真,赏罚分明,足以立威,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哈佛大学还是北京大学,还是北大附中,他们都有比较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每当他们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时,首先要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制度管理,这就是制度管理为什么在七种管理手段中名列第一的原因。然而它的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如果没有权变理论与之相适应,制度管理就会走向死胡同。特别是人本管理理念和人的情感,制度管理是无法涵盖的;管理者的作风格,制度管理也是无法涵盖的,而这些是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弥补和完善制度管理之不足的重要调剂。所以制度管理必须以人本管理为前提,而人本管理则必须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人本管理注重感情投入,它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它是完成管理目标和逆境中克服挫折、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管理中所说的“恩威相济”,就是指现代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和谐统一的管理。人本管理是管理者施“恩”的过程;制度管理被看做是立威的过程。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恩威相济”的成功的管理模式之一。

制度管理中应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和精神,人本管理中则坚持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制度管理是法律、法规结合本学校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是国家法制精神的体现,而人本管理则是合理的人性与人情的体现。二者在学校管理中应当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第2篇:管理与制度范文

但是制度化管理要完美地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良好支撑工具,也不是无条件的、自然而成的。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企业制度众多,而影响的企业文化却并不多的缘故。

制度化管理在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到员工认可”。任何人都千万不要将这个条件简单化,因为它正是从制度化管理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步,而通向这一步的核心就是把握制度文化效力点所在的问题,也就是把握企业文化的“柔”与制度化管理的“刚”。

如何把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和人情观的问题,因为制度的最终效力在于人的认同,也就是“员工的认可”,制度文化的效力点不在别处,而在人的心灵,所以把握企业文化的“柔”和制度化管理的“刚”,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审视各种制度是否是以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并且是与企业最本质的目标相联系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骨架部分,任何一个企业离开了制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制度又反映一个企业的基本观念,反映企业对社会、对人的基本态度,因而制度又不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制约的。制度必须从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是对企业根本性需求的维护。如事关企业生存的各种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安全、客户关系等,毫无疑问是必须以制度加以明确规范的。制度并不是越繁琐越好,也不能为严格而严格,制度必须体现对人有高度的约束和规范,但又充分地信任人和尊重人,这就要求制度的产生必须是立足于需要之上的,立足于需要之上的制度即使再严格也是被人乐于接受的。

2、要审视制度是否使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制度在其形式上是对人的利益的制约,既然是制约,对于相对人来说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限度,决定这种承受限度的是制度内容的公正、公平性。同时,制度制约下的每一个成员既是受约束者,又是监督者,如果制度的内容是不公正的,就不能得到全员的认可。

3、要审视制度出台的程序是否公正和规范。制度管理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出台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强权管理范畴。而强权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指鹿为马”的结果,这就提出了制度创设程序的重要意义。制度文化客观上排斥强权,主观上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倚重强权、彰显强权。在当代企业的制度建设中渗入强权成份的情况屡见不鲜,试想,朝令夕改,出口成规的情况,在多少企业真正得到了彻底根除?而且管理越不规范,这种情况就越严重,而越是这样,就越是与企业文化建设背道而驰。

