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的价值范文

民俗文化的价值精选(九篇)

民俗文化的价值

第1篇:民俗文化的价值范文

(一)搭建蒙古包的习俗

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历史已近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发展成多种搭建蒙古包的传统习俗。1927年5月27日,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斯文赫定记述了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习俗。“考察团的帐篷在草地上排成了一长溜,拉尔生坚持让我们遵照蒙古人的习惯,把帐篷的门向南开。”[1]蒙古民族一般会在蒙古包上设计和绘制一些图案,使蒙古包更加美观的同时也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帐篷长边一侧两个稍矮些的角上,编着寿星的图案,它代表着长寿,而在篷顶的中间,同样的图案又组成了一个有象征意味的圆圈。”[2]

(二)祭祀敖包活动

敖包在蒙古语中称“鄂博”,多用石头、沙土或树枝堆积而成。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遇到“鄂博”,斯文赫定记述:“首领的代表告诉他们,可以做想做的一切事情,但就是不让在土地上挖坑,因为这会伤害土地的灵气。他们还特别要求不要触动所有高起来的土坡,因为那上面都堆着鄂博。”[3]敖包在蒙古族居民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他们尊重敖包,认为那是神灵的象征,这不仅是对万物有灵信仰的体现,还表达出蒙古族人民对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婚嫁习俗

蒙古族具有浓厚草原民族特色的婚嫁风俗。考察团行至西利乌苏时,黄文弼记述道:“据云若育女子至长未嫁,而有孕生子,乃向蒙古包前马桩上扣头,意为与马桩配婚。……婚前男先至女家,与女同回男家,拜马桩,又拜来宾,即成婚姻。”[4]蒙古地区的婚嫁风俗是蒙古族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拜马桩就鲜明显示出这一点。

(四)丧葬风俗

蒙古族的丧葬习俗既蕴含着的内涵,又是社会民俗的具体体现。1927年5月19日,黄文弼记录了蒙古族的丧葬风俗:“又闻此地丧礼甚薄,男子未成年者,以席卷之填于野。老人其棺木衣服,无论贫富,均不华丽。犹有蒙古之旧习也。”[5]由此可知,蒙古族“丧礼甚薄”的丧葬风俗与汉族有很大不同。对汉人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婚”“生”“死”,而蒙古族丧葬尚俭,不论贫富,亡者的棺木服饰都不推崇华丽。这种独特的丧葬文化反映出蒙古族人们平淡自然的价值观念,对现今社会厉行节约有借鉴意义。

(五)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主要服饰,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由于地域的差异,蒙古服饰在长袍的款式、妇女的佩戴首饰等方面存有不同。黄文弼在日记中记述了乌拉特与阿拉善两地区之间妇女在穿着和装扮上的差异。“据商人云,阿拉善女人装饰与乌拉特不同。乌拉特女人发髻,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女人发下垂,以网络笼之,戴耳珠,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富者用真珊瑚,贫者以假货充之。”[6]其作为鲜明的民族符号,成为展现蒙古族风貌的一个窗口。

二、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况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其自身文化传承的脆弱性,受到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更强烈的撞击。民俗文化在当今面临着迅速变异和流失的危险。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商业化现象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身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被广泛商业化。一些开发商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顾当地原有的文化形态,急功近利,将其过分包装。如内蒙古祭祀敖包的民俗活动。在斯文赫定的记述中,敖包是蒙古族人对“万物有灵”信仰崇拜的表现,祭祀敖包的活动神圣而庄严。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敖包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其本质开始扭曲。旅游开发者片面追求敖包外观的宏伟,以达到赚人眼球的效果,但对其深刻的内涵却漠视不顾。同时,许多游客也参与到祭祀中来,游客“祭祀的时候什么也不拿、不懂,就跟着牧民绕敖包三圈,嘴里喊着:呼来、呼来”。[7]游客并不真正理解敖包祭祀背后蕴藏的神圣意义,祭祀敖包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无疑已在商业开发中变质。

(二)民俗文化的内部断裂现象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社会生活现代化,许多民俗文化因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而逐渐被遗弃,这种内部民俗文化的传承断裂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在内蒙古,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许多牧民开始定居,拥有固定住房,蒙古包的数量锐减。“现代牧民在自己承包的牧场上建造了砖瓦房,过上了定居生活,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牧民家有现代电器,多数牧户有小四轮拖拉机和辅助机,有的家庭还购置了小汽车、摩托车。”[8]传统的游牧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斯文赫定在考察期间提及的蒙古包如今只能在一些草原旅游景点看到,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民俗旅游消费吸引点出现,其蕴含的悠久深厚的民俗寓意已经消失。

(三)民族文化的同化现象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民族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明正以惊人的速度弱化民族的个性符号,民俗文化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民俗文化的同化现象鲜明地表现在服饰和婚嫁习俗上。随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很多人已不再穿蒙古袍,不再佩戴自己的民族服饰。蒙古族的年轻人多数崇尚现代审美观念,喜欢佩戴流行饰品,对蒙古衣服的做工及穿戴方法等逐渐陌生。现今的蒙古族年轻人婚嫁时,往往采取中西结合,甚至完全西式的结婚方式,很少沿用传统当地婚俗仪式。蕴含传统蒙古族文化的“以牛马为聘礼”、举办“祭火仪式”等婚俗被弃之不用,使其失去了体验民族自我认知感和存在感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将导致民族意识的迷失。

三、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及保护的必要性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代表着中华各民族最具特色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体现。它的独特价值表现在文化、社会、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极具发掘和保护的必要性。

