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父母对孩子的爱精选(九篇)

父母对孩子的爱

第1篇: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爱有许多种爱,他们代表不同的意义,朋友之间的爱,那是纯洁的;善人对穷苦人的爱,那是真诚的……但是谁对我们的爱才是最无私最真挚的呢?——那当然就是父母了!!!

我们将心比心一下,如果在某人生病的时候,让你去照顾她,你会愿意吗?不!你肯定不会,你可冷会想“他生病管我什么事?我凭什么去照顾她?”可是,当那个某人是你的时候,那个照顾你的人又是你父母的时候。他们会那么想吗?不,当然不会。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爱!是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爱!是父母对你的责任!所以说嘛,我们一定养对父母更十倍的加以呵护和孝敬。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竟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家中充当小皇帝小公主呢?父母读我们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可以说我们生活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教会呵护和影响……而我们对父母的爱呢?屈指可数,所以说我们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对父母更加的疼爱以及更加的孝敬,不要在父母面前撒那无谓的娇,我们要理解自己的父母。不要等父母年过百十的时候才发出你那微不足道的孝敬之心!

所以说!孝敬父母要在现在不要在以后。让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发出以十万分的爱与回报吧!

莱阳市实验中学初二:嵇奂超

作文 zuowenku.net

第2篇: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三个家庭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们在家中倍受大人的关爱和呵护。像蜜一样生活着的孩子,集了万千宠爱于一身孩子,从小就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把别人的对自己的爱当作理所当然,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关爱情感,引导孩子学会关爱,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3~6岁(幼儿期)是孩子情感发展和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爱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它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一种良好品德。《指南》其中对关爱情感的阐述是:“爱父母,了解他们的职业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针对这一点,我们有机的将其整合,将培养孩子的关爱情感融入到主题活动之中,为他们创设视觉环境、心理环境,打造爱的环境氛围,为他们搭建平台,培养他们的关爱情感。让幼儿在欢快的节日中,学会感恩——感激父母、关心父母,让关爱的情感在幼儿心中升华。

1 “三八节”节日主题活动——“我爱妈妈”

三月,春回大地;三月,阳光和煦。为了让幼儿学会表达爱的情感,增进母子亲情。我们精心组织了“三八节”主题活动,让妈妈和孩子在说说、笑笑、玩玩中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让孩子们学会感恩。主题活动以“我爱妈妈”展开—谈话活动:“介绍妈妈”、“我和妈妈的小故事”、美术手工:美丽的花仙妈妈”,邀请舞蹈:“我的好妈妈”等一系列的活动,表达对妈妈的爱。

1.1谈话活动,感受母爱

谈话活动—“介绍妈妈”。孩子们都积极踊跃的介绍妈妈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性格、爱好以及对妈妈的爱。孩子们声音洪亮、吐词清楚,词语丰富、表达了自己对妈妈浓浓的爱意,为有这样的妈妈而自豪。谈话活动——“我和妈妈的小故事”,孩子们都深情地讲述:妈妈在自己生病时、孤独时、学习时、对自己无私的爱。锐锐小朋友更是热泪盈眶的讲述了自己生病发高烧时,妈妈请假在家,熬夜照顾自己的小故事。望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凝视着孩子们充满渴望表达的眼神,我们的心里被感动着。这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妈妈无私的爱,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心,也让妈妈们知道孩子对自己纯真的爱。看到孩子都其乐融融地积极参与着, 妈妈的心里被感动着、充实着,感动于孩子的进步,满足于活动带给自己节日的快乐。

1.2亲子手工,促进情感交流

亲子手工:“美丽的花仙妈妈”,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增进了亲子情感交流。妈妈折纸、孩子粘贴的方式,共同完成作品,孩子们一丝不苟的剪着、撕着、贴着……把对妈妈深深的爱都融入到这朵朵美丽的花朵中,整个场面温馨感动。看到和妈妈共同完成的作品被布置在教室主题墙上,孩子们既兴奋又开心,拉着妈妈的手,笑得很开心。

1.3邀请舞蹈,增进感情

欢快的音乐响起了,随着音乐的节拍,孩子们满脸微笑的走到自己的妈妈面前,邀请妈妈们跳舞。妈妈们在孩子的带领下,开心的舞动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喜悦,释放着快乐,妈妈们的笑容更灿烂了……

2 “清明节”节日主题活动——孝敬父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让孩子们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真正含义。主题活动以“孝敬父母”展开:《黄香扇枕温席》故事,理解“孝敬”的含义---设置情景:说说“如何孝敬父母”——“制作孝心卡”—舞蹈“我爱我家”,让孩子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学会孝敬父母。

2.1聆听《黄香扇枕温席》故事,理解孝敬的含义

出示多媒体课件,聆听故事《黄香扇枕温席》,了解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孩子们都很认真的聆听故事,回答老师的提问,感受黄香的孝心,知道黄香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并理解孝敬的含义,知道孝敬就是用自己真诚的语言和行动,去关心、爱自己的父母,让父母感到开心、感到快乐!

