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化教师研修范文

信息化教师研修精选(九篇)

信息化教师研修

第1篇:信息化教师研修范文

1. 在信息化建设上,我校建设了三个平台。

学校网站――长春市第164中学――土顶中心小学。(1)“中小学携手教研之路”博客圈;(2)土顶中心小学“丑小鸭”习作园地博客圈;(3)教师研修博客;(4)学生习作博客(待建)。

2. 在信息化建设功能发挥上,侧重了三个层面。

(1)学校网站――学校全面工作向前发展的展示窗口、教学资源积累的平台;(2)“中小学携手教研之路”博客圈、土顶中心小学“丑小鸭”习作园地博客圈

――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学生习作展示交流平台;(3)教师研修博客、学生习作博客(待建)――师生自主研修、发展、交流的平台。

3. 在信息化管理上,畅通了三个环节、五个步骤。

(1)三个环节:教育局政务平台、上级职能部门的QQ群组――中心学校信息管理领导小组――学校对村小的QQ群组。

(2)五个步骤:信息员接收文件、信息――教导处登记转交主管领导――主管领导批示后转交――主办科室人办理――教导处主管领导收回经批示办理结束的文件通知。

4. 成立信息化管理、网络研修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协同合作。

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任组员;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教学副校长――负责中小学具体工作布置、安排、总结、汇报;负责“中小学携手教研之路”圈子网络教研工作。组员1,技术指导、信息接收与上报工作。负责学校网站维护工作;组员2信息登记、请示批复、转交科室办理、收回文件批复;组员3负责“土顶中心小学丑小鸭习作园地”博客圈工作;组员(4―7)协助副组长负责各组的网络研修工作。负责督导信息上报工作、学校网站内容更新工作。

通过以上信息平台的搭建与管理,奠定了我校信息化办公、网络化研修的基础,把我校引入了与时俱进的教育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入口,为我校实现现代化教学,打造农村精品学校提供了保障。

二、依托区域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凭借“吉林省教育社区”这个省级网络教研大的平台,由骨干教师技术引领,学校领导带头示范――“校长博客”;组织教师建立教师个人“博客”和博客圈子――“中小学教师携手教研之路”。

学区内的圈内成员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分为“语文、数学、外语、品社科学、“音体美”等五个网络教研小组;组内以教育教学中提炼出的问题与困惑为主题,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小主题论文等形式,分组分学科进行交流与评价。

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在各个教研组开展了绿色教研活动。即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研讨、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避免为教研而教研。

我校通过“博客”、“论坛”,校长带头,骨干教师率先参与学科教研,促进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断互研和自研的形式,记录教学中的反思、心得、叙事,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从而也潜移默化地帮助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教师自身也会在写博、读博的学习交流中找到了自己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实现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和学科追求。

区域性网络教研的基本模式:理论构建与校本小主题研究。模式链:“发现问题并学习研讨一提炼为校本小主题并组织实施一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网络教研、交流研讨、课例实践一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

区域性网络教研在博客中的实际操作步骤是:

1. 问题与困惑。

2. 确立的主题及实施计划。

3. 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师论坛等相关主题研究材料。

4. 在博客空间发表“小主题”论文。

第2篇:信息化教师研修范文

一直以来,校本研修被看做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更是职前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加快自身成长、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是以教学视频案例为载体,通过视频标识工具来完成的。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在现行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省时省力,是职前教师非常受欢迎的校本研修模式。

【关键词】 视频标识技术;职前教师;教学视频案例;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7—0056—04

一、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

内涵、目标和意义

所谓校本研修,“研”是指教学研究,“修”是指教师进修。校本研修主要是指以学校为基本的各种教研、学习和进修活动,是校本教研的拓展与延伸,是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1]。

职前教师是指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毕业生,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就是职前教师以学校为基础从事的各项教研学习活动,其目的一方面是完善职前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加快自身成长、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职前教师必须重视并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开展校本研修。职前教师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对国家未来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很有必要,也有其实际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基于视频标识技术也就是以视频案例为载体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这种模式也符合当今学校的现实条件,且不论是在本地环境下还是在远程环境下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节省时间。从目前来看,笔者认为这是当今比较受欢迎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模式。

二、视频标识技术和教学视频案例介绍

所谓标识,一般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材料时做出标记,把相关信息增加到已有的材料上,这种行为能引起阅读者对标识内容的深度思考,从而促进有效学习和自我反思的发生。在传统的教与学环境中,学习者会在教科书和讲义上做笔记来帮助深度理解文本资源,如突出强调某些词与句、基于上下文进行组织总结、画概念图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传统标识行为。 视频标识是指用户在观看视频获取信息时,伴随的对视频片段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评论发言等一系列操作行为。笔者所指的视频标识区别于传统的视频点播技术的评论方式。传统的视频点播系统的评论是针对整个视频而言,用户在观摩整个视频后,对视频的一种整体评论。这里的视频标识技术采用的是片段注释,即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随时对视频片段进行标识,可以自主选择一定时间片段的视频进行标识。视频标识技术以视频案例为载体,依托视频标识系统软件来完成。

教学视频案例的定义有多种,笔者选择比较符合本文实际的定义,即教学视频案例是以教学观摩、教学研究为目的, 以视频为主要形式, 全程记录某一真实教学活动, 并利用网页技术制作的集成了教学案例各类材料( 主要包括文本、图片及视频材料) 的超媒体教学案例[2]。从这一定义也可以看出,教学视频案例不再是简单的课堂录像,而是案例设计、教学研究、课堂互动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就是以这样的教学视频案例为基本载体,依托视频标识系统所提供的技术原理,实现对职前教师教学研修的目的。

三、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的必要性

(一)职前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1.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校本研修

教学设计是一名职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能力对于一名职前教师来说更加重要,它是职前教师获得教师资格必备的能力。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师范院校也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等类似的相关课程,但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课程仅仅提倡技能培养,而忽视或者淡化了对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3]。怎样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最为直接和容易实施的一种方法就是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可以让职前教师以学校为基础开展各种实习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一些高校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预设一些助研助教的岗位,提供给职前教师进行训练培养,让他们自主设计教学,自主开展教学研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2. 职前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提升要求校本研修

具备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并不能有效说明职前教师能够从容地胜任课堂教学。我们一直强调传统课堂的教学基本功,似乎在信息时代下忽略了这一概念,其实并没有忽略,反而信息时代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要求更高[4]。信息时代下不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这些来看,信息时代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比传统课堂要求还要高很多,因此也对职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职前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可以通过校本研修来实现。基于学校的教学实习可以让职前教师充分体验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情景,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教学基本功。

