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产业研究范文

文化产业研究精选(九篇)

文化产业研究

第1篇:文化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机制

一、国内文化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很多学者对文化产业集聚进行了初步研究。陈倩倩、王缉慈(2005)以音乐产业为例讨论了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厉无畏、于雪梅(2005)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进行了思考;刘丽、张焕波(2006)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张斯龙、沈惠云、何小军、邵菊芳(2006)描述了长三角报刊产业集群的现状;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以深圳为例讨论了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符韶英、徐碧祥(2006)初步探讨了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关松立(2007)将中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詹大成(2009)对文化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周国梁(2010)对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研究。从目前国内外对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对某一城市或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和实证,本文主要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二、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集群

1.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产业,从内涵上看,文化产业必须具有文化的属性。其本质特征是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或部门的集合。但是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可以作为产业化的形态来运作发展,一般来说,属于无偿供给型或事业型的文化产品,其运作主体是政府,一般不能成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化、产业化行为,而那些有偿供给型的文化产品,其运作主体是投资家、企业家,营利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而消费者必须以货币支出来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这些文化就可以作为产业化的形态经营。本文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是:以文化企业为骨干,以利润创造为目的,利用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的总称。

2.文化产业的特征。文化产业以人的“创意”为核心来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因此与物质生产领域的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具有非常独特的产业特征。(1)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文化产业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既具有商品性(产业性),又具有社会性(意识形态性)。产业化要求产业内的企业以盈利为首要目标,但是双重属性意味着文化产业也不可能放弃对社会效益的追求。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并不是矛盾的,在产业内文化企业的经济属性得到发挥,而在产业外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互动的社会结构也将制约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作用的发挥。(2)文化创意的原创性。文化创意的核心是文化内容的创意,而文化内容创意的关键就在于其“原创”性。英国有许多学者把文化产业界定为“创意产业”,并指出文化创意的“原创性”是“新经济”企业最主要的动态特征。他们可以通过知识产品的保护,不断发挥自身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3)文化生产的风险性。文化产业是通过创造供给来培育和创造消费需求的。创造文化产品,创作者或是靠涌动的创作激情,或是靠对市场需求的理性预期,不可能有明确的消费对象,也不可能有明确的消费质量要求。在文化产品未被生产出来之前,市场对此的需求是难以判断的,文化生产是要承担市场高风险的。

3.文化产业集群。所谓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通常以传媒产业为核心),由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集群包括了文化产业链上所有上下游的企业,包含了文化产业的五大主体――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服务主体和延伸主体。根据文化产业“创意”属性的强弱,可以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如下类别:核心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和边缘产业(相关支撑机构)等。

三、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也是自发和人为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多种条件的积累,包括自然察赋、人力资源条件、企业家素质、产业的成长空间以及创新的文化环境等。总的来说,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1)生产要素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发展机会,初始的自然资源察赋虽然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但对于一些特定的文化产业集群来说,给定地理察赋和企业偏好,最终的区位模式还是唯一确定的。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都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生产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需求状况系统反映了公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有效需求能够不断刺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进而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文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3)相关支撑产业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是指该产业集群的前项联系产业和后项联系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知道文化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的发展与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也必然离不开相关辅助产业群的强大支撑。在文化产业周围建设完善的相关性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以构成一个强劲的产业创新支撑体系,从而加快创新进程,促进集群取得竞争优势。(4)环境条件。影响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条件包括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一个良好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的形成,将在吸引资金、聚集文化人才和促进相关产业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市场环境的角度来看,集群所在地应有与主导产业和产品相关的要素供给、产品销售的环境,保障本地产业能够得到专业最前沿的信息;而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吸引文化企业在该地理上的集中,集群内成员经过知识的综合、外化、内化及社会化,实现知识的共享,大大加快企业集群内知识的孵化和创新。

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动力

1.内在机制。(1)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在文化产业集群中,由于外部服务容易得到,交易成本低,因此大量的文化企业可集中力量实行专业化。同时,文化产业集群区域内,大量的企业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链,而企业又大都分布在其中的某一个生产功能区,中间产品全部在企业集群中生产和销售,大量的企业从事的不同中间产品导致了文化产业集群的范围经济。正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存在,使得集群内的企业存在着成本的优势,这也是保持集群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协同效应。文化产业集群内知识信息的协同体现为“累积效应”的产生。在集群内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机构、竞争者、相关企业及客户在地理上集中,能产生较强的知识和信息积累效应,为企业提供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及所需的物质基础。同时,文化产业集群内拥有大量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这也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此外,集群中大量的文化企业往往在同一时期以同一标准向市场推出同一产品,这就是协同效应的放大,能大大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外在动力。由于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民族关系、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其他产业相比,政府与文化产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从成功的产业集群案例可以看出,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时性以及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文化市场的规范程度等方面。而机遇因素虽然可以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但是这种机遇因素却并不是依靠人工努力可以获得的。因此,机遇因素虽然很重要,但是却很难在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中进行人为预测。

五、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规模小、基础差、情况复杂、资金投入不足、经营人才缺乏,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群体,取得规模效应。我国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陆的市场竞争和政府保护相结合的模式;一种是港台地区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外向型集群模式。大陆的市场竞争和政府保护相结合的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政府在鼓励竞争的同时,又在某些方面提供政策保护和扶持,这种模式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又能在宏观上对其进行调控。港台地区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外向型集群模式的特点就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家庭关系为基础。虽然在这种关系下企业集群发展缓慢,但它能使产业群内部保持高度的内部协同性和对外一致性,会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打造各地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厚,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累积了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源,因此全国各地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各地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这些静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启动并完善本区域的文化产业集群战略。(2)培养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所必需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是技术与文化高度联姻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构成有着特殊的要求。这就需要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同时,加强培养文化产业的应用人才,建立全新的人才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障碍,注重对人才的激励,完善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机制。(3)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发展文化产业集群,需要政府对相关支撑产业的发展予以强有力的支持。由于教育产业、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都是文化产业的相关产业群,因此,政府需要提升这些产业的竞争力,以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4)拓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渠道。首先是政府的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基础设施在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作用尤其重要。其次,充分利用民营资本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利用社会各层面的资金,共同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最后,积极引进外资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5)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完善文化产业集群的政策体系。随着文化产业领域的市场竞争日渐加剧,融战略定位和战术安排于一体的科学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将日益突显。要启动并完善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必须首先制订出科学而完善的发展规划,并完善文化产业集群的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罗佳.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6

[2]陈建军,葛宝琴.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9)

[3]关松立.中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7(5)

[4]刘蔚.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

[5]詹成大.文化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模式[J].浙江经济.2009(9)

第2篇:文化产业研究范文

针对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投入力度不强、产出质量不高和协同度较低等问题,只有加大产学研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功能、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文化产业人才的产出和协同创新要素的充分融合、提高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效率,才能不断推进文化产业产学研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文化产业;黑龙江省

0引言

近年来,文化所具有的经济潜能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而文化产业以其高技术、高产能及低污染、低消耗的特点也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的朝阳产业,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其视为主流经济进行大力发展。丰富的教育和科技资源使黑龙江省在推动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目前黑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12位,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48所高校、21个中直院所以及121个省属科研院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优秀人才,沉淀大量优秀的创新成果,一旦将这些优势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将发挥出不可估量的创新潜能。

1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问题分析

1.1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投入力度不强

黑龙江财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黑龙江省自2014年开始,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单列1亿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文化内容实、牵动能力强、创意水平高、市场成长性好的文化产业科研项目建设;奖励通过国家评选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企业。两年来共扶持建成投产的生产型和文化创意类重点科研项目48个,奖励重点文化企业52户,有效激发了文化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热情。但是现阶段,只有少量的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大部分达不到扶持标准的企业在资金方面还是自行承担,具体方式主要以单独筹集为主,受企业规模影响向金融机构贷款或是进行融资的比重也比较低,致使资金短缺的问题经常发生。

