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准扶贫范文

精准扶贫精选(九篇)

精准扶贫

第1篇:精准扶贫范文

关键词:精准扶贫 现实需要 理论基础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99-01

一、 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需要与理论基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现实需要

在主持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的会议上指出,农村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补齐短板。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现实需要。实施精准扶贫有利于集中各类资源,聚焦扶贫对象,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确保能够帮到点上、帮到根上,让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能够真正地脱贫,走上小康之路,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共同富裕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

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社会的初步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奋斗目标和根本原则,也是我党的重要使命。强调,促使全民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现阶段极其紧迫的任务。做好扶贫工作,帮助困难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这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精准脱贫就是要摆脱以前灌溉式、一把抓的脱贫方式,通过建立档案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底细,实现动态调整,因人因户因村实施相对应的政策,突出产业扶贫,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

二、 精准扶贫思想的内涵

“精准扶贫”最早是在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提出的。他强调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3年9月中旬和10月上旬,总理两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扶贫工作时,都对精准扶贫和建档立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所谓精准识别就是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具体的方法将低于贫困线的贫困人口精确地识别出来,同时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摸清帮扶的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识别出扶贫对象后,要采取精准的扶贫措施使扶贫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针对不同情况的困难户要进行不同的扶贫项目。例如,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主体,可以直接向其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粮食、衣物等物资,帮助其日常生活。而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的,政府可以向其投入一定的扶贫资源,比如说基础设施的建设、生产技术的输入等,使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的道路。

三、 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一)开展全国性的贫困普查,做好基础调研工作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为了解决识别模式中存在的识别偏差等问题,我们应该开展全国性的贫困普查,精准掌握我国当前贫困地区地域分布、贫困人口的数量、人口结构、教育情况、基础设施状况,对于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扶贫客体不准确的问题,从而保证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精准扶贫很主要的一方面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医疗、水电、教育等基础设施差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积极营造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不仅是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保证,也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更好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应从各方筹集建设资金,以建设资金投入为杠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 BT、BOT、PPP 等模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全面宣传与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施效率

扶贫先扶智,全面宣传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提高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把握程度,可以椭贫困户在脱贫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在宣讲扶贫政策的过程中,同时了解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1]越光.浅谈公共图书馆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以六盘水市图书馆一个扶贫点为例[J].贵图学苑,2016(3):28-30.

[2]黎立义,蒋业宏,石磊.浅谈“精准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为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16(8):56-59.

第2篇:精准扶贫范文

近年来,在省、市、县的正确领导及各级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安化县马路镇立足扶贫工作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创新思路,强基础、调结构,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采取扶志、扶智、造血、解困等联动措施,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倾力实施各类开发扶贫项目,着力完善扶贫基础设施,调优产业结构,努力让全镇贫困人口得到实惠,力争稳定脱贫、有序致富。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几年来,全镇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幸福满意度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走出了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马路镇基本情况

马路镇位于安化西部柘溪库区资江上游沿岸,地处全国特殊贫困地区武陵山区,由1995年撤区并乡时的马路镇、马路乡、岳溪乡、湖南坡乡和2005年撤乡并镇时的苍场乡“四乡一镇”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480平方公里,新一轮行政村合并后下辖25个村、1个社区,共487个村民小组(居委会),现有11 977户45 144人,是革命老镇、茶叶重镇、库区移民大镇和山洪自然灾害多发乡镇。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 818户6 534人。2014年脱贫257户1 042人,2015年脱贫204户770人,2016年脱贫273户1 047人,三年来共减贫2 859人,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 675人。

聚焦“六个一批”

深化精准扶贫举措

自中央、省、市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马路镇党委、政府认真领会扶贫工作精神,按照精准扶贫“六个一批”总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工作举措为:

一是汇聚社会力量,驻村帮扶精准扶贫。协调全县力量,将各级各部门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选派到驻村帮扶工作第一线,进一步加大驻村帮扶贫困村的扶贫攻坚力度。2015年,马路镇确定整体推进村(2015年~2019年)8个,4个村被确定为2015年~2017年度整体推进村,各驻村帮扶队分别从组织领导、项目规划、工作方案、结对帮扶、基础工作、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方面落实扶贫政策。渣洋村为市委组织部扶贫联系点,其余为县级联系点,各村都编制了项目规划,已经实施推进。另外4个村为下一轮整体推进村,其中已经有2个村被纳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实施整体推进试点村,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目前,国家开发银行项目编制规划完成,已经进入项目施工阶段。

二是变“输血”为造血,强力推进产业扶贫。茶产业是我镇的传统优势产业,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通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培育壮大茶企业,大力发展茶园面积,鼓励带动贫困农户发展茶园及从事关联产业。2016年市委组织部牵头的工作组扶持渣洋村新建茶园面积200余亩,湖南坡茶业、八角茶业、六步溪茶业、云上茶业、千秋茶业、碧丹茶业帮助渣洋村、洞山村、管坪村、碧丹村等贫困农户,免费发放茶苗,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租用贫困户山林开垦茶园。采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7万元对重点产茶企业、合作社共开发茶园1 070亩。企业通过提供优质茶苗,按照每年市场标准收购,解决了贫困户的生产销售问题,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问题的帮扶方式让贫困户长期受益,从而真正实现了贫困户的精准脱贫。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旅游扶贫。马路镇旅游资源丰富,安化云台山已建成为知名的茶旅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由此带来的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带动了更多的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我镇正积极探索旅游扶贫的新思路、新亮点,其中马路溪村成功申报为省级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渣洋村、六步村地处六步国家自然保护区,可以发展漂流、观光茶园、原始森林生态旅游,马辔市村等库区涉水村,可以发展水上旅游项目。坐落在云台山上的云上茶业公司已成功带动该村43户166名贫困人口脱贫,取得典型示范效应。

四是实施雨露计划,倾力助推智慧扶贫。2015年,我有47名贫困学生受到扶贫助学工程资助。2016年度,有130名贫困学生向国家雨露计划网申请了资助。雨露计划是落实助学就业的专项扶贫工作,也是“六个一批”的重要内容,今后将进一步发动宣传,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进行“雨露计划”,接受国家资助。同时加大对贫困农户“两后生”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五是稳步推进危房改造和异地搬迁,逐步实现安居工程。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支持确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危房改造和分批分期搬迁。2016年我镇完成了54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危房改造,切实解决住房安全问题。2017年申报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266户1 059人,我镇将进一步做好规划,严格落实上级关于易地搬迁的政策,有效解决因生存环境造成贫困、制约发展的问题。

六是推广农村金融扶贫,着力破解贷款难题。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全面铺开小额信贷,落实有效的贫困农户小额信贷措施,切实解决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资金困难。马路农商银行、苍场农商行在各村挂牌成立了农村金融服务站,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实行了信用评级,对授信贫困户都进行了张榜公示,2016年共发放金融产业扶贫小额信贷资金750万元,帮助他们用于发展种养殖等产业,大大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缺乏资金的问题。

七是深入落实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对象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2016年共发放城镇、农村低保资金1 136 209.2万元,供养五保户338人、特困人员450人。全年实现脱贫1 262人。

精准扶贫工作给马路镇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是各类精准扶贫政策的出台和精准落实,给马路镇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就是我们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最大的机遇和动力。随着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持续推进,国家和省、市、县对精准扶贫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出台了很多含金量极高的多领域、多门类精准扶贫政策。马路镇作为典型库区贫困大镇,正迎来利好叠加、大有作为的“时间窗口”,多项扶贫利好政策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同时,国家计划在“十三五”即到2020年,培育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马路镇已进入项目的笼子,城镇升级指日可待。特别是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异地搬迁、危房改造以及社会保障兜底等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精准扶贫政策,既给全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带来了福音,更极大地带动了全镇产业发展、旅游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机遇喜人。

二是日趋浓厚的社会帮扶氛围,吸引优势资源不断汇聚。政府搭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扶贫网络平台,全社会重视扶贫参与扶贫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中远海运集团选派优秀干部任严家庄村第一书记实行驻村帮扶,益阳市委组织部对口帮扶六步溪村实施整村推进,安化县委组织部对口帮扶云台山村,全镇8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了与县直部门结对帮扶,全镇所有党员干部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包扶的贫困户。镇属一批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积极投身“村企共建”,一批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报家乡,成为扶贫济困的爱心人士。还有一大批立足本地发展壮大的能人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扶贫开发中同样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这种浓厚的社会扶贫氛围正是全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肥厚的土壤。这些优势资源将成为助推马路镇今后发展的强力引擎。

