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范文

对古典文化的理解精选(九篇)

对古典文化的理解

第1篇: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古典文学教育 大学生 思想教育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思想不断地涌入到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影响,潜移默化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少学生因缺乏判断力,容易被消极负面的思想所误导,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思想道德的形成。鉴于这种情况,特别需要高校从思想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1]

一、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思想教育的意义

我国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国学热,体现出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不断重视,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我们通过古典文学教育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条件。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备了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借鉴性、流动性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借鉴多个不同学科的理论和资源为自己所用,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效果。尽管古典文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二者在教育意义层面是共通的,对于大学生的德育和美育工作是统一的。古典文学背后蕴含的强大情感昭化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我们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忽略的地方,深入地挖掘中国古典文学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人文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古典文学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古典文学的内涵和特征

为了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古典文学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以及精神特征,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典文学的本质。那么古典文学教育的思想内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古典文学教育的内容着手,中国的古典文学广义上来说是指从先秦到清末所有的中国文学内容,包括的内容非常多,诸如作家、作品、文学事件、起源与发展历程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其表现形式也非常多,从诗歌、小说、散文到词、曲、赋等,题材非常丰富。[2]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有哲理性、教育性、情感性、道德性和美感性。其哲理性主要表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理性之美,特别是探索真理、揭示事物本源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好的帮助,能够促进学生探索真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情感性也是古典文学的主要特点,很多古典文学中含有丰富的情感内容,有的关乎国家命运,有的饱含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关怀,这种情感力量对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强烈的情感共鸣;道德性主要体现着古典文学的历史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弘扬人文精神是古典文学的典型特征,很多古典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视对人物历史事件的道德审判,这种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是古典文学的显著特征。

(二)古典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1.古典文学对当前社会的解读与时俱进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文学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落后的封建思想而与社会相分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古典文学内部出现了非常多的新型学派,他们通过古典文学的理论解读当前的很多社会现象。透过古典文学的理论更加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能够对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一群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古典文学教育对于社会现象的全新认识能够被广泛地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这种与时代结合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文化思潮的推动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特别是现在社会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大学生会产生多种不良的情绪,而很多古典文学也恰恰都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创作出来的,古典文学对于社会的解读有时候恰好符合了当下大学生的心理情景,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古典文学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当代的大学生是一群追求创新和个性的年轻人,古典文学教育的引入能够使得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形式得到创新,古典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学的理念、内容、模式的改革上,具体表现在:首先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解读,古典文学的加入能够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这也符合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古典文学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古典文学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内容中,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3]其次是教育方法,古典文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教育毕竟不是同一学科的教育,古典文学的引入必然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的改变,通过古典文学资源中思想教育资源的挖掘,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教育的导入点,提高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也是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教育方法的改进能够不断地深化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为根本,积极开展古典文学研讨、朗诵等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新兴的教学方法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范围,纵向扩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内涵。

3.古典文学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古典文学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层面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接受,是当前古典文学教育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难点,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古典文学发挥其人文内涵的特性,将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融合是其实现思想教育目的的手段。为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充分发挥古典文学的精神,构建多维度的思想教育的环境和氛围,通过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过程,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烈女传》中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样,大学生思想教育也需要一个合理的环境。这种来自教育层面的环境对于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尤其加强对思想道德的重视,利用多平台的优势营造一个多维度的教育环境和空间,充分地调动一切教育的资源和力量,营造一个合理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从而全面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是通过古典文学中精神方面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从思想层面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不断地汲取古典文学的精华,充实当前大学思想教育的工作内涵,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工作效果。

4.古典文学能够增加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

所谓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即一定要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古典文学结合时代的发展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意义。[4]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融合的时期,世界的多元化发展带给年轻人很多的思想冲击,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也逐渐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古典文学与时代相结合就是注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鼓励他们在学习古典文化的同时,不忘古典文学知识中的哲理性和科学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古典文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是非常严谨和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就是在历史的变革中不断地认识到中国发展的特性,选择性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中国的古典文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古典文学除了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而这种哲理性又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

结语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观念就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中国的古典文学以其积极强烈的感染力反映着中华民族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古典文学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古典文学的解读能力,充分地挖掘古典文学的人文内涵和特征,研究其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进而全面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于运国.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第2篇: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范文

2007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诗文诵读活动,旨在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诗文为载体,通过诵读进一步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激发全社会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传统的经典文化越来越淡漠,随着经济发展,学生功利、自私等不良品行日趋严重。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我们去继承,学生的品德文化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有计划地学习经典文化,使学生能传承中华文化精髓,达到“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培养气质,滋养人生”的目的。

学习中华灿烂的经典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应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

一、由浅入深,在诵读中感悟经典诗文的神韵

小学低年段,学生应学习一些浅显的古诗文,如《弟子规》《三字经》及经典诗词等。以诵读为主,不要求书写和理解含义。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经典文化的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古经典文化的兴趣。

小学中高年段,学生已有了一定语言文字的积累,所以对古诗文学习就有了新的要求,对《弟子规》《三字经》及经典诗词要达到熟读成诵,能初步理解经典古诗文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感受古文化的魅力。初中阶段,在小学经典诗文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有选择地大量阅读古代经典篇目,注重成语典故的积累,流利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指导,提升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能力