第3篇:管理与制度范文

盈余信息是上市公司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之一,常常被用来评估契约履行质量的标准。因此,当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与契约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时,公司管理层就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当然,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非单纯的被动关系,盈余管理行为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展。资产减值准则在满足公众利益诉求的同时给予了企业一定的灵活度,企业在遵守准则的收益(或损失)与破坏准则的收益(或损失)中进行权衡,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企业破坏准则的行为暴露了既有准则存在的缺陷,准则制定者随后对这些暴露的缺陷加以修正。如旧会计准则阶段,针对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平滑利润的现象,财政部2004年对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度缺陷进行了调整,规定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其价值恢复后,企业转回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得超过该固定资产按正常折旧后的账面价值。那么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实施一定程度上是对旧资产减值准则的进一步修正,规定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在企业继续维持现有资产期间不得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冲回会计处理。显然,这一准则的变化有助于遏制上市公司运用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从事盈余管理行为的现象。但现行准则并未对存货等短期资产的减值转回进行限制,因此对上市公司运用短期资产减值从事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效果可能并不显著。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短期资产抑或长期资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对于准则变更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其效果至关重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准则的变更能够有效遏制上市公司采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话,那么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上市公司可能会更倾向于采用短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操纵,出现准则的外溢现象。由于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时间不长,对现行准则实施效果检验的文献较少,罗婷等(2008)[17]、朱凯等(2009)[24]对现行准则实施整体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张然等(2007)以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实施前的过渡期为研究期间,研究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过渡期间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对亏损公司使用减值准备进行“大洗澡”的现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这一研究结论仅仅是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效果的间接证据[21]。步丹璐和叶建明(2009)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分析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9]。Zhangetal.(2010)以现行准则颁布后尚未实施过渡期间为研究期间,结果发现,现行会计准则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扭亏和大清洗盈余管理动机[7]。相对于旧资产减值准则,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的认定和确认标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进行判断,并对资产减值迹象作了详细规定,这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随意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的行为,规范和遏制上市公司通过少计提资产减值从事“扭亏”行为;另一方面,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一经计提,后续期间不得转回,这有利于抑制上市公司出于“大洗澡”的目的,在公司亏损年度大量计提资产减值,而在后续期间转回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如果在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资产减值会计确实被上市公司视为盈余管理工具运用的话,那么致力于抑制“扭亏”和“大洗澡”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而改进的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计提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上市公司不能通过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达到其扭亏的目的;同时,上市公司在计提资产减值时将更加谨慎,在计提资产减值时更多地考虑资产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而非盈余管理的因素。于是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1:假设1(a):与旧准则相比,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能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从事“扭亏”行为假设1(b):与旧准则相比,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能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从事“大洗澡”行为文献中一般将全部资产减值信息作为整体来对待,很少涉及不同类别的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比较分析。但研究分析不同类别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意义,因为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禁止已计提资产减值转回的对象主要是非流动资产,对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资产减值转回并没有做相应的禁止。那么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究竟是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呢?这对于研究现行会计准则的政策效果具有现实的意义。假设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是流动资产,那么现行资产减值准则限制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的政策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不同期限的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相对于流动资产而言,非流动资产由于其金额较大,容易引起外界的关注,非流动资产减值的大额计提和冲销等对企业资产规模和利润的影响更大,也容易引起监管当局的关注和监督;同时,非流动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冲销等需要更充分的理由,技术上更难以操纵。因此,上市公司更愿意采用流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王跃堂等(2005)的研究结论也表明,非流动资产的减值真实地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变化,如实反映公司资产未来的收益能力,并没有沦为盈余管理的手段[20]。因此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会因资产减值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而现行会计准则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减值进行差异化的规定,也有可能导致非流动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外溢,致使上市公司更多地采用流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如李姝和黄雯(2011)研究发现,现行会计准则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计提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动机强于长期资产减值准备[14]。于是提出本文研究假设2:假设2(a):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上市公司更愿意采用流动资产从事“扭亏”行为。假设2(b):现行会计准则阶段,上市公司更愿意采用流动资产从事“大洗澡”行为。

研究设计

基于相关的文献,本文在资产减值计提比例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准则变化的虚拟变量与各影响因素变量的交叉变量,来检验上述研究假设。由于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则变化程度相差较大,本文将资产减值细分为流动资产减值和非流动资产减值来进行相关的研究。根据研究假设可知,如果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能够显著遏制上市公司的“扭亏”和“大洗澡”盈余管理动机的话,那么模型中的β2和β4系数应显著为正。

研究样本、数据描述与实证结果

第4篇:管理与制度范文

关键词:人本管理;以人为本;制度管理;有据可依

制度管理是基于章程、法律、政策等约束性文件开展的管理活动,人本管理则是建立在人本管理基础上建立的管理体系,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息息相关,对于企业而言,要提升管理效率,必须要合理应用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模式。

一、人本管理的概念

人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的管理模式。相对于其他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更加注重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定位,对人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之中可能起到的功能,及其行为所带来的作用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重心。

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人员即是活动主体,又是被活动影响的客体。作为主体,企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决策判断能力,同时作为客体,每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区别,也会导致每个人对接受管理命令的态度不同。只有使主体客体的目标发展方向相辅相成,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架起基于情感的桥梁,创造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管理的人性化,才能真正实现人本管理。

为了使被管理者能够有自主工作的积极性,改变原有的被动服从命令的认知,可以采用激励制度。激励制度可以分为奖励制度与施压制度,奖励制度可通过对员工进行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两种方式必须同时存在,可以最大程度的将员工的内在工作动力激发出来。压力制度可通过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上级等关系之间的良性竞争,加深员工对自己承担的工作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促使员工工作。