三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催生了贫困对象强烈的自主脱贫愿望。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的生活最终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主观能动性,坚决“扶志”精准“扶智”,扶贫举措才更有威力,扶贫成效才更加持久。马路镇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脱贫致富的梦,脱贫的愿望十分强烈,这种愿望就是扶贫工作主体对象的一种强烈的内生动力,也是扶贫工作的希望所在。几年来全镇深入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以及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成效,让贫困户看到了希望,他们从以前的“要我脱贫”到现在豪壮地喊出了“我要脱贫”的响亮口号,脱贫的动力和信心进一步增强,正是这种内生的动力被激发出来,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才会取得更好的实效。

四是通过深化“大扶贫”理念,带动全镇发展思路日渐清晰。这几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坚持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大力发展茶产业、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等,充分发挥了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同时,坚持“旅游带扶贫”路子,进一步抢抓精准扶贫政策机遇,特别是立足将马路镇作为安化县旅游特色景观集镇进行定位打造的契机,科学定位,倾力发展集镇建设。以扶贫为龙头,以“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生态立镇、旅游活镇”的发展思路日渐清晰。

精准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变化

一是全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全年农村公路日常养护里程达257公里,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村广播、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传播难”;规范了镇卫生院管理,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完成惠及全镇5个村2 900人的农村饮水提质改造工程,解决了“饮水难”。“信息惠民、宽带乡村”及太阳能新型能源建设逐步在各村得到推广。借助精准扶贫这一重大机遇,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是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凸显。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全镇茶产业、旅游业、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2016年,全镇茶业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11家,跻身全县工业强镇行列。特色产业方面,2016年新建茶园基地3 000余亩,全镇茶园面积突破3万亩,并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茶产业新模式;以当地竹笋、蕨菜等为原材料的山山食品有限公司全年销售总额突破1 500万元;以玉竹、厚朴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 200多亩。茶旅一体化进入快车道:成立了云台4A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云台山旅游资源进行统筹开发与保护;总投资约880万元的云台山英雄公园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实现了开园迎客。3A景区龙泉洞带动经济效益明显,全年共接待来自益阳、长沙、常德等地区的游客达4万余人,创造效益400余万元。

三是“美丽乡村”逐渐形成。汇集茶旅一体化优势,持续推进云台山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树立“农村城镇化”“田园公园化”的理念,打造了六步溪部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与此同时,通过着力引导村民规范建房,做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开展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抓好水面垃圾清运和河道保洁,做好乡村公路、屋前房后、公共区域的清洁美化等措施,全镇“美丽乡村”逐渐形成。

第3篇:精准扶贫范文

扶贫攻坚战的艰难,不仅在于人口数量的庞大和时间之紧迫,更大的难题在于,这7000多万贫困人口属于绝对贫困、最难摆脱贫困的群体。他们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

在此之前,中国有三次大规模的扶贫行动,使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减少了7.9亿,扶贫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以“输血”为特征的扶贫工作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导致资金浪费,扶持政策偏离目标。

而这一次扶贫攻规划不同于前三次,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减贫边际效应不断下降,增收难度大。

正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所说:以前出台一个政策、一项措施,一下能解决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脱贫,现在出台政策就没有这么大的边际效益。“贫困人口越集中,扶贫的难度越大。”

因此,中央调整扶贫思路,转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意味着扶贫工作要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但这个药方怎么开?

扶贫是一项综合性非常高的系统工程,光靠政府是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如何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参与其中,成为这场战役能否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环节。

民企助力“精准扶贫”

扶贫如何精准?怎样才能变“输血”为“造血”?这一直是扶贫工作的难题。

以往扶贫工作大多是政府唱主角,现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政府仍然要发挥核心主导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搭建精准扶贫平台,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带动贫困地区脱贫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一战略思路,得到上上下下的普遍认可。

今年两会之前,刘永富指出,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民营企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要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争当脱贫攻坚的贡献者、精准扶贫的实践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早在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意见》强调,大力倡导民营企业扶贫,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2015年10月,全国工商联举行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河北、辽宁、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六省区的26家民营企业和贫困村分别签署了结对帮扶协议,为其他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示范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民企参与精准扶贫”成为代表委员高度关切的重点议题。多位知名民营企业家都表示要积极参与精准扶贫。

“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有责任参与到国家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去。”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带来一份提案,建议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产业导入作用。

郭广昌认为,民营企业可调动其产业积累,因地制宜导入产业,并将产业打造成带动当地脱贫致富的龙头,不仅解决了当地就业创收问题,更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他说,这是一种可以扶到“点子上”和“根子上”的扶贫方式。

作为一名深耕内地市场20多年香港企业家,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惠森对于内地的扶贫方略,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他说:“打好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企业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企业扶贫不应仅仅局限于捐钱捐物,更应当结合自身的经营战略、人才和管理经验,进行产业扶贫,方能做到精准有效。”

“精准扶贫,企业大有作为。”李惠森表示,捐钱捐物等公益行为,从影响力来看,既有限也难以持续,企业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实际上,多年积累的经营经验、专业的人才资源等,这些才是企业之于“精准扶贫”的价值所在――通过精准的调研和规划,将扶贫项目与企业的经营战略挂钩,以企业经验带动当地改善落后的产业结构,帮助贫困地区寻找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获取致富的技能和动力。

产业扶贫是核心

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产业是核心,市场是关键”,在产业带动的过程中,一些颇具实力的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市场化、规模化扶贫的有益经验。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孙小兰认为,一些贫困地区一直以来靠传统农业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人群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孙小兰说,国内多年的扶贫经验验证了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这几年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作为重点在推进,而且成绩比较突出,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

根据“产业扶贫”的思路,李惠森在5年前进行了一项十分创新的尝试。无限极联合中草药供应商,在企业、中草药供应商和种植农户间建立起“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凭借企业的经验和资源,为农户传授种植技巧、提供收货渠道,既保证了企业产品原材料的品质产量,同时也改变了以往散户种植的模式、带动当地形成了规模化的中草药种植,更为农户带来了稳定、优厚的种植收入。李惠森介绍,“通过我们的带动,当地农户增产增收达到25%-35%,并且实现3500户种植农户当地就业。”

李惠森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产业扶贫”的可行性,以及蕴藏的巨大潜力。

对于经济发展的敏感嗅觉和分析,也是企业的优势所在。李惠森认为,处于产业转型期的中国,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愈加凸显。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人才的转型升级,职业人才将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早在3年前,无限极就已推出“思利及人助学圆梦”项目,将目光聚焦于长期被忽视的职业教育领域,帮助15-18岁的贫困青少年学习社会急需的职业技能。对此,李惠森解释道:“助学圆梦项目的初衷非常实际,我们希望公益投入能够精准到点,所以我们选择了贫困家庭的青壮年群体,以实现‘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致富’的目的。”

“在未来的扶贫工作中,企业能够发挥的影响是巨大的。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发掘自身蕴藏的优势,为精准扶贫提供创新性的尝试和支持,这才是我们的真正价值所在。”李惠森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建文说:“实际操作中,精准扶贫光给钱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有致富的产业。”

胡建文认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可以干四件事:一是产业扶贫,包销农产品;二是就业扶贫,精准安排就业;三是慈善扶贫,捐钱捐物四是精神扶贫,传导企业家精神。

“产业扶贫,还可探索以土地经营权确权入股开展资产收益扶贫,以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确权入股开展资产收益扶贫。”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说,资产收益扶贫以产业为平台,将自然资源、农户自有资源以及各类扶贫资金资产化,由经济实体以市场化的方式经营,并将收益落实到每个贫困农户,从而达到持久脱贫的目标,可为我国实现脱贫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对于我国贫困地区来说发展的方式有很多,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有哪些模式可以借鉴?

