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孤独之旅教案精选(九篇)

孤独之旅教案

第1篇: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一、把握标题和内容,整体感知文章

对现代文的学习肯定要从文章的字词句开始,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现代文的教学时,总会要求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而熟读课文,弄懂课文的大致意思。随后,就对整篇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在特别的字句中体会文章的意义,从而由整体上把握全文。比如在进行初三语文上册《孤独之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要求学生对生字词进行熟悉,同时要求他们能熟读课文,以有利于整篇文章的学习。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从重点语句,如杜小康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分析课文,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而通过语言描写又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最后再由学生归纳出课文的主旨。在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能通过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锻炼了他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而这种能力在中考的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将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2007年陕西省中考题中即有这样的题目,阅读现代文《烧花》,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而在安徽省2007年中考现代文《开花的课桌》阅读中也有这样的题目:“有人认为,开花的课桌不是这篇文章最好的标题,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如果同意,请为文章重新命题,并简要说明你命的标题好在哪里;如果不同意,请说明你不同意的原因。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学生务必要认认真真地阅读原文,理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自身的内部结构,深入思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瞄准具体的语段,捕捉相关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顺利解题。

二、在加强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阅读评价能力

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其实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整体感知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容易区分开来。仍以《孤独之旅》一课为例,教师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后,可以将文章按照故事情节分成若干份儿,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细读,比如可以将文章分成“害怕孤独――面对孤独――战胜孤独”三部分,而每部分又与课文标题对应有“陷入孤独之境――不堪孤独之旅――承受孤独之旅”三个方面,而相对应的主人公的心情则分为“茫然、恐惧――害怕、胆怯一不再恐慌、坚强”三个阶段。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三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彻底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对文章进行细读,深入分析之后,教师作为主导,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评价能力。让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在成长道路上的孤独感受,以《我的孤独》为题目,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真实事件,更深入地体会课文中主人公的孤独感,以及战胜孤独得到成长的喜悦感,从而与其产生共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对其评价能力。而对学生现代文欣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也是很常见的,如在2007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试题现代文《苏七块》的阅读中就有这样的题目: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就本篇小说的构思和情节写一段鉴赏性文字。这样的考题答案比较宽泛,学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进行阐述,可以是一个精彩场面,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写作特点。因此,在第一题的回答中,学生就可以例举文中的一处细节描写,对其加以鉴赏。而回答第二题时,则先概括出文章的结构和情节的特点,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印证。

三、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能力的训练

拓展延伸能力是在整体把握课文、深人分析课文内容和自主鉴赏文章之后,对知识的补充。在完成某一课的学习任务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引申和拓展,以帮助学生将知识归类,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完《孤独之旅》后,教师可以找出具有类似特点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此类文章的理解,进而加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这种阅读能力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也有出现。如2007年湖北宜昌市中考题《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一文中,出现了这样一题:《诗经》曾对后世语言产生过深远影响,如“桃之天天”、“蒹葭苍苍”、“杨柳依依”这类词语,至今读来仍琅琅上口,韵味悠长。请在你所积累的词汇中另写两个和它们结构相同的词语。对于这一题目的回答,教师要对学生积累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考查。要想对这一题目进行准确回答,教师一定要注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知识进行延伸拓展。

再如2007年湖北省随州市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有这样一题:作者认为,“只要有了算一笔‘节能帐’的心思,人们还可以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找到更多节能的高招”。请联系日常生活,列举出两种文中没有提到的节能小点子。这样的题目同样是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

第2篇: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一、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积极性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和谐共创的过程,仅有教师的自觉的思维行动是不够的,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让爱思考、会思考的学生多思考,善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学会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选择恰当地方法,抓住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们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巧设导语

如何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联系旧知识,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

如我在教学“孤独之旅”这一课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歌词中“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一句意蕴丰富,人生旅途,并非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该是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这种导语设计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富在启发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思维“发条”转动起来。

2.巧引质疑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积极引导其自行解决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做好方法,如我在教《桃花源记》时,让学生细心阅读第二段,并思考本段文字是从哪几个方面学桃花源里的人的,其中桃花源里人的衣着有何特点,这时候,有一名学生立刻站起来问道:“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那么那里的人穿戴怎么会和桃花源外的世人一样呢?”这一质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各自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3.善于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要立刻回答,可以相机诱导,鼓励学生自己发表看法。

4.鼓励创新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因为每个人思考的问题都有带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有时由于某种因素的触发,突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在头脑中会闪现出创造性的火花。这种创造性的火花,有时离标准答案较远,但教师此时应给予鼓励,不要完全否定。

二、掌握基本思维方法

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积极性也就提高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呢?答案是“授之以渔”交给他们具体的思维方法:

1.形象性思维法

形象性思维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方法,它是以意象、想象、显示、描述等作为思维的形式的,在形象思维的诸多形式中,想象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方面,重点应该放在想象能力的提高上,想象力在形式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再造想象,一种是创造想象,它要求人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创造性的独立驰骋想象,例如:我在教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出诗词所描绘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既培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2.抽象性思维法

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掌握各种问题的思路方法,无疑会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获得抽象性是思维的指导。例如,在教记叙文时,可让学生复述情节,要求脉络清晰。

3.创造性思维法

第3篇: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119-02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过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侧重认知而忽视实践体验和情感渗透,常常导致教学空洞苍白,缺乏实效。笔者认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效,关键在于重视和开展体验学习,促成感悟内化。“体验”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的核心理念之一,“课标”将其列为应予重视的四种学习方式之首(见课标“实施建议”(五))。因此,教师应将体验贯穿于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一、对直觉情感体验的认识

丰富的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动力。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许多道德信念和价值观念(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忠诚正直等),总是伴随着情感体验而形成的,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对其产生了一种积极的认同倾向,才会自觉接受。道德情感体验根据其特征可以分为直觉情感体验、想象性情感体验和伦理性情感体验三种类型。本文拟从“直觉情感体验”这一角度,探究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开展体验学习的规律,以便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在情感体验中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实现对道德准绳的感悟认同和内化,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

