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海洋信息化前景精选(九篇)

海洋信息化前景

第1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海洋预报;数字海洋;手机app

我国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大国,同时还有300万平方公里可管辖的海洋国土面积,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海岸线长度1.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位。目前海洋渔业、海底测绘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能源业、滨海旅游业等各类生产及服务型活动蓬勃发展,由于海洋灾害袭击,近年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国家海洋局201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15年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死亡(含失踪)30人。而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则可有效减轻海洋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

中共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海洋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更需要我们有覆盖面全、准确定位、精确定时以及精细化程度高的海洋预报警报。

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操作简单方便。购票、购物的手机app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手机app兼容性好,对于网络供应商没有要求,无论是联通、移动、电信用户都可以安装使用。海洋预报采用手机app的形式预报播报可以使受众面更广泛、用户可更方便快捷的收到各种信息。

1 我国海洋预报现状概述

1.1 预报形式单一、自动化程度低

曾经,海洋预报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它们在信息传播中各尽其职,有效的预报和宣传推广各类海洋信息。但是,海洋预报信息量庞大且涉及领域广,传统传媒的弱点已经凸显而出,已经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预报形式单一、只能单向输出、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1.2 传统媒体传播针对性和时效性差

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普遍存在预报和有效预警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目前有来水产养殖、滨海旅游、海洋油气开发及远洋导航等诸多用户对精细化海洋预报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港口、渔区、海岛、海滨浴场、远洋航线上的气象及海洋要素检测和预报。在这种需求下,像海上大风、海雾、强对流天气等典型海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还有待提高。

1.3 传统媒体接受信息便捷性差

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存在着传播平面静态、不宜携带、线性传播等缺点,接受信息便捷性差。现阶段,移动电视、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直播、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地位凸显,曾经的主流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渐下降。

2 海洋预报手机app应用优势分析

2.1 精准性

随着智能手机的升级换代和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手机app海洋预报将是大势所趋。手机app通过网络能发送图片、文字、语音和视频,同时也可以结合gis技术,在地图上展示各种各样的海洋预报,其表现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研发海洋预报app,可以为有信息需求的公众提供数据查询方便,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日益普及的现在,手机app已经成为公共服务最为重要的产品途径之一。

对于海洋预报信息的需求的用户来说,手机app无疑是一种最方便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手机app海洋预报内容的全面性可以基本满足用户对各种海洋即时信息需求,查询也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相关数据,还可以通过地域控制和用户使用习惯的统计分析,实现海洋预警信息的精准推送,针对性非常强。手机app后台还可按照用户平时情况,实现深度个性化定制,精准推送用户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2.2参与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超过半数的中国公民已接入中国互联网。《报告》同时显示,我国民众的上网设备正从PC端向智能移动设备迁移,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5年12月,我国通过智能移动设备上网的人数已达6.2亿,占所有网民的90.1%。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已达到1.27亿,占国内网民总数的18.5%。

手机app客户端的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基础就可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对于海洋预报来说,当灾害发生时,大众关注度会迅速提高,信息后的短时间内点击和回复量也会迅速增长。例如菲律宾的社交app在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袭击了大量失踪亲人的图片、状态等信息,为灾后救援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2.3 时效性

众所周知,手机app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查看了解最新动态。一些注重用户体验的手机app还注重即时性,开设直播平台;还可设置推送提醒,用户可以点开直接查看。可一键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微博、QQ空间等社交软件,这种分享机制有利于用户参与到动态信息更新的生产与消费中。

3 海洋预报手机app的发展与建议

3.1 合理配置功能模块,增强实用性

手机app对用户的基本需求都还要有较好的满足,还需要优化信息的组织排列方式,使用户都能直观接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手机app应结合海洋实时预报和不同人群的需求,设有基础定位、海洋预报、海洋警报、海洋科普减灾、海洋时景等模块。

(1)基础定位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手机app,在加载“海洋预报”软件的同时,在征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自动过滤用户无需求信息,以便给用户提供贴合所处环境的信息。

第2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目的论;景区公示语; 翻译策略

公示语, 是在公共场合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它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提示语等,主要目的是向游客传递旅游信息,指明方向,提供景点介绍,规范旅游行为。在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双语景区公示语是一个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名片,翻译得体的景区公示语可以使国际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方便与舒心,而翻译不规范的景区公示语会给国际游客带来很多不便,甚至会使游客产生误解,因此,研究双语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尤为重要。

一、目的论与汉英翻译

我们把一种将目的法则居于首位,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的翻译理论,称为翻译目的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 是弗米尔(Hans J. Vermeer)在功能翻译理论基础上于1978年出版的<<普遍翻译理论的框架>>中首次提出的。

目的论有三个原则,分别为: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与忠实原则( fidelity rule)。译文必须能够充分的被接受者所接受和理解,并且译文与原文的忠实度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因此,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翻译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其中,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也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分为“上下文语境”与“情景语境”。景区公示语也是一种独特的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翻译语境。

二、目的论视角下大连景区公示语翻译策略

景区公示语,目的是要向国内外游客介绍景点,传递信息,因此,景区公示语的翻译,应注重其易懂性、易接受性的原则,根据其翻译的目的,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一)大连景区公示语翻译的不足

目前,大连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还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地道、没有同国际接轨等问题:

例1:在海底世界东侧最大的一块玻璃高8米,宽6米,厚45厘米,堪称世上一绝(摘自大连老虎海洋公园极地馆的景区公示语)。

The largest piece of glass in the underwater world of the east side of 8 meters high, six meters wide and 45 cm thick, called the world a must。

原文有三个信息点,一是“玻璃”,二是关于这块玻璃的数据,三是对于这块玻璃的评价,这三个信息点互为因果关系,即:因为这块玻璃的数据如此之大,才“堪称世上一绝”。然而,这种因果关系在原译文中没有体现出来,破坏了目的论中的连贯性原则,没有可读性,重新整合句子结构及成分,建议改为“The largest piece of glass in the east side of the underwater world is 8 meters high, six meters wide and 45 cm thick, which is a wonder in the world” 更为恰当,这样通过语言连贯处理,实现公示语的真正传递信息的目的。同时从语言角度也符合英语的形合特点,达到方便游客快速了解景点的目的。

例2:海兽馆现展养着50余只海洋动物,海狗、海豹、南美海狮、加州海狮、非洲海狮等,可谓海洋动物的乐园(摘自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的海兽馆的景区公示语)。

There are 2 floors, the upper and the underground. More than 50 marine animals are living here, including the fur seal, the harbor seal, the Southern sea lion, and the California sea lion.

不难发现,此译文省译了 “非洲海狮”与“可为海洋动物的乐园”两小句,违背了目的论的忠实原则。虽然也存在省译的翻译策略,但省译是对原文累赘冗杂的部分进行删减,此处为介绍海兽馆内海洋动物种类的重要信息,应忠实原文,补充出来,使游客更全面地了解景区公示语的文字信息。

例3:大连是我家,清洁靠大家。Dalian is our home, so each of us should keep it clean.

请勿下水,注意安全。Please do not enter the water.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这两句译文趋于中式英语的表达,且逐字翻译显得公示语过于冗长,不符合公示语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而外国游客更习惯于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考虑到汉英语言的差异,针对第一条公示语提醒外国游客注意保护环境的目的,建议将译文改译为“Please Keep Dalian Clean and Clear.” 同理,第二条公示语目的在于提醒外国游客注意安全,应改译为“Caution: No swimming.”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大连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大量有中国特色和浓厚地方文化色彩的公示语的翻译尚需斟酌,我们应根据景区公示语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二)信息型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信息型景区公示语的主要目的是向游客传播信息,它的译文是要让游客清晰明了、准确无误地知道他们置身于哪里,并满足他们购物休闲的需求。因此,信息型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译者应将主体文本信息置于优先位置,通过对信息进行完全对等转换,并注意使译文符合国际通用惯例,如:Information(问询处),Gift Shop(礼品店),Ticket Office(售票处),Sold Out(售完),Car Rental(租车服务),Lost Property(失物招领),Handicapped Only(残疾人通道)等。

信息型景区公示语还包含对某些特色景点的简短介绍。

例4:暗牢,是用来关押“严重违反狱规”和敢于反抗斗争的被关押者。共有4间,每间仅24平方米,牢内黑暗潮湿伸手不见五指,墙上仅有一个供看守监视用的内大外小的圆形观察孔(摘自大连旅顺日俄监狱的景区公示语)。

译文:The dark ward was used to punish the prisoners who dare fight and break the “prison rules”. There are four dark wards. Each one is moist and completely dark, covering 2.4 square meters only. There is merely one circular hole for observation.

此译文将原文对等翻译过来,使游客直观、深入地了解与感受大连旅顺日俄监狱中“暗牢”的建筑构造与昏暗环境,起到信息型公示语传播信息的目的。

(三)呼吁型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呼吁型景区公示语向游客传达的不仅仅是关于景区的文字信息,更是呼吁游客注意、采取或放弃某种行动。在景区公示语的翻译中,有些短语和句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不适合逐字逐词来翻译。因此,为了迎合目的语游客的语言习惯与思维模式,建议将一些景区公示语进行转译,将中文的表达转换成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

例5:请看管好孩子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Your Child;

Don’t Leave Your Children Unattended,please.

