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

民俗文化知识全文(5篇)

民俗文化知识

第1篇:民俗文化知识范文

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点。

(一)两者的相同特点

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群众文化也包含一部分民俗文化内容,与社会功能相结合,两者作用相同,通过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结合,能提高社会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认知。如通过开展大型文体活动,调和群众关系,通过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提高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群众的民族凝聚力。两者还能在群众舆论方面发挥作用,强化社会道德教化,呈现出浓郁的群体性特点与社会性特点。

(二)民俗文化能推进群众文化发展

传承民俗文化艺术发展时,需要明确其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影响,随着时代变迁,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变化,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民俗文化对群众文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群众文化也可以丰富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三)弘扬民俗文化的途径

我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群众文化经过长时间实践与积淀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两者都给群众提供服务,与民族及区域特色结合起来整合文化资源,强化民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民众之间的沟通效率。群众文化发展本身与民俗文化之间相互促进。如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时,逐步发展形成特色民族文化,呈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情与特色,推进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限制其长远发展,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实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民俗文化受众群体有限

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在古代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比较匮乏,人们对民俗文化这种文化的表达方式比较单一。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民族民俗文化逐渐融入艺术创作中,这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和基础。但在新时代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受众群体。

(二)民俗文化的创作力不足

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进行创编是传承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涉及动作的设计、服装的设计以及民俗文化内容和风格的设计,这些都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方面。古代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大都是以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情况为基础提炼形成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民俗文化由于地域和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也有较大的差异。正是由于创作者的人数较多,创作规模较大,使得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但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研究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学者和工作人员越来越少,这导致民俗文化的创作与传承受到严重影响。

(三)民俗文化的民族特色丢失

现代社会,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实践上还存在不足,一方面是盲目传承,照抄传统的民俗文化,从动作到服装设计以及音乐场景都没有明显变化,这种传承方式没有充分考虑现代受众的变化,难以让现代人接受。另一方面就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过度融合,导致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不够明显,在群众关注民俗文化本身的同时,感受到的民族底蕴越来越模糊,这不利于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

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策略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着手点,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现数字媒体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深度融合

在推动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数字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促进数字媒体和民族民间民俗高效、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化发展打开市场,为广大群众带来体验式享受。首先,在开展民俗文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借助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数字影像将广大群众的乡村生活以及美好的乡村风光制作成一幅幅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和生活气息的短视频,在赋予其影视效果的同时展现其艺术魅力,从而勾起广大游客的好奇,引其前往游玩。还可以借助现实虚拟技术,对群众往昔生活场景、节日庆典等艺术表演进行再现,为游客展现当地文化发展特色,使其体验不一样的游览经历。除了当地天然的地形地貌,文化特色等,还可以引导广大游客针对此地的历史发展、文化古韵等进行深入了解,在宣传并弘扬当地人文艺术的基础上,在乡村建设中融入更多当地民族元素,突出其文化特色。对此,可以借助现代影视技术,在广告宣传的同时打造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文化,通过独有的舞台表演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突出当地的人文特色、历史发展以及神话传说等。最好能将其编写成一部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舞台剧或者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借助数字媒体在各大网络宣传平台进行投放宣传。