2.2设置情景,说说“如何孝敬父母”

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设置情境:当父母劳累了一天回到家的时候、父母生病的时候、当惹父母生气的时候、当父母过生日的时候,让幼儿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去孝敬父母?有的说:当父母劳累了一天回到家时,给父母拿拖鞋、捶捶背、揉揉肩、拖地、扫地等;有的说:父母生病时,给父母拿药、喂药、端水、一直守护在父母的身边;有的说:当父母生气时,及时的给父母说一声对不起,让父母知道自己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等;有的说:当父母过生日时,给父母唱生日歌、自制小礼物、给父母跳舞,献上真诚的祝福等。在活动中,孩子们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自己要如何孝敬父母,看到孩子都地积极参与着, 笔者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2.3制作“孝心卡片”,感受儿女孝心

让孩子们将自己想为父母做的事情,用图加文的方式制作成“孝心卡”,送给自己的父母。小朋友在制作孝心卡时,都很认真地画出了自己的想法,仿佛将对父母的爱融入这张小小的孝心卡,要让父母感受他们的爱,感受儿女的一份孝心!

2.4“亲子活动”,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在活动中,孩子们主动地走到自己的父母身边,说出自己对父母的爱:“我爱您,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我知道爸爸妈妈很爱我!”、“我永远爱您爸爸妈妈”,“谢谢您们爸爸妈妈”等感恩的话;有的孩子“抱一抱,亲一亲”父母,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给父母倒杯水”让父母感受儿女一片孝敬之心!

2.5温馨舞蹈,感受亲情

第3篇: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涛涛本该上高二了,但中考后,在重点高中读了一个月后,他怎么也不想上学了。不管母亲如何苦口婆心,他就是不肯再到学校去。每天呆在家里,上午睡觉,下午抱着吉他外出与几个哥们搞发烧歌会,似乎这样的生活成了他的正业。

涛涛为什么不爱上学?涛涛原来乖巧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向优秀,父母疼爱他,老师同学也很喜欢他。但从初三开始,原本温馨平静的家庭因为父亲的外遇而被破坏了――父母之间的“战火”蔓延。刚开始父母还避开涛涛,但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他们已经顾不上涛涛是否在场了。他们越吵越激烈,有时甚至厮打……

父母吵架,涛涛开始时还尝试劝说他们,但后来他看到父母天天吵架,劝说已无济于事。每次父母吵架,他就躲进自己的房间里。他心里非常恐慌、害怕……上课时,他不由自主地会想起父母之间的“战争”。

幸好,他原来学习基础好,中考时还是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中。但是,当别的孩子上重点高中全家一起庆祝时,他的父母婚姻走到了尽头。

父母离异后,涛涛内心充满了忧伤与痛苦,他思念父亲,但父亲再也没有回到这个家来看望过他。他感到一种莫名的自卑,勉强在学校读了一两个月,就再也读不下去了,不管母亲如何劝说,他就是不上学。最后,无奈的母亲只好帮他办理了休学手续。

A:这是一例典型的因为父母离异而引发的孩子综合症。父母离异,受伤最深的是孩子。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不理解或忽视了自己离异对孩子造成的创伤。不少父母以为,自己离异后,对子女的爱还如从前,孩子照样有吃有住,受伤的是自己。其实,父母离异,孩子受到的心理创伤很深很重,尤其是现代这些娇生惯养、原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父母的离异对他们来说甚至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这种伤害仅次于亲人死亡,这是一些家长难以明白的。

父母离异孩子受到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从时间长度来看,从父母最初争吵到最终离异的整个过程,孩子的心都伴随着恐惧、悲伤与痛苦。面对与自己最亲密的父母的撕扯,孩子往往无所适从。

从受伤影响来看,是多方位的,尤其体现在心理、学习层面。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孩子个性的改变和内心的幸福感与快乐感降低。如,原来开朗的孩子变得内向、自信的孩子变得自卑不安,对人有敌意,易与他人产生冲突,生活情趣降低,有被迫分离的恐惧,看不到前途,甚至有些孩子还会产生自责等。

学习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胡思乱想,甚至出现记忆力衰退,对学习丧失兴趣,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有些离异父母,为了再婚方便,都不想要孩子,互相推卸应尽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受伤会更严重。如果父母能够和平分手,离异后能够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孩子受到的创伤程度会降低。

年幼的孩子,大都不善于言辞,家长难以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而年长的孩子会把伤痛包裹得很深,装作若无其事。因此家长若没有用心观察往往会忽略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案例中的涛涛就是因为父母离异,提早体会悲欢离合,内心痛苦,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先天的血浓于水的关系,不应因父母聚散而受影响。但父母离异如果处理不当,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影响孩子的未来择偶观念和幸福生活。

提醒父母

“爱”不因分开改变

正视孩子在父母离异中受到的心灵创伤。离异前后家长的心思大都在自己痛苦的情绪中,忽略了孩子情绪的变化。尤其不少家长在离异前后还一直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的不是,这些都会加重对孩子的心灵创伤。作为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要正视因为自己的离异带给孩子的创伤,并及时捕捉孩子的情绪变化。

离异父母要慎重处理两人的关系。不要因为两人的冲突与矛盾影响孩子的心理挫败感,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的种种不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离异的父母最好还是能心平气和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

