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

英语专业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英语专业文化论文

第1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

摘要:当今社会是知识社会,也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为适应时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外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本文试从知识社会视角,探讨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外语教师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多元途径。

身处一个多元的时代,面对正在全国如火如茶的英语教学改革风潮,面对不断更新的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外语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继续教育,实现专业化发展。本文试从知识社会视角,探讨在全球化、知识化背景下,外语教师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多元途径。

一、知识社会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

知识社会信息丰富、科技发达、价值多元、国际互动密切,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年就提出了新世纪的学习新范式,即学求知(learningtoknow)、学做事(learningtodo)、学相处(learningtolivetogether)和学做人(learningtobe)。此后,各国纷纷运用各种有效途径与策略开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以提高国家竞争力。

(二)外语教师角色的殖变

多元化的知识社会提出了更多样的学习需求,学校教育在知识革命和终身学习的背景下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2004年开始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时行》,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英语教学由此开始了新一轮全面而深人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语言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目的语社会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的角色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语言技能的培养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同时,教师还承担着终身学习者、行动研究者、知识生产者和知识分享者的角色,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比20世纪更为多元。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强化专业能力。

二、外语教师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多元途径

外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个终身持续的动态过程,是为了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行为。如何使外语教师在英语水平、语言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语言教学技能等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有效实现自身的发展,是知识时代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教师本位的专业成长

首先外语教师要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具备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重新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改善个人教学的认知、技巧与态度,使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

1加强教学反思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外语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而这个转变的关键就是反思。“教师发展过程即教师自我反、自我更新过程。反思是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的核心,反思能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行为和效果采取一种批判性态度,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教师的教学最优化,从而超越自我。反思性教师发展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外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志对自己的教学经历及时归纳、概括与评价;也可通过与其他教师的讨论与交流及观摩,借鉴同事先进的教育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满足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是否符合语言习得规律,进而重新构建自己的模式。

2.开展行动研究

外语教师在知识社会遇到的教学问题更复杂多样,应主动地开展相关的行动研究来促进专业成长。行动研究涉及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如课前计划与准备、课堂反馈与评价、课堂调节与监控等。近年来语言习得研究越来越突出认知主体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如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内因,降低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促进语言习得等已经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外语教师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一教学环节,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开展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出行动研究报告。行动研究促使外语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教师自我评估、自我监控教学质量,并通过反思总结,建构属于自己的系统化专业知识体系,将内隐知识转化为外显的专业知能,实质上这是教师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过程,使外语教师能从另一角度来审视自身的教学,给自我完善开拓更广阔空间。

3.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教师成长档案不仅可以用来评估老师的教学表现,更能帮助教师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及自我成长。教师成长档案是教师对自己个性化教学成长历程进行的跟踪式记录、搜集和展示,内容涵盖教师的背景资料、教学哲学、执教班级情况、教学目标,课堂内教师的课程执行计划及材料运用、教学手段、教学创新及效能情况等,及若干支撑材料,如学生的测试成绩或作品,班级教学录像、英语学习的成功案例等。材料必须具有典型和代表性,能突显与证明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与技巧,更让其对自己工作深切自我反思,反省自己与学生、同事的互动,从而达成专业成长。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也是教师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是将内隐知识外显化、整合与重构专业实践理论的过程,同时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分享,塑造分享式的学校新文化。

(二)校本导向的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师专业发展与缺乏专业性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而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教师大规模、长时间外出学习、研修根本不现实。因此,校本培训成为一个教师在岗成长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发展专业能力。

1.加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作为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学校的学习型组织也已成为教师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学习组织使教师有机会与其他教师密切交往、互相学习,可以帮助教师成长和发展,落实学校本位进修。对于外语教师来说,个人的专业发展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专业团体。教师专业成长核心是知识,唯有进行学习才能有知识的获得、应用、分享与创新。通过参与教师学习型组织,如教学研讨会、教师读书沙龙等进行定期聚会,教师们可以一起讨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谈论国际上出现的新教学流派和语言学习理论,在交流中,教师将自我建构的知识,与同事分享,把个别学习转变为整合学习,不懈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从而超越自我。学习型组织能发挥整体和专业的效果,开拓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野,能促进外语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促成学校学习文化的塑造。

2.开展同事间合作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孤立状态,很少有机会和其他教师合作教学。近年来不少有关学校效能的研究都强调要提高教育成效,教师应放弃传统独立执教的方式,设法转型为小组合作教学。因此,为提高教学绩效,增进教师成长空间,提升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要创建教师合作文化。合作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活动有专业对话、课程发展、同事教练与行动研究等。英语教师完全可以相互合作,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以及评价过程等都可由教师来共同参与、设计与执行。同事合作协助教师达成个人、社会及专业三个层面的发展。在个人发展方面,可以让教师获得应有的专业尊严,建立自信;在社会发展方面,教师通过同事间专业经验的分享和互动,突破专业孤立,培育出相互支持的集体专业意识;在专业发展方面,为教师提供自主参与的自我更新模式,让教师形成自己的专业观点,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使其从更宽广的角度进行反思,发展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改进教学提供良好契机。