直觉,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直接的情绪反映。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这是直觉体验的特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过不少的直觉体验的经历,尽管这样的体验难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暂时性、情景性,但它是学生内在情感的真实体验过程。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学主题,认真研究学生原有的情感基础和教材的德育目标,寻找二者的情感连接点(触动点),紧扣连接点创设情境,从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将学生的体验学习引入对道德信念、价值观念的领悟、认同和内化之中。

二、寻找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直觉情感体验的连接点

我们不妨以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案例)为基础,梳理、提炼出直觉情感体验连接点的特征及其作用规律。笔者试从对其他教师的大量经验材料的分析中选择几种较为典型的直觉性情感体验连接点,简析于下,以便求教于同行。

(一)感动

感动,是指人的情感受到外界事物或情境的影响而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强烈触动人的情绪的某种因素进入人的内心,直接获得人的赞许、认同、喜爱、尊崇等。因此,感动无疑是催生直觉情感体验的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让我们同行》时,用多媒体展示了以下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当消防官兵们在严重损毁的北川县曲山小学进行救援时,一个队员听到废墟的一角传来微弱的求救声。他立刻大声呼唤队友们赶来抢救。救援队员们带着撬棍、铁锹、大锤、液压组合破拆器等工具赶到传出声音的废墟前,好不容易在重重紧压的预制板和残砖乱石中撑开了一条缝隙。他们发现,一名男孩浑身淌血,躺在几具孩子的尸体上。救援队长大声喊道:“孩子,你不要害怕。你要沉住气,我们来救你了!”然而,没想到孩子却说:“叔叔,我不要紧,先救他们吧。”队长说:“我们先把你弄出去吧!”孩子坚持说:“他们就在旁边的,请先救他们吧!我坚持得住!”孩子的话让救援队员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救援队员们果然在旁边的隔层中发现了十多个被困的孩子。几个小时后,直到其余孩子全部获救,男孩才最后一个被救出废墟。

深深的感动令孩子们哽咽,课堂一时间陷入静默之中。危急时刻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在孩子们的心田留下了不灭的火种。

这一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展示足以感动学生、激起学生内心波澜的典型材料,是引发学生直觉情感体验的关键。

(二)震撼

震撼,是指人的情感受到外界事物或情境的强烈冲击而发生的心灵上的震动。震撼的心理效应是持久的,难以忘怀的,因此它对人的情感、意志、信念、价值观念等有深刻而有力的影响。

案例2:一位教师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退一步海阔天空》时,用多媒体展示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故事: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人们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在关押曼德拉的27年中,白人统治者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折磨和迫害。他的妻子和孩子被驱逐到一个荒凉的地方,孩子们常常只能在地上睡觉,有3个孩子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后来,曼德拉在国际声援下获释出狱。1994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在总统就职典礼上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后,曼德拉说他为这么多尊贵客人的到来而感到荣幸,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年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的3名狱方人员的到场。看着76岁的曼德拉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名看守致敬,人们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曼德拉宽宏博大的胸襟,让那些实施了残酷的种族隔离制度的白人无地自容。当时,白人非常惊恐,担心会遭受黑人的无情报复。所以,当曼德拉宣布将把南非建设成为不同种族和平共处的“彩虹之国”时,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曼德拉的事迹极大地震撼了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们,也同样震撼了听闻这个故事的每一个学生。他的博怀和宽容精神将成为良好品德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孕育。在这里,我们看到本课的德育目标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交融相织,极大地强化了本课的教育效果。

(三)困境

学生身处某种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困境中,会自然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意识到朋友、友谊和真诚的帮助的可贵。据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组织对抗性的拔河比赛、接力赛跑等,让学生亲历某种程度的“困境”,从而产生深刻的内心体验,学会珍视亲情、友情、同学之情、同伴之情、战友之情等,珍视每一份真实的感情和帮助。也可以选用典型材料,带领学生进入虚拟困境之中,触动他们对亲情、友情、同学之情、同伴之情、战友之情的渴望。

案例3:一位教师教学四上三单元《你是我的好朋友》,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在沙漠中一位孤独的行者默默跋涉的图片。接着,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以下情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在沙漠中行走,一天、两天、三天,茫茫沙海,渺无人烟。目的地是那么遥远,没有可以说话的人,看不见任何一个活动的生物。也不知道携带的水和粮食是否能够支撑他到达终点。

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此刻,这个旅行者最希望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这一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大家讨论后认为,孤独旅行者最渴望的是朋友,有了朋友他便不会那样孤独、寂寞和无助。接着,伴随着《找朋友》的歌声,教师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与他同桌。学生由此产生了两种情感体验(没有朋友的孤独感和拥有朋友的愉悦感),并自发地产生了一种渴望解决问题的需求: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建立真正的友谊?

在学生就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最后再进行拓展,提出问题:如果有一天,此刻坐在你身边的你的朋友就像图片中的旅行者那样,在沙漠中孤独前行,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办才能帮助他顺利到达终点?请你们相互把对方看作沙漠中的孤独旅行者,讨论一下各自最需要什么,以及各自能够做到的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交谈和和讨论,学生加深了对“朋友”的内涵和友谊的认识,增加了同学、朋友之间的信赖。这样,师生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德育目标。

第4篇: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走近孤独症

美国电影《雨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了孤独症。也有人称他们为“星星的孩子”,“星星雨”由此而得名。

“孤独症”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于1943年提出并确定下来的。但孤独症的现象则是在其概念被确定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可以说孤独症有一个很长的过去,但却有很短的历史。即孤独症这种疾病的发生与现代社会的环境没有直接的联系。

“孤独症”和“自闭症”同为英文Autism一词的中译名。“孤独症”主要被中国大陆地区的医学及特殊教育界所使用;“自闭症”则是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使用汉字或汉语的国家和地区使用。Autism一词源于希腊语“autor”,原意为自我,用来描述孤独症患者的突出特征,他们的自我兴趣。所以我们所说的孤独症和自闭症实际是一个意思。

