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精选(九篇)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第1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含义及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含义

家庭,是指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它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关于环境,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是这样定义的:周围的地方、情况、条件。那么何谓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呢?即是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氛围。

2、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特征

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行为规范等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家庭环境对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规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和突出的,这种明显和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长久性。一谈到家庭,每个人都会对它有种特别的感觉。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家庭中生活地最长久。作为人,我们从出生开始便在家庭当中生活了,并且我们生命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一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家庭,人的一生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2)渗透性。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在家庭生活当中,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在无形当中对人们起着渗透作用。父母的一举一动、家庭的气氛以及家庭的生活习惯等,都会渗透到子女的思想意识中。这种影响不一定是自觉的,但却会像春雨润物般实实在在地作用于每一个家庭成员。

(3)情感性。在任何一个家庭当中,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最美丽的天使,父母对子女不求回报的关怀与爱,使得他们之间形成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关系。我们都知道情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是促使我们的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家庭环境所独具有的这种亲情关系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形成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1、从教育方法来看:教育方法不科学,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1)简单粗暴,过分严厉。在一些家庭当中,父母只信“打骂”,对孩子从来不讲道理,一旦发现孩子有问题,动辄打骂、训斥等,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这种教育方法的结果要么是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行为鲁莽,要么就是变得十分胆小,遇人遇事便退缩。

(2)盲目溺爱。与上一种教育方式相比,有些父母则是对其子女溺爱有加,总是会倾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地去满足子女;对孩子的一些不正当要求以及不好的言行举止也从不予以干预和引导,他们觉得满足了孩子的所有要求就是爱孩子的表现。这样的后果就是使得孩子养成一些坏毛病和不良习惯,使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后很难一个人独自去面对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3)期望值过高。如今,有很多父母不顾孩子的年龄水平,智力情况,按照自己的期望模式给孩子设置了一些过高甚至难以达到的要求。然而,由于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潜力,他们自身的爱好以及他们潜在的能力都很有可能会与父母所期望的模式不相符合。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发展与父母的期望产生一定的差距,甚至有的孩子的发展完全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过高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的。

2、从教育内容来看:教育内容单一,“重智轻德”现象明显

在应试教育占主导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评判孩子好与坏的标准发生了严重的失衡。他们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于他们而言,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一个“好”孩子,而学习成绩差就是“坏”孩子。而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忽视了对孩子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于这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很多父母都不同程度地陷入进“重智轻德”的误区。这样的后果十分严重,一些孩子学不会怎么去做人,为人处世,道德品质极差。

3、从家长自身来看:思想认识不够,自身素质不高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孩子自身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一边是教育批评,另一边却又是难以做出表率。此外,很多家长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意识不够,总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学校来完成的,与自己关系不大,作为父母就是让孩子“有吃有穿”。这种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是没有意义的。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环境与子女的成长密切相关,它对子女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颜氏家训?序改》里面的这样一段话:“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虐,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可见,教育家颜之推是主张建设家庭环境,赞同家庭环境在子女的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等的形成中有着重大作用的。针对在家庭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优化对策及建议: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

提到思想政治教育,人们都会认为是学校和社会的事,而家庭却常常被忽视掉。而在实际上,学校、社会、家庭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的,并且只有这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符合我们期望的教育效果。因此,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自身,都必须认识到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校,社会与家庭之间应努力进行良性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它更大的实际效用。

2、转变教育方式方法

父母要学会与自己的子女沟通,试图深入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凡是人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孩子也不例外,父母要做的不应该是一味地去指责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积极改正错误的机会;父母也不要盲目地去溺爱孩子,要理性的去教化他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

3、改变教育内容,给予孩子合理的期望

父母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要充分考虑到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给孩子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应该做到合理,盲目地为孩子提出高要求甚至是无法达到的要求,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的。

第2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农村女童 家庭地位 现状 成因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识码:A

1 女童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家庭地位的现状

在调查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家庭中,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学历仅为初中水平,有七成的人承认儿子在家庭地位的重要性。在这些家庭中,男童和女童在教育方面得不到平等的对待,一般是儿子得到的待遇比女儿好;而且在情感方面女儿得不到应有的关心;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方面,男童方面明显占据的比例比较多,父母普遍认为男童在未来的学业和就业方面都比女儿强;还有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传统封建思想对女童的家庭地位也有一定的影响,有将近七成的父母认为生男童可以提高家庭地位,这些都是女童在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地位低下的原因。

(1)在教育方面,父母普遍愿意让男童去学校读书,而女童一般就留在家里做家务或者外出打工,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又会对女童思想上造成以后一定要生男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自己走过的路。

(2)在情感方面,父母对男童的关心一般会比对女童的关心多,因为传统的思想上养儿就是为了防老,所以由一开始父母就会在生活和情感上给予男童的关心比女童多,而且这样的思想还会对自己的儿女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样会把这样的思想传到下一代,造成女童在农村家庭的地位一直处于低于男童的现状。

(3)封建思想对过去老一辈的影响同样延续到了现在,生男童可以提高家庭地位。在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生女童一般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在家根本就没有话语权,连说句话的语气都不敢大声一点。

(4)在生活饮食上女童得不到比男童好的待遇,就算是受父母的待遇也是很难平等的,家务劳活都是由女童做的,就算可以在学校里读书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为老师认为学生的父母随时都有可能让女童退学的。

2 女童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地位低的原因

2.1 传统观念的性别歧视对父辈的影响

儿童在孩童时期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而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中父母教育行为因素的有:父母和女童的沟通交流较少;与城市家长相比,农村女童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教育方法有失妥当等,这都会造成农村女童的地位处于低于男童的现状。

在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地区,生产能力较为低下,与外界的交流少,导致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陈旧与落后,再加上传统的性别歧视思想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致使父母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心理素质滞后。父母用这种心理教育的女童,使女童的思想观念也跟着父母改变,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容易使女童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念、道德习惯和行为准则,久而久之对女童的心理和行为上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从而影响了女童受教育的程度,也就致使少数民族农村女童的地位一直处于很低的现状。