(二)选择合适的民俗文化辅导方式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人们生活环境与思想意识也有不同。受此影响,不同地区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存在差异,对基层群众进行民俗文化辅导时需要体现出区域特色,结合文化差异开展工作。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喜欢的民俗文化不同,老年人大多喜欢太极、广场舞等,年轻人则喜欢现代民俗文化。此外,西北地区民俗文化韵味浓厚,民俗文化辅导时可以选择秧歌、腰鼓舞等,选择当地群众喜欢的民俗文化能激发起群众的热情,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群众文化民俗文化辅导主要面向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因此,辅导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民俗文化辅导模式。比如在辅导民族舞蹈等民俗文化时,需要民俗文化辅导人员结合肢体演示与语言进行指导,降低民俗文化内容的理解难度。辅导人员经常遇到参与者肢体动作把握不准、面部表情不合适等问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进行纠正与辅导,要意识到民俗文化辅导的初衷是培养群众的业余爱好及民俗文化审美能力,虽然有着一定的专业性要求,但并不需要向专业民俗文化教学那样严苛,要及时调整辅导方法。民俗文化辅导人员开展语言指导时,要将自身感情融入其中,准确表达出民俗文化蕴含的情感,让参与者能根据辅导人员的语言对自身动作进行调整。如慢动作演示时,辅导人员可以适当放缓语速,保持柔和的语气,参与者也会放缓自身动作。辅导人员还要注意面部表情的控制,通过协调演示做好示范。初始培训时,民俗文化辅导人员需要将民俗文化分成若干环节,比如民族舞蹈的动作和站姿等,各个动作环节的衔接等。因此,在民俗文化培训时,辅导人员要结合语言指导与实际动作演示,加深群众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提高民俗文化的培训效果。

(三)丰富民俗文化活动形式

文化馆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也是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文化馆要丰富民俗文化活动的形式。通过摄影可以将各种活动开展的整个流程进行详细记录,从而更好地向群众展示各种文化活动的内容,充分表达活动的主题和意义。文化馆可以将拍摄的图片呈现在群众面前,再用文字对场面进行描述,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对相关的活动信息进行宣传推广。文化馆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比如京剧、秦腔、文化知识宣讲等,在为广大群众传播民俗文化知识的同时,能提升其文化品位,陶冶其情操,也能有效减少和改善个别农村居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现象。这些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在为广大群众找到精神寄托的同时,也能有效拉近邻里关系,促进居民和谐相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外,相关文化部门也可联合各居民委员会定期组织群众举办书法、绘画和歌唱大赛;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组织群众扭秧歌、包元宵、划龙舟等。同时对社区一些有特长的文化爱好者或者民间艺人,鼓励其组建文艺团体,将社区或者周围发生的一些新鲜事编排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各村进行巡回表演,以此激发居民参与娱乐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建设。

(四)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

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要与当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围绕市场的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中融入当地民俗文化,形成绿色产业链,逐渐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可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鼓励农民创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旅游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部分。休闲旅游的内容之一就是乡村旅游,乡村凭借优美风光、独特民俗文化及各类农副产品等受到游客的青睐,充分满足了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大部分乡村旅游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除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地资源、生态资源、森林资源以及民俗民风资源等,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业。绿色资源与红色资源的有效融合,能够为游客提供特别的体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研究各种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设计民俗文化主题活动的方式,为游客的游览提供不同的民俗文化体验。通过开展景区内的各种旅游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向其宣传主流的价值观念,对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乡村旅游资源的受众特点,为游客提供游览学习的机会。对于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做好保护工作,避免过度开发,既要保证经济效益,也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效益。各地市的旅游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实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群众的民俗艺术文化互动体验,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新时期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可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相融合,使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依托群众文化,实现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这一文化艺术形式,进一步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范围,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实现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萍.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1(28):193-194.

[2]于洪英.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相关研究[J].大众文艺,2020(12):11-12.

[3]侯丽娜.关于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4):78-79.

[4]扎西东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分析[J].传媒论坛,2020,3(06):146.

第2篇:民俗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民俗文化;教学策略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顺应时展,将民族文化教育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青少年群体是在外来文化浸染下长大的一代,许多高中生对民俗文化都缺少了解,为此,许多专家学者都呼吁加快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借助古代文学作品开展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因此可以说,在高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渗透和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中进行民俗文化教学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以民俗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青少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群体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不过,当前青少年群体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如就高中生来说,高中生传统文化知识欠缺,许多高中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冷淡和漠视态度,受此影响,高中生群体的行为失范、道德滑坡等问题越发严重。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民俗文化中汲取营养,对高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具体到高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以民俗为主题,深挖作品的时代背景,从更深的层面引导学生去分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作品和民俗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林黛玉进贾府时,丫鬟婆子、亲戚们的热情表现,讲述“热情待客、使远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的传统民俗,告诉学生接人待物热情、大方、周全是一种礼貌,是国人待客的礼数,教导学生做一个热情、有礼貌的人。同时结合林黛玉在贾府首宴中就一改家中规矩,饭后立即漱口吃茶,讲述“客随主便”的民俗,教导大家去别人家做客时,不要过度强调自我,以自己为中心,随意行事。而是要听从主人安排,注意礼貌,与主人家融洽相处。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认识和了解,还可以使学生接受传统道德文化熏陶和教育,弥补学生所欠缺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意识。

