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

第1篇: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儿童患者 心理特征 诊治建议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26-01

1 儿童患者心理特征

1.1 焦虑心理

儿童患者在受到威胁或者初到一个陌生环境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就体现为焦虑心理。焦虑心理的主要表现有:烦躁不安、出汗、呼吸困难、厌食、恶心等等,主要体征有:面色苍白、瞳孔扩大、血压升高、皮肤湿冷等等。另外,家属焦虑也是导致儿童焦虑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采用SAI和CCFNI量表来测定200名家属的焦虑及心理需求,患儿病情稳定的保证是家属的各项心理需求中最主要的,因此认为NICU患儿家属有焦虑的情绪和一定的心理需求,医护人员要有的放矢地满足这些需求,以此减轻家属的焦虑,随之减轻患儿的焦虑心理。

1.2 抑郁孤独心理

儿童患者离开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病房,看到的都是不熟悉的医生护士,暂时远离了同伴,没有热闹,没人一起玩耍,也没有亲人时刻在身边照顾和陪伴,他们就会体现出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孤独憔悴的消极情绪,具体表现为不爱说话、哭闹不止、对外界事物表现出漠不关心等等。在我国当今社会现状下,孤独心理已经很常见,据统计,我国10省市儿童孤独症患病率在0.28%~25.0%之间,福建省儿童孤独症患病率最低,安徽铜陵儿童孤独症患病率最高。

1.3 被动依赖心理

通常,病人的心理相对比较脆弱,儿童患者更甚,他们大多变得十分顺从、听话,希望以此获得父母更多的关心和呵护。他们的被动性和依赖性都很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只有被哄着、被捧在手心里才会觉得有安全感。

2儿童患者诊治建议

2.1对症下药

不论儿童患者得的是什么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症下药。医生必须认真诊断,找出病因,以最专业的医术解决疾病,这样才能让家属放心,家属和护士才能安心地去照顾儿童患者。

2.2心理护理措施

儿童患者的情绪波动对病情十分不利,情况严重的话会导致病情恶化,危及生命。所以,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患者得以康复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良好的心理护理作用很大,会使儿童患者的心理潜质得以发挥,使儿童患者的情绪变得较为稳定,患儿也会开始变得有信心,可以勇敢地面对病魔,会比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据了解,对76例3~14岁地中海贫血儿童进行问卷,同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同样治疗,干预组另给予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观察两组遵医依从性、行为问题检出率等。结果,大多数地中海贫血儿童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障碍,经心理干预治疗,干预组在遵医依从性、行为问题检出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由此得出以下结论,针对地中海贫血儿童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地贫儿童的生命质量。

2.2.1护士对儿童患者的护理

首先,护士与患儿可以通过交流使得双方的关系变得融洽,尽量满足儿童患者的心理需求,减轻他们抑郁、孤独的心理,让儿童患者能够保持良好、愉快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其次,在心理护理时,护士应该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注意护理的方式方法,态度要友好,要让患儿感到亲切,以消除患儿对护士的疏离感和对疾病及医院环境的恐惧感,使得患儿不排斥护士的护理,也让患儿逐渐主动接受医生的治疗。再者,心理护理的范围十分广泛,没有固定的模式,且患儿具有年龄小的特点,他们所处的年龄段不同,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也不同,在病情发生变化时,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护士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根据患儿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对于新生儿,主要从他们的感知反应来观察、了解病情或心理状态,护士应积极、认真找出患儿啼哭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可多抚摸、拥抱患儿,动作要轻快,避免刺激患儿。对于婴幼儿,护士应态度和蔼、语言温和,不急不躁,有耐心地多关心体贴患儿,经常短时间搂抱患儿,哭闹时用手轻抚背部,或者顺着头发由头顶摸到前额,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和不安感。对于学龄前患儿,护士应该多注意患儿的表情,并能够看懂他们的内心感受,给予及时的安慰。护士在与患儿交谈时,多使用易懂、简短的话语,多鼓励他们,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还可以以大哥哥大姐姐的姿态与他们一起玩耍,争取他们的信任和亲近感。对于学龄期及少年期患儿,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可以稍微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案给他们听,给予他们信心,与他们交流感兴趣的话题,调节沉闷的气氛,可以减少他们的恐惧感,带来轻松感。

2.2.2家属对儿童患者的护理

家属是儿童最亲近的人,家属的情绪变化会对儿童患者造成很大的直接影响。比如,父母的嘘寒问暖、对于病情的态度是否乐观等等,父母有笑脸,患儿会很受感染,心情也会变好。而父母对护士的不满可能导致患儿对护士的不满,出现不要某阿姨打针、不要某阿姨喂饭或说话等现象。同时,家属应按时来医院探视患儿,同时家属应与护士加强沟通,互相理解,融洽地相处,可以交流对儿童患者的护理心得,互相取经,争取更好地对儿童患者进行护理。相对于家长,儿科护士会更懂得儿童心理学,因此,护士应该主动争取家属的全力支持和配合,给他们分析必要的儿童心理学,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患儿,双管齐下,会获得更好的心理护理效果。

如上所述是一些不错的诊治建议,但也要根据时刻变化的情况采取诊治措施,保证儿童患者得到最好的诊治。

参考文献:

[1] 许丽雅,吴军,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应引起重视[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白晓芳,浅析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对疾病转归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6期

[3] 王丽芳,齐兆建,儿童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护理[J],泰山卫生, 2004年02期

第2篇: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29-02

【关键词】 孤独;预后;因果律;儿童

儿童孤独症(Autism)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能力缺陷、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等。孤独症曾经被认为是罕见的疾病,但近年来的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在世界各地孤独症患病率均有上升趋势。据美国CDC对孤独症和发育障碍疾病监测(ADDM)网络的监测结果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患病率达到6.60‰,有的地区甚至更高[1-2]。尽管孤独症的认知、语言和社会交流障碍发生在儿童期,但此症状通常可持续一生。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孤独症普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终身性疾病。一些早期的预后研究发现,只有1.5%的孤独症个体在随访中功能正常,35%的个体介于“尚可与良好”之间,60%的个体功能严重受损[3]。Gillberg等[4]也发现,23个孤独症个体中只有1个长大后可以独立生活。说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儿童孤独症预后很不乐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一二十年来孤独症的预后状况正在好转,一部分患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矫治,达到生活自理,甚至是独立生活,并展示出良好发展状态个案的报道逐渐增多。Venter等[5]发现,孤独症个体成人后能够完全独立生活并具有成功人际关系的比例在增加。最新的证据也显示,3%~25%的孤独症儿童可以“痊愈”,达到正常水平的认知、适应能力和社交技巧[6]。而上述更多的个体得到康复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早期干预措施的改善以及日后教育服务质量的提高。

一般来说,孤独症的预后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预后的好坏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早期语言发育状况、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否伴发疾病及教育和治疗干预的时机和程度有关。如智商较高、5岁以前有功能性语言能力、不伴发其他疾病以及早期被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的孩子,预后良好。近年来随着孤独症诊断标准的修订,轻症孤独症诊断病例明显增加,这些患儿的预后较好,而有严重行为异常和智力发育迟滞的孤独症患儿倾向于终身具有典型的孤独症样表现,伴有其他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等则预后更差。此外,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心态、环境或社会的支持和资源均对孩子的预后产生影响。

1 语言功能对孤独症预后的影响

早期的语言交流能力对孤独症预后有着关键的作用,语言发育水平以及其症状行为可有效地预测孤独症患儿的预后,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Luyster等[7]发现,孤独症患儿在2岁特别是3岁时的语言交流评估分数可以预测其9岁时的语言发育水平以及症状的转归。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使用规范化的语言训练效果比语言或言语功能差而未接受语言训练的患者预后效果好。