3.观摩同事教学

我国传统的听课主要以检查、评价为目的,很多教师因此对听课较反感。但如果教师基于自愿与他人合作,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分析,并交换所获得的信息,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能加强彼此间的理解和认同,带来职业的愉悦和满足网。在我国,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它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节等诸多因素。通过相互观摩课堂教学,记录并分析同事的教学过程,如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电教媒体的合理使用等,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外语教学系统中各要素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及制约,然后彼此客观地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4.建立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制度也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这里的教师评价指发展性教师评价,这也是国际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教师评价不应仅是发挥奖惩功能的绩效评价,而应强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使教师获得自信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注点不是甄别优劣,实施奖惩,而是教师教育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不会使教师抱持怀疑与排斥的心态。发展性教师评价采用多元主体,帮助教师多渠道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使教师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语言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语言与语言学知识、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和职业意识等同。这种评价机制视评价为教师反省并改进教学的动力,评价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工作绩效,促进教师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师成长

第2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中国文化;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80-03

一、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一)英语专业学生的“去中国文化”化

从专业性质来说,英语专业学生首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学好英语语言和文化,因此他们往往将之视为自己唯一的学习目标,认为中文及中国文化的学习无关紧要,甚至还会影响英语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全盘接受英语文化,却与中国文化渐行渐远,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这种中英文化教育的严重失衡,已经导致了英语专业学生“去中国文化”化的问题,即英语专业学生对中文及中国文化越来越漠视甚至反感,这不能不引起英语教育者的反思和重视。

从课程设置角度来说,由于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多高校未曾开设英文讲授的中国文化课。已经开设的中国文化课也大多是选修课,不仅课时偏少,采用大班授课,而且多是外聘教师采用汉语教材和汉语授课,因此不受学生重视,结果形同虚设。

从教材配置来说,英语专业的教材和阅读材料大都以英美文化为内容或背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文化当然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教材中对中国文化的英文介绍少得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导致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和陌生。

从师资力量上来说,用英语教授中国文化的教师不仅要精通英语,还要精通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要系统深入把握殊为不易,加之中国文化中有很多独特的概念,用英语准确表述和讲授难度较高,导致了高素质的中国文化教师的缺乏和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从测试导向来说,英语专业学生主要面对的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侧重对英语基本技能方面的测试,八级考试虽有综合知识测试,但只侧重于英语国家方面,没有任何测试中国文化知识的部分。在测试的导向作用下,师生自然就会轻视中国文化的教学和学习。

从对中国文化本身的误解来说,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中国文化是中国学生的母文化,因此对他们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知识,无需系统讲授和学习。然而从实践来看,并不尽然。不知孔孟者都大有人在,实在让人瞠目结舌。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中国文化掌握之少、之浅,常让人痛心疾首。

英语专业学生“去中国文化”化的现象的出现,不仅完全背离了我国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方针和目的,也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二) 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的概念由从丛教授在2000年首次提出,指的是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包括英语水平较高者,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用英语正确、流利地表达中国文化,显示不出应有的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这几乎已成为很多英语专业学生的通病。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中国文化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互动过程,交际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是否对交际对象有清晰的理解,还取决于能否与其进行文化共享和影响。如果交际的一方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内涵,就必然会影响到交际的必要性和交际过程的互动性。英语专业学生如果不能保持自我的文化身份,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到位,当然也就无法向交际对象介绍、解释或者传播中国文化,而没有了这些,交际就会流于形式而失去真正的内容,所谓的交际过程自然也就举步维艰了。

二是英语专业学生由于主观上不注重学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或者由于客观上接触不到英语表达的中国文化,导致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结果即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本身内容略知一二,也不能用英语将之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尤其在用英语表达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如宗教思想、中医中药、武术兵器、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名胜古迹、佳肴菜系等话题时,就会更加力不从心,常常是不知所措或者词不达意,严重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为必修课的必要性

(一)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英语文化而放弃中国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和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传统文化这个民族的黏合剂,就丢掉了民族之魂,终将沦为外国文化的附庸。英语专业学生每天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如不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底蕴,不能对中西文化进行客观理性地比较,就很容易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而抵制中国文化。《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因此,必须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让他们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其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树立其振兴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我们不仅要积极地输入异域文化,也要积极地输出本土文化。如今,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持续升温。短短几年间,“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显示了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也使我们急需大量能够对外输出中国文化的人才。英语专业学生是中英文化相互推介的纽带,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然而在国外中国文化热方兴未艾时,国内英语专业的学生却日渐冷落中国文化,出现了中国文化“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中国文化基础薄弱的英语专业学生很难胜任文化传播的任务,培养兼具中西文化修养,能够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优秀人才,已经刻不容缓。

(二)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

人才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基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具备良好中英文化素养的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课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的能力,能弥补其知识结构的缺陷,补长其语言表达的短板,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纲》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要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提高对外介绍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中国文化课可以引导学生提高文化差异的感悟能力和文化思辨能力,使他们在吸取异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能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精髓,并且能够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中国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者,如林雨堂、胡适、梁实秋、钱钟书、萧乾、王佐良、杨宪益、许渊冲等,不仅是熟稔英文及英语文化的大师,更是精通中文及中国文化的巨擘,他们在推介、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英语专业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大纲》还指出,“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中国文化课能够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帮助他们丰富知识结构,扩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底蕴,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增加人格魅力,使他们成为兼具精深的学术知识和迷人的人格魅力的国家建设人才和中外交流使者。

(三)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

根据木桶理论,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木桶的盛水量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若要木桶盛水量增加,就必须换掉短板或加长短板。对我国很多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知识匮乏已成为他们知识结构中的一块短板,日益妨碍了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中国文化课可以通过优化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补偿这一短板。

首先,中国文化课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解决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等专业课中避不开的文化冲突问题。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语言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对语言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至为关键,译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中英文基本功,还要对中西文化因素有一定的了解,缺乏相应的中国文化知识就会成为翻译水平提高的瓶颈,使翻译教学和学习事倍功半,而中国文化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中国文化课可以为英语文化学习提供对比参照体系。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英语国家概况、英美社会与文化等课中的英语文化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的本质特征。但比较的前提是学生要对中英文化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对中国文化这个参照物一无所知,就谈不上有效的中英文化对比。

再次,中国文化课还可为科研和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选项。中国文化课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研究领域,开阔思维空间,形成较宽的学术研究视野。比如对中国文化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就可以将中英语言、文学、文化等交叉研究,丰富研究空间和研究思路。

三、结论

英语专业教学中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忽视已引起学生在文化认同、表达能力、人文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高校英语专业中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中国文化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1]陈建平,杜军.英语专业教学不可忽视的一课:中国文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7).