在学生循序渐地进学习古经典文化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给予必要的指导。小学低年级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师精选一些浅显适宜的内容学习,不能要求过难、过深,以免影响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形成对民族语言的语感,让民族文化与精神内化到学生的潜意识层面,注重经典学习的长远效应。允许“不求甚解,渐读渐悟”,利用模糊教学法、生活感悟法等学习古代经典诗文,提升学习兴趣。小学中高年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查找感兴趣的经典诗文学习,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形式要多样,学习内容要理解背诵有机结合。如,教师组织古诗文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等,在活动中使经典文化得到学习升华。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大量的古诗文积累,在背诵理解经典诗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优秀的古代文化学习与现代知识融合在一起,在习作中使知识古为今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把经典诗文的学习融入相关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美术和书法等学科中融入经典文化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古典文化赋予了新的魅力,使学生乐学。根据古诗文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在音乐课上与音乐教学融合,使学生在唱演古诗文活动中学习古诗文,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根据古诗文的意境美,在美术课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诗画合一,理解学习古诗文。在书法课上,古代书法家诗人的篆、隶、草、楷,比比皆是,在临摹字帖中学习优秀的古典文化,一举两得。古诗文与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古文化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人文素养。

四、营造经典文化的氛围,使学校处处有诗文

第3篇: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范文

【摘 要】古典舞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舞蹈种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古典舞已经出现在了众多高校的教学体系中。古典舞讲究舞姿的柔和优美,注重情感的表达与宣释,这也对舞者的表演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古典舞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表演特质的培养。 【关键词】古典舞;教学;表演特质;培养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46-01一、古典舞的特点古典舞是以民间流传的传统舞蹈为基础,由舞蹈工作者们逐步创新、加工而来。中国早期的戏曲舞蹈是古典舞的雏形,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典舞。它要求舞姿必须具有弹性,达到刚柔并济、抑扬顿挫的表现效果。舞者的腿部和腰部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优雅地完成旋转、翻身等动作。中国古典舞是音乐、美术、武术的融合艺术,它要求舞者能够将身形与韵律相结合,从而展现古典舞的艺术之韵。二、关于古典舞表演特质(一)古典舞表演特质的定义。简单来说,古典舞表演特质就是指舞者对古典舞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对古典舞相关知识的掌握越多,也就越能将知识转化为力量,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二)古典舞表演特质的基本内容。对古典舞蹈者来说,必须具备的特质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洞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感受力以及艺术创造力。一个好的古典舞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很快地掌握舞蹈动作和舞蹈技巧,并且能够通过观察优秀舞者的表演,对比自身的不足,做到及时改进;其次,想象力对于舞者来说也十分重要。舞者需要通过想象进入角色和情境,通过舞姿描述故事、表达情感。合理而又生动的想象使舞者能更好地传达出舞蹈的深蕴。同样,思维力和感受力也是舞者更好诠释舞蹈的重要能力,舞者通过良好的思维力和感受力去理解作品,深入作品中的角色,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形象传神地思考和体会舞蹈作品中的艺术幻境,才能更好地演绎出舞蹈作品的精髓。最后,艺术创造力是舞者升华自我的重要体现。舞者也是演员,他们需要通过自我表现力的发挥,对舞蹈里的人物、故事、情感进行艺术再造,才能赋予角色全新的、更加真实的艺术魅力,才能使自己的舞蹈作品更能打动人心,与观众产生共鸣。三、古典舞教学中表演特质培养的策略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古典舞教学多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和教学,重表演而轻学习阶段,不利于学生表演特质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须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古典舞学者表演特质的提升。(一)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表演特质。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是学生提高表演特质的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舞者就无法做出规范的动作,无法正确传达舞蹈的含义,无法完成吸引观众的优美表演。基本功是所有舞蹈表演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严格对待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矫正学生每一个不正确的舞蹈动作。第二,对学生表演特质的培养越早开始越好。对于古典舞专业的学生来说,越早培养他们的表演特质,就越能训练他们表演的灵活性、生动性。学生在早期接触舞蹈时,就以具备艺术性和智能性的理论进行指导,才能使表演特质早早地在其心中扎根,才能使其将运用表演特质来理解舞蹈、舞蹈,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表演习惯。第三,培养学生的表演特质,具体来说还是要从古典舞表演特质的五个内容入手,尤其是想象力、思维力和感受力这三个方面,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提升他们感受、思考舞蹈角色以及场景的能力。教师还要通过鼓励学生充分、大胆地想象,支持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创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个性心理,使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验证明,有理想、能坚持,够自信的人总是更容易取得成功。(二)重视古典文化的讲解。古典舞蹈多包含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是不同时代民俗风情、乡土人情的艺术综合。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重视古典文化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传统故事、文化风情。学生只有了解了古典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才能在舞蹈表演中自然流露出作品深层次的艺术表达。(三)加强教学形式创新改革。教师要改变以往只在教室授课的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艺术馆、文化馆、舞蹈剧院等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提高他们对古典艺术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舞蹈演出活动,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增加他们的舞台经验,使他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舞蹈和观众,从而能够在以后的表演中更注重舞蹈形体的展现和情感的表达。最后,在情感表达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表达感情的能力,训练他们通过眼神、神态、动作等肢体,来传达作品里角色的感情和演员自我的理解。四、结束语古典舞蹈的表演需要舞者关注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诉求,而这两点要求表演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表演特质。因此,高校在培养古典舞学生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表演特质的教育。参考文献:[1]张蕊.多学科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舞教学[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4).

