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孤独的望范文

孤独的望精选(九篇)

第1篇:孤独的望范文

——题记

引子

——没有星星陪伴的月亮是孤独的……

——……

——月亮出来的时候,真的不会有繁星么?

月儿,静静地升起,月光,映在他索寞的背影上。

他不经意的抬起头,仰望那幽邃的夜,月朗,星稀,想必今夜,定是不会有繁星了吧……

每天夜里,他都会静候在窗边,痴痴的仰望这夜空,等待着、盼望着那个他所渴望的夜的降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等到的——终究只有空空的失望。

只有……孤独的月儿,他的周围,永远都不会有繁星……

永远么?

——不会的.....月亮出来之时……不会有繁星……

——为什么?

——因为,月光太亮……星星……都看不见……

他,就是那一轮明月。

他的孤独,唯有月懂。

坐在那空荡的庭院里,他轻轻的,向月儿诉说着……

仰望夜空,孤单单的,月儿高挂,那样遥远的美丽啊!

终究也只能是仰望……

不会,也不可能有人能触及到这静寂……

月儿轻轻的惋惜。

月光笼罩着他,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温柔与怜爱。

是太过高傲、太过光亮,才铸就了如今的清寂吧!

他,亦是如此。

——如果,月光不是那么亮,星,是不是就会多起来呢?

——……

渐渐,他变了,一反以往的孤傲,他开始尝试微笑对待周边的人。

他已不再是孤月。

当从前仰望他的人都成为一颗颗向他靠近的星,他便不再寂寞。

但月光渐渐黯然,他周围的星却会更加璀璨。而此时的夜,定会比从前更加美丽!

仰望的,是孤独;而平视的,才是温馨!

他第无数次抬头仰望夜空,但这次,他的眼眸里,却有浓浓的笑意……

——月儿,我的星找到了,那你呢?

尾声

他低下头,久久的思索着。

半晌,当他再次抬起头仰望时,幽幽的夜空中,繁星闪烁,月儿正挂空中……

第2篇:孤独的望范文

退赛,难队名状的悲痛

2011赛季的中超联赛,见证了辽足的王者归来,没有过硬的财力,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外援,主教练马林愣是带领着一帮辽足子弟兵获得了联赛第三的好成绩。除了越来越成熟的辽足双子星杨旭和于汉超,老队长肇俊哲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全赛季出场28次,其中27次首发,打进五粒点球并送出三次助攻。在赛季最后一轮客场3:1完胜天津泰达后,辽足时隔17年重回亚冠。三年前,辽足在泰达大球场输球后悲惨降级,当时肇俊哲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而在率队重回亚冠赛场后,已经32岁的肇俊哲再次落泪。“人生充满了戏剧性。三年前,我在这里哭了,三年后,我控制住了自己。年轻的时候,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现在,我经历的太多了,但看到队友们如此动情,我马上就晔晔落泪了。辽宁队值得我这么多年坚守。”肇俊哲发白肺腑地说。

就当辽足将士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时,亚冠形势却风云突变,由于种种原因,2012赛季的亚冠中超最多只有3.5个名额,这就意味着获得联赛第三的辽足必须要参加资格赛。对此,肇俊哲的态度体现了东北人的豪气:“资格赛就资格赛,我们就是要证明自己。”遗憾的是,随后亚洲足联向辽足通告:“如果在亚冠资格赛遭到淘汰,辽足必须参加亚足联杯。”在中国足坛,辽足的“穷”是出了名的,如果没能打进亚冠正赛,反而要背上亚足联杯(赛事缺乏吸引力,奖金寥寥)这个包袱,辽足确实伤不起。随后,辽足高层做出了一个事后来看无比错误的决定――退赛!这个荒唐的决定让满怀憧憬的肇俊哲一度想到了退役,而辽足也成为了众矢之的,遭到了全国媒体和球迷的抨击谩骂。

2011年的圣诞节,记者亲往昆明海埂基地采访了辽足老队长肇俊哲,对于退赛一事,他依旧难以平静,“球迷的想法很简单,老板的想法更简单。球迷们希望辽足可以为到亚冠为中超争光,退赛就是耻辱,而老板眼中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利’字,费力不讨好,这种事不是商人干的。”具体到辽足高层不顾球员反对做出退赛的决定,肇俊哲认为俱乐部和球员的沟通存在问题:“当时很多球员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不论是多么强大的对手,我们都希望能碰一碰。最终做出这一决定让我们在舆论上很被动,就算有太多的理由,也无法博得球迷的体谅,全国球迷都对辽足的退赛嗤之以鼻,现在说再多后悔的话也已经没有用了。”

由于同辽足的合同已经到期,肇俊哲在退赛之后想到了退役,但老板的劝说以及对辽足的热爱最终让32岁的他决定再踢一年。谈到续约,肇俊哲表示:“老板多次找我谈话,我也把球员们的想法和他进行了汇报。老板对这两年球队的表现比较满意,他也决定再好好经营一年。作为职业球员,工资或多或少对我并没有太大影响,我只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因为老板肯投钱,所以我决定再踢一年,如果有个出色的外援,我们依旧有争夺亚冠资格的希望,只有再度拿到亚冠资格,才能让今年退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得到弥补。”随后,肇俊哲还谈到了老搭档李铁,他开玩笑地说道:“他还想明年踢踢亚冠,但退赛后他只能老老实实当教练了”

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心态,但作为目睹了老一代辽足辉煌的后辈,作为坚守了辽足12年的老将,夙愿未偿的肇俊哲只能将痛楚深埋在心里,而那一定是刻骨铭心的痛。

留洋,因真爱留下遗憾

在上赛季广州恒大作为升班马夺得中超冠军前,1999年的辽足是最接近实现“凯泽斯劳滕神话”的。当时的辽足因为李金羽、张玉宁、曲圣卿、李铁、肇俊哲和王亮等出色的年轻球员而被称作“辽小虎”。谈到1999赛季的最后一轮,肇俊哲多少有些遗憾,“当时其他球队都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我们没有,可以说那个亚军是实打实的。仔细回想起来,确实非常可惜。”

在当时的那支“辽小虎”中,很多肇俊哲的队友都实现了留洋的愿望。作为肇俊哲挚友的李金羽在1998年租借加盟法甲南锡队,虽然在法甲出场六次没能取得进球,但这次短暂的留洋生涯给“大羽”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多帮助。作为肇俊哲的中场搭档,李铁在2002年世界杯后加盟英超埃弗顿,随后又转投谢菲尔德联,留下了36次英超出场记录。作为当时辽足的两大前锋,曲圣卿和张玉宁的留洋生涯都是在澳大利亚联赛,前者在阿德莱德一度成为主力前锋,后者则只为昆士兰怒吼出场六次,没有取得进球。

现如今,曲圣卿、张玉宁、李金羽以及李铁都已经退役,唯有肇俊哲还在绿菌场挥洒汗水,而谈及当年错过加盟凯尔特人的往事,肇俊哲承认“确实很遗憾”。2004赛季结束后,肇俊哲收到了苏超豪门凯尔特人的邀请,作为当时的辽足顶梁柱,肇俊哲考虑到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了留队,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肇俊哲表示:“当时确实有机会加盟凯尔特人,但我自己最终放弃了,这对我确实挺遗憾的。”为何选择留守辽足?肇俊哲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之所以选择留辽足,也是有一个心愿,希望可以延续辽宁队的辉煌历史,我们现在的主教练马林是当年的‘十冠王’成员,我这一代,一直在为一个冠军而努力,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动力所在。现在足协杯已经恢复了,希望辽足能够越来越好,争取一个奖杯。对我来讲,时间越来越短,希望越来越渺茫,但还是决定再奋斗一年,看看有没有机会,要是真没有,那也没办法,这种东西不能强求。”

