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孤独的总和范文

孤独的总和精选(九篇)

第1篇:孤独的总和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

中图分类号:G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13-02

一、文献回顾

孤独感是用来描述个体的直观状态,是一种情绪体验。Weiss(1974)提出,孤独的大学生更容易体验到空虚、愤怒等负面情感,最早孤独感被定义为:与人类的亲密接触的需要和获得密切的人际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Sullivan,1953)。也有学者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提出,当个人希望建立的社会交往关系模式与实际的社会交往关系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时,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Perlman,1982)。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杨俊生,肖海燕,2008)。普遍被国内外学者认同的界定是,父母教养方式是由父母的教养态度、观念和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组成的,是一个综合体(Darling &Steinberg)。王桂祥(2004)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反映了亲子互动性质,其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曾琪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行为倾向,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亲子关系中和教育行为中(王丽芬,2002)。

国外心理学家对自我和谐的研究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历史,自我和谐最初是由Prescott(1946)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各种观念和态度构成内心,各成分之间如果没有冲突就会达到一致性(薛本洁,张静,2010)。Rogers将自我和谐这一概念完善为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性和自我与经验的协调一致,也就是内部自我与外部经验之间的和谐。如果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不被个体接纳,个体就会体验到一种复杂焦虑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各种心理防御反应,产生心理障碍(段天宇,罗扬眉,2010)。

二、研究方法

1.工具

孤独感的测量,主要使用UCLA 孤独量表,主要评价由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全量表共有20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4一直有此感:3 有时有此感;2很少有此感觉;l从未有此感觉。其中有9个条目反向记分,分数越高,孤独程度越高。第三版的a系数大学生为0.94,重测相关系数为0.62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使用岳冬梅等人翻译并修订的EMBU量表。父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这六个因子;母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五个因子。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46-0.88,分半信度系数为0.50-0.91之间。

自我和谐量表(SCCS)使用王登峰(1994)编制的版本,包含: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三个分量表。共3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总分越高,说明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各分量表的同构型信度在0.64―0.85之间。

2.被试

随机选取全日制本科生共140名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40份,问卷有效率为97.08%。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52.6%;女生占总人数的47.4%。独生子女人占总人数的37.6%;非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62.4%。年龄在18-20岁的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0.4%;20-23岁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49.6%。

3.程序

问卷由主试回收后交于研究者,在施测过程中主试有任何关于问卷的疑问都可以与研究者取得联系,并能得到及时反馈。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相关性分析

母亲和父亲过度干涉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p

2.自我和谐与孤独感相关性分析

根据表3-2可以看出,自我和谐量表中的自我灵活性与孤独感有显著负相关(p

3.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选择父母教养方式总分和自我和谐总分为自变量,孤独感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根据表3-3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总分和自我和谐总分依次进入回归方程,贡献效果显著,可以解释孤独感变异量的12.9%,这说明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对孤独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四、讨论

根据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母亲和父亲对子女的过度干涉与孤独感得分情况有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在家庭生活中,母亲过于干涉和保护子女可能使家庭教养方式向专制型发展。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父母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对孩子的鼓励较少,更倾向于使用批评来达到约束孩子的目的。孩子成长在这种较为专制的环境下,自身的想法得不到释放,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甚至丧失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进入大学时由于不能很好地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不能很好地适应独立生活及与周围的同伴建立亲密关系。相比于母亲的过度保护和干涉,来自父亲的过度保护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与同伴交往时也会因为认知方式等的缺陷而得不到老师的和同伴的认同,容易形成胆小的人格特征,使其人际关系敏感脆弱,因此会更多地体验到孤独感。

在自我和谐的研究中,自我和谐中的自我灵活性这一分量表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自我和谐量表总分与孤独感有显著正相关。自我灵活性这一分量表本身与敌对和恐怖有显著相关,可以预示自我概念的刻板与僵化。自我和谐量表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孤独感越高。自我和谐程度低的个体由于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和从他人那里得到关注而更容易体验到深刻的孤独感(张平等,2010)。