第4篇: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范文

中国 现代 的语言 教育 ,一味地借鉴国外教育经验而忽视中国文化的特质。在课程设置上,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学习 外语,却把中国古典语言视如敝屣,只是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附属。过去属于孩童启蒙的“小学”教育,读书必备的“经学”常识,变得比外语还要艰涩难懂,令人生畏。一个外语四级的中国大学生,能流利地讲说和阅读外文典籍,却连浅显的文言都阅读不了,“中国几种重要丛书都末曾见过”(林语堂语)。中国大学生被外国人问起孔子在世界思想家的排名,一定会很自豪地说:“是第一!”当问:“你读过他的《论语》吗?”回答是“没有,读不下来。”我们又从何骄傲自豪呢?这是中国文化的幸事还是悲剧?

阅读古代经典,反对者无外以“古代经典的封建糟粕”为借口。所谓的古代经典,多是先秦经典,大都产生于春秋战国。这时是奴隶制崩溃而封建制尚未确立的 时代 ,何来“封建糟粕”?所谓的“封建糟粕”,不过是封建文人因时所需,对古代经典的再发现和新认识。我们现在不必拾人牙慧,完全可以也对古代经典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

现代西方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欧洲力量的来源,常是透过古代文明的再发现和新认识而达至,中国要想真正崛起,为世人瞩目,也应如此,要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中国文化的 发展 史也证明,文化的每一次进步和创新,都是以“复古”为名,借以对古代文明的新认识而达至。当代中国文化要充分发挥他宾的民族性和创造性,取得更大的辉煌和成就,就必需对古典文化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

梁启超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学 理论 宝典”的《中国 历史 研究 法》中也说:“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要有目的。什么是历史的目的,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是在将过去的真实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这资鉴。”现代古典文化研究,背离了学术研究的目的。古代经典不是离民众越来越近,而是离民众越来越远,没有予以新意义和新价值,仍是照搬古代的经解,还堂而皇之地斥责古代经典有糟粕。所谓的“糟粕”,不过是不同时代的学者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用以服务当时的社会。现代社会,应该有新认识和再发现,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着名学者顾颉刚说:“不同时代对孔子思想的阐述都不一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孔子。”

经典该不该读, 问题 不是经典本身,而是对经典的注解。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关键,是要对古代经典再发现和新认识,以现念重新解经。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中,唯一的先秦经典是《论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推荐本是徐志刚教授的《论语通译》。我们不敢说此书有什么不对,但可以肯定地说,此书只是延续了封建文人为当时朝代服务的认识,而没有用现念去再发现和新认识。让中学生读这样的注解经典, 自然 是不读为好。

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这本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书 ——《论语》。书中有一句话使人对孔子颇有微词: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认为这表明孔子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是典型的大汉族主义。现在,各民族和睦共处,这种歧视性的传统注解不利民族团结,只会助长大汉族主义。现在的读来自然不合时宜。

且不说孔子作为周的臣民,是否会冒杀头的危险把中原称为“诸夏”,但也没有必要沿用封建文人的注解。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把这章断句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都心中有君,不这样(爱君尊君),是夏朝的灭亡原因”。夏被臣国商所灭,商被臣国周所灭,是同样的以下犯上,但孔子作为周的臣民,不便指责周,故只言夏,也是讲得通的。后儒的解释,原因想必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是以下犯上取得天下,而不敢直解。

宋儒释“中庸”为“不偏为之中,不易之谓庸”,已把中国人的性格塑造成没有棱角的“谦谦君子”。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庸”重新释为“中和之用”。

第5篇: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比较

前言:经济学研究是一门系统学问的研究,其源自于《国富论》中,且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后形成了众多派别。纵观经济学发展历史,其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衍生与新古典经济学始终存在着某些不同之处,针对此现象,当代经济学专家开始对其展开了全面的研究与了解。以下就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间比较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相关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由此带动新兴古典经济学考察的不断深入。

一、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差异

(一)二者研究核心不同

从大量的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差异,而研究核心的不同即为二者间差异的主要体现。经过经济学者的大量研究可以看出,在古典经济学向新古典经济学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其研究核心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将资源配置问题化为了自身研究重点。而导致研究核心发生转变的原因主要归咎于马歇尔专家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数学工具较为匮乏等问题,最终导致其在开展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将重点转移到了资源配置层面。然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的选择存在着异议,进而致使其在开展实际研究的过程中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研究中的限制,并借助现代化研究工具展开了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的重点研究[1]。