“电商扶贫”成典范

近年,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主推的电子商务,正在成为精准扶贫的新典范。从扶贫角度看,对贫困地区而言,电商还缩短了边缘地区与成熟市场的距离,对贫困地区产业升级换代还有着催化作用。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认为,农村存在的问题多集中在交通、物流、网络覆盖及质量标准不够完善等方面,这需要大型企业的积极帮扶和政府的全力支持。曲天军说,中国将着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将其纳入扶贫开发体系。“我国电商扶贫的主要力量还是大型企业和政府。”

对于电商扶贫,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已经取得了较有成效的经验。

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甘肃省陇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获得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这是“电商扶贫”模式首次上榜。

陇南是甘肃乃至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虽然生物资源丰富,核桃、花椒、油橄榄等农产品类型多样、品质优良,但由于种植分布零散和交通不便等因素,长期以来,优质农产品“卖出难”问题突出,当地群众守着富庶的物产却难以转化为实际收入,“富庶的贫困”严重制约当地脱贫步伐。

自2013年7月开始,甘肃陇南便开始发展电子商务。随后陇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实现集中突破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2015年1月,国务院扶贫办将陇南市列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当5月,陇南市正式启动电商扶贫试点工作。

目前,陇南市扶贫办已经在陇南9县区普遍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扶贫综合服务中心,在450个贫困村创建了一批电商扶贫示范网店。截至2015年8月,陇南全市网店达到6837个,网店销售总额8.9亿元。通过开展电商扶贫,贫困人口纯收入人均增加240元以上。

在曲天军看来,电商不仅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领域,从我国扶贫工作来看,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将电商扶贫发展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企业层面,电商扶贫也被大型企业所看好,因为这不仅是扶贫,更是难得的商机,是双赢的结果。

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京东集团签署《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三大模式。同时,京东还将通过金融扶贫、农资扶贫、公益扶贫等手段全面支持国家扶贫计划。

两个月后,京东集团与贵州省扶贫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丹寨电商扶贫项目。京东集团在丹寨电商扶贫主要有几大方向:一是京东将联合地方政府和本地企业建立地级市和县级地方特色馆,向互联网输出贵州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二是京东将在贵州地区开展医药、生鲜流通、众包物流等领域的先行尝试。另外,京东集团将向贵州农村地区提供工业消费品及售后服务、农资产品及农资配套服务,以及京农贷、乡村白条等金融产品,并结合政府涉农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做创新型金融产品的研发。

截至目前,京东集团已经在贵州建立了40多家京东帮服务店,开设约16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乡村推广员约2000多名,依托平台资源向贵州农村地区提供优质工业消费品及售后服务、农资产品及农资配套服务以及综合性金融服务,并结合政府涉农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研究帮助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方法,推进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生态圈建设。

曲天军表示:“‘互联网+’是中国扶贫开发应有之义。电商扶贫的思路是建立贫困地区资源独特的产品与外界买家的沟通,扩大外界的积极消费,从而拉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治沙脱贫”的亿利范本

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联组会时,听取了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关于“库布其治沙脱贫模式”的汇报:亿利资源通过对1万多平方公里沙漠的治理,库布其形成了千亿规模的沙漠绿洲经济产业带,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生意并举、民生与市场共赢”的精准扶贫新路。

王文彪介绍,荒漠化贫困是脱贫攻坚更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目前,我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有近1/3生活在荒漠化地区,南疆33万平方公里沙漠对应着300多万贫困人口。

荒漠化贫困地区往往与边疆和民族地区高度重叠,各种矛盾复杂交织。有一句民谣,王文彪至今记忆犹新:“人无粮食畜无草,取暖做饭没柴烧。”因此,治贫必先治沙。

过去的28年,王文彪一直在治沙脱贫领域探寻着。在他的带领下,亿利资源集团研发了100多项生态种植与产业技术,培育了1000多个耐寒、耐旱、耐盐碱生态种子,研发了土地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内蒙古等地治理沙漠1万多平方公里,形成千亿规模的沙漠绿洲经济产业,并成功探索出一套沙漠里的“精准脱贫”模式――“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

通过治沙扶贫,沙漠地区实现了生态有改善、群众有收入、投资有回报,在大漠中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生意、扶贫与发展”互促共赢的新路子。王文彪举例说,甘草是治沙植物,也是中药材,亿利通过发展中药健康产业带动群众大种甘草,被老乡称作“甜蜜事业”。再比如,沙漠非常适宜发展光伏与光热产业,理论上1年1平方公里沙漠可产生万度电。板上发电、板下种草、中间养羊,企业靠发电收益,农牧民靠土地租赁、种草、养羊脱贫致富。为了发展沙漠光热,亿利在欧洲购并了全球最先进的光热核心技术。

扶贫之道,关键在精准,最终看成效。经过年努力,库布其10多万沙区群众人均收入由1988年的392元增加到14000多元。亿利资源的治沙扶贫模式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亿利资源的“精准扶贫”,已不只是体现为精准选择扶持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等具体事项,更体现为精准编织特色产业链、精准打造创富模式、精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更高远的扶贫脱贫目标。

王文彪表示,亿利资源集团将积极参加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5年内通过投资沙漠生态产业,再绿化沙漠1万平方公里,带动万农牧民脱贫。

对于治沙如何与扶贫工作机结合,王文彪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治沙扶贫特殊政策”:一是延长沙漠土地承包或出让期限至70年以上;二是设立治沙扶贫专项绿色信贷或绿色债券,建议期限不低于年,政府贴息或利率不高于2%;三是把沙漠新能源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治沙扶贫新亮点,打通沙漠地区电力外输通道,将光伏与光热指标重点向治沙扶贫倾斜。

另外,王文彪提出沙漠治理应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他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大多面临严重的荒漠化问题,他们对开展荒漠化治理国际合作的意愿十分强烈。亿利资源的“库布其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认可,非洲、中东、中亚等一些国家纷纷邀请亿利资源帮助他们治理沙漠。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写合国决议,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重要平台。

对此,王文彪建议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建立生态修复合作机制,提供沙漠治理技术援助,以绿色生态合作助推“一带一路”战略。

“企业包县”的万达模式

“投入10亿元,重点产业扶贫,5年人均收入翻番。”这是中国知名民营企业万达集团和国务院扶贫办、贵州省扶贫办、贵州省丹寨县签订的一份扶贫协议的主要内容。

丹寨位于中国西南省份贵州东南部,人口17.2万,有苗族、水族、布依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2736元。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为了提高扶贫精准性,变捐款捐物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万达集团选择丹寨多数农民从事的土猪养殖和硒锌茶叶种植两个行业,投资深加工企业:一是建设总规模万头的土猪养殖厂和屠宰加工厂,每户农民入股,收益归农民;二是建设一个万吨规模的茶叶加工厂,对农户种植的硒锌茶叶订单收购,提高农民收益。

王健林说,万达丹寨扶贫模式注重发挥企业自身渠道优势,成立专门销售公司,把在丹寨深加工的农产品销往全国,从而形成农民种养、企业加工、全国销售的良性循环。

另外,万达集团承诺每年将从丹寨招聘一万名农民工,到万达战略合作伙伴旗下施工企业务工,通过务工实现脱贫。

根据协议,万达集团还将联合贵州以及黔东南州所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招生300-500名丹寨籍学生入学,毕业后择优录取到万达就业。

万达集团介绍,此次万达教育和产业扶贫项目将惠及全县3万户农民,覆盖全县所有贫困人口,真正实现扶贫普惠制。

对于万达集团的扶贫动作,刘永富评价说,国家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扶贫。万达集团帮助一个县整体扶贫的做法是中国扶贫模式的创新之举。

王健林表示,此次万达集团确定丹寨的扶贫模式是“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创新模式,既不是简单捐款,也不是单纯投资建厂,而是注重长期与短期结合、产业与教育结合、提高人均收入与整体脱贫相结合。

“这次扶贫重点不是投入多少钱,而是要创新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扶贫新模式。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探索,为全国企业开展扶贫工作提供示范案例,唤起全国更多的大型企业开展扶贫。”王健林说。

“结对帮扶”的恒大样板

毕节市大方县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从1985年毕节设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至今已有31年,可是难度之大,成效之慢。

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恒大集团做出了结对帮扶大方的决定――计划3年投资30亿元,整体帮扶大方县389个村,立志实现大方整县脱贫。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性帮扶”等问题,在精心调研策划基础上,恒大启动了帮扶大方的扶贫模式:计划3年内投入扶贫资金30亿元,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和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自去年恒大与大方县签订精准脱贫协议,首批亿元扶贫资金已捐赠到位、已设立10亿元产业扶贫专项贷款担保基金、已举办四期共4000人的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培训、已为大方县14140名特困群众购买商业保险、春节前夕向大方县5.8万户贫困户发放1160万元过节费、“一助一”结对帮扶了名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生活困境儿童和孤儿等。

依托互助合作社实施产业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点工作之一。恒大产业扶贫的合作社组建中,强调贫困农户的主体地位,其入股占比必须达到85%,而非贫困户,包括种养殖大户、农技人员、村两委等也可以入股,但不能超过15%。这种模式强调增强贫困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他们的话语权,还能保持股权清晰,产权明确,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发展积极性。

已经开工的养殖、蔬菜、中草药、经果林、食用菌等200个农牧业产业化基地总投资达3亿元,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据了解,这也是恒大根据大方县当地的贫困状况、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来的扶贫措施。