3. 职前教师实现自我完善、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要求校本研修

职前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完善。成为合格的教师后,在职业生涯中还要有自己的规划,即迈进专家型教师的行列。在这种变化的征程中,职前教师必须尽早规划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职前教师自身能力的完善、专业化的发展同样要求校本研修,并贯穿于职前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综合素质永远保持前列。

(二)当今技术发展所引起的教学变革的要求

当今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教育教学变革,同时也引起了校本研修方式的变化。传统课堂研修方式一般是观摩讨论和文本案例分析,观摩讨论不便于记录,而且教学的过程转瞬即逝,中间夹杂的师生的情感交互都无从体现,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传统的文本案例虽然内容丰富具体,但是无法掺入教学情境,显得枯燥,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5]。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作为一种再现事物全过程的良好手段已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频案例能够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既包含文本案例的一些特性,又掺入了教学情境,显得更加逼真。笔者开发的视频标识系统还能够对视频案例进行片段标识,实时再现教学过程。这一切都说明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具有其他研修不可比拟的优势。

四、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可行性分析

(一)职前教师的积极性

职前教师的积极性是顺利进行校本研修的先决条件。职前教师怀着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梦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同时传统的校本研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感到厌倦,对新型技术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方式充满了好奇,他们自身的内驱力会让其积极投身到教研中去,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职前教师的积极性还体现在可以调动集体的力量来促进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职前教师的校本研修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集体的力量。在一般学校中,职前教师可以利用的人员主要包括职前教师本身、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技术人员。他们的分工主要体现在表1中。

表1 职前教师校本研修队伍人员分工

[人员分类\&职前教师\&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技术人员\&主要任务\&试讲课堂,提供原始素材,自身学习训练\&案例评价、引导、分析、推广、应用等\&提供技术支持,如获取教学视频\&]

(二)技术上的可实施性

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校本研修平台即视频标识系统的开发。

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设计案例,根据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将体现教学核心价值的典型案例有机地植入到教学设计中去;二是由职前教师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并指定一些学生和教研专家听课,技术人员全程拍摄录制教学视频,这是教学视频案例的获取环节。

视频标识系统的开发目前已基本完成,核心是实现对教学视频的片段标识。系统含有大量的教学视频案例,并拥有按视频形式和案例形式组织分类、标识的搜索查询功能、标识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等功能。视频标识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和教学视频案例库效果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三)设备资源的可靠性

利用视频标识技术来进行校本研修需要设备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服务器、计算机、大容量的存储硬盘,大量的视频资源存储在服务器的硬盘上,客户端通过访问存储在数据库的视频地址来读取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访问的速度。技术在发展,这些硬件在教育方面应用越来越普及,性能越来越可靠。软件方面核心是视频标识系统,可以说硬件和软件的可靠使用有效保证了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顺利进行。

(四)经济上的可支撑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电子产品的性能,批量生产后价格越来越便宜,这对于学校购买各种设备不再是天方夜谭。另外国家鼓励支持信息化教学,鼓励教师利用新设备新思维新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投入也在加大,可以说经济已不再成为教学研究的拦路虎了。

五、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

教师校本研修方式

(一)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

职前教师通过观摩已经录制好的教学视频案例来加强学习和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注意到的细节在视频上却能看得一清二楚,通过观摩自身的教学视频,职前教师能有效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优势之处加以强化发扬,对不足之处加以反思并促进改进,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方式可通过图3来表示。

图3 职前教师自行观摩与自我反思方式

(二)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

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的经验,他们对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策略的理解都有其独到之处,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能够将经验策略总结与教学视频案例相结合起来给予职前教师最有效的指导[6]。这种指导具有的重要意义是: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给予恰到好处的评论,评论之后再给出实质性的建议。这样的研修方式无疑大大提升职前教师成长的速度。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的研修方式可以用下面的四部曲来进行,如图4所示。

图4 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方式

(三)学科同行讨论交流

与自行观摩反思研修和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指导相比,学科同行讨论交流研修方式来得更加直接。学科同行对教学的熟悉程度应该更加深刻,他们通过对比能够很快发现教学上和技能上的缺点,从而能够很直接地点出要害,这对于职前教师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召集同行进行访谈座谈,针对某一教学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邮箱、QQ、MSN、微博等多种方式互动,这种校本研修方式也是很多职前教师优先考虑的。

(四)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

前三种方式均是基于观摩方面的研修,虽然也是利用视频技术,但更多的采用的是视频标识系统中教学案例库的功能,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的研修方式则是深入到教学视频内部去剖析职前教师的教学。

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就是学生根据教学视频,任意选取时间段对视频进行标记,标记的时候给出自己的一些注释评论,提交以后即保存在数据库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任意地对每个视频的任意片段进行标记。当所有学生对一个视频全部标识完毕后,职前教师可以搜索到该视频的全部注释,这样就能够全面具体地掌握学生对视频片段的评论与看法,找到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进而对自己的教学情况作出反思。这种来自学生标识的研修方式无疑也是职前教师所需要的,因为教学的最终效果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来自学生标识的方式更贴近一线课堂,更具有参考价值。学生标识视频教学案例研修方式的情况如图5所示、职前教师查看学生标识信息如图6所示。

图5 视频标识

图6 职前教师搜索视频标识列表

六、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分析了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证了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视频标识技术的职前教师校本研修的几种方式。这些方式为职前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给了良好的途径。视频标识系统为研修提供了大量规范可操作的教学视频案例资源库,基于视频标识技术下的校本研修为职前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再深造、再培训和再完善的平台。学科领域专家教研员的指导、同行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标识为职前教师自身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舞台,它必将对职前教师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牛冬梅. 深入开展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

[2] 谯小兵. 对教学视频案例定义的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5).

[3] 张豪锋,王娟. 基于概念图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J]. 理论探讨,2008,(4).

[4] 孙众. 职前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基本功能力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1,(7).

[5] 齐振国,荆永君. 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J]. 中国电化教育,2011,(2).

[6] 齐振国. 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学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9,(6):85-88.

[7] 吴郑红. 教学视频的语义标注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1,(4).

[8] 周勇. 校本研修现状观察与视频案例研究探索[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6).

