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差生自我总结范文

差生自我总结精选(九篇)

差生自我总结

第1篇:差生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和谐;调查研究

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1]。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存在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时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的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情绪得到强化。社交焦虑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卑等有关。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社交焦虑从儿童发育期到青春期有显著增长的趋势,在青少年中社交焦虑方面的问题广泛存在,而且影响极大[2]。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个体逐步由依赖走向独立、进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备受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关注。

自我和谐是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罗杰斯认为[3],个体的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造成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特定环境下,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与现实、就业等方面容易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很可能会因为适应不良而面临自我不和谐的危险。关注大学生内心的自我和谐,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现,也是发挥大学生自身潜能和达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盐城师范学院的3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得到有效问卷358份,其中男生168人,女生190人;独生子女180人,非独生子女178人;城镇146人,农村212人。

2.研究工具

(1)交往焦虑量表(IAS)[4]。由Leary等人编制,问卷一共有15个自陈条目,采用5级评分,即从一点儿也不符合到极其符合的评定。其中,第3、6、10、15题是反向计分题。总分越高社交焦虑程度越高。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8.9分,标准差为9.7分。得分高于38.9分的社交焦虑等级为高,而低于38.9分的社交焦虑等级为低。该量表所有条目与其它条目的总相关系数至少为0.45,Cronbach系数超过0.87。

(2)自我和谐量表(SCCS)[5]。由王登峰编制,量表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即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评定,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3个分量表。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16个项目)、自我的灵活性(12个项目)、自我的刻板性(7个项目),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它两个分数相加,得分越高自我和谐度越低。在大学生中,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85,0.81和0.64。

3.施测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施测,整个过程大约10分钟,问卷当场收回。

4.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P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总体状况

根据评分标准,社交焦虑分为高、低两级计分,自我和谐分高、中、低三级计分。研究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较为严重,社交焦虑程度较高的学生占70.39%,只有29.61%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比较低;大学生自我和谐和总体状况良好,12.29%的学生自我和谐水平很高,65.36%的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中等,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较低的占22.35%。结果见表1。

2.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性别差异

对男生和女生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的测验结果进行了t检验,结果见表2。研究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P=0.002<0.05)。具体表现为女生在社交焦虑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自我和谐总分(P=0.206>0.05)和三个因子在性别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对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按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测验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研究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0.05);大学生自我和谐总分(P=0.004<0.05)和自我灵活性(P=0.002<0.05)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独生子女的自我和谐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得分,自我的刻板性(P=0.148>0.05)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P=0.388>0.05)两个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4.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对城镇和农村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测试结果进行了t检验,结果见表4。研究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77>0.05);大学生自我和谐总分(P=0.065>0.05)、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P=0.330>0.05)和自我的灵活性(P=0.874>0.05)两个因子不存在生源地上的差异,而在自我刻板性因子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0<0.01)。

5.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对被试在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问卷上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研究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与自我刻板性因子和自我灵活性因子不存在相关性。

三、调查结果讨论

1.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总体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明显存在,且社交焦虑的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许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就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延缓偿付期,正面临着许多的心理矛盾,如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社交技巧不够、社会交往面较窄等,这些都容易造成其社交焦虑。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自我和谐程度总体较好,这与当今国家倡导创建和谐校园相一致,许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相关教育,如讲座、宣传和咨询等工作,很多大学生已经逐渐能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我和谐程度。但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学生自我和谐程度较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2篇:差生自我总结范文

1.自我和谐量表

本表采用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共35个项5级评分,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三个分量表。手册统计可计算分量表得分也可以通过对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计算自我和谐总分,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量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信度。本次测量中,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三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8、0.74、0.53。本研究不仅可以计算分量表得分也计算总分。

2.学校满意度量表

本量表参考了学校满意度同类量表,综合了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由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包括学校管理、学校教学、学校课余资源、师生关系和学历提升机会5个分量表,采用对题目描述内容同意程度由弱到强的1~3级计分,得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本次测量中,学校满意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7,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1.5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面。

二、结果

1.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学校满意度的描述统计结果

表1表明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平均分接近2.00(为1.90),属于中等水平。五个维度的平均分在1.80以上,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师生关系,学校教学,学校管理,学历提升机会和学校课余资源。

2.学校满意度的专业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学校满意度的专业差异,结果表明:学校管理、学校教学、学历提升机会的满意度对学校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专业的差异而变化显著;学校课余资源和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专业差异不显著。见表2。

多重比较检验表明:在学校管理满意度得分上,营销专业高于模具和机电专业,且与模具专业差异显著即营销专业该项得分显著高于模具专业;在学校教学满意度得分上,机电与营销专业高于模具专业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在学历提升机会满意度得分上,机电专业高于模具和营销专业,且与模具专业差异显著;在学校总体满意度得分情况看,机电与营销专业高于模具专业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见表3。

3.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自我和谐水平的描述统计结果

表4表明: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自我灵活性平均分是45.67,略高于大学生常模的45.44,说明灵活性较好;自我刻板性的平均分是18.84,略高于常模的18.12,说明自我容易偏执刻板;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的平均分是45.00,略低于常模的46.13,说明自我与经验更和谐。另外也可看总分,和谐总分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从全体测试者的得分情况来看,低分组人数占总人数的13.6%,中间组人数占总人数的67.9%,高分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5%。得分越高和谐水平越低,可见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的自我和谐水平适中。

4.自我和谐的专业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自我和谐的专业差异,结果表明:不管是分量表得分还是自我和谐总分的专业差异都不显著,见表5。

表5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自我和谐的专业差异(N = 164)