(一)历史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是某一地区民族文明的传承形式,它记录了相应的历史,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画面。“人是民俗的动物”。[9]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生活与民俗紧密相关。从斯文赫定记载蒙古族怕破坏土地的灵气、祭祀敖包的习俗中,可以看出推崇“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蒙古民族的深刻影响。由此体现出蒙古族的特征,再现蒙古民族在草原、溪流边堆垒敖包进行祭祀活动的画面,为学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二)社会调解功能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习俗惯制,对社会生活具有调节功能。民俗文化通过形成固定规范,起着稳定社会生活秩序,维系社会关系的作用。据斯文赫定记载,“1929年夏召开的麦德尔节从苏尼特右旗赶来的香客,就有2000人之多,据说从苏尼特左旗也至少来了这么多人。人们骑着马匹、骆驼,乘坐马车、汽车纷纷赶来,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朝拜班禅喇嘛并接受其祝福。”[10]蒙古族集体参加麦德尔节这种习俗,反映出蒙古族共同的信仰基础,它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加强族内各地区之间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

(三)现实教育价值

民俗文化蕴涵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对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通过斯文赫定所记述的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提出了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即从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人们思想文化的载体、民俗文化的历史地位等角度论述其开展教育的必要性。[11]并指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广播、网络电视风方式。[12]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独具特色。一方面它与学校教育不同,不受时间地点、教师素质水平等条件限制,无时无处不在。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他的经验和行动。[13]”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教育大多不具有强制性,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例如,每逢大规模祭祀敖包之后,蒙古族都会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等娱乐活动,此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粗犷豪放的游牧文明紧密相连,在无形中塑造、强化他们崇尚勇敢,尊敬武士的价值观念。

(四)艺术审美价值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古拙和精美的活化石。”[14]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的土壤,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不容忽视。作为审美的民俗文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民俗物质文化,如黄文弼记录不同蒙古地区妇女的装饰物品,乌特拉妇女以“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妇女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它们是民俗习惯的产物,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传达美的理念;二是民俗活动。在民俗的动态展示中,也展现了特殊美感。蒙古族嫁娶仪式中,在马头琴悠扬伴奏下,新郎新娘盛装华服,举起银碗向亲朋歌唱敬酒,就传达一种热烈奔放的美。民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要作用。

四、保护民俗文化的原则

民俗文化对民族自身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具有独特价值。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民俗文化处于流失的边缘境地,因此,亟需研究相关保护策略,但保护民俗文化应当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从哲学角度来说,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部分在整体中存在。保护民俗文化,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包含两层内涵。首先,“中国民俗文化各种表现形式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一个整体,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整体性”。[15]保护民俗文化就必须将静态的物质文化与动态的精神活动相结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全面保护,不能顾此失彼。如,可在保护蒙古族传统婚俗中同时推进民族服饰的保护。其次,整体性原则还要求将某区域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整个区域的文化发展中进行保护。例如,蒙古族崇拜万物神灵,推崇摔跤、赛马等习俗充实了内蒙古地区文化中善良淳朴、勇敢坚毅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蒙古族民俗文化对整个内蒙古地区文化的价值,对保护和促进多样性的文化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要形成一套保护民俗文化的科学理论体系。例如,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民俗文化保护经验,结合内蒙古地区草原辽阔、地域宽广的特点,构建起具有游牧民族特色、适合游牧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在理论体系指导下,使蒙古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协调发展。从微观上,利用民俗文化无时不在、潜移默化的特点,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养的文化主体。“文化的本质是人创造的。文化创造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创造主体。”[16]加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俗文化教育,培养他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避免民俗文化的内部链条断裂,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三)创新性原则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对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土壤中诞生的民俗文化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剧变,要使民俗文化适应时展的潮流,就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能使民俗文化既能保持独特的地域性,又能适应现代化潮流。例如,根据现代审美理念,将蒙古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加入现代流行元素,创造民族特色品牌,进军国内、国际市场。

(四)可持续性原则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需要在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等协调作用下实现。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经济、自然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保护内蒙古民俗文化过程中,要保护好草原生态,遏制因过度放牧而造成草原面积萎缩、土地沙漠化。草原生态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产生的土壤,保护草原生态就是保护民俗文化的生长空间和发展背景。民俗文化的发展又能带动民俗资源深入开发,促进经济增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五、结语

第2篇:民俗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民俗文化;价值定位

中图分类号:F30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39-02

一、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是对农村发展的一次全面提升,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在这二十字方针中主要体现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乡风文明中的乡风则是民俗文化的主体部分,也应该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

二、民俗文化是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

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中国民俗学文化创始人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与所有人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贴近的特殊教育方式[1]。

1.民俗文化是社会规则的重要渊源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

民俗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此区域的民众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当这种经验总结成为部分区域内的习惯进而发展成为该区域内普遍遵从的习俗之后便在该区域内发挥着普遍的约束力。这些民风民俗以本地的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础,贯穿着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形成在本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新的社会规范,在某种程度上说民俗超越了法律,超越了道德,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很自然的成为当地通行的社会规则。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给刚出生的小孩儿“洗三”的习俗,孩子的父母主动邀请亲朋好友到家做客,看望刚出生的婴儿。在婴儿满一个月之后再操办盛大的宴席,给婴儿过“满月”,此时不仅亲朋好友要过来,本村附近的很多的邻居和熟人也都会过来。在小孩儿满一岁的时候,父母们就要操心给小孩“抓周”的事情了,这一系列的习俗既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又体现了长辈对子女和晚辈的喜爱和期盼。