收稿日期: 2013-02-25

作者简介:王会霞,硕士,副教授,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438000)。

第3篇:信息化教师研修范文

1.1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了许多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及时更新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和知识,提高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1.2参加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短期内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参加教育机构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如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

1.3通过自学掌握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师德修养

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机会毕竟是有限的,而学习与掌握的信息知识又是无限的和迫切的。要想在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自觉学习,就必须树立终身的学习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出现,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教师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2实践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教师师德修养

2.1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

教师们对于多媒体应该多接触、多练习、多使用,熟能生巧,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一定能够不断提高。

2.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写作

利用网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写作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通过研究、利用、管理和评价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帮助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并能更数字化教学资源这条有效途径实现有意义的研修、反思。2.3与学科紧密结合进行学习与研究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次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教师根据所教学科自己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如汇报课、研究课、课题的研究等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训练学生的信息技能,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4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活动

教师应把每一次活动作为提升自我素质、展示自我、学习经验的一次重要机会,积极参与活动研讨和反思,撰写活动总结和相关文稿,既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高,更是提高教师师德素养的良好途径。

3教师博客的开通,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带动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通过教育博客,能够及时学到新时期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理论的变化、师德素养的要求等等知识,将对教师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远程教育的借鉴,提升了教师的师德修养

第4篇:信息化教师研修范文

【关键词】 课例研修;小学信息技术;深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3-0048-04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转化能力的严重不足、学科专业思辨能力不足、教师专业成长慢等是目前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实践视角来看,上述问题与教师基于课堂真问题的课例研究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常态课堂的课例是反映教师实践智慧和专业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执教者和观课者进入课堂现场对话的平台。目前关于课例的活动,比较多地停留在简单的听评课层面,没有深入到课例研究,更没有上升为教师专业的研修学习方式,使听评课的教研效能不佳。下面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分析传统教研中的课例活动,并依照课例研修的理论,对本区域小学信息技术课例研修项目进行深度设计。

课例研修的文献述要

课例研修是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基于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1],将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专家和学校管理者聚合在一起,确定课堂教学中关注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学习、反思与改进,促使团队共同成长的研修方式[2]。

课例研修源于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兴起于日本,20世纪末以来,陆续受到各国教育工作者重视、引进和改造。课例研究目前有三种模式:日本的授业研究、香港的课堂学习研究和上海的行动教育三种[3]。课例研究也移植到了美国等一些欧美国家,但水土不服,有待进一步本土化 [4]。课例研究的三种模式各有侧重,日本侧重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香港侧重于学生学习的改善,中国的行动教育模式是由顾泠沅教授提出的,它强调“三次实践、两次反思”[5],侧重于研课修人。

本文立足于行动教育模式,体现和强调在职教师团队专业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共同提升。虽然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尚未将课例研修作为教师研习方式,可借鉴的经验还较少,但同时也说明,不同学科课例研修领域的开拓空间还很大,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传统教研中课例活动的现状分析

我国教研活动有评课、议课等课例分析的传统,有课例研究的影子,但缺乏研究的味道。为便于分析,以我区小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为例,依据课例研修的性质、流程以及教师认知变化的情况,分析常规教研活动与课例研修的异同(见表1)。

根据表1分析,自上而下组织的诸如赛课、送课等活动都不属于课例研修;专题研讨课活动在操作形式上基本符合课例研修特征,但由于其研究频度、持续性不足,没有形成研修个体专业认知的自我突破,研修的深度不足。

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课例研修,对区域性研修加强统筹设计,构建学科研修模式,引导和帮助教师深度参与,促进其专业认知在教学行为上的转化以及思辨思维的发展。

区域性小学信息技术课例研修的深度设计

课例研修包括区域研修、本校研修和跨校研修三种组织方式[6]。信息技术是学校的小学科,实现本校研修比较困难,故主要采用区域研修的方式。下面,以区域研修为例,阐述小学信息技术课例研修的深度设计。

(一)设置研修主题

课例研修直面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研修主题的选取,反映着学科教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取向。它应该由区域研修引领人(教研员)梳理教学问题的逻辑,分清轻重,形成问题图谱,分类型、分层次、分阶段地设置研修专题,每个研修主题宜小而精。

按类型分,角度选取较为多元。如果从教的角度看,有关于教师专业表达的、教学方法运用的、评价反馈的等,由此设置小而精的研修主题;从学的角度看,有关于学习参与的或高级思维能力培养的等,如课堂学习的同伴互助、如何评价作品等。

按层次分,可设置教学新手、熟手、能手、教学专家等四类人员的研修主题。例如,对教学新手设置“在电脑室如何有序组织教学”、“我的专业表述是否清晰准确”等研修主题。

按阶段分,可根据现实问题的迫切性设置研修主题。例如,可设置的研修主题:面向骨干教师的“我的教学情态与风格”;面向兼课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流程与方法”。

(二)创建研修团队

我们应该根据研修主题的需要选取人员,组建研修团队。为保证参与的深度,研修团队中应该包含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以利于研究的思维互动;且应分布在不同层次学校中,以利于课堂境脉经验的交流。同时,他们都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在态度上能够主动、刻苦;二是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三是各具特点,以利于优势互补。表2是以“信息技术教学任务设计的有效性”为研修主题组建的区域研修团队。

研修团队的最佳规模是8~10人。同时,可根据不同的研修目标和研究专题,建立不同的研修团队,并形成区域核心的研修骨干团队。

(三)构建研修认知框架

构建研修认知框架,是指教研员针对现实问题梳理出研修主题的认知逻辑框架,引领研修队员理解研修主题的概念、内涵和逻辑关系,并最终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化。研修认知框架包括现实问题、认知框架和研究序列三部分。如表3所示,认知框架描述的是研修选题的纵向知识关系,研究序列描述的是研修选题下设子专题的横向类型关系。

(四)建立研修活动机制

1.构建研修模式

根据行动教育模式的“三次实践、两次反思”,笔者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改造,形成了“3234-RIPW”信息技术课例研修模式(如图1),即由三次阅读、两次反思、三次实践和四次写作构成,强调教师行为跟进的同时,关注阅读与反思性写作对行动与认知建构的统一,支持教师主体悟性的发生。

2.建立研修认知运营流程

“3234-RIPW”模式的认知运营流程见表4。从原有认知到深度互动,研修队员经历了三次阅读、两次反思、三次实践以及四次写作的过程,实现认知的二次变更和成果转化,促进团队成员思维能力和文本表达能力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研修团队课例研究的整体水平。每一次流程的运营都是某一研究序列的一轮课例研究活动。同一研究序列可能会经历多轮研究,同一序列的下一轮研究将以上一轮研究的“认知3”作为认知起点。通过同一研究序列的多轮课例研究的循环往复,实现研修队员认知的飞跃,以及伴随多个研究序列的开展,逐步完成基于研修主题的研究目标框架。

其中,研修团队成员轮流主课,既有基于本校的教学,也有本区的跨校实验;既有同课同构形式,也有同课异构。议课者虽然不承担现场课的执教任务,但始终全程深度参与,在反思和实践修正认识的时候,也需要以主课者的角色去分析和修改教学设计,最后还要轮流主笔撰写基于课例的研修综述,如《新授课任务设计的有效性课例研修综述――以曲线工具运用为例》。

