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英文口语学习材料精选(九篇)

英文口语学习材料

第1篇: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精听;泛听;模仿;练习

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就是听说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思想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交际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学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在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评价中,听说能力是重要内容。而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普通人才所提出的英语水平要求中,英语听说能力也是重点。

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呢?笔者以为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锻炼提高。

一、精听

(一)巧选范本

精听的第一步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必须选择合适的好材料。学中文,都选择普通话,学英文,也要选择“英语普通话”。“英语普通话”即标准英语,其定义是:“居住在伦敦和英国东南部受过教育的人听讲的话,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人按此方式讲的话。”这里的“话”其所指并不是人们在表达和交流思想时的用词,而是运载和描述那些词所用的语音和语调。

英语标准发音是在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典范发音。英语是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很多人称它为bbc英语或牛津英语。在选择听力材料时通常也要注意选择如bbc新闻的标准英语。但英语有许多变体,目前被接受较广的是美国英语,因而voa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由于voa还专门推出了慢速英语——专门为非英语国家的、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提供。

如今网络上的英语音频材料很丰富,有很多可以下载英语听力资料的网站。如:听力特快网站 /">listeningexpress.com/,沪江英语网站/down/。在找这些音频资料的同时,最好要找到对应的听力原文。

努力听懂精听材料。听力基础差的学生不要追求高难材料,要从基础的适合自己水平的听力材料入手。简单地对音素、词和句子进行听力辨认训练是必需的(文秋芳,2003:20) [3],因为你听到的声音,只是你所理解的东西。尤其是当你本身对单词的读音把握不准时,更容易出现错误。

(二)精练细想

在聆听精听材料时,要利用好其听力原文。第一遍听,把握大意,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当第二遍听时,利用视听双感官,边听边看听力原文,听完后,将生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学会其读音,及其在此语境中的意义。——通常,词汇量是妨碍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力,2006:146) [1])。既提供标准读音,又具备上下文的精听材料称得上是拓展词汇库最好的途径之一。理解通篇文字后,对照听力原文听第三遍,充分理解全文意思,做到音义完全匹配。第四遍听,舍弃听力原文,仅用听觉感官再次理解此英语声音材料。第五遍听,调动耳、眼、口三方功能,边听边看听力原文,边紧随原声模仿朗读。跟读有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

因为,一方面可以训练标准语音语调;另一方面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惯用搭配,可以以语块结构记忆,用于说写,形成语感。

二、泛听

(一)听己所好

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 认为最好要让学生听他们自己想听的内容(the best methods are therefore those that supply 'comprehensible input' in low anxiety situations, containing messages that students really want to hear. (stephen krashen,1988)泛听材料可以结合个人兴趣,有人喜欢唱歌,有人爱看电影,也有人钟情于体育比赛。这些兴趣都可以转入学习外语听说的兴趣。另外要让学生听各种形式的英语,多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言。例如电视节目,日常交谈等,不拘一格。听力的提高来源于交际性的、综合性的材料,而并非那些强迫听的,完全正确的东西。(improvement comes from supplying communicative and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not from forcing and correcting production.(stephen krashen,1988)

对于兴趣浓厚的内容还可以选择半精听。歌曲配上歌词,影视节目配上字幕对白,音文结合,内容听全。

(二)广种博收

泛听时,只听一遍,精力主要放在内容上,但不忽略语言形式,无需听懂每一个词,只要能懂大意,把握中心即可。

多泛听各方面的材料有助于增加英语语言或时事政治方面的背景知识,这对听力理解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学生非常缺乏背景知识。 (李力,2006:146) [1])。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还需要学习者在实际使用语言过程中逐渐地提高听力感知的敏感性和丰富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文秋芳,2003:20) [3]

三、勤练口语

(一)勤于模仿

中国学生听力能力不强的原因还在于语音知识的不足。(李力,2006:146) [1])。英语教学方面专家许国璋老师曾强调英语学习的突破口在于听说。听说的突破口在朗读。而朗读的突破口在语调、语音。对读音的掌握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录下你想学的单词或发音,然后把你模仿跟读的声音录入磁带,辨别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当你能听懂时,你就能理直气壮地说英语。如果你只听自己明白的词,那你的词汇量就不会增加,还会因此而误解讲话者的意思。所以学习中应尽量多地模仿。

有时也可以有意选择听自己不感兴趣的语篇,不去在乎语篇的内容,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辨别、聆听每个词的发音上,边听边模仿。

(二)练习说话

不少学生因为自己说得不好就拒绝开口,这样就永远不会说得很好。不管你的口语有多糟,只要你开口说,通过练习来改进,总有一天会成功。大胆地开口,大声地说英语,这样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努力从错误中学习,从学习中纠正错误,从训练中学习,从学习中得到培训,日积月累,不断提高。

你的声音就像你的工具。你可以读、写、记英语,但如果你不会磨砺自己的工具,你的口语水平就不会得到提高。你在课外说得越多,你的口语水平就提高得越快。这包括大声朗读,运用新单词,用英语交谈、提问、演讲,听自己的录音。一开始时可多用英语进行简短的会话,慢慢地增加长度和深度。

(三)交流升华

交流就是准确地交换各自的观点。能听到对方说的话,却不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这就不是交流。通过交流,就把英语学习从英译汉的练习转化成一种有用的技能。交流是任何语言的终极目标。若某人必须把所听到的一切统统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那他的英语水平就会停留在最基础的等级上。

语言学家的实验证明,能够在当天多次运用学到的单词会帮助记牢新单词。很多中国学生英语课下课后就不再说英语,这是很不好的习惯。我们可以自己创设情景,用新单词口头造句,自己说给自己听。对于很多内向的中国学生,这值得一试。

不少学生开始学英语时,感到很困难、进展缓慢或令人沮丧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时学生应树立信心和增强毅力至关重要。满怀信心,相信自己即将成功,必然会帮助你渡过难关。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拥有出色的听说能力要花很长的时间,太急躁了反而会令人生厌。学习是苦根上结出的甜瓜,不断提醒学生明白这一点。《论语》里说,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之”,学生要自己从中发掘乐趣。宁可学得慢一点,也要扎实一点,围绕精听、泛听,勤练口语三个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切切实实自我培养听说能力,促使英语应用技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力 陈治安 蒋宇红 主编,《策略·风格·归因——学会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第2篇: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5-0039-02

斯蒂芬?克拉申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与教育家,他在对第二语言进行习得研究的过程中得出了输入假说理论,包含习得―学习假说、自然流程假说、跟踪假说、输入假说及情感过滤假说,该理论强调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等特征。而我国英语听力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为了改变学生听力水平较差的窘境,部分学校逐步引进了输入假说理论。

一、克拉申输入假说及其特征

克拉申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克拉申看来,学习资料无限接近可理解性输入的情况下,学习资料水平比学习者水平略高,此时如果学习者能够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掌握信息而非理解形式上,就会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料之间产生习得效应,使学习者获得相应的知识。为了解释输入假说,克拉申提出了一个“i+1”公式,其中,i代表学习者在产生习得效应之前的学习水平,1代表知识水平略高于学习者学习水平的学习资料。

