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精选(九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第1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

    儿童型:父母尽量模仿孩子的方式和语调与之交谈。除出些洋相外,还要同孩子融合在一起,使孩子把父母看成游戏中的小伙伴,而不是成年人。

    侦探型:父母喜欢刨根问底,什么事都要查究一番,好像对孩子进行认真的审讯。这种作法很难问出个究竟,即使问出来,通常也会令孩子不知所措。

    外交型:父母不惜一切代价保持家庭的平静,他们害怕孩子生气和进行要挟。他们是典型的迁就型父母。这种在娇惯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可能变得任性、唯我独尊,不顾及他人,在学校、社会中会遇到不少麻烦乃至不时处于困境。

    专制型:父母把自己看成权力或权威的象征,对孩子制定一些规矩,进行威胁,甚至实施体罚。这种作法往往不会取得任何结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阻碍了孩子加强他们自身的责任感和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

    牺牲型:父母持续不断地为孩子做牺牲,当然也会让他们知道和感觉到这种牺牲。人们常说,这种类型的父母“会把心头肉从嘴里掏出来给孩子吃”,富于牺牲精神的父母通常会在孩子身上造成一种感恩、负债、重压,乃至罪过感。

    唠叨型:这类父母认为言谈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结果每次交谈都变成了父母的讲演,每次训斥都成了父母的高谈阔论。孩子的天性喜欢新奇,唠叨只能令他们厌烦。结果,不管父母尽多大努力同孩子对话,他们总会装聋作哑。

    不满足型:一些具备反省、自察能力的父母,尝试过上述一种或多种方式,并对所取得的结果不满意的父母,会准备继续学习,探索和纠正错误。

    导致产生如此多类型的父母,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父母不明白自己正确的职责是什么?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抱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学习、吸取科学的培养孩子的思想、方法,由着自己的性子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有的父母则把孩子当作希望的载体,想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满足自己的成功欲,于是自幼便给孩子灌输知识,订下条规,制定三年、五年、十年的发展规划,要孩子努力奋斗、争取胜利,从某种意义上看,孩子成了父母实现愿望的工具;也有的父母做得很轻松,认为孩子不需要悉心培养,任其自然,“树大自然直”,长大就懂事了。其实,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不过是不好的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接触机会最多、时间最长的是父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教育、好的榜样,就很可能受到不良思想的荼毒,学会不端正的行为。对孩子的不良言行,不加以认真对待,随便便说几句算了,甚至容忍、迁就、放纵,使孩子产生“唯我为大”的思想与不加抑制的贪婪欲望,自私自利、专横任性、傲慢虚荣的坏品性也就与这些孩子难分难离。

    儿童是未来的社会支柱,人类的希望所在。他们既是家庭的孩子,更是社会的孩子。一个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健康、快乐、聪明、上进的孩子,是家庭的幸福,也是社会发展的可靠动力。

    作为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应作如下努力:

    一、关心孩子,爱孩子

    爱是人类的无性,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向别人付出自己的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最为牢固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令孩子感到‘快乐,感到安全,同时也培养、引导着孩子爱别人的天性。一个沐浴着父母真诚的爱的孩子,一个热爱父母,也对别人抱有爱心的孩子,永远不会悲观;不会觉得孤独,不会寂寞、傍徨,他们将会适应社会、适应人际间的交往,他们能造就和谐快乐的气氛,给家庭带来幸福。

    所谓父母对孩子的真爱,必须符合以下的原则:

    首先,不论在任何时间都要始终不渝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情绪、精神。不论你是得意还是失意,是踌躇满志还是焦头烂额,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得坚持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关心他。支持他,你是他坚实的后盾,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你都不会改变对他的爱,更不会遗弃他。

    其次,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行为。认真及时地发现、解答孩子的困惑与疑难,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参与分享他们的快乐。对于欢快中的孩子,父母尽量避免干预,对于伤心的孩子,您绝不可掉以轻心,即使他一时不愿倾诉,等他平静下来,仍要与他交谈。伤心的孩子最渴望爱。

    再次,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的爱。对孩子的教育固然应以鼓励、表扬为主,但应该批评的地方必须批评,只要你说明批评的理由,把握好批评的尺寸与份量,孩子是会接受的。不顾原则无条件的爱不是真爱只是“溺爱”,过分的关心,过分的保护都属此类。

    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说到父母要爱孩子,许多人都会齐声赞同,可要他们去了解、理解并尊重孩子,有些人就会不以为然,“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什么”,言下之意就是孩子只是等待父母、老师去灌输知识、经验的空壳。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以及随着环境的变化,他的生理、心理、爱好、需要都有显着的不同与差别。不了解这些,父母的爱多少有点盲目性。有时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孩子的童年期,他的一切行为中最为强烈的动机就是寻求归属感、安全感。像幼婴哭闹的时候,只要抱起他,让他垂直地伏在胸前,他便会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当幼婴被母亲抱起拥在胸前时,母婴之间建立了一种“胸对胸”的接触。这是人类所有身体接触中,最具安抚功能的一种。其次,幼婴在未能蹲坐或直立步行之前,对于“空间”的感觉限于平卧的平面。一旦身体在直立状态下,幼婴本能地对四周的环境作出更敏锐的注视及留意。他们之所以变得安静,是由于整个精神都集中于适应“直立”位置带来的新奇经验。这个时期,孩子渴望父母时时在身旁。

