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语考试期中总结范文

英语考试期中总结精选(九篇)

英语考试期中总结

第1篇:英语考试期中总结范文

(二)语言知识运用存在问题。常用短语记得不牢固,选择题几乎是平时都练习过的、而且很贴近书本知识,但出错还是很严重 ,这些基础知识还需巩固。

(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仍需多加练习,平时这样的题我都讲解的比较详细、也很注重做题的方法,但学生常常说看不懂短文,遇到生单词就想放弃了,在这方面要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比如通读全文,猜词等方法,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求词词,句句都看懂等等。

(四)综合知识不够全面。有五个小题是根据所掌握的文化或背景知识选择正确答案,大多数学生都只做对了2到3道题。

(五)看图写句子、补全对话在平时都练习过,这两类题做的比较好。

(六)书面表达:要求写一封委婉的拒绝信.因课文上学习了相关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但用词还不够准确生动,句与句之间的过渡还不够好,以后要多加练习。

1 2通过以上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仍不扎实,如单词的拼写,句子的结构等等,卷面上仍有很多不该出现的错误。语音、选择填空和阅读的答题情况则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差,没有灵活性,训练太少,没有掌握答题的技巧。

根据期中考试所反映和存在的问题,我在下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将采取以下的改进措施:

1、利用好早读课,增强学生听、说读能力。

2、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特别是加强听力训练和阅读理解的训练。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尽可能的多创造一些机会。并且坚持每周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习题。

3、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情况,加强单词默写,并每周将前面的单词拿出来复习复习。进行默写。坚持每天一小练,练习做一些基本的语法题。

4、对后进学生采取老师面批、当面辅导的方式,同时在班里寻找成绩优秀并且认真负责的学生和他们结成“一帮一”的对子,每天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督促他们学习。

5、帮助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寻找落后的根源,帮助他们设立适当的目标,争取不要让更多的同学掉队。

6、后一阶段中要更加注意对英语复习课的内容的准备,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让学生反复操练,提高复习效率。

第2篇:英语考试期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应用能力;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152-03

作者简介:战秀琴,女,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依据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广东白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该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简单概括为24个字:“教师课堂导学,学生网络自学,课外活动助学,测试评价促学”。[1]测试评价既是学习效果的验收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应用能力的学习动力源之一。本文重点论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请各位行家斧正。

一、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

1.时展的要求

信息时代,知识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知识社会,知识老化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学校的教学重心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因而,“终身学习”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此目标引领下,教育界发生了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化,传统课堂正在发生着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步骤,按照自己的进度完成学习任务。课程评价模式――作为促进、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必须随着改革而改变。

2.学校办学定位的要求

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我院的教育目标是“以有效服务广东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决定了每门课程的改革目标。为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符合学校的教育目标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2]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大学英语成为学生就业的辅助工具。教学改革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我院评价方法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

3.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更是学生就业的一种辅助工具。大学英语课程的总体改革目标就是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一门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专项特长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职业潜能的发展的应用型专业辅助课程,在应用技能的培养方面,要突出强化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及翻译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不能仅靠期末一张试卷,即使增加几次单元小测试,也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大学英语测试改革的主要内容

1.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全面实施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也叫形成性评价,又被称为“为了学习”的评价。我们知道,“意愿”往往决定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测试不仅评价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地是要评价他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形成性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检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培养合作精神”。[3]改进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目的在于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丰富过程考核的形式,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让教师和学生都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

形成性评价由于其过程性、个性化、多元化等特点,从上一世纪90年代末备受国外教育界尤其是英美国家的广泛关注,并纷纷被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形成性评价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形成性评价内容:课堂(内)活动参与;课外自主学习;团队精神;学习态度。

(2)评价方式或工具:课堂观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课内小组活动);课前预习(书面作业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单元测试;背诵、阅读记录(读书笔记),等等。

(3)评价者: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等。

2.综合全面技能,调整终结性评价的考核项目

终结性考核主要指期末笔试,以往的英语试卷多以单纯记忆、单选等为主要考核内容和形式,这样虽然方便批阅,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技能发展。调整后的考核内容在题型上变化不大,但内容改动较大,其中包括较考察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过程,逻辑推理、语篇翻译、短文写作等项目。

为了强化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涉及专业基础方面的说、写、译能力,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做些调整。在基础必修阶段,添加一些行业、专业英语词汇,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实现“使大学英语成为学生就业的辅助工具”的课程改革目标,所以,可以在第四学期终结评价试卷中增加一个考查项目――专业英语词汇和较简单的专业英语翻译。

3.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增设口语考试

口语考试是外语课程中考试最难的一项,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但口语考试是促进学生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改革后,第一和第三学期的大学英语考试形式为口语测试,口语测试的评价标准由教研室统一制定、测试内容以学期所学内容、主题为基本依据,穿插日常生活用语,并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大学英语教学部统一组织考试,按教考分离的规定,统一安排教师执行口试,力争做到公平、公正。

4.发展学生特长,课外活动成绩纳入考核内容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第一课堂部分内容逐渐向第二课堂转移。课外实践平台的建构对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为了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可将学生课外活动效果作为课程综评成绩的加分项。

课外活动的记录相对而言较难掌控,因此,拟以奖励分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英语活动和竞赛。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不同时期的校内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感动白云”英语情景剧等活动或竞赛,对参与活动或竞赛的学生,拟采取在平时总评之后直接加分的方式,按参与1分、优秀奖2、三等奖3分、二等奖4分、一等奖5分(校内),全国性的或全省性的则在对应项的基础上分别为2分、4分、5分、7分和8分。

5.调整总评成绩的权重

经学校相关专家论证,我院将大学英语期末总评成绩由过去的“期末70%+平时的30%”改为现在的“期末总评成绩=形成性成绩60%+期末考试40%”。其中的形成性评估涵盖学生的学习意愿占15%;团队合作精神(小组任务)占30%;课堂参与占20%,课外任务性学习(作文、翻译等)占15%,网络自主学习(听说与单元检测等)占20%。加大了平时成绩的系数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积累学生平时的成绩,鼓励学生学习,从而达到“以考促学”的教育目的。

“促学”的角度还体现在因材施教方面。对艺术类学生,我院单独命题制卷,教材的起点也较低,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强化班和普通班同一试卷,以增强学生横向的对比性。允许局部动态管理,即:强化班学生当学期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下学期自然转到普通班学习。普通班学生英语各方面表现优异者,可在自愿基础上并经任课教师同意及推荐,转到强化班学习。

