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行政论文范文

幼儿园行政论文精选(九篇)

幼儿园行政论文

第1篇:幼儿园行政论文范文

学前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总体构想,也是历次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在学前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幼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幼儿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众所周知,我国教育系统中,城乡教育差距仍然十分大、民族聚居区与汉族聚居区的教育质量的差距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师资力量悬殊过大。当前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成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跟踪访谈和深度访谈的结果分析,得知他们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除了受外在的很多客观因素制约以外,也有其主观因素的制约,并且其主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一切使得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陷入重重困境,始终难以突破;进而影响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学前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推进,制约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与速度。因此研究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种种困窘,并为之寻求其解蔽路径尤显其紧迫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现实困窘

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非常缓慢、薄弱,其中一个极为关键、核心在于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形成。谈到幼儿教师的课程开发,就不可避免的直接涉及幼儿教师开发什么、怎么开发的两大聚焦问题:其一,开发什么,即幼儿教师课程资源,就必须搞清楚何谓幼儿课程资源;其二,怎么开发,即开发出来的载体及其实施应用的过程。课程资源是有可能进入课程活动,或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一切。范蔚教授更加明确指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由此可推,幼儿园课程资源也就是凡是具有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教育价值的、能够进入幼儿园课程、与其教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总和。具体来说,既包括了能直接转化成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资源、也包括对所有幼儿园课程的各种条件性支撑性的服务资源。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质即其开发产品的过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及其实施运用产品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出的产品主要体现为“幼儿园课程”,尤其是“幼儿园园本课程”,这里的幼儿园课程既包括有形的载体也包括无形的载体,是一种广义的课程观。幼儿园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来源于幼儿的活动与经验,以及与幼儿生活、活动紧密相关的大自然、大社会等。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云南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大民族省份。在贵州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可供幼儿园开发利用。如苗族、侗族等村寨的文物古迹,独特的建筑风格、地方自然、人文景观;有丰富的民间传说、歌谣等;课题组对毕节黔东南州、黔南州、安顺、毕节等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课题组共发出问卷1060份,回收有效问卷992份,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最显著的一大难题: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本身能力素养的缺失,致使他们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利用方面力不从心,陷入困境、深感迷茫。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现实困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理解与运用存在偏差

在21世纪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和教育部最近几年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指导性文件等。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对这些政策和文件的解读、理解与运用极大影响他们的幼儿教育观念、行为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幼儿园教师从文本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过程,需要一个认真、务实、准确到位的理解、运用过程。根据课题组的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分析得知:广大农村幼教工作者对这些政策、指导性文件的理解、实施情况十分堪忧。农村幼教工作者大致由三大人群组成:第一类,毕业于师范院校或者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第二类,小学转岗教师;第三类,聘用的代课教师和保育员。第一类幼儿教师人群较少,这类幼儿教师有少数人读过、钻研过这些政策文件,并且大多数是来自于大学教师和短期培训者的介绍、解读,而不是亲自解读和钻研。第二类和第三类幼儿教师群体几乎没有读过、甚至没有听过,不知这些政策文件为何物。作为一个赋予很大自的幼儿工作者,对学前教育领域最前沿、指导性的政策文件不能达到懂、透、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行为和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幼儿园课程开发能力又是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这些政策文件很多详细内容的规定对我们一线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起着直接性指导作用,由于篇幅的限定,在此就不一一举例描述。

(二)缺乏以科学的人本主义儿童观为课程开发理念导向

农村幼儿教师群体中的第一类群体,虽然具备一定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素养,但缺乏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幼儿园课程开发实践;第二类群体十分重视小学化的读写算等知识的传授,甚至以小学低年级、一二册的教材作为幼儿园的课程,以小学化教育思想的儿童观为指导;第三类群体大多数即不具备师范专业的理论素养、也没有经过岗前、岗后的培训,也不具备相应育儿实践经验与能力;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看管、照顾护理学前儿童的工作者,谈不上科学的育儿观。第二类和第三类群体的幼教工作者基本上不能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能以儿童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经验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儿童观为指导思想,因此也就谈不上对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三)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薄弱

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薄弱首先主要表现于:他们没有课程资源的概念和收集相关课程资源的自觉性。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认为教材就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甚至是唯一课程资源;个别好一点的农村幼儿园,在自我能力范围内开发一少数浅层次的园内有形资源,究竟什么是课程资源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存在偏差或错位的现象。对于什么是课程资源,在本文前面内容中有明确阐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对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的自觉收集、整理归类、然后对其赋予教育价值,进行编排、组织设计并实施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幼儿园课程开发与运用的过程。可是,这些幼儿教师在这些方面都缺乏一种高度的自觉性、甚或说责任感;对课程资源的认知不到位,因此其幼儿园课程开发意识十分淡薄。其次,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课程开发能力的知识基础。从前面的幼儿教师群体来源可知:第一类教师群体缺少一些实践性的智慧知识,同时也不能自觉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第二类群体缺乏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专业不对口,尤其是第三类幼儿教师群体,如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学前游戏指导理论与实践等理论素养、保教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素养等几乎一无所知。这三类教师群体都十分缺乏课程本身的理论与实践素养。对什么是课程、课程构成的基本要素、课程资源、课程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几乎不能科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众所周知,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形成。由此可见,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极端低下、低效的现象十分严重。另外,课程管理制度困境:高度集中的集权化课程管理。在幼儿园课程管理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形成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贵州省教育厅也明确规定严禁地方教育局统一指定幼儿园教材、甚至不能发放幼儿园教材。但是在某些地方并未真正落实到位,有些地方教育局统一指定使用某个出版社的教材。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几乎很少制定相应政策、规章制度来鼓励、支持、规范、指导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也没有相应课程开发的专项资金或奖励资助资金。高度集中化的课程管理制度及其配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幼儿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的自觉开发与利用,进而阻碍了他们的课程意识的唤醒、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

三、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解蔽路径

(一)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对静态政策文件文本的动态理解实施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1979)将课程分为5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教师理解的课程、教师运作的课程和儿童获得的课程”。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运用丰富的民间文化进行自主开发幼儿园课程的过程正是对古德莱德课程层次观的运用和体现。借助古德莱德的课程五层次理论对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文本进行解读、领悟、实施、最后到学生获得的经验;此过程也是从静态到动态、从理论到实践运行的转变过程。通过多种途径、层层深入的推进,将政策文件中蕴含的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专业能力,从而指导幼儿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先从国家、教育部、地方相关政策和指导性文件进行课程开发的整体构想(理想的课程);再到教师结合园内园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实况编制幼儿园课程(正式的课程);在此基础上,遵循本园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正式的课程进行备课(教师理解的课程);再把教师理解课程根据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情景灵活运用其中,就成为了教师实际运作实施的课程;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儿童最终体验和获得的一切就是儿童获得(经验)的课程。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自觉借助外界各种途径,具体包括各种培训、各种现代信息载体、民间艺人、家长的借力等,自主学习与反思,只有这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去做中学、做中保教、保教学合一,方可真正落实国家、教育部的学前教育政策方针和指导性文件,最终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也才能避免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对国家政策文件的浅层次模糊性的理解、或者仅停于此,没有真正的行为发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儿童、教师、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二)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通过课题组对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知识结构的调研得知,大多数教师认为唯教材即知识的来源或主要来源,表现出他们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封闭性、老化性。保教相结合是幼儿教育的中心工作,其教育活动内容必须面向儿童完整的生活、面向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具有启蒙性、综合性、完整性等,因此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必须是完整的、综合的、开放的。也只有完整的、开放的、综合的知识结构与内容,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开发幼儿园课程。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除了能对国家政策文件正确的理解与运作外,还必须自觉学习与反思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的本体性知识,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游戏指导理论与实践等条件性的知识,广博的地方性知识(园内外的自然地理、人文社科、民俗文化等),课程理论与实践性的知识(课程观、课程资源观、课程设计、课程构成要素等)、现代信息化的知识与技术等。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主动学习、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方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

(三)培养科研型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善于开拓创新、增强教育实践智慧的幼儿教师,是时代的急切需求与呼唤,也才能为幼儿开发适切的、广阔开放的、综合的课程,也才能为幼儿提供开放的、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为其提供自助餐式的课程菜谱。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却自卑地认为“我们哪是科研的料,科研是专家们干的事,我们能够教会幼儿基本读、写、算,看管照顾好幼儿就够了”。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明确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做科研并非是专家的特有权,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科研者。幼儿教师也不例外,照样可成为科研性的幼儿教师。因此,农村幼儿教师对“科研”应有正确认知、唤醒自己的科研意识、践行科研行为,通过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经验、自觉反思就会使自我成长为实践型的科研者。就从教师自身层面来讲,农村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善于反思、勤于反思、好读书、多读书、活读书、勤写作、善写作、善于收集、整理、分析身边具有教育价值的园内外各种资源,让其走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等途径与策略,进而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在科研思想上的瓶颈和实践中的困惑。

(四)政府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

第2篇:幼儿园行政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奖补;教育公平

[作者简介]赵俊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专业2010级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中图分类号]G6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219-05

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民办幼儿园以异军突起之势迅猛发展。到2009年底,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在全国幼儿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65%,一跃成为幼儿园的主体,学前教育事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面对占领半壁江山有余的民办幼儿园。国家看到民办幼儿园在整个学前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公办民办并举”的战略方针。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2011年9月,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印发《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安排“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用于扶持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发展。随后各地根据中央的指导文件,也相应制定和实施适合本地区的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如此全国性地向民办幼儿园提供公共财政支持,在我国历史上尚属第一次,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时代意义。但在高兴之余,也应看到我国在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的问题上,我们的经验尚不足,对于扶持的标准是什么?扶持的内容包括什么?、扶持过程中由谁来监管?如何监管?以及扶持的效果和影响如何等都有待深入研究。

在国外的文献中,对包括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在内的私立学校进行财政资助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如为择校(school choice)而实行的教育券(JohnF.Witte,2000;Ronald J.Daniels and Michael J.Trebilcock,2005)、“公校私营”办学模式的特许学校(Brian Gill,,et al.,2007)。以上两种利用公共财政来资助私立学校的举措共同指向了一种家庭选择政策(family—choice policies),即利用家长的选择权来促进私立学校的发展。还有一些为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提供交通服务,教科书等。但以美国为例的私立学前教育机构与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的生源结构与我国的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生源结构有很大的区别,且美国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大约有三分之二是非营利性质的(庞丽娟,2011:8)。这些本质性的差别决定了国外的公共财政支助经验对我国民办幼儿园扶持的作用是有限的。