在传统观念中,教育程度高的男童相比于教育程度高的女童将来对家庭的作用是很大的。而在调查中有七成的父母更愿意生育男童;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六成人认为男童未来的工作机会会比女童未来的工作机会多,这就造成女童的受教育状况和未来女性的素质都处于一个低的状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女童处境更是令人担忧。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传统观念中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一直是制约着女童接受不到教育状况的原因之一。同时过去的婚姻习俗也是一直限制了女童接受不到教育状况原因之一,在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女童早恋、早婚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已经被接受了的、封建的文化;而这种婚姻使本来就收入微薄的家庭在经济上雪上加霜;由于地处偏僻也使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缺乏,大都数老师都是男的这也是使教学内容与当地女童生活实际相脱离,造成女童的成长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女童自身的一些因素也是应当考虑的,女童家庭地位低现象,当地政府、学校、家长都应深刻反省,当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农民的思想做出该有的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妇女素质,培养妇女平等的思想、把妇女组织起(下转第8页)(上接第3页)来进行授课、培训妇女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这样通过改变母亲的思想来改变女童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这样对女童的受教育期望值也会逐步增高。

2.2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由于少数民族对教育的不重视,而且有些少数民族地处偏僻,人民教师都不太愿意到这些地区进行文化教育的传播,当地政府也是感到心有余力而不足,这些情况都造成了农村家庭文化程度的低下,加上读书无用论思想的错误引导,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有不利影响,因此传统重男轻女思想得不到开放平等思想的转变,少数民族农村女童的地位自然也得不到改变,还是会有女童受到性别的歧视,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相应的教育,那对下一代也是这样,一直循环下去,所以要改变少数民族农村女童的地位还是需要从教育抓起,无论是父辈还是女童这一代都要接受教育,慢慢改变这种现状。

第3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观念

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家庭教育作为科学概念,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从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来看,家庭教育通常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家庭活动,是在人的社会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

观念是灵魂,是行动的先导,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策略、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传统的产物,也是特定家庭环境、条件和氛围长期积淀的结果,由于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存在千差万别。

1 家庭教育观念形成背景的比较

1.1 “伦理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中国的封建社会完全是家族政权,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主张礼、忠、与恕。传统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势必以家庭为主要的运作单位,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群体,在强烈的家族主义影响下,血亲关系成为家庭和国家相连的基础,因而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我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价值意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价值取向,遵循仁爱孝悌的道德原则,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考虑,根据儒家伦理,人人都应遵守礼教,讲究恕道,不得乱来,并且我国重视家庭生活,借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而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信、增加个人责任以获得个人的救赎。这种理性的宗教伦理思想导致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和公务性的关系。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它们往往重视集团生活而轻视家庭生活,其社会根基在于个人,国家靠社会契约来维持。西方人依靠宗教统治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

1.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常处在协调、融合状态,并不需要激化矛盾走向对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包容万物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使得中国人注重追求一种内向性的主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内陆文化”。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以捕鱼、贸易和手工业为生。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不满于现状。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时哪里基本上还属于一片未开发土地,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新年。因此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外显性客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海洋文化”。

1.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辅以道家、佛家思想,形成了极强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中国个人被规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整体性的自觉依附和归顺,自觉的奉献于群体的目标。“个人”“共性”“自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生长空间的。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不容侵犯。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放纵个性,追求个人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乐于标新立异,富于创新精神。

1.4 依赖性与独立性: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具有较强大的内聚力。这种心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中国人的生活以父母和家庭为中心,子女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以便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在家庭生活中,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在生活方面,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会有人去干涉,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干涉。这一点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去独立的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家庭。在经济方面,美国父母人为从小挣钱不但可以使孩子懂得钱的价值,还能使他们学会计划用钱,为以后经济独立做好准备。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往往鼓励孩子离开家庭,但并不勉强,孩子也人为不和父母生活再一起是值得骄傲的事,他们喜欢独立自主以表明自身的价值。美国父母也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和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父母一般也不过多的干涉子女的私事,美国青年早熟的经济独立意识,正是源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

2 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主要从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2.1 儿童观:儿童观指家长对儿童的权利、地位以及子女发展规律的观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童被看成是“大小人”或“小大人”,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顾儿童的需要和能力,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并且认为孩子没有什么个性。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与思想强加给孩子,给自己的孩子画框框,孩子得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得超越父母的指令。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美国父母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美国父母向来推崇独立、自主,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并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父母还使孩子确信只有他自己才最知道他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他们虽然希望孩子能多多少少像大人那样行事,却坚决不让孩子进入大人的世界。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从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2.2 亲子观:亲子观指父母对子女和自己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及教养动机。不同的亲子观会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首先,子女的归属问题。在中国,在现实生活中,子女独立性的发展常常受到父母的阻碍,表现出一种违反儿童发展规律的状况。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都应服从父母的安排,儿童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全部:从出生到成长,从上学到工作,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全力支持,在精神上、心理上也同样是以所谓的“以孩子为重”。在父母看来,儿童是自己的,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操控,并把成人的一切意愿强加到儿童身上。儿童也须无条件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行事。在子女面前,父母总是对的。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的理,都是父母的,一切的错,都是儿女的。这样使更多的家庭带有“专制”色彩,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更多的是“听话”,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尽可能多地得到家长的认同,因而服从也成了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思想下,儿童成为父母自我实现的对象,也是父母的“玩偶”。在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有自己的爱好、选择、隐私、交际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是制造者、决定者,而是参谋和朋友。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是无限的。子女的一切可由父母决定,从出生到成人,为使孩子少走弯路,父母往往替他们决定一切,包括生活、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的道路,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是无限的。在美国,父母对孩子只承担有限的责任,他们不会为孩子包揽一切,他们尽可能为孩子心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正在成长中的人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发展中的人去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家长只要把孩子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似乎考虑的并不多。但同时,美国父母对孩子并不是放任不管的,他们对孩子的有限责任表现在交给孩子四个“懂得”:懂得自身的价值,懂得对自己负责,懂得足够的性知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守法。