6.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过程不只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之间的评价包括英语学习小组成员内部相互之间的评价、小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评价,也有各小组长之间的评价,及英语小助教及课代表对各学习小组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学习,加强主体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判断性思维,增加团队学习意识和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对于英语水平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测试评价改革的初步效果和体会

测试评价模式的改革是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建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教育目标极为重要。我院全面开展了以实施形成性评价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自下而上的评价模式;改进、调整终结性评价方法和形式;增加口语考试,加大口语能力的考核比例;将学生英语课外活动的部分成果纳入学生的总评成绩之中。同时,对大学英语测试评价的改革实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测试评价改革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有效合理地利用评价工具促进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从调查问卷的反馈看,绝大多数学生赞成形成性评价的运用,特别是对课外自主学习部分的考核,学生认为这是促进他们读书学习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测试形式有异议,认为所涉及的自主学习活动都是比较传统的学习活动,如读书笔记、听力练习、预习、阅读理解等练习题型,题型单一,缺少对现代网络在线学习的评价,对外文影视方面的评价要求也不够,等等。这本身就说明了学生的积极态度。

终结性评价考核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各类题型量的变化,如适度减少了听力的比例,加大了口语表达的比例;减少了EGP的内容,适度增加了一些ESP的内容。学生对在期末试卷中增加专业英语的内容表示欢迎,并希望日常教学中适当加大行业英语的比例。

学生对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及考试的方式表示赞同,希望口语测试的选择试题中,加大日常生活话题的比例。

在某些英语技能有特长的学生,在各级各类课外活动中获得奖项,给予加分这项,大多数学生并不反对,但一些没有特长,学习也很努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对此感到有些失意。由于他们在学习态度项目中会有较好的评价,学生对此项累计加入成绩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

四、结语

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直接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同,必然影响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评价体系改革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支持、指导学生的学习选择,帮助学生分配和使用自己的时间,达到他们的学习目的。

我院大学英语测试体系的改革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形成性评价的实施、课外活动的考核记录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充实。希望在测试评价的改革中不断探索,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完善评价体系,达到通过测试评价促进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战秀琴.探索“四学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3篇:英语考试期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 艺工融合 大学英语 分类教学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一、学校定位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以文(艺)学和工学为主、以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学、艺术设计学为重点,文(艺)、工、经、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公办高校。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本着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逐步建立起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服装教学体系,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为首都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为我国服装纺织业、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服务(《北京服装学院自评报告》)。

二、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

根据艺、工、经管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特点,学院在校学生主要分为艺术、理工、经管三大类。艺术类生源属于全国艺术类院校提前批次录取考生;理工、经管类学生主要来自北京,属于二类本科录取批次考生。根据这几年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观察及对其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艺术、理工和经管三类学生在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方面及学学英语的目的上各有特点。

艺术类学生占录取新生人数的45%左右,入校时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就英语来说,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单词量少、听说能力差等问题。这类学生中,大部分人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学校组织的四级考试,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顺利毕业。有少数学生希望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为考研做准备。

理工类学生中非北京本地生源的学生占该类学生的30%左右。英语学习上,大多数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其词汇量基本达到大学英语一级学习所需的要求,有比较强的阅读能力。但是,由于条件所限或高考英语听力不计入总分等因素,大部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较差。该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明确――通过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掌握考研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经管类学生主要来自北京本地,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入校总分刚够北京地区当年二本录取的最低分数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高考入学英语成绩在90分以下(以08级理工、经管类学生为例,其高考英语平均成绩低于90分)。在英语学习上,多数学生听说能力强于外地生源学生,但英语基础不扎实,对长句和结构复杂的句子理解有困难;由于学习条件优越,北京生源学生不爱记单词,对电子词典、手机词典等科技产品依赖性很强,翻译、写作等能力较差。经管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希望接触和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扩大视野,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三、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实施分类教学

从2005级新生开始,根据学生及其专业的特点,我们将大学英语教学分成工科类、经管类和艺术类三大类进行分类教学,艺术类中又细分出了普通艺术类和服装表演专业。与此同时,积极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精神,制定出了适合我校特点的《工、商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服装表演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相应的考试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估。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其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我们使用了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或相同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级别的教材:经管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文化性要求较高,对口语要求较高,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程》系列教材;工科学生对过英语四级和考研英语的要求较高,采用词汇量较集中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的预备级教材;考虑到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更差,就从大学英语起点最低的《新视野大学英语预备1级》开始。

四、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结合对学生进行考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2007:22―24)。对课堂活动的记录,我们把学生上课出勤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查点予以记录,学习档案的记录则重点记载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课堂小测验情况。在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形成性评估结果占学生总评成绩的30―40%,包括期中考试和网上学习,期末课程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70%。

从2005年开始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评价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所起到的督促作用,不仅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学生的迟到、缺勤现象明显改观,而且近两年参加毕业前大学英语补考的学生数量逐年大幅减少。采用形成性评估形式确实促进了学生有效地学习。

然而,以期末课程考试和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估却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由于考试结果不仅决定课程通过与否,甚至决定毕业与否”,所以,“整个教学将不得不围绕考试的项目进行”(蔡基刚,2006:265)。这样的考试不仅使教学无法体现类型差异和个性需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同上:270)。鉴于此,大学英语教学须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及其英语学习的需求对终结性评估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

五、终结性评价改革的思考

首先,改革评估内容,学生学什么考什么,和四级水平考试脱钩。“终结性评估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24)。事实上,课程期末考试或结业考试都属于成绩测试或学业考试(achievement tests),旨在检测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某门课程或某本教科书所规定的学习内容(译自Richards & Schmidt,2003:7)。学业考试是针对所学内容而设计的测试,因此考试内容就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即学什么考什么。

由于实行分类教学,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所以,学业考试的内容也须基于学生所学教材的不同,体现不同的教学要求。如果根据学生的类型特点,教学中侧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那么学业考试的内容就应该以听说为主,考试的形式完全可以采用口试而非笔试的方式进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考结合、学习和测试结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学校可以单独命题组织考试,或参加校际联考、地区联考、全国统一考试,以对教学进行终结性评估”(2007:24),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对不同类型学生英语教学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本着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原则,学校自己命题对教学进行终结性评估。

