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民俗文化研究全文(5篇)

民俗文化研究

第1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关中地区

一、何为民俗文化资源

民俗文化资源顾名思义,指的是公众在民俗文化生产与生活中所创造及形成的各类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根据民俗学定义,主要由劳动生产类、生活类、社会组织类、节庆类、礼仪类、游艺类、传说、文学、宗教与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部分组成。

二、关中民俗文化资源梳理

关中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民间工艺、民间戏曲、民俗活动等方面。关中地区民间工艺绚丽多彩,如:关中剪纸、户县农民画、凤翔泥塑、马勺、关中皮影。

三、民俗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关系

文化产业的开发,实质上是对各种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提升,彰显其真正的价值,本质目的是为了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可见文化资源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民俗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经5千年中华文明的沧桑,关中民俗文化资源具备了文化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成为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5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践行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的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文化自信的新途径,是提升民族自豪感的新方法。6我国自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后,不断探索非遗保护形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但对于有效的保护一些濒临绝迹的民俗文化却显得捉襟见肘。如果能在保护的前提下,将适合产业化发展的民俗文化资源筛选出来,进行合理有效开发,使其适应当地民俗环境,与社会、经济、生态统一协调发展,形成相应的民俗文化产业体系,也不失为一条促进关中民俗文化创新型发展的便捷之径。

四、关中民俗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现状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关中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密切联系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中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为旅游式开发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来,业界人士一直在寻找文化和旅游的契合点,发现民俗文化旅游是其中的重要突破点之一。民俗文化旅游是关中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品牌经营如“西安年最中国”为代表的节庆活动模式,以回民街为代表的社区———历史(传统)街模式,党家村7、袁家村、马嵬驿的乡村模式,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西安市民俗博物馆等生态博物馆模式,8白鹿原影视城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模式9-10等。二是民间工艺品开发型。民间工艺“民间工艺体现了公众在劳动生活中的智慧,同时是当地生活环境与习俗的缩影,展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11关中民间工艺主流方向逐渐由实用型转向了艺术欣赏和旅游纪念型,开发的比较成功的有凤翔泥塑、12西秦刺绣、澄城刺绣、旬邑彩贴剪纸、凤翔木板年画等。13三是表演艺术商业化经营型。关中地区的传统歌舞戏曲如华阴老腔、合阳木偶戏、秦腔、华县皮影戏等是蕴涵在丰富的民俗事象中的艺术因子。通过组建艺术乐团、以商业化经营为手段,不断将其搬上现代舞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华阴老腔,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保护开发成功的案例,并走向中国春晚的舞台,被视作与世界交流的文化名片。14四为门票经济型。创建民俗类博物馆与民俗品展销会,为民俗文化资源的展示搭建永久式与临时性平台,不仅满足公众对民俗文化体验的需求,创办者也获得了经济效益,实现生产性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关中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赢得了巨大效益,民俗文化资源得到重视的同时存在资源浪费与过度开发的现象,甚至出现低俗化。例如,一些县市在开发当地民俗文化资源时,未经科学的策划规划与论证就开始投资建设,造成开业时名噪一时而后不了了之,并且衍生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坐地起价与黑导游泛滥,极不利于各地的城市形象的塑造;千篇一律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以及极少有内容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产品推出,民俗品牌建设严重不足,等等。这些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忽视文化、社会、生态效益的做法,严重阻碍了关中民俗文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进程。

五、提升建议

第2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一、蒲城焰火的发展渊源

就焰火的产地和制造工艺来讲,自古便有“南有浏阳,北有蒲城”之说,蒲城焰火作为秦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焰火可谓实至名归。虽然蒲城焰火的出现稍晚于浏阳焰火,但蒲城焰火因独有的制造工艺、燃放效果而成为皇家用于祭祀等大型仪式庆典活动的指定焰火而在中国北方独树一帜,繁荣发展。蒲城焰火历史悠久,相传在南宋时期蒲城县甜水井雷坊村就已有生产,北宋时期就出现了可以显现人物形象的焰火——“药法傀儡”。后来,蒲城焰火在“药法傀儡”的基础上融入当地的人文风俗习惯并加以改造,形成独具秦东地区地域特色的焰火文化。并一度作为传统的宫廷焰火为皇室专享,成为区分等级尊卑的文化艺术产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蒲城焰火对制作技艺和观赏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使蒲城焰火与普通民间焰火存在本质性的差别。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蒲城焰火技艺更加精湛,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阶层,展现的是地方社会百姓的风俗习惯。新中国成立之后,蒲城焰火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受邀到全国各地进行燃放表演。特别是在1987年10月和1992年7月分别赴法国和日本表演时,受到了法国总统密特朗“焰火放异彩,海内璨光华”和原中国驻日大使徐敦信“焰火齐放盐川夜,万民共赏友谊花”的盛情赞誉。