2 伴发疾病对孤独症预后的影响

孤独症患儿的预后还与其是否伴发疾病有关,如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精神发育迟滞及癫痫等孤独症患儿可能伴发的疾病均可成为导致孤独症较差转归的因素。其中,脆性X综合征(FXS)是最常见的与孤独症相关的单基因病[8]。伴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孤独症患儿往往表现出更明显的孤独症样行为,如更严重的社会交流障碍、社交退缩、语言发育延迟、刻板重复行为,同时不能很好的协调与同龄伙伴的关系,社交情感发育延迟,他们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语言水平均比孤独症患儿要差,智力发育障碍较严重,适应能力更差,预后不佳[9-10]。

伴有结节性硬化症的孤独症患儿除表现出孤独症样症状如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认知水平低下等,还往往伴有癫痫、心、肾损害等症状。患儿预后优劣相差悬殊,严重智力障碍者完全需他人照顾[11]。

孤独症中有较高的癫痫患病率,约占全部病例的15%,有的在儿童早期发病,有的在青春期发作。癫痫作为孤独症的共患病之一,与患者的智力发育缺陷有关。通常伴癫痫的孤独症患儿癫痫发生的频率越高,其智力发育缺陷越严重。婴儿期痉挛或抗药性的癫痫与孤独症较差的转归具有关联性[12]。

3 孤独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智力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孤独症诊断定义和标准的修订使得大量的轻型或不典型的孤独症患者归类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这些患儿与严重的孤独症患儿无论在疾病表现和预后方面都是不同的。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越严重,其预后转归可能越差。而患儿的认知能力越好,症状表现越轻,其预后转归也就越好。

据Sutera等[13]报道,在最初被诊断为不典型孤独症患儿中,39%的患儿有着较好的预后转归,而相对于孤独症患儿仅11%有较好的转归。Lord等[14]对不典型孤独症、孤独症进行追踪随访发现,不典型孤独症患儿比孤独症有着较好的转归,其中近50%的不典型孤独症患儿已经不再满足诊断;而在随访的典型孤独症患者中,仅有1名9岁的患儿达不到诊断标准。Fein等[15]和Stevens等[16]的研究同样支持以上的观点,他们还认为典型孤独症患者在学龄前其各方面发育水平较低,到学龄期时仍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而高功能组和低功能组无论在入学年龄、认知水平,还是发育水平上均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高功能孤独症较典型孤独症患者有着更好的预后效果。

以往认为,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随着诊断标准的修订,智力正常或超常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比例明显增加,获得良好预后的个体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此外,与低功能组相比,轻型、不典型孤独症有相对良好的预后,但对低功能孤独症患儿的干预和治疗较为困难,尤其针对重症低功能病例,大约有半数在青春期症状会恶化,表现为活动过度、攻击、伤人、自伤或行为刻板,无法独立生活,不能适应社会要求,甚至需终生看护和照顾,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家庭、社会的支持才能生存。

4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孤独症预后的影响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孤独症儿童的预后至关重要。早期发现并及时采用综合性教育和训练,辅以药物,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明显的改善,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非典型孤独症、轻症孤独症和高功能孤独症儿童。

早期干预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教育措施。越来越多的文献与报道确认早期治疗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行为方式、采取特殊教育弥补智力障碍的重要时期。早期干预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尽早干预,从而抓住儿童发育过程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错过这一关键时期,对于孤独症儿童日后的康复其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尤其对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孤独症患儿,采用早期干预治疗的结果较好,而3岁后的治疗极为困难。

如果患儿早期接受强化的行为训练,很大比例的孤独症儿童从这些早期的干预中获益,使其智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一些儿童可以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Lovaas[17]报道,对19 例孤独症患儿采用应用行为分析(ABA) 疗法进行早期强化干预,在对试验组进行为期2 a的每周40 h的一对一干预后,结果有9 例基本恢复正常,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其他儿童有8例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一报道引起了轰动,为早期强化干预可能是帮助孤独症患儿的最有效方法提供了最好和最直接的证据。其后许多研究者重复了ABA ,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说明了早期教育和训练是孤独症得以康复的有效方法之一[18]。

为说明孤独症的预后情况,Coplan等[19]提出了以年龄、智力水平、孤独症表现严重程度来估计孤独症预后的三维模式,认为不同患病个体在各主要症状的轻重、整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智力发育方面存在差异,同时病情可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孤独症的预后受孤独症症状的表现程度和智力发育程度的交互影响,有严重行为变异和智力发育迟滞的孩子倾向于终身具有典型的孤独症性表现。相反,只有轻度的行为变异和智力处于正常范围的孩子随时间推移可逐渐改善,达到表面上正常的程度。

总之,孤独症儿童是一个有着多重障碍的特殊困难群体,了解和认识孤独症儿童的独特性,对于处理患儿的种种问题会有帮助。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科学化、系统化和个体化的教育模式训练,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的改善,相当一部分的患儿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高功能孤独症儿童。但由于父母常常忽略儿童的早期症状,造成大多数孤独症患儿不能被早期发现,而家长得知孩子患有孤独症后出现的不健康情绪也将对患儿的治疗带来严重的妨碍,这些都不利于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因此,除了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来提高父母对儿童孤独症的认知水平外,还要鼓励家长接受事实,对于患儿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要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并担负起帮助患儿的责任,逐渐成为患儿康复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促进患儿的康复,改善预后。

5 参考文献

[1]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ties Monitoring (ADDM) Network Surveillance Year 2002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 14 sites, United States, 2002. MMWR Surveill Summ, 2007, 56(1):12-28.

[2] NICHOLAS JS, CARPENTER LA, KING LB,et al.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Prevalence and comparison to a school-aged population. Ann Epidemiol, 2009, 19(11):808-814.

[3] RUTTER M. Autistic children: Infancy to adulthood. Semin Psychiatry,1970,2(4):435-450.

[4] GILLBERG C,STEFFENBURG S. Outcom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infantile autism and similar condition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46 cases followed through puberty. J Autism Dev Disord,1987,17(2):273-287.

[5] VENTER A, LORD C, SCHOPLER E. A follow-up study of high-functioning autistic children.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1992,33(3):489-507.

[6] HELT M,KELLEY E,KINSBOURNE M,et al. Can children with autism recover? If so, how? Neuropsychol Rev, 2008 ,18 (4):339-366.

[7] LUYSTER R, QIU S, LOPEZ K,et al. Predicting outcomes of children referred for autism using the MacArthur-Bates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y. J Speech Lang Hear Res, 2007,50(6): 667-681.

[8] TASSONE F,PAN R,AMIRI K,et al. A rapi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screening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all expanded alleles of the fragile X (FMR1) gene in newborn and high-risk populations. J Mol Diagn,2008,10(1):43-49.

[9] LOESCH DZ, BUI QM, DISSANAYAKE C, et al. Molecular and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the continuum of autistic behaviours in fragile X. Neuroscien Biobehav Rev, 2007,31(3):315-326.

[10]ROGERS SJ, WEHNER DE, HAGERMAN R. The behavioral phenotype in fragile X: Symptoms of autism in very young children with fragile X syndrome, idiopathic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J Dev Behav Pediatr, 2001, 22( 6) : 409- 417.

[11]魏金铠,栗克清,高顺卿,等. 现代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30-159.

[12]BEADLE-BROWN J, MURPHY G, WING L,et al. Changes in skills for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 follow-up of the Camberwell cohort. J Intellect Disabil Res,2000,44(pt1):12-24.