二、以民俗为工具,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古代文学作品就是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过,许多古代作品都年代久远,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所推崇的东西、凝聚的情感,对高中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距离和陌生感。同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一直认为,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民俗具有一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俗元素,是古代民众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可以民俗这个工具,切入到古代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场景中去,走进作者的文中、心中,了解他所描述的生活,想要表达的情感,以突破古代文学作品学习重点和难点。如在学习《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时,许多学生虽然感觉到这篇文章文辞优美,但是也感觉作品的主题和思路非常模糊,所以许多人都只是将这篇文章当做美文来欣赏,却很难感受到作者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兰亭集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下该作品出现的原因,作品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军政高官在山阴兰亭“修禊”时,王羲之为在座之人所做诗集而写的序文手稿。然后结合“魏晋时期,名师们热衷于游山玩水、高谈阔论、诗酒唱和”的习俗,讲述王羲之在酒醉中泼墨挥毫、醉笔走龙蛇的激情,讲述作者对人生、造化、生死的感悟,使学生直抵作者内心,进而明白作者的情感和思路。

三、以民俗为点缀,点燃课堂

钱梦龙先生说过:“古代文学作品是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流传下来的极品,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可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许多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都非常隐晦,文字也苦涩难懂。加上一些教师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不得其法,教学模式单调枯燥,所以,许多学生都无法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现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古代文学作品富含多种民俗元素,而民俗中又有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民俗为点缀,活跃课堂气氛,点燃课堂。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和民俗文化教育在学生民族文化意识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古代文学作品和民俗文化教育要点,对民俗文化深层解读和剖析,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翟方园.高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民俗文化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臧胜楠.论语文课堂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策略[J].教育文化论坛,2013(01).

第3篇:民俗文化知识范文

农业民俗音乐的主要价值

民俗音乐是通过各种传统乐器以独立或组合形式完成演奏的一种传统音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它具有极为宝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民俗音乐发展历程悠久,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演奏形势和演奏风格,如春秋战国时期以吹竽、击筑、弹琴等演奏形式为主,秦汉时期击鼓,隋唐时期弹琵琶,元明时期弹奏弦索乐器等等,在保持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农业民俗音乐也是我国农业文明发展历程的记录者,其艺术内涵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点,不同地区的农业环境都可以展现出绚丽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成为当地农业民俗文化的代表。此外,农业民俗音乐与农业环境下农民群众辛苦劳作的日常景象密切关联,人们可以借由农业民俗音乐抒发内心深处积极、热烈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祈愿,同时体现出我国人民吃苦耐劳、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应用农业民俗音乐必要性

一是实现农业民俗音乐传承。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对传统文化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占比颇高的群体,思想观念极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更多地追赶流行音乐浪潮,缺少对民俗音乐文化的认识。在高校音乐教育当中融入农业民俗音乐,可以对民俗音乐文化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引导学生详细、深入地了解农业民俗音乐的专业知识理论和传统文化内涵,以实现农业民俗音乐的有效宣传,大力弘扬并传承民俗音乐文化。二是促进农业民俗音乐发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应用农业民俗音乐元素对于大学生的民俗音乐能力培养和传统文化自信心建立有重要意义,让他们能够透过农业民俗音乐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美好与价值,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在各个领域都能实现农业民俗音乐的良好发展。三是加强农业民俗音乐创新。传统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农业民俗音乐可以在高校音乐教育应用过程中与现代音乐元素发生碰撞与融合,在传承的同时汲取更多新兴文化和风格,为农业民俗音乐创新提供更多选择内容与前进方向,助力农业民俗音乐长期发展。

