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精选(九篇)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第1篇: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材编写;教学效果

当前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中,明确了中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精神体现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在从事儿科教学的十几年中,我使用了好几种不同版本的儿科教材,每一次教材的选择都力求符合当时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依照目前的办学方针旧版教材就显的有所不足。这次我校选用的教材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组集全国七个省市有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强的儿科护理高级讲师编写的供护理、涉外护理、助产专业用的新版《儿科护理》。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体会

(一)目标明确

1、培养目标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在基础理论知识的编写中,不是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面面俱到,而是强调“必须、够用”,而护理措施部分就编写的详细和实用。例如在《肺炎》这一节中,治疗只是要求掌握原则,而护理措施就写的非常详细,突出了护理专业的特点。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内容还与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涉外护理新版《儿科护理》教材还增加了美国NCLEX-RN(National CounselLicensing Examination-RegisterNuts e)、CGFNS(Commi s sion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Schools)及其他国家护士考试常涉及的内容嘲,增加国外注册护士考试内容和英文护理教材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符合涉外护理专业的特点。

2、学习目标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每一章内容前面都用引入问题的方式介绍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学习中的注意点,既引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又为学生指出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学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学生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是按护理程序的框架来编写的,护理措施的概述部分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护理诊断,前后联系紧密,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二)编排新颖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一改以往的编排风格,加用了彩色印刷,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在教材中使用了图文框,内容中穿插了小知识及案例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编写风格适应了中专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涉外护理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在正文对应的位置用图文框增加了全英文的“知识拓展小贴士”,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增加了学生阅读兴趣和医学信息量。教材中的主要医学和护理术语采用汉、英双语书写,每一节后还有本节关键英文词汇和音标,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目的。

(三)图、表丰富

在临床教学中,学生对没有亲眼目睹的一些临床现象无法理解,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中使用了较多的插图进行直观教学。例如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一节中,学生对佝偻病患儿的骨骼改变不理解,由于新版教材中有肋膈沟、鸡胸、“O”型腿等骨骼变化的插图,学习起来很直观,学生也容易理解。

在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中还有大量的表格,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学习。例如在“化脓性脑膜炎”这一节中,将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几种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在表格中列出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技能强化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在编写中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注重技能方面的培养。例如在“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这一章节中,采用表格形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操作细化到每一个步骤,并针对操作步骤提出对应的注意事项,对学生在操作练习中更具有指导性。在书末还配有实践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病案讨论和技能操作练习来强化技能培训。

(五)课件齐全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配套了教学课件,课件里有大量的图片和录像,既帮助了教师授课讲解,又可补充临床见习的不足,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建议

第2篇: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教材使用;指导思想;特点;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3-0080-02[作者简介]郭育志(1977―),男,汉族,贵州开阳人,本科,贵州省开阳县第五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

一、对小学《科学》教材指导思想的理解

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三个方面的基本教育方针,即根据社会发展要求调整教材内容,适应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认真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新版小学《科学》教材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观,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体系。新版小学《科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调在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二、对小学《科学》教材主要特点的理解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推陈创新

创新是新版小学《科学》教材的一大特点。新版小学《科学》教材创新的建立始终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起点,通过课程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课本知识,形成主动探究、自觉参与、相互交流、乐趣体验、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种有效引导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的方法源于该教材的创新。通过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纽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二)对学生能力培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发育规律可知,小学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是不同的。也正因为如此,新版小学《科学》教材采用了逐渐深入、逐步培养、循序渐进的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认知能力。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三年级为感知科学,四年级为走进科学,五年级为探索科学,六年级为科学探究。每一册教材又在各自的单元栏目中设定了培养的二级目标。如此一来,通过年级能力等级的分化确定和单元内容要求的设定,从而实现了逐级分解,帮助学生一步步朝着教材预定的方向前进,最终使得整套教材能够形成完整的小学培训体系,正确引导学生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朝着科学殿堂迈进。

(三)小学《学科》教材讲究灵活性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小学《科学》教材需要以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为前提,因此新版小学《科学》教材利用了各种形式,范围涉及古今中外各种有趣的方式,比如卡通教学、游戏教学、通话教学、科幻作品、谜语等,这些丰富的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的整合设计

对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控是新版教材十分明显的地方,教材的内容包含了课程标准要求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宇宙和地球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涉及了纳米技术、通讯技术、磁悬浮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具有时代感的科学技术领域,满足了培养与时俱进学生的需求。另外教材内容逐渐淡化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多元化发展为主,为学生营造融洽、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铺垫了基础,实现了小学《科学》教材的整合性。