离异父母要大声告诉孩子“我们是爱你的”。由于中国父母不擅长表达爱。加上离异后心情大都不好,往往会给孩子一个错觉:父母不再爱他(她)了,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因此父母要告诉孩子:对你的爱不会因为父母的分开而改变和缺失。

帮助孩子接受父母离异的现状,并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家庭情况。家长离婚后,要告知孩子大人由于不再相爱,所以要分开一段时间,这并不是孩子的过错。

若遇到孩子学习问题,要及时摸清情况,父母齐上阵,帮助孩子迎头赶上,并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提升自信心,鼓励孩子多与同学朋友交往。

父母都要注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尤其不与孩子住的一方,更要多与孩子沟通、接触,了解孩子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探明孩子的困惑,及时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

对于因父母离异受伤深重的孩子,家长若自己无力处理可以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做家庭治疗进行帮助。

建议孩子

学会独立“走路”

接受父母离异这个事实。无法接受现实,就难以在挫折中获得成长。当你觉得自己无法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时,要善于寻求帮助,而直面现实是心理调节的很重要一步。

走出父母离异的自卑情结。父母离异是大人之间的事,与孩子无关,父母离异并不影响别人对孩子的评判,没有必要为此自卑。

学会独立走路,为自己成长负责。面对父母离异,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要开始学会独立走路,要自觉管理好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保持不变的事情。当爸妈离婚后,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也有一些没有任何改变。对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的事情列举清单,对发生改变的事列举清单,写下你怎样能够帮助自己并让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同时这也会帮你改变糟糕的心情。

培养广泛兴趣,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父母离异,确实给孩子带来深切的痛。但只有通过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将注意力转移到各种兴趣中,让时间冲淡父母离异带来的悲伤与痛苦。

第4篇: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溺爱孩子的恶果

护短会使孩子走向犯罪

今年春节后,某歌唱家的爱子再一次摊上事,并且摊上了大事,他那不争气的小子涉嫌被刑拘。针对这一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事件,有位评论家直言不讳地说:这位歌唱家说到底是“贾母心态”害了自己的孩子。多年前,这位歌唱家接受采访时就说:“不打儿子,舍不得,有时真想打……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就先掉下来了。”这种心态就是典型的“贾母心态”。

笔者并不否认这位歌唱家对孩子艺术上的培养是成功的,但他对孩子做人方面的教育却是失败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犯了过于溺爱的错误。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好的。当孩子在做人处事上出现不良倾向时,做父母的千万不能迁就,更不能有“贾母心态”式的护短行为。不然,孩子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在这个孩子第一次犯事时,其父亲曾含泪向受害人鞠躬道歉,并说:“宁愿你们用棍子把我打一顿。”意思是愿意代子受过。父母爱孩子乃人之常情,可过分的溺爱就是害了孩子。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小时候对其严格管教而不是毫无原则地溺爱、包庇,父母就不会吞下因溺爱而酿成的苦酒。

迁就会使孩子任性、不节俭

同事小周有个15岁的女儿。一天,小周加班,直到天黑才回家。回家后,小周看见女儿没吃饭,心疼地问:“宝贝,你饿不饿?”女儿怒气冲冲地嚷道:“你怎么才回来?这时候了你说我饿不饿?”小周有些歉疚地安抚女儿:“宝贝不要生气,我这就去做。”于是,小周拖着疲惫的身体,很快给女儿煮了一碗面,端到她面前。

当小周有些委屈地对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心中极不舒服。一个15岁的女孩,连一碗面都不会煮,这样的孩子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不在少数。孩子的优良品质是从小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如果家长对孩子总像贾母对宝玉那样溺爱娇惯,恐怕孩子“树大”也不一定“自直”。

如今,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许多父母对孩子花钱几乎是有求必应。可是,从几元、几十元到几百元的玩具,孩子玩不了几次就扔在一边废弃了;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名牌服装,穿不了几次就扔掉,要求家长买新的;孩子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在超市里,我们经常看见孩子自己动手挑选食品饮料,家长毫不在乎地慷慨买单。有的孩子,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撒泼打滚。此时,家长往往表现得很无奈,只得妥协。在“贾母心态”的溺爱纵容下,孩子取得了一次次胜利,之后就会一次次地重演。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和任性的不良习惯。

过度疼爱会伤害孩子

去年5月,浙江师范大学发生了一起因孩子赖床不肯起床吃早饭、母亲失手掐死13岁孩子的惨案。这起惨案的诱因,是母亲过分疼爱、关心孩子,而孩子的表现却令母亲失望。这位母亲很疼爱孩子,儿子身体不好,她照顾得很周到,买补品、买药,天天围着儿子转。学校离家的距离只有500米,考虑到安全问题,她每天还是坚持接送孩子。这位妈妈不仅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对孩子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比如日常的作息时间,孩子必须遵守。然而,孩子毕竟年纪小,难免做事拖拉。久而久之,孩子拖拉、懒散的毛病就像一根刺,让妈妈大失所望。在不可能对孩子置之不理又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焦虑、烦躁占据了妈妈的心。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孩子令人闹心的表现一件件地在她的心里堆积起来,就像一座火山,最后的爆发让她情绪失控,失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孩子。