(二)二者分析框架不同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间的分析框架也存在着某些不同之处,即新兴古典经济学在开展实际研究的过程中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由于其自身研究重点定位的不准确导致其分析框架的设置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因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在设定分析框架过程中强调了对于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绝对两分限制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同时,新兴古典经济学在研究中利用了供求边际分析方法对资源配置等问题展开了详细阐述,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却无法对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剖析。其次,新古典经济学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是利用生产函数来对厂商的生产情况进行描绘的,因而其对专业化经济概念来说无丝毫作用。在此背景下,新兴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会摒弃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符合自身研究特征的新型经济分析框架,且通过经济化概念的形式体现厂商生产状况。

(三)二者的基本分析工具不同

分析工具的选择是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间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体现在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将最优决策中的某个变量设定为最大值或最小值的边际分析。而新兴古典经济学扬弃了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采用了超边际分析形式,即通过对文定理的分析排除不可能的数据解释,然后对剩下的角点解展开局部最优值求解处理,最终达到分析目的。

二、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继承

(一)二者都是四层次分析法

新兴古典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中四层次分析法。四层次分析法中的第一层次即表示经济学家在对经济学进行研究时通常通过数学函数来描述决策前的经济环境,如用生产函数描述生产条件等。第二层次的决策结果取决于个人,此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环境存在着随时变动的特性,因而利用环境变化来描述人的自利行为必然会受到人为因素的限制。第三层次是由个人行为和人与人间相互作用两个部分构成的,这个层次的分析结果常常处于静态分析状态。此外,若在对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结合时间因素对研究的影响,那么在此基础上第二层次及第三层次均会呈现出动态决策结果。第四层析的分析是对前面分析结果的一种诠释。新兴古典经济学在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四层次分析法继承的同时,亦对其分析法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补充与说明[2]。

(二)分析工具是一脉相承的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一脉相承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应用的超边际分析工具脱胎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某些差异,即超边际分析工具分析的结果要更为集中且精确。此外,超边际分析应用了现代化的数理模型及工具,简化了分析过程,同时深化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度;第二,超边际分析内容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边际分析工具中分析的核心与关键,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中重点研究问题,即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展开了有效解决。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新兴古典经济学仍然处在发展中阶段,因而在此背景下对其展开细致的评价具有一定深远意义。即在新兴古典经济学兴起的背景下新古典经济学也由此迎来了新的挑战,并为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拓宽了其分析范围,致使其在此基础上必须通过整合自身核心理论达到最佳的分析状态。此外,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对超边际分析工具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代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发展,且强化了相关专家学者对分析工具的研究,最终由此提高了分析工具的应用水平。另外,新兴古典经济学也在我国经济改革中起到了引导作用,且调动了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3]。

结论:综上可知,古典经济学在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后实现了不同派别的分化,而新兴古典经济学作为发展中的经济思想,其在扬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核心与分析工具的基础上,也继承了其四层次分析法,且对其分析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相应补充,最终达到了精准分析的目的。此外,新兴古典经济学也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中分析工具的分析内容,且通过对分析工具的优化解决了分工与专业化等相关问题。(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海欧.经济增长、交易费用与制度变迁的一个形式化分析框架――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贡献[J].当代财经,2013,15(05):5-14.

第6篇: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范文

现代西方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欧洲力量的来源,常是透过古代文明的再发现和新认识而达至,中国要想真正崛起,为世人瞩目,也应如此,要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也证明,文化的每一次进步和创新,都是以“复古”为名,借以对古代文明的新认识而达至。当代中国文化要充分发挥他宾的民族性和创造性,取得更大的辉煌和成就,就必需对古典文化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  

梁启超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宝典”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也说:“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要有目的。什么是历史的目的,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是在将过去的真实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这资鉴。”现代古典文化研究,背离了学术研究的目的。古代经典不是离民众越来越近,而是离民众越来越远,没有予以新意义和新价值,仍是照搬古代的经解,还堂而皇之地斥责古代经典有糟粕。所谓的“糟粕”,不过是不同时代的学者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用以服务当时的社会。现代社会,应该有新认识和再发现,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著名学者顾颉刚说:“不同时代对孔子思想的阐述都不一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孔子。”  

经典该不该读,问题不是经典本身,而是对经典的注解。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关键,是要对古代经典再发现和新认识,以现念重新解经。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中,唯一的先秦经典是《论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推荐本是徐志刚教授的《论语通译》。我们不敢说此书有什么不对,但可以肯定地说,此书只是延续了封建文人为当时朝代服务的认识,而没有用现念去再发现和新认识。让中学生读这样的注解经典,自然是不读为好。  

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这本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书 ——《论语》。书中有一句话使人对孔子颇有微词: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认为这表明孔子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是典型的大汉族主义。现在,各民族和睦共处,这种歧视性的传统注解不利民族团结,只会助长大汉族主义。现在的读来自然不合时宜。  

且不说孔子作为周的臣民,是否会冒杀头的危险把中原称为“诸夏”,但也没有必要沿用封建文人的注解。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把这章断句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都心中有君,不这样(爱君尊君),是夏朝的灭亡原因”。夏被臣国商所灭,商被臣国周所灭,是同样的以下犯上,但孔子作为周的臣民,不便指责周,故只言夏,也是讲得通的。后儒的解释,原因想必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是以下犯上取得天下,而不敢直解。  