    孩子进入青春期阶段(12岁~18岁),特别是在十四岁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变化,进入所谓的“对抗期”,他们不愿听父母的嘱咐、告诫,不愿与父母在一起,而喜欢与同学、与朋友相处。这是因为孩子在同伴之间感觉轻松、自由,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交往;可以一块去探索、尝试未知的世界;还可以在遇到麻烦时获得及时的支持。这样的阶段,父母应及时地变化对待孩子的方式,不是予以各式各样的限制,而应鼓励孩子发展独立性,帮助他结交品行好的朋友,给他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的思想行为在大人看来经常显得幼稚可笑,但是它们与孩子的年龄、意识、思维的发展阶段是吻合的。他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需求及其感情表达方式,同时根据孩子的特点、条件予以恰当的指导、引导。当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不可搞一言堂,只是自己命令,不让孩子表达他的意见。正确的做法应是在作出判断前,先让孩子表明自己的想法、理由,然后再与孩子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只有了解、理解、尊重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建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教育孩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威信的领导对部下有一种感召力,同样,有威信的父母也会对子女产生一种感召力。

    有威信的父母能使子女在心理上对其产生敬佩、信赖;在行为上暗暗地学习、效仿;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难题时,他也会敞开心扉,从父母那儿获得支持与力量。显然,有威信的父母对教育好孩子极其有利。

    父母威信的确立并非易事。孩子对父母威信的认可不是取决于一时一地一事,而是取决于父母的全部生活、行为与工作,取决于他们的思想、感情、习惯、兴趣、爱好、志向及他人的关系,只有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能成为榜样,父母才会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父母要树立威信并保持威信,除了要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对事业不倦的追求和以身作则、言行合一的行为准则外,还得不断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开拓视野,踏上时代的节拍。父母要孩子发奋读书,而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不求新知,孩子问起来一问三不知,这样的父母不可能成为威信型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冠冕堂皇的一套,在孩子背后又干着另一套,岂不知孩子的眼睛是异常敏锐的,虚伪最令他们憎恨,这样的父母即使取得威信于一时,但绝不会保持多久。

第2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

然而,父母与子女之间似乎总是隔着一道不透明的墙壁。父母极力想要越过孩子的心墙,以求知晓孩子的内心世界,而孩子又总是逃避父母的探寻。于是,父母愈发心焦,万般无奈之下还会做出监视孩子的行动、偷看孩子日记等侵犯孩子隐私的事来。一旦孩子发觉,他们心灵的壁垒便堆砌的更为坚固,与父母的矛盾会再度升级。似乎,人人可怜天下父母心,却惟独这份真心的承受者无动于衷,甚至避之不及。当父母的付出如泥牛入海,又有多少人静心反思:爱,是否有错?

当子女毫无顾忌地出言顶撞,当争吵爆发后一方甩门而去,那些因为爱而倾注的希望便被冰封,空荡的屋子回响的也许是父母的怒喝,也许是孩子的不逊之言。但父母的内心却被伤痛与失望充斥。但是,孩子的心,当真是冷漠得无法被融化吗?

身为家中的独生子,我们对父母的爱并非置若罔闻。当看到父亲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等待我们结束一天的课程,我们也会热泪盈眶;当看到母亲清晨时分便在厨房中为我们的早餐忙碌,我们的心也会有洋溢的温暖。只是,当父母的爱在希望的运载下源源不断地输入我们的心中,心灵铁轨却因不堪重负而弯曲形变。为了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我们既要承受竞争的压力,又要不停的为自己设定标准,有时不得不强迫自己做许多不愿做的事,心中有委屈无处宣泄,积聚着压抑着,得到的爱越多反而越难以承受。并非内心冰冷,而是为了回报那无私的爱而让自己的心负债累累,成长仿佛变成了一种必经的溃烂,漫长而艰难。那无私的爱,却成了无形的枷锁,父母与孩子都成了爱的囚徒,在成长的路上,扭曲了行为,也扭曲了心灵的轨道。爱,本无错。但当爱成为心灵的桎梏,付出与回报却都成了无言的痛苦。

父母囚于爱的源头,误以为孩子的一切都应由自己精心规划,似乎在眼前已经看到了孩子站在领奖台上笑容灿烂。

孩子囚于爱的心房,却在层层汹涌而来的关怀与呵护的压抑下艰难喘息,想要摆脱这温柔的束缚,却恐于伤害父母的真情。在进退两难之间让自己矛盾而痛苦。

第3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

当人们喜欢数字的时候,“520”就成了“我爱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您说:爱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实实在在的付出和辛劳。

男女因为互相爱恋,产生了爱的结晶——孩子。从此,男女成了父母围着孩子打转转,一天到晚对孩子呵护有加,一声哭喊“哇、哇、哇”就会让父母心疼半天。看一看孩子是否饿了,给喂奶;看一看是否尿湿了,给换尿片;看一看是否发烧,赶紧摸额头、测体温……孩子的吃、喝、拉、撒、玩、学习、工作、成家,哪一件不会引起父母的牵挂?

随着孩子的到来和成长,爱恋的男女成了父母,挑起了家庭责任,对对方的关爱开始变化:不再像恋爱阶段一样互相吸引,时刻想着对方,也不像怀孕期间那样,关爱对方的生活,开始对接踵而来的生活琐事进行唇舌枪战:你怪我不关心你,只顾孩子;我怪你不关心我,只关注工作。今天早晨谁做饭,今天晚上谁带孩子?男人有男人的事业,女人也有女人的职业。从以工作为中心到以家庭为重心的转变,女人比男人转化得快,因为女人具有天然的母爱——因为爱孩子,可以舍弃一切!