1.2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出质量不高

1.2.1科研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27.98%,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涉及出版发行、新闻传媒、数字内容、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包括数字视频融合与大屏幕拼接SOC集成系统产品研发、大型汉字滚动显示系统研发、黑龙江交通广播全省同频率覆盖网、区域性雪场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水下数字式语音通信系统、基于自适应流媒体技术的VOD系统、用于音视频工作站的胶转磁设备、编码线移结构光三维视觉检测技术及系统研究等多个项目。但相比文化产业发达省份来说,申请和授权总量仍不够高,申请主体多为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申请数量较少。

1.2.2人力资源产出不能满足需求

从学研机构的角度来看,黑龙江省学研机构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理论库、产品库,拥有着其他社会单位所不具备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为文化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精、能策划、会经营管理、掌握高科技、有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创新型文化创意人才。通过开展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也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高校和文化产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有效化解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了人才的定向输出。然而,目前黑龙江省有关人才的引进、培养、雇佣、激励等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灵活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竞争激励,严重制约了优秀人才在地区间与行业间的交流与互动。由于制度上的限制、人才市场的不规范、人才流通的不顺畅等原因,导致人才得不到合理配置。

1.3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度较低

1.3.1协同创新要素协同度较低

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项精细与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人才、知识、咨询、服务、市场、资金、技术等多种要素。目前黑龙江省现有的各领域体系中的各要素呈相互分割、互不相容的态势,与发达省份相比协同度较低,致使来自各方面的多种资源难以得到合理的优化与配置,严重阻碍了主体间的互动,使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很难有突破式的发展。

1.3.2知识管理协同度较低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来自不同的组织,它们的价值观、组织文化与优势是不同的,组织间差异严重阻碍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的共享。一方面企业担心自身掌握的知识、技术、信息的流出会给竞争者提供抢占先机的机会,因此不愿透露过多的核心内容,致使学研机构很难根据企业所提供的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相适应的合作计划,严重阻碍新知识的产生;另一方面这种组织间差异也会引起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产学研之间知识对接协同度下降,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与文化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甚至产生矛盾,这样既不利于知识对接,也降低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浪费时间与金钱。

1.3.3中介机构的服务有待提升

现阶段,黑龙江省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工作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服务门类也较为齐全,但从整体综合服务能力来看,与发达省份成熟的服务体系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的中介服务环节上。目前黑龙江省拥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会计、律师事务所、决策评估、顾问咨询等多类服务中介,以及信息交流、技术服务、产权交易等多个公共平台。这些中介机构以及服务平台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开展提供了信息咨询、金融支持、创新应用、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服务与帮助,但目前在协同办公、信用担保、融资租赁、远程管理等领域的中介服务机构依然较少,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十分欠缺,协同程度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很难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协同度较高的全程式服务。

2推进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2.1加大投入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科研活动经费的大力支持,充足的产学研科研活动经费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能够顺利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因此,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应提高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产学研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比重,从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质量产出。由于黑龙江省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资金并不充足,因此要积极寻求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与帮助。除了保障科研经费的充足外,还要确保经费投入比例和结构的合理性。由于受到黑龙江省整体经济水平的影响,黑龙江省文化企业在对产学研合作经费的投入上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是较低水平,因此合理地安排经费投入比例和结构就尤为重要,从研发到成果转化、从引进到吸收,整个过程应统筹兼顾、合理配发,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与高效,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2促进产出

2.2.1注重科研成果转化

近年来,黑龙江省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成果转化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针对这样的现状,文化企业要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避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出现长期搁置的情况,从而影响协同创新产出的效率。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并不只局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营运方式、工艺流程、管理理念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成果转化阶段对学研方的依赖度并不高,致使目前许多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后期,学研方并没有过多参与到中试与商业化阶段,一旦出现问题,还要反馈给学研方,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成果转化效率。针对这样的问题,文化企业应该鼓励学研方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及收尾阶段,借助学研方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当场解决一些问题与突发状况。此外,也可以通过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评价和奖励制度,转变以论文、著作和立项为主的评价体制,将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工作也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以此促进科研人员深入基层或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2.2.2促进文化产业人才的产出

与一般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体现在其核心资本是具有文化创意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文化产业人才的产出,主要从企业和学研机构两方面入手。从企业角度来讲,文化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尤其是创意型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将“智力资源资本化”作为对有能力、有成就的员工的激励手段,鼓励将专利、创意、技术等创新成果要素加入到投资与分配中,刺激企业内部人才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学研机构看,要充分发挥作为知识聚集地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大对文化产业这样的新兴朝阳产业的重视与研究,积极培养文化创作、创意、经营等高级人才。通过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出国访学等政策方面的适当倾斜来鼓励师生及科研团队积极参与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以及技术要素入股的长效机制,重点考察成果输出量、成果转化率、市场回报率等,为创新成果的产出打下基础。

2.3提升协同度

2.3.1促进协同创新要素的充分融合

首先要加强人才资源的协同。人才是核心资源,也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创新的灵魂,文化企业与政府机构要相互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能力强、技术好、有文化创意的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而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或是相关政策为人才在学研机构和文化企业之间的流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将人力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其次是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入。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协调与服务的作用,宏观统筹好各类科研经费的作用与金额,科学分配各类研究的经费比例,力求给予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最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文化产业也可借助政府的帮助获得一些金融机构的支持,从而建立完善的经费扶持体系。再次要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在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它影响到投入、产出、协同度等多项内容,如果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多项活动都难以进行,或是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与信息对接平台,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符合最初的研发需求,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

2.3.2提高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效率

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中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两个部分,提高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的效率就是提高知识管理的协同度,也就是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度。在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的过程中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知识交流渠道,因此打破组织间文化差异、建立良好的知识交流的体系是提高知识创造与知识对接效率的主要途径。首先,企业应加大对项目组成员的激励力度,通过提高项目成员的积极性来提高知识创造效率,从而促进新知识的产出。其次,学研方要将知识关键点和创新技术要点等核心内容如实全面地传授给企业,双方可以签订保密协议,均不对外透露项目内容,通过对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来提高知识对接效率。再次,要充分发挥企业方与学研方领头人的知识中介身份,在协调知识需求和传授核心技术上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企业方与学研方领头人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要经常与项目成员沟通,为知识对接提供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环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从研发到对接,从协调小试到成果中试的各个环节都具备丰富的资源、充足的设备以及适当的场所。

2.3.3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功能

在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中,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几乎无处不在,渗透到整个体系中的各个阶段、各个部分,具体职能主要包括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示范与检测、创新资源配置、管理咨询等。增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功能首先要提高行内从业人员素质,从根本上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其次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良性的有利发展环境。再次可建立黑龙江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既可以整合内外部资源、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沟通,又可以通过会员制实现信誉评价和监督控制。最后要加强中介服务机构与其他机构的互动与合作,通过与会计、法律、投资、融资、评估等机构的相互提携,实现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全过程提供优质的综合性配套服务。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运作机制及对策研究”(15GLB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15BJY035)和2016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朱志红 徐平 梁建花 陈天鹏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徐平,张秋实,朱志红.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39-143.

[2]李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4(11):36-37.