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有学者详细论述了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的理由以及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的模式以及各种不同的资助政策(吴华、胡威,2012.4)。从高于政府扶持民办学校的角度,阐述了民办学校与政府的合作的基础和路径(周海涛,2012)。也有研究谈及各地扶持民办幼儿园经验(庞丽娟,2012:115、157、268)以及专门论及地方政府鼓励社会资金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经验(曾晓东等,2011:151)。相对而言,有关我国扶持民办学前教育事业的文献甚少,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在理论以及经验的基础上论述有关扶持民办教育的情况居多,缺乏来自基层的实证数据。

本研究利用在西部S县所获得的微观数据分析地方政府对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的具体情况,探究政府对民办幼儿园奖补的依据,按照如此的奖补标准会给民办幼儿园发展带来一些什么影响等问题。

二、研究设计说明

S县地处西部某省的中部,管辖13个乡镇,198个行政村,总人口为68万人,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89.43亿元,财政收入10.91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9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049元。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有学前教育机构286所,其中幼儿园21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学校办幼儿园46所,民办幼儿园163所),学前班76个。全县3-5岁幼儿为15768人,入园幼儿人数为1419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9.99%。

选取S县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出于:(1)S县位于西部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同时由于政府的努力,积极推进了一批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全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在该省各县的中等偏上,教育水平也处于该省的中上水平,这在西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2)由于S县财政对学前教育投入有限,大量民办幼儿园孕育而生,形成了民办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结构模式,这种结构类型在西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

本研究试图通过考察县级政府对民办幼儿园奖补的现状来窥见当前国家扶持民办幼儿园可能存在的问题。国家对民办幼儿园的奖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政策实施过程。为了更好了解县一级民办幼儿园奖补政策标准。有必要将中央以及省一级的文件进行呈现。

中央下发的民办幼儿园奖补指导文件中详细说明了中央下拨“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的意图是用于扶持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发展。在奖补的标准上,只提到“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与办园质量、收费水平、在园幼儿数等挂钩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具体办法”,实则将制定奖补标准的任务下放给地方。

省级部门在参照中央文件的基础上也制定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办法,在《下达2012年学前教育奖补类专项资金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扶持民办幼儿园的思路:有大、中、小班各一个班且在园幼儿60人以上的民办幼儿园,至少有大、中、小班各1个班且在园幼儿90人以上的民办城镇幼儿园,至少有大、中、小班各两个班且在园幼儿180人以上的民办城市幼儿园,给予重点支持。

在张弛有度的上级文件中,S县在2012年12月下旬制定了奖补资金分配方案,奖补对象的基本条件是在2012年的县教育统计年报中正式登记注册的合法民办幼儿园。奖补的标准被分为两个维度:第一是规模,第二是幼儿园等级。规模的评定指标是在园人数,等级的评定指标是该县教育部门对全县幼儿园评估采取的评估等级标准,一共包括6个等级,即市级示范园、县级示范园、县一类幼儿园、县二类幼儿园、县三类幼儿园、不定类幼儿园。教育局部门首先将全县合法的163所民办幼儿园按照在园人数多少排列,将少于60名在园幼儿的民办幼儿园名单剔除后,符合规模标准的民办幼儿园一共是76所,然后按照以下的标准实行奖补:

幼儿人数在60-100人的幼儿园。每所2万元,共有45所民办幼儿园符合条件;

幼儿人数在101~200人的幼儿园,每所2,5万元,共有23所民办幼儿园符合条件;

幼儿人数在201人以上的幼儿园,每所3万元,共有8所民办幼儿园符合条件。

其次,在确定下来的76所民办幼儿园中,实行幼儿园等级奖补计划,2011年评上市级示范园的民办幼儿园,每所扶持3.5万元,2012年申报市示范园的幼儿园,每所扶持1.5万元;在全县幼儿园登记评估中,获得县级示范园的民办幼儿园,每所扶持1.5万元。被评为县一类幼儿园的,每所扶持0.5万元。对符合以上办学规模的幼儿园,在办园等级未达到县级二类以上的在同级奖补资金中核减0.5万元;申请变更办园场地目前还在整改中的幼儿园,核减0.5万元;日常管理不到位的幼儿园核减0.5万元。

通过对民办幼儿园奖补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央将奖补标准下放给地方,省级政府制定了以规模为首要条件的奖补标准,县级教育部门则在省级以规模首要条件的奖补标准基础上,增加一项等级标准,最终形成了以规模为主、等级考核为辅的奖补标准。从经验上分析,以规模为首要标准奖补民办幼儿园,可以看出基层制度设计过程中的一种出于让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受惠最大化的初衷,看起来更为公平,避免了单从幼儿园质量来考虑的奖补而造成民办幼儿园“马太效应”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考虑到质量,有助于将民办幼儿园纳入教育部门的日常管理范围。但以上的分析,只是一种经验上的说明,为了更好地揭示财政奖补对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影响,还需用严格的实证数据印证。

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奖补属于公共财政的分配范畴,当社会以制度的方式来分配资源,那么必然涉及一个重要的话题:什么样的分配才是合理的?在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下,国家利用户籍制度将城市和农村截然分开,实行以城市工业化发展为主,农村供养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性逐渐暴露出来,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矛盾的加剧。为此国家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便是为了缓和城乡之间的矛盾而作出的决策。在这一背景下去看待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以及国家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政策,是通过再次分配来缓和教育层面上的城乡之间的矛盾。从经验来看,县城内的民办幼儿园明显好于乡镇所在地的民办幼儿园,而乡镇所在地的民办幼儿园又优于村庄中的民办幼儿园。由于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的存在,政府公共财政分配在地区之间的倾向性便成为衡量分配是否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本研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理位置,引入地区变量,将民办幼儿园所在地分为县城、乡镇、村庄,以便更好考察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政策是否准备缓和教育层面上的城乡矛盾。具体来说,首先从地方政府制定的奖补标准出发,考察民办幼儿园在城乡之间的规模格局和质量格局。在此基础上。再来考察民办幼儿园的扶持政策对城乡之间的民办幼儿园带来的影响。根据以上的研究目标,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研究假设:

1.为了探究民办幼儿园所在地与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关系,提出假设(1):民办幼儿园的所在地与民办幼儿园的评估等级有相关差异。

2.为了探究民办幼儿园所在地与办学规模的关系,提出假设(2):民办幼儿园所在地与民办幼儿园规模大小有相关差异。

3.为了探究政府的扶持政策对城乡之间的民办幼儿园带来的影响,提出假设(3):县城、乡镇和村庄三个地区的民办幼儿园奖补金额不是全部相同。

三、奖补资金分配的分析

(一)S县学前教育机构的描述性统计

全县286所学前教育机构中,县城的学前教育机构有48所,占学前教育机构总数的16.8%;乡镇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有37所,占学前教育机构总数的12.9%。村庄的学前教育机构有201所。占全县学前教育机构总数的70.3%。民办幼儿园在各级区域的分布也出现分布于村庄民办幼儿园居多(102所),其次是县城民办幼儿园(35所),乡镇民办幼儿园(26所)次之县城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全县163所民办幼儿园中,有76所民办幼儿园获得了奖补,占民办幼儿园的总数的46.6%,受益幼儿为9129人,全县民办幼儿园幼儿数量为13030人。受益幼儿数量占民办幼儿园幼儿总数的70%,惠及幼儿人数较多。76所被奖补民办幼儿园在全县幼儿园的分布情况如下:13所分布在县城,22所分布在乡镇,41所分布在村庄。

(二)奖补金额分配的分析

1.假设(1)的检验分析:民办幼儿园的所在地与民办幼儿园的评估等级有相关差异

本研究将该县幼儿园的评估等级作为衡量质量的指标,因而在民办幼儿园所在地域民办幼儿园评估等级之间的关系考察中涉及两个变量,一个是民办幼儿园所在地,一个是民办幼儿园的评估等级,民办幼儿园所在地共有3个类别水平:县城、乡镇、村庄;通过评估,全县幼儿园的质量被分为6个等级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市级示范园、县级示范园、县一类幼儿园、县二类幼儿园、县三类幼儿园,不定类幼儿园。

通过采用列联相关的统计分析,民办幼儿园中获得市级示范园的有3所,获得县级示范园的有7所,属于县一类幼儿园的有36所,属于县二类幼儿园的有90所,属于县三类幼儿园的有15所。其余12所被定为不定类幼儿园。从民办幼儿园所在地来看,获得奖补的幼儿园中,县城的民办幼儿园占35所,乡镇所在地的民办幼儿园占26所,村庄所在地的幼儿园占102所。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earson Chi-Square值等于53.941,在自由度等于10时。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p=0.00),从列联相关系数表得出,列联相关系数C等于0.499,p等于0.000,小于0.05,其显著的概率值与Pearson Chi-Square所呈现的概率值相同。说明民办幼儿园所在地域民办幼儿园的评估等级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呈现出越在县城的民办幼儿园评估等级越高,越靠近村庄的民办幼儿园评估等级越低的趋势。

2.假设(2)的检验分析:不同地区的民办幼儿园规模大小有差异

考察不同地区民办幼儿园规模大小的差异,目的在于用幼儿园规模大小作为奖补的首要标准会给村庄民办幼儿园带来的影响。以上假设基于这样的认识,如果村庄民办幼儿园规模以少于60人的规模居多的话。那么可以假设以规模作为奖补标准。就会造成村庄民办幼儿园的挤出效应。为考察不同地区民办幼儿园规模大小的差异,将两个变量,地区(县城、乡镇、村庄)与规模(60人以下、60-100人、100-200人、200人以上)进行列联相关,从结果看出,60人以下的民办幼儿园有78所,60-100人之间的民办幼儿园有53所,100-200人之间的民办幼儿园有24所,200人以上的民办幼儿园有8所。通过卡方检验,Pearson Chi-Square值等于38.913,在自由度等于6时,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p=0.00),列联相关系数C等于0.439,p等于0.000,小于0.05,其显著的概率值与PearsonChi-Square所呈现的概率值相同。说明民办幼儿园所在地与民办幼儿园的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呈现出越在县城的民办幼儿园规模越大,越靠近村庄的民办幼儿园规模越小的趋势。

