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

第1篇: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判断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智能化、现代化技术也逐步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全球经济被联结为一个整体。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影响了全球很多家,并造成了巨大的危险,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施工企业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点单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坚持综合实力的提高,更好的参与市场经营。信息化是对信息技术的一种应用,是基于网络建立的系统,有助于适应企业的内在需求,做好企业内部数据统计与管理工作。但是施工企业特有的对利益的追逐,使其必须对信息化投入做出一个精准的分析,判断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投资的角度衡量信息化的利与弊。本文就结合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对其经济效益做出分析,从而提出完善建设,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效对策,降低企业消耗。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概述

(一)经济效益

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则为经济效益。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获得较多的财力,就是收益的最大化,或者以人力、劳动力的少量消耗取得相应的成果。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必然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即所谓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

信息化技术是借助网络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资讯的一种模式,并通过网络传输和处理信息,提高企业竞争水平的一种动态模式。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则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经济收益,也就是企业信息化投资和产出的对比。一方面,信息化投入体现在实际建设的投资过程中,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企业实施信息技术产能与效益的分配,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之中。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包含两方面内涵:其一,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人力、物力、财力与利润之间的关联;其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际经营的符合情况,也就是信息化建设是否符合创造经济效益的条件。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应当遵循的原则

施工企业作为施工的主要负责单位,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复杂程度较高,在对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下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分析原则。企业信息化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科学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标准化的测评模式,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主要而言,在理论上要保证其合理性,正确进行指导,抓住分析的要点,对信息数据、文件、资料做好整合判断,提高分析的精确度。

第二,目的性分析原则。对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分析判断要有目的的进行,避免出现随意测评和无目的判断,即通过完整的评价达到企业的统计目标,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可行之处,找到利润最大的增长点,切实反映出经营指标,做好目的性分析。

第三,动态分析原则。施工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经营状况、市场变动情况发生改变,基于实际指标,动态的对信息化经济效益做出分析才是有效之策。

第四,综合分析原则。所谓的综合分析原则,就是将施工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取的资料、数据进行集中整理与归纳。然后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做出有效的综合性分析,客观的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

三、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案例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能够直观清晰的认识到施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经济效益的含义,以及在经济效益分析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想要保证分析的精准性,就必须结合实际做好分析。

对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后在E后上的投入(D)与产出(O)进行了分析,对于施工企业这个经济实体而言,实施信息化的目的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

若D/O属于(0,1),表示施工企业在工程E后实施信息化管理后,相对于以前同样性质的工程,扣除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利润仍有所提升,实施信息化管理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施工企业下一步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若D/O属于另一种范围,则表示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所带来的经济产出要小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甚至经济产出值为负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施工企业引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并不适合本工程的应用;二是即便施工企业引进了信息化技术,但在实际中有可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可能是组织机构调整不到位、管理层面信息不对等等等。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及时的做出改变,调整信息化技术,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完善信息管理体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施工单位之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它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是整合数据、资料,做好分析的关键,也是帮助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基础。针对施工企业获取的利润,工期时间来判断效益,从有形经济和无形经济两方面进行分析是一种成本判定的新模式。通过对同类工程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产出分析来评价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结合D/O的数据对做出数据统计,优化管理系统。具体而言,施工企业可根据经济效益分析的不同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改进或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选择系统性指标和相关性典型数据,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勇,严红,李林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现代情报,2006,02:160-163.

[2]汪勇,严红,李林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5-8.

[3]王琰,张利,刘坚.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117-120.

[4]刘晓东,刘宇衡.基于矩阵理论的信息化对提升建筑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效益作用机理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2,04:64-68.

第2篇: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粗糙集分析;物流信息化;规划;因素

一、引言

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信息化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物流也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物流需求的日益复杂化,企业物流信息化不断成为企业战略决策中的重点。企业物流信息化本身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极为复杂的综合工程,因而必须在工程实施之前确定一套可靠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明确各个战略期的具体目标、任务,以避免工程盲目实施。

在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实行过程中,必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内部因素和宏观外部因素,因此规划的执行必须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反复比较,筛选了一系列重要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一定的定量方法进行影响程度分析,为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二、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战略规划的基本概念

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对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进行长远性总体谋划。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战略规划在执行中可分为三个步骤:物流信息化战略定位、物流信息化战略目标和物流信息化战略描述。

1.物流信息化战略定位

物流信息化战略定位即明确企业物流信息化的价值以及发挥的总体效用。可采用五个层次来反映物流信息化战略定位:物流信息服务满意度提高;物流信息化治理和物流信息系统不断优化;物流信息化业务协同发展,初步实现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目标;物流信息化业务简化,流程更加便捷,信息快速获得;为实现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目标而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2.物流信息化战略目标

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实施过程中涉及许多业务,而战略决策会对这些业务产生影响,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实现企业物流信息化各个业务的战略目标,从而达到企业物流信息化的总体战略目标。

3.物流信息化战略描述

再确定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目标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一定描述,从而进行衡量。而在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影响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因素成为需要描述的重点对象。为了实现物流信息化战略目标,从而促进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成效,必须对重要的影响指标进行衡量。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1.内部因素

(1)企业的战略目标

企业的战略目标既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基本依据和着眼点,也是企业对战略计划实施所预期的效果。因此,笔者提出假设:

H1: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2)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原则

企业的物流活动对物流信息化提出较高要求,在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便于物流活动各个流程相互协调。因此,笔者提出假设:

H2: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原则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3)企业对物流信息的需求分析

精确的物流信息分析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实际物流需求,直接影响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编制、实施及取得成效。因此,笔者提出假设:

H3:企业对物流信息的需求分析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4)企业的物流信息技术

良好的物流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改进企业资产利用,强化物流业务组织与信息组织的交流,促进企业物流信息技术资源合理配置。因此,笔者提出假设:

H4:企业的物流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5)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

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致力于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促进企业物流业务系统框架向物流信息系统框架转变。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是在物流信息系统模型基础上确定实施策略和计划的。因此,笔者提出假设:

H5: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6)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是开放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服务平台,是企业物流活动的重要载体。笔者提出假设:

H6:物流信息平台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7)高素质物流人才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可以说,拥有高素质物流人才是企业物流信息化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因此,笔者提出假设:

H7:高素质物流人才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8)其他内部因素

除了以上内部影响因素之外,企业领导着的能力、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合理的战略规划方法和规划项目的管理效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方向或实施进度。因此,笔者提出假设:

H8:企业领导着的能力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H9: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H10:合理的战略规划方法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H11:规划项目的管理效能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2.外部因素

除了内部因素外,外生的宏观因素也能影响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包括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物流建设环境、行业发展动态等。本文选取主要外部因素指标,并提出以下假设:

H12: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H13:社会环境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H14:物流建设环境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H15:行业发展动态对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具有一定影响。

四、基于粗糙集分析的实证检验

1.样本说明

下面采用粗糙集对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实证数据,根据前面提出的15个假设以及包含的影响因子设计量表,并通过专家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量表问项采用李斯特五分法进行设计,从1至5分分别为“极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比较重要”、“非常重要”。

选取浙江省浙北地区120家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实际收回107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98分。

2.实证分析

(1)约减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

首先,利用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影响因素的特征值,并根据以下公式:

H(Rd/Rc)= (1)

计算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d对各个影响因素的依赖程度H(Rd/Rc)。

然后,根据以下公式:

wj=H(Rd/Rcj)-H(Rd/Rc),(j=1,2,…,15) (2)

其中,H(Rd/Rcj)= (3)

计算得到各个因素cj(j=1,2,…,15)在条件属性集合C中的权重值。并根据标准化处理公式:

w*j=, (j=1,2,…,15) (4)

计算得到各个因素cj(j=1,2,…,15)在条件属性集合C中的归一化权重值,结果如表1所示。这里,若w*j越大,则表明因子cj对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d的影响越重要。若w*j趋向于零,则表明因子cj对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d的影响不显著,于是该因子可从原条件属性集合C中删除。

表1 各个影响因素的归一化权重及排序

(2)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影响因素的关系规则

根据前面约简以后的样本数据,我们可根据公式:

L={r:c(x)d(y)|[x]∈U/Rc, [y]∈U/Rd} (5)

得到影响因素的基本相关规则集合。这里,每一条规则都含有一定的置信度,具体可有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P(r)=P(c(x)d(y))=card([y]∩[x])/card([x]) (6)

根据上述规则可知:

①当P(r)=P(c(x)d(y))=1时,表明规则c(x)d(y)属于确定性规则,即若对象u的因素特征为c(x),那么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则成效d即为d(y)。

②当P(r)=P(c(x)d(y))=0时,表明规则c(x)d(y)是不成立的,即若对象u的因素特征为c(x),那么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则成效d不为d(y)。

③当0

对约简条件属性集合进行规则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的结果可知,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显著与否,与12个因素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其中,企业拥有良好的物流信息技术、企业领导者具备良好管理能力、企业拥有合理的战略规划方法这三个因素是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显著的基础因素,三种因素对应的规则即为确定性规则;企业拥有完备的物流信息系统、高素质物流人才比例较高这两者对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的影响较高,它们的置信度在80%以上;企业已定位战略目标、企业拥有良好的物流信息平台、企业已对物流信息的需求进行严谨分析、行业发展动态良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对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的影响处于中等影响水平,它们的置信度在50%左右;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比较合理、物流建设的环境良好对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的影响较低,它们的置信度在40%以下。

表2 各类主要规则及对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的重要程度

五、结语

通过对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筛选了15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粗糙集分析方法,选取一定的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拥有良好的物流信息技术、企业领导者具备良好管理能力、企业拥有合理的战略规划方法这三个因素是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显著的基础因素,同时企业拥有完备的物流信息系统、高素质物流人才比例较高这两者对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成效的影响也较高。

根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粗糙集理论在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通过一种新的途径得到不同因素对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影响程度。但是,影响因素的筛选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从而探寻更内在的因素,这也是本文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岑磊.物流信息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J].物流技术,2013(21):438-440.

[2]杨波,吴涵.影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子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8):82-87.

[3]Havelka D,Lee S.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Gathering[J].Information Strategy.2002,18(4):36-46.

第3篇: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企业管理的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尤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从原来手工处理到完全的计算机处理。如何帮助企业管理层在最短的时间内面对海量的数据做出最为快速和科学合理的反应和处理,以提高企业决策水平,从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商业智能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将会帮助企业管理层真正实现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智能化决策机制,为企业的智能化财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商业智能 财务管理 OLAP

引言

在信息缺乏的时代,企业管理层更多依靠个人经验和智慧进行管理,制订决策。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的效率及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数据和信息都有了海量的增长,而“无知”则会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与决策的最大威协。据IBM估计,全球每天在线的数据为2EB,而在脱机的媒体中数据则是在线的30倍之多。这无疑将对企业搜集、管理、分析整理数据,以提供它们进行管理所需要的必要信息进而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方面增加新的难度。

如何帮助企业管理层在最短的时间内面对海量的数据做出最为快速和科学合理的反应和处理,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水平,从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商业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管理者高效利用数据,真正实现以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智能化决策,为企业的智能化财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意义

(一)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内在需求

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战略目标的设定,同时也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企业在既定的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