比较两个译文,前者是按照汉语的表达方式逐字翻译过来,后者是以英语的表达习惯转译过来――“请不要让你的孩子无人照管”,双重否定表肯定的表达,符合英语国家的思维习惯,更容易被国际游客接受。

适用于转译的翻译策略的景区公示语还有:通票 thru pass;别插队Keep on line;环保Environmentally friendly;闲人免进Staff Only;油漆未干Wet Paint;别踏草坪Keep to the tramp等。

(四)对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沉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上都存在差异,语言表达上也避免不了差异的存在,这些差异也体现在景区公示语的翻译中。因此,在翻译公示语时,如果不能透彻地理解英汉文化蕴含的信息的差异,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因此,对于一些有中国特色与汉语文化的景区公示语,为克服英汉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障碍,可采用意译与创译的翻译策略。从原文意义出发进行翻译,并在翻译时不拘泥于原景区公示语在语音、语意上的束缚,进行一定创造性的翻译,强调功能上的对等。

例5:老虎滩海洋公园 Laohu Tan Ocean Park 星海公园 Xinghai Park

原译文直接按语音翻译过来,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关于“老虎滩”的得名,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很久以前,东海的小龙女被海边一只作恶的老虎叼走了,一位青年猎手射伤老虎,救下小龙女,小龙女为报答救命之恩与他结为夫妻。不久,老虎又来伤人,猎手用小龙女借来的神剑砍倒了老虎,老虎随即在大海滩头化作了山石,后人称它“老虎滩”。因此,结合中国民间文化,建议将老虎滩海洋公园意译为“Tiger Beach Ocean Park”。这对于国际游客来说,来到老虎滩就不仅仅是欣赏海景了,更多的是领略中国文化。

关于“星海公园”名称的由来,也有一个民间传说:从前有个青鲨精在一个小渔村作怪,乌鱼和吉鱼为保卫小渔村携手与之拼死搏斗,感动了天上的星神,他调来大大小小的星石投向海湾,将青鲨精砸进海底,小渔村重返和平。因此,联系中国民间文化,建议将星海公园意译为“Star Sea Park”。

此外,大连景区名称适用于意译翻译的还有:圣亚海洋世界 Sun-Asia Ocean World,金石滩 Golden Pebble Scenic等,融进中国文化,给予国际游客文化体验。

例6:大连地区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考古资料表明,早在17000年前已有人类在此活动;距今6000千年,先民就在沿海和岛屿开始定居,从事农渔业和狩猎活动,其后,大连地区逐步成为东北与中原往来的纽带和桥梁。自秦汉以来,历代中央政权都苦心经略此地;明清两代,这里成为拱卫京畿的重要屏障。大连古代文明史体现了以汉族为主体,诸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显著特点(摘自大连旅顺博物馆)。

Dalian area is situated at the southern tip of Liaodong peninsula. As early as 17000 years ago, the human being had been living here.6000 years ago, our ancestors had been settled down on the coastal area and the islands nearby. They took the activities of farming, fishing and hunting. Dalian area wa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y successive central powers since the Qin Dynasty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defense for the capital cit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汉语关于景点的介绍,尤其是历史文化古迹,往往包含很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词语,甚至还有古汉语,因此我们应该用现代汉语进行解释,使其通俗易懂,如例子中的“经略”、“拱卫”、“京畿”等古汉语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经略”的意思是经营治理,这里创译为“attach”,形象化地“附着上,从属于”,突出大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拱卫”与“京畿”的含义分别是“保卫”、“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原文各译为“defense”与“capital city”,即“为保卫国都而抗争”,将外国游客不太理解的古汉语词语简易化,达到景区公示语真正服务于外国游客的目的。

三、结语

旅游景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风貌的展现,其中景区公示语的翻译对于不同文化间的传播起到中间媒介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在目的论的引导下,结合英汉语言的特点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针对大连现有的景区公示语翻译中的不足,对不同类型的景区公示语的翻译提出了转译、意译等翻译策略。并且,要在传播与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忠实于原文但不拘泥于原文,结合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真正让国际游客理解,接受。

我们认为,在翻译大连景区公示语的过程中,应对原文的神圣地位进行再思考,符合一定的翻译语境,以翻译的要求和目的作为翻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遵守目的论的连贯性、忠实性和忠诚性三个原则,对一些翻译中的不足之处,决定如何保留、剔除、调整或改写,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我们会继续为之努力,使双语景区公示语更加规范、得体。

参考文献:

[1]赖海燕.目的论视角下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研究[A].经济视角,2013(24):175-176.

[2]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英汉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 2005(6):38.

[3]苏哲.浅析旅游景点中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2012.

[4]周朝宋.旅游景区公示语应以错误分析[C].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2012.

[5]邓利娟.海口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及对策[C].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2012.

第3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海事现代化 海洋空间信息共享 MDSI综合观测体系 大数据

1.海事现代化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交通运输部结合国家战略部署要求海事系统加强“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的经济执法系统,基本达到海事管理的国际先进水平。在《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全国海事系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优化航海保障服务,提升航海保障综合服务水平”和“加强信息资源应用”的要求。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目前建设数字城市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前提。对于海事三化建设而言,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有助于推动多个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而且能为各部门提供分布式信息共享交换服务,是提升航海保障综合服务水平和加强信息资源应用,实现海事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保障。

2.海事信息资源应用和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2. 1海事信息资源应用

按照海事系统信息化顶层设计要求,海事信息化已经迈入信息资源整合应用阶段。对于海事信息资源应用而言,不仅是整合海事系统内部的信息资源,更需要整合各口岸单位相关信息资源,这样信息资源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全面协同作用,为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利的一站式服务。

海事信息资源按空间位置相关性可大致分为海洋空间信息和海事专题信息,海洋空间信息是负载海事专题信息的基础。在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上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各海事专题信息进行整合应用及数据挖掘,才能真正解决海事部门的决策支持、执法管理、一站式服务等业务需求,最终这些需求又将促进海事相关信息资源深度融合应用。总之,海事信息资源应用离不开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

2.2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海洋空间信息是保障海上航行安全、海洋开发利用、海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重要基础性数据。由于受行业管理和数据安全等制约,海洋空间信息目前还局限于使用传统的数据提供方式。纸海图很难被各种GIS系统利用;S-57标准的电子海图因为强调面向ECDIS用户,格式专用; HPD数据库的调用制约于HPD软件功能。所以,亟需整合我们现有的或正在开发的各种格式、各种类型的海洋空间数据集,构建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提供标准接口,为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集成、统一、全面的海洋空间信息服务。

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t he Marine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MSDI)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的重要内容,目前国际上相关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开发海洋空间信息。例如美国在SDI方面开展的16个示范项目中就有多个项目涉及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海洋管理、海洋多源数据融合等方面。而近年我国也在广泛开展SDI建设工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曾于2013年当选为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协会(GSDI)执行局成员。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组织编制并了《MSDI指导方针-海道测量机构》(《C-17》),要求各成员国积极开展MSDI的建设。《C-17》中指出:采集海洋及海岸带的空间数据,生产和与海上航行安全、环境保护和海洋开发利用相关的海洋空间信息是各国海事测绘部门的职责。综上,MSDI的建设是海事测绘部门职责的自然延伸,海事测绘信息是建设MSDI的主要数据源。

3.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MSDI研究

笔者认为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MSDI建设必须树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为核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建立海事测绘综合观测体系,不断拓展海事测绘数据采集类型,融合海洋多源数据,逐步完善海事测绘内外业一体化生产体系,探索构建海事测绘大数据服务架构,提供标准化的海洋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体系,提供集成、统一、全面的海洋空间基础信息服务,为海事现代化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3. 1海事测绘综合观测体系

测绘技术发展迅速,测绘信息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陆地测绘领域精密单点定位、快速三维立体重建、低空遥感、机载激光雷达测量、全景图等先进技术的引入,将推动传统海事测绘转型升级至能够快速、智能地采集和处理海量空间数据。海事测绘工作向全覆盖、高精度、大数据、高效率方向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

随着MSDI战略的不断深化,构建海事测绘综合观测体系已在发达国家形成趋势。按照海事现代化中“加强信息资源应用”和“拓宽测量数据应用,提供综合助导航信息服务”的部署,笔者认为海事测绘部门应不断拓展传统海事测绘业务外延:增强水文、表层流、能见度、风速、风向等通航环境数据采集能力;将卫星遥感、航空测量、海上三维模型、港口设施图、全景图、多媒体航行指南、水下三维地形图、高精度海上定位技术等新生产工艺纳入海事测绘综合观测体系,并加强对海底底质和水下三维数据等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逐步实现向多元化沿海航行空间信息的全要素采集、评测、加工和服务发展,为建设MSDI和实现海事现代化提供数据保证。

3.2海事测绘内外业一体化生产体系研究

完善内外业一体化的海事测绘生产体系,通过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手段,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海事测绘生产体系各个环节,满足海事测绘保障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的要求,实现海事测绘生产快速化、成果数字化的战略目标。具体可包括:①海事测绘生产体系现状评价;②海事测绘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模式研究;③海事测绘数据格式及交换标准研究;④水上水下一体化海测平台研究;⑤内外业一体化海事测绘生产体系资源布局等至少5个方面研究内容。

3.3海事测绘大数据服务架构研究

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种类多和速度快等特点,需要研究新的数据处理方式,强化决策支持和过程动态优化。海事测绘数据是天然的大数据,海事测绘信息服务归根到底是大数据的服务。

我们应按照海事现代化中“拓宽测量数据应用,提供综合助导航信息服务”的部署,积极构建海事测绘大数据服务架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LBS为核心,加快形成面向用户、面向服务的海事测绘生产和服务机制,适应海事航海保障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丰富测绘信息服务种类和方式,推动传统“一次性产品服务”模式向统一连续、广域实时、快速、精度合理、全面协同的海事测绘大数据综合服务模式转变,为海事现代化提供技术保证。

3.4标准化的海洋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体系

海洋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体系应至少包括:①数据管理和体系研究;②空间数据技术标准研究;③空间数据交换系统研究;④空间数据集研究等4方面研究内容。

海洋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体系应至少满足①符合开放地理空间数据联盟(OGC)提出的无缝集成在线空间处理和位置服务框架(OWS),提供在线地图服务(WMS)、在线要素服务(WFS)、在线覆盖服务(WCS)等OGC空间数据互操作标准服务,实现对海洋空间信息要素检索和自动搜索浏览及数据调用下载;②强大的数据引擎功能,支持时空一体化的连续无缝空间数据管理和用户分类及服务分级体系;③支持按用户组、地理范围、数据层及时效等多关键词组合高级权限管理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保障数据安全使用;④自定义报表和个性化统计分析功能,满足用户定制统计报表等至少4个方面功能需求。

标准化的海洋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体系有助于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由专用到公用,信息服务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实现全面协同运作的运维机制,为海事现代化提出的“提升航海保障综合服务水平”和“加强信息资源应用”提供有效技术解决手段。

4.结束语

“十三五”是国家海洋信息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时期,是沿海港口航道大建设、航运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海事航海保障部门应抓住历史机遇,按照海事三化周密部署,积极开展海洋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渐以多元化沿海航行空间信息的全要素采集、评测、加工和服务驱动的测绘模式替代以海图产品服务为目的的传统测绘模式,不断拓展海事测绘数据采集类型,加快对海洋空间信息的数据挖掘,以位置服务为核心,为海事现代化提供统一连续、广域实时、快速、精度合理、全面协同的海事测绘大数据综合服务模式,满足对海洋空间信息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基本形成面向用户、面向服务的中国海事基础海洋空间信息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海事航海保障“十三五发展规划”测绘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R].2016.