[2]陈智淦,王育烽.高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设置的探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第3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

英语组         

 21 世纪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一流的教育才能造就优秀的人才。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国际化,英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英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优秀人才的重要指标。然而,我们目前的英语教育现状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要求。因此,提出了“英语教师应该走向专业化”这一命题。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对教师专业化最基本的认识就是教师应该被视为专业人员。下面就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策略展开论述。

 

一、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社会的社会化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化。社会职业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不可替代性,从而使得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事先的专门培训,掌握专门的技能,其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教师职业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是由教育之本性决定的,也是教师职业的最根本的特点。在职业专业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它逐渐走向专业化是必然的趋向。

除此之外,新时代对人才要求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而人才的造就又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作为人才造就者的老师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更高规格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英语教师职业而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在中国越来越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受教育者对英语技能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而英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对象的发展。要想成功教育学生,教师本身必须是成功的受教育者,而锤炼自身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一) 确立正确的职业观

随着教师职业逐步走向专业化,教师的职业观也发生相应转变。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职业被等同于程序化机械化的职业,这种片面性的理解偏重于教师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境界的提升等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使教师无法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当教师职业成为和医生、律师等同等的专业化职业时,它已经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职业实践指向的对象是人的心理世界,人的心理成长是人类最复杂的领域,所以,教师职业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最复杂专业工作之一。面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转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坚定对自己的职业追求,明确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和意义,进而形成专业化的教师职业信念。而正式这种信念正式教师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工作趋向专业化的内在动力。

英语教师的职业观更应该形成自己专业化追求。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经不住诱惑,选择教师以外的其它高薪职业。而作为选择教师职业的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信念,进而在打造自己的教师专业化上面狠下功夫。

 

(二) 勤修基本功

教师的基本功既是教师职业中最基础的智慧和实践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以语言教学为主轴的英语教师应该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功,即语言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

语言的基本功是指运用英语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广大教师在师范院校进行英语专业学习的阶段,都十分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也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能力。然而,语言是常用常新的,只有不断地去使用它,才能不断地提升能力。英语教师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脱离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可能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为了避免语言能力的下滑,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一定的语言氛围。除了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与学生交谈外,还应该保留用英语思维和读写的习惯,收听收看英语节目,参加英语角的free talk等活动。总之就是保持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形成语言能力专业化。#www.haoword.com#

教学的基本功是教师基本功的核心部分。由于教师的专业任务是教学工作,教学基本功又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教什么样的“课”需要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基本功,但教师的教学工作差不多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命制考题、解题、教学反思。因此,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就是完成上述各工作环节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备课应该形成一定的专业化规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都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到备教材和备学生的有机结合,规范书写教案和教学预案。教学过程准确把握各种课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步骤,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烙上你的印记,你的课就是你专有的。批改作业、命制考题和成绩评定也是三项十分重要的专业工作,是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三项,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上的不足,不断进行改进提高,达到教育的目的。解题能力也是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自己真正会解题,才能给学生讲题和命题。最后的教学反思是教师工作专业化重要体现。教学是一种遗憾艺术,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只有到了课后才可以进行总结。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及时对自己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为自己的下一次教学提供经验。反思主要可以以反思日志和学期总结主要形式,重点突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简言之,教师的基本功更加突显教师专业化。各地每年举行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就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使真正优秀的教学精英脱颖而出,更加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三) 提升理论水平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是前人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总结。正确的理论对实践会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学实践的顺利推进需要教学理论的有效指导。英语语言学习理论就是建立在语言学界前辈们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语言教学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理论。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将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成为教学的行家,而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例如,我们高一备课组曾经将语言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词汇教学中,研究记忆规律与词汇学习的关系,从而为同学们提供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这证明了语言学习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提升理论水平必须进行理论学习。实现理论学习是多途径的。一、个人自学进修。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研读各类专业论著、论文。有条件的还可以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班,比如一些短期假期培训、在职硕士等。在理论学习中,个人的理论水平得到较好地提升。二、集体学习。集体学习理论主要是针对全部任教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主要分为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中心发言是由一个老师详细介绍其最近学习的理论,让大家一起来学习。比如,我们教研组有些去过口语、任务型教学、新课标理论等培训的老师都会把取回来的经毫不保留地与大家分享。集体讨论主要是大家对一种理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研讨。

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也更多就体现在把语言学习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因此,英语教学应该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像任务型教学,它实际上灌输的就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它主张以任务为主线,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任务型教学应用要课堂上,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从“要我说”转变为“我要说”,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

 

(四) 开展教研活动

英语教师要走向真正的专业化,还必须开展一些专业性的研究活动。一、观察并记录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现象,形成一定体系的教学札记或学术论文。在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细心留意这些问题,加以积累总结,结合理论,深入研究,形成自己的反思笔记。二、开展课题的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执行、检验反馈、得出结论。例如,我们最近教研组在进行的校本课程的研究就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持。研究表明,英语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参与及自我语言体验与运用。这种特质决定了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校本课程是指基于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及可利用的资源,开设内容广泛、切合学生实际的高中英语校本教材,为学生提供宝贵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补充课堂教学时间和容量有限的不足。我们这次的校本研究主要是围绕口语、写作、听力、阅读、文化概况和英美文学等十大板块展开研究,开发相应的教材,并进行实施、改进、提高。

