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

第1篇: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

转贴于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

转贴于

第2篇: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长江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289-03

A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Graduates

――Based on Yangtze University for Example

GUO Qi-wei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5,Hubei,China)

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which was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graduates in Yangtze University to research into the curriculums setting, arrangements for teaching practice, the content, methods, and means of teaching, the improvement and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 the professional basic theories and skills of mastery, the state of student learning ethos, the 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 the guiding ideology for college managerial, the state of faculty, basic conditions of teaching facilities, undergraduates students in social reputation and influence, and so on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defects of present talent training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n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were work ou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jors; undergraduates student; quality survey; Yangtze University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做好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笔者于2009年7月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420份,收回389份,经整理得到有效问卷363份。以下是对该次问卷调查进行的讨论分析。

1 毕业生对农科类专业的评价

1.1 农科类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与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办学指导思想是专业发展的灵魂,是专业成长的路径,它决定专业发展的方向。对长江大学农科类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在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的评价中,评价办学思想“非常明确”的有21.35%;“比较明确”的占 53.94%;“基本明确”的占24.71%。这些数据显示,长江大学的农科类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1]是十分明确的。调查还显示,86.78%的毕业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投“满意”票,88.43%的毕业生对教师的敬业精神投“满意”票;在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配备的师资队伍[1]情况的评价中,认为“非常合理”的有9%;“合理”的有54.69%;“基本合理”的占36%;“不合理”的占0.31%;这是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肯定。一直以来,长江大学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配置和培养,特别是在农科类专业的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千方百计地加大投入来引进人才,如成功引进楚天学者、生态学权威教授等多人;为农学类专业的博士点学位授权申报成功打下坚实基础的师资队伍。但也有部分农科类新专业开设的时间短、师资力量尚跟不上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求,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农科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1.2 农科类专业的基本教学设施情况

调查中,长江大学的农科类专业毕业生对农科类专业的基本教学设施(包括教室、语音室、图书馆、运动场及体育设施等)[2]对教学的支持力度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为:60.06%的学生认为“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37.08%的“能满足教学要求”2.86%的“不能满足教学要求”;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自1977年开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招生规模从小到大,随着该专业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并趋于稳定,特别是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研究迅猛发展,每年都在不断地添置教学仪器设备,但还是难以满足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求,今后学校应下大力气对教学设施进行逐步分批的更新,努力适应教学的需求。

1.3 农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安排情况

专业课程设置[3]及教学实践活动[4]安排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高度,因此学校很重视此项工作,努力探讨并优化农科类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活动[1]的安排。调查数据(见表1)表明,毕业生评价农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合理”及以上的占94.38%,“不合理”的占5.62%。

对教学实践活动安排方面的调查显示,评价“较好”及“很好”的占73.28%,“一般”的占24.72%,“有问题”的占2.00%。表明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来说是合理的,但是课程建设的前瞻性不够,存在的问题在于课程的建设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1.4 农科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与使用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况

教学内容[2]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被调查毕业生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的评价表明,达“较好”及“非常好”以上的占67.62%,评价“一般”的占33.34%,“较差”的占2.04%。

关于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的教材建设与使用情况,被毕业生评价为“基本合理”及以上的占83.29%,“不合理”的占6.71%。表明学校的教材建设已深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如今,每天都有新事物或科学理论涌现,书本知识的更新可能难以赶上现实需求的速度,学校应联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校更应投入力量做好教材的引进和编写工作,并密切关注农科类专业的发展态势。

在对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调查中(见表5),评价“基本合理”及以上的占到99.60%,这种好评说明学校的专任老师基本上每节课都做到了认真备课并能理论联系实践进行讲解,课件基本上都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图文并茂,做到了通俗易懂。学生会因采取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参与到了教学当中,收到了良好效果,这表明在教学上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是正确有效的。

1.5 农科类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及学习风气情况

长江大学的农科类专业毕业生对专业的基本理论及技能[2]掌握如何?调查情况显示,基本理论掌握“较好”与“很好”的占91.01%,“不好”的占8.99%;基本技能掌握“较好”与“很好”的占88.77%,“不好”的占11.23%。

分析表明,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思想稳定程度有关,由于农科类专业的学生知识掌握基础相对较弱,加上农业科学生产的经济附加值不高,从事农业的工作者待遇普遍较低,社会对农业的反哺不够,学生普遍从小就想跳出“农门”,造成心理上会抵制学习农科类专业[5],自我学习规划和目标缺乏,造成“学习风气”(“不太好”的占有12.36%,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授课教师的上课积极性。

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经常举办农科类专业领域的讲座,加大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为大学生指明奋斗目标,激发学习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

1.6 农科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情况

从调查的“您认为农科类专业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结果来看,需要加强的方面依次为(从高到低排序):实践环节(48.31%)专业知识(23.60%)基本理论(16.85%)知识更新(11.24%)[4]。农科类专业的教学改革[2]情况(见表10),评价“能基本适应发展的需要”及以上的占87.64%, “措施不够得力,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占12.36%。

以上数据表明,农科类专业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农业发展对高校培养的农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但量要多且质要优,人才市场提出了高校应在大力加强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深入进行农科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应让农科类专业的学生一方面扎实学习专业课,另一方面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反过来,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的学习,多利用实践积累的经验来指导学校农科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措施,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建立起多个试验基地,为学生实战操练提供更多的场所及设备,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与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努力培养社会适应力强,专业视野宽,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促进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1.7 农科类专业学生在社会上的声誉及影响

