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车间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车间主任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车间主任工作计划

第1篇:车间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是辅助完成工作的一项内容,那车间主任工作计划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车间主任工作计划,来欣赏一下吧。

车间主任工作计划(一)转眼间__上半年又过去了,上半年在工作上有好有坏,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每年每度的安全生产月之际在此对上半年的工作及安全生产做一下总结和工作计划。

在上半年,作为一名车间主管,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已,热爱自己的事业,以主管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积极参加工厂及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半年来,我服从和配合领导做好生产部门各项工作。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在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下半年,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得起任何考验的主管。

一.安全工作

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各车间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这些事故中有个人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在下半年的工作里我将找出上半年的不足,认真吸取事故的经验教训,我将带领大家认真学习及总结出适合各车间自己的管理。上半年的问题大多出现在新员工身上,由于新员工的经验不足和在工作的时候带教师傅的责任心不强,导致新员工的基础没有学好。自己顶岗以后,生产节奏加快新员工跟不上节奏,手忙脚乱,是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各班组长对现场的巡检力度不够大,对班组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整改也是上半年的事故原因。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将把各部门班组长培训新员工作为班组的重点工作来进行,要求并监督带教师傅必须把自己的所学所会认真的传授给新员工。要求带教师傅必须有责任心!不能存在马虎眼的现象发生!要求各部门班组长在班中加大现场的巡检力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及整改,今天的事情绝不推到明天。

二.操作管理工作计划

1、在车间加大巡检力度,对现场的各个危险点进行排查和消除保证班中安全有序的运行。

2、要求各部门班组长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加大安全学习力度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3、对员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汇报,出现问题时严格按照厂规制度的原则处理。

4、在特殊的时间段对特别的人员和设备进行跟踪并做好记录保证不出事故。

5、规范员工的行为,严禁做不符合规定的事情和严禁有不遵守规章年度的行为,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

作为主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带领各班组长及员工共同学习,提高和进步,把工作更上一层楼!

车间主任工作计划(二)风风雨雨的2021年过去了,迎来了挑战性的2021年,回顾2021年的工作,首先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所有班组长以及员工,在这坎坷的一年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在这一年里跟着领导学到的多,得到的也多;2021年我车间认真执行上级领导们的会议精神,虽然有些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距离还很远;质量的不稳定,工作事故的出现,设备的损坏,面对着种种困难,方法总比困难多,在这一年里更能体现我们的管理能力,更能发挥我们本身的潜力,结合实践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做以下计划:

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全年执行)

我们将在认真吸取以前教训的基础上,把提升维修服务质量作为公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安全生产无事故。将维修技能提升和标准维修操作流程为培训重点,不断强化员工主动服务意识。加强维修现场管理,做好车辆维修后自检与互检工作。

二、减少客户报怨量(全年执行)

针对2021年在客户报怨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将在2021年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客户报怨量,提高一次性修复率。第一,加强车间人员技能培训,强化员工服务意识,。将与售后各部门合作,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员工了解本职工作的重要性,端正服务态度且在平时维修现场中对员工维修质量意识不断强化,使其熟知职位可能产生的维修问题和避免方法。培训频率做到至少一月两次。第二,加强检验员的质量巡检工作,避免二次返修的发生,并要求其对返修情况记录在案,使质检工作有迹可循,便于维修后分析与研究。第三,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在考核机制中加入维修技能考核,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尽最大努力提升进站车辆的一次维修合格率。

三、提升维修产值(全年执行)

在提升维修工时前提下,建立新的产值奖惩制度,建议加入维修新增金额提成率。即下维修工时费任务,做到完成任务或超出任务有奖,完不成任务要罚。(具体任务量根据前三个月工时费平均值进行汇总统计,然后逐渐递增)

四、加强现场管理,推进6S管理制度(每周检查)

在2021年,将进一步加强车间6S现场管理,保持车间维修现场的整洁有序,推进6S管理制度,将该指标作为优秀员工考评指标之一,避免做得好和做得差都一个样的大锅饭思想!力争在2021年售后车间6S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走上新台阶。

五、加强车间设备及工具管理(每月检查)

针对车间设备管理现状,制定车间维修设备及工具管理负责人,减少设备及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的故障率,提升设备及工具故障及时报修率,设备及工具负责人对设备的日保、周保、月保制度化,定期检查,实施各种激励手段,引导员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设备使用和修护。上述措施有效的保证了设备及工具稳定运行及正常维修使用,为按时保质交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六、做到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良性竞争

作为领导必需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做好带头人。采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对经常违反纪律,不听从指挥,恶性竞争,影响公司形象的员工,坚决予以辞退。争取为满意度和一次性合格率双提升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环境。

在2021年我们将知难奋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从点滴小事做起,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力争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争取做得员工与客户的双满意,实现公司新一年的经营指标!

车间主任工作计划(三)转眼间,一年的工作也即将接近尾声,在班组以及各位领导的帮助下通过认真的总结经验,仔细的分析,从已经出现的问题中吸取教训,在困难中锻炼能力,在反思中进行自我提高,最终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为了更好的使我在新的一年里个人能力有所提高,工作有更大的进步,根据领导的要求现将我个人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初,生产线开的比较紧迫,针对熟练员工较少,新员工较多的情况下,加强了新员对工作的学习能力,并安排老员工手把手教学,使新员工在短期内能够适应本岗位的各项操作。

二、6月—7月在生产过程中,因满卷切换易炸筒,班组消耗也逐渐增加。要求员工工作时做到,忙而不乱、紧而不散的工作方式,做好本班组的工作。同时,查找原因,对于上机纸管进行严格的检查,并逐步淘汰回用次数多的纸管,减少因纸管带来的不必要的消耗,从而减少炸筒的机率。

三、10月19日,因员工许夏雨和邓凯上班期间嬉戏打闹,导致许夏雨工伤事故,对于班组安全教育的不完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并对不合理的行为加以制止杜绝。

四、全年数据统计:

__年末,本班卷绕员工共计8人,__年新进员工27人,辞职及自动离职共计26人,其中因工作需要调离卷绕岗位4人,现有人员7人(1人为工伤假)。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在处理不是我分管的工作时,表现不够主动,究其原因是头脑中有怕越权、越位的思想,有时就表现出不主动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致使工作节奏慢。

2、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工作上往往凭经验办事,凭以往的工作套路去处理问题,表现工作上的大胆创新不够。

3、班组的管理还不够细致,员工的安全和质量意识仍不够强,导致本年度的1起安全事故。

第2篇:车间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一、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坚持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将安全用电、各工种及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应急抢救知识作为培训重点,不断强化意识安全。

