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范文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精选(九篇)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

第1篇:特殊教育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育康复学 专业建设 课程框架

分类号:G760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向教育部提出开设教育康复学本科专业的申请,2013年3月28日教育部教高[2013]4号文件,决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教育康复学,即教育康复学作为二级学科与特殊教育学并列。由于教育康复学科属国内首创,本文拟就教育康复学的建设背景、学科界定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区分度、专业建设思路和发展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叙述,以期为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1、建设背景

1.1 特殊儿童自身对教育与康复的双重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儿童患病的类型也在发生改变,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降,遗传性疾病、先天畸形、早产、极低体重等儿童的存活率逐渐上升。这些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暴露出某些障碍或缺陷,甚至产生如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疾病。由于现有的医学手段尚无法治愈这些疾病,这些特殊儿童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到了受教育的年龄,他们只能带病接受教育。另外,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推行,与十多年前相比,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特殊儿童障碍程度加重,残障类型增多,多重障碍儿童增多等。面对这些特殊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难以实施,教育康复效果难以提高。针对目前特殊教育对象的现状,要切实提高我国的特殊教育水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改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特殊教育改革自然就是要以特殊儿童的需要为本。综上,特殊儿童既有接受教育的需要,又有接受康复服务的需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康复治疗服务主要由医院承担,而教育主要由特殊教育学校提供。近年来,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康复与教育分离的模式。2012年,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教授指出这种相互分离的模式有两个弊端,一是残疾儿童个体很难同时兼顾学习与康复,二是康复治疗与学习完全分离,医生的康复治疗不能有效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发展基于学校的康复治疗模式,并将其视为教育过程的一个部分。这一构想明确提出特殊教育学校必须承担起教育与康复的双重任务,而要实现该目标,必须对现有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培养大批具有教育与康复双重知识和技能的师资。

1.2 社会对教育康复人才的大量需求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人,在校特殊儿童约39.9万人。据统计,2011年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41311人,师生配比为1:9.65,远低于发达国家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比例。而在特殊教育学校中能为特殊儿童提供相关康复服务的专业人员更为缺乏。统计表明,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能为特殊儿童提供相关康复服务的不足3%。就目前我国学前和学龄特殊儿童数量而言,如以每名专业人员服务40名儿童、每名儿童每周接受1个小时的康复训练来计算,我国共需要9.7万名教育康复专业人员。另外,对于绝大部分特殊儿童而言,每人每周接受1个小时的训练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对于许多存在多重障碍的儿童来说,可能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员为其提供综合康复服务。再者,由于特殊儿童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往往需要对其实施个别化的教育和康复。因此,目前我国教育康复人员的需求与实际数量相比,存在巨大缺口。

依据现代康复医学的理念,特殊儿童所需的相关康复服务包括:听觉康复、言语语言康复、心理康复、物理康复、作业康复、艺体康复、康复辅具以及社会康复等。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康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康复医学也随之发展,国内的一些医学院校相继设立了相关专业。据本项目组统计,已有72家本科院校、113家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等专业。但这些专业的内容主要以物理治疗为主,培养的康复治疗师尚不能满足目前医院的实际需要,更不用说满足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对教育康复人才的急迫需求。另外,从目前国内外康复治疗专业所属学科领域来看,相关康复治疗学既可归属于医学类,也可归属于教育学领域,例如香港大学的教育学院就下设言语听觉科学系。因此,本项目组认为大陆地区高等院校的教育学科必须打破专业壁垒,利用已有的专业基础,大力发展与建设教育康复学专业,培养能在特殊教育学校或康复机构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与相关康复服务的专业人才。

1.3 国家支持增设教育康复类专业

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十”又提出“支持特殊教育”。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心与支持特殊教育的政策文件,大力培养特殊教育师资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2年4月,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厅了《关于印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实施方案暨编制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2]896号),其中明确提出:“扩展特殊师范专业范围,研究增设教育康复类专业。”同年9月,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2号),在“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中提出:“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拓宽专业领域,扩大培养规模,满足特殊教育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模式,积极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康复类专业技术人才。”这些政策性文件直接催生了教育康复学这门新学科,也为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平台。

2、学科界定及其专业区分度

2.1 教育康复学的学科界定

对教育康复学可有两种理解:其一,该学科是研究如何以教育的方式与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的一门学科;其二,教育康复学是整合教育、康复的手段和方法,为兼具教育和康复两种需求的人提供服务的一门综合学科,该学科是教育学(包括特殊教育学)与康复治疗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两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简而言之,前者将教育与康复解释为偏正关系;后者将教育与康复解释为并列且交叉融合的关系。这里我们倾向于后者,因为将教育康复学界定为特殊教育学与康复治疗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更符合“医教结合”的内涵,符合目前国内特殊教育新形势下对师资培养的需求,有助于发展基于学校的康复治疗模式。

2.2 教育康复学与相关专业的区分

2.2.1 教育康复学与特殊教育学

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特殊教育起源于欧洲,至今大约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特殊教育的发展又催生并促进了特殊教育学的发展。而教育康复学则是基于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现实需求而设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有助于落实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改革方针,有助于建立基于学校的康复训练模式。

第二,从学科定义上看,特殊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规律、原则和方法的科学,一般以学前和学龄特殊儿童的教育为研究重点,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青少年)所进行的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教育康复学则是教育学(包括特殊教育学)与康复治疗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两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是大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从培养目标上看,特殊教育学专业主要培养在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教育康复学专业主要培养既能从事特殊教育集体教学任务,又能承担各类个别化康复训练的双师型人才。

第四,从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看,特殊教育学专业主要以教育学为基础,以特殊教育基本原理、特殊教育史、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特殊教育学校教材教法等为主要学习内容;而教育康复学专业主要以现代康复医学与特殊教育学为基础,以特殊儿童各类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特殊儿童教育与教学方法为学习内容。

第五,从培养方式上看,国内目前特殊教育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层面,实验类课程相对较少;而教育康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则偏重操作层面,实验课程占有较大的比例。另外,学生除需要在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及康复机构见实习外,还需在医院康复科临床实习。

第六,从服务对象上看,特殊教育学以特殊儿童(学前、学龄及青少年)为主;而教育康复学在以特殊儿童为服务主体的基础上,兼顾有障碍的成人。

总之,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更多的是从哲学或理论层面去研究特殊教育的现象与规律;而新设的教育康复学则更多的是从实证与操作层面去研究特殊教育的现象与规律。两学科的并列设立,有助于促进各自“上天入地”式的纵深发展。