二、蒲城焰火的地位影响以及研究价值

艺术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不论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映射着社会生活的影子。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因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作为人民社会生活的艺术水平反映和精神追求,蒲城焰火这朵盛开在三秦大地的民间艺术之花能从南宋保留至今,与其自身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和文化魅力是分不开的。传统的蒲城焰火大多以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为题材进行表演,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焰火表演又与传统的民俗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敬火神日等其它祭祀活动相结合,具有浓郁的地域人文色彩。蒲城焰火虽一度为皇家专享,但其制作原料却并不昂贵。除了普通焰火所需要的火药、硫磺等只需加上平日生活中常见的白糖、墨水、酱油等来调节焰火的颜色和快慢即可,化学品添加量少,使得它更环保、安全且观赏性极强,成为秦东地区民俗文化艺术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蒲城焰火的学术研究价值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蒲城焰火艺术历史悠久,常在皇家、宫廷燃放,通过研究可以填补宫廷焰火艺术在历史记载中的空白,更加深入地了解秦东地区民俗文化艺术的发展及演变历程;第二,通过对蒲城焰火的探究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展现秦东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第三,在对焰火艺术的研究过程中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蒲城焰火的应用价值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焰火拥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产品,可为大型庆典活动、旅游项目表演增色,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不仅可以推动当地民俗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而且能够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起到典范作用;第三,通过挖掘其对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意义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今天文化艺术创新的源泉;第四,展示中华古老文化的文明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华焰火文化的神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蒲城焰火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蒲城焰火是陕西秦东地区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之一,是焰火艺术的代表,对蒲城焰火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抱着乐观的态度看待,其学术研究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也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课题组在考察时却发现蒲城焰火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尤其是国内外专家或组织机构对此深入研究者甚少,这一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蒲城焰火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蒲城焰火自身局限性。蒲城宫廷焰火本身“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使得传承人相对较少,另外新生代年轻人对这一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兴趣不甚浓厚,因此愿意主动学习并且承担传承重任的人就更加寥寥可数。再加上焰火的制作程序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因此无法大批量生产且价格远远高于普通类焰火。

2、传承艺人的生活无可靠保障。传承老艺人年过八旬,身体状况欠佳,对杆火的传承力不从心。政府对传承艺人的资金支持不到位。试问,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又何谈对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3、政府相关部门对焰火传承的保护工作不到位。相关研究资料(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保护和传承概况等)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利用率不高;各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间权责不明;对蒲城焰火的未来发展也没有明确的方向与规划。

4、蒲城焰火的研究者少、研究程度较低。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凤毛麟角,电子图书、视频影像资料匮乏等困难因素,加大研究难度,研究者屈指可数。

5、人们对焰火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蒲城宫廷焰火作为一种冷焰火,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环保、安全、观赏性高。6、焰火独特的吸引力下降。焰火的发展与国家保护环境的宗旨相悖,不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有关蒲城焰火的发展构想和措施

虽然蒲城焰火的发展面临多种问题,但是作为一项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解决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根据蒲城焰火所处困境,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创新理念,优化工艺

加强技术创新,将普通焰火和宫廷焰火相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烟火粉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实现人药分离,确保生产安全,切实改变传统制作工艺费时费力又危险的局面。同时适应市场需要,适当改进焰火的大小规格,尽可能设计成折叠式焰火,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壮大人才队伍