变量 F P

自我灵活性 1.27 0.28

自我刻板性 0.44 0.65

自我与经验不和谐 0.87 0.42

自我和谐总分 0.07 0.93

注:p值均大于0.05,表明方差分析结果不显著。

5.自我和谐与学校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表6列出了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自我和谐与学校满意度的相关分析矩阵。结果表明:学生学校总体满意度均分与自我和谐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学生自我和谐水平越高,对学校的满意度也越高,反之亦然;同时自我和谐总分与学校管理、学校教学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学校总体满意度均分与自我灵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各分量表之间相关情况有:自我灵活性与学校教学满意度,学校课余资源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同学校教学满意度显著负相关;自我刻板性与学校总体满意度均分及各维度相关均不显著。

三、讨论建议

1.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学校满意度特点

从总体满意度得分来看,高中毕业生学校满意度只能达到中等水平。具体得分情况可以从各个维度来看(见表1)。

从五个维度的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最高。根据发展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发展社会性人际关系是青少年的重要任务,其中同学和老师是其两大交往对象,本测试量表侧重从学校角度出发去研究,只考量了师生关系结果很理想,反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学生较满意的是学校教学,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绝大部分的高中毕业生高考失利后,希望学到真本领,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变的认真;第二是学校对高中起点学生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都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改革。

排在第三的是学校管理,这可能是因为大部分的高中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觉性,学校管理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大的约束;另外学校管理的日趋人文化也促进了学生满意度的提高。当然我们看到这是在整体满意度只处于中等水平前提下,学校教学和学校管理满意度呈现相对靠前,而实际上离学生较高的满意度还有距离。在对部分学生进行抽样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提到课程较简单和学校管理模式应该跟初中生有所区别。这些都是学校教学工作中应该探讨跟改进的,比如可否建立初、高中起点学生学校管理模式等。

排在最后的两项是学历提升机会和学校课余资源。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讲,提高学历当然是他们的初衷,且社会在呼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能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并不放松对学历的要求。近年来,职业技术学校院校虽与高等院校进行了合作,畅通了学历提升通道,但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的满意度还是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合作院校不能让学生满意和学费负担比较重。为此,学校应加强合作院校的管理和沟通,向学生作出详尽介绍,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学生满意度最低的是课余资源,具体指是对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及图书馆、羽毛球馆等资源的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的课业负担相对较轻,可支配的时间较多,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更希望在活动中获得自我肯定。在一项对类似群体所做的调查中显示,72%的学生表示希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所以,学校应尽可能地丰富学校课余资源,帮助高中毕业生获得自信和得到肯定,这会大大促进学生学校满意度的提升。

2.技校高中毕业生学校满意度的专业差异原因分析

进一步观察三个专业高中毕业生的学校满意度得分情况是否有差异(见表2,3),发现整体排在最前的师生关系以及排在最后的学校课余资源不存在专业差异,即这两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而其他三项都存在专业差异。在学校管理满意度得分上,营销专业得分高于模具和机电专业,且与模具专业得分差异显著,这可能是营销专业女生比例较大,有研究显示女生在学校管理上的满意度要高于男生。在学校教学满意度得分上,机电与营销专业高于模具专业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这可能主要跟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有关。在学历提升机会满意度得分上,机电专业高于模具和营销专业,且与模具专业得分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各合作院校的专业设置对各专业学生需求的满足有所不同所造成的。由此可见,要提高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的学校满意度,除了对这一个群体进行针对性研究外,还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以及学历提升机会方面的具体措施并且结合具体的专业特点,达到既强调群体共性又强调专业个性的目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自我和谐水平分析

参见表4,对比大学生常模,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自我灵活性”得分略高于大学生常模水平,“自我灵活性”与敌对和恐惧显著负相关,可能预示了自我灵活水平越低,自我概念越刻板和僵化。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在这一维度上的得分高于一般大学生,说明灵活性较好,特别是对自我的理解;另外职业技术学校高中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略低于大学生常模水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反映的是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包括对能力和情感的自我评价,它所产生的症状更多地反映了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在这一维度上的得分低于一般大学生,说明自我认识与自我期望及环境较和谐。最后一个“自我刻板性”略高于大学生常模,“自我刻板性”与偏激显著正相关,强调思维的固着性,这个分数上偏高说明更容易产生偏激。在三个维度的共同作用下,职业技术学校高中生自我和谐总分中间组人数占总人数的67.9%,大部分呈现自我和谐水平适中。

从三个维度上来看,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的自我与经验和谐水平和自我灵活性都要高于一般升入大学的高中生。技校高中毕业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固,能较客观地认识自我,自我和谐也成为可能。但这不代表着完全没有问题,由于高中毕业生经历高考失败后,在自我认识与环境发生冲突时,更偏向于被动的妥协,内心的矛盾并不是不存在,所以在自我刻板性得分上就要高于一般升入大学的高中生。这种内心的矛盾如果得不到疏解,将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大力加强技校高中生的学业认同感、专业前途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技校高中生的自我和谐水平的提高。

4.技校高中毕业生自我和谐的专业差异分析

表5显示,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的自我和谐水平与专业的不同不显现显著差异。这说明高中毕业生的自我和谐水平不受专业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受到学生个体身心的成熟程度以及对自我和环境客观认识程度的影响。

5.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自我和谐与学校满意度相关关系分析

进一步对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自我和谐和学校满意度这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表6结果显示,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学校满意度与自我和谐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自我和谐水平越高,对学校的满意度也越高,反之亦然。而且两个问卷的分量表之间也存在一些显著相关,这很好地反映了学校满意度的主客观原因。对于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来讲,学校的客观实际是制约学校满意度的客观原因,自我和谐水平就是制约它的主观原因。

四、结论

从统计结果来看,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的学校满意度受到专业的影响,总体接近于中等水平;但是自我和谐水平不受专业影响,总体比较适中。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自我和谐水平越高,对学校的满意度也越高,反之亦然。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学校满意度受到学校客观实际的影响,但更强调学生的自我和谐的主观体验。学生对学校生活的认知与评价与其对学校的认同、接纳感具有重要正相关。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应着力改善学生的主观学校生活质量,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学校满意度。