2.3 人才观:人才观指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是中美家庭教育人才观的区别所在,也是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本质区别。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历代的“学而优则仕”和所谓“光耀门楣”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成长就是升学的观念,家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由于这种期盼,大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在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为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公共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另一方面,受传统“家庭本位“观念影响,子女负有彰显家庭,荣耀父母的职责,子女的前途决定了全家的命运。因此,中国家长重视将孩子养成“龙”,希望他们出人头地。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成为家长的“隶属”和“附庸”。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选拔功能,始终把应试教育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许多地区调查表明,升学成了家长对子女的唯一希望,也成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中心,成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中国的多数家长注重孩子最后的成绩,更确切地说是考试分数,他们很少去倾听孩子诉说学习或活动的整个过程。若是考完试,家长们多数只问“多少分”,当孩子取得了高分,孩子会得到一番赞扬和鼓励,他们会认为孩子的发展很健康、很正常。相反,得低分的孩子则会找到怒斥和冷落,家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忽视了孩子体育、艺术及个好等方面的优点与长处。若是参加活动,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名次以及是否得奖,而很少去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无形中片面强调成绩,淡化了身体、心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技能等其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与中国相比,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因此美国人比较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是“个人本位“观念。美国家庭教育是”望子成人,这个“人”是社会的人。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于这种观念,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等。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发展各自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美国的家长在孩子们回家后,经常问的是“你今天思考过什么?”“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孩子思考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很少去关注分数,他们往往在与孩子分享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闪光点,鼓励孩子大胆创新、自由创造,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提供参考意见,提供自己能提供的各种条件,营造一个平台和氛围并且注重启发教育。

从中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家长重视孩子自身选择,培养孩子尊重、责任感和智慧。而中国家长对孩子“成龙成风”期望过高,带有较强的功利心。3对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

3.1 引入自主意识形成主体性儿童观: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即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儿童只有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使家庭教育得以转变。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先例,无不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关注儿童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因此,家长应把孩子从小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的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现代化的儿童观。首先,应全面、积极、适宜地认识儿童,即家长应认识到儿童既不是无知无能的,也不是小大人,儿童有其不同于承认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家长既应促进儿童身体的、智力的发展,也应重视儿童健康的心理、人格、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别性,家长应让儿童在达到基本的发展外,还能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能去发展。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题,即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总之,我们要明白,第一,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

3.2 引人民主平等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观:亲子平等意味着孩子和大人一样是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思维、独立做事、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孩子和大人需要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父母应该认识到子女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成员、民族的未来,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应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必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父母才能走出自我,持理智的、民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拥有幸福和未来。另一方面,父母要一改过度庇护的养育方法,从日常生活指导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具备起码的自我服务技能,进而能够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做社会的人,掌握在人群中生存的技能,具备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本领,使孩子成为自立的人。

3.3 引入全面发展意识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家长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认知、能力、道德、心理、身体各方面都具有高素质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个性及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教育模式,按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德、智、体、美、劳、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家长还应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不管在哪个层次,哪个具体的职业上,只要是胜任的都是人才,并非只有考取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作为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而是要珍惜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并提供条件,促使其能力得到发展,相信没和孩子都能成长,这才是正确的人才观。

家庭教育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永恒话题,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到一代人在民族进步与繁荣中的作用,毫无疑问,其重要意义为全社会及每个家庭所认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人类的走向。因此,在对比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

【参考文献】

[1]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闫海涛、左彩云.当今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五大误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许晓晖、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4]郑其龙.家庭教育学[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9

第4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问题与对策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存因

1、教育主体变更频繁,家庭教育不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而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进城市入学看管,只能将其留在农村,托付给老人照顾看管、或者交给个别不进城务工的兄弟、亲人或朋友照顾,逢年过节父母回家,孩子就由父母自己看管照顾,过节过后父母准备进城务工时,觉得老人或个别兄弟、亲人朋友对孩子看管教育不力时,又将子女托付给另外的兄弟、亲人或朋友照顾,这样时常的变更孩子的监护人,使监护人对孩子的父母产生怀疑与不信任,监护人只管孩子的吃、住,对孩子的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等其他教育则从不过问,使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

2、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方法不科学

由于我国区域发展极其不平衡,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与文化贫困相生相伴农村边远山区,浓厚的封建底蕴顽强地“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消极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人们在教育子女中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当今社会,人们还感受不到传播人类文明和开启人类智慧的教育带来的“实惠”,对家庭教育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家庭教育意识比较淡薄,父母外出打工时几乎不考虑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把子女随便的托付给对老人或其他亲戚朋友照顾,而老人或其他亲戚朋友对孩子的教育缺少正确的思想认识,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不给予高度的重视与教育,对于不听话的孩子不是采取心理教育疏导的教育方法,而是采取极端的手段,不是打就是骂或是放任、不管不问。还有一些老人对孩子特别的宠爱,对留守儿童是宽容有余、约束不足,溺爱有余、严格不足,这种过分关心、过分包办和迁就,容易形成留守儿童的依赖懒惰、自私任性等不良的性格品质,在孩子的心中只知有我,不知有他,从不考虑别人的情感要求。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使孩子错失了形成诸如爱劳动、谦让等优秀品质的良机。

3、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情感缺失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而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亲朋好友照顾,对留守儿童来说,是处在一种临时性的不稳定性的家庭里生活,缺乏了孩子应有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一心想挣钱,孩子留在家里由别的亲人照顾,父母与孩子长期的两地分居,缺少了父母的日常关爱与教育、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理只有爷爷、奶奶或别的亲人,却遗忘了自己最亲的亲人——父母,对父母失去了应有的感情,在无形中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的影响了儿童正常的健康成长。