惨案发生后,熟悉这对母子的人,没有人相信她会故意伤害儿子。有人评论说,现在的家庭,就一个孩子,做父母的除了疼爱就是溺爱。如此过度疼爱,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甚至会害了孩子。母爱要满足孩子的多个层次需要,因为孩子将来面对的社会竞争是残酷的。母爱是伟大的,但是,做母亲又是一门专业。学习怎么做一位合格的母亲、父亲,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

摒弃“贾母心态”的几点建议

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时,怎样才能摒弃危害孩子健康成长的“贾母心态”呢?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借鉴。

要遵循“成人”第一的原则

家长教育孩子,首先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即不仅是将孩子培育成才,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应该是让孩子成人。因此,父母要积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观、正确的人生观,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幼儿教育专家卢勤在谈及家庭教育时,曾重点强调“成人”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其次,才是“成才”教育。如果孩子不成人,学再多的知识,也只会祸国殃民。基于此,作为父母来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的失败。父母再忙,也要记得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这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有错必纠,不能纵容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恶习绝不是胎里带来的,而是父母对孩子小错不纠的错误观念造成的。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平头百姓,都存在这样的爱子误区。这也是“有权、有钱就有一切”的错误观念在某些人的心里深深扎根的结果。比如,“我爸是李刚”、“我全家都是公务员”、“我妈是公安局的”、“我用钱砸死你”等论调都是试图用“权” 和“钱”逃避责任。一位开茶馆的女子被人殴打,而打人者的父亲竟当场对警察说:“孩子还小,我是人大代表,你们不能抓人,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他还拿出了代表证。这样的溺爱和纵容,受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孩子。

父教不可缺失

子不教,父之过。即使在传统教育中,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唱主角的。而现在,有许多做父亲的却以忙为由,将教子的责任推给孩子的母亲。调查表明,有六成家庭是母亲在孩子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只有一成。在教子中,一旦父亲放弃了孩子教育这块阵地,母亲就会用高度的热情去填补。这是一种错位与颠倒,甚至出现“严母慈父”的格局。这种状态,会使孩子的成长偏离正常的轨道,导致心灵的扭曲。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是双方的责任,父亲不要放权,母亲也不应争权。父教的缺失会让孩子的性别认同有误,继而是身份认同出现问题,同时,孩子也难以适应社会。

第5篇: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宝宝一来到这个世界,便具有惊人的感情领悟力,他能从大人的声调、语气和表情中感受到自己是否受欢迎,宝宝对妈妈的感情尤其敏感。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能感觉到妈妈的喜怒哀乐,并作出平静快乐或烦躁不安的反应。

同天生的敏感与生俱来的是孩子渴望得到爱的心理需要,我们把它称为“感情容器”。孩子的“感情容器”是否盈满,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首先,它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当“感情容器”盈满的时候,孩子会是心满意足、平静快乐的;而“感情容器”枯竭时,孩子则会感到烦躁不安、忧伤甚至怨恨。其次,它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感受到父母充足的爱的孩子,会变得听话、懂事,反之则会调皮捣乱、无理取闹或是胆小怕事、缩手缩脚。只有当孩子的“感情容器”饱满的时候,孩子的情感和行为才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应该满足孩子的感情需要。特别是在采取其他方法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明确孩子的“感情容器”的饱满程度。

那么,父母怎样知道孩子的“感情容器”是否注满了呢?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的。

“你爱我吗?”――我闹,我闹,我闹闹闹!

4岁的冬冬是个可爱的孩子,可最近变得很不听话,总是胡搅蛮缠,吵闹不休,他不停地把玩具扔到地上,在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大吼大叫,搞得爸爸妈妈十分心烦。这孩子是怎么了?其实答案很简单:这段时间,爸爸单位要分房子,夫妻俩的心思都放在这个事情上了,每天回到家就忙着商量,把孩子晾在了一旁。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和,冬冬的“感情容器”干涸了。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爱,但是,年幼的孩子不明白可以通过良好的表现来赢得父母的爱,他往往会通过“闹”的行动,来测试父母对他爱的程度。他用自己的行动向父母发问――“你爱我吗?”如果父母也以行动来回答这个问题――“对,我们爱你!”孩子便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他的行为则很容易控制。

如果孩子没有感到父母爱的回应,他便会更为迫切地用行为来询问――“你还爱我吗?”

所以,当孩子变得不听话、频频发脾气时,爸爸首先应当意识到这是孩子在向父母发信号,他在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需要:他的“感情容器”需要爸爸妈妈爱的注入。

父母施爱的三大法宝――目光接触、身体接触和体贴关怀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童年感受:曾经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甚至怀疑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挚深沉的爱呢?父母要把内心深深的爱源源不断地注入孩子的“感情容器”,是需要诸多技巧和方法的。其中有三大法宝百试百灵。

目光接触――妈妈温暖的目光是我成长的阳光

什么是目光接触呢?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注视对方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之窗”,人们会无意识地从目光中流露出自己的某种情绪。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通过眼神反映出来,孩子也依赖目光接触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以获得感情滋养。

当父母越多地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孩子才能更多地接受爱的滋润,他们的“感情容器”才会越充盈。

怎么使用这个法宝呢?