3.编写与运用“操作实施指引”

组织研修团队开展活动,需要事前做好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编写各类操作实施的文案,即“操作实施指引”(见表5)。按照每一个研究序列的操作内容变化与否分为相对固定的、半固定的和不固定文案。相对固定的文案是指其操作流程、样式和内容在研修活动中均不产生变化。例如,研修活动整体的操作流程、操作模块及其技术文档:视频拍摄指引书、课堂观察操作指引、主课和议课者研修指引、成果样式写作指引、成果呈现交流方式等。半固定的文案是指其操作流程样式不变而操作内容因研修主题或研究序列不同而产生变化,例如,阅读材料的组织。不固定的文案是指每个研究序列甚至每轮研究都可能发生变化,如课堂观察工具文档的设计。在研修活动初期,就要对“操作实施指引”进行论证和解读,再经过多轮研修活动,让研修团队成员熟悉相对固定的流程和文案材料,使每一个实施环节、实施模块的操作实现精细化和专业化。

对于课堂观察工具文档等不固定文案,需要研修团队内部协作,对观察点的选取、观察表的设计以及记录方式进行磨合修正。如“任务设计的有效性”课堂观察记录表(见表6)通过行动实验已修改过三轮,但仍然存在记录不够简易的问题。

4.运营的可行性估算

根据上述认知设计与操作实施指引,深度设计之后的课例研修加大了组织业务的操作周期和操作容量,提升了教师认知的难度,这种模式植入目前区域教研的土壤之内,是否可行?笔者对深度设计前后的活动内容进行了对比(见表7),并分析了产生的研修变化与难度估算。

综合来看,发生了以下变化。

(1)教研组织的变化

①操作容量增大:从操作时间来看,仅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就有观课点论证和观课、议课活动,此外,还有准备工作、材料设计以及基于网络阅读与写作的互动交流。②认知难度增大:从研修学习强度和深度来讲,教师在课余需要额外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不过,认知难度将随团队研修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专业思维能力的提升而逐渐下降。

(2)教师的变化

①理念上的变化:主课者与议课者的研修均受到了重视,在组织框架之下,进行自习和互动学习。②行为上的变化:丰富了过程性管理,将经常做深、做细,形成教师的常态研究行为。③思维上的变化:加强了书面表达的训练,包括如何设置目标观察点、如何议课。④成果加工的变化:加强了基于研究问题的成果加工意识和能力。

(3)教研文化的变化

反映出务实的、有研究内涵的教研文化的构建过程。

课例研修的深度设计有利于研修团队教学实施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扎根课堂的原生态教研文化的形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利刃。但是,从设计文案来看,组织成本和资源成本较高,系统性要求较强,对研修引领人和区域教研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深度设计后的研修活动,有待于经过教学实践的磨合,有待于经过基于教学问题的专题研究的优化,并在教师的慢生长中形成厚实的成果。

参考文献

[1][2][3][5][6]齐渝华.怎样做课例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第5篇:信息化教师研修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 职前教师 教学能力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正在向信息化方向高速前进,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世界,也深深地改变着数学世界,使数学更加精确、严谨和直观。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成为实施现代教育的技术基础。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当建立在数学理念的基础之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的目标。发展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职前预备教师的师范生,尤其是对符号和图形均有较高要求的本科数学师范生,更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他们只有把信息化素养内涵于心,然后结合信息技术外用于形,才能更好地优化教学,使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现有数学师范生的培养方案中对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以下两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1.1 信息技术相关理论课程设置不充分

实践要以理论为指导,只有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在理论框架的支撑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思路、有方向,有条不紊而又灵活多变。

1.2 实际动手能力薄弱

在教学练习中,多数采用传统教学法,对信息化等相关教育技术,运用不充分,即使有所涉猎,也多数是在他人已做好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导致与具体课程内容难结合,影响教学效率。

为提高数学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和有效教学,培养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究更合理高效实用的培养策略迫在眉睫,以期提高人们对培养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视,使数学师范生更具竞争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度信息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是由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引起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国内外学术界对教育信息化有许多不同的界说。外国学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在西方的文献中,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或词语界说信息化教育。如,IT in Education(教育中的信息技术)、E-Education(电子化教育)、Network-Based Education(基于网络的教育)、Online Education(在线教育)、Virtual Education(虚拟教育)等。国内部分学者把以信息技术(IT)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向称之为教育信息化。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2.1 国外相关研究

2011年,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组织EDUCAUSE在十一大年度调查报告(2000-2010)中指出教学信息化的相关议题,分析了美国高校教学信息化形成了以“E-learning”为核心,以“课程学习管理系统”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与培训”为两翼的发展态势。在“课程学习管理系统”建设上,以“交流、共享、集体智能”为核心功能,实现从教师主控向学生主控,从孤立系统向与其他系统的融合转变;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以“提升学生学习”与“提升教师自身能力”为目标,关注IT与具体学科课程的结合,关注IT文化、学生文化与教师原有文化的差异,联合多方力量和智慧共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2.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多借鉴了外国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还需要作相关调整。但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提出的“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要求,关于教师以及作为预备教师的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部分师范院校已经开始了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但专门针对数学师范生的还基本属于空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3 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3.1 完善信息技术理论课程教学

经过对多所高校数学师范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3.1.1 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

在所开设的50~60门课中,与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只开设了4~5门,其中2~3门为必修课,2门为选修课(2选1),这样算下来,整个大学4年的信息课,最多只有4门,课时为2~3课时。具体开设的科目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科学基础(选修)、数学应用软件(选修)、计算机网络(选修)、计算机绘图(选修)。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设置的较少,而且不够全面。所开设的科目多为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课,其中和教育有交叉的科目很少,专门针对数学教育的就更少了。为此,高校应多设置一些数学与信息交叉的科目。如,几何绘图。在选修课中,可以适量增加一些与中学实际教学相关内容的介绍。如,电子白板的应用、班班通软件等。具体的课程结构安排如图1,课程类别是教育技术公共课,其下有两个子类,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核心课程主要有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构成,选修课程至少应有3个可选,从中选择2个。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增加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总课时,这样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也能为日后的运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1.2 开发课程资源,增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

要想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理论教学,除了要在“量”上加大力度外,还要在“质”上下工夫。现在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定的普遍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为资源开发,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前文已经提到过,现在高校数学师范生的信息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为3门左右,教材大部分都已沿用多年,教学方法也多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选修课为2门,学生选择其中1门上,经过调查,有同学反应选修课可以选择的余地太少了,而且部分课程内容前沿性不够,有些已经与时代脱节,在实际中应用性不强。如何选择高效实用的信息课程便迫在眉睫了,经过多方调查研究,有如下方法可供参考:①建立课程资源库;②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网络;③构建资源开发的交流平台。