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高度重视子女的教育

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高度重视子女的教育,在外出打工之前要慎重的考虑选择好子女的监护人,要将子女委托给有责任心、有能力教育、身体、思想品德状况比较好的监护人看管。同时,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与孩子进行交流,例如打电话、网络,书信等方式,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同时也能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2、学校的老师与代养人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关注,承担双重的责任与义务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个教师。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日常的关爱与教育,学校的老师和代养人便成为了孩子最主要的监护人,老师和代养人就应该自觉地履行监护的职责,承担起父母和老师的双重责任与义务,作为学校的老师,由于学生的家长不在身边,对学生不仅在学习上要进行教育,在生活中也要给于照顾。要随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交往、性格特征、生活习惯、道德品质、思想动机,以便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他们的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要及时地干预,引导,并进行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作为代养人也不例外,承担起父母和老师的双重责任与义务,教育好、监护好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不是父母的爱胜似父母的关心与爱戴,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才。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加强学校、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对留守儿童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呼唤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教育留守儿童,在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应该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小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推行“家长”制,积极动员和组织村、乡、镇干部担任“家长”,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管护对子,随时主动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身体健康状况、思想动态等,并对其给于帮助、引导与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总之,抚养好、教育好留守儿童,既是父母及代养人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既需要父母及代养人的关心与教育,也需要各级当地政府、学校、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与教育,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才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邓纯考.论广义与狭义的留守儿童[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8-11.

[2]王风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l(8):1-2.

[3]黄淑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思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l(7):142—143.

第5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家庭教育;不同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社会中,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直到我们独立,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青少年担负着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期望,是整个未来世界的主人。父母是否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是否关心孩子的发展方向,都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一个能够管理一个国家和世界的人一定是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能成功地支撑起自己家庭的人。”正如中国儒家学说所论述的,家庭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把国家兴亡和教育联系在一起。英国思想家JohnLocke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起点,也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二、中美双方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及态度

美国父母的家庭教育,为世界各国父母树立了典范,同样也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国父母树立了典范。

在当今中国,竞争日益加剧。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竞争,要想使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那么,就要从小他们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就这一点来说,美国父母远不及中国父母。但是,中国父母家庭教育的方法远不及美国父母先进,因此,中国家长应该向美国父母虚心地学习。以下为一些美国父母独特的教子内容:

1.激发孩子的各种兴趣与求知欲。

2.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3.塑造孩子的良好品德与爱心。

4.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自立能力。

5.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6.发展孩子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7.鼓励孩子应对各种挫折。

8.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9.从小引导孩子学会理财。

10.教导孩子懂得礼貌与礼仪。

11.教孩子恪守规则,养成良好习惯。

12.青春期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而中国的家庭可能并未考虑到全面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有的家长甚至只考虑到孩子的成绩。只求孩子能够进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而对于各方面的能力并没有想太多。

三、中美两国的历史背景

美国被认为是一个有着广阔的地域却简短历史的国家,的确,它只是一个移民国家。在过去的四个世纪里,大约五千万人移居到这个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移民运动,于是其它国家开玩笑地称它是“融炉”。由于这种多样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能很容易地接受新想法和新文化,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因此,发展的空间相对更大了。

相反地,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被许多传统和习惯所限制。特别是封建观念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脑海中,以至于保守的、自闭的想法在文化观念中占大多数。

四、不同的价值取向

美国人珍视他们自己的个性,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他们注重个人利益,拥护个人发展和自我认识,这就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根据这种价值,父母倾向于把孩子和他们自己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孩子的自我价值是建立在父母对自己意愿、兴趣爱好尊重的基础上的。

在中国推崇地是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在中国的哲学中,个人价值服从于整体利益,父母丢弃了自我感,重视孩子的“自我”。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肩负着他们的希望和生活的未来。他们往往为自己的子女设计现在和将来。

参考文献:

[1]晨曦.世界一流的美国家庭教育[M].海潮出版社,2004.

[2]陈南.国学中的家教智慧[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第6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结构;家庭状态;家庭观念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元素,任何社会问题都能在家庭中找到相关的原因。研究青少年犯罪资料发现共性原因:没有“科学”的家庭环境。这里所说的“科学”,是指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健康环境,如家庭结构,家庭状态、父母自身因素、家庭教育理念、父母心理状况等。以上这些因素中一旦出现了瑕疵,而且长时间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会对孩子向坏的方向发展埋下祸根,如果有其他因素如社会原因、学校原因、经济原因等的推动,可能就会使孩子成为青少年犯罪中的一员。

        一、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分析

        (一)家庭结构分析

        自从20 世纪80 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的家庭成员数量迅速减少,以致现在出现了“四二一”结构。对独生子女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发现了很多和社会化不相适应的性格特点,如自私、专横、孤僻等,这些性格特点与家庭结构直接相关。在这种家庭结构中的家长会过度关注孩子,在处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很难达到一种平衡。要么会集宠爱于孩子一身,要么会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横向没有可以释放的空间,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集关爱、竞争、谦让、宽容于一体的特殊情感,没有了可以交流的平台和宣泄情感的空间。

        (二)家庭状态分析

        1.父母和孩子不在一起。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父母外出工作,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老人看管照顾孩子。第二、未成年的孩子离开父母外出打工,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漂泊。第一类情形中,老人因为身体状况、知识结构、教育理念等原因对于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往往力不从心。由于父母亲情的缺失,导致孩子对别人的不信任,从而产生负面的情感。而第二种,农村的孩子占很大比例,他们基于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基于要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的理想,根据同学或亲戚朋友的介绍到陌生的城市谋生。因为学历低,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他们面临的是低收入和不被尊重,甚至被欺骗,社会阴暗面对这些未成年人的影响很大。如果父母没有及时进行沟通、交流、疏导,这些影响往往会对这些未成年的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致命的扭曲,进而导致违法行为发生。