宋儒释“中庸”为“不偏为之中,不易之谓庸”,已把中国人的性格塑造成没有棱角的“谦谦君子”。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庸”重新释为“中和之用”。

第7篇: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以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关于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此后,随着经济学新古典框架的构建,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共同组织起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关注的重心是价格制度对于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而非价格制度协调专业化和分工的功能,这使得经济研究的重点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由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不能解释诸如经济发展、贸易和经济增长等现象,也无法阐释交易成本和产权的经济含义,因此,在它之后,人们又分别发展了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以及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企业理论等多个经济学学科的分支理论,以填补以上空白。这使得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分支学科,存在理论核心的内在不一致。

致力于解决这些经济理论内在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学家们经过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采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建立起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焦点集中在人们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的社会分工水平对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上。通过对分工与专业化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互相独立的分支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框架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自然而然成为理论的内在核心,并成功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一、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地位的确定

综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斯密提出了著名的斯密定理:即“分工受限于市场的大小”。杨格(AllynYoung)又将其发展为杨格定理,即不仅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而且市场的大小也同样依赖分工的水平。这种因果循环揭示了分工的网络效应,分工网络效应是基于个体网络决策的,而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则需要采用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当马歇尔在19世纪末试图用数学框架将古典经济学形式化时,受到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做了一个纯消费者决策和纯厂商决策截然两分的假定,以避免涉及角点解①和相关的超边际分析。马歇尔对需求与供给的边际分析,使他在取得对资源分配问题形式化的成功时,同时也遗憾地导致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这一主流学派中地位的逐渐丧失。通过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过程。

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形。这本著名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洞见,即古典的经济组织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价格理论。由于当时还缺少处理角点解的数学工具,马歇尔不能用一个数学框架将他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的洞见数学化;而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供求分析,在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数学处理时则非常得心应手,这使得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第二部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分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数学化,这在形式上更接近一种科学,更接近一代代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此后经济学的主流。而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核心的专业化和分工这一深刻的经济思想却被淡忘了。

到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了他的《经济学》教科书,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个分界点。他的这本教科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就是马歇尔对供求的边际分析,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凯恩斯经济学。在这本被无数大学用做标准教科书的教材里,只有一小段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表示象征性重视的文字了。这样,在萨缪尔森之后,关于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及其对分工网络决定作用的分析,以及对市场协调分工职能的研究,在主流经济学里失去了它的核心位置。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需要不同的经济学分支理论来给予解释。例如,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比较经济学、增长理论以及产权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企业理论等的产生,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学科分支之间,理论核心彼此不一致的反映。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内核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并致力于解决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支最新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流派,它从传统经济学的困境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深入展开了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的研究,并成功地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

分析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它有三个特点:(1)采用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需求和供给,并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基础。因此,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市场的存在及市场的大小也是外生给定的;(2)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厂商的生产条件主要由厂商的生产函数代表,而生产函数是产出和投入的关系,生产力与厂商规模有关,而与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及全社会的分工水平无关;(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是假定最优决策不可能是角点解,而进行的一种对内点解②的分析。这些研究前提和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较大差异而遭到质疑。细想这些研究特点的产生,在分工与市场互为前提的条件下,个体网络决策决定分工的网络效应,因此,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但由于受当时个体网络决策研究手段的局限,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前提的理论假定,导致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这也导致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对分工研究的淡弃。

1962年,Buchanan和Stubblebine提出了超边际分析的概念,超边际分析方法为个体网络决策提供了分析工具。具体说来,超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首先是对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所产生的角点解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不同角点之间进行总效用——成本分析,并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结构。由此产生的所有关于超边际决策(或任意一对参与者是否相联通)的信息称为“组织的拓扑性质”,而所有关于资源分配边际决策的信息只同商品流量大小有关,它被称为“组织的非拓扑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将超边际分析应用于各种决策问题。但是,很多经济学家仍然遵循马歇尔关于纯消费者和厂商截然两分的假定。在这个假定下,角点解是一个例外,而内点解则是一个通例;并且,经济组织的均衡拓扑性质不能严格定义。

直到20世纪末,由张五常和文玫完成了文定理的证明,才极大地推动了对分工网络效应的研究。张五常和文玫等人证明:如果采用一个斯密框架,则内点解就决不可能是最优均衡,而角点解则成为一个通例,其结果正好与外生给定的纯消费者与厂商截然两分前提条件下的结果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揭示分工网络效应的含义,边际分析就不够了,超边际分析成为必需。到20世纪80年代,在此基础上,以罗森(Rosen)、贝克尔(Becker)、杨小凯、博兰(Borland)和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遵循以上思路,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并成功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这些前沿经济学家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所展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理论学派所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在不同个体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全社会分工水平,从而不断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而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集中程度、贸易多样化程度、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每人的生产率、每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都将随着分工的演进而演进。此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对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入研究,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得以在具有新数学模型的现代躯体中复活。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式。所谓范式,按照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的理解,就是一种“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该科学共同体共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共有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成为规定相应学科发展方向的共同传统。库恩给出了范式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Lakatos,1978)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用于范式内部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按照拉卡托斯的理解,研究纲领或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部分。对某种特定的范式而言,保护带是,由种种辅助性假说构成,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内核是核心,由基本理论构成,是稳定的,不容改变的。