[2]IHO.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s“The Marine Dimension” Guidance for Hydrographic Office(C-17)[M].2011.

第4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走进乐岛 发现问题

乐岛占地407亩,设有功能区,拥有国内最大的海洋剧场、北方最大的潜水俱乐部、最顶级的海洋嘉年华游乐设备,共包含100多个娱乐项目,如房车营地、1800米的优质沙滩海岸线、秦皇岛唯一的夜间异域风情文艺演出以及气势宏伟的动物湾、极地馆、鲨鱼馆、海洋馆、海盗船等。从公园的规模、游乐设备和硬件项目来看,已经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旅游要素。

“乐岛海洋公园是一座投资3亿多元,以海底观光、潜水、水上娱乐、大型海洋哺乳动物展示和文化演出等为主,集观赏、娱乐、休闲、动态刺激、运动参与及海洋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一个环保生态型、高档次的新一代海洋主题公园”,当我们问公园的工作人员“乐岛海洋公园是什么”的时候,从乐岛的张董事长到下面的普通员工都会用这段文字回答。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把乐岛“说清楚”了,而我们却依然“一头雾水”。

面对消费者,在很多时候,多主题即无主题。说的太多就等于没说,这是品牌传播的大忌。这也是乐岛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塑造品牌 欢乐迸发

我们发现,中国的景区,特别是主题公园,娱乐产品同质化、重复建设等现象十分严重。另外,大多数景区都没有走出产品营销阶段,对品牌的运作思路几乎是“毫无认识”或者“模糊不清”。

没有个性的旅游品牌是缺乏活力的,没有内涵的品牌则是没有生命能量的。那么内涵是谁赋予的呢?是品牌概念。品牌概念如果能与品牌的个性很好地结合,并达到有力地传播,那么这个个性就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表达方式了,更是品牌“代言”的元素。实际上,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把品牌个性通过一个载体表现出来,以此跟消费者进行沟通。

我们再回到乐岛的品牌形象塑造工程上,问题就变得清晰了:乐岛的品牌概念有没有?是什么?如果用一句精练的品牌口号来准确地传达乐岛,那会是什么7表现乐岛品牌个性的载体有没有?是什么?这个载体可不可以延伸?延伸的空间有多大?

据《人民日报》报道:“环渤海经济圈构架着中国经济的第三极。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目前呼之欲出。”而乐岛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休闲产业经济板块的火车头和领跑者,也必将成为休闲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目前,从中国的主题公园发展方向看,呈现出了三国演义的态势,即以观光为主要目的的主题公园、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主题公园、以度假为主要目的的主题公园。而乐岛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地产五个层次为一体,必将成为海洋娱乐的领导者和未来第四种主题公园的发展方向。此时,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品牌概念和响亮的品牌口号脱颖而出――

乐岛,世界娱乐中心第四极!世界海洋娱乐荟萃!

在这个口号中,既有天然的独占性,又准确有力地传达了乐岛的现代、时尚、活力的精神内涵,切合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对创新的期待。其中,“娱乐荟萃”更是对产品全新概念的提升,符合人们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心理,并给予人很好的联想空间。

乐岛的目标消费群已经十分明确,他们是26~45岁的新型家庭,家庭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偏上。他们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追求新潮的生活方式,对新娱乐方式有天生的亲近感。他们敢于打破传统,讲究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感召,他们是天生的旅行家,喜欢探索一切美好的事物,并用心去慢慢地享受生活、领悟生活。

为了方便跟消费者进行沟通,拉进乐岛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我们还启动了“角色营销”,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卡通人物――淘淘。以此让乐岛鲜明的时尚活力、亲和与人性化的品牌形象迅速地传达到千家万户。

改造组织 重建流程

通过对乐岛内部的营销诊断,我们发现总部的管理链条过长,导致市场反应和顾客的需求相对滞后,且信息不畅,无法把握竞争先机。另外,市场营销的功能也很弱,不能有效地制定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因此,在其营销规划中,市场机会、消费者、竞争对手、市场变化趋势等均不能反映出来。同时,对市场竞争、产品、价格、渠道、推广等策略的制定,也缺乏组织的保障。

实际上,乐岛的组织架构是典型的推销型组织架构,是以控制为原则进行设计的管理模式,这种组织架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营销企业的需求。因此,乐岛必须从组织架构上做出调整,实现一个扁平的、矩阵型的、有机的、弹性的组织架构结构。

改建后的乐岛组织管理框架,以面向市场的六大中心为主导(见图1),促进企业从“推销型企业结构”向“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型组织架构转化。同时,建立以利润和市场竞争为导向的部门划分,成立项目小组和配备专员,以此构建充满活力的组织模式。

2006年,乐岛在北京、唐山、郑州、太原、沈阳等5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该组织架构中的决策系统由营销总经理及相关部门的领导组成,他们首先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准确信息进行决策,然后再由5个办事处根据决策和有关信息制定各大区的相应工作计划,随后再由执行部门(销售管理中心)根据计划下达指令让相应办事处实施。最后,由执行部门反馈相关的情况给相关部门,并及时地进行检查和反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整个公司的PDCA循环建立在以信息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决策系统、计划系统、执行系统、检查与反馈系统对信息的共享和充分利用来完成整体的循环,以确保循环系统的顺利、高效地运行。

在这个管理模式中,5个办事处直接面对市场,并实施市场策略、反馈市场信息、完成各大区制定的任务指标;六大中心是办事处强大的支持保障系统,为办事处提供市场策划、信息支持、物流支持、决策支持以及各种相关的后勤保障支持;营销总经理对办事处的管理,一部分通过六大中心来实现,另一部分通过直接管理来实现。这种组织改造和流程重建,为乐岛迅速搭建起市场化的、高效运作的企业机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动营销 构建渠道

目前,国内大部分景区依旧是“坐在家里等游客上门”,而这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在中国旅游市场大环境的转变中,已经偏离了市场。而在市场化的大潮中,中国景区也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从产品阶段到品牌营销时代的到来。

在我们的规划下,乐岛全面贯彻“走出去”的思路,

通过主动营销的有效实施,不但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渠道体系,还优化了景区和旅行社的合作关系。另外,也打破了传统景区以自我为中心的单一式价格返点政策。

一、乐岛品牌推介会――先卖思想,再卖产品

现在,很多景区召开的产品推介会往往都是强行推销自己,没有一点新意,于是旅行社每次只是派一些导游参加景区的产品推介会。这种常规意义上的产品推介会,不仅成本很高,而且效果极差。

那么,乐岛的推介会应该怎么开呢?实际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旅行社生硬地推销产品,不如教给旅行社一套如何赚钱的方法,把产品推介会转变成品牌推介会,即“先卖思想,再卖产品”,把传统的物质大聚会变成一场思想的大盛宴。

根据这种思想,我们在秦皇岛、济南、郑州、太原、呼和浩特、沈阳等地,以“新海洋,新娱乐,新财富”为主题召开的乐岛品牌推介会非常成功。

二、打破价格封锁战――用价值战对抗价格战

现在的景区都为定价问题所困惑,如何制定一套既能稳定和刺激旅行社的长期合作,又能吸引消费者,并在竞争中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体系,已经成为景区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为此,我们为乐岛制定了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深度激励体系。对渠道实行分级管理,在门票销售上,不仅仅满足铺货、推介,更重要的是分清主渠道、划定大客户,价格上利用临时处决权拉动大客户,通过和大客户一起进行旅游线路的线路广告宣传,达到了渠道的互动。

针对游客市场,我们把市场细分为自驾车游、单位福利旅游、会议旅游和个人休闲度假旅游。根据每个细分市场的不同,我们还制定不同的服务支持政策,从而打破一个价格政策覆盖所有目标消费市场的传统模式。

三、主动营销――构建乐岛“大海洋伙伴关系”

主动营销提倡维护策略,为了维护景区和旅行社之间的血肉联系,我们不但让旅行社赚到钱,还为旅行社提供智力支持,协助旅行社突破市场压力,从而共同发展。当经销商与厂家之间的关系突破了简单的商业利益时,这种关系也就不仅仅是商业利益所能拆开的了。

根据主动营销的思路,我们为乐岛导入了“大海洋伙伴关系”计划,以促使公司与旅行社纯粹的交换关系转变成战略伙伴关系,以此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强化营销服务,力促各地A/B类旅行社成为公司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伙伴。乐岛不但为各地旅行社提供广告支持系统、方案支持系统、培训支持系统、政策支持系统和营销管理支持系统等五大支持系统,还为旅行社提供立体化的全方位服务支持。通过以上举措,乐岛与旅行社不再是厂商问单纯的交易关系,双方以市场为中心,共创了景区、旅行社和消费者的“三赢”局面。2006年,在以市场为纽带的“大海洋伙伴关系”的促进下,与乐岛合作的旅行社已经从200多家快速增加到800多家,重点合作的A/B类旅行社的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整合传播 欢乐营销

很多景区通过产品力时代的胜利,完成了其原始资本的积累。但在品牌制胜的年代,如何抢占消费者心智,进行品牌提升,打造百年品牌,将是这些景区实现二次飞跃的重中之重。我们在规划乐岛2006年度的品牌整合传播中,针对行业的特征,紧紧围绕“世界海洋娱乐荟萃”这个主题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五波推广活动:

第一波:“新海洋,新娱乐,新财富”――乐岛新品牌形象全新亮相

在3月和4月,首先对外宣布旅游行业首例“大海洋伙伴关系”计划开始实施,然后按照“先卖思想,再卖产品”的思路,以“新海洋,新娱乐,新财富”为主题的乐岛品牌推介会在秦皇岛、北京、沈阳、郑州、济南,呼和浩特、大同、哈尔滨等地陆续召开。另外,还通过在各地举办旅游营销论坛,推出乐岛的招商计划。在论坛上,行业专家、营销专家、政府相关领导和乐岛的企业领导都进行了专题讲话,以此配合“大海洋伙伴关系”计划的推出,使乐岛品牌推介会在各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第二波:向快乐进发――“欢乐海洋之旅全新启程”

现在的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呈现的是一个“高压社会”,游走在钢筋、水泥中的现代都市人,就像生活在火柴盒里的寄居蟹,自身的精神和心灵得不到自然的舒展,甚至出现了麻木和疲惫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更摧毁着身体的质量。

――他们需要一个安逸的环境,让他们浮躁的心灵回归恬淡!