蒲城焰火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传承问题。课题组在实地考察时有幸见到宫廷焰火传承者--民间老艺人李海彦先生,发现老人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传统文化艺术保留的基础就是传承艺人,一旦传承艺人逝世,相应的传统工艺便会失传。这就要求政府做好对传承艺人的保护和救助工作,进行经济补贴和政策扶持,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政府要加强传承人才队伍建设,牵头成立由焰火艺人、民间纸扎艺人和绘画艺人以及民俗专家等人员组成的“蒲城焰火工艺研讨交流会”,并且培训专门的焰火传承人,提高青年人传承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积极性,使焰火代代有传人,人人有绝活。

3、政府高度重视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党就把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国家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那么蒲城焰火艺术作为秦东地区民俗文化艺术的代表也应该引起重视。政府在这方面一定要贯彻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认清文化软实力在区域综合实力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文化品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以十八大“文化强国”的精神为指针,充分认识蒲城焰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要对进一步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共识。

4、政策引导:强化资金扶持,明确安全责任

政府要颁布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一要进行招商引资,积极争取相关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二要成立焰火交流基金会,确保焰火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正常顺利开展;三要开展社会筹资,全方位,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问题;四要要健全安全事故医疗保障制度,切实保护传承人和工人的人身安全,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

5、整合资源,明确定位

焰火传承人应对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发展、燃放内容、制作工艺和特点等作以详细介绍,政府相关人员整理记录,专业人员对其安全系数做出评估,并与市场上其他焰火产品作以对比,用科学的数据告诉民众蒲城焰火的优势与不同。一方面,我们要树立关于蒲城焰火的正确认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蒲城焰火艺术具有三低(低伤害、低噪音、低污染)的优点。另一方面,应建立系统的传承体系,提升蒲城焰火与其他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竞争力,宣扬秦东地区民俗文化艺术魅力。

6、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第3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秦岭;民俗体育文化;旅游

体育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休闲、娱乐、健身和提高人文素养为主要目的,以观看、欣赏和参与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旅行游览活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赋予了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丰富的资源。西安秦岭北麓观光农业园的开发,民间文化活动和农事活动、健身活动、民间文艺等融入到农家乐进行开发,露营地的开发,休闲产业带的开发等一系列民俗体育文化旅游项目正在蓬勃发展。

1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

1.1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西安秦岭北麓指从秦岭主梁向北至山下平原到距西安市区南20公里的地带,其东西方向贯穿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和周至县,共有汤峪、库峪等41峪和朱雀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等多处国家及省市级森林公园、景区、景点等。这些都为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1.2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

西安秦岭北麓地处陕西关中地区,耍社火、扭秧歌、跑旱船、陕西红拳、庙会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位于秦岭北麓中部周至县境内的楼观台,是中国道教发源地,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楼观台庙会都有“集贤鼓乐”行乐、迎宾民俗表演、比武招亲、殿镇锣鼓芯子方阵、大玉木偶、牛斗虎、民俗趣演大巡游等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让观众领略最古老、最传统、最具关中地域特色的民间闹春习俗。

1.3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体育消费意识增强

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的实施为城市居民参加体育休闲提供了更多机会,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近年来不断加强,顺应此环境,西安市委、市政府不断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规划旅游项目如:终南山地质博物馆,南五台佛光文化保护区,朱雀冰晶顶旅游步道项目,秦岭野生动物园周边景区环境整体改造等。

1.4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

结合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实际,省政府作出了“利用秦岭山地资源优势,推动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的决定。西安市政府审议通过的《西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0)提出立足“一核引领,三心提升,三带拓展”的格局。“一核”指西安主城区,“三带”就分别包括:秦岭山地休闲体验带、渭水生态休憩景观带、渭北历史文化体验带;《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2011-2030)》、《大秦岭西安市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提出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纲,以实现城乡统筹为领,以促进区域发展为重,以适宜人居旅游为本”的原则。

2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规模效应不强

受到秦岭山地乡村的规模、交通、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以及资源的配置整合、产业的融合度等现实问题制约,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发展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表现为品牌民俗文化旅游村落数量较少;一般性民俗文化村落受条件限制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激烈。

2.2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传承受阻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展,大量秦岭山区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一些民俗工艺、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加之市场化利益驱动,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资源、活动出现了商品化特征,失去了民俗文化内涵,有的甚至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过度开发,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2.3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是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产业,其发展需要懂得体育经营管理、体育产业政策、体育文化内涵等方面知识的专业复合人才。目前我国体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2.4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秦岭北麓地区的翠华山登山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大秦岭文化旅游节等重要赛事和节事开发才处于初级阶段,宣传力度不够,很难吸引游客。民俗文化融入体育产业的步伐有待提升。

3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民俗文化体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体育消费者的喜爱,政府、企业、秦岭山地当地民众应该齐心协力营造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政府部门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细化相关政策,加强政策的可行性。企业应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扩大知名度。未来秦岭北麓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着力打造与特色农业相结合的区域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示范区、观光带、产业园等。同时,应该加强生态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并不断培养体育文化旅游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8):24-31,51.