农村很多地方在老人过世之后会举行盛大的葬礼,子女亲朋隆重的送老人入土为安,这既是对父母长辈的一种尊重,又是对老人一生的总结。在送老人出山之后的三十五天之类又要准备“过五七”。家里有老人过世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白事),亲朋好友和本村邻里要过来悼念,待老人入土为安之后,子女们就应该忘记这些不幸之事,照常过日子并且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俗称“脱百转红”,其形式就是在司仪的主持之下将大门上的白对联换成红色的。在“过五七”当天亲朋好友和本村邻里也会在主人家选定的日期里到家来冲喜。

不管是小孩子出生之后的“洗三”、“满月”、“抓周”还是老人过世之后的葬礼“过五七”,村子附近的人都会很热心的帮忙,帮厨的帮厨,打扫收拾的打扫收拾,遇到老人突然过世的时候,帮助通知亲朋好友,一切都井井有条。没有过来帮忙的邻里也会过来祝贺或者悼念,很少有附近的邻里不过来的。在农村,这种互帮互助、相互道喜祝贺和哀悼的习俗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谁家没有个三灾五难?谁家没有老人?谁将来不会成为老人?都生活在这个区域,三天两头打照面,对于这样的红白喜事亲朋邻里们都不敢怠慢。农村关于一系列的丧葬礼仪其实是为了让子女们时刻谨记着关爱老人,不忘老人的教诲。尊老爱幼和互帮互助的传统在中国民俗文化之中表现的格外明显,以上仅仅是最具有普遍性的习俗之一。

2.民俗文化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是能否实现新农村建设伟大目标的关键。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民目前平均教育年限不足七年,在近4.9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52%[2]。如何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树人,只有本土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致富技能加强了,具有了“造血”功能,新农村建设才能长足发展,不乏动力。

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可取代的作用,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理念,一旦这种文化理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3]。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个体和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性任务也会得到较为妥当的解决。

三、民俗文化是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1.民俗文化是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农村伴随着集体经济的弱化,文化建设更是显得力不从心,花鼓剧团解散、电影院拆迁等等一系列的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流失使得农村文化日益贫乏。好在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延伸使得农民能够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接触到外界的信息获得文化的给养。但是单纯的一家一户通过电视网络获取信息不足以扩大繁荣农村文化,提高人文修养,必须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农民爱听爱看的文化才会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民俗文化因其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很自然的承担着这样一个功能。在辛苦劳作一天之后,茶余饭后,闲来无事的人们凑在一起,三五成群,谈天说地,对酒当歌,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情,丰富民众的业余生活。

2.民俗文化是培养社会认同感和信任感的桥梁

民俗文化是千年积淀的产物,是共同心理素质的积淀和综合。中国虽然地域广袤,“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是在风俗的细小的差异上仍然可以反映出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素质。从古至今,同乡情结都是身在异乡之人的重要寄托。俗话说“出门靠朋友”,这些朋友就包括自己的同乡。“万里他乡遇故知”也被古人称为人生三大喜事之一,漂泊在外的人对于同一省市出来的乡亲格外亲热也格外信任。现如今,社会流动性加强之后,这种依靠共同地域和民俗联系起来的同乡关系显得格外明显和重要。各种形式的同乡会的建立则是这种心理和文化认同感的集中表现。同乡会的建立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也增进了同乡之间的感情,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和信任的桥梁。

3.民俗文化是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民俗文化是民间百姓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最本源的群众文化,可以称其为草根文化。它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会随着历史的长河不断延续下去。它融洽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和生活流程中,存储在社会各阶层的心理结构中,具有无形的凝聚力[4]。作为一种群体性创造的结晶,这种经过群体活动约定俗成的文化模式和行为准则把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联系在一起。

民俗文化虽因地域不同而差别各异,但其共同的一点就是注重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素质,决定了生活在共同民俗文化区域的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民俗文化所倡导的和睦相处的行为操守和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外部制约的作用。民俗文化独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民俗文化流传的越深越广,其凝聚力越强,向心力越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民俗文化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成为了新的待业人员,他们和本地的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相比,一无土地,二无工作,三无保障,成为新的“三无人员”,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加大。这些农民工回乡之后的安置问题则成为当地政府的重点工作。一方面要使返乡农民工克服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其内心安定,另一方面要尽快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要实现返乡农民工尽快就业有一定的难度,但就业问题不解决,生存就没有办法保障,更不用谈社会稳定问题。如何短期内稳定返乡农民工以寻求缓冲期内化解不稳定因素则是各级政府要考虑的重要民生话题。笔者以为,稳定回乡农民工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宣传引导和村委会的安慰化解其心理落差,另一方面要靠农村的各项社会规范的潜在约束力教化和制约其行为,避免返乡农民工急躁心理甚至是过激行为的不良影响。各项社会规范的制约少不了本地村规民约、民风民俗,只有这些被当地人普遍认可的治理规则才能在本区域内发挥最大的效用。只有从上述几方面准备才能把潜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好新农村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对全面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其价值定位不能离开民俗文化本身的功能,但更多的是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

参考文献:

[1]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EB/OL].http://www.xinnongcun.gov.cn/counter.asp?id=5153&iclass=0402.

第3篇:民俗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wWw.133229.COm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1.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4.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综上言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平文。《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西民族研究,2009(97)。

[2]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12(896)。

[3]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9)。

[4]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12(893)。

[5]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3.