2.2.2 教育康复学与康复治疗学

基于学校的教育康复学与基于医疗系统的康复治疗学有明显的不同,如:从培养方向上讲,康复治疗学目前培养的专业人员大多在医院从事相关工作,而教育康复学培养的专业人员则多数将在康复机构、特教学校、儿童福利院等机构从事相关工作。从手段上讲,康复治疗学以药物、器械等为主要手段;而教育康复学则将康复训练和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从课程内容上讲,康复治疗学以物理治疗为主,而教育康复学中的康复涉及言语、听觉、语言、认知、心理、运动等更广泛的领域。从对象上来看,康复治疗学以成人为主,而教育康复学以儿童为主、兼顾成人。

3、专业建设思路

3.1 培养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育康复学的界定,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康复中心与民政福利院等机构,既能从事特殊教育教学任务,又能承担各类康复训练任务的双师型人才。

3.2 课程设置

3.2.1 课程框架及主要课程

教育康复学本科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分为四个板块(不包括学校与学院设置的通识课程),即: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现介绍依据这四个课程板块设置的专业课程框架及主要课程,如图1所示。

3.2.2 课程设置说明

基于上述教育康复学的界定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课程板块之间相互联系与融合。从整体而言,课程包括了教育与心理、康复训练两类课程。教育与心理类课程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教育学概论、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等课程;康复训练类课程主要有:康复听力学、言语语言障碍的评估与矫治、各类障碍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等。两类课程及各板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各课程内容之间有机衔接,呈阶梯式递进,前面课程是后面课程的基础,后面课程是前面课程的延伸与拓展。

(2)理论与实践结合。该原则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相关理论课程均有配套的实验课程,如:“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的实验课时约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二是加强见、实习环节,包括在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医院康复科的见、实习。

(3)先分后总。即遵循综合康复的理念,先按言语、听觉、语言、认知、情绪行为、运动、学习能力七大康复板块no]设立专业核心课程,然后在此基础上,依儿童障碍类型设置拓展型课程,如:脑瘫、智障、自闭症、听障、学习困难等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提出先分后总这一课程设置原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大多数特殊儿童均有一些共同的障碍,如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第二,无论哪一类特殊儿童均会表现出多种障碍,如脑瘫儿童除肢体运动障碍以外,还会有言语、语言、认知、情绪行为、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障碍;第三,目前有部分高校特教专业课程按特殊儿童障碍类型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之间存在大量的交叉与重复。先分后总原则遵循的是先关注与处理各类特殊儿童的共同性问题,再关注与处理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性问题,以期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3.3 培养形式与途径

沈晓明教授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的建议值得思考。他认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是倡导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合作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二是提高特殊教育专业中康复类课程的比例;三是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造就一批教育康复的高层次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康复学的设立是目前特殊教育改革的产物,改革的精神与内容必须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下分本科、硕士两个层次探讨教育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形式与途径,并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学专业规划为例说明。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合作,具体说,本科学生必须修满“156+60”个学分的课程,前156个学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学专业承担,后60个学分(包括临床康复实习)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承担,学生毕业时既可获得教育学(教育康复专业)的学位证书,也可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证书(相当于二专)。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可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实施7年一贯制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如前三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习医学与康复治疗学的课程,后四年在教育康复学专业学习心理与特殊教育类课程,硕士论文可由两校教师分别或联合指导。另外,除了让学生获得学位证书外,还将积极支持与鼓励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证书(例如,取得助听器验配师、言语康复师资格证等),提升康复技能,为今后的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4、专业发展前景

第2篇:特殊教育治疗方法范文

一、针对改善提高残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音乐治疗概述

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发展正确的社会行为。从而帮助患者回归社会,以及遵守秩序。音乐治疗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教育体系,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对智障者损害状态得以恢复。在特殊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变成一种强化刺激来增强智障者正确的社会行为。

1、20世纪初对于音乐治疗在医疗临床价值的系统研究广泛地进人到特殊儿童音乐治疗领域,有经验的音乐治疗师会巧妙地通过各种愉快的音乐活动来促进智障儿童的语言、运动技能和社会能力。西方的一些医院通过刺激和训练智障者进行运动,并且发展残疾儿童的教育计划也纷纷建立。音乐可以帮助稳定情绪和恢复肌体生理功能,即使对那些病情严重的患者也是如此。并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促进了在治疗中使用音乐的趋势。推出的“创造性音乐治疗”的方法,发展智障者的表达性语言、接受语言和接受指导的能力。

2、作为一门新兴的治疗方式,只有少数家庭可以承受这种特殊训练的经济负担。我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缺乏包括音乐治疗师在内的相关专业人员。为适应国内患者特定的文化背景需要开展心理音乐疗法,是刺激和训练智障者进行运动的一个理想的疗法。尝试把音乐与中医传统的经络针灸疗法结合起来,帮助智障者发展精细肌肉群和大肌肉群的运动。探索音乐治疗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发展运动技能。广泛地进人到特殊儿童音乐治疗领域,帮助智障者增强听觉系统的功能。

3、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的成立为标志,治疗智障儿童的机构人满为患。初步形成由音乐家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音乐治疗队伍,对智障的治疗得到重大发展。有了全国性专业的音像出版社和设备研制中心,促使智障者更积极地参与运动。音乐治疗对儿童学习困难和各种身心障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智障者学习走、跑、跳等动作。十分重视吸收国际上先进的音乐治疗经验,促进残障儿童的自我身体意识、方向感以及其他基本的学习能力。

二、运用音乐治疗改善提高残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智商低于70的儿童,语言交流沟通能力的局限性是其最重要的问题。在音乐治疗过程中,发展交流能力。为患儿提供学习社会行为的环境刺激,使用简单句子并给智障者足够的时间来反应。对患儿的参与和配合产生有力的强化作用,帮助智障者发展这些学龄前的各种能力。增强患儿的正确的礼貌行为等体验,

1、治疗师利用音乐的旋律音高、力度和歌词,运用听觉、视觉、触觉和其他感觉信号的提示。发展患儿表达语言和接受指导的能力,帮助智障者加强注意力。从最简单的简单节奏摇摆、点头或踏脚活动,提高智障者听从命令的能力。通过音乐游戏来学习或增强对身体各部分的认识和方位概念,重度智障者必须学习诸如手语或利用网片等非语言的交流方法。帮助患者发展精细和粗大肌肉运动的技能,为患儿提供学习社会行为的环境刺激。吸收国际上先进的音乐治疗经验,帮助智障者记忆重要的知识内容。尤其是音乐的节奏因素,帮助智障者发展和提高语音的范围。通过歌词来学习语言的交流,过加大强度来改善音高的辨别。在小组的音乐治疗活动中。对声音的定位、跟踪对智障儿童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2、学习正确的社会行为和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辨别出低音和中低音乐器的音响。提供安全的训练环境,在触觉或视觉的帮助下欣赏音乐。较容易自然表达自我,辨别构成人类说话的高频音响。例如在乐声的伴奏下,有强烈节奏感的音乐比强调旋律与和声的音乐更容易察觉和欣赏。单一的发声练习也可以成为悦耳的音乐声,例如通过感觉鼓的振动来保持平稳的敲击。亦较容易令儿童产生成功感,神经性耳聋的患者通常对低频的音响更敏感。一些特别为患儿编制的歌曲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趣的音乐活动可以帮助治疗师保持与智障者之间的目光接触。