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是一种理想情况,因此,输入假说具有以下特征:①输入假说具备可理解性,也就是学习资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可理解的,同时具有学习的必要性;②输入假说应当具备趣味性,只有富有趣味性,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③输入假说的基础并非语法知识,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说,输入假说强调可理解性,如果学习者是出于语言习得的目的,则没必要过度依赖语法教学;④输入假说的学习资料应当具有充足性,少量的练习并不足以支撑语言学习者获得新的语言知识与语言结构,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资料尽心练习才能够不断获得输入资料。

二、输入假说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 对英语听力材料的合理选择。在进行英语听力资料的选择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以便突破枯燥、无聊的听力材料及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限制,同时也可以提高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听力资料的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以下方法:

第一,在选择听力材料时,需要从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加以考量,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并确保听力材料的难度稍高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在听的过程中产生语言习得。要避免选择难度过高的听力材料,以防止学生由于听力材料难度过高而受到打击,产生焦虑心理。

第二,在选择英语听力材料时,应当充分考量时代性因素,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与时事热点相关、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听力材料,确保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全部放在听力材料上面。例如,现阶段的年轻人普遍十分喜欢美食,在选择英语听力材料时,就可以选择与美食相关的内容,如以江苏美食特产为主要内容的英语听力材料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听力材料的亲切感与关注度,进一步提高英语听力训练的效果。

第三,英语听力材料的选择应当保证其多样化与大量化。克拉申在输入假说中阐述,语言习得需要大量的输入材料作为支撑,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听力训练,而教师也需要尽可能地选择不同功能形式与不同内容的英语听力材料,如英文影视剧、TED演讲、英语脱口秀等,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英语听力材料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

2. 对英语听力训练方法进行创新。在英语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多样化与富有新鲜感的听力训练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运用不同的英语听力播放设备,以丰富英语听力训练形式,如音频、无字幕视频等,从而避免学生因长期进行单一形式的英语听力训练而产生疲劳感。另外,多种英语听力训练方式的应用也可以为学生创建更加丰富的语言环境。

笔者认为,英语听力训练方法的创新,还可以通过听力训练与口语训练、阅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英语听说训练、听读训练等。在听说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由此,使学生在训练英语听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After-school Activities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课后活动的参与者,要求他们用英语对自己参加的课后活动进行介绍。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及语感等,同时也便于学生了解各种英语语调,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英语听力训练的关联性。克拉申对于输入假说的阐述,强调语言学习资料与学生的既有认知保持一致,以消除学生对于英语听力训练的恐惧心理,而当英语听力训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之后,学生的恐惧感就会大大减少。例如,在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英语听力训练中,要求学生为该故事撰写开头与结局,对此,教师就可以首先播放一段英语听力,再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自行构建听力训练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听力训练效果。

3. 进行泛听与精听相结合的听力练习。高中英语的听力教学应当采取泛听与精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水平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语调、不同类型乃至不同口音的英语对话,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其中,精听训练是常规的英语听力训练,语言规范性与标准性较强,且难度适中,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便于学生理解,可以满足克拉申输入假说的可理解性需要。

泛听则不同,其听力材料不具备标准性与规范性,通过泛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听力训练中更好地掌握听力材料的整体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国家、地区、口音与性别的英语泛听材料,例如,可以播放《阿甘正传》,电影中阿甘有大量的美国南阿拉巴马口音的独白,可以运用于泛听训练当中。

第3篇: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论文关键词:综合英语课;自主性口语学习;自我获取式;功能

一、背景

1.综合英语课的性质

这里所指的综合英语课是指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英语技能课,过去人们(包括研究者、教育者和学习者)、文献资料、教科书、教学大纲等都把这门课叫做精读课或者基础英语课。由杨立民总主编、陆培编的《现代大学英语》(2002年版)的封面上仍然写着赫赫醒目的两个大字《精读》。200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它称作基础英语课。综合英语课的培养目标正如《大纲》对该门课程的描述中所说:“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可见口语能力的训练在综合英语课中的份量和重要性。口语能力的训练固然非常重要,但它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环境来培养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则更为关键。那么,如何在综合英语课上培养学生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呢?

2.学生口语能力现状

自从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我国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明显增强。毫无疑问,进入高校英语专业学习的学生也把明显提高了的口语能力带进了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中学期间学生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也随之一同进到了大学课堂。面对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口语教学的要求,以及与中学学习特点迥异的学习行为的要求,很多学生无所适从。

在中学期间,学生的口语训练几乎都在课堂上完成。而且绝对由老师带领,口语学习行为几乎完全由老师控制。一旦进入到对自主性要求很高的高校,学生就好象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中学的口语水平也不能适应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为了能适应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学生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感到口语学习的重要和提高口语能力的必要性。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则非常必要。

3.综合英语课口语学习的特点

口语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发声”(Gardner&Miller,2002:14)。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学习机会很难。加上综合英语课口语学习只占该课程应该训练的五种技能中的一种,因此,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学习的时间更加有限。基于这两个特点,如何给学生更多口语训练机会、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口语学习,是综合英语课老师应该探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在综合英语课堂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综述

1.定义

对于自主学习或自主学习者,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我们不妨看看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

Dam等(1990:102)把自主学习者定义为“一个在课堂学习的社会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一个在他/她已经掌握了的独有知识基础上对新信息的解释者…一个知道怎样学习和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f妲/她所处的情况下都知道怎样使用所学的知识的人”。而且他们进一步说明学习者的自主性是“能为自己学习行为负责的准备”。(1990:102)Gardner和Miler(1996:vii)把自主性的语言学习者定义为“能够为自己的学习项目发起计划和完成实施的人”。而Nunan(1997:193)却认为“完全自主的学习者更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一个现实”。他还认为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有程度区别的,这取决于学习者的个性、目标、所处组织遵循的哲学和文化环境。Gardner和Milk2002:7)则认为除了自主性有程度区别之外,还有因为时间和科目的不同,同一个学习者的自主性也会有上下浮动的现象。他们进一步解释说,一个在听力学习方面非常自主的学生,在写作方面也许会非常依赖老师。

2.培养自主性口语学习的途径

培养学生从依赖老师向自主性学习迈进的途径有很多。Gardner和Miller(2002:8)的观点是可以通过“自我指导学习”;“自我教育”;“独立学习”和“自我获取式学习”来实现自主性学习。四个术语的含义似乎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鼓励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四个术语中,“独立学习”是通向自主学习的前奏(Gardner和Miler,2002:8)。“自我获取式学习”则是“一种提高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方法”(Shcerin,1991:144,引自Gardner和Miller,2002:8)本文将采用“自我获取式学习”这一术语来指称获得自主性学习的途径

3.“自我获取式”学习的因素

本文选择Gardner和Miler(2002:9)列表中的部分项目来探讨综合英语课“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因素。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

上表中的“资源”是指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活动的信息来源。“人”是指在“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时,学习者、教师、以及其他学习者。教师的职能是信息咨询者,课堂活动管理者以及评价者;学习者本身的职能是“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计划者,如何进行该活动的思想者,该活动效果的自我评价者;其他学习者的职能则是“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准备过程中的伙伴,同时也是学习效果的评判者。