深入领会古典范式的精髓,不难发现,分工和专业化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古典范式的内核是: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按照亚当斯密的阐释,其内容是:(1)国民财富增长,源于劳动分工;(2)劳动分工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工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分工的水平受制于市场范围。但不幸的是,古典经济学的系统理论没有一个好的数学框架来组织,随后的一场致力于将经济学发展成为精密科学的边际革命,则将这一核心问题逐渐挤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就由经济组织问题逐渐转向资源配置问题。

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其带来的结果是:(1)经济研究的重点从专业化和经济组织问题,转向给定组织结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经济组织为什么会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企业和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复杂等现象,新古典经济学无从解释;(2)由于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假定,使得专业化经济概念变得没有意义。因此,专业化经济概念被规模经济概念所替代。事实上,专业化和企业规模是相关但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专业化的增加与活动范围的缩减有关,而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专业化与小而全、大而全的不经济相对应,而不同于规模经济;(3)在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中,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和均衡总是同外生给定的最高总产量边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均衡的总合生产力不再有增加的余地。这个框架不能用来解释古典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什么在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分工水平的提高却能提高总合生产力?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协调分工从而促进经济进步的?还有很多经济现象也都无法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来解释,比如:城市的出现、货币的出现、市场的扩大、生产力的提高、比较优势和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等。

其实,马歇尔也曾注意到供给和需求边际分析的弱点,他因此提出用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来解释社会分工的经济效果。但是,美国经济学家杨格(1928)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的。杨格的学生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1925)也指出,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因为对所有企业都是外部性的规模经济,不过是一个毫无内容的空壳而已。但是,杨格也无法将他的思想数学化,因而他的思想也一直不能通过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流传下来。

直到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发展了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为处理分工和专业化问题涉及的角点解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武器。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兴古典经济学用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及个人决策如何交互作用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遵循这一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的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来促进全社会分工水平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对于一个给定的分工水平,均衡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这种给定分工水平下的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而整体帕累托最优包括了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分工结构两部分内容,它被称为全部均衡。全部均衡是所有局部均衡中效用最大的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是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吻合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意味着生产力最大化。但在新兴古典的框架中,由于存在着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在交易效率不高时,帕累托最优不会是最高分工水平。只有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均衡才会越来越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意味着,交易效率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流通效率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它通过提高生产力,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决定最优分工水平和结构的功能更主要表现在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的参与市场行为的组织效率上,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给定产品的相对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而资源配置效率则只是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生产力水平或稀缺性一定时)对相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最优折衷。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特征:(1)每个决策者都是一个消费者——生产者,他们用边际分析对每个贸易模式计算资源分配,然后用总成本——收益分析法来从众多的角点解中选择最优的贸易模式和专业化水平。这两步决策程序,就被称为超边际分析。最优决策总是一个角点解而非内点解;(2)生产函数是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设定的,且代表每个人对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边干边学的能力。企业制度是随着在当个体决定去选择一个高的分工水平,并且用劳动市场来协调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之间的分工时才会出现。同时,作为个体生产函数组合的企业生产函数也在事后出现。整个行业呈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分工网络,使得一般递增报酬和分工的网络效果同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是相容的。由于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帕累托最优效用边界可能不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样,在竞争性均衡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不再成立。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所有有规模经济的模型;(3)交易费用对均衡的分工网络大小有着重要的含义。随着交易费用系数下降,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总合生产力和社会福利会提高,而总交易费用也会提高。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生了市场结构和分工水平,从而推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从关注资源配置问题向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转换。在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内,它逐步解释了分工的发展是如何引起市场的出现、企业和货币的产生以及失业和景气循环交替的原因,它解释了新产品、新行业如何由于分工在迂回生产部门的加深而出现,保险业如何为解决分工加深后交易可靠性下降的问题而产生,分层金字塔交易组织如何由于分工加深而为提高交易效率而产生和不断演进……这些不但扩展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重新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互相孤立的经济学分支,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对策论等,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理论统一起来,所有互相独立的个别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一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则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就可以被彻底克服。

四、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的总结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以专业化经济范畴取代规模经济范畴,以内生交易费用取代外生交易费用,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取代了传统的边际分析方法,以角点均衡基础上的全部均衡取代传统经济学的全部均衡,将经济研究的核心从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资源配置问题重新转回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焦点——经济组织问题上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恢复了专业化和分工问题在主流经济学核心中的应有地位,同时,它以“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为其理论内核,形成了一个各学派都可以共享的统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从而实现了对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复兴。

注释:

① 角点解是指当一个决策变量的最优值取其最大值或最小值(为0)时的点解。

② 内点解是指当决策变量最优值的取值均在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不为0)之间时的点解。

参考文献

[1] 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杨小凯.在“电子商务与网络决策国际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2001.