(作者单位: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第3篇:差生自我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一国国际收支结构特征本质上反映了其 经济 结构的特征,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了一国对外负债、出口及进口产业的状况及变动。我国近几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了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所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需要依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 市场 关系的理顺,单纯依靠汇率升值是调整不过来的。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外经济交易的记录,它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全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国际收支的总规模不断扩大。1994~2006年间,除资本项目小幅逆差以外,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 金融 项目均基本保持顺差。近些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格局,顺差规模在不断扩大。据国家外汇 管理 局 统计 ,2006年我国总顺差为259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4.98倍,其中经常项目顺差为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为10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10663亿美元。

贸易顺差增长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同时也带来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诸多困扰,包括增加流动性过剩问题、贸易摩擦加剧、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一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特征本质上反映了其经济结构的特征。国际收支结构中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状况综合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状况。通过近些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经常项目中货物贸易持续顺差,反映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自于货物贸易收支的大额顺差。1998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14.7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支顺差近466.14亿美元。2006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明显上升(249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增加(2177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2.9%上升到2006年的9.5%。可见货物贸易顺差为国际收支总体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而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又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尤其以廉价劳动力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这点也相应地体现在我国出口商品分类中“杂项制品”出口额的增长上。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分类中“杂项制品”主要集中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中,从1995年到2002年,“杂项制品”顺差由462.87亿美元大幅增长至813.70亿美元,年均增长4.2%。2005年“杂项制品”出口1941.9亿美元,进口608.7亿美元,顺差1333.2亿美元。2006年“杂项制品”(包括服装服饰、鞋类及小商品等)占出口总额的24.6%。“杂项制品”在进口中占比只有9%。“杂项制品”顺差构成了我国货物贸易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产业优势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少。

二、国际收支顺差中“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比重较大,反映了出口的产业结构落后

我国经营项目的顺差相当一部分是依靠低附加值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性产品的出口来维持。为了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国家先后采取了增加出口税、降低或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禁止部分产品开展加工贸易等措施。当前,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但总体而言,由于这些行业前几年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投资 增长过快,已形成较大生产能力。在出口商品结构中,我国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比重仍旧较大。

虽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表面上造成了出口不断的增多,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实际上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将自己置于了长期不利的地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必然会导致本国经济增长乏力,难以持续。这也说明了目前我国出口的产业结构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因此,我国急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使能源和资源消耗有所降低。

三、国际收支顺差中相当大部分是由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的,这反映了我国自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

目前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八成以上都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其中大部分都是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的贴牌加工,属于内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份额还不高,自有品牌还不多。2005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58.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出口比例超过85%。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外贸总额的58.9%,其顺差占贸易总顺差的51.4%,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出口比例占88%。而我国自主品牌出口尚不足10%。说明在这个产业中,我国出口产品中普遍存在着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国外技术依存度高,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的水平偏低使得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品还属于依赖国外核心技术的加工品,出口的很大一部分高新技术产品技术附加值不高,仍处于“来料加工”阶段,得到的主要是微薄的劳动报酬,大部分利润都归于知识产权的持有者和国际经营者。

出口产品缺乏品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迈上新台阶和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最大“绊脚石”。企业加强自主研发、给出口产品打上自主知识产权的标签,成为我国外贸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

第4篇:差生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双顺差;GDP;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1-0053-05

一、前言

双顺差主要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顺差,本文主要取其和为双顺差。自从布雷森顿体系的确定后,国际上对外汇储备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这段时间内包括Heller(1966)、Miller与Orr(1966)、Kenen与Yudin(1965)、Frenkel(1974)、Iyoha(1976)以及Frenkel与Jovanovic(1981)等在内的众多文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外汇储备做了大量的研究,奠定了外汇储备决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Frenkel(1974)运用“回归分析法”,实证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需求对国际贸易额变动的弹性要大于发达国家。Iyoha(1976)的检验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需求量与预期出口收入、进口支出的变动率、持有外汇资产的利率以及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等四个变量呈正相关关系。Aizeman和Marion(2003)运用面板数据对122个发展中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外汇储备与人口总数、经济总量、商品和服务贸易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汇储备研究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持有较大外汇储备的中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危机期间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这使得外汇储备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1]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注目的两大经济体,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美贸易格局基本上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不断上升,资本流入不断增多,美国整体贸易对外逆差不断攀升为基本背景。这一贸易格局引起了美国政府界、商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对中国的持续双顺差施压,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双顺差是引起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中国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他们认为中国应使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韩国首尔大学全球商业和金融研究中心主任Yung Chul Park和Barry.Eichengreen(2006)把全球失衡问题的重点放在亚洲。他们认为,中国的双顺差是造成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最主要根源。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席Midsuhiro Fukao(2006)认为中国应该减少双顺差,阻止双顺差持续扩大,那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2]张斌、贺冰(2006)也认为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不利于中国经发展,使得内外部经济发展不平衡。[3]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副主席FumioHoshi(2006)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中国没有必要使人民币不断升值,降低双顺差,那有可能为中国带来许多问题。Lane与Buke(2001)认为双顺差与GDP具有正相关。本文则利用我国1990-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进出口总额和GDP的具体数据及一定的计量方法,对我国双顺差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

二、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一)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国际化分工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加工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其进出口总额从1995年的2808.6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4219.1亿美元,增长了5倍多。实际利用外资额从1995年的481.3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925.93亿美元,这些资金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条件,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双顺差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进而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

(二)增加了产出和就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高,严重制约了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贸易和资本的逐渐开放,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吸引外资越来越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得出口不断增长,贸易顺差持续增长。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增强了外国投资者信心,是对外借款、吸引外资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双顺差也有利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例如,大量外商企业投资我国,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在我国创办企业,外资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由1985年的6万人增加到2005年688万人,年均增长32万人。

从图1可以看出,双顺差使得人民币供给增加,人民币供给增加将降低利率,进而使投资扩大,投资的扩大有助于产出的增加和就业的增加,就业的增加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产出的增加将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实际收入增加,实际收入增加就有助于消费需求的扩大,通过消费需求的扩大拉动经济增长。