除了1999年的甲A联赛,肇俊哲还对另外两次与冠军奖杯擦肩而过记忆犹新。1998年的足协杯决赛,辽足以两回合2:4的总比分输给了上海申花,更遗憾的是2002年的足协杯决赛,当时辽足在主场3:1击败青岛队,李金羽、徐亮和王新欣的进球让辽足早早取得3:0的领先,但第86分钟王刚的乌龙球让李章洙带领的青岛队看到了希望。次回合比赛,辽足在上半场与青岛队战成0:0,但主裁判的倾向性判罚令辽足将士非常不满。易边再战没多久,辽足大将李尧便被当值主裁红牌罚下,这为辽足的输球埋下了伏笔。第58分钟,曲波的凌空射门为青岛队取得领先,第77分钟,刚刚替补出场的外援比坎尼奇头球破门。虽然总比分最终是3:3,但因为没有客场进球,辽足屈居亚军。赛后,辽足上下对于主裁判的判罚极为不满,总经理程鹏辉拒绝领奖,即便当时的联赛部主任杨一民如何劝说,也无法让程鹏辉消气。性格刚烈的吕刚不停地大喊道:“这叫什么比赛?有这样的裁判吗?”即便是性情比较温和的肇俊哲,也与在场的一名青岛警察发生了摩擦。

在目前的中超赛场上,肇俊哲是第一位代表一家俱乐部出场超过300次的球员,但昔日的兄弟们纷纷退役从教,他还在为辽足的冠军梦想而努力,且不论结果如何,这种坚守值得所有人的敬佩。

儿子,有望帮他实现梦想

肇俊哲最终走上足球道路,他的父亲肇新生功不可没。老肇是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的一个普通工人。1984年冬天,只有五岁的肇俊哲在玩耍时用皮球踢倒了家中的暖瓶,这让老肇眼前一亮,决定将肇俊哲送去踢球,在张引指导的培养下,肇俊哲终于成为了中国足球的栋梁之材。现如今,肇俊哲的职业生涯已经到了末期,他也希望能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将他的儿子宸宸(小名)培养成一名国脚。

在今年辽宁卫视的元宵晚会上,开场的一对“小主持人”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其中的男孩就是肇俊哲的爱子宸宸。对于儿子在晚会上的表现,肇队坦言:“比我小时候可强多了,我听朋友说,宸宸在晚会后台一点都不怯场,属于人来疯。”谈到让宸宸参加晚会的初衷,肇俊哲表示:“就是让孩子锻炼锻炼,我还是希望他继承我的事业,在足球场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3篇:孤独的望范文

关键词:《入殓师》 结构分析 人物塑造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代表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许多人。对他们说: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守门人

一 、生如夏花 死如秋叶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

传道者说: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影片《入殓师》给了我们最浅显直白的答案――生即死,死即生。水中的鱼拼尽全力逆流而上,尽管结局无非一死。那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悖论,但是却道出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

《入殓师》讲述一个满怀艺术理想的普通人因为“意外”或者叫做“注定”进入了一个不被普世之人接受的行业――入殓师,满怀着对父亲“抛妻弃子”的怨恨和与母亲临终的错过,逐步了解和认识生与死、爱与恨的真正意义,最终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入殓师的故事。

本片没有华丽的摄影、震撼人心的大场面,甚至没有曲折的剧情,只是在时间的流逝中让观者随剧中人一同走入每一个生命的终点,在影像的光影之中体会原来人终归尘土。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死亡,既然接受了死,那么在有生之年就会好好活着。在这个世上留下点什么东西,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也证明了生的努力。

入殓师,又名为逝者送行的人。入殓,对于死者来说是保持生命最后时刻的尊严;对生者来说是最后一次将厚重难言的情感释放出来的机会。而入殓师则正是赋予死者尊严,令生者释怀的送行者。

人生充满着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来自内心深处对生活的尊重。人生的美丽,往往存在于平淡之间,人与人之间相互宽容便是对生活最美的礼赞。世事无常,我们无法抵御时光的流沙,唯有内心保持对生活应有的谦虚,才能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时候勇敢担当。就像影片中逆流而上、不会放弃的鱼,即使在逆流的征途中有可能死去,依旧没有放弃,只因在它们的内心,这便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有关生命的仪式。

再深刻的主题也需要更有效的表达方式。于简朴之中彰显无尽的内涵,于直观的影像之中显现生命的意义。也许,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媒介,在每一个24格的胶片中表达生活与生活中的我们。下文将从剧作结构等方面详细分析本片的呈现方式。

二 、娓娓道来 情深意长

(一)关于结构

影片全长约130分钟,封闭式的叙事结构,并无哗众取宠的外在形式,却如山涧的潺潺溪水,在不知不觉中将故事娓娓道来。全片可分为以下五部分:

(开端)00:00――31:45,小林决定放弃大城市的艰辛生活回归故乡,他满心欢喜地找到一份高薪水的工作,对生活、对未来满是未知的空白和期盼。

(带入)32:30――47:28,小林对入殓工作的动摇和怀疑、拒绝和排斥。

(发展)49:35――91:15,小林对入殓工作的认同和肯定、接受和尊重。

(高潮)91:16――106:20,小林与妻子和解,共同完成对澡堂老太太的入殓。

(结局)106:21――130,小林完成对生父的入殓,也完成了对自己的心灵救赎。这也是全片情感的最高升华处,是父子间几十年间情感的无声融解。

从结构上来说,本片并无突出之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步展开。但是,这种平淡的叙事手法恰好衬托出情感的浓烈。在眼花缭乱的叙事方式大行其道的当下,这部影片传统的讲述方式,不失为一种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叙事结构有极强的代入感,使观众感同身受,同主人公小林一起从对入殓工作的陌生到逐步熟悉,直至完成自我观影的内心满足和情感释放。

(二)关于人物

小林大悟,一个年轻的大提琴家,充满梦想却在现实中屡受挫折。因为一次偶然,盲打误撞地接触到了入殓师的工作,从此踏上了一段精彩的生命旅程。影片初始,展现出小林的青涩、懦弱、善良、柔软的一面。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同小林一同成长,一同坚强,一同接受并认同入殓师这一职业。到影片结尾处,小林终于成长为一个能担当、有责任感的男人。至此,观众的内心得到了安慰和满足,感受到了宽容的力量。

电影始终都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父、生母形象,二者作为缺席的在场者存在于影片本体之中,有着特殊而必要的意义。正是未对生母临终尽孝的遗憾,使得小林在接受这份工作的过程中,始终怀有愧疚之情,也正是这种愧疚,一次一次去“抵抗”最初的犹疑和矛盾。直到对澡堂老太太完成入殓,小林才从内心深处原谅自己,也彻底接受和认同了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而那个模糊的生父形象出现在小林的记忆中,也是影片的最后部分。作为一个已逝的生命,他的出现其实是为了使小林的成长更加完整,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手中紧握的一颗“石头”补偿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父爱的缺失,成全了儿子也使儿子学会了原谅和宽容。