第4篇:民俗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 发展价值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也是我国民族的根源和文化的精髓所在,推动着我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学前教育界对于民俗文化的教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由于当时不健全的教育结构,没有完善的民俗文化课程体系,这些都导致了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没有取得其应有的效果,甚至对儿童真善美三方面的追求也逐渐发生误导,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现阶段学前教育中民俗文化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 学前教育中民俗文化课程教育的含义

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课程来说,就是为了将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悠久的民俗文化以简单的形式传递给儿童,为其以后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其所在地域的民俗文化为主进行重点介绍,同时也要兼顾好其他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

针对于当下学前教育界的民俗文化课程来说,将传统的普适性知识和境遇性知识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其满足于当下儿童对于民俗文化知识的需要,并在教学方式中实行体验式的情景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故事、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接受民俗文化知识,并将知识进行深刻记忆,以至于在未来的生活中充分运用和传承,同时还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来说,本文经过相关的总结分析,将其总体上分为以下几类:

(一) 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资源类

这类民俗文化课程主要是指以家庭、社会组织和宗教等集体形式存在于组织类型中的文化。它是以个人为主体,通过逐步的向外延伸,不断的发展到家庭、社会、宗教等其他组织之中去,主要包括传统的节日风俗和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内容,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类型。

(二) 物质民俗文化资源类

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辛苦劳作中积淀下来了丰富的物质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传统的农业、渔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可以算是一种常见的民俗文化类型。

(三) 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类

自从人类进化开始,身体语言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身体语言也作为一种经典的民俗文化类型存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当下许多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文明和发展。学前时期的儿童,由于其不健全的语言组织结构,有很多语言是用他们各自的身体来进行传达,因此,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的类型能够引起他们高度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

三、 民俗文化课程对于现阶段学前教育时期儿童的重要影响

学前教育时期的儿童,由于其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还处于十分不健全的时期,同时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儿童进行民俗文化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他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其对儿童成长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增强文化认同感

所谓的文化认同感就是指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产生的一种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强烈的肯定心理和情感支持。这是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对于本民族人们的强烈文化形式影响,是最主要的引起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形式。在学前教育时期就对儿童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正是增强这种民族认同感的有效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二) 有助于培养文化包容的意识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说,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没有集体意识、不懂得包容他人。因此,对于其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就可以很好的提升他们对于他人的包容意识,同时也能很好的提升其对于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学习,充分了解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时期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授工作,有助于其深刻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应该大力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教师要不要教学:一个原本无需讨论的问题--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八[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09)

第5篇:民俗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民俗 第四势力 双向互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Education Folklor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ZHAO Ka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The current ongoing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is also actively involved,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ducation did not attract due attention to folk. This paper considers education as a civi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folklore is rich, excellent educational wisdom, for the conduct of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should be actively drawn, to be by analyzing folklore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 carrier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n the core values services meaning of education, inquiry carried out to enhance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or folk, and then clear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two,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novation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folklore; the fourth force;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 ‘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是国家的重要的‘软权力’”,①发挥着“凝神聚气、强基固本”②之重大功效。自党的十后发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动员令,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响应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其中,整个国民教育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到成人教育各个领域,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到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到社会实践各个渠道,积极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无可厚非地扛起了价值观教育的大旗,充当了这场活动的主导力量;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也积极主动地配合着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以期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强大合力。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突出一点表现为人们对教育民俗所具有的服务价值观教育之重大作用的忽视。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教育性力量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智慧,其重要价值理应得到积极的关注、取用。

1 利用教育民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1 何谓教育民俗?

关于“何谓教育民俗?”我们不妨依循学术常例先从了解“何谓民俗?”着手。民俗即常言的“民间风俗”之简称,相对于官方、上层或统治阶级文化、规章、制度、典仪、作风而言,专指广大中、下层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习俗。关于“民俗”概念的含义存在“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诸多解释,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这类解释本质上是一种传统的、狭义的民俗观点,无法满足人们对民俗日益广阔、深入的理解,应对“民俗”持一种广义的理解观,即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③这一解释当属“民俗”的经典解释,受到学界普遍认可。至于“何谓教育民俗?”无论是包括钟敬文先生在内的众多民俗学家、民俗学辞书、还是教育文献都没有直接的论述,只是民俗学家巴斯科姆曾提到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许多地区均可找到”④而已。既然我们已知“何谓民俗”,而“教育民俗”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那么我们理所当然可认为教育民俗也就是民俗的一个亚类或子系统。基于这种认识,石中英教授给出了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即教育民俗 “指由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符号、习惯、笑话、建筑等等的复杂的集合体,是民间的教育文化,表现着绵延不绝的民间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⑤后进研究多对这一解释表示认可。

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与“民俗”实体事象的子系统,教育民俗天然地分沾民俗全部的共性特征(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与共(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⑥当然这主要是基于其“家族相似”性的逻辑判断。不过,教育学界有研究者对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专门研究。

尽管已有研究未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方面达成一致见解,但却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1.2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教育民俗在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

传统的依据施教环境将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做法非常热销、在理论与实践中占据着主流意识地位,似乎恰如其分、合理圆满,但这种做法或认知观点是逻辑不周密的,它并没有穷尽教育系统内全部要素,存在疏漏,如教育民俗完全被忽视了,而教育民俗作为文化形态存在的民间教育性知识与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当代生活的场景,是教育系统内重要的教育形态,堪称“教育系统的第四势力”,其重要价值应得到充分珍视。如果将教育民俗在过去时代长期被遮蔽视为一种自然的无知无觉,那么在主体意识高度自觉化的今天仍然忽视其价值,则是一种故作的愚昧肤浅。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民俗在施教场景、施教人员、学习课程、教育效果、教育媒介、教育周期等诸多方面必然是有所不及的。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仅靠传统的教育形式是不可能做到如此周全的,需要借助教育民俗的力量。俗话说“深山坞里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反映了民俗的教育影响力。教育民俗以其多样的艺术形式,包罗浩瀚的教育智慧;它贴民大众,接地气,是平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具有艺术吸引力、感染力与表达力。它的传播无主体但却泛主体,“所有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都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对象。所有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相互教育着和被教育着”,“所有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教育”⑧着。它的创新、开发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依托教育民俗所具备的独特优势,联结多元教育形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注入新活力,有利于价值观理念的全面普及、培育与践行。

至此可知,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育形态,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重视并积极利用教育民俗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这种“服务作用”又该如何进行理解呢?