二是突出安全重点,抓好安全薄弱环节的有效监控。

三是坚持安全常规管理,对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健全车间安全生产会议、巡回检查、设备检修、交接班等记录,将整个生产过程记录在案,便于分析查找问题。

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提高成品一次合格率

一是加强生产操作人员质量培训,强化员工质量意识。

二是加强检验员的质量巡检工作,避免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并要求其对当班质量情况记录在案,使我们有迹可循,便于质量管理与研究。

三是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在考核机制中加入质量考核,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全年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8%。

三、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一是合理安排人员,对现有的岗位人员进行梳理,以产定员,尽量减少公司的劳动力成本;二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连续生产,避免能源浪费;三是对原辅材料进行精细管理,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将原辅材料的消耗控制在3%之内;四是将消耗与员工的收益挂钩,有奖有罚

四、保证工艺贯彻率

在2013年,我们将加强员工的生产工艺培训,增加员工对本工位的工艺熟知度,加强员工的技能水平,保证工艺的贯彻率达到98%。

五、加强设备管理

一是制订设备保养及管理办法:对设备的日保、周保、月保制度化,定期检查,实施各种激励手段,引导员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设备保养。二要加强设备保养技能交流、培训,定期召开设备管理会议:主要是纠正不良设备使用和保养行为,交流工作技能。上述措施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转,为按时保质交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六、加强现场管理,推进6S管理制度

第3篇:车间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轨道车辆制造;信息化;项目管理

0引言

当今是知识的时代,也是轨道车辆制造迅速发展的时代。德国正在提出并实践工业4.0的概念,我国提出了2025年工业发展规划,移动信息化互联网经济在全球的兴盛日益显著,这意味着,一切旧的秩序和规则正在被颠覆和重构,打乱布局意味着风险,也孕育着机遇。而项目管理信息化对轨道车辆制造项目,打破企业原有的、习惯的、按部就班的模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这个项目管理信息化模式比以往的模式决策更准,行动更快,效果更好,可形成对轨道车辆制造更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项目管理,可整合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管理、技术文件及实践经验,重视显性和隐性项目知识的管理,呈现和轨道项目相关的信息知识、技术诀窍、智力资本、专业技能。

1轨道车辆制造企业中的项目信息化管理核心

构建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围绕服务用户的宗旨,统一企业战略和企业项目之间的关系。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中具有指挥和统领全局的作用,其具有指导性、发展性和计划性的特点,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与企业品牌战略相辅相成。项目管理者通过项目信息化管理,将利用有限的资源,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和理论,以及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对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全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直接指向产品增值的制造环节,在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实现管理流程持续优化,管理方法的标准化,实现轨道车辆制造项目流程的高效率、高效益。

2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信息化管理整体框架

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信息化管理整体框架,包括轨道车辆制造业务需求与系统IT需求。业务需求包括项目平台主门户管理、个人中心管理、项目主业务链管理、部门业务链管理、时间管理、范围管理、成本管理、文档管理、问题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变更管理等项目管理功能;市场投标期间市场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合同信息管理、驻外机构信息管理以及部门日常任务管理。IT需求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流程管理等基础平台功能。

3轨道车辆制造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

在轨道车辆制造企业中,搭建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分为3大部分。

3.1平台主门户管理

平台主门户管理包括行业动态、业主动态、通知通报、项目在世界地图上的分布、项目信息、公司简介、部门职责、组织机构图、大事记以及联系方式等。平台门户定期更新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第一手资讯、政策、商机和技术,最专业的价值传递。关注高速铁路、普铁、城轨、城际、高速磁浮以及有轨电车,以轨道车辆制造项目执行状态展示(第一时间得到执行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风险和交付物的状态)为核心,业主动态为导向,通知通报为项目管控工具,打造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展示及管理平台。

3.2单项目管理

单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分为两类:投标项目和正在执行项目。每个项目中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计划管理、业务管理、风险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保密管理、文档管理、资源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干系人管理。以PMI项目管理为指导思想,构建轨道车辆制造单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

第一,项目基本信息包含项目概况(客户名称、出口地区、出口国家、运营路线、主要技术参数、编组数、公司名称、招标时间、中标时间、签约时间、立项时间、厂内是否立项和合同是否生效)、合同信息(合同编号、买方、卖方、业务类别、签约时间、合同交车时间、合同保质期结束时间和首列车上线运营时间)。单项目项目组织机构图,展示单项目进度、成本、风险、交付物以及质量等,方便项目管理者对单项目整体状况进行跟踪。

第二,根据项目整合管理原理,搭建项目信息化管理计划编辑器。计划编辑器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功能,计划编辑器具体功能模块包括项目总体执行计划、项目主计划、各个项目专业子计划。相关人员通过计划编辑器,编辑各种计划任务。计划任务包含基线时间、计划时间、实际时间、工期、责任人、里程碑、交付物、重要节点、质量门、回款节点、合同移交物以及三人小组管理,通过红、黄、蓝、绿预警灯判断任务完成情况,留存计划版本,下发计划任务,实现项目重要信息资源共享。市场部前期主计划移交至项目部,实现项目部与市场部主计划无缝对接,整体控制项目进展。计划编辑器可实现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业务链标准化,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业务链包括市场培育阶段S1、市场筛选阶段S2、市场销售阶段S3、本地化建厂阶段L1、项目准备阶段P1、研发设计阶段P2、采购执行阶段P3、工艺准备阶段P4、生产制造阶段P5、现场验收阶段P6、售后服务阶段P7以及项目收尾阶段P8,明确各个阶段里程碑、交付物、重要节点和回款节点,编制各个阶段流程、规范及各个阶段文件交付物标准化,将上述各阶段整合在轨道车辆制造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中进行管控。基于国际化的项目管理理论,进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知识领域的过程动态管控,提升项目的执行效率。在计划编辑器中重点实现在轨道项目生命周期业务链实现工作分解结构:轨道项目管理中范围管理的核心工具为工作分解结构(WBS),对于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同样适用,且意义重大。