        2.父母工作过于繁忙。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每个家庭都在为生计奔波忙碌。青少年犯罪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和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的联系。贫穷的孩子犯罪的倾向是财产型犯罪;富裕的孩子犯罪类型没有明显特征。但是他们中有一个共同点:父母疏于教育。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中不仅仅需要金钱,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关注、关心。

        3.单亲家庭。在当前离婚率不断增高的社会状态下,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家庭成员的缺失导致家长的心理失衡,他们很难给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叛逆、自卑、自闭、偏执等不良性格倾向。据不完全统计,单亲家庭子女犯罪率已经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的50%。

        (三)父母状态分析

        父母自身的职业、素养、生活习惯、法制观念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直接影响。(1)职业。父母从事的职业会形成特殊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这种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如果父母从事的是非正当的职业,在孩子善恶价值观没有养成的时候,就过早接触成人的思想,这往往模糊了他们的判断标准,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不良的性格。(2)素养。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习涵养。父母的素养是他们对生活经历的积淀,是通过学习、生活、经历后对人生的感悟。(3)生活习惯。

        一些家庭中父母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打麻将或者经常聚会喝酒。忽视了孩子对于亲情的依赖,忽视了孩子对父母关爱的渴求。(4)法制观念。2008 年曾有组织进行家庭法制教育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1%的受访家长学过《未成年人保护法》,六成以上的家长说“偶尔接触,知道这部法,但是具体内容不太清楚”,约有四分之一的家长不知道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他们更不明确失职后的法律责任。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提高。

        (四)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状态分析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平等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父母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不尊重孩子;第二,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功利心态。

        1.不尊重孩子现象泛滥。各种网站、图书、教育机构、教育文章等都在谈论尊重孩子。但是目前“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形式非常紧迫,急需每一个家庭把这种理念贯穿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细节中。不尊重孩子能给孩子心理带来不利影响,以下两种情形最为严重。第一、父母离婚时,子女成了谈判的筹码或者急需甩掉的小拖油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更偏执、报复性更强,抑或是另一个极端,即自卑,封闭。这都是非常负面的性格特征,为以后可能出现的危险行为埋下祸根。第二、父母坚持所谓的权威,不能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现在,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家长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家长应该积极探索和孩子沟通的方式,而不再是强压式的让孩子被动接受。 

        2.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功利心态。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无可厚非,而且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各种可能成功的机会。但是当前父母功利性的目标设计往往和孩子的兴趣特点或者性格特点不相适应,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父母的功利心态强加给孩子时会产生两种结果。第一、孩子被动接受。第二、孩子反抗。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最佳结果,是孩子不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的最佳例证。

        (五)家庭观念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现代中国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多明显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家庭采取不同的措施处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各种冲突,当然结果迥异。第一种,民主式。家长和孩子做朋友,平等的对待孩子的观点,经常用讨论的方式解决冲突。秉持这种观念的家长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或者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勤于思索,是有智慧的家长。第二种,放任式。持这种观点的父母的出发点可能也是民主,但是把关不严,让孩子在相当宽松的环境里成长,往往导致孩子形成唯我独尊、横行霸道的性格。第三种,严控式。独生子女和父母有了冲突之后,在父母的严厉批评下,在家庭里没有缓和的空间,导致孩子去寻求家庭外的各种途径。第四种,放任加严控式。这是危害最大的一种,也是父母既没有智慧又反复无常毫无原则的一种方式。在孩子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苗头时,不管教或者干脆持放任态度,原因是他们在内心里希望孩子走上社会时不要吃亏,孩子需要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和行为。但是当孩子的这种性格已经养成,在这种性格的支配下有了不良行为时,父母没有采取合理的疏导式的解决方式,而是粗暴地用“一刀切”的方法想要杜绝孩子今后的类似行为,直接导致孩子学到了暴力,学会了无原则。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的性格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立体环境。家庭这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他两个环节能弥补的机会往往很小。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对策,以期用作参考,营造健康的环境,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提高父母自身素质,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具有较高素质已经成为模范家庭家长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现在应该在全社会掀起提高父母素质的浪潮,对父母进行教育子女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民主式家庭氛围是另一个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必要因素。“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但是过于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应该成为很多父母思考的问题。一个拥有听话孩子的父母应该提高警惕,应该积极探索孩子听话的背后蕴含怎样的原因。在家庭中应该允许孩子的发言权,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要求家长具备民主的理念和掌控家庭大局的素质,和孩子的关系要有张有弛,张弛有度。

        (二)尊重孩子,因材施教

        尊重孩子,源于家长对家庭关系的科学把握。平等的对待来自孩子的声音,往往能取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在对待孩子的受教育问题时,父母更应该理性对待来自学校的各种评价。通过和一些问题少年谈心,他们的谈话中反映出来,父母不愿意和他们沟通,或者他们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他们和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语言。父母总是逼迫他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父母往往基于功利的目的和攀比的心态,给孩子设置了太多的标准和过高的期望值,把自己所谓的“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而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特点。这导致孩子要么以回避的形式自杀要么以暴力的形式反抗父母甚至反抗社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现在的社会评价体系已成多元化状态发展,全社会都在进行对孩子成才标准的反思。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积极地思考孩子受教育的方向和具体的教育方式,把握孩子的兴趣特点,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三)增进交流,及时沟通

        这里主要是针对“分离型”状态的家庭而言的,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不管是父母在外工作孩子留守在家里,还是孩子独立在外打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都是不可缺少的沟通途径。在交流过程中,父母及时发现孩子在情感、思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惑、不解,并且及时给出见解和意见。孩子会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找到感情的依靠,也会在父母的指导建议下,开阔思路和视野,增加应对各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四)加强法制建设,增强父母法制观念

        我国现在已经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家庭保护的内容。但是对于保护不力甚至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发生时,该法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惩罚措施,要结合行政法、民法或者刑法进行相关的惩罚。而刑法、行政法和民法是基本法,并不能体现对少年儿童的特殊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更是没有预防不力的法律责任。