针对能够就地进行生产扶持的贫困群体,恒大计划投入12亿元,其中包括1亿元的产业发展担保基金,以撬动银行贷款。

除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也是恒大帮大方的重点之一。大方县移民搬迁组工作人员介绍:“县城里建一个异地搬迁安置区,即奢香古镇,村里建个安置区。我们将在175个贫困村里选愿意搬迁的户贫困户,至今已有700多户有意愿搬迁,个村安置点的产业也定了,哪个点发展中药材,哪个点发展乡村旅游,全部都定下来了。”

“扶贫要扶志,扶贫先扶智。”恒大集团计划年吸纳3万大方人到恒大物业、园林、酒店等下属企业和战略合作企业就业,让一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摘帽。救穷不救懒,扶勤不扶懒。恒大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增强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让30亿元扶贫资金带来不止30亿元的效果。

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恒大和大方县政府也出台了专门针对他们实施生活保障的扶贫措施:恒大出资3亿元,新建1所慈善医院、1处敬老院、处儿童福利院,为特困群体每人购买一份商业保险……

此外,恒大集团还组织8.6万多名员工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儿“一助一”结对帮扶。恒大表示,结对后会通过多种形式关爱这些儿童,不仅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经济上的帮助,还会尽可能地常去看他们。

恒大集团抓准扶贫对象、扶贫目标、明确扶贫任务、做到扶贫措施和扶贫责任的精准。“恒大模式”的出现积极推动扶贫工作方式由过去的“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确保扶贫资源真正落到贫困户。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使精准帮扶真正落到实处。

业内人士表示,恒大结对帮扶毕节大方县的“造血”与“输血”并举的模式真正做到了精准扶贫,树立了企业扶贫的样板典范。

建立民企扶贫长效机制

在此之前,很多民营企业早已参与到扶贫事业当中。比如,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出现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中,不少龙头企业就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功不可没。

但是也要看到,民营企业扶贫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不能正确对待扶贫与被扶贫的关系,认为民营企业扶贫就应该给钱、给物。

当然,也有个别民营企业甚至以扶贫为名,行牟利之实,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是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让扶贫的效果大打折扣。这需要严格规范和监管。但总体而言,更要形成激励民企参与扶贫工作的氛围和政策环境。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认为,国家应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的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调动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刘永好建议,国家应结合相关企业对扶贫工作的贡献大小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推动地方财政成立扶贫引导基金、协调相关政策性银行为民营企业的扶贫工作提供低息贷款支持,以及推动建立产业扶贫风险保障体系等,完善相应管理办法,建立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以此带动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确保扶贫效果。

第4篇:精准扶贫范文

一、总体思路

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和第一民生工程,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全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坚持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确保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销号”,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地区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二、目标任务

按照提前全省三年、提前两年的要求,确保2016年实现全处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的目标(办事处精准脱贫计划一览表附后)。全处共两个贫困村(坳口村、白龙村),贫困人口1581人。2015年,360人脱贫;2016年,两个贫困村“出列”,1581人脱贫。所有贫困户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即建立档案卡的扶贫户通过扶贫开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的目标。

三、政策措施

(一)产业扶贫带动。因村、因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社会资本帮助发展特色产业。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至少组建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消除产业空白村组户。按照“龙头带动、一村一品”的思路,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发展,重点支持发展柑橘、蔬菜、畜牧、水产、花卉苗木、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产业。

(二)基础设施提升。通过整合资金、向上争取、指标倾斜和农民筹资筹劳,重点解决贫困群众出行、用水、用电三大难题。到2016年,在路基改造达标基础上,实现组组通砂石路,常住人口1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和群聚地全部实现道路硬化,实现村村通客车、村村通快递。深入实施“安全饮水惠农家”行动,继续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延伸,全面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统筹解决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生产灌溉用水。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加大贫困地区配电网建设力度,实现生产生活用电户户通。

(三)住房改善安居。结合新农村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危房改造、以工代赈、因灾倒房等项目资金,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步伐。提高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争取专项资金,对整栋危房(D级)全部拆除重建,对局部危险(C级)的破旧土坯房实施结构加固。出台补助贫困家庭生活必需品的具体政策,在农村集镇设立“阳光超市”,整合慈善资金和社会资金,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捐资捐赠,为贫困家庭配齐“件”(餐桌、木椅、床、棉被、衣柜、电视机、电扇、电饭煲),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四)保障救助兜底。建立低保标准、五保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实行动态条件下应保尽保,逐步实现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继续实施“情暖特殊苦难群众行”活动,实施常规救助政策之后,对生活上仍然存在各种困难的特殊困难群众实施“保上加保”,实现“有饭吃,有衣穿、有床睡、有电用、有安全水喝、有安全房住、有法定监护人”的基本目标。继续实施农村福利院“星光工程”,完善集中供养设施。多种渠道筹资设立大病关爱基金,提高贫困户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标准,遏制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五)教育培训扶智。制定贫困户子女教育优惠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行贫困户子女学费全免,基本生活费全免,落实普通高中和中职国家助学金及困难大学生扶助政策。进一步完善贫困户学生救助体系,确保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创业。整合“希望工程”、“金秋助学”、“金凤工程”等资源,支持民营企业设立助学基金会,资助贫困户大学生缴纳瘦脸学费。整合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力量,完善农技服务入户制度,加大对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和转移培训力度,教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产业技能农民工,让每个有劳动力的困难家庭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能。

四、时间安排

全处扶贫攻坚行动从2015年8月中旬开始,至2016年底结束,分3个阶段开展。

(一)宣传发动(8月中旬至9月上旬)

8月中旬,安排部署,召开动员会议。9月上旬,完成入户精准识别。

(二)精准脱贫(9月中旬至2016年底)

在精准识别贫困户基础上,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脱贫工作,认真制定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贫困人口销号规划,分步实施,确保全处按期整体脱贫。

(三)检查验收(2017年1月上旬)

迎接省、市、市检查考核、验收。

五、组织保障

(一)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村支部、村民委员会主体责任,建立处、村两级领导责任制。成立全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部署全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各项工作。确保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相关处直部门、各村要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制定配套方案。由相关处直责任部门制定特色产业扶贫、生态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危房改造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教育扶贫、低保五保救助及养老扶贫、培训与就业保障扶贫、文化事业扶贫、网格化管理扶贫等十二个配套实施方案。

(三)组建工作队伍。由市、处两级领导连带村、包户的工作机制。按照整合资源、强弱搭配的原则,从党政机关组建12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对明年“出列”的两个贫困村,由市选派一名第一书记帮助工作,并协调安排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贫困村。

(四)强化投入保障。坚持以对上争取为基础,以本级财政投入为重点,以社会资金为辅助,以村自筹为补充,积极整合资金,加大扶贫投入。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作用。大力引导社会扶贫,动员全社会通过捐资捐物扶项目等方式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五)培优基层组织。加大从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乡土能人、复退军人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干部的力度,发挥村组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作用。深化农村集体股份合作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贫困造血功能。

(六)严肃考核问责。建立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有考核的考核问责机制,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2016年进行考核总结评比表彰的推进工作机制,确保全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第5篇:精准扶贫范文

县检察院坚持把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作为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抓手,真心为民,真情帮扶,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好事,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帮助拔穷根、摘穷帽,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该院首先以定任务的形式,每名干警都按照要求结对困难群众,并且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还选派1名干警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在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详细调查了解每户困难群众的实际,定期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群众困难和需求,找准服务群众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在进行精准摸底的同时,根据每户情况的不同特点和原因,对相关困难进行梳理汇总,建立健全干警走访民情笔记和帮扶台账制度,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和措施,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建立帮扶台账的基础上,干警通过本院和借助其他部门的力量,积极帮助群众解决低保申请、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体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该院还完善需求首问负责制、限期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监督检查考核力度,对精准扶贫建立考核机制,完善奖惩措施,倒逼干警一抓到底、善始善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让这项工作不走形式,不落空,让干警在这样的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增强群众观念。

截至目前,该院针对结对帮扶的79户困难群众,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接通自来水、提供就业机会等困难95件。

第6篇:精准扶贫范文

2013年11月3日国家主席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贫攻坚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的贫困地区,不同的贫困人口,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扶贫方式。而其中的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有效的脱贫方式,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旅游发展实践中提出的。现在恰逢国家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探讨精准旅游扶贫对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准旅游扶贫的概念