[13]SUTERA S, PANDEY J, ESSER E L, et al. Predictors of optimal outcome in toddlers diagnose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 AutismDev Disord, 2007,37(1):98-107.

[14]LORD C, RISI S, DILAVORE PS, et al. Autism from 2 to 9 years of age. Arch Gen Psychiatry, 2006, 63(6): 694-701.

[15]FEIN D, STEVENS M, DUNN M, et al. Subtypes of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Child Neuropsychol, 1999,5(1):1-23.

[16]STEVENS MC, FEIN DA, DUNN M, et al.Subgroup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by cluster analysis: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J Am Acad Child Adoless Psychiatry,2000,39(3): 346-352.

[17]LOVAAS OI. Behavioral treatment and normal educational and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in young autistic children. 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87,55(1):3-9.

[18]MCEACHIN JJ, SMITH T, LOVAAS OI. Long-term outcome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who received early intens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Am J Ment Retard, 1993,97(4):359-372.

第3篇: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病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39-02

引言

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 opmental disorder,PDD)中最为多见的一种亚型,是一种由多种生物因素引起的大脑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交流障碍、言语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Kanner”三联症)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智力发育落后,感知觉和行为异常。儿童孤独症多起病于30个月以前,偶见4~5岁的儿童。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国外报道男女比约为4:1。世界各国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大致为2-13/万,国内部分地区的调查为2.8-12.25/万,国内报道与国外相近。据估计我国有严重孤独症患者约65万,症状较轻者则有500多万。20世纪80年代后该病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1、病因分析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不清。目前认为是一种由外部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所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最新报道显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共性认知机制是由患者存在“社会认知缺陷”所致,这种缺陷存在于相对特定的脑神经网络。该领域的研究正成为发育行为儿科学和认知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1.1 生物学因素

儿童孤独症与母孕期和围产期有关。有研究显示,有高达43.96%的患儿母亲孕期存在紧张、抑郁、忧虑等不良情绪,由此引发母体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和胎盘血管收缩,造成胎儿脑部血供障碍或直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体内激素水平,从而影响胎儿发育。

1.1.1 遗传因素

孤独症可能是由多种易感基因组合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生的遗传。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苯丙酮尿症及唐氏综合征与孤独症有相关性,该类患儿均存在明显的孤独症症状。研究显示,患儿家长在遗传过程中传下带缺陷的基因是患病决定因素,即患儿父亲7号染色体、患儿母亲15号染色体上携带孤独症基因。在美国人类遗传学2003年年会上遗传学会认为,儿童孤独症发病可能与7q上ENGAILED2基因异常有关。近年研究还发现,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下丘脑后叶接受基因与孤独症有关联。

1.1.2 神经生物及免疫因素

对孤独症的尸检及脑影像均提示孤独症患儿脑结构有所改变,如杏仁核、小脑、海马大多数细胞结构改变,浦肯野氏细胞消失。有研究认为,孤独症患儿神经生化代谢有变化,如血中5羟色胺(5-HT)水平增高,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等。Chugami等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齿状核一丘脑一皮质通路5-HT合成能力的发育过程有别于正常儿童。通过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学功能的异常。免疫学研究的慢病毒感染学说认为,免疫功能缺陷的个体易感染病毒而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的损害,从而导致孤独症的发病。研究表明,孤独症患儿在暴露于低量内毒素后,肿瘤坏死因子-α、IL-4、IL-5和IL-10中至少有一种水平较高,并发现有75%-80%患儿对大豆、牛奶、小麦在内食物蛋白产生干细胞反应。

1.2 社会心理因素

孤独症好发于脑力劳动者家庭,多有内向性格和强迫。患儿发病前曾有较长时间离开父母由他人抚养,可能因情感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致使亲情缺失,形成孤僻、独处的性格;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可能会抑制孩子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家庭对孩子采取打骂、惩罚等粗暴教养方式或放任自流,可能与孤独症儿童发生情绪障碍或攻击、自伤等行为有关。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往往会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而对外界环境不发生兴趣。

2、临床表现

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三大主要症状,又称K-dnner三联征,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特征。一般在生后36个月内起病,多数在12-30个月被家长发现。

2.1 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常是最早被父母注意到的征兆,主要表现为语言发音延迟或不发育,常被误认为是听力缺失。部分患儿虽具备语言能力但缺乏交流性,经常说出别人很难理解的话,与正常儿童大多偏好言语性声音特点不同的是,孤独症儿童更偏好非言语性声音。常表现自言自语或只是模仿和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话,不会自己组织语言进行交谈,模仿语言没有表彩。

2.2 行为刻板

孤独症儿童经常表现出兴趣狭窄、重复的行为或刻板的动作,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有强烈的要求维持环境不变的意愿。常较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活动,如反复地排列;着迷于玩具汽车轱辘;喜欢看电视广告,对动画片却毫不感兴趣。多数报道显示患儿常形成对某一物品不寻常的依恋,吃较少类型的食物,要求穿某一特定的衣服,坚持同一作息时间,外出走固定的路线,也可能非得在固定地点大小便,有的会经常表现出重复的无目的的动作,如煽动手掌、抚弄手指、转圈等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儿童都拒绝学习或从事新的活动。

2.3 感觉异常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对声音、图像异常的迟钝或敏感,表现为通常儿童不一样,如突然一个声响在正常儿童会引起惊跳,而孤独症患儿则若无其事。很多患儿不喜欢被人拥抱,触觉、痛觉迟钝也较常见。

2.4 智力和认识缺陷

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以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智力正常和超常的孤独症又称高功能孤独症多数患儿记忆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例如数字、路线车牌、年代等,对音乐有兴趣的孤独症儿童较多。孤独症儿童大多存在多种感知觉及其相互配合能力的异常和缺陷。由于存在视一听觉整合障碍、视觉或听觉单通道登记信息、单通道输出、信息处理需较长的通道转换过程等感知觉障碍,常表现在视觉、听觉、辨别反应时均比正常儿童为陧,即“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状态。

3、治疗

国外对儿童孤独症的认识始于1943年,Kanner最早对孤独症做了描述。国内是在1982年由陶国泰首次报道4例儿童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孩患病多于女孩为4:1。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手段,药物不能改变基本病程,仅能控制症状。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行为矫正、感觉融合、音乐疗法、中医针灸等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进行系统、持续以及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取得一定效果。

3.1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在治疗孤独症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通过行为干预来增强学习的效果,从而消除不良行为。采用评定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表一中文修订版(CPEP)对儿童的模仿:感知、议知、口语等进行干预前后的功能发展测验比较以及语言、感觉、情感测试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3.2 特殊教育训练

有研究表明,随着对孤独症的全面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专业人事和家长正逐步接受“全方位教育干预”的理念,综合使用各种有益的教育干预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训练。多数学者认为,强化行为和心理教育训练是目前研究的需要和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结构化教学法是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精神学系首创提出的,是以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立为目标,综合诊断、评量、早期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发展出的一套教育治疗方法。在孤独症教学中被广泛使用,而对于其他治疗方法却有39%~74%的人认为太过体制化、教条化。因此证明结构化教学法使经治疗的儿童更加独立。

3.3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MT)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聆听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通过治疗可使患者在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上发生改变,从而对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并得到心理成长。