三、对小学《科学》教材编写原则的理解

(一)关注学科彼此之间的联系

随着知识更新换代的加速,知识大融合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情况,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满足社会这一要求,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新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也以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为主,以增强各个学科和门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综合运用。新版小学《科学》教材在内容组织过程中,加强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衔接与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新版教材和以往的教材相比,更加重视环境教育的思想,通过让学生从小接近自然、善待周边的小动物、珍爱生命,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关注学生认知规律。

新版小学《科学》教材更加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新版《科学》教材更加人性化,针对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够持久,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的情况,采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用图片等直观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新版教材体现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其探究能力。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在课程安排过程中也始终遵循了这一规律,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从而实现稳步提高。

(三)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新版小学《科学》教材以坚持培养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将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目标明确清晰。与此同时,坚持以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为暗线,一方面能够有效保证教材内容完全覆盖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各个知识点,同时又注重淡化各个学科知识的分界线,采用散点教学,能够从各个方面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去探索知识、提升自己,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内化科学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总而言之,我们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巩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认知,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遵循教材循序渐进的模式,注重长期积累的效果,通过长期的科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并逐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海军,谢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6):10-13,112.

第3篇: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中国;教育方针;历史嬗变

新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求新求进。从今天来看,我国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基本确定了可行的发展方向。时至今天,我们对学校教育有诸多的不满,在教育发展转变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回过头去研究我国教育基本纲领即教育方针发展的历史嬗变,由此来进一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规划和研究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 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在1949年12月下旬,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 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 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了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 写信给。信中在讲到人民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 提出“学生也是这样, 以学为主, 兼学别样, 即不但学文, 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 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 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 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纠正了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 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 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一书中, 明确说明: “本条是关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应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新中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新中国以来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并研究和发展规划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石中英.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蒋文良.现行教育法规辑要[Z].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第4篇: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管理学基础 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赵善庆(1961- ),男,山西襄汾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教授、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管理与教育管理。(江苏 无锡 214153)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46-02

管理学基础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高校没有统一的管理学基础教材,大多只能根据各自的情况选用不同的版本,造成了教学迥异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影响管理学基础教学质量的因素中, 虽然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考核等环节十分重要,但更需要一个好的教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教材建设问题。

一、管理学基础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国内学者参考国外著名管理学家撰写的管理学教材而编著的。代表有周三多主编(2005年第二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管理学》。其特点一是教材体系全面。按照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过程展开全书的讨论,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是教材内容新颖。充实了管理的内外环境、绩效考评、组织行为基础、群体和团队管理、控制方法和技术以及信息化与管理等内容,充分吸收了国内外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三是教材体例活泼。既有管理学理论的系统讨论,又有管理名家及其主要管理思想的介绍。四是通俗易懂。语言流畅,理论、实例相结合,充分关注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加深其对管理学概念和原理的认识。另一类是由单凤儒编著的《管理学基础》。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是高职高专首批部级精品课管理学基础的配套教材,先后被全国二百余所高职院校使用,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形成了以下特色:一是在内容上,探索研究重心下移。从传统的以整个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转为以中层部门或小单位为研究对象;从以高层管理者战略管理为研究重点转为以中基层管理者管理实务与技能为研究重点。二是在结构上,体现职能—技能导向。针对高职教学要求与管理学的学科特点,设计了以“管理职能+管理技能培养单元”的教材结构模式,即按照管理职能(管理者实施管理的程序与功能)设计宏观结构;按照管理技能培养单元(主要包括知识研修与技能训练两大模块)设计微观结构,实现了按照管理过程教学与注重技能培养的统一。将管理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置于实际管理情景中,在介绍知识前让学生先接触管理实际:每章从管理职责与实务开篇,使学生一开始就知道未来的岗位职责是什么;每个单元从初露锋芒开篇,让学生先处理棘手的管理矛盾,再学习所需的管理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练,既熟悉了管理的过程与实务,又提高了管理的技能。但仔细分析发现,管理学基础教材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版本泛滥。通过网上搜索可以发现,管理学基础教材版本很多。有李英与任莉于2009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张小红于2009年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蒋永忠与张颖于2007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王凯与陈超于2006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季辉与林维柏于2002年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系列教材、叶萍于2007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单凤儒于2007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钟金霞等于2007年在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王福胜于201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应用型高职高专教学的管理学教材等。从表面看 ,管理学基础教材呈百花竞放之势 ,但不能否认很多教材在内容上的空泛与肤浅。