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表明(见表11),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毕业学生在社会上的声誉及影响强度排序为:“有一定的社会声誉”(48.43%)“社会声誉一般”(30.47%)“有较高的社会声誉”(18.00%)“没有什么社会影响”(3.10%);其中有“有一定的”及“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的比例占到了66.43%,说明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质量是有保障的,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是得到社会认可的。

2 讨论与分析

1)经过对长江大学农科类毕业生及所在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长江大学毕业生的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综合素质高及社会适应力强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数据显示,农科类专业毕业生有一部分选择了自主创业,但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则在公司、企业任职。一定的时期之后,他们在用人单位担任了中层以上干部或技术骨干的占到了六成多;用人单位认为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毕业生业务素质“非常好”的占17.24%,“较好”的占81.03%;认为文化素质“非常好”的占24.14%,“较好”的占72.41%;认为心理素质[5]“非常好”的占17.24%,“较好”的占70.69%;思想道德素质[3]“非常好”的占24.14%,“较好”的占67.24%;认为农科类专业基础“非常好”的占22.41%,“较好”的占67.24%;评价“有团队精神”[4]的达到了72%以上。这些数据表明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证明长江大学对农科类专业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1]培养目标的落实是成功的。

2)用人单位也通过农科类专业毕业生的表现,对长江大学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研联系生产”、“以综合性大学的要求和标准实施,创建湖北省一流的大学”、“教学应紧扣社会发展需求,科研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工作应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多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他们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有用之材”、“教学上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科研上应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向外界推广学校的成果,学生工作方面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等,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显示了社会各界对长江大学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说明了农科类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应学习好专业知识,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

3 结语

长江大学一直本着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投入,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更高素质、更高技能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的目标在办学,这将是长江大学永恒不变的办学宗旨,并会根据来自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金科,李应军. 长江大学毕业生质量调查与社会评价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58-159.

[2] 刘金科. 长江大学毕业生对教学工作评价调查报告[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3):11-12.

[3] 赵 铁,朱少雄. 广西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研究[J]. 高教论坛,2003(2):145-149.

第3篇: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就业;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2.就业流向多样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3.就业对口率低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2.人才需求分析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第4篇: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农业院校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社会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0余所农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蓬勃发展的高等社会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相比,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比较短暂,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其所培养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现状之间的契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本文拟对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为今后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从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方面,综合考察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以该校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09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

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某学院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业地区集中化。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完全偏离了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却很少有人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社会发展与管理出谋划策,这一状况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就业单位企业化。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第三,就业岗位多样化。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调研技能,能在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发展规划、行政管理、社会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51.4%的学生从事营销、文秘等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其实质反映了社会学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社会学专业领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如表2所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评价较高,其优良率为78.6%。具体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较好,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则一般,特别是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较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评价的优良率为98.1%,对爱岗敬业评价的优良率为96.2%,对谦虚好学和进取精神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1.4%。可见,学生个人品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70%,其中对学生协作精神、适应能力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77.3%和73.3%,对创新精神评价的优良率为60%,对实践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64.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评价的优良率为77.2%,而对综合知识评价的优良率为55.3%。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水平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念、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受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同时,其就业地区、就业岗位、职业选择等又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此外,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制也会影响其就业状况。

第一,受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首先,社会学专业学科未能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综合型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农业院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制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限制。一方面,转型期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决策和咨询工作,也可以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对于社会学人才的需求相对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例如高等学校、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而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缺乏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

第三,受城乡差距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城市与农村在提供就业保障、待遇和工作岗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三农”服务,社会学专业学生应广泛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和管理之中。但由于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以及待遇水平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村流动。

第四,受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卜.,而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就业指导比较狭隘,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学习和工作规划缺乏明确了解,增加了其就业难度ii。同时,由于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学校在组织就业洽谈会、招聘会时向农科专业倾斜而忽视社会学等其他专业,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三、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改革和完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坚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与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体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要依托所在院校的优势资源,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学科相配合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原则。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的掌握,而专、教育强调培养学牛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口标,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落实贯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高等!学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南以前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变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并要存学校与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的联合。其次要调整社会学专业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具体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石,加强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知识体系。这要求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应用课程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次要改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办学环境。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及学科资源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社会学人才。

(二)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作用,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以激励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以改善基层工作的条件,逐步提高工作待遇,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必须有同家政策的倾斜和保护。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工作津贴和特殊津贴,允许带薪继续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对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力度,消除对毕业生流向农村的人为障碍,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建立合理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农村工作者的风尚;加强农业院校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联系,让高等学校参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农村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互通人才供需信息,为学校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条件,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流向农村就业提供平台。

第5篇: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大学生就业

一、引言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三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农业角度来看,农业生产方式、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等发生巨大改变,尤其高产导向的农业集约化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同时高强度耕作以及不合理灌溉等导致水土污染加剧、土地肥力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等突出环境问题产生,从而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逐步减弱,农业生态功能持续退化[1];从主体农民的角度来看,农民的环境意识从传统的物质满足转向高品质的精神生活追求;从生存环境农村的视角出发,农村的生活环境标准趋向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三农”追求的内容和形式发生改变导致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未来的“三农”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上述措施都需要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来指导实施。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结构构成包括环境科学、植物保护、生物工程、基因技术、信息系统、园林园艺、动物医学、土地资源、食品工程、草学、农业工程等,农科专业与非农科专业的比例大都在1∶2以上,一次性就业率大都在30%至70%之间,远远低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即70%,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区域趋向“三大三高”(大城市、大单位、大企业,高工资、高待遇、高职位)[2],职业选择一般是公务员、教师、销售、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而选择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屈指可数。中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而中国农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非农科专业必须依靠“三农”平台,探寻多学科职业路径的融会贯通。