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往往具有周期长、投资大、业务跨领域、系统集成性强等特点,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型项目。在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生命周期中,可将其划分为各个阶段,通过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将每项工作任务分解到最底层工作包,所有的工作分解任务涵盖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各项业务,使各个阶段工作任务一目了然,清晰可见。当所有工作任务分解完成后,为每项工作任务进行编码,编码完成后,实行滚动式规划各个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并依据历史经验将各个工作任务分配假设的平均工期(无法假设的工期,暂定使用项目管理中的80小时工作原则),实现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在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设置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主要分为质量门、里程碑、重要节点,其中,质量门为项目生命周期阶段的硬性指标,过质量门需要交付一定的成果,如果质量门没有通过,则意味着无法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工作;里程碑和重要节点,可方便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者对重要事件的管控,以及整体进度上的宏观管控。对每项工作任务分解指定唯一的责任团队,此责任团队负责在执行工作任务的同时,进行问题、风险的累积,最终形成问题库、风险库,使在轨道车辆制造其他项目执行时,可以借鉴原来发生过的问题、风险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计划编辑器工作分解结构能够体现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的特性及计划的特点,分工明确,工作标准清晰,工作接口清晰,可搭建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高效、协同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

计划编辑器的作用是,实现轨道项目各个管理工作的互相协调,并在相互矛盾、相互竞争的项目资源中寻找最佳平衡点,如,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结合点;研发、设计、工艺、采购和质量等专业之间的结合点;负责人与负责人的结合点;工序与工序的结合点。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最薄弱之处就是这些结合点。搭建项目信息化管理计划编辑器,可实现在互相竞争的轨道项目各个子计划之间的整合,即时间、范围、质量、成本等计划的整合;实现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中各个项目专业经理、业主、承包商、高层领导等主要干系人业务上的整合,通过计划编辑器实时与项目主要干系人进行主动、全面、及时的沟通,了解他们对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的需求,通过标准、细致的协调管理,达到干系人需求之间的平衡;实现轨道项目所需要各个专业之间的整合,如设计、工艺、采购的整合;实现轨道车辆制造项目项目管理工作与技术工作之间的整合。计划编辑器以整合管理为主,强调各部门、专业分工负责,完成各自范围内的工作,并实时监控计划的关键路径,自动统计整体项目拖延时间,为项目按时按期完成提供重要保障。计划编辑器作为正式的项目管理计划工作授权系统,指导和管理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各类计划的执行。

第三,搭建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各个业务管理模块,整合各个专业平台进展状况,包括项目周例会、月进度报告总结、专题会议纪要;设计特殊工程及试验模块,是设计部门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包括周进度报告、月进度报告、会议纪要、重量控制报告和试验进度报告;工艺、生产、发运模块,是工艺部门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包括周进度报告、月进度报告、会议纪要、模型车发运方案和正式车发运方案;采购管理模块,是采购部门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包括周进度报告、月进度报告、会议纪要、三人小组管理、开口项管理和采购合同管理。通过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业务管理,收集各个系统项目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建立收集渠道。

第四,根据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的特点,结合计划编辑器功能,搭建轨道车辆制造变更控制系统及配置控制系统。变更控制系统通过计划编辑器,编制变更控制计划,收集各个专业干系人变更请求。在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过程中,任何干系人都可以提出变更请求,通过信息化变更控制系统,第一时间记录变更请求,并记录变更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变更,变更可能会产生哪些后果,这些变更请求会在第一时间送达项目经理在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中的个人工作中心,项目经理审查所有的变更请求后,根据变更请求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征求主要干系人对变更的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召开变更控制会议,评审变更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对于有严重影响的变更,在变更控制系统中由变更控制委员会、项目发起人、公司高层领导进行审批。变革请求在变更控制系统获得批准后,变更控制系统会通过计划编辑器第一时间将变更影响通知到各个专业干系人,各个专业干系人收到变更批准后,及时执行变更,项目经理通过变更控制系统,跟踪、监控变更的执行情况。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变更控制系统包括所需文档,审批层次、监控程序,是正式书面控制程序的集合。配置控制系统记录轨道车辆制造产品功能重要技术参数的变更,在系统中主要有4个方面的功能:识别和记录轨道车辆制造项目重要功能技术参数;跟踪、监控这些参数,控制重要参数的变更,记录变更影响;按照已变更的参数执行轨道车辆制造项目,报告参数实际情况;审计所有的参数变更,轨道车辆制造产品发挥特定的功能。变更控制系统和配置控制系统是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

第五,搭建风险管理模块。在计划编辑器实现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业务链标准化后,将风险管理模块与轨道车辆制造项目标准业务链相结合,对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或阶段进行整体规划,根据项目范围说明书、WBS、WBS词典规划风险管理范围,确认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工作包可能产生的风险是什么。通过与计划编辑器结合,重点管理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的范围风险、进度风险、成本风险、质量风险、结构风险、重量风险、协调风险以及业主变更风险。在计划编辑器中的轨道车辆制造项目标准业务链各个阶段中,将上述风险与各个阶段工作任务分解、一一对应关联,并单独建立风险分析模块,主要采用改进的CRM(持续风险管理)模型,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应对、风险有效性跟踪、风险控制以及风险再评估。同时,在模块中建立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风险库,规定风险评价基准、风险的角色与职责、风险模版、风险描述格式、风险术语和决策者所需级别,总结已发生轨道车辆制造的车辆制造项目风险,总结风险发生的规律,建立信息化风险管理模型,汇总风险触发条件及风险应对措施。利用计划编辑器自动发任务的特性,第一时间将风险清单发至风险相关干系人,使干系人全面了解项目风险。建立轨道车辆制造项目风险管理应对、跟踪、控制模块,通过此模块,降低轨道车辆制造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后果产生的影响,认清风险发生的主体,对轨道车辆制造项目风险进行跟踪,评估项目风险发生时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实现风险管控专人负责,对风险监控信息进行反馈,风险管理者要有能力判断风险是否已经解除并重新识别新风险。最终获得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干系人对风险管理的持续支持和参与。

第六,建立质量管理模块。在模块中定义质量要求和标准,通过计划编辑器编写质量管理计划、过程改进计划。将质量管理计划、过程改进计划任务下发到各个干系人的个人中心,各个干系人在系统上完成检查具体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工作、项目可交付物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在模块中记录检查结果及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在质量管理模块中设置质量审计模块,规定质量审计的程序、方法、内容,定期对轨道车辆制造项目进行独立、结构化的审核,从而实现轨道车辆制造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七,搭建成本管理模块,根据计划编辑器中的主轨道项目管理计划、子轨道项目管理计划的进度活动,估算进度活动的成本,按主轨道项目管理计划中的重要节点,汇总各个进度活动的成本,各个重要节点成本再逐层向上汇总,形成成本基准。在成本管理模块中,由公司各个部门定义科目,并将科目名称统一,由专家或高层定义应急储备,当所有成本归集后,由公司高层定义管理储备,最终形成项目预算。在轨道车辆制造项目执行过程中,成本管理模块将定期比较预算与实际发生的成本,形成挣值分析线,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挣值分析线,分析成本偏差,再通过计划编辑器中主轨道项目管理计划,找到造成成本偏差的节点,如果成本偏差较小,直接在成本管理模块中记录成本偏差信息;如果成本偏差较大,通过变更控制系统,正式提出变更请求。