三、如何在综合英语课堂实施“自我获取式”自主性口语学习活动

正如上文所述,口语学习只是综合英语课的功能之一。时间分配有限。加上口语学习具有“需要发声”的特点,课堂口语学习的计划与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课前精心计划与安排,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学生课前遵照老师的安排,进行材料收集、提取、组织,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输出;其他的学习者给予适当的帮助。

课堂口语学习活动的形式决定了课前准备。也就是说,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怎样的口语学习活动,是教师应该事先计划好的。教师把任务和目标下达给学生,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课前准备时间。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获取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用的成分,进行归纳,组织成自己将要在课堂上口语输出的有效材料,完成教师要求的口语学习课堂活动。在学生完成课堂口语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组织好课堂,给学生时间和空问上的支持。在准备过程中,其他学习者是该学生的同伴和评判者,在学生完成口语活动的过程中,其他学习者的功能也不能忽略。此时,他们是最好的听众、交流者和评判者。英语演讲是一种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性口语学习的活动。

下面以课堂“英语演讲”为例来探讨“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运作。

1.“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概述

课堂英语演讲是一种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口语学习需要、同时又比较容易操作、帮助学生实施的“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活动。本文所探讨的课堂英语演讲是指事先有准备的、单个学生独自站在黑板前、面对所有学习同伴所作的正式演讲。演讲内容包括:演讲题目、演讲正文、演讲观点。演讲要求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具有身段语言,同时还要有与观众(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目光交流等)。因为时间有限和口语本身的特点的缘故,课堂演讲一次不宜安排过多的学生。但如果安排人数太少,又会影响活动的轮次。因此,一般来讲,一次课安排四个学生到黑板前作英语演讲是比较合适的数字。演讲的内容不限。学生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感兴趣和感到舒服的话题。但是,演讲的时间(讲稿的长度)是有限制的,一般在三分钟以内。每次四位学生,依次轮下去,直到学期结束。

2.“自我获取式”英语演讲取材

课堂英语演讲取材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他可以从电视、报纸新闻中取材,可以在书籍中取材,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也可以从热点问题中取材,还可以从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中取材。问题是f电/她的取材要有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观点与大家分享,或者可以启迪思维,或者可以陶冶情操。总之,取材要能吸引他人。以下是三个关于选材的例子。

例1:有一位同学的演讲取材于她的家庭问题。她告诉大家,她的父母多年前离婚了,对她来说这是一次很深的创痛。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进而沉沦。相反,她给予了她父母极大的支持与爱。她的观点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且她还把那首《感恩的心》的歌与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演讲博得了同学们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例2:另一位同学把自己一直在内心里挣扎着的问题作为她演讲的题材。她说,她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讲话是否会冒犯大家,因为她的讲题将与大家有关。同学们肯定的目光给她自信。因此,她说她的内心一直非常孤独。因为她没有朋友。她没有朋友,是因为她不相信其他同学真的能懂她。于是,她选择了独处。她要大家告诉她,她该怎么办。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他们希望成为她的朋友,并表态说他们不会让她失望。

例3:还有一位同学把自己关心的教材问题作为演讲的题材。她认为,大学的教材应该本着节约的原则,一本教材一个学生用过之后,应该传给下一届的学生,理由是很多其他国家都是这样做。她的演讲一结束,就有一位本没有轮到他的学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要求到前台作一个演讲,因为他也想就教材问题谈谈他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正好与前面的那位同学的相反。他认为教材应该经常变换。以保持知识的更新。他还用了一个笑话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的笑话是这样的:一位中学老师要求他的学生做笔记。当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做笔记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却在玩要。老师走上前去询问原因,却发现那位学生已经有了与他的讲稿完全相同的笔记。老师询问原因时,那位学生说那是他父亲多年前所作的笔记,因为那时他的父亲就是这位老师的学生。

3.“自我获取式”英语演讲活动中“人”的功能

(1)学习者本身的功能演讲者自己是演讲活动的计划者,也是演讲内容的思想者,更是演讲效果的评判者。在演讲活动进行之前,口语学习者充分自主地获取自己想要的材料;自主地选取对自己的演讲有用的部分;自主地把选择好的材料进行组织、安排,使之在语言上、语法上、句法上、逻辑上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然后对自己的演讲作一个整体上预期评价。在自己认为符合标准之后,将演讲活动进行下去。在整个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口语学习者都是通过“自我获取式”的途径完成的,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演讲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决定出场的顺序,自主性决定自己的语速,自主性采用什么样的辅助措施。辅助措施是指学生可以通过板书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的演讲能更好地被其他学生听懂。上面几个例子都说明了学习者功能的自主性。

(2)教师的功能。教师在材料的准备阶段只是一个咨询者。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就材料的来源问题,材料组织的正确性问题等向教师咨询。教师在尊重学生充分自主的前提下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限度是不能破坏和打击学生的自主性。在演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功能是组织演讲的顺序,组织好听众的秩序,倾听演讲。演讲结束后,教师的功能是评判者。评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想内容;内容的组织安排;语言的表达;还有演讲时的仪态。评判的尺度把握是以鼓励为主,切忌伤及学生的积极性或自主性。对于例2,老师的评判是这样的:教材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到底是应该经常换,还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很多专家都在研究。有人认为,教材应该相对稳定,以避免浪费(向上面那位同学的意见一样);有人认为,教材应该经常变换,才能保持教材承载的知识的不断更新。这些看法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从纯学术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教材应该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变化。教师的评判应该完全把演讲者和其他学习者放在平等的位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3)同伴的功能。同伴在演讲的准备过程中是商讨者和评判者;演讲活动中的忠实听众;演讲后的评判者,甚至是讨论参与者和挑战者。同伴的评判、讨论和挑战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演讲者的自主性。例1中学生的演讲一结束,几位同学纷纷站起来,主动要求评述她的演讲。他们感谢她的真诚,能让他们分享她内心深处最深的秘密;他们赞叹她的勇敢,能这么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挫折;他们感动于她美好的心灵,在受伤害之后还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她的同学是她的评判者。他们的评判给了她认同感和力量。对于例3而言,同伴是那位演讲者问题讨论的参与者、观点的挑战者。对于例2,同伴的评判给了演讲者肯定、鼓励和安慰。这样的评判极大程度地鼓励了演讲者口语学习的自主性。

第4篇: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真实语言材料

1.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语言材料使用现状

从国内一些教师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语言材料使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来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目前用于课堂教学的听力材料,一般是按特定的语法规则编写的,是把生活语言加工改制了的书面语言材料,正是由于它的规范、刻板、脱离实际,反而使学生的听力训练受到了局限(赵晓梅、李国芳,2005:192)。