2.框架结构雷同。许多教材都冠以管理学基础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表明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规律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核心,本着适应性、实用性、前瞻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写而成的,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适用教材。教材尽量淡化理论色彩,采用描述性的语言,以期达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目的。但教材编写框架体系基本相同:首先,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然后,按照管理的职能逐一编写, 教材内容基本一致。如蒋永忠与张颖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为主线进行阐述;李英与任莉按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五大职能展开;单凤儒首先介绍了管理学基础知识与现代管理学理论与思想,其次重点阐述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并针对基层管理者的实际需要,分两章介绍领导职能,最后讲述供企业管理和与企业管理相关专业选修学习。可见,目前我国管理学基础课程尤其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编写还处于探索中,存在相互借鉴、各立门户的重复现象。

3.教材偏重理论知识阐述。一直以来评价教材质量的准则都是理论体系是否完整,因此,编者试图通过一本教材将课程涉及的方方面面知识都涵盖其中,严格按照逻辑严谨等标准展开,不太重视管理能力的培养。如管理职能大多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部分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编排的逻辑顺序,大多是概念与理论的堆砌,缺乏实例印证,导致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

4.课程内容陈旧。管理学基础教材虽然在选择与组织单元课程内容上有些改进, 如在每单元增加了案例导入,课后增加了案例阅读、实训项目,但由于案例或脱离实际、叙述累赘、缺乏创意,或过时、缺乏实际操作意义,还有部分案例和课程内容结合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甚至令人费解。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本科教材的框架内容,陈旧过时,过分强调教学目标的计划性,约束了教师的自主发挥,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

5.教材质量把握不够。高职高专学生高考录取分数较低, 文化基础课底子较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欠缺,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但其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层次的学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尤其是对概念性、理论性内容学习兴趣不大。就目前的管理学基础教材而言,虽然在总量上概念性理论有所减少, 但课程原有的复杂程度并没有降低。相反,由于部分内容的删减, 使得课本内容前后不连贯,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大。

6.忽视学生参与。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往往不愿意突破传统的管理学基础教材框架体系,仅把教材的可教性放在第一位,对于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管理能力开发、是否有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次要考虑,没有确立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管理学基础教材的主要特点

1.指导思想。管理学基础教材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时代特征。管理学基础教材不但要及时反映当代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管理者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而且要不断更新与教材配套的大小案例。

3.创新特色。不求面面俱到 ,但求特色明显。

4.理论总结。本土管理理论不但要反映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思想与理论,而且要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管理实践进行理论总结。

5.突出案例。案例教学是管理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具体体现,一个仿真或真实的案例应该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领悟其中的精华。

6.学习兴趣。好的管理学基础教材更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学生阅读、理解及最终的接受放在首位。

7.编写框架。管理学流派纷呈,体系盘根错节,在一部教材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能一味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应借鉴国内外管理学家的基本共识,在管理学基础教材框架编写上不过分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做到以管理职能为主线基础、有利于管理能力提高即可。

三、管理学基础教材建设的思路

1.明确理论逻辑体系。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决定了管理学基础教材的理论逻辑体系。一是必须体现原理课程的性质。告诉学生管理的基本规律,从系统运筹、以人为本、履行职能、尊重科学、权变创新等逻辑体系进行教材建设。二是培养三种技能。整个课程体系应围绕技术技能、人文技能、思想技能设计,着力培养学生建立现代管理观念,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

2.合理的框架结构。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为逻辑线索,加入实用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团队沟通、跨文化管理等内容,从实践角度给学生以清晰的框架。每章内容可分成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两部分:基础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度,涉及的知识点务必讲解透彻;技能拓展提高的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可归结到技能提高部分。

3.突出的案例教材。案例是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是对一个组织在某一时段上发生的事件的历史重现。在编写相关案例时,要注意搜集事件当时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和数据,并将其充分融入案例中,让学生领悟其中的管理智慧。案例教材的开发要自编和引进相结合,在鼓励国内教师收集资料编写案例教材的同时,积极从国外引进经典的案例教材,中西交融,扬长避短。

4.显明的时代特征。要编写一本水平较高的教材,必须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并将管理领域中的新资料、新信息增补到新教材中,供师生学习、讨论。

5.科学的编写体例。教材建设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教材每一章的开始就应明确地讲清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及重点难点,每一章末都要附有思考题和综合练习题,有利于学生自学。对一些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章节,要加入典型案例及相关思考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学到的理论知识。

6.务实的应用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满足“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节后特别安排一些典型的管理应用分析案例,便于让学生把管理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帆,康洁.浅析高职高专管理学教材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3).

[2]蔡翔.《管理学》教材编写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

[3]彭冬芝.管理学基础理论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演化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

[4]罗时嘉,孙浩.论应用型大学经济管理类教材的策划[J].出版发行研究,2009(12).