如果有学生迫于社会上对英语需求的压力、迫于就业压力需要通过国家英语四级水平考试,那么,学校可以采取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改革评估方式,突出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核。一直以来,“无论是初中升高中的中考英语,还是高中升大学的高考英语,无论是本科的四、六级考试,还是硕士入学英语考试、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都是基础英语性质,而且都是全国统考性质。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我国的英语教学只能是围绕着考试进行,只能永远是基础英语”(蔡基刚,2006:190)。不仅如此,各级各类英语考试几乎都是围绕着某几种固定题型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这种考试对教学产生的冲击作用就是以考代教、题海战术、应试策略。

评估方式改革的意义决不亚于评估内容的改革,因为“不管怎么改革,考试题型稍有变化,就导致教学内容、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的相应变化”(蔡基刚,2006:266)。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英语教学如果要体现学生类型差异和个性需求,首先要改革终结性评估方式。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终结性评估,应当取决于教学的内容和平时课堂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果平时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课后练习是采取任务型方式(task-based)解决某些问题、完成某项任务为主的话,那么,评估的方式就不应该采取闭卷笔答的方式进行,取而代之的是面试、几个人一组,按主考教师要求合作解决某个/些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这样的评估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考察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评估时间灵活机动,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课程结业考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2007:4)。既然是毕业应达到的要求,那就意味着大学英语课程的结业考试不一定非要在第四个学期期末进行,完全可以与大学的弹性教育机制吻合,实行弹性终结性评估,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英语课程结业考试。

实行弹性终结性评估,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英语课程结业考试,也符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北京服装学院表演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为例。能考入北京服装学院表演专业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考文化课要达标,自身的身体条件更得达标),可怎样处理好入校后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上课之间的矛盾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表演专业的学习实践性很强,而且时间的安排上有其特殊性:早晨要练功,下午要走台。专业的特点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发生冲突,期末复习考试期间学生有活动是常有的事情,有的学生无法参加期末考试就只好缓考,有时甚至在规定的缓考时间内学生也还是无法参加考试。可采取灵活的评估、考试时间,只要学生认为他达到了教学规定的要求,就允许他提前参加课程结业考试;如果学生先侧重专业发展、先积累实践经验,然后再完成大学英语教学要求,那就允许他推迟课程结业考试。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学校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当下的发展需要,又要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大学英语教学同样应当既满足学生当下的英语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同时又要保证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受损害,使之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具有持久的英语学习能力。分类教学,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能有效促监督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及其发展过程。对终结性评价进行改革,一方面可以体现类型差异和个性需求,另一方面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减轻其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使之愉快学习,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服装学院教学评估小组[R].北京服装学院自评报告,2008.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4篇:英语考试期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试题分析 错题整理 巩固强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59

从历年中考英语试题来看,所考题型没有较大变动,无非就是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等等。近几年英语改革幅度较大,但无论改革后的中考英语是什么样子都需要大家认真对待英语,只要英语综合能力提高了,好成绩不是问题。况且目前许多高校在录取学生时都有一定的英语成绩限制,如果高考英语成绩不够好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与名校擦肩而过。因此,为了大家努力辛苦后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应该重视好英语学科的学习,在初一就打好知识基础,为高考英语做好充分的准备。初中三年学习期间,为锻炼学生的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学校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考试,期间初中英语教师也可能会单独出题训练学生。因此,把握好每一次的英语水平测验考试,考前认真复习,考后总结归纳答题规律和技巧,长期积累,坚持不懈,对今后的高考发挥会有很大的益处。接下来笔者着重探讨一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英语试题分析和总结。

一、错题分类整理,区别对待

任何考试只要不认真对待,都难以拿到高分,因此即使是基础知识非常扎实的同学也会出现各种马虎造成的错题现象,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更是如此。但是每次试卷发下来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自己犯错误的地方似乎总是那么几个知识点,犯错误的原因也大同小异。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细心留意自己做错的题目,并保证下次绝不再犯类似的错误,那么坚持下去,你的英语水平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那么学生该如何科学地对待这些错题呢?

(一)准备英语错题笔记并按时整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次英语考试的错题你用脑子记住了,不代表你永远记住了,下次考试还是有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因此,针对记忆的局限性我们采取用笔记录下来代替大脑记忆的策略。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的练习本,专门记录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对于错题笔记,学生不光可以把做错的那道题记录下来,还可以写上在哪类知识点上出现了错误,将这个知识点用红笔着重记录在错题笔记醒目的位置,提醒自己下次不再在这个知识点上栽跟头。例如,选择题中你因为“remember to do sth”和“remember doing sth”这两个固定搭配的意思搞混而选错答案,那么就可以将这两个短语的意思写下来,着重记忆。当你每次翻阅错题笔记都会看到这个知识点,看的次数多了,以后肯定不会在这类知识点上出错。心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自己在课下找一些类似的短语记录下来。

(二)及时记录心得体会与考试总结

错题笔记主要作用是记录错题,但为了发挥它的最大用处,学生还可以把每次考试的心得体会写在上面,比如这次考试进步或者退步了对自身感触很大,写下进步或退步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学习计划,针对本次考试做题时的感触,对今后的学习做一定的调整,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初中英语的学习。

每次考试后的自我反省和反思非常重要,就像老师会写教学反思一样,通过反思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学生在每次考试之后肯定都会有许多学习上的想法,回想一下自己在考试过程中的状态,是否因哪个知识点暂时想不起来而错失了分数,或因一点点的马虎做错了一个选择题等等,学生在事后肯定非常懊恼,感触也一定很大,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完完整整的写下来,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等到下次考试的时候看一遍自己曾经犯的小错误,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再次犯错误。因此,只要学生好好利用每次考试后的反思和总结,一定能避免很多考试中会犯的错误,从而不断取得高分。

二、分析出题者的意图,掌握出题规律

英语题目在设置上都有一定的规律,因为都是教师出题所以英语学习者不会想到这个问题,所以如果有心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做题积累找到出题者的规律,并且在复习中秉承这一规律的话,那么复习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因此,初中英语学习者要做的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之后,根据和其他考试的对比,争取找出出题者的出题规律,从而利用这一规律高效率地复习。

对于初中英语来说,每一个单元的语法知识是考试的重点,还有课堂上老师经常重点强调的句子和短语,都是考试中常常涉及到的考点。在每次考试之后,分析本次考试所考的内容,把经常考的知识点在课本上重点标记,既然是高频考点,那么重要考试的时候也一定会有所涉及,因此在考前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多注意课本中重点标注的知识点,可以极大的提高复习效率。除此之外,每次英语考试之后,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可凑在一起共同研究本次的出题侧重点,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学们各抒己见,分别谈谈自己本次考试的收获和答题技巧,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最终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第5篇:英语考试期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培优提中;分级教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301-03