随着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账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息化的层次在不断演进,第一个阶段是单一部门的信息化,其应用效果主要是单项工作的自动化,这个阶段的财务软件属于记账型财务软件;第二个阶段是跨部门的信息化,这一阶段对应的财务软件是核算型财务软件;第三个阶段是企业级的信息化,这一阶段强调企业整体动作能力的提升,对应的财务软件是管理型财务软件。

随着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企业的战略目标与财务信息系统目标能更好的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更趋合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整合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从而达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现的目的,对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改进管理模式以适应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商业智能技术能够实现财务管理数据深层次描述和指标分析 ,挖掘出财务数据中深层次的信息并发现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使财务数据得到有效地利用。

(二)提高企业财务运营分析的质量

随着信息化的全面展开,各组织基本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层次从MRP、MRPII、ERP到CRM,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升级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组织实施了财务信息化之后,在组织内部财务数据的准确、可靠、真实地以电子形式存储在有关文件之中,这些数据不但可以进行数据之间的运算处理,而且具有数据统一性、完整性、安全性的特征。对外报送的数据多数是以报表为主,获取容易,通过利用商业智能技术对组织内部数据及相关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加强组织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经营决策的制定,控制利润目标以及经营成本费用,企业财务信息的统一标准化收集和处理,进而提升组织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运营分析质量。

(三)对于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

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财务战略管理、财务业务管理和财务业务作业管理。其中,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财务资源,建立并维持整个企业财务运营秩序,从宏观层次规划企业财务的发展方向及路径;财务业务管理层是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计划等进行管理;财务作业管理层是直接帮助员工处理具体的财务业务数据。商业智能并不是完全传统的管理职能,而是以智能化的方式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其主要目的是将人工智能和技术因素进行高效和智能整合,使企业变得更加“聪明”。

商业智能虽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可以为企业带来经过科学武装的管理思维,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能及时发现问题,这些都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关键。

商业智能的内涵及基本思想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自1996年首次提出以来,其内涵也随着商业理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目前通常认为,商业智能是指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也就是说从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从信息中及时地发现知识,为人类的思维决策和战略发展服务,尽量减少管理决策中“凭经验、拍脑袋”的风险和隐患。

商业智能作为跨学科的新兴领域,它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新兴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结合的产物,在技术方面,普遍认为商业智能的技术体系主要有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在线分析处理(On-line Analysis Process,OLAP)以及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三部分组成,首先数据仓库是BI的数据存储技术,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数据集,支持管理决策过程。它能够帮助企业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整理各个业务处理系统积累下来的历史数据,并在整个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其次在线分析处理技术OLAP(Onlineanalytical Processing)是一种数据分析技术,侧重于对分析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支持。它是让管理者对海量数据进行浏览分析的工具。最后数据挖掘技术(data Mining ,DM)是应用一系列技术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和知识,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发现数据潜在的关系,寻找经营者忽略的要素。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商业智能不是新技术,它只是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所以商业智能也可看成是一种信息化解决方案。

商业智能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商业智能技术与财务管理系统结合的优势

账务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财务手工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和财务智能管理三个阶段,其中财务手工管理的时间比较长,财务信息管理方兴未艾,财务智能管理崭露头角。财务手工管理主要是有关人员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进行推断或假设最后作出决策,依靠经验和直觉办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未来只能进行假设和推断,容易形成名人效应和品牌优势,但难以应对复杂的环境。

财务信息管理阶段是管理层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其辅助工具)对数据进行采集、筛选、提炼、统计、汇总。工作效率高,数据处理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但该阶段只提供财务管理处理结果反馈,对信息的发掘不深,只见过去和现在,不见未来,提高工作效率的对象仅限于管理层和执行层。财务智能管理阶段通过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的有机协调,利用业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分析、集成信息,获得相关知识;提供预测数据;实现人工智能化科学化、机器智能化和企业智能化。这个阶段获取的信息具有整体性、深刻性、科学性、灵活性、预见性、敏锐性等特点。

智能财务管理是建立在财务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科学性,能进行快速、综合的分析,获得的信息容易共享,能形成明确的财务管理模型,对未来的预测具有可靠性。智能财务管理能利用业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对信息、企业过去的行为和企业的发展情境进行分析集成(而不是简单的统计、汇总),挖掘出潜在的规律,将信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这是智能财务管理优越的关键所在。

智能财务管理包含财务管理所有知识,它将财务管理所有相关数据存储在数据仓库中,能明白过去(活用历史数据)、清晰现在(进行实时管理)、洞察未来(预测数据),给财务高层决策者全面直观的视图,把企业积累的财务业务数据真正转变为有价值的信息。

(二)智能财务管理系统

首先,智能分析型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持数据仓库的应用,能实现OLAP智能数据的挖掘分析,包括更细致的财务报表,支持进行财务状况的结构分析、财务状况的比较分析、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损益结构的分析、损益比较的分析、损益趋势的分析、现金流量结构的分析、现金流量比较的分析、现金流量趋势的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功能。将一改传统财务软件只重视管理反馈,忽视数据挖掘与分析,将企业过去长期被忽略的多种形式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清洗和整理,能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多维、多点的在线分析,生成智能化立体透视的分析图表,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预测和报告,并将这些分析和预测的结果形成报告提交给企业决策者。它强调快速准确的财务控制与分析,以实现经营决策支持为主要目的。

其次,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形成财务软件,可将企业要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通过智能化分析实现管理指标的可视化直观显示、集中的显示出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之间的平衡,使长远目标和当前行动能协调一致,从而能辅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报表是企业用于提示管理问题的有效工具之一,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报表往往基于二维空间的书面性,形成一份会计报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当收到财务报表时为时已晚,流动性太差,商业智能技术运用于财务管理则提高了传统报表的效率,有利于中深层次的问题的在线分析,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挖掘细节;还可以提供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了分析的效率。