生命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原谅,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和事。影片的最后,小林满含泪水为父亲做入殓的仪式,应该说是父子间的最后一次对话。在无声的交流中,所有委屈、不解、爱和恨、痛与伤,全部一笔勾销。父亲去了,手中却紧握着当年的小石头,这是一句道歉,也是一生难以放下的心结。应该说,生父和生母的缺席正是小林成长过程中必须去面对的问题,问题解决,小林也完成了自我的成长。

澡堂老太太和社长,这两个角色作为代母/代父形象,在影片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小林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是缺少父爱的,从遇到社长的那一刻起,一个“严父”走入小林的生活。社长兢兢业业为那些死去的苍白的人恢复原来的美丽与光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教育和感召小林,帮助小林完成成长过程中的挣扎与煎熬。

澡堂老太太是小林童年的见证者,从始至终对小林充满了爱怜和慈祥。她对生活的乐观热爱和勇敢坚持也影响着小林及其妻的人生价值理念。老太太生命的结束出现在小林和妻子的情感危机段落,“搬柴火时倒下”的老太太意外成为夫妻危机化解的一个突破口。妻子由此亲眼见证丈夫工作的全过程,被深深感染,终于理解并接受了丈夫的工作。

澡堂老太太和社长是小林最终接受入敛工作的引导者,更是令同小林一样的我们认知生命,接受死亡意义的指路人。

影片中的人物并不复杂(具体人物关系见下表),沿用传统的日本家庭亲情电影的人物关系模式,以夫妻/父子/母子关系为结构影片中人物关系的纽带。本片中的小林大悟是影片的主角,但是却并非好莱坞式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懦弱、胆怯、失意的普通人,也正是这样的普通人最终体会了生与死的意义,体会了入殓师工作的价值,抛却了对死亡的所有恐惧,让逝去的生命在手中绽放最美好的光芒。因而使全片显得更加真实和生动。

片中“看门人”的设置堪称巧妙,前半部分一直将“看门人”埋伏在澡堂老太太这条线索之内,当他在老太太的葬礼上说出那段感人至深的话时,前面略显平淡的剧情突然间变得回味无穷。生和死只是一扇门罢了,通往不同的旅程。不管曾经有过怎样的过往,此刻告别,终会再相见于下一段旅程。这个普通的人物瞬间变得熠熠生辉。

如果没有“入殓师”这样一个特殊而陌生的职业,也许这部电影并不会获得奥斯卡评委的青睐。如果没有“入殓师”的身份衬托,也许这部电影并不会如此感人至深。从经典剧作的角度分析,在人物设置和人物关系的处理上,本片并无特殊之处,中规中矩,没有刻意的干扰,没有繁冗的拖沓。但正是这样的简单和真实,恰到好处地将最后的感情迸发做了有力的铺垫。

第4篇:孤独的望范文

夜幕降临,四周静悄悄的,月光照在大地上,仿佛是一层轻纱,又像是一层浓霜,遮掩了一切的嘈杂.有的,只是那份寂静,那份黑暗,那份......双脚不由自主的离开地面,走向阳台,习惯性的坐在那张靠椅上,习惯性的用手抚摸着身边的绒毛玩具.它是我

寂寞天空下唯一的慰藉.也许我会很俗气的看星星,赏月亮,也许只是安静闭眼,沉溺在自己营造的温暖之中.

希望成为孤独的人,在灯火阑珊的夜里,打开一扇窗,让风丝丝缕缕地吹进我的心窝,让心底的每一处创伤都随风而去,再打开音响,让一首首煽情的歌,透彻心扉.让所有的落漠,渐渐掩埋.

希望成为孤独的人,在下雨的天空下,一个人漫步,让雨淋湿我的衣襟,滋润我早已干涸的心,带走所有的悲伤.泪水,雨水,和二为一.体味那依旧清晰的痛.再回头,才发现自己已迷失好久.

希望成为孤独的人,在凄凉的<<红楼梦>>里,在动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在唯美的<<巴黎圣母院>>里......独自沉醉,徘徊.体验一下主人公坎坷崎岖的道路,让生命多一次感动,也多一份领悟.

希望成为孤独的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泡一壶茶,坐在阳台,细细品铭,慢慢斟酌,抬头望望天空,回忆往事,然后大哭一场,忘掉一切,最后沉沉睡去.醒来后,却又付之一笑.

我喜欢孤独,希望成为孤独的人.因为它像一杯咖啡有淡淡的苦也有淡淡的伤;因为它像海水既无边也深沉.

孤独的我想要像狼一样,在无垠的旷野上,放声长哮;孤独的希望像鸟儿一样飞得好高好高,远离尘事的喧哗,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安静的天空;孤独的我渴望像鱼儿一样,7秒一过,忘记了所有的悲伤,展现在眼前的又是崭新的世界.在孤独中,我感受着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把它尽收眼底,慢慢理解,慢慢感悟.

希望成为孤独的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家,一个人逛街,一个人......

想成为孤独的人.

从此我将与孤独同一国度,这或许是宿命。黑暗里我点起一支蜡烛,昏黄的火焰轻轻地跳动着,那是孤独的心跳。蜡烛然尽,黑暗吞噬了我,没有反抗,没有挣扎。

第5篇:孤独的望范文

【论文摘要】 鲁迅著名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其中多数篇目都集中表现出了孤独的觉醒者的反抗、斗争与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最终的结局无不围绕“理想”与“孤独”的共生关系而阐释,两者在小说中是通过“理想”的两种状态来展开的,即“理想”在“孤独”中萌芽着曙光,及“理想”在“孤独”中幻灭。在众多的论文集中关于“理想”和“孤独”者的抗争都是分别论述,而没有清楚阐明两者实则为一种共生关系,互为前提而存在的。本文将另辟蹊径,就两者共生性来剖析鲁迅小说里人物“理想”的存在状况,这将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呐喊》和《彷徨》的研究在整个鲁迅研究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都是最有成绩的研究领域。从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发表了吴虞的《吃人与礼教》一文以来,在迄今为止的半个世纪里,中外鲁迅研究者和其他各界人士发表了难以数计的文章,出版了大量的论著,对《呐喊》和《彷徨》以及其中诸篇小说做了很多侧面的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但如何在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客观社会效果、在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内在有机联系中对《呐喊》和《彷徨》的独立特征做一以贯之的有系统、有整体感的同意把握,至今仍然是一个没有完满解决的课题。就当代的研究鲁迅小说的众多文集中都是从思想、内容方面下笔,关注的皆为孤独者、觉醒者的抗争,比如朱寿同的《孤独的旗帜》,丁小萍《中国现代小说名著鉴赏》中单一的分析了《伤逝》里觉醒者的悲剧命运的原因,王瑶《鲁迅作品论文集》选取西部小说集里农民和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生活、生存状态,特别是思想精神状态的转变,都充满了理想主义,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阻碍而酿成悲剧。但这些论文都有一定的局限,没有指明理想与孤独有必然的联系。而本文将弥补这一缺陷,从思想、内容方面来分析“孤独”与“理想”的关系。理想是人对某事的心理期待,是人类心理欲望的集中体现。而孤独纯属人的外在存在状态。两者所指范畴不同,但是根据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这个哲学理论来讲,“理想”与“孤独”两个大相径庭的词却又有本质的联系,任何“理想”都受其依附的个体的生存状态的影响,个人的生存状态、客观社会环境及客观自然环境共同作用于理想,决定了理想的发展方向。其中,“孤独”的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条件导致的,因此,“理想”最终归就于“孤独”所依附的个体与现实的关系。