3.2 演示与练位一体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微格教室的使用者为教师时,教师边讲边操作,直观演示、图文并茂,并录下视频供学生课下观看,使教师的每个操作细节及该操作所产生的结果,都不会被遗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同学的兴趣,更可以加深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同学灵活运用。第二,当微格教室的使用者为学生时,在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操作的熟练度,对其所学知识能够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教师在台下作为观看者,能够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哪些不足,对下一步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反馈作用。如图3所示,微格教学作为学和用的纽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承上启下,至关重要。

3.3 在实践中运用学习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把信息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通过教育实习,可以使学生把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以培养和锻炼学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并加深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实习还是一个对教育信息技术实践运用的平台,在教育实习中,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课堂上,培养自己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锻炼自己随机应变、“术”随“课”变的能力,真正做到使信息技术和教学结合得更紧密,配合得更完善,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教学内容更加易懂易记易应用,教学效果更能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认可,使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不再是纸上谈兵、生搬硬套、一成不变。

总的来说,理论课程、微格教学、教育实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互为依据与桥梁,只有合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三者的关系,如图4所示。

4 小结

作为当代中国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职前教师,不但要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还要能紧跟时代步伐,具有不落后于科技的优化教学能力,而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种。通过对当前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科学分析,发现了其薄弱之处及学校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取得好的效果,为师范院校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使数学教育能够与信息技术更好的接轨融合,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陈俊珂,孔凡士.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5.

[2]茅育青.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12.

第6篇:信息化教师研修范文

摘要: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和Web数据库相结合的研究生管理系统。

关键词:研究生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学籍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近些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量也不断增加,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提高研究生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研究生工作的规范化。

基于这种情况,我校开发了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2 研究生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经过对本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系统调查和分析,主要将本系统分为培养方案管理模块、课程预告及管理模块、学生选课模块、成绩管理模块、名册信息管理模块、信息公告模块、系统管理及维护模块。

2.1培养方案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负责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查询,个人培养方案制定、提交、修改和查询功能。

2.2课程管理及预告模块

(1) 本模块包含了对整个学年的全校课程预告,本学期各个专业课程预告,课程性质、学分、学时、任课老师及具体课程的时间和地点。也可直接查询任课教师在本学期内所教的所有课程,提高学生选课自由度。

(2) 自动排课模块:研究课程日益增加,自动排课模块根据教室容量实现学期课程自动安排,可提高教务工作效率,便于学生选课。

2.3学生选课模块

本模块主要负责研究生选课功能,主要包括博士、硕士、硕博连读及进修生选课功能,查询相关课程的选修人数及学生名单。其中学生选课名单可通过具体的课程编号和班号进行查询,也可通过任课老师的姓名进行模糊查询。

个人课表自动生成功能:根据学生已选课内容自动生成相应的课表,方便学生管理及安排上课计划。

2.4成绩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对研究生学习期间所有成绩进行管理,主要包括:

(1) 教师对上学期和本学期考试

成绩提交及打印。任课教师通过教务的个人密码一次性提交该课程成绩,提交后便无权再次修改。

(2) 博士、硕士研究生学期成绩查询、全部成绩查询及上学期内具体课程的班级成绩查询。

(3) 进修生学期成绩查询及全部成绩查询。

2.5名册信息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负责导师、研究生、进修生基本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其中导师模块分为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两部分,分别显示了全校内各院系导师的个人信息及工作经历。老师可通过权限设置修改个人资料。

研究生信息模块可通过研究生的姓名或学号查看研究生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学号、性别、出生年月)、入学时间、所在院系、主要社会关系、导师信息和联系方式。

2.6信息公告模块

主要包括了学期内最新公告信息及研究生教育表格下载。其中教育用表部分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别又分为教务员(行政人员)表格下载、任课教师表格下载和研究生表格下载。

2.7教学评价模块

本模块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种权限等级。

(1) 学生权限登录实现对任课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2) 教务员(管理员)权限登录对学生提交的评价进行科学的统计和评审并将最终结果提交任课教师。

(3) 任课教师权限登录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参考各项目的评价(如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师态度等)完善自我,自我提高。

2.8系统管理和维护模块

本模块负责管理员、教师和研究生权限的修改和密码设置。管理员权限可设置和修改教师及研究生的权限和密码。教师和研究生可修改自己的密码。

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1针对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式及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本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结构结合网络数据库的方法。B/S结构的特点是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在服务器端安装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需扩展更新服务器端,从而实现客户端零维护。

3.2系统实现主要技术

本系统是在Microsoft Windows XP环境下开发的,采用的前台开发技术为,后台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根据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功能结构需要,数据库设计如下:

本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完备实用,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满足当前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需要,极大程度上优化了传统管理手段和模式。在今后的研究中,会根据该系统运行过程中具体发现的问题继续纠正,根据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扩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该系统,搭建一个良好的研究生信息交流及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 赵敏. 改进规模扩张中的研究生教育及管理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5,(Z2):35-36.

[2] 马永斌.信息化与高校管理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83-86.

[3] 杨春节,房文娟. 基于WEB的研究生学籍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开发[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 (2):86-88.

[4] 赵小平.基于WEB的研究生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3):28,33.

第7篇:信息化教师研修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 教师 专业化发展

河南省济源市邵原二中 李自强

一、农村教师结构的现状

(一)年龄结构现状分析

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深山区的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以济源市邵原中心校为例,在小学,尤其是偏远农村小学,45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占全校老师的70%以上,即使处于镇上的两所初中和镇实验小学,中老年教师也占到40%以上,这些教师大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不能独立操作计算机,不会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更不懂得信息技术。老师年龄偏大,他们以前没有进行计算机教育培训,由于年龄关系和条件的限制,这些中老年教师也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不去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思想落后、年龄偏大、条件限制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重要障碍。

(二)知识结构 专业水平分析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出现参差不齐,45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大都是民师转正,他们的学历往往是高中毕业教初中或小学,这些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理论培训,他们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成为农村学校的骨干甚至是学校的领导。这个群体对信息技术接触和了解很小的,由于年龄的原因,也不愿意去摸索,不愿意去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教学;30岁以上的教师在农村学校所占的比例只有15%,有的学校比例会更少。他们大都是师范学校毕业,属中专文凭,这些老师在学校时,计算机教学还没有普及,接触的不多,但这些中年老师现在已在为农村学校的主力军,他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能主动学习运用计算机教学,他们将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近几年,随着特岗教师进入农村,他们来到农村中小学,给农村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岗教师大都是本科毕业,有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教学功底,他们却在教育教学方面经验明显不足,虽然计算机操作能力很高,但不能很好地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他们现阶段的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在熟悉教材,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上。