旅游扶贫是指在具有发展旅游业潜力的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使贫困地区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经济收入显著增加,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精准扶贫的实质就是要“真扶贫,扶真贫”。而旅游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主力军。然而很多人认为旅游和扶贫是不相关的,二者是没有联系的,所以,长期以来,旅游对于扶贫的意义是被忽视的,有些地方甚至不把它作为实现脱贫的一种方式。因此,现实在呼吁我们,应该了解旅游对于扶贫的意义,真正把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旅游对于脱贫的促进作用。

旅游扶贫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支持和引导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本地旅游产业发展,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增加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机会,真正享受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由于发展滞后,交通条件落后,很多地区仍然保留了许多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景观,贫困区域与旅游资源富集区在空间分布上形成叠加,这为贫困地区通过旅游开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可能。而随着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贫困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也能逐步实现,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精准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难点

(一)精准识别中存在的难点

旅游扶贫不同于其他一般方式的的扶贫,而是一种“造血式”的扶贫,而不是一般的“输血式”的扶贫。所谓“造血式”扶贫,是让农户自己有能力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而这种“造血式”扶贫,不仅要识别扶贫目标人群,而且还要识别“造血”的功能。就是不仅要对扶贫对象进行识别,还要对扶贫的项目进行识别。

1、旅游扶贫对象的识别。“贫困识别”是研究贫困的首要问题。贫困人口是旅游扶贫的目标人群。对精准旅游扶贫对象的识别需要以下两个步骤。第一,要将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区分开来;第二,要将可以通过旅游扶贫的人口和不可以通过旅游扶贫的人口区分开来。旅游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是具备劳动能力,而且愿意参与进来的。但是在有的地区,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交通条件差、缺少资金技术、劳动者素质不高等,这样就造成了贫困人口的脱贫困难和旅游资源的浪费。

2、旅游扶贫项目识别。有的贫困地区虽然具备了旅游开发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扶贫旅游开发就能顺利实现,还必须提出现实可行的旅游扶贫开发项目。旅游开发项目是连接贫困人口与旅游发展的桥梁,旅游扶贫项目识别是否正确,一方面会决定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及市场效益的大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以及收益的大小。旅游扶贫突出的特点是市场机制,优势也是市场机制。

(二)精准帮扶中存在的难点

旅游扶贫精准帮扶就是在有效识别旅游扶贫条件、项目及目标人群的基础上,深入的分析旅游扶贫目标对象,并根据其特点和需要,确定帮扶内容,制定帮扶措施,以改善旅游扶贫开发条件,从而实现精准旅游扶贫的目标。旅游扶贫精准帮扶是实施精准旅游扶贫的关键。

通过对于有关地区的扶贫机制的调研,发现扶贫资金的投入上,只有一部分真正的用于扶贫方面。这就表明识别出来的的贫困户仍然被排斥在精准扶贫之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排斥。由于不同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贫困特点、致贫原因等条件的不同,在帮扶时应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帮扶。但是在实际帮扶中,没有考虑到贫困户的实际需求,而是提供一些资金和给与一些生活用品等物质性的帮扶,没有考虑到农户需要的是可持续性的、可以创收性的帮扶。

2、市场排斥。在很多的帮扶过程中,很多帮扶措施是注重生产,而轻视了市场的需求。通过调研表明,很多帮扶人不了解市场的需求,只是一味强调要增长增收,没有真正帮助农户了解市场上需要什么,生产出来什么产品能供不应求。

(三)精准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从目前我国的精准旅游扶贫的管理机制上来看,没有建立一个专门完善的管理机构来负责,而是由其他有关部门来分担管理,这就会造成工作的重复性和不规范性,给精准旅游扶贫工作带来了困难。

三、精准旅游扶贫的实现与路径

(一)精准识别旅游项目资源

精准旅游扶贫需要建立在贫困地区的资源的基础上,这些资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资源和旅游资源。资源是实现精准旅游扶贫的前提条件,是贫困地区实现旅游扶贫的必要因素。缺少了旅游资源,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就无从谈起,但是,并不是一个地区具备了资源,就一定能实现旅游扶贫。所以,在实施精准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优越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因地制宜制定完善的计划,通过实地调研提出现实可行的旅游项目,加快和完善旅游资源的市场化,延伸产业链条,引进外资,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让贫困地区的居民参与进来,为实现旅游脱贫打下基础。

(二)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帮扶机制

在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时,应该深入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认真细致的制定帮扶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措施相结合,扶贫措施要与贫困状况相结合,不能脱离现实情况。而且要根据每个贫困户的不同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充分发挥每个贫困户在旅游项目中的优势,不能一概而论,使其每个贫困户都能积极参与到旅游扶贫中来。不仅如此,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抽出专项资金来对当地贫困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接待外来游客时能让游客感到舒适愉快,从而加快脱贫的脚步。

(三)完善旅游精准扶贫的管理机制建设

要想实现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化,首先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来,是旅游扶贫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从而来规范旅游扶贫中的行为,防止违法行为的出现;其次,需要建立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监督小组,这个小组应该由多个部门组成,从而能协调各个部门在旅游精准扶贫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

四、结论

第7篇:精准扶贫范文

【关键词】精准扶贫 地方立法 创新 地方法制

【中图分类号】D927 【文献标识码】A

贫困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努力消除贫困更是各国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2000年9月,联合国召开全体成员国会议,189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庄严承诺:“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十亿多男女老少同胞摆脱目前凄苦可怜和毫无尊严的极端贫困状况”。①如何实现承诺考验着各级政府和学者的智慧。总结我国几十年的扶贫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扶贫措施,实现扶贫目标的最佳路径应包括以下方面:

依法扶贫,长久发力

贫困意味着缺少和获得困难,它指一个人及其家庭不能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基本条件的状况。贫困群体的产生,既有个人获取资源能力缺失的原因,也有社会分配制度不完善,导致他们获取资源的机会被剥夺、被忽视或者被挤占的因素。资源的有限性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客观现实,通过人为的平衡机制,使得资源获得缺失的人群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条件,这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之所在,给予贫困群体更加公平的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必要资源,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应有的良知。法律所固有的明确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特点,促使各国普遍选择立法的路径,从制度上保障贫困人群获取必要资源和发展机会的条件。

有关消除贫困的立法,各国各有建树,如英国颁布的《工业分部法》,美国颁布的《地区再开发法》,德国制定的《联邦改善区域结构共同任务法》,日本制定的《北海道开发法》等。这些法律的实施,对于增加贫困地区的发展机会无疑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在我国关于扶贫工作的政策引领和制度建设的探索从未懈怠。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各级政府扶贫领导小组相继设立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中国政府在制度构建、组织保障以及发展规划三个方面逐步展开扶贫攻坚战。②为世界消除贫困之使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提供了典范。但是,由于专门立法的缺失,各地扶贫工作也出现一些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追求政绩的面子工程、频繁调整工作思路的半截子工程、挤占扶贫资金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情形导致了扶贫资源浪费,客观上加剧了扶贫资源的紧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最佳路径就是制定专门的扶贫法。

伴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推进,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扶贫开发纲要的专门立法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目前,黑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陕西省、重庆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十几个省区先后制定了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村扶贫条例草案也在公开征求意见。

我们认为,通过产业分布、财政平衡方法,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助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是需要从国家层面立法解决的重大战略。而各省区扶贫条例,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规范扶贫活动、增强扶贫实效方面进行了更多的探索。表现在:第一,规范扶贫对象的确定程序。第二,明确规定地方财政安排扶贫资金的比例。第三,建立扶贫项目责任制、合同管理制、质量和安全保证制、公开公示制、绩效评估和检查验收制等,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第四,鼓励科技扶贫。从实施效果看,我国现有的地方扶贫立法,主要宗旨在于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而且地方扶贫立法在扶贫目标的准确度、扶贫标准的明确性、扶贫措施的针对性方面更具优势,对于规范地方政府扶贫工作,落实扶贫任务,保证政府扶贫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调动各部门扶贫力量持久发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毫无疑问,科学的制度安排,能够保证扶贫事业稳定、长久地发展。

实现精准扶贫需要综合立法,组合发力

实现精准扶贫首先要求扶贫对象应当瞄准所有的贫困人群,不应有所遗漏。作为面向未来的地方扶贫立法,是照搬现有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的内容,将扶贫对象锁定农村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还是基于城乡统筹,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扶贫条例”,有所创新?这个问题值得重新考量。赞成第一种模式的理由是,第一,我国贫困人口大多数依然集中在农村。第二,扶贫只能针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因病、因残和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城乡贫困人员应当由社会保障法解决。第三,发展是硬道理,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是消除贫困的根本出路。