经过十多年的课堂英语学习,即使是有些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不能在真实的交际场合中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无法很好地领会他们话语中的含义。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听力练习过程中接触活的语言太少,他们习惯了听力教材中人为、清晰、慢速和规范化的非真实语言材料。课本与现实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交际的失败(周晔昊,2006:60)。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所用的口语语料以人为编辑、修改过的非真实语言材料为主。仅仅依靠这些材料进行教学的话,难以帮助学生真正听懂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日常交际交流内容(陈冬兵、苏理华,2007:46)。因此,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改变听力教学现状,就必须在听力理解训练中使用真实的语语言材料。

2.真实语言材料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必要性

2.1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要求。

采用真实语料进行听力训练符合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中所提出的规定和要求。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对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般要求,即“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较高要求,即“能够基本听懂来自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更高要求,即“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自己专业方面的讲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体现了对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视。既然我们要提高的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是在真实交际场景中进行信息交换和意义建构的能力,那么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真实语言材料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2口语的自发性特点。

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自发性(spontaneity)的特点,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事先计划好他们所要说的话,这就决定了口语并不像书面语那样规范、严谨、准确无误,而是带有口误、起句错误、重复、不完整句和短语等(王蔷,2006:156―157)。另外,在实际生活中语言的传递往往伴有各种干扰因素,如噪音、口音、语速、语音差异等,只有运用真实语料对学习者进行听力训练,才能使其了解并熟悉口头语言的这些特点,从而有意识地弥合言语交际中的信息差,提高其听力技能,为其进行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真实语言材料实施途径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使用什么样的真实语言材料呢?如何合理运用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三个途径来探讨。

3.1新闻广播。

BBC,VOA,CNN等一些广播电台每天都播放着大量可供选择的听力训练材料。听力教师可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新闻语料。由于新闻报道是连续的、动态的,尤其是对于热点地区、热点事件,常常会进行连续的跟踪报道,而每一则报道都构成了其后续报道的背景材料,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为学生集中提供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以引起学习者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帮助他们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就某一新闻事件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听力资料,在课上以不同电台的名义进行报道。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英语新闻在词汇、结构、语法等方面的特点,丰富他们固有的英语新闻知识的图式,从而在收听英语新闻时,快速地激活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参与对外部语音信息的解码和编码,准确把握语料。

3.2英文歌曲。

英文歌曲也是学习者进行听力训练的良好素材。在听力教学中适时地插入英语歌曲欣赏环节,设计歌词听写、跟唱等形式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的有趣的口语输入,培养学生语感,同时也为语言的输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电视访谈节目。

电视访谈节目也是有效的真实的听力材料。教师可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语料。教师可以在听前就访谈的主题进行班级讨论,以头脑风暴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表意见,在听第一遍时,让学生记下访谈者或主持人的问题并思考被采访者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在听第二遍时重点听被采访者回答中的一些细节。对于比较专业或复杂的话题,教师可在学生听之前先提供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相关词汇,有利于学生对语料的理解。听后活动可以设计模拟访谈、集体讨论等活动,在内化语言输入的同时实现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4.结语

本文从听力材料角度对我国外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将真实语料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必要性,以提高学习者对英语语音信息的敏感度,激发他们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冬兵,苏理华.从新托福听力测试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2007,(5):46-48.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听说 交际

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听、说、读,写等运用方面,而不是放在让学生考高分上。

1. 听、说的重要性

人类语言的交际不外乎听、说、读、写。听和说在这四要素中处于最基本、最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纵向看,口语技能听与说应先于书面技能读与写;横向来看,理解性、输入性的听与读应先于和多于表达性、输出性的说与写。

2.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2.1教材

现在各种各样的有声材料随处可见,但在许多学校,供学生专门作为听力训练用的教材还存在许多问题:1)语速太慢,日常口语中连读、失去爆破等现象无法得到体现。2)材料是一些简化或经改写过的,书面语色彩较浓,口语痕迹较少,缺乏口语的真实性。

2.2教师与教学方法

许多教师都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过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他们的影响之大,以至于他们常常会无视现代化设备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常出现以下一些情况:1)教学方法单一;常采取“放录音―听录音―对答案”三部曲,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2)教学内容单一;教师常用的听力内容多为磁带,而与视听相结合的材料因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而被忽略。3)教师对听力课缺乏重视,认为听力课可有可无,不需要备课。

3. 听力教学应对策略

3.1提高教师对听力课的重视

教师应该把听力课独立出来,多采用视说相结合的材料。而且,在上听力课之前最好全方位了解听力材料的信息,然后把相关生僻单词、文化背景等介绍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听力材料,提高听力的兴趣。

3.2丰富听力材料

在听力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注意给学生听各种各样的材料,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而消除原有的障碍心理,对听力产生兴趣。

3.3加强语音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借助电教手段,培养学生48个音标的正确发音,掌握读音规则,增强学生辨别单词长短元音及辅音连缀的能力等,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正确的发音。

3.4开展听力技巧的培训

听力具有瞬间性的特点。在平时学生听力训练中,要训练 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抓文章的首尾句、关键词组等技巧,以便答题时能够有所参考。

4.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只注重语音、语法和词汇的传授,且大部分中学生运用英语口头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 力十分有限,即使有个别学生能表达自己思想,但在发音,升降调,断句等方面能力还很差。其主要原因是:

4.1忽视口语训练

很多学生认为口语练习不重要,最多是朗读一下课文,然后背诵。

4.2学生“讲话”的信心不足

因为缺少足量的口语练习,学生不敢张口;加上有时教师纠错不当,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便成了“哑巴英语”。

4.3课堂内外口语活动单一

有的教师不能主动设计教材之外的其它活动,学习形式单一,无法引起学生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练习的兴趣。

5. 口语教学应对策略

5.1课前个性化准备

利用每节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演讲,内容不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提前准备演讲材料。对于参加演讲的同学,除全班表扬外,还可根据各人的语音、语调、演讲的神态表情及流利程度等每周评选一位“英语之星”。

5.2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

1)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受到地道英语的熏陶和感染。在课外活动时间,播放一些精美而生动的英文影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到流利、标准的英语,刺激学生开口说的愿望。2)建立英语角。每周举行一次英语角活动,内容应丰富多彩,适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在开展活动之前最好提醒学生课前多准备些材料,把要讲的故事或者要唱的歌曲准备好,这样才能起到练习的作用,同时不伤及他们的自信心。

6. 结束语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质量的英语人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英语人才的培养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学生英语应用方面的能力,而不单纯地为考试而教学。

第6篇: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发表演讲,在回答学生提问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在场的一位老师说:“很多同学说出来的英语是彻底的‘外语’,不仅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现在我国外语教学已经处于一种颇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我国的对外交往日益增多,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却十分薄弱。出现这一局面的关键在于传统的英语教学与社会文化相脱离,虽然学生背了很多英语单词,做了很多语法练习题,但最终还是不会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呢?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首先,适当缩短英语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周期。由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都有一个比较长的周期,这样,一套教材越是成熟就越可能距离现实远。