二、农村教师专业化现状

(一)教学环境

由于农村学校,特别是深山区的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环境是相当的落后,我镇的小学有8所,其中7所在农村,这些学校多数到现在仍然是一张课桌,一支笔,教师讲课就靠一张嘴,有的学校连投影器也没有配备,条件稍好的镇上的实验小学和两所初中,教学环境相对来说是不错的,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老师办公室安装了电脑,学生有了机房,每周能上一节信息技术课。只有小部分教室里使用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条件所限和环境影响,这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运用教学的使用率不高,许多多媒体教学设备长时间处于搁置状态。

(二)校本教研和研修

近些年,教育部门提出进行校本教研,让老师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可在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往往受条件制约,校本教研和研修的范围仅仅限于教师间相互听课,学习课程标准或者学习一些教育家的思想理念,写写读书笔记。一年中,学校只能让小部分老师到镇上或市区学校进行听课或学习。在农村的小学,是没有条件机会在网上查阅资料,不能在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他们只能利用报刊杂志来了解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们生活在与网络隔绝的世界里。即使一些爱钻研的青年老师,他们只能主动去听中年骨干老师的课,向骨干老师学习一些课堂经验和教学方法,不能与全省全国的名师交流学习。

(三)进修和培训

教师进修和培训是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学校,教师的进修也是十分困难的,由于农村学校老师的严重缺编,老师们离职进修几乎是不大可能的,老师们只好利用假期时间进行进修。没有网络,对信息技术不熟练,是他们在培训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近几年来,国家开始对中小学老师进行学科素养培训和国家培训计划,可农村中小学老师来说, 他们学校没有网络,进行培训还要到10多公里的镇上学校进行学习。间陋教学条件的限制让农村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变得非常艰难。

三、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下的专业发展之路

(一)信息技术培训

眼下,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他们尽快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今年济源市组织的全市中小学老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给农村老师带来了福音,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为期30天四期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让老师们学习到如何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怎么进行网络研修和网络互动。这些信息技术培训是农村老师梦寐以求的,他们在培训中那种不耻下问,刻苦钻研的精神感动着培训老师们。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科教学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师可以上网查找自己学科教学的网站,了解先进和教学思想和详尽的教学实录,可以在网络中下载选编适合自己学生的训练习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搜集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制作音色并茂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让农村学生也体验到信息技术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校园网的建设与使用

近几年来,上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大力投资,一些农村较大规模的学校开始建成和开通校园网,校园网的使用,让学校老师实现了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在校园网上,优秀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等丰富了农村教师教学素材,使教学课堂生动起来。

(四)利用网络进行备课随着农村信息技术的传播和普及,学校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投入,注重学校网络的建设,这样就给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利用网络进行备课,让农村老师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就能与全国知名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农村老师利用网络可以搜索中更多更详尽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老师们的视野开阔了,他们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网络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老师们利用网络进行备课,他们可以集中优秀老师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使农村老师努力赶上城市老师,也让农村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五)课堂教学的交互性

由于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运用,让老师们大胆尝试,他们努力让信息技术教学思想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老师们都在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以往老师一味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沉闷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互性。

(六)提供广阔的网络交流平台

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济源市开展了广泛的网络交流平台。在教育局的倡导下,给广大农村提供了网络教学交流的条件,教育局相继成立了研修茶座和名师工作室。在研修茶座上,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博客,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写在博客上进行全市范围内交流,农村的教师终于可以与市区老师进行网络交流和沟通,教育局定期会评选出一些精华的博文,激发了老师写作积极性,在学校里老师们议论最多的是谁发的博文多,哪个老师的精华文章多,邵原花园小学是一所只有12人的老师,可学校的网络研修一点都不差,他们学校的博客群被评为“济源市教育名博”,在济源市的校本研修交流会上,教育局领导专门介绍了花园小学的经验;邵原实验小学的杨立峰校长,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撰写教学博文,是研修茶座中的“博客之星”,被济源市教育命名“济源市名师”。

针对农村的骨干老师,如何发挥他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济源市教研室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把这些骨干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轮训,让名师批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在全市进行交流学习,这样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就与市区的名师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成长。

QQ教研活动是近来兴起的一种网络教研活动,在市教研室的带领下,许多学科的教研活动实现了全市教师的交互性,约定在同一时间,把全市的语文教师集中在一起,针对教学活动的某些困惑,在线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时,没有农村老师和市区老师的区别,只有心与心的沟通。给农村老师专业化成长插上了翅膀。

(七)网络培训由梦想变成现实

网络培训,在以前农村学校网络条件差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随着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建设,网络培训由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学校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学校进行学科素养培训和国家培训,学习到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有些老师还实现利用网络进行网络进修,完成了高学历进修,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不再是梦想。

四、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展望

(一)建立班级网站,实现班级师生互动

教育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农村老师对信息技术能力运用日臻熟练,除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外,也让信息技术运用的班级管理中,建立班级网站,逐渐成为一种班级教学趋势。班级网站的建立,有利于老师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为师生更好地进行交流提供了平台 ,班级网站的建立,也给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舞台,班级QQ群,班歌,班级活动的照片和文艺节目视频等,这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能丰富班级管理级经验,也是密切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网络备课实现无纸化办公

实现无纸化办公,是近些年济源市教育局提出的网络备课的一种新的备课模式。它是在纸质教案上的一次升华,原来的手写纸质教案,许多中老年老师往往是今年搬抄去年的教案,年年相似,图劳无利。利用网络备课,就是要实现三级备课,首先是老师自己编写学科教案,不得下载,只能参考网络上的资料,第二步,同一年级的学科老师两次备课,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批注和修改。最后,把网络教案上交学校教研组集体讨论,最后形成一份完整可行的优质教案。

(三)建立自己的博客圈和QQ群整合自己的教学思想,向名师发展

农村老师由于环境偏僻,信息闭塞,要想更快地进行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名师的指点,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坚持撰写教学心得和读书笔记,利用网络把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市区名师甚至全国名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农村老师要善于宣传自己,根据自己的学科,建立自己学科或学校的博客圈或QQ群,把自己的成熟的教学经验推广出去,让外面的名师了解自己,让全国的名师帮助进步,只有在名师的指导下,农村老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才会越走越远。

总之,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活动,给农村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相信,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会大幅度提高,教师在专业化成长会日新月异。相信会有一天,农村教师也会与市区教师一样,娴熟地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让农村孩子与城里的孩子拥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从而实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科研》 2005年11期