第3篇:文化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产业融合;文化产业;互联网产业;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8日

一、引言

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是指原先各自独立的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入,使原有产业界限渐渐模糊或消逝,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模式。首先,产业融合重要呈现在计算机和通讯范畴,其后扩展到金融、物流等服务性行业,并逐渐向制造业和农业渗入扩大。这类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分散为契机的产业间的交融,成为产业价值的重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生机的来源与动力。产业融合可以带来更好的工业性能和巨大的增长效应。这主要是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影响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产业整合,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发展机制和生产方式。

互联网产业是以当代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网络资源收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发、建设、使用、生产、储存、传送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现阶段国民经济结构的根本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定义。2004年,国家统计局拟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联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民众提供文化、文娱产物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有关文业的发展已有很多学者做了研究。吉字宽(2003)认为,互联网这种虚拟的网络信息平台将从根本上改变文化产业产品市场宣传、产品销售的面貌,使民间文化产品的市场开拓更具有生机和活力。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国际文化交流更加便捷、更加全面。刘玉珠(2005)认为,网络上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将调动起各种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潜能,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海龙(2005)认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合,是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切实有效的路径。文化传播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相对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而言,网络传播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它快速、丰硕、自由、开放、多元和互动的传播方式,冲破了时空、感官等方面的局限,直接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杨向荣、刘鑫,2010)。以上研究都只是单方面指出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促进作用,忽视了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是一种“1+1>2”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共赢的模式。本文将从产业整合的角度,阐述文化产业的原因、条件和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互动效应分析。

二、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因

(一)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果最大化的寻求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产业交融每每产生在产业的边沿处和交叉处,经过转变原有产业产物的特质和市场需求,推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转变,从而使产业界限依稀化。近年来,文化市场很活跃,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被逐步承认,以影视产业为例,近年来其增长速度一向保持在40%~50%,这在全世界都是当先的。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有着自然相关性,互联网是内容流传的载体,同时也是制造内容的载体,比传统媒介更具互动性,与内容的联系更加紧密。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一方面文化产业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灵魂;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能更好地体验文化。

(二)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产业间的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通过技能的交织浸透融合,将原处于差别产业的价值链活动全数或个别融入到另一产业中,构成新式产业。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进一步上升为文化内容产业,从而拓宽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与此同时,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也大大拓展了手机功效,从而提高了其经济附加值,智能手机的核心价值来源于它在技术支持下能够享受的文化内容。而3D放映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对于电影产业的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阶段。在内地,3D版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达到9.87亿元,远远超出1998年中国票房。

(三)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跟着政府逐渐减少了对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管束,业界入手用系统性的思想来认识互联网与文化的高度相关性,两大产业交融面临着很好的时机。2009年,文化部公布《文化部对于促成文化与互联网联合发展的引导意见》,指出强化文化和互联网的深度联合,有助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增进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内外部需求的转变,提高自身竞争力,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少许先行企业对各其产业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经过技巧创新,冲破原来的产业界限,延伸到相互的传统产业活动范围,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施行优化重组,最后构成涵盖以两大产业为中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这不仅意味着传统产业界限趋向于模糊化,并且代表着产业间新式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创建。

三、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互动效应分析

(一)互联网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1、互联网制造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制造技术之间的融合,是指互联网技术与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更多更新的文化产品。伴随着技术的成长,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以文化内容为中心,将技术创新当作实现手段,将文化内容融入数字和电子的终端产物,使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通讯设备与文化产业的内容创造形成完美结合。技术创新扩大了文化制造业的范畴,新的配置终端不断涌现,进一步扩宽了文化服务业的成长平台。

如苹果的平台策略,苹果搭建的IOS操作系统,成为众多应用软件开发商的销售平台,现在苹果硬件设备可供使用的应用程序超过百万个。苹果公司与他们实施分成机制。苹果的硬件市场份额越高,愿意为苹果开发应用程序的企业和个人就会越多,反之又推动了苹果在硬件上有更多的改进和创新,形成典型的有巨大跨边正向促进效应的双边市场。

2、互联网展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不断丰富,物质载体的广泛使用,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在最新的互联网制造技术的支撑下,互联网展示技术为文化内容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比如,智能手机是继纸媒、书本、广播影视和互联网以后,成为最贴近消费者的文化载体和传播媒介,随时满足生活、文娱、资讯需要的终端,成为这个时代一种全新的体闲方式。手机内各种应用软件使得消费者可以用手机享受小说、电影、电视、广播、新闻、音乐等各种传统文化内容,还可以进行在线游戏、当作电脑终端使用,大大拓宽了传统的文化产业平台,使得原本必须在影院、电视、计算机等冷门媒介上才能接触到的文化内容产业经过手机这一个综合性终端展示在了消费者眼前。文化产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上升为文化内容产业,从而使得文化产业的范畴拓宽了。

3、互联网传播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互联网传播技术体现了技术作为一种媒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如通过互联网构建的微博平台。其特征是无形产品,借助的技术方式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传播技术也在不断演变。初期的民歌、舞蹈等仰赖民间的口口相传,后来出现了灌音技术、录像技术能够将民歌舞蹈保存传播,实现商品化。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产业平台得以迅速拓展。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大批新兴产业模式出现了。评论、微博、微信,这些都是基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产业模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文化产业对互联网产业的影响

1、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品牌、营销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品牌、营销环节浸透是指文化产业的精神内在、品牌内涵向制造业的渗透。文化产物固然有其物质化的载体,但文化产物所表现的真实价值是其内在的精神内容,也就是文化产品的真实价值是承载于虚构和标记的特性之上的。文化产物价值的这类虚拟性和无形特点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移动、嫁接或附加到任何适用商品之上,成为某种实用商品的造型、工艺、品牌等产品差异性的标记。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也借这些实物商品实现产业化。

2、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的研发、设计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服务业的渗透源自于对微笑曲线两端的影响,集中于对研发和品牌的影响。文化产业向制造业的研发、设计步骤渗入是指文化元素、创意思维融入制造业价值链研发、设计环节等。英国是全球第一个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到首要位置的国家,它的解说是“文化创意产业指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术及智慧和经过对知识产权的建设生产制作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产业内容主要包含出书、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广告、建筑、策划、艺术品和古玩贸易市场、时装设计手工艺品和手工艺品等13个行业。

与传统产品类似,研发和品牌也是文化产业链中附加价值最高的部分。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促进了文化附加值的增长,使得制造业布局更加灵活。于是,随着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的深度交融,以工业设计、授权业为表率的中间产业链条,一方面完成了文化产业的深度、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统计,全球文化经济每天缔造220亿美元产值,当前文化产业已是全部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2011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达1,938.6亿元,同比增加了14.2%,2011年上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达1,94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5.8%,占全市GDP约达10%。文化产业成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组成部分,已经从探索、起步、培养的初级阶段,步入了迅速成长的新时期,呈现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文化和高新技术相结合则构成了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文化对科技的成长、发展与流传发生了庞大的影响,技术的提高又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产品模式和呈现形式。互联网技术与文化的交融日趋加深,20世纪至今,文化产业变迁的每一进程,互联网技术创新都起着重要的功用,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为标志的讯息流传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向更开阔领域拓展的首要力量。产业整合以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然而,现实中还存在很多制约文化产业融合的阻碍性因素,所以我们必须从优化产业和企业融合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以保护和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产业一体化的顺利发展。

首先,要把握技术交叉融合发展方向,将技术融合放在制定国家科技计划中,充分考虑技术融合的因素。强化基础研究和设施的投入,创设差别部分范畴交织交融的研究机制,促成各部门间研究建设的协作,整合有限资源;改制大中专院校的传统培训机制,设立学科交织的新式专业,培育具备复合性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其次,政府应相应减少管制,制定新的法规、法律和政策,提供宏观的产业整合和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前,中国存在着大批行政垄断和部门肢解现象,传统文化产业分立的多重管束体系将不再顺应产业交融的要求和规定,务必走向管制框架的融合,采纳同一管制。在产业交融的事实眼前若是不打破各部门的既得利益、接连采纳传统的管束框架,势必阻挡资本的自由活动,限制新技术的利用和新产品的问世,也将侵害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带来社会福利的极大亏损。融会对于企业来讲是个崭新的关念,高回报的同时必然有一定的高风险,企业间的效仿行为对于促成产业的最后融合具备重要的功用,于是政府对于开始尝试使用互联网技术和促使产业交融的企业给予支持,加强强势企业的树模效应。

最后,实施人才创新战略,改变传统的创新概念。产业融合使企业拓展市场,业务量增加,带来更多的工作,同时对人们创新意识有了强烈的需求,因而企业应建立教育培训机构,来增加企业人才的创意思维,改变员工的传统科技知识的“惯性”,培养职工掌握更多革新的复合性知识和技术,在各种科研院所执行交融型的研究机制和跨学科的专业设立,培养具备复合性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产业交融给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了变化,但是更加深刻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则是激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进级,转变了传统的创新概念,令人们从系统的角度交融差别的事物和从事物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思维的系统性并拓宽了思维的广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发[2012]2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2012.7.20.