农业民俗音乐的应用策略

首先,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应当提高对农业民俗音乐的重视程度,将民俗音乐教育与现代音乐教育放到等同地位,教师们要深刻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将这种文化信念传递给每位学生。另外,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农业民俗音乐知识,将其融入于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当中,增强音乐教学的丰富性,拓展学生民俗音乐专业视野。其次,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可以选择改革音乐教育模式,围绕学生开展多样化教学,以便农业民俗音乐可以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实现有效融入。比如课堂内容选择的教学曲目在具有代表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也需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审美需求,以提高学生对农业民俗音乐的关注度,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后,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应强化音乐实践教学,通过丰富多元的农业民俗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民俗音乐文化的艺术美感,并构建高校民俗音乐教学研究平台,组织校内农业民俗音乐文化演出活动,以切身实践的方式增强学生民俗音乐专业能力,积累民俗音乐表演经验,从而真正地爱上农业民俗音乐,充分体会民俗音乐厚重的文化价值。

第4篇:民俗文化知识范文

农业民俗音乐的主要价值

民俗音乐是通过各种传统乐器以独立或组合形式完成演奏的一种传统音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它具有极为宝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民俗音乐发展历程悠久,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演奏形势和演奏风格,如春秋战国时期以吹竽、击筑、弹琴等演奏形式为主,秦汉时期击鼓,隋唐时期弹琵琶,元明时期弹奏弦索乐器等等,在保持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农业民俗音乐也是我国农业文明发展历程的记录者,其艺术内涵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点,不同地区的农业环境都可以展现出绚丽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成为当地农业民俗文化的代表。此外,农业民俗音乐与农业环境下农民群众辛苦劳作的日常景象密切关联,人们可以借由农业民俗音乐抒发内心深处积极、热烈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祈愿,同时体现出我国人民吃苦耐劳、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应用农业民俗音乐必要性一是实现农业民俗音乐传承。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对传统文化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占比颇高的群体,思想观念极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更多地追赶流行音乐浪潮,缺少对民俗音乐文化的认识。在高校音乐教育当中融入农业民俗音乐,可以对民俗音乐文化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引导学生详细、深入地了解农业民俗音乐的专业知识理论和传统文化内涵,以实现农业民俗音乐的有效宣传,大力弘扬并传承民俗音乐文化。二是促进农业民俗音乐发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应用农业民俗音乐元素对于大学生的民俗音乐能力培养和传统文化自信心建立有重要意义,让他们能够透过农业民俗音乐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美好与价值,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在各个领域都能实现农业民俗音乐的良好发展。三是加强农业民俗音乐创新。传统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农业民俗音乐可以在高校音乐教育应用过程中与现代音乐元素发生碰撞与融合,在传承的同时汲取更多新兴文化和风格,为农业民俗音乐创新提供更多选择内容与前进方向,助力农业民俗音乐长期发展。

农业民俗音乐的应用策略

第5篇:民俗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建设

一、引言

当前,宁夏也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脱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期、决胜期。脱贫致富,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包含富足的经济、美好生活、社会的和谐,还要有民俗文化尤其是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扬。