其次,拓宽多种媒体英语资源的运用,尤其是电视媒体英语教学资源的运用。这样,就能使学生学到更地道、更活泼的英语,更多地了解现实英语国家的社会风土人情,接触与亲身感受地道的英语。例如,利用中国教育电视台介绍过的与各级基础英语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英语材料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近乎自然习得的具体语境中学习英语,从而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再如,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地借助电视、多媒体等学习英语,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总认为:只有把教材讲透了,尤其是把语法知识讲深讲透了,才算是教好了英语;学生也只有认真听记了老师的讲解才能学得好英语。结果,学生虽然能表达完整,但经常由于表达不够得体而使人听了一头雾水。例如,英语教材中对词组“take exercise”的解释为“进行体育活动”,学生就认为“I want to take exercise every day”表示“我想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其实,这样表达并不符合native speaker 的说话习惯。他们习惯说成“I want to exercise every day”。

因此,让学生从不同渠道尽可能多地感受地道、真切的英语素材,使语言和文化的学习都能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完整地再现和统一,这正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解决问题的依据

1.体现学习语言的本质要求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英语的学习也一样。由于电视、多媒体等能创设仿真的英语交际情景,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入这些媒体所提供的地道活泼的英语素材,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地道的英语文化,从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2.体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资源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理念

为改变英语教学“耗时多、效益低”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滞后的被动局面,教育部拟定了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其中的“资源策略”是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应用英语的策略。该《标准》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地域文化交际能力。”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促进者和实施者,面对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师不能再简单地拘泥于教材,而是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平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多种英语课程资源,自主、灵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3.体现高考英语侧重检测英语文化综合素质的趋向

高考英语越来越侧重于检测学生在具体语境下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与综合文化素质。如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考题:

---Don't be afraid of asking for helpit is needed.

A. unless B. since  C. although D. when (答案 D)

如果从语法角度分析或者从句子的中文意思角度分析,这一题的答案就变得模棱两可了。如选择B,从语法角度看可理解为由“sinc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即“既然需要帮助,那就大胆地求助吧”,这样分析似乎也是想得通的。其实正确答案D中的“ when”在这里表示“if",意思是:“假如需要帮助的话,你就大胆地求助吧”。此题主要是考查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使用的规范性与地道性。如果我们只注重语法分析的话,往往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再如2004年的考题:

---It's getting late. I'm afraid I must be going now.

---OK.

.

A.Take it easy.  B. Go slowly.  C. Stay longer D. See you (答案D)

这题的意图是考查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当主人送客人时,按照我国的传统文化,常常说“慢慢走”或“慢慢去”,而按照英语交际文化习惯是说“再见”。这个考题就是侧重检测学生对英语口语文化中的“告别语”的掌握情况。

由此看来,高考英语试题越来越注重真实的语境设置,侧重考查有实际意义的交际能力以及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如果考生的英语语感强、英语文化素质好,平常又能从教材之外接触一些地道的英语原声材料,就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近年来,各种媒体的英语教学资源不断出现。

1.英语影视节目多

目前,适合基础英语教学的广播、电视英语节目很多,如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外语加油站”与“同步课堂”等,再如CCTV-9是全英语频道节目。通过视听,不但可以增长见识,而且还可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2.英语教学网站遍地开花

现在英语教学网站遍地开花,这些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englishcat.com中就有适合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资源。进入这些网站学习是学生课外拓宽英语知识面的有效途径。

3.各类多媒体英语教学光盘纷纷上市

市场上各类英语教学光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的是按照教材设置要求,由中外人士合作实地拍摄的。它是形音义统一在具体教学情景中的课堂教学“活”教材。这些光盘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由中外著名教师结合事例进行讲解、分析与用法举例,是英语课堂教学有力的辅佐材料。

4.英语教学的报刊杂志在增加多种媒体的分量

目前各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报刊杂志在不断增加,而且越来越侧重多种媒体的分量。如原来只提供英语试卷听力部分的录音带,而现在把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录制在录音带上,并与文字材料同步出版。再如与各级英语教科书配套的《英语学习报》,其听力材料语境真实、语言地道、语音纯正、内容符合实际生活,是师生提高语音素质、增加英语知识、丰富英语文化的好材料。

借助多种媒体的语言材料充实英语课堂教学,不但能规范师生的语音语调、提高他们的听说水平,而且还能使他们扩大词汇量、丰富口语素材,有效提高英语综合文化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多种媒体英语资源在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综合素养中的优势

下面以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过的英语教学节目与目前全国高二、高三年级学生所普遍使用的中英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SEFC做比较,谈谈多种媒体的英语教学节目在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质方面的优势。

(一)突出体现具体语境下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语境,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因而,在语言教学中,需要创设多种不同的语境,以让学习者掌握多种表达方式。然而,这一点依靠文字教材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因为从文字教材中某一课的课文或对话中只能导出一种语境,由此也只能用上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再由于受教材编排成螺旋式上升原则的制约,有些相关语言的功能项目是零星出现的,学生往往缺乏对相关语言的语用功能的比较、辨别与整合。而电视英语教学资料中,中、外籍主讲老师能按照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还能对相关语言材料的不同语用功能作适当的比较、分析与综合,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与综合文化素质。 例如学生非常熟悉的问候语“How are you ?”教材中的答语只有“I'm fine, thank you .”/“Fine , thanks.”而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过并且已制作成立体化英语教材的《阶梯英语》,就对这个问候语作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它集中介绍了多种回答以及不同答语的细微区别。因此,利用多种媒体的英语材料能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与接触,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减少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

(二)突出生活习俗在具体语境中的展现

SEFC的教学目标描述中都没有提到文化教学目的,较少介绍英语国家人士的生活习惯的知识,学生能从教材中获得的英语文化知识非常有限。如高一英语第29课的教师用书中提供了一些中西文化在请客吃饭礼仪方面的差异,但所提供的材料不详,仍令学生一头雾水:为什么西方人要把餐巾放到膝部上?西餐的餐具该怎么摆放?西餐的餐具到底应该怎样使用?对于学生的上述疑问,教师用书中也没有相关的解释资料。然而,在《Let's Talk in English》即《大家说英语》中,却有餐桌礼仪的专题介绍节目。让学生具体感受一下西方人的餐桌礼仪,问题就能很轻松地解决:要求学生听完录音以后尽量用专题节目中的原话来回答“How can we set the table in the west countries?”根据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板书关键词fork——left;plate——middle;spoon——right(1);knife——right(2)等。通过问答,再借助上述板书要点,学生就会明白餐具该怎么摆放,同时又学到了在西餐中不可缺少的饭后上甜点与咖啡等西方传统饮食习惯方面的文化知识。

(三)突出俗语、谚语、俚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

在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交际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大众化的口语,这些口语在SEFC中却很少出现。例如,表示“我也与你一样”的“Me too”这个大众化的日常口语,教材要到高三年级第13课的配套练习3中才偶尔一见。而在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材料中,不但经常出现“Me too”,而且还会出现“Me two” 的谐音用法,以及“Me three”(表示“第三方也与前两者一样”)的俏皮说法。另外,还有“Me too”的否定式“Me either”,甚至还出现“You too”(表示“你也一样”)的句子。因此,经常接触原声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材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敏感性,能弥补英语教材以书面语为主、口语文化体现不足等缺陷。