[2]邱春婷.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陕西民间手艺品的旅游市场价值探析[J].价值工程,2012,(2):312-313.

第4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闽南文化;精神内涵;闽台高校;职业素养

党的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1]闽南文化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向上向善的思想内涵,对闽台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在闽台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的时代价值

(一)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

闽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指闽南人及其后裔共同创造的,以闽方言为载体、以闽越文化为基础、以中原文化为主体、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共同体。[2]它发源于闽南地区,逐步向台湾等地区扩展,是闽南人为留存自己族群记忆和凝结族群力量而固守的文化场域,凝聚着包括闽台在内闽南文化参与者的智慧和力量。闽南文化具有自身独立的区域特色和存在价值,它的精神内涵包括崇儒重乡的处世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特质、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和本业专精的择业取向。

(二)闽台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界定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中表现出来的工作品质,它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通用技能(如交际、管理等)、职业道德、职业观、职业形象和职业礼仪等方面内容。[3]职业教育担负着社会劳动者观念创新和职业素养提升的重任,核心价值在于培育学生良好职业素养。[4]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具有五缘相融的文化属性,闽台高校教育制度一脉相承。闽台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内涵表现在敬业、勤业、创业和立业四个方面,其主要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担当、职业良心、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

(三)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在闽台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的时代价值

1.闽南文化中崇儒重乡的处世哲学有助于培育闽台高校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闽台两地人民宗族意识强烈,对以崇儒为纽带的乡情、亲情和族情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因此爱国爱乡在闽台两地人民心中根植,陈嘉庚、黄奕住、林尔嘉等闽籍实业家为国为乡功勋卓越,王永庆、陆章铨、张子良等台湾企业家心系故里、反哺桑梓、乐善好施的义举为人称道。这些人的事迹彰显了爱国爱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闽台两地根深蒂固。闽南文化中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是闽台高校学生潜在的内在认知,传承和发展这种情怀将有利于推动闽台学生在实现职业理想过程中造福家乡,助力闽台两地社会经济的发展。2.闽南文化中爱拼敢赢的精神特质有助于培育闽台高校学生的职业态度“爱拼才会赢”是闽台两地家喻户晓的经典格言,也体现闽台两地人民自古具有冒险、拼搏精神。这种进取拼搏精神成就闽商、台商在世界各地上演无数个商业奇迹。闽台高校必须借助“身边”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和“台湾精神”持续激发学生的职业态度。3.闽南文化中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有助于培育闽台高校学生的工作作风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是闽台人民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人文精神。以自强不息作为内心的价值取向使之转化为工作作风,有利闽台高校学生步入职场后从容面对工作的难题和瓶颈,在逆境中不断追求职业理想、建功立业。4.闽南文化中本业专精的择业取向有助于培育闽台高校学生的就业观念福建林氏家训要求后人“士农工商,皆为正业,随子所能,成事兴家”。[5]该家训说明福建人对子女择业拥有相对自由度,因此后人发挥“所能”才成就了闽台两地璀璨的民间工艺、民俗文化和建筑艺术。这些具有文化底色的艺术形式背后蕴藏着具有工匠精神的乡贤能人,他们聚焦本业,倾注毕生,专精一技,在实现职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闽台高校学生应树立正确择业观,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推动职业取向的多元化和专精化。

二、挖掘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提升闽台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实动力