[5]袁庆林.中外管理学教材建设比较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12).

[6]黄津孚.管理学的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和成绩考核[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5).

[7]李晓彦.《管理学》教材建设模式探讨[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7).

第5篇: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一、特色比较

(一)共同点

1.鄂版、湘版、北京版三套语文教材都是在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启动研制的,教材的编写吸收了教改的新思想和新成果,贯彻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注重知识与能力的逐步提高,给学生拾阶而上开辟了途径。例如:第一册(高一年级使用)第二单元的诗词选文以新诗为主,在难度上降低高度,在内容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应了学生的入学基础;在第三册(高二年级使用)的第五单元诗词鉴赏中,则主要选用了唐诗、宋词、元曲,难度系数有所提高,就是考虑到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语文基础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的实际情况。北京版语文教材在编写说明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指导思想,按照“侧重读写,兼顾听说,能力为本,训练为主,分合有序,重在实用”的思路进行设计与选材。具体要求中体现了“低起点、分层次、砸基础、重素质、讲实用、接高职”的原则。针对学生入学基础差、水平差距大的实际情况和就业与升学毕业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在教材结构上做了创新性的探索:基础语文部分采用综编形式,让全体学生得到较系统全面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采用分编形式设计了应用语文和文学鉴赏部分,使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得到较规范的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让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接受较全面的,各种文体文学作品欣赏的教育,为今后升学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因而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编写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

2.三种版本教材的开发都注重以科学规范为重要编写原则。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学生能力为重点,力求做到“学法与教法并重,基础与提高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尽管鄂、湘、京三地的地理距离较远,但是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都很一致,使语文教材的编写在国家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从共同的教育目标出发,规定了学科教学内容,兼顾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兼顾了本教材与初中、高职教材的衔接,以及与同年级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符合教材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原则。

3.三地教材的设计都注重突出职教特点和地方特色。

①职教特点。北京版的教材编写者非常关注中职生对应用语文学习的特殊需要,根据中职学生在毕业前要通过论文答辩的现实要求,特别在应用语文分册中安排了“毕业论文”的学习。针对目前用人单位录取员工需要“面试”的情况,专门安排了“咨询与应聘”的内容。鄂版教材最大的特色是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热情不高的特点,将语文教材设计成“理想前途”“艺术殿堂”“文化名胜”“山水自然”“科技信息”等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关注的模块,既吸引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使他们接受了德育、美育的教育与熏陶。湘版教材在全套四册教科书的每册之中,都辟出一个单元,加入了应用文写作的内容。

②地方特色。三地教材在篇目选择上,都适当地把本省(市)的文化、地理、历史、名胜等内容选入教材。如湘版教材第一册的第11课是“彭大将军回故乡”(节选),第四册第七课《山那面人家》的作者是湘派文学的领军人物、当代作家周立波。鄂版教材选取了《香溪》(王昭君、屈原的故里)等一批代表楚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北京版语文教材适当选取了具有北京人文特色与古都风貌的文章,例如《北京名胜游记》《北京的胡同》《北京的春节》等。

(二)不同点

1.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上三套教材都做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单元组织方面各自呈现了不同特点。

2.选文系统特色比较

京、湘、鄂三套教材在选文上既注重选取名家名篇,又注意采用新人新作,古今中外兼顾,内容广泛新颖,难易适度,文质兼美,可读性强。而且重视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反映世界多种文化,注重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但是,此外,三地教材在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表现。鄂版教材鉴于中职学生就业教育的学习目标,在选文上加大了对社会民生、人伦情感、科技信息等内容的选取。湘版教材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的现实,更偏重于对接近现实、贴近生活有时代感和亲和力的作品的选取,对语文教材中大量采用鲁迅、郭沫若等时代距离较远作品的传统做法做了大胆改革。北京版教材为了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的需要,在对现代应用文写作进行专门训练的同时,还适量选取了古代应用文的典范文章,为学生提升职业文化素养创造了条件。

二、对完善北京版教材的思考

(一)关于教材发展方向的思考。纵观三种版本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重视对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是最显著的特征与共识。职业技术教育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是与社会职业生活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就业教育”。三地教材编写者都非常重视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语文素养,和作为就业者的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培养,怎样培养,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语文知识的“量”和语文能力的“度”,研究如何把握好语文知识的“必需”与“够用”,研究怎样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笔者认为,今后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以考虑在公民基本语文能力和职业语文能力二个层面上分别实施。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工作者,应在这方面加强研究,谋求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重新评价中职语文教材对受教育者语文能力素养的定位设计,开发出适用于中职学历教育的“基本语文教材”和具有多种专业背景、职业导向的“专用语文教材”。“基本教材”可以“层次化”,对不同层次的就业人员做不同级别的要求;“专用教材”可以“模块化”,编写出综合化、模块化的新型教材,适合不同专业方向与要求的人员灵活选用。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中语文学科教育为专业服务的问题。使受教育者在具备基本的汉民族语文能力的同时,获得一定的职业语文能力,提高他们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和获得、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国家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水准和劳动力质量。