提高信息素养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浦月娟

2、《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1年07期

农村中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与对策探讨——以湖北省南漳县为例

付光梅 文放

第8篇:信息化教师研修范文

一、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与政策

韩国政府在1995年制定了“信息化促进基本法”,并成立教育信息化推进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各项教育信息化事业。1997年末,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制定了分三个阶段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计划。2000年5月,韩国政府又发表了《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方案》。

英国布莱尔政府在1997年发表了“连接学习化社会——国家学习信息系统建设”计划,宣布了教育信息化设想。1998年,政府提出“开放学习、开放经营”议案,规划建设英国国家学习网络(NGFL)。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了《关于孩子和学习者的五年战略规划》,指出信息与通讯技术(ICT)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日本于1999年底颁布了“新千年计划”,对教育信息化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2001年日本IT战略总部又制定了“e-Japan战略”,提出了信息化的日本社会远景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到2005年在所有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学指导中都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设备”的目标。

印度政府在1998年提出了“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发展战略目标,颁发了《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文件,其中与学校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具体内容为:(1)用向银行低利率贷款、并分期付款的措施帮助学校和师生购买计算机;(2)运用丌技术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3)建立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理事会,为各级学生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并对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4)到2003年实现所有学校计算机联网;(5)建立SMART学校,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价值观;(6)在各学区开展运动,普及全民素养。

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保障

在韩国,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基础一环,教育部在1997年推进“教育信息化物质基础建设工程”中,投入大量资金给中小学装配先进教学设施。2001年,在全国范围选定部分中小学建立”数字图书资料室”,选定一个道教育厅建立“数字资料室支援中心”,各市道教育厅的管辖学校在此服务器上分配一定的存储空间和域名,构筑各自的虚拟数字资料室。教育部、民营企业等多种渠道大力开发和普及多媒体教育软件、ICT应用教学方案、ICT应用教学资料、ICT应用学习资料等。

在英国,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教育技术开发商为学校推出了计算机出租业务,学校可以采用三年、五年分期向开发商支付费用,租赁到期后学校可选择租用新的计算机。随着ICT与各学科的整合,计算机教室基本能够满足多学科教学的要求。

日本政府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旋建设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在e-Japan战略中明确地提出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目标。为此,日本本政府和企业携手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建设。日本中小学计算机的配备方式主要有两种,租赁与购买。小学和初中的计算机70%以上是以租赁的方式配置的,高中的计算机则只有44%是以租赁的方式配置的。

印度政府在1998年专门成立了国家信息技术与软件发展特别工作组,目的在于勾画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蓝图,此外还成立了印度国家信息技术研究院(NIIT),这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之一。政府在《国家信息技术行动计划》中提出:由政府部门和工业部门合资建立全国高速网络中枢,将印度6万所国立高中用互联网连接起来,同时鼓励所有在全国性网络中枢计划的投资享有国家对基础设施部门的一切财政优惠政策。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韩国在2006年提出了《中小学信息通讯技术教育运营指针说明书》,将信息技术教育分为素养教育与学科应用教育,在素养教育中强化计算科学与信息技术伦理教育。韩国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形态有三种:独立开设信息技术科目、一些科目中有些单元内容包含与信息技术相关内容、信息技术整合于其他学科之中。韩国在小学阶段没有独立开设信息技术科目,但是,必修确保每年34小时以上(一年级为30小时)的时间来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初高中阶段独立开设信息技术科目,形式主要为选修课,也可在“学科自选活动”时间中实施信息技术教育。

英国的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课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设定为国家必修课程。从英国的国家课程整体结构来看,英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英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突出特征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和要求,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英国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在各个地区也有不同的要求与规定。

在日本,1998年教育课程审议会报告做出了高中开设普通学科“信息”课程的决定,并公布了新小学、初中学习指导要领和新高中信息教育课程的设置。2005年《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建议》报告提出在小学(高年级)设置新教学科目“信息”,以培养信息运用能力,特别是培养信息道德;在初中设置新教学科目“信息”,系统性地培养以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的信息运用能力;整理并充实高中教学科目”信息”的教育内容,增加修读的学分数;推进”信息”科目成为国家中心考试的考试科目和各大学入学考试的考试科目。

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标志性成果是2000年11月印度全国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颁发的《全国学校教育课程纲要》,其中包括《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教学大纲》,规定了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能力标准。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有两种情况,一是一至十年级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十一和十二年级开设名为计算机科学课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选修课;二是将信息技术课整合到其他学科中。在印度,由于存在着区域间不均衡的现象,因此公立和私立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的信息技术课程在设置上呈多样化。

四、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

韩国的小学教师是由教育大学培养的,而中学教师是由师范大学培养的。在职教师的ICT素养教育分为两种途径进行。一为对中学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资格进修,二为中小学教师的职务进修。韩国中小学教师接受教育信息化进修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教育人力资源部举办的培训活动、市道教育厅培训活动、本校内的培训活动。

英国的教师ICT培训特别重视对学校领导层的培训。国家校长培训学院将ICI培训内容列入校长必须接受的培训内容。教师的培训内容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改变的,从侧重信息技术技能转向从教育学角度将ICT嵌入到现代课程以实现课程的重构。除了大量的网上在线培训外,学校内部还结合校内导师制,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内培训,如聘请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等。

第9篇:信息化教师研修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过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3/15-0010-03

从1981年以选修课的形式在高中开设计算机课程,到1999年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之中,经过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公布,再到2007年部分地区将信息技术纳入中考、高考,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路。随着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学习影响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已普遍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高中阶段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性质、地位、任务与培养目标不同,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难题,这些都阻扰了信息技术教育在高中的开展。如何在高中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在高中展开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从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着手进行分析,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有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已在课表上取得一席之地,基本上每周都有一节课的课时安排。信息技术教师紧抓教学工作、专研教学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以下一些问题。

1.立足教材与加工教材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处理

湖北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李艺、董玉琦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该教材于2004年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该教材第六章第一节信息集成的内容,在开发制作阶段是以信息集成工具“FrontPage 2000”为例,讲述了网站制作的基本操作:新建站点、添加网页内容、调整页面布局、设置页面效果、建立页面链接、添加互动交流。有些教师在讲授该章节时使用的信息集成工具是“dreamweaver”,这说明教师能根据社会的发展,立足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有的教师不讲工具的具体使用,而以腾讯空间为例,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空间进行相关设置,完成装扮空间的任务来达到教学目的。而2003年出台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对本章内容的要求是: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并且给出了例子:可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处理多媒体信息。也就是说,本节内容可以不教网页制作软件,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文字加工软件、视频加工软件等工具来对某一个主题进行信息集成,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处理,如果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不一样,那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一样,从而最终具备的信息素养也不相同,甚至可能差异很大。