初听到“孤独症”或“自闭症”的人,往往联想到性格孤僻或内向,即把它与某类纯心理障碍疾病联系起来,认为这孩子一定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生障碍。也曾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往往有一个不良的家庭气氛,如父母性格怪异,或母亲忙于工作而使孩子在发育早期受到忽视等等,这类被称做“心理环境”的因素被研究结果所否认。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的发生与大脑系统的生理结构异常有关系,只是目前尚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脑系统的异常结构。虽然孤独症并非为纯心理方面的障碍,但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人,由于其在感知加工功能方面受到影响,也可能引发孤独症表现。虽然对孤独症发病原因的研究尚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那种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后天环境原因所致的说法已被否定。目前一致认为患儿脑部的损伤在出生前或产程中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诊断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患儿在36个月之前即有症状表现”。

孤独症探索之旅

目前,在中国至少有5002{名孤独症患者。星星雨发展部的墙上有一张中国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插满了小坐标。这小坐标代表了全国的孤独症研究所。这些燃起的星星之火,大部分都是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在经过了星星雨的培训之后,在当地建立起来的。渐渐的,这些研究所联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为中国的孤独症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星星雨是第一家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的民办教育机构,当时在中国针对孤独症的特殊教育领域是一片空白。1993年,当星星雨成立的时候,中国仅仅有3名权威医生诊断过孤独症。在教育领域,无论是学校还是医疗机构,都没有一家机构能够给孤独症儿童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信息。

在这样的情境下,田惠平和她的员工们开始了他们艰难的探索之旅,他们努力于开发出一套针对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积极有效的服务模式。通过不断地寻求孤独症的相关信息及其教育方法,星星雨开发出了目前正在使用的训练模式,即以应用行为分析法(ABA)为理论基础,通过行为矫正的教育方式。星星雨培养出的第一批ABA教师,从1993年开始已为3000多个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过服务。星星雨还开发出了一套家长训练模式,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孤独症的家长们要接受3个月的课程,以便他们能够用ABA教育自己孩子。在中国只有这种模式是可行的,因为回到自己的家乡后,这样的家庭得不到类似的服务,因此这些家长必须自己承担起训练/教育孩子的责任。星星雨为3~12岁的孤独症儿童提供以“行为训练”(ABA)个别化教育方案和学前训练指导。

孤独症家长培训

这些孩子很多身体都是软软的,不好好跟着老师做动作。训练孤独症孩子,并不能只教他们课桌上的所能学到的那种认知能力、分辨能力,而主要是通过运动拓展他粗大动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去帮助孩子完成这些动作。当然会遇到一些根本不做动作的孩子了,他们不是顽劣,或者任性,孩子不做这些动作,一定有他们的原因。这就要求家长应该去想,是不是对孩子来说,这个动作难度过高?目标是不是适合现在的他。比如一个孩子只认识1、2、3、4,你就让他说五加五等于多少,这无疑是对他们更高的要求。认识孩子要有一个过程,训练他们也是。

孤独症治疗特点之一是培训家长,目的是帮助家长获得有关孤独症的知识和ABA方法,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和帮助孩子。比如在星星雨孤独症研究所,家长培训课程每期由12星期组成,每年有4期,一期大约有80个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家庭参加培训。家长们在学校周围租了房子,每天清晨和孩子一起来“上学”,然后分别进入不同的教室去“上课”,在一天的课程结束以后,再一起回家。

整个训练进程主要包括:

培训之初的2个星期,研究所会对每个孤独症学生进行观察与能力评估,并初步制定一份个别化训练方案。

其后的8个星期,就是家长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有步骤学习ABA技巧的阶段。ABA技巧由10个单元组成,每星期五星星雨所长把它分阶段地介绍给大家。在这一阶段,每星期结束时会有一次家长考试。在实践中他们会从不同方面训练孩子,主要包括:语言、认知、精细、运动等。

最后的2个星期,星星雨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能力测评,并帮助制定一份家庭训练计划。

孤独症治疗方法

假如把“治好”理解为医学上所指的“治愈”,即患儿不再有孤独症,导致孤独症的大脑生理异常结构完全消失,那么从目前我们所获得的国内外研究与临床信息来看,通过“训练”而“治愈”的孤独症患者几乎可以说没有。但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矫治,达到能够进行生活自理,甚至是独立生活并展示出良好发展状态的个案是很多的。有些孤独症患者在成年后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来,有的正在上大学,有的从事设计方面的职业,但从专家对他们的评述中,仍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举止透出典型的孤独症痕迹,只是这点不再具有将他们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的障碍力。当然能够达到这一程度的患者虽只是极少数,并且与他们一直得到良好的训练分不开。

虽然训练不能让孤独症患儿彻底痊愈,但训练对于孤独症患者的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孤独症儿童由于本身的发育障碍失去正常、健康发展的内在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只能眼看他们陷在自闭状态中而无可奈何。

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孤独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得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好的方向”就是他们能够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

而达到生活自立。否则听之任之,孤独症儿童很难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好转,相反往往会发展出愈加严重的情绪、心理、行为等障碍,使得他们周围的社会甚至家人都感到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而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独症儿童的挫折经历就会越来越多,这将进一步把他们推向更加自闭的状态。

孩子得了孤独症,不是打针吃药,却要接受特殊教育。这对于习惯上“有病就求医”的观念是一种修正,即孤独症儿童目前“有病要求教”。许多家长在开始时,会对这一点产生怀疑,有的认为应该先四处求医,治好了再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孤独症儿童康复,怎样做才算是真正帮助他们。对孤独症儿童,只是表面上的认识,而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其实孤独症儿童的最大障碍是交往障碍,包括语言交流障碍。他们常常沉浸在封闭的自我世界中,究其原因是其缺乏或者说是没有与外界交往的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这种能力,使他们从自我世界中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当然我们不排除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医疗手段能够替代教育训练的作用。因为能力的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后天的培养教育逐步得来的。药物只能还人以健全的躯体,为能力的获得提供可能性,而不能起决定作用。这正如众所周知的“狼孩”的例子,虽然其有健全的躯体,但由于没有人类的教育环境因此她只能像狼一样嚎叫,最终能发出的有限的语言,还是由于教育的作用产生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对孤独症儿童的帮助应是以教育为主,药物为辅。

