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精选(九篇)

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第1篇: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一、学会听课,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数学的学习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来掌握知识。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需要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预习

做好预习,提出问题,多次阅读课本,查阅相关资料,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力争在老师讲新课前掌握更多的知识。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在老师讲课中去解决。

2.学会听课

到高中以后,老师对于一个知识点就不会再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去掌握,而是通过讲解一些相关知识去引导学生明白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如何用这个知识解答一些相关的疑惑。如果学生能明白的话就能在课后的练习中巩固这些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的引导去扩展知识。

3.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解题技巧,可能这种方法你知道,另外的人不是很熟悉,那么就需要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也同样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一节课都是老师讲的话,课堂气氛也是很闷的,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是很低的。

4.听好每一分钟,尤其是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束

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讲课的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二、课后巩固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重视课后的巩固,只是觉得在课堂上掌握一些知识就够了,其实这是错误的。高中数学的知识很多,并且不像初中数学那么浅显,如果不能进一步挖掘其内涵,在做练习时就不知道如何去解,也不能运用这个知识。

做练习是必需的,可是有些学生只是为了练习而练习,而不是为了巩固这个知识、扩展这个知识去做练习,这样跟初中的做题是没有区别的。其实,我们应该把这个练习中使用到的知识串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明白哪些知识在运用,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学会看题,学会选做题

第2篇: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一、习题课的概念

习题课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所进行的以讲解练习题为主的一种课型,是每个数学老师平时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型。它是巩固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概念,进一步掌握已学知识的重要课型,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知识飞跃的主要途径。

二、习题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深入与灵活运用的作用

教师通过习题课教学及练习,既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达到牢固地掌握概念,深刻地理解知识规律的目的。

2.反馈与补偿作用

教师通过习题教学和练习,不仅可以随时得到学生有关学习情况的反馈,从而可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程,而且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已经理解的基础知识并不一定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所以就要利用习题课来达到补偿的作用。

3.巩固与提高作用

学生要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就需要老师通过习题教学来巩固。与此同时,在已经巩固的基础上,再通过习题教学,达到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习题课的设计

我认为习题课的设计可以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填空、选择、基础题,以及综合题为主的,但设计的宗旨一切都要以本班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为基础,通俗地说,大家基本上都会的不讲,讲大多数不太明白的知识点,以及以中考考点为准则,不搞特难题,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四、习题课的实施

1.合理选择上课时间

习题课大多在老师批改学生作业,发现学生出现重大错误,或者出现典型问题时,或者考试常出现题型时以及在学习几个知识点后甚至一章内容之后,因为知识点较多而必须适当整理时,为了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再认识提高,所以这时老师就需要上习题课了。

2.精心选题

老师必须一切以学生为主,学生是主体,是这节习题课的帮助对象,所以教师要明白自己这节课为什么而上,不为讲题而讲题,不是对答案。可以就一题提出多个问题让学生彻底搞懂一个概念。例如,对于一次函数一般式的这个概念理解的时候,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非常容易混淆,产生疑惑。所以我在上这节课时,设计问题1:y=(a+3)x+(b-3)是一次函数a的取值范围;接着问题2:y=(a+3)x+(b-3)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a___,b____。第一个问题直接从定义入手,而第二题就要想两个知识点了,学生需要考虑图像是条直线,那是函数,还要经过原点,所以是正比例函数,那题实际是考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我想这道题搞懂,后面的学习就比较轻松了。后面再学习函数的图像,还可以再加问题3:y=(a+3)x+(b-3)经过一、二、三象限,则a___,b____;还可以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注意习题的变式、开放与拓展补充等等,这样效果会更好。

3.构建完整体系

学生在学习几个知识点后甚至一章内容之后容易遗忘和混淆,所以必须进行适当整理,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再认识、提高。所以必须得上习题课。

例如,在学习普通全等三角形证明的时候,我就是分类让学生充分了解说明普通三角形全等的几种情况。首先学生知道有四种方法:SAS,ASA,AAS,SSS。每种都需要三个条件,在所有考题中会出现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三个条件只告诉两个,有一个是我们知道的基本事实,如对等角相等,公共角,公共边。第二种三个条件只告诉两个,有一个需要先说理一下,比如两直线平行,那能知道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等,两个角是直角,垂直等。第三种三个条件只告诉两个,有一个需要先计算一下,比如公共角、边需要加或减,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还可以综合题出现需要先证明一对三角形全等,而这个非常好证明,用它的性质解决第二对三角形全等。经过这节习题课的整理,学生充分掌握普通全等三角形证明。