前言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分级教学逐步被广泛运用到了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很多高校学者和一线英语教师也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中小学关于“分层教学”、“差异教学”的研究经验与成果,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也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级教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研究得到发展,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理想模式之一。文章着重阐述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培优提中”分级教学模式的思路和步骤。新的教学模式是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个性化英语学习的需要;同时,通过教师教学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学投入机制,健全综合测评机制,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以保证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本文拟从分级教学模式的建立、考试、组织教学及加强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对大学英语“培优提中”分级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建立合理的“培优提中”的分级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的吉林农业大学也积极响应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活动,从2007级开始在全校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根据高考成绩,将学生分成A(快)、B(中)、C(慢)三级,制定不同的课程要求,选取不同的教材,采用读、写、译+听说训练+自主学习中心的模式。到2008级学生结束。从2009级开始,新生入学统一进行入学考试,结合高考成绩,将学生分为A(约占总人数的25%)、B(约占总人数的75%)两级,按A班(二级)、B班(一级)两个级别进行教学。选取相同的教材,制定不同的课程要求,同时采用读、写、译+听说训练+自主学习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往的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分成快、中、慢三级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分到慢班的学生往往情绪低落,总觉着低人一等,学习没有劲头,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不听课现象,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有的同学干脆破罐子破摔,致使教学互动无法开展,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因此“培优提中”的分级教学模式取消三级,只分A、B两级进行教学和管理。目的是培养优等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

1.充分的前期工作

(1)实行入学水平测试和汇量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将学生分在A、B两个教学级别。在09级学生军训期间,对其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测试难度为大学英语一级水平。依据测试成绩将学生分在A、B两个教学级别,A级20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45人左右,B级45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60人左右。

(2)合理配置师资。选择责任心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教授A级班,以适应较大的备课量及对学生大量的指导、监督及检测工作,带动全院教师共同奋斗,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2.合理的教学计划

(1)调整教学进度。要求A级班教师用两个半学期讲授完成四册教材的内容,要求B级班教师用三个学期讲授完成四册教材的内容。A、B两级将分别留出两个学期及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专题训练。

(2)强化语言训练。每学期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语言训练内容。A级班将采取“7+5+4+3+1”的训练模式,教师指导学生完成70个英汉互译练习句、50篇阅读、40篇快速阅读、30篇听力、10篇写作练习;B级班将采取“5+4+3+2+1”的训练模式,教师指导学生完成50个英汉互译练习句、40篇阅读、30篇快速阅读、20篇听力、10篇写作练习。

(3)课堂教学中加入听力内容。总结前两级分级教学的经验,将一部分听力内容引回课堂,加强教师对听力训练的指导,弥补自主听力的缺陷。

3.加强语言实践活动

(1)实行A级班晨读制。为全面提高A级班学生的语言素质及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兴趣,要求所有A级班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进行30分钟的晨读,内容为经典语句背诵及朗读。5―7月、9―11月,安排学生在校内广场上晨读;2―4月、12月,安排学生在阶梯教室内晨读。为保障学生晨读的顺利进行,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校外语协会的组织协调,校学生部门的监管,外国语学院的指导(提供材料,并定期检查晨读质量)等。

(2)举办“外语体验月”活动。将执行五年,将“英语体验周”活动扩大至“外语体验月”活动,每年10―11月举行;丰富活动形式,设置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外文歌曲演唱比赛、外文电影配音比赛、英语戏剧片断表演赛、经典英文大片赏析等。此活动月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兴趣,是对外语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3)外语角。每周举办两次外语角,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二、建立合理的“培优提中”的分级管理模式

1.制定“培优提中”的分级教学管理制度。A班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进入三级,到第三学期进入四级,允许提前一个学期参加全国四级考试;B班学生由一级进入二级按正常的步骤和要求学习,到四学期末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于在基础阶段结束前通过国家四级的学生编入“六级班”。

2.教师“结对子”共同完成四、六或八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同年级同级别每两位教师结成“1+1”教学互助小组,在独立完成教材教学内容之余,两位教师互相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增加的语言训练内容,以减少每位教师的教学准备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3.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大学英语学习档案,动态管理学生一、二年级各类信息及数据,包括学生自然情况、高考成绩、入学考试成绩、课堂及课外学习情况、各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口语测试成绩及第三、四学期四、六级考试成绩等,适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不断挖掘学生学习潜力。

4.成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小组。依据学院学术团队分工,以自主学习学术研究小组为主,成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小组,指导、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监督自主学习室管理员的工作情况,监管整个系统的维护,使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系统真正发挥作用,大幅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5.加强教师课外辅导答疑、作业批改工作。为有效指导、监督学生的课外学习,学院制定了《教师课外辅导答疑及作业批改制度》,加大教师课外辅导答疑及作业批改量,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与学生建立联系。

6.改革评价方法。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1)平时成绩:采取形成性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当学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测验成绩、单元测验成绩、作业等情况,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

(2)口语考试:每学期期末结课前,对学生实行口语测试,测试内容为当学期教材各单元主题,成绩记入学期总成绩,满分为5分。

(3)期末考试:A、B两级试卷有50%相同的水平测试内容,余下的50%为成绩测试。以A、B两级当学期的教材内容为主,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5%。

7.第二次调整教学班

第四学期初,将第三学期四级考试通过的学生编入“六级班”,该班主要培养学生英语六级水平的语言知识结构及语言技能。

三、加大分级教学中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奖励教学效果优异的教师。依据学院、学校制定的《外国语学院教师考评细则》、《外国语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量化考核标准》及《吉林农业大学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奖励办法》,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尤其是教学班四、六级通过率较高的教师予以奖励。具体内容如下:

1.考评原则及考评方法。每学期期末,学院考评领导小组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本《细则》为依据,对学院全体教师进行考评,并向全院公开考评过程及考评结果。评优结果将由学院办公室存档备查。