二、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进入发展机遇期

(一)涉农高校应以培养合格人才为重要使命涉农高校应以培养合格人才为重要使命,确保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振兴,走可持续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近年来,“三农”呈现的问题较突出,如农业土壤耕作层变薄,污灌水以及化肥、农药的施用造成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加重,农产品质量下降,农村生活、生产垃圾造成面源污染等,国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乡村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计划,并且正在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壤污染源普查等相关工作,需要大量具备环境调查、环境监测、环境评价技术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社会各界也一致强调高等农业教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未来我国“三农”发展与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人才的培养将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文明“三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合理利用高校环境人才的必然选择。2019年9月6日,在为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的回信中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高等农林教育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及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对于农业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总书记明确指明未来就业的方向,即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土壤、水、气资源被污染,资源日趋枯竭,粮食安全以及生态问题日趋严重等现实问题,必须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环境科学专业正在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环境科学专业发展步入健康稳步发展期环境科学专业在社会领域发展有四个时期:蛰伏期、野蛮生长期、阵痛期、健康发展期。蛰伏期:从1977年环境科学专业诞生到2000年国家重视环保产业为止,这期间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存在启蒙环境意识,奈何全社会都对环保行业极度不重视,因此相关人才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这一批毕业生处于求职无门状态。野蛮生长期:2000年以后,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身体健康,在这个时候国家环保政策相继出台,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批资金的疯狂涌入,拔苗助长式地催生了行业内一大批与环境领域相关的公司。由于前期人才培养机制缺乏,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阵痛期:最近几年,经历了市场的大洗礼,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公司纷纷出局,乃至很多巨头公司都被并购、破产,底层从业者更是被大规模裁员,实际上就是在补第二阶段野蛮生长期的历史欠账,也是接下来整个行业转向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健康发展期:经过了前三阶段的发展,环境科学专业从一种忽视专业教育培养、无序野蛮生长的阶段重回发展正轨,这个阶段的环保行业势必会更加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淘汰掉那些自身并不具备合格专业素养的底层从业者,行业整体稳步发展。

三、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目前就业困境分析

在对现有国内相关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进行调查和文献梳理基础上,我们发现我国目前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与理工院校的培养目标特色不明显,没有凸显服务“三农”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目前的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基本上难以走进“三农”服务的领域,校内课堂讲授、实验课、专业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及毕业论文完成等教育模式存在与社会“三农”脱节现象。例如: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治理,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要去治理,既需要了解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知识,也需要有农业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能力,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够懂得现代环境污染治理、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人才。与其他行业相比,从事农业有着独有的特点,比如环境艰苦、风险大、气候影响大等[3]。复合应用型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仅仅靠常规的专业教育是无法培养的,最可行的方式就是推行实践教学创业教育,然而,当前高等农业教育基本上处于投入不足、相对弱势的地位。环境科学专业办学面向多年来都定位在工业比较发达区域,对农业发展区域不够重视,很多优秀考生不愿报考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受地域行业因素影响,不被家长和学生了解,甚至还被误解,招生分数及报考率均不高,因此,优秀生源不足,整体质量不高。高等农业院校要体现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需要培养既懂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又懂农业领域专业知识,现有环境科学专业教育难以满足这一点,这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三农”相关工作构成挑战。

四、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路径选择

环境科学专业教育与“三农”发展目标的深入融合要突破学科界限,考虑毕业生就业路径与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以未来“三农”发展道路上需要的复合型环境保护人才为导向,以团队目前承担项目的方向为基础,引导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专业实践、毕业论文选题等操作性强的课程从理论向实践过渡,领悟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激励在校学生增强学习的动力。

(一)立足高等农业院校平台,凸显环境科学专业特点目前农业行业人才需求与农科类大学毕业生供给之间非常不平衡,不少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存在“学农不爱农”的思想以及“学农没前途”的观念,导致当前农业行业人才十分紧缺[3]。在高等农业院校里开设环境科学专业具备多种相关专业有机结合的条件。比如我们团队的项目多数都是耕地重金属的修复、示范推广项目,涉及农作物的种植、植物保护、土壤污染监测、施肥、土壤管理、生物技术、农学、园艺、食品安全等多个专业知识。因此,多个相关专业教师可以带自己本专业的学生参加,强调各个专业之间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将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并且在内部分工时考虑将学生的专业与实际工作内容结合起来,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4]。

(二)引导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来树立就业目标“三农”发展的战略目标使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必然要承担起维护粮食安全、饲草安全这一重任。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农业产地环境、食品安全和农村环境整治等密切相关。针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生源地的差异,分类引导其选修与环境科学课程相关的辅助知识。比如云南农业院校中的环境科学专业要体现专业特色,可围绕“高原特色产品、高原湖泊治理、有色金属开采引起重金属污染”等地区特点寻找农业就业机会,这样就形成就业的特色和毕业生发展空间。

(三)加强环境科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环境科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服务升服务“三农”就业意识强调服务“三农”就业意识不是摒弃专业知识教育,让全部学生走向农业市场,而是要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定位。两者有机结合的原则是,不能因服务“三农”实践教学而耽误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不能使得环境科学专业学习结果变成空洞的理论而与社会实际脱轨。这在现实中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学生选修的课程跨度大,其开课时间与专业课的冲突,学生在就业目标不太明确的前提下很难克服困难去自觉学习非专业知识。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毕业论文实践为基础,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好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环境科学与新农科结合,其核心在“农”。按照提出的粮食安全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农”情怀和“懂农”能力[5]。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生源背景、就业成长方向与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增强其就业意识。