(三)增加了货币供给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无论是经常项目顺差,还是资本金融项目盈余,都会通过外汇储备增加带来货币供给的增加,进而引起储蓄的增加,因此双顺差的增加会使储蓄不断提高。储蓄将转化为投资,因而储蓄的提高将使投资增加,投资的增加会加快经济的增长。由于净出口(NX)=储蓄(S)-投资(I),净出口是实际汇率的函数,因此储蓄的增加会引起实际汇率下降,进而使我国产品变得相对便宜。如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投资需求下降使国内投资从I1下降到I2。结果,用于兑换成外国通货的人民币供给从S-I1增加为S-I2。人民币供给的增加使均衡的实际汇率从r2下降到r1。汇率的下降有利于增加出口,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三、双顺差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发展也需要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增长有助于进出口高速增长,出口有助于降低发达国家的消费品价格,从而可以降低这些国家的消费品价格和提高实际收入水平。而且我国的低价出口有助于抑制世界性通货膨胀风险、进口有助于增加世界总需求,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可以改善其经营状态,这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是利好消息。此外,我国外汇储备形成对美国债券市场投资,这一投资一方面对美国财政赤字起到了融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抑制长期利率的上升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最后我国对欧美发达国家的融资间接推动了他们的对外投资。我国对欧美金融市场的投资为短期低利率投资,而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为高收益长期投资,因此发达国家可以享受二者之间利差。我国经济增长使得外资企业增加,外资企业的收益也将改善,进而增加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

四、样本的选取和实证分析

(一)样本的选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大部分年份处于顺差,经常项目在1988、1989、1993年处于逆差,金融和资本项目在1992和1998年出现了逆差,双顺差在1989年为负,主要是1989年国际国内出现了较大动乱引起的;双顺差在1997年出现了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使得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了较大逆差;自1992年以来,外汇储备一直处于较快增长。

伴随贸易和引资政策的调整,我国每年吸纳的外汇储备量开始出现大幅度攀升,总体呈扩大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有3年的外汇储备变动特别值得关注:一是1992年,外管局对外汇储备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外汇储备的统计以央行的外汇结存为标准,不再将中国银行的外汇结存列在其内。可以说,外汇储备统计口径的缩小是该年外汇储备减少的主要原因。二是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取消外汇分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外贸企业经营和周转的外汇,在短期内必须结售给指定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而银行的二级储备功能受最高持汇规模的限制,对所结外汇的吸纳和缓冲能力极为有限,所以大规模的结汇压力迅速通过外汇市场施加于中央银行,而且该年国际收支的高额顺差也使央行结汇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央行当年的外汇储备结存304亿美元,比上年猛增143%,此效应一直延至其后的2-3年。三是2002年,随着上述政策变动对央行外汇储备影响的逐步弱化,外汇储备继续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结汇压力。该年国际收支的顺差额达677.1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则增加了742.4亿美元,这意味着央行平均每天被动“吃”进的净外汇达2亿多美元。客观地说,国际收支大额顺差转变为央行外汇储备的过程,对于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确实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没有央行吸纳外汇储备的政策,人民币汇率走势无疑会更加坚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多年来的双顺差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我们一味的提高人民币价值,降低双顺差可能会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说明这一点,本文考察了1987-2006年双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检验了双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本检验以GDP为因变量,双顺差(DS)为自变量。使用的数据是来自中国统计年鉴(GDP)按当年人民币和美元的平均汇率换算成了美元)和中国外汇管理局。为了便于计量分析,对1989年双顺差进行调整,把双顺差负数取绝对值。所有的数据处理都用统计软件Eviews5.0完成。

1.对时间序列数据的检验

(1)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经检验数据平稳,为了克服因回归使得结果无解释意义的缺陷还需要采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数据的性质。误差修正模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揭示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调节的途径,包含了非稳定的单整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协整反映的变量虽然有各自长期波动规律,但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根据协整理论,只有同阶单整的序列之间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检验结果表明DS的短期变动对GDP存在正向影响;模型中的误差修正系数为-0.278248,说明双顺差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均衡机制对GDP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每年GDP值与其长期均衡值的偏差中有27%被修正。总的看来,模型数据的统计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学意义。

(2)格兰杰因果检验。基于单个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虽然可以证明GDP与DS之间存在的同向或反向变化的相关关系,但是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即GDP增长是由DS引起的,或DS增长是由GDP引起的;或者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目前国际上解决这一问题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滞后期下双顺差与我国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贸易顺差)说明我国出口大于进口,通过扩大出口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而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是通过外国的直接投资)则说明外资流入我国构成了我国国内总投资的一部分,这实际上相当于增加了我国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的增加会形成连带的乘数效应,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GDP也构成了DS的因,说明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也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创造了条件,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双顺差扩大。

建立回归模型:

其中,模型(1)用以检验双顺差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模型(2)则用来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对双顺差程度的影响。其中,lnGDPt表示当期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并取自然对数;lnDSt表示当期的实际双顺差数额并取自然对数,lnGDPt-1和lnDSt-1分别表示前一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双顺差数额并取自然对数。当期的DS变量解释的是双顺差在短期内的需求拉动效应,而滞后GDP和DS变量解释的是GDP的长期效应和双顺差长期的供给效应。

根据模型(1),对双顺差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进行计量检验。得到以下回归结果:

lnGDPt=1.309668+0.768956lnGDPt+0.045759lnDSt+0.105220lnDSt-1

(0.747109)(0.048294) (0.048294)(0.051028)

R2=0.957371R2=0.949378F=119.7763

D.W=2.662874

该模型能反映出双顺差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两者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双顺差对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不管是前一期的双顺差还是当期双顺差都会促进当期经济增长。总之,双顺差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利用模型(2),对我国的双顺差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经济计量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lnDSt=-6.729973+0.384272lnDSt-1+1.161080lnGDPt- 0.023922lnGDPt-1