2.考评内容。(1)师德评议(10分):热爱教育事业及本职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及事业心;关心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2)工作量化:①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时数加15分,多带1个教学班加3分,不鼓励同时教授4个以上教学班。②课外辅答疑。每月安排1―2次辅导答疑(个别答疑和集中答疑),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质量达到学院《课外辅导答疑及作业批改》要求,情况记录表齐全(由各教研室统一保存),加5分。③批改作业。每周留4小时以上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严格,质量达到学院《学院课外辅导答疑及作业批改制度》要求,加5分。(3)常规教学工作:①教案、讲义、教学日历、教师记分册规范、齐全,达到学校相关要求,加5分。②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达到学院《学院教师备课制度》要求,加5分。③按照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研室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无教学事故,加5分。④按学院《学院教师听课制度》规定完成个人听课任务,有详细听课记录,加5分。⑤学期内出现I级教学事故,扣10分;II级教学事故,扣5分;III级教学事故,扣3分。(4)教学效果:①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通过校院两级督导听课、教研室主任听课,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加15分;良好,加10分;中等,加5分;合格,加1分。②期末考试中,所教授的教学班不及格率高于同级别教学班平均不及格率的20%―30%,减3分;高于30%,减5分。③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对教师教学班两年内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进行统计,教授的四级各级别教学班或六级教学班通过率排名前15%,加12分;前16%―50%, 加8分。对教师教学班一年内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进行统计,教授的A或B级教学班通过率排名前15%,加12分;前16%―50%,加8分。大学英语A级班教师所教授教学班的平均四级通过率低于20%,B级班低于6%,扣10分。

3.教研室评议。教研室内部个人述职,同教研室教师与教研室主任对教师工作表现进行评议,并结合教师工作量化结果为教师打分,满分10分。

4.奖励。①在学校、学院及教研室会议、活动中出全勤加10分,累计病事假3次以上扣3分,无故不参加一次性扣10分。②取得省级荣誉称号奖励5分,取得校级荣誉称号奖励3分。③学院教学观摩活动中,自愿说课,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比赛,每次奖励2分。④自愿参加校、院及教研室活动(不包括全体参加的活动),每次加1分,此项最高加5分。⑤班主任、外教合作教师,奖励2分 ⑥对学校、学院发展,对学院教学及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书面材料),并得到采纳的,一次奖励5分。等级评定:学院考评领导小组汇总教师前4项得分,为每位教师评定该学期工作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考评结果:(1)学期内各项评优选先的基本资格为考评优秀。(2)为学院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一项量化标准。近5年各学期考评结果,按优秀20分、良好15分、中等10分、合格5分的权重计入考核总分。

四、“培优提中”的分级教学模式效果

“培优提中”的分级教学模式使大学英语教学由应试教学向能力培养目标转变,同时有机地将使大学英语一般要求与更高要求衔接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使不同层次教学班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收获,达到了“培优提中”的目的。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9级一次性四级通过率如下表,足以说明教学效果的显著)。

结束语

“培优提中”的分级教学模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其特色,使大部分中等水平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巩固和提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不仅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创设了平台,同时对老师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目的是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达到《大学英语课程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三个层次的要求,实现三个层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磊.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理论依据及利弊之探析[J].教学园地,2008,(4).

[2] 杨军,李小英.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理论再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4).

[3] 张智利.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设计与管理的构想[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 彭菊香,刘向红,何许腾.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

[5] 岳中生.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7).

第6篇:英语考试期中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着很强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但其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学生英语能力并没有根本上得到提高。本文从学生、教师、大学英语管理考核层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提高我国学生的外语能力,以便适应新世纪大学英语教与学的需求。

一、CET-4考试现状

CET一4考试自1986年在我国高校进行以来已逾l5年.很成功.它有着很强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但是,越来越多的英语专家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已撰文或在重要场合指出其负面影响。由于CET-4考试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许多高校都把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作为自身对外宣传的一个主要依据,学校管理层十分关注CET一4通过率。同时.社会上许多企业、单位都把CET-4证书当成用人时的标准之一。迫于各方面的需求.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围绕CET-4考试进行的,变基础教学为应试教学。在当前大学英语总学时有所缩减的情况下,有些教师甚至额外地花时间给学生辅导、解题。在很多高校,CET一4考前辅导愈演愈烈,冲击了正常的大学英语教学。而学生更是看重CET一4证书的份量,不肯踏实、认真地抓基础,总是埋头于复习资料中,甚至想凭运气过关,为考试而学。而据笔者调查(限于笔者所在学校),学生身边英语方面的书籍几乎百分之百的全是关于应付考试的模拟试题.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CET一4证书.有近72%的学生在通过了CET一4考试后如释重负,犬有扔之而后快之感。cET一4考试在全国高校英语敦学过程中起着很强的指挥棒作用。然而,很多已通过CET一4甚至CET一6的高校毕业生却未能顺利地在工作中完成英语方面的阅读、理解、表达等任务。他们的阅读能力普遍比较差,篇章的理解与组织能力薄弱,语言表达错误俯抬皆是,更要说言语能力了。我们不禁要问:一名学主,经过从小学六年绒或初中一年级至大学二年级整整至八年的英语学习,再加上大学三、四年级的专业英语学习,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个中原因可能是心理方面的,但更多的则是英语能力培养方面的。

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处理好教学与CET一4考试之间的关系,正确组织好课堂教学.切实引导好学生.以期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帮助他们建构好自己的语言体系;而学生则应该注意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各高校管理层应去除在对大外教学管理中的急功近利因素;另外,国家大外教学管理层也须改进学生的英语水平考核模式.使得CET一4考试更具科学性、更具权威性。

二、学生外语能力的提高

进入2l世纪,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信息交流与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正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的重要性。中国要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就必须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而他们就必须有坚实的外语基础和较强的外语能力。外语能力分为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王德春,1999:350)。就英语而言,英语语言能力是指学生掌握英语语言体系的能力,包括语音能力、词汇语义能力和语法能力;英语言语能力是指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除英语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译外,还包括修辞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和直接感知英语的能力(英语语感)。在英语教学中,上述两种能力密切联系,相互推进。大学英语的教与学的过程以及管理层就应正确处理好语言勺言语两种能力的提高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自觉地、完善地掌握英语,做到通过语言学习言语,并从言浯中学习语言.使得两种能力相应提高和发展.从而根本上提高英语能力.而不该过分关注CET一4的通过率。