有正式工作的父母,可以安安稳稳地工作和生活,如果没有第三者出现,没有地位和金钱来作怪,他们白头偕老的理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没有正式工作,或者在外面打工的父母,有在一起生活的,也有天各一方的。为了赚钱送孩子读书,有些孩子留守在家,与更老的父母——祖父母相依为命。男女之间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都在各种各样的距离和情形下变化:有的男人和女人只顾个人享受,忘记了夫妻恩爱,也舍弃了家庭和孩子,这样的男女即使说一千个“我爱您”,也无法达到破镜重圆,恢复家庭幸福和温暖。因为父母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父子之爱、母女之爱这种亲情也遭到了破坏——爱是平日生活里一点一滴的浇灌和积累,不仅仅是寄钱给孩子买书、买衣服、买吃的玩的来维持感情。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很早学会了自理,并且学会了照顾他人,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比经常有父母陪伴并娇生惯养的孩子要少很多。他们喜欢读书,喜欢劳动,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喜欢帮助长辈和比自己更小的弟弟妹妹……

第4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

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国际儿童节,至此我们为大家制作了一个专题节目,主要就儿童的合法权益,权力与职责、父母对子的教育和责任,以及防治外部因素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与大家展开讨论。希望我们的这一节目能赢得广大朋友的满意,下面请看这一内容。

第一: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众所周知,儿童的问题是全世界密切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的建设者。塑造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儿童影响终生的是家庭,这是由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和密切性决定的,而整个未成年期(即0~18岁)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在父母的监护下完成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尤为重要。一个人受到18天的教育可能关系不大,受到18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则大不相同,一定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第二:应明确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所有的父母都应该了解和懂得孩子们在生活中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所希望于孩子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父母可以坐下来,把认为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对他们的祝愿和期望列出。

在长远的目标中,父母抚养的孩子还应该是在社会中能够起很好作用的人。他们应该和善,讲道理,体谅别人,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独立,自给自足,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往。

要知道,你所期望于孩子的越清楚,孩子们对他们的职责也就越清楚。一定要及早反复地和孩子交谈什么是你希望于他们的。有些父母的实际做法常常与他们所要求于孩子的不相符合。例如,他们期望孩子长大一些有更多的自,但在实际做法上,又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自由,而且在并不需要的时候,还继续不断地向他们提出忠告。

当你把你的期望告诉孩子时,一定不要提高要求,使孩子面临一个你提高了的标准,因为这种做法是尽善尽美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如有的父母,当孩子拿回家的成绩单上都是a,只有一个b,他们却把所有的a都忽略了,而对一个b严肃地进行批评。

要求尽善尽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评太多,总挑毛病。他们往往忽略孩子较小且积极的行为,而集中于他们的不足之处。

第三:父母应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粗暴型与溺爱型最危险。一位家长说:“我的性格比较急躁。当孩子犯错误而又倔犟不认错时,我会上火,甚至动手打他,有时打得很重。事后看到孩子委屈、痛苦的神情,心中又很不安。”性格粗暴的父母往往因一时心急气盛,而造成难以收拾的后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切记要冷静、理智,要彻底摒弃“孩子不打不成器”的陈腐观念。

溺爱则是杀人不见血的“家教安乐死”。被盲目的爱子之情所蒙蔽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脓疮”也看得美如“桃花”,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判断力。

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调控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向父母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家教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如果孩子的发展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是不可控制的,那么家都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就会失去应有的魅力。

当然,家教控制应该是说服引导式的控制,不应该是压迫式的控制。教子的方法和技术,背靠家教理论,面对孩子实际,旁倚家庭关系,是家教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父母对孩子的调控力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部分给予孩子潜移默化影响,二是对孩子的训练、管理和要求。后者也可以产生很大的调()控力。父母每一项调控措施都应该以孩子的自觉行为为目的,以愉快接受为中介,力争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

言教在于先使孩子产生自我约束力。许多父母利用言教在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给孩子买玩具之前,要求孩子爱惜玩具,用完后收拾好等。这种事先的要求和约定,可以使孩子产生自律力。偶有违犯,孩子自知输理,一经提醒也能改正。即使孩子因为“背信弃义”而受到父母的处罚,也会心服口服。

言教在先和言而有信结合使用才能生效。言而有信是树立父母威信的核心要求,它关系着家教的成败,古代“曾子杀猪取信”的著名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言而无信的父母不可能令孩子口服心服。不要轻易向孩子许诺,一经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实在无法兑现的,也要说明原因,争取孩子的谅解,并与孩子协商,给予一定的补偿。有布置,有检查,奖惩兑现,说到做到,日久天长,孩子自然会感到父母言语的力量,而重视父母的要求,使父母建立起必要的教育威信。

总之,要让您的孩子健康活泼地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儿童,善待孩子。

第四:父母应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孩子降生人世之际,作父母的,第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营造一个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家庭是幼儿成长发育的摇篮,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频繁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在家庭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幼儿良好性格的基础,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夫妻间的和睦关系是成功地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

因为夫妻间的互相关怀、互谅互敬常常和教育子女的过程、参加劳动的过程交织在一起。幼儿正是从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父母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开始他们认识一切人际关系的起步。在和谐幸福的家庭中,幼儿感到温暖、快乐、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格活泼开朗,易形成尊老爱幼、礼貌待客、善良诚实等优良品质。相反,在夫妻感情不和、纠纷不断的家庭中,幼儿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甚至产生羞愧感,往往变得性格孤僻、胆怯或暴躁,对人冷漠,受到刺激就会担惊受怕,心灵受到创伤。这样会阻碍身心的正常发展,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疾病和身体发育不良。

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和家庭成员之间应互敬互谅,注重沟通,合理分工,民主理财,互勉互助,营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家庭环境,幸福、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幼儿在温馨的家庭沃土上健康成长。