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人类总要有一种理想,一种希望,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如果理想脱离了现实,甚至和现实格格不入,那人将怀着一种空虚感来面对现实,从而产生孤独、空虚、寂寞,理想也会在这种状态中渐行渐远。理想除了在孤独中幻灭,还可能在彷徨中重生。因为理想属于一种精神安抚,即使现实的条件不可能让这些合理的东西存在,但孤独者、觉醒者可以把理想、希望寄托在现实生活中富有希望的人和事物上,如青年、孩子、梦。在鲁迅作品中它们被看着希望的载体,于是在孤独中也有希望的曙光的出现。综上所述,理想将以两种存在状态在鲁迅小说中呈现:一是理想在孤独中萌芽着曙光,二是理想在孤独中幻灭。

一、孤独中萌芽着理想的曙光

“理想”这个词在鲁迅作品中谈得很多,他说“人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 ”,[1]给理想的主体下了很大的范围,所有的人都应有理想,但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矛盾冲突当中。人往往会屈服于现实,陷入孤独,正如鲁迅所说“人能有高远美妙的理想,而人间也不能有副其万一的现实和经历相伴,那冲突便目见其了然,所以勇于思索的人们,便难免有变化,有苦闷,有彷徨。”[2]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和《彷徨》里的诸如夏渝、吕纬甫、魏连多、子君、涓生等之类的孤独的形象,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理想,而是有了远大的、超越了现实的希望,却没有成熟的现实条件的支撑。《呐喊》中的“孤独者”不是怀恋过去,而是希望将来,如同鲁迅在《莽原》出版《预告》中所宣告的:“忠于现世,望彼将来。”他们虽然都是处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知识分子,有孤独、彷徨,但更多的是乐观的态度,觉醒者们在孤立无援中把希望寄托在梦里,托付给青年一代或孩子身上,于是这种孤独不会让读者产生失望,也不会给小说人物带来悲剧色彩,相反,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未来希望的曙光。

梦成了孤独者对希望的寄托。钱理群在《心灵的探寻》里对鲁迅的梦和创作作了论述,他认为鲁迅的散文集《呐喊》、《彷徨》都是鲁迅的“梦”的幻化,因为鲁迅说过:“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3] 其心中的“离奇和芜杂”的内心幻化出来的“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是《野草》,而内心的荒芜外化成人物,那便是通过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来完成的。如《明天》就为一个精彩的例证,宝儿的死,让守寡的单四嫂失魂落魄,她唯一的希望成了幻影,于是作者用了“曲笔”让单四嫂用梦来完成幻影的成真,即在梦中见到儿子,结局如何,作品中却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可以从小说情节中推断出,梦终将成为可能,因为单四嫂周围的人如蓝皮阿王、王九妈等,于宝儿之死不但没有安慰,反而为了混饭吃,即使粗笨的单四嫂也意味到了没有亲情、爱情甚至邻里之情的屋子里“忽然太静了”。于是,她只有求助于“梦”来慰藉她那孤独的灵魂。另外,作者取篇名为“明天”,就带有乐观的态度和充满了希望的理想,单四嫂的明天就是和儿子在梦里相见。小说通过在冷淡的人际关系中,希望是有可能的,是有方向的,那便是梦,虽然有它的不合理性,但至少可以激励读者的斗志,梦是有可能的。除了梦成为理想的载体外,青年、孩子也是希望的象征。

青年、孩子也是鲁迅小说中理想的象征。青年、孩子都是被认为是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鲁迅多次谈到他的写作要对得起青年一代,不要让他们看到这个无望的社会的而失去信心。可见,他对青年一代是充满希望的。孩子也一样。“在’孩子’身上看未来,在’孩子’身上看希望,是《呐喊》、《彷徨》内蕴的一条重要思想脉络。”[4] 狂人在《狂人日记》里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喊,是因为在他看来,社会几千年来,世世代代都有吃人的履历,也免不了吃过别人,或者即将被别人吃,只有孩子,正在接受教育的他们,教导他们不要“吃人”,也 不将被人吃。中国才有希望,社会才有希望,人类才有希望。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麻木的人民只想在“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里安稳的生活,宁愿别人吃接着也将吃下一代,而下一代--孩子,只有把他们把吃人的链条上解救出来,才能解救人性。狂人看到了孩子是有希望的,不忍心新的生命在恶毒的社会里遭遇不幸。因此,呐喊声是如此强烈。另外,《故乡》里可爱、活泼的水生、宏儿也是希望、理想的代表,他们之间纯真、深厚的友谊是小说中“我”这个叙述者的理想。只有对现实“昏沉的夜”的不满才会有理想、希望。封建深严的等级制度抹杀的“我”与润土童年伙伴之间纯真的友谊,在强大封建势力下,不得不以“老爷”来取代同伴,富贵贫贱在人们眼里如此清晰,自我定位也如此恰当!将来的理想,将来的路,有了孩子们的实行,走的人多了,也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现实冷漠的人际关系被等级制度凝固了,希望在宏儿、水生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社会而改变。叙述者“我”已经认识到“无望”在他们这一代的痕迹,有意识,有信念,但无能为力,只有展转流离,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青年和孩子身上,因为在他自己的孤立、孤独无援中看清了下一代的希望。“孤独”中终于有了“希望”的曙光。希望、理想在小说中就是以这种状态存在的,传递给青年,托付给梦,于是孤独者也有了乐观向上的精神,读者也有了更大的信念。

鲁迅在《呐喊》里表现出更多的乐观态度,以至于在孤独状态下仍然有理想和希望之光在闪烁。相反,在《彷徨》里却表现为消极情绪,希望、理想终究在孤独、彷徨中破灭。

二、理想在孤独中幻灭

鲁迅为《彷徨》题序为“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河戢独彷徨。”作者袭击对现实也失去了希望,作为文人只有扛起文人的“武器”到处彷徨,寂寞、虚空始终纠缠着他,辛亥革命失败,统治阶级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调动广大的人民群众,致使广大的人民仍处于愚昧、蒙昧的状态,于是作者把他的愤怒诉诸与笔墨,警世人们,让世人看到农民、知识分子的伟大的理想是如何在无可奈何的社会里幻灭的。也许广大读者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这即是鲁迅先生作《彷徨》的根本目的。因此,以下将是他小说中“理想”在“孤独”中幻灭的原因分析,同时也影射出作者本人的希望的破灭。