4.做好巩固练习及反馈处理

第3篇: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一、学习状态情况

许多进入高中的优秀学生,一进校门就成了学困生,这是为什么呢?我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没有积极性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延续着初中时候的学习习惯,不会主动地去学习,依赖心理很强,跟随老师惯性运转,学习很被动。

2 学习方法不适用

有部分同学在课堂上看似在听课,其实心不在焉,老师讲的要点没有听到或者没有听全;课堂笔记记了不少,一本又一本,其实这些都没有消化总结,全都是应付差事的;课后作业也是机械性的,为了应付老师而做的作业。

3 对基础不重视

很多同学都认为基础知识不是很重要,自己已经掌握了不少基础知识,就算不做习题也不要紧,因此不去认真做习题。

4 对旧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同,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种质的飞跃。对旧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为接纳新知识做准备,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地方难度较大、学习方法新颖、对分析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其中有很多知识的分化点和脱节内容。因此,必须要采取补救的措施,否则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对策

1 加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理解,让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有计划的学习、讲求效益的学习、善于思考和发现的学习、合理地把握学习方式等等。在每节课中,要指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时间,在课前温习新的知识,思考和发现其中的问题,以此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课前温习是必须的,课前温习新课内容,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把握重点和难点。课前遇到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解决。课堂是学生对知识理解记忆的地方,在课堂中他们对难点重点进行记忆、整理。—些辅助内容,一带而过,不至于顾此失彼。

复习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温习上课时的重点内容,总结复习时的理解,这是对知识的一种转化,由了解到明白。而课外作业是一个好的运用知识过程,使学生由明白到掌握。对一些疑难的问题,要反复地思考、总结,并把一些难点拿出来进行强化练习。通过强化练习,让学生将知识掌握牢固并且灵活运用。每阶段的系统小结要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做完整的、系统的复习,并且需要查找有关的资料,通过之前的笔记、总结,进行分析、对比。以此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对学会和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

2 掌握旧知识,积累新知识

在校的学生年纪较小,整体阅历不多,在难以掌握的知识面前,很容易产生急躁的心情。还有一些学生为了求快,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在考试的时候,临阵磨枪,取得不错的成绩就骄傲自满,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一蹶不振。根据以上的情况,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就是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新知识掌握的过程。

3 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运算、分析、推理能力的,主要是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性来培养的。对人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数学需要缜密的逻辑能力,也就是说学科要学“活”,无论是看书还是做题,学后一定要总结,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结合自身能力,总结和创作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不同的,但是学习的环节还是一样的,课前温习、课堂整理、课后总结、反复练习和复结。

4 加强辅导,化解分化点

第4篇: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从英语词语“effective teaching”中翻译得来的,这个概念的提出基础是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规范化和指标来衡量教学的效果,目前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情况下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行动,对教学的结果与理想的教学目标做出对比,根据实际与理想之间的符合程度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符合的程度高,就证明课堂教学有效,如果实际与理想之间的偏差过大,则认为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或者是无效。[2]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目前也众说纷纷,有的专家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获得认识与情感上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本质是效率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转化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率,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就是最高的课堂教学有效性。[3]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数学史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能够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解题的方法,很多数学题拿过来就会显的很陌生,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数学知识相比如文科的知识显得比较抽象,难于理解,但是数学也是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是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基石,学习好数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的十分必要,本文作者通过总结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同时也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认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数学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古语道出了基础的重要性,要想成大事,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应用于高中数学上同样有一定的道理,数学的知识架构是有一点一滴的数学基础知识累积的,如果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就由于高楼大厦的地基没打好。高中数学的解题思路都是将一个一个小知识点灵活的运用,题目归根结底都是由基本的知识点演变而来的,掌握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就掌握了解题的突破口,解题的过程中就能够得心应手,所以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关注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一个知识点,从接触要熟能生巧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练习的题目有需要有简单到复杂,因为一套数学试卷中,复杂的题目必经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题目考查的基础知识都很容易,复杂的题目是为了拉开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容易的题目和难度中等的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高中数学教师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2.加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教与学之间的沟通,良好的课堂教学互动式形成融洽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也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熟悉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之后,对于高中数学题的解题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其中还会出现一些创新性解题思维,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展现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和交流,对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思维,及时的给予肯定并推荐给其他的学生去借鉴,加强师生互动,可以通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反馈情况,及时的调整课堂教学策略,还能够扩宽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思路。[4]