二、制度管理的概念

制度管理指的是组织将按照一定的规章准则、法制规定来对组织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当今社会中,制度管理广泛的应用于国家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团体组织之中,极大程度的维持了工作、生活的正常秩序。

简单来说,制度管理中,组织的规章规定就是这个组织的法律,是衡量工作行为的标杆、度量尺。制度管理是逐步促进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励被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以达成最终的发展目标的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制度管理,所有成员的相关工作行为活动都变得有据可依,使工作变得更为规范化、标准化,也能够不断的完善组织结构。

施行制度管理,应当选择自觉性高、自身能力强的人来管理,这样既可以起到带头作用,成为多数员工行为的楷模,便于管理,也能够将个人力量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使工作进行更为顺利。

三、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二者的联系

尽管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思想重心不同(人本管理以人为本,制度管理以制度为本),但是这两种管理方式有着相同的目的,即提高企业组织的工作、生产效率,此外,这两种管理方式都应用于组织企业管理,基于利益共同体而存在。

由于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存在某些方面上的相同点,这两种管理模式生成了相得益彰的关系――人本管理需要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制度管理为人本管理创造合适的、有利的环境条件;制度管理的大方向由人本管理决定,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制度管理的效率。

想要将人本管理同制度管理联系起来,形成最有效、最高效的管理方式,应当遵循刚柔并济、张弛有度的原则。首先要将对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放在第一位,有了明确的制度后,被管理者的种种行为都有了评判的标准。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往往不够理性,更偏向于投机主义,想要长期经营妥善十分困难。其次,在制度管理中,不能只考虑到防止错误出现,更应该对正确的行为进行支持,这就需要用到人本管理的思想。及时给予员工正确引导,使其自主性和归属感增强,自然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

将人本管理同制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满足大部分被管理者的要求,调节工作气氛,使工作环境积极向上。也只有这样,企业组织的工作生产效率才会提高。

四、结语

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各有各的优势,现代企业组织的管理者应当汲取二者的长处优势,将其融会贯通,形成适合企业的刚柔并济、张弛有度的管理原则,不能仅仅偏向于其中一种而轻视另一种管理方式。相信随着科学理念的推广,人本结合制度的管理模式将会更加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组织管理之中。

参考文献:

[1]缪国书,张洛丹.公务员晋升制度的激励作用研究――基于“政治人”的人性假设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09).

[2]祖湘莎. 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内涵与实现――基于中国国情的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01)

第5篇:管理与制度范文

一、制度约束是管理的根本

没规矩不成方?@,一所小学虽小,机构一应俱全。教务、总务、财务、党务等这些日常工作都要设置机构或专人,小学的制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1.用制度管理规范学校的常规工作。学校的常规工作是指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所开展的服务工作。如果没有一套管理制度的约束,很难将工作深入到每个层面的管理末梢。因此,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作为校长管理的切入点,重视层级管理,约束和督促各部门严格依章办事,才能使学校的常规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用制度管理规范教学工作。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本身包含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只胡制定一系列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用制度和标准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才能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

3.用制度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师生有章可循,学校按制度办事。例如我校先后制定了《教师目标管理制度》、《教师教学目标量化考核制度》、《班级团队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学生管理评价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全校师生实行量化评分。在考核内容和标准制定上,关注教师的工作过程,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将教师的课程探索、创造性教学和师生关系纳入考核内容,通过考核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二、情感关怀是管理的补充

我校推行“以人为本,共同管理,和谐发展”的管理原则,人人参与管理,处处体现民主。用情感关怀做为管理的补充。

1.制度制订的过程体现情感管理。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我们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本着合乎常规也要合乎情感,制订指标时本着踮着脚能够着,有利于人的发展,不悖乎人的正常需求。广泛征求教职员工的意见,反复协商,几易其稿,使得制度日臻合理完善。

2.制度执行过程体现的情感管理。制度管理对事不对人。然而事实上,所有的事都是人办的。情感管理既有交际性又有民主性。刚性化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体现出情感的成分。如员工违反了制度,惩罚只是手段,而不再违反制度、模范地遵守规章才是目的。为了减少教职员工对执行制度的抵触情绪,就需要管理者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广泛接触,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心里所想,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更科学地制订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3.制度考评过程体现情感管理。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教学常规量化管理方案》,我们学校实行了“教学常规月月评”。学校领导、各学科教研组长对全体教师的个人备课情况、作业批改情况、业务学习、听课情况等常规工作开展深入、细致的检查,全校教师互相观摩,查缺陷、找不足,根据检查组反馈的情况及时反思,及时弥补。“教学常规月月评” 工作强化了学校教师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视,实现了“学校管理、师生自觉、共同成长”的检查效应,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情感管理的实践心得