从以上两个研究假设出发的推断统计数据看出,民办幼儿园所在地与民办幼儿园的规模存在相关,民办幼儿园所在地与民办幼儿园的等级存在相关。县城的民办幼儿园具有规模大、质量好的特点,而村庄的民办幼儿园则表现出规模小,质量低的特点,乡镇民办幼儿园的规模与质量居两者中间。

3.假设(3)的检验分析:县城、乡镇和村庄三个地区的民办幼儿园奖补金额不是全部相同

以受奖补民办幼儿园所在地为自变量,以受奖补金额为因变量,考察76所获得奖补金额的民办幼儿园其奖补金额获得是否具有地域差异。从方差分析的描述统计来看,76所获得奖补的民办幼儿园中,位于县城的有13所,位于乡镇的有22所,位于村庄的有41所。在县城的民办幼儿园每所幼儿园平均获得的奖补金额是4.46万元,乡镇的民办幼儿园平均每所可获得的奖补金额是2.70万元,村庄幼儿园每所可获得的奖补金额是2.68万元。获得最大奖补金额8万元的民办幼儿园位于县城,获得最小金额2万元的民办幼儿园位于乡镇和村庄。

从方差分析结果表看出,不同地区的民办幼儿园在获奖金额的比较上,存在显著的差异(F值为25.612,p=.000,大于0.05)。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奖补金额的F值为42.022,p=0.000,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接受零假设,表示样本的方差差异显著,即违背方差齐性假定。因此在事后比较中,采用Dunnett’T3进行多重事后比较,结果得出所在地为县城的民办幼儿园奖补金额与所在地为乡镇的民办幼儿园的奖补金额有显著差异,平均差异值为1,.57(p=0.044,小于0.05),县城所在地民办幼儿园奖补金额高于乡镇:所在地为县城的民办幼儿园奖补金额与所在地为村庄的民办幼儿园奖补金额存在差异,平均差异值为2.352(p=0.007,小于0.05),县城所在地的民办幼儿园奖补金额高于村庄:所在地为乡镇的获得奖补民办幼儿园奖补金额与村庄民办幼儿园获得奖补金额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差异值0.595,(p=0.005,小于0.051,乡镇所在地民办幼儿园获得奖补金额高于村庄。

四、结果与讨论

总的来看。县城、乡镇、村庄三个地区之间的幼儿园质量都存在显著差异;县城、乡镇、村庄三个地区之间的幼儿园规模大小也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质量和幼儿园规模两者出现的地区差异。推断其可能的原因可以归属到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体制以及城镇化运动之上。“城乡体制体现的是城乡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城乡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权利不平等、人口流动停滞、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等级关系特性”(陆学艺,2010:257)。单从资源配置来说,“国家不但把绝大部分公共资源配置给城市,而且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将农村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平调,建构了城市支配和剥夺农村但又严重依赖农村的城乡关系格局,城市成了国家的‘利益核心”’(陆学艺,2010:258)。县城、乡镇和村庄三者之间的幼儿园质量存在的差异正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体现。因而县城的学前教育资源明显好于乡镇和村庄;乡镇是乡镇政府的所在地,自农村税费取消后。虽然农已不养政,乡镇一级政府失去了财政来源,但乡镇仍是乡镇政府以及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聚集地,加上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一个趋势是把村办教育撤并集中到乡镇,因而乡镇一级教育能得到政府部门的重点扶持,那么位于乡镇学前教育机构质量也就好于村庄。

城市化的推进,农民逐渐离开他们的村落,向城镇、县城、大城市集中,成为一个总的趋势。大规模的务工人员进入城镇,导致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增大,从而表现出县城、乡镇与村庄三个不同地区民办幼儿园规模存在显著差异的特点。而事实上,若将民办幼儿园的规模与质量两者综合起来考虑,会发现民办幼儿园的规模与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因为民办幼儿园有营利的特性。民办幼儿园投资人的利润完全来源于幼儿所上交的费用,民办幼儿园规模越大,获利越多,只有获利多的民办幼儿园才有可能拿出资金来改善办学质量。

第3篇:幼儿园行政论文范文

[关键词]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 幼儿园政策法规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沈跃珊(1967- ),男,黑龙江林口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5512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150-02

一、改革“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的必要性

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是介于本科以上层次的研究型与中等专业层次的技能型教师之间,兼具研究能力与较强从教技能的幼儿园教师。而培养专科层次幼儿教师的学校大多又是近几年在原有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基础上升格而成的,这些院校在课程建设上还不够成熟,学科建设还不够完整。在已开设的各门课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也应该重新审视,加以完善。对“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理由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选择内容相对滞后、课程实施方法缺少创新、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目前,课程教学的普遍情况是:遵循着固定的教材和确定的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学校一般都将其作为典型的理论课进行组织教学;课时分配相对较少;评价方式或采用笔答考试,或采用简单的考查方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提高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水平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国家制定的幼儿教师62条专业标准中,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就有2条,它们分别是:《专业标准》第二部分基本内容“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中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发展知识”领域中的“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3.幼儿园教师的政策法规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漠导致幼儿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因幼儿园教师法律意识的淡漠导致教师暴力对待幼儿事件屡次发生;因教师政策法规水平低和自身业务素质差导致对幼儿教育政策的基本思想理解偏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甚至于教育活动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却是有害于其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三个理由,对现行的“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必须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模式、课程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将其建设成目标更准确、内容更全新、方法更科学、评价更有效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的确定:彰显培养法治意识与对未来工作的指导性

课程目标要体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发展、社会需求、科学发展而制定。新课程改革又将课程目标确定为“三维目标”。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学前专业课程采用以上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对于学生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更好地把握三个维度目标具有前瞻与引导意义。

“幼儿园政策法规”是一门帮助学生形成依法治教意识和指导学生未来工作的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课程具体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有关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教育、卫生保健、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律与法规方面的知识。能运用国家的政策、法律与法规指导自己的幼儿教育工作,运用相关知识正确处理幼儿园出现的有关教育、安全、健康、经费、用人、法律纠纷等方面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典型案例,并学会通过合作、研讨等方式,运用幼儿园政策法规知识去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善于多渠道收集有关幼儿园的政策法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国家政策、法规习惯的养成;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幼儿教师。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突出实用与适时更新的特点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不应是学科内容和结构,而应体现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内容不应是完全预定的,而应随着学生变化而改变。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策意识和法律观念,掌握有利于指导未来幼儿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知识,使学生发展成为政策水平高、法律意识强、依法施教的幼儿教师。依据这一核心思想,该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突出如下特点:

1.选择对未来工作最具指导性的内容。我国当前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办幼儿教育的形势不会改变,因此,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必将会成为社会力量办园的主力军。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把学生放在未来普通幼儿教师和幼儿园举办者双重位置上来考虑的,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依政策、按法律要求去做好幼儿教师、办好幼儿园,课程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的选择更加突出对未来工作的指导性,主要选择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与资产、教育工作、卫生保健工作、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工作等多方面内容。

2.设置开放性的课程内容体系架构。从上面选择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课程不是以某一部或某几部、或全部政策法规文件为课程内容,而是将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与资产、教育工作、卫生保健工作、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工作这八个方面作为基本的知识架构。具体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内容可根据知识架构的需要作必要的充实与删减,不追求每部政策法规文件的完整性。

3.适时更新课程内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与发展的过程,新的内容不断出台,按照政策法规课程开放的知识体系架构可适时将新的政策、法律、法规内容补充进来。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都可以及时补充到课程之中。

四、课程实施的模式:体现知识运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理念

本课程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突出运用与探究的“六步合作学习模式”。

1.典型案例引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意义幼儿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案例,设计能够突出本教学内容的认知、应用与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本堂课学习活动。通过典型案例的选择、恰当问题的设计指导学生学习,来体现教师与全体学生的首次合作。

2.提供学习材料或材料获取途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首次合作,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明确将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通过指明本堂课学习的教材内容或讲义内容,为学生提供较完整的学习材料,亦或提供能够获取相关内容的网络环境、图书资料等途径,实现与全体学生的第二次合作。

3.阅读、分析学习材料,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分工阅读(为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讨论分析找出能够解决案例中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教师在此环节要深入各小组中,做个别指导,来体现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合作学习。

4.交流、评价、考核。各小组指定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对汇报的答案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并做考核评分。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解决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并作评价与考核。

5.新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案例,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去分析案例,促进知识进一步的运用,以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6.课下形成案例分析材料。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本堂课学习的政策法规知识,深入地讨论、分析案例,撰写出案例分析材料,为课程结业考核做好准备。

五、课程评价的方法:凸显过程性与多元化结合的特征

“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的主要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指导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依法正确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在“运用”上下功夫。评价方法是教师教育目的的直接反映,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的方式是促进学生运用政策法规的重要手段。

1.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课堂上,各学习小组通过阅读学习材料、研究讨论等形式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派专人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对该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对各小组汇报情况给予口头评价并记分;部分考核形式,各小组可参与评分,如模拟法庭。

2.课上评价与作业评价相结合。教师可通过对各小组或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考核,给予一定分值的考核评价成绩。作业成绩是教师平时成绩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业,采集平时成绩。

3.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由于本门课程强调政策法规知识的运用,因此,应重视日常学习中的考核评价,使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各占50%。

4.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一是要组织多次考试。因为“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中的八个方面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有些内容彼此联系不大,所以在不同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比较合适。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例如,以小组为单位的“模拟法庭”:小组成员扮演原告、被告、辩护律师、法官、证人等,模拟审理有关幼儿园的案件;用案例分析题编制试卷考试;编写幼儿园的申办报告;给幼儿园绘制一个室外环境规划图等。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Z]. 2011-12-12.