3.结合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讲授更多的数学知识,一些不便于口头表达的概念,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更方便的展现给学生,但是大量的教学信息对于学生来说不便于消化和吸收,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数学思维能力,更快的将信息转化为相应的数学知识点,然后通过总结和归纳,从更高层次上来理解数学的内涵,例如数学上的类比思维,将高中数学教师讲授的同一类问题归结到一起来学习,运用数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就能够牢固的掌握,然后在后续学习中灵活的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5篇: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策略

数学是一项科学,是全世界共有的科学。它有着严密的逻辑性、表达的简洁性以及广泛的真理性,能帮助人们不断探索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规律,揭开一个个数学奥秘。在探索数学本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能够正确有效地指导人们如何思考,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从小就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有助于教师的教学。

一、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华,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和总结。教师首先要积极地钻研数学教材,努力寻找数学知识内部的联系,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善于发掘数学知识的内涵,形成自己独到的数学思想,并用心总结各种形式的数学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数学思想,学会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二、有目的有意识地灌输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习得主要依靠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仔细研究课本教材,明确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并用学生易懂的语言总结概括出来。此外,教师要对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细化,使得深奥的数学思想简洁易懂。数学方法也要有层次性,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灌输不仅要在课堂之上展开,还要积极在课下与学生进行生活交流,有意识地将数学思想渗入到生活的细节中,让学生感到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无处不在。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规律性,因此,数学教学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能力,有意识地分析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一步步地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学生刚接触数学知识的阶段,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基本的思想方法,并借助模型和图片来解释数学思想。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之后,教师可以加深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最后的升华阶段,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学分类思想等。

1. 反复渗透。知识的认知规律可以概括为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知识的认知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制定全面详尽的数学学习计划,以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效率。数学是一个极具思维挑战性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考和演练。一般来说,学习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明显的反复性。学生要想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构建自己的数学思想,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敏感区,一提到数学就能想起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并立即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数学敏感性的形成离不开对数学知识的熟练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依赖于知识的反复度,反复的次数越多。对知识的掌握就越熟练。因此,学习数学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要充分地把握数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反复性原则,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构建有效的数学知识框架。

第6篇: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一、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创新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应让学生“重视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地理及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1.着眼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中,有数理化知识的渗透设计,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想学文科的学生,会好好学习数理化知识;想学理科的学生,也会好好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还使学生的基本素养全面提高。

2.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理念中,要设计好课堂的导入、活动和课后训练,在其中渗透数理化知识,让喜欢理科的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不会觉得乏味,喜欢文科的学生可以耳濡目染到数理化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到地理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地去学习。

3.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中渗透数理化知识,可以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为学生今天的学习生活服务,还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关注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1.制定的目标必须是知识技能、能力培养和情意发展这三项内容的统一。高中自然地理包含许多的数理化知识,要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知识技能,必须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数理化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但它只是一个低层次的目标。能力发展目标是比知识技能高一级的目标。一个人能力的发展,需要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情意的发展是最高级的目标,学生通过数理化知识的帮助理解高中自然地理知识,这个过程需要坚强的意志、严格的自律等情意的发展相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更热爱自然地理,热爱学习。

2.制定的目标必须具体、明确、难易适度。高中自然地理中的数理化知识具有难度大和超前性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要合理渗透,教学要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还要考虑到他们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不然会导致顾此失彼,反而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

三、关注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本人特点及规定的教学时间来选择教学方法,并合理地、恰当地配合,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发展能力和改进学习方法、激发求知欲望三个方面都达到最佳效果。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可以运用物理化学中观察法、实验法。如在讲解地下水中的自流井和承压井的时候,学生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观察物理实验:连通器。通过观察,学生就好理解了。

四、关注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突出重点,找准难点及其解决的办法。在高中自然地理中包含许多的数理化知识,这些涉及数理化知识的地方,往往是难点。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适当补充一些数理化知识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如在讲解大气的热力环流时,先讲解大气压强的知识P=ρgh,可以帮助学生明白下面的压强比上面的压强大,低压值可能比高压值大。

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安排和方法的选择,在内容讲解上不能过分补充数理化知识,造成课堂上应该讲解完的地理知识没讲解完。方法上也要注意,要在合适的时机合理地渗透,才不会漏讲重点的知识。

第7篇: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圆锥曲线知识点,作为高中数学最为关键的内容,在内容的表现方面较为复杂,同时在解题过程,需要利用的知识点比较繁琐,覆盖面较广,对于初学学生来讲具有一定困难.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力求对基本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深刻掌握.但是当今课堂中,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在高考压力的影响下课堂越发沉闷安静,从而影响课程效率.