        对父母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没有有效的惩罚措施,也是造成父母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之一。今后应进一步完善以上两部法律和有关配套实施工作,认真落实,切实保护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对父母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宣传,把和少年儿童、未成年相关的法律制成小册子由街道办或者居委会发放给父母,这在让父母了解这些法律的同时,增加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第7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不仅是一种血缘上的联系,而且还是一种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伦理关系,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这就是说,家庭教育功能与家庭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是又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研究领域,其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和持久性。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便成为了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受父母的影响,小孩子对父母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所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深远的意义。虽然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接受来自学校不同老师的教诲,但是这种教育是阶段性的教育,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持久性的教育。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更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持久、深刻、全面等特点。

家庭教育的延伸性和差异性。孩子上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是对人一生影响最深的教育,除了教导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社会规范,指点生活目标外,还在培养人的个性特征、价值选择、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家庭是富于情感的,它的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父母与子女天然的血缘关系使他们心心相通,父母的情感对子女有更加强烈的感染性。所以家庭教育可以根据子女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根据子女状况和心理状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这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兼顾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和社会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对自己子女进行的个别性教育,比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眼中,故此父母更加容易了解子女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能更好的预防不良行为发生。再者,要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只有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一致的、连续的教育,其教育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关系着人的社会发展方向,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第一、家庭教育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主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小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们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教育理念、思想道德水平等都是孩子优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元素。

第二、家庭教育决定人的社会发展方向

青少年时期是人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家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传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影响和感染未成年人,良好的家庭教育更加容易培养杰出人才。在家长言行和教育期望的双重影响下,未成年人会很容易地接受家长的影响,进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社会发展方向。

第三、家庭成员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幸福是一个人所有幸福的根源,“在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家庭,反映了家庭中成年人修养好、素质高,家庭具备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成年人在家庭中能不断接受再教育,充实和提高自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能接受积极影响,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健康成长。家庭成员在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爱护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中相处,精神放松、心情舒畅,能产生强烈的家庭幸福感。”家庭教育影响着家庭幸福,家庭幸福影响着他们在社会其他环境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拥有好的家庭教育更能激发生活的热情,进而使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三、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家庭结构不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同

1、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由于中国的国情所致,出现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大部分父母把唯一的子女作为一生的寄托和希望,过分溺爱的同时又过分的去关注他们的成绩,以成绩论好坏。父母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子女的学习动力,但是由于过分溺爱,教育方法的影响,许多独生子女养成了自私,交际能力差等特点,而且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吃苦精神不够,生活自理能力欠缺。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和过度溺爱的同时缺少了对子女人生价值体系的培养。其结果是很多独生子女不能很好的处理未来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

2、特殊家庭中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1)对缺损家庭教育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离婚率持续走高。在中国,离婚多发生在父母岁数在30到50年龄段,这也正是孩子读中小学的阶段,而对孩子心智影响最大的年龄段是学龄前(3~6)的儿童,这些孩子特别依恋父母,缺少同伴的友谊。而且,父母的离异往往伴随着各种环境的改变,包括学校,生活条件,以及重组家庭所带来家庭关系的改变,都可能对孩子健康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绝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都会体会到丧失感、被遗弃感、不安全感、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事重重,更有可能导致精神异常、心理变态和行为异常。而这些离异对孩子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伤害孩子的心灵,影响智力发育,产生扭曲的性格,最终可能走向不良的道路。

(2)隔代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的隔代家庭教育主要以留守儿童为主,据统计我国47%的留守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年老、文化程度较低和过度溺爱,隔代家庭中的家庭教育反映出严重的问题。“根据青岛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9.6%的祖辈很少与老师联系,14%的祖辈从来不与老师联系。他们不能主动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此外调查还显示,“隔代家庭中的祖辈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这些祖辈中从未上过学的占45.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0.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3%。”。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和自身精力有限,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得不到祖辈的辅导,在精神和心理上隔代之间存在有严重的代沟,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尤其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沾染上了坏习惯,价值观出现扭曲的现象。

(3)对流动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国家人口计生委于最新《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近70%的流动人口与家人一同流动。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平均家庭规模达到2.5人。

流动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和父母聚少离多,大部分父母多忙于挣钱,很难和孩子进行更多感情上的交流,使流动人口的孩子在道德观念形成方面比较混乱,由于他们价值情感的培养缺乏良好的条件,当遇到复杂的道德困惑问题时候,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或者父母本身在城镇里就是弱势群体,在道德认知方面严重缺乏甚至趋于偏执。加之他们比同龄的人更多的目睹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自身受到的歧视,使他们自己更加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心理,从而对社会缺乏信心而变得冷漠孤僻,甚至抵制心理。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同

1、严厉型家庭教育方式

青少年一般自尊心较强,而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但是父母往往不考虑孩子的需求,只从父母的意愿出发,采用严厉、高压、强迫命令式的教育,如果不服从就打骂、体罚、甚者产生家庭暴力,久而久之使父母和子女严重缺乏沟通,使亲子关系恶化。这样的家庭子女容易形成顺从、胆怯、没有主见、缺乏自尊、内心孤独、情绪不稳定的性格,容易走向极端,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做事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是父母感情有问题而产生家庭破裂,重组家庭后缺乏了对原来家庭孩子的关心和照顾,这样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往往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容易走上歧途。另一种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忙着挣钱养家,而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为了内心安慰,就在经济上过度的去资助孩子,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这些子女往往养成攀比心理,大手大脚,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3、不协调型家庭教育方式

这种家庭里父母教育态度缺乏一致性,随心所欲,父母完全以自己的情绪状况为转移,教育方式和态度不一致,或者不以身作责,自己做不到还要求自己孩子去做,使子女无所适从,甚至有时候教育影响互相抵消。还有就是父母之间在教育子女方面意见不统一,在中国家庭里面就是典型的“严父慈母”,一个过于严厉,一个过于袒护,使孩子思想容易迷茫,焦虑,情绪不稳定,特别是在思想还没成熟阶段,容易产生思想模糊,影响孩子的辨别能力。