通过专业性的研究活动,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住了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

 

三、结语

第4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化;英语专业;跨文化学习

近年来,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都开展了基于网络教学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的课程模式改革研究。但涉及到英语专业跨文化学习的网络教学研究还比较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在网络条件下,配合英语专业的专业特点,利用网络学习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为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找出一条新路。

语言不仅仅是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媒介。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以及历史渊源的差异,想和英语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舒畅的沟通就要培养跨文化意识,懂得对方文化中的禁忌,尊重对方的习俗信仰。通常,人们在交流中,对所运用的语言都有一个选择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基于说话人的语言习惯。每种语言都有自己表述的思维模式,因此语言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识。

一、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学习的现状

英语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除了把这门语言当作一种交流工具之外,更应该了解语言所属国家的文化传统,习俗禁忌,人文情怀。这样才能在实际交流中,比较顺利地解决语言背后的文化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英语专业的课堂也开始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及网络文化的渗透,根据自身学习的需求,构建适合自己需要的自主学习模式,了解西方文化最新发展动向,与时俱进地提高跨文化学习意识。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语言来了解另一种文化,而同时也通过文化来促进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对语言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扫除障碍和困惑。

就目前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来说,学生多数只把注意力放在单词和句型上,忙于应付专四专八考试,往往忽略了语言本身是沟通的工具。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如果只是用错了语法或词句,外国人可能会认为是对这门语言掌握得不够好,但是如果因为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语言表达失误,就会被认为粗鲁甚至失礼。那么是不是仅仅通过几本跨文化交际的书就能够让学生避免文化差异的冲突呢?现在的课堂能否满足学生的跨文化学习需求呢?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目前的课本远远解决不了学生在具体交流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需要借助更先进的科技,网络此时无疑成为最好的助手。

二、网络及网络文化在跨文化学习中的作用

网络对于大学生而言早已成为较为普遍的学习手段,网络文化更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如今的大学生利用网络掌握世界时事,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开拓视野,结识朋友,总之网络为当今的大学校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方法灵活的新型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完全依赖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开辟了一条新路。

要了解一门语言最新的发展动态,文化的学习与之息息相关。为了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在跨文化学习中时刻把握最新的文化动向。而网络此时就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当前西方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有效规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与此同时,网络多媒体教学也开始逐步融入到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当中,通过丰富生动的例子和贴近生活的场景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同时,对于一些跨文化交流中所涉及到的宗教和传统禁忌,也可以及时从网络当中了解,从而有效规避可能在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解。

三、利用网络辅助跨文化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学生的跨文化学习的目标和兴趣各不相同,但利用网络学习既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两得。传授知识只是暂时性的行为,教师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以及自己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观看网络视频,增强互动交流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而跨文化学习本身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够做好的。因此,网络给师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如今网上随处可见的视频就是丰富而现实的学习素材,在跨文化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先观看视频资料,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探讨材料中所暗示的文化特征以及所表达的信息内容。通过分析比较同一情形下,中西方文化所体现的不同,进行互动模仿、改编,从而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鼓励学生的参与性,加强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更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分析总结素材背后更深层次的跨文化意义。

(二)分析网络文化,寻找跨文化差异

网络文化如今成为青年人最推崇的文化之一。这些文化当中既有正面积极的,也有负面消极的。教师应与时俱进帮助学生及时更新所学的知识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筛选出既有跨文化意义,又能体现出文化差异的部分,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首先,网络文化中的一些新兴词汇或俚语都能体现出跨文化的差异。这需要结合西方传统文化以及宗教典故才能够理解掌握,从中更能分析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而俚语习语也往往带有一个时代的特色,网络文化恰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紧跟时代的学习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学生才能更恰当地选择语境,得体地使用这些习语。其次,网络文化会折射出当今社会的政治关系,一些针对党政派别,国家关系的敏感话题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变迁,并且反映在网络文化当中,同时也会反映出一些文化认知的差异。最后,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通过网络文化加强对文学、历史、宗教的了解,才能够抽丝剥茧,真正体会出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跨文化沟通的根本目的。

(三)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手段的发展也随之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早已进入了高校课堂,课件的内容往往较为丰富,直观生动。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英语专业的跨文化学习也引入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成功的网络多媒体课程应该具备以下条件:有效的学习激励体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价;合理的教学互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训练;基于这样的网络教学条件,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各高校也需要加大网络资源的投入力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督促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

(四)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各高校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的终极目的,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学生想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学会学习方法,具备自学能力是必要的。大学应该给学生尽量创造有利条件和学习环境,而教师则应该传授恰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从学习中找到兴趣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将来发展的必要阶段。

利用网络这类高科技手段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早已受到教育界的极大关注。谈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动机就显得必不可少。对一门外语的跨文化学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一方面,学习者离不开外部学习环境的刺激。而丰富的网络资源恰恰可以提供一个内容新颖,多元化的外部知识体系,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充满兴趣,从而辅助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另一方面,学习者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系统,对外部刺激进行感受、输入、加工、整理、存储和提取外来知识。在网络平台的帮助下,学生对较为杂乱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自身已经学到的专业知识,主动提取网络提供的多元化内容,从而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这种带着兴趣和求知欲的主动学习过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近几年来,国内各大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都开展了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教学模式改革,这种具有突破性的教学改革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在网络条件下,配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有效避免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中所产生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为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探索出全新的学习思路。

参考文献:

[1] [德]茨克.跨文化交流一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展情况的调查报告[R].2006.