――他们需要一个纯自然的环境,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和智慧!

――他们需要一个休闲的环境,让他们疲惫的脚步得到片刻的休憩!

――他们需要一个宁静的空间,让他们荷载压力的心得到完全的释放!

作为挑战者,乐岛需要喊出自己的声音,这样才能打动目标消费群。“向快乐进发”是一个个现代都市人发自内心的渴望和呐喊,于是,“欢乐海洋之旅全新启程”的整合传播计划在北京、天津各地全面展开实施,通过对消费者内心的深刻洞察,通过细致完善的海洋快乐产品线的设计,线路不但得到各大旅行社的欢迎,也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第三波:“海誓山盟,乐岛见证”――“五一”海底婚礼主题活动

为了乐岛让开园“一炮走红”,在5月1日,我们精心策划了“海誓山盟,乐岛见证”的大型海底婚礼主题活动:新人一同漫步于神秘的海底世界,鲨鱼先生是证婚人,为他们带来深海的祝福;到达老龙头,登上长城入海口,在大海的见证下许下爱的誓言。双方还将自己对爱情的承诺写在纸上,装入同心瓶内抛入大海。此活动的推出,受到了各地旅行社和新人们的欢迎。在活动举行的当天,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还以《秦皇岛乐岛海洋公园举办北方最大海底婚礼》为题进行了报道,为公园的开业活动带来了开门红。

第四波:世界海洋娱乐荟萃――举办北方区最大的海洋娱乐节

6月、7月、8月是公园一年之中的旺季,抓住了这3个月,就保证了全年80%的销售任务。为此,我们联合秦皇岛市政府举办了北方区最大的海洋娱乐节。从6月1日开始,每周都有一个活动主题,每一个活动主题都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感受和快乐。通过系列的主题活动,充分演绎“世界海洋娱乐荟萃”这一主题,把乐岛打造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欢乐的海洋,海洋的欢乐”。

北京、唐山、沈阳、郑州、太原等5个办事处在配合乐岛海洋娱乐节的推广上,也不遗余力,除了媒体广告、市场推广活动等常规营销手段,还充分利用建立旅行社数据库、开展直复营销等手法大力推广乐岛。丰富多彩的活动迅速引爆乐岛,在7月22日当天,乐岛创下了秦皇岛景区日接待量的最高3.5万人的记录。

第五波:浪漫秋日,梦幻海洋――“十一”乐岛狂欢周

为了延续乐岛的热度,并在最后一个月充分挖掘乐岛的能量,针对细分市场,乐岛举办了大学生拓展竞赛和中国顶级智能机器人巡展秦皇岛站的活动。

大学生拓展竞赛是以提高大学生团队精神而专门设计的户外训练。通过细分市场和大学生游园活动的组织,扩大乐岛在大学生这一窄众群体中的品牌影响力,提高口碑传播的力度。

中国顶级智能机器人巡展包括科普娱乐机器人、智能导览机器人等二十余款展品,其中作为行业发展里程碑的机器人还被美联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国内外主流媒体报道,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第5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一、考纲要求

考纲所规定的四种能力中,第一种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具体包括以下三点:(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地解读。

二、什么是 “解读历史材料”和“有效信息”

根据考纲的要求,我们得先弄明白以下两个问题。

1.何谓“解读历史材料”

所谓“解读”,一般包括以下三层含义:(1)阅读、解释;(2)分析、研究;(3)理解、体会。由此可知,解读历史材料,就是要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解释,并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得出结论和认识。解读历史材料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解释材料,即材料说明的历史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史”;第二个层面是这些信息所反映的历史问题、所得出的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

2.何谓“有效信息”

所谓“有效信息”,就是指蕴涵在材料中的、对试题的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这些信息我们一般可以直接从材料的出处、注释、内容中获取;二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主张、历史发展规律等,这需要我们通过对材料进行解析而获得。

三、历史材料解读的具体内容

解读历史材料,具体来讲,主要是解读出以下这些内容。

1.读懂历史语境,探明原意。所谓“历史语境”,是指与该材料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种史学信息及历史背景的总和。只有把具体材料置于一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材料的原意(本意)。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41题,材料提供了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以及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的图片,其历史语境为清朝中国君主专制和18世纪中期至今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弄明白了这些内容,就能较好地理解材料中这两幅图片的意思。

2.概括文字、解释历史材料字面含义。就是把材料的全部字面含义用文字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从材料中摘取可以利用的信息。如2013年天津卷历史部分第4题,求答项“结尾的简短一章”,即要求解释材料的字面含义。再如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3题,即要求考生解释材料中“违制”的含义。

3.分析材料所反映出的规律性知识。历史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不仅仅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基本情况,还包括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所发生的原因、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特点(特征)、历史意义(影响)以及历史认识和启示。如2013年山东文综卷第28题(1)小问,“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即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所反映出的历史特点。

4.要深入理解史料信息的本质。历史材料所表述的内容可能只涉及历史现象的表面,我们应透过材料信息的现象,从深层次上进行认识,认清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本质。

5.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取舍。在材料中,可能有一些与题目要求无关、没有价值的文字。因而我们必须对材料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东西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如非选择题中常见的设问“依据材料……概括……”

四、正确解读历史材料的方法

1.仔细审读题干设问,寻求思考的维度。在解读材料前,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仔细审读题干设问。一般来说,命题者会根据材料设置问题,如设问中常见的“依据材料……”“指出、概括、分析”“特点、变化、原因、影响”,这些试题中的设问就为解读材料确定了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依据设问来确定哪些材料是有用的,从而提取出对解答问题有用的信息。理解了题干内容与要求,思考问题的方向和维度就凸显出来了。如有些设问是根据材料得出结论,在解读材料时,就不能仅仅是对材料内容进行简单概括,也不能仅仅是提取材料的局部信息,而必须通过对材料的宏观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历史结论。如果对设问的要求解读不明确,就会使解题不到位。

2.认真研读材料,读懂材料意思。在阅读材料时,不仅要读正文,还要注意提示性文字(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应给予重视。在解读材料信息时,首先弄清楚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然后,用符号(直线或曲线)圈点出关键词句,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7题,材料四文字量约245个字,但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宪法”“总统”“国会”,就可以知道该材料所要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三权分立问题,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向就应该围绕三权分立展开,然后再寻找相关有效信息进行说明,解答问题就容易了。

3.分析材料间的相互联系,确定材料所体现的主题。历史材料的组合是有一定的逻辑性的,根据命题的思维过程,命题者在命制材料题时,会先确定命题主题,然后再去选取材料。这样,每一道材料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们也是围绕一个主题而设计的。试题所引用的几段材料或图文之间联系紧密,会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事实的本质,共同说明一个历史问题。找出了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确认材料间的相互关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解读材料时,我们不仅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内容,同时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切不可把它们割裂开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40题,材料一叙述了汉代丝绸之路、宋代指南针、清政府采取“海禁”方法,材料二叙述了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洋务派创办的轮船相关企业、发展海洋渔业等,由此可知,两则材料都是围绕对海洋的利用来选材,其主题也就明了了。

4.寻找材料与所学知识的关联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材料内容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解读材料时,一定要边读材料,边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有意识地、主动地联系所学知识,建立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内在关联。依照材料与教材的关系,可以把材料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材料源于教材,依托于教材,二者具有一致性和相辅相成性。要处理好材料,必须把材料同教材的内容相联系,把材料的观点和教材的观点结合起来。第二类是材料虽然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这类材料打破了教材的束缚,提供了新的材料,让考生在全新的情境下进行历史思维活动,这类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要处理好这类材料题,必须依照材料的内容进行解读。此类题的设问结构一般是“根据材料,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情况、分析原因、影响等”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等)”。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中的史实、结论相对照,确认材料信息与课本内容的关联点,再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课本知识进行迁移,有助于考生理解材料信息,通过归纳推断形成正确的历史结论。

5.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来处理信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是特定历史时期留下来的历史资料,肯定会受到时代、阶级的影响。我们在解读材料时必须去伪存真,按照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第一,要用辩证的观念去运用材料信息、评价历史。第二,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待材料信息,看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第三,利用材料信息评价历史时,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认识。我们只有用科学的历史观来对待材料信息,才能形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正确认识。如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37题(3)小问,“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就是要求我们从积极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五、方法运用,典例分析

例1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 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 国货运动的推动

D. 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解读材料思路】

1. 审读题干要求。本题题干所要求解答的对象是“影响变化的因素”,也就是影响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的因素。

2. 研读材料。抓住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12―1915年)、数据(工厂数),提取工厂数量变化情况的信息(逐渐减少)。

3. 联系教材内容。由时间“1912―1915年”,即可联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这一知识点中的原因,这样就能较好地分析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减少的因素。

【参考答案】C

例2 (2013・全国新课标I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阿拉伯以及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解读材料思路】

1.审读题干设问,明确信息方向。(1)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是要先依据材料进行概括,再用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完善,由于材料内容丰富,所以要以材料信息为主、以所学知识为辅。两问中的“特点”“主要变化”“启示”明确了作答的内容,而“概括指出”“分析指出”规定了作答的方式。审清了设问要求,就为提取信息进行解答做足了准备。