[2]吴利华,张宗扬.中国文化产业的特征及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视角[J].软科学,2011.12.

第4篇:文化产业研究范文

许昌历史源远流长,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原文化的发展影响十分巨大,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许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三国时期还给许昌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故事传说,为许昌地区文化的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成为许昌开始曹魏文化发展的起源,他“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以蓄军资”,使得许昌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与经济的中心,曹操在雄踞许昌的25年中,做出了许多贡献,首先是创立了屯田制,积极的推广“以劳养武”的方针,促进了当时国家的经济、军事的发展;其次是在许昌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促进当时许昌地区的文化发展,其中以“三曹”的建安文学为代表,还是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第三是曹操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为后期的军事发展奠定了基础;第四曹操唯才是用,大量引用人才,促进当时北方的经济发展,也体现出一代政治家的胸襟。通过曹魏文化的发展,在许昌还保存着“春秋楼”“射鹿台”“受禅台”“华佗墓”“运粮河”等著名的三国遗迹,成为许昌重要的旅游景区。在我国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172处涉及到许昌的文化发展,其中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七子”建安文学,在诗词、歌赋、散文等方面对中国达到文学影响十分巨大,同时还有神医华佗的建安医学,为后期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家马钧的“龙骨水车”“指南车”“织锦机”等促进了当时建安科学的发展,为后期的科学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曹魏的音乐、曲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三国文化中曹操的人才观、军事才能、忧患意识等对后期文化的研究影响十分巨大。同样,关公文化中的“忠义、诚信”也是三国文化发展的代表。

二、三国文化对许昌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知名度较高,曹魏文化独具特色

许昌的三国文化(特别是曹魏文化)在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而且所包含的的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汉献帝和曹操在许昌定都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是,他们创造的曹魏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是十分巨大。在曹魏文化中,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文人成为曹魏文化的代表,开创了慷慨悲歌、刚健沉雄的“建安文学”,成为许昌文化发展的杰出代表。曹操在军事、政治上开阔的战略思想、唯才是举的宽广胸怀以及在治国中的求真务实的作风,也是我们现代值得传承与发扬的。自2006年,许昌被评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之后,每年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三国文化周,以促进三国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同时,还发行了有关三国文化的邮票,提高许昌三国文化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由于许昌的曹魏文化的特征比较鲜明,而且三国文化的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使得许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吸引对世界上的“三国迷”对许昌曹魏文化的研究。

2.蕴含丰富旅游价值,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旅游文化的发展,为许昌的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许昌三国时期和历史上各个朝代所遗留的遗址遗迹,古建筑物已经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具有较高的旅游、休闲、观光的价值。同时,具有三国文化特征的庙宇、亭台楼阁、名人故居、古战场、墓葬、碑刻、古建筑、文化广场等旅游景区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三国人物的魅力与风姿,也能够体会与感受到三国文化的内涵,能够了解到三国历史事件场面的恢弘,理解以“建安文化”为代表的三国文化的内涵,体验到三国文化的真正魅力。在许昌的旅游资源景点中,通过对三国文化的挖掘,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三国文化的历史,增加消费者对许昌的理解与认识。另外,许昌还通过开展举办民俗表演、三国文化研究活动、三国文化周等等相关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将三国文化融入旅游之中,能让更多的旅游者参与进来,品味三国文化的魅力,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扩大许昌旅游资源的影响力。

3.有利于许昌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发展

由于文化产业在许昌地区的发展,2013年,许昌地区采取主动融入、深度对接的方式,实施许昌地区的三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始实施许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地区的配套设施,大力挖掘三国文化产业,将三国文化产业融入到许昌的经济建设中来,目前,许昌以三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核心,坚持“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规划、高效率推进、高水平运作”的要求来建设许昌文化产业聚集区。目前许昌地区正按照《许昌魏都三国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积极打造许昌生态文化产业聚集区,并以曹魏文化和关公诚信文化为依托,将许昌达到的文化、旅游、水环境、聚居环境融为一体,构建一个水文共荣、成水互动的和谐生态宜居城市。目前,许昌的三国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采用当前国际最新城市“Bleen(Blue+Green)”体系,将城市的文化建设、规划体系、文化观光公园、城市绿地、街心公园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按照许昌规划的“一心、两带、一环、四轴、九大片区、十二个功能板块”的框架对文化产业聚居去进行建设,实现许昌生态文化城市的建设发展。

三、许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三国文化研究的促进作用

1.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人们对三国文化发展的研究

许昌三国文本身所描绘的三国时期的曹魏文化与关公的诚信文化,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研究,可以深刻的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在许昌三国文化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三国文化的内涵进行建设的。因此,通过深层次的研究与挖掘三国文化的历史内涵,能够有效的促进许昌三国文化产业聚居区的建设。以许昌的“建安文化”为枢轴的流传以及在新的艺术样式的改编和创新中,将许昌的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入到三国文化的研究中。通过对许昌三国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许昌的传统文化参与了“建安文化”为核心的“三国文化”的形成,促进了许昌曹魏文化的发展。“三国文化”在许昌的形成和流传中,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影响许昌地区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而且随着人们对三国文化研究的重视,这种影响还在动态的影响和丰富的发展中,例如,由许昌市政府、许昌市文化产业局共同主办的“曹魏大讲坛”开讲,可以说明政府对三国文化研究的重视,通过提取并充分挖掘曹魏历史人物、史实、遗址加以关注,突出三国文化在许昌城市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丰厚底蕴。

2.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以三国文化为旅游主题品牌的形成

在许昌实施“旅游立市”战略中,如何有效的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将所有的旅游资源有机的整合,促进许昌旅游经济的发展,成为许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许昌在明确“三大文化”主题,将其作为旅游文化的发展品牌,将围绕三国文化、生态文化、钧瓷文化等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有机的整合,实施特色旅游,发展旅游战略目标,积极的推进“三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和许昌文化产业一日游的精品线路旅游活动。积极的推进文化产业“体验旅游”活动,它是在许昌的传统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基础发展起来,通过让游客感受到三国文化的魅力,对三国文化的实际发源地进行考察,增加游客的消费体验,强调游客对文化、生活、历史的体验,参与性到旅游图样活动中,让游客获得完美体验,在旅游中感受到三国旅游的没力量,满足心理感受的高层次旅游形式,提升许昌旅游目的地的魅力。旅游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游客体验许昌三国文化、体验生态、体验环境等活动,通过体验感受许昌生态文化旅游的魅力,扩大许昌文化旅游的魅力,提高许昌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通过对许昌三国历史性文化遗址遗迹、历代纪念性建筑等相关的旅游地点进行包装、打造,形成具有名族特色的旅游景区,能够有效的促进许昌旅游经济的发展。

3.有利三国文化的区域整合开发

许昌地区的旅游资源联合开发与“三国文化”的整合与开发,可以极大地拓宽许昌的旅游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也能够有效的推进许昌三国文化产业聚区的快速发展,通过对许昌三国文化的区域整合开发,可以有效的吸纳我国其他地区对三国文化的研究,并为其他地区三国文化的研究提供借鉴,扩大许昌“曹魏文化”“三国文化”“建安文化”“关公诚信文化”研究的影响力,拓宽许昌“三国文化”的研究空间。根据许昌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目前开发的现状以及三国文化的研究情况,只有进行区域的联合开发才能拓展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促进许昌经济发展,才能有效的推进人们对三国文化的体验与认可。将许昌区域“三国文化”联合开发有利于树立三国文化品牌,降低研究的成本,提高许昌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能力。品牌效应将会给许昌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关注点,也会给许昌的旅游的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提高许昌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区域游联合开发可以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三国文化产业,结合三国遗址遗迹,开发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在许昌地区形成旅游精品和名牌旅游产品,实现许昌地区三国文化的旅游、经营、开发、销售一体化的旅游品牌。随着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对许昌地区三国文化的整体开发,是保持许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下,三国文化的区域联合己成为我国文化研究发展的新趋势,有利于促进许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国文化”为基蕴的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融合了文化产业的特点,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的特点,这对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就业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同时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消费,有利于消费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小结