*注视孩子的眼睛,要做到目光温暖、充满爱意。用你的眼睛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这种传递爱的方式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应该开始,而且每天都应该进行,特别是当你感觉到孩子的“感情容器”快要枯竭了的时候。

*不要把回避与孩子的目光接触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人们常常以回避别人的目光来表示对对方的不满,但这种手段对孩子来说是很残酷的,它传递的是“我们不再爱你了”的信息,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所以,明智的父母决不应该这样做。

*用带批评性和警告性的目光接触,对于制止孩子的放肆行为有一定作用,但只可偶尔为之,不可滥用。

身体接触――我的皮肤也会饿的喔

身体接触是父母向孩子传递爱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但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父母只有在必要时才接触孩子的身体,如帮孩子穿脱衣服,抱孩子上下车等。大部分父母并不知道充分利用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传递爱。只有少数父母有意识地用身体来自己的孩子,事实上,孩子对这种爱是最容易接受的。

身体接触不仅仅指拥抱和亲吻等,还包括触摸肩膀、拉着手臂,或抚弄头发等。很少得到父母的身体接触的孩子会产生“皮肤饥渴症”,会变得焦虑、缺乏安全感、过分敏感和烦躁不安。而善于运用身体接触的父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够使孩子感到幸福和安全,同时还会加深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和理解。

怎样用好这个法宝呢?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只要孩子感到高兴,你就尽可能地通过身体接触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特别是当孩子感到委屈或被伤害,或者是当孩子感到劳累、悲伤或生病时。

*进行身体接触时必须显得自然、亲切,要注意孩子的反应,不要勉强孩子接受。

*不要吝啬对男孩的身体接触。要知道,男孩和女孩一样需要通过与父母的身体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体贴关怀――我是父母眼里最重要的人

什么是体贴关怀呢?它是指在孩子需要的任何时候,父母都能给予他充分关注与理解。体贴关怀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自己在父母眼里是最重要的人,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

与以上两个法宝不同的是,目光接触和身体接触不需要占用很多时间,体贴关怀则需要耗费较多精力和时间。对于忙碌的现代父母来说,这样做确实有些难度,但是,如果你能合理安排时间,摆脱其他因素的干扰,你会发现这些精力和时间的投入是值得的。

怎样用好这个法宝呢?

第6篇: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性,在孩子的身边我们要他们感受到我们爱他,才会让他们有自信心。但是这种爱不是没有目的的爱,也不是无原则的爱,尤其是父母溺爱孩子造成的悲剧不可想象,所以爱要有度,但这个度很难掌握。想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保障,注重他们的想法,经常抽出时间陪孩子,与孩子交流,细心倾听孩子的思想,鼓励、支持孩子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带孩子去开阔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另外,别忘了要教给孩子一些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常识,最基本要学会做饭,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也要帮着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擦地、洗碗、叠被子、包饺子等等。不要怕孩子做不好,越锻炼,孩子越有自信;也不要怕会耽误他们学习,适当地做些家务可以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这样的技能对孩子成长以及他们将来独立走向社会是极其重要的。

二、师生关系

父母不仅要“养”孩子,更重要的要“教”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尤其谨慎,时时刻刻地给孩子做表率。孩子行为的好坏,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作为父母,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品格,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子女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父母平时自私自利,孩子就会养成爱占别人小便宜的坏习惯;如果父母傲慢自大,孩子就会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父母出口成脏,言行不妥,孩子就不会礼貌待人;父母不尊重老人,孩子就会厌恶老人。种种实践证明,父母的身教比言传更有效。那么,在学习知识方面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孩子对网络、跆拳道、美术、舞蹈、体育、科技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这就要求父母不断充实自己全方面的知识。当然并不是说父母什么都得懂,但如今是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努力成为学习型父母,应该说是为人父母的基本要求,千万不能在孩子问我们问题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会。这会让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受打击,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会逐渐降低。常言道:“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很有道理。

三、朋友关系

第7篇: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工作

1.研究背景

作为一线工作的心理健康老师,每当和学生一起面对成长问题时,总是感叹:他的行为怎么和父母如出一辙?他说话的方式怎么那么像妈妈?她不擅与人沟通,像爸爸……时间长了,在工作中,我们也渐渐地发现:孩子的性格缺陷像镜子一样会映射到家长身上,如说脏话的孩子身边总有一个爱说脏话的家长;暴力的孩子身边会有一个擅于使用暴力的家长。而孩子不良行为模式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家庭关系的变动,如之所以社交恐怖,是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太忙,孩子无法在家庭中得到关爱;之所以有厌学情绪,是因为父母在闹离婚,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让父母重归于好……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家长的言行习惯等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学校心理健康老师需要用怎样的方式与家长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亲子教育、亲子沟通等话题,从而完善教育方式?本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开展了“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现状调查研究”,以期通过研究为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开展家校合作。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丰台一小3-6年级共325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中年级小学生共152名,占总人数比例的41.3%,高年级小学生173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7.0%;男生168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5.7%,女生156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2.4%;调查对象中有205人目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有120人未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研究对象具体信息见表1。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EMBU(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分析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以及心理健康家校联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4.研究工具

EMBU量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后以此为量表,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对此进行修订,最后从父亲教养方式中抽取六个主因素,母亲养育方式中抽取五个主因素,共11个主因素,66个项目组成。