(四)突出精彩、简练、地道的口语化句子的使用

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实际使用能力相脱节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学习与使用两张皮”。学生所学到的英语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使用的英语语言材料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他们使用英语的积极性。而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教学材料中具有丰富的精彩、简练、地道的口语化交际用语。这些句子的特点是:句型简单、用词浅近、容易识记且回味无穷。如《洪恩奇境英语》中就有大量的口语化句子,《大家说英语》则在每天的教学节目中都要提取一个经典的口语化句子。这些经典地道的日常口语化交际用语,学生一听就懂、一听即会,而且会在自己的日常交际中试着应用,从而体会到英语口语的无穷魅力,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口语文化素养。

四、电视、多媒体等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结合教学与生活情景,渗透意义相关的俗语、谚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口语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例如,“duck”作名词表示“鸭子”是学生们早已学习过的知识,在教学SEFC Students' Book 1B Unit 16 Fire! Lesson 61中的“Look out!” “Be careful!” “Take care!”时,我结合这些句子的教学情景,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了“Duck!”作为句子单独使用,表示与上述句子意思相类似(即表示“快闪开”)的俗语用法。再如有一次我开玩笑地跟学生们说,等考试结束后我们一起去饭店吃饭,这时我说了“Go Dutch” 的谚语,并介绍说,这是各人自己付钱的意思。这句谚语尽管在高二英语学生用书Workbook中将会出现,但是教师在具体环境下先介绍一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未学教材的好奇心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结合教材词汇教学,拓展词语文化

有学者认为(Lewis 1993),词汇习得是英语习得的中心任务,听、说、读、写、译,没有哪一项语言技能能脱离对词汇的依赖。现代的交际法也不会否认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不同的只是词汇教学的方法问题。如果大量接触词汇并落到实处,听说读写技能就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对词汇语法也就较易掌握。

1.拓宽词义,提高对一词多义文化现象的宽容性

任何语言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且还有旧词新解、单词创新和词义创新的现象,对词义的准确理解要根据具体语境而定。培养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的能力和素质,对学好英语文化起基础性的作用。而这可以借助电视、多媒体等材料进行。例如高一英语课本对第70课中的生词 “ not …any more”的中文解释是“不再”。除此之外,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中再也没有对该词作任何解释,因此教师的讲解也只能是到此为止了。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外语学校》“外语加油站”中介绍说,这个词的“不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关系不再好了”;另一种是“关系变得更好了”。它还举例解释了这个词的实际使用,例如:“They aren't friends any more.”这句话的实际意义也可能是:“They began to be in love with each other.”即“他们已经不再是朋友了,而是恋人了。”

2.根据教学词汇引出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词语

教师用心搜集、开发各种英语教学资源,就一定能够积累起许多与课堂英语教学相关的材料,如词语的创新与活化、语法活用,以及新出现的地道活泼的生活化口语等等。教师将相关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在课堂中适时引入,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体现语言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如结合生词“cheque”(支票)的教学,适时地向学生介绍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材料中经常出现,而学生又未曾学过的“cash” (现金) 和“credit”(信用卡)的英语单词,以及他们的使用方式“by cash”/“by credit”/“by cheque”。再如结合课文生词“worldwide”(世界范围的)的教学,介绍现在很流行的网址的最初三个字母www是“world wide web”的缩写。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及时渗透多媒体英语知识,使学生能不断得到“充电”,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3.结合节日文化的介绍,适时渗透创新的英语词汇与表达方式

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文化知识的了解是非常浅薄的,而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教学材料中比较重视对西方特有文化现象的介绍。如介绍感恩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节目能提供真实的过节场面,介绍节日的来历、日期、主要庆祝方式等。目前,随着中西交往的频繁,各种语言之间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中国的元宵节吃的“元宵”即“yuanxiao”,除夕夜吃的“饺子”即“jiaozi”。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可利用中、西文化中特有的节日,介绍节日文化,并适时地渗透创新的英语词汇与特有的表达方式。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词汇文化素质,同时还能让他们对渊源流长的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创设交际情景,渗透口语文化

作为教师要设法营造英语情境,并适时地提供所使用的语言材料。结合具体情景进行语言学习是最容易理解与接受的。如在分发给学生练习纸的时候,可结合口语“Here you are!”(给你!)的使用,也可说“Here you go!”暗示学生“你自己来拿!”,并在黑板上及时地写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一些在英语国家使用得很流行、很地道的日常交际用语,如:“Here you go!”(表示“你们/你自己来拿!”或“在这里。”);“Here Mun!”(表示“妈妈给!”)等。

教师经常性地有意灌输一些地道活泼的英语口语,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文化素质,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Shengmar .“大学生讲英语把美国大使听懵了”.《2001-2002东方人文备忘录》,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3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7、8、9、10.

第7篇: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就教育部推荐的高职英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对目前高职英语教材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高职英语教材进行改革的构想。建议从三个模块组织高职英语教材:补充设置英语入门知识;整合《新编实用英语》中的实用语料,按工科和服务业两个门类分别设计实用英语教材;结合专业特点编写校本专业英语教材。

前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强调“以能力为本”,高职英语教学理应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然而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却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学生没兴趣学,教师教得辛苦,课时被不断压缩,英语的地位遭受质疑;另一方面社会上具备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紧缺。这种状况与现行的高职英语教材有关,因为目前的教材不完全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一、目前高职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分析

高职院校采用的英语教材版本众多,其中教育部推荐的高职英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比较具有代表性,它是依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订而成,其使用对象是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基本要求》强调“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教材实用与否取决于教材的真实性。夏纪梅(2001)对教材的真实性做出了精辟的分析,指出教材要在目标方面迎合真实的交际需求,在选材方面具有真实的交际内容,在练习方面提供真实的交际环境和真实的交际任务,把学生和教师作为真实的交际对象。现仅从选材和练习的角度,尝试性分析《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的实用性。

《新编实用英语》共计四册,每册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同一交际主题,由会话、听力、阅读、写作和趣味阅读五部分组成。该教材第一、二册的口语部分着重于日常交际(如介绍、问候、感谢、致歉、道别、指路、天气、学习、爱好、饮食、健康等)和一般涉外活动(如迎送、安排日程与活动、安排住宿、宴请与迎送会、陪同购物、游览、就诊等);书面语部分着重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如科普、人物、政治、商贸、文化、生活等)。第三册、第四册的口语涉及介绍产品和业务洽谈,书面语部分涉及专业书籍的前言、序言和正文节选、科技文摘、技术专利、招投标书、意向书、国际商务、进出口及保险等的单证、简短业务信函、简短传真和电子邮件、简短广告、简短产品与厂家介绍、简短产品维护及使用说明、合同等。

可见,第一、二册交际题材大体与业务无关,教材内容偏多,练习基本属于语言知识练习,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高职英语的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三、四册加强了应用体裁的编排和训练,使《基本要求》的主体思想得到有效的贯彻,然而大量内容虽然与业务有密切联系,但难度偏大,涉及的很多内容超出一线技能人员的工作范围,比如介绍产品、业务洽谈、技术专利、招投标书、意向书、国际商务等。所以,该套教材一、二册实用性不足,三、四册难度过大。在《基本要求》规定的180—220个学时内,师生只能够完成一、二册的教学任务,基本无暇触及三、四册,使“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更加难以落实。