最后,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是一种企业信息集成解决方案,与企业其他的应用系统,如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之间均具有数据接口。同时,这些系统也为商业智能提供了数据源,但智能财务的价值又在这些系统之上,因为智能财务可以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商机或威胁,获得洞察力,帮助了解企业和市场的现状,把握趋势,识别异常情况,认清可能正在对企业的业务产生影响的行为及影响程度。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核算及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系统会不断完善,企业积累的原始数据会越来越多,企业会形成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将商业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利于从数据仓库中的海量数据筛选出有用的数据,完成转换处理,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管理者能够从多维度全面快速把握企业整个盈利状况,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丁球林,黄传奇,吴笑凡.现代企业信息化重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4篇: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摘要: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发展战略与规划的主要依据。统计分析的原始资料作为统计信息产出的依据,其规范性及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就统计分析的作用及原始资料的现状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统计分析;原始资料;企业管理

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各种统计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科学地分析的工作过程。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个重要工作阶段,是在前几个工作阶段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达到对客观现象正确深入认识,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预测其发展趋势,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和推断,提出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建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与其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同行业、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情况,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并据此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日常的决策和管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数据的搜集、加工、汇总和分析,形成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满足各级管理者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特征与发展规律。

1统计分析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一个具有完善统计工作制度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决策者及管理层将会获得以下优势:

(1)综合反映和表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统计工作可以反映出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从规模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等。

(2)统计分析为企业综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统计分析为企业领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和检查工作计划,合理地分配和利用企业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起到信息服务作用,而且起到咨询和监督作用。同时,还应了解本地区相关企业的发展及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并解决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设备配置、技术引进等问题的主要依据,而只有通过统计信息的分析,才能得到这些相关信息。这不仅有利于领导和有关部门客观全面地认识经济活动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决策和计划,以充分发挥统计促进企业管理、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

(3)统计分析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保障。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统计分析的成果已被广泛运用。统计分析成果是统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统计分析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它既有短,新、快的特点,又有精、准、实特点。企业统计人员应及时掌握市场变动的方向,掌握企业活动发展情况,抓住重点,由被动变为主动,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将这些信息和资料通过加工整理,进行精辟、透彻的科学分析,使统计信息、统计资料充分发挥作用,找出生产经营环节的内在联系,探索其经济发展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根据企业经济活动发展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在完成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掌握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深入实际,在占有丰富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死的数据变成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提高统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即反映宏观又反映微观,既有全面的综合分析,又有专题分析。

2加强企业原始资料统计分析工作的思考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1)提高统计人员的地位,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

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应从过去的为国家政府和上级部门服务为主,转变为本企业服务为主的方向上来。完成统计报表仅是企业作为一个合法主体必须完成的法定义务,然而企业在完成法定统计义务以外,还承担了许多政府机构其他部门统计报表。在统计法的实施过程中,统计机构是不是除了对企业执法检查外,应该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加强对统计报表的执法管理,充分利用统计机构这一平台对统计资料进行开发和资源的共享,使企业统计工作真正给予释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成为经济的主体,企业统计在管理中的位置就是“服务”,企业统计的服务应围绕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统计特有的功能,为企业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和企业外部市场信息,为企业制定正确的生产、营销、竞争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企业统计改革就是实现企业统计“报表型”向“企业经营管理型”的转轨变型,从而摆正企业统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

(2)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改善企业统计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总之,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如何利用政府统计网站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信息查询,是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企业与政府之间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企业所需的大量信息就能从统计渠道取得,政府统计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统计的功能也会增强,地位也会提高。

(3)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迎接新经济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和企业息息相关,使企业竞争日益全球化、白热化。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满足新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资源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信息加以分析和考核,不仅对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解,还要针对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判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外部环境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同时,企业统计内部信息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等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力统计、资金增值力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等。

第5篇: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信息化 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财务人员对内部财务信息进行记录、统计、汇总、分析。由于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财务管理也逐步实现信息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大大提升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精确度和真实度。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还处于萌芽阶段,其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善。本文就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完善企业管理的必要措施等方面展开探析。

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一)各业务单位比较分散,对重复性高的作业不便于做到标准统一

由于集团内部各业务单位较多且地理位置较为分散,极易出现各单位财务管理标准执行不统一、对相同或者类似的作业要求不同的情况。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虽然通过建章立制对财务管理要求进行规范和要求,但是难免出现制度理解上的差异。由于企业工作性质的复杂性、财务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集团无法精确统一每个业务单位、每项具体工作的标准。例如,对集团内部财务信息进行采集分析,由于各业务单位对制度的理解不同、核算口径和管理要求不同,就会导致集团统计出来的历史数据没有可比性,从而无法实现加强成本管控、确保效益目标,也就失去了对公司未来经营战略的指导意义。集团各下属单位业务的繁琐性决定了企业工作开展的复杂性。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能细致到方方面面,导致其业务范围工作的开展较为分散;由于其工作标准不能及时获得统一,导致财务无法在公司战略执行和资源配置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数据不便于收集、存储、分析应用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下,是通过人工进行填制、统计、计算和分析财务历史数据工作的。但对于较大规模的企业来说,多业务类别的财务数据不利于财务人员进行收集,人们往往都是通过纸质档案记录的方式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存储,通过人工计算或经验分析的方式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这都需要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并且信息整合的精确度也不高。