第5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必要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如何认识开展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1.1 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实践者

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针对跨文化交际提出了各派学者的多种定义。从这些定义里面,可以总结出,“跨文化交际”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因此,不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跨国组织的交往,都属于跨文化交际。在这种情况下,语言专业的学生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实践者。英语专业的学生既要处理和父母、朋友、同学之间的跨文化交往,也要面对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跨文化现象,在后来的社会工作中,学生还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跨文化交际任务。

1.2 英语专业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迫切需要

语言专业的学习者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高很多,而在学习语言的学生中,学习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学生又相对地比学习日语、韩语的学生面对更复杂的跨文化交际现象。

中国、日本、韩国都属于中国文化圈,因此在词汇的文化内涵方面存在较多的共同的成分。例如,数字“四”在中国和日本都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数字“四”不被中国人和日本人喜欢,是因为其发音无论在中文还是日语里都与“死”的发音相似。另一方面,面对相同的交际场景,中国文化圈里的国家其交际反应和其他国家的反应有着比较大的区别。例如,面对喜事,中韩两国都选择红色作为主要的背景颜色,而美国、英国则选择白色为表达喜庆心情的颜色。而白色,无论在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被应用在丧事中。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反映,思维模式不一致导致他们难以进一步地学习英语,对于一些专业内容的理解也有偏差。比如说,在汉语里,面对问题“你还没意识到这个错误吗?”学生的回答应该是“不,我意识到了”,但是在英语里,学生应该回答:“Yes, I did”。面对称赞的时候,中国学生选择“不,过奖了”作为礼貌的回复,而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则直接地以“Thank you”接受称赞。

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对某些语言专业的学生,更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培训,以提高学生在交往中的自觉性和理解能力。

1.3 跨文化交际现象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作用

在我国,学生的母语是汉语,而进入英语专业,其学习的对象是英语。汉语和英语是截然不同的语言,中文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分属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也就存在着极大的区别。汉语无论在发音、词汇以及语法方面,都和英语有着极大的不同。例如,和英语相比,汉语单音节词较多,而且单个的词语可以自由使用,根据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现不同的意思。但是英语则比较严谨,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句子,比如时态和语态。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不适应,是正常的现象。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导,许多学生因此羞于开口。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英语发音不自信,因此除了必要的练习之外,并不敢多说英语。但是当学生观看了英国各地区英语口音的教学视频之后,得知在英国地区也有十多种不同的口音,学生开始接受自己的口音,并能够鼓励自己朝着视频中展示的Standard English(标准英语)口音努力,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多说多练达到标准。

2 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效果

2.1 以案例教学法为基础

纵观多种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最适合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跨文化交际并不是非此则彼的内容,跨文化交往是动态的,是以人的交往为前提的,因此应辅以学生的经验、感受为教学内容。简单地传授学生面对一个跨文化交际现象应该怎么处理,并不能真正地使学生理解跨文化现象,也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枯燥、沉闷、难以理解,是一部分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感受,这种感受来源于长久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过多地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效开展教学互动。面对跨文化交际如此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学以致用的课程,教师应该调整方向,以案例为基础,启发学生思考,从做中学,可以安排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活动,丰富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授“各国饮食文化”的时候,可以先布置学生提前准备各自家乡饮食习惯的介绍,在当节课上,先让学生通过介绍地区饮食文化的差异,再进一步引入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跨国交际,还有跨地区、跨民族、跨种族交际等等,通过从身边的案例开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跨文化交际在专业中的重要性,也更能融入到课程的学习中。

2.2 以创新内容为支点

上文提到,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动态的课程,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地以教材、课件为教学的支点,必须创新性地开拓多方面的教学材料。

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跨文化交际作为实用性强的科目,除了要认真学习好教材上的知识之外,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创新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各国穿衣文化比较”的时候,可以就学生热爱的美国电视剧和英国电视剧做出讨论,选取具有典型风格的图片进行比较。如果单纯从课本的文字着手,由于文字描述和实际有偏差,学生难以理解,即使在课本上所见的图片,也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课后准备图片,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能让学生去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材料。

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必须紧跟社会进行调整,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如果不能创新内容,一味地以教材为主,不但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教授的知识变成了残羹冷炙,索然无味。

2.3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载体

在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和精读、语法等课程不一样,单纯的教材、黑板并不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跨文化交际课程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世界上文化的方方面面,只有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化,学生才能接受文化冲突,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录音、对话、视频和情景演示等都是理想的教学工具。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世界上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类型感受不同国家的民族特性,也可以作为体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法。

3 结语

跨文化交际应当作为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开展,这是由英语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学生对英语专业的学习是建立在对跨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而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跨文化交际必须注意运用与其他课程有区别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发挥出主体作用,是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的突破点,因此,应该提倡互动、创新和直观的教学方式,以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 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5).