第五: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家庭教育中则是“一日为父,终生为师”,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不能因病换班,也不能指望告老还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平日被大家挂在嘴边的“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很有见地的话,下包含着影响即教育的意思。无论什么人的性格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项教育要求不管有多么正确,总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巩固。有效的教育离不开时间的慷慨支持,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父母教育孩子有时间上的充分保证,因此,家长可以在掌握教育规律后,从容不迫地建立合理的家规家法以及父母与子女的教育默契,使幼儿的思想、情感、需要、习惯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充分的发展,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父母必须要一面忙工作,累死累活地参与社会竞争;一方面为教育与哺养孩子含辛茹苦,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绝难办到的,家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第六:父母应无条件且积极的抚爱孩子。抚爱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独特价值。抚爱包含对孩子特性的了解和懂得这些特性可贵之处。当你抚爱孩子时,会对孩子发展着的“自我”感到惊奇。在他们奇迹般的生活中,他们的个性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尽心的抚育能促进孩子个性的形成。抚爱也包括承认孩子需要离开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如果父亲或母亲对此珍惜,这种独立将比较容易出现。

第七:父母应无条件的积极照顾孩子。照顾首先意味着对孩子的思想、感受、行为等每一件事,以及对他发生的一切都感兴趣。它还意味着给孩子的快乐,至少和你自己的快乐相等。孩子对待这种爱会产生一种想法:父母对我照顾得如此好,我也应当照管好自己。当孩子感到父母在关注他的快乐,他会更乐意接受父母的规定和管教。

爱孩子不可溺爱、纵容、控制或者过分保护。你的爱,应该是对孩子的行动负责,而不要使孩子成为你们的中心。从早期教育开始,就要使他们知道,不但不能够得到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而且不论他们想做或不想做,都必须做规定的事情。父母的爱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即要是无条件的(使孩子有安全感),也要是坚定的(努力教育孩子成为独立的有责任感的人)。

人的两种基本需要是,爱和被爱。可八到十岁半的孩子,会开始归还你的爱。在为了别人的快乐这一共同目标下,人们彼此会出现一种相互爱的关系。在相互爱的关系中,把对方的需要,看得和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给对方以爱和接受对方的爱同样使人感到满足。当然,一个孩子完全脱离自我中心,并具有成熟的爱,是需要很多年的。青春末期应该显示出他的爱,并能很好地处理好与他人亲密的关系。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

第八:父母应注意外部环境,尤其是电视暴力影响孩子为人。不久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行为模式的精神病学家杰夫里?约翰逊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一项长达17年之久的研究项目:对受试者看电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有说服力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

杰夫里领导的研究小组对707名儿童(绝大部分是白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刚开始时,受试者还只有1~10岁。在17年当中,这些儿童一直在接受各种测试和调查。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和详细的统计发现,年龄在14岁左右的少年儿童如果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当他们长到16岁时,有5.7%的人有过激行为;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在1~3小时的上升为28.8%。研究人员还对平均年龄为14岁左右的男孩子和女孩分别进行了统计。对于男孩子来说,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的,成年后只有8.9%的人会有过激行为;每天看电视在1~3小时的,成年后有32.5%的人会发生过激行为;而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的人发生过激行为者占45.2%。对于女孩子来说,发生过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3%、11.8%和12.7%。此外,童年时期存在被忽视、家庭收入低、父母离异等问题的孩子,往往比正常的孩子更喜欢借助电视来消除烦恼。所以,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更长一些。

杰夫里指出,60%的电视节目都带有暴力内容。美国心理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平均每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就有3~5个暴力镜头,这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有所区别,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影响尤为明显。

第5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

很多孩子经常感到孤独,找不到方向,不自信,害怕面对世界的一切,担心未来。专家龚光虹说,这样的状况,来源于那些孩子内心很渴望爱,渴望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亲密感。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体会到被爱和亲密感,才能体会到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变得自信和勇敢。这份爱早年来自于父母。因此,缺乏爱的孩子,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理解的孩子,生命一直都是孤独的。这样的生命,他的自我价值往往是脆弱的,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也更容易恐惧和退缩。

吃饱穿暖只是爱的一部分

“我爹我妈对我很好,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可是因为他们工作忙,没有时间陪我,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不喜欢出去干活。无聊了,我就拿了钱,和朋友们唱歌、泡酒吧。可是,我知道,这些朋友,就像我奶说的,都是冲着我的钱来的。但是,我又喜欢那份热闹和被人捧的感觉。”18岁的宇这样说。

“这个叫宇的孩子,没有生命力。他从父母那里没有得到他需要的爱。他的父母不知道,其实,让孩子吃饱穿暖,仅仅是爱的一部分。”龚光虹说。

那么,如何培养有生命力的孩子,让他们长大了,可以勇敢地生存,幸福地生活呢?龚光虹说,孩子像一粒种子,悄然生长于家庭这块土壤。在孩子的心里面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奇妙的、惊人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这依赖于土壤的养育。如果孩子是一株兰花的种子,无论怎样肥沃的土壤都不可能让他长成一棵玫瑰;但肥沃的土壤可以让孩子茁壮成长,而贫瘠的土壤会让孩子心理变得病态或者生命力夭折。

家庭是成长“土壤”