[3]林雪卿.幼儿教育法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王民.地理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

[6]周天枢.老师和家长需要知道的100个幼儿园法律问题[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幼儿园行政论文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园长;领导知能;领导困境;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06-08

台湾现有的关于幼儿园园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园长对领导理论的应用与验证①、园长培养制度②、园长应具备的能力③、园长任用制度④、园长的角色定位⑤以及园长的领导行为与影响力⑥等方面,而较少去探讨园长认为一个幼儿园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领导知能以及园长应具备的领导知能与园长所面临的领导困境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若能了解园长对领导知能的需求及其与现在所面临的领导困境间的相关性,将有助于有的放矢,更好地促进园长领导知能的提高。

为更深入地探讨园长认为幼儿园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知能及其与目前所面临的领导困境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拟详细分析以下问题:幼儿园园长认为园长应具备哪些领导知能,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对于园长所应具备的领导知能的看法有何差异,幼儿园园长在扮演领导者角色时面临哪些困境,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在扮演领导者角色时面临的领导困境有何差异,造成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各自所面临的领导困境的原因有哪些,园长认为领导者应具备的领导知能与面临的领导困境间存在哪些相关性,等等。

一、研究方法

研究者选取台北市的24名幼儿园园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访谈,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其中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各12名。研究者以A1~A12指称公办幼儿园园长,以B1~B12指称民办幼儿园园长。针对想要研讨的问题,研究者拟定的访谈大纲包括园长背景资料,园长对领导知能的认识及园长的价值观,园长对园所、自身角色的认识以及园长面临的领导困境与挑战等内容。通过对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研究者将最终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园长的领导知能与领导困境方面。

为深入分析访谈资料,研究者先采用开放式编码,进而使用主轴式编码,最后进行选择式编码,循环分析,以确保资料分析结果能回答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①

开放式编码是指从访谈资料中寻找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而将相关资料归类,并对其进行概念化命名(见表1)。

主轴式编码是指依照各类别间的相互关系来整合资料,以建立类别之间的相关性(见表2)。研究者将制度层面、教师专业成长层面、压力层面等三项较低层次的类别整合成为公办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困境和民办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困境等两个类别,又依照这两类间的相互关系将其整合成为一个最高层次的类别,即园长的领导困境。

由于园长的领导知能与领导困境两项最高层次的类别不断在研究资料中出现,且其出现频率高于其他最高层次的类别,如领导价值观等,因此本研究选择园长的领导知能与领导困境作为核心类别,再从访谈资料中寻找出与领导知能、领导困境相关的内涵、成因与结果等,用以连结核心类别与其他类别,最终形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见下图)。这一编码方式即选择式编码。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园长认为园长应具备的领导知能

分析发现,幼儿园园长认为园长应具备的领导知能包含五大部分,分别是行政事务、对内关系、对外关系、组织文化与愿景以及专业成长(见表3)。

从表3来看,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均最关注处理行政事务的知能,而两者最大的不同是民办幼儿园园长更看重专业成长方面的知能。

仔细分析后发现,在行政事务方面,公办幼儿园园长更看重效率,民办幼儿园园长更看重财务会计;在对内关系方面,公办幼儿园园长更看重沟通协调,民办幼儿园园长更看重适才适任;在对外关系方面,公办幼儿园园长更看重公共关系,民办幼儿园园长更看重营销;在组织文化与愿景方面,公办幼儿园园长和民办幼儿园园长看重的知能相似;在专业成长方面,民办幼儿园园长更看重专业知能。

(二)幼儿园园长面临的领导困境及其成因

分析发现,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面临的领导困境及其成因可以依照制度层面、教师专业成长层面、压力层面三大部分进行解释说明。

1.公办幼儿园园长面临的领导困境

公办幼儿园园长面临的领导困境如前文表2所示。

(1)制度层面

公办幼儿园园长在制度层面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园长任用制度未臻完善、幼儿园在小学组织系统中的编制定位不明、园长角色定位及权责不明等三个方面。

①幼儿园园长任用制度未臻完善

目前公办幼儿园园长的任用制度分为轮替制与非轮替制两类,各自都有一定的弊病。

轮替制的弊病如下。

a.园务工作无法延续,很难进行长远规划

如果园长更替频繁,往往会造成园中行政事务处理与园所发展上的断层或动荡,使得整个园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充满不确定因素,进而影响园所的长远发展。

A10:因为我移交园长工作的可能性有99.9%,所以在处理有些事情时会觉得是不是别做这么多会比较好,可是又觉得应该做,这时候就会很挣扎,很矛盾。

b.资浅园长经验不足,面临专业领导困境

因为轮替制的关系,往往会有教师在尚未有充足经验时便要担任园长。由于自身行政及教学经验的缺乏,资浅园长往往无法带领教师明确园所发展的长远规划,也没有能力帮助教师处理教学上的问题。

A2:我觉得自己在指导教师改善教学工作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没有办法为教师提供比较明确的指导。我和教师们一样,在教学上都处在摸索状态。

此外,由于园务工作通常由教师各自分工负责,所以资浅园长因为经验不足,在某些方面只能配合分管的教师开展工作,无法给予教师专业上的指引。

A4:我们有教师专门负责课程、教学方面的工作,会组织召开教学会议讨论教学活动。(访谈者:那教学的方向就是由这位教师负责确定的吗?)其实应该说是大家互相讨论,一同拟定。(访谈者:那您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基本上是配合教师的工作,有问题时大家再共同讨论。

非轮替制也有一定的弊病。有的公办幼儿园是不换园长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都视园长工作为烫手山芋,不愿接替。在任的园长很难辞掉行政职务。公办幼儿园园长由于在组织编制上并非专任园长,而是需要兼顾行政和教学工作,所以园长往往会有心力交瘁之感。这也是导致许多公办幼儿园教师不愿接任园长一职的主要原因之一。

A3:我曾经想辞掉这个职务,可是没人愿意接手,一直辞不掉,所以就一直担任到现在。

②幼儿园在小学组织系统中的编制定位不明

a.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园长无决策权

目前,台北市的公办幼儿园附属于小学,但是幼儿园在小学组织系统中的编制定位尚无明确具体的规定,而是交由各县市自行裁定,导致幼儿园的定位不明。幼儿园究竟是与小学各处室平行的行政单位(如与语文处室平行),还是与小学各年级平行的教育单位(即与小学各年级平行)?如果是与小学各处室平行的行政单位,幼儿园园长就应获得该有的决策权。如果是与小学各年级平行的教育单位,幼儿园就应像小学各年级一样,获得各处室的人力、资源支持。

这样一种定位不明的状态导致幼儿园实际上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教学与行政实体,什么事都得自己来,但是园长却没有获得实质上的决策权,致使园长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角色身份去维护园所的权益。幼儿园的重大决定皆需通过小学校长的认可后才能付诸执行。倘若小学校长不支持幼儿园的发展,那他很容易会因为顾及其他方面的利益而牺牲或忽视幼儿园应有的权益。

A3:应该是因为小学校长的不支持吧。其实也不能说校长不支持,但是因为在小学里小学部占多数,幼儿园是少数,所以当校长必须在小学部与幼儿园里有所选择时,他往往会选择牺牲我们幼儿园这边的利益。

b.小学附属幼儿园的行政事务未获得小学各处室的支持

就幼儿园的行政事务看,部分园务工作与小学部的行政工作其实是有共通性的,例如在物资与人力资源方面是可以共享的。

A3:我觉得幼儿园的部分行政工作可由小学部分担。例如,小学全校范围的身体健康检查应包含幼儿园,由小学的校医负责。

然而,实际上部分公办幼儿园园长反映他们不但没有获得来自小学各处室的支持,反而经常为了顺利开展园务工作而必须去找校长或小学各处室的主任争取本该属于幼儿园的资源。许多公办幼儿园园长无法顺利整合幼儿园与小学的资源,所以很难获得整个小学行政系统的支持,全部园务工作只能由幼儿园独自承担。

A10:公办幼儿园必需与小学和平相处,因为幼儿园的很多资源来自于小学各处室……必须让小学各处室的主任觉得公办幼儿园是小学的一部分。只有这样,他们在规划的时候才会把幼儿园考虑在内。

A8:下周学校要举办亲子参观日活动。校长交待下来要做好环境清洁工作,但我了解到各处室工作皆忙,因此如果我协调不好,最后很可能会变成由幼儿园承揽下所有责任。

③园长角色定位及权责不明

许多公办幼儿园园长在访谈中提到自己要同时承担教学及行政工作,但却不能拥有对园务工作的真正决策权,导致园长的角色定位及权责不明确。园长不清楚自己真正的责任究竟是只要完成部分行政工作即可,还是要负有领导园务工作的责任。

A11:公办幼儿园园长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我不是老板,没有领导权,和教师们只是同事关系,那我该如何去领导自己的同事呢?

(2)教师专业成长层面

在师资、组织架构、经费等许多方面,公办幼儿园都比民办幼儿园稳定。这样的稳定状态常常使得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学习新事物、接受新考验的意愿不高,缺少积极的学习态度。如何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致力于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这是园长面临的一大挑战。

A4:我觉得教师应该多学新的东西。现在谈到研讨或是学什么新东西,大家都兴致不高。我觉得可能是环境的关系吧。但是这样可能会很不好,因为会导致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之间的竞争力差别显著。

(3)压力层面

公办幼儿园园长在压力层面所面临的困境可归纳为招生不足、教育理念与家长需求间取舍的两难两类。

①招生不足

在少子化社会趋势的影响下,许多公办幼儿园园长开始面临招生不足的压力。

A4:我们这里算是工业区。儿童人数本来就比较少……以后孩子生得少,可能会面临招生不足的问题。

②教育理念与家长需求间取舍的两难

为了减轻招生不足的压力,部分公办幼儿园园长开始提倡“教师是服务行业,服务的对象是幼儿和家长”的观念,会应家长的需求推出相关服务,如幼儿课后留园等。此时园长会面临另一种压力,即教育理念(留园时间太长对幼儿及其亲子关系的发展等不利)与家长需求间取舍的两难问题。有些园长会因此产生挫败感,另一些园长则开始思索如何运用教育者本身的专业能力去影响家长。例如,A11园长在关心家长需要什么的同时会进行反思,“家长的要求不见得都是对的”。园长是应该坚持教育理念,还是应该满足家长的需求,这成为园长的压力来源之一。

2.民办幼儿园园长面临的领导困境

民办幼儿园园长面临的领导困境见前文表2。

(1)制度层面

部分民办幼儿园园长在幼儿园的经营与管理上没有获得绝对、完全的权力,主要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幼儿园投资人的手里,因此园长在对整个园所的经营与管理上难免会感到受束缚。园长不能成为真正的决策者,缺乏充分的决策权,导致园长无法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

B11:自己不是真正的领导者,真正的领导者是后面的投资人,所以园长的权限很有限。如果与投资人的理念不合,那园长的结局都不会太好。

(2)教师专业成长层面

①教师来源多元,专业表现不一

与公办幼儿园相比,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来源更加多元,专业表现不一。当教师的专业表现无法让园长满意时,园长就会面临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