第八,搭建知识管理模块,以计划编辑器中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业务链为核心,以质量门、里程碑、重要节点为节点,对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业务链中的输出物分阶段进行统计,统计每个阶段相应节点交付物是否提交、验收、批复,统计相应阶段交付物提交的交付率、验收率、批复率,在知识管理模块中形成阶段性的报表。在知识管理模块统计单项目下所有的文档、经验教训、总结、会议纪要、进度报告和项目启动,或收尾相关资料、工作绩效报告等重要文档信息,并将这些文档与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业务链中12个阶段相关联。将单项目下各种资源整合为动态的知识管理体系,并在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内部形成影响力,以促进项目管理知识的创新。

3.3搭建个人中心及子部门管理模块

个人中心模块包括项目任务接收、日常工作任务接收、文档任务接收、审批任务接收、要到期各项任务通知提醒和任务负责人通知提醒,方便项目管理人员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通过日常任务模块,按照计划管理模式,有计划发放部门日常任务,通过红、黄、蓝、绿灯判断任务状态,从源头改善部门日常计划管理,实现各项任务的及时下发,监控任务执行情况。

4结语

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方面的作用显著,将项目管理中的工具和方法应用在信息化中,可提高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整个轨道车辆制造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对轨道车辆制造项目发展提供一条崭新的发展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1]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美]科兹纳.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第10版.杨爱华,王丽珍,石一辰,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陈启俊.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吴国芳,邓冰.安全软件的持续风险管理模型(CRM)[J].计算机时代,2004(11).

[6]李建平,王书平,宋娟,等.现代项目进度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7]于松伟.项目管理服务(PM)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实践及意义[J].都市快轨交通,2003(6).

[8][美]托马斯•伯特尔斯.六西格玛领导手册[M].白金版.张彦玲,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第4篇:车间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MES系统 生产管理 作业计划

某航空制造企业承担了活塞、涡轴、涡桨等多个型号产品的研制与生产,技术难度大,任务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已难以适应,从2003年起,企业开始引进SAP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以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库存管理为核心的ERP应用,但是任何一个ERP系统都只是形成了一个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与供应链,对于企业车间级的计划调度、生产过程控制、生产成本、质量及车间设备等方面的管理难以实现。企业逐渐认识到将计划与制造过程统一起来的制造执行系统(MES)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MES系统实现企业信息的集成,形成实时化的ERP、MES控制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1]。从2007年起,先后在两个车间实施MES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1 MES系统

制造执行系统协会(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Association,MESA)对MES所下的定义:“MES系统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工厂发生实时事件时,MES系统能及时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指导和处理。这种对状态变化的迅速响应使MES系统能够减少企业内部无附加值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生产运作过程,提高工厂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料流通性能,又能提高生产回报率。MES还通过双向的直接通讯在企业内部和整个产品供应链中提供有关产品行为的关键任务信息。”[2]

MESA在MES定义中强调了以下三点:(1)MES是对整个车间制造过程的优化,而不是单一的解决某个生产瓶颈;(2)MES必须提供实时收集生产过程中数据的功能,并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处理;(3)MES需要与计划层和控制层进行信息交互,通过企业连续信息流来实现企业信息全集成。

一个制造企业的制造车间是物流与信息流的交汇点,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将在这里被物化出来。制造执行系统MES在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隙。一方面,MES可以对来自MRPII?/ERP 软件的生产管理信息细化、分解,将操作指令传递给底层控制;另一方面,MES可以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采集设备、仪表的状态数据,经过分析、计算与处理,触发新的事件,从而方便、可靠地将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联系在一起,并将生产状况及时反馈给计划层。

车间实时信息的掌握与反馈是制造执行系统对上层计划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车间的生产管理是制造执行系统的根本任务,而对底层控制的支持则是制造执行系统的特色。

2 某航空制造企业车间生产管理现状

某航空制造企业车间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车间计划人员大多数情况下根据车间以往生产能力及自身经验对生产计划进行分解排产,计划可执行性差,执行过程中可调整性不强。(2)车间计划人员对设备能力估计不足,造成设备、人员闲忙不均。另外缺乏较好的跟踪机制,物料在加工传递过程中出现丢失现象,影响生产正常进行。(3)生产部门、车间主管领导无法对生产情况总体把握,难以对车间的关键件、关键设备重点监督。

3 MES系统解决方案

为了弥补ERP系统在车间现场管理功能较弱的不足,主要提供以下解决方案:(1)有限能力计划技术的应用。采用有限能力计划技术,针对当前车间生产任务和能力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及时发现因能力不足、提前期不够等因素引起的任务拖延及可能出现的生产问题。将工序计划按优先级进行派工排产。(2)报警与电子看板技术的应用。通过系统预警提高生产管理人员对关键资源、关键设备的关注度。通过对电子看板技术的应用,便于车间生产过程中物料的管理与追踪,实现车间物料管理和在制品信息、任务状态信息等数据自动采集。(3)灵活性查询和定制报表的应用。系统支持利用图号、批号、名称、任务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条件的独立查询及多条件的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根据生产管理要求生成各种统计、分析和报表,便于相关人员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

4 MES系统功能组成

(1)车间作业管理。车间级作业管理要解决零件作业计划制订问题及生产任务在车间具体实施问题,实现任务动态分配、资源日历管理、人力资源安排与管理、现场施工其它辅助资源管理,以及车间物料暂存、周转、序号管理。

(2)计划编制及调整。系统将生产部门安排的多种任务赋予不同的优先级,根据月度生产计划,考虑车间当前在制品状态,确定当月投料零件品种、数量及详细交付计划,并根据物料生产提前期排出物料投产日期和交货日期,根据工艺计划确定物料加工路线,进行有限能力排产。

(3)发放工艺路线单和派工。系统均将下达的生产任务发放一份加工单,随加工零件在车间中流动。系统按照车间现场加工情况,对于不满足开工条件的任务生成物料、工模具、技术准备短缺清单,对于满足开工条件的任务进行派工,并打印派工单。

第5篇:车间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降低 铁路车辆 维修成本 措施

中图分类号:D6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097-01

良好的车辆状态是铁路企业高效运行的基础,对铁路车辆进行日常维修是铁路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铁路行业的不断改革,铁路车辆检修各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保证铁路车辆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降低车辆检修成本是铁路部门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