二、民俗文化在脱贫致富过程中的作用

文化构成一个地区的鲜明特色,文化软实力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究其实质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行为规则,具有观照民众生存需要和集体心理的特点。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文化最为核心、本质的内在,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稳定感的“魂”,也是基础。建设好民俗文化,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目前,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是,思想文化观念的落后是制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发展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总是快于非物质文化变迁。而在非物质文化变迁中,首先出现的往往是制度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1。调查发现,移民通过搬迁,物质民俗即居住环境、建筑等客观条件已获得极大改善,但不同移民面对新环境,其文化适应、调适程度呈现出较大差异:搬迁时的年龄越小、在现居地居住的时间越长,适应的越好;搬迁时年纪越大、在现居地居住的时间越短,适应新生活的难度就越大2。这种适应,主要表现为文化适应、民俗文化适应。而在致富过程中,文化价值观念的作用更为重要。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也早已开始关注思想扶贫、文化价值观念扶贫,主要是通过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大院,开展基层群众文艺会演、送戏下乡,组建民间文艺团队等一系列措施,帮助移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使移民提升思想文化观念。但笔者认为还远远不够,还要继续沉下身子,仔细研究并因地制宜地探索、研究发展民俗旅游、节庆民俗,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资源、技能资源等,才能借助民俗文化构建更好更稳的美好生活。

三、民俗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更好地开展生产、生活过程中,民俗文化建设面临一些现实的问题和困难。

(一)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在我国,政府主导能够坚决贯彻“一盘棋”思想,以强有力的、积极的组织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对扶贫工作尤其是文化扶贫予以持续的支持、开展。目前,中央、宁夏相应的文化支持项目、资金非常丰富。宁夏也通过大力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扎实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各级政府尤其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在脱贫过程中发挥了主要引导和支持、组织等作用,但也容易出现“一刀切”的问题,针对性和地域特色相对不明显。而实际上,民俗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呈现多样化、差异性特点。民俗文化的千变万化,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认真分析本地区本地域的民俗文化现实,在具体工作中精准辨别哪些能够大力发扬,哪些需要加以改进乃至扬弃。

(二)移民对移民生活适应程度不同贫困文化主要指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穷之下,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等。贫困文化具有遗传的特性,构成一种具有持久传承能力的社会现象3。调研发现,移民的适应程度决定着他们移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移民的移民生活,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不仅仅是生活观念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社会规范、典章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发生改变。这就要求他们在适应新的物质基础上,更要与自身长期以来所接受、传承的民俗文化“基因”进行积极而非消极的“抗争”,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民”“重生”。移民能不能积极调适自身所携带的制度文化并和当地的民俗文化相结合以及怎样利用已有知识包括民俗文化知识及技能适应乃至创造新的生活,极大地考验着他们的智慧。目前,本地扶贫工作实践多以产业带动,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一套自己的规则。新建村落由熟人社会变为半熟人社会,农民已经不再局限于土地而更多地接触城市生活,由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活动更多嵌入纳入同事、邻里关系,关系发生变化。同时,现代社会文明、网络的兴盛和普及,尤其是手机的使用、通讯及支付手段的与时俱进,也极大地改变着移民的闲暇休闲娱乐方式,冲击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移民对民俗文化重建传承主动性相对较弱。在现阶段,移民对于经济条件、居住饮食等物质条件的改变改善需求更为迫切和显性。也就是说,物质民俗的改变更容易引起移民的重点关注,尤其在农忙、务工时期。而且,因前述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主要劳动力在外工作,居家主力主要是老人、妇女和青少年。他们对民俗文化传承、重建的意识、能力相对较弱,这对民俗文化传承带来不小的困难挑战。

(四)民俗资源研究、挖掘利用不足。目前,宁夏甄选了一批资源禀赋较好、交通便利、有产业基础、田园风光浓郁、文化积淀深厚的村庄作为特色产业示范村集中打造,这有利于当地挖掘民俗特色文化潜力,但如果仅从产业发展或者经济角度挖掘利用移民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显然远远不够。现在一般扶贫有关工作单位及民协、群艺馆等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相对研究者更具有“接地气”的天然优势,更熟悉当地情况,如果能进一步加强有关理论储备或者研究能力,并且对当地民俗文化保持持续性关注和研究,就会大大有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