如果家庭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孩子的内心就会感到安全、温暖,充满力量和自信。在此基础上,家庭也会协助孩子逐渐获得在现实生存环境中的各种生存与生活能力。如果家庭是营养不良的土壤,往往会在孩子的内心形成种种不安全的错误信念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痛苦感受。这些错误的信念和与之相伴的痛苦感会大大地消耗孩子的生命力,破坏和限制孩子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各种能力的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肥沃土壤?龚光虹认为,父母应给予孩子成熟的爱。每一种独特的养育方式都应该包含成熟的爱三要素:即让孩子感觉到和家长在一起,是稳定、温暖、舒适的。陪伴孩子、与孩子建立稳定、温暖、舒适的情感关系是孩子生命成长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滋养元素。

因为,得到好的陪伴的孩子,会感到充实、欢愉的被爱感,从而产生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得到好的陪伴的孩子,会获得安全感,这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得到好的陪伴的孩子会拥有独立感并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得到好的陪伴的孩子也会拥有正义感、责任感,变得善良、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充分感到被爱和安全的孩子,会乐于顺服父母的管理,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实现目标。

孩子需陪伴和理解

首先,好的陪伴是稳定的。当孩子内在有需要,外在有压力的时候,父母能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以及父母与他的关系是稳定的、安全可靠的。第二,好的陪伴是温暖的。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关心自己,父母的注意力是放在自己身上的。第三,好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跟你在一起很自在。聪明的家长,会接受孩子的不同想法和行为,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受挫,允许孩子主导自己的人生。

得到父母理解的孩子,和父母之间会产生很好的情感共鸣,孩子就会感到被爱;得到父母理解的孩子,会对自身产生信任感,这种信任感会给他勇气去面对挫折和适应环境的改变;得到父母理解的孩子,会清晰认识自己的潜力和独特性,这样有助于他的自我发展,形成清楚的人生目标;得到父母理解的孩子,有了对自己的信任,也容易信任他人及世界,这样他会更积极地对他人付出爱,跟他人进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父母同样要成长

“我希望我爹我妈早点离婚,因为他们太烦了,一天到晚只会吵架。”16岁的女孩馨说。龚光虹说,其实,关系不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起不到榜样的力量,欠缺和谐、理解、温暖的家庭氛围,孩子的心理同样会有障碍。因为,孩子在这个她觉得最在意、最安全的地方看不到美好。所以,要想好好陪伴孩子,父母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健康成长。

第6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

【关键词】 家庭教育;沟通方式;对策

在父母日益注重亲子关系的今天,如何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技巧要求越来越高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只有父母首先能建立起和孩子沟通的桥梁,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促进他们的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如何架设好这座桥梁,如何使这座桥梁能架设到家长和孩子的内心深处,便是我们要一起来探讨的。

1 父母与儿童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1.1 儿童的特征。儿童包括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学龄前教育是孩子们为正式教育做准备的一个阶段,一般在幼稚园或第一年级在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迅速地学会同化信息, 并且明确兴趣和迷恋在各个新发现。是孩子们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学龄前儿童已从完全受人照顾逐步向基本自我服务过渡,此期儿童一般以自我为中心,情绪波动较大,爱发脾气,容易形成任性、娇纵的坏习惯。成人要耐心教育,循循善诱,在儿童性格形成的初期就给以明确的是非观念的教育,以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当孩子们上小学后,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光靠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教育也很重要,孩子很多习惯和爱好都是在和家长的接触中形成的。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实际生活中有超过25%的孩子和父母认为与对方的沟通不理想。30%的父母经常苦恼与该如何教导孩子,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据调查发现,“孩子的学习”、“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沟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家长们目前最关注的3个问题。在学习上,有的孩子贪玩、不认真,也需要家长进行教育;打骂孩子已被公认为最不理智、效果最差的教育方式,但孩子与父母沟通如果不顺畅,双方难以理解,一切教育都很难发挥作用。

不管是学龄前儿童还是学龄儿童,家庭教育都是致关重要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教育主要侧重于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而家庭教育主意是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进行塑造。然而,现在却有不少的家长,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忽视与孩子进行交谈,只提供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或不会与孩子交谈;自身又没有文化素养,不知道该如何有效交流。再加上孩子们在父母的从小呵护下,有越来越强的依赖心理,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缺乏心理锻炼和意志磨炼,这就导致了一些孩子出现心里异常。

1.2 父母与儿童沟通的影响因素。那么,影响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要素又有什么呢?一般来说,主要有家庭气氛与家庭的管教方式这两方面。

首先,家庭气氛对父母与孩子是否能有效沟通有重要的影响。孩子容易受家庭心理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其生活的氛围会对其产生极大的诱导作用。父母愿意为自己的孩子花钱是一方面,但高档衣服、玩具,不能替代给孩子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现今,父母的工作压力,以及很多外在的因素有可能会导致家庭气氛的不和谐。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怖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有的父亲和母亲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礼貌和尊敬。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孩子长期处在这种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更谈不上能和父母交流了。

其次,家庭的管教方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家长应如何管教孩子,与孩子沟通是一门学问。不好的管教方式,对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非常不利的。有的父母对孩子一切包办,不给孩子丝毫自由的空间,随着孩子心灵上的压抑,往往形成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性格,甚至产生强烈的埋怨对抗心理。或者有的孩子长期处在父母高压政策下,这样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有些孩子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无主,缺乏自信心。而有的家庭中儿童常常被父母忽略,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2 增进父母与儿童沟通的对策

由于情感沟通是家庭心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良的沟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不利。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理解、轻松愉快的相互沟通、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舒适整洁的家庭环境是搞好家庭心理教育最重要的条件。家长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些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努力创造这些条件。

2.1 父母与儿童良好沟通所需注意的。父母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时常会感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无法开启他的心扉,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与他进行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因此,家长和孩子沟通应注意这几点:

2.1.1 尊重孩子,并给予孩子较大的发展空间,这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父母要学会了解孩子,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让孩子听。事实上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从任何角度来说,孩子都各有差异。做父母和老师的应该尊重孩子的差异,包括尊重他们的落后。有一种无意的伤害,就是作父母的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不懂事的孩子,所以样样都替他们作主。在孩子的世界了,心理上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他有他自己独立的人格。而父母要是在朋友和同学的面前指导他的行动,等于向孩子的朋友们表示他还必须在父母的指示下生活,没有独立能力。这样也有损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孩子就像小鼠需要阳光一样需要宽松民主,像需要土壤一样需要尊重 。

2.1.2 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心理学工作者进行过英雄故事对小学生道德意识形成的作用的初步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给小学生讲解有关认识学习和做好事的行为标准及其社会意义,鼓励他们向英雄学习。结果这些学生在帮助别人,集体服务等都较以前有所提高 。因此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律已正已的良好行为来影响孩子。

2.1.3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觉不到快乐,也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感情冷淡甚至出现争吵等不良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注意自己的个性弱点,常常检查自己的情绪,只有宽容开朗的父母才能宽容的去理解孩子,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中成长。

2.2 沟通时的具体对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每位父母都想要达到的,试着做做以下几点,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2.1 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童真的世界是最美的,家长是否也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非常重要。有位父亲看书时太困,睡着了,连眼镜都没来得及摘。醒来后,女儿问他,为什么睡觉时还戴眼镜,这位父亲灵机一动,诙谐地说:“爸爸做梦也在看书,不戴眼镜看不清字呀!”同时,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最宝贵的财富,家长们要有耐心的诱导和解释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提问。

2.2.2 给孩子精心的时刻,定期用专门时间倾听孩子或与孩子做游戏,精心时刻并不需要你去某些特别的地方。而是给予孩子全心的关注,必须包括愉快、充满爱的眼神接触。用关爱的眼神直视孩子是一种很有力的沟通方式,能将你的爱传到孩子的心中。 这样孩子对你的信任感会越来越深。他会向你袒露内心世界,让你知道他对事物的看法和他的感受。同时,在和孩子说话时,仔细地把他的话听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场。而尽量不要用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说话。

2.2.3 体会孩子的感受。在管教孩子的同时,也应该适时的理解和同情孩子。管教也是一种爱的方式,若孩子觉得被爱,则管教起来比较容易。当孩子遇到难过的事情时,家长不能仅仅是告诉他要“坚强点”,而是要从他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压力和不好的情绪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加在孩子的身上。

2.2.4 了解孩子的发展,不要尽说些他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他达不到的要求。很多家长在说话时,比较多地从“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接受”。常常忽视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容量、心理特点、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背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且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当孩子提出问题时,要先了解其真正含意。这样,孩子在觉得受到尊重的同时,也会异常开心。

2.2.5 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激活孩子的思维创新,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观察生活中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198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加拿大著名化学家波拉尼,就是在父亲教他可以自我创新的绘画时起开始激发了他的创新思维。小孩在绘画中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家长们在日常接触中发现小孩在某方面的特长并加以引导。

2.2.6 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要学会变通。如果孩子成绩下滑了,您应该先分析一下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交谈,让他明白您的忧心与关心,而不是责骂和训斥。如果是“小霸王”,您可以让他试着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玩具、零食,他一旦感触到友谊和分享换来更多的东西和快乐,自然会改掉这个陋习。对于一些不适合直接同孩子当面说的话题,可采取留举例子、读文章等方式进行沟通。有位妈妈在儿子考试考砸后,一边讲笑话开导他,一边告诉他“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寓理于趣的回答,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有益的教育。

第7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

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回家途中撞上同向骑电动车的张某。他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又再次撞伤行人。药家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作为军人的父亲对他的管教非常严厉,他经常遭受父母的打骂甚至被关在地下室里。药家鑫的父亲在微博中反省:“我平时管教孩子过于严厉,令孩子在犯错之后害怕面对,不懂处理,最终酿成大错。”这种害怕犯错害怕承担的心理,可能就是药家鑫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资料证明,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在身高、体重、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明显落后,普遍存在焦虑、自卑、自闭、任性、多动、自控力差、有依赖性等问题,被专家称为“父爱缺乏综合征”。

美、英、德等国的一些研究发现,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愈大,并且对男孩的影响更为严重。

有统计数据表明,生长在缺乏父爱的家庭,男孩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是女孩的1~3倍。尤其令人深省的是,在那些双亲均在但父爱缺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美国婚姻问题专家道格拉斯所作的统计还显示:小时候患“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孩子与那些享受到充分父爱的孩子比较,他们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

父爱为何会缺席?

“我们一个月开一次家长会,中间还有观摩课,但来的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家长。”河南郑州一所幼儿园负责人说,他们给家长发短信,希望爸爸也能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可惜收效不大。很多爸爸的回答基本上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忙”。

其实,在中国家庭中,父爱缺席现象普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20多年研究,连续7年做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回答“你如果有心事和烦恼找谁诉说”这个问题时,美、日、韩三国的高中生都把父亲和母亲放在前5位,而中国高中生只把母亲放在前5位,父亲不在其中,甚至还排在网友之后。

很多父亲以要养家没有时间带孩子为借口不管孩子,实际上是父亲本身认为带孩子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有这样的想法后会愈发没有时间。而欧美的父亲同样要带孩子,他们有的甚至比妈妈还要忙碌,但很多父亲多会拿出大量时间来教育孩子。如果父亲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事,即使再忙碌也会有时间。对于父亲养家,这本身是爱心和责任感的体现,但是父亲在职场上忙碌并不代表母亲不忙碌,父亲的职责从来不是只有挣钱,其职责比养家要丰富得多。