二、圆锥曲线的复习策略

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数学复习,要求师生共同参与进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复杂枯燥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简单生动,以此激发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求知欲望,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此实现对数学知识掌握更加深刻透彻的目的.

1.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

在解答数学问题前,需要进行思考,力求采取最简单的解题方法,避免盲目做题.比如说解答以下数学题.

例题1如果M、N作为椭圆4x2+9y2=36上的两点,椭圆的中心点用A表示,求弦MN与中心A之间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在解答此类例题时,需要明确M、N两点的坐标情况,但是例题给出的条件较少,对学生进行解答此题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可以寻找另外一种解题方式,可以直接将椭圆方程与直线AM方程和直线AN方程进行联系,进而求出M、N两点.全新的解题方式更加直接明了,方便学生进行解题,简化了解题过程,高中教学在复习阶段,应当加强学生对全新解题思路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教学模型对理论知识的表达

在现阶段的高中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更加注重如何将题目解答出来,过分追求答案,往往忽略了对数学相关概念知识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能深刻理解,也就无法在解题过程中熟练运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明确态度,要求学生不能只关注解题结果,应该加强在解题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最终熟能生巧,轻松应对各种数学题目.圆锥曲线此类知识点,难度相对来说较大,这种图形结合的数学题目,高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迷惑不解的状况,思路容易混乱.学生只有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比如说在椭圆的基本定义这节课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对基本概念的学习理解.椭圆是平面内到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动点P的轨迹,F1、F2成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其位置不能随意变动.其数学表达式为:|PF1|+|PF2|=2a(2a>|F1F2|).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焦距,也就是说F1、F2两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可以对焦距线条明确标注,加强学生的印象,教师这种边讲课边画图的授课形式,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果像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将基本概念朗读背诵,使学生生硬的记忆,根本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无法在具体解题中灵活运用.再次,教师需要讲解2a,也是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可以取一根实物线绳,将这根线长定义为2a,然后在定点F1、F2的位置将线绳固定,之后可以用粉笔支撑起线绳,可以在任意位置,同时在黑板上记录接触点,此点用P表示,粉笔可以随意的移动位置,能够明显看出,所有P点出现的位置汇集成类似半圆的弧线.仿照上述做法,在另一端也能够出现类似弧线,通过结合形成了椭圆.如图所示:

高中教师在讲解圆锥曲线课程时,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将课本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容易接受全新概念.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进行展示,不仅能够体验数学知识的奥妙之处,同时能够对知识加深印象.

3.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

高中数学比较注重图形表达,提升学生的画图能力,使学生在解决圆锥曲线类问题更加得心应手.而教师要想使学生更加能够掌握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结合图形讲解知识,或者解答问题.高中学生在最初面对圆锥曲线时,通常会无从下手,感觉知识难以理解,需要长时间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例题2直线R:a-b+2=0与曲线W:b=a2相交于点M(a1,b1)和N(a2,b2),M、N两点之间的

距离为1,直线同曲线所围成的区域用P表示,如果曲线K:a2-2ea+y2-4b+e2+68/36=0同P之间具有公共点,请求出e的最小值.

第8篇: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一、对于相应内容,采取分层授课的教学形式

对于一个大的章节而言,其教学过程需要落实的知识点比较多,每一个知识范畴在难度上也不同,教师可以尝试将授课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层次划分,将大块知识点进行细分,然后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层次的内容选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而让知识教学的整体实效得到提高.分层授课的形式,可以让知识教学由浅入深地展开,能够给学生理解与接受具体的内容提供铺垫,使学生在学习那些难点部分时形成良好的依托,也使难点部分的教学更加容易,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导数及其应用”时,主要讲解到一些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复合函数,以及导数在函数上的运用.这是高中数学最难最抽象的内容.由于这部分知识的难度以及灵活性,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必然差距非常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采用分层授课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进行相应的划分,由浅显的内容入手,帮助学生构建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基本认知,然后让教学过程逐步加深,让知识的难度逐步加大.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相对容易些.此外,教师可以找一道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的函数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分层教学在有些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很有必要,能让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对于具体知识,采取分层训练的指导方式