1从教师的角度——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注重总结.加以引导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以CET一4考试为中心进行,主要还是填充式的教学.或者是讲解并让学生学习一些支离破碎的“技能”,这样做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四级通过率,也能为校方带来在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方面可以一时自吹的资本。但是.学生却缺少了在语言课堂上感受真实语言、锻炼语言表达的机会.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结果.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没有得到根本实现。我们大学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处理好教学与CET一4考试之间的关系,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注意总结,对学生加以引导.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掌握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及特点完善或改进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1)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在语言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语能力的提高。以CET一4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纯粹是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体现.最终只会培养考试的能手,而不是外语语言的掌握者、使用者。戴炜华(2001)介绍,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贯彻整体教学观念,采用交易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大量参与具有真正目的的学习活动,从而能使学生扎实地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要充分备课,尽可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一旦学生出现困难,就对学生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支持.并要根据课堂情景的变化而随时修改自己的教学。

(2)突出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修改后的《大学英语敦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工作所需的主要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注重能力的培养。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基础之上的。”

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在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人数增加(很多高校在英语课堂人数都在50人以上)、课时缩减(教学时数在400课时左右)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就更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赵雪琴(2001)研究指出,在现行条件下,教师可以将阅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切入点,因为阅读能够促进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知识,而且阅读也是实际工作中的第一需求,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并没有忽略其他几个技能的培养,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理解题目来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逐步培养好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大体上包括吸收、理解、输出三个过程。语言学习者在大量的吸收各种语言现象、深入理解其本质后,可借助写作或与人口头上的交流来使得学习的语言知识进一步地内在化。王初明等(2000)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验证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生写长作文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交际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来改进当前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模式(匡忱,刘莉:2001)。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可以凋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创造性地进行独立自主地学习,让学生在进行人机对话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并培养自己的英语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组织某些专题的讨论来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4)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胡阳(2001)研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为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借助教材和课堂测验,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自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总结学生的语言错误,指出其规律性.从而让学生学会在语言学习中不断总结,悟出语言学习的本质,掌握好适合自身特点的语言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性的带有真实目的的交际,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注重总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确立这样的观念:学习大学英语不应该以通过CET一4考试为根本目的,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因为语言学习本身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2.从学生的角度——确立长远目标,注重学习方法与自学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考试、升学。不管他们的兴趣如何,英语课总是他们的必修课。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特别注重考试、练习以及题海战术。其结果则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加强,而外语能力并未得到根本提高。目前,许多高校将CET一4证书与学位证书的挂钩使得许多学生过分看重短期目标的实现,其结果就是:他们只注重做大量的与考试有关的题目,主要是选择题,没有科学地培养好语言能力,更不用说言语能力了。

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都对人才的英语水平,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学生需很好地重视在校期间外语能力的培养据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调查,学生在课余用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根本就不足l0小时/周.寒、暑假期间的英语学习时间接近与零。语言学习本身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应该认识到考试只不过是用来衡量其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可以作为一种短期目标,但不能过分重视,而应确立长远目标。

语言学习说到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语言学习者应该结台自身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适台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比如.学生可以通过以写促学,写长作文.英语知识就会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在化,为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铺路(王初明等,2000)。同时,学生还需要不间断的大量的阅读,因为阅读可以使语言学习者置身于一种真实的外语环境,进行一种与写作者之间的交流,久而久之,语言学习者的语篇理解能力与组织能力便会逐渐提高,这样,英语学习就会在学习者逐步取得的成功中变为学习者自身的习惯、自觉行为,语言学习也就会成为学生的终身行为,也就不至于出现通过了CET一4考试就没了目标的现象。当然,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还是接受教师的指导。这也就要求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与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做好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3.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改革CET一4考试模式,加强宏观管理;分类要求,淡化攀比,抓好素质教育首先,在当前CET一4的试题模式中,客观题的分值将近总分值的75%至85%,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即语言与言语能力。就是那些已得到CET一4证书的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诸如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表达错误还是屡见不鲜,有时真让人啼笑皆非。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在大学阶段没有根本上增强。可以说,CET一4考试在目前全国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指挥棒作用却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英语能力的提高。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当前CET一4的考试模式,加强宏观管理。这就要求决策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考核的管理层制定出适合于2l世纪高校英语教育考核的标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委员会应及时改革当前CET一4的考试题型模式,以达到全面而又科学地考察学生的外语能力。目前,CET一4考试当中的新题型,如复合式听写、回答问题、翻译等,以及将要逐渐推广的CET一4口语考试正是管理层作出的重大改革措施。

不过改革的力度应该加大,尤其应该加大主观题的比分,注重其实用性,因为,这样做可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使得教、学双方都会更注重英语基础的教与学.教师会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生也就会注意多多吸收认真消化,而不会只做大量的考试模拟题了。但是,这样一来又势必会增强阅卷人的阅卷工作量、阅卷主观性,影响CET一4的考试信度。因此,这就需要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考核的管理层加强对CET一4考试的宏观管理,注重考核人员的素质和工作热情,从而保证CET一4考试的信度和权威性。

其次,各高校管理层应淡化攀比意识,对学生分类要求,抓好素质教育。各个高校的层次不同,生源不同,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人学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是在~个学校内学生的水平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各学校要实事求是,根据各自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台理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在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中得以充分体现。过分的强调CET一4通过率只会助长攀比风,绝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大学英语的教学。

第7篇:英语考试期中总结范文

针对国际贸易学院学生的专业制定相应的大纲和质量标准。巩固原有的语法、词汇知识,掌握基本的商务词汇与商务概念知识;在商务交际情景中训练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将语言技能与商务技能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调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同时,大学英语教学应辅助学生的专业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简单了解国际商务的现状,以达到学习英语、提高商务交际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成为适应职场和实际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相关材料应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同时,教师也应认真研究教材,结合所教授学生专业,适当增补教学内容,以商务内容为载体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兴趣,也能帮助教师提高相关专业知识。以网络多媒体教学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得意提倡。

三、改革育学评估体系

期末考试的试卷也要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特色。各个题型的设计,如词汇、阅读、翻译、写作等都可以围绕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内容。过程性评估:包括平时提问、单元测试(平均每单元一次)、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等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0%。终结性评估: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共占期末总评成绩的70%。试卷统一命题,从试题库中抽取组卷,考试内容要求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约占60%,综合应用能力考查约占40%。词汇、句法、阅读、完型填空、短句和段落翻译、写作等涉及商务英语相关内容。学期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口试(10%)+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由笔头作业,口头作业,听写,背诵以及单元测试等项构成。