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程度均与孤独感有显著相关。这两个因素一个是属于成长的外在环境,一个是属于自身的内在因素。孤独感的产生是由内外两个因素共同造成的。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家庭氛围能够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状况和人格特质的形成,尤其是对以后与配偶、朋友等建立亲密关系会有很大的作用。自我不和谐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由此看来,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是孤独感形成的两个因素,二者从不同的方面共同对孤独感起作用。以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为自变量,孤独感作为因变量进行的回归分析也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能够对孤独感产生预测。

对此,父母调整教养方式,减少过度的干涉和保护,个体自身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寻找内部认知和外部经验的平衡点。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较高的自我和谐程度能够减少孤独感,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五、结论

第一,父亲过度干涉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p

第二,自我和谐中自我灵活性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p

第三,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和谐能够预测孤独感。

参考文献:

[1]Chelune,G.J. Reactions to male and female disclosure at two level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6,34,1000-1003.

[2]Russell,D.,Peplau,I.A.,Cutrona,C.E.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evide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0,39,472-480.

[3]王桂祥.中学生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4]王丽芬.福清市中学留守孩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第2篇:孤独的总和范文

1、孤独是一种美。不知道又是哪位哲人说的,不过我并没有什么意见。虽然我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孤独,但是我知道孤独的人很难接受人们的怜悯和同情。

2、孤独是清泉,可以滋润幸福的花草;孤独是阳光,可以温暖幸福的心灵;孤独是火把,可以点亮幸福的灯盏。

3、庸者无聊,天才孤独,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光,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4、或者他们天生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感觉,喜欢那种在黑暗角落的感觉,喜欢独行在夜都市中;或者他们只是一群敏感的家伙,不愿与人纠缠,更害怕受到任何的伤害,只有孤独才能保护他们脆弱的灵魂;或者他们曾受到过伤害,所以开始失望,不再信任人和事;或者……

5、幸福是人心灵伤的一种享受,而只有在孤独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和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6、孤独是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剂苦口的良药,可以医治世俗染于我们的各种疮痍。

7、孤独是美丽的,置身于孤单之中,你会把全身心放松,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清新与宁静,如果在此刻放上一曲轻轻的音乐,捧着一杯淡淡的咖啡,就像整个世界都沉睡了。

8、孤独的时间长了,也就再也无法回到人群中了。习惯孤独,喜欢孤独,爱上孤独,这一切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9、孤独,总会令人联想到一个形影相吊的情景,事实上,它犹如长着刺的玫瑰,尽管长着刺仍旧是玫瑰,拨开冷峻的外表,我们可以看到潜藏的一泓清泉。

10、孤独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在每个寂静的时刻,我都会忍不住去品味孤独的真谛。

11、在孤独中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自己,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12、人人惧怕孤独,但从来都不会去享受孤独,他们不明白,孤独也是一种生命的历程。

13、当一片枯叶从枝头摇落,在空中从容地划出生命的轨迹,这是美;当一只白鹭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缓缓飞翔,一直飞向烟雾深处,这是美……但它们都是孤独的。是孤独赋予它们奇幻的色彩。

14、孤独会让你从一个独立的角度发现契机和弊端。因此当孤独时常光顾你的时候,不要沮丧,真确理解孤独你会变的更加丰富。

15、落红是孤独的,它随着风儿飘落,没有定向……没有了昔日的火红与艳丽,没有了昔日的高贵与典雅,告别了昔日的喧闹,变得孤独了。()

16、因为孤独,失去了快乐,没有了人生的意义,那样不美。或许,说这话哲人是特别的一个吧。

17、总觉得午夜仍在听收音机的人是孤独的。夜深了,而这些人的灵魂却是清醒的。他们能够清楚地感觉到灵魂深处的那份漂泊无依,那份孤独。

18、身的孤独可以用心的丰富创造而缓解。而心的孤独,则必须学会适当宣泄,文人寄情与山山水水,斗酒诗百篇,名留千古。商者沉浮与商海,赚得家产万贯,富甲四方。弄权者驰骋与政界,励精图治,造福四方,其实他们就是孤独中成就了的人。