(二)关于教材开发设计的思考

1.单元的呈现方式与容量。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材要适合职业教育的特殊需要,单元容量要适度。北京版教材是以现代文阅读写作、文言文阅读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组织单元的,每个单元的教学目的尽量单一、集中,并采用了以“学习指导”概括、以“语段”和“课文”印证,以“练习”训练的步骤和手段。但几年的教材质量监测反映:一些教师仍不能明确地理解单元意图,感到单元容量过大,不会有效利用“必读”“选读”和“自读”板块,不能正确使用“单元教学法”和“分层教学”,难以完成单元教学内容。与鄂版、湘版教材相比较,可以考虑进一步明确单元主旨,减小单元容量;单元要具备一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更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以适应各专业学生灵活选用;要减轻教学负担,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6篇: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中学教材;平移;旋转;对比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和革新,新的教育理念渐渐朝着代替传统教学的目标前进,对传统教育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为响应和适应新型的教育理念,教材也在随之变化。教材的编制者都希望能够给学生展现出最科学、实用的教材。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就着改革后的两个教材版本针对中学数学中平移和旋转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和对比。

一、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一)平移的定义

平移是指一个图形或物体中的所有点位朝同一个方向和相同的距离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被称为平移。也可以看成把同一个向量点平均加在每一个点上,或者将坐标系统的中心移动所得的结果。它是等距同构,也是仿射变换的一种。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图形平移的方向并不是只有水平移动。

(二)旋转的定义

旋转主要是指,在一个平面内将图形围绕一个点,沿一个方向转动角度或者做圆周运动。形成的图形运动被称为旋转,经旋转形成的角度为旋转角,点中心为旋转中心。

二、在不同教材版本中平移和旋转内容的对比

(一)平移内容的对比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平移内容所在章节为七册(下)第五章的第四节,并且是和旋转分开编排的。而在华师版的教材中,平移和旋转则被安排在一起,所在章节为八册(上)第十五章。在两个版本的教材中,“图形平移”这个小节内容均是通过实际生活常见现象入手,引出平移的概念。但是在“平移的特征”这个小节上,华师版与人教版的差异之处就显现出来了。人教版是一概囊括,华师版却是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课时进行教学。两个版本相比起来,显然华师版的教材编排更加清晰和节省时间一点。但在关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却是人教版的教材做得更好一些。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平移课时后,有针对学生需要自己动手才能够完成的作业和任务。例如,将自己平时跑步的路线、上学的路线利用画平行线的方式画出来,或者设计平移图案这种实践任务。在这方面,华师版教材就更加重视学生对平移定义和知识的理解度,并且很明显可以发现“向量”概念的引入。

如上图所示,要求ΔA?B?C?沿 RS 方向平移到ΔA??B??C??的位置,其平移的距离为线段 RS 的长度。在这道题中,可以理解到其中线段中元素既包含方向又包含长度,这就是向量。在中学的数学教材中加入向量的元素,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们在步入高中时,将初中所学内容和高中的向量内容完美衔接起来。使学生在初中就对高中才学的向量有一个初步认识,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旋转内容的对比

人教版中,旋转内容所在章节为九年级(上),第二十三章。华师版教材中,平移和旋转内容所在章节八册(上)第十五章。两种教材内容中,都有图形旋转。除此之外,人教版具体内容包括图案设计和中心对称;华师版包括旋转的特征和对称图形。在定义方面,两种版本教材皆选择使用生活素材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图。

相比之下,华师版给出的更多的是概念性的定义,在给学生直观感受方面没有人教版的明确,没有人教版的利于理解。

三、在不同教材版本中平移和旋转课后习题的对比

(一)人教版课后习题

人教版课后习题主要包括复习巩固、综合运用以及拓广探索三个方面。其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综合运用部分。

如图,要求使用平移的方法证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是如何得出的。这道题不止涉及到平移的知识,还需要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从图形平移前后形状、大小不变的性质的思路进行解题。这就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代入另外的问题中。复习巩固部分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只需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练习,设置的题目都比较基础。在拓广探索部分,主要为了锻炼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结合到实际中,培养学生在数学科目中的创新和创造力。

例如,课后作业――造桥选址,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的平移知识计算出最短路线。过程非常复杂,作为学生来讲,如果不进行实际了解,很难会想到切入点。在人教版中,针对平移和旋转会有分别的课后习题。例如,在平移方面,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下题的题目:设B、C是PAD的边AD上的两点,

且AB=CD,求证:PA+PD>PB+PC.