(四)多渠道培养任课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多渠道培养任课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教师对环境科学职业需求的引领能力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意识培养对每位任课教师的引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多数任课教师都是从校园毕业到校园就业,缺乏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而且缺乏校企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很有必要多渠道对任课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培养,提升教师对环境科学职业需求的引领能力。可以通过聘请“三农”一线的专家到学校上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课程,或者选拔年轻教师到“三农”一线参与生产经营实践,保障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树立服务“三农”的就业意识。教师要积极参与就业指导。采用“点、线、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职业生涯规划课进行校、院、专业就业的教师、班主任、本科生导师一条线进行专项就业指导,校、院招聘会,以及校友渠道、专业就业讲座、专业专题课等以不同角度、形式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以实现就业信息全覆盖与学生就业能力整体提升[6]。

(五)整合多学科专业资源整合多学科专业资源,实现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多路径选择社会技术进步导致分工越来越细化,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学生毕业后能做的工作很多,但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企业招聘人才时往往没有细化招聘条件,这就容易使很多学生失去发挥才能的机会。例如现代大型的养殖企业往往不会招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他们需要对饲粮成分、水质、养殖环境进行检测以保证粮草安全与做好疫情防疫等。因此,相关高校要从培养人才角度积极寻求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反馈信息,分析与“三农”有关行业、企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多向学生宣传国家环保政策、国家“三农”政策等。教师把有限资源共同作用于环境科学就业为目标的培养上,搭建学校—社会需求岗位平台,为毕业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五、结语

第6篇: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78-02

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要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一总目标,努力做到在关心国家命运、服务国家战略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在勇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要求上有所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发展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上有所建树,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目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受全球经济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被社会普遍关注。而在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农科院校及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对解决民生问题和“三农”问题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从就业率来看。在综合型高校中,农科专业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系列变化的同时,给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大的挑战。农科大学生由于专业限制,在求职的时候面临更多的阻滞。

2.从毕业生质量来看。农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的掌握,大多数同学未能深入掌握全面的农科专业知识,在面临专业对口岗位时,不能立即胜任。相对于同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农科专业大学生高考录取分数偏低,基础和综合素质较弱,在应聘专业针对性不强的岗位时,没有明显的优势。

3.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农科专业毕业生同样热衷于“铁饭碗”岗位,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偏向城镇,偏向发达地区,偏向非农行业的思想。目前,基层已成为吸纳大学生的重要渠道,但因配套措施不完善,对大学生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到西部地区和偏远山区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少且学历较低,有些工作不久便纷纷改行换业。

二、制约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客观因素。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导致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农科人才不合理的流动。另外,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农业的投资回报比较缓慢,农业行业的利润空间小,投资农业的企业增加的少,不能大量吸纳农科大学生;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型的农业企业不够多,农业密集型产业链尚未形成,使农业行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较低;农业深加工、农业服务、农业贸易不够发达,提供的精英岗位不多,使农业行业对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农业领域就业“门槛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农科大学生就业面临困难。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②高等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在综合性大学当中,农科专业相对于其他热门专业,处于明显劣势,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科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的不稳定性。多数大学生迫于无奈选择了农科专业,不能做到学农爱农,毕业时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农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偏重学术方面,实践教学的成效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有些学生毕业时对简单的专业技能都掌握甚少,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很多学校是有哪些领域的教师,就设置哪些课程,没有考虑到学科教学的系统性,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2.主观因素。①自我认识能力薄弱。目前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弱,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没有正确的定位。他们对就业形势、择业目标等问题则比较模糊,不从自身兴趣出发,不考虑自我竞争实力,忽略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规划;另外,部分学生观念和行为相背离。比如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推崇开拓进取,但缺少奋斗精神,疏于能力锻炼,不愿做平凡小事,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清,或者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很多农科专业的学生只一味地排斥自己所学专业,却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就无法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就业时就无从着手。②择业思想及择业技能准备不足。有些农科专业毕业生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政策的束缚,认不清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就业形势。把就业目标盯在精英岗位上,好高骛远,择业期望值过高,把待遇是否优厚、工作是否体面等作为唯一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使就业之路越来越窄。

3.厌农思想严重。大部分农科专业大学生“学农不爱农”,不愿服务农业,放弃了在该领域的就业空间。据统计,多数综合院校的农科专业学生70%以上是被调剂到所学专业的,对农科专业本身就缺乏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内心对专业的排斥。另外,大多数农科专业的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他们及其家庭都希望能够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身的命运,摆脱落后的生活环境。入学后却仍然需要与农业生产打交道,这让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对专业不感兴趣,就没有办法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毕业后,大多数农科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不限专业的工作岗位又竞争激烈,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