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积极对策

(一)提高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他们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父母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父母文化程度低,并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但同样教育出各方面优秀的子女。与之相反的例子也存在,追根究底是父母的教育水平在起作用。教育水平、文化程度二者之间关系密不可分,即使文化程度高的父母,不经常接受新的知识,不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教育并不在意,同样不会教育出优秀的子女;而另一方面,即便父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愿意为了孩子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相信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一定会非常出色。所以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适时的与老师沟通。对子女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风气

首先,父母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大多父母都按自己的想法来塑造子女,让子女完成他们当初没有完成的愿望,寄希望于孩子,所以首先他们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领着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另外,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这样才能给孩子学习的榜样,传递正能量。之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些,是因为对孩子而言,他们的人生态度,目的乃至正确的价值观都是抽象的概念,榜样的作用可以使这些抽象的概念明确化、具体化。所以父母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对子女的影响最大,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融洽,会更多的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夫妻关系和谐也会对孩子有积极地影响,不会因为家庭的原因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会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相反,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仅次于夫妻关系,所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叶立群等.家庭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吴益妃.家庭教育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6 (7)

[5]龚萱.全球化与青少年政治价值观教育[J].教育探索,2005(1)

[6]宫秀丽.对“90后”青少年思想状况的三维考察[J].现代教育管理,2009(8)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8]郑艳苹.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浅析[J].科教论坛,2004(1)

基金项目:

本选题来源于“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编号:2012JG54)。

第8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思想品德;影响

一、前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组成了整个教育工作体系。显然,在这三类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于其自身特有的性质,家庭教育可谓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婴儿脱离母体呱呱落地,首先进入的便是家庭。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毋庸置疑,家庭是幼儿思想品德培养的基地,在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家长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倘若孩子在这一时期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将会使其终生受益。

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孩子的培养上花费了大量心血,在孩子生活上和智力开发上不惜代价,一方面充分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在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上考虑甚少,重智轻德已成为现代家长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不健康的。孔子曾告诫人们: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说:“人格教育端赖于6岁前之培养。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末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入小学,教师需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由此可见,幼儿期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那么,与幼儿接触时间最多的家长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何使幼儿在思想品德形成的雏形期形成良好的品质便成为当下家庭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家庭教育的含义

我国《辞海》对家庭教育的定义是:“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学术界对家庭教育含义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不难看出,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而广义的家庭教育,则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同辈人对同辈人,凡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都是教育。家庭教育是贯穿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

通说认为,家庭教育的涵义是指狭义层面的,它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不是单独的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对孩子有什么命令,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可以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又是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三、家庭教育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1.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启蒙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长从幼儿出生时便担当起教育者的职责,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都非常缺乏,不会辨明是非,家长应该给孩子讲清道理,告诉孩子怎样做不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倘若幼儿从小在家庭里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学校教育就能顺利进行。毕竟父母的言行举止是时刻都出现在孩子的面前,起着活生生的榜样作用,幼儿耳濡目染便会模仿家长的行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是非判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行为品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都是与父母的教养密不可分的。因此,只有把好家庭教育的第一关,才能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母爱似水,父爱如山”,父母可谓是幼儿世上最亲的亲人,也是他们最亲密、最信赖的人。父母和孩子天天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幼儿每天听到的,看到的都是父母的行为,空洞的说教是无法与现身说法相媲美的。作为父母,不仅仅要为孩子付出金钱甚至生命,更重要的是付出时间和耐心,静下心去栽培那株明天的花朵,毕竟你今天的付出,将会成就孩子的未来。所以,家庭教育往往对幼儿稚嫩心灵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家庭教育的时间最持久

幼儿从降临凡世的那一刻起,便与父母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每时每刻无不在接受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启蒙,即使到他成年后独立走出家门生活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着家庭教育。幼儿心智的开发需要父母细致地引导,越是年龄小的时候越易指教,由于其与父母相处得时间较长,接受的家庭教育也就越多,不知不觉间幼儿便会形成独立的品格。即使待他上了学,家庭教育仍然起作用。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培养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为父母,学习和研究家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若想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就必须懂得教育的规律、内容、方法,从而使幼儿能在家庭中受到科学的、良好的教育,为其今后的茁壮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4.家庭教育最具有针对性

世上最了解你的人是谁?是父母,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地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对孩子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种针对性的教育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四、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家长的观念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与关键。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前提就是尊重幼儿。幼儿是独立的、有意识、有思想的个体,而非家长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是没有权利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强加给幼儿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幼儿的发展也是如此,有其特殊的自然性、阶段性和规律性。作为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在从尊重幼儿的兴趣、个性的基础上逐步地给予科学的、正确的引导。当幼儿享受到充分的尊重与自由时,他们就能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其次,家庭教育并非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当今,素质教育被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倘若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而忽略家庭教育的话,那么其收效肯定是微乎其微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是并驾齐驱的,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优秀品质的形成,不仅需要老师的谆谆教导,更需要家长的耳濡目染。

2.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环境的力量不容小觑,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故事,它们无不说明环境在幼儿成长过程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心智尚不成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家长的言行举止很容易被幼儿所模仿,父母的行为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的成长总是会打上家庭环境的烙印。譬如说,孩子生活在一个平等和谐、激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就容易形成热情善良、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情绪稳定的良好品质;相反的,争吵不断、紧张压抑的家庭环境必然会造成孩子情感和人格的缺失。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环境并不是指家居环境多么富丽堂皇,而主要是指环境的整洁有序、健康向上,同时应该给孩子一方属于自己的空间。精神环境则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主要作用,需要精心营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努力保持与孩子沟通的畅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教育的殿堂。