第5篇:文化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222-02

就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虽然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是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产业机构调整的基础上的,而其内部本质基础还有着相对的缺陷,所以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关注眼前的利益,同时还要长远地看,通过技术人才的引进和保留,重视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将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相互配合起来。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河北省文化产业机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其相应的情况展开了针对性的对策提出。

文化产业实则就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产业产物,目前我国各地都开展着丰富的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产业也步入了经济结构之内,成为了重要内容之一。

1 目前的发展现状

1.1 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在GDP的比重中所占甚低

十五计划以来,改革开放后的河北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文化产业在增速上增加了14%以上。目前在经济的发展中主要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并存有多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格局。而河北省的产业优势主要是在传统的领域中,尤其是生产的文化用品上,以及一些有关休闲文化的服务娱乐上,还有销售文化用品以及出版发行上面。但是在一些高新技术的网络文化技术服务中,以及一些新兴的文化注入动漫游戏等等则相对规模较小,从业人员也少,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实力较为薄弱。但是目前我省发展的文化产业速度迅速且在规模上以及结构上有所变革,由于我省在对文化产业进行发展的时候,产业结构不佳,所以在发展的总体质量上有所欠缺,并且后劲明显不足。

1.2 文化产业在区域发展上还不平衡

就我省而言,目前的文化建设多集中在大城市或者是中型城市,这也是由于城市的主管客观条件优越造成的,城市的交通以及通讯较为的发达,并且集中了很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才和文化都具有集中的优势,是我省的信息中心。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客观条件相对薄弱,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在农村的文化建设上我省的进步和成绩很大,但是总体说来,农村仍旧在文化上发展较为缓慢,并且由于农村的面积大并且人口多,平均拥有的文化单位相对于城市来说,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还远远无法达到城市的水平。

这里的文化发展不单单是智力性的文化发展,还包括了很多硬性的技术以及相应的意识和思想,城市作为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的活动中心,其文化的发展必然要超过农村。这就需要河北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相应的有所侧重,不着重的重视对于农村的文化产业的提高,努力做到平衡发展。

对于河北省来说,城市和城市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面也具有着相当程度的差异,唐山以及石家庄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面发展迅速,并且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这都得益于领导对于产业发展作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但是对于有些吃呢格式,其认识不到就导致了主体建设在意识上缺乏,保守的思想和观念以及创新精神的缺乏,使得在管理上面人才领导不够,因此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减缓,或者有些已经出现了后退现象。

1.3 缺少相应的人才

对于创意以及创新和智能技能等多方面的知识产业结构,其基本的要求就是具备相应素质的人才,目前对于社会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来说,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就是人才资源,只有有了具备高素质的高端人才,建立在其能力之上的结构调整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人才资源也无疑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基础资本之一。但是,就目前的河北发展来说,各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趋向和方向都正确,但是缺少了相应的人才,所以在引进人才以及对机制进行完善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持。而目前河北省的文化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缺陷就在于,目前从业的文化产业相关的人员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技能结构上都有着很大的欠缺,综合整体素质上也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文化对于地方干部来说,仍旧在意识层面的认识上停滞在计划经济时代,这就使得在意识上,文化产业在发展上的规律无法被正确的掌握,过分的去强调意识形态,不能够对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有着很明确和实际的导向作用,所以,管理上就会较为的茫然和受限,多侧重向控制和限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而不是鼓励和引导扶持性质的经济手段。而作为应当为文化产而已提供智力助力以及发展方向的科研院所以及高效,则是由于在研究上没有新的发展或者是发展较慢,而无法为河北的文化产业在发展上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缺少的人才是目前河北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所需要克服的基础性质的障碍,尤其是在品牌市场中的组织或者是中介人才,而在新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型技术人才则是更加的缺乏。这也一定程度上归结为技术人才的流失。

2 对于文化的发展河北省存在哪些优势

2.1 地域优势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地区,在地势上具有着很大的优势,不仅仅是由于经济区临近,同时还由于其靠近了我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围绕了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并且在整体的位置上处于行政区域的连接地带,连接了华北东北以及华东和西北、华中,称得上是交通枢纽,并且由于地处平原地带所以在人口上华北也是大省,作为劳动资源的人力资源较为的丰富且低廉,且消费市场规模庞大。这些因素就成为了话别的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基础条件,这些有利因素将使河北成为华北地区文化资源开发条件比较好、文化产业投资成本比较低的地区。

2.2 产业优势

河北的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全省有投资规模或经营收入上千万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有130多家,形成了以河北出版集团、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广电集团等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文化企业。目前,河北省已形成了以形成了新闻出版印刷业、文化娱乐业、文物业、广播电视业四大优势产业。

2.3 政策扶持优势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我国又正处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因此公共政策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河北省出台了许多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比如,《河北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规定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河北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要求努力促使文化产业尽快进入市场,在市场中通过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3 河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3.1 树立新型文化产业观

思想保守、滞后是目前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要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的更快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第一,要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价值观。要树立对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属性的新认识。当前文化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世贸成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起步发展的,具有开放、竞争、互融等特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只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做法现已不合时宜。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要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观来衡量,树立市场观念、竞争意识。第二,要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辩证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要摒弃将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的观念,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搞好文化事业,使二者协调发展。

3.2 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第一完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支持。政府应尽快制定并出台扶持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形成健全的、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文化产业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

第二改善人文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较高水平的公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消费需求以及完善的文化设施。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要充分调动公众特别是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 、妇联、文联、作协、记协等人民团体在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推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倡文明礼貌,培育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第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努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要抓好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重要文化设施

3.3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增强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繁荣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与创作人才队伍。著文化产业的高级专业人才不仅要熟悉文化本身发展规律还要懂得经营管理知识。文化产业是人力资本主导的“新型经济形态”。它的发展需要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懂产业、又懂法律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各领域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特别是文化经纪人才和策划人才等,高级专业人才的缺乏大大制约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汇聚产业专业人才。

第6篇:文化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 蔚县剪纸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策略

一、蔚县剪纸的历史发展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早在纸产生之前,雕镂工艺就已得到很好的发展,已出土的战国至晋代的金银饰片已非常接近剪纸了。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新疆高昌故城出土的两张团花剪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剪纸作品,就其艺术表现已相当成熟。

2003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蔚县举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剪纸专项工作会议。会上正式授予蔚县“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称号,挂牌“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 2010年8月,蔚县剪纸与陕西等地剪纸一起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请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蔚县剪纸正式成为一项世界遗产。

二、蔚县剪纸的特点

(一)阳刻剪纸,通常是采用有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线条,剪去线条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浑然一体的。

(二)阴刻剪纸,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在制作过程中就是刻去原稿的线条,保留线条以外的部分。因此,阴刻剪纸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结构的。

蔚县剪纸用薄细白纸,雕刀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阳结合,以复用多色点染彩绘而成。它颜色冶艳,反差强烈,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蔚县剪纸内容多为百姓生活的写照,题材广泛,式子繁多。有戏曲人物、戏曲脸谱、花鸟鱼虫、吉禽瑞兽等形式。但可贵的是,蔚县剪纸没有受自然物象固有形的束缚,不以外表的肖似为追求,把所有的物象平面化的展开。同时,为追求剪纸造型的完整性、全面性,又能将不同空间、时间中的不同景物进行平面刻画,充分体现了创造者的绝妙匠心以及工致传神的审美情趣。

三、传统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对策

在这里我们拿出了传统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具体策略:

(一)首先要加大蔚县剪纸的扶持力度,推进蔚县剪纸精品的挖掘与创造。集中力量建设蔚县剪纸的文化基础设施,让蔚县剪纸有自己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蔚县剪纸研究院。另外,过去由于蔚县剪纸加工经营规模过小,我们存在宣传效果不佳的问题。现在就应通过各种媒体及网络宣传推动,进一步提高蔚县剪纸的知名度。