3、音乐治疗可以培养患儿与人交往的能力,一些特别为患儿编制的歌曲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乐声的伴奏下,有利于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社会交往障碍,进行学习空间关系与辨认时间关系等。患儿大脑某个部位的发育受到影响,通常在短时记忆方面有困难。对叫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反应,在信息呈现后不久回忆的能力十分有限。音乐作为一种非言语交流的工具用于治疗儿童,亦较容易令儿童产生成功感。通过各种音乐活动的练习治疗这些患者,对患儿的参与和配合产生有力的强化作用。加之音乐刺激对患儿来说是一种无威胁性的人际信息,轻度和中度的智障者是有可能发展基本的语言能力的。治疗方法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设计,每一次音乐治疗的过程都应该包含许多语言体验。

4、患儿可以在为他设计的音乐中获得安全和自由,节奏鼓点或用相当大强度演奏。听觉刺激或触觉刺激可以使患儿产生对声音或对其他人的意识,以便那些有残留听力的患者能够察觉到一些音响信息。患儿在这些活动中就可以学会音乐的一对一的交流形式,对于较低的音会辨别得更准确一些。当患儿的活动开始能够随着音乐的改变而改变的时候,音乐治疗师可为其充分加入到主流音乐教育环境中提供专业支持。患儿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实现身心健康方面的调适、改变。同时歌唱、乐器演奏和音乐游戏可以帮助患儿学习正确识别,实现治疗对象精细动作控制和呼吸功能的锻炼。

三、提高残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音乐治疗学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影响力很有限,特殊学生由于自身障碍的局限在接受音乐教育时会遇到相关困难。因此还需要更多的音乐医学与教育方面的专家长期不懈的努力,加深音乐治疗师以其音乐技术及关于各种残障的专业知识。特殊教育领域对音乐治疗的认同会与日俱增,使用音乐的活动作为手段进行音乐教育中残障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我国的残疾人事业,为音乐教育提供支持。

1、随着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鼓励和支持患儿自发地交流。不同教育体制对音乐治疗师的责任要求有所不同。国内先后成立了若干所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改善残疾人事业研究条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轻度到中度听力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他们的残留听力辨别并欣赏音乐。音乐治疗师进入特殊教育领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所采纳,结构性的音乐活动可以有效地调适障碍学生的不良行为。音乐治疗师帮助发展他们的肢体运动机能和健壮他们的体格,而且必须具备教师资格才能在学校工作。残障儿童还可以把音乐作为表达情绪的方法,对其发展节奏感觉有着积极的影响。实现治疗对象精细动作控制和呼吸功能的锻炼,因此音乐治疗对于帮助残障儿童实现他们的音乐教育和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3篇:特殊教育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自闭症;融合教育;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769.7

融合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出现的教育思潮,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育范围中的“回归主流”运动,就是尽量把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的帮助特殊进行常规化的学习和生活。主张融合教育主要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特殊儿童进行的一种融合式教育,现在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主要方式,那么在我国是否适用这种理念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实际情况

2.1融合教育现状

现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都在使用融合式的教育方法,进行普通班级的融合,不但包含了轻度的自闭儿童,还有很多重度障碍儿童也被纳入进来。很多障碍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一般都会有一位助教老师进行帮助,给自闭儿童构建专业的培训机构,让自闭儿童积极参与进行来。在台湾,一些融合了障碍儿童的学校都建立了普通班,资源班和特殊班,很多不同程度的自闭儿童都被安置在这些班级中,一些主要的课程在资源班中进行。融合教育的观念是治疗自闭儿童的关键,对于治疗自闭儿童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在我国进行美国式的融合教育也有一定的问题。美国进行“融合”教育的时间比较长,在训练自闭儿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得到了自闭症研究专业机构的认可。但是我国现在进行全融合还有很多的问题。第一,有关的配套设备,教育方法还不健全。第二,现在我国关于自闭症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发展时间较短,对于治疗的支持力度也比较薄弱。第三,融合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差别对待,教育公平等理念是进行良好学习的最佳环境,但并不是一定要一起上课才能归位平等。对于自闭儿童的融合要充分的考虑到其人群的特殊性,争取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和治疗方法。所以,强化老师的专业素养,是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中治疗自闭儿童的关键。

2.2在我国实行融合教育的主要问题

融合式教育的观念充满理想化,落实到实际却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一些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实行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因为实施的关键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配合。在我国实行融合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有缺少整体的行政帮助和教育资金;专业技能不足;自闭症儿童研究的专业人员数量缺乏,学校中对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也比较薄弱等等。除了上述原因,实行融合教育最大的困难还是来源于老师,学校和有关行政人员的认识,因为人们对于融合教育观念没有深入的理解和认同,所以在进行融合教育的时候,建立融合班级的时候,要对实际的资源,费用和认识等因素进行审查,在相关的条件下进行融合教育,不能一味的只是要求融合。[1]

二、如何大力开展融合教育

2.1自闭症儿童的融合需要和自闭儿童的心理特点相吻合

自闭症儿童和很多正常儿童一样,在内心也有多方面的需求,需要在一个安稳,友爱的环境中成长,融合要根据自闭儿童的实际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进行有关的帮助。

2.2站在自闭症儿童的角度进行思考

自闭症儿童在融合班级中,老师要考虑到自闭儿童在自闭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帮助自闭儿童实现融合。功能性较低的自闭儿童,不能提早进行融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早期的干预训练。

2.3完善相关的法律发挥,给与政策方面的帮助

完善相关的法律发规,给与政策方面的帮助是进行融合教育的关键力量,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划分出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优化使用资源,推进融合教育,使得教育的发展能够给更多的自闭儿童带来欢乐。

2.4提升教学和生活水准提供相关的物资条件

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构建无障碍设施,建立相关的资源储备,提升融合教育中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老师,制定个人训练的专业人员,家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都是十分重要的融合教育因素,只有三者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才可以更好的之间自闭儿童的心理问题。[2]

2.5加强融合教育的支持力度

根据相关专家或特教老师对自闭儿童制定的特殊化的教育方案,并且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反映及观察,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治疗方案。班主任老师主要是对教室环境进行合理的布置,例如:位置,给学生选择适当的友伴,建立规范化的班级,能动性的和其他任课老师传播学生的相关知识。并且,还要及时向特教老师汇报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实际情况。根据自闭儿童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儿童的实际特点进行相关的设计,因此在设计方法上可以不局限于某种形式,例如以游戏的方法进行治疗,进行应用训练,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治疗。融合教育中的治疗也要考虑到家长的作用,家庭教育需要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