不可否认,上述理由都是应当肯定的。但是,从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别的角度思考,制定综合性的“扶贫条例”,更符合未来社会治理的大趋势。理由有四:

第一,新中国的扶贫活动走过了三十多年,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贫困人口的现状,一是现阶段的贫困人员分布更加分散,且多数分布在生态脆弱、产业开发成本偏高的山区,产业开发的成本和难度增大。二是不论城镇,还是农村,导致贫困的原因越加趋同,需要解决的是大病看不起、养老有困难、无力支付非义务教育经费、就业困难。与此相应地扶贫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开发式扶贫向综合保障型扶贫转变。综合扶贫是以社会保障托住底,以扶贫开发为重要方式、以社会扶贫为重要补充,是集社会政策、行业扶贫、区域政策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格局,是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的扶贫机制。在综合扶贫格局中,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成为保障贫困人口平等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工程。狭义的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广义的社会保障除了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还包括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制度。但不论范围如何,社会性是其本质的特征,社会性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不分性别、民族、城乡、地区、职业、工作单位的所有制属性,个人身份以及用工形式等,一律是社会保障的对象,都有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③无论当前还是未来,平等与公平是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制定涵盖所有贫困人员的“扶贫条例”,适应未来扶贫模式发展的趋势,更符合中国未来社会政策的改革方向。

第二,通过立法修正城乡居民区别待遇的现象,是我国法治文明与进步的必然趋势。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权实质上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权力应当平等地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平等地要求公民履行法律义务,不得在法律上对公民进行区别对待。④长期以来,在许多涉及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制度领域,城镇居民与农村人口的区别待遇是客观存在的,仅仅是医疗保障制度就存在着四种形式,适用于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适用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适用于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⑤教育经费主要投入在城镇地区,使得农村地区的儿童受教育的条件与城镇地区差距过大,这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事实,但却是一种有违社会公平价值观、应当被逐步消灭的现象。通过立法修正城乡居民区别待遇的现象是最快、最有效的手段。

当然,平等对待并不意味着否认差别。在分配利益和负担的语境中可以有两种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一种是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它要求尽可能地避免对人群加以分类,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被视为同样的人,使每一个参与分配的人都能够在利益或负担方面分得平等的份额。另一种弱式意义的平等对待,它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人群进行分类,被归入同一类别或范畴的人才应当得到平等的份额。因此,弱式意义的平等对待也意味着差别对待,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⑥的确,农村和城镇的生活成本存在一定的差别,这是客观的事实,一个标准对待城乡不同贫困人员,显然不合适。《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对城乡贫困人口分类施保。问题在于区分的标准应当是贫困人员所在地区的生活成本与实际需求,而不应当是居民和农民的身份差别。

事实上,我国社会改革的步伐已经走在了立法的前面。比如,2015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改革,反映了逐步缩小不同职业群体之间差别的趋势。从2011年7月1日起,在宁夏全区22个县市区全面推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收入选择档次缴费并享受相关待遇。不论是城镇的特殊困难人员还是农村的特殊困难人员,享受政府统一的补贴待遇。这一改革受到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普遍好评,最终,农民工的差别待遇问题也将会消除。

第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未来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贫困地区人口提高生存质量、平等享有发展成果的重要路径,实现这一目标的优选方案就是城乡一体化建设。截止2012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就已经达到52.6%,未来十年,中国还将有上亿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贫困农村地区主要是基础公共服务获得太少的问题。如村组道路交通欠账、农村生产用电供应不足、清洁饮用水获得不足、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中心县城、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市等。制定综合的扶贫条例,更有利于各级政府统一规划教育机构的布局和师资配置、规划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清洁饮用水、文化服务等公共服务建设,统筹安排助学资金等,更有利于早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使农村贫困人口在摆脱贫困的过程中感受公平与平等。

综合考虑,制定综合性“扶贫条例”不仅应当,而且可行。唯有此,才有可能制定覆盖所有贫困群体的法规,实现精准扶贫。

实现精准扶贫需要地方扶贫条例瞄准到户。关于扶贫,国家和省区在职责方面应当有所区分。国家的扶贫侧重地区发展平衡问题,而各省区的扶贫则是应当针对具体的贫困户。我国扶贫机制大体上经过了三种模式,即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社会保障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综合性扶贫。事实表明,救济式扶贫虽然精准度较高但只能解决暂时的急迫问题,而开发式扶贫却能够快速提升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和增加收入,但开发式扶贫只能让部分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如果叠加上扶贫工作中的违规操作,扶贫开发的投入与实际上的受益主体发生了一定的偏离,精准度不高。综合性扶贫试图通过点面协调的方式,兼顾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人员的受益程度,实现扶贫目标,这也是当今扶贫工作的首要模式。扶贫面和点协调的关键是国家层面的扶贫对象与地方扶贫对象的衔接问题。国家扶贫重点在面,主要措施在于针对贫困地区的产业政策倾斜,开发项目支持以及财政支付转移的力度,国家扶贫面的确定应当精准到县。而地方扶贫的重点应当在点,主要是针对贫困户的帮扶和救济。扶贫普惠到所有贫困人群与扶贫措施瞄准到户,二者有机衔接才是我们认为的精准扶贫。

实现精准扶贫需要扶贫机制相互协调,高效发力

有关消除贫困的制度安排并非缺乏,但制度之间的有效协调与衔接最为重要,当下应当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协调有所创新。

扶贫与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的衔接问题。不论是扶贫标准,还是扶贫资金的投入都应当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保持一致,甚至高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为此,有两项措施应当在地方扶贫条例中明确,一是明确扶贫标准的测算方法,二是明确规定,扶贫标准和扶贫资金的投入根据本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每两年调整一次。

扶贫与慈善公益的衔接问题。扶贫济困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扶贫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不是慈善,而社会慈善公益的基础是公民、法人的自愿付出,不是义务。但政府对于民间慈善行为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有效协调各方力量,使有限的扶贫资源效益最大化,我们认为,地方扶贫立法可以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一是扩展慈善捐赠的奖励面。2015年新修订的《立法法》明确了税收法定的原则,所有针对税务的征收和优惠制度属于国家专属立法权的范畴。而现行国家税法中,对于慈善捐赠企业的税收优惠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在国家税法尚未修改,遗产税没有开启以前,地方扶贫条例中可以规定,对于向税法规定的慈善组织以外的其它慈善机构或者贫困人员捐赠的,地方政府参照税法规定的减免幅度给予奖励,以此拓展更广的慈善捐赠奖励范围,激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扶贫。

二是拓宽政府购买服务的渠道,联合社会力量,促使扶贫向专业化发展。目前,许多贫困地区缺少科技人才,贫困地区最需要的是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扶,科技人员义务扶贫不是长久之计,最佳的路径就是购买服务,政府可以带头购买服务,法人、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可以出资购买服务,推动科技人员参与扶贫,提高扶贫的专业化水平。

三是通过信息公开,为帮扶资源的有效协调和平衡提供必要条件。准确、公开的信息平台,是让有限的扶贫资源最大限度普惠所有贫困人群的重要前提。首先,这个信息公开的平台应当具有唯一性、全面性和真实性,其次,这个信息平台应当公布所有的贫困人员获得帮扶的实际情况,如享受社会保障的情况、获得政府扶贫项目帮扶的情况、获得社会组织帮扶和个人捐助的情况,贫困人员的诚信记录等,有效避免帮扶资源的重叠或遗漏。最后,这个信息平台应当实现国家、省市自治区、县市三级联网,任何公民输入身份证号,都能够查询扶贫信息,监督所有扶贫和捐赠资源的使用情况,甚至监督所有扶贫工程的实施效果情况等。

综上所述,消除贫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国经过大规模的扶贫攻坚活动后,相对贫困非常突出,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在2011年5月接受《t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相对贫困即比较下的贫困,这种贫困的感觉更强烈,更值得关注,因为有强烈的对比,解决不好会产生许多问题。消除贫困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国家以扶贫开发、财政平衡、生态补偿等方式协调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战略目标,省级地方通过制定符合现代法治理念、社会发展趋势,具体、明确、可操作的综合性的“扶贫条例”,保证落实精准扶贫,必将大大提升我国扶贫工作的实效性,实现本地区的和谐发展。

(作者为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

①郑志龙,丁辉侠,韩恒,孙远太:《政府扶贫开发绩效评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

②帅传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4~24页。

③杨莲秀主编:《社会保障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17页。

④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⑤熊惠平:《穷人经济学的权利解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1页。