19、当孤独成为一中习惯,当生活再也少不了孤独,人生也似乎无法改变了。所以,最终还是喜欢与孤独为伍。

20、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区别在于孤独形式有异。有些人是置身于一个人迹罕见的境地,所以孤独。有些人心灵达到某种难觅知音的境界,而倍感孤独。

21、孤独让人懂得了理解。孤独让人懂得了追求;孤独让人懂得了珍惜。

第3篇:孤独的总和范文

【关键词】 孤独;人际关系;自我评价(心理学);疲劳;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88-02

大学新生入校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以后的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1]。在引起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中,有近半数的学生以孤独感和生活习惯变化不适为主[2]。对于青少年,孤独体验与抑郁和被遗弃感相联系,使主体找不到社会归属感,并导致自尊下降[3]。余苗梓等[4]的研究表明,自我隐瞒、自我暴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讨了大一新生孤独感与人际关系、自我和谐及疲劳的关系,为大一新生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随机选取292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1份,其中男生159名,女生92名;年龄17~21岁,平均19岁。

1.2 方法 (1)Russell孤独量表(UCLA)(第3版)[5]。含20个项目 ,4级计分,1~4分别表示从不、很少、有时和一直,得分越高表示孤独体验越强烈。(2)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由郑日昌等编制,共28个项目,每道题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总分在0~8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良好,在9~14分之间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在15~28分之间表示存在严重困扰。(3)自我和谐量表。采用王登峰[5]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共35个题目,包括自我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3个维度,5级评分,1~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计算总分时,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记分再与其他2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自我和谐性越低。(4)疲劳量表(Fatigue Scale)。由英国的Trudie等编制。由14个条目组成,回答“是”或“否”。包括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2个维度。躯体疲劳分值最高为8,脑力疲劳分值最高为6,总分值最高为14,分值越高,反映疲劳越严重。

1.3 统计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χ2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见表1。

大一新生孤独量表平均得分为(43.6±7.4)分,得分高于50分的占17%;经t检验,男、女生的孤独感有性别差异,男生的孤独感(42.8±8.3)显著低于女生(45.1±5.3,t=2.289,P

2.2 孤独感与人际关系、疲劳感、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如表2所示,除自我和谐量表中的灵活性因子外,孤独感和其他所有因子呈显著相关。

2.3 人际关系、疲劳感等对孤独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孤独感为因变量,以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疲劳感总分、脑力疲劳、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及自我和谐总分、不和谐因子、刻板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大一新生孤独感的因素依次为自我经验的不和谐因子、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疲劳感和自我和谐总分,见表3。

3 讨论

蒋艳菊等[7]研究表明,大一新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在本研究中,大一新生的孤独感不仅高于余苗梓等[4]研究的大学生平均水平,与大学生参考常模[5]相比也显著偏高。女生的孤独水平高于男生,与李传银[8]的调查结果相同,而与余苗梓等[4,9-10]研究结果不同,与蒋怀滨[11]的研究结果相反。可能是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理工专业,班级中女生比例偏低,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更少一些,交往对象也更有限,这就导致女生孤独感高于男生。

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对自己的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12]。本研究结果表明,孤独感和人际困扰、疲劳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这一结果与范虹江[13]的研究结果类似。对于大一新生来讲,首先是人际困扰的存在导致了孤独感的产生,继而孤独感又继续可能影响到人际关系。

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大一新生的独孤感和自我和谐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自我和谐作为一项重要人格特质,与孤独感的产生密切相关,而且自我和谐程度对孤独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些结论可能有助于大一新生的心理干预工作,不足之处是应进一步扩大取样,增加样本代表性。

4 参考文献

[1] 王昊,黄劲松,张燕,等.医学院新生入校时心理健康状况与第一学年学业成绩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584-585.