B1:目前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教师跟不上我的脚步吧,也就是说教师没办法达到我所要求的标准……我现在还在努力,希望能够逐渐促进教师成长。

②人才难寻

访谈发现,民办幼儿园园长普遍面临人才难寻的问题。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园长即使想培养人才、传授经验,也会有使不上力的感觉。

B4:其实我也在找人才,但是人才不好找。

B2:毕竟我们无法像公办幼儿园那样,为教师提供很好的退休福利,所以还是无法避免教师的流失。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去培养人才,或者说是培养后继之人。我现在一直在努力。

(3)压力层面

①招生不足

和公办幼儿园一样,民办幼儿园也面临着巨大的招生压力。有些园长在招生不足时会产生挫败感,缺失成就感;有些园长则会基于成本因素而考虑将幼儿园关闭。由于在园幼儿人数攸关幼儿园的存亡,所以园长和教师在招生问题上都会倍感压力。对园长来说,由于不希望自己担任园长时生源流失,导致经营困难,所以会想尽办法来面对招生难题。对教师来说,因为担心失去工作,所以也会主动想办法协助园长解决招生不足带来的问题。

②教育理念与家长需求间取舍的两难

为了响应外在环境与家长需求的变化,民办幼儿园园长会思考不同的应对措施,此时园长往往会面临坚持教育理念与满足家长需求间的两难选择。

为了减轻招生不足的压力,有些民办幼儿园园长开始思考如何扩大生源,例如是否可以应家长之需成立安亲班,是否要开设儿童美语、才艺课程等;另一些民办幼儿园园长则会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开设美语、才艺等课程,但是这种因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开办的幼儿园往往只能获得少数家长的认同。园长的这种坚持会非常辛苦,因为大部分家长虽然选择了这所幼儿园,但还是会担心孩子因为没有参加美语、才艺等课程而比其他幼儿园的孩子落后。园长也会对幼儿园的未来发展产生高度的不确定感。

B11:如果社会不需要这样的幼儿园了,我就关掉它……我们不太有资格谈发展愿景。虽然不至于说幼儿园没有明年,但是如果你问我幼儿园是否能坚持到第三年,我还不能肯定。

可见,当民办幼儿园园长所坚持的教育理念与家长需求间有冲突时,很容易产生生源流失的问题。如何在两者间作出选择便成了民办幼儿园园长必须面对的压力。

(三)领导知能与领导困境间的交互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认为园长应具备的领导知能与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面临的领导困境间可能存在微妙的交互关系。现将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面临的领导困境及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认为园长应具备的领导知能整理如表4所示,以便针对园长面临的领导困境与园长应具备的领导知能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由表4可知,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皆重视行政事务方面的知能,可见行政事务知能是目前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认为担任园长应具备的重要知能之一。这可能与幼儿园园长需要处理繁杂的行政事务有关。此外,与公办幼儿园园长比,民办幼儿园园长更重视对内关系、对外关系、组织文化与愿景、专业成长等知能,说明民办幼儿园园长所重视的领导知能比公办幼儿园园长更多元。这一情况隐含了民办幼儿园园长在担任园长职务时需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压力。

在行政事务方面,公办幼儿园园长强调网络化管理、行政处理、效率的重要性,这可能与公办幼儿园园长面临园长任用制度不完善、组织编制以及角色与权责定位不明的困境,需要更有效率地处理园务工作有关。民办幼儿园园长则强调财务会计、环境规划、园务经营等知能,这可能与民办幼儿园园长面临由招生不足直接导致的园所经营困境有关。

在对内关系上,公办幼儿园园长重视的是支持激励、沟通协调的知能,这可能是因为公办幼儿园园长面临园长角色定位与权责不明以及教师容易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等困境,所以需要利用沟通协调的知能来建立与教师间的良好关系,使园务工作顺利完成,同时还需要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民办幼儿园园长重视的则是适才适任的知能,这可能与民办幼儿园园长面临人才难寻的困境,希望找到优秀人才有关。此外,关怀的知能是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皆提及且重视的知能之一,显示出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均重视对组织成员的关怀。

在对外关系上,公办幼儿园园长重视的是公共关系知能,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公办幼儿园园长在面临招生不足的困境时更需要与外界(如所在社区)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二是公办幼儿园园长在面临公办幼儿园组织定位不明的困境时,为了替幼儿园争取到资源,需要与小学各处室建立良好的关系。民办幼儿园园长强调的则是敏锐观察力及营销的知能,显示出民办幼儿园园长在面临招生不足的问题时可能更重视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运用适当的营销策略。危机冲突处理的知能则是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皆提及且重视的知能之一,这可能是因为外在环境变化迅速,迫使不论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的园长都应作好应变准备。

从组织文化与愿景看,公办幼儿园园长重视的是团队合作、向心力等知能,也许这与公办幼儿园园长面临因为园长角色定位及权责不明,使得园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困境有关。在民办幼儿园方面,园长强调的是使命感、发展愿景与组织文化等知能。这可能是因为民办幼儿园园长面临教师专业表现不一及人才难寻的困境,所以更重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能。

在专业成长方面,公办幼儿园园长重视的是教学领导的知能,这可能与公办幼儿园园长面临教师较缺少积极的学习态度、因轮替制产生的资浅园长经验不足以及在教育理念与家长需求间取舍两难等困境有关。民办幼儿园园长强调的则是专业知能、进修成长、研究等。这可能与民办幼儿园园长面临教师专业表现不一以及教育理念与家长需求间取舍两难的困境有关。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提出下列建议。

(一)园长任用制度与权责定位宜有明确的规范

目前台湾适用的对幼儿园园长任用资格的规定是“园长应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并曾任幼儿园教师2年以上,且担任教育行政相关工作、幼儿园或各级学校行政工作1年以上,成绩优良者”。由此可见,相关法令对幼儿园园长在行政、教学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并未有特别高的要求,这使得我们无从考量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是否具备专业能力来领导园所发展。

有关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的权责与定位,目前也没有相关法令予以规范,导致园长在“名不正”的前提下面临许多“言不顺”的问题。民办幼儿园目前在经营上一般采用经营权与所有权合一的方式,致使许多被聘用的民办幼儿园园长事实上没有完全决策权,在面临重大园务决策时往往须顾及拥有幼儿园所有权的股东们,无法充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面临许多身不由己的领导困境。

目前台湾已有的针对园长的研究①均建议相关单位应明确规范园长的任用制度、专业素养以及权责定位。本研究也发现园长任用制度与权责定位的不明确是目前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面临诸多领导困境的根源,而且并非仅符合法令条件就足以胜任园长一职,而是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能才能胜任。因此,有必要明确园长资格任用规定,也有必要明确园长的权责定位与专业发展规划。

在相关法令作出明确规范之前,研究者认为园长应该明确自身该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确定适合自己的领导风格及重视的价值观,不要将体制或制度的限制看作是逃避、推诿责任的借口。

(二)积极思考如何让教育理念与教学成果外显化

访谈得知,招生不足是目前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了解决招生难题,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园长,要么会针对家长需求改变课程结构,并且重视营销手段,要么会陷入在教育理念与家长需求间取舍的两难困境。

研究者建议园长应努力避免让教育理念与家长需求成为二选一的难题,例如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如何在坚持幼教专业理念的基础上,将家长需求与幼教理念两者进行转化。只有让幼教专业理念真正被家长看见,即被家长认可,才能促使幼教专业理念与家长需求达到一致,从而为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减轻招生不足以及在教育理念与家长需求间取舍两难的压力。

(三)回归专业伦理

身为园长,常常面临很多来自家长、教师、行政机关、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均是对园长领导知能的考验。究竟怎么做才会对幼儿最好?答案往往很难定义。① 例如,幼儿是否该以全美语的方式学习外语?方案课程好还是蒙台梭利教学法好?在既强调本土化又重视国际化的趋势下,应该怎么统整园所课程?这些道德、专业等方面的两难议题多半会牵涉到目的与责任的冲突,而在作出选择时如何使各方皆不受到伤害更是对园长的挑战。通常来说,园长在作决策时可以将相关的法律条文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在遵守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全教协会(NAEYC)针对幼教工作者在幼儿、家庭、同事、社会和国家等不同层面可能面临的道德伦理之两难问题而提出的《幼教人员工作伦理及承诺之声明》② 也可供幼教工作者在进行相关决策时参考。

*本文于2007年发表于《儿童及少年福利期刊》(2007,12:1-18)。经作者同意,本刊在刊登时有所删改。

**通讯作者:简楚瑛,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幼儿教育研究所创所所长、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香港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教授及顾问教授。因学术休假一年,2009年8月1日以后,任台湾政治大学教授。1987年6月于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赴美国波尔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和加拿大卑诗大学做过共计四年的高级访问学者,曾在台南师范学院、台湾新竹师范学院、香港教育学院任教,频繁穿梭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出版过几十种(篇)专著和学术论文,兼任十余个学术组织或大学和政府组织的相关学术职务。E-mail:cychien@nccu.edu.tw

①卢美贵,许明珠.费德勒权变理论在幼儿园园长领导之应用〔J〕.台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33):1-18。

②许逸柔.幼儿园园长专业能力及其培训制度之研究〔D〕.台北:台湾政治大学, 2005。陈亭方.幼儿园园长证照制度之可行性初探〔D〕.台北:辅仁大学, 2005。

③许玉龄.公立幼儿园园长的行政专业能力来源与工作困境〔J〕.新竹师院学报,2004,(18):169-205。

④张卫族.幼儿园园长专业角色与任用制度研究〔D〕.台北:台北师范学院,2001。张淑敏.公立幼儿园园长任用形式与行政效能之研究〔D〕.屏东:屏东师范学院, 2004。

⑤简楚瑛.幼儿园园长与托儿所所长角色及其所处园、所文化环境互动关系之研究〔J〕.教育与心理研究,2001,(24):135-165。

⑥高士杰.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型式、教师准备度与组织效能关系之研究〔D〕.台北:台北师范学院, 1996。许玉龄.桃竹地区幼儿园园长领导措施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相关研究〔J〕.新竹师院学报,1998,(11):281-300。康真娥.台南地区幼儿园园长领导风格、教师工作价值观与教师组织承诺关系之研究〔D〕.台南:台南师范学院, 2002。陈慈娟.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以一所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为例〔D〕.台北:台北师范学院,2003。张美瑶.幼儿园园长服务领导与教师组织承诺关系之研究〔D〕.高雄:高雄师范大学, 2004。陈志民.幼儿园园长转型领导与学校效能之研究:以湾为例〔D〕.台中:朝阳科技大学, 2004。