[5] 雷宏振,赵阳.新兴古典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范式革命[J].江淮论坛,2001(6):9-13.

[6] 李利明,邢惠清.《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简评[J].经济学动态,2001(1):79-80.

[7] 王拓.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新兴古典经济学[J].当代财经,2003(11):13-17.

[8] 于业明,王欣,王建军.新兴古典经济学述评[J].世界经济文汇,2001(2):10-12.

[9]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0]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以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关于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此后,随着经济学新古典框架的构建,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共同组织起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关注的重心是价格制度对于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而非价格制度协调专业化和分工的功能,这使得经济研究的重点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由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不能解释诸如经济发展、贸易和经济增长等现象,也无法阐释交易成本和产权的经济含义,因此,在它之后,人们又分别发展了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以及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企业理论等多个经济学学科的分支理论,以填补以上空白。这使得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分支学科,存在理论核心的内在不一致。

致力于解决这些经济理论内在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学家们经过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采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建立起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焦点集中在人们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的社会分工水平对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上。通过对分工与专业化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互相独立的分支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框架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自然而然成为理论的内在核心,并成功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一、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地位的确定

综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斯密提出了著名的斯密定理:即“分工受限于市场的大小”。杨格(allyn•young)又将其发展为杨格定理,即不仅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而且市场的大小也同样依赖分工的水平。这种因果循环揭示了分工的网络效应,分工网络效应是基于个体网络决策的,而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则需要采用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当马歇尔在19世纪末试图用数学框架将古典经济学形式化时,受到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做了一个纯消费者决策和纯厂商决策截然两分的假定,以避免涉及角点解①和相关的超边际分析。马歇尔对需求与供给的边际分析,使他在取得对资源分配问题形式化的成功时,同时也遗憾地导致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这一主流学派中地位的逐渐丧失。通过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过程。

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形。这本著名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洞见,即古典的经济组织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价格理论。由于当时还缺少处理角点解的数学工具,马歇尔不能用一个数学框架将他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的洞见数学化;而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供求分析,在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数学处理时则非常得心应手,这使得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第二部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分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数学化,这在形式上更接近一种科学,更接近一代代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此后经济学的主流。而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核心的专业化和分工这一深刻的经济思想却被淡忘了。

到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了他的《经济学》教科书,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个分界点。他的这本教科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就是马歇尔对供求的边际分析,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凯恩斯经济学。在这本被无数大学用做标准教科书的教材里,只有一小段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表示象征性重视的文字了。这样,在萨缪尔森之后,关于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及其对分工网络决定作用的分析,以及对市场协调分工职能的研究,在主流经济学里失去了它的核心位置。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需要不同的经济学分支理论来给予解释。例如,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比较经济学、增长理论以及产权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企业理论等的产生,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学科分支之间,理论核心彼此不一致的反映。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内核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并致力于解决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支最新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流派,它从传统经济学的困境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深入展开了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的研究,并成功地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

分析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它有三个特点:(1)采用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需求和供给,并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基础。因此,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市场的存在及市场的大小也是外生给定的;(2)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厂商的生产条件主要由厂商的生产函数代表,而生产函数是产出和投入的关系,生产力与厂商规模有关,而与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及全社会的分工水平无关;(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是假定最优决策不可能是角点解,而进行的一种对内点解②的分析。这些研究前提和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较大差异而遭到质疑。细想这些研究特点的产生,在分工与市场互为前提的条件下,个体网络决策决定分工的网络效应,因此,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但由于受当时个体网络决策研究手段的局限,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前提的理论假定,导致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这也导致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对分工研究的淡弃。

1962年,buchanan和stubblebine提出了超边际分析的概念,超边际分析方法为个体网络决策提供了分析工具。具体说来,超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首先是对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所产生的角点解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不同角点之间进行总效用——成本分析,并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结构。由此产生的所有关于超边际决策(或任意一对参与者是否相联通)的信息称为“组织的拓扑性质”,而所有关于资源分配边际决策的信息只同商品流量大小有关,它被称为“组织的非拓扑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将超边际分析应用于各种决策问题。但是,很多经济学家仍然遵循马歇尔关于纯消费者和厂商截然两分的假定。在这个假定下,角点解是一个例外,而内点解则是一个通例;并且,经济组织的均衡拓扑性质不能严格定义。

直到20世纪末,由张五常和文玫完成了文定理的证明,才极大地推动了对分工网络效应的研究。张五常和文玫等人证明:如果采用一个斯密框架,则内点解就决不可能是最优均衡,而角点解则成为一个通例,其结果正好与外生给定的纯消费者与厂商截然两分前提条件下的结果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揭示分工网络效应的含义,边际分析就不够了,超边际分析成为必需。到20世纪80年代,在此基础上,以罗森(rosen)、贝克尔(becker)、杨小凯、博兰(borland)和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遵循以上思路,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并成功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这些前沿经济学家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所展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理论学派所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在不同个体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全社会分工水平,从而不断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而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集中程度、贸易多样化程度、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每人的生产率、每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都将随着分工的演进而演进。此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对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入研究,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得以在具有新数学模型的现代躯体中复活。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式。所谓范式,按照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的理解,就是一种“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该科学共同体共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共有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成为规定相应学科发展方向的共同传统。库恩给出了范式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lakatos,1978)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用于范式内部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按照拉卡托斯的理解,研究纲领或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部分。对某种特定的范式而言,保护带是,由种种辅助性假说构成,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内核是核心,由基本理论构成,是稳定的,不容改变的。