在中国目前能够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学前训练及早期干预的专业机构很少,远远达不到为患儿提供社区化服务的层面,即极少有家庭能够将孩子像送幼儿园那样每天送到训练机构去接受矫治。这种环境条件下,家庭训练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形式。家长作为要长期陪伴孤独症儿童成长的人员,须要同时担负起训练人员的职责。

孤独症社会关怀

星星雨的校园墙上,有着一个个童话般的涂鸦。可爱的小松鼠露出两颗大板牙笑呵呵地捧着松果,卷曲蜿蜒的老树藏着孩子们的美梦。

这些壁画都是豆瓣艺术治疗小组的志愿者来完成的。他们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了解了孤独症,并自发组织来为孩子们勾画一个美好的世界。据说,画壁画的那天,下起了大雨,但是兴趣小组的志愿者们毫不灰心,来回折腾了好几遍,终于让这个“工程”顺利竣工。

艺术治疗和疾病有什么关系?相信许多人都会质疑这个命题。但这些志愿者们认为,艺术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生活方式和态度,它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人的生命更加充实、丰盈。

许多大学的社团也常常组织来到星星雨,他们的任务主要是陪同这些孩子们玩耍。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人高马大的男孩子被这些孩子溜得满院子跑,一会儿上滑梯,一会儿冲向小木马,累得志愿者们气喘吁吁。一些小朋友喜欢转圈圈,志愿者们就随他旋转,飞驰,跳跃。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充实又恬静的微笑,把爱奉献给别人,同时也提升了自我。

星星雨发展部的王培培老师说,在许多西方国家,孤独症孩子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教育资源,在同一个教室读书,和他们做同样的游戏。只是学校对他们的要求和标准会不同。孤独症孩子在那里同样会读高中,读大学,拿到文凭。他们认为,和孤独症孩子一起学习和生活,有助于让正常孩子培养同情心和责任心。而和正常孩子一起生活,孤独症孩子也会得到更加好的训练以及资源共享。我们还急需更正观念,不要认为和孤独症孩子在一起就会学到不好的习惯。希望人们可以真正接受孤独症孩子,并希望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给予他们帮助。

上帝给每个人关了一扇门的时候,必定为他们开了另一扇窗。许多人认为,这些孤独症孩子,必然是有他们及其过人的一方面。就如我们熟悉的电影《美丽心灵》中的数学教授一般,有着斐然的数学天赋,却常常会陷入自己的幻想世界中走不出来。

王培培老师讲,常常会有媒体给她打电话,问她星星雨中是否有天才儿童。她总是被弄得哭笑不得。

曾经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孤独症孩子,前后300年,任意说每一天,他就能告诉你是星期几。但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这个孩子在数学上的天赋就会渐渐泯灭了。王老师很遗憾地说,不能够全面发展的孩子,决定他的成就的,永远是他最短的一个方面。

孤独症儿童并不是具有很多过人天赋,而是因为他们别的能力比较差,才会使他们在绘画、音乐、计算等能力上显得突出。就如田忌赛马,如果用他最好的能力去和别人最差的能力相比,总是有亮点的。

为了节目的故事性,为了增加节目亮点,也许有些媒体会夸大这些孩子的某种能力,这是十分有害的。王老师认真的说。这样说,使得大众会陷入某种误区,认为孤独症不是病,或者是带有猎奇的心理去观望这些孩子,这都是不好的。特别是有些家长会因此延误了孩子筛查病情和治疗的最佳时期。许多家长会认为孤独症并不是疾病,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做“贵人语迟”。一般的正常孩子一岁零8个月就开始牙牙学语,可是孤独症的孩子有可能一生都不会讲话。所以,老师们都希望媒体可以正面地,客观地报道患孤独症的孩子。

记者在星星雨走访时,读到了清华大学的阎亚茹同学写的一封信:“这次星星雨活动中,我带了两个四五岁的小孩,并且尝试着与孤独症小孩之间进行交流。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患有孤独症的小孩。他们和普通小孩一样乖巧可爱,只不过他们可能更多地沉溺于自己的世界,而不那么善于和人交流。所以大人们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才能理解他们的感受,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和需要些什么。有时候,孩子的眼光和大人们很不一样。比如我带的第一个小女孩,她喜欢拿着一条塑料绳玩,有时候还从地上抓一些碎屑起来,原来她说她在“钓鱼”。如果大人不注意了解孩子的想法,而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约束的话,很容易造成与孩子问的隔阂。另外,孤独症的小孩可能有些表达能力较差,因此大人应注意多教孩子如何去描述事物和表达想法。比如我带的第二个小男孩很喜欢看飞机,但比较内向沉默。每当天上有飞机飞过,都会仰着头看半天。于是我就和他一起看,并趁机教他说‘一架飞机’,‘一架白色的飞机’,‘飞机尾巴是红色的’等等。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每教他一句,他都会说上好几遍。”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用真情融化他们心中的冰雪。

故事链接 田惠平

出生于普通干部家庭,恢复高考后,考入四川外语学院学习德语,毕业后留任该校教师。

1985年,田惠平的儿子出生。一年后她转到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直到1992年。期间,她被公派到德国留学两年。

回国后不久,田惠平便发现了儿子的异常并最终确诊为孤独症,那么“就要学会与孤独症和谐共处,让全社会跟孤独症患者和谐相处。”为了自己的儿子不再孤独,为了和她一样的母亲不再孤独,田惠平选择了一条与孤独症抗争的路。

在德国主修行政管理的田惠平意识到患上孤独症就无法再享受到社会的公共资源了,比如读书。“社会上应该有一些专业服务机构来为孤独症患者提供这些资源。”