2015年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精选优秀文化进校园,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几年来,台湾高校加大通识课程教育课程本土化力度,助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提高文化创新能力。近几年,闽台高校教育客观存在应试教育、“重专业轻人文”观念,严重制约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滑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迈向异化,学生职业竞争力大大削弱。从近年来两岸大学生的就业方面来看也较为不理想。根据中国社会科学报的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辞职率高达23.45%,许多毕业生是因为不适应或是对自己缺乏自我认知而离职。根据台湾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台湾大学毕业生一年内离职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起薪较低、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环境不适应、离家太远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闽台两地高校毕业生离职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择业之前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力不强,对自我要求不够严格,缺乏正常的职业素养教育。探究两岸高校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愈发强调提升闽台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闽台高校学生若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着重弘扬和发展闽南文化精神,让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等可贵品质入脑入心,在工作实践中增强工作韧性,切实提升个人职业素养。

三、基于闽南文化精神内涵的闽台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

提高闽台高校学生职业素养需要从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中提取有益因子,通过从学生主体、政府顶层设计、高校创新教学方式、社会通力合作等角度探讨实现路径,不仅弘扬和发展闽南人文精神,也展现了闽台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建构的新模式。

(一)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闽台高校学生是传承发展闽南文化和提升自我职业素养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对闽南文化认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想学、爱学,学在课堂、学在课外,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真正将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转化为提升个人职业素养的“良方”,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受益者。

(二)政府顶层设计,构建文化育人机制

加强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实践体系和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是确保包含闽南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印发了《福建省高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要求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体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与福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推进专业教学与文化育人相辅相成。[6]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强化组织领导,完善闽南文化教育的督导和评价机制,强化文化专项经费和创新创业经费保障机制,推动闽南文化进课堂行动,助力地方和高校利用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持续将闽南文化的精华融入职业教育进而提升闽台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树立实践育人意识

作为高校应广拓渠道,着力树立实践育人意识,不断营造具有文化底色的校园环境,引导教师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挖掘专业课程中与闽南文化元素的结合点,不断扩大相关课程开设的覆盖面,充分利用线上课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课外实践活动等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积极举办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积极引入具有闽南文化特色和职业素养培育互通互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模拟职场大赛和职场案例分析大赛等项目。

(四)社会通力合作,打造育人文化阵地

首先,加强闽台高校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强调以闽南优秀文化作为共识和纽带,深化两岸青年职业素养培育,协同开创闽台职业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新思路。其次,以实践为导向,发挥校外资源,建立具有闽南文化精神特色的职业发展实践教育基地。例如,厦门古龙食品公司作为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通过接待高校大学生将充满工匠精神的福建“非遗”项目酱文化技艺展示在学生面前,成为闽南文化精神与职业素养培育相结合的例证。再次,发挥文化载体和交流平台的展示作用,增强闽南文化在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端午赛龙舟是闽台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连续举办十多届的海峡两岸(厦门)龙舟赛不仅传承和发展了闽南传统的民俗文化,更是一种团结拼搏、奋斗不止的闽南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中的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职业品质。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43.

[2]林国平,陈辰立.试论闽南文化的特质[C]//世界(澳门)闽南文化交流协会.闽南文化的当代性与世界性论文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8.

[3]颜秀春,陈宝色.赴台交流学习学生职业素养变化实证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1-6.

[4]李忠山.良好职业素养需从源头抓起[N].中国教育报,2015-12-10(10).

[5]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家训[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

第5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一、文献回顾

(一)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的内涵

1.企业文化。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不同学者围绕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研究,逐步加深了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1992)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它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共同的文化现象。特雷斯•E•迪尔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专家阿伦•A•肯尼迪(1982)在《企业文化》中指出,“企业文化是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礼仪和文化网络是它的四个必要的要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因此,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是重视运用价值观形成、塑造英雄人物、明确规定习俗和仪式并了解文化网络来培养其职工行为的一致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企业文化理论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郭纪金(1995)认为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商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成。刘光明(1999)总结国内外研究,提出组织文化是组成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魏杰,2002)。它既是具体企业、公司所形成和保持的文化传统,也是抽象形态的企业、公司的一般文化体系和价值准则。公司文化已成为一门特定的学科、思想体系。