众所周知,在《彷徨》小说集中“孤独者”、“觉醒者”形象是鲜明、突出的。我们可以说那些觉醒者就是孤独者,正如那《药》里的夏瑜,面对凶残的牢头阿义,劝阻到“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狂人日记》里狂人“救救孩子”的呐喊,《伤逝》中追求爱情自由的子君、涓生,努力争取自由的子君深刻意识到“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的权力”。在这里要首先陈述的是为什么觉醒者是孤独的呢?由于中国这个密封得没有一扇窗户的铁屋子里,绝大多数的人都在沉睡并且他们也不愿苏醒过来,只要有像吕纬甫、魏连殳这样的人觉醒了,他们就必然和铁屋子、和绝大多数昏睡的同胞处于一种文化对峙中,没有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只有他们在孤力地挣扎,他们就只能是孤独的,鲁迅也称他们为“勇敢的战士”。即便是勇士,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光辉的理想还是会幻化。其中,有几点是来自勇士们的命运和自身弱点。子君、涓生代表了辛亥革命前后普遍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有强烈的改革社会的意图,且按照自己意识而独行,子君离开家,亦然决定同涓生同居,藐视周围人的冷眼、讽刺。“盲目的爱情”让涓生慢慢意识到子君的强言欢笑。觉醒并且行动后仍然离不开现实的生活、生计的圈子,理想渐渐与生存发生冲突,最终只能以涓生选择“我不爱你”来暗中逼迫子君屈服父亲的要求,她的屈服意味着追求爱情自由的理想化为泡影。孤独的奋斗者最终难以推动思想的力量化为现实。《离婚》里具有强烈斗争抗争性的爱姑,是鲁迅小说中塑造最具反抗意识的女性,泼辣的爱姑为自己被“老畜生”、“小畜生”逼迫离婚的公道,寄希望于知书明理、讲公道话的七大人,封建势力强强连手以调解淹没的爱姑的斗志,洗涤得干干净净。单枪匹马、孤军之闯,必然会头破血流,人物是《彷徨》中众多孤独者、觉醒者的典型代表,但他们始终没有克服现实的困难,只有消沉至死去。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后即使有的改革热情也开始熄灭,吕纬甫为了破除迷信,拔神像胡子照做不误,由于多年生活辗转流离,辛苦恣睢,残酷现实渐渐消除了企图破除迷信的信念,生活没有目标,只有“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过日子,以致于母亲让他给三岁上死掉的弟弟迁葬他也做,这行为实则在遵循迷信规则,给阿顺送去两朵剪绒花。如此无意义的事情吕纬甫也在做,并且为了生存“飞了一个小圈子,又飞到原来的地方”教本来抵制的“子曰诗云”之类的封建东西。吕纬甫之所以消沉下去,没人理解、同情他的初衷,个人力量无法推翻封建力量、封建迷信。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失去了改革的动力、热情,并且坚持自己信念将会连自己生存也无法保证,只有表面上遵守封建规则,心里默默地坚持,观念与行为不一致,不协调的痛苦慢慢侵蚀着吕纬甫的心灵。最后,也只有在“模模糊糊”中葬送这些觉醒者的理想。

《孤独者》顾名思义,孤独者魏连殳不仅消沉,而且非常忧郁、冷漠,他看不惯庸俗的一般的人,不愿同流合污,然而生活在“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社会里,只有独创“独头茧”来麻痹自己。他哪知道,人是自然的,为了生存可以独立发展,同时人也是社会的,为了生活不得不与社会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魏连 殳终日读那些陈旧的书来保持自己的孤傲和清高,社会中的庸俗、圆滑、世故纷至沓来,流言蜚语威胁着他,最后的失业,走投无路,做了军阀杜师长的顾问。魏连殳的行为看似背叛了自己的初衷,实则是用自己反叛的行为来维护正确的信念。他曾说“我自己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5]在与他相异的世人眼里,他是失败的。终于同流合污了,身陷于他所不愿的社会大染缸里。而他自己始终如一坚持他是胜利的,始终如渝地维持高尚的信念。我们跳出魏连殳的立场,站在社会现实的观点上分析,魏连殳的孤芳自赏是他“自慰”的心理,他的屈服、消沉是作者极力否定的。屈服是辛亥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体面的出路,走投无路情况下只有屈服、投降,并把此行为看着是胜利,看似胜利,实则失败。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有很大的伤痕,在周围一片胜利声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最后终于孤独地死去了。”[6]总之,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群像的共同奋斗历程都是“飞了一个圈子”:理想--奋斗--挣扎--屈服。理想就是对现实的不满,而屈服是对现实的认同,归宿于现实,奋斗的过程是孤独、寂寞的,屈服意味着理想在孤独中幻灭。这样的思想脉络是《彷徨》里是一道摧不毁的防线。

三、结论

《呐喊》是1918-1922年间的小说,鲁迅先生用这里的作品来给革命力量助威,“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与前驱”[7]因而,理所当然是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让“理想”在“孤独”的状态中也有萌芽的可能,理想的这种存在状态具有积极的社会存在意义和社会效应,从文学角度讲,“曲笔”的应用也是合理的。而《彷徨》写于1924-1925年间,这是新文化内部发生分化的时期,作者用冷静的笔调的剖析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弱点,在失败的辛亥革命后具有深刻的警世作用。因此为了达到世人的“自醒”的目的,理想在孤独状态中幻灭的原因将一一呈现于作品中。综上所述,清晰地认识到以上理想的两种存在状态,将有利于读者把鲁迅小说不同时期的思想倾向,也有助于拓宽鲁迅小说思想方面的研究。

注释:

[1] 鲁迅.鲁迅全集[M]. 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27页.

[2] 鲁迅.鲁迅全集[M].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356页.

[3]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229页.

[4] 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第93页.

[5] 鲁迅.鲁迅小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4.第231页.

第6篇:孤独的望范文

孤独本身也是孤独的。

可是,它不畏惧自己,他坦然地微笑,想伸手招呼周围的人,可是人们舍他而去。他迷惑了,于是怀疑自己的出生。

可突然他又寻到了我,我敞开心扉迎接了它。因此,在我脑海中,有了它存在的空间。此时,我需要孤独。周围的人啊,请不要将我骚扰,我要与孤独攀谈,请应允我那微不足道的请求吧!

孤独,有时我向往你。

我渴望你的那份两袖清风、一无所有的轻松之感;我渴望你的远离红尘,在自然之风轻轻吹拂下远离尘世的清闲之境;我渴望你那不被骚扰和侵袭的纯净心灵。哦,这一切,都是我迫切渴望的,快使我拥有吧,不久将归顺于我的孤独。

我恨那“热闹的殿堂”。殿堂?哦,不!那不过只是经色彩粉刷的地狱,你才是殿堂。有人如此用地狱来形容你,他真愚!他在真正的地狱里居久了也沾染了那里的习气。那儿只有纸醉金迷的世俗的世界;那儿只有勾心斗角的阴险与狡诈;那儿有的是令你窒息的恶气;那儿有的是污染心灵的恶骂与打斗。那儿的一切都是孤独天堂无法重演的,更是无法想象的。哦,孤独的殿堂。我不幸地生在那儿,长在那儿,罪恶蚀尽了我原本纯净的心灵,寄生虫亵渎了我的身体。哦,孤独,快显身吧,救救我吧。愿你的花儿长开于我身边,愿你的祈祷将无时祝福我。哦,我的孤独!

我在深夜站在一棵深绿色的树下,深深地笑着,我孤独地笑着;我跪坐在绿地上,深深地呼吸着,我孤独地思索着,一切都孤独的。我渴望它,无限的,迫切的。

你,不要理我,不要打扰我!我寻求孤独,我渴望孤独!