(二)努力把蔚县剪纸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结合起来,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从历史及现在来看,蔚县剪纸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艺术价值是需要商业价值来体现的,没有了商业价值,蔚县剪纸艺术的保护、发掘就缺少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因此,必须要把进一步提高蔚县剪纸的艺术价值与重视发挥它的商业价值结合起来。

(三)通过保护、挖掘蔚县剪纸,增强其招商引资的吸引力,特别是吸引国外投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蔚县剪纸就是蔚县的一张金名片。要让大家从对蔚县剪纸的认识,逐步深化到对整个蔚县的认识,对蔚县深厚传统文化的认识,把弘扬传统文化与促进蔚县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四)要坚决控制分散的家庭制作模式,大力发展基地式生产经营方式。将基地的建设作为蔚县剪纸的一个龙头和窗口,在这个基地有专门搞挖掘与创作的、也有专门搞加工制作的、还有专门搞经营的,只有这样,才能以基地为中心来带动蔚县剪纸的创新与提高,带动蔚县剪纸的长久发展。

(五)加强蔚县剪纸民间艺人的培养,鼓励优秀艺人多带徒弟,使这支队伍后继有人且水平不断提高。甚至可以在当地小学、初中开设蔚县剪纸的课程,给中小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蔚县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她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蔚县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发扬光大,我们应该让蔚县剪纸走出庄户人家的小院,走入当代艺术设计的广阔天地,在民族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式室内装璜、服装设计、书籍装帧以及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都应找到她的倩影。要让她走向世界,名扬四海,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她不仅能够将人们平凡的生活点缀得瑰丽多姿,更能以其特有的方式来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企盼。这里寄托和体现了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能够满足我们更高的精神需求。

第7篇:文化产业研究范文

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无论从理论角度研究,还是从实践角度探索,都是一对联系远远大于区别的概念。只有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把握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才有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工业化是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英国的产业革命使机器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而诞生了近代工业后才出现的一个名词。

首先,工业化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可作不同的理解。

对工业化一词最为流行的解释是将工业化描述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这是着眼于工业发展角度给定的定义,强调工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工业发展。有的学者将工业化定义为: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或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变过程。显然,这是着眼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定的定义,强调的是通过发展工业,使一国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有的学者认为:工业化是近代工业通过自身的变革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国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都得到改造的过程。这一定义着眼于对工业化内容的全面把握,强调工业化概念的综合性。东方学术界往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工业化的内涵,或者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或者认为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此外,有的学者强调生产的物质结构变化,着眼于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与产业关系的变化来定义工业化。由此可见工业化内涵的丰富性。笔者认为,工业化是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中心向以工业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运用新科学技术基础上建立起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门类齐全、结构和分布合理的工业体系;是工业地位上升,超过农业;三是在经济发展中能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的科技装备。

其次,工业化是个综合概念,有着特定的层次性规范。工业化是个有着复杂而深刻内涵的综合性概念。例如狭义的工业化概念解释为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概念则是指工业化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过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和导致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变化。

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的基本涵义由浅入深可呈现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工业本身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社会经济突出的变革;四是文化层次上的变革。

再次,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必须在过程中理解。尽管上述诸表述的着眼点不同,但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一致性,这就是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工业化是个过程。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就将工业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并给定相应的检验指标。

从城市化的水平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为初期阶段,30%为中期阶段,70%为后期阶段。认为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地区,工业化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就是将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标准主要界定为人均GDP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至30%。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其中“新型工业化”就是着眼于时代特征,以可持续增长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标准的工业化。

最后,工业化是个实践性概念,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艰辛才能实现的

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近代工业化发生于产业革命过程中,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历时近一个世纪;近代工业化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很大,即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近代工业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国民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至于现代化工业,只是极少数发达国家才得以实现。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一批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工业产业,但从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看:机械化、半机械化劳作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几千年一贯制的手工劳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或根本性转变。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商品经济尚欠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工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道一路”,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以来农村出现的新生事物。关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理论界同样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我国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虽然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颇有争议,但基本上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共识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经济;二是要按产业系列发展农村经济;三是要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四是要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由落后的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据此可将农业产业化表述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的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种养加工、农工商、销一体化经营,达到产业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这是一个描述性概念。

将工业化内涵的一般表述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一般描述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工业化的内涵中,更多地是强调“转变”与“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中,则更多地强调运作的条件和组织形式。据此,与工业化概念相比较,农业产业化概念是个相对“微观”的并且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性概念。

从联系角度看:在英文中“工业化”与“产业化”是不加区分的,统称为Tndacbrialization。在中文的译文中,也将Tndacbrialization通译为“工业化”或“产业化”。也就是说,作为动态名词,工业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区分不具有国际性,是中国人在改革过程中赋予二者以不同的内涵。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一国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如果仅从产业化讲,一国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工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化,就是要实现一国的工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只着眼于工业产业化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完整的。从我国的实践看,工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无论从产品的销,还是从企业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我们已经实现工业化,甚至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其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农业生产目的的自给自足性、生产组织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手工劳作性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还更多地保留着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特征,作为工业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产业化,还制约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检验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客观标准。虽然对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检验标准是综合的,但对于一个实施“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程度无疑是客观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业化要求一国的农业产业也要向工业产业那样实现市场化、社会化、系列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经营理念、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诸方面与工业的产业化程度相适应,以实现工农业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国工业化的进展程度,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现代化”水平,集中地体现一国工业化的水平。再次,只有形成农业产业化才能最终实现一国的工业化。工业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进程。一方面,一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最后完成,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一国的工业化;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对一国工业化的实现具有加速作用的同时,它自身作为结果,也将最终完成于一国工业化的进程之中。

第8篇:文化产业研究范文

文化产业集群结构演化经历了横向集聚、纵向集聚和网络集聚三个阶段;形成了水平和垂直混合的网络型文化产业链结构;未来发展呈现中心企业横向一体化发展、集群主体协同化发展以及相关企业产业链纵向协作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文化产业集群;结构;演化

文化产业相对是一种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少的知识密集型绿色产业。国内外实践结果证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重要而且有效的发展途径,体现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降低成本、促进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系统涌现性集群效应。文化产业集群在我国相对处于培育的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而产业集群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业和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集群,因此,文化产业集群理论作为一门迅速兴起的崭新理论,期待着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成功实践,为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化产业集群结构演化过程、特点及趋势研究推动寻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最优路径。

一、文化产业集群结构演化过程

1.形成阶段:横向集聚

区域内存在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源和市场需求时,文化企业开始选择在这样的区域内建立,随着文化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相应的配套企业为节省成本逐步迁移到这一区域,其他类似的文化企业因为在这一区域选址会减少公共设施的支出,同时因共享产品交易对象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逐渐形成企业集聚。随着企业集聚规模的增大,集聚带来的吸聚效应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集聚,进一步形成外部效应。同类企业的集聚促进降低库存成本,集体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协同运输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同类文化企业间会形成相互竞争的局面,促进技术和管理创新,遇到生产或技术上的问题时,有利于形成合作。比如浙江横店影视城影视产业链在初期集聚了12个影视拍摄基地,企业有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横店影视娱乐有限公司等,还入住了如华谊兄弟、大润影视和香港东方娱乐等一批知名企业。这一阶段体现为文化企业的集聚,通常是处于文化产业链同一环节上企业的集聚,因此称为横向集聚阶段。