[2] 刘巧.大学新生焦虑状态的调查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7,23(6):468-469.

[3] 王婧,钱珍.国内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108-109.

[4] 余苗梓,李董平,王才康,等.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隐瞒、自我表露、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1):747-750.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84-287.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4-317.

[7] 蒋艳菊,李艺敏.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5,28(3):690-693.

[8] 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6):429-435.

[9] 常若松,王瑜,熊亚刚.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特点的调查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5):57-59.

[10]于绪丽.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8(10):261-265.

[11]蒋怀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5):97-100.

[12]李传银,王燕.孤独心理研究回顾.社会心理研究,1999(1):35-44.

[13]范虹江.高中女生情绪-社交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76-277.

第4篇:孤独的总和范文

孤独,注定是悲伤的宿命;忧伤,总是随波逐流;心伤,只能在天空的白云中漂泊流浪。现实与理论的世界不是一部温婉的童话,或许这些往事会化成最美的那朵云,停泊在记忆里,拥有和失去会在这同一源头回响。岁月的阙歌,蔓在尘寰的梦里,碎落细数着往昔的真实,我曾孤独幸福,悲伤的彷徨。

往事是寂寞的牢,是记忆停留的祸殃; 孤独筝音中的心伤。在阳光的影子里,早已看不见你。或许,太多孤独,注定好我只为漂泊,走一段孤独的旅程。栖息在夜风的错觉里,寻找生命中的安然,我不知道,悲伤还要多久,快乐;总是离我那么远。故事,有一种习惯,就是在黑夜里,常常失眠,思绪有着开始的悸动,寻不到飘渺流浪的尽头。

听人常说,在孤独无处躲藏的真实里,忧伤是随波逐流的眼泪,即使微笑里的日子,在岁月几经琉璃中,都会暗痴在红尘中流转,沧桑依旧在心底沉淀。似乎说有的孤独,都会倾诉一份不为人知的情节,体验内心的坚强,总能和伤痛不期而遇。生命的路,总会有一种感受和经历,尽头的哀伤,有时候;往往多于快乐。

岁月这般无情,听、寂寞走过孤独的声音,洗礼着一段段缅怀的过去。不知道下一场风景会不会又陌生?思念逐流在平和的思绪里,属于温馨的孤独掺合着专属寂寞的味道,意念里,悲伤往往愤懑的肆无忌禅,行走在笔尖的狂欢会让世间所有的一切,逝去沉思的思考。梦醒后;总会感觉心痛,孤独时,空洞的心房到底欠缺了什么呢?

时间如歌,静听岁月走过心头的声音,静静流淌在文字行间的悲伤,是流年远逝的痕迹。宁静的夜风总会吹的心事的销魂,回忆的古道中,倾听心头缠绕的思绪,总会想起,那些年的快乐。更让我相信尘世间最美好的就是微笑,欢乐的过去,捆绑着往事的苦役,太多悲伤的主题,永远是写不完的故事,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其实;还是需要虚怀若谷。

有些故事,永远不会有人懂,总会在回忆里停留下过多无奈。孤独是悲伤最后的一道防线,驱动着脆弱的涌潮,冲破在溺亡的心海,孤单,到底还要多久?带上孤独,去远赴那悲伤的旅行,一路走来,在熙攘的人群中,分明驻在目光灼目之处,放佛却在置身潮黑的暗角里,一切热闹纷扰,皆与快乐无关,独自一个人,冷眼望天涯,快乐;毫无存在的感觉,突然有了掩面痛苦的理由。

戴着一张世俗的面具,伪装着必然的快乐,始终还是找不到一丝有你的证据。奔跑在霏霏洒洒的烟雨中,寻欢最初的记忆和哪一种黯然消逝的身影,固执地蜕变,唯那孤独最美,禀赋在回忆,往事的列车穿过青春的风景。透过坚强的外层,成为最脆弱的实体,活不出一种心情,给自己高傲的唱一首歌,送年华远逝,独孤的宿命,注定悲伤。