一、铁路车辆检修概述

铁路车辆检修主要包括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是按照车辆的运行状态对车辆进行不定期维修,而计划检修是预防性检修,即按照车辆的运行里程或时间进行检修。铁路车辆检修以计划检修为主,主要包括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两方面工作。客车的定期检修分为辅修、段修和厂修三级,货车检修在客车检修的基础上增加了轴检。日常维修旨在确保车辆有良好的运行状态,以防车辆在运行中发生事故,主要有列检、库检、乘检和临修等四项。在具体操作时,铁路部门实行四级定期检修制度,即厂修、段修、辅修和轴检,摘车临修和列车检查等日常维修则是辅助的维修方式。通过定期检修和日常维修使车辆拥有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铁路车辆维修任务

铁路车辆维修包括货车和客车的维修,主要目的是确保车辆的技术状态良好,防止车辆在运行中发生事故,从而保证安全行车。

1、货车维修。铁路货车的车型杂、数量多、流动性大,因此要对货车进行及时检查维修,否则会产生安全隐患。货车维修包括故障修理和技术检查,技术检查主要是检查货车的技术参数和运行状态,如果存在故障立即进行修理;故障修理包括摘车修理和不摘车修理两种方式,不摘车修理是在车辆进站停歇时,在不影响货车正常发车运行的前提下对货车故障进行修复。而对故障较大、短时间难以修复的,则需要进行摘车修理,即从列车上摘下故障车辆,送到相关部门进行修理,以便从根本上排除故障。

2、客车维修。客车维修是指列车在始发站出发前或到达终点站后,对车辆进行日常保养、清扫清理及技术检查。客车在运行过程中主要由旅客列检所对车辆进行检查和不摘车修理,同时客车还配备专门的车辆维修人员在途中对车辆进行技术保养。客车日常维修主要由客车检修所、技术整备所和车辆检车包乘组等人员在更换机车的客运站或旅客列车编成站完成。

三、铁路车辆修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铁路车辆维修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车辆修理成本不易控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制定维修成本计划不合理、员工素质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及维修成本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1、制定维修成本计划不合理。铁路部门车辆维修成本管理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制定的成本费用计划不合理。铁路部门车辆维修成本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成本费用计划不合理现象,有的在计划维修成本时预计偏低,相关人员对此抱有抵触情绪,对降低维修成本非常不利;与此相反的是计划维修成本偏高,认为这部分费用都是财政负担,节不节约与自己无关,有些还能使用的零件也要更换,存在浪费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2、成本管理责任追究不到位。成本管理应该有明确的责任追究体系,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成本管理要求不严格、管理不到位,致使维修成本不合理。当前,铁路部门车辆维修成本缺乏健全的责任追究管理体系,这也是铁路车辆维修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一旦出现维修成本纠纷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就会彼此推诿责任,从而出现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混乱现象。所以,必须建立健全铁路车辆维修成本责任追究制度。

3、铁路车辆维修工作人员有待提高素质。车辆维修是铁路部门运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车辆维修工作人员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铁路部门运行成本,对维修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车辆维修管理人员的素质如管理水平、知识技能等相对较低,与铁路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不相适应,不利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工作。因此,铁路车辆维修人员的素质问题应引起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是铁路部门应该亟需解决的问题。

4、铁路车辆维修成本体系建设滞后。落后的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体系不利于铁路车辆管理。当前,铁路部门在车辆维修管理方面仍采用传统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管理和体系建设方面与当前的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加大了管理成本。因此,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必须与现代成本管理方式相适应,必须创新成本管理体系,以便有效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

四、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的措施

为了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优化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方式,从而保证铁路部门的正常运行。

1、科学制定车辆维修成本计划。制定科学的车辆维修成本计划对成本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有效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的关键。一是制定车辆维修成本计划要从综合考虑往年的车辆维修成本,考虑到车辆状况及外部环境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二是做好维修成本的统计工作,如主要零部件的换修率,从而使零部件的损耗准确、科学,确保降低车辆维修成本。

2、完善成本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成本责任追究制度是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的重要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实施归口管理和分级控制,按照成本费用计划的内容和性质逐级分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车间、班组和个人,把责、权、利有机统一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以调动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3、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车辆维修成本和每一名工作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让全体员工认识到降低车辆维修成本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员工进行成本管理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成本管理素质。

总之,铁路车辆维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长期坚持和共同努力。为有效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必须科学制定成本管理计划、完善成本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素质,这样才能提高铁路车辆维修成本控制水平,从而促进铁路部门的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车间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培训管理体系 培训模式 培训流程

员工培训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项基础性、源头性和战略性工程,也是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已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也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的培训制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培训职能未能发挥、培训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价机制,培训产生的效果未能被准确地衡量,企业不愿在培训方面过多投资,培训工作经常陷入“效益好时没时间培训,有时间培训时效益又不好”的两难境地。

一、培训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培训产生以上问题,究其本质,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完善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主要体现以下的“七不”:

(一)培训定位不明

未能将员工培训提升到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单位领导虽重视,却难有时间参与;没有制定培训长远发展规划目标,培训成了“临时抱佛脚”;培训项目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脱钩。

(二)培训责任不清

缺乏企业管理层和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和理解,未能将员工培训工作纳入各职能部门及单位主要领导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被误认为是员工培训部门的事,跟其他职能部门无关,培训工作缺乏互动性;鼓吹培训是福利,忽视员工参加培训的义务。

(三)培训需求不准

没有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工作没有针对性;培训项目设置不合理,因而培训目标不明确;结果要么重视高层、要么侧重基层、要么跟踪“流行”。

(四)培训环境不佳

误解培训是万能的;不注重塑造一种有利于培训的氛围;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平台使培训成果得到应用;轻视培训与其他人力资源措施的连接;没有建立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管理机制,造成培训人才无用武之地而流失。

(五)培训资源不齐

缺乏对培训进行有效的资源支持;工学矛盾突出,难以保证培训时间;培训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缺乏培训资金支持;很少培训专业人员的投入,现有师资也难有进修机会。

(六)培训实施不实

培训教师选择随意或没有依据培训内容而定;培训方法单一或选择不当;课程设置没有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过程中的缺少有效沟通,有些培训成了走过场,偏离培训目标,敷衍应付,培训效率不高。

(七)培训转化不力

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不健全,不便于进行培训的有效评估;缺乏培训有效转化的过程跟踪、监督和测试。

二、构建完善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

通过对企业培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要做好培训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培训体系,才能有效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殖,从而提高企业业绩和实现战略规划。