2.读懂材料,分析材料间的相互联系,提取有效信息。对材料一中的“海禁”,不能认为明、清政府是在加强海防,而是海洋权益意识缺失的表现。提取信息,就是结合设问规定的作答要求,对判读出的信息进行全面有效地归纳提取。首先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如材料一提供了“边海”“远洋”“航行技术”“求法”“海禁”等关键词,综合这些关键词,就能得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然后分段或分层提取有效信息,如材料一说明了“中国古代海洋利用和海权意识较弱”,材料二则说明了当时“近代海洋利用和海权意识日益增强”。接着归纳处理所获信息,即归纳各个段落或层次的核心内容,并对其进行归纳、合并和精炼处理,如材料二中的“被卷入”“通商口岸增加”“海运”“江外海之利”“海洋渔业公司”“移民”等信息,可分析出晚清在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得失、海外贸易状况、海洋意识和海洋管理等方面的变化,进而通过这些变化得出启示:要加强海洋利用和海权意识,充分开发海洋资源。

3.寻找材料与所学知识的关联点。根据材料一中的“海上丝绸之路”可联系教材中“丝绸之路”,根据“海禁”可联系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根据材料二中的“江南制造总局”可联系洋务运动,根据“张謇”可联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内容,联系教材中的这些内容对理解材料和组织答案会大有帮助。

【参考答案】

(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第6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093-02

中国在积极发展和引进国际制造业的同时,也要重视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生态旅游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居民家庭中已经悄然兴起。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海洋特色明显,拥有海岸、沙滩、海岛和海水等丰富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

一、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业的背景

海洋生态旅游以观赏海洋生态环境为内容,以普及海洋生态知识、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为目的,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海洋生态的协调发展。简而言之,海洋生态旅游就是消费者游览海洋自然和人文环境。

我国的海洋生态旅游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潜力巨大的生态旅游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消费能力的提高和空闲时间的增多,会逐步增强对海洋生态旅游的兴趣,海洋生态旅游将日益成为生态旅游的热点,成为现代生活的新趋势。

发展蓝色经济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海洋生态旅游业属于蓝色经济中的重要内容。《2009年美国海洋和沿海经济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沿海地区服务业已取代工业成为主导;在海洋产业中,沿海旅游与娱乐业是第一大产业,约占海洋经济就业总量的75%,占生产总值的51%。由此可见,中国海洋生态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

(一)海洋自然环境

1.海岸风光。中国沿海有着各式各样的海岸地貌。(1)沙滩海岸:利用平坦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可以进行沙浴、日光浴和进行帆船等各种海上娱乐活动。如青岛的第一海水浴场,成为不少游客在炎炎夏日的最佳选择。(2)淤泥海岸:退潮时在海岸的潮滩上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如捡贝壳,看海鸟,看海上日落,泥浆浴和各种渔业观赏活动。(3)海蚀地貌:海水侵蚀岩石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观赏价值很高。其中,青岛的“石老人”就是典型的“海蚀柱”景观[1]。(4)生物海岸: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海岸,风景绚丽,这些构成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

2.水下风光。海水碧蓝透明,海底渔礁层峦,海洋生物丰富多样,鱼群、贝类、海藻、珊瑚,构成了异彩纷呈的海底世界,海底景色美不胜收,是探险者的天堂。尤其是中国南海,海底风光优美,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3.海滨山麓。海滨地带的名山,景色秀丽,山海相连。如舟山群岛的普陀山,以“山海奇观”著称的崂山,风光秀美,景色万千。

4.海岛风光。海岛地貌,海岛生物,渔民风俗都是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国有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和珊瑚岛这四大类型海岛。例如舟山群岛,驰名中外的海南岛,白色的岛礁、碧蓝的大海,挺拔的椰子树,构成了海天一色的风光。

5.生物资源。在天然的环境下,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例如有很多属于重点保护物种的动物和以海藻为代表的各式各样的植物。

(二)海洋人文环境

中国海洋生态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价值。丰富的历史古迹和革命名胜构成了当地特有的旅游优势,同时也起到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如大连的旅顺口军事要塞,大连湾海防炮台[2]。同时,中国滨海旅游城市的建筑、文化场所等构成了旅游景观,如上海的南京路,大连的老虎滩。

海南、广东、广西南部、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都非常重视海洋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地区开发了自己的特色的海洋生态旅游,开启了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新阶段。

三、我国海洋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一)海洋生态景区污染

油类污染。石油污染在各种污染中最为明显,备受新闻媒体的关注。石油污染来源主要包括近海的城市工业,海上钻井平台、石油泄漏等。2011年的渤海湾油田溢油事故破坏了滨海旅游地区的环境,海洋水质下降,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固体物污染。主要包括日用品、塑料、玻璃等废弃物。这些固体污染来自于入海的河流、沿海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料、船只排放物等。

化学污染。来自于陆域农田的化肥、农药、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中产生的污水。

热污染。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排放出的热水,造成了海水的热污染。

海水富营养化。由于人为的倾倒和在陆地上施加了过多的化肥,使海水富营养化,海藻繁殖过快,致使大量海洋生物窒息死亡,破坏了沿海生态系统。近几年来,大量浒苔入侵青岛沿海海岸的海水浴场和沙滩,青岛的碧海成了碧绿的“草原”。

(二)海洋生态景区承载量过大

热点景区一到节假日不设限制地接待游客,人挤人,人踩人,减弱了旅游的兴致,加剧了海洋污染。2010年7月11日,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人山人海,挤满了入浴纳凉的游客和市民。据浴场管理部门统计,一浴接纳入浴游客超过8万人次,海水浴场被挤爆,游人的兴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过多的游客超过了景区的合理承载量和容纳极限,造成了对当地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的破坏,导致旅游设施紧张,产生了大量垃圾,甚至使景观在短期内难以恢复,从而影响了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海洋生态景区缺乏整体规划

对景区没有全局性的规划,只顾及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3]。优先考虑经济利益,忽视了海洋环境,影响了海洋生态旅游的健康协调发展。

许多海洋旅游区不合理开发,盲目地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滨开发,破坏了海洋的旅游环境。例如,过高的沿海建筑物,遮挡住了观赏海滨风景的视线。建设滨海大道,疏离了人与海的关系,破坏了原有景观的自然性。

(四)忽视景区海洋生态建设和人文建设

只片面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建设。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恶化了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对海洋渔业过度的捕捞和破坏,减少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影响了海洋生态旅游的发展。对“海岸卫士”——红树林的破坏,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的平衡。

海洋生态景区及其周边的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海洋生态旅游,良好的服务设施、热情的服务态度能给游客留下“景美,人更美”的印象,无形之中为景区增光添彩,但是有些旅游景区的导游,忽略了自己的导游职责,过度地推销旅游产品,使游客感觉索然无味。

四、构建科学的生态旅游的对策

(一)减少海洋污染

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执法队伍的能力。针对各种污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整改,对执法队伍加强教育,依法办事,不能相互推卸责任,接受贿赂。

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减少海洋垃圾的产生,创造一个水清天蓝的环境。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加大罚款力度,限期整改。

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处理海洋污染,也可以充分利用海洋丰富的太阳能、潮汐、风能等清洁能源,从源头上避免海洋污染。

通过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保护海洋生态旅游环境,提高民众的海洋保护和海洋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和科学利用海洋。加大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力度,曝光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使其受到惩罚,通过这些避免旅游过程中垃圾的产生。

(二)确定合理的海洋生态景区承载量

根据海洋生态旅游景区及周边资源环境状况,作好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实行科学的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措施。在尊重海洋生态系统规律的前提下,科学设计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景观,确定合理的环境承载容量,并且严格依据环境承载容量来控制海洋生态旅游活动的强度、规模和范围。

节假日要对人流进行合理的疏导或者限定参观人数,在非节假日期间,可以推出优惠项目。

(三)科学规划海洋生态旅游景区

在规划海洋生态旅游景区时,增加海洋生态方面的环保投资。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来鼓励保护海洋生态好的开发主体,提高其积极性。也可以引入市场竞争体制,形成高效的海洋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从而形成多元的投资体系,如争取全球环境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投资,落实投入的环保资金。防止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实现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各种不当的开发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用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从而避免旅游景区出现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政府部门对珍贵的文物、稀有的动植物、生态环境敏感区和海洋自然保护区应采取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

海洋生态旅游开发主体应制定长远的景区规划战略,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可以适当调整生态旅游产品的价格和把一定比例的旅游收入用以专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4]。

构建特色的生态旅游,在对旅游景区进行整体规划的时候,利用当地特有的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的旅游接待设施,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海上旅游项目,开发特色的海洋旅游产品和海洋民俗旅游,形成具有规模化的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形成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加强景区海洋生态建设和人文建设

科学合理地运用高科技手段,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比如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海洋的检测和研究,提高海洋环境监测的能力,从而提出更加合理的针对性措施。建设和保护海洋生态区,严格控制占用海域和海岸线的项目建设,以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努力构建和谐海洋。

旅游主管部门提高旅游服务设施质量的同时,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等软设施建设,制定相应的综合服务质量标准,如建立定点服务,民众监督管理和建立相应的投诉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维护海洋生态旅游者的正当权益。

为了海洋生态旅游业的循环利用和健康协调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护海洋文化资源,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制度。

提高海洋景区的市民服务意识,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导游、酒店服务员、餐饮业等服务于海洋旅游业的员工的素质,进行服务质量培训,提高服务的质量。

进行多渠道宣传,例如拍宣传照和相片等,也可以采用参加旅游展销会,利用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广告牌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

综上所述,中国的海洋生态旅游虽然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还亟待完善,但我们充分相信,中国海洋生态旅游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董玉明.海洋旅游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2]马丽卿,阳立军.话说海洋旅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第7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区域是中国东部沿海最早开发沿海疆土、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近海交通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生成海洋文化的重要港口城市。历史地看*,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几千年的沧海桑田,使得*与海洋有着无法割舍的文化渊源。进入新时期,国际性海滨城市的建设,为*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海洋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海洋文化发展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机遇期。建设富有特色、内涵丰富、富有活力的*海洋文化,是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灵魂和生命,是推动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力之源泉,发展之根系,建设之根本,必须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科学谋划、精心规划,制定目标、重在建设,大手笔勾画、大气力推进。

一、面向海洋,有效吸纳、融合、贯通海洋文化因子

形象地说,相对于内陆文化表现出的思想保守、行为守规、安常守顺、甘于平庸等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文化成分而言,海洋文化所表现出的开放开拓、崇尚流动、不守常规、敢闯敢拼等等人类先进文化因子,自然更受现代文明的追捧,更能得到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区域文化的青睐。