1993年,田惠平从重庆到北京,当时她只有一个信念,要办一所学校,要把像儿子一样的孩子都收到自己身边。几个月后,中国第一家服务于孤独症儿童的公益性专业机构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成立。

第5篇: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一个多月前,13岁的女孩陈玲,独自从农村老家来到D省H市,以实现两个心愿,一是见两年未谋面的父母,二是想逛逛风景优美的H市。然而一个月后,陈玲离开父母出走了。

“我想奶奶,想家里的伙伴。”经过一夜的寻找,H市Q派出所民警周剑终于找到了正在一个小旅馆里哭泣的陈玲。

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中国有上亿农民背井离乡,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许多人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趟。每到寒暑假,一些农民工子女常到父母打工的城市,享受天伦之乐,并体验城市生活,成为“小候鸟”。然而,短暂的“体验”后,有的孩子就想方设法逃离城市。

陈玲说,一个多月来,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父母,没有时间和她亲近,更不要说陪她观赏H市风景了。不但如此,父母还不允许陈玲单独出去玩,她每天只能在狭小的出租房内看电视……

周剑说,“小候鸟”出走并非个案,仅7月份Q派出所就接到13起类似报案,其中3个孩子已证实独自“逃”回老家。

“这些家庭有一个共性,父母忙于工作,与孩子疏于情感交流,导致孩子在陌生的城市感到孤独,不适应。”周剑说。

“小候鸟”的境况已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暑假期间,一些企业和社会机构特意为这些“小候鸟”组织短途旅行、参观博物馆等活动,但这只能照顾到其中一部分。

对于那些已经留在父母打工所在城市上学的孩子而言,也有相同感受。“我很想回家,可是不敢和父母说。城里虽然生活条件好,可是没有在老家自由,也没有其他小伙伴。”12岁的王奇到H市已经就学两年,依然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仍感觉“很孤单”。

“我的很多同学都有‘回家’的想法,去年就走了20多个,新来的只有4个。”王奇说。

然而,家长们并不认同孩子的想法。

“爷爷奶奶都老了,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好第三代,我们不放心把孩子放在老家,只好接到城市一同生活。可真弄不明白,孩子竟然不愿意去学校读书。”在H市打工3年多的一位外地农民工说。

希望子女走出穷困家乡,勤奋读书,考上大学,将来成为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城里人”,是诸多农民工的心愿。但孩子的厌学及逃离,又成为这些农民工的一块“心病”。

D省某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黄文认为,从“留守儿童”到“小候鸟”,再到“新城市人”,是社会认同、接纳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具体体现。

黄文说,这些农民工父母是一群边缘过客,虽然他们努力想在城市定居,却不能被城市完全接纳,于是,他们有了自卑感,而他们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种压抑与无奈,因而无法融入城市生活。

专家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使公民权利和基本社会保障逐渐与公民户籍身份脱钩。如果这些农民工能与城市居民平等享受各种就业机会、医疗保障、福利待遇,那么“小候鸟”的问题就更容易得到解决。

“当这些农民工父母在城市中抬头挺胸地工作和生活,他们的孩子也一定会在城市中绽放灿烂的笑容。”黄文说。

【参考文】

农民工子女“小候鸟”现象应给予关注

王副省长:

我省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农民工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由于农民工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趟,每到寒暑假,一些农民工子女常到父母打工的城市与其家人团聚,俗称“小候鸟”。

最近一段时间,我省出现了多起“小候鸟”出走的现象,他们不愿意待在城市,更愿意回到农村老家。仅7月份我省H市Q派出所就接到13起“小候鸟”出走的报案。其主要原因,一是他们的农民工父母在城市没有地位感,使得“小候鸟”在精神上感到压抑,不能适应城市生活;二是他们的父母忙于工作,“小候鸟”在城市中缺乏情感交流,感到孤单。有的孩子甚至来父母亲打工的城市读书两年了,仍然感觉很不适应。

专家认为,社会应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更多的认同和接纳,在制度上要使公民权利和基本社会保障逐渐与公民户籍身份脱钩,使得这些农民工能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享受各种就业机会、医疗保障和福利待遇。

目前,一些单位和机构已对“小候鸟”现象表达了关注,专门为“小候鸟”举办了一些参观、旅行等活动,但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制度和措施等方面更多地关注农民工子女“小候鸟”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为此建议,一是教育部门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其就学难题;二是公安部门尤其是城市基层派出所要密切关注“小候鸟”现象,配合农民工及时找回出走的小孩;三是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政等部门要为农民工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是城市的主人;四是新闻媒体要关注农民工及其子女,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五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农民工子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六是高校、政府研究机构要加强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第6篇: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关键词:诗无达诂 中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5-0077-02

作者简介:邱凤莲(1973―),女,江苏邗江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现为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教科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诗无达诂”,原作“《诗》无达诂”,本指理解《诗经》时,不要追求绝对确切的解释,也即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后来的诗论家们将“诗无达诂”作为诗歌欣赏的一般原则,泛指文学艺术鉴赏中审美的差异性。这一释诗赏诗的原则,合乎诗歌语言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的艺术特点,同时也与新课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创新精神的理念相契合。但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这一原则并没有被广泛运用。

“诗无达诂”原则在古诗词教学中的缺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硬化了古诗词的面目

古诗词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句表现丰富深邃的意境,虽尺幅而千里,让读者产生无限的时空遐想。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荡涤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审美能力。“诗无达诂”原则在诗词赏析中的缺位,使教学忽视诗词的丰富内涵,让原本丰满、多情的古诗词在学生心目中变得坚硬、僵化,何谈美感?