2.6有效发挥专业人员在融合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融合教育在教育模式中要善于和不同的文化,智力和身体状况相融合。对特殊儿童来说,特别是自闭症儿童,如果只是把他们和正常的儿童安排在同一个教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所以,进行融合教育还需要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特别是把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效的融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才能在融合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使用专业的技能促进教育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大大的减轻了普通老师的心理压力。

2.7对教的训练

现在我国全融合教育和半融合教育都是自闭儿童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需要对老师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能力进行加强。并且,不论是普通幼儿园的老师还是与之相关的专业人员,都要学习融合理念,从而真正的实现融合教育。[3]

2.8体现家长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

融合教育不但是治疗特殊儿童的过程,还是改变家长教育观念的重要途径。通过正常儿童和双方家长的大力支持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三、总结: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社会要不断的加强对于自闭症的关注力度,为融合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徐静,刘肖.民办自闭症教育机构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以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0,(7):4-7.

第4篇:特殊教育治疗方法范文

1.1动物辅助在当前特殊教育中的情景介入

在当前的科学研究当中,第一,动物作为一种社会联接性的物体,可以更多地利用动物的特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和动物之间的接触。实验证明,宠物狗在和人进行沟通时,可以很好地帮助人解决各种不安的情绪,在和宠物狗的接触中,可以帮助幼儿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角色,当幼儿进入到这一社会角色中,就可以很好地改变他们的行为,符合角色上的期待。在AAT中,可以将来访者设想成为教师或者是管理者,通过让幼儿照顾或者是训练动物,就可以改变其行为,同样可以通过动物的接触,进而减少幼儿与伙伴交流中的不便。第二,现在很多的儿童都喜欢动物,而且对动物的关注度非常高,所以,在特殊教育课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治疗方法加以利用,从而不断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和动物的直接接触过程中,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一定的教学任务,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做好相应的学习动机上的准备,但是,从某种程度上看,在动物辅助治疗的情况下,幼儿的心情会变得更加开放,相应的戒备心理将会降低,所以工作人员就比较容易和幼儿之间进行相应的沟通教学。同时,在对于工作人员携带动物和儿童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尽量获得工作人员的信任,并帮助其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儿童就可以很好地顺从教学者的教育,不断提升课程的成效,不断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1.2动物辅教学方法在特殊教学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利用

现阶段,从当前的动物辅助运用中,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特殊教育过程实践中,例如,“爪子”可以通过课程中来进行相应的辅助,从而可以儿童对社会、情感和学术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通过阅读教育来辅助相应的项目,利用动物的相关性能力来逐步提升特殊课程中的儿童阅读能力水平。在当前的课程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生动形象的课程单元,以动物和儿童的互动性作为内容,有效地将其动作和语言的训练完全融入到课程实践中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采用相应的开放性课程情景,例如是户外运动项目,以及生活场所的实施教学,通过科学合理地方法来促进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认识的新伙伴课程中,通过特殊儿童与动物的之间交流来挖掘儿童的潜力,或者是可以制作相应的视频,告诉儿童这是他的新伙伴,可以让儿童近距离地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地锻炼儿童的胆量,降低儿童对陌生事物所产生的恐惧。进而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游戏的相应环节,促进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教育者和训练者的角色,从而有助于帮助儿童矫正情绪,有效地解决行为障碍儿童的异常行为。

1.3动物辅助疗法中访问和辅助治疗在特殊教育课程的有效设置

在当前的动物辅助疗法中,对特殊教育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而且动物辅助疗法具有很强实践性,但是,我们也应该要看到动物辅助访问和辅助治疗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前者主要是简单将动物在指定的地点和患者进行接触,其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尽量减少访问的焦虑感,并增加患者的触觉接触,这样就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自尊和得到相应的锻炼,而在辅治疗方面的目标就是切实通过动物来帮助患者进行训练,例如,对于一些偏瘫人员,可以通过梳理动物毛发或者是可以抛球类活动来加强上升的力量,这样就能够改进相应的姿势和提高其自身的平衡能力,在针对抑郁性的病人,则可以通过对有关身体和部位名称来进行训练,或者是可以利用吹动物身上的毛发来锻炼其面部肌肉。同时,在进行动物辅助治疗过程中,我们就必须要预防在治疗过程中造成疾病的传播,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进行洗手,动物必须要进行清洁,这样就严格防止各种动物身上的疾病带给患者。

2.结语

第5篇:特殊教育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医教结合 现状 问题 思考

分类号:G760

近年来,很多医学界和教育界的专业人员致力于残疾人教育和康复领域的研究。“医教结合”越来越被大家热议。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医学从来没有离开特殊教育的学科视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更多相关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医学慢慢走入了幕后。而今国内关于“医教结合”模式讨论与实践又将医学的作用从幕后拉到了台前,甚至被认为是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从医学角度讨论特殊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将其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从“医教结合”的提出、发展及其引出的问题探讨其对特殊教育、对于特殊儿童发展的意义,旨在对“医教结合”进行一些思考,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医教结合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

从现有文献中,“医教结合”最早始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提出无法得到确切答案,但从相关文献中得知,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邳州开展的小儿麻痹症项目对儿童采用了“医教结合”的方法。邳州的“医教结合”是在用医学手段帮助小儿麻痹症儿童的时候,把教育与康复结合起来,使小儿麻痹症儿童在治疗期间不影响其受教育,不影响其发展。经过论证后,邳州设立了一个机构——希望之家,接纳部分患儿接受教育并同时接受治疗,此外有一部分患儿分散到当地学校学习,由康复人员到户开展康复工作。邳州的这种医教结合是从儿童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医学干预开始,进而开展医教结合,并逐步发展为职业教育与康复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模式。在这个项目中没有对“医教结合”做具体的概念解释,但是其做法体现了医学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国内学者对医教结合的明确定义始于对聋儿医教结合康复模式的探讨,他们将聋儿康复作为撬动对象,将聋儿的听力补偿与听力重建作为杠杆,以教育康复为动力。其支撑点就是医学康复,包括听觉康复与言语矫治。在杠杆原理下,在相同的条件下,支点越接近阻力点,推动阻力就越省力(见图1)。如果将杠杆下方的维度看成时间轴,就是说聋儿在听力补偿与听力重建的基础上,需要尽早地进行医学康复。聋儿医教结合模式的基本构成包括三大板块,即听觉康复、言语矫治和语言教育。