第6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精读课教学 文化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反射体和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不仅是对其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学习掌握,也一定要包含对其丰富内涵和知识背景的了解。否则,对这一语言的学习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存在很大的误差。作为语言教学之一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基础阶段的精读课教学也更是如此――离不开文化的渗透。

一、文化渗透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是在一定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记载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符号,蕴涵着丰富的诸如这一国家的传统习俗、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若在语言教学中忽略文化的渗透,那么即使你掌握了地道的发音、丰富的词汇、标准的语法,在单纯的阅读或实际的与外国人的交流中都会出现一些诸如理解误差、闹笑话甚至是伤及对方感情等问题。比如说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把龙视为民族的象征,龙是吉祥、幸运和权威的代名词。但是英语中与汉语龙对应的dragon一词却是邪恶、坏运气的象征。所以才会有把“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的译法。如果你不了解这一中英文化的差异,在交流或是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误解是无法避免的。中英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是只有通过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一起加以渗透来习得掌握的。所以费赖斯说:“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的全然无关的事情,不能因时间的有无或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它是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

大学英语精读课是大学英语专业课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学生入学以来最早接触的课程之一,所以在其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进行文化渗透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英语精读课上适时地进行文化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对英语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很多,就会加快理解速度、加深理解深度。比如精读课上讲到的Twelve Angry Men一课,如果不在课前介绍一下美国司法制度和陪审团制度运作规程及相关词汇(因为其与中国司法制度存在的差异),学生们就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其次,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为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和自己的划清界限,从而写出标准地道的英语文章来。再次就是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相当的帮助。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才能培养出得体的交际礼仪。比如Good Manners in England一课只是介绍了与英国人交往的一些基本礼仪,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适当进行了扩充,这样学生们对西方礼仪有了更多了解,在以后的交际中就会多加注意,交往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最后,适当的文化渗透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总之,只有越早下手,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越深,取得的成效才会越显著。

二、如何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在最近几年的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我不断摸索研究,总结了如下几个文化渗透的方式:

(一)课堂渗透

课堂可以说是最直接进行文化渗透的地方,抓住这一环节进行自觉自然的渗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词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的内涵意义、感彩、联想意义以及某些成语、谚语、惯用语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表面意思完全相同的词汇也会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在用法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讲到black sheep时,说“Tom is the black sheep in his family.” 让同学们自己理解可能会存在误差,这时候教师补充黑色和白色在英语里的意思及发展背景就会有助于他们正确的理解。所以在精读课上讲解词语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扩充英语词汇的外延意思,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词汇的语义并加以使用。

2. 篇章(全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学习每篇新课文之前,对其文化及历史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并达到扩展这方面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到Clearing in the Sky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给学生们介绍了传统的American values,学生们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以后才对文中老父亲执着一生在高山的林中开垦荒地的依赖自我、尊重艰苦劳作和颂扬农村生活方式等精神有所理解,进而增进了对文章主旨的深刻把握。

3. 细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放过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知识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在讲到Darken your Graying Hair, and Hide your Fright一课时,遇到了这样一句话:“One is a sphinx, one seems almost removed, and one sees it all. ”我发现其中sphinx是一个很有讲头的细节:当sphinx写成Sphinx时,是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怪兽;他问路人的Riddle of the Sphinx(“斯芬克司之谜”);以Oedipus成功猜谜而后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为由来的Oedipus Complex(恋母情节)等。这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他们理解,更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二是对所学文章进行深入的语言风格、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与汉语中的这些技巧进行对比,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欣赏和语言应用能力。比如在讲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一课,我就介绍了fairy tale这一文体以及相应的写作风格和特点。还有Button,Button这一课的fantasy的文体等等。三是利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西方的节日,给学生讲授与之相关的来历、风俗和习惯。比如Easter,Halloween和 Christmas等。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寓教于乐

除了课堂讲解的文化渗透,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看一些电影、各种记录片片段,或者收听一些英文原声听力材料使他们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学到与英语文化有关的交际方法和手段。比如还是Twelve Angry Men一课,除了可以在课前介绍美国司法词汇,还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这类的涉及美国司法制度的电影片段,加深学生们对美国司法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教师在运用这些辅助直观教具的时候不能只单纯地让学生自由观赏和收听,因为大多数时间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会不自觉地转移注意重心,获得的信息也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要给予必要的解释说明和指导。

(三)丰富的课外活动

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化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大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师要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并提醒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并随后组织一些知识竞赛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多组织一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体会和运用英语。比如英语角、英语周、英语晚会、英语戏剧大赛等等。还可以适时地邀请一些外籍教师参与进来,比如一起举行万圣节化妆晚会。通过与外籍教师的接触,学生往往能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生动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结语

人的语言受本民族文化长期熏陶,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形态也会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要想达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成功和谐的交际,必须要了解深知目标语文化。大学英语精读课正是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打基础的课程,所以我们更应该有意识地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多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并分析比较汉语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这样他们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才能减少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9.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2-5.

第7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第8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工业分析 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工业分析专业英语是科技英语体系中的一种,科技英语是指用英语阐述科学技术中的理论、技术、实验和现象的英语体系,工业分析专业英语即为其中分析与检验领域中用来阐述各种理论、技术、过程和现象的英语。《工业分析专业英语》是培养高职高专工业分析及相关专业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英语原著和报刊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及有关的英语知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产业知识化的今天,熟练掌握专业英语是学生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一个必备素质。

本文主要介绍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及文献检索之间的关联,强调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及文献检索相联系的重要性。

1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

专业英语并不是简单的等于英语语法加专业词汇,它的语言体系及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特点。正确认识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关系,可以使两门课的学习相辅相成,达到共同提高。

1.1联系

(1)构词法和词性转变。专业词语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和记忆,这就需要在词汇教学中补充构词法知识。学生第一年的公共英语学习中,对英语单词的构词法有系统的学习,这为他们学习专业词语及专业词语构词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元素的英文表达很多都是以-ium结尾的。这些以-ium 结尾的单词的字头与元素符号相符合:如calcium代表Ca(钙),aluminium代表Al(铝)等。专业英语中,词语常常是混成的,如:redox =oxidation + reduction 氧化还原作用=氧化+还原;bromocresol=bromo+cresol溴甲酚=溴基+甲酚;electrochemistry=electrical+chemistry 电化学=电的+化学。