5.结果及讨论

5.1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现状分析

由表2结果可知,丰台一小中高年级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得分高于原量表平均分的因子分别包括:父亲(偏爱被试、惩罚严厉、 过度保护、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与否认)、母亲(偏爱被试、惩罚严厉、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与否认)。低于原量表得分的因子有:过度保护(父亲)、过分干涉(父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这表明,对于小学生的父母而言,养育中更容易偏爱孩子,这与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惩罚、严厉依然是更主要的养育方式;相比较而言,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均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但并不是得分最高的因子,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当父母用言语、行为等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关爱时,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式会阻碍孩子对爱和温暖的解读。同时,调查中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偏爱被试的养育方式在逐渐减少,干涉和控制的养育方式在增多。

5.2不同性别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分析

表3 不同性别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

由表3可知,小学中高年级男生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得分低于女生,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其中呈现男女性别差异的因素是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有此可见,相比较女生而言,父亲更容易对男生实施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定、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而母亲则更容易实施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教育方式。因此,男生成长过程中会更容易被否定和拒绝,更容易被惩罚。而这种相对消极的养育方式又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5.3不同年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分析

由表4可知,除在母亲一栏拒绝与否认因子中中年级组低于高年级组之外,其他因子中年级组均高于高年级组。但中高年级组在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5.4 父亲的文化程度对父亲养育方式的影响

将父亲文化程度分为高中及以下、大学及以上两个组,并对两组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偏爱被试三个因子上,文化水平为高中及以下的父亲要低于文化水平为大学及以上的父亲,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定程度上表明,知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父亲对孩子情感温暖与理解的给予,同时也会使父亲更容易呈现过度偏爱和过度干涉的养育方式。但知识水平并不是影响父亲养育方式的必要条件。

5.5母亲的文化程度对母亲养育方式的影响

由表6可知,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母亲除在惩罚严厉因子高于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母亲外,其他因子均低于大学及以上的母亲,其中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两个因子呈现显著性差异。与文化程度对父亲养育方式的影响相比,似乎母亲文化程度对其养育方式的影响更加显著。

5.6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父亲养育方式的六个因子和母亲养育方式的五个因子为因变量,以父母亲文化程度、是否与父母一起生活、是否隔代抚养为自变量进行回归,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如表7所示。由此可见,对于父亲而言,是否亲身陪伴孩子,是否与孩子在一起,是影响其给予孩子情感温暖与理解的重要因素;是否隔代抚养直接影响到父亲对孩子的惩罚力度和严厉程度;而一起生活时间的长短则直接影响到父亲是否会过度保护。对于母亲而言,其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6.父母养育方式调查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启示

6.1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课堂

6.1.1家长心理健康课堂

由研究结果可知,父母在养育方式中普遍存在干涉与控制、过度保护与偏爱的养育行为,其中干涉与控制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增长趋势,而过度保护与偏爱的养育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在与家长们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发现,90%的家长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养行为中却只有不到10%的家长可以将理念落实。面对“家长知道要这样做,却又不知道怎样做”的情况,尝试开设《发现教育之美,形成教育合力》的家长心理健康课堂,通过向家长传递“教育要与时俱进”的理念,引导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并通过具体的教养技术演练使得家长掌握亲子沟通技巧。此外,部分家长对孩子存在否定和拒绝的现象,我们知道,孩子是通过家长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因此,作为家长,如何认识孩子,是孩子自我整合的关键。而对孩子的否定和拒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体现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很容易以成年人的完美标准要求孩子,当他们犯错时,很容易迎来批评和惩罚。因此,设计《犯错误,没关系》的家长课堂,让家长看到犯错误对孩子成长的积极性,并引导家长看到批评和惩罚带来的短时积极效应和长期负面效果,并提供合理应对错误的技巧,以期营造接纳和尊重的教养氛围。

6.1.2学生心理健康课堂

根据父母养育方式的调查结果,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往往与父母过干涉,过控制,过偏爱和保护以及拒绝否定等具体的养育方式有关,但这并不代表父母不爱孩子,关于这一点,学生们内心也深知:父母是爱他们的,但爱往往又有唠叨、责罚、否定、苛刻的要求等方式来表达。因此,如何让学生面对父母的养育方式,如何引导学生看见爱,感受爱是心理健康课堂的关键。因此,根据研究结果在小学高年级设计《面对父母的唠叨》一课,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体验父母唠叨时的感受,使学生在切身体会之后了解唠叨背后的原因,并试图寻找积极的亲子沟通方式。此外,研究和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引导孩子合理认识批评,并有效面对批评非常重要。因此,教学中设计《批评也是一种爱》一课,引导学生看到批评背后的关爱和担心,并教授一些面对批评的技巧与行为。