三、推动农科专业毕业就业的对策

1.加快农业改革,为农科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首先,要加快农业发展,培育大型农业企业。我国的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相关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没有工科专业旺盛。要不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的力度,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只有加快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业高科技水平,增强农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才能够让农科专业人才有用武之地。在全国高校扩招,农科专业毕业生数量增加时,应想方设法地增加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实现供需平衡,才能最终达到农科专业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完善农业密集型产业链,增加对农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对农业企业的帮扶力度,使农业企业在规模、文化、盈利性,乃至知名度等方面逐步向名企迈进。其次,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如同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一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农科专业大学生如果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工作地点大多在非城区。农村家庭的学生大多希望通过读书走出农村,城市家庭的学生更不希望到艰苦的农村去工作。如果城乡差距缩小,在毕业生就业时,也不会过分排斥农村地区。最后,要完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国家的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及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鼓励了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但是这些还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舆论对农业相关工作的看法,农业相关岗位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仍远远不及其他行业。进一步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和给予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合理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加大政策的引导和倾斜力度,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促进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艰苦偏远地区去就业。

2.调整培养模式,为农科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①整合专业学科,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根据社会与农业发展,以及农科专业招生与就业的现状要求,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重新整合专业学科。改变传统农业时期单纯以种植、养殖方向设置专业学科的做法,而将更多的现代生物技术、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理念融入到农科专业设置中,或者将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嵌入到经济管理、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科之内。在招生方面,以“少而精”为原则,严格控制农科专业的招生数量,而在本科生培养中,加大经费和师资力量的投入,保证每一名毕业生都能成为农业行业的技术分子,从而确保为农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验证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训练科学实验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增加实验室向本科生的开放时间,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创造条件。针对农科专业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使学生对农业生产各环节产生感性认识,在理论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实习和科研训练,使学生在生产和科研技能方面得到锻炼。

3.完善就业指导,提升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①强化分层次的就业指导。完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应该是对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进行整体规划,对不同年级学生指导的侧重点要有所不同。大一阶段,侧重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农科专业的职业特点等,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与未来从事职业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大二阶段,侧重职业素质培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大三阶段,侧重择业观引导,帮助学生根据个性特点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目标;毕业阶段,侧重就业政策与形势分析,开展择业方法与技巧指导,提供信息服务和心理辅导的针对性课程。②加强学农为农职业观的培养。农村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广大的农村基层是农科专业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的平台。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帮助毕业生摒弃旧的择业观,增强对农科专业发展前景的信心,把握“三农”问题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扎根基层、学农为农的职业观。要把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将个人发展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相结合,不畏艰苦,承担起青年学子国之栋梁的重任。③鼓励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随着高校扩招,企事业单位容纳毕业生的数量有限,自主创业将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农业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局限性也促使计划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必须主动创新。高校和相关社会组织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学生具备自立自强和创造业绩的本领,具备团队合作和高尚的职业品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人力资源大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紧迫而又严峻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解决农科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了解农科专业大学生及社会需求,全力促进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张云超.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5).

[2]任珊.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

[3]秦建丽.对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4).

[4]李富明.大学生成长成才指导工作探讨[J].教育评论,2008,(2).

[5]耿广汉.浅谈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21).

第7篇: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三段论;农广校;应用;办学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028-02

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尤溪县分校创办于1985年,是经教育部门批准举办的一所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成人中专学校。在2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学历教育办学体系,有较为完备的教育场所和教学设施、相应的办学管理人员、不断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先后开设了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会统审、企业经营管理、畜牧兽医等13个专业,累计实现招生2 068人,毕业人数1 661人,在校生348人。其中2002―2010年每年保持招生数100人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在农广校办学过程中,学校各部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 “宽进,严出,强中间”的“三段论”办学方法,在农广校工作上取得一定的成效。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实施单位,2009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

1宽进,是抓好年度招生的首要环节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逐步趋向市场化、产业化,引起教育资源重新配置,尤其是高校扩招,导致中专学校的吸引力进一步削弱,教育竞争进一步加剧。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广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村干部和不能继续升学而过早踏入社会的农村青年。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近年来,生源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中考落榜生逐年减少,绝大多数的考生升入普通高中或全日制职业学校,成人中专学历教育生源不足,农广校招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发挥农广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为农村培养更多的优秀实用人才,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为了能够在生源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尝试。“宽进”是近年来农广校招生探索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所谓“宽进”是指降低入学门槛,实行“三不限”,即不限年龄、不限学历(初中以上)、不限对象。凡符合条件的学生不需要通过入学考试即可注册入学取得学籍。它是开放教育的特征之一,有利于扩大招生范围与规模,以便给更多的人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为了确保年度招生任务,学校在招生上还采取3个保障措施。

1.1组织机构保障

根据福建省《关于组织全省农村千名村主干参加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通知》精神,一是及时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年度《关于组织村主干参加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通知》,明确村主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使农广校的招生工作有组织依据。二是根据“百万中专生计划”要求,通过县政府以文件形式下发年度各乡镇招生计划,落实责任。三是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各乡镇农技站和经管站站长会议,把任务分解到各个乡镇,并列入各站年终评比,促进招生任务的完成。

1.2宣传工作保障

一是制作精美、具有号召力的招生广告,在乡镇、广场及闹市、人员聚集地张贴,吸引潜在学员的参加。二是通过“科技直通车”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招生政策,现场解决生员疑问。三是以生引生。通过农广校在校和毕业的学员口头宣传和吸引带动,推动招生的发展[2]。四是联系教育部门,对初中毕业而又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进行家访,并登记造册动员这部分学生进入农广校学习。五是与妇联、团县委、畜牧水产、乡镇企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各部门为民办实事中重点扶持农民培训项目,鼓励更多的人参加农广校学习。