该法的缺点是:①治疗时需要特殊的机器设备和场地,难以广泛开展;②治疗费用昂贵。

3.4 心理干预和教育

美国临床心理学Getstein博士针对孤独症患儿显著的缺陷一社会障碍,提出了“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这套治疗方法着眼于孤独症儿童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强调父母的“引导式参与”,运用系统的方法“触发”患儿产生运用社会性技能的“动机”,进而使患儿发展和最终建立社会化关系的能力。经过近20年的探索,发展出了针对孤独症的6项共同缺陷:即情感参照能力、社会性调试能力、陈述性语言、灵活的思维方式、社交信息处理、前瞻和回顾能力的系统人际关系发展训练课程。

自主交往训练法是由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单位的科技人员联合开发的一种促进和调整孤独症儿童自主行为能力的训练法。与RDI的目的一致,是通过促进孤独症者的社会交往能力来最终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走向社会,走出孤独。

要让更多的孤独症患儿得到有效的康复,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患儿家长的积极参与,进行家庭治疗的患儿家长,应定期到孤独症康复机构进行家庭治疗的咨询和评估,以保障家庭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3.5 药物治疗

儿科医生对儿童及青少年孤独症患者进行了多种药物治疗。常用的精神类药物中有45%被应用于孤独症患者,但有关药物治疗的经验并不多。有限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很好地指

导临床治疗。药物治疗对孤独症患者存在的社交障碍、语言落后和重复并没有直接疗效,当给具有上述症状的患儿服用精神类药物后,与非孤独症儿童相比其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多。但是对于其他一些孤独症相关症状(如:多动、破坏性/冲动和紧张或刻板动作)有改善,而这些症状往往会干扰临床治疗。孤独症患者常用的药物有:①52羟色胺(52HT)拮抗剂②选择性52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代表药物为氟西汀(fluoxetine)。③中枢兴奋剂。代表药物为利他林(ritalin),但使用药物治疗会出现很多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食欲减退、不易入睡、恶心、呕吐和腹痛等。药物治疗的原则有:①在药物治疗时,初始计量应较低,以后逐渐增加用量直到达到最佳效果;②在治疗孤独症患儿时,精神类药物不能单独使用,而应与行为、教育及康复疗法联合应用。

3.6 综合性干预措施

综合性的干预可以促进和提高孤独症儿童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促进运动神经系统协调性,提高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建立正确的人际互动关系,改善不均衡性及发展进度和次序的异常。行为分析技术的应用更能准确地把握与儿童交流的时机、方式、内容,特殊教育理论和技巧的运用让孤独症儿童学习更轻松,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预后

儿童孤独症的预后取决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智力水平、教育和干预的时机和干预程度。智力水平越高、干预的年龄越小、训练强度越大效果越好。研究显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不予治疗则绝大多数预后较差,三分之二患儿无法在成年以后独立生活。研究发现,癫痫的发作频率对患儿的寿命有较大影响,所以针对这些存在严重交流困难的人群的特殊医疗护理十分必要。

第4篇: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典型表现;警惕;教育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106-01

一、什么是孤僻症

孤僻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大脑失调症状。孤僻症患者具有三种典型症状:较差的社会交互性,口头和非口头交流障碍,不寻常或严重受限的行为和兴趣。更具体一点说,患有孤僻症的人可能更热衷于自己的想法,不能进行社会活动;他们可能还会有行为问题和语言障碍。

另外,患有孤僻症的人常常会对声音、感知和其他感官刺激做出异常的反应。孤僻症通常出现在儿童期的前三年中,并会在人的一生中延续。在很多儿童患者中,这些症状会随着外界的干扰或年龄的增长而得以改善。有严重的认知问题和猝发中风症状的人患上这种病的风险性是最高的。不过,不用担心,患有孤僻症的人还是有希望过正常生活的,益生菌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孤僻症的主要典型表现

典型的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古怪的行为方式,称为“孤独症三联症”

1、社会交往障碍

患儿在婴儿期就可能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的眼睛对视,缺乏面部表情。当父母离开时,没有任何的依恋;父母回来时没有愉快的表情和迎接的姿势;当他痛苦或烦恼时,不会向父母流露和寻求帮助。 对人态度冷淡,对别人的呼唤不理不睬;别人碰他或拉他,则主动躲开或挣脱走开;要走到某一目标时不顾及路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当自己想要某一物品或食品时,则会拉着父母的手前往放物品的地方,一旦拿到后则不再理人;当他害怕时,也不会寻求保护。

2、语言发育障碍

一部分孤独症患儿从来不说话,终生默默不语;一部分患儿开始讲话比别人晚,而且所讲内容少,不能主动与人交谈,不会以提出问题的形式维持与别人的交谈,即使讲话,所讲内容与当时人物、环境内容不相吻合;也不管别人是否听懂或是否在听。 不会使用代词或代词使用颠倒,如令其“把你的手放在她的手上”,患儿会拉着讲话者的手放在自己手上。 常用错的是“你”、“我”、“他(她)”, 言语缺乏音调,缺乏抑扬顿挫,从话中听不出喜恶爱恨。有时在高兴、满足、烦恼、不满时会尖叫或喊叫。不会使用手势、点头、摇头、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要求和喜怒哀乐。

3、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

要求环境固定不变、拒绝变化;坚持每次都以确切的同一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要一种类型的玩具;看固定时间的电视节目;看某一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吃饭时全家每次坐在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凳子上。 若某一天改变或打破了他的"生活规律",则会尖叫或拒绝执行。 有独特的兴趣对象,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欢的玩具、游戏、衣物不感兴趣,而对一般儿童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倒非常感兴趣;如喜欢圆的物品、可旋转的玩具、泥土、修理工具等。

三、警惕儿童性格孤僻症

如果您发现孩子性格孤僻,怕见人,总是不开心,对一切事情都冷漠,或是动不动就要发脾气,做事情不专心,坚持性差,就要注意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认为是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太在意。其实,这些孩子是得了“高楼孤独症”,这是一种新的儿童心理疾病。对这些表现,很多家长认为是孩子体质差,想尽了办法让孩子增强体质,可是,效果总不太好。现在,家庭结构越来越小,可是房子却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不少人家甚至住进了高层。这样家庭的孩子们很难享受在门前屋后奔跑的乐趣,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快乐,也很少有与阳光、花草、土地、昆虫接触的机会。有的家长因为室内装修得漂亮,就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让碰,那里也不让摸。可是,孩子往往会对家里的一些摆设、用品发生兴趣,这种兴趣要远远超过对玩具兴趣。大人的呵斥也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家长应该尽量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一些比较安全的东西可以让孩子玩儿,不能玩儿的也不要用恐吓、训斥的态度去制止。孩子生活的空间也不要有太多的障碍物,要让孩子在家里能充分地活动。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孩子的活力,使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

第5篇: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在这方面国际上已有很多先进经验,国内的一些先进医院在心里护理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就,因此,我于04年5~11月对40例“格林-巴利”综合症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的重症患儿,分别实施心理+生理护理与生理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体会如下:

A组10例,执行旧式生理护理模式;无专人负责,护理人员施行24小时倒班制度;

B组30例,执行心理+生理护理模式;专人负责,进行有计划的生理、心理护理。

3~6岁患儿主要心理特征为:对周围环境的兴趣日益增长,已能熟练地应用语言和多种肢体语言表达心理,被称为“为什么”的年龄。

当因病入院时,患儿由原来熟悉的环境而进入陌生的医院,离开父母,同时又突然失去刚刚具有的运动和语言能力,并且在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情况下使用呼吸机,“人机偶合”、疾病的折磨,气管套管的异物刺激,使患儿情绪极度不安、波动剧烈。主要临床心理表现为:极度的焦虑、恐惧、孤独感、濒死感,对疾病不理解,充满了困惑和疑问。