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载体与文化环境

2.1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诚如所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⑨而教育民俗即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人民大众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囊括谚语、俗话、神话、传说、典故、笑话、诗歌、说唱、信仰、典仪、民服、民食、民居建筑、岁时、节令以及民间文艺娱乐等丰富多样艺术形式在内的集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知识、价值、观念、信仰、理想与智慧,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籍可取用的重要资源。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精选内含或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的优秀教育民俗,用以开展价值观教育。诸如“闻鸡起舞、岳母刺字-尽忠报国”表达的爱国;“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反映的敬业;“一诺千金、小信诚则大信立”反映的诚信等,面对如此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民俗资源,一方面,我们可借助学校教育和教学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或课程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社团活动中,利用学校平台来传播。有研究者还提出“学校教育可以请乡村民间的教育民俗传承者来校讲课或做讲座,讲解自己的教育智慧,培养学生们的教育民俗兴趣;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性学习”。⑩另一方面,可借助广大社会媒体诸如城市宽屏、展板、标识标语、宣传手册、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影视、门户网站、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此外,还可以引导、鼓励民间力量挖掘民俗资源,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教育民俗典仪、文艺、文娱活动。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展的“成人礼、加冠礼”仪式等活动,反映了民间力量对教育民俗的珍视。

2.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诚如“价值观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而是以文化素养的形式蕴含与文化知识背景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知识和社会观念,如……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的形式作用于人的价值活动和行为” 的。正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开发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多样的新民俗服务价值观教育。这样的话,教育民俗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知无觉地弥漫社会、融入民众观念当中、民众心理意识当中,影响民众的“知、情、意、行”。

2.3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

“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到,教育民俗也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处在当前互联网兴盛、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一切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每天必将接受各类文化洪流的冲刷,包括民间教育文化;而文化于无形之中,发挥熏陶滋养的氛围效应,润物细无声,堪称“一支隐形的暗精神力量”。

而这也为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教育民俗天然的地域、时域差异与复杂性,导致“漫水灌”、“一刀切”式的教育形式往往效力减半,如民俗在东部沿海与在西部内陆,在汉族与在少数民族,在城市与在乡村,在农忙与在农闲都是截然不同的,这需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民俗现状探索适合的方式,“因材、因时施教”方可事半功倍。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教育民俗品质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代最先进、最优秀价值目标、取向与准则的理论创新成果;而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就是要把理论探索最新成果及时普及,就是要把这种理论层面的价值自信转化为主体认知与意识层面、实践层面的价值自觉。随着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势必将把教育民俗的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种提升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导性提升。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时代价值观群的基本导向,支配并影响着从属价值观、文化的走向,先进、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势必引领社会主义文化走向先进,而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的亚类必将协同其它文化亚类一同起头并进,或者在整个文化势潮或其它文化亚类激进者的裹夹下获得超越。

二是规范性提升。价值观是文化的导向器,也是文化的调节器与制动器。一种新价值观就是一把文化或社会规范的价值新尺度、新网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其规范作用也将逐渐生效,一些优秀文化民俗被筛选、“捂热”,一些劣质的则被筛除、“冰封”,尽管无法将其从传统文化中彻底剔除,但隔绝的产生已经使其失去生存的空间、市场。

三是变革性提升。价值观历来是时代文化变革的排头兵,统摄一局之变迁。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的东西代替落后的东西,用比较理性的、合理明确的东西代替那些感觉性的、非理性的东西,用健康的、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东西抑制批判那些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随着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旧的不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消逝,新的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培育起来,正如历史是“层累地造成”一般,教育民俗也将发生这种运动,大量涌现的先进、优秀教育民俗埋覆落后、低劣者,进而促进教育民俗发生生态变迁。

总之,教育民俗在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也将反过来促成新一代优秀教育民俗的形成,正是这样,双向互动效应良性循环机制的联结与运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普及与根植人心、国民价值与道德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来自教育系统的资源与动力,当代教育民俗自身也获得质变性升级。

注释

① 季明.核心价值观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201.

②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③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④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⑤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⑥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26.

⑦ 该表基于石中英的《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龙承建的《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民俗的传承》(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刘胡权的《教育民俗论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等相关研究文献而制。

⑧ 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93-294.

⑨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⑩ 刘胡权.教育民俗与学校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3.

马俊峰.价值论的视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24.