(3.748626) (0.272758)(1.225397)(1.109965)

R2=0.764177R2=0.719960F=17.28247

D.W=1.922147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此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且自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较强。前一期的GDP通过影响前一期的DS和当期的GDP间接影响本期的GDP。的回归系数为1.161080,说明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引起双顺差增加1.16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双顺差的扩大有巨大贡献。

以上计量分析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是,当出现双顺差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出现更快速度增长。同样,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会使双顺差越来越多。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1987-2006年我国的双顺差和国内生产总值,双顺差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测算的结果表明,双顺差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改善生存环境,增强外部竞争的影响力;同时,我国经济增长也会扩大双顺差。

基于以上的实证结果,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不应该过快提高人民币价值(人民币升值),降低外汇储备,那样可能会减缓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造成大量失业;而且要在双顺差的背景下不断改善经济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制度以及让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高其竞争力,要把资金流入与引进技术、管理、人才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双顺差的综合优势。

参考文献:

[1] 郭梅军,蔡跃洲.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6,(2).

[2] 王世华,谭小芬.“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亚洲和欧洲的观点”综述[J].国际经济评论,2006,(5).

[3] 张斌,贺冰.从高额外汇储备反思中国经济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06,(3).

Impact on China Economic Growth by Double Surplus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FAN Dong-ju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ning 54100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na’s double surplus and GDP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87 to 2006 by using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 It shows China’s double surplus is core factor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GDP, at the same time,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double surplus, it can not be too fast to reduce double surplus by raising the value of the Renminbi. China's double surplus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ill be beneficial und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第5篇:差生自我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情商,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职学生情商调查

采用两套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调查,抽取高职院校的800名被试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情绪智力特点,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情绪智力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一共20道题项,每题选“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问卷满分为20。本研究所取的大学生样本,其情绪智力总分在6-20之间,全距为14,平均分12.95,标准差为2.65。从整体来看,分数略呈正偏态分布,偏度系数(skewness)为一0.396

按照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数在0——6区间的占总人数的0.2%这部分人占少数,这些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认知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同时承受能力较差,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困扰,在7----15分区间的占84.1大部分学生的情商在这个范围内,这些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抗挫折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较强,但是缺乏对情绪的理解分析能力。在16---20区间的占15.7%,这部分同学的情商较高,在能够很好的认知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同时,还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当处于强烈情感边缘时,也不会被击跨。即使在愤怒时,你也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与他人相处得也很融洽。,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行理解分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在对问卷一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通过问卷二的调查,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二)关于测量大学声情绪智力的问卷二包含47个题项,其中自我维度包含23道,分别由认识自我情绪、表达自我情绪、调控自我情绪、预见自我情绪和体验自我情绪五个因素构成;他人维度有24道题,包括觉察他人情绪、评价与表达他人情绪、预见他人情绪、体验他人情绪、调控他人情绪五个因素。由此把大学生情绪智力作为一个二阶十因素的结构进行考察。

1、问卷共47道题项,每题以3点计分(1,2,3分),问卷满分为141。根据

本调查所选样本计算总分,分布情况如图1-1所示。

本研究所取的大学生样本,其情绪智力总分在49~121之间,

全距为72,平均分78.63,标准差为12.51。从整体来看,分数略呈正态分布,

偏度系数(skewness)为.276

就本次调查所选取的样本,大学生情绪智力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

计结果分别见表1-1、表1-2和表1-3。考虑到问卷各因素的项目数不等(自我维

度含23道,他人维度含24道),以下将各题项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作为各项

分析的基础,以后不再赘述。

表1-1两维度及总问卷题项平均分和标准差

自我维度

他人维度

总问卷

平均分

标准差

0.81

0.14

0.86

0.15

第6篇:差生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信任;自我和谐;相关研究

1 引言

社会成员的自我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力量・因而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对整个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我和谐(self consistency-congruence)是C。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指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是一个人的自我观念中没有冲突的心理现象。Rogers认为,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功能,如果意识中的自我概念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就会经历或体验到人格的不协调或不一致的状态。Rogers认为自我不和谐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造成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进而影响到人际交往和社会功能。目前国内对自我和谐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于探究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人际信任(mterpersonal trust)是Rotter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本文旨在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我和谐程度之间的关系,以便探讨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和自我和谐的策略。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医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共215名。发放问卷215份,回收207份,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为94.2%。被试平均年龄为21.55±0.92岁。

2.2 研究工具采用自陈问卷调查。①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该量表有3个分量表:不和谐水平、灵活性水平和刻板性。可以计算各分量表的得分,将各分量表所包含的项目分直接相加。其中不和谐共16题,反映自我与现实经验的不一致水平;灵活性12项,反映自我概念的明确性与弹性,即当自我知觉与实际经验不一致时,能客观评估其差异或调整行为,以求达到与认知的和谐;自我刻板性7项。反映自我概念与经验不一致时主体是否固守自我概念,对自我的认知缺乏变通性。自我不和谐得分越低、灵活性得分越高、且刻板分越低,自我和谐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该量表的总分,为不和谐因子、刻板性因子以及灵活性因子反向计分3项之和,总分越高,其自我不和谐水平就越高,反之越低。②人际信任量表(ITS)。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Rotterl976年编制,该量表用于测查被试对他人的行为、承诺(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有较好的信效度。共25个项目。量表总分25分(信赖程度最低)至125分(信赖程度最高),中间值为75分。该量表有两个因子,一个是特殊信任因子,一个是普遍信任因子。

2.3 研究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3 结果

3.1 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和谐总得分为90.57+12.5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分量表与常模间存在的差异没有显著性;自我的灵活性分量表与常模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自我的刻板性与常模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见表1。原量表中的常模没有给我们提供自我和谐的总分,故无法做差异性的检验。