今天,*所要建设的国际性海滨城市,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存量、速度、规模的提升,而是要建设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尺度、生态型的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海洋对于其发展的重要性,海洋文化对于其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急切。唤醒和激活海洋文化的历史沉淀,必须在继承*城市海洋文化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有效吸纳、汇聚世界海洋文化的优秀文化因子,从而构建活力无穷、适应发展、充满生机的国际性滨海城市海洋文化。

一是在城市文化的内质结构上,吸纳、汇聚具有涉海性和包容性的海洋文化因子。人们常说海洋文化是“蓝色文化”,“蓝色”的“色彩”属性就是海洋文化的属性。人类缘于海洋而创造的文化,涉海性、包容性是它的首要的也就是本质的特征。建设国际性滨海城市,必然要在国际经济循环的大格局中,越来越多地拥抱和融入海洋经济,在与海洋互动中、与发达沿海城市的交流中,加深对海洋及其伴生的经济的认识、反映、利用,感受海洋的博大宽广,感受海洋文化的兼容并包,从而有效吸纳、汇聚世界海洋文化具有涉海性和包容性的优秀文化因子,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是在城市文化的运作机制上,吸纳、汇聚具有外向辐射性与交流性的海洋文化因子。海洋文化从总体上来说不是囿于一域一处的文化,人类要借助于海洋的四通八达,把一域一处的文化传承播布于船只能够到达的异域的四面八方,并由异域的四面八方再传承播布开去,这样的传承播布、再传承播布的过程,都必然会对异域的土著文化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使其或多或少的也具有了异域异质文化的内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海外经济交流的深入推进,海洋经济越发达,人们的海洋观念就会越强烈,城市与异域异质经济文化之间的辐射和交流量也越来越大,在大量的海外信息过滤以及异域异质文化的碰撞、冲击中,城市文化所表现出的外向辐射性与交流性特征亦将愈来愈鲜明。

三是在城市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吸纳、汇聚具有商业性和慕利性的海洋文化因子。海洋文化的创造主体没有可供农耕的土地,经商贸易,往来于异域之间或海陆之间,从而刺激了商贸的发展繁荣,也铸就了其商业性和慕利性的文化特征。*城市文化中,重农抑商、重渔抑工有着浓厚的表现,这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必背景,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显然是不相适应的。唤醒和激海洋文化,就是要在城市文化植入崇商的文化因子,让崇商重商成为城市的主流价值取向,使搏击商海、融入市场成为市民的普遍追求,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让城市在区域经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是在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上,吸纳、汇聚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的海洋文化因子。海洋连接着五大洲的大大小小的岛屿和陆地,人类的大多数民族、国家和地区濒临海洋。人类面向海洋的时代,就应该也只能是开放的时代。而对海洋的开放性的利用,必然产生出“天然”的开放性的文化因子。古今中外的城市发展史证明,什么时候城市面向海洋了,开放了,什么时候城市的经济、文化就能走向繁荣了,赢得发展;反之,就容易衰败、落后,甚至走向衰亡。建设国际性滨海城市,面向海洋、面向世界,必然带来空前的开放,必然带来空前的拓展,在不断的城市、经济乃至文化拓展扩张中,城市文化的开放性、拓展性特征,必将表现的愈加明显,并在持续的融合、贯通中锻铸为海洋文化因子。

二、清晰思路,科学制定*海洋文化发展思路

科学厘定*海洋文化发展思路,事关*海洋文化发展的长远,事关国际性滨海城市建设的未来,必须站在传承历史、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高度,科学谋划、悉心规划,精心组织、有序实施。

一是充分挖掘、整理和弘扬*海洋文化的丰富悠久的历史遗产,激活历史文化沉淀。一是要深入挖掘、悉心整理*地区与海洋文明息息相关的古遗址、古遗迹和古典籍,重视挖掘整理和利用海上丝绸之路东端起点的历史遗产,放大由来已久的古海洋文化因子,唤醒沉睡多年的海洋文化遗风,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彰显*海洋文化的独具特色;二是要深入挖掘、重新审视古东夷文化、古海州文化、徐福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中所闪烁出的海洋文化的历史光芒,强化海洋文化氛围,从而使人一进*,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海洋文化气息;三是调动海外华侨力量,作好亲海亲乡文章。

二是依托滨海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廓清*海洋文化的新的发展布局。按照“一心三极”的城市发展规划、“一体两翼”的港口发展现状、“一纵一横”的T型产业布局,在城市、港口、产业等不同层面,依据不同的要求,做好海洋文化的发展规划,重点做好使滨海新城、沿海两极、沿海产业带、连岛和海州湾度假区的海洋文化大文章,构筑*海洋文化规模宏大的人文社会景观。

三是进一步强化*人的海洋文化意识和海洋科技知识。海洋意识,即海洋观,指人们对海洋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包括对海洋和人类的关系如何、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认识。海洋科技知识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科技知识有面宽、内容多的特点。从海产品的养殖、捕捞、水产品的加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到海洋运输都要求较高的科技知识。通过海洋文化意识的树立和海洋科技知识的建立,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以海为荣,以海滨城市为骄傲,以海洋文化为根基,潜移默化,成为根植于血脉的文化基因。

四是大力彰显城市海洋文化形象,展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海洋文化中的物质组成,融于城市建设的角角落落,表现于城市形象的点点滴滴,既有海洋景观、滨海城市标志、海族馆、滨海大道等标志性建筑,有码头、港口、渔港、航线、航标、海上交通工具等涉海设施,也有附着于城市高楼大厦、街头巷尾的海洋文化特征海洋艺术,更有与“海洋”有关艺术表现,包括海洋建筑、海洋雕塑、绘画、海洋文学艺术、海滨海上旅游鉴赏、海洋生物标本展览等。要通过大力度、大气魅的物质建设,使人们漫步于*街头,无论是街名地名,还是企业名品牌名,宾馆名酒店名,招幌广告、霓虹标牌,如此等等,“海”字文化琳琅满目,海洋文化触目即是。

五是健全种类海洋组织,深化海洋文化建设。主要有海洋的行政管理组织、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和其他组织。其中行政管理组织是海洋管理的职能部门,有水利部门、渔业、海监、农业部门等;企事业单位是海洋资源、海产品生产、销售、服务单位,有海洋运输公司、渔业公司、船舶服务公司、海产品贸易公司等;学术团体,主要指以海洋经济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团体,如海洋文化研究所,海洋水产研究所、海洋气象研究所等;其他组织,指行政管理组织、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以外的组织,如联合国属下的“海底委员会”、“国际海底管理局”等,这些海洋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利用、开发、管理海洋的广度和深度。

三、凸显特色,大胆创新海洋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

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长远出发,立足*城市发展实际、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区块文化功能和运行质量要求,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一心、三轴、四个特色发展基地”文化功能空间布局。

一心:滨海新城文化核心区。从远期区域文化中心建设和发展的要求看,滨海新城中心城区文化发展应在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核心作用。中心城区应成为具有较高现代化程度的文化核心区,应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示范区。在这一区域要努力做优文化事业,做强文化产业、做大文化效应、做浓文化氛围、做美文化环境。具体抓手为:加速推进现代化功能性、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承担起区域性、国际流服务功能,逐步使滨海新城中心城区成为以先进文化发展为主导、适应多层次文化需求、具有较高文化生活质量、良好文化生态环境的先行区,要让市民在享受物质繁荣的同时得到更充分的人文关怀和艺术享受;加快文化产业的功能性、结构性布局,尽快形成具有支柱、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文化产业集群,使中心城区文化产业成为面向市场、面向区域、面向国际的生产、制作、传播核心基地,在区域性文化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占有明显优势。

三轴:一是沿海城镇文化发展轴。沿海城镇发展轴,是*城市发展的对外交流窗口,是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国际海港、临海产业区和海滨旅游基地。要充分利用“一体两翼”港口发展空间布局、滨海休闲旅游、临港产业等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政策优势,利用国际转运、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方面的便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发展文化对外服务贸易,定向引进大型文化产品对外加工和文化服务贸易企业;建设沿海观光带,打造亲海文化岸线,展示海洋文化魅力;注重发展与港口多元化、高层次人群特殊的文化需求相匹配的高档文化休闲娱乐服务项目。

二是东陇海城镇文化发展轴。东陇海城镇文化发展轴,这一城镇文化发展轴由新海城区、东部城区和东海县组成,集中了全市文化发展的精华,是近期内海洋文化发展的主阵地。充分发挥科研教育、都市商务、旅游度假、休闲娱乐、高档居住比较集中的优势,选择商气、人气旺盛地段,集中布局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商务街区,构建集图书、音像、礼品、工艺品、互动娱乐、茶饮、休闲吧、健身房、文化商务办公楼宇、文化商贸中心等于一体的中央文化商务服务区;并且,与国内外知名文化研究、教育机构、专家加强协作,加强以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研究为主干的科教文化集聚,定向吸引海内外高层次海洋科技研究机构、大型跨国企业海洋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入驻,适时引进海内外有影响的海洋文化产业运作的高层次人才。

三是宁连城镇文化发展轴。宁连城镇文化发展轴,具有浓郁的地方历史文化传承,有着鲜明的海洋文化印迹。充分利用这一文化发展轴区域特色文化浓厚优势,努力激活存在文化深层的海洋文化气息,赋以现代化、国际化的海洋文化新内涵,

四个特色发展基地:一是依托连岛、港口等自然人文资源,打造海洋文化休闲娱乐特色基地。当前,*正在向着亿吨大港的目标冲刺,其“一体两翼”的空间布局,显然有着极诱人的诱惑力;*海域辽阔,海中小岛星星点点,除江苏第一大海岛连岛外,还有前三岛、秦山岛、羊山岛和开山岛等岛屿,这些岛屿均具独特景致,神秘莫测,或为鸟的王国,或为竹的海洋,蕴藏着浓郁的海洋气息。放大以连岛风情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独特自然景观、以港口为代表的海港文化效应,加大以此为主题的海洋休闲观光娱乐基地建设力度,利用港岛遥相呼应、特色鲜明、渔民集中聚居、海洋文化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沿岛港向纵深延展,扩大规模、深度策划、精心打造具有东方色彩、古典韵味和高档服务功能的“岛港海洋文化片区”,大力发展与海洋休闲观光娱乐基地相互配套的海洋风情休闲娱乐和海洋文化特色旅游项目,构建海洋文化休闲娱乐发展基地。