第6篇:民俗文化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 教育 保护 传播与推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31-01

民俗文化实际上就是经由民间广泛流传且保留强大生命力的智慧结晶,其具体依附在当地尤其是乡村居民生活习惯之上,进而随着时光流逝与洗礼逐渐演化成为特色风情。而民俗文化基础性发展莫说是生态旅游渠道,这类资源作为天然且全面的物质载体,饱含历史健康、和谐文化内涵,能够清晰见证优秀文化成就发展始终。民俗文化不但可以让学生明确文化归属,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体验生存智慧,感受生命的意义,还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民俗活动的热情,促进社会性的形成,通过互动,促进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人们平常所说的民俗是指民间的风俗习惯。我国古籍对民俗的记载繁多。但是现代“民俗”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威廉.汤姆斯(W.J.Thomas)提出,然后逐步发展。我国民俗学者一般在研究中将区域或者族群引入这个概念中用以体现民俗的地区性。我国民俗学者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则对民俗有如下定义:“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二)民俗文化。我国民俗学者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民俗文化包含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民族心理素质和心理积淀、民族性格、价值观念、文化风貌、文字符号、语言、民居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民俗文化有不同的定性;相对于那些历代当政者所倡导的主流文化而言,民俗可以称之为潜流文化;相对于科举官场文化而言,民俗可以称之为大众文化;相对于与大工业相关的现代文化,民俗可以称为传统文化;相对于欧美的西方文化,民俗可以称为本土文化。

二、民俗文化的特点

(一)表象的差异性。文化是有差异的。它诞生成长于人类适应、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因而任何文化在具体表现上必然深深镌刻着当地自然环境的烙印。并且每一个族群在最开始的时候所重视的价值观念也是有所侧重的,必然表现出不同的习惯。而这种差异又被时间延续和地理的延生而放大。民俗文化也是这样。它在微观表现上差异十分巨大。例如婚礼在每个地方都有认识辈分和亲友的仪式但组织形式迥异而多态。这种差异甚至表现在同一县域的不同区域中。

(二)分布的广泛性。民俗文化的分布是广泛的,在地球上,可以说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区域都存在不同或者相通的民俗习惯。甚至在与世隔绝的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尚未出现文字的部落中也有庆祝收获的庆典。可以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不同或相通的民俗中。民俗文化的分布广泛还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民俗的存在,在吃、穿、住、行等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存在这样一个“民俗指引”,来指导人们在不同的节令该吃什么、穿什么,甚至连节令本身也是民俗的一个类别。无处不在

(三)民俗文化的团体性。民俗文化是一种文化,它必然是被一个团体所认同,而不仅仅是个人。民俗文化是先民在劳动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规范,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用来规划社会的交往和劳动。例如春节的“拜年”和都江堰一年一度的“飞沙堰排沙”。这就表明民俗文化创造和享用必然是一个团体。而且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大部分是团体性的,即使如“绣花”、“剪纸”等少数个人可以开展的活动也需要团体氛围与交流。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团体文化,具有团体性。

三、民俗文化的分类及教育价值

(一)口头表述的民俗文化及其教育价值。口头表述的民俗文化就是由民众口头传诵、口耳相传的文化。具体来说,就是指由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口头创作并集体修改、加工了的民俗文化。口头表述的民俗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民间传说p民间故事、散文、诗歌以及各种说唱文学等题材。口头表述的民俗文化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人民性、艺术性等特点。它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传承、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形态,它浸润着不同时代民众的世界观、社会理想与憧憬,承载着民众的智慧和人类的文明,体现着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渊薮,民族精神之根脉。本世纪初,世界已进入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亚洲各国社会出现了转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被边缘化,民族文化受到西方强势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巨大冲击甚至吞噬。在农耕文明条件下产生和传承,并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了生存的条件。

(二)音乐形式的民俗文化及其教育育价值。音乐形式的民俗文化是指所有与音乐相关的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歌谣及民间乐器。民间歌谣的范围很广,大体来说,主要包括民间流行的歌曲,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形式,民间歌谣一般都具有极强的民族色彩。民间乐器则是指来自民间的,能够奏出一定音律或节奏的音乐器具,如各种鼓、笙、箫、唢呐以及其他奏乐乐器。音乐表达形式的民俗文化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音乐中的某些内容蕴含着伦理道德或劝勉讽戒的思想,极具教育性价值在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文学表达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促进和导向作用。能够唤醒内心深处的美感,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而优秀的民俗作品也能唤起学生的自豪感,进而产生社会归宿感。

(三)活动方式的民俗文化及其教育价值。活动方式的民俗文化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民俗节庆和 民间礼仪等。民俗节庆和民间礼仪则是指由一定的社会约定俗成的各种节日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例如,端午节赛龙舟、过年贴春联、会见宾客的礼仪等传统习俗都是民俗节庆和民间礼仪的具体体现。它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这些活动大多都是由多人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摆脱过度的“自我中心主义”,有效地促进同伴关系的和谐,这无疑是合作协调的好开端,对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第7篇:民俗文化的价值范文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时代背景和价值选择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文化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可见,该文化类型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不断传布和演变,展示着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生存智慧,已成为传承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在全球化、网络化的现代开放型社会,有效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并使之顺应市场经济潮流,需要紧扣时代强音,遵循价值前提。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应对信息时代的发展形势,国务院于2000年《互联网内容服务管理办法》对互联网实行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允许私营企业经营互联网和其他增值电信服务业务。在其后的十多年里,网络业迅猛发展如雨后春笋,影响着社会生活方式,促进着生产的革命性变革。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促进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基于此,互联网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方式单一,至今仍以原生态的传统形式为主。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民俗文化传承依然不够理想。布点广泛却规模较小、影响较弱,难以发挥集聚效应。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发展契机之下,应加快促进网络与文化紧密融合,以科技和网络为依托,在市场经济浪潮之中引导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

(二)山西民俗文化产业化的价值选择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各类产品的显著特征是其具有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属性。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在不同时期对文化价值的引导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前文化部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只注重文化价值而忽视商品价值,文化产品高度意识形态化;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政策,但对文化领域仍然只讲特殊性而使文化产品存于市场规律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WTO带来的变革压力,政府于2003年提出文化体制改革,指出了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倡导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并重,为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随后的十多年间,全国上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却逐渐将价值天平从意识形态属性偏移到商品属性,追求文化产业在GDP中创造产值的多少,过分注重文化产品带来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价值,给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价值危机。因此,在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过程中,首先需明确其产品的文化价值,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文化和艺术作为发展核心的重要性,注重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民众的审美素养。同时,要防止过度逐利使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覆盖其文化价值,从而形成民俗文化过度产业化的“伪民俗”现象。总的来说,要在保持和发扬民俗文化之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以经济价值的实现为途径进一步发扬其文化价值。