在知识教学结束后,需要采取相应的训练过程对于课堂上学过的内容加以巩固.在设计训练题目与训练的形式时,教师可以融入分层教学的理念.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训练内容,并对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训练要求.这样,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积累来选取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型,并且完成那些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训练内容,从而避免单一训练形式覆盖面不够广的问题,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采取分层训练的教学指导方法,能巩固学生对于特定知识点的掌握,也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讲“椭圆”时,会讲解到圆锥曲线的相关知识.圆锥曲线在高中数学中是难点,也是重点.不同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必然各有千秋.为了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尽可能地掌握这一重点知识,在课堂训练时必须采用分层训练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训练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几道难度依次增加的题目,让能力较差的学生只做他们尽力之后可以解决的题目,而能力较好的学生则需全做.设计层次分明的训练内容,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泛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选择题型,并尽可能地尝试更难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对于相关问题,采取分层考核的测试形式

第9篇:高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程序框图 案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78

新课标的制定使得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学生们一方面需要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扎实掌握数学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探究实现对原理的综合应用。算法与程序框图的章节教学,是对传统数学原理教学的更新,学生们需要在计算数字公式的过程中快速准确的辨析程序框图的正确走向,最终找到或得出最佳的结果。一般情况下,高中生对基本算法与程序框图类题型的解答比较轻松,但对算法试题中涉及到多类选择时,往往会因考虑不全面而导致错误的解答。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辨能力和实际程序操作能力,笔者将在下文探析针对高中生的算法与程序框图教学,从多角度算法教学、程序框图辨析教学、课堂实践教学三方面逐层引导学生们学习并掌握此类题型的解答步骤和技巧。

一、算法教学

算法教学是整个算法与程序框图教学的基础与关键,学生们只有掌握好了数学算法公式和条件的解答,才能保证之后程序框图的正确选择。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多种算法题型的考查,及时了解他们对数学算法题型的真实计算水平,继而在算法教学中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全面兼顾和重点突出。

首先,根据历年数学算法原题,数学教师需要归纳总结出较为全面的算法题型和常考的考点。学生们只有在明确几种类型的算法试题之后,才能尽量规避遇到不熟悉的算法题型而导致解题的中断。高中数学教材中的算法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多种计算公式和方法的掌握,因此,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算法题型的学习过程中牢固掌握各类数学原理和数学公式。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将高中课本中的算法题型分为函数算法、数列算法、不等式算法、几何算法等类型,这些类型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函数方程、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计算公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的换算,各类几何的表面积、体积、度数、方程的计算等都需要高中生准确地加以计算,以保证每个程序框图中的正确数额。

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全面学习并掌握教材中多类算法题型时还应该突出重点,指导学生们对难度较大的算法题型加以掌握。这种重难点算法的教学指导,一方面是教师对高中生数学概念和原理应用的拔高试探,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调动高中生们对重点算法思路和语句的掌握,从而为接下来的程序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函数类算法题型时,就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们对教材中重点语句和关键函数方程进一步加以细化,根据常见和常考的重要知识点对函数算法的题型分析探究,继而提高学生们对函数算法的计算效率和准确率。

二、程序框图教学

高中生经过算法知识点学习和运用之后,才能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程序框图的辨析学习,将计算得出的结果通过对程序语句的分析和判断做出合理的数字串接,最终以最快的效率得出最佳的程序算法结果。根据程序框图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需要分步骤地指导学生们学习了解并熟练判断程序结构。

首先,高中生们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基本的程序框图的组成要素,如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流程线、循环框、连结点、注释框,这些程序框图组成要素是学生清晰解读程序流程的关键,因此高中生们需要牢记并熟练每个组成要素的功能,继而在今后程序框图的设计学习中灵活运用。其中学生们需要重点掌握对循环框的解读,这种圆形的框图即是用来表达算法中的重复操作以及运算,学生们只有理解每种框图和线条的作用和功能才能实现对算法程序的正确解读,同时也能为今后程序框图的编写实践做好构成要素的准备。

其次,数学教师需要重点教授学生们对程序框图几种结构的辨析和理解。如顺序结构是当中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框与框之间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即上一框图的程序动作实施之后才能执行下一框图的命令。条件结构中通常会出现判断框,上一算法结果符合哪种条件就选择相应的A框或B框执行其中的算法命令。循环结构一般是从程序过程中的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重复执行某个过程,分为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前者是对算法结果符合某一条件时重复进行,直到最终算法结果返回时判断条件P不成立时为止的程序过程,后者则是对算法结果不符合某一条件时重复进行,直到最终算法结果返回时判断条件P成立时为止的程序过程。高中生只有熟练辨析每种程序框图的解答技巧,才能保证算法结果与程序执行的高效率。

三、课堂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