“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家庭分工模式,是从几千年前流传下来,根深蒂固。男人们从小就受到承担家庭、社会责任这样的教育,而女人在工作、结婚、生子之后,渐渐地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家庭。多数家庭中,男性收入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庭的中流砥柱,空余时间非常少,陪伴孩子的时间自然也被缩减掉了。

但是,社会在进步,“男主外女主内”的为父之道观念已经走向衰落,以忙为借口忽视孩子,就是忽视了父亲的教养职责和为父之道。另外,父亲单纯凭借其权威实施教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平等正成为家庭关系的主旋律。

追根究底,父教缺失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在传统父道观念日渐衰落、崩塌的同时,一种新的父道观念并未能及时补位从而使父教处于一种缺失状态,这一切都亟需一种新的父教观念及时形成并发挥作用。

最好的爱是陪伴

浙江宁波某幼儿园曾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屡屡缺席,让不少孩子开始患上“父爱缺乏综合征”。这所幼儿园为此组织发起了“父亲行动”,策划、组织开展诸如“父亲家长会”、“父亲沙龙”、“父亲义工”、“父亲助教”、“父子捕鱼”、“亲子运动会”、“好爸爸评选”等一系列让父亲与子女一起参与的活动,努力让每一位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做到“不缺席”。

治疗“父爱缺乏综合征”,关键是通过种种方式让缺席的父爱归位。父爱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十分重要,因为父亲往往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坚强的“后盾”。因此,父亲应尽早加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之中。

第8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

论文摘要: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教育孩子,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在家庭中如何让孩子与人相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分享,学会尊重,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的培养。同时,家长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从中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孩子在正确的教育下,健康茁壮成长。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步入社会集体生活,与同伴之间相处时,孩子感觉很难合群很不适应。因为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孩子就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独霸、任性等等形成了不良的性格。作为我们家长应该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从中让孩子:学会关爱、学会分享、学会尊重等等,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一、 如何让孩子学会关爱

爱是人类美好的一种情操,让孩子学会关爱将是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我们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关爱”的能力,让孩子懂得爱是双向交流,他们不仅有接受爱的权利,也应该回报爱,表达爱的义务。

(一) 营造良好氛围,播种爱的种子

教育来自于生活,更离不开家庭中最亲的人。从小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同时教育孩子回报给妈妈的爱也是我们孩子的义务。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就像妈妈的一面镜子,还记得那句广告语“妈妈洗脚吗?”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也应该积极播种爱的种子,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从小体会“爱”的真谛。心理学家罗伯特、班杜拉认为:孩子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得的,而孩子最常见,最直接模仿就是父母。

(二) 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关爱,了解爱是相互的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爱给的太多,让孩子不知道还要去关爱别人。有个妈妈随口喝了一瓶孩子手中的王老吉,孩子就哇哇大哭起来,要妈妈还他的王老吉,甚至让妈妈吐出来。看到孩子的情景,妈妈很无奈——是孩子的一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不,那么“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是父母的“极度关爱”“无限从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是孩子心中有自己没有别人。

父母教育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父母回家时,可以让孩子主动拿拖鞋,削苹果给父母吃。在吃饭时,可以让孩子给父母夹菜。在家里他们有享受爱的权利,同时也有自己应尽爱的义务。开始孩子的举动,父母可以加以表扬和鼓励,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习惯。爱是双向交流的,只有年幼的孩子学会关爱父母,才能在未来的时间里学会关爱他人

二、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分享是指孩子与他人在情感与物质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具有它的性质和目的。它的对立面就是“独占”、“独享”、“多占”。孩子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与人分享不是孩子自发的,而是有成人周围的人教给孩子怎么去做,久而久之才形成的。

(一)营造彼此之间分享的氛围,树立榜样

我们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机会也就更少。在幼儿园,要是自己喜欢的玩具都说是自己的,不让小朋友碰一下,把好的东西都占为己有,这种行为就是“独霸”。在家没有人会说他,都会让着孩子,觉得这是应该正常的,但孩子到了社会集体环境中就不行了。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之间的交往和感情。

榜样可以是父母,因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最亲最信任的人,是孩子模仿的重要对象。父母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当然,同伴也是孩子观察学习的榜样,如:小朋友生日拿来蛋糕,与同伴一起分享行为的典型例子让其他孩子学习,也会激发其他孩子向他学习。在家中,如果有两个孩子,但是只有一个西瓜,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让孩子分着吃。 转贴于

(二)告诉孩子你做的真好

孩子总喜欢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们有了分享行为时,家长就应及时鼓励、奖励、激励的方法来促进孩子的分享行为,他们就会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护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这样不仅能使孩子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教育,同时还有助于孩子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

三、如何让孩子学会尊重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尊重别人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善待。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固定的行为,有些行为如“喜欢插嘴”等,在大人看来很不喜欢,但这些却是孩子们最自然的表现。家长可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培养良好人格。

(一)首先,我们先应该尊重孩子

有个妈妈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教学环境。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给他转学,傍晚妈妈去接孩子,孩子却说:“妈妈,我一点都不开心,我想我原来的老师。”短短2个月,孩子又重返原来的幼儿园,妈妈很后悔当时的做法,希望回到属于他的幼儿园时,孩子还能找到自己的快乐!要得到孩子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要从关心孩子心理入手,只有孩子的心理受到尊重,关心、爱护,孩子才能学会尊重,关心、爱护周围的人。