夜风,轻轻吹散了满鬓发丝,眼眸轻微地仰望,我看见漫天星空,只有孤独和悲伤,峥嵘的岁月,卖弄着成熟的谎言,倘若;成熟是可以装出来的姿态,我相信,对于我这个感情的表演家而言,轻而易举地扮演,可现实里,所谓的成熟,是饱尽沧桑的苦酸,在一个互不相同的环境中,或许,有人懂的并不多,所以,那么多话,总不知讲给说听。

流年似水般错落有致,在素色年华深处,孤独永远缺乏美丽,有些遗憾,必定在时间的长河里释怀诠注。人生数十年犹如短暂一瞬流星逝,匆离踪影,寻不回最初。一无所有之后,总会感觉世界抛弃了自己,对着文字,读到情节,总能想到,故事的情形,我好像一直都很熟悉这种感觉,有时候望着一张照片,总会呆呆好一会,又想起那个人熟悉的面孔。

行只单影,孤独相随,沉沦在超脱里升华,犹如天上星月,满地愁欢。璀璨在烂漫的感觉中,永远触不到遥远的天际。而如今,寂寞左岸深思,忧伤右岸追忆,逃离不了宿命的注定。纵使我情所依依,浅唱低吟,转身之后,依旧笑着谢幕,唱不完寂寞的韵歌,情感的花絮让我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独孤;一直如影随形,随波逐流。悲伤紧握了所有岁月奏出的乐章,用微笑细数着忧伤,泪儿流在眼眶。

当我们的青春渐渐苍老时,能不能不再孤独,忧伤能不能不是我们永远的主题?让生命的弦曲线寻找梦想的巅峰?弹指物语,意念终空,缺憾故事里的结尾,回首最初的开始,幸福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凝聚在天空的云儿,究竟带上了多少悲伤的羽翼,追逐那飘渺的天际。信念往往在遥远的未来看不到希望,孤独的清愁,是悲伤注定好的宿命,随着时光的海水,逐流远逝。

孤独的宿命,在细微的美丽中,寻找陌生了好久的风景,在迷途景致的行程中,总让我们错过快乐。青春的流星,璀璨地划落岁月的天空,悲伤在仰望里;覆盖着宿命的忧伤,骄然的哀痛,在美丽的开始染上了尘埃,在孤独苍老中,洗礼着那么多难以忘记,苦涩酝酿着青春甘甜的苦恼,在平静的大海中,泛起了波浪,随波逐流,写满字眼的白纸,在空荡的心房里,储藏了孤独的宿命。

第5篇:孤独的总和范文

关键词:聋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公平的倡导,教育学者开始关注特殊学校中存在生理障碍的学生,聋生是特殊学校中的重要受教育群体之一,其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儿童更低,更容易产生自卑、猜疑、孤独等消极情绪,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困难,即孤独感。鉴于此,本研究拟以四川不同地区特殊学校聋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孤独感特点,以期为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1.对象

以四川省乐山、宜宾等地特殊教育学校三到七年级寄宿制的聋人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12份,有效率为93.3%。其中男生为72名,女生为40名;三年级聋生33人,五年级聋生38人,七年级聋生41人。

2.研究工具

采用Asher等人(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量表为五级评分,从1(一直如此)到5(绝非如此),16个有效题项中,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明显。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

3.施测与统计分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聋生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完成问卷评定,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测试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

1.聋生孤独感的总体特点

研究指出,孤独感量表得分≥46,即表明存在孤独感。本调查中,聋生总体的孤独感平均得分为45.32±9.09,但存在孤独感状态的聋生有69人,占62%。可见,大多数聋生在学校或生活中仍感受到明显的孤独感。

2.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的特点

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得分,如表1所示,总体表现为五年级聋生孤独感最低,其次为七年级聋生,相对得分较高的是三年级聋生。

3.不同性别聋生孤独感的差异比较

以性别为自变量,聋生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下表所示,女生的孤独感高于男生,且达到显著水平。