二、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主要问题

山西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资源为支撑的“资源文化”,相较之下忽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针对文化发展的政策规划时效性较差,绝大多数未真正落实,可操作性不强。随着近年来山西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相关文化产业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发展总体规模较小、创新动力与能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一)民俗文化网络传播较为薄弱近年来,网络化冲击着众多传统行业,也悄然改变着文化营销传播。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自媒体的出现,传播渠道及话语方式更趋开放自由,人人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在此背景下,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文化传播对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山西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近些年政府和企业共同加强文化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区域知名度,但因其宣传力度不大、宣传模式单一导致民俗文化在全国范围的认知不均。一方面,文化营销观念落后。受传统观念影响,众多民俗文化传承主体固守“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被动引入思想,主动宣传的积极性较弱,少量的广告宣传多局限在当地及周边的一定地域中,缺乏跨文化传播意识。特别是一些稀有且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甚至面临失传之境,民俗文化“走出去”显得异常艰难。另一方面,文化营销方式单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过程中的营销途径多见于产品广告,而其中以山西境内的广告牌及电视广告居多,而利用新媒体等网络媒介呈现的广告较少,传播范围小,网络营销较为薄弱。

(二)民俗文化与网络科技融合不紧密总体而言,山西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但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较少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第一,民俗文化产品创新性较弱。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力的发挥,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依靠创作者充满个性与自由的创造力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市场的需求[2]。山西民俗文化产品多为流传至今的传统型产品,而在以科技为依托的创意时代,固守传统本身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民俗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步履缓慢而艰难。第二,民俗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山西分布广泛的民俗文化资源中,已开发出的民俗文化产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模仿与趋同现象,自身特色不明显。如构成山西晋中大院文化的诸多大院,就存在创新不足的同质性问题,在文化内涵与形象塑造中缺乏本质性差异,形成消费者“游一处而知全貌”的消费观念,导致吸引力不足。第三,缺少与相关产业的共同促进。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众多产业可以此为依托相互融合形成影响更为广泛的产业群体,而目前山西民俗文化产业仍以独自发展为主,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紧密,因此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不理想。

(三)缺乏引领市场的文化品牌和企业山西民俗文化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其历史文化积淀居于全国前列。然而除了素有“天下第一醋”的山西老陈醋及近年来依托影视宣传发展迅猛的大院文化以外,其余民俗文化知名品牌较少。一些传统优势品种如晋南木版年画、河津琉璃、介休陶瓷、太谷秧歌等,仅在有限区域内被部分人知晓,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产业化发展滞后,个别品种和传统技艺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山西民俗文化品牌在全国驰名商标中所占比例与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严重不符,品牌带动文化发展的作用不明显,民俗文化品牌价值偏低,含金量不高。原因主要是民俗文化品牌意识不强,其品牌创建意识、宣传意识、经营意识淡薄,导致发展动力不足。同时,大部分国企经营体制目前虽在形式上和法理上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但实际并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国际文化,导致缺乏顺应市场发展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小,产业集中度不高,文化企业多而散,小而弱。可见,目前山西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市场主体骨干企业缺乏、小微企业不足且知名度较低,严重影响其产业化进程及市场竞争力。

三、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政府职能,引导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同发展方向日渐明晰,从2008年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到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此同时,政府作为文化发展的引领者需要进一步明确其职能。文化产业的性质不同于服务大众、旨在满足和提高公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事业,旨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其职能也不同于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应主要体现为宏观政策的制定及主客体关系的协调及监督[3]。重点是政府的有限参与,主要表现为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民间企业及公民个人应以互动、合作、协商的模式参与发展过程,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努力实现多元主体的平等对话,从而在权利制衡及利益博弈过程中达成共同利益,促进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发展。

(二)利用网络媒介,打造民俗文化营销平台民俗文化网络营销不应仅为建立在新媒体平台之上简单的产品信息传输,而是将文化内涵及产品传播融化为网络的思维和精神从而进行网络式再造,呈现出新型的民俗文化网络营销策略与模式。第一,找准市场定位。文化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生产,所谓“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接受因个人差异而表现出多样性。因此在民俗文化产业化营销的第一阶段,必须通过新媒体等网络平台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形态及需求品味,了解山西民俗文化资源的市场认知度及发展潜力,为不同文化资源及文化产品选择最易被受众所接受的营销模式。第二,传播方式多样化。在民俗文化产业化传播中,应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综合应用互联网、手机媒介、电影电视等传播平台,充分发挥自媒体时代民众作为重要传播者的角色,将网络营销传播贯穿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及传播客体等各个传播环节,借助网络的巨大能量点燃消费者的参与热情。第三,内容传播情感化。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时代已不乏传播平台的构建,在大数据思维的网络世界中,内容即信息[4]。为了广泛提高山西民俗文化资源及文化产品的普遍认知度,给有限的产品信息附加生动的心理情感可使之更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如近年来的产品广告微电影化,在短时间内寓情于物,将文化营销倾注感情,从而更易达到传播目的。