6.2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特殊孩子,如测试中每个班都有单亲的孩子,大部分单亲孩子因没与爸爸或妈妈一起生活过,而不知如何感受父母的爱。经过某个孩子身边时,发现他的母亲一栏全部空着,他告诉老师,妈妈患有精神疾病,出生后就没有见过妈妈;一个六年级的大男孩在问卷空白处这样写着“我请父母不要让我做同龄人做不到的事情”还有一个学生在问卷空白处这样写道:“关于父母,我不想提任何建议,提了他们也不会改变”……这些语言提示着亲子关系的恶化,心理老师把这些发现一一记录下来,并将这些学生作为个别辅导的对象,同时也将家长列为个别辅导对象,同时在辅导中设置家庭辅导,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父母与孩子寻找合理的亲子沟通技巧,并能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从而构建温馨的家庭氛围,发展和谐的家庭关系。

6.3根据研究结果为每个家庭配备心灵营养餐

根据研究结论和所发现的问题,笔者尝试为每个家庭配备了心灵营养餐根据每个学生的数据,分别对父亲和母亲的养育方式给予反馈,并针对养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家长个性化的建议。在营养餐制作中,对于无法感知到父母关爱的学生,要及时为其补充足够的

爱。而对于被过度偏爱和保护的学生,则需要引导父母适度放手,归还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有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被医院诊断为强迫症。父母无法接受事实,经常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甚至训斥打骂孩子。这些在问卷调查和对孩子的辅导中均有体现。为其制定心灵营养餐时,邀请妈妈接纳孩子的现状,并认识到包容对孩子疾病康复的影响。因为,不论健康与否,接纳都是心灵成长中最重要的营养素。整理数据时发现,近80%的父母存在过干涉和控制行为,且这种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增长趋势。面对干涉和控制,我们鼓励父母适度放手,让孩子参与到自己的成长中……

参考文献:

[1]陈建红,林巧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策略[J].魅力中国,2010

[2]刘爱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讨[J].心理教育,2012,(1)

[3]周渝.重庆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8篇: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其实,我很能理解这些“可爱父母”,因为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告诉我们“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当一个孩子出生,他/她就永远是父母的孩子,哪怕他自己也结了婚甚至晋级成了爹妈级别,也仍然是父亲和母亲的牵挂,是那个永远的“小宝贝”。更多中国父母认为,对孩子的付出是无条件的,也是无限制的,只要他们能做到的,就会尽力为孩子去做。同时,他们对孩子也是有要求的,他们会设计孩子的人生,把对的好的都给他们,不管孩子是否需要。这些父母当然是值得我们去敬佩的,但同时我们是否应当思考,他们自己的人生呢?他们除了孩子以外的世界是否精彩?而被可爱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又是否得到自我发展了呢?

现实中,往往到了孩子已经不愿意跟父母交流或者大吵一架时父母才开始担心,同时也疑惑,为什么我对他那么好,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报?这样的问题我们看到很多,中西观念、新旧观念的冲突在当今让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父母着急为什么孩子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担心他们是否有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否在婚姻中成功,能否幸福。当父母这样表现自己的焦虑时,大多孩子会远离父母,变得“冷漠”。而这又让父母有了新的担心,为什么孩子不和我们交流了,他是不是抑郁了,我们该怎么办等等。这就像一个循环,当陷入这样的循环中,双方的对立需要一个突破。

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矛盾的。如果父母稍稍注意,可以变“窒息的关心”为适当的尊重,孩子可以主动关心自己的人生并关爱父母,反而能让家庭更紧密。所以,如果您是“可爱父母”,生活中一半以上想着您的孩子,为了他好,你可以做出牺牲,并希望他按照您为他设计的人生去生活(包括婚姻、工作),那么建议您:

1、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去参加活动,唱歌、跳舞、、书法等等,发展自己的爱好,活出自己。

2、尊重您的孩子。当孩子向您倾述时,先问问他的想法,不要绝对地认为自己是唯一正确的。给孩子空间,并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决定。

3、和孩子做朋友。其实,在孩子1 5岁左右,父母就应当开始转变自己的身份。从一个什么都管的大人转变为互相有商有量的朋友。和孩子谈你自己的生活,像对待一个成年人一样对待他。

如果您是儿子/女儿,有一个“可爱父母”,那么也请你:

1、理解父母。理解他们焦急的心,不要冷漠地对待,而是告诉他们你看到了他们的担心,能够理解,同时,也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

2、为自己负责。当你表现出有担当,能为自己负责,并在大人面前表现成熟的时候,父母也会慢慢信任你的决定。

第9篇:父母对孩子的爱范文

纪伯伦写过一首诗,名为《论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出生,并非来自于你;

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但不要禁锢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那是你甚至在梦中都不能造访的房屋。

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

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昨天。

你是发射孩子生命之箭的弓,

神弓手在无穷之路上瞄准目标,

他用神力折弯你,好让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让你在神弓手掌中的弯折令他愉悦吧,

因为他既爱那飞者的箭,也爱那坚稳的弓。

一个朋友年轻的时候读到这首诗,非常激动,就拿回去给爸爸看。但她爸爸读不懂,皱着眉头说:“这写的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是什么话!”