(1)对于传统的财务数据收集,主要是通过财务工作人员对企业各业务单位、各部门信息进行逐一采集,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统一标准和口径进行归集,按照公司管理要求和战略需要汇总成可使用的有效数据。在现实中经常出现“数”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现有数据跟不上即时管理决策需要。而临时抱佛脚地突击统计数据,不仅耗时耗力,也使得管理决策的效率、质量大打折扣。

(2)对于传统的企业财务信息存储,主要是通过财务人员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人工记录,将所有财务信息按照财务管理要求和会计准则进行处理后,以纸质档案的形式进行保存。在信息技术的快速推动下,我们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未来数据资源将成为企业的一项核心资产。因此,企业需要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更新构建良好的数据库,在数据要素分类、组织结构层级、数据时间等维度体现精细化、标准化、可扩展的特性,为高效、高质量地开展数据检索、整合、挖掘、分析工作提供条件。

(3)对于传统的企业财务分析应用,财务人员的传统观念是财务数据及相关业务数据只是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记录符号,或者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在现有数据和历史数据间进行简单对比。新的时代对财务数据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财务数据分析作为记录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数据,不能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但是它却成了企业发展成长的催化剂,辅助经营管理决策,间接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数据是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财务部门拥有的其他部门无可比拟的优势。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日常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我们不仅要收集财务数据资源,还需要利用这些数据资源构建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充分挖掘这些数据资源中所蕴藏的价值,为企业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化。

(三)企业财务管理者的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没有完善的信息化制度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通常是购置几台计算机、运用单一的财务软件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采集、归纳、整理,企业财务管理者对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相关意识不足,在企业内部未形成财务管理前后业务链一体化的管理制度。由于多数管理者认为会计核算电算化与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等同的,因此他们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知是不全面的,进而导致其忽视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和外部环境管理三方面的整合是构成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由于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仅限于单一功能的初始阶段,并且企业管理人员观念滞后,没有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导致企业内部未形成完整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信息化工程的体现。但由于部分企业内部制度改革较为落后,导致其不能及时对内部制度进行调整。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人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规划。高层管理人员对现代化建设不敏感,导致错失引进信息化财务建设的最佳时机。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者,只有其对信息化建设有充分的意识,才能使企业财务制度的信息化建设得到更加强有力的发展。

(四)缺乏信息化管理综合性人才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较短,其未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并且企业内部通常缺乏熟悉公司各项业务管理、部门间业务关系并且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具有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人才,但这种人才在经济市场中较为少见。企业现有的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要求。还有部分管理人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管理要求,不能将自身长处充分展现出来,知识结构与技能掌握的老化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从而使部分专业人员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使其不愿打破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一直处于徘徊守旧的状态,导致企业很难找出一批具有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数据管理人才团队。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综合性人才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为企业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提供人才保障。

二、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必要性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强化企业竞争的综合实力,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实践、信息共享、信息整合的前提,并且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是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的企业信息,使其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态,从而实现对企业发展的更好规划与决策。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监督企业内外部制度,使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变得简单。二是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方式之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是信息审核全面化的必要要求。并且财务信息化可以提升数据的精确性。为了优化企业信息资源配置,企业必须要将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只有将资源配置统一起来,才能使企业的决策与考核变得完善。企业利润目标、成本控制、都需要详细的相关信息作为依据。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财务信息的归纳存在较大的困难,而计算机技术可以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供便利。由此可见,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三、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策略

(一)转变管理者的信息化观念,完善企业财务制度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范发展是企业平稳发展的前提,是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通过企业基础数据、基本业务流程、事物处理信息的信息化,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制度整体信息化。转变高层管理者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可以使企业业务不断完善,从而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管理者应建立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正确运用信息化技术,从而真正理解、正确掌握信息管理服务、信息经营服务等概念。管理者管理观念的转变可以使其形成科学的办事决策,从而使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得到完善,推动财务管理创新。信息化制度的改进实质上是一个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的转变。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企业的运行效率,从而获得巨大的收益。企业管理人员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引进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重视财务人员跨专业的知识整合,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如果企业管理者一味存在守旧思想,那么企业管理制度就不能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而深入到整个企业制度改革中。因此,转变管理者的观念,积极对制度进行信息化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二)企业做好定位,组建适合自己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应用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企业信息化管理要将软件开发与使用作为基础点和发展点。企业的需求是其软件开发的基本方向,企业正确的定位是软件开发的依据。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两个针对性改善目标。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可以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从而将财务与业务实现一体化。企业的定位是其信息化发展的风向标。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构建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由于企业的性质、类型都不尽相同,企业应依据自身经验对自身企业做好定位。只有对自身企业做出正确的定位,才能使信息化改革更加适应自身企业,从而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长足发展。首先,应通过企业注册信息与企业经营模式判断企业的类型,对自身企业做出较为精确的定位。其次,通过对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分析,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经营模式。最后,通过信息化制度具体的运行过程,对信息化制度进行不断完善,进而得出最佳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正确的企业定位是企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前提。通过对企业内部性质定位,可以更深入地完善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企业经济长远发展。

(三)强化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它将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相融合,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从而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共同发展。但这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企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对财务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在业务方面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特征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要广泛精通经济学、财会学、统计学等理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全方位的业务能力。财务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财务管理信息化、知识化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凸显出自身重要性。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企业信息化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在培训完成后,要定期后续进行培训,使企业财物人员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从而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在培训初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增强员工的自觉性。通过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可以强化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的控制能力;通过对业务案例的分析,可以使财务人员的业务经验更加丰富

四、小结

本文主要简述了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分析。首先,说明了企业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人才质量、管理者信息化管理意识的分析,阐述了企业财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说明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充分简述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最后,说明了如何完善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化管理。通过综合型人才的培训、管理者信息化意识的增强、企业内部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简述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方式。由于个人经历的有限性,不能使所讨论的问题面面俱到,希望广大读者多多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

(作者单位为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工程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萍,张越.企业财务内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时代教育,2014 (12):34.