第7篇:孤独的望范文

一位国外专家描述这个群体:“我和你们没什么不同,只是我来自外星。”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孤独症儿童。人们给他们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星星的孩子。他们不聋、不盲、不哑,但对周围的世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一人一世界、一人一星球。

认识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它是一种脑损伤造成的疾病,多数患儿在社会缺失的同时合并有智力障碍。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孤独症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某些危险因素可能同孤独症的发病相关。引起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最新的资料显示,孤独症的发病率在1/88,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男孩女孩发病比率为4:1。

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患儿预后不良,大部分需要终身训练和照顾,部分儿童可基本生活自理,只有极少部分儿童能融入社会,拥有正常化的生活。

目前形成的共识是:一、孤独症是无法完全治愈的;二、孤独症不是心理疾病,是先天大脑损伤的生理疾病;三、孤独症的最好治疗方式是让他融入正常社会,精神层次不能强求与正常人一样,行为模式可与正常人一样教养,最佳治疗时期3岁前开始为宜。

星星的孩子,与众不同

5月一个下午,在深圳紫飞语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孤独症孩子正在“上课”,他们的家长则在休息区等待。“这样做”“你真棒”老师夸张的教学声不时从教室传来。等待孩子们下课的家长对这些声音早已习以为常,有的静静地坐在那里,或绣着十字绣,或翻看着手机。

透过教室磨砂玻璃中间的空隙,记者看到一群孩子正在跟着老师的指令挥动小手;一对一的训练室内,老师翻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图片向一个孩子问着问题;宽敞的活动训练室里,几个孩子正在老师的帮助下做着感统训练,有的走独木桥,有的推着大龙球,有的在荡秋千。乍一看,他们与其他的小朋友并没有什么区别,可仔细观察,有的孩子眼神淡漠,有的孩子冲动,不听指令,即使老师发出停止指令后,仍不停跳动。下课时,记者注视着一个穿白色条纹T恤孩子,当他无意看到记者时,立刻将视线转开,不与记者眼神对视。一位妈妈让孩子对记者说阿姨好,孩子一直埋着头。在这位妈妈的再三重复下,孩子才说:“阿-姨-好。”声音含糊不清。

家长,有苦有痛有坚持

“我们生一个的是倒霉,你们生两个(第一个孩子是正常的,第二个孩子患有自闭症)的是活该。”孤独症孩子的妈妈们在休息室相互开着玩笑。

“我第一个女儿是正常的,老公想要个男孩,生出来还是个女孩,查出有孤独症。虽然我跟我老公埋怨过,但是还是自己的孩子啊。说不累是假的,天天得看着,回去还要做训练,孩子白天晚上都闹,哭得邻居都跟我们说了好多回了。我想睡想着她这样子,怎么也睡不好。不过我跟我老公说好了,不管怎样,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一位身形略胖的妈妈语气很坚定。

“在他一岁多时发现不对劲了,没有正常同龄孩子的表现,那时我们就开始留心查资料,也怀疑是孤独症。但没确诊前心里还是抱有一些幻想,希望他只是发育得晚一些。三岁确诊,虽然之前有了心理准备,但确诊后还是非常难过。虽然现在孤独症可以生第二胎,很多亲戚也劝我们再生一个。我们曾经也想过,但一个是经济条件的限制,还有生第二胎得自闭症的可能性也存在,而且就算第二个孩子长大了,他也得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想,就一个算了。现在孩子生活能够基本自理,可以独立地吃饭穿鞋子,单独对他发出指令他也能理解。最感动的是,他之前不会说爸爸妈妈,四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说了“妈妈”两个字,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我终于听到了。等了这么多年,听到他叫我,当时我眼泪就要出来了。这让我感觉我的辛苦没有白费。”穿着亮色条纹连衣裙的妈妈淡定从容。

家庭,与希望相守与痛苦为伴

几乎每个家庭在得知孩子得了孤独症之后都经历了绝望――迷茫――接纳――积极治疗的过程。有的家长接受不了现实或者承受不住压力,放弃了,而大部分的家庭,决定与孤独症抗争到底。

“现在我还在工作,孩子平时由老人带。我不希望因为孩子患孤独症而让整个家庭变得没有希望,我和老公承担着经济压力,而老人们承担着孩子的日常生活和他人的压力。我很感谢爸爸妈妈的支持,家人的团结让我们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坚强。”杨儿妈妈说,她的孩子7岁多,是典型的孤独症孩子。她不单只关注自己孩子的康复状况,还是“四叶草JZ成长俱乐部”QQ群里的“秘书”,一有孤独症的相关活动,她总是积极联系家长、协助组织活动,义务地为孤独症家庭服务。

专家解读:星星的孩子,首先需要家人接纳

深圳市计生中心心理学博士何胜昔认为,星星的孩子,首先需要家人接纳。如果父母不能坦然接纳孩子的特质,这将会给自己也给孩子带来压力。其实孤独症孩子家庭仍然有欢乐、欣喜、开心。生命的生存形式很多,孤独症只是其中的一种。父母要用正常心态接受,了解、学习、适应孩子的需求。特殊孩子的生命也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到来不是来惩罚父母的,而是来启发人类爱心的。父母要按孩子的意愿来成长,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家长要整理好生活和家庭里的其他事情,把心安定下来,先把自己安定好,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照顾好特殊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像一扇紧闭的门,不要用力去撞击,要找到那把钥匙去打开孩子的心门。家人间的相互支持能使家庭凝聚力更强,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爸爸的付出也是无私的。虽然一般孤独症家庭都是妈妈辞职全职带孩子,但是如果没有爸爸的辛勤劳动,给予经济上的全力支持,妈妈又怎么可以安心带孩子呢?

期盼,社会的理解和宽容

太多的人不了解孤独症,对孩子家庭的歧视,让孤独症孩子家长们的心对外界,对他们的朋友都是相对封闭的,因为孩子,他们慢慢已经很少和正常孩子的家长交友,但是他们的心朝着同样命运的群体开放。“因为都是自闭孩子的父母,所以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和对生活的领悟及感受有共同点,更能互相理解。”穿亮色衣服的妈妈说。

2012年,深圳一小学19位家长联名要求学校劝退一个孤独症学生。“他们和别的孩子不一样,需要更多理解和包容。”这是几位孤独症家长发出的共同感慨,社会对孤独症了解太少,制度对这个群体支持不够完善,让孩子不单只是在求学路上步履维艰,即便是日常的生活中,他人的异样眼光也让孤独症孩子的家人承受巨大压力。“一次在公车上,一对小情侣看着我跟我孩子,男的对女的说那小女孩好奇怪,像傻子。他声音很大,听得我很想骂人。”“我牵着孩子在小区走着,他正吃着冰淇淋,突然把我的手甩开,用沾着冰淇淋的手抓住一个男人的裤子。我赶紧向那个男人道歉,说我去把他的裤子洗干净。可那种眼神,看着心里好难受。”

对孤独症家长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在经济上的帮助,更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可。他们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跟普通孩子一起上学,希望孩子能够得到一份工作,希望孩子在他们老去之后还能有尊严地活下去,可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再正常不过,但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可能只是奢望。

当大家在大街上看到一个母亲牵着一个表情呆滞、行为异常的孩子不会不由自主地躲让;当在餐厅听到一个孩子发出奇怪的声音,焦躁不安地敲打着餐具或桌子,不会投来鄙夷的目光;当自己孩子的班级接纳一个孤独症孩子入班学习的时候,给予的是关怀和理解,而不是抗议和联名劝退时,相信大家的爱心能让孤独症孩子体会到温暖,不再孤独。

问题,星星孩子的未来怎么办?