①STRAUSS A,et al.质性研究入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M〕. 吴芝仪,廖梅花,译.嘉义:涛石文化,2001。

①卢美贵,许明珠.费德勒权变理论在幼儿园园长领导之应用〔J〕.台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33):1-18。简楚瑛.幼儿园园长与托儿所所长角色及其所处园、所文化环境互动关系之研究〔J〕.教育与心理研究,2001,(24):135-165。简楚瑛,廖凤瑞,林佩蓉.当前幼儿教育问题与因应之道〔R〕.台北:台湾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1996。

①BERLAK A,BERLAK H.Dilemmas of schooling〔M〕.London:Mechuen,1981。SUSMAN M.Ethical dilemma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The ethics of being accountable〔J〕.Young Children,2004,59(6)。

②NAEYC.Code of ethical conduct and statement of commitment〔EB/OL〕.〔2006-12-21〕.省略。NAEYC.NAEYC code of ethical conduct supplement for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administrators〔EB/OL〕.〔2006-12-21〕.省略。

An Exploration into Kindergarten Manager’s Leadership Capacity

andLeadership Dilemma

Jian Chuying, Li Suyin, Su Xinrong, Liu Zhen, Liu Peijun

(Institut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aiwan Politics University)

第5篇:幼儿园行政论文范文

【关 键 词】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075-02

目前,在我国13万所幼儿园中,有8.2万所属于民办幼儿园,占总数的63%。民办幼儿园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办学的主要力量。因此,民办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也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昆明市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状况如何?她们教学能力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都是我们亟需了解的内容,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力图全面了解昆明市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昆明市城区三所民办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三所幼儿园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A园位于世博园附近,现有9个教学班,320余名幼儿,全园教职工45人;B幼儿园建于2000年,位于官渡区,园内设有班级10个;C幼儿园毗邻官渡古镇,现有250名幼儿。本论文力图了解三所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分析法等。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三所幼儿园的所有教师发放62分问卷,收回62份,回收率100% ,有效率98%。结合问卷调查,还针对园长和教师都采用了结构式访谈法,有的还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还采用了非参与式观察,通过观察教师对教学前活动的准备、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以及反思等。此外,还收集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计划和教师的教案、教学反思和培训记录等实物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民办幼儿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以及教学后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能力的调查了解,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 幼儿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方面:民办幼儿教师普遍能够了解幼儿的特点,并判断他们的学习需要,以此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但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她们却不熟悉内容,说明她们对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缺乏。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创造性不足,大多照搬照抄教材,很多人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以致教学活动方案编写存在困难。同时,对于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园本身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师自身缺乏对现代教学媒体的理论和操作知识,较少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2. 幼儿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方面:幼儿教师都知道环境对于幼儿获取经验的重要性,在创设教学环境时大多能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都明白这一点,却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亲力亲为,不愿意让幼儿尝试,导致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少,参与度低。对于课堂氛围的调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班级氛围属于“活跃型”,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学活动组织存在困难。

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方面,许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认为语言运用存在困难,只有极少的教师认为教学语言的运用较为容易。因为在教学中,既要把知识讲解清楚,又要运用幼儿所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解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幼儿教育中,许多突发事件中都存在着教育契机,是否能够从突发事件中找到教育幼儿的机会也是教学应变能力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对此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73%的幼儿教师都不会从突发事件中找到教育幼儿的机会,能够找到教育契机的教师所占比例小。在访谈中,C教师谈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突发事件非常多,我只能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中来,让教学能继续进行,没有太多时间去发现教育契机。

3. 幼儿教师教学评价及反思能力方面:幼儿教师注重对幼儿做出评价,但评价多集中于外显行为表现,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相应评价工具的支持。同时,教师缺乏自我评价。教师反思的途径过于传统,缺少对教学活动的记录和总结。

4. 幼儿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方面:幼儿教师虽有研究的意识,但缺乏进行教学研究的行动。教师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教学研究对于提升其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由于民办幼儿园对教师科研不做要求,所以教师并不重视教学研究。以下是对幼儿教师关于“有没有发表过论文”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的教师曾发表过论文。这些教师发表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中一些幼儿行为的分析或是教学某一方面的感悟。民办幼儿教师较少与其不评定职称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幼儿园也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所以绝大多数教师就很少撰写论文。

三、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教师管理体系。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相应的政策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因此,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是幼儿教师发展的先决条件。基于昆明市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应在上述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基本精神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制度,让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有法可依。针对民办幼儿园资金不足的情况,昆明市政府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民办幼儿园改善其办园条件,可采取各种相应税的减免措施,对办园较好的民办园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针对非学前专业的民办幼儿教师,有必要实行几年制的教师资格证,作为获得终生幼儿教师资格的过渡。对于学前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完成了相应课程之后,还应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并且在教师资格证制度中明确和细化对于教育实践的考核,这将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为了稳定幼儿园的师资队伍,还应制定民办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体系,让幼儿教师能参与职称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

2. 优化职前培养,注重在职培训。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各大高校,要优化职前的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要进行深入学习,比如国家颁布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许多民办幼儿教师表现出教学理论知识缺乏, 教学技能弱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彻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具的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调整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比例。

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落实相关政策保证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后进修、业务指导等的学习。对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培训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训费用可以形成成以政府、幼儿园以及教师个人共同分担的机制,减轻教师个人出资的负担。同时,幼儿园要注重园本培训,由园长带领教师对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方方面面一起探讨,共同解决问题,这也是提升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途径。

3. 创设民主管理氛围,完善教师评价及激励制度。和谐的幼儿园管理环境对幼儿教师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园长还是幼儿教师,都要为创设良好的环境而做出努力。作为园长,要进行民主管理,能切实解决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保证幼儿教师的工资和待遇,让其能够安心的工作和学习,同时给予广大幼儿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鼓励幼儿教师的在职进修和继续深造。幼儿园应创造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氛围,形成教师之间积极的合作与互助,培育合作的教师文化。

作为园长应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切实符合民办幼儿园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确保幼儿教师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民办幼儿园需要对幼儿教师制定具体明确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和培训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让每一位教师能积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 增强职业认同,成为行动研究者。幼儿教师自身是影响其教学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首先应认同自己的专业,并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以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其次,注重幼儿教学的实践反思,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幼儿教师职前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思想也迫切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更新与提高。为此,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

第6篇:幼儿园行政论文范文

同志自1985年一直从事幼教工作,并自学取得了教育管理本科学历。二十多年来,由一名普通教师历任团支部书记、阶段组长、园长助理、副园长、副园长主持行政工作、园长,辛勤耕耘使她在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被省教科院幼特教研究所聘为全省20名幼教特约研究员之一,被省评估院聘请为省级评估专家,是省学前教育学会理事、市幼教兼职教研员,还连续两届被区政府聘为兼职督学。

该同志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热爱中国共产党,头脑清醒,能够始终坚决地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严于律己,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人前人后一个样。工作态度十分认真,工作作风严谨,讲求效率;办事公正,对人坦诚;顾全大局,肯吃苦、能吃苦,不计较个人得失,且不论在教师还是领导岗位,都能做到廉洁自律。

该同志工作能力很强,在教师岗位时间,关心爱护幼儿,班级管理井井有条,深受幼儿的喜爱,家长和同事的好评;她曾担任市幼儿园第一任团支部书记,在这期间,幼儿园团支部被评为市先进团组织;在她负责幼儿园家长工作期间,我园家长学校被评为省优秀家长学校;在任园长期间,带领全园教职工取得了不少成绩,幼儿园先后被评为:省“巾帼示范明星岗”、省绿色幼儿园、省文明学校、市区二级文明单位、市幼儿教育先进单位等。在平时的教学和教科研活动中,她能够悉心指导其他教师,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新教师,在专业思想和专业技能发展上都能主动关心,积极搭建平台,使得市幼的教师队伍越来越过硬。作为园长,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有前瞻性。早在,就提出开展京剧特色建设的设想,并积极组织调研论证,确定了京剧渗透这一学校特色建设目标。几年的实践和收获证明,这条路走对了。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中,她也倾注了许多心血,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新建教学楼从质量和品位上把关,使园容园貌令人耳目一新。

该同志专业功底较为扎实,有理论有实践,熟悉幼儿园的各个岗位,且不管自己在什么岗位,从未脱离过幼儿园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更能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和培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在认真开展教学的同时,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先后被评为海陵区“213优秀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和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区创新能手、海陵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近年来,有8篇论文公开发表,4篇论文获区级以上奖励。主持的省级课题《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利用自然和废物材料发展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顺利结题,部级子课题《幼儿园英语教学环境与活动设计研究》顺利结题并评为一等奖、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利用梅乡资源探索京剧艺术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已完成中期评估,即将结题。以来先后应邀为兴化市、江都市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开了三期讲座,获得广泛的好评。

第7篇:幼儿园行政论文范文

一、目前造成幼儿园行政能力比较差的原因

(一)缺乏专业的行政管理知识和业务能力

由于现在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是这样一来,相关的专业人员的数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因此现在很多幼儿园的人员并不是专业的行政管理和学前教育人员,有些比较专业的知识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就无法有效地开展相关的教研工作和规范管理。这样一来,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往往就会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实施管理,自然也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在工作过程中过于重视领导,经常是看脸色行事,执行力和行动力不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因此每一个因素的影响都会降低其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只有充分有效地落实每一项工作,才能做好幼儿园的行政管理。

(二)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在数量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的人口压力都比较大,这样无论是在社会经济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压力,同样增加的还有幼儿园中的行政管理任务。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是由私人开办的,往往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而相关的硬件条件比较差,比如教师和教室的数量比较少、教师与教室的数量不匹配等问题,常常会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这也就无法做好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了。除此之外,当前的幼儿园教师还存在薪资低、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就难以正常地开展日常行政工作。因此,幼儿园如果想正常地开展行政工作,就需要适当地增加人员数量,将人力资源根据任务来进行适当的分配和细化,准确落实所有工作。

(三)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不明确

幼儿园的管理部门包括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妇联部门以及其他部门,但是这些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不明确,这样往往在问题发生之后,相互之间推卸责任,导致其管理和执行工作难以有序开展。同时在幼儿园内部的部门中,在职权划分方面也不够明确,难以准确落实管理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二、做好幼儿园行政管理的有效措施

为了有效地促进幼儿园的长效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当前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

(一)有效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提高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增强所有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是提高其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因此,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在招聘人员之后,都需要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同时增强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饱含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幼儿园的办学目标,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提高幼儿园的行政组织能力

就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工作来说,既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幼儿园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机制,显著增强其行政组织能力。幼儿园可以根据当地的教学特色或者是教育水平,有效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水准,比如组织园内或者是其他幼儿园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不断完善自我。

(三)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将责任明确化

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决定着所有措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行政管理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幼儿园需要显著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并将责任明确化,在日常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准确地落实所有措施,并严格执行。

做好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提高幼儿园教学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需要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当前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就能够促进幼儿接受更好的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和习惯,对实现其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李兰芳.幼儿园中层管理者驻班管理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4(10):70-72.