在文化和价值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个体价值的实现。作为一个校长,本人在对学校情感管理实践中有所心得。

1.充分尊重教师。在管理中要以情动人,以爱换心,真心实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师,用情感激励他们爱岗敬业。体贴、关心、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用诚挚的语言指导教学,用商量的口吻安排工作,用换位思考解决心理困惑。当教师个人的利益与学校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一方面坚持原则,阻止不良风气蔓延,另一方面用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进行“软”处理,给教师下台阶的机会,不让他们太难堪。

2.“校长心中有我”。校长应着力营造和谐氛围。经常和教师谈心,交流思想。用赞赏的眼神和微笑肯定他们,尽量满足教师心理需要。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校长心中有我”,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投入工作。

3.用人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并发挥每位教师的长处,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搭建合适的平台,让教师展露优势,走上“专业自主成长”的道路。

4.凝聚集体合力。培养团结、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让每个教师感受到学校这个集体的温暖,享受到工作的尊严,自觉地把工作压力变为动力。为学校发展凝聚起集体合力。

第6篇:管理与制度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6)01-0165-01

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都在努力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城市中可以看到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要想利用建筑工程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注重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施工。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注重进度管理,促使工程进度计划能够按照预计的计划进行完善,缩短施工周期。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度管理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如设计问题、资金问题,以及执行力缺乏问题等,因此需要加强改进和控制。

1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控制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进度情况与设计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明确两者之间存在差距,并针对存在差距的原因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实际建设情况能够逐渐还原到设计进度计划,或者在不影响建筑质量和提高建设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实际建设工程提前完成。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包括工期、成本、质量等有机组合,其主要是保证质量和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对建设进度的控制,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需要从工期。成本、安全及质量等四个方面进行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首先要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按照预计计划完成,即建设企业需要根据工期制定建设计划,并进行工作的展开,施工单位则需要注重施工进度管理,避免因为施工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此还需要注重对投资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增加工程进度的投资,缩短施工周期,继而减少工程资金的投入。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进度存在的问题

2.1设计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主要是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如果设计方案中存在问题,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如当施工单位发现设计方案存在问题时,首先会上设计单位报告,然后再由设计单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重新设计,这必然会影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在设计中,由于实际勘测不足,导致出现地质异常等问题,则必须要相关单位结合进行实地勘测,从而重新进行设计,导致施工周期的延长。

2.2资金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规模比较宏大的工程,因此其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然而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常会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不仅会影响施工人员的施工状态,还会导致施工设备不足、施工工艺不足等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因此投资方需要保证资金供应的持续性,确保施工单位能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

2.3材料技术问题

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供应不足或设备不能及时到达施工场所,施工单位则无法正常施工,影响工期。另外施工单位如果技术不过关,则在施工时,无法完善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也就无法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进度进行施工。

2.4进度计划编制问题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较为浩大,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进度计划工作的编制,从而对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起到控制作用。然而编制工作中,部分建筑企业没有考虑实际的施工环境,从而编制出不合理的进度计划,导致其他部门没有办法根据进度计划完成施工。如进度计划过于均匀,则会导致施工难点不能按照计划完成施工。

2.5进度协调问题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项目管理方式的影响,会将资源配置和进度分开处理,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与施工进度不匹配。资源包括人力、材料、设备等,如果不降其与施工进度结合在一起计划,则会影响施工进度。

2.6执行力缺乏问题

执行力缺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企业,或许该企业能够编制出较为完善的进度计划,然而由于执行力不足,致使进度计划无法实施,导致施工拖延。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与控制

3.1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要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首先要注重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要确保从项目开始到竣工内所有的工序,包括材料的安排、时间的安排等,需要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要考虑全面,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即需要从合同、施工方案、施工环境及资金准备情况等全方位考虑。另外还需要注重支持内容的计划编制,即材料的供应情况,施工人员的安排情况、施工设备的准备情况等,从而保证施工任务能够准时完成。

3.2强化施工计划动态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施工。虽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施工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可能完全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需要注重对施工计划的动态管理。首先要将所有的工序细化,然后制定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使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当日需要完成的任务。为了保障施工质量,还需要将责任落水洞啊每一名施工人员身上,并对施工计划进行考核,即哪一名施工人员影响了施工进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需要注重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将其融入到进度管理中,从而保障项目管理更加完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如今建筑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通过控制进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成为目前建筑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在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通过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强化施工进度动态管理等进行加强进度管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马玉媛,王征.建筑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与控制探讨[J].科技展望,2014,(8):135.