“我走了之后,你怎么办?”《海洋天堂》里,王心诚的疑问正是众多孤独症孩子家长的心头大石。

“我现在身体还算好,我就一直照顾他,老了之后还能动,我也将继续照顾他。我希望社会上有一个能够暂时的寄放孩子的场所,让我们在累了病了或者有事的时候能把孩子放在那几个钟,让我们也喘口气就好了。”

“我最担心的就是我们走了后,孩子怎么办?目前国家好像还没有相关的安置机构。”康复中心一个皮肤略黑,脸色憔悴的妈妈说。

“像其他国家,比如在日本,对于大龄孤独症患者有一种救助模式,建立庇护性工厂,然后孤独症患者由正常人带领一起劳动,按能力来分工,使孤独症患者在正常人辅助下以半社会化方式参与劳动。希望我们国家也建立这样类似的模式,让孩子至少有尊严地活着。在我们老了走了后,能够更放心一些。”

对于孤独症孩子的未来,有些专家表示,有三类渠道可以尝试探索。第一,探索孤独症患者的职业化教育;第二,在孤独症康复机构探索融合教育,让孤独症孩子们逐渐适应正常的学校教育,为孤独症患者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第三,官办第三方委托机构监督孤独症家庭财产变卖和未来用途,当孤独症家庭的父母逐渐老去,他们把变卖的家产统一放到这个第三方机构,并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委托,这个机构则负责接收他们的财产以及执行父母对孩子的用钱计划。

相关链接

“孤独症关爱”项目,给星星的孩子多一份爱

2010年,深圳市人口基金会、深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生科研所共同创办了“孤独症关爱”项目。市计生服务中心利用生殖健康教育基地,举办孤独症相关科普知识讲座和沙龙活动,为孤独症患儿的父母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家庭康复培训,推广孤独症儿童教育和康复理念,为孤独症孩子打开智慧之门。

“孤独症关爱”项目内容:

1.发起“喝咖啡、献爱心”活动:此项活动计生中心早在2010年就已经发起,充分利用生殖健康教育基地筹集辅助儿童孤独症的专项慈善基金。

2.开展宣传活动:定期举办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讲座和沙龙活动,让更多的青年人认识儿童孤独症,提高民众对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认识。

3.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减压活动:专门为儿童孤独症的父母和监护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减压活动,让他们不但能够为子女奉献爱心,也要活出自己的人生风采。

4.提供特定服务:选派具有精神医学和心理学背景的生殖健康咨询师专门开展咨询门诊,并且在“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网”上开辟专栏。

第8篇:孤独的望范文

摘要:“孤独”作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贯穿于徐訏创作的整个历程,一方面这些主人公感觉孤独,寻求了解,但另一方面却又总是在走向孤独,是一个个孤独的跋涉者,个中原委明显折射出徐訏本人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

关键词 :徐訏小说 孤独体验 存在主义 心路历程

纵观徐哥的小说,“孤独”已成为他绝大部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这一点在其早期小说中就有鲜明的体现,如让其一举成名的《鬼恋》。《鬼恋》写“我”在一个冬夜遇见一个自称为“鬼”的黑夜女郎,她笑请“我”送她到郊外,经过一段时间离奇的交往,“我”对她产生了感情,但当“我”吐露爱慕之情时,她总是以人鬼不能爱恋为由推辞。直到有一天“我”秘密跟踪她回家,她才不得不吐露真情,她原本是一个最人世的人,做过秘密的革命工作,最终在“历遍了这人世,尝遍了这人生,认识了这人心”后决意做鬼。在这种对于人生彻底地幻灭的境界中,爱情也失去其起死回生的力量。最终“我”相思成病,不料她却从此杳无音信,只留书一纸,剩“我”一人孤独地回忆着过去。在对这篇小说的解读中,诸多的研究者均认为徐哥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悲凉浪漫、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或宽泛地以人性与爱情关系论之,认为“它不但写出了鬼的人性如何被社会压抑,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她自己对人性的压抑以及这种自我压抑的痛苦和复杂”。还有的研究者认为“鬼”的做法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的追寻,和道家老庄的思想不谋而合。事实上,细读原文,这都是一些表层的解释。《鬼恋》创作于徐訏抵达巴黎约半年之后的冬天,据其自述,当时“我到巴黎不久,往还的朋友不多,一个人遇到寂寞无聊,思乡更浓”。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哥构思了一个“故乡的旧鬼”,以慰藉那孤独的留学生涯。文中“鬼”的着装几乎都是黑色:黑旗袍、黑大衣、黑袜、黑鞋,甚至使用的帐子也是深黑色的圆顶帐子。根据传统的说法,“黑色”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代表了死亡和哀伤,这一点从丧葬时悼念者往往着黑衣即可看出,但同时“黑色”也象征着“静寂、悲哀、绝望、沉默、恐怖、严肃、死灭”等涵义,徐訏特意在小说中描写女主人的黑色着装,很明显暗示出女主人公自身的孤独、绝望的心理状态。这一点通过“鬼”自身的陈述也可以清楚地揭示出来,如她曾说道:

我暗杀人有十八次之多,十三次成功,五次不成功;我从枪林里逃越,车马缝里逃越,轮船上逃越,荒林上逃越,牢狱里逃越。……我的牢狱生活,在潮湿里暗黑的闭目静坐,一次一次的,一月一月的……后来我亡命在国外,流浪,读书,一连好几年,一直到我回国的时候,才知道我们一同工作的,我所爱的人已经被捕死了,当时我把这悲哀的心消磨在工作上面。……但是以后种种,一次次的失败,卖友的卖友,告密的告密,做官的做官,捕的捕,死的死,同侪中只剩我孤苦的一身,我历遍了这人生,认识了这人心,我要做鬼,做鬼。

由“鬼”的自述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其在人世时秘密地干革命,独坐暗黑的牢狱,还是其离群索居做“鬼”,伴随她的只有孤独。其早已成为她生命的存在方式,因此她宁愿选择孤独也不愿意选择“我”做她的爱人,宁愿选择孤独也不愿意选择在凡间做人。而对于文中的主人公“我”来说,其由最开始对“鬼”的热烈爱恋,到最终孤独地等待“鬼”的归来,整个过程仿佛梦境一场,又回复到最初的孤独境地。

因此,可以说,男主人公“我”与“鬼”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统一体的两面,不管是“我”的积极人世,还是“鬼”的消极避世,均让人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孤独。这种对孤独的体验和书写在徐訏以后的小说中越来越多,如《风萧萧》中主人公“徐”就经常感到一种孤独感:“我感到说不出的空虚……”“料峭的春寒与沉重的寂寞在我重新关上门时从四周袭来,我像逃犯似的奔进了家,奔进了自己的房间,开上门,开亮灯,吸起一支烟,抽出一本书,我倒在沙发上,逃避那一种说不出的凄凉。”女主人公海伦也认为:“唱歌已经填不满我心灵的空虚,我时时感到说不出的寂寞”,“我现在没有郁闷,只是空虚。郁闷是一瞬间的,空虚是长期的。”《精神病患者的悲歌》中伴“我”在房里的是无限的惆怅、孤独与痛苦。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徐訏的人生观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从一个浮士德式的生命追寻者几乎变成了一个存在主义者——人的存在本原意义上的偶在与虚无,以及由此而来的那种根本上的荒诞,焦虑和孤独,这种存在主义的人生观成为徐哥此时期生命体验的重要内容,它同时也延伸至徐訏香港时期的文学创作,使之染上强烈的存在主义色彩”。如《星期日》中,女主人公年轻时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男子的求爱,人到中年仍然孑然一身,其工作外的生活几乎被孤独占据着,却又无力摆脱,“望望周围,周围是空虚与寂寞,这使你回忆到过去,幻想到将来,你感到了说不出的渺茫”。《盲恋》中的梦放,他人的目光即是地狱,相貌的丑陋让他渴望而又害怕与世界的交流,只能感到“这是多么寂寞的世界呢!我在自己的房间内,望着天,望着邻近的灯火与远处的原野,我觉得我竟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生命”。而《彼岸》中的“我”“只是一个孤独的旅人,在寂寞的旅途中,寻找一个可以互相寻求了解的人”。