四、注重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两门课程的相关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两门课程应该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两门课程应该具有相关性和连接性。大学英语教师应对专业英语教材有所了解,并懂得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并有意识的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尽量涉及学生的专业知识。讲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应该虚心向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师学习专业知识,专业英语教师也应向大学英语教师学习教学方法,讲授经验。

五、注重开展适合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第二课堂

第8篇:英语考试期中总结范文

对于这一改革,网络调查投票,甚至不少专业人士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近年来社会舆论对英语科目在高考中所占权重过大,基础教育存在严重的应试英语、功利舆论颇为不满,各省市在高考改革中,选择英语科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已成为“共识”。此前,媒体报道江苏酝酿中的高考改革方案,也是将英语改革作为重点,拟不计入总分而只计等级,且一年考两次。

我也赞成降低英语权重,期望一年实施多次考,让英语教学回归本质,可是,却并不赞成目前各地设计的改革方案―――社会舆论之所以赞成北京的英语改革方案,是因为从表面上看,这似乎降低了英语的权重,也打破“一考定终身”,可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可是,如果深入分析目前的高考录取规则,就很难得到乐观的判断。

已经有人开始担心英语分值降低会影响国民英语能力的提高,“弱化”英语。不清楚担心者分析过具体的高考录取规则了么?按照目前的高考录取规则,在集中录取阶段,地方教育考试部门将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结合学生的志愿向学校投档,学校则在投来的学生档案中进行录取。依照这种录取规则,英语分值降低,只是一定程度影响到英语成绩好的学生的优势,却无法改变学生对学英语采取的“应试学习”态度,毕竟高考总分一分之差,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录取结果。

事实上,早在2008年,江苏就已经在高考中降低了英语的分值,当地高考总分480分,英语120分,占四分之一权重,语文和数学的总分则为360分,占四分之三权重,但这一改革并没有让江苏考生就不重视英语,也没有改变英语的教学方式。

如果江苏降低英语权重的改革已经成功,江苏也不至于再设想不计总分,只计等级的改革了。而计等级的英语改革,貌似进一步降低英语的权重,可在集中录取制度中,如果每校都提出英语等级要求,势必会把英语等级作为一道新的录取门槛,结果是一名考生只要英语等级没有达到某校的等级要求,就失去报考这所学校的机会。

很显然,所有的问题都出在集中录取制度上。如果维持集中录取制度不变―――这一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学校被动接受投档,自极为有限,考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所有高考改革的努力,都可能被消解。包括北京提出的高考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这种考试方式,与美国的SAT考试十分类似―――SAT一年举行7次,考生缴一次费,一年可考3次,可以最好的一次成绩申请大学―――可是,录取制度却大不同。

在美国,大学录取实行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即考生可用最好的一次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独立接受申请,根据考生的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表现、大学面试考察综合评价录取学生,每个考生可以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学校的办学声誉、录取专业、提供的教育服务进行选择。简单地说,就是“多次考试、多元录取、多次选择”。而北京虽然实行了英语多次考,可这多次考却服务于一次集中录取,而不是多次录取。结果从“一考定终身”,变为“多考定终身”。

第9篇:英语考试期中总结范文

【关键词】分级教学,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进程,目前中国的很多高校正在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大趋势。分级教学中评价体系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评估学生掌握与运用英语情况和语言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多采用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很多教师把课程考试的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直接依据。这种评价形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主体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教学评估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同时还指出:“教学评估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这意味着需要增加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来改进现有的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

终结性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却不能对教学过程做出评价。教学质量评估应该是全面的、多样化的(李秋,2009)。近年来,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均已证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是目前较为科学、有效、可行的评价体系(梁爱民,2013),通过二者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英语成绩。

因此研究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探讨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形成和作用,从而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结果会对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学习成绩有较大的促进,能进一步的改变教师思想、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我校分级教学提出更合理化的评价体系的建议,对其它农科院校的教学也有参考价值。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的概念由国外学者斯克里文在其《评价方法论》中率先提出。形成性评价也称为过程性评价,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及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方法等,对教与学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它不仅重视检测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绩,更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有效地调控学习过程并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因此,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确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其学习潜能(骆巧丽,2009)。

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这种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终结性评价强调在教学课程发生后关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设计评价内容(李蓉,2013)。

3.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与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3.1分级教学

《课程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因此,大学英语改革,势在必行。

云南农业大学于2010年起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在与其水平相当的教学环境下合理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教师也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适当的方法准备,组织并实施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各种相应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最佳状态,以此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我校学生具体情况,以高考成绩作为分级的依据,将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从高到低设置了A、B、C 三个层次的教学班。105分以上的学生编为A班,80-104分之间的学生分在B班,60-79分的组成C班。高考英语成绩在59分一下选修小语种(如法语,越南语)。有些特殊专业如体育实行分类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其学习目的更强,主动性更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周效鸿,2014)。同时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成绩和奖励、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在分级教学班级中,A级和C级的班级数量较少,B级的班级较多。在教材选用方面,三个级别的班级都选用同一套教材,其中A班学生从第二册开始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B、C班从第一册开始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在教学内容容量方面A、B班的学生学习同等数量的单元内容,C班的学生比A、B班的学生减少两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这样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起点上学学英语课程。这种分级教学模式可以因材施教,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分级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制定转级的动态管理制度。每个学期期末根据学生的本学期综合成绩、自身学习状况及个人意愿进行级别动态调整。即B班学生如果有意向转到A班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如果学生第一个学期期末卷面考试成绩进入学校前50名,可以转级,先由本人提出申请,任课教师批注意见,经教学部门审批可直接转到教学部门指定班级进行以后的学习。如果A班学生有意向进入B班学习,先由本人提出申请,任课教师批注意见,经教学部门审批可直接转到教学部门指定班级进行以后的学习。这种转级的动态管理规定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减少焦虑感,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有助于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实施大学英语动态分级教学的过程中,我校采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英语教学,同时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学生借助于课堂、校园网和英文媒介来展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充分利用蓝鸽自主学习平台、新理念学习平台及新视野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同时,学校利用外语调频台为学生每天定时播放与教学内容配套的英文广播,从而提高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

3.2分级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3.2.1大学英语动态分级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期间,我校已经对2013级的学生实行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对于不同起点的学生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级教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分别进行测试评估。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不同级别的学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在多元化的评价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