(二)华师版课后习题

华师版教材和人教版的差异在课后习题上非常容易区分,华师版的教材中并不像人教版一样有几个板块的区别,习题量较少。而且由于华师版教材中将平移和旋转编排在一起的缘故,习题的安排也显得比较凌乱和集中。例如:“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 O 是三条中线的交点,ABC 以点 O 为旋转中心,旋转多少度后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这一题中包含了平移和旋转两个知识点,并不像人教版单独针对旋转或者平移进行练习。

结束语:

教材的编排合理与否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理解程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要真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材的编排方面就还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改善和改变。在符合新课标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适合学生的教材。尽量满足多样化需求,真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顾正理,顾长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材内容比较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15,22:11-14.

第7篇: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四川党的建设》原名《支部生活》,是遵照党中央1956年加强党的建设的指示,中共四川省委决定,于1958年1月1日创刊,由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主办的对农村党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刊物。它的基本任务是经常向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教育,党的路线、政策和形势、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它的读者对象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党员。1958年1月创刊时为报纸,星期日出刊,随《四川农民报》发行。为增加内容和便于保存,根据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的要求,省委决定,从1959年1月起改为月刊并单独发行。后因三年困难时期,纸张奇缺,于1961年1月停刊。

三年困难时期后,全国形势好转,根据各地党组织和读者要求,1963年11月22日经省委批准,《支部生活》于1964年1月正式复刊。但好景不长,因1966年爆发,1966年底再一次被迫停刊。

结束后,为了适应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新形势的需要,加强党员教育,搞好党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各地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要求,1979年11月6日,经省委批准,《支部生活》又于1980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次复刊的《支部生活》,省委明确规定:“《支部生活》月刊是在省委的领导下,由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共同主办的对党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通俗刊物,主要面向农村、工厂的基层党组织。它的基本任务是:“向广大党员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宣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交流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指导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引导党员认清形势,增强党性,搞好党风,在新长征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这次复刊的《支部生活》为32开本,页数增加到64页。由于编辑人员认真贯彻“全党办刊”的方针,得到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使刊物办得党性鲜明,内容丰富实用,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为广大党员所喜爱,成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良师益友,党支部开展工作的顾问。读者称赞:《支部生活》是做组织工作的组织员,不见面的党课教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宣讲国家大事的报告员,学习理论的辅导员。因此,《支部生活》的发行量逐年上升,1980年1月复刊时的月发行量为21万份,到1984年底月发行量为49万份。

《支部生活》复刊后,坚定不移地执行省委的办刊方针,向广大党员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十二大通过的和准则,指导全省的整党工作,交流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经验,对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搞好党风党纪、推动改革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刊物的篇幅小,内容少,读者面也较窄,有些不适应当时形势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因此,1984年8月25日,省委又决定从1985年1月起将《支部生活》改名为《四川党的建设》,由省委主管,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主办,版本由32开改为16开,由两个印张增加为三个印张,读者对象为全省城乡各条战线党的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省委要求改版后的《四川党的建设》,在原来的基础上充实内容,革新版面,提高刊物的指导性、战斗性和实用性,力求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这次改版后,编辑部全体人员解放思想,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积极贯彻省委确定的办刊方针和要求,紧紧抓住第二批整党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党员进行了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加深了对改革的理解,自觉地投入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去。改刊后月发行量1985年为52万份,到1987年上升为64. 5万份。

第8篇: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五分法;课程构建;高中地理;教材

地理新课改正在深入进行,合理地、科学地对于地理教科书内容进行分析,对于我国地理新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帮助。

一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构建的现状

课程构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它集中地反映并支持着教育政策。[1]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构建中呈现出开放性、民主性、发展性和个性化的新特点。课程内容的构建更加注重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构建更加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和理念。

二 课程构建理论中的五分法理论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今天,地理课程的改革也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进行新课程改革时,课程的理论构建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中人们所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五分法理论由美国著名美学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艾斯纳(E.W.Eisner)提出。他描述了课程设置的五种基本取向:认识过程的发展取向,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个人实用相关取向;社会适应取向;技术化取向。

教科书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直接的载体,在其表现形式上也有明显体现。因此,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五个层次的划分,可看作是对课程构建方向的整体把握。