二、疏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是建立在对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基础上的。 “诗无达诂”的缺位造成了教学中的机械操作,使学生对古诗词的丰富情感缺少体验和感悟,最终导致了情感上的疏离。

三、束缚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新近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诗无达诂”的赏析原则重视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契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一旦将这一原则抛却,就让孩子误以为教参或教师古诗词的解读是唯一的、不可更改的,从而束缚了孩子的多元思维,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

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应如何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拔出泥泞的双脚,迈开轻灵的步履?笔者认为,适当运用“诗无达诂”这一美学原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开诗词教学的别样空间很有助益。具体表现在:

一、有利于融入诗境

诗词以境界为上。境界,指的是诗歌意象传达的精神状态或心灵生存方式。有时候,古典诗词的境界是复杂微妙的,是诗人一瞬间“境与心会”的产物,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对这样的诗,我们当然不可去追求“达诂”。

如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是一首行旅诗,诗人因心怀愁绪而长夜无眠,信手记事。全诗本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但是诗人却通过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寺庙、钟声等意象创造了一个清幽寂冷的“愁眠”之境,这正是这首诗的妙处。 诗中“霜满天”之句如果从字面去解释,就成了“寒霜满天”,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出现的状况,诗人何以如此着笔?这样一问,学生必有各种答案,教师不必强求一致,得意入境即可。

第二句有“对愁眠”三字,诗人为何而愁,是因为考试落第?还是思念家乡?抑或还有更深层次的难言之痛?教学中我们可以就此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境况和具体诗句进行讨论,这对于学生领会全诗的意境很重要,但可以不固定某个说法。既然那些专事考证的文人也无明确的解释,我们便没有必要难为学生,也没有必要硬塞给孩子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那样做只会扼杀孩子心中许多的猜测和联想,僵化诗歌灵动的意境。

二、有利于观照自我

新课程十分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越来越注意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导。但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因为文本背景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加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学生的阅读往往有“隔岸观火”之感。“诗无达诂”这一欣赏原则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引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穿越时空,观照自我,提升阅读感悟。

仍以《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为例:

师:朋友的小舟越行越远,终于消逝在蓝天下,诗人只看见长江水向天边不断流淌。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映示画面、文字),你读出了什么特别的滋味?

生:我读出了诗人心中无限的离别之情,就像那长江水一样不断流淌。

生:这时候朋友的船帆已经看不见了,诗人还在看着那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他是多么舍不得朋友离开啊!

生:我从“孤帆”一词知道这时候江上没有别的船只,只有孟浩然一个人的船,越走越远。李白看见朋友走了,他不仅感到自己孤独,也感到朋友很孤独。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满足于学生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是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滋味。学生从自我的独特视角出发,寻觅到来自自我的独特情感体验。显然,这种观照自我的解读方式是寻求标准答案的教学所不能给予的。

三、有利于创新思维

在古诗词教学中,强求标准答案往往禁锢孩子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诗无达诂”,引导孩子在诗境追寻中探求诗人内心的心音颤动,感受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风采,不仅可别开天地,也可不断创新。

下面援引的例子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谁在说丰年呢,猜猜?

生:在稻花的香味中,传来了阵阵青蛙的鸣叫,它们仿佛在谈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生:在稻花香里,诗人听到了出来乘凉的农民们说着丰收的年景,还听到了田地中传来的阵阵欢快的蛙鸣。

生:诗人闻到了那稻花的芳香,一边走一边和自己的同伴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中传来了阵阵青蛙的鸣叫。

生:我觉得这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想象。在夜间,诗人可能没有听到谁说丰年,但是诗人闻到了稻花的芬芳,联想到人们一定会谈论今年的丰收年景,心中很舒畅,此刻,那夏夜的声声蛙鸣也传入了诗人的耳中。

第7篇: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读《山居笔记》有感

漫步书中,拈一朵文学之花,品一杯淡雅清茶,四周氤氲着书的芳香,轻轻拿起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雅致的装帧映入眼帘,水墨山水浮现在褐色的封面上,显得庄重而宁静。细细品读,回味无穷。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历时两年,不断发现,不停思考,奔波跋涉,努力考证,一路走来“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精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跟随余秋雨先生的步伐,一起领悟中华文明的瑰丽文化。

乘一只孤舟,在碧波荡漾的历史长河中划行,看到远方有一个孤独的背景,细细看来却是如此沧桑。

那是一个令人们恨之入骨的王朝,它与外国侵略者们签订了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那个王朝是一部沉重的血泪史,让后人引以为戒。殊不知,那个王朝背景却是如此沧桑,它也曾经历过天下安定、国运兴旺的“康乾盛世”,它的大部分统治者也是励精图治,力求治国之道。但是,最后它却逐渐腐败,以至遭受外来侵略时,它的统治者无力以对,落荒而逃。

对,这就是清朝,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从中华版图的北面冲破长城而来,英武的雄姿震惊中华,但最后,它却是在国人的唾骂声中走向灭亡。“一个王朝的背影”是这样的充满沧桑,一些文质彬彬的凄苑灵魂默默为它送行。

告别了别人痛心的清朝,继续前运,不知行了多久,眼前是一片可怖的土地,这片土地记载了流放者的辛酸。

流放,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词汇,一旦被流放,便不知何日是归年,生死存亡更是不可预知,一切听天由命。那些被流放的文人们,有的在流放途中历史艰辛,渐渐变得豁达开朗,在生死存亡线上吟诗作赋,广结天下名士,生死莫逆。“同是冰天谪戍人,敝裘短褐益相亲”,这种苦难中的高贵令人为之动容。

流放者们也为偏远地区的文明发展照亮了前程,他们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融化别人心头的冰雪,彼此温暖;用屈辱之身去点亮文明的火种,传承未来。

小船继续前行,天色早已暗淡,墨色的天上挂着一轮淡黄色的明月,月下有一位独酌的人,孑然一身,淡泊静定。

他才华横溢却遭来众人的妒忌,“乌台诗案”的冤屈让他彻底看清了尘世的黑暗。但那个孤寂的地方——黄州,让他在难言的孤寂中,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坡的“突围”成功了,洗去一身铅华,在静谧中寻找真实的自己。

走过魏晋,看名士风流绝代的潇洒,聆听那些散漫在时空中的遥远绝响;穿越时空,看科举取士的起起落落。在千年庭院中寻访教育的真谛,在海角天涯谛听海南文明的故事。乡关何处?心中最思恋的地方便是故乡;抱愧山西,探访,寻找,理解便是对山西人民的崇敬之情…