在学生方面,由于分级教学,对入学成绩较低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习的动机,努力学习争取尽快升入更高级别的班级学习,而还有少部分同学自暴自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互评方面,有个别学生不认真进行同学间互评,导致其他同学评价结果失真,让学生之间产生了不信任感。由于终结性评价中期末考试是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分别拟定试卷内容,在测试成绩中就出现了A级学生的分数比B级学生的分数低的现象,这样影响了学生学分绩点的获得,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不同等级的试题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蔡植瑜,2007)。

在教师方面,过程评价中,由于不同教师的评价标准不能保持严格意义上的完全一致,会产生评价信度降低的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不同,会导致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偏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全面性。

3.2.2分级教学评价模式现状研究

结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标准,我校对学生英语口语技能评价进行了改革,2013级的总评成绩中设立了英语口语单项成绩,加大口语成绩在英语期末考试中所占比例。口语考试由学生就某一话题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成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性评估指任课教师每学期通过记录、统计学生课堂表现、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测试及作业完成等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适时监控和评定。终结性评估主要为学校统一命题的期末考试,考试采取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总成绩的评定办法为:学生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0%)+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成绩(10%)+期末笔试成绩(60%)+期末口语成绩(10%)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对教学的需求和现有评价体系的意见,我们对分级教学A、B、C各级,每级任意抽选2个班,共6个教学班3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英语学习态度、急需提高英语哪方面能力(多选项)、现行英语评价系统对学习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分级教学是否有助于英语成绩的提高、对英语评价体系的满意度以及对现行英语评价和英语教学的建议。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于A级学生而言,35.5%的学生学学英语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99.2%的学生他们都很热爱英语学习,希望通过大学英语学习,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英语应用能力,其中29.8%的学生希望提高英语听力能力;26.7%的学生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20.8%学生希望提高英语写和译的应用能力。同时还有一部分同学注重提高语法、词汇和阅读的能力。93.9%的同学对于现行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感到满意,因此英语学习对于A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

对于B级学生,在英语学习目的方面,与A级学生一样,56.3%的同学希望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能运用英语流利的与人沟通交流,为未来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37.5%的学生希望借助于英语学习通过大学英语考试。他们当中,61.5%的同学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38.5%的同学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是十分浓厚,但是调查结果显示B级学生强烈希望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应用能力(此调查问题可以多项选择),尤其61.5%的学生希望提升自身的英语听力能力,59.4%的学生希望提高口语能力,58.3%的学生希望提高词汇方面的能力,45.8%的学生希望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还有45.7%的学生希望提高英语写和译的能力。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有针对性地对B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指导,64.5%的学生增强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74%的B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英语学习成绩,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因此93.7%的B级学生对现行评价体系持有满意态度。

C级学生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中,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在学习英语目的方面,37.2%的学生希望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来通过英语考试;32.3%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将来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43.8%的学生希望通过英语学习为将来找工作奠定更扎实的基础。37.2%的C级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其中19.5%的学生希望提高口语能力;19.1%的学生希望提高英语阅读和词汇应用的能力;16.6%的学生希望提高英语听力能力;12.9%的学生希望提高英语写译能力;12.5%的学生希望提高英语语法水平。同时也有33.3%的学生认为此措施对于英语学习没有太大影响,也没有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但从整体上来说,51.7% 的C级学生对该评价体系持满意态度,不满意的学生比例明显多于A.B班。

学生们在问卷调查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如多数学生建议根据不同等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如果条件允许,进行小班教学,这样老师可以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让课堂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内容,适当增加四六级考试辅导内容,加强英语口语和听力的实用性练习,增强师生间互动。A级学生建议多开展些英语趣味性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多地从生活中快乐学习英语;B级学生和C级学生都希望能够提高平时成绩和口语成绩所占期末总评成绩的比例,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朗读和练习口语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4.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中评价体系的建构

4.1 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比较全面,评价的是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自我评估、学生间的相互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等(孟高旺,2009)。

对于2013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学期通过课堂表现、课堂讨论、网络学习记录、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学生学习自评及互评,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在教学期间,教师依据课堂表现与作业情况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监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教师及时予以回应和指导。同时在蓝鸽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上,教师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布置学习计划和学习作业。在布置过程中,通过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学习策略,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内容,以此来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完成网络学习平台的任务。

在开展单项技能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相应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或者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在评价前,教师提供必要的评价工具和标准,并且向学生示范如何对某项活动进行评价。

4.2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出评价标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各级相对统一。开展学生的自评和学生间互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在学生每次完成作业时给予评价并及时指导学生,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或讨论的内容给予中肯的评价。教师的评语对学生有着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兼顾学生的情感因素,说明学生的学习现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鼓励学生达到其学习目标。

4.3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包括学校单独命题的期末考试(即口语考试和书面考试)。每学期期末考试采取A、B、C不同等级的试卷选择统一时间、统一考试,统一(密封)阅卷。试题主要由听力、阅读、词汇与语法、翻译和写作构成 ,以此来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听说的能力,在每学期期末集中安排口语考试,考试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口语命题,学生自愿选择所给题目来评估学习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建议,对现行的评价进行改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表现、课堂讨论、以及平时作业的成绩所占比例,促进学生平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4.4评价体系的多样化与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弥补了传统大学英语评价体系以终结性评价的缺陷和不足,加入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主动参与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陈小琴,2009)。云南农业大学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合作,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评价同伴的英语学习成果,互帮互助有利于提高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校很据不同英语级别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考试内容等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协作、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网络学习情况及期末考试等方面,在英语课程综合评价中给予适当的衡量比例,设立多元化的、多样化的终结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学校校园网的迅速发展和互通,为大学英语改革后形成的新评价体系提供了通畅的网络平台,借助于网络技术,网络英语学习平台的管理变得更加便利,教师与学生平时可以通过校园网进入网络英语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沟通和互评评价。因此,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将两种评价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5、结语

在云南农业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们改革重点,它是以终结性评价为基础、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体系来评估学生英语学习成果,通过课堂活动、网络自主学习记录,学生间互评、学生自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访谈和调查等形式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地观察、评估和监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在建立此评价体系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大家会共同努力去解决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植瑜.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11):173-174

[2]陈小琴.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12):103-10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4]梁爱民, 王秀梅.大学英语教学“动态评估”模式可行性研究[J].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5):55-61.

[5]李秋.大学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功能[J].科技资讯 2009(33):141-143

[6]李蓉 建立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0):68-70

[7]骆巧丽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述评[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104-106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YJG201393)。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YJG20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