二是依托东部城区,特别中部级开发区发展和临港文化信息、文化创意、文化教育和文化休闲配套服务功能提升,以优惠政策和创投基金,努力吸引产品设计、包装装潢、动漫创作、影视制作、音像制作、演艺经纪、展会策划、视觉创意、艺术传播等相关资源、重大项目、创业人才和企业进一步落地和集聚,构建以“海洋创意”概念为引导的大规模科研、文化、创意高层次复合性集聚带。

三是依托新浦东北片区、花果山片区在呼应东部城区发展、连接新海城区建设、对接滨海新城开发、科教文化发达特别是创建海洋大学的区位优势,发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西游记文化乐园等山海文化兼容的生态文化,倾力打造山水相融的生态人文住区,产业技术支撑的科教基地,高层次的城市旅游服务平台。

四是依托古海州城深入挖掘发展蕴藏于其间的海洋文化。海州城区,作为一座古老的滨海港口城区,集中了*历史文化积淀,集聚了*古海洋文化精华,要在进一步加大古城区历史文化保护的同时,深入发掘潜藏于其中的海洋文化元素,唤醒激活埋藏于深处的海洋文化因子,让其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大入光芒、闪耀光彩。

四、突出重点,多视角多层次扎实推进富有*特色的海洋文化

一是始终坚持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开放式互动发展。坚持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开放式互动发展,是推进城市海洋文化建设的首要之义,必须贯穿于*海洋文化发展的始终。一是要坚持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互动。切实将文化作为经济活动新的发展形态和动力,着眼于经济文化的融合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海洋文化要素在文化、旅游等产业中的核心作用,努力挖掘、提升海洋文化旅游内涵,打响海洋文化旅游品牌。坚持用经济的手段、产业的思路做好“海洋文化经济”文章,积极开发利用海洋、海岛、海港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把连岛风情度假区、海州湾度假区、港口等作为突出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特色,作为开发海岛旅游、扩大海洋产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举措,促进海洋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与经济互动的格局。二是要坚持开放式运作。坚持“少花钱、多借力”的整体思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强化开放式运作。注重文化领域的市场运作,在文化设施、项目上,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在文化人才上,不求所有、所在,但求所用。

二是营造城市海洋文化标识系统。城市标识系统是城市特色视觉形象的重要构成,是城市管理效率、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是城市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的关键载体和系统表达,是城市规划和城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富有*海洋文化特色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和营造,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理念,综合考虑城市标识系统与城市海洋文化环境塑造的协调关系,把城市信息的传递与人文精神、艺术手段巧妙结合起来,用无声语言、图形表达城市管理者对全体市民和来自远方的宾朋好友的问候、关怀、服务。“十一五”期间,要着重设计和营造城市公共标识系统:在重要的交通节点和重要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系统建造能够准确展现海滨城市精神、增强海滨城市魅力的标志性城市艺术景观雕塑;系统设计和完善导引城市服务、传递城市管理、维护城市秩序的公共信息服务标识;系统整治和提升对城市公共文化环境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商业标识系统。争取用5年时间,形成正确表达国际性滨海城市海洋文化发展理念,准确传递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气息,有利于提升城市秩序感、关怀度、生态性和凝聚力的城市标识系统,用以增强市民认知度、社会认同度、区域带动度和国际知名度。

三是加快推进彰显海洋文化特点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要求出发,适度加快文化基本建设的速度,建设一批惠及全体市民、承载区域功能、贴近多元需求、便利群众享用的文化基础设施。集中力量规划、推进城市公共文化基础性主体工程,用10年左右时间,使滨海新城初步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承办国际文化活动、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重大文化基础设施。政府引导、政策推动,规划先行、开放领域、市场运作,大力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国际资本,着力推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海洋文化传播,以及海洋文化休闲度假、海洋文化创意产业等城市文化产业基础性主骨工程。到2020年,使滨海新城的公共文化设施人均面积高于沿海城市平均水平,形成覆盖全体市民的文化设施体系,使文化产业的重要区块、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初显形态、初具规模。

四是打造叫得响的海洋文艺精品工程。树立高起点、创新新机制,逐步打造国内外沿海城市立得住、叫得响的海洋文艺精品工程,开创海洋文艺创作的繁荣局面。注重把“精品工程”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背景、树立城市精神、弘扬海洋文化的主线结合起来,挖掘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现实题材,精心组织、策划和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以新时期城市精神和海洋文化的形象化、艺术化、魅力化为主线,集中展示演艺、影视、戏剧、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方面文艺创作成果,逐步提高*海洋文艺作品在区域、在沿海以至在全国的影响力。做大规模、做强阵营、做实平台、做优机制、做活市场,以名团、名导、名角、名剧、名品牌为主攻方向,创新职业经理人、策划人、经纪人运行机制,使*成为区域领先并在全国海洋文艺领域占有重要份额的海洋文艺名城。改革文艺创作投融资机制,改革资金投入方式,创新艺术创作、生产、销售联动机制,特别注重发挥社会力量资助文艺创作的作用,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合力扶持文艺创作方面的新型关系。

五是培育城市支柱型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既是海洋文化建设的标志产业,又是海洋经济的“半壁江山”,更是沿海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依托*海洋、港口、旅游等独特资源,围绕“海洋经济”发展主题,重点发展为“海洋经济”核心产业相衔接的会展、贸易等服务产业,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的传媒、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服务产业,满足多元文化需求服务的影视、演艺、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图书音像电子等文化产业。在操作上,加快具有“海洋经济”配套特征、面向海洋核心产业提供服务的传媒信息服务业集成化发展。依托国际商务中心、会展中心,大力发展面向区域、面向国际的会展产业。利用*神、奇、海、古、幽的文化特点,特别是别具特色的神话传说、西游记文化、徐福文化等,大力开发海洋文化艺术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业、演艺业、游乐业、休闲娱乐业。依托城市信息化建设,发展互联网文化内容服务业,鼓励规范、健康的网络文化服务,开发各种形式的网络文化增值服务。加快推进海洋文化传媒、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信息内容服务、影视制作、文化会展贸易等领域的集团化、品牌化发展,鼓励业外国资、社会资本、外资进入文化领域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多元主体竞争发展的格局。

第8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海洋文化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199-03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我国提倡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上强国,如今文化旅游正逐步成为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正是拓展海洋开发空间的时期。21世纪我国逐步向第三产业转型,旅游业发展迅速,海洋文化旅游逐步兴起,作为一种新鲜的旅游方式进军旅游市场,并快速发展起来。海南省四面环海,拥有广阔的海洋空间,为海洋旅游开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海洋文化旅游进入人们的视野,开拓了游客的眼界。

一、概念与状况

海洋文化属于文化形式的一种,在学术界没有明确的概念,其与陆地文化是相互对应的,有学者指出海洋文化,是从海洋活动中衍生出来的,也就是人类对于海洋本身的深入认识、利用,由海洋而创造出的物质精神的文明生活内涵{1}。海洋文化旅游属于旅游的一种形式,是依托海洋文化存在的,有研究学者将海洋文化旅游定义为:人们对海洋或者海洋文化的求知和憧憬引发的,离开内陆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海洋文化,满足海洋文化接入或者与需求冲动的过程{2}。

在海洋研究方面,我国学者注重海岛旅游、滨海旅游、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而对于海洋文化研究较少,在海洋文化旅游更是甚少涉及。海洋文化产业以海洋活动为主,侧重人类活动产生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加以开发,形成经营性文化产业(柳和勇,2006){3}。滨海旅游文化具有度假性、开放性,吸引着大批度假游客,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盛红,1999){4}。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是紧密相关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包涵内容众多,其发展要注重真实,切勿片面追求全面性(董志文,张广海,2004){5},可依据地域特色及实地情况,整合海洋文化旅游资源(苏勇军,2008){6},开发具有代表性、地域性的海洋旅游文化产品,建构我国的海洋旅游文化产品体系(贾鸿雁,2006){7}。还有学者针对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如刘玉梅(2013)分析了海洋文化旅游在上海发展优势,从不同层面提出其发展策略{8}。巩慧琴、鲍富元(2014)介绍海南的海洋旅游资源,指出海洋文化旅游发展的途径{9}。胡念望(2014)针对温州的现实情况,指出其发展的可行性战略与措施{10}。

综上所述,中国对海洋文化旅游的研究较少,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一是较少学者关注海洋文化的研究,过多地注重海洋旅游或者海岛旅游开发,以及海洋资源研究方面,对海洋文化的关注较少;二是研究重点聚焦于中国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区域,相较于辽宁、山东、广东各省,海南省的海洋文化旅游研究不够,且比较浅显,没有深入挖掘;三是我国学者对海洋文化方面的研究只是定性分析,缺乏实地考察,同时对海洋旅游的开发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研究不够重视,相较于国外来说,比较滞后,研究成果不足。

二、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海南省管辖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及海域,海域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千米,海南岛海岸线长达到1822公里,为海洋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条件。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是热带海岛,属热带季风气候,海南省长夏无冬,常年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22~27℃。最冷在1月份17~24℃,北方正处寒冷季节,此季节吸引大量我国北方及俄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游客来海南游玩。海南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附近,港澳台距此不远,南邻东南亚各国,为海南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同时,飞机、高铁、轮船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便利交通条件,海南岛已建成环岛高铁和环岛公路,是带动旅游发展的重要交通优势。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更为其提供了政策与经济的支持,建立经济特区,发展旅游事业。

(一)“海上丝绸之路”

在历史上,郑和下西洋,七次经过海南,在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中,形成独特的海上文化。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指出开发南海海洋文化。海南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服务合作基地,海南岛与南海诸岛正处于“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的要塞之处{3}。海南省管辖的南海海域正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处,自古经商交流船只的必经之地,近年来在南海开发中,打捞出唐宋文物,特别是西沙群岛附近海域的唐宋陶瓷器,如青白釉、龙泉青釉、青釉等珍贵历史物品,充分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古文化,展现中国繁荣的历史景象。