7~15岁患儿主要心理特征为:情绪洋溢、易动感情,不善于控制感情和它的外部表情,各种情绪短暂而强烈,学校的经历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当因病入院后,他们比学龄前期患儿表现的较为镇静,但心理变化更为复杂。由于原来所承担的社会及家庭角色不同,对疾病的应变心理表现各异,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紧张抑郁、悲观,有有依赖心理,严重者有厌世、自杀倾向。对刺激淡漠或异常焦躁。此期患儿心理可塑性极强。不同的护理方式会是患儿渐成相反的双向发展,一方面有可能造成趋避型(随疾病好转,心理状态呈负相发展);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双趋型(随疾病好转,心理状态以自我平衡占主导地位)。

由于焦虑、紧张使患儿整日不睡、恐惧抑郁、悲观躁狂,使患儿见到医护人员来到床边,便如临大敌,但运动障碍,又无可奈何,渐渐的孤独感加深,造成患儿变得乖张、怪异,拒绝治疗等严重后果。

对于该病的常规治疗:拍背、吸痰、湿化、静脉注射、鼻饲等,每一次常规治疗都使患儿有强烈的濒临死亡的感觉,从而使操作进行困难,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停机拔管困难,并发症增多,愈后差,甚至由于幼年的这一痛苦经历,造成终生的心理病态,影响正常生活。

B组患儿针对以上临床心理表现,我们施行如下有计划的心理护理:

环境:将患儿送到宽敞、明亮的病房,尽量减少呼吸机等其他辅助仪器的不可避免的噪音,给患儿一个安静环境,利于睡眠、休息等。同时将同年龄组的患儿安排在一个房间,每日定时播放轻松的音乐,床头剪贴色彩明快的儿童图等。

1 急性期:疾病进展迅速,病情变化快,应对措施主要为适应疾病适应医院环境

(1)焦虑、紧张、疾病进展迅速

由于焦虑紧张患儿表现为哭泣、对医护人员的行动异常关心、眼睛整日盯着护士,由于气管插管语言功能暂时丧失,这时我们就给患儿多解释如:“你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妈妈不能在身边,什么时候病就会好的。”等患儿心中的疑问。同时语气和蔼并且用温柔的目光注视患儿,轻轻抚摸患儿脸部、头部,梳理患儿头发等,同患儿交流感情,使之产生信任感,逐步消除或减轻焦虑、紧张。有利于适应医院环境和疾病状态。

(2)对治疗操作的恐惧和濒死感

上述心态,患儿主要表现为:不合作。对此我们在每次拍背、洗痰操作前,都要耐心解释这样做的重要性,并征得同意后再性操作。操作后,帮患儿整理好床铺,同时对患儿的痛苦表示同情和理解,并给予极大的鼓励和表扬,使之渐渐接受治疗。从而消除恐惧、配合治疗。有利于每次操作的效果满意。

(3)孤独和没有安全感

由于孤独和没有安全感,患儿会失眠、大小便失禁等,比之疾病本身所引起的症状更为严重。对此,我们分别于上、下午治疗间隙讲一些有趣的、有积极意义的故事,并提一些关于儿童自身的问题,让孩子们用眼睛回答“是与否”,使他们忘记是在病房中,认为护士阿姨和妈妈一样重视和关心他们,消除孤独,晚上睡眠前,尽量陪伴左右,通过抚摸头部(肢体感觉障碍)运用肢体语言缩短心理距离,渐渐地使患儿产生安全感,建立新的睡眠、排便规律,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逐渐让患儿适应病人角色,有利于疾病康复。

由于儿童天真烂漫,适应性强,思维简单,以上措施仅仅2~3天,患儿就会进入角色,为以后的心理护理、生理护理打下良好基础。因而,最初几天至关重要。

2 恢复期:由于疾病急性期已过,此期患儿进行功能复健为主题

我们设计简单的游戏不如:猜谜、传悄悄话等,丰富患儿的想象和思维,让患儿帮助照料自己的个人生活,如大小便,静脉通路,提示护士解决其他重症患儿的要求等,使之产生参与的责任感和参与之后受表扬的愉悦感。

(1)进食:随着疾病渐愈,吞咽功能逐步恢复,但是由于长期鼻饲以及气管插管影响吞咽,患儿产生害怕吞咽的心理,部分小患儿会产生忘记食物的感觉,不敢张口咀嚼。这时我们先给患儿进食气味美好,他们非常喜欢的食物,并在其非常饥饿的时候给予,反复多次以后,患儿渐渐发现进食没什么困难的,而且进食后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

(2)自主呼吸:由于长期使用呼吸机,自主呼吸虽然恢复了,但患儿依恋感极强,停机后便不会呼吸,并且有年龄越大停机越困难的趋势,这时要诱导并且说服患儿试停机,累了再带上呼吸机,患儿大多会很配合的。患儿停机时要有护士陪伴在旁边,给予鼓励,使患儿产生勇气,反复多次,停机时间逐步延长,直至全部停机。

(3)讲话:由于气管插管的长期压迫,声带最初讲话很困难,但由于有前期心理上的准备,此时患儿给予诱导便能主动练习讲话,并且会滔滔不绝告诉你许多“心里话”,视护士如妈妈,亲切依恋。恢复期缩短,住院日减少,疾病康复良好。

A组患儿作为对照,单纯进行传统生理护理模式,依据生理、疾病需求给予护理,忽略患儿心理反应。

单纯的生理护理模式,注重疾病变化及病理、生理反应,忽视患儿心理反应,以及心理因素对疾病和愈后的影响。加重患儿疾病意识,严重影响了患儿对疾病的态度。从而影响了病情绪和病感觉。使疾病的转归失控。

作为B组的对照组我们选择10例患儿。其中一例,女,3岁,张荣新,住院日102天,病愈后诊断为精神性失语。另一例,女,13岁,张冬梅,住院日7个月,由于心跳骤停复苏后诊断为脑死亡出院。例三,男,10岁,刘腾飞,病愈后诊断为精神性大小便失禁。其余7例病例,在追踪调查的时,患儿均回避家访,拒绝接触医务人员等。使得调查无法进行。

第6篇: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探索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病变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涉及到感知觉、情绪情感、思维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他们有思想,有情绪情感,有意志行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与社会的沟通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前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足,认为该病发病率较低,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仅仅把这个疾病当作儿童精神病领域中的一个医学专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人们的工作压力加大,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生率逐渐提高。儿童孤独症也不例外,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007年中国孤独症论坛统计数据,我国孤独症儿童已达100多万,还有未被发现的,男孩多于女孩。调查显示:我国68个孩子中就有1个孤独症儿童。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每88名美国儿童中就有1个孤独症患者,由此看来,孤独症孩子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均增长很快。

孤独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医学治疗手段,需要长期的康复教育和训练方能有所改善,孤独症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对孤独症儿童的政府投入上,还做得远远不够,康复教育和训练机构更少。很多孩子患有孤独症得不到有效专业的训练,这些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很难提高,身体各项功能得不到开发,无法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家长陷入极度的痛苦和无奈中。因此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和训练尤为重要。

一、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孤独症儿童重视程度不够

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孤独症儿童重视程度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对这部分孩子进行康复教育和训练,二是家长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到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存在,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对孤独症的康复教育和训练投入不足,康复训练机构更少,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孤独症儿童和智障儿童有相似和相近的地方,很多教育训练机构很容易把两者混淆。

2、对孤独症儿童的鉴定水平有待提高

只有诊断明确,才能进行治疗。目前由于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诊断和筛选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国内鉴定机构数量不足,很多孤独症患者往往被误诊为智障患者,给孤独症患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3、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机构太少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和训练机构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又一重要问题。由于机构少,师资不足,很多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只能自己带孩子,由于家长专业知识欠缺,训练方法不正确,起到的效果很有限。也有的孤独症孩子被送到了特殊教育学校,把这些孩子当智障孩子来进行康复教育训练,耽误了孤独症孩子的教育康复时机。