专业英语词汇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大量缩略词或符号使得词汇最大简约化,如EDTA(ethylene diaminete tetraacetate,乙二胺四乙酸),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之一,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等。

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一样,都存在词性的转换的规律,如:

滴定 titrate(动词)titration(名词)titrimetric(形容词)titrant(名词,滴定剂)

中和,中性 neutralization(名词)neutralize(动词)neutral(形容词)

(2)语法教学,分析句子主干。进大学以后,有些同学对高中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已逐渐遗忘,而专业英语的特点之一就是长句多,所以重视语法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句子主干结构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知道英语的句子和汉语句子的最大区别就是结构严密、主谓分明,搞清了句子的主要结构理解就不会太难了。阅读专业英语文章遇到长句时,应该学会从整体上分析和把握句子,首先粗略的看几遍,心中对这个长句大体有个轮廓之后,然后再进行语法分析,即辨析句子的主干和分支结构。之后,再把分支部分往主干上添,如修饰主语的定语,修饰谓语的状语,以及一些从句等等。

1.2 区别

(1)词汇的专业性。化工专业英语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词汇方面主要表现为生词多、词汇专业性强、长单词多、专有名词多等特点。在化工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专业词汇的学习是一个拦路虎,甚至有些普通词汇看起来似乎很熟悉,但是其具体的词义选择也是一个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了。比如:concentration,大多数同学一见到这个词,就马上想到“集中,专心”,而实际上,在分析专业英语中,这个词最常用的意思是“浓度”,如molar concentration表示摩尔浓度;再比如cell,常见含义为“细胞”,但是专业英语文章中可以作为“电池”,如electrochemistry cell 意为“电化学电池”;再如positive 和 negative,公共英语中常用的意思是“积极的”和“消极的”,而在专业英语中常常采用另一种翻译“正的,阳的”和“负的,阴的”,如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ge为“正负电荷”之义。

(2)被动语态多。据统计,被动语态的句子在科技英语中约占1/3,比非科技英语中被动句出现的频率高一倍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在科技论文中着重讲述客观现象和科学真理,在意思表达上被动语态通常比主动句更简洁明了,与日常英语和文学作品不同。

(3)文章中长句多。一般说来,专业英语文章的句子结构比普通文章的句子结构更复杂,长句很多,逻辑结构非常严密,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困难。理解专业英语的长句常常是一个令学生头痛不已的问题。因为专业英语文章具有此特点,所以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了专业词汇并不代表就能读懂专业文章。

(4)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紧密。对初学者来说,即使词汇句法均没有问题,但在文章的理解翻译过程中常常词不达意,不能以专业的口吻译出。这种现象主要是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遗忘或欠缺等原因造成的。

如《工业分析专业英语》中课文“Redox Titrtion”,若学生对氧化还原的理论知识已有所学习并较好掌握的话,那么这篇课文学习起来就很容易,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性;反之,即使老师认真讲解,学生也未必能理解,还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提高。

2 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含义(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询(Information Search)。

文献检索中检索工具和检索对象很多是英文的,专业英语是文献检索的语言工具,文献检索又是专业英语的应用,把两门课程相结合成,使学习更系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文献检索》课中CA 章节,以及从外文网站获取信息,如专著、论文、文摘、产品说明书、标准、专利等,有大量专业英语的内容,如检索关键词,所得文章的摘要乃至全文,实用性强,又能增加趣味性,从而学生能更好的认识和学习专业英语。

《工业分析专业英语》中各篇课文均为英美等国的分析专业的期刊、文献,在每篇课文结尾处均有斜体字注明,如 selected from“Brown,P. R. Analytical Chemistry,1990,vol. 62,pp. 995-1008.”,讲课时可与文献检索知识相联系,将此含义授予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根据课后注明在网上搜索相关文章,这样既学习了专业英语,也练习了文献检索的使用,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3 结论

工业分析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及文献检索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正确处理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及文献检索的关系,有利于各门课之间的学习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同时使得专业英语的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朱飞艳.高职化工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91~93.

[2] 杜志云,林丽.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广东化工,2007,34(5):105~106.

[3]王允威,高朝阳.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关系探讨[J].新西部,2009(6):191~192.

第9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标》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各高校 华北理工大学 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国标》制定的背景及《大纲》所具有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全国已达到普及,我国英语类专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仲伟合曾指出,我国已有更多院校开设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直线上升,其中有 196所和 252 所分别开设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蒋洪新曾指出,在2010和2011年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均表明了只有提高教育质量才能让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在这个英语毕业生越来越多的环境下,也要考虑到教育质量是否达标,因此,制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国标》是必然的选择。

随着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升,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来说,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各高校本身特色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特色,这已成为摆在高校英语专业面前的重中之重。因此,各高校要τ⒂镒ㄒ到行改革,改革其课程设置首当其冲。

虽然国内大多院校按照《大纲》制定了符合本校及地区特色的培养方案,但《大纲》仍具有局限性,国内高校内部开始出现学科分化,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忽视了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设置;培养规格严重趋于同质化;重语言技能轻素质培养;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训练等,因此非常需要各高校在《国标》下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二、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国标》出台了九大教学内容,其中课程体系分总体框架和课程结构两个部分。总体框架制定了课程体系与相应学时的条令;课程结构则要求从公共基础课程至毕业论文五个部分来制定符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总之,最终要做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国标》出台后,许多高校已经进行了课程设置的改革,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院校增开了人文通识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国内重点综合性高校和外国语大学北大、复旦、南京大学、广外、北外和上外来看,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的变化体现在专业方向、通识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上。