第8篇:精准扶贫范文

承运全球,更承担责任

传递价值,更传播爱

我们纵横五湖四海

跋涉千山万水

用脚步连接爱的距离

让更多的人分享美好

我们付出真诚

追求专业和精准

尽己所能

让有限的资源

播撒到最需要的地方

――摘自中远海运慈善基金会宣传片《让梦远航》

2015年11月,我曾有机会到湖南沅陵的几个村镇考察,在青山绿水中体验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感受了大山阻隔下的闭塞与贫困。沅陵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帮扶的贫困县之一,地处湘西,是一个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但少数地区穷得“让人心痛”。中远海运集团从2010年3月起定点帮扶沅陵,连续7年,派驻了5批扶贫干部,实施了近40个项目,累计投资和帮助引进资金7 400万元,可以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令人欣慰的是,收获的成效非常明显。2015年走进沅陵县的时候,中远海运派驻的第五位干部――县委常委、副县长许荣模任期刚刚结束,他留下的痕迹无处不在:在借母溪村头,兴建的教学楼、敬老院、村部楼矗立,修建的风雨桥、巡山道、大马路纵横山间,扶持的农家乐、养殖业、旅游业刚刚起步,为沉寂的山村带来无穷的生机。

2017年4月,我又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次是中远海运派驻的第六位扶贫干部――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建良任满,新同志即将就任。时隔一年半,再看借母溪村,又是一番新景象,昔日山沟里懵懵懂懂学开农家乐的村民,现在俨然是小有成就的老板了,旺季的时候,每月最高收入6万元,“贫困”二字已经被他们甩得远远的。

两次湘西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精准扶贫”的意义。巧合的是,“精准扶贫”的概念正是于2013年11月考察湘西时首次提出的。2015年,总书记到贵州,又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使“精准”二字成为国家扶贫事业、广大扶贫工作者眼前的一盏灯、心中的一杆秤。我国的扶贫开发已经30年,帮助6亿多人实现了脱贫,对于推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全面脱贫来说,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举世公认。但在具体的工作中,有些地区的扶贫是粗放的,存在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对贫困原因、扶贫对象、扶贫机制、扶贫效果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出现偏差,从而削弱了对真正贫困者有效帮助的力量。总书记提出“精准”,其实就是为了纠正“偏差”,为了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治到根上。这不仅是一种对贫困群体关怀的温度,更是一种对扶贫工作充满刚性的力度。

精准,是一种求实的精神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导致了贫困状况的日益复杂化。

一是贫困分布存在差异化。城乡差异自然不必说,从地区角度,部级贫困县基本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地区。这些地区应该是扶贫工作重点关注的区域,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源侧重。

二是致贫因素存在多样化。具体到一个县、一个村,甚至一家一户等微观层面,导致贫困的因素更是千差万别。譬如交通不便、经济结构单一、因病因残致贫、生育子女过多、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基层社会保障不到位,包括一些突发灾祸等等,都可能是造成贫困的原因。

三是脱贫诉求存在个性化。就这个问题,我们曾经作过一些走访和调研,很多贫困户的诉求和当地政府的需求不完全一致,他们对资金帮扶的需求并没有想象中的强烈,而是对子女的教育、自身的就业和创业、农产品销售渠道、技术培训等有更多的期待,而且,每个家庭、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尽相同。

针对以上这些特征性的事实,如何识别真贫?如何辨别差异?如何做到精准?关键依靠求实的精神。提出:“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总书记为什么反复强调一个“实”字?因为,精准就是以一种求实的精神,为真正的贫困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求实的精神体现在对责任的担当。求实的精神,是一种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只有心中怀有一份责任,才能做到真心实意、真帮实扶、真抓实干,才能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

中远海运集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分别于2002年、2006年、2010年起,定点支援洛隆县、云南永德县和湖南沅陵县、安化县,三省区共派出30批次54名扶贫干部投入扶贫,他们牢记嘱托、心怀责任,在当地树立了扶贫工作的楷模,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责任央企的良好形象。总结他们的经验,可以说真正靠的是与贫困地区人民“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

为管好、用好集团的帮扶资金,每批挂职副县长一接班,就深入基层认真考察,传承前几批帮扶干部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做法,加强与干部群众沟通交流,与他们交朋友,以贫困村、贫困乡为单元,瞄准最贫困对象,进村入户实地调研,了解民情、体察民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功夫用在深入调查、反复核对、查缺补漏、认真分析上,把群众亟需解决的困难问题项目,编制上报、建档立卡,对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一清二楚、了然于胸。

求实的精神体现在对人民的感情。对群众有感情,扶贫才能有激情。打心眼里爱上扶贫工作,用一颗心来做好扶贫工作,正体现了对人民的感情。中远海运第八批干部徐步就是这样的扶贫干部。徐步同志于2013年7月31日进藏,挂职昌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洛隆县委副书记。工作三年来,不仅面临着艰苦的环境,还要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他不怕山高路险、高寒缺氧,走遍了洛隆的四镇七乡,对中远海运前12年的所有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他还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基层工作经验,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去年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由于难以割舍和洛隆县父老乡亲的情感,放弃集团的工作安排,主动向集团提出延期一届的请求。经过组织考察同意后,他至今依然奔忙在的热土上。

求实的精神体现在较真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就要用真心、动真格、见真效。没有较真的态度投入扶贫,作风敷衍马虎,哪怕纸面上的数字做得再漂亮,群众也绝不会满意。去年挂职湖南安化严家庄村的第一书记陶广昭说:“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掌握实情。”他根据精准扶贫要求,上任短短一个月,对该村72户贫困户和16户家境的确困难但未被纳入贫困户的家庭进行了逐户走访,特别是从住房、粮食供给、子女入学、病残情况以及家庭子女打工收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真实准确掌握了贫困家庭大量详实材料。他每天骑着二手的小电动车往返镇村,“五加二”“白加黑”早出晚归,赢得了村干部和村民的一致称赞。走访结束后,他带领村干部结合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并开展了针对性的帮扶。一个月后,他执笔起草了该村《脱贫发展规划》和《2016~2018年脱贫路线图、责任书》,并向全体村民进行了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在贫困户走访和民意调查中,陶广昭还查纠了一起低保平均发放的问题:一位老人的全年低保金只有30余元。经深入了解,得知是以前的村干部在确定低保对象时,因村民意见不一、难以权衡,最终采取了“撒胡椒面”的方式,将低保金领回后按户平均分配给老人所在村民小组40余户170多人。对此,陶广昭迅速召开村委会会议,严格根据低保户标准重新确定了低保对象,根治了低保金平均分配的顽疾。

精准扶贫,是检验干部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的重要平台,更是锤炼干部作风、考验实干精神的“大熔炉”,实现全面脱贫,期待求实的精神,从“实”开始,落在“实”处。

精准,是一套科学的体系

精准扶贫,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但却有复杂的体系。这从中央明确的几个关键点中可以看出其系统性。

“四个施策”: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五种渠道”: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十项工程”: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另外还有“四大步骤”:精确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

以上是精准扶贫最基本的理论体系。从运行体系来说,从企业参与国家扶贫的角度来看,其实可以将精准扶贫理解为企业管理中的“精益管理”。

精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沃麦克、琼斯和鲁斯在《精益思想》中指出,所谓精益思想,就是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求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da(任何没有附加价值的作业),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如果把企业扶贫看作企业对贫困地区的投资,那精准扶贫的目标与精益思想是完全吻合的:精准扶贫就是要根据贫困群体的需求来定义企业扶贫资源体现的价值,按照价值流确定扶贫项目、扶贫措施,让需求拉动资源分配,让真正的贫困者享受到扶贫,而不是把扶贫资源“天女散花”、平均分配,或把资源用错了地方,体现不出最大的价值。

有研究认为,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扶贫对象有逐渐细分的趋势,也提出了相关战略和理念,但贫困地区受益的有一部分还是富户,原因就在于精细化机制和体系不到位。因此,对于精准扶贫思想的定位把握,不应只在操作层面上将其解读为具体的工作方式,更应将精准扶贫思想提升到扶贫管理的高度,融入到扶贫体制机制和运行体系中。

作为世界最大航运企业,中远海运是精益管理的长期践行者,曾经提倡全员学习克劳士比管理学院的理念“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把服务和产品做到“零缺陷”,对集团所属的近1200艘船舶,一直号召“把小事做成精品”,这其实正是一种对工作、对管理的“精准”要求。

按照精益思想,中远海运投身精准扶贫的运行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大体系:

构建以集约管理为方向的资源管控体系。将精益理念融入到企业扶贫工作组织架构设置中,融入到扶贫资源分配中,融入到扶贫干部的选拔任用中,按照质量和效率优先原则,科学组织各扶贫要素,对扶贫工作集中归口管理,提高协同效率,积极完善扶贫管理体制,建立市、县、镇、村各层次的扶贫队伍。目前,中远海运集团所属各单位的扶贫工作正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明确集团扶贫办为集团扶贫()的归口管理部门,集团扶贫()工作小组办公室也设在扶贫办,由扶贫办全面掌控集团及所属各单位对口帮扶工作,做到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全面推动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

除了扶贫办,中远海运集团曾于200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发起并成立中远海运慈善基金会,该基金会是国内首批由中央企业发起成立的非公募慈善组织,至今为止,共募集资金约7.35亿元,运作和实施的慈善项目达350余项,累计捐资约5亿元,打造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远航”系列慈善品牌项目。中远海运慈善基金会在集团扶贫()和对外捐赠管理体系中,不仅发挥资金平台的作用,是集团扶贫()工作的重要补充,为集团扶贫()工作做好增量。

集团组织部门负责扶贫干部的选派、培训和安排,高度重视挂职干部的选拔、考核和管理的工作,对干部人选设置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具有管理岗位资历,并且要经集团总部考察和面试,确保选拔出业务素质好、协调管理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对扶贫事业有感情的干部,确保扶贫资金和项目在当地落地生根。

构建以价值提升为方向的流程管控体系。实践精准扶贫思想的最重要的路径是设计精准扶贫工作流程的科学机制,用精益的思维来审视和改进扶贫工作流程,构建精细化流程体系,实施流程驱动型管理。将精益思想与扶贫工作规律和模式创新相结合,提升精准效果。

科学的流程大致包括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环节。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首要流程,要求防止目标偏移,保证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帮扶要求依照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条件,以针对性办法扶持贫困群体;动态管理要求对扶贫工作进行实时跟踪和把控,根据扶贫进展及时调整;精准考核是保证“脱贫成效精准”的必要手段,及时对政策实施后的扶贫效果进行评估。最终形成在扶贫工作中的目标识别、贫困治理、动态管理、成效考核、成功脱贫、后续跟踪的一系列反应过程。

在流程管控体系中,项目过程的跟踪、监督、控制和应急整改是关键。湖南沅陵扶贫干部许荣模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为了鼓励村民发展养蜂业,当地免费给村民发放蜂箱,事实上,老百姓高高兴兴把空木箱免费领回家,很多人并没有拿来养蜂,而是用于储存衣服、存放粮食。许荣模在深入调研后果断停止了这一做法,改为按照成本价每个蜂箱100元由蜂农自行购买,等产出蜂蜜后在蜂业公司统一收购环节,每斤给予8元钱的补贴。同样是补贴,体现的价值大相径庭。由此可以看出流程管控的必要性。

构建以效能提升为方向的目标管控体系。近期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这是对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关键是提升扶贫的效能。用精益的理念系统策划扶贫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就是要着眼于持续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能,开展系统性改善,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精益目标在提升效能方面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扶贫效能最大化。

中远海运以效能提升目标为导向,逐步探索精准扶贫目标责任书考核,借鉴集团提质增效工作相关模式,对扶贫工作中的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脱贫、精准管理、精准责任等分门别类制订了详细的标准,对扶贫干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通过数十年实践,使定点扶贫不断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

精准,是一项持续的行动

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必须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群体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

当前,绝大部分贫困群众在社会帮扶下,收入稳步增加,脱贫目标逐渐实现,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但也有少数地方对“精准扶贫”的思想认识有一些偏差,没有真正沉下心,注重短期脱贫,甚至搞“数据脱贫”,扶贫工作成果随着扶贫干部的任期截止“风过无痕”。要扎实做好“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体真正“摘帽”,让群众真正脱贫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关键在于“可持续”。

当前,扶贫攻坚战略任务面临三个问题:一是贫困山区青壮年劳动力严重外流现象,农村空巢化现象,是制约农村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二是国家支农惠农优惠政策难以真正落地,涉及农户贷款的信用、担保、抵押和贴息等扶持政策的实施困难重重,鼓励农民自主回乡创业的金融杠杆作用和典型示范效应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三是由于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在产业发展和帮扶建设中,思想观念因循守旧,“先富带动后富”尚有较大难度。要解决这些问题,打响、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扶贫攻坚战”,如期实现既定的贫困识别对象全部脱困目标,要努力做到三点:一是必须依托政府加大扶贫政策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广大农民切实转变观念,打开视野;二是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必须采取市场化手段积极配置社会资源,努力集合各方面社会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的投入;三是必须因地制宜地打造农村劳动力回乡创业的有利平台,合理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有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实施精准扶贫、确保不发生反弹返贫的关键所在。

同时,要从可持续性的角度,从三个方面认真思考:

一是以“精”立标,打造新时期扶贫工作新标准。关键应在资源配置上建立标准。譬如,在扶贫资金上,要坚持“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扶贫资源上,坚持“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扶贫方式上,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扶贫手段上,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干部的选拔上,要任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身怀能力、心怀情感的干部,等等。

二是以“准”破局,探索新时期扶贫工作新路径。精准扶贫仅仅靠“输血”式的帮扶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要让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就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结合本地区地理和环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自身实际,分类科学制定脱贫计划和措施,增强贫困群众思想认识,改变传统“等靠要”思维,让贫困群众掌握技术能力,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真正实现脱贫致富,这才是精准的扶贫工作新路径。

三是以“扶”开路,构建新时期扶贫工作新格局。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地方建设,共同构建扶贫工作的大格局。

根据可持续性原则,中远海运集团重点瞄准四大扶贫板块开展精准扶贫,概括起来就是:强基础、兴教育、壮产业、促就业。

一是基础设施。要致富,先修路,贫困地区的贫根几乎都是交通闭塞造成的。针对山区交通落后、出行难的现状,中远海运定点扶贫的各县村工作小组均把重点精力放在公路、桥梁、山道等建设工程中。譬如湖南沅陵,自2014年开始,先后启动了一批“村庄美化亮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了“五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亮化工程、“美丽乡村”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景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等。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五通”,特别是通村公路和巡护步道拉通,极大地改善了借母溪旅游通行条件,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教育扶贫。坚持“扶贫先扶智”,以教育扶贫和智力投资,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家庭真正摆脱贫困,增强自主造血功能,防止贫困代际传递。譬如在洛隆,每年投入数百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及附属设施,并设立了“中远海运-格桑美朵”助学基金。投入资金,组织县干部人才队伍到上海、重庆、昆明、成都等地学习培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新时期的创新思维。在云南临沧地区,持续开展“远航・追梦”项目,为众多学校配置教学用品和教学设施。在永德县多个学校,开设“中远海运希望班”,同时开展支教活动,已毕业的三届中远海运希望班学生本科上线率达到了100%。

三是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产业为基。中远海运在多个扶贫地区促使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有机结合,壮大产业扶贫。譬如在湖南沅陵,全额出资注册成立“湖南借母溪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并全权负责公司运营和资产管理,同时为有条件开办农家乐和发展种养殖产业的农户提供1~5万元的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具备了金融扶贫的功能。在湖南安化,扶贫干部杨惠兴利用安化“中国黑茶之乡”的品牌优势,以加快生态、休闲茶园基地建O为着力点,全力扶持当地茶产业快速发展,援建茶苗基地600余亩,支持贫困农户新建茶园1 200余亩,惠及农户达800余户,解决就业岗位1 500多个。

四是就业扶贫。培养一个产业工人,就能解决一个家庭的贫困问题,就业是贫困地区群众的根本出路。中远海运集团云南扶贫点积极发挥集团资源优势,2015年在云南组建了永海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加强与中海劳务合作有限公司、广州海运技工学校、东方国际集装箱(连云港)有限公司沟通协调,稳步推进劳务输出工作,促进临沧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产业化转型。目前公司向外劳务派遣人员达459人,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 754万元。

第9篇:精准扶贫范文

怎么定义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通俗地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要多。

今年,全省减少120万农村扶贫对象是省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实事办得“实不实”,关键看精准扶贫“准不准”。各地各部门应牢牢把握省委对扶贫开发的最新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全省全面小康建设的紧迫形势,将扶贫开发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扶贫资金使用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

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以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人口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扶贫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居民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扶持力度,是减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完成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做法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组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户的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的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

坚持方针。精确帮扶总体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扶贫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做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贫困对象发放。

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户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坚持“阳光”扶贫。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