1.3激励措施保障

继续延续县政府对参加农广校学历教育的学员每人补助400元的优惠措施,并适时提出另外一些激励措施,如在2010年“一事一议”的项目村给予适当鼓励,每招收1名学员继续予以奖励100元。对招生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可以在项目安排工作中予以倾斜,个人优先予以评先争优。对具有农广校以上学历的学员,优先入党和优先进入村干部行列,通过这些激励措施,2010年共招收中专学历生116人,其中村主干68名,超额完成年度招生任务。

2严出,有利于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确保毕业文凭的含金量

“宽进”必须“严出”,否则就造就不出真才实学。“严出”是指所有的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课程考试并取得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这是为了确保学员的毕业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毕业要求。因此,学校在“严出”上突出抓好2个方面工作。

2.1在学员管理上,突出抓好学员毕业管理和社会跟踪管理

一方面,严格按相关教学要求加强学员的毕业管理。做到“三无三不”,即没有按计划完成课时任务的不毕业,没有按要求完成考试并取得及格以上成绩的不毕业,其他无法达到毕业要求的不毕业,做到宁缺勿滥,通过“严出”保证毕业生的质量,树立农广校的办学信誉[3-4]。另一方面,对毕业生及时建宗立档,建立完备的资料库,并实施毕业生定期跟踪回访联系制度,在学员毕业后的6~24个月,定期通过电话回访、电子邮件问卷调查等形式,跟踪调查学员社会实践效果,了解学员在毕业后专业开展情况和发挥技术辐射影响作用、创业带动作用等情况,并根据学员的需求进行毕业后的跟进指导,充分发挥农广校的专业教育优势。

2.2在教育培训效果上,突出抓好教育经验总结

一是分析总结学员教育效果。农广校在每期学员临近结业前,均开展匿名调查问卷,从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和课程进度安排、培训师资的配备到培训方法的选用,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教学、考试方法,从行政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到后勤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地了解学员对农广校培训过程的评价反馈意见,并根据调查结论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二是总结交流办学经验。定期召开或者派员参与各级农广校教研会议,分析讨论办学方案的总体实施情况和办学效果,总结办学工作的成果、特点、亮点和先进经验,反思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为今后办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农广校办学也由此从无到有,从每年招生不足50人逐步稳定到每年100人以上,从单个学科的固定设置过渡到几个学科的可选择性,不断提升农广校的教育发展水平。

3控中间,是强化管理、稳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育质量是农广校的生命线,只有确保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才能提高农广校的竞争力,保证农广校的持续发展。因此,抓好教学质量管理这一中间环节,显得更为重要。

3.1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一是办班上求活。根据农广校学员分布广的特点,因地因需设置不同的专业教学班。二是内容上求新。将新科技、新成果贯穿于教学中,使学员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如在2010年村主干培训班上,邀请省校黄轮校长亲自授课,主讲《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及未来展望》,由学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三是时间上求变。乡村学员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任务繁忙。农广校在教学计划上作相应调整,考试时间尽量安排在农闲,并由教师巡回指导,送教上门,缓解农学矛盾,克服学习难的问题。

3.2多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规范教学制度。农广校严格执行中央校、省校的各项管理办法,落实面授、自学、辅导、实践、考试、毕业等教学环节,按照学计划、学辅导大纲、学媒体资源、统一考试考核的“四统一”原则,确保教学环节不丢失,教学过程不简化,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健全考务制度,严格考场纪律,确保真材实料。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工作和规范管理,实现每个学员从新生到毕业都录入计算机跟踪管理。学员的入学率、参考率、及格率和毕业率分别达到100%、98%、100%、100%。二是抓好教师队伍管理。对聘期结束的教师,根据教学反馈情况予以重新续聘,并根据今后专业设置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新聘一批语言能力强、授课内容生动、贴近农民实际、深受农民喜爱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农广校教师,并对新一期的农广校兼职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注重教师自身建设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学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得到更好地掌握和提高[5]。三是改变教学方式。首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声像等媒体资源,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点的作用,抓好培训点骨干人员的培训,指导学员从网上入手,在网上授课,多听多学多看,使农广校远程教学名符其实。其次,突出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把学员的实践锻炼与“农业155”紧密结合,实行跟班学习。通过传帮带,学员能够很好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2002级的2名学员与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当地农民种植再生稻,使高产、低耗、优质米再生稻产量在15 t/hm2以上。2004年2月,某养牛专业户养殖的10头水牛全部发病,“农业155”派96级畜牧兽医专业学员赶往救治,使水牛全部恢复健康,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农广校培养的学员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扩大农广校的社会影响。第三,学用结合,提升培训效果。通过聘请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学员的种养项目进行适时指导培训,提高学员科学养殖、种植技能和动手能力,学用合一,在当地农村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如2006级1名学员根据自己栽培花菇、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经验,利用乡农技站、文化中心,先后举办食用菌、反季节蔬菜等实用技术培训10期,不仅自己登台讲课,还对花菇栽培技术进行实地培训,通过深入浅出、形象直观的讲述,使参加培训的人员掌握一定的科技文化知识,激发村民发展粮、菌、菜、竹、烟等多种特色经济的积极性。经过几年来的实用技术培训,使该乡35%的农民掌握1~3门致富本领,增加农民收入,有力推动农科教工作的持续发展[6]。第四,根据实际,开设技术讲座。根据学员家庭种养情况及我县农业生产的实际,在每次授课期间增设实用技术讲座,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适时为学员补充实用技术知识和技能。几年来先后聘请专家开设优质稻、烤烟、竹笋、茶果、蔬菜、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和农民需求项目发展的讲座,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如1998级1名学员在听完芦柑栽培技术讲座后,深受启发,种植的芦柑,年收入达7.5万元/hm2,同时还带动周围的11户农民发展芦柑4.2 hm2,平均每户年收入逾2万元,农民切实受到实惠。

3.3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农广校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依然比较薄弱,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为此,2003年以来,共投入30多万元,重点解决教学场地、实验实习基地、教学设备等问题。同时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把农广校办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的办学经费给农广校,及时解决农广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紧张问题,为保障农广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4参考文献

[1] 杜军.对新时期农广校办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1(7):11,14.