其后有学者认为对其他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也可以采用“医教结合”的模式。有学者认为“医教结合”的“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利用先进的临床医疗技术对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种疾病实施专项检查、诊断、治疗;其二是利用康复医学的手段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体各方面的功能。医教结合的“教”是指对学龄前期(0-6岁)的特殊儿童,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教育、训练、医疗和康复综合的方法,在家庭和社会影响下对其所进行的补偿与补救性教育。在实践中,有人将“医教结合”总结为把现代医疗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整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康复、多重干预、缺陷补偿、潜能开发等,可以有效地解决或改善智力残疾、脑瘫等学生在运动、感知、言语、语言、认知、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相关方面的功能或机能,将技能进一步内化为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从以上对“医教结合”的定义来看,尽管有学者对“医教结合”中的“医”的具体所指有所分歧,但是“医教结合”的医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医学康复,它所涵盖的范围已经有所变化,包含的内容大而广,多指包括医疗、心理、教育、社会、职业等多方面的综合康复。

2.医教结合引出的问题

2009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向有关省、市教育厅(教委)发出了《关于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的通知(教基二司函[43]号)》。该文件决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在部分特教学校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以探索在特教学校医疗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路径,通过试验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特教学校推广。首批实验基地的名额为10个,试验学校确定后,华东师范大学将筹资给每所实验学校配备部分医疗、康复设备仪器,其教师将优先得到国内外医疗康复方面的系统培训和专家指导。

2011年4月,中国教育部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授牌仪式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上海、常州、广州、哈尔滨的18所特殊教育学校成为“医教结合”实验基地。此后,各个实验基地从硬件设施建设、专业师资培训、课程改革以及学校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使其更有利于“医教结合”的实施。

2013年1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成果鉴定会在上海举行,通过课题实施,上海正在确保全体残疾学生享受持久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服务,将医教结合的服务内容从传统的教育、康复领域扩大到保健领域,将服务对象从少部分残疾儿童扩大到全体残疾儿童,加强教育评估与医学评估的有机结合,深化课程改革,开展个别化医教结合服务,实现医教的融合。但“医教结合”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问题。

2.1导致我国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方向的迷惑

特殊教育与医学、康复等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一直存在着争议。医为主?还是教为主?或者二者并重?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二者并重是不可能的,如果只考虑医学、康复与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那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学科又该怎么办?

2.2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出现知识结构的迷惑

许多学校在理解上出现误差,“医教结合”就是配医生、配治疗师。更有甚者,教师也去受医疗训练,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医学的治疗与干预。例如,有的学校让教师学针灸、按摩。教师首先与专业医生的学历训练不符,另外,也不符合医学规律。虽然让教师学习些医学康复知识是有益的,但是让教师拿起“针”、穿上“白大褂”、教室成“病房”是何其可怕!

2.3导致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出现错位

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是要以课程本位、关注潜能的方向,促进学生发展。医教结合使课程改革有明显的矫正、治疗性质,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课程需要从训练走向教育,这是特殊教育一个多世纪改革以来的成果与方向。

2.4导致医学设备和教学设备在购买和使用上的失衡

“医教结合”实施中忽视教学设备与材料的配备,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昂贵的医学康复设备,在实际中有很多是用不上或者教师不会用的医学康复设备,这耗费紧缺的国家财力和物力,也耽误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发展。

3.医教结合:特殊教育发展政策的困惑

“医教结合”从2009年起在多个文件中提及,但是将其列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项方针政策还存在许多困惑。

3.1将“医教结合”作为政策法规提出,视作为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是否合适

政策方针具有的效力是权威的、影响范围是全国性的。2009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委等八部门制定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文件明确提出了上海市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旨在以实施医教结合为核心,深化特殊教育改革,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2009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向有关省、市教育厅(教委)发出了《关于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的通知(教基二司函[43]号)》,决定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并向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推广。2010年9月,上海市颁布《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针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提出“推进医教结合,加强残障儿童早期诊断,完善筛查-检测-建档-转介-安置-综合干预的运行机制,建立医教结合的信息资源平台。

以上体现了国家是将“医教结合”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方针,从而具有法规的效力,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对特殊教育发展的一种导向。相关政策、方针一旦颁布就引领了各地的特殊教育都朝着“医教结合”的方向发展,但是,医教结合却不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唯一策略。我们可以将医教结合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切入点,鼓励多样化综合发展的特殊教育模式。国家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应该更加提倡尊重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进行学校变革与整体提升,提升特殊教育的质量。如若将“医教结合”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导策略,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可能会相当多,甚至会阻碍特殊教育的发展。

3.2医学与教育,谁为手段谁为目的

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特殊教育发展历经了从医学模式跨入教育学模式再到现今的社会学模式。医学模式聚焦个体的病理缺陷,其目的是为了矫治缺陷,提供养护,否定或者忽视了教育的作用。教育学模式聚焦于个体残疾学习困难,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但这两种模式都忽视了环境或个体之外的教育情境因素的支持。社会学模式强调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条件性;环境支持与环境障碍的消除;注重环境与个体适应,促进发展。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专家柯克曾经说过“医学的终结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起点”。从医学与教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来看,医学应为手段,教育才是最终目的。现今,我们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其最终目的是希望特殊儿童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并融入社会。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是专业的教师代表社会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成长的地方,并非患有疾病的儿童接受医学治疗的场所。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培养一名合格的康复医生需要经过专业的知识学习、培训,从而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一名教师经过几个月的短暂培训是达不到医生的标准的。因此,我们不能将学校的职责本末倒置,让学校成为“医院”或者“康复机构”。

3.3医教结合是不是适合所有类型的特殊儿童

美国的《残疾人教育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IDEA)将特殊儿童分为特殊学习障碍、言语或语言障碍、智力落后、听觉损伤、自闭症等13类,不是所有类别的孩子都能通过医教结合的方法得到适合其自身的发展。以自闭症孩子为例,早期汉斯·阿斯伯格推测自闭症有生物和遗传方面的原因,但是科学家们至今仍不能明确指明自闭症儿童的大脑究竟有何问题。可以说自闭症的成因迄今为止并不明确,对于这种连障碍的原因、机制都没有弄清的自闭症孩子来说,医学措施的效果极其有限;医学康复对专业的医生尚且具有较强的挑战性,怎么可能是教师的专长?同样,对于学习障碍等儿童,医学与康复的作用极其有限,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其人生。即使是目前采用医教结合模式最多的听力残疾学生,语言康复与训练也只是奠定教育的基础。而且,我们知道儿童的发展是存在关键期的,错过关键期,孩子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医教结合过程中,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能通过医教结合得到康复,只有把握了关键期才能够尽可能地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