2.社会责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源于17、18世纪,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国家政权的延伸,必须在政府权力的干预下生存和经营。因此,社会责任必然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在欧洲,早在1851年,英国企业家TitusSalt就提出“企业有义务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一具有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理念。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Sheldon)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概念及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张彦宁(200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发展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卢代富(2002)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创立于企业经济责任之外,独立于企业经济责任并与经济责任相对应的另一类企业责任,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由此可见,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由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达成的内在统一的,处理企业内部关系,增进社会福利的综合义务。关于社会责任的标准,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是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二)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决定因素。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的员工、股东等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促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满足内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从而在企业内外部形成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环境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决定因素之一。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影响企业的生存环境,决定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建设。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载体将自己的影响扩大到整个社会。此时企业是在创造自己的未来,创造社会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是紧密联系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得以彰显。企业能否长久发展就在于它是否如实地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角色做了定位,因此通过企业文化来确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既不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又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二、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特点及根源

(一)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特点

1.民营企业管理者忽略社会责任文化。2008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企业经营者中,仅有1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80%以上的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市场营销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研发能力上。民营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注重经济利益,因此民营企业家在发展过程中更为注重的是企业硬实力的建设,而忽视企业软实力的建设。

2.部分民营企业道德根基薄弱。一些民营企业认识到了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试图通过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民营企业却很少在文化建设中思考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在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中没有道德作为根基,会形成扭曲的利益观和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逃避。

3.部分民营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一些民营企业价值观扭曲,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污染环境,忽视员工、消费者、社区、社会和环境的利益。2008年乳制品行业危机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2012年“毒胶囊”事件,显示出一些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

(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缺乏的根源

1.重物轻人的管理哲学。民营企业家对企业的管理多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民营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不健全,企业民主氛围缺乏,缺少人本管理。领导者自身的道德情操往往影响着企业的文化。企业领导对于企业的文化没有明确的定位,企业文化往往停留在低层面上,缺乏社会责任。另外,一些民营企业创立者和员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领导者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2.重经济责任,轻法律、道德责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形成的是唯金钱的价值观,重利轻义、先利后义,背离了传统儒家文化所遵从的先义后利、合乎义的利,义、利、礼三者统一的义利观。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诚信度正经历着考验,民营企业成长于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儒家的义利之辩在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中仍然是值得深思的道德命题。因此,诚信无疑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缺乏社会责任评价标准。我国对民营企业的评价是以经济评价方式为主,就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和考核尚未全面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主要通过企业自觉自愿的方式,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也没有强制的规定。这种情况下,一些民营企业难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即使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对其履行的程度、社会影响力和效果也难以给出可信的证明,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权利与未履行责任的企业没有区别,使得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受挫。应立足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建设一套能有效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三、民营企业社会文化重塑

(一)仁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为宝贵的思想是“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礼记•中庸》提出“仁者,人也”。“仁”的思想就是爱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应首先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和文化环境。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应坚持“以人为本”,严格律己,提高自身素质。民营企业应塑造“人性文化”,重视人才、任人唯贤,打造学习性组织,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企业内部坚持人本管理,对外也要尊重消费者,照顾弱势群体。树立顾客至上的理念,用优质的产品、周到的服务和博爱之心,赢得社会的认可,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义

义利关系是儒家思想的一对重要的关系。“义。宜也”(《礼记•中庸》)。义是经济活动中人们追求利益中的行为约束。孔子提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荀子主张“先义后利”。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民营企业应建立以义取利、义利并重的价值观。企业是盈利组织而不是慈善组织,民营企业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需要,但应遵守法律、履行义务,与社会提倡的科学发展、和谐文化应适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关爱弱势群体,解决社会和民众关注的就业、消费者权益、环境、公共安全等问题,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义利并重,利己应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竞争离不开合作伙伴的理解、支持,民营企业只有关注消费者、合伙人、股东的利益,才能得到认可,形成良好的形象。民营企业既要树立以义取利、义利并重的价值观,也要防范平均主义,应与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三)和

“和”是儒家思想和文化的高度概括。“均无寡,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意思是团结和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性。“人和”要求民营企业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领导要爱护员工,处理人际关系要以尊重为基本原则。民营企业内部要培养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让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民营企业要与利益相关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协调和处理好与政府、社会、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民营企业还要做到内和外争,建立和争相济的竞争文化。从自身做起规范竞争环境。民营企业在内和外争的竞争中,也要形成创新的企业文化,创新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创新管理方式,只有不断创新,民营企业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不断满足变化的需求,履行社会责任。

(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