四、分析与讨论

1.聋生孤独感的总体特点分析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聋生存在明显的孤独感。其原因如下:(1)聋生听觉感官障碍影响其社会交往。进入小学以后,聋生听觉能力的低下甚至丧失极大地限制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2)生活学习环境相对封闭。聋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主要还是局限在学校范围,而学校通常采取封闭式管理,从而导致孤独感体验更明显。

2.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聋生的孤独感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五年级聋生孤独感较三、七年级低,且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与聋生自身特点有关。

3.不同性别聋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从研究结果来看,聋生中女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男生。相较而言,女生由于听觉能力方面的障碍使得她们在感知外界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敏感,一旦在人际交往中达不到自身所预期的满意状态时,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则容易被积聚下来。

参考文献:

[1]李娟,张丽芳,李永在.父母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对盲童孤独感的影响.心理科学,2002(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注: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农村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寄宿制感官障碍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项目编号S1226)。

作者简介:

第6篇:孤独的总和范文

我从小是个内向的孩子,上学放学总不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显得孤零零的。我的内心被巨大的孤独感充溢着,很羡慕别人,又不敢接近。小学一年级时,我每天早上上学总要和妈妈一起,步行二三百米出院,再坐公交车,在路口处下车后,再步行一段路来到学校。有一次,妈妈叫我自己坐公交车,她在下车的地方等我。我在离妈妈接我的地方很远就开始寻找妈妈的身影,可是却找不到。到站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下了车,扫视四周,确定妈妈真的不在后便“哇”地一声放声大哭。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天空像下暴雨前那样浑浊成深灰色,寒风似乎要钻进我的血液中!孤独、无助……后来交警找了一辆出租车把我送到了学校。

以前,这些像魔鬼一样可怕地缠绕着我的的孤独时时压迫着我。但现在不会了,随着一天天长大,知识越来越丰富,当我孤独时,总会想起那些流落街头的人,那些整日伏在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古人卧薪尝胆达十年之久所产生的巨大孤独……比起这些,我所感到的这一点点孤独又算什么呢?它们简直不能称为孤独了。

再想想,谁没感受过孤独呢?同学被老师批评后没有得到安慰时;和朋友闹别扭独自走在路上时;不被大家关注时……孤独疯狂地占据了整个世界。但正因为这样,它才没有那么可怕,似乎成了正常的现象。

我总在告诉自己:孤独算什么,战胜它,这个狡诈的家伙只会欺负脆弱的心灵!

第7篇:孤独的总和范文

群侠听令齐归巢,

莫怪粘会太任性,

颠覆营销看今朝。

――福建孤友 张鸿玮

在南中国-广州,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群营销人开了一个别样不同的年会,30个3分钟的情怀分享与思想盛宴。相比那些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抽奖搞笑、签到拿礼走人、自娱自乐的年会,这样玩法逼格很高。2015中国孤独者粘会以高粘合度、高参与度、高体验值、高刷屏率等直接与所有年会拉开距离,今后无情怀、无跨界、无创新的年会将相形见绌,黯然失色!

――广州孤友 田品

在现场静静聆听了33个以孤独为主题的三分钟演讲及六段点睛分享,也参与了十位演讲者的点睛环节并在第二天参加了一上午的圆桌脑力激荡,这个周末在付出中收获良多。

――宁波孤友 黄江伟

中国最牛逼的社群型营销盛典,2015中国孤独者粘会,来自全国300多位企业老板和营销负责人参与,粘会首创30人、3分钟TED演讲,创作孤独者创作主题曲《生来孤独》,众筹孤独疗伤神器“孤独者电蟒”,从定位、主题、形式、物品、传播,颠覆传统,全程众筹,累积影响超50万人,互联网思维的年会创新。

――广州孤友 赵辉

2015中国孤独者粘会,以互联网众筹思维,抓住现代社会的共鸣心理,通过颠覆传统、极致创新的方式华丽落幕。3分钟的即兴演大讲,阐述人生、管理、营销、公益、艺术等孤独的逐梦者们最真实的内心,引起了现场所有参与者的心灵共振,全国300多位企业高管、传媒、艺术大咖的参与,网络影响超过50万人。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北京孤友 文军