[2]马东岐.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控制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S2):109-110.

[3]李晨阳.对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探索[J].居业,2015,(4):93-94.

[4]陈文建,汪静然,何良林.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59-162.

第7篇:管理与制度范文

制度管理强调规范性、纪律性、时间性,它在管理的初级阶段就已经形成,并带有一种强制性。它以完成工作指标、获得物质利益为出发点,是“科学管理”时期的一种主要的管理手段,是一种“硬性”的管理,缺少变通。随着管理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制度管理虽然也有一些发展,具有一些人文性,但它的“硬性”管理特点基本没有改变。现代管理提倡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并重、互补,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因为两者的关系既密不可分,又有区别。

学校管理中的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从区别而言,首先它们是管理学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制度管理为主要手段)到人本管理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进步,是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自主意识、民主思想增强的具体表现,是以物质财富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这是区别之一。

第二个区别是管理的人性假设不同。制度管理(科学管理时期的主要管理手段)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而人本管理则是以“社会人”假设为管理基础的。“经济人”假设只看到人性的消极、自私的一面,而“社会人”假设则注重人性积极的方面。学校中的制度管理也是一样,尤其是私立学校,怎样给教师确立人性假设,或者说确立什么样的人性假设理念,是科学管理还是人本管理的主要区别。如果学校管理中只注重强调制度管理,不重视人的合理需求和平等意识,那就如“科学管理”一样,是以物质管理为中心,管理者只注重办学效益和经济收入,把教师当成工具使用。而人本管理则是人为管理的核心,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和有利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

第三点区别是人本管理的处延大于制度管理。现代的制度管理能体现人本管理的一些内容,但不能体现人本管理的全部。比如人际关系和感情投入,无法完全体现在制度管理之中。

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首先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它统帅制约着制度管理。也就是说不同的管理理念有不同的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的管理理念,有着不同的制度管理。比如同样是人事管理,“经济人”假设人事管理则主要是计算工时,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进人、管人、出人。而人本管理的人事管理,则要考虑个人兴趣、爱好、适应性和个人的发展,并视其为学校的财富,充满人性化的特点。

其次,制度管理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人本管理下的制度管理更注重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注重管理的教育职能。

在现代学校管理实践中,应以制度管理为主,人文管理为辅,两者长短互补、相辅相成。制度管理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是一种“刚性管理”,必须建立权变管理机制与之相适应。它必须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相辅相成,如果把人本管理称为“柔性管理”,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才能产生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制度管理严肃认真,赏罚分明,足以立威,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哈佛大学还是北京大学,还是北大附中,他们都有比较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每当他们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时,首先要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制度管理,这就是制度管理为什么在七种管理手段中名列第一的原因。然而它的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如果没有权变理论与之相适应,制度管理就会走向死胡同。特别是人本管理理念和人的情感,制度管理是无法涵盖的;管理者的作风格,制度管理也是无法涵盖的,而这些是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弥补和完善制度管理之不足的重要调剂。所以制度管理必须以人本管理为前提,而人本管理则必须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人本管理注重感情投入,它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它是完成管理目标和逆境中克服挫折、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管理中所说的“恩威相济”,就是指现代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和谐统一的管理。人本管理是管理者施“恩”的过程;制度管理被看做是立威的过程。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则是“恩威相济”的成功的管理模式之一。

第8篇:管理与制度范文

风险管理概念:损失/不确定性等

风险管理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偶然性/可测性/可变性

风险的类型:环境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企业做大个人的管理能力显得非常渺小,只有通过科学的控制才有效。

风险可以事先管理,企业时时刻刻承担着风险如同人的一生活着就有风险都可能得病。

二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皆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