《山居笔记》是文化旅程已经结束,但带给我的启迪却永远不会忘却,探寻知识的步伐也永不停止。

第8篇: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一、让素材成为巧妇手中真正的“米”

1.积累与点评相结合

无论所积累的素材是人、物,还是景,都要求学生在所摘录素材之后写出自己对这一段文字的感悟。这段感悟必须做到主题明确。如果积累的素材是人――司马迁。你的主题可以是赞其不屈,可以感悟择生的意义,也可论人生价值在屈辱中绽放。如果积累的素材是物――沙漠中的那条河。你可以想象其生命的轨迹,可以论其无谓的抗争,也可感悟其生命的延续。如果积累的素材是景――夕阳西下。你可以叹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可颂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主题的单一明确,增强了实际运用时的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不知所云。

2.素材的魅力在于个性绽放

任何一个素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作文素材运用得精彩,往往是在趋同的世界里绽放其个性的光亮。如“生命中的苦涩”话题作文,学生分别选用司马迁、苏武、贝多芬三个人物事例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人生因苦涩而精彩。他的三个分论点分别是:(1)司马迁的人生是苦涩的,就是在这份苦涩中绽放出司马迁生命的精彩。(2)苏武的人生是苦涩的,就是在这份苦涩中绽放出苏武生命的精彩。(3)贝多芬的人生是苦涩的,就是在这份苦涩中绽放出贝多芬生命的精彩。

面对这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就论据中人物事例的运用,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1)你怎么理解司马迁、苏武、贝多芬三人生命中各自的苦涩?(2)你怎么理解司马迁、苏武、贝多芬三人生命中各自的精彩?集中讨论后,最终形成下面的三个分论点:(1)“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这是屈辱碾压下的司马迁最大的苦涩,也正是在这份屈辱苦涩浸泡中,他用如椽巨笔书写出华章――《史记》。(2)天地之间所有的孤寂似乎都凝聚在北海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苏武人生的苦涩,就是在这份孤寂苦涩的阴霾之中,他高举突兀的节鞭挥舞出一个大汉忠魂。(3)屹立音乐的神圣之巅,却感受不到一点光亮,这是贝多芬人生的苦涩,就是在这份无声无息的苦涩笼罩之中,柔柔弱指弹击出旷世绝响。

结合人物个性特色的分论点,不仅仅是在文采上更胜一筹,更关键的是为每一层的具体论述暗示出清晰的思路。

二、让立意与年轻的生命共飞扬

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立意不是问题,问题是一心向往深刻,却无从下手。其实,作文的“意”根植于年轻的生命里。如以“声音”,或者“色彩”,或者“阳光”,或者“见证”为话题。无论写什么主题,都试着与自己年轻的生命相联系,明确一个年轻的生命与“声音”、“色彩”、“阳光”、“见证”之间的关系,然后展开立意。

如年轻的生命需要用什么来见证?首先考虑:年轻的生命最应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前方人生的旅程?经过讨论汇总,有这样一组结果:(1)蓬勃的朝气,远大的志向。(2)无畏的斗志,坚韧的努力。(3)一份淡定,一份从容。这是一个在人生旅程起点的跋涉者的生命姿态。

同样,年轻的生命最应以怎样的一种色彩绽放?这样的立意方式与学生的现实紧紧相连,不仅仅拓展了学生的行文思路,还必然会深化学生立意的深度。

以此类推,将学生年轻生命的独特姿态与各个命题方向相衔接,寻找立意方向,意趣自然油然而生。

三、思想的巨人也可以是行动的超人

作文的兴趣最忌理论上的花哨、嘴皮子上的技巧,特别是文章的构思。不能让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构思作文。教师可以采用学案教学的方式,最终把所有的训练内容以一个完整、清晰的学案形式,展现于学生眼前。在作文构思这个环节,首先选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分别讨论其结构形式,给出修改建议,最终形成典型搬上学案。如以“窗”为话题的一次作文练习后形成的一份构思提纲:

1.依托主题(中心论点)巧写主旨句(分论点)+结尾点题句

(1)当你的生命桎梏于屈辱的铁壁铜墙,上苍没有忘记面向滔滔的历史长河给你开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望到你用鸿椽巨笔挥洒出的铮铮铁骨、炎黄脊梁。

(2)当高高的庙门朝堂对你已是紧闭巨闸,青山绿水,清风明月向你敞开了那扇窗。……透过这扇窗,我望到倾泻苍宇的月光中,你如水般飘逸的豪放。

(3)

2.围绕中心,雅致举例+扣题生发(哲理段)

(1)他在阵阵驼铃中渐行渐远,他在漫漫黄沙中踽踽前行。回首东望,何处是他天朝之都,只有如霜冷月照彻镂蚀身心的孤独;低头驻足,哪里有他生长的土,只有穷秋塞草抚乱漫漫征途的愁苦。他的心里,早有塞外的苦寒,有边陲的飘摇和胡虏的不近人情,但更有那片异域,风情鲜明的繁荣――这就是张骞从那虚掩的窗中看到的世界,于是他顾念前行,他笃信,窗外风光无限。虚掩的窗,没有阻住张骞的脚步,反而如灯,点亮了追索,照出了一条不朽的丝路。(点题深化)

(2)实验室里的清瘦身影,不曾停止忙碌。任岁月如沙,磨去了与她并肩作战的人坚实的生命,任满鬓乌丝早换了华发,朱颜零落,徒留憔悴与哀愁。那个奇女子,用刻骨的坚强在科学的领域走到了前人未及之远。伴着镭元素明明灭灭的蓝光――这就是居里夫人从那虚掩的窗中看到的世界,于是她投身其中,义无反顾。虚掩的窗,没有遮住居里夫人的实验,反而如图,指引着他探究,找出科学最原初的本质。(点题深化)

(3)