[2]何秀凤.微信公众平台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58-60.

编辑张珍珍

第8篇:幼儿园行政论文范文

【关键词】日本;私立幼儿园;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3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私立幼儿园的创办也开始出现热潮。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国外私立幼儿教育发展的经验,对促进我国私立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私学的发展一直备受世人的关注。日本私学已经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办学体系。在幼儿教育阶段,私立幼儿园已成为整个幼儿教育的主体。在日本,“截至2003年,私立幼儿园有8389所,在园幼儿139.3万人,分别占全国幼儿园总数、在园幼儿总数的59.2%、79.1%;专任教师82674人,占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数的76.0%”。〔1〕

一、日本私立幼儿园的发展特点

日本私立幼儿教育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法制保障与政策扶持,健全管理,社会参与,自主办园”的特点。

1.法制保障与政策扶持

早在1891年颁布的《关于幼儿园、图书馆、盲哑学校以及与小学校相类似的各种学校和私立学校等规定》中,日本政府就已经对私立幼儿园教师(当时称为保姆)的聘用和解职作出规定。此后,日本涉及幼儿教育方面的立法逐渐增多,如《幼儿园令》(1926年)、《教育基础法》(1946年)、《幼儿园教育大纲》(1955年)、《幼儿园设置标准》(1956年)、《幼儿园教育要领》(1964年,1990年更新为《新幼儿园教育要领》),〔2,3〕这些幼儿园教育法令,既保护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也促使私立幼儿园在法令的指引下逐步走上正轨。

日本私立幼儿园的发展还受到以《私立学校法》(1949年)、《私立学校振兴财团法》(1975年)、《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1975年)、《日本私立学校振兴共济事业团法》(1997年)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教育法规体系的保护。〔4〕1949年日本还颁布了《教员许可法》《教员许可法实施令》,规定“不论国立私立与否,凡幼儿园教员,均需具备幼儿园教员资格证书”,“私立幼儿园教员需经都道府县知事授予”。〔5〕

日本政府对于发展私立幼儿园始终持积极态度。政府资助私立学校的目的是:维持和提高私立学校的教育条件,减轻在校生的经济负担,完善私立学校的经营,促进私立学校健康发展。“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私立学校法》《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等,给予私立教育机构财政补助,并以免税、减税等措施给予私立幼儿园以间接的经费支持,“幼儿入园建立费补助”便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在1973年的第二次幼儿园振兴计划中,日本政府根据《私立学校振兴法》和《私立学校资助法》给予私立幼儿教育机构以财政补助及政策上的扶持,国家和地方对私立幼儿园的补助经费由1960年的0.8%增加到1978年的14.8%。〔6〕

日本政府颁布这些法令,使私立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也有效监督并指导了私立幼儿教育的发展。

2.健全管理

日本对私立幼儿园实行中央和地方对口管理体制,政府管理私立幼儿园的职能部门是知事直属的私学振兴局。各都道府县附设私立学校审议会,对私立幼儿园进行直接管理。在日本,设立私立幼儿园必须向政府部门提交较为详细的办学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包括设置目的、学校法人名称及课程、学校位置和校舍平面图、资产和财务管理等。审批程序十分周详,全部完成约需两年时间。

政府对私立幼儿园依法进行管理,私立幼儿园也具有自主管理权限。日本的私立幼儿园均有法人及管理机构,私立幼儿园明确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从资产运营来看,私立幼儿园具有财产使用权和经费使用权。如,具有对幼儿园预算、借款和重要财产的处置权等。有的幼儿园设有监事,主要职责在于监察法人的财产状况及理事的工作情况。〔7〕日本私立幼儿园的师资也由园所自主管理,从教师的聘用、晋升、工资待遇到解雇均由幼儿园自行负责。管理的制度化使得日本私立幼儿园得到更好的发展。

3.社会参与

在日本,每个公民都懂得只有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才能确保国家发展的道理。“留给子女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教育”已成为许多家长的座右铭。尤其是在“二战”后,随着教育的民主化和经济的复兴、繁荣,社会上各方面力量更是大力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8〕1952年,日本成立私立学校振兴会,该会通过各种渠道为私立幼儿园争取更多的公费补助,以减轻幼儿的学费负担。日本民间中介机构――全日本私立学校联合会在政府和学校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大学、研究所加强了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研究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家长和社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早期教育的巨大作用,整个社会更加重视发展幼儿教育事业。〔9〕日本社会上各种资源都会对学前儿童开放,如许多工厂设立专门的接待日向幼儿园开放。在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关注下,日本私立幼儿教育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

4.自主办园

日本私学最大的特色就是尊重学校的自。日本私立幼儿园在受到各种法律法规保护和制约的同时,具有很大的自主空间。

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私立幼儿园在积极寻求幼教理论支持的同时,办学形式也开始向灵活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当时日本幼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育率降低,托幼机构生源日益减少。日本私立幼儿园采用多项措施力求改变现状。例如,许多私立幼儿园开始依附社区开办,改变以往主要招收4~5岁儿童的做法,开始招收3岁儿童;有的幼儿园开设了“2岁儿童教室”等形式的班级,每周固定几天开展半日保育活动,帮助那些没到入园年龄的儿童及其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使之与幼儿园建立起情感联系,日后自愿来这里入托。〔10〕近年来,许多私立幼儿园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了一些新的教育服务,如开展临时托儿服务(称“一时保育”或“紧急保育”),为工作忙的父母提供方便;开展家长培训,为家长开设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开展专门的咨询服务,为相应年龄幼儿家长提供教育咨询。

多功能的、开放型的私立幼儿园满足了广大家长不同程度的需要,充分发挥了幼儿教育机构的服务功能,同时更好地促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形成。

二、对我国私立幼儿教育发展的启示

纵观日本私立幼儿园的发展,不难看出日本政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费资助和法规政策导向的同时,尊重私立幼儿园的自。私立幼儿园为了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也在不断调整发展策略,拓宽生存空间。

我国幼儿教育正处在发展的过程中,近年来,私立幼教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幼儿园数和在园幼儿数逐年上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多元化探索也在逐步深入。到2004年,我国公办幼儿园为5.6万所,私立幼儿园有6.2万所,私立幼儿园数首次超过公办园。在私立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有584.1万人,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103.9万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私立幼儿教育已成为中国幼教事业发展势头迅猛、前景乐观的新生力量。就目前情况来看,引导我国私立幼儿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已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1.不断健全完善法制

当今,制定法律以保障和促进幼儿教育发展已成为国际趋势。我国于1998年把幼儿教育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幼儿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第一环的基础地位;2001年,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幼儿教育。《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更使私立幼儿园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据。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有关幼儿教育的法规还比较少。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私立幼儿教育的法规。由于没有针对性的法规,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出现幼儿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被撤销,幼教机构及其管理失去基本保障,教师缺乏应有的基本保障,各种社会力量办园的条件、权利和行为缺乏应有的规范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幼儿教育事业(包括私立幼儿教育)的发展。从日本私立幼儿园发展的过程不难看出,健全幼儿教育的法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也不是靠一两个法令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要多个法规配套。同时,在制定法规时不能光由教育部门说了算,教育部门要与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协商,形成共识,为私立幼儿教育的发展尽责,避免相互冲突或相互推诿。

2.加强制度管理

近五年来,许多公办幼教机构纷纷“关、停、并、转、卖”,与此同时,私立幼儿园的比例在逐渐增大。但部分私立幼儿园在发展的同时,在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招生、收费、自主办学、教师编制、政府贷款等方面。目前,我国私立幼儿教育还在探索中发展,幼儿园进行各种体制改革的探索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政府应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监督和管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保证其正确的办学方向,使各种改革都能在政府或有关部门的管理和指引下取得最大程度上的成功。

首先要严格私立幼儿园的审批程序,不允许办学者仓促上马。要让那些真正有志于教育、热心办学,且有经济实力和教育头脑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来办学,以维护教育的严肃性,保障儿童权益,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其次,严格监督私立幼儿园的财务管理。国家可以通过控制私立幼儿园的资金流向,来保证私立幼儿园的办学方针,防止办学者从中渔利。与此同时,还要兼顾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自,平衡宏观管理与自主之间的关系。政府还可以发挥民间中介机构开展园际交流、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工作,政府应鼓励设立这样的中介机构以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管理。〔11〕

3.寻求特色支撑

在我国,私立幼儿园法人有权自主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自主安排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自主解决教师队伍建设,自主决定幼儿园招生、财务管理,是真正的自主办园、自我约束。因此,私立幼儿园在内部运作上更能为办学者提供广阔的改革天地,更有条件走上特色发展之路。

私立幼儿园要与公立幼儿园竞争,就必须考虑到社会的需求。私立幼儿园有很大的自主设置课程、选择教材内容的空间,应利用这一优势寻找自身发展的特色,进行内部改革,寻求理论支持,强化品牌意识,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无论进行怎样的改革,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内容,目标始终都应该是明确的,那就是以培养幼儿综合素质为目的,重教育过程,重教育互动,重教育迁移,重教育变通。同时,教育者应该明确,办园特色不应仅仅是幼儿园管理与教学中某些显性的表象,更应当是通过管理者或者教育者理念到行为的转换所形成的隐性竞争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对特色办园的界定,也是拥有市场的条件。私立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服务于社区的各种有益活动,为儿童、家长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帮助,促使整个社区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氛围,从而使私立幼儿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克林.日本私立学校发展现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2):14-17.