[2] 王慧军,李友华.国外农业推广组织特色及借鉴意义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18(F9):9-13.

[3] 张明福.新形势下弥勒县农广校办学的困难与对策[J].云南农业,2011(2):50-51.

[4] 董书兴,陈云超.浅谈农广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科技培训,2010(1):10-11.

第8篇: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 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变革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科生态建设,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相关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金融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银行、证券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业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3)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从事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

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和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5)掌握经济学的基本

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专业外语学习,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词汇和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审计、银行会计、经济法学、银行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文献检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资项目评估。专业方向课包括金融公关与营销、金融期货、金融专题、金融统计、银行制度比较、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信托与租赁、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精算。另外,还有实践环节的军训、劳动、教学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未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处在金融体系最基层的农村信用联社在岗的基层人员,很多是农信社职工的子女或原有员工的亲属。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 个人业务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造成了混乱。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金融部门更是缺乏高素质的负责人, 一些业务素质不高、思想境界较低的人员长期占据领导岗位, 使得金融工作开展相当被动, 甚至因违规行为给信用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与农村金融机构人才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课程设置等整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学概论等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课程的设置并无异于财经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工商行业金融机构[3],而直接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毕业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不懂得农业、农村、农民固有特性,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照样要从头学起,显示不出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本身应具有的优势。作为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舍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选择农林院校毕业生?

(二)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合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系统性不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目的。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农林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金融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很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单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紧张等各种因素,农林院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轻视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太乐观。二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许多科室和部门不能让学生接触,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限制[5]。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应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院校的设立初衷是振兴我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办学宗旨。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懂得农村金融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农林院校无论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农村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能够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为农村金融培养更多的,熟悉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农业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农村金融人才。

(二)构建系统性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将农村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等等方面系统构建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从学科生态的观点看,学科和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密切关系,一流大学能够培养一流的学生。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一流金融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学科建设。在学科生态建设的环境下,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加强金融学科生态建设,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有机融合,为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林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转变农林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高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强.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查理・斯窦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3]汤凌霄,黄谨,张友农.理工院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第9篇: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载体;构建;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037-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才市场对农学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更趋于多元化,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要求毕业生从知识型人才向“有知识、强能力、懂经营、能创业”的综合性人才发展。在新形式下,我国高校农学类本科教育,特别是地方性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针对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构建新型实践教学载体的必要性及对策作一探讨。

1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构建新型实践教学载体的必要性

1.1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不协调

专业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学科建设应以带动专业建设为首要目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目前,高校学科建设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于学术研究,逐渐淡化人才培养功能的倾向,尤其是与本科教育的联系逐渐疏远,主要体现在学科建设成果不能较好地运用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在资源利用上也存在矛盾,如学科建设中购置的仪器设备不考虑专业建设的需要,专业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也缺乏对学科建设的支持,造成重复建设,出现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等。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重点农业大学在向研究型大学转变,这类院校由于学科基础好,国家投入大,研究型人才培养占很大比重,上述矛盾不是十分突出[1],而一些地方院校被某些学科排名指标牵引,忽视现实条件和应用研究,过分看重基础理论研究,盲目追求高层次论文的发表数量,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用于专业建设,同时挤占有限的教学资源,影响教学质量[2]。因此,地方院校在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时不能照搬重点大学的做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将好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专业建设上来。

1.2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教育规模庞大,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而行政及事业单位吸收人才的数量有限,企业已成为学生就业主渠道,企业的需求变化是人才市场的风向标。高校农科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某些方面存在脱节现象:一是有些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二是即便进入企业后也存在实际需要与所学专业存在较大的差距,短时间内无法进入角色,因此企业往往更青睐有工作经历的人才,如果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提前对接,学校如能够及时把握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学生实行定向培养,或以“直通车”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无疑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

1.3忽视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

高校具有3大职能,其中,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本身同样具有育人功能。目前在本科教育中,存在着忽视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的现象,有人认为科研和社会服务是教师的事情,对教学工作起到的只是间接促进作用,本科生学生知识水平不够,没有能力和没有时间承担任务;一些学生怕吃苦,有轻农厌农思想,不愿参与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这些片面的认识,使学生被排除在科研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之外。其实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本身也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课程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形式的重要补充。学校应从管理角度创造条件,教师应以培养人才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科研成果的研发推广以及社会服务活动中去。

2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构建新型实践教学载体的对策

基于以上原因,建立一种实践教学载体,贯通学科、专业、公司、农户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学生培养从“核心成果―推广示范―合作经营―服务农户”的全程参与,对于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实习就业一体化,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途径。为此,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实践教学载体[3]。构建这种实践教学载体基本思路是:以成果转让、技术研发或人才定向培养为纽带,与企业合作共建多功能一体的实习基地,建立健全基地运行机制,实现学生全程参与。在这个教学载体中,学科保证成果、专业制定计划、基地提供场所、企业提供市场、农户作为服务对象;实现学科特色定技能、专业教育学技能、基地实训练技能、公司锻炼增技能、农户实习用技能。