(一)构建公司员工培训管理模式

(1)应建立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培训管理模式。1)公司员工培训工作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培训管理体制。结合公司运输管理体制和生产力布局状况,建立公司职工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分工负责制。实行由总经理挂帅、主管副总经理主抓,职工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各业务部门分工参与,综合部门支持配合,车间具体负责落实的职工教育培训逐级负责的管理体系。2)各部门、车间设定一名副职负责员工培训工作,并根据生产实际配备专职教育管理人员和培训教员,专(兼)职教育管理人员和培训教员由本部门、车间中级及以上技术人员或技师及以上等级员工担任,负责车间各项培训和演练工作;班组要求设置教育辅导员,负责岗位练兵和日常业务学习。

(2)应界定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车间的主要培训职责。1)员工培训部门作为公司员工培训的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公司员工培训工作、统筹公司员工培训资源、牵头组织公司级员工培训项目、协调各专业系统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指导监督检查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工作职责具体为:为制定公司员工培训规划、计划和管理制度;健全公司-车间-班组培训管理网络,管理公司培训资源;实施新职、转岗、晋升人员的初级资格性培训,制定日常岗位适应性培训计划并督促实施;负责统筹研究制定职教培训制度、培训需求和规划,组织编写培训教材;负责员工培训队伍建设和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实施公司级培训项目;组织开展公司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负责员工培训经费的管理;对各专业系统员工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根据人事劳资部门通知,负责员工定职、改职、转岗、晋升培训考试的实施。2)各专业职能部门作为专业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全面掌握本系统专业的员工培训工作情况,负责提出本系统专业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与员工教育部门共同组织本系统公司级员工培训项目,指导监督检查本系统的员工培训工作,各专业部门要确定一名负责人分管,并设置专人具体负责本专业系统员工培训工作。3)其他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计划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员工培训经费和新技术培训经费的全额提取,为员工培训提供资金保证和监督,审批员工培训设施设备更改投资计划。党群部门主要负责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路风教育培训,参与组织员工学技练功活动。人事劳资部门主要负责将员工培训规划和计划的实施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为员工培训提供人员到位和必要培训时间的支持与保障。4)车间主要工作职责:各车间是落实员工培训工作的主体,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主体力量,制定本车间培训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编制本车间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将培训工作纳入达标升级和劳动竞赛的评比中,对班组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考核,指导、检查、监督班组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等培训活动的开展。

(二)优化设计员工培训管理流程

能否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是培训体系规范有效的衡量标准,而一个优化畅通的培训管理流程对提升培训效益,实现培训目标至关重要。从需求到计划、执行,再到评估,需对培训管理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有针对性的培训需求调查,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设计、实用高效的课程内容选择、质量上乘的培训机构确定、科学客观的效果评估实施。

(1)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管理流程的首要环节,是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方案、培训活动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需求分析一般包括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三项内容:一是组织分析――考虑的是培训是在何种背景下发生的。通过组织分析来决定在公司的生产经营战略、可用的培训资源以及员工的上级和同事对培训活动的支持一定的情况下,培训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各部门、车间必须紧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目标,充分考虑组织战略的变化、业务的调整,以及应对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来提出需求。二是人员分析――确定培训对象,即那些人需要培训。分析判断个人生产作业过程中未能胜任岗位工作标准是何种原因引起的,是知识、技能或能力不够,还是由于工作动力不足,或者是工作岗位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因而确定谁需要培训。三是工作(任务)分析――首先确定员工需要完成哪些方面的任务目标,然后确定为了帮助员工完成他们的这些任务,应当在培训中强调哪些知识、技能以及行为。

(2)培训计划制定。一是公司员工培训部门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以公司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为规划期,一般为3至5年,制订公司中长期员工培训规划,以此统领规划期内的员工培训工作。二是公司员工培训部门汇总各职能部门和车间的培训需求后,在对培训需求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在每年元月制订并实施的公司年度培训计划。三是各车间应按照公司年度计划,结合车间生产实际,制订本车间的年度员工培训计划。

(3)培训课程设计。包括培训课程规划、培训资源选择、教学设计和学员手册编制等四大部分。培训课程规划:课程规划应以培训目标为依据,同时注意培训对象所在岗位、层级的不同,分层分类确定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明确课程目标、培训教案提出、考虑各种培训方法、选择培训方法、培训内容深化、课程测试与评估。培训资源选择:培训资源选择包括教材教具、课程选择、场地和讲师。课程选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内部,一个是企业外部。外部选择主要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咨询培训公司等,应综合地进行评估选择。外部培训师擅长介绍前沿理念或管理思想,但是外部培训师的培训内容较宽泛和教条,与企业实际工作结合的东西较少,培训费用也较高,而内部培训师更加了解企业,培训更能够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费用一般较低。总之选择讲师应从课程目的与目标出发。接着是对培训场地的选择,最后是选择教材和教具。教学设计与学员手册编制:即设计培训计划表、培训进度表、培训评估表、培训汇总表以及学员手册、教案印刷和培训效果跟踪方式等。

(4)培训组织实施。一是培训计划管理,公司员工培训部门要按照公司年度计划要求,策划、组织具体的培训开发活动,各部门、车间要计划及时送培,同时各车间也按本车间的培训计划,按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二是科学制定培训方案,员工培训部门应按照培训项目管理要求,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学时分配、培训教材、授课人员、培训方式和考核要求等。三是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员工培训实行项目负责制,送培部门、车间和员工培训部门均指定专人负责。四是严格培训学员管理,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学员管理制度,将学员培训与单位工作等同管理,纳入考核,学员到课按单位考勤制度办理。

(5)培训效果评估。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员工培训评估体系,保证培训效果,提高培训工作对公司生产运营的价值贡献。二是确定培训评估层次,培训评估一般分为四个层次:观察学员反应――授课满意度;检查学员的学习结果――授课吸收程度;衡量培训前后的工作表现――实际应用程度;衡量公司生产经营业绩的变化――对个人与组织的成果。三是撰写评估报告,评估的方式有评估调查表填写、评估访谈、案例研究等,员工培训部门对评估调查表和结果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并整理合并,再结合学员考核结果,撰写出公正合理的评估报告。四是评估结果反馈,培训结束后,员工培训部门及时将学员成绩和学习情况反馈到各送培部门及车间,同时应与培训主管、管理层、受训员工、部门车间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分别进行沟通。

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培训管理体系,规范优化培训流程,明确各部门对培训的职责与监督培训,评估和反馈培训效果,才能有效开展培训工作,真正提高员工素质能力。