4、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生活的教育难度较大

就是指给孤独症儿童创造家庭生活中的交往环境,创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全纳教育的交往环节,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训练活动,使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的康复教育训练模式,这种康复训练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很快融入社会,但难度较大。

传统的思维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应在特定的场所中,利用训练器材让孩子完成规定的康复教育训练课程。认为通过这种特定的训练,可以使孩子的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孩子就能走出孤独。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这种做法对孩子是没用的,在家中,他们不知道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5、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的支持不够

孤独症儿童相比正常儿童,他们在生活和社会适应中存在更多、更严重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建立一个支持服务系统显得很有必要。然而,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支持系统。一些发达国家建立起了自己完善的孤独症儿童支持系统,比如美国,不但建立了支持系统,而且还通过立法,明确对孤独症儿童提供教育支持系统。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方面会逐渐引起政府部门,尤其是残联的重视,可喜的是,有些省市已经将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

二、提高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训练实效的路径

1、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对孤独症儿童宣教力度

可以利用媒体宣传孤独症儿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了解孤独症儿童,为他们的康复奉献爱心,温暖他们的心。同时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让特殊教育的老师有专业的康复教育知识和丰富的康复训练技能,造福孤独症儿童。

2、依托全国各地市残联和精神卫生康复机构,共同建立孤独症诊断机构

我国大多数被误诊的孤独症儿童,都是父母辗转几个医院后,才明确诊断的,因为孤独症儿童出生时和正常儿童没有太大的差别,到了2岁以后才能确诊,专业性很强,因此早日成立诊断机构,对孤独症儿童的及早诊断,就为他们多了一份康复的希望。同时孤独症儿童要做好与弱智、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语言发育障碍等的鉴别诊断。

3、鼓励民间社会组织参与早教康复机构

应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孤独症儿童早期教育康复训练机构。政府由各地残联牵头,成立由专家、家长和爱心人士组成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协会,给孤独症儿童和其家庭给予更多温暖。让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就读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给孤独症儿童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比如有些机构尝试让孤独症儿童去超市理货,去餐厅端盘子,让他们过和正常人一样的社会生活,帮助他走出孤独。

4、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康复教育训练和个别训练

事实胜于雄辩,那些早期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和康复教育能有效改善他们的孤独症状,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这将为以后的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早期干预是有效解决孤独症儿童较好的措施。而早期干预就要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教育训练的支持服务。目前医学机构往往采取量表测量和观察法,来为孤独症儿童做早期发现与诊断,并配合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可乐定、中枢兴奋药、改善脑细胞功能药、维生素B6和叶酸,但是这些药各有适应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要解决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药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教育康复训练为治疗孤独症的重要方法,因病人不同,必须强调个别化教育训练。按照计划进行训练,可最大限度的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可采取行为治疗,对儿童许多不适应行为,加强行为治疗予以矫正,建立好的正常的行为。

也可以为孤独症儿童制定个别康复教育训练计划:孤独症儿童同样处在身心发展基础阶段,只有把握住患儿在整个发展领域中不均衡的特点,切实分析每个儿童生理心理的特殊性,才能针对性的制定个别教育计划。训练之始要多接触了解,采取认可亲密做法,如“拥抱”、“游戏法”。患儿对一件玩具专注时应和他一起玩,同时,帮患儿找小伙伴,指导两者建立亲密关系,逐步适应集体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0.

[2] 徐景俊.特殊儿童康复概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7.11.

第7篇: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孤独幽灵”无所不在

现代社会当人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诸多便利和乐趣时,也承受着它给人的种种负担。有一天当你静下来的时候,你或许会发现孤独幽灵已经侵入了你的身体。

都市边缘综合症:范小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虽然她现在收入颇丰。但她的另一半,至今还是个未知数。她是个“小地方”出来的人,吃喝穿戴都比较保守节省,在那些“会享受”的同伴面前,她总显得格格不入,常被人笑话是“城市边缘人”。而当她回到老家,那个山区的小县城探亲时,人们又将她当作衣锦还乡的“城里人”,似乎对她既仰视又羡慕。中小学时特别知心的女伴都结婚生子,也不能再亲密地说说真心话了,大家对她总是敬而远之,客气得让人受不了。文静内向的范小姐饱尝了孤独之苦,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都市边缘综合症,找不到归属感,感觉处处被人排斥就是这种病症的典型特征。

儿童孤独症 :在男孩小枰1岁时,父母双双出国深造、创业。如今夫妻二人事业有成回国。而由爷爷奶奶带大的8岁的小枰,至今却不能上学,因为他患了儿童孤独症。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较高,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障碍和狭窄的兴趣、刻板怪异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常见于那些父母离异,或长期不在身边而得不到父母关怀的儿童。尽管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发现已逾半个世纪,但病因复杂,至今无定论。目前世界上没有治疗孤独症的特效药,也没有一种办法能彻底治愈,但可通过一种特殊的结构化训练减轻其病症,使孤独症患儿达到或接近正常。

老年空巢综合症 :吴先生和老伴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的四个子女都很有出息:两个出国定居,一个在海关任职,一个是律师,都工作特别忙。儿女不在老人身边,有时一年也见不上一两次面,更谈不到对老人的照顾了。两位老人坚持健身锻炼,身体还好,但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能力受限又没有儿女在身边,老俩口心里总感到空荡荡的。这实际上就是老年空巢综合征的初期症状,进一步发展将极大地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孤独横行是谁惹的祸

国内外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金钱与幸福快乐并非成正比。在盲目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往往会为此而付出丧失亲情、爱情、友情的沉重代价。孤独幽灵横行,是谁惹的祸? 专家介绍,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物化”的生活方式。一位事业有成的中年企业家患了抑郁症,他对心理医生说:“我努力奋斗了20多年,房子、车子、厂子、票子什么都有了。我是工作狂,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只能用物质的东西补偿对亲人的歉疚。这些年来家就好象是间旅馆,而妻子、儿女也与我是陌生的,我们彼此间没什么话可说,我感到特别孤独,我到底是为什么活着?”心理医生告诉他,医治抑郁症的良药,就是回归家庭,与妻儿子女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二是“借口与惰性”剥夺了义务和责任。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没有想到、自己也想独处一会儿等等借口,都会导致自己和亲人、朋友的孤独。而这种借口的实质是一种身心的“惰性”,患“惰性”症者常常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其结果必定给自己与别人带来身体和心灵的伤害。在关注亲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放松和心灵的慰藉,是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呢?