中国的一些父母恐怕很难读懂这首诗。

我觉得,读懂了这首诗,才可以做父母,甚至可以做心理咨询师了。因为,诗中讲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而这正是孩子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根本。

孩子不属于父母

如果把它读给那些强制孩子的父母听,会怎样反应呢?这大概可以想象得到。

诗开头就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许多中国的父母听到这话会觉得刺耳。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孩子是属于父母的。甚至,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对孩子拥有支配权,不管父母怎样对待孩子,都是自家的事情,别人管不着。在中国古代,甚至在现在,中国的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传宗接代的工具,“养儿防老”的投资,而不是把孩子当作一个需要得到培育的独立个体,让孩子有自由成长的空间。他们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甚至他们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肆意虐待孩子的身体,目的是驯服孩子,确保“投资”的回报。

现代社会的新观念是:孩子首先是国家的公民,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如果父母对孩子滥用权利,国家有权剥夺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身份。在西方社会,这种观念不仅深入人心,还有体制上的维持。又因为制度在执行的时候也可能造成伤害,心理学领域又发展出系统的家庭关顾的专业资源,通过具体的家庭辅导与家庭指导项目,让父母接受培育孩子的教育,成为培育孩子健康成长的监护人—— 他们培育孩子,不大是为了自己,也不大是为了家庭,更是为社会、国家,甚至是为人类培育好的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出生,并非来自于你,他们和你住在一起,却不属于你”。中国的母亲爱说这句话:“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这样的表达里,更多的成分是本能的母爱,而不是有意识的母爱。有意识的母爱会给孩子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他享受成长的快乐,体验生活的丰富,最终成为有责任能力、爱的能力的独立个体。本能的母爱却是控制的,过度保护的。这样的母亲,自己不独立,也不让孩子独立,要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范围里,不让孩子越过自己的视野,要把孩子跟自己捆绑在一起,不允许孩子长出自我。她试图跟孩子建立一种精神上的共生体,因而对孩子这样说话:你来自于我,你属于我。这时,纪伯伦却说:你的孩子并非来自于你,也不属于你。这话是在提醒父母:不要控制自己的孩子,要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长成自己。

给孩子爱而不是思想

接下来的这句诗,也让许多中国的父母困惑:“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中国的父母不管给孩子什么,甚至包括打骂孩子都说是“爱”。但在心理咨询室里,我却在父母身上看到了阻碍孩子成长,导致伤害的错爱。他们给孩子思想,不见得出于爱,大多是出于自身的焦虑;不见得是他们多爱孩子,大多是他们太爱自己;不见得是为了增进孩子的能力感,大多是为了在孩子面前抬高自己。这样的父母,如果他们不给孩子思想,似乎就没有什么可给了。他们以爱的名义灌输思想,把爱和思想混为一团。父母把担心、自负、挫伤、偏见都混杂在思想里,传输到孩子的内心里,结果是,孩子的头脑里只有父母的标准,进入到新的环境就不知如何应对,变得惶惶不安。最终,孩子既没有思考的能力,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爱。

纪伯伦提醒父母,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压抑孩子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心灵不过是一张白纸,哪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父母不明白,在孩子出生之前,他的内部早已被赋予无法测度的潜能,那小小的生命,反映的是人类整体的样态,那稚嫩的心灵,贮存着整个宇宙的神秘与丰盛。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孩子内心里的丰富就会如花朵一样自然的绽放。如果父母一味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孩子的潜能就会受到压抑,他的精神之树就会变得枯萎,如同花渐落去。

最近我接待一位求助者,是一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当事人的母亲回忆,儿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察颜观色,投人所好,一举一动讨每个人的欢心。有一点差错,就向妈妈忏悔:“我错了,下次不敢了。”妈妈批评别人,他赶忙向妈妈保证:“我很乖,我是乖孩子。”这些被强制的经验成了当事人内心那个道德审判所的根基,它的影响力从当事人的幼年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在,他说话做事,都担心犯错,担心自己道德低下,人格卑劣,冒犯了别人,影响了社会,有时会觉得自己罪大恶极。他的头脑里不断传来指责的声音,他不断反省和忏悔:“我错了!我有罪!”有时候,指责的声音通过周围的人投射到他身上,这让他更加噤若寒蝉。这样,他不能在生活中跟其他人做自然接触与交流,他的思想不能跟现实接通,也不能跟未来接通。

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纪伯伦说:“你可以努力把自己变得像他们,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昨天。”在这一点上,许多父母刚好相反。他们把自己的经验、观念强加给孩子,把自己挫伤的情绪强加给孩子,把对这个世界的恐慌和不安全感强加给孩子。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是让生命后退,让生命停留在昨天。因为,强加给孩子的那些东西早已时过境迁,已经不再适合孩子了。把孩子也拉回到过去,他们的心灵就停留在昨天的坟墓里,而不是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

我忍不住想,如果让中国的父母写一首“论孩子”的诗,那会是怎样的一首诗呢?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他们是我生命的延续。

他们是从我而生的,是我给了他们生命。

我把他们放在我的视野之内,因为他们属于我。

我爱他们,所以把思想灌输给他们,

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

我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

还让他们的心灵住在我建造的安乐窝里。

不管他们走到哪里,我都会跟他们形影不离,

因为离开了我,他们什么都做不好。

我努力把他们变得像我,

我不喜欢他们现在这个样子。

要是能够,我想把他们带回到母腹里,

因为现在很不安全,将来也没有什么希望。

我的孩子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

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没有保障,

我必须对他们严加控制,让他们跟我寸步不离。

让孩子在我的“爱”里变得安分守己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