[2] 李草,张卓群.有关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时代教育,2015(09):45-47.

第6篇: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统计分析;原始资料;企业管理

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各种统计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科学地分析的工作过程。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个重要工作阶段,是在前几个工作阶段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达到对客观现象正确深入认识,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预测其发展趋势,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和推断,提出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建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与其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同行业、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情况,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并据此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日常的决策和管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数据的搜集、加工、汇总和分析,形成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满足各级管理者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特征与发展规律。

一、统计分析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一个具有完善统计工作制度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决策者及管理层将会获得以下优势:

(1)综合反映和表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统计工作可以反映出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从规模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等。

(2)统计分析为企业综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统计分析为企业领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和检查工作计划,合理地分配和利用企业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起到信息服务作用,而且起到咨询和监督作用。同时,还应了解本地区相关企业的发展及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并解决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设备配置、技术引进等问题的主要依据,而只有通过统计信息的分析,才能得到这些相关信息。这不仅有利于领导和有关部门客观全面地认识经济活动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决策和计划,以充分发挥统计促进企业管理、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

(3)统计分析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保障。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统计分析的成果已被广泛运用。统计分析成果是统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统计分析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它既有短,新、快的特点,又有精、准、实特点。企业统计人员应及时掌握市场变动的方向,掌握企业活动发展情况,抓住重点,由被动变为主动,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将这些信息和资料通过加工整理,进行精辟、透彻的科学分析,使统计信息、统计资料充分发挥作用,找出生产经营环节的内在联系,探索其经济发展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根据企业经济活动发展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在完成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掌握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深入实际,在占有丰富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死的数据变成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提高统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即反映宏观又反映微观,既有全面的综合分析,又有专题分析。

二、加强企业原始资料统计分析工作的思考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1)提高统计人员的地位,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

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应从过去的为国家政府和上级部门服务为主,转变为本企业服务为主的方向上来。完成统计报表仅是企业作为一个合法主体必须完成的法定义务,然而企业在完成法定统计义务以外,还承担了许多政府机构其他部门统计报表。在统计法的实施过程中,统计机构是不是除了对企业执法检查外,应该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加强对统计报表的执法管理,充分利用统计机构这一平台对统计资料进行开发和资源的共享,使企业统计工作真正给予释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成为经济的主体,企业统计在管理中的位置就是“服务”,企业统计的服务应围绕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统计特有的功能,为企业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和企业外部市场信息,为企业制定正确的生产、营销、竞争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企业统计改革就是实现企业统计“报表型”向“企业经营管理型”的转轨变型,从而摆正企业统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

(2)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改善企业统计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总之,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如何利用政府统计网站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信息查询,是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企业与政府之间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企业所需的大量信息就能从统计渠道取得,政府统计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统计的功能也会增强,地位也会提高。

(3)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迎接新经济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和企业息息相关,使企业竞争日益全球化、白热化。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满足新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资源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信息加以分析和考核,不仅对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解,还要针对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判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外部环境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同时,企业统计内部信息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等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力统计、资金增值力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等。

(4)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统计信息库。

统计信息库是企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统计资料采集、存贮、分析与开发,提供基础信息的系统。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为实现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加强和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及时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对统计资料和全面开发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并且为统计资源共享、实现统计信息的商品化、产业化、社会化奠定了基础。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样,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良文.统计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

[2]贺铿,田艳,高集荣.现代统计信息技术[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2).

第7篇: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企业管理 决策管理

引 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企业管理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机遇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让信息技术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本文在总结前人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概述了企业信息化的定义和相关内容,然后从企业管理的各个部分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1.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概述

企业信息化指的是利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的技术设备等对企业在经营运行的各个方面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和高效的优化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运用充足的信息流来控制企业内部其他方面的管理,并通过信息资源的搜集、分析和处理来企业生产水平及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行有效的控制,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水平。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企业信息化是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等进行系统的改造,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等。企业信息化可以通过对企业的优化改造推动企业新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管理的出现,从而对企业的后继发展产生巨大的正面促进效应[1]。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企业可以通过CAD以及CAM等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从而使企业产品在短时间内得到更新;二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等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整体优化;三是企业可以通过现代通信技术采集国际国内相关宏观方面的信息,并通过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处理对市场状况实现快速的反应,使得企业的决策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

2.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2.1信息化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

信息化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引入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首先是企业通过局域网的引入可以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界限打破,使得企业内部每个职员都能在一个独立的节点上形成一个有机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灵活、高效的内部组织结构,能够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状况灵活地做出最佳的反应。局域网的引入可以将企业的内部结构向扁平化和有机化的方向转变,并逐步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需求。

2.2信息化对企业生产作业管理的影响

信息化对企业生产作业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化使得企业的产品设计走向网络化,企业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同时可以通过通讯技术等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状况,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定位性、高创造性的产品服务;其次,信息化使得企业的生产制造更具有弹性,信息技术使得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分析好需求市场和竞争企业的具体状况,通过根据需求市场生产产品并做好动态的产品更新计划,以满足好消费者临时性的产品服务需求;三是,信息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生产组织的虚拟化,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好虚拟思想将产品服务的核心技能进行保留和深化研究,并逐步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2.3信息化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信息化在营销管理方面首先可以通过电子化的营销流程来提高企业营销管理运作效率,通过电子化的配送、采购等来减少人力和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二是信息化可以对企业的采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时分析好各种材料的当前价格并对各家的采购进行科学的选择,使得企业的采购成本最小化;三是企业的信息化可以将企业的营销管理整个流程纳入到电子管理的范畴内,对营销战略各个环节进行及时的跟踪调查分析,并提高做好预备的调整方案;四是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对客户信用、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进行有效的分析,科学选择投资性客户,加快贷款回收的效率等;五是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活动通过网络广告媒体以及网上直销的形式来拓展企业产品服务的营销渠道。