3.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边界,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自己以身作则地践行,才能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作用。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父母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父母和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仅如此,孩子身上还具备许多人性中尚未泯灭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往往都是需要父母去发现和学习的。孩子就像一本书,做家长的只有潜心去研读,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伴随孩子共同成长。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研究孩子成长中的新问题、新特点,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其明白时时有德育,处处皆德育,做到遇事而诲,遇物而教,久而久之,孩子良好品德就会随之而生。

4.以兴趣教育引导幼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快乐。幼儿虽小,但情感丰富、容易激发且易受感染,针对其典型特点,家长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幼儿通过简单明了的事例去体验践行成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激发幼儿道德情感与道德体验上的共鸣,产生与道德行为主体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肯定性、积极性的情绪,进而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实践证明,鲜活的实例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如此便可以将正确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去,有利于幼儿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遵循和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团结互助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最终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结语

幼儿期是教育最重要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德育,由于以培养良好品德和文明习惯为主,所以必须在心智未开辟之前,千方百计地向善良的方向引导。幼儿时期,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家长要明白“要成才先成仁”的道理,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准则,做人的道理及父母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传给孩子。要从根本上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孩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复杂的,家长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只有家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晓伟.家庭教育是促进幼儿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4(4):43—45

[3]杨宝中著.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

[4]缪建东.社会变迁中的家庭道德教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

[5]曹红战.探析当前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影响[J].教育教学研究,2009(1)

第9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问题学生;产生原因;社会;教育;家庭

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有一个时髦的词――问题学生。这个词专指那些在学校中人格品行上有很大缺陷的学生。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带来了超出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一般问题,如品德不良、打架斗殴、人格变态甚至是违法犯罪,给学校的德育教育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往往学校没有很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一类问题,老师也为此搞得焦头难额。面对如此现象,倒不妨应该先找一找“问题学生”的根源所在。

就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先天遗传的影响不到20%,而80%多是由后天教育决定的。教育又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掌握文化知识,发展智力的主要教育方式,但往往对于学生人格发展与形成所起的作用却不如家庭教育更重要。虽然个人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对“问题学生”的出现有一些作用,但我个人认为产生其“问题学生”的主要根源则在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社会,是在父母的指引教育下逐步开始的。如果一些父母没有掌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或者自身就是一个“问题家长”的话,培养出“问题学生”就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案例

孟某,男,父亲是某单位职员,母亲在家待岗,家庭情况良好。父母对独生子的期望很大,在其身上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小的时候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但是自控能力较差、粗心大意。凡遇到错误经常遭到父母的斥责。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丧失对学习的自信,也养成了许多的坏习惯,上课经常说话,吃零食、打架、逃学、逆反情绪严重甚至是自杀。家长在这个时期给予他更多的是怒其不争的指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父母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他在这种环境下,从一个活泼聪明的学生转为一个不认真学习,破罐破摔的问题学生。

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生活条件好原来是件好事,可是孟某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他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丧失了自信。于是他开始自暴自弃,逐渐放弃学习。

父母对孩子缺乏了解。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步,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在看到或听到孩子有错误时,就严厉的批评、斥责,打骂。而不去理解和关心孩子的心理,不去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需求等,使得孩子对父母越来越疏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违背了孩子天性,“问题”也就难免,尤为甚者还造成了少数孩子的心理障碍。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尚秀云亲手审批了629名未成年犯罪者。她发现,“问题少年”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每7个编造谎言犯诈骗罪的少年中,有6个的家长不诚实;每14个偷拿他人财物犯盗窃罪的少年中,有13个的家长贪小便宜。总结上述案例,有四种类型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造就了当前的“问题学生”。

第一、棍棒型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待子女稍有不如意轻则责骂,重则拳脚相加。长久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会缺少家庭温暖,会产生对父母的怨恨之心。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孩子易于形成富于攻击性的暴力倾向,且缺乏对人的关爱之心。

第二、训斥型的家庭教育。这类家长与前一种方式的主要区别是“棍棒在嘴上”,希望靠骂声来塑造出完全合自己意愿的孩子。表面上这种管教方式不像上一种方式更严厉,但实际上它更能引起孩子的心灵创伤,因为不绝于耳的恶言恶语对子女来说就是一种精神折磨。

第三、完全管束型的家庭教育。这种方式基本上是希望以说服教育来施加影响。但是,家长们在唠唠叨叨中并没有能把握好教育孩子的主要原则,缺乏有力的说教,反而以太多的清规戒律冲淡了必要的规矩,使子女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溺爱型的家庭教育。父母们的百般宠爱、千般依顺再加上物质享受的过度满足与父母们对孩子人格发展与精神引导的忽视相形益张。如果父母可以以自己的出众人品以身示范的话,孩子一般还不至于发展成“问题学生”。如果父母的人格也存在缺陷的话,估计他们的孩子一般就会大成问题了――骄横跋扈、任性唯我。

因此,针对这些原因要想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家长必须首先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把握住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榜样的原则。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俗话说:欲教子者先正其身。这是告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的以你为榜样的孩子。

(二)教育一致性的原则。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前后统一,步调一致。

(三)平等、民主、正面教育原则。目前,家长说了算,家长和子女不平等,甚至对孩子随意打骂现象还依然存在。这样是不可取的,会使孩子形成许多坏习惯。家长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家长不打骂,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改正。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要创设温馨愉快的氛围。家庭中温馨愉快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快。因此,家长要坚持平等、民主、正面教育的原则。家人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多关心孩子,让孩子从家庭中得到极大的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二)创设整齐、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住房不论大小,都应布置得整齐美观,使人感到舒适。

总之,家庭其实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家长不仅要切实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不能只育不教,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和表率,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首先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既言传又身教,用实际行动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只有父母们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能自觉按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子实践,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问题孩子,孩子的心灵中就会再多几个崇拜的对象――自己的父母。

参考文献:

[1] 《问题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王舒梅编,吉林教育

[2] 《“差生”存在的“合理性”》张建宏编,基础教育参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