3.4特殊教育学科角度是不是只受医学和教育学的影响

从学科角度来说,特殊教育是不是只有医学、教育学这些学科对其有影响?显然,来自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奠定了特殊教育学科的最核心理论基础,其是语言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养分,近代脑科学研究和电子计算机学也被特殊教育所利用。所以特殊教育是多学科结合框架下“教育为主的模式对于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有机包容”。显然,特殊教育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医教结合”体现的仅仅只是医学、教育学对特殊教育的影响,但忽视了其他学科对其影响。

4.医教结合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4.1“医教结合”违背了特殊教育的多学科交叉的规律

从上述叙述中我们能够知道特殊教育是多学科结合框架下的“教育为主的模式对于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有机包容的形式”,“医教结合”使特殊教育从多学科退回两学科,甚至是一个为主、其他为辅的学科,教育的学科地位严重削弱,这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4.2“医教结合”是对心理医学模式-社会教育模式的规律的违背

从特殊教育范式的发展变化的角度看,西方特殊教育经历了心理一医学(medical-psycho)、社会学(sociological)、组织学(organizational)、教育学等不同模式的转换与融合。无论是法国国立聋哑医院的医生伊塔德对狼孩维克多进行为期5年的教育和干预实践,还是法国精神科医生谢根在巴黎创办最早的智力落后儿童学校,抑或是奥地利儿科教授阿斯伯格在奥地利大学设置的治疗学部,都说明单纯的医学治疗不能将残疾人治愈并使之适应社会。“医教结合”把教育和医学结合起来,充其量只能把“医”作为促进教育的工具,“教”才是主要目的。如果“医”跨越工具就可能成为教育的枷锁,将特殊教育退回至心理一医学模式中,这并非是特殊教育本质的回归,而是历史的倒退! 4.3“医教结合”是对从隔离到融合教育的规律的违背

进入20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为所有孩子提供学校教育,学校不仅要为普通学生提供教育和指导,还应该对那些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提供特殊的教育与服务。全纳教育的提出,彻底承认了每一个儿童所具有的享受平等适当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医学、慈善模式到教育模式的发展变化正是体现了人们对看护与治疗为特点的隔离式特殊教育的摒弃。“医教结合”恰恰违背了从隔离到融合的发展规律。

4.4“医教结合”是对我国特殊教育完整体制特殊教育学校与随班就读二元融合发展的违背

我国特殊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共同的;并没有什么医疗或者医疗性质的康复。教育目的是共同的,而“医教结合”显然偏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仅仅是纠偏,而没有发展性的教育。对随班就读来说更是不可行,任何改革都需要在更高层次体现特殊教育的本质。“医教结合”打破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完整体制,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5.总结

第6篇:特殊教育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疗养员;健康教育;教育者;教育内容;需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疗卫生与疗养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护理的内涵更加丰富,护士的职能也日益多元化,对住院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我院开展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笔者对我科2006年4~10月期间80位疗养员进行调查,旨在分析不同年龄疗养员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6年4~10月来院疗养员80例,其中男63例,女17例;年龄52~9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及以上63例。保健疗养23例,康复疗养57例,其中糖尿病13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16例,其他疾病8例,同时含有2种以上疾病者10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60岁者为老年组,共57例,≤60岁者为中青年组,共23例。

1.2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疗养期间可接受健康教育的次数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实施者需求及对教育内容的7项需求,包括特殊检查的注意事项、景观治疗的作用、饮食及科学锻炼知识、心理卫生知识、有关疾病病情检测及用药指导、自我护理、出院后保健知识。调查人员为我科护士,由责任护士将问卷发

放给疗养员,说明每项内容,问卷由疗养员自愿填写,视力不佳者由责任护士解释并代为填写。

2结果

2.1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需求频率的结果老年组57例均认为健康教育重要, 中青年组16例认为健康教育重要;老年组49例要求在15 d疗养期间进行3次及以上的健康教育,中青年组6例有此要求,17例要求进行2次或2次以下的健康教育。

2.2对各项健康教育内容实施者需求的结果少数疗养员认为在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科学锻炼康复知识、有关疾病病情检测及用药指导、出院后保健方面的知识可由护士实施,其余疗养员认为医生对上述内容更加专业,是教育的最佳人选;多数疗养员认为在景观治疗的作用、心理卫生知识、自我护理方面的知识由护士实施更好一些。不同年龄组的疗养员对上述内容的认同率一致(表1)。

2.3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的结果对特殊检查注意事项和景观治疗的作用需详细了解的比率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科学锻炼康复治疗、有关疾病病情检测及用药指导方面老年组需详细了解的比率低于中青年组,而在心理卫生知识、自我护理、出院后保健知识方面老年组需详细了解的比率高于中青年组(表2 )。

3讨论

3.1 护士要承担起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的重任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疗养员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是提高疗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一致认为在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科学锻炼康复知识、有关疾病病情检测及用药指导、出院后保健知识方面应由医生实施教育,而景观治疗的作用、心理卫生知识、自我护理方面则由护士实施教育。提示护士要承担健康教育的重任,不仅需要护士加强自身的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强相关疾病的专业培训。有研究表明,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护士能较大地提高教育效果及疗养员对教育的满意度[2]。

3.2对不同年龄疗养员的教育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青年疗养员在科学锻炼康复治疗、有关疾病病情检测及用药指导方面详细了解的比率较老年组高,而愿意参加教育的次数比老年组少,老年疗养员更愿意详细了解心理卫生知识、自我护理、出院后保健知识。上述结果表明中青年疗养员认为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更重要,可能与中青年疗养员文化程度较高有关,而中青年疗养员吸收知识的能力比老年疗养员高,不愿意花较多时间接受健康教育。因此,对不同年龄的疗养员教育应采取不同方法,如中青年疗养员可利用饭后的闲暇时间进行健康教育,且2次/疗养期,将健康教育内容安排的短而精。而对老年疗养员可在上午或下午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可3~4次/疗养期,且对心理卫生知识、自我护理、出院后保健知识详细讲解,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树贞.医院护理管理培训教材[M].北京:出版社,2001.88

第7篇:特殊教育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教康养 特殊儿童 教师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特殊儿童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知识获得、康复训练和品质养育。但是,目前在特殊儿童的管理方面,教育、康复和养育是分开的。此种模式的效果通常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因此,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推行教康养整合模式,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特殊儿童是非常迫切的。

一、教康养整合的意义

教康养整合,是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以儿童为中心,将教育、康复和养育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特殊儿童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能使特殊儿童的身心障碍得到早期干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特殊儿童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专业的整合近几年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009年教育行政部门发起“医教结合”的实验。201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特殊教育处谢敬仁处长发表《以人为本,科学推进医教结合实验的探索》。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都反映出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此形势下,不少特殊学校和儿童福利院都开始尝试医教结合。相对于以往将教育和康复分开的模式来说,医教结合模式已有很大提高,但仍缺少养育的介入,始终难以全面满足特殊儿童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将学生的教育、康复和养育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融入课堂的任务,就落在了特教教师的肩上。因此,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已成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儿童福利机构中儿童与教师的现状