内部控制整体架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

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五要素a内部环境(治理结构/机构设置/责权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b风险评估(不相容岗位设置:会计与出纳分开,管物与管账分开,采购谈判价格与供应商分开,责权分离。授权审批控制即所有人都有审批权,会计系统控制即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财产保护控制即企业资产盘点,预算控制即全面预算管理)

c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

d信息与沟通(各种信息的收集方式与渠道,电子信息的应用,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三企业各类风险:a货币资金风险:货币资金即企业现金与银行现金,货币资金的安全必须岗位不相容才能保证,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好说明公司持续稳定,货币资金应日清或第三人清查或审计清查。对企业预留印鉴专人保管严禁一人保管全部印鉴,经授权人签字后使用印鉴,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控制:库存现金限额制度/规定现金开支范围/专人定期核对银行帐/定期不定期盘点

b应收账款风险:客户到期不付款或无能力付款,前期要正确评估客户的资信程度,如同银行贷款程序,千万别把业务员培养成只会卖货不会收钱的业务员,商务谈判能力决定着应收款。应收账款的监督应每季或半年做应收账款的信用等级风险评估(有表格),应收账款的增长率不能高于主营业务增长率(否则公司吃老本倒闭),超过4年的坏账应放入计提坏账会使企业净资产优良。应收账款如何摊销?账龄法:一年以内提2-5%,二年以内提10-20%,三年以内提30-50%,四年以内提50-80-100%

c预收款的内部风险控制:责任分工与授权,销售与发货控制,收款控制。

d存货风险管理:价格变动风险,产品过时风险,自然损失风险在管理上要设立安全库存量,销售人员要了解库存结构努力销售应有库存来降低采购降低库存,不得有同一部门或一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请购(技术后勤)与审批(部门主管),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等,库房保管员要建立收发存明细台账记录物质出入库相信情况。

e资产结构风险:一个企业的实力表现在1总资产2年销售收入3企业员工,企业资产不是越大越好是越合理越好,变现能力越强越好,财务总监要考虑公司现金流与总资产的合理,出纳应每天给刘会现金余额表,销售部每星期报现金汇款计划。企业要把降低费用作为获利的一个根本永远。

f投资风险评估:风险来源表,风险的分类和分组对项目管理其他方面的要求

内部控制环境五要素:治理结构,机构设置,责权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

内部控制制度设置:a人事制度控制:建立劳动合同,针对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建立不同级别的考核制度,形成规范,系统考核体系评价员工据此奖励任用,建立公司骨干员工队伍,有针对性培养,建立内部薪酬体系(薪酬总额与业绩指标挂钩办法,基本工资发放,高级管理人员年薪管理办法)。

b人力资源控制: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保证应聘者符合要求,制定员工工作范围,用于引导员工行为,定期培训用于提高员工素质,坚持绩效考核奖罚分明,对重要岗位员工(销售采购财务)建立信用保险机制,岗位轮换,提高福利增强凝聚力。

第9篇:管理与制度范文

【关键词】登记管理制度 政府监管 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D691.2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3月10日,《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明确规定放开四类社会组织的登记。本次改革的方向是要把政府的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实现“小政府、大社会”,指出了建设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要求。该项“宽进严管”的政策大幅度降低了社会组织登记门槛,不仅标志着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范围加大,而且标志着社会改革的全方位启动,要求有关社会组织的立法、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用单一管理体制替代双重管理,有着重大意义。

社会组织政府监管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春蕾计划”、“希望工程”和“幸福工程”等著名公益事业的开展,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数量日益增多,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发挥作用的领域持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理解和支持,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组织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筹资能力不够,资金来源不合理。有调查显示,在我国超过90%的社会组织每年的支出费用低于50万元,只有少于2%的社会组织每年的支出费用额度超过100万元①。因此,资金短缺是社会组织中存在的一个相当普遍和严峻的问题。社会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资助和捐赠,但这些资助非常有限,导致很大一部分社会组织由于严重缺乏组织活动资金而无法正常运行,有些社会组织甚至不得不通过开展不属于自身业务范围的经营性违法活动来维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内部管理混乱,营利性活动盛行。目前,我国大部分社会组织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也没有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一些社会组织通过经商办实业开展营利性活动,表面上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实际上却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调查显示,中国的社会组织70%是营利的②。社会组织违背其非营利性原则开展营利性活动,利用免税的优势与企业进行不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也极大地损害了自身的公益形象,降低了公信力。

腐败滋生,公信力偏低。由于社会组织对社会资源具有一定的分配权力,导致其在使用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权力寻租现象。近些年来,社会组织腐败丑闻频频出现,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形象,极大浪费了社会资源,并从根本上破坏了我国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致使我国社会组织公信力偏低。