2.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与实际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落差

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与实际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落差,这主要是针对年轻教师而言的。年轻教师可塑性强,很容易取得进步,成长的空间非常大,很容易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富有激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乐意付出,乐意学习,具体表现如下:在教学方面,刚走上讲台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会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使用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WebQuest教学法等,尽可能地吸引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可是,如果教学效果不理想,比如:认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越来越少,交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少,教师的热情很容易受到打击,折服于现实,于是使用讲练法教学,形成了教师先讲教学内容,学生再练习、完成作业的局面,最终有多少学生掌握了知识,不得而知。这里并不是否定讲练法的作用与价值,而是,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特殊的课程而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单纯使用讲练法并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魅力,也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传统学科课程的区别,更不能很好地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毕竟,信息素养不仅仅是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比如:相关软件的技术能力的培养,更是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的培养。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当年轻教师的满腔热情与现实发生碰撞时,教师容易对自身职业产生怀疑,进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工作的价值,对自身的价值与认同抱有负面消极的想法,这不利于年轻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3.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使命与吸引学生两个要求难满足

信息技术教师要如何吸引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使命呢?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缺席的情况非常少,实际上,学生很愿意上信息技术课,因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没有学业负担,可以放下沉重的身心,放松片刻。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生分三种:一种是态度认真,为了学信息技术知识而来,这类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一种是利用网络方便为观看影视作品、玩游戏而来,这样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很反感教师对屏幕进行广播控制;一种是利用网络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者完成其他任务而来,有空的时候也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三类学生的比例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也与信息技术教师平时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态度与能力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对信息技术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兴趣点不同,这就造成了高二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比高一年级的更复杂。有的学生对程序设计知识的学习很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却很讨厌学习程序设计知识,有的学生对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很感兴趣,可有的学生却觉得学了没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在教学中不能做到考虑每个学生的兴趣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是根据选择人数的多少决定开设哪门选修课程。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很多人包括一些信息技术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难以展开,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把原因归结到高考的根据是目前社会、学校、家长与学生都认为高考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与大家对高考的认识有关,而大家认为高考重要是因为高考取得高分可以进优秀的大学进一步接受更好的教育,接受更好的教育之后便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如果我们不带这样一种功利心看待高考,而是只把它当作选拔人才、实现因人施教的一种客观手段,不赋予高考成败后的任何利益关系,我们是否还会认为高考很重要呢?退一步讲,高考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是否取消,等等,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所以,本人将从个人层面、课程层面找原因。

1.校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

李赫,徐继红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四平、延边、通化、白城五个地区34所高中28位校长的有效问卷和26位校长的深度访谈资料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校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看法、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感受、对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存在问题的认识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规划五方面的认知情况,得出结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状况和水平与校长对课程的认知有着直接的关系;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以及课程改革的领导者,直接影响到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1]本人在实习学校实习期间与信息技术教师交流时,发现他们赞同这个观点。当校长鼓励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时,他会投资建设信息化的教室环境,为信息技术教师实施教学提供较好的硬件条件,而这些硬件条件又是信息技术教师得以发挥才智、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

2.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难以平衡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总体趋势,经历了文化论、技术论、文化素养论三个阶段。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体现在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中。从课程标准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设计体现了“多元价值取向”,重视和强调科学与人文、技术与伦理、知识与能力,以及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2]目前,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体现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师也普遍存在弱化技术传授的倾向,那么,我们要怎样实现人文与技术之间的平衡呢?信息技术教师要怎样选择教学内容,怎样处理好教材与加工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教材与实际情况三者之间的差距如何处理,等等,都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与同事、同行、专家等进行交流。

3.学生态度消极,家长不支持

学生作为授课的对象,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教学设计等方面,特别是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很容易受到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消极态度,是因为受到了高考的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取向、家人的期待、自身的追求、学校的导向等都对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改变这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处在高中的学生对新奇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很强的求知欲,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多举办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来。当学生热情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中来时,学生的家长开始担心了,家长害怕参与这些活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孩子的高考,于是不抱支持的态度,这不仅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也打击了年轻信息技术教师的热情。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加强校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良性认知

毫不夸张地讲,一个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取决于校长的态度。校长鼓励、支持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开展,那么就会加强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如此一来,不仅仅是在信息技术课堂内,学生能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而且,在课堂外学生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平台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更是适应时展,提升学校档次、提高学校办事效率的有效方法,并且,当校长加强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后,上至领导下至教师,都会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办公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不仅增加了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还可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多地了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使其他学科的教师在实现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更可以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使用。

2.立足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理解

以湖北省的淘师湾平台为例,淘师湾平台的信息技术研修课程以高一年级教学和教师发展需要为本,着眼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开设的网络研训课程分为三类:同步教学类、专业理论素养类、职业技能素质类。其中,信息技术同步教学课程为固定课程,每两周一次。专业理论素养类和职业技能素质类课程为选修课程,学员每学期至少选修2个课程并完成相关作业与测试。在2012年,淘师湾平台在继续开展高一必修模块的同步研训的基础上,推出了高二选修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同步教学课程,同时,针对课程的特点调整了分班模式和研训的组织模式。在推出选修模块的课程的过程中,尝试研究课程包的教学形式,将每一课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设计成一个课程包供师生选用,为学生选择修习内容提供了有效支撑。[3]淘师湾平台的研训是基于远程视频的,方便、快捷,是很好的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之间、专家之间学习交流的平台,可以加深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可以为教师处理好立足教材与加工教材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意见,等等。各省的年轻教师要好好利用网络教研平台,主动参与,主动与其他省内省外同行教师交流,促进自身的成长,加强自身的信念与职业认同感,最终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为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协同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3.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取得家长支持

刘向永、董玉琦对吉林省的100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教学方法的一个问题是:“您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哪些教学方法(可以多选)”,其中,选择“讲授法”的为50%,选择“讲练结合”的为83%,选择“任务驱动”的为80%,选择“主题教学”的41%。可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真正地得到教师日常应用的是讲练结合与任务驱动两种方法。[4]这个结论与黄州地区的现状相符,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重要的是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敢于创新,在良好的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中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被吸引,花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来,会引起家长的担心是正常的,我们要正确看待,毕竟,高中生还不具备平衡多种事情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将他们吸引过来的同时,要注意与家长沟通,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自从国家提出教育信息化以来,在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要加快全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勇于面对挑战,注重自己知识、技能的更新,承担起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中应用的责任,做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合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参考文献]

[1] 李赫,徐继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校长的认知与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8):14-17.

[2] 王保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具象”和“本土”问题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