(作者单位为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第7篇:车间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随着矿区铁路的发展,铁路运量迅猛增长。2001至2011十年来,总运量增长了2020万吨,增幅达177%。其中路车运量于2009年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集团做出提高煤炭洗选产品附加值战略决策后,自各车运量稳定增长,并呈扩大趋势。

随着路车运量的下滑,自备车运量的快速增长,使矿区资源流向、车流流向发生了较大变化,路车车流减少,自备车流、跨口运量增多。由于自备车属双重作业,且自备车资源的品种较多,特别是入洗煤、洗煤副产品增加显著;各型自备车1100余辆,车型复杂不能混装,需要单独、小钩取送,折角车流,长大距离跨口运输增多等因素,使自备车周转时间显著增长,给日常运输组织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经研究矿区铁路实际,运输组织着重从车流组织、机车运用方案、调度指挥三方面进行优化。一是通过分析机车运用、装车资源、调车作业,掌握流量和流向的变化规律,找出运输组织的薄弱环节,调整和优化车流组织;二是研究机车出乘运用方案,压缩机车运用台数;三是创新调度指挥方式,通过阶段计划的综合安排和实施,使车流组织与列车运行、机车运用互相紧密结合,使行调指挥与车站作业组织更加紧密,推动运输各环节密切配合、多方联动。

2 车流组织优化方案

2.1绘制矿区铁路流量流向图

为更直观的掌握全局车流和货流的流动情况,掌握各车站和装卸车情况和区间运量、跨口运量,找出机车出乘和和车流组织优化的重点,根据外运和自备车装卸车,将空车流、重车流转变为货物流向图,为运输组织决策提供依据。根据流向图,自各车流和路车车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跨口运输的变化。主要是鲁阳电厂、中鸿焦化等单位的跨口、重车流长大距离运输增多。跨口运量增长使跨口运输组织更加繁忙,因此,必须进行平西口车流组织优化。

2.2平西口车流组织优化

车流组织的优化最终反映到列车编组计划。为做好东调度台与西调度台之间的衔接,提高西台的运输效率,加强西台的机车运用、周转,研究了西台各车站的作业内容、作业特点,为加强运输衔接,从东调度台向西调度台有计划开行了6列满轴、满载、定点、定线、定编大列。编制的大列方案包括东台开车时间、编组方案、作业任务、编组要求返回东台时间和备注事项等内容,从而确保完成西台机车运用充足和外运、自备车装卸任务平稳有序的完成。

3 机车运用方案优化

3.1机车工作量分析

矿区铁路运输调度机动灵活性和随机性较强,受总调度室、煤炭生产、装卸车、运输施工、国铁入矿空车、国铁车站接发列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运输组织、调度指挥、机车出乘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机车运用台数太多则浪费动力,造成单机运行、无效调车、空油耗增多,干线运输“假繁忙”现象;机车出乘太少,则不能完成当班生产任务,精煤、入洗以及重点运输不能保证。

为确定机车出乘台数,研究、分析了以往机车工作量等各项指标及内在联系、变化规律,根据机车工作量的理论和实际经验值来确定机车出乘台数。

统计分析以往机车运用数据,总重吨公里日均完成12.88万吨公里,机车平均运用台数18台,每台每班完成调车作业钩数65钩,每台机车班均承担入矿空车21辆、路卸1辆、路装22车、专装29辆,班均完成3373吨,机车日产量为25.74万吨公里/台.日。

3.2确定机车出乘台数和方案

(1)将以往机车运用的实验经验值,即机车台,班机车完成的运量作为机车出乘台数的考核指标。机车每台班日均完成3373吨,折合车数约3373+65=52车,按每钩13辆/25辆计,分别为4钩和2钩。在实施西台车流组织优化后,为压缩机车运用,节省运输成本,在理论和经验值的前提下,将机车班均完成运量确定为4000吨,即61车,4.7钩(13辆/钩),2.44钩(25辆/钩)。

依据当日运量预计完成情况,按机车班均完成运量出乘机车。例:当班预计完成运量13万吨,当班应出乘机车13万吨÷2÷4000吨=16台。每增加400O吨则增加一台机车;当日自备车运量持平,当班保底入矿空车385辆,平东平西口每增加一列有效空车(60辆)增加一台机车,每减少一列有效空车,相应减少现车一台。当班预计运量达不到平均保底总运量,则根据机车工作量相应减少机车运用。

(2)机车运用优化方案:确定东台运用机车13台,其中八矿站驻勤由原1台调整为2台,田庄出入库11台;西台七矿站驻勤1台,宝丰站驻勤原1台调整为2台,兼顾东西台运输均衡适时调整。考虑田庄机车出库难、交班堵,且每班约5台机车出库后就向申西站开单机的实际,计划向申西站或中心站驻勤机车,进一步分流、疏通、搞活机车运用,实施机车多站联动。

4 调度指挥方式优化

4.1实施阶段计划

为避免行车调度员考虑调度计划时间仓促,计划不周到,从而稳步实施、总体推进班计划,更加合理、周密的进行科学调度;为使车站提前了解班计划内容,有利于接发列车、调车作业的布置和站务组织。使各级调度通过阶段计划形成合力,确保当班任务的完成,细化和分解了班计划,值班主任根据运量预计完成情况表和零活,结合总调计划、各车站现车和装卸车,于班前编制实施3小时阶段计划。进一步适应运输计划随机性、装卸车不稳定等外界干扰,错开机车乘调人员班中吃饭时间,便于值班主任调整阶段计划。当班值班主任通过制定阶段计划,广泛参与到当班调度指挥中,详细、全面的掌握当班运输生产、作业内容和调度情况,在班中根据运输生产情况变化,进行阶段计划的调整。

4.2阶段计划的传达与布置

第8篇:车间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谈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东风汽车公司办公厅副主任、东风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郭涛对《汽车纵横》记者直言,CSR与企业经营是能够结合,并且成为常态的。这体现了一种互利的观念,有人认为它不够单纯,但是只有这样,企业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才能够维持长久。

在采访中,郭涛表示东风的“润”战略完全覆盖了CSR的广义内容范畴,它包含了汽车企业对消费者应当承担的最基本的产品责任,包含了与企业利益相联系的利益相关者责任,也包含了汽车企业对环境负有的责任。除此之外,像很多企业一样,公益责任和文化责任也被囊括其中,这个履责平台的构建内容几乎可以涵盖企业行为的任何一个方面。这个系统性、制度化的平台构建,体现了郭涛所说的,“一个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应该从‘反应性’到‘战略性’转变”。但是,“润”计划的五个内容是否能够在内部融汇统一起来,还需要时间去协调和使其渐渐成熟,毕竟这个计划才刚刚起步。

《汽车纵横》:您是如何理解“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的?