(三)以科技促创新,形成民俗文化产业链发达国家在文化管理中很少采用“文化产业”一词,而多用CreativeIndustry(创意产业)表达中国文化产业范畴,其文化保护及开发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从文化科技到互联网+,科技与文化结合日益紧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着文化发展形式的多元化[5]。在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积极借助新技术、高科技推进文化创意生产的现代化和数字化,在保持文化价值真实性的前提之下,将高科技转化为艺术创新能力,丰富艺术创作和艺术表达。依托现代科技打造山西民俗文化产业链是当前山西民俗文化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要借助高科技及网络技术将民俗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有机结合,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旅游业、动漫业、出版业、游戏业等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形成富涵创意的规模化、互惠型产业链,使民俗文化产业由单一型发展转变为一点融多面的网络型发展,传播主体及传播渠道进而呈现多样化。另一方面,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将民俗文化静态产品及动态产品相结合,使单一感官体验变为融情感、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综合共鸣,提升民俗文化静态产品的客观性。例如,由乌金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耗时两年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剧《轮回乌金山》,于2015年7月27日在乌金山欢乐谷正式上演,该剧目内容融入了山西晋剧和左权小花戏元素,将本土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舞台表演艺术完美结合,使民俗产品动静结合,有力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及文化品位提升。因此,在科技及网络支撑下打造山西民俗文化产业链,有利于产生集聚效应从而扩大民俗文化知名度,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节约文化产业建设成本。

第8篇:民俗文化的价值范文

一、农业民俗音乐的特点与价值

农业民俗音乐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传统乐器与声乐基础元素以多元化形式完成演奏,以提高农民群众劳动热情和生活情趣的音乐形式,是传统民俗音乐的重要组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农业民俗音乐发展历程悠久、种类多样,山歌、民谣、劳动号子等各种农业劳动相关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不仅记录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蕴含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民俗文化,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农业环境和音乐艺术发展形势,具有宝贵的历史意义和音乐艺术价值。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民俗音乐既可以起到振奋人心、促进生产激情的有效作用,也能通过音乐艺术内涵增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感悟并丰富其情感精神,由此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的意义

首先,农业民俗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蕴藏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能够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音乐艺术全面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魅力和特色化的音乐艺术内涵,从而有助于在欣赏和学习过程中吸收、借鉴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实现全新的传承与发展。其次,农业民俗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在给予他们独特的音乐享受和艺术内涵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促进其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对流行音乐和抒情歌曲的欣赏,切实体会传统民俗音乐所带来的特色音乐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进而逐渐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最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农业民俗音乐对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专业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熟练掌握,有利于推动农业民俗音乐创新,由此助力传统民俗音乐的长远发展。

三、音乐教育中农业民俗音乐的运用策略

第9篇:民俗文化的价值范文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种文化模式,反映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地域的人群意愿,是联系传统和现实的重要纽带。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源,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情感和行为特色,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和信仰。因此,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民俗文化教育。

一、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内容是由形式多样、经典生动、意义深刻的文学作品构成的,所以说民俗文化作品一直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深入挖掘,不难发现其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字资源,经典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许多文学作品都是来自与民间,在民俗文化的历史沉淀中诞生的。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作品《诗经》,其根据西周时代民间文化采集而成,其内容反应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年的民俗文化风貌,根据所记载的民俗文化类型分成了《风》、《雅》、《颂》三大类。发展到汉朝,《诗经》更是成为当时文人学士必学的经典。再如唐宋的诗词以及元的戏剧、明清小说等许多都是有民俗文化登堂入室成为经典作品的。

纵观中国文学史,无不证明文学的基础层次就是民俗文化,即便是高雅文化也是需要建构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失去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究其根源都包含了民俗文化,如果语文教师忽略了民俗文化教育意义,只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高贵典雅”,而不去深入挖掘作品所具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势必会导致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缺失,使得学生不能真正了解作品中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培养学生通过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来提高审美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不同年代和地狱民俗文化的描写鉴赏,分析人物的艺术形象,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培养浓厚的人文气息。由于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所以只要教师深入挖掘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就能有效地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二、重视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首先,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建构语文知识的重要来源。比如谚语、节日、李易制毒等等民俗文化知识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合理地利用这些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文学底蕴,丰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在鲁迅的《祝福》教学中,会涉及到关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古代“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在封建礼教制度下人们的思想被深深束缚,从而形成当时特点明显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具有极深的教学价值,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封建礼教制度的弊端,体验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意义。

在《边城》教学中,文章提到了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端午节属于我国特色民俗文化,教师要利用传统节日的学习来为中学生传承民族文件夯实知识基础。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也包含了民俗文化。在《兰亭集序》中关于“癸丑”一词的讲解,学生了解到古古代的年月日表达方式,掌握一些古代计时方式,积累古代历法知识,这样都丰富学生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描述了古代以“右”为尊,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无出其右”、“旁门左道”、这些成语都是古代文化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了民俗文化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些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历法、礼节等方面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拉近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距离,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甄别民俗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育承担着弘扬您在文化的重任,同样作为中学生也需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高中语文课程在高中所以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而民俗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民俗文化有着时代性和地域性,在不断地发生演变。而且,当期社会的民俗文化内容也是参差不齐的,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对社会有益。比如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恶俗陋习就应该坚决摒弃。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掌握,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甄别民俗文化,以此来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共建文明社会。

例如鲁迅在《祝福》中所描写的民俗文化,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认识到封建恶俗对整个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伤害,认识到祥林嫂真正死亡的原因。而鲁迅也是希望借助祥林嫂悲剧的描写来揭示当时恶劣的民俗文化,让人们从封建陋俗中醒过来。再如《边城》中关于端午节小城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纯美的民俗风情和人性的善良,有利于学生传承美好的民俗文化。另外,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同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民俗文化的认识,提高甄别民俗文化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民俗文化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去丑留美”,将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