三是对精神健康的忽视。人们的终日忙碌中,往往忽视了自身的情感需要,也容易忽视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精神健康。这些人在自身或家人遭遇孤独时往往会不以为然,认为谁都会遇到孤独,挺挺就过去了。的确,人们在短期是可以承受孤独的,但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不采取措施予以救治而任其发展,它的后果将会比人们预想的严重得多。孤独会使人变得空虚和无助,消极和沮丧,紧张和焦虑,甚至还会出现抑郁和绝望。

挑战被爱心遗忘的角落

孤独的人,是生活在被爱心遗忘的角落,而当我们积极正视这一现实的挑战,让每个人享受温馨的亲情和友情,就可有效预防不同年龄的人因孤独而产生的心病。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孤独也是有其利和弊两方面的。一方面孤独是成长的需要,人们有时需要享受和利用孤独学会自我控制,能够心静如水,专心致志进行学习和思考。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诀就是拥有忍受孤独的超强能力,才有惊人的旷世发现的。因此我们可以学会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生机。但这种变化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种情绪怎样才能变消极为积极呢?第一,要敢于面对孤独,爱自己,学会享受生活,主动与社会交往。第二,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处理眼前困境,最终能够超越自我,超越困境。第三,要积极思考,勤于行动。在思考和行动中可忘却孤独与寂寞,获得充实感与快乐。第四,也是最需要提醒大家的,千万不要寻求一些消极的方式来排遣孤独,例如借烟酒浇愁,不健康的网上交友,或是只为填补空虚而进行的盲目“恋爱”等等。这些方式虽然暂时让你转移了孤独的痛苦,但是它会损害你的精神,制造新的困惑,阻碍成长和毁坏生活。

其次,亲情是抵御任何孤独的强大武器,要学会享受亲情,重视维护亲情。要珍惜夫妻、亲子、同胞手足之情,这是一个人终生可依赖的港湾与基地。不妨下决心推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应酬,适当放松工作的节奏,放弃几次挣钱的机会,给自己和家庭留出必要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你就会有自己的快乐与幸福,而不至长期与“孤独幽灵”相伴。

第8篇: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畸形胎儿;引产孕妇;心理反应;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119-02

畸形胎儿是指胎儿在孕妇子宫内发生的结构异常现象[1]。导致畸形胎儿的原因很多,主要为遗传、饮食、环境、病毒感染、药物作用以及母婴血型不合等[2]。随着近年来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上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率也有显著的提高。本文对本院就诊的24例胎儿畸形进行引产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畸形胎儿引产孕妇的心理反应,确认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畸形胎儿引产孕妇的积极意义,最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前来就诊的24例(2010年11例,2011年9例,2012年1月至6月4例)胎儿畸形进行引产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年龄20~40岁,平均(30.3±1.4)岁;孕周15~36周,平均(24.8±1.2)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8例。

1.2 诊断方法

采用彩超、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MRI、心脏三节段法超声心动图、胎儿心室内灶状强回声等方法对24例孕妇体内胎儿发育情况进行诊断。

1.3 护理方法

对24例胎儿畸形且实施引产的孕妇进行心理反应分析,以及对患者所表现的心理反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满足其各种需求、适当的心理沟通和疏导、引产过程前后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家属对其给予支持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在进行上述心理护理后的治疗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护理措施给予及时调整。

1.4 疗效判断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对于出现严重畸形的胎儿,临床上主要以对畸形胎儿引产的方式终止妊娠,从而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4]。孕妇体内胎儿一旦确诊为畸形,则对孕妇以及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实施引产的胎儿畸形孕妇易产生负罪感、抱怨、恐惧、焦虑、矛盾、自卑、孤独等心理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到孕妇今后的身心健康[5]。因此,在对畸形胎儿进行引产的孕妇进行护理时,应及时观察孕妇的心理反应,从而针对具体的心理情况进行心理护理措施,提高孕妇引产的安全性以及引产成功率,最终促进孕妇尽快恢复健康[2]。

3.1 畸形胎儿引产孕妇心理反应分析

孕妇得知身体内部胎儿为畸形时,往往不愿相信且多方求证,造成身心疲惫;且在确认事实之后会抱怨命运不公,抱怨自身药物或饮食原因造成胎儿畸形,内心有强烈负罪感;孕妇担心以后再次怀孕也会引起胎儿畸形或担心将来无法怀孕,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孕妇不知如何与家人和朋友进行交流,无法面对周围亲朋,易造成孤独和自卑心理;孕妇在得知需对胎儿进行引产的初期易出现抵抗情绪,不忍心终止妊娠,但内心明白必须终止妊娠,内心处于矛盾状态。

3.2 具体心理护理措施

孕妇在确诊为畸形胎儿后,及时对患者确认病情,并给予适当的解释说明,包括相关知识以及将要进行的治疗措施。给予患者适时安慰,鼓励患者主动诉说心理感受,发泄心理负面情绪,并给予患者适当的自信心接受以再次妊娠。患者家属以及朋友此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亲朋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及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治疗。以上措施均为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引产,从而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和康复为目的。患者康复出院时,告知患者在日后生活中尤其是再次妊娠时避免接触可引起胎儿畸形的各种因素,做好孕前检查,当再次妊娠后应进行定期产前检查,明确胎儿发育情况,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6]。

综上所述,对畸形胎儿引产孕妇进行心理反应分析以及及时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畸形胎儿的引产成功率,促进孕妇尽快康复,从而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丰绿,谢惠莲,蔡蒸蒸. 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心理护[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0):95.

[2] 盖铭英. 高级产科生命支持[M]. 4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25-326.

[3] 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M]. 2版.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5-36.

[4] 黄瑞华,缪佳,史德焕,等. 产后抑郁症50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92.

[5] 唐也佩. 共情艺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 21(5B):67.

第9篇:孤独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

从该病临床症状出发,要求必须要有极为严格的医学护理。如果医学护理不当容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从而使死亡率增加。这时必须做好严格的医学护理。首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进展。该病的主要致死因素为呼吸肌麻痹导致的呼吸衰竭,因此,要严格的观察病人的病程进展情况,出现不同的情况要不同对待。若出现声音嘶哑、咀嚼无力、吞咽有咳呛,口腔分泌物潴留等情况,则说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若出现胸廓起伏明显减弱,咳嗽消失、面色发绀,烦躁,呼吸音减轻,不能经拍背吸痰而改善呼吸者应马上向主管医生报告,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半数以上患者上呼吸机治疗,患者容易对呼吸机过分依赖【4】,若使用呼吸机,不仅要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运动,呼吸道是否畅通等情况,还应该注意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如吸呼比、潮气量、氧浓度、每分通气量、呼吸道压力等。同时,严格检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并根据血气调节呼吸方式。其次,要保持呼吸道的畅通【5】。需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若患者处于急性期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者应取平卧位,将颈后部稍垫高,经常变换,如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互换,使痰液移动,易于排出;病情好转,脱离呼吸机后可取半坐位,这样可以增加胸腔容量,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肺部炎症吸收。

2、湿化呼吸道。湿化呼吸道能降低痰液的粘稠度而利于痰排出,减轻呼吸道粘膜炎症而降低呼吸道阻力,改善通气功能。采取两种方式:(1)超声雾化吸入,适用于轻症患儿未行气管插管者,其方法为以氧气为风动力,行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4次,每次15~30min,此法颗粒较小,可深达细支气管又不易造成缺氧。(2)呼吸道湿化液,适用于气管插管患儿。湿化液的配制:每500mL生理盐水内加庆大霉素8万U每日更换,重新配制。将湿化液用吸管或空针滴入气管插管内,每次0.5~1mL,1~2h次,可防止痰痂及肺不张的形成【6】。

3、肺灌洗结合拍背吸痰。格林巴利患儿由于呼吸肌麻痹,咳嗽反射弱,易有痰液阻塞呼吸道,影响气体交换,故应及时清除痰液,其中以拍背吸痰尤为重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吸痰前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先将人机分离,使患儿平卧,抽取生理盐水20ml(痰粘稠者加糜蛋白酶),每次注入气管2~3ml。‚操作者用两手掌按压患儿胸部或接气囊按压数次,使注入的生理盐水向支气管及肺部弥散;然后立即用空心拳拍击患儿一侧胸部,再使患儿侧卧,拍击同侧背部,震动气管内壁使附着的痰液脱落,一般拍3—5min。ƒ使患儿平卧,操作者自下而上挤压患儿胸廓,使痰液往上排,然后右手戴一次性手套拿吸痰管吸出气管套管内的痰液,再将导管插入深部,将吸痰管慢慢转动抽出其他部位痰液,同法拍吸另一侧,若痰液多而粘稠的患者可反复灌洗,即再往气管内注入2~3ml生理盐水,接气囊辅助呼吸2~3min,以提高血气饱和度,同时也使患者得到休息,然后取下气囊,操作者两手自下而上挤压患儿胸廓后再行吸痰,如此反复2~3次。吸痰后滴入抗菌药液(生理盐水20ml加庆大4万UDx2mg)2—3滴。根据病情,一般每4h拍背吸痰、灌洗1次。最后,要做好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医学护理。