四、强化民俗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从民俗文化整体性特点来看,移民民俗文化的建设、传承不能只是建设一个“壳”,更要重视赋予它生机、活力的土壤。因此,移民民俗文化建设要从长远考虑建设与传承,要以移民原居地民俗和新搬迁地现有民俗为基础,引导取精华去糟粕,并视情况加入新的民俗文化因素,从而更贴切当地特色和实际。

(一)加强政府引导精准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而民俗文化对移民“志”的建立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改变显性的经济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移民把致富,把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变为内生动力。政府或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要起主导作用,要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措施,将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有机协调,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立足当地实际,重点培育、扶持移民组建包括各种协会在内的民间自助组织,多发展社群关系尤其是文化社团关系并通过“政府+组织+个体”等多层次、多角度大力挖掘、发展、发扬民俗文化,形成当地特色、品牌,努力让移民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

(二)发挥民间精英的凝聚作用在扶贫工作乃至乡村振兴过程中,精英“能人”必不可少。精英,既包括村委会成员等在内的“政府精英”,也包括民间精英也就是具有经济实力、专业能力、有号召力的“能人”。村级干部作为农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真正扑下身子,才能建立起干群之间的信任,也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循环。同时,要利用好、发挥好“能人”的领袖集聚作用和带头示范引领作用。他们一般经济基础比较好,热心重建、发扬民俗文化。要发挥“骨干+队伍”的带动辐射作用,可以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艺、民俗文化演出队利用农闲、节假日等时间演出或巡演或联合演出,既活跃本地文化,也能加深与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了解,还能调动民间精英的各种资源,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力。

(三)多种形式、多种时机积极传承民俗文化教育是各民族、地方文化能够世代相传的基本途径,能够在完成稳定传承的同时,丰富和发展本地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传承的教育,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也可以有目的、主动地推进。可以考虑通过编写、讲授乡土教材的办法,把非遗、民俗文化尤其是本地民俗文化等有关内容引入校园,从基础教育开始,从少年儿童开始,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主体认识、了解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在家庭中,长辈要有意识地对晚辈就人生仪礼、节日习俗等进行教化。在社会中,社会民间组织、社区等对成员同样负有传承甚至创造民俗的责任。在民俗教育传承、阅读书籍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移民主体自觉传承、守护民俗文化意识。现在基本实现村村配置现代化书屋,不应该使之空置,持续投入资金、精力进行维护和运转,购置喜闻乐见、阅读书及现代化设施,使之真正成为移民的好去处、乐去处。

(四)善用、巧用互联网传播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形态。移民民俗文化建设、强化工作要探索利用互联网。要努力用新媒体手段提高传播力、关注度,从而提升效果。

(五)增强民俗文化宣传,营造主动参与氛围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功能。要充分利用文化墙、宣传单、村广播、宣讲会、微信等形式和媒介,甚至电子屏等,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争取广大移民的理解和支持,进而实现自觉支持,并从根本上实现自主践行、自觉传承。民俗文化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更有宣泄功能。可以在民俗节庆时间比如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通过秧歌队、表演队等表演社火、民俗节目,组织灯展、小戏、游艺等民间娱乐活动,从而在吸引民众参与的基础上扩大影响力。

(六)加强研究,协同配合学者、有关部门要自觉主动地发挥智囊团、智库作用,继续下大力气进行“眼光向下的革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始终扎扎实实地立足当地村情、民情进行研究考察。民间精英与地区基层文化工作者、服务者要充分发挥主客观因素,利用好政策,积极作为,自觉主动地挖掘、培育当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重塑甚至是创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的集体智慧。移民民俗文化的建设工作,要多管齐下,以政府支持、引导为基础,管理结构、研究机构、服务机构多方联通,密织传承各环节,充分调动“精英+民俗文化主体”积极性,借助互联网优势,培育挖掘特色并在实践中发扬。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段小虎,张梅.“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扶贫研究趋势与重点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7(5):55-63.

[3]张鸿雁.“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建构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为”[J].社会科学,2015(3):3-10.

[4]马小平,赖天能.文化适应与社区重建:基于宁夏闵宁镇移民社区的实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