二、需求分析对高职英语教材的启示

教材的实用性还与社会需求和教材使用者的学习需求密切相关。只有搞好需求分析,教材才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通过需求分析,明确学习者将来使用英语是以书面交际为主,还是以口头交际为主,明确学习者需要学习什么内容。

安晓灿等人(1994)的“高等工程专科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社会需要调查报告”表明,工程专科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参与的听说活动不多,但实际工作对他们的阅读、翻译及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有一定要求。这项调查反映了工科对高职毕业生在英语方面的社会需求,却没有反映服务行业(如旅游、医护、空乘、酒店服务等)在英语方面的社会需求。服务行业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接触,以口头交际为主,对口语的要求远远多于书面语。为此,有必要区分工科和服务行业的不同社会需求。

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看,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为了求职,属于工具型动机,学习者希望尽早接触有用的英语,而“经过专门用途英语①培养的学生,能够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Wilkins,1976)。”高职开设专门用途英语无疑促进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学习者的学习基础看,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虽然不如本科生,但是经过6—10年的中小学英语基础教学,学习者除了需要夯实英语入门知识以外,他们基本具备学习专门用途英语的基础。况且限于课时,希望通过大量呈现语言知识来提高英语基础的教材对于高职学生也是不现实的。

三、高职英语教材实用性改革的构想

基于以上的实用性分析和需求分析,高职英语教材应当以专门用途英语为核心。为此,高职英语教材改革可以分三个模块:即补充设置英语入门知识;整合《新编实用英语》中的实用语料,按工科和服务业两个门类分别设计实用英语教材;结合专业特点,编写校本专业英语教材。

(一)补充设置英语入门知识。目前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学习普遍存在语音不过关、语法知识杂乱、缺乏学习英语的方法等弱点。入学后如果不帮助他们弥补这些不足,就会影响到英语后续学习。现有的《新编实用英语》教材中没有这部分知识,因此需要补充设置这方面的内容。不妨借鉴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做法,强化基本的语音、语法和英语学习策略。语音知识重在强化按音标读准单词,按发音规律识记单词,掌握必要的朗读技巧;语法知识重在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构词法、句子的基本结构、常用的八种时态,帮助语言学习化繁为简。这两部分内容适宜利用入校后的起步阶段集中学习。英语学习策略重在英语学法指导,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以下三种策略是高职学生应该尽力掌握的:1.调控策略,指学生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引导学生定期对学习结果进行小结,及时调整学习方法;2.资源策略,即合理并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策略,帮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自己需要的英语;3.认知策略,即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学习策略需要在持续的学习情境中,通过教授与训练的监控机制实施。

(二)整合《新编实用英语》中的实用语料,按工科和服务业两个门类分别设计实用英语教材。首先要删除教材里与中学英语重复的内容,大力削减一般题材的语料,其次要针对工科与服务业对于英语的不同社会需求,分别编制实用英语教材。由于工科实用英语要侧重书面语,所以应大量选材应用型文体,如一般科技文章、合同、定单等材料,开展以常用实用性语料为主的阅读训练和以模拟套写为主的应用文写作训练;服务行业实用英语要侧重口语,因此应精选涉外交际中实际需要的、富有典型性的口头语言材料,例如从机场接待到宾馆住宿、旅游介绍等系列情景会话,开展以涉外场合的交际用语为主线的听说训练,使学生尽早接触与涉外活动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整合后的高职实用英语教材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重在解决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问题,涉及的学科覆盖面要广泛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真实材料。鉴于实际的涉外交际能力分多种层次,所以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的要求上要切合实际,大胆剔除高层次的涉外交际材料,坚持“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策略,课文篇幅不宜长,避免繁、难、多。

(三)根据专业特点,编写校本专业英语教材。英语入门知识和实用英语教材的整合适宜统一编写,但是面向不同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需要高职院校利用本校教师资源,编写校本教材,优势在于校本教材更加适合本专业学生,而且随时可以补充讲义,变静态的教材为动态的教材。专业英语教材应突出专业文体与语篇知识,重点解决与专业有关的英语论述和表达上,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和术语。专业英语离不开专业词汇,一个词在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中的意义不同,甚至相差甚远,如innocent在普通英语中意思为“无辜的”,在医学中意思为“良性的”;access在普通英语中意思为“接近”,在计算机中意思为“访问”;一个词在不同专业中词义也大不相同,如solution在化工中意思为“溶解”,而在医学中意思为“疾病危象”。此外,编写专业英语教材内容不宜过专,既要选专业理论又要选专业最新文献,既要涉及专业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发展简史或重大发明创造、重要组织机构简介,又要涉及发展动向以及人物传记,通过收集原版教材、实用文件、报刊杂志等方式,使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有趣。

结束语

实用性是编写高职英语教材贯彻始终的原则,教学中不存在最好的教材,只有最合适的教材。遵循《基本要求》和需求分析制定出的英语教材,无疑是最合适的。我们期待着更为实用的高职英语教材问世,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学用脱节的问题,帮助高职英语教学摆脱困境。

注释:

①Hutchinson and Waters(1987)将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定义为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本文提出的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包括两个部分,即统一的实用英语教材和校本专业英语教材。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 Waters A.特殊用途英语[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

[2]Wilkins,P.意念大纲[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

[3]安晓灿等.专科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社会需要调查报告[J].吉林教育科学,1994,(1).

第8篇: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 英语口语 农村学生 突破口

现在的英语教学,教师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我结合教学的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一、把握语音关,打好英语口语基础

把语音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关键。语音是听说能力的基础。只有语音发准读准了,才能听得更明白。语音关是听说能力的重要关口,也是初三学生中考“人机对话”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虽然语音教学集中在初一、初二教材中,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学得很好,音发得很准。语音的学习是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等一系列的活动进行的。教师必须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如一渗透语音教学,使学生重视并产生兴趣,从而形成一种纯正的语音。纠错时,要求学生看清口形、掌握要领、仔细听,再大声地跟读,不能盲目跟读。语音正确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自然会慢慢提高。教师应把语音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语音是基础,是英语口语教学的一道重要关口。只有语音纯正,才能实现交际应用。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语音不正确,不仅影响口语,而且影响整个学习过程,更影响听、说、读、写。

二、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对待英语口语中的错误

由于中学生语言信息量有限,受到语言信息量的外界刺激机会较少,出错是难免的,而且口语表达不像书面语言那样需要时间反复推敲。我们刚开始训练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必要时可以重复,以取得思考时间。而且学生往往由于紧张,对语言材料和话题感到陌生,常常会出现错误,教师鼓励学生不必因此而失去信心。口语表达只要达到交际目的就可以了,这些错误在今后的练习中会得到改正的。所以,不能因为会出现语言错误就怕开口,否则不利于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提高英语口语和阅读训练相结合