1.儿童的教育、康复和养育现状

我国的儿童福利机构大多以照顾为主,教育、康复、养育各司其职,相互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方面,只是单纯为特殊儿童设计个别化教育,没有将养育和康复结合起来,和普通教育区别不大。更重要的是欠缺康复技能,使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没有得到早期干预。

康复方面,只是通过作业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手段,以功能性康复为目的。特殊儿童缺少教育的支撑,在认知上普遍存在问题,康复的效果也事倍功半。

养育方面,儿童福利机构传统的集中养育模式,把特殊儿童集中起来看护式管理,只管吃饱穿暖,忽略了儿童的其他需求。集体的管理和闭塞的环境,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差。

2.特教教师的专业现状

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也就是说,让特殊需要的儿童怎样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怎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怎样发现、培养天才儿童,这些都是特殊教育学的研究范畴[1]。特殊教育的专业性,决定了特教教师不仅要具备普通教育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学量的特殊课程,如手语、盲文、康复医学、保育学等,针对特殊儿童做个别化课程教育。不仅如此,特教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正确引导特殊儿童适应和融入社会。

从目前特教教师的专业化结构来看,大部分的特教教师专业知识匮乏。很多教师只懂得普教的教学,对个别化课程的理解模棱两可,只是针对学生个别教育,没有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行个别化课程的系统教学。而关于康复治疗,很多教师都觉得是康复治疗师的事情,因此能够提供语言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相关服务的专业教师少之又少。在养育方面,许多教师没有养育经验,在教学中不知道学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能将课堂中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教师难以在教学中体会到教学效果,成就感低,容易引起职业倦怠,从而影响特殊儿童教育水平的提高。

3.特教教师专业知识实践现状

目前,由于教康养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尚未共同探讨如何服务于特殊儿童,导致特教教师、康复人员和养育人员的专业知识没能发挥最大优势,为儿童提供的服务缺乏计划,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对策与建议

1.将教康养进行有效整合

针对特殊儿童的个别化需求,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估分析,把能力相近的学生分到一个班,教师结合学生的需求设置个别化课程,每节课最大可能地融合康复训练和生活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在运动、感知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在养育中,进行类家庭的养育,设置若干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单元,从建筑结构到内部环境都按照家庭模式建造和配置,每个家庭按年龄和性别分别安排4-5个原集中养育的孤残儿童,家庭里的“妈妈”或“爸爸”由福利机构在本单位或社区里招聘人员担任。家庭内部成员间以父母及兄弟姐妹相称,所需费用由政府提供。在这一养育模式下,以福利机构内家庭为基地,由“专职父母”为孤残儿童提供直接的关怀和照顾,由福利机构内的教师、医疗康复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2]。

2.对特教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

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张文京教授将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分为专业核心知识、探究性知识和拓展知识,其中专业核心知识指各类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早期的诊断和干预、特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特殊儿童养护方面知识;探究性知识涉及个别化教学活动设计、特殊教育课程理论开发、特殊班级管理等知识;拓展知识指教师所了解的语言、动作、游戏、音乐、图画等康复治疗方面知识[3]。将这些知识系统化地让教师学习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3.对专业知识培训的实践性落实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特殊教育老师在教康养方面已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康养整合,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可通过以下四个流程加以实施,即:召开教康养专业整合会议,制订教康养专业整合实施计划,入户指导和建档追踪服务。

(1)召开教康养专业整合会议。

将特殊教育老师、康复人员及养育人员集中起来,共同探讨教康养整合的意义,如何开展教康养整合,以及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康养三方如何携手共进为儿童服务。

(2)制订实施计划。

对召开的会议内容进行整理,制订出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进入到养育区进行指导的计划。具体做法是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针对儿童的个别差异性,共同探讨出一份既包括特教又包括康复的指导计划,该计划为训练儿童的季度目标。每三个月检核一次目标,视目标的实现情况而制定新的季度目标。季度目标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特殊儿童对知识的接受性。

(3)入户指导。

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将共同探讨的季度目标带到养育区,帮助养育区工作人员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对“家庭”的需求。具体做法是,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将计划细则罗列清楚,每项计划均附有可实施方法,且特教老师和康复人员应示范每项计划供养育人员观摩学习,以便没有专业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养育人员仍能独立实施计划内容。这样做,除了满足养育区对特殊儿童的照顾外,特教教师和康复人员将课堂的教学实际运用到生活中,在养育区中指导“妈妈”配合教学,起到家庭教育作用,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化学习。

(4)建立档案,追踪服务。

将每个特殊儿童从评估到每节课的课堂教学及类家庭中的教学情况都建立档案,同时每个月都进行前测和后测,评定学生在实施目标计划后所达到的效果,并进行跟进。

教康养整合模式是传统儿童福利机构模式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转变,是由传统的照顾模式转变为以服务儿童为中心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儿童福利事业不断深化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特殊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http:///link?url=_xDzeCciTbtddwqPZP

KIGOIT_Yimjz6b6UECfmD7Iq21_BzEsoBzjOmb1prMwiH1.

第8篇:特殊教育治疗方法范文

融合教育作为一种倡导融合、包容、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潮,已经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变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陆续被安置到普通学校接受一体化的教育,享有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利。其参与者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而是由教师、助教、家长、特殊教育专家、学校管理者、康复治疗师等所有相关人员共同参与,他们的工作各有侧重但存在重叠,因此,高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便成为融合教育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胜任融合教育工作的首要素质,是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

儿童自闭症是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融合教育为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都在推行融合教育国外的融合教育师资培养项目主要通过培训形式来体现对教师合作能力的要求和培养。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尤其是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融合教育为训练背景,行为治疗、结构化训练为教学框架,辅以感觉训练及绘画、游戏等治疗,同时配合以环境策略、同伴策略、开放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希望在此模式下,除了塑造自闭症儿童的正常行为习惯,发展社会技能外,也希望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融合,激发蕴涵在自闭症儿童无意识深层的智慧,挖掘自闭症儿童的最大潜能。融合对自闭症儿童来说,不仅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训练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一种治疗。

二、我国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

1、随着全社会对特殊儿童接纳程度的提高,虽然已经有为数不少的普通幼儿园接受自闭症儿童,但是,大多数幼儿园自闭症儿童还是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有的老师因为不理解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和心理,采取错误的教育,从而会引发更严重的行为问题。

2、大部分的自闭症儿童家长由于对自闭症了解的不多,因此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地察觉和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最佳康复的时间。如果经过一定的早期康复干预训练,其语言能力、智力、社交能力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存在可塑性。