(二)其次,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首先父母要做榜样,父母与他人交往时的行为、态度和方法,或多或少会渗透到孩子的言行中去。不用多费口舌,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就会模仿。例如:在家庭中,父母对长辈是否尊重,孝敬,对长辈是否使用尊称。与他人谈话时,是否放下手中的活,微笑的注视着对方。认真聆听对方说话而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等,如果父母时时注意,处处表率,这种无声的教育就会影响教育下一代。

(三)最后,让孩子尊重他人

教育孩子首先应从尊重父母做起。父母对孩子既养又育,投下了无法计算的情感,无论从何说起,孩子都应该尊重父母。其次,让孩子尊重同学,尊重比自己更小的人。同学或比自己小的人,同样应受到尊重,只有尊重、关心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关心尊重。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朋友,而人的一生最可贵的是朋友。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教育,更离不开家庭环境的教育。请家长放下手中的活,时间是不能用金钱去买,多留给我们孩子一些时间。只有我们家长用心教育,孩子才会更好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第9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新风的倡扬,也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

“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每个家庭的幸福。在现代社会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因此,父母与孩子间关系的融洽又是家庭和谐至关重要的一环。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快乐,才能积极向上。所以,父母应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

“亲子营造和谐,行动铸就未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迫切需求,人们提出了这样的口号。采用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互动施教形式,力求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使家长与孩子建立起浓厚的亲情,从而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构建和谐家庭目前存在的问题

1.文化含量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塑造孩子独立完善的人格品质,因此,营造家庭教育中的文化氛围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只顾自己打麻将、泡舞厅,甚至家里的客厅成了牌友聚会的场所。这样的家庭环境缺少了文化的支撑,家庭教育必然苍白乏力,家庭和谐也就缺少了根本的基石。

2.共同时间的缺失。

当今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那些只顾忙着挣钱,忙着官场追逐,忙着应酬的为人父母者,舍不得将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很少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没有共同时间,也就无法倾听孩子的心声,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更看不清孩子成长的脚步,当然也无法随时拨正孩子前进的方向。可以这么说,没有共同时间的家庭是虚拟的家庭,没有共同时间的亲子关系,便失去相互沟通、分享快乐的土壤和阳光。家长一般重视在金钱支配上精打细算,但在家庭生活时间安排上,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却很少顾及。

在美国的一个家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因整日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以至于孩子长期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有一天,父亲刚回家就又要出门,孩子问父亲:“爸爸,您一小时能赚多少钱?”“10美元,孩子。”父亲得意地回答。孩子想了想,用恳求的语气问:“爸爸,我想用10美元买您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吗?”可见,孩子多么渴望与父母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玩乐,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3.情感支持的缺失。

情感支持是家庭稳固的基础,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源泉,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有一个瘸腿的小男孩,他常常自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有一次,父亲要几个孩子每人栽一棵树,并且说,谁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礼物。由于自卑,小男孩决定放弃。于是,在给树苗浇了一两次水后,他就再也没有管过那棵树。出乎意料的是,小男孩的树苗却比其他孩子的长得更好。父亲给他买了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并且称赞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植物家。从此,小男孩变得自信乐观了。终于有一天,他发现父亲一直在偷偷地护育着自己的那棵小树……几十年过去了,那个小男孩没有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多给孩子一点自信和勇气,多给孩子一点支持和鼓励,这是孩子的精神力量所在,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所在,也是父母健康心态的具体表现。而在很多家庭中,这种情感支持是极其缺乏的。

4.家庭民主的缺失。

为什么在不少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难以沟通,缺少共同语言?为什么家庭悲剧时有发生?其根源也许在于家庭中缺乏民主,缺乏平等的亲子关系,做父母的不能以权威的姿态与孩子说话,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一条生物链,而在一些家庭里,也有这么一条无形的链。一个孩子说:在家里,我怕爸爸,爸爸屈从妈妈,妈妈尊敬外婆,而外婆总是宠着我。因此,我既是最小的,也是最大的。一个初一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父母:我的父母是权威的象征,使人不敢冒犯。他们常常拿出“镇山法宝”――“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管”来回绝我。“没大没小”“没分寸”等压制性很强的话,经常挂在妈妈的嘴边。当我真诚地提出要与妈妈做朋友时,妈妈感觉这好像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亲子互动的过程。家长在家庭中角色不是裁判,不是警察,而应该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朋友。

二、构建和谐家庭要做到几个转变

1.父母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观念上看,父母是教育者,子女是受教育者,但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我们说,父母也应该是受教育者,父母和孩子应该共同学习。特别是在知识爆炸、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提倡父母加强学习,包括向孩子学习。在孩子面前,父母不应以教育者自居。家长只有在能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够教育好孩子。

2.亲子关系的转变。

传统落后的亲子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非民主型亲子关系,使父母不能与孩子成为朋友,不能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向孩子学习,不能理解、倾听、鼓励孩子,不能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孩子只有“听话”的权利,没有与父母“对话”的自由。亲子教育是以血缘为纽带将父母与孩子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它重亲情,重平等,重兴趣,重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由“听话”向“对话”转变,使家庭亲子关系由居高临下向民主平等转变。

3.教育方式的转变。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取的是“灌输式”教育模式,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是我问你答,我讲你听。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r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因此而缺乏情感交流,使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往往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所倡导的是随时随地的“滴渗式”教育模式,力求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轻松美好氛围里,汲取知识的营养,接受爱的熏陶。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孩子积极、开朗、乐观的情绪,创造出快乐的家庭气氛,使父母与孩子问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感情、兴趣、爱好、谈吐等达到默契,彼此间能自然而亲切地交流,从而相处融洽,家庭中也因此而充满温暖感。

4.教育内容的转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