英语专业本科目录外国语言文学包括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分析比较这六所高校后发现,其实现专业方向的方式有所不同。北外和上外是通过三、四年级的专业选修课实现的,比如:语言学、文学、文化; 广外则是依靠从三年级开始的“专业方向必修课”实现的,比如英国际会展与旅游,文化与传播;南京大学的英语专业是在学生达到专业标准后,利用“开放型选修课”来实现三个不同的方向: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而北大对“方向”的形成没有明确规定,主要靠学生“大类平台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少服多自主形成。复旦大学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方向,强调学生巩固专业课。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同也体现在通识课的设置上。通识课强调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大都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占总学分的25%―30%左右。各大学的通识必修课是教育部统一规定都包括:思政、体育、军事和外语,基本一致。通识必修课中最具特色的是北京大学,课程包括人文学科大类平台课和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共20学分(总学分146)。课程涵盖学科极广,涉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艺术类等。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从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上看,英语专业专业必修的设置大都相同,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设置了如基础英语综合课高级英语综合课、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英语口语、基础英语语法、英美概况、语言学、美国文学文学史、英国文学史等等。广外更加具体,每个方向定制了专业方向必修课例如:英语(国际会展与旅游)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会议策划、旅游地理学、旅游消费行为学、会议组织、旅游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专业选修课则是百家争鸣,例如,北外据自己特色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英语语言与文学、社会与文化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等方向的专业课程。广外、上外和复旦比较侧重语言、文学、翻译和文化方面的选修课;南京大学英语系根据自己的特色专业国际商务系,增加了经济、贸易、商务等选修课。而北大在文学方面的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上都非常高具有专业、细化、精深的特色,非其它学校能比。

学分设定规则按照专业必修课的学分比例要大于选修课的比例来定。通过对这几所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探析,我们发现课程设置上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的培养,要注重与时代接轨,要严格要求英语基本功的训练,通识还要有自己的传统与特色。这些探析为地方性综合大学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三、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

有人认为“四三三”模式比较适合地方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的发展,即英语语言基础占40%,相关文化知识和语言本体研究的基础知识占30%,跨专业知识占30%。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院校,结合自身英语专业特色,在《国标》出台后积极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在2011版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2016版培养方案。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方案规定的189.5学分方能毕业。必修课程153.5学分,选修课程36学分(包含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5学分、专业选修课15学分、素质拓展6学分)。专业基础课66学分,专业知识课5分,充分体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和精神。

从培养目标上看,我校新培养方案增添了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要求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容。从专业特色上看增添了要兼顾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专业方向可供不同需求学生选择、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化明确化,注重基础技能基础上的素质提升,目的侧重于培养能够从事多样化工作的人才等内容。从人才培养模式上看,增添了在教育平台上新方案强调以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专业方向的选择的内容。从课程体系上看,增添了素质拓展模块,切实落实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模块增加了毕业实习,突出了学生毕业论文中实践的意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上更加突出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同时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英语实践周由原来的7个学期增至8个学期。

从英语教学进程划分课程,可以把英语专业课程划分为五大类:第一类,通识教育平台,即以二外、体育、思想政治和计算机为主的课程。第二类,学科基础平台,即以英语口语、听力、语音、写作、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及笔译为主的必修课程。第三类,专业教育平台,即以汉语概论、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文学、语言学概论、学术论文写作、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必修课程,和从翻译、文学、语言学三个方向任选一个方向的选修课程,涉及到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语言对比、英语小说等等。第四类,素质拓展模块,主要类别:包含科研创新训练类、创业训练类、人文、体育素质类、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类、会议报告讲座类和专业认证考试类等六类。第五类,实践教学模块,即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的实践教学。通过划分五大类,我们看到了我校正在不断地完善和规划化课程,使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更具多样性。

在《国标》指导下,我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素质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人文素养为导向,我校开设了汉语概论、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圣经文学与文化、中国文学概况、希腊罗马神话等相关专业知识课,旨在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英语的知识水平。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导向,我校开设了综合英语、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其中英语文学为特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我校开设了科技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英语实践周等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机会。

此外,为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我校还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比如话剧大赛,参赛的学生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或名著的改编、表演对经典作品有了深入的理解,听说读写能力有了综合性的提高。此外,学院情景模拟实训室通过开展英语沙龙,演讲培训等活动,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西方文化有了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通过英文歌曲演唱、英文绕口令比赛、英文百科知识问答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结论

地方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不如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程学习上需要加强。

我校在《国标》出台后对已经实施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高校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查阅大量文献,结合本校特色出台了相关培养方案,并丰富和完善了课程体系。本专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仍在努力,虽然目前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国标》的出台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改革方案,各高校应在《国标》的基础上制订出符合本校英语人才发展的校标,以此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蒋洪新.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定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456-462.

[2]刘贵芹.把握形势,深化改革,全面提高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质量[J].外研之声,2013,(3):4-9.

[3]王俊菊.英语专业本科国家标准课程体系构想―――历史沿革与现实思考[J].现代外语,2015,(1):121-130.

[4]杨贤玉,柯宁立.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57-60.

[5]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J].外语界,2015,(3):2-8.

[6]张玉军.国内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外国语大学本科英Z专业课程设置[J].语文学刊,2014,(12):153-154.

[7]周洵瑛,范谊.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语界,2010,(4):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