郭涛:近几年,企业社会责任一词在各大企业简介中随处可见。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应该从“反应性”到“战略性”转变。具体来说,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实现利润相结合的无限潜力,以具体的、细微的、持续的行动加以常态化。作为车企,生产符合国家各项标准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企业应尽的义务,这是企业社会责任最基础的部分。

《汽车纵横》:东风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是否包含了产品责任这些对车企来说最基本的内容?

郭涛:当然。2012年我们了“润”计划,将汽车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分为三个部分:经济责任、利益相关者责任和环境责任。首要的经济责任就是汽车产品在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方面的责任,要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保证稳健的经营质量,全面达成国资委考核指标等。第二个是利益相关者责任。因为我们希望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照顾到股东、员工、客户和供应商这些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共赢的局面。具体措施包括发挥民主管理的优势,建立健全员工保障体系,积极履行行业协会会员义务等等。第三个是环境责任。这也是狭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除了积极研发新能源车型,我们还摸索出了实现自愿减排的“碳平衡”方式,即通过投入一定基础资源,扶持农户种植经济林并以其吸碳作用抵冲工厂碳排放,最终实现完全碳中和的减排方式。

东风“碳平衡”生态林由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捐资始建,也是东风公司打造的首个“碳平衡”生态林。2013年,该项目完成了第二批4000亩油茶林与1000亩核桃林的种植工作,至此,1万亩生态经济林全部种植完成。东风“碳平衡”生态林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还可实现工厂碳排放的自我冲抵,也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以工补农”的方式,实现了企业、地方和农民三方的多赢。

《汽车纵横》:“润”计划在去年获得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公益案例卓越奖,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这个计划?

郭涛:2008年, 东风汽车公司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至今,东风汽车公司已连续了五份社会责任报告。2012年6月,我们结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提出了“东风化雨,润泽四方”的履责理念,并在社会责任大会上,面向全社会正式了《东风汽车公司社会责任中期行动计划》,命名为“润”计划,取“东风化雨,润泽四方”之意,表达了东风汽车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和态度。同时,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我们还筹建成立了“东风公益基金会”,原始注资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为“润”计划中公益项目的实施提供执行平台和资金支持。

具体地讲,这个计划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和责任:其中三个是我刚才谈到的基本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利益相关者责任和环境责任,第四个是社会公益责任,第五个是文化责任。后两个内容应该是比较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在社会公益责任方面,我们开展了四项“支持”工作:支持地区发展,支持灾后重建,支持教育事业,支持卫生医疗事业。每一项工作中又有若干小项目,主要以捐款、捐物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主,项目繁多。

在文化责任方面,我们通过持续开展安全驾驶训练营项目、“绿色出行,低碳环保”儿童环境保护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分别从普及公民安全驾驶知识,强化安全驾驶意识,建立正确的道路价值观,和培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节能减排和安全出行的习惯入手,以求营造更加安全无忧的和谐汽车社会。

《汽车纵横》:为什么会选择这五个内容?

郭涛:“润”字可以形象解读我们五大责任之间的关系,左边的三点水,代表着企业社会责任经典理论中的三重底线,提醒我们必须履行最基本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公益责任;而右边的“门”字里面的“王”字,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王道”在现代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意义,提醒我们重“德”、重“仁”、重“和谐”。五项责任是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缺一不可。

《汽车纵横》: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刀阔斧地改善环境与企业利益是相矛盾的。对于这些问题,作为企业如何看待?

郭涛:环境投资与企业经济利益之间的博弈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但是现实告诉我们,环境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只有改善环境,才能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社会一份子,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空间。

《汽车纵横》:作为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谈“社会责任”是否显得有些奢侈?

郭涛:一个企业的成功在于为最多的人做最好的事,同时带来最少的伤害。将短期的企业收益最大化既不是首要也不是最重要的目的。企业要做的是投资市场,衡量所有股东、雇员、客户、供应商、社会团地和全球的价值,从而为包括股东在内的各方带来长期的、最大的收益。企业还得同样地关心和尊重它的客户,比如毫不动摇地承诺生产优质的产品,并公平合理地给产品定价。一家出色的企业也必须认真地对它服务的社会负以长期的责任,因为这些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因此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把社会责任提高到企业战略高度。企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打造了品牌,推动企业战略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百姓的信任,赢得潜在消费者。

第9篇:车间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2012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与12个基层班组分别签订了2012年安全环保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安全职责的落实;

二、组织车间员工学习“2011年安全警示录”并开展讨论;

三、围绕“学规章,反三违,抓演练,全员管”的安全主题活动,车间全员参加安全考试;

四、继续推行班组安全员轮流当方法, 促进班组安全工作;

五、悬挂安全温馨提示牌,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六、车间职能人员继续参加班组的安全学习,促进班组安全工作;

七、全员参与,开展2012年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控制生产检修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保证装置的安满优生产; 

八、全员参与,开展2012年全员环境因素调查及评价,评价出的9项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全员学习;

九、制定车间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季度组织车间级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共4次);

十、组织车间人员学习员工岗位安全职责;

十一、分解车间2012年QHSE目标,并完成2012年四个季度目标完成情况;

十二、迎接集团公司QHSE体系审核,督促相关人员完成问题整改工作;

十三、做好公司、对车间的各项安全检查迎检工作,及时整改检查出的问题;

十四、做好QHSE体系要求的各项工作。

2013年安全工作计划:

一、全体员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在全车间范围内持续开展“学规章,反三违,抓演练,全员管”工作。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素质,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技能,以人的可靠保证管理可靠、技术装备的可靠,努力打造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强化环保管理,以推进清洁生产体系的有效运行为手段,确保2013年车间安全环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进一步完善车间安全组织网络,充分发挥班组安全员及班长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班组的安全环保管理,实现全员管安全环保的良好局面。

三、检维修作业管理规范化,严格执行公司及事业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仪表检维修规程,严格票证管理。

四、继续完善车间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制定2013年车间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各班组上报2013年班组演练计划,由班组组织实施,车间相关人员参加。

五、继续进行仪表专项检修、操作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的学习,用于提示专项检修工作,使风险评价融入日常管理,达到降低和控制风险的目标。

六、继续应急预案的培训工作,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

七、参加各类专业管理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班,从而提高各类专业管理人员的自身安全素质,促进安全环保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