(二)沿海古迹

海洋沿岸居民受海洋影响,房屋建造、花纹雕饰、生活用具等各方面会融入海洋特色,自主形成具有海洋文化特色风格的用品。落笔洞遗址是海南古代海洋文化的起源之地,在此发现了海洋动物化石。同时沿海地区还有陵水贝丘遗址、荣村遗址等多处遗迹,都一致深刻地反映海南省海洋文化的特色。海南岛四周环海,南海海域有丰富的珊瑚及珊瑚礁资源,在海南三亚市沿海一带发现的多处由珊瑚石堆砌制成的伊斯兰教徒墓群,具有独特的花纹图案{11}。珊瑚石墓碑和珊瑚石人像等古文物彰显了海洋文化特色,是海洋文化艺术典型的代表。

(三)民俗风气

海南四面环海,捕捞、祭祀、节日等文化均与海洋有关,人们征服大海的欲望强烈,促使捕捞技术发展,出行前祭祀祈福,节日拜龙王等都是海洋文化的传承形式;渔家人以渔船为家,居住在海上,就是一种特殊的海洋文化;沿海民族建筑物有许多海洋生物形状的雕刻,至今还在沿袭传承,古老的海洋文化风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了深厚的海洋民俗风气文化。

(四)

海南人民许多是从海洋中逐渐衍生传承下来的,信奉海神。从古至今渔民出海或者归来,都会向海神祈祷,并烧香祭拜,尤其是天妃信仰,在海南的渔民及百姓心中影响深远。此外,还有其它的海神,如镇海广德王、南海广利王等神灵,这些都源于海洋。{12}

(五)海洋风光

海南有着美丽的海峡风光、海滨海岸风光、岩礁风光等, 它们产生了“蓝、柔、远、连、动、险、奇”的审美效应海产品,同时海底世界生物资源,形成的海底奇观,有珊瑚、珍珠海洋等产物,都属于海洋文化。{13}海南节庆会展等活动与美丽海洋风光有着巨大联系,婚庆、会议等都会选取独特的海洋奇景,调节活动氛围,正是从中逐步发展出众多海洋文化旅游项目及产业。

(六)海洋运动

海洋体育文化是体育产业与海洋休闲活动结合产生的,现如今体育赛事逐步融入到海洋中,海洋运动成为人们的热衷运动,如水肺、跳水、游钓等海事活动逐步吸引游客。海南第十四届盈滨龙水节三大赛事吸引国内外的参赛者及游客,在赛事与海洋的碰撞中,擦出火花,这正需要来发扬海洋体育文化精神,传承海洋运动文化。

三、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方向

(一)“海上丝绸之路”旅游路线开发

海南省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海南经济带来了重大机遇。针对海南省的航海、渔业捕捞文化,可以开发一条轮船海洋体验旅游线路,重走“丝绸之路”,让游客深刻了解海上运输文化,体验航海精神,同时感受海南的精神面貌。

(二)古迹文化游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符号,海南的海洋符号遍布整个海岸,可以根据历史修复遗址,建设博物馆,开发海洋古迹游路线,让人们更深刻了解海南的海洋文化,体验古老文化。同时热带滨海景观,受大众喜爱追求,结合海南民俗风气,开展具有特色的婚庆、会展等旅游活动,宣扬独特的热带海洋文化,融合古迹气息,塑造全新海洋文化旅游形式。

(三)深海资源开发{14}

海南海洋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深海潜水游、海上邮轮旅游,充分认识海底生物的奇特,观赏海底风光。海南珍珠、海产品等,不仅仅是装饰,还可以发展餐饮、养生、观赏等,多层次发展把海底文化展现在人们眼前。同时开发的产品要突出海南民族特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元素也是最受游客青睐。

(四)海滨风光游和海洋活动体验游

海滨风光是海南海洋文化的一大风景特色,可开发环岛体验游,海南天涯海角、蜈支洲、分界洲等热带海岛风管独特,且西沙海域独特的珊瑚风光引人入胜,开发海南省环岛风光游,体验海洋活动。帆船、冲浪、游钓等海洋活动在海南随处可见,但大多数是成独立个体,可根据地域,制定合理的海上活动体验游,不仅仅是单个消费,增加娱乐性。举行大型海洋赛事,展现海南独特的海洋体育文化。

(五)饮食与科技游

海南海洋生产热带渔业资源和虾蟹贝类产品,且独特的闽南做法,具有民族特色。海南饮食擅长煮,健康美味,在享受风光同时品味美食,如海南独特的老爸茶、鱼茶、文昌鸡等,还有海南特质酱油,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具有市场开发潜力。同时海南有发达的渔业、捕捞业、运输业以及药物制造业,可开设海洋文化论坛,进行宣传普及,挖掘海洋科技文化产品,打造海南品牌。

四、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政府要出台政策维护海南海洋文化

海南省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同时海洋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拖网式过渡捕捞,造成珊瑚礁破坏,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紊乱,许多海洋生物失去栖息地,面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另外城市的快速发展,使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峻的考验,生活垃圾、城市污水无节制地排入海洋,造成金属含量超标,海水受到污染同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发生赤潮等灾害,给海洋带来灭顶之灾。在破坏海洋的同时,海洋文化也会受到威胁,随之消失。

海洋是生物孕育的根源,需要法律政策来约束人类行为,保护海洋。文化是深层次的,同时也体现在生活中。与海洋有关民俗风情等,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被外来文化所覆盖或消融掉,海南的海洋文化要传承,捕捞精神要传递。要设置学科门类研究海南海洋文化,并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对文化遗址等要修复,维护,禁忌乱挖乱建,建设法律制度体系,维护海洋文化。

(二)适度开发,生态循环发展

海南省是海洋渔业养殖大省,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出现过度开发的状况。2016年初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港渔业过度养殖,船坞废水肆意排入海洋,水体溶氧量降低,生态系统破坏,威胁水质,造成百万斤鱼因缺氧而死。这告诫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适度开发,合理开采,发展循环经济。

海南省海洋文化底蕴丰厚,但也不可过度发展旅游,要把握度。海底资源丰富,开采要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界赐予我们,要懂得回报。发展海洋文化旅游,在传承文明的基础上,遵循自然态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提高群众素质,加强海洋资源的整治与保护,减少灾害{6}

海洋文化旅游开发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渔民转型转产,同时也会冲击本地居民的生活,习性、风俗产生一定影响,造成对旅游开发的排斥现象。海洋文化是属于公众的,和海岛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其发展靠的是人民,这需要提高人们素质,自觉的维护海洋文化物质,自觉的传承海洋文化。现代工业的发展造成海洋污染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这需要人们时刻监督,保护海洋环境,正确预测海洋灾害,提前做出应对措施,降低损失。

五、结语

海洋文化旅游是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融合的深层次发展,海南省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要合理开发,遵循自然规律,适度挖掘,发展海南海洋文化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海南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在传承海洋文化的同时,富裕了当地人民生活,带动经济发展,带领海南旅游走向新的层次。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南海海洋牧场环境影响遥感监测与评价研究(Hnky2016ZD-6)]

注释: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5-8

{2}高怡,袁书琪.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涵义及分类体系[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4):61-66

{3}柳和勇.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4}盛红.我国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的文化问题思考[J].海岸工程,1999(2):87-91

{5}董志文,张广海.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求实,2004(S4):222-223

{6}贾鸿雁.我国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1

{7}苏勇军.浙东区域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发展战略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2008(1):3-7

{8}刘玉梅.上海海洋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8):216-220

{9}巩慧琴,鲍富元.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融合发展途径研究――以海南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93-94

{10}胡念望.温州海洋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与保障措施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

{11}王飞.海南应挖掘海洋文化重塑海南精神[EB/OL].[2011-11-19].http:///news/system/2011/11/19/013687639.shtml

{12}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的基本内涵[J].新东方,2008(8)47-49

{13}张金忠,宋欣茹.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11):125-128

{14}杨春虹.中国海洋旅游从海南破题[N].海南日报,2013.01.26(A05)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第9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它能够为学生提供绚烂多彩和感染力极强的画面及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语文课程的学习。

下面,我就从转变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展现课文情节三方面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论述和说明。

一、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育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常规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都一贯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即“满堂灌”“注入式”,强行对小学生进行各种语文知识点的灌输,教学工具也仅仅局限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教师的主导性占据了整节课堂,学生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这就使得原本精彩有趣的语文课堂变得毫无生机,也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能使这一情况得到有效改观,教师不必一个人在讲台上面对几十位学生唱独角戏,而是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时,在课前我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回家上网搜集有关海洋的资料,如海洋特点、海洋和人类的关系、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等等,然后,让班里学生5人为一组,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总,并制成精美、详细的课件,在课堂上,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对本组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讲解,如此,我就调动了班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做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而且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知,并激发了他们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情感。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总是用口头语言给学生描述课文中的情节和情境,这样纵使优美隽秀的文章,学生听起来也味同嚼蜡。而信息技术,集声音、视频、画面、文字等于一体,能够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描述通过生动有趣、色彩鲜明的动画效果演示出来,从而创设出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来了解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了有关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图片,并给学生放映了一段黄果树瀑布的视频,于是,学生马上就感受到了文中所描写的“银雨撒金街”的壮观奇景,并被眼前的美丽景象所吸引,他们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投影屏幕,认真观看着黄果树瀑布如诗如画、生动形象的壮丽景观。这样,我们一方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感性上的认识和了解,为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丰富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运用信息技术,展现课文情节,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而且由于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他们无法真正感知和体验,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将课文中的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等教学优势的信息技术,则能打破这一落后教学局面。它能使课文中所描绘的距离我们年代久远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重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①》这篇课文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水浒传》中“林冲战胜洪教头”这一精彩场面的电视片段,于是,课文中所描写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便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地出现在了学生面前,如武艺高强、忍让谦和的林冲,傲慢无礼、盛气凌人的洪教头,以及他们比武时的精准动作,都一一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课文情境,缩短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历史距离,课文中的一些教学难点也能在学生观看影像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化解。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方面还是学生的学习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继续在教学道路上探索、实践、反思,争取探寻出更多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进行有效融合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变得绚烂多彩、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