阅读是语言材料的输入,口语表达是语言阅读材料的输出。阅读的量和口语表达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头脑里没有一定量的词汇、习语、句式及语言材料,就不可能说得出,说得好。而大量阅读,不但能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而且能增加语言的信息量,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说得出,说得地道,培养学生用英语的思维习惯。事实告诉我们,让学生多读与他们的能力相适应的语言材料,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

当然要选好阅读材料,内容除课本上提供的要多读之外,还可选择难度相当的课外读物。选材注意语言的真实性,题材广泛,尽量采用原版作品。

四、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与听力的训练相结合

听力的训练一样是信息的输入,是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听力直接影响口语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培养口语的同时,必须加强听力的训练,以吸收更多的语言信息,拓宽知识面,增强语感。

听力训练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用英语呈现新知识,用英语组织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训练听力的方法。另外,除用听力教材外,教师还可运用课本中的短文、对话作为听力材料。例如教师常用的做法:先不要让学生看课文或对话,让他们听录音,并提出一两个问题,然后打开书让学生跟读,最后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达到训练英语口语的目的。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口语训练

1.课堂口头值日报告。

每天上课前利用五分钟时间开展值日生报告活动。报告的内容一改往日只介绍星期、日期、天气情况和班级及出勤的做法,可外加让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介绍,如介绍自己的亲友、宠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自己感兴趣的事、自己的爱好等。具体做法:每天请一位同学做值日报告,之后确定第二天的报告者。这样他就有时间思考要谈论的问题。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效果很好,学生的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口语表达能力也有显著提高。

2.开展小组辩论会。

以辩论会的形式训练口语是英语教师在接受外教培训时经常性的练习口语的活动课。这种方式可用于训练学生的口语,可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老师在给出辩论话题时,应同时给出一些提示词和句子。通过这种活动,展示学生的口语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地练习口语,这样学习英语的气氛就会更活跃。

3.介绍物品。

即出示一个物品,讲述和它有关的事情。物品可以是照片、珍藏的小礼物、画报等,只要你觉得有话可说,特别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东西,就可以一边介绍物品一边出示给大家看,可以讲述其来历、描述它的特征及对自己的特殊意义。例如,照片,你除了描述照片中的人是谁、外貌特征、年龄外,更重要的是讲述他(她)的性格、兴趣、爱好、为人表现等。这是练习口语有效而又有趣的方法之一。

4.创设情境,有效教学。

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是最快、也是最地道的。农村学生学英语很难找到真实的语境练习口语,但可以自己创造较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如开展英语口语角,就是一种很好的口语训练方式。开展英语口语角重在培养、鼓励一部分学生开口,让大家有主动参与意识,同时让另一部分口语表达较好的同学获得锻炼机会,使学习者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角色表演。

课本中的绝大部分对话都可让学生到黑板前表演。如果你叫他们把对话背下来,很多同学都会苦着脸,但如果你让他们准备作角色表演,则同学们会个个信心百倍,跃跃欲试。通过表演,可活跃课堂气氛,高涨学习英语情绪,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口语水平。

6.复述课文和对话

口头复述是在理解、熟悉课文、对话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维加以整理,对原语言材料进行口头再现的过程。可以结合挂图。学生也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写出相应的提纲,然后参照提纲复述。这种练习口语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觉得这是展示自己口语的较好机会。不仅如此,利用这种方式,更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语言点的掌握,具有实效性。

总之,英语口语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作为一项输入型技能,听力在英语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为英语学习者发展其他英语技能奠定良好基础。通过有效的英语听力教学,学生能全面提升获取英语口头信息的能力,比如可有效推测英语口述者的真实意图、理解对话篇章的主旨思想、综合概括英语对话的主题要点等。

但传统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只是单一强调听力的重复输入,没有对听力材料、听力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导致听力教学成效不理想。本人从事多年英语教学工作,对英语听力教学颇有体会,下面将针对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作进一步分析。

一、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方法

1、巩固基础知识,加强发音训练

(1)巩固学生语法知识

在英语段落篇章听力材料中,常见一些长复合句,但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这些句子,无法弄清主从复合句中的内在关系。许多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听不懂复合句中的单词,而不明白句子含义;也有学生反映无法清楚辨识单词而苦思纠结,错过重要听力信息。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重视语法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掌握长复合句的成分分析技巧,把握听力的关键信息。

(2)强化语音和听力训练

英语语音是影响学生听力的重要因素,句子连读、单词重读、语音语调不同会影响句子意思表达的不同,许多学生受地域因素或教师英语口音影响,导致自身发音存在一定问题,在英语听力过程中必然面临众多问题。因此,我会在课堂上加强读音练习,多播放一些标准语音的英语口语材料,锻炼学生听力,同时我也会注重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英语发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发音榜样,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从而全面提升自己听力能力。

例如在英语听力中数字表达“thirty”和“thirteen”常常让学生出错,虽然两个单词的尾音发音方式不同,但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却很难辨别这两个词。为帮助学生有效区分这两个词,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这两个单词的正确读音,结合两个单词的音标分析图例,让学生理解“thirty”的重音在前,而“thirteen”的重音在后,之后就只播放两个单词的读音,让学生听音辩词,全面增强学生的听力能力。

2、归纳听力技巧,增强学生听力

(1)听力推理能力

听力推理是立足于已知听力材料,推导出未知听力结论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听力技巧,学会在听力材料中主动筛选出有效的听力信息并深入分析,以推导出作者意图。在英语听力中,由于听力内容大多没有确切的语言环境,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听力技巧来推测作者的意图,如说话人的语气、表情、风格及对话场景等。例如,在许多英语听力材料中会出现“menu”、“order”或“vegetables”、“fruit juice”等关于事物的单词,则可推测任务关系可能是“waiter/waitress”与“customer”。另外,英语听力材料中常常会出现 “but”、“however”、“because”等逻辑关系词,学生掌握听力规律,就能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获取有用的听力关键信息。

(2)听力概括能力

善于把握听力材料的主旨大意是学生听力的重要技能,只有学生切实听懂听力内容才能更好地掌握听力要点,让听力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学生要明白听力材料的主旨大意就要具备良好的概括能力,许多学生在听力时只片面重视听懂每个单词的意思,却不理解整个篇章的表达主旨。在听力过程中,主旨句一般设置在开头句,学生明白了开头句含义一般就可以大概猜测概括文章下面会提及的内容。

例如在某一听力材料中,首句是“Simon is chairing a sales meeting, and Peter and two salesmen participate in the meeting.”,我引导学生从该句中提取出“meeting”这个关键词,然后让学生多注意关于会议的信息内容,如会议涉及人物、会议时间地点及会议主题等。只有学生通过长期的有组织听力思维训练,才能总结归纳出听力技巧,提高听力准确度。

3、多样选择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单一滞后,教师的听力教学思维只停留在传统观念,即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听力材料录音,学生边听边做题,师生再核对答案分析题目,很显然这样的教师方法只适合学生应付考试,难以提高学生的听力。

为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会多样选择听力素材,提倡学生进行英语听力不一定只以教材内容为材料,我会在课堂前10分钟播放一些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片段、英语新闻、英语脱口秀等内容,让学生作为听力材料,这些材料除了贴近生活,而且内容特别,我会在听力结束后适当引入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