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和谐总分分布呈正偏态,高分组人数明显多于低分组人数。结果显示最高分为126分,最低分为49分。量表的设计者经过论证认为在大学生中可以将低于74分(包括74分)设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包括103分)为高分组。据此,被试大学生中自我不和谐的比例较大。见表2。

3.2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总体情况 结果显示人际信任总得分为80.48±8.48,与ITS的理论平均值(75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9.032,p<0.01)。提示被试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高于量表的理论平均值。不同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生平没有显著影响。

3.3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将自我和谐的各个分量表得分与人际信任量表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总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人际信任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分量表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的灵活性分量表负相关,与自我的刻板性分量表没有显著相关性。见表3。

第7篇:差生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 技校学生 问题行为 自我概念 参与体验

1 前言

自我概念是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它不仅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调节和维持有意义的行为,而且自我概念的发展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程度。

自我概念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了心理学家历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而自我概念与青少年行为问题之间的相关研究也被许多人所关注。技校学生作为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内特殊的一个群体,较其他普教学生更早接触社会,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技校学生还面临家庭问题,这些压力已经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他们出现行为问题的几率也远远高于其他中学生。有研究者对技校学生进行SCL-90测试,认为技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青年组常模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从理论上看,通过提高技校学生的自我概念,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无疑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心理教育模式。本研究拟通过参与教育模式的干预措施以及问卷调查,探索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2 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苏州市高级技校学生300人,其中操行分数低于60分的学生150人,普通学生150人,各占比50%。学校操行分数的评定由学生迟旷次数、违纪等情况而定。操行分数低于60分的学生里05级28人,06级35人,07级62人,08级25人,男生91人,女生59人。年龄16至22岁之间。

2.2研究工具

采用信效度较高的由费茨编制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身体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等内容,各部分内容又从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和行为三个方面测查。量表共计70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方式,分别为完全相同、大部分相同、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大部分不相同、完全不相同。

2.3研究过程

2008年1月研究启动,随机选取了34个班级中150名操行分数低于60的同学,操行分数的评定依据学生违纪等相关情况而定。所有被试均接受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前测,对其自我概念状况进行调查。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所有被试均参加多项志愿服务、团体辅导等参与体验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具体形式为在一所特教学校开展助教等义工活动,每周一次,由学校组织20名左右的学生参加。在特教学校,所有义工均深入到各个课堂协助老师开展教学工作。

3 结果

3.1技校生的自我概念

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被试总体自我平均分为206,稍低于社会总体常模水平。

自我概念各项内容进行年级间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从结果可看出生理自我、家庭自我两个因子以及总体自我在被试的年级水平上出现差异。其中总体自我差异显著性水平达到0.00。进一步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总体自我差异均出现在05级与08级被试之间(p

3.2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比较

表3是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我概念各因子进行t检验分析的结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只在家庭自我这个因子上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参与体验活动对技校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对实验组被试的前后测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各因子检验结果如表4。结果显示,4个因子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分别是身体自我(p=0.04)、家庭自我(p=0.02)、道德自我(p=0.03)和总体自我(p=001)。

3.4实验组的行为问题

在实验进行前后,分别对150名被试的操行分数进行统计。如下表所示: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经过参与体验活动之后,有16.7%的被试脱离了不及格区域;另外,49分以下的人数比例也从78.7%下降为28.7%。

4 讨论

4.1技校生的自我概念状况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技校生的自我概念各个因子以及总体自我在性别水平上没有显现出统计差异,总体自我以及身体自我、家庭自我两个因子在不同年级水平上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发现高年级被试在身体自我评价上要高于低年级被试,这与被试的年龄阶段可能有关。本研究中,被试年龄分布在15~22岁之间,处于青年初期,同时也是青春后期。伴随身体与性的成熟,他们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渐渐增多。

被试自我概念中的家庭自我因子也在年级水平间出现显著差异。家庭自我指的是被试对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一份子的价值以及胜任感的看法。从本研究来看,被试因为接受职业教育,其学习目标指向就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近一半的时间在进行社会实践。因此,本研究中的被试往往比普教学生更多接触社会。社会角色的体验也促进了他们对于自己在家庭中所承担责任的认识,因此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增强了家庭自我评价。

4.2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自我概念比较

在本研究之初,同时选取了150名问题行为较少的学生接受问卷测评。从测评结果来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总体自我以及家庭自我出现差异。有研究表明,父母的养育方式是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父母养育方式无疑对于青少年形成自己在家庭中角色以及所承担责任的认知有重要作用。这也与对被试的访谈中发现多数问题行为多发学生都面临家庭问题现象相一致。在社会自我因子中,实验组的自我评价甚至高过了对照组,尽管这个差异并没有达到显著性(p>.05),但是这个结果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技校中问题行为学生对于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中的价值与胜任感评价并不低。与其他所谓“好”学生相比,他们对于自己的社会能力同样持有积极态度,只是在当前所处环境中没有激发他们去运用自己的能力,表现出好的行为,扮演更为环境所赞许的角色。

4.3参与体验活动对被试自我概念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学校设置的参与体验活动,被试的总体自我以及家庭自我因子、身体自我因子、道德自我因子均有显著改善。在总体自我的子项目的分中,自我认同(p=.03)与行为(p=.02)均达到了显著差异变化。自我认同指的是个体对自我现状的描述。行为指的是被试在接纳或者拒绝自我后实际所采取的应对行动。本研究结果说明,被试在接受活动干预之后,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现状。

从结果来看,参与体验活动显著改善了被试的自我概念水平。这个结果验证了陈肇基等人的研究。陈等人的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与本研究有一定差别。但是从自我概念的发展来说,二者的研究对象均经历同样的过程。对于技校学生的自我概念,我们同样可以采用乔韩窗口理论将其划分为公开区、盲目区、隐秘区和未知区四个领域,自我概念的发展就是这四个窗口结构的不断刷新。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扩大公开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通过探索体验挖掘未知的自我,从而不断促进自我认知的良性变化,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发展积极的社会适应行为。