对于孤独感,曾有研究者把它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人际孤独、内心孤独和存在主义孤独。其中“人际孤独”意味着缺乏关系或关系不合我意,而“内心孤独”意味着自己心理总有着内在的不统一,是一种病态的孤独,实际上已经与外在关系没有多少牵涉。“存在主义孤独”指向的“不是寻求关系,渴望理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回避关系,渴望独处,是一种超越性孤独”⑥。这种“超越性孤独”迥异于日常生活中的孤独,是一种生命本体性的孤独,是个体独自面对存在的精神状态。在三种孤独状态中,徐訏小说的主人公所感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存在主义孤独,如《风萧萧》中主人公“徐”在热闹的舞厅中常常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虽置身于浮华的大都市与众多美丽的女性中,却总是寻求机会渴望独处,这一点从他搬到白苹的住处去进行哲学研究即可看出。类似的情形《江湖行》中的周也壮也经常感觉到,如“到了热闹的街上,我突然感到非常孤独,吸着烟,一时间竟觉得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是了解我的”。甚至在依侍舵伯的供给,与葛衣情的私情偶欢或者做紫裳的地下情人时,生存的空虚与孤独仍未能被消泯,反而越来越强烈。而《盲恋》中丑陋的梦放虽然活在无数他人之间却注定无法与任何一人沟通:“我在学校里始终是孤僻的,我爱黑暗,爱孤独,我从不交朋友,从不同别人来往,我走路低着头,上课时望着桌上,从不同教授有什么问答,我怕人注意,怕人看我。我过的是土拨鼠一样的生活。学校宿舍是两人一间,但我同房的同学是很活泼广交的人,他常常在外面,但是我还在中间挂了一块黑布,使我同他隔离着,我们从未交谈。”

通过对徐訏小说笔下主人公的精神状态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对孤独有着自觉的体认与追寻:一方面他们感觉孤独,寻求了解,如《风萧萧》中的“徐”,《江湖行》中的周也壮等,但另一方面却又总是在走向孤独,是一个个孤独的跋涉者,最后回归的仍然是孤独,如《鬼恋》中的“鬼”,《盲恋》中的梦放等,个中原委明显折射出徐訏本人的心路历程。

纵观徐訏的一生,可以看到,其自始至终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中。童年时期父母的离异,五岁起孤独的寄宿生活,至十一岁随父亲到上海求学,其稚弱而胆怯的心灵是孤独的。年轻时又孤身一人留学海外,战乱时期四处迁徙,其间经历了无数的奔波和痛苦,看到了诸多的抢劫、勒索、离别和死亡。年届中年又抛妻弃女从内地辗转到香港,卖文为生。其带给徐訏的心理感受,他曾有过夫子自道:

我是一个最热诚的人,也是一个最冷酷的人,我有时很兴奋,有时很消沉,我会在狂热中忘去自己,但也有最多的寂寞袭击我心头。我爱生活,在凄苦的生活中我消磨我残缺的生命;我还会梦想,在空幻的梦想中,我填补我生命的残缺。在这两种碰撞之时,我会感到空虚。

克尔凯郭尔认为只有孤独的个体才能在其内心体验到自己的存在,其他物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因此只有孤独个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也即真正的个人是孤独的人。曾有研究者认为:“当我执笔写着有关孤独的这本小册子的时候,本身就曾经不止一次地体验过无法忍受的孤独,惶惶不安,以及不知道该如何自处的时刻。”因此,徐訏小说中诸多人物的孤独感受折射的正是作者内心的孤独体验,唯其孤独,他才能以自由的心境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残缺与爱情等问题,从而提升其小说的品味。圈

第9篇:孤独的望范文

1、普通人都难以忍受孤独,处在逆境的人由于不信任任何人,对这种孤立更加敏感。——巴尔扎克

2、孤独与高贵的思想为伍的人,是决不会孤独的。——菲力蒲·西登尼

3、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赫胥黎

4、电视这一娱乐传媒虽然可以让无数的人同时为同一个笑话发笑,却依然让人备受孤独。——艾略特

5、从某种意义上,担任雅虎首席执行官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工作,很多时候你不得不做出两难的抉择。有时候我感觉到过去的年里,我一直在接受(CEO)培训。——杨致远

6、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百年孤独》

7、我们始终孤独,只需要陪伴,不需要相爱!——安妮宝贝

8、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歌德

9、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纪伯伦

10、真正的寂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纵然在欢呼声中,也会感到内心的空虚惆怅与沮丧。——古龙

11、其实每人都有孤独感,喧嚣中的人,内心可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内心都渴望被安抚、理解。——张艺谋

12、为了从事创造性工作,人类需要孤独,可是在孤独中,广义的人类仍存在于内心。——奥铿

13、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培根

14、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南森

15、爱原来就为的是相聚,为的是不再分离;若有一种爱是永不能相见,永不能启口,永不能再想起,就好像永不能燃起的火种,孤独地,凝望着黑暗的天空。——席慕容

16、智慧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它甚至能和最异己的东西结合。——罗素

17、名望就意味着孤独。名望仿佛商店橱窗里陈列的水晶,你被安置在那里展览,供人世间欣赏,马路上所有的。——莫拉维亚

18、自我享受或爱女人,固然需要孤独,但若要获得成功,必须靠广泛地涉足这世界。——司汤达

19、人生的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其中最可怜的,最无可挽救的痛苦就是孤独,是永久没有一个伴侣。——黄秋耕

20、天才经常孤立地降生,有着孤独的命运。天才是不可能遗传的,天才经常有着自我摒弃的倾向。——黑塞

21、其实每人都有孤独感,喧嚣中的人,内心可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内心都渴望被安抚理解。——张艺谋

22、这不是寂寞,这只是你感觉寂寞而已。——古龙《那一剑的风情》

23、一个人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得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可能更加孤独。——罗兹

24、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三木清

25、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东书。——徐再思《阳春曲·;闺怨》

26、一群羊在草地上吃草,一辆车开来,只有一只羊没去看车静静地吃草,这只羊显得特别孤独。——郭敬明

27、忍受孤寂或者比忍受贫困需要更大的毅力,贫困可能会降低人的身价,但是孤寂却可能败坏人的性格。——狄德罗

28、视他人快乐为己乐的人,能赢得朋友;不愿闻他人荣誉的人,才会感到孤独。

29、只有神仙与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梁实秋

30、被迫置身于人群的时候,往往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时候。——伊壁鸠鲁

31、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周国平

32、社交场中的闲逸令人厌恶的,因为它是被迫的;孤独生活中的闲逸是愉快的,因为它是自由的出于自愿的。——卢梭

33、我宁愿个人孤独地去经历人世的风波,去尝切生活的苦味,我不要安慰和同情,我却想把安慰和同情给别的人。我已经这样地过了几年,这种生活不定是愉快的,但我过得还好。——巴金

34、孤独——已经死去的一切仍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一座活坟墓。——雷尼伦

35、我走上了一条比记忆还要长的路。陪伴着我的,是朝圣者般的孤独。我脸上带着微笑,心中却充满悲苦。——切·;格瓦拉

36、假如你在世界上是孤独的,完全孤独的,你就把这种孤独用作你的安慰和你的力量。——霍德华·;法斯特

37、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海明威

38、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巴尔扎克

39、并非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孤独的感觉之所以如此之重,只是因为想你想得太深。——木未未

40、在这城市里,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想着同样的事情,怀着相似的频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与我相遇。——张爱玲

41、孤独可以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雨果()

42、能与自己娓娓而谈的人决不会感到孤独。——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43、社交场中的闲逸令人厌恶的,因为它是被迫的;孤独生活中的闲逸是愉快的,因为它是自由的、出于自愿的。——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