〔2〕日本教育立法与日本兼代教育法制史年表〔M〕.

曹阳,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56-60.

〔3〕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 世界幼儿教育史:上册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6:142-143.

〔4〕陈永明.当代日本私立学校〔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89,121.

〔5〕李永连.日本学前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7.

〔6〕周凤智,高鸿斌,张嘉兰.日本教育的发展与现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6:109.

〔7〕小林哲也. 日本的教育〔M〕. 徐锡龄, 黄明皖,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66-67.

〔8〕周谊. 1948-2002年日本幼儿园的发展〔J〕. 上海教育科研, 2004,(11):78-79.

〔9〕梁忠义. 日本教育〔M〕.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29-30.

第9篇:幼儿园行政论文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澳门;15年免费教育;民意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1-0003-04

澳门教育当局在2006年12月颁布了《非高等教育纲要法》(以下简称《纲要法》),宣布全面落实15年“非高等教育”免费,即3年幼儿园、6年小学、3年初中和3年高中教育全部免费。该政策规定,从2007~2008学年起,所有纳入免费教育学校系统(简称“入网”)的学校(均实行本地学制,包括公立学校和非营利性私立学校)均实行15年免费教育(国际学校因为不实行本地学制,所以不享受免费教育资助),免除的是学生的学费、补充服务费及其他与报名、就读、证书有关的费用。从2013~2014学年起,所有在读幼儿园的澳门居民一律享受政府资助的书簿费每生每年1500澳门币。对于未加入免费教育学校系统(简称“未入网”)的私立幼儿园(大多属传统名校,收生无忧,更希望保持校政独立),澳门政府也为家长发放幼教津贴,2013~2014学年每生津贴为14000澳门币,家长只需补交学费的差额即可。

为了解澳门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真实情况及其影响,我们曾于2013年6月进行过网络调查及访谈,发现澳门的免费幼儿教育政策并不是面向所有适龄儿童的,也不是免除所有费用。那么,澳门免费幼儿教育政策实施5年来,社会各界对这一政策是否满意?这一政策对私立幼儿园特别是未入网的私立幼儿园有哪些影响?幼儿园的行政、管理、课程等方面是否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家长在择园问题上是否会有所改变?教师是否满意自己的薪酬?这一政策有需要改进之处吗?简而言之,本研究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了解澳门免费幼儿教育政策对私立幼儿园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及师资方面的影响,二是了解家长、教师和园(校)长对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态度。

一、研究方法

为全面了解澳门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影响及各界的真实看法,我们编制了一份民意调查问卷。这份问卷主要改编自我们在进行香港开展有关幼儿教育学券制民意调查研究时所使用的针对园长、家长和教师的问卷。之后,我们请相关专家对问卷内容及格式详细进行了审定,再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润饰,最终形成园(校)长、教师及家长三份问卷。每份问卷均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基本问题,这是三份问卷中共有的问题,共9个问题。二是共有或专有问题,其中,园(校)长和教师问卷共有12个相同的问题,园(校)长和家长共有1个相同的问题,园(校)长专有2个问题,教师专有1个问题,家长专有6个问题。三是个人基本资料,主要便于进行深度访谈和追踪研究。

2012-2013学年,澳门共有55家实行本地学制的幼儿园,其中6家是公办幼儿园。我们通过澳门教育主管部门向全部实行本地学制的私立幼儿园发出参加此次调查研究的邀请,共收到4家幼儿园的肯定答复,接近澳门幼儿园总数的一成,可以据此了解一定的情况。其中,3家是入网的私立幼儿园,1家是未入网的私立幼儿园。我们没有邀请公办幼儿园参加本次调查研究,因为公办幼儿园一直提供的就是免费学前教育服务,所以免费幼儿教育这一新政策对它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随后,我们对4位园(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了访谈。我们又对这4家幼儿园的家长和教师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具体过程为:(1)在各园的三个年龄段各随机抽取2位教师,4家幼儿园共计随机抽取24位教师参与问卷调查。(2)在各园的三个年龄段各随机抽取10位家长,4家幼儿园共计随机抽取120位家长参与问卷调查。最后,共收到园(校)长问卷4份,教师问卷24份,家长问卷119份。因为是分层随机抽样(stratifiedrandom sampling),所以教师和家长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研究人员使用SPSS19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又结合校长访谈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二、研究结果

1.园(校)长对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看法

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受访园(校)长大多认同与未实施免费幼儿教育政策时相比,现在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略有提高。园(校)长认为免费幼儿教育政策能减轻低收人家长的育儿负担,有效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并能提高幼儿园的财政透明度,使管理者对幼儿园的营运更有信心。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实施,促使私立幼儿园在办园性质及管理模式、资源及设备、师资水平、课程模式及教师薪酬方面发生了许多正面变化(包括入网和未入网的私立幼儿园,因为未入网私立幼儿园的家长也享有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资助),不过对教学方法、家园关系、师幼关系、学费、收生情况、课余活动等方面的影响不大。园(校)长普遍认为,免费幼儿教育政策对所有私立幼儿园都是公平的(包括入网和未入网的私立幼儿园),因为这一政策并不妨碍幼儿园保持原有的教学理念、目标及宗教背景,对幼儿园在课程及教学方面自主性的影响也不大。当然,园(校)长们肯定了免费幼儿教育政策为私立幼儿园(尤其是入网私立幼儿园)带来了更多资源、经费及发展机会,提高了师资水平。不过,对入网的私立幼儿园来说,免费幼儿教育政策带来的督导与视学,令园(校)长的工作压力显著增加,而且由于提高了问责标准及透明度。幼儿园在行政方面的自主性有所减少。园(校)长表示,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推行并没有影响到家长选择私立幼儿园的意愿,也很难令幼儿园营运更符合成本效益,对薪酬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2.幼儿家长对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看法

如表1(见下页)所示,幼儿家长比较了解政府的免费幼儿教育政策。大多数家长认为这一政策能减轻低收入家长的育儿负担,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同时不会提高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令家长对幼儿园的营运更加有信心了。调查发现,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推行对家长择园意愿的影响不大。绝大多数家长满意自己子女就读的私立幼儿园,其中包括幼儿园的教学理念、目标、宗教背景、课程、教学方法及师资水平等。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推行令家长有更多的钱为子女报名参加幼儿园外的兴趣班。多数家长认为澳门应该推行全日制幼儿园。总的来说,大多数家长认为免费幼儿教育政策是一项公平合理的政策。

3.幼儿园教师对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看法

如表2(见下页)所示,澳门幼儿园教师大致了解政府的免费幼儿教育政策。大多数教师认为。政府的免费幼儿教育政策为幼儿园带来了正面的改变,幼儿园也比较容易适应这种政策带来的变化。免费幼儿教育政策为幼儿园带来了更多的资源、经费及发展机会,并且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而且这一政策的推行没有减少幼儿园在课程及教学方面的自主性,也没有妨碍幼儿园保持原有的教学理念、目标及宗教背景,能有效提升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多数教师认为免费幼儿教育政策促使幼儿园在资源及设备、收生方面发生了正面变化,不过在办园性质及管理模式、师资水平、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家园关系、师幼关系、教师薪酬、课余活动等方面的影响不大。当然,免费幼儿教育政策带来的督导与视学,确实令入网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显著增加了。教师普遍认为这一政策能减轻低收人家长的育儿负担。大多数教师赞同澳门应该推行全日制幼儿园。

比较有趣的是:(1)部分教师(主要来自未入网私立幼儿园)认为免费幼儿教育政策不会导致幼儿园学费提高,这是因为未入网私立幼儿园大多属传统名校,收费向来很高,并没有因为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实施而增加学费;另一部分教师(主要来自入网私立幼儿园)则认为幼儿园学费有所提高,这些幼儿园往往规模较小,必须提高收费才能达到收支平衡。(2)虽然有少数来自入网私立幼儿园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薪酬水平变得更合理了,但是多数教师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园(校)长大多不认同免费幼儿教育政策令自己的薪酬水平更加合理了。由此看来,虽然澳门幼儿园教师的薪酬远高于香港幼儿园教师,㈩但大多数园(校)长及教师都认为自己的薪酬还可以更加合理一些。

4.免费幼儿教育政策需要改善的方面

总体来讲,园(校)长、家长、教师对免费幼儿教育政策比较满意。以1()()分为满分,园(校)长、教师、家长为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给出的平均分均在65分以上。进一步研究发现:(1)家长评分明显高于园(校)长和教师,表明无论是否直接受惠于免费幼儿教育政策,家长均对该政策较满意。(2)相比入网私立幼儿园园(校)长,未入网私立幼儿园园(校)氏更满意免费幼儿教育政策。这是因为未入网私立幼儿园可以继续享有校政自主,勿需受人多行政干扰。(3)与未入网私立幼儿园教师比,人网私立幼儿园教师更满意免费幼儿教育政策。这可能是因为入网后私立幼儿园得到了更多资源,政府还为幼儿园教师发放专业津贴,因此教师非常支持这一政策。

至于需要改进的方面,园(校)长、教师和家长分别有不同建议。园(校)长认为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要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专业培训,还需要获得课程改革方面的帮助,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提供更多的专业引导,以切实提高免费幼儿教育的质量。教师则建议幼儿园应该提供驻园社工服务,提高驻园社工的服务水平,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额外的课后辅导服务(校外督课),帮助教师提高音、体、美等方面的技能及教学能力。,家长则建议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更多照顾,幼儿园应该让家长知道子女的发展情况,政府则应该进一步提供校外督课津贴。

总之,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推行,标志着澳门特区政府兑现了对下一展的郑重承诺与长期承担。我们衷心希望有关方面能够继续留意这一政策的推行成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和优化这一政策,使澳门幼儿教育事业更加完善。香港和内地幼教界可以借鉴澳门实施免费幼儿教育政策的经验,设计适合本地实际的免费幼儿教育方案。

最后,必须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由于澳门总共只有49家实行本地学制的私立幼儿园,样本总数偏小,而本次研究又只抽取了其中4家私立幼儿园,所以对这4位园(校)长的调查和访谈只能反映部分园(校)长对有关问题的看法,代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教师和家长是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选择的,数据的代表性较高。当然,如果能够将抽样比例提高到10%,研究效度会更强。不过。必须指出,这些局限并不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黄镜英.持续发展中的澳门特区幼教事业〔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472(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