本研究中,被试的行为问题以学校的操行分是否达到60分为标准,而操行分数的评定标准在不同的学校并不相同。因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本研究中被试的问题行为在其他学校可能并不一定被判断为问题行为。而且,操行分数是一个连续变量,而问题行为与正常行为却是一个非连续变量。用一个连续变量来描述一个非连续变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客观性问题。所以,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是相对的。这也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技校学生问题行为作更加规范以及更加客观的界定。

5 结论

5.1技校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稍低于社会总体水平,但差异并不显著。在被试的不同年级间,高年级学生在总体自我以及家庭自我、身体自我两个因子上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

5.2实验组被试的总体自我与家庭自我因子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被试的社会自我因子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达显著性。这也提示教育者应该对问题行为多发学生的社会角色自我认知多做积极关注,通过其社会自我的发展积极带动自我整体的良性发展。

5.3参与体验活动能够显著提升问题行为多发学生的自我概念,同时能够改善其行为问题。积极创设参与体验式活动平台,是提升技校学生自我概念水平、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Watkins D.QI Dong. Assessing the Self-esteem of Chinese School Children.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4,4(1):129-137.

[3].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心理科学,2004.

第8篇:差生自我总结范文

从外贸结构角度对贸易顺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1990年前后,我国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同时出现顺差。1990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16.6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53.4%,其中出口为354.6亿美元,进口为262亿美元,形成的贸易顺差为92.6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41.8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38.3%,其中出口为254.2亿美元,进口为187.6亿美元,形成的贸易顺差为66.6亿美元。可见当时我国一般贸易规模要高于加工贸易规模,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一般贸易。“九五”初期,加工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其进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一般贸易。而且1998年,加工贸易形成的贸易顺差额开始高于一般贸易,并呈逐渐增大趋势。但总的来说,加工贸易顺差从1998年以来,一直是我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200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高达8319亿美元,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48.6%,出口5104亿美元,同比增长23%,占同期出口额的53%,进口3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占同期进口额的41%,贸易顺差为1889亿美元,高于我国全年贸易顺差总额。从以上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在进出口总量中的比例上升情况与顺差扩大数据来看,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国内产品的附加值正在不断增加,产业链正在向深层次延伸。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势头强劲,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投资,国际上很多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含量高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和管理溢出效应促进了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与产品结构优化。这使得我国对外贸易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国内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第一,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2006年,加工贸易进料加工进出口的比重提高到80%,生铁、铁合金、电解铝、皮革等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大幅下降,机电产品与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大幅上升。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家电、便携电脑等机电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05年,99.9%的笔记本电脑,99%的彩投影机和微型计算机,98%的等离子彩电,97%的DVD,96%的船舶均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由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机电行业与高技术产业得以迅速成长。根据商务部统计,“十五”期间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9282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70.7%,占机电产品出口的74.0%,较“九五”期间增长2.4倍,年均增长29%,是同期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长速度的1.2倍。“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5438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41.4%,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7%,较九五期间增长4.5倍,年均增速41%,是同期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长速度的1.7倍。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内以机电、高技术为代表的主要产业的升级。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产业链长、关联度强、工艺装备系数高、加工环节复杂,是有效利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走向低成本自主创新的重点产业。加工贸易对于推动机电、高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我国工业化目标具有不可否定的意义。

第二,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从1990年到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增加值率数据来看,我国产业链条得以明显延伸。1990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增加值率为26.2%,到2006年达到37.0%,增长了10多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国内附加值正在逐年提高。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加工贸易顺差中30%以上是来自于来料加工方式,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主要是简单劳动力价值,加工贸易形成的顺差有限。随着后期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升级,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发展,进料加工贸易顺差比重大幅上升,达到加工贸易顺差的85%左右,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来自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附加值不断提高,使我国加工贸易顺差大幅增加。

第9篇:差生自我总结范文

以首次考试为起点,计算出某生的总分、单科分与同学科组合学生总分的均分、单科均分的差并除以同学科组合学生总分的均分、单均分得该生的总分、单科分的分差率。以后每次考试都计算出学生的总分及单科分与同学科组合学生总分的均分、单科均分的分差率,并标示到图上。分差率可以避免因考试难易系数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学生成绩的波动,影响对学生在同学科组合中的准确位置的评价。这样可以回避单以名次来评价学生成绩的不准确性,而从分差率的正负看学生的变化,正便是进步,负便是退步;可以回避考试总分及名次的升降与该生实际分值在同学科组合中位置并不相符的现象。即名次虽有上升,但分值与同学科组合均分值的差距却拉大了,这样的不合拍就不能算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正确评价,曲线图是以分差率为纵轴,考试次序为横轴构成的,如下图:

曲线图可分两种绘制,一种是班主任计算学生个人每次考试总分与同学科组合均分的分差率,然后绘出该生几次考试成绩变化曲线图。由此变化轨迹,则一目了然地看出学生的变化动态,为班主任的工作提供直观可信的材料。另一种是任课老师计算学生个人每次考试单科分与同学科组合单科均分的分差率,绘制出学生几次考试学科成绩变化曲线图。由此变化轨迹,则清晰地显示该生学科的学习情况,从而为任课老师的培尖补差提供可靠而有效的信息。以上有关数据档案构成的曲线图,旨在让班主任、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演变过程有全方位的了解。让每个教师做到心中有学生,有数有底;心中想学生,想方设法,做到工作有的放矢,措施得力有效。