2.成长阶段:纵向集聚

横向集聚的文化企业难以提供文化产业链上所有产品。随着生产专业化和人才专业化的不断发展,部分企业会将部分生产任务外包给其他中小企业,但这种外包往往只是二者之间的一种单向合作关系。同时由于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文化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进行集聚,形成以一个或多个企业形成的核心企业,其他企业围绕着核心企业进行协作分工。随着承包商承接业务量的增加,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合作关系逐步稳固,产业链上业务专业化分工布局形成了纵向一体化结构,逐步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时期组织模式中企业以园区方式集聚,运作与管理过程呈现自组织特征。这种集群组织结构显现出产品专业化分工、空间聚集性以及地域资源依赖性等特性。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集群组织引发适应性机制,其本身的复杂行为特征使其在与环境的动态互动中保持稳定状态[1-2]。比如,浙江横店影视城影视产业链在成长阶段完成了产业链上游的影视制作产业和下游的影视旅游产业发展,同时延伸发展了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相关产业、租赁服务业和酒店餐饮等配套服务业,集聚的企业如浙江好乐多商贸有限公司、东阳市益特贸易有限公司和横店进出口有限公司等,汇聚的注册参加拍摄的配角演员和群众演员均已超过千人。这一阶段出现了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集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因此成为纵向集聚。

3.成熟阶段:网络集聚

在文化产业集群纵向集聚形成以后,集群的横向和纵向合作网络初见雏形。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和管理制度上的差异,文化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合作。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下,科研机构,文化产品专业化市场等的形成,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多元主体的合作网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合作的网络结构有利于产生知识溢出,促进集群技术创新,刺激制度创新。网络中人才,技术,产品及原材料等物资等创新和流动,形成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独有的竞争优势。由于这一阶段既有文化企业的集聚,又有相关的关联企业的集聚,集群中主导企业与其他企业交互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竞争和协作关系,构成了一种共生网络,形成了文化产业链上横向文化企业间的合作和纵向文化企业同科研机构以及相关产业间的合作网络,因此成为网络集聚。比如浙江横店影视城不仅形成了核心内容产业链如影视产业链、动漫产业链、影视旅游产业链、影视音乐产业链和演艺产业链,还形成了服务性产业链如影视广告产业链、影视教育产业链、影视会展产业链和文化经济产业链等以及衍生型产业链包括租赁服务业、酒店餐饮、零售业等配套服务业,还成立了横店收藏家协会、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等机构和中介组织以及上下游关联企业如生产性企业、贸易类企业及置业投资内企业如英洛华电器有限公司、横店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不仅如此,横店影视城还进行了产业链整合,建立了产业发展平台、企业联盟,扩大新产业类型,吸聚新企业,完善消费终端市场,不断推出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等各类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横店影视城作为目前较为成功的国内核心层文化产业集群得益于集群网络的建设。从其企业构成可以看出,横店影视城选择性地引入各种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以及风险投资机构,构建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信息、技术、资金得到充分流动,人员充分就业,相互交叉的关系链和产业链条构建出严密的网络支架。

二、文化产业集群结构演化趋势

文化产业集群结构演化趋势是集群横向扩张和集群产业链纵向提升两个维度协同演化,提升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3]。根据产业集群的自组织原理,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在横向集聚和纵向集聚联系中,不断影响和作用于区域经济系统,通过集群内部要素的整合,实现集群自身结构的有序化自组织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是所有产业集群主体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自主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的特征和运行机制都来源于这种作用结果,集群主体及其他集群要素在经济活动通过竞争和合作,促使文化产业集群通过不断分化和整合,演变成错综复杂而有序的网状集聚体。

1.中心企业横向一体化发展

文化产业集群内中心企业随着横向集聚,产生了竞争和合作。合作的形式可以表现为生产协同、分工协同、市场协同和资源协同等,还可以体现为企业兼并,从而实现一体化发展。企业兼并形式主要有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4]。小微文化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选择横向兼并;当企业需要形成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的供应链条时,考虑选择纵向兼并;当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业务扩展等多元化投资发展,囊括核心企业内不同行业时,选择混合兼并。协同发展以及企业兼并方式有利于实现制度协同、竞争协同和创新协同,巩固中心企业的核心地位。企业兼并的目标应该注意核心企业多元化经营与核心吸聚能力的培育以及资本经营与产品经营能力的提升,企业兼并的过程应该注意竞合策略的运用。

2.相关企业产业链纵向协作化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集群内企业经由的分蘖、裂变、孵化和分工衍生以及群外企业的加入,集群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区域企业集中度过高,可能导致过度竞争,从而使市场环境恶化,形成的文化产业集群效率下降。需要集群产业链协同演化,一方面,延长文化产业链条;另一方面,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或者通过纵向兼并、纵向契约和市场分工纵向分离等形式实现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发展。纵向兼并使文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变为核心企业内分工,企业间关系主要由核心企业进行协调。纵向契约通过合作准则和价格手段规范文化产业链的纵向分工合作。

3.集群主体协同化发展

文化企业可能同过横向或纵向兼并形成文化产业链整合过程。这种文化企业一体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集群创新。这一阶段集群内文化企业的同质化竞争已经过渡到差异化竞争,迫使企业开发新的文化产品类别或服务项目,形成创新激励。①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为集群提供知识创新的成果。大学以知识产权为中心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地区经济繁荣的推进器。集群的商业活动为大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大学可以使集群的政产学研多主体关系更加密切,还能不断为集群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5]92,从而推动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②企业是知识产品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载体。集群效应获取的内在支撑是其竞合机制及产业组织网络,集群企业必须在整合区位、产业资源、区域环境和社会网络等外在资源基础上,通过集群企业的共同演化才能做到产业集群的互惠共生、互补发展[6]。而校企合作能够发挥双方优势,推动高校和企业的双赢,因此需要建立校企合作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7],实现激励和约束合作机制的自组织运行;③政府是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资源支配的协调者。政府建立适合文化企业生存发展的产业政策等软环境,维护企业间的良性竞争;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图书馆等文化公共设施硬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审批大学转化为商业模式的科研项目,协同建立区域集群创新系统。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过程中还应进一步营造知识空间、趋同空间以及创新空间,保护知识产权,控制集群风险成本,组织协调大学、科研机构和集群之间的知识循环[5]93,[8];④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集群在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金融需求。在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期,集群内企业较少,赢利水平较低,接触的中介机构也较少,文化企业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业主和主要股东。这种社会网络融资方式主要依赖于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和文化企业的发展前景。在文化产业集群的成长期,集群内文化企业增多,集聚效应逐渐突出,赢利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中介机构随着增多,外源性资金投入机会增多,开始出现银行借款等新的融资方式。在文化产业集群的成熟期,集群内企业随着企业资产的增加,对资金需求进一步提升,开始积极与银行合作,寻求中长期贷款以保障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惠丽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71573200);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SF1409(1)。

参考文献:

[1]綦良群,王成东.产业协同发展组织模式研究———基于分形理论和孤立子思想[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6):40-44.

[2]阮平南,张国徽.网络组织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稳定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06):128-131+1.

[3]刘霞.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研究———以温州鞋业集群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0):53-58+94.

[4]陆小成,罗新星.产业集群协同演化与策略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7(22):45-48.

[5]佟林杰,孟卫东.发展中国家三螺旋创新系统构建探论[J].理论导刊,2013(05):91-93.

[6]张荣刚.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演进动力机制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04):70-74.