2.1合理统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2.1.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努力做到学科研究方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协调统一[4]。河南科技学院农科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以该院农学专业为例,在学科建设上,坚持应用型成果和技术的研究,注重作物新品种选育、新型栽培技术及良种繁育技术的开发,与之相适应,专业建设坚持以农业社会生产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农科应用型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该专业教师作为主持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省级鉴定成果10余项。培育并审定小麦、棉花、玉米、甘薯等作物新品种9个,其中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目前是黄淮流域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积极将学科科研优势注入专业特色建设上,农学专业2008年被确定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1.2充分发挥校内实习基地科研和教学2个功能。在基地的基础建设投入上,教学经费、学科建设经费以及教师科研项目各出一部分,学科研究团队负责基地日常管理,明确了各研究团队需承担的教学任务。各团队将学科建设中的科研课题转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实验项目。以百泉校区的农艺实习基地为例,该基地既是教学实习基地,也是作物新品种选育基地,曾选育出了著名的百农3217、百农矮抗58等小麦品种,百棉1号、百棉2号等棉花品种以及百玉一号、百玉二号等玉米品种,每年接纳农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实习达1 000余人次,毕业专业实习人数常年稳定在50人以上。

2.2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确立长期合作伙伴

建立了该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理事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加强校企合作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障[5]。2007年河南科技学院与来自河南天方药业、安阳九州药业等12家企业(理事单位)联合建立了生物工程(技术)校企联合办学理事会,2008年农学专业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地市种子管理站的专家和12家种子企业的管理者为委员会成员。学院先后组织召开了四届年会,定期联系理事会和委员会成员,广泛听取委员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为准确把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培养社会亟需的专业人才提供依据,建立了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机制。在众多的相关企业建立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与学校专业是否对口、有无合作基础、是否方便学生实习等因素,进一步确立了一批长期的、较为固定的合作伙伴,如河南省联丰种业、河南省滑丰种业、焦作怀川种业公司、百农种业等一些企业。

2.3以成果转化或技术开发合作协议为纽带,共建多位一体实习基地

科技开发合作是校企合作的深化,如果学校能为企业提供待转化的科技成果或技术服务,企业必然愿意为学校提供相应的硬件与软件的条件,由此加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2年来,学院与鹤壁市牟鑫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食用菌合作开发协议,与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小麦育种合作协议,该公司向全校提供订单品种科研费500万元;2009年10月,与河南科技学院农学专业长期合作的河南联丰种业有限公司向学校捐赠30万元,专门用于农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院在巩固原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又于滑县万亩示范园、焦作怀川种业等5处建设了“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实践教学基地[6],这些基地同时具有教学、研发、推广示范多种功能,既是成果研发基地,也是学生实践基地,同时也是推广示范基地,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学生全面参与。同时,学院注重做好校内外基地的整合与链接。学生在没有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基础上,直接到校外实习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学院采取措施让学生尽早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在进入校外实习基地时,往往对校企合作的内容已有了解,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基础,有的甚至已经基本完成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可把实习重点放在参与品种、技术推广、市场调研及产品营销以及服务农户方面。

2.4健全机制,保证学生全程参与

2.4.1修订学生培养方案。将学生毕业实习时间从18周延长为24周,在此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提前让学生进入毕业论文课题工作,四年制学生的第2学年末开始选报实习指导导师,实际上学生进入各个研究课题组的时间可达2年。2年中,学生除了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以外,还有大量时间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中。

2.4.2设立院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该院设立了院系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合作企业,资助项目主要为全院农学相关专业大学生,2年来共立项40多项,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

2.4.3完善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校方及企业的培养责任,防止企业只把学生当劳动力使唤,而忽视了对学生必要的技能训练。制定了学生实习考核内容及标准,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学生校内实习导师为毕业实习指导教师,进入基地后,企业要根据实习内容指定1名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人才的需求设定实习科目。

3取得的初步成效

探索构建“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实践教学载体的时间还不长,但已初步显示了成效,这种方法弥补了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对解决理论教学脱离实际的问题起到良好作用,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率。

2010年9月,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主持人2007级学生程婷婷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2篇学术论文分别在“第二十届国际小麦族作图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小麦基因组大会”和“第三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会议”大会收录。全院农学实习基地一粒金种业公司是位于学校附近的一家中型种子公司,是国家矮败小麦育种中心重要依托单位,3年来,该院燕、崔永铭等8名毕业生在此就业,已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农学专业毕业生郝晓亮曾于焦作怀川种业公司共建基地实习,毕业后于该公司就业,现已担任公司重要管理职务。农学专业毕业生朱高岭,在校期间参与了棉花(下转第40页)

(上接第38页)

育种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随后进入百农种业公司实习,由于该同学熟悉棉花示范品种特性,2008年作为公司技术代表赴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参加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工作,表现突出,毕业后于该公司就业,并担任重要职务。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充分体现了一体化实践教学载体建设的良好效果。

近年,农学专业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很多学生在实习阶段已经被企业预订,在2011年的河南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双向洽谈会上,农学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不少单位已经将目标锁定下届毕业生。中国农业新闻网以“农学专业毕业生最抢手”为题专门进行了报道。

4参考文献

[1] 刘明久,李友勇,常景玲,等.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12-14.

[2] 李友勇,刘明久,赵新亮.职技高师农科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4):107-109.

[3] 陈兰,盛志亮.对“基地+项目”―― 一种适合农科专业的特色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44-9046.

[4] 张颖,刁,王晓辉,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75-17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