二、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理念提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直提倡老师要研究班隋、生情、学情,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尤其是要帮助学生弄清自己知识上的弱点、缺点,从而对症下药,因人而宜制定培尖补差计划。因此,每次考试后,班主任都会根据成绩开出一串目标生、临界生、补差生名单,任课教师则一阵忙乎:谈话、面批、督查、开小灶。老师忙个不停,学生疲于应付,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我们以为老师对学生学情并未真正全面的了解。因为每次考试学生的名次会上下浮动,学科成绩也有波动,到底该生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其学科成绩薄弱如何,薄弱学科又到底薄弱在哪一知识点上,对此,老师难以把握到准确可信的数据材料。开考试分析会,一次考试,若干数据,让任课教师难以直观而简洁地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也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定位,给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不了正确的导向。培尖补差工作自然也易走走过场,流于形式,效益不高。于是我们想通过绘制学生学习成绩曲线图,让教师根据学生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变化形成对该生的科学评价。从而避免了一次、两次考试的偶然性,对学情把握的片面性,补差措施的盲目性。进而达到让教师探索出一条适合生情、学情,提高教学针对性,促进教学效益最优化途径的目的。

三、曲线图延伸

1.学习成绩变化曲线与知识点掌握曲线相结合

高考试卷几年来已基本定型,试卷结构、题量、题型、分值及各知识点的分布等都相对比较固定。一个学生某一学科弱,不可能所有知识点都差,识记、理解、运用不可能都弱。什么地方痒,什么地方最疼,学生最希望我们抓什么部位,抓到什么力度,这倒是我们要细化研究的。正确把握补差生、补差科目、补差点,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因人而宜,提高补差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我们还可以让任课教师将补差对象每次考试的某一知识点的得分情况绘成曲线图,从而纵向了解该生某一薄弱知识点的演变情况,科学评价该生这一知识点的实际掌握运用的层次并适时调整补差策略。

2.老师绘制曲线与学生自我绘制曲线相结合

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准确定位,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我绘制曲线图。比较点可以是总分,可以是某一学科分,可以是某一知识点得分。从图示变化,让学生自我去剖析成绩的演变,寻找变化的原因,思考解决的突破口。毕竟什么地方疼,什么地方痒,有多疼,有多痒,学生自己再清楚不过了。老师帮学生把脉找症状,有高度,有指导意义;学生自己把脉找问题,更实在,易操作。尤其是学生从曲线图的变化可以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科学评价。同时自我反思过去的一段学习过程,总结过去学习方法的得失,寻求完善改进提高的方法。如此,可激发学生占据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从老师要我补到我要老师补,我要老师补什么,我要老师什么时候补,怎么样去补等。我们希望通过此举更好地改进我们的补差工作,激发师生双方补差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补差效果。

四、曲线图类型

一般说来,学生历次成绩变化轨迹可以描述为四种类型:

1.稳定型

一般可以把单科成绩上下浮动不超过5分,各科成绩趋于平衡,总分成绩上下浮动15分以内的类型描述为稳定型。

2.波动型

可以把单科成绩上下超过10分,总分成绩上下浮动超过20分的类型描述为波动型。求这种波动型的各科均分值时,最好是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以增加均分值的可信度,总分均分值也可根据这个办法求得。

3.上升型

可以把单科成绩、总分逐渐呈递升趋势的类型描述为上升型。这种上升型往往表现出某些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具有在考试中发挥稳定,甚至超常发挥的心理优势。

4.下降型

可以把单科成绩、总分逐渐呈下降态势的类型描述为下降型。这种类型往往反映出某些学生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差,考试时容易失常。因此,在求出总分均分值以后可考虑再减去15分左右作为该生升学考试的假想分。

五、曲线图功能

1.指导分析学情。调优教育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成绩曲线图,可以把我们教师的视线引向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引向科学分析学情,发掘学生潜力;引向优化师生关系,让教师心中真正想着学生,让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引向让曲线牵动师生双方形成合力,共同探求教学新思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把握发展动态。提高培尖补差效率

学生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涵盖了每个学生每次考试每门学科的演变情况,再加上班级管理档案中各项指标的评价,应该说学生学习成长的动态,老师可以一目了然。培尖补差对象、科目、知识点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复习的补偿工作也就有的放矢,从而能提高培尖补差的针对性、实效性。3.发挥激励功能。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学生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轨迹,其动态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起落;其连续性,又让学生看到过去的成绩和发展趋势。个中成功让学生信心百倍,偶有波折让学生迎头赶上。区区曲线牵动着学校家庭共同关注,激发着老师学生齐心协力。让曲线攀升上扬永远是学生心中所求,老师心中所想,家长心中所盼,三方合力,共同谋划,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六、曲线图认识

学生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管理、学业评价的改革。

1.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以往学生成绩报告单只反映学生期中、期末文化考试的成绩,而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则着眼于学生平时的动态发展状况,通过描述学生学业发展起落轨迹展示学生学习的概貌。

2.片面与全面的结合

过去只反映学生某一两次考试成绩,其间偶然因素难以避免,而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则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使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更全面、深入、多侧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改进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3.单向与多向的结合

过去只由教师对学生评定后向家长报告,现在的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则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我反思,学生互相启发,教师评析,家长反馈参评等方法进行信息的多向而充分的交流。

4.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过去只注重期末的考试成绩,老师给出对学生结论性意见。现在则注重平时学习过程,每次考后师生互动认真剖析,不断调整教与学的行为,并且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随时对学生进步予以鼓励,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予以补救,使学生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成长状态。

5.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定量是着眼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数量因素,通过量化考查测试,获得学生学业的量化结果,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分析、解释和利用,对那些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宜量化的内容则纳入定性评析的范围。

6.纵比与横比的结合

纵比即把学生当前的成绩与历次考查检测的成绩比较,利于发现学生发展的路径,预测学生学业成绩变化的趋势;横比则将学生之间、班级之间的成绩平行比较,利于发现彼此间的差距及各自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使学生个体、集体学有目标,进有标准,以激励学生、班级不断攀登。

当然,对学生学习的科学评价可以从学生成绩变化曲线图的角度去进行科学综合评价,还可以切合每一个阶段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科平衡、心理状态、身体状况等方面去定性评价。总之,学生成绩变化曲线图,可以避免用一时一次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片面、不合理评价,利于对学生相当长一段时间学习情况的整体评价,从而形成更有利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