3.用修辞使各段主旨句表达形神兼合,拉紧全文结构

四季之中我独爱夏。

……

我爱夏,既爱其阳光,又爱其张狂。

……

我爱夏,既爱其张狂,又爱其情趣绵长。

……

4.巧妙化用诗词,依托原有构思,拉紧全文结构

主题:每一个生命的窗外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景,绚丽而多彩。(1)少年的窗外,有一缕怅惘,有一丝轻狂,然而更多的,是对激情的渴望、对远方的向往。(2)中年的窗外,有一路漂泊,有一番酸甜,然而更多的是君临天下的豪情、海纳百川的情怀。(3)老年的窗外,有一世的沧桑、有半世的落寞,然而更多是夕阳西下、漫天流光溢彩的晚霞。

第9篇: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在这种说法的蛊惑下,我喜欢上了流浪作家三毛。每次看她的《撒哈拉故事》,眼前总会浮现这样的场景:在一片连绵不断神秘而又寂静的沙漠上,一个女子身穿着大朵碎花的长裙,张开双臂,仰着头静静地站在那里,任凭风吹动她的黑发,飘逸飞扬。她四处流浪仍然坚强,在孤寂中享受独有的快乐。

我时时羡慕这种流浪的心境,迷恋上有关流浪的故事。于是,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另外一本关于流浪的书《寂静玛尼歌》。上网查了一下作者柴春芽其人:2005年,辞去了媒体人的头衔,从城市出发,带着行囊随着马蹄,踏上四川德格县的戈麦高地,成为30名藏童的志愿执教者,与高地牧民同起居,却不时遁入自我心灵的木屋内,翻阅海子、梭罗、佛教逻辑与克鲁雅克。

柴春芽是流浪的践行者。他笔下的《寂静玛尼歌》为我们展开了一次极致浪漫的心灵朝圣。小说讲述了一个女都市白领厌倦了声色犬马的都市生活和了无激情的婚姻,决定去寻找自己昔日的恋人,由此拉开了与一个流浪、侠骨柔肠的男人隐秘而壮阔的生活。

喜欢作者笔下主人公洒脱的灵魂,喜欢她带着阳光的味道横冲直撞得活在自己的生命里。不过看着看着,突然心中萌发了对“流浪”的感悟。如果换成自己,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勇气?虽然很喜欢风一样自由的生活,但当这种到处充满自由空气的生活近在咫尺时,自己是否有勇气走出故步自封的生活,走出信息泛滥手到擒来的习惯,重新回归于最初的大自然状态。

其实,像我一样,渴望流浪但是没有勇气一试的人,终其一生,流浪都不过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不是不喜欢,只是不舍得。不舍得这么多年心心念念的朋友,不舍得同父母长时间地相聚厮磨,最后其实是不舍得一个人的寂寞,不舍得一个人的孤独。

时光流逝,就像紧握在手心里的沙子。于是感叹,虽然流浪的梦想寂寥,但生活仍在继续和无限延伸。渴望流浪,我们是否没有发现生活平静之美。生活就像一杯茶,你不断摇晃会看不清水里到底有什么,当你静下来的时候,才会发现茶叶沉淀下去,水到底是什么颜色。只要是心境淡然,随处都是流浪的自然风景。即使静止在时间的缝隙里,流浪的感悟依然萦绕在眼波流转处。

《就这么漂来漂去》

作者: 韩寒

类别: 散文集

定价: 26.00元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开本: 32开

推荐理由:“少年作家”韩寒的力作,记录了他三年来一动一静,赛车与写作并重的非正常生活。“就这么漂来漂去”,源于罗大佑《未来主人翁》中的一句歌词。韩寒在书中非常精彩地诠释了对“漂来漂去”的感受:一方面来自于赛车,“先给我感觉,给我排气管的声音,让我在半夜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传说”;另一方面,“漂来漂去”也表达了他对三年来特立独行的生活的感悟。此时的韩寒比成名之初更加坚定更加有勇气,“我希望能坚持下去,也希望能做得更好。”

《突然就走到了》

作者: 陈坤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248

定价: 42.00元

装帧: 平装

推荐理由:陈坤动情自述从出身贫寒的“北漂”青年一夜成名到找回自我,继而重新上路的成长历程。关于亲情与友情、家庭与事业、名利与信仰的心灵全记录。

本书记录了陈坤带领十名大学生志愿者行走的过程中,对生命的点滴感悟。穿插了他成名前后生活中的小故事。笔端情感真挚,读来亲切自然。这不只是一本明星写的带有自传色彩的书,更是一个在世间行走的人老老实实的心灵告白,你可以读到他的挣扎,他的茫然和转化。这本书也不仅关乎心灵,更关乎现世人生,关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这个无常世界里的命运变幻。

《旅行的艺术》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南治国 / 彭俊豪 / 何世原

页数:244

定价:16.80元

装帧:平装

推荐理由: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 ,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德波顿是一个知识渊厚且富有逻辑思辨能力的作者。他曾经是大学的哲学讲师,有着深厚的哲学素养,从苏格拉底、洪堡,到爱默生、尼采,他都有过系统阅读。此外,对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他也有广泛的涉猎。因此,在论及“旅行”这一近乎陈词滥调的题材时,他不仅时时表现出理性的悟觉,而且还能结合福楼拜、波德莱尔等文学家的创作,参照凡・高等画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

《你好,旧时光》

作者: 八月长安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原作名:玛丽苏病例报告

页数:533

定价:39.80元

装帧:平装

推荐理由:“玛丽苏”是一种“自以为是主角”的病,我们都是患者。感染无须惊慌,它只宣告成长的开始。这是一个小女孩的成长故事,这或许也是你的故事。她是女侠、雅典娜、月野兔、花仙子、希瑞、白娘子……她以为所有人都爱她,世界等着她拯救。却没想到,这世界无人可以拯救,她所能做的,只是长大。彼得潘终于走完了小时候,彼时的少年站在成长的尽头,回首过去,一路崎岖竟已遍地繁花盛开。

《慢慢快活》

作者: 欧阳应霁

出版社:大文化副标题:好想懒惰

页数:128

定价:新台币300元装帧: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