第9篇:文化产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链;专业核心能力;构成

专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专业关键能力,又是一种实际工作能力。基于岗位视角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分析是当前主要的分析方法,但是从岗位视角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有诸多不足之处。文化产业链为我们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彼此的关系。

一、专业核心能力及其研究视角

1.专业核心能力内涵的理解。从研究文献看,专业核心能力的概念与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理解,其一,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在专业领域内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代表性学者蔡远满[1]、周泽民[2]、张海霞[3]等在论述中皆强调了岗位能力在专业核心能力中的作用;其二认为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是一种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任爱华与黄敏[4]、吕春莉[5]、何爱华[6],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包括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思维和创造力的综合性能力,这种能力须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才能形成。2.专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视角。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需要多角度、系统性的考量,依据社会人才需求、专业特点、专业发展来确定专业核心能力是众多专家的理论共识。但在具体研究实际中,当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分析大多基于就业岗位的角度分析本专业对核心能力的要求,进而凝炼本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如文红、方磊[7]及吕春莉从旅游行业岗位入手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陈青[8]从岗位群的比较中分析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分析的视角选择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新闻与传播学、艺术学等等,这些学科各有特点,使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中面临着极为复杂的障碍与困难,使得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培养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变化,很不稳定,进而导致专业核心能力认知的不确定性。从就业岗位的角度出发比较现实地解决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专业能力问题,但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而言明显地存在着不足,最大的问题即在于文化产业的构成体系上。文化产业是个业态多样、产品和服务各具特色的产业,文化产业各子行业在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企业模式、流通环节等方面有所不同,甚至在产品的形态上也存在极大不同,如工艺美术品大多以物态形式存在,而文学作品则以精神形式存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根据管理和文化生产活动的自身特点将文化产业分为10个大类,这10大类中各行业的岗位设置以及岗位的性质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巨大的,如影视行业的岗位设置与工艺美术品行业的岗位设置、文化休闲娱乐行业的岗位设置与出版行业的岗位设置的差异是极为巨大的,由岗位设置、岗位性质差异导致各行业对专业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很难从就业岗位的角度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与总结。文化产业各行业对各自行业人才所应培养的能力大都已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面原本就已经形成各自的培养体系,这在客观上导致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凝炼的尴尬与困难。综合以上的分析,从文化产业各相关岗位或岗位群角度凝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是有不足的,应该采用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视角。综合性要求这一视角能够超脱出某一具体的文化产业子行业的专业能力要求,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视角出发,综合体现各子行业的专业能力需求。同时,文化产业管理既然作为一个学科,即便存在业态的多样性,在专业特性上必然有着某些同一的、整体的特性。同一整体的专业特性要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要有某些共同的专业能力,因此以文化产业管理为一个整体来审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必要的,而不应局限于各行业的具体岗位能力的调查分析及综合。

三、文化产业链视角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组成

1.文化产业链的三种基本形态。文化产业各行业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条,由于各个行业的独特性,也导致了各自产业链在组织与环节上的差异,如旅游业与艺术品行业、影视行业等在产业链上即有很大的不同。即便如此,学者们在不同文化行业的产业链的研究基础上,还是对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总结,认为从产业整体而言,文化产业链经历了链状、网状和产业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与阶段。链状文化产业链采用纵向一体化的思路建构产业化链条,涵盖创意内容策划、文化产品设计和生产、销售和发行、供应链管理和消费者服务等环节。网状文化产业链以创意内容为轴心,在纵向及横向上将产业要素沟通起来,建立立体、交互的网络,然而产业链的核心仍然由策划创作、产品生产、销售流通、延伸产品开发等环节组成[9]。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实质是在创意的基础上驱动产品开发,借助传统生产与制造手段形成蕴含创意的产品,通过各种有效的营销手段推向市场,拉动后续产品的交换与消费,从而形成一条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产业链生态系统。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组成。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是一整套围绕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展示、消费而建构起来的工业化、商业化运作体系。通过文化产业链三种形态的分析,可见文化产品的生产处于文化产业链的中心地位,文化产业链的核心也就是一个提出创意、形成创意内容、通过一定技术将创意内容生产制作成文化产品以及将文化产品推向文化市场的前后衔接的链状结构,涵盖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流通三个主要环节。产业链的各环节体现了文化产品的转移路径,创意贯串于各环节之中。文化企业或者将不同环节整合到企业的生产运营中,或者因其担负文化产品的生产职能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环节中。因此,以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转移为中心,可建构文化产业链的基本核心形态结构,以及基于基本核心形态上的核心专业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原创研发环节是形成创意并将创意生发为创意内容的阶段,主要是发明文化元素的价值,通过创意个人、创意团队将文化元素与某种市场需求或消费需求相结合,对文化元素的结构、形式、美感、样态、艺术等方面进行整合、组合、融入等形式的改造或再造,生产出某种创意,进而将文化元素创意转化为创意内容。这些创意内容以文本、设计、构想、专利、版权等成果表现出来。因此本环节的核心能力主要表现为原创创意能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创意内容的原创性的敏感感知能力的作用。生产制造环节,是创意内容产品化的阶段。创意个人、创意团队甚至是工业企业将创意内容通过一定的手段、技术实现创意样态的转换,通过物质化、形式化或有形化,将创意内容转化为可观、可感、可赏的文化产品。随着创意内容的产品化,作为创意产品构成要素或符号意义的创意内容也随之被定型为某种文化样态或某种物化形态。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能力成为这一环节的核心。销售流通环节,文化产品成为文化经营的产业要素,在文化市场中流通,通过市场体制、展示和表演、传播平台等方式,与消费者需求相融合,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文化消费者所购买、体验、消费,实现文化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因此在这一阶段,主要体现着对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的需求。总之,从文化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表现在创意能力、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能力及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三个方面。

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构成分析

下面进一步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1.创意能力。创意是在头脑中创造新的意象、表象、形象的思维和意识的过程。创意能力是运用创意思维进行创意的能力,在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些学者已经明确地将创意能力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阐释,如李萍、钟璞,王明成。他们分别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创意能力的构成,黄芳认为创意能力由产生新的、不同的想法与构思的能力及将新的不同的想法与构思“物化”为新的、不同的文化娱乐产品或服务活动的能力组成。而于鸿娟则将创意能力划分为创意思维能力、创意活动能力及创意产出能力三个维度。通过比较两位学人的论述,很明显创意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主体所具有的产生创意的思维能力,二是将创意转化为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但是将创意“物化”并不单纯是创意者所拥有的个人能力,而且包含工业生产与制作的能力,例如我们将设计的文化衫进行物化生产,运用的是机械生产的能力,因此将创意转化为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构成上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宜将其单纯归属于创意能力。创意是思维和意识的过程,因此创意能力首先体现为创意思维能力,即创意者具有的产生创意的思维能力,是创意者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思考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创造出新的表象、形象、构思、流程等的能力,也就是形成创意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创意者还须综合应用想象、联想、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创造性能力。创意判断力也是创意能力的重要组成。创意是思维与意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和意识的结果本身,创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对创意的成果是否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评判就一直伴随着创意的过程。2.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能力。德里克•弗罗里达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中认为任何人都具有创意的能力,但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生产出文化创意产品,因为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与制作需要有一定专业生产与制作能力的支撑。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依据其生产方式可以粗略地分为个体生产、团队生产与工业化生产三大类型。这三种生产方式对文化产业从业者与管理者的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有所差异。个体生产是主要通过个人的方式进行生产以完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制作的生产方式,如文学创作、艺术创作、手工艺品制作等。在个体生产中,生产者往往兼具创意者与制作者双重身份,既要有独特的创意天赋,更需要有实现创意传化为文化成品的能力,也就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制作能力,这一能力其实是创意能力的一体两面,因此有些学者会将其归入到创意能力中。对于个体文化生产者而言,语言表达、视觉表达、艺术构思、手工技艺等能力显然是其进行文化生产与制作所必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同时,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越来越紧密,个体生产中新科技的运用能力也愈发重要,如现代的声光电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这些是个体生产者的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部分。3.文化产品的商业运营能力。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生产是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可是文化产品最终的目的是面对消费者,为消费者所感知、体验,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不仅要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也需要具备策划经营的理念、现代产业意识与经营思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需要依据市场的需求将文化元素转化为创意,然后将创意变成生意,将生意变成好生意,这些皆为商业运营能力涉及的范畴。在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经营能力、文化产品营销策划能力为其重要的能力组成部分。许多学者指出文化产业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运行,文化市场中的文化品位极不确定,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具有不确定性,能够准确评估文化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准确预测或者成功推出文化产品是文化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可见,文化产品的营销策划能力是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的重要组成。

参考文献:

[1]蔡远满.试论应用型本科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J].大众科技,2006,(7):210-211.

[2]周泽民.论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4):103-105,112.

[3]张海霞.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5,(23):200-202,220.

[4]任爱华,黄敏.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0):140-142.

[5]吕春莉.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117-118.

[6]何爱华.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学主题式教学设计构想[J].高教学刊,2016,(24):8-10.

[7]文红,方磊.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及培养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10,(10):124-126.

[8]陈青.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研究[J].新会计,2014,(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