三 对现阶段地理课程构建的教材分析

1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使用情况

我国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和山东教育出版社四家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四版教材均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但又各具特色。

从发行和使用情况上来看,人教版的地理教材的覆盖面最为广泛。且人教版的地理教材编写历史最长,对内容把握较为周详,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因此,笔者选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实际意义。

2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内容分析

借用艾斯纳的五分法对于我国高中地理人教版的必修教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我国的高中地理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讲解较为充分;对地理学科本身的体系和逻辑构建和对社会适应取向的内容陈述比较充足;而对于个人实用相关取向及技术化取向方面的内容则相对薄弱。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下册[2]教材为例,笔者借用艾斯纳对课程的分析方法,把教材各个教学因子进行划分后发现:

教科书对于学科基础知识的陈述基本占到了43%,各类基础概念的给予基本是以认知发展取向的类型为主。教材在地理学科体系构建上的篇幅约占到25%。对于社会适应取向方面的构建也比较充分,比例达到17%。课本较为关注与社会、环境相的适应的方方面面。课本内容和案例的选择大都取材于我国的典型案例,并与我国的现状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全书有9%的篇幅涉及个人实用相关取向的内容。而本章涉及技术化取向方面的,即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为6处。课本中该取向的内容主要用图表和活动题等形式表现。

四 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构建的要求及出现的问题

在《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提出了课程设置的目的以及对教科书中的编写建议。从我国制定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学生本身的重视程度和对于社会需要和学科知识的学习两个方面,所表现的重视程度基本一致。

而从我国现试行的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可以看出,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体系已经较为完备,对于地理课程的体现较为充分,但在编制方面也有着一些问题。

(1)五种取向的内容选择不均衡。教材所关注的焦点仍是学科本身,知识本身,关注地理学科内容的传授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于社会现实及社会适应的关注基本达到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一,而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兴趣的培养,则明显不足。

(2)对于学生本身的关注度不够充分,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不足。教科书中内容的呈现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较少。

(3)知识陈述体系还存在着问题。

2 对策

针对这种现状,在保持我国高中地理教材对于知识、地理学科构建和社会适应取向的优点下,未来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应该更多的关注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此,笔者有如下几个建议:

首先,地理课程中编制内容应该更加均衡化。

地理课程中的内容也要更加合理化,均衡化,以及课程要求的方方面面,都在教科书这种最为直接的载体中得到体现。在地理课程中,我们要平衡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以及认知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在教科书的呈现方面,要保证在每一章节内容中各有侧重,又相互平衡。突出在教材的语言编制方面,语言的编写应有更加多样的表达形式。为了让教科书内容呈现不同的侧重点,可以酌情考虑语言文字的表述方式,使之产生具体化、视觉化的效果,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服务于五个方面内容的表达。

其次,地理课程设置应更加关注学生本身、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去发现、质疑与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从地理学习中认识和发现自我、找到共性,甚至学会生活。

为了更好地使地理课程关注学生本身、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材在编制上应进行分类。具体来说,教材应分成教师教科书和学生教科书,即学生教科书中应该设置更多的开放性的问题,并避免直接在问题下面给出答案这种情况的出现。这种教科书内容呈现应更为简洁。并以地理的图表为主。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应以探究式、活动式的地理课程为主,积极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知识陈述体系需考虑地理学科层次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知识陈述应该以学生的可接受性为前提,关注陈述地理学科内容的层次。

参考文献:

第9篇: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94-02

21世纪生命科学将在人类科技、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和进步中起到巨大作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因此为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生物学方面的课程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是我校一贯重视并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校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路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尝试,提出文、理、工、艺术等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也必须学习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并将《生命科学导论》课定位为全校本科生的素质教育课。因此,围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部分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指正。

一、更新教育观念,构建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新体系

为适应生命科学对社会经济、生活和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加的势态,世界一流大学,如,MIT等从20世纪80年代后叶起陆续为全校大学生开设了生物类课程。我国几所重点院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也相继开设出类似的全校性课程。在这个前提下,2000年,我院组织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首次面向全校非生物学类专业本科生开出了《生命科学导论》公共基础课程,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受到热烈欢迎。经过近十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本课程组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实际,制定了课程培养目标,构建了独特的课程教学体系。