2.4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

信息化在企业中的运用使得企业的管理理念日益革新,企业开始注重人才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不断地通过对内部人才进行全新的培训,并吸纳国际信息化人才为企业内部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在公司内部制定人才鼓励创新的机制,鼓励企业内部员工在公司运营过程中要始终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逐步开展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活动,让信息化技术成为推动企业产品革新的核心力量之一。

2.5信息化对企业决策管理的影响

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实施对企业决策管理方面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企业决策目标的影响,企业信息化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使得其决策目标向以人为本、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以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市场的需求;其次,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决策与执行之间的距离拉短甚至被取消,这样使得企业的决策层次更加精炼,并最大化企业的决策效率;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可以让企业决策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从而可以使其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充分分析足够完全的信息,以做出更加客观、准确、合理的决策;四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决策方法和相应的决策系统如DSS、1DSS、GDSS等可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8篇: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理念 框架 指导方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日益紧迫, 我国已有许多企业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实践,但成功率不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化理念的指导。目前,国内将信息化建设上升到理念高度并对其分析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理念的框架,并对框架的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

企业信息化理念是企业信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得到员工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为保持企业正常运作及长足发展而构建的,反映整个企业明确信息化意识的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企业信息化理念的框架,该框架自上而下包括三层: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

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分析

企业的根本是追求生存和发展,相应地,能推断出企业信息化的价值是追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进一步,能推断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及建立、保持乃至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以顾客为中心的环境下,企业要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对商品个性化的需求并做出快速反应,必须具备对信息的快速搜集、处理和利用的能力,这就要借助以IT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借助于信息化,企业能够实现内外网络化,信息顺畅,大企业敏捷化,中小企业也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和经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其将成为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支撑。

(二)建立、保持乃至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竞争模型,信息化有可能使企业在与竞争力量的对比中改善竞争态势。但如上所述,当信息化成为一般企业的基本支撑时,信息化并不必然能建立、保持乃至改善企业的竞争态势,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借助于信息化,使企业建立、保持乃至增进其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目的,只有这样,信息化才可能使企业更好地赢得发展。

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分析

企业信息化应有助于企业利用资源,构建和发展资源禀赋能力、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五个层次的能力。在内部,考虑价格和成本、质量、品牌、差异化、服务等直接方面及管理、技术、人力资本、创新、企业文化等间接方面;在外部,考虑政府政策、市场结构、产业因素、外部联盟等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在核心价值观、组织与管理、知识与技能、软件与硬件等层面构建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信息化应该在整体及各阶段都有正确的方针指导。企业信息化包括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业务流程改进、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选型、信息系统实施与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审计等阶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的相关理念可概括如下:

(一)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

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并与业务相融合,严格需求分析,按其结果开发或选型信息化战略,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但企业信息化应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因此,信息化战略应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清楚地描述企业信息化如何支持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目标、远景等。相应地,信息化也不能脱离业务,而应融入各业务过程,支持业务战略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建立、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赢得其发展。由此可知,需求是信息化的起点,应严格进行需求分析;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时,应支持以需求为中心,严格执行信息化战略;并按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开发或选型。

(二)明确企业信息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于资源的限制、信息化本身的难度、企业内外的变化以及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等原因,应把企业信息化视作一个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构建和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持续过程。可以说,信息化没有终点,企业信息化各阶段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因此,只有充分把握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的内涵,才能指导信息化建设并解决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由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以应用和效益来驱动,选准突破口,循序渐进,逐步优化。

(三)要以企业的管理改革和业务流程优化为支撑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益,提高竞争力,建立、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对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并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合理化,变局部优化为整体优化。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通常对流程从有无效率、是否合理的角度进行审视,先对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彻底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信息化实施的需要,实施持续过程改进,一般会取得相对平稳的进展。

(四)信息及知识的共享

信息及知识的共享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且企业信息化应逐步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迈进。信息是组织或结构化的数据,而知识是信息的应用,它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本身及其过程进行管理成为必然,知识管理应运而生。知识管理是将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共享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使之增强组织绩效并形成竞争优势的管理活动过程,它通过与企业业务及战略的结合对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内在化等活动的管理,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进而实现知识的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它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而信息管理是其基础。因此,企业信息化应进行信息资源规划,通过内外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应进行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更好地实现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利用。企业信息化应逐步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迈进,这更有助于实现信息化的目的。

(五)企业信息化的主体是应用商自身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局限性,都是整个社会企业网络里的一个模块,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借助于外力,如IT资源、管理咨询和信息系统实施等。但由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可以看出,无论是第三方管理咨询公司,还是软硬件提供商,所有的外部力量都不能充当企业信息化的主体,真正的主体只能是应用商自身,应用商一定要全力参与,毕竟信息化的成败于应用商影响最为深远。应用商应该在内外力量的使用之间取一个平衡点,把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部分自身建设,把不重要的部分外包出去,并对利用的外部力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六)信息化软件应与企业匹配

如果信息化软件由外部厂商提供,那么,一方面,企业应改变自身去适应软件,以便利用蕴含在软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改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软件需要按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特别是企业应该保留那些能保持甚至增进企业竞争优势的部分。

(七)良好的基础管理及设计实施方法

基础管理对企业信息化具有重要作用。就实施方法而言,应有具备指导意义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有效的可操作设计方法,并提供一套适合企业建模和分析的软件工具,从而保证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高效实施。