4、气管切开及预防感染:临床经验证明,经口吸痰常不能将气管内痰液彻底吸出,故目前多主张气管切开吸痰,其好处是经切开的气管吸痰能将总气管以上的痰液彻底吸出,防止痰液堵塞引起脑缺氧,及时彻底吸痰,而气管切开要突出一个"早"字,"宁早勿晚"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小儿病情变化快,加之本身的一些生理、病理特点,呼吸肌麻痹导致的周围性呼吸衰竭较成人来的快且早因此绝不能抱侥幸心理,等待观望【7】。因此具备以下几点应考虑行气管切开:①咳嗽无力,语音小,咽反射消失,有轻度呼吸困难;②有轻度呼吸肌麻痹合并肺炎者;③呼吸运动减弱;④发病后24~48h内迅速出现呼吸肌麻痹者【8】。住单人间或两名同类病患者住一室,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1次,不得随便探视,室内温湿度适宜。按常规做好气管切开医学护理。

5、要做好口腔感染和褥疮的预防。在患儿鼻饲期间每日进行两次口腔医学护理,定时为患儿翻身按摩,肢体瘫痪的患儿不能自行翻身,疾病致皮肤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多汗,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引起压疮及皮肤感染。护士应每1h~2h为患儿翻身1次,骨隆突处用50%乙醇按摩,每日40温水为患儿全身擦身2次,随时擦干汗液,更换浸湿的衣裤、被褥。衣服应松软,床铺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无皱褶,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二、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心理医学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医学模式”。这就显示出心理医学护理更加突出的地位。由于患儿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呼吸障碍,他的任何要求都不能通过语音来表达,只能通过眼神或口型来告诉护士,因此,我们要极具耐心,照顾他们,还要帮助他们思考,替他们表达,给他们以心里的支持,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当因病入院时,患儿由原来熟悉的环境而进入陌生的医院,离开父母,同时又突然失去刚刚具有的运动和语音能力,疾病的折磨,气管套管的异物刺激,使患儿情绪极度不安、波动剧烈。主要临床心理表现为:季度的焦虑、恐惧、孤独感、濒死感,对疾病不理解,充满了疑问。针对以上临床心理表现,我们需要实施如下有计划的心理医学护理:首先,将患儿送到宽敞、明亮的病房,尽量减少呼吸机等其他辅助仪器的不可避免的噪音,给患儿一个安静的环境,利于睡眠、休息等。同时将同年龄组的患儿安排在一个房间,每日定时播放轻松的音乐,床头剪贴色彩明快的儿童图等。其次,在不同的时期给予患儿不同的心理支持。处于急性期的患儿,情绪焦虑、紧张、疾病进展迅速。这时护士就应给患儿多解释如“你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妈妈不在身边,什么时候病就会好的”等患儿心中疑问。同时语气和蔼,轻轻抚摸患儿脸部、头部,同患儿交流感情,使之产生信任感,逐步消除或减轻焦虑紧张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对治疗操作的恐惧和濒死感的患儿,我们每次在操作前,都要耐心解释这样做得重要性,并征得同意后再行操作。操作后,帮患儿整理好床铺,同时对患儿的痛苦表示同情和理解,并给予极大地鼓励和表扬,使之渐渐接受治疗。从而消除恐惧、配合治疗、有利于每次操作的效果。对于孤独和没有安全,患儿会失眠、大小便失禁。对此,我们分别于上午、下午治疗间隙讲一些有趣的、有积极意义的故事,并提一些关于儿童自己的问题,让孩子们用眼睛去回答,使他们忘记是在病房中,认为护士阿姨和妈妈一样重视和关心他们,消除孤独,晚上睡眠前,尽量陪伴左右,通过抚摸头部运动肢体语言缩短心理距离,渐渐使患儿产生安全感,建立新的睡眠、排便规律,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逐渐让患儿适应病人角色,有利于疾病康复。由于儿童天真烂漫,适应性强,思维简单,以上措施仅仅2~3天,患儿就会进入角色,为以后的心理医学护理、生理医学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最初几天至关重要。而为满足患者的需要而进行的心理医学护理可有3种途【11】,(1)预案医学护理,。对这些有规律性出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需要,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症性医学护理。要把工作尽量做得超前些,防止和消除某些心理障碍,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2)随机医学护理,外界因素引起的心理需要是随机的,难以准确地预测,对这些患者的心理医学护理也应当是随机的。当然,随机医学护理并不是临时应付。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医学护理人员经常和患者谈心,注意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工作经历、家庭情况等,和患者交朋友。还要注意观察患者亲属的表情、言语、举止,间接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这样,就可以较为有效地对患者进行释疑和疏导,达到心理医学护理的目的。(3)强化医学护理,强化医学护理也可叫做巩固医学护理。主要是通过多次、反复、不断的工作,巩固心理医学护理成果,并使患者的积极心理不断地得到强化。

三、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康复医学护理

做好良好的前期医学护理是战胜疾病的关键,但如果忽视了恢复期的医学护理工作,前期工作做得再好也会功亏一篑。

由于病程较长,患儿体质消耗过多,因此,应加强支持疗法,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铁且美味可口易于消化的食物。本病急性期过后自主呼吸逐渐恢复故应

逐渐锻炼呼吸肌的功能以尽早脱机【12】。可用轻叩法:护士半握拳,呈碗口状,腕部贴在胸壁,呼气时,随腕关节屈伸,用指尖轻轻叩击前胸部。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每次15~30分钟,6~8次/天。催咳法:催咳前,雾化吸入20min,使痰液稀释有利于排除。嘱其深吸气后屏气片刻,护士协助患儿将屈曲放于胸壁两侧的手臂内收稍加压,同时鼓励用力收缩腹壁肌肉,收缩困难者护士协助稍加压腹壁肌肉,使其处于收缩状态或辅助活动患儿下肢已达到催咳的目的。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鼓励其反复练习,要不厌其烦指导协助。对患儿实施运动功能的康复医学护理急性期可用夹板、支架、沙袋等固定肢体大小关节,使其处于功能位,此后应用针灸,按摩和四肢功能锻【13】。被动运动,上指指关节屈曲伸直、腕关节内收、外翻、旋转。肘关节外展、屈曲、旋转、松肩。下肢指关节内收、伸直。踝关节屈曲、伸直、旋转。膝关节屈曲、伸直、旋转、抬起等。在被动运动后,肢体肌力有所恢复,逐渐协助患儿做主动运动、使其用手方面对侧耳际,捏橡皮胶圈,取东西放入容器或拆装组合积木,拿取筷子,绞毛巾等。并训练站立、行走、上下台阶等【14】。

恢复期进行的心理医学护理以患儿进行复健为主题,护士门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如:传悄悄话,猜谜等,达到丰富患儿思维和想象力的作用,让患儿帮助照料自己的生活,提示护士解决其他患儿的要求等,使之产生参与的责任感和参与后受表扬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