社会组织政府监管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造成社会组织违规和腐败问题的原因复杂,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对社会组织监管缺位。因此,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尤其是加强政府监管,尽量化解社会组织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社会组织政府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从现行的法律规定和监管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欠缺之处。

法律法规不健全。首先,立法缺位。目前,国务院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法规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政部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此外还有民政部与其他部门联合的规范性文件等。从总体上看,现有法律法规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配套法规不完善,体现为:在人事、财务与外交等方面,社会组织缺乏符合自身特征的组织建设法律规范,只是简单地照搬事业单位的模式;在捐赠方面,缺乏明晰的实体法来规定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捐赠”与“收费”;只原则性地规定监管部门对社会组织要实施年检,并未出台有关年检内容、程序以及违反年检制度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具体规定;虽然有明文规定社会公众享有对社会组织的监督权,但保障该权利的规定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从法律规范不明晰角度来说,主要表现为过于宽泛地界定业务主管单位的范围③。其次,规范性较弱。目前有关社会组织监管方面的法律规范众多,主要来自于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这些行政法规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真正有效的只是民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定,这不利于社会组织监管的规范化。另外,规范社会组织监管的法律法规在实际运作中可操作性不强,导致社会组织在性质、定位、作用及职能等方面缺乏规范性。

监管体制不合理。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体制是一种以双重管理为核心的体制,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入,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组织“双重管理”的审批登记制度,通过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把关,使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程序得到了严格的规范。但与此同时,由于设置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程序,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受到严重阻碍。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法登记门槛障碍。双重管理体制给社会组织的合法登记设立了双重障碍,所有的社会组织想要合法注册登记,不仅要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审批许可,还必须得到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批同意,使社会组织获得合法身份遭遇到严重障碍。其次,业务主管单位定位障碍。现有的法律法规只规定了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能范围,而对其义务却并未明确设定,所以一些政府授权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并不愿意成为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此外,由于公共需求向多元化发展,社会组织的部分业务范围无法找到相关的政府部门的职能范围与之匹配,因此找到业务主管单位难度很大。再次,社会组织发展障碍。在我国,业务主管单位批准社会组织登记的条件是,考量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否会带来政治风险,并看其能否为业务主管单位带来利益和能否有效控制社会组织④。鉴于这些条件,业务主管单位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组织进行行政干预,在实践中表现为,社会组织的领导权集中于业务主管单位,业务主管单位任命、派遣或兼任社会组织的管理者,这在实际运行中严重遏制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政府欠缺有限监管理念。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历经了较长时期,政府力量过于强大,其影响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很多社会组织带有“半官方”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一方面,一些社会组织实际上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部分社会组织甚至是由政府组建而成,其机构设置、运行、经费甚至人员配备都依赖于政府机关。据了解,目前大概有三分之二社会组织的干部是由业务主管单位直接任命或委派。而且,某些社会组织在建立之初,会想方设法地挂靠政府机关,以此获取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机构欲控制公共资源。由于受公共利益部门化思维的影响,且政府拥有使用和分配公共资源的权力,一些政府机构为了增强对公共资源的控制权,往往会通过建立社会组织的形式来获取。此外,由于受人、财、物资源的限制,监管部门不能有效应对繁多的监管内容,而且监管重点不明显,致使监管工作精力分散,监管绩效较低。政府和社会组织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严重阻碍了社会组织的正常成长。

社会力量边缘化。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社会力量对社会组织监管的作用和影响甚微。首先,社会监管力量薄弱。社会力量监管指的是除了政府、社会等组织以外的第三方监管。目前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的主要外部监管力量,但由于这两个政府机关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和合理,发挥不了高效监管的作用⑤。在政府监督乏力的情况下,社会监督力量也非常薄弱,新闻媒体和公众对社会组织的监督还十分有限。其次,社会组织透明度较低。由于在内部治理结构、财务经费收支管理等方面,社会组织对外公开的程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部监管。此外,需要加强社会组织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这有助于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