(八)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

从技术层次上讲,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分为支撑技术、基础技术、使能技术、综合技术四个层次。相关支撑技术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相关基础技术包括企业建模技术、集成技术、工作流技术、可视化技术、协同技术等,在方法、模型和工具上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基础,作用十分重要;相关使能技术是一些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关键共性技术,常用的有CAD、CAE、CAM、CAPP、CEM、SRM、ERP、MES、SCM、PDM等;相关综合技术主要包括PLM、CC、ERPⅡ集成平台等,其中包含了各种新的管理思想,在前三层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实际需求,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信息化中的不同问题。上述四方面相辅相承,有机地构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体系,与这些技术相对应的标准按照一定的层次关系组成了企业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遵循这些标准,可以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绩效,并加强内外集成。

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分析

信息化理念是企业对各个岗位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信息化目标与要求的高度概括,能不断地对企业的各个岗位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信息化目标和要求作出详尽的解释,通过这种解释,让员工不断明确对各个岗位在不同时期的信息化目标与要求,推动企业始终如一地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发展。这就产生了企业的信息化行为规范理念。

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规划、实施、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业务和信息系统一体化等过程;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也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基础工作规范化、数据规范化、业务规范化及信息处理流程规范化。所以,企业应该在相应的法律、政策的约束和指导下,具体联系企业信息化的全过程及各方面,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政策和制度,制订信息化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并逐渐内化为企业各类人员的自觉目标和行为。

结论

本文参考企业理念,提出了信息化理念的框架,该框架自上而下包括三层: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并对各部分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企业的根本是追求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推断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及建立和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然后,根据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理念及企业信息化的各阶段,推断出信息化理念的第二个层次,包括要求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并与业务相融合等理念内容;最后,联系企业信息化的各阶段及各方面,推断出信息化理念的第三个层次,包括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政策和制度,制订信息化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并逐渐内化为企业各类人员的自觉目标和行为。

参考文献:

1.李莉.企业理念影响企业竞争力[J].企业活力,2003(12)

2.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虚拟制造:信息时代的制造模式[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杨静宗.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巍.企业信息化浅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3)

5.吴文钊.信息化战略思维系列之三—“IT黑洞”存在吗[J].企业管理,2004(3)

6.张太海.企业信息化的对策探讨[J].企业经济,2004(1)

第9篇:企业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特点,按照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构建出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客观真实地评价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为正确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我国政府自2000年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后,企业信息化由此形成热潮。当前,企业在其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片面追求采用高、新、全的技术,而不顾自身的信息化基础水平如何,造成了众多企业的信息化投资不能产生合理的回报,甚至失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大规模信息化投资前必须准确地测评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制定出正确的信息化投资战略。制造业在工业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研究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与特点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建设信息化系统,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从整体上优化企业各项活动,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具有以下内涵:(本文以制造行业的企业为研究背景,如没有特殊说明,下文中“企业”专指“制造业企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的范围涉及企业各个方面: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建设信息化系统、开发信息和知识资源、调整或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这三个方面主要内容可以简称为技术、信息和管理。其中,技术是工具和条件,信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和归宿。信息化的本质是在制造企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利用,提高人和设施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质量、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信息化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及水平,为企业各项活动服务;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上述分析可知,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形式信息化的特点,表现出特有的复杂性:

1.1 企业的信息资源复杂

随着供应链管理、动态联盟等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而且要开发和利用供应链合作企业的信息。

1.2 业务过程的组成环节众多,过程复杂且易变性强

制造过程往往需要经过众多的处理环节,涉及复杂的事务。而且,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营销模式都会使制造企业的业务过程发生改变。另外,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必然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过程。

1.3 信息化实施阻力大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尤其需要对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往往涉及企业各级各类人员、信息化实施人员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的协调,实施阻力较大。

1.4 信息化实施周期长

由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周期比较长。

2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确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发展到有效果的程度,即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分析企业的现状,得出企业信息化发展所具备的各种条件,进而判断企业适合利用何种信息技术来建设企业信息化,构建一套企业信息化指导实施方案。因此,要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进行评价,需要一套有系统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本节构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2.1 指标选取原则

选取指标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应当遵从如下原则:

目的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企业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所处位置,选择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可行性——设计的指标要容易采集,便于操作,尽可能避免有重复的指标,简化统计。

可比性——保证选择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便于横向、纵向比较。只有比较才能发现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然后进行相应改进。

动态性——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实践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方案当然也要作出相应的改进。所以,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出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变化,并作调整。

全面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比较,防止片面性。比如:要考虑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企业中信息设备的拥有量及技术含量、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信息流的通畅以及企业信息化化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转贴于

2.2 指标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制造业企业的内涵、特点和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业务流程合理程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作为指标体系的三个一级指标,每一块均有对应的二级指标。如左图所示。

3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1 业务流程合理程度

业务流程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业务流程的清晰化、标准化、连续化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的发展,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基础。业务流程合理度可以从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两方面来衡量。管理制度描述业务流程在企业内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如何考核的,可以用信息化重视度、管理层合理度和考核程度来进行度量。信息化重视度反映了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战略落实情况,管理层合理度反映企业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责合理分配,而考核程度反映定性、定量地全面考核岗位承担工作的程度。

3.2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必要前提。因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重要标准。本文遴选了计算机硬件及内部局域网建设、企业接入互联网情况、网站建设水平三个方面作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衡量指标。其中网站建设水平可由网站建设情况、主机托管情况、网站服务水平、网站更新情况四个次级指标来反映。

3.3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状况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核心内容,其考核指标为:CAD/CAM应用水平、ERP系统应用水平、电子商务应用水平、Internet应用水平、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信息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的系统衔接能力七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