以上这些是1月23日中国孤独者粘会现场参与者在朋友圈发出的微信。当天晚上,300多位孤独者齐齐刷屏,成为一次孤独营销事件。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与预热,2015年中国孤独者粘会最终不负众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月23日这天,孤独者们从全国各地赶赴广州茂德公草堂,参加期待已久的孤独者集体狂欢。没有领导和赞助商讲话,只有平等交流和情怀分享,大家彼此以粘友相称,在蒲团上面席地而坐,共同体验一场孤独的太空之旅。

全球华语金曲奖音乐总监、中国萨克斯风王子伍迪一副迪克牛仔发型,以一首萨克斯主题曲拉开2015中国孤独者粘会的帷幕,现场陷入宁静,300位孤独者陶醉于悠扬的旋律之中。

接着,聚光灯下,33个孤独粘友陆续展开3分钟TED式的极致孤独求败大讲。对演讲者来说,主题和时间把握,是一个极限挑战。此项演讲也刷新了记录,在目前正式大众演讲中,尚没有短过3分钟的先例。当天,演讲者热情不减,比预定30人还超出3人。大讲分三轮进行,大约10人为一轮,一轮结束后,由两位互动嘉宾进行点睛评述。

每个演讲者在这样一个孤独的场合,都打开了自己的心扉,有两位还临时改变了演讲题目,分享出掩埋在自己内心真实的东西。现场嘉宾也为真实的情怀分享而深深感动。

第14位演讲者是中山市阿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孤独莉,她演讲的主题是“爱孤独”。她静静地讲述,“凌晨当我看到清洁工一如既往的扫开白昼的时候,突然间惊醒过来,任何的黑夜,任何的黑暗都会过去的,我必须坚强。那几夜的孤独让我体会到孤独其实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让你在任何时候都有方法,有办法,都能够去度过的力量。”

第15位演讲者是慕思寝具总裁姚吉庆,他演讲的主题是“成为快乐的孤独者”。他讲到,“年轻的时候,我非常喜爱一首歌《跟着感觉走》,我这20年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就是伴随这首歌走过来的。我认为人生幸福与否不在于你有多大的财富,而在于该睡的时候睡得着觉,该干的时候有干劲。一直以来我都是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干工作的过程就是开心的过程,我把工作变成一种商业的游戏,这让我很快乐。”

第25位演讲者是宁波小智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董越君,她的演讲主题是《抑郁症者的天空》。她讲述的是自己如何从十年的抑郁症历史中走出来的故事。她非常平静地讲述,“首先药不能停,持续服药一年以上;第二是运动不能停,运动是解决抑郁症最好的方式;第三是跟自己的灵魂对话不能停,每天花一点时间问问自己到底要什么;第四是要参加孤独者粘会这样的活动,因为融入社会很重要。希望大家孤独并快乐着。”

“有三个关健词可以分享一下,孤独从形式上,从肉体上其实是一种独处,选择一个独立的空间独处,这个空间可能在写字台上,可能在某一个空间。独处带来的作用是什么?独立。独立的空间,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维,这种独立进而能够给我们带来独到,就是你在这个行业中的独到,从而获得别人更多的认可和尊敬。”对孤独者们的演讲,点睛嘉宾黄江伟如此评述。

孤独粘会上,传敏和赵辉、熊晓杰,以及美女代表戴戴、丁明兰等一群粘友现场还合唱了专门为粘会作词作曲的歌曲《生来孤独》。

第8篇:孤独的总和范文

关键词:孤独感;纯孤独感;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

孤独感是个体因人际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消极体验。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在逐步缩小,但心理距离显著增大。邹鸿研究表明,有17.4%的青少年存在较高的孤独感。长时间处于孤独感状态下的青少年会体验到自卑、焦虑、抑郁、烦躁、绝望等负面情绪,同时严重的孤独感还会引发青少年的不健康行为,如吸烟、网络成瘾、犯罪等。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困难挫折的应对尚不成熟,是心理问题萌发的重要阶段。孤独感严重威胁着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了解初中生孤独感状态尤为重要。