1.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在对国内外《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与研究的调研基础上,探讨非生物类专业理论教学必须掌握的知识和结构。利用我院生命科学教学的基础和特色,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建立了茅以升班、理工科类、文科类等几个不同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从学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用和老师的配备几个方面保障教学质量。结合学生所修专业背景和不同专业的特点,分层次确定了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构建了适合的专业平台,同时面向全校开设必修、限选和公选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在教学体系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贯穿生命科学的先进技术和手段,紧跟世界科技前沿,为我校通识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命科学导论》讲授的内容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讲授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教学过程中,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整体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时数和教学条件,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紧扣当前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如,干细胞研究、转基因等,牢牢抓住学生关注点;选取生命科学发展历程中的经典研究,引导他们去提出问题、去分析问题、去研究、去创新,取得启迪悟性、挖掘潜能的效果,实现本课程教学的基础性与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交叉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3.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基础和前沿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中以“人与生物圈”为主题整合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强调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突出了生物科学知识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体现生命科学“重基础、重交叉、重人文、重实践”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积极推进探索性或研究性、启发式教学。教师们结合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同时围绕媒体关注的有关生命科学研究中涉及的热点话题,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科学发现、技术创新过程、科学家的故事等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以启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培养科学素养。

2.将声、形、言、情等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灵活运用于教学。通过语言的轻重缓急突出重点、难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实例、直观的图表及深入浅出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加强学生记忆;用激情讲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通过教师的手势、表情、动作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认识。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使得单位教学时间内的信息量大、网上资源丰富并使知识的获得和更新速度加快,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和动画演示,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教与学的互动。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分小班查阅本专业与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制作成多媒体后,请小班代表在课堂上演讲,开阔其思路,以对学生跨学科的联想、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认识生命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我们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小型研究课题、知识拓展讲座和教材评论等,并随时注意调节教学进度,留给学生充分吸收消化的时间,达到师生互动学习的目的。

4.多环节考查模式。考试改变了传统的期末一次卷面考试定成绩的方式,实行多元成绩评定办法,采取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讲演成绩和考勤成绩等多个考核环节评定学生的总成绩,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评价,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好习惯,克服少数学生临时报佛脚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踏实的学风。

5.设置研究生教学助理,加强沟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组配备有研究生教学助理,教学中加强例题示范、习题讲解、答疑及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并经常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如,在2006年下发收集学生对该课程意见和建议问卷达5000余份。学生同老师的联系也延伸到了email、BBS、ftp及短消息等系统上。

三、教材、扩充性资料的使用与建设

教材的选择使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生命科学发展迅猛,很难通过一本教科书把至今人类对生命的了解全部反映出来。课程组针对工科、理科和文科学生的不同生物学知识背景及课程属性,准备了不同的教材。采用上海交通大学张惟杰教授主编的《生命科学导论》[1]作为限选课和选修课的主修教材。针对茅班开设的必修课,在选用恰当的《生命科学导论》教材方面,教师们多次组织研究讨论,查阅了大量的图书,最后确定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吴庆余教授主编的《基础生命科学》[2],该教材为国内第一本生命科学类的全彩色教材,图文并茂的彩色图片更能真实高效地反映生命的特征和规律,用现代的观点重新审视、选择和组织传统教学内容,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阐述生命现象。经过3~4年的使用,又更新其新版。此外,还提供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辅材料和相关教学网站,如,高崇明主编《生命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沈显生主编《生命科学概论》(文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裘娟萍、钱海丰主编《生命科学概论》(工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Neil A.Campbell,Jane B.Reece著《Essential Biology》(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Higher Education Press Pearson Education出版集团,2003)、曹阳、林志新主编《生物科学实验导论》(附光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等。同时,拟构建《生命科学导论》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教学平台[3]。在学校学院的支持下,依托生物信息实验教学平台,初步构建了“生命科学导论”网上教育资源框架,包括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和课件、电子教材、习题与解答、实验指导、知识扩展、学术讲座、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测练、网上提交作业和报告等相关内容,为进一步完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网站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自身知识的提高和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生命科学发展迅猛,为了更新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我们采用引入和走出相结合的模式,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座和授课,并派出数名老师到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北大、武大等学校观摩、交流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及有关《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改革研讨会。

2.树立团队教学理念。按照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改变“单兵作战”的育人模式,由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多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以系列课程建设为教学团队的最终目标,形成综合实力,针对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有效地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和质量。课程组经常开展互学活动,通过相互之间的定期交流,使各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得到交叉、融合,教学更加生动、深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科研带动教学。课程组教师所从事的学科专业有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生态学等,几乎涵盖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所有领域。除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是各自所从事学科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吸收青年教师到自己的课题中担任一定的科研工作,使青年教师将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信息及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生命科学导论》作为面向非生物学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为了充分体现和实现本课程的“素质教育”宗旨,应该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实际,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学科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了解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科交叉和知识迁移,进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将如何影响人类和人类社会,增强学生的健康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最终达到“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终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惟杰.生命科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徐鹏,关学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