3、幼儿园中,特殊教育教师的人数较少,不能较好的处理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优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三、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师资培养

1、构建完备的支持体系,为融合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提供保障

融合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到资金、从专业到舆论的全面支持。同样,完备、健全的支持体系将为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保障。在我国,支持保障体系的欠缺大大限制了师资培养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融合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逐步建立起了市级及区级的特殊教育中心,定期开展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建立巡回指导制度,以求最大限度地支持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发展,但相关的支持性服务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2、设置核心课程和校本课程

分设核心课程和不同的课程板块以供学生选择,核心课程内包括基本的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板块型课程可以按照障碍类型来区分,基于我国其他干预服务人员的缺乏现状,设置康复训练、语言训练、游戏治疗等不同的板块。

3 、促进家长、学生、教师及相关人员的合作

融合教育涉及人员不只是学生和教师,家长,教师及相关人员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寻求在融合中帮助自闭症学生与普通学生更好融合的方式和策略,充分体现了融合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原则。在团体合作的基础上,动员相关的力量对儿童进行诊断、评估、制定与实施干预训练的计划,并且要及时更改IEP计划,对自闭症儿童更加实用。

第9篇:特殊教育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青春期 艺术治疗 自闭症 智力障碍 善工家园助残中心

一、引言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所有学龄的人群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现阶段的特殊学校,主要以聋哑盲的学龄儿童服务为主,对于智力障碍、自闭症人群的教育与疏导机构非常稀少。另外,此类终生性疾病,相对于其他特殊人群,其自身的交流障碍导致其成为弱势中的弱势群体。我与金磊磊、张少博从2014年3月起在成都市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做义工,从事苹果班(善工家园轻度智力障碍和自闭症人群)和部分蓝莓班(善工家园偏中度智力障碍与自闭症人群)的绘画教育工作,在此期间结合课堂积累了大量实操经验。选择艺术治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出于该人群的患病特征。我结合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际课堂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改善智力障碍与自闭症人群的艺术教育现状,提供可靠依据。

二、艺术治疗概述

广义的艺术治疗包括音乐治疗、话剧治疗、舞蹈治疗等艺术形式,狭义的艺术治疗主要指以绘画类等视觉艺术为手段的治疗。本次研究的艺术治疗实践主要以狭义的美术治疗为主。艺术治疗是在一位训练有素的美术治疗师的陪伴下,在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下,运用美术材料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实现情绪表达及自身的改变与成长,并享受美术作品带来美感、积极向上的心理治疗。艺术治疗不同于一般形式的心理治疗与艺术教育,是一种专业性的服务,确切来说,是心理治疗与艺术教育的结合。其表现在艺术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媒介为绘画创作并非语言,而且目的更多以治疗心理健康而非艺术鉴赏。

三、针对性介入干预

(一)诊断。智力障碍与自闭症的人群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感知速度比较慢,对视觉的感知大于听觉;先天或者后天身体条件有限,语言方式表达单一或者沟通障碍;情绪不稳定,专注力差。现主要治疗方式为机械式干预训练与药物辅助治疗。在对此人群的生活背景进行一定了解后,发现该人群沟通能力有所欠缺,为了之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所以决定通过集体治疗的方式培养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如分组共同完成一幅画,各组选一个代表进行作品阐述;或者限定工具的使用,每个人只有用自己的工具与别人交换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创作等。

(二)过程。通过与善工家园协商,决定每周五(除节假日)上午十点到十一点,治疗主要围绕苹果班与蓝莓班的美术作品创作与展示展开。该人群的学生本身缺乏对线条与色彩的把控能力,所以在头几个月一直是绘画基础的训练(如构图、黑白灰、色彩关系、线条的运用等);为了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方式表达情感,接下来的课程是延续性的故事叙述与绘画相结合(如国内外优秀儿童绘本的故事叙述,通过性格描述使得主角性格特征饱满,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进行人物创作);然后为了增强几何化联想方式与空间关系理解,课程增添了写生训练(如花瓶、椅子、衣服、裤子、裙子、鞋子等日常生活用品,并结合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加减法组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归纳复杂形体);最后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转换,增添多种材料与表现手法(如增添了超轻黏土手工、杂志拼贴画、水墨画、丙烯画、黑白马克画等)。在作品完成后,治疗师与学生围绕当天所绘制的作品进行互动,鼓励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绘画的作品,收集存档或制作手工后赠与想感谢的人。

(三)结束。虽然智力障碍与自闭症人群的病理特征,导致其终生都会受此影响,但是通过机械式训练与绘画的艺术教育结合,能够缓解这种不可抗因素。在课堂上,他们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如绘画、手工制作)表达情绪;通过抽象的图像与颜色表达现实感受;通过从零到有的创作过程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如L同学是苹果班的一位学生,从外表看就像是一个正常的“坏”学生,但是在跟人沟通上与反应上明显能感受到与正常学生有很大不同。为了掩饰心中的不安,平时表现出吊儿郎当的样子,并抱有一定的排他性和攻击性。在几次会面之后,通过学习制作新年贺卡学习后,主动写感谢的话并赠与别的同学。

四、结语

艺术治疗在最初的医学延伸到教育学等领域,在实验报告中发现,其能够有效减少攻击和不良情绪的累加。但是由于是智力障碍与自闭症人群,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注意事项。首先,要构建一个相对于安静舒适的环境,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其次,对材料的选择,避免尖锐的利器,以免在创作过程中伤害到自己或者他人。再次,给予充分的鼓励但是不要轻易承诺,避免感到自我差距后所产生的焦虑。最后,激励其对自己作品的解释但是并不强迫。智力障碍与自闭症人群的客观条件使得绘画创作成为其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通过学习艺术治疗的方法而对其进行艺术教育,有充分的实际意义和深远的研究价值。虽然艺术治疗与教育并不能像魔法一样使之康复,但是起码在这段创作美术作品的时间里,他们能很安静、专注地学习与表达。另外,对该人群而言,这种安全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有助于提升自主性、成就感,改善机能水平,而且能减少用药量,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创造有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龚_.艺术心理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

[2]周红.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

[3][英]卡洛琳・凯斯,苔萨・达利,著.黄水婴,译.艺术治疗手册――艺术教育前沿论丛[J].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4][英]苏珊・布查尔特,著.孟沛欣,韩斌,译.艺术治疗实践方案[J].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5]刘淑霞.艺术治疗对提升智障儿童交往能力的研究[D].山东:山东艺术学院,2011-06-20.

[6]Lusebrink VB.Imagery and visual expression in ther-apy.New York:Plenum Press,1990.11

立项课题:

四川师范大学第十一批科研创新校级学生科研重点创新项目《青春期智力障碍和自闭症人群的绘画艺术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