一、对象及方法

1.被试

以绍兴市柯桥区一所初中学校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820分,回收问卷1768分,输入有效数据1719份。调查显示,七年级622人、八年级607人、九年级490人。男生892人、女生827人;父亲外出打工者116人、父亲未外出打工者1603人;母亲外出打工者68人、母亲未外出打工者1651人。

2.工具

采用青少年孤独感问卷,该问卷是由邹泓编制的,包含四个分量表,即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用于测量青少年的孤独感。问卷由21个项目组成,采用5点计分,各维度的α系数在0.73~0.87之间。除社交能力知觉的高分代表积极评价外,其他三个维度的高分均代表消极评价,将社交能力知觉反向计分求平均分,再和其他3个维度的平均分相加,得到孤独感总分。

3.方法

采用SPSS13.0数据包进行数据的整理及统计分析。

二、初中生孤独感现状

初中生孤独感总体平均分为6.50,标准差为1.95。七年级孤独感平均分为6.30,标准差为1.88;八年级平均分为6.44,标准差为1.98;九年级平均分为6.86,标准差为1.95。方差分析表明年级差异显著,F=12.69,P

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其孤独感平均分为7.00,标准差为1.92;父亲未外出打工的学生,其孤独感得分为6.47,标准差为1.94。前者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后者,t=2.83,p=0.005(p

男生对自己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平均分为1.43,方差为0.51;女生分别为1.31、0.46。T检验表明,男生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要显著高于女生,t=4.95,p

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平均分为1.51,方差为0.49;父亲未外出打工的学生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平均分为1.73,方差为0.70。前者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显著低于后者,t=-2.97,p

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其纯孤独感平均分为1.86,方差为0.02;母亲未外出打工的学生纯孤独感平均分为1.70,方差为0.63。前者纯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后者,t=2.03,p

第9篇:孤独的总和范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自我评价;孤独感

在进入高校后,大学新生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学会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若不能在一定时期内很快地适应,往往会使其产生孤独无助的情感体验。

孤独感是人际沟通与表达情感方面的功能障碍。自我评价,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自我评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学生自我调节和个性完善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选取天津两所高校新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26份,回收率93%,去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314份,有效率96%。试验样本具体信息见表1:

本研究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及孤独量表(UCLA), 运用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

为了解大学新生孤独感现状,以Russell研究中的大学生孤独感常模40.1作为检验值,对孤独感量表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知,314名大学新生的孤独感平均值为42.41,高于大学生孤独感常模40.1,均差为2.315,由t=2.457,p<0.05,可认为大学新生孤独感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差异是具有统计意义的。

为了解大学新生自我评价现状,对个人评价问卷及分量表进行均值统计量描述。结果表3、表4:

由表3知,大学新生自我评价总分的平均值为130.91。由表4知,大学新生中自我评价一般和较低的占97.9%,这表示大学新生的自我评价普遍偏低。

为了检验人口学变量对大学新生孤独感的影响,以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为自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孤独感量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5:

由表5知,女生的孤独感水平高于男生;城市大学新生的孤独感水平略高于农村大学大学新生;但差异都不显著。

为了检验性别对自我评价的影响,以性别为自变量对个人评价问卷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6:

由表6知,女生的自我评价总分略高于高生,但差异不显著。

为考察大学新生的自我评价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7:

由表7知,大学新生的自我评价与孤独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

大学新生的自我评价与孤独感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即自我评价高的大学新生孤独感水平高。

由于个人评价问卷包含有多个维度,因此在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之后,再分别以个人评价问卷中各维度对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8:

由表8知,大学新生的个人评价问卷各维度均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自我评价与孤独感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即自我评价高的大学新生孤独感水平高,且大学新生的个人评价问卷各维度均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