登记管理制度改革中政府监管的应对

由于我国社会组织长期处于双重管理体制环境下发展,放开登记的新政策会对社会组织产生多方面影响,社会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和发展方向都会发生巨大变化。随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挑战,保证政府机构监管的良性运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政策的落实迫切需要法律的保障,政府应尽快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这三个行政法规,优化法律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组织创造升级优化的纵深发展,才能加速形成兼有高质量服务、有效监管、多方参与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新格局。笔者认为,三个社会组织行政法规的修订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改革登记管理体制。除了政治法律类、宗教类社会组织、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代表机构以及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一些社会组织外,其他社会组织的成立都统一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进一步明确民政部门和相关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配。例如,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政策制定以及登记、年检、执法、监督检查等职能都由民政部门承担,而对社会组织领域的指导、活动规范和服务等职责则由各相关职能部门来履行;规范社会组织的自治权力。为了保证社会组织内部规范更加明确、自治权力得到充分保障、部分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更加充分,应对新条例中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和活动准则,进行详细规定;管理方式的创新。引导和激励同一领域和同一行业的社会组织组建行业自律性组织,使它们进行有效的自律和自我管理;民政部门应努力建立社会组织引导型政策体系。比如,探索研究和制定出台对全国性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指引、社会团体财务管理规定、社会团体选举工作指引、社会组织信息公开指引以及社会组织商业活动指引等政策性文件。

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移。按照方案,社会组织今后将是接管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力量,政府要保证社会组织能更好地承接其转移出去的职能。需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几点:第一,制定政府职能转移相关指导政策。民政部应该尽快组织地方制定关于政府如何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指导性意见、转移事项的有效规定以及调整机制。针对那些符合要求的社会组织,不仅政府产业扶持政策要给予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扶持政策也要提供支撑。第二,致力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更快地转移职能,深入改革行政体制。社会组织负责承担政府的一些事务性管理工作,那些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事务,可以通过竞争性选择方式转交给社会组织承担。同时,社会组织从事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也需要政府购买服务来予以支持。要按照职能调整的相关要求来增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建设,努力提升组织成员的全面素质能力,落实并且夯实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组织基础等⑥。第三,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那些早期成立于双重管理体制下的四类社会组织需要一个过渡期才能与原有业务主管单位完全脱钩。为了更好地实现真正脱钩,可以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中选择适量的单位做试点,在成熟的试点经验基础之上,依照修订好的条例完成原社会组织的相关过渡工作。

加强登记管理机关自身能力建设。第一,设立专门机构,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国外实行直接登记管理模式的国家中,登记管理机关主要负责登记注册,而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服务组织或相关的资助项目对社会组织进行有效扶持。同样,我国政府也可在民政部门设立较高规格的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加强政策研究、开展登记管理、监督查处等工作,实现对社会组织的有效引导和监管。第二,充实登记管理机关队伍。可根据本地社会组织管理的实际情况,增加登记管理机关的人员编制,安排专门人员对社会组织进行登记和监督管理,还可设立专门的执法机关,提高执法效力。第三,提升登记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由于放开登记后,社会组织波及的范围更广、组织结构更为复杂、相应的法规条例更繁杂,这些都将导致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难度加大,对于登记管理机关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也相应地提出更高的要求,登记机关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增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第一,增加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草根社会组织来说,最缺乏的就是资金,若政府和社会不能给予它们足够的资金支持,即使容易获得合法身份,发展依然困难。实行直接登记制后,可以参照香港的做法(香港政府提供给本地社会组织80%以上的资金),给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此来推动它们长期有效发展。第二,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对社会组织进行资金支援。放开登记政策本身不是孤立的措施,从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角度来看,形成社会组织运行生态是其终极目的。因此,直接登记具有两面性,不仅社会组织要在其中寻找机遇,同时对管理体制也有更大的需求。理想的状况是,首先赋予社会组织一定的法律身份,政府借社会之手购买服务,进而向社会组织及其生态系统提供足够的资源,让社会组织拥有更加充足的活动经费,从而满足社会需求。要达到这一目的,政府与民间要进行更深入的互信合作。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政府转移给它们,政府利用测评体系量化、监督调查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最终建立起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新管理体制。需要注意的是,该项工作必须与放开登记同步进行。第三,税收优惠和资助奖励。政府需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资金奖励体系,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的范畴和种类,并逐步建立统一合理、高效运作的社会组织税收政策体系。针对服务质量高、表现优异的社会组织给予资助奖励,激发它们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王名:《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2001年,第29页。

②王名:“清华NPO研究的观点与展望”,《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第59~60页。

③刘鹏:“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91~99页。

④周航,赵连章.:“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215页。

⑤郁建兴,沈永东,周俊:“从双重管理到合规性监管―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行业协会商会监管体制的重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