深入领会古典范式的精髓,不难发现,分工和专业化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古典范式的内核是: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按照亚当•斯密的阐释,其内容是:(1)国民财富增长,源于劳动分工;(2)劳动分工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工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分工的水平受制于市场范围。但不幸的是,古典经济学的系统理论没有一个好的数学框架来组织,随后的一场致力于将经济学发展成为精密科学的边际革命,则将这一核心问题逐渐挤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就由经济组织问题逐渐转向资源配置问题。

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其带来的结果是:(1)经济研究的重点从专业化和经济组织问题,转向给定组织结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经济组织为什么会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企业和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复杂等现象,新古典经济学无从解释;(2)由于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假定,使得专业化经济概念变得没有意义。因此,专业化经济概念被规模经济概念所替代。事实上,专业化和企业规模是相关但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专业化的增加与活动范围的缩减有关,而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专业化与小而全、大而全的不经济相对应,而不同于规模经济;(3)在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中,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和均衡总是同外生给定的最高总产量边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均衡的总合生产力不再有增加的余地。这个框架不能用来解释古典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什么在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分工水平的提高却能提高总合生产力?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协调分工从而促进经济进步的?还有很多经济现象也都无法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来解释,比如:城市的出现、货币的出现、市场的扩大、生产力的提高、比较优势和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等。

其实,马歇尔也曾注意到供给和需求边际分析的弱点,他因此提出用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来解释社会分工的经济效果。但是,美国经济学家杨格(1928)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的。杨格的学生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1925)也指出,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因为对所有企业都是外部性的规模经济,不过是一个毫无内容的空壳而已。但是,杨格也无法将他的思想数学化,因而他的思想也一直不能通过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流传下来。

直到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发展了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为处理分工和专业化问题涉及的角点解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武器。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兴古典经济学用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及个人决策如何交互作用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遵循这一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的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来促进全社会分工水平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对于一个给定的分工水平,均衡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这种给定分工水平下的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而整体帕累托最优包括了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分工结构两部分内容,它被称为全部均衡。全部均衡是所有局部均衡中效用最大的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是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吻合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意味着生产力最大化。但在新兴古典的框架中,由于存在着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在交易效率不高时,帕累托最优不会是最高分工水平。只有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均衡才会越来越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意味着,交易效率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流通效率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它通过提高生产力,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决定最优分工水平和结构的功能更主要表现在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的参与市场行为的组织效率上,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给定产品的相对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而资源配置效率则只是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生产力水平或稀缺性一定时)对相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最优折衷。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特征:(1)每个决策者都是一个消费者——生产者,他们用边际分析对每个贸易模式计算资源分配,然后用总成本——收益分析法来从众多的角点解中选择最优的贸易模式和专业化水平。这两步决策程序,就被称为超边际分析。最优决策总是一个角点解而非内点解;(2)生产函数是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设定的,且代表每个人对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边干边学的能力。企业制度是随着在当个体决定去选择一个高的分工水平,并且用劳动市场来协调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之间的分工时才会出现。同时,作为个体生产函数组合的企业生产函数也在事后出现。整个行业呈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分工网络,使得一般递增报酬和分工的网络效果同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是相容的。由于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帕累托最优效用边界可能不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样,在竞争性均衡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不再成立。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所有有规模经济的模型;(3)交易费用对均衡的分工网络大小有着重要的含义。随着交易费用系数下降,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总合生产力和社会福利会提高,而总交易费用也会提高。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生了市场结构和分工水平,从而推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从关注资源配置问题向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转换。在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内,它逐步解释了分工的发展是如何引起市场的出现、企业和货币的产生以及失业和景气循环交替的原因,它解释了新产品、新行业如何由于分工在迂回生产部门的加深而出现,保险业如何为解决分工加深后交易可靠性下降的问题而产生,分层金字塔交易组织如何由于分工加深而为提高交易效率而产生和不断演进……这些不但扩展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重新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互相孤立的经济学分支,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对策论等,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理论统一起来,所有互相独立的个别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一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则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就可以被彻底克服。

四、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的总结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以专业化经济范畴取代规模经济范畴,以内生交易费用取代外生交易费用,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取代了传统的边际分析方法,以角点均衡基础上的全部均衡取代传统经济学的全部均衡,将经济研究的核心从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资源配置问题重新转回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焦点——经济组织问题上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恢复了专业化和分工问题在主流经济学核心中的应有地位,同时,它以“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为其理论内核,形成了一个各学派都可以共享的统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从而实现了对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复兴。

注释:

① 角点解是指当一个决策变量的最优值取其最大值或最小值(为0)时的点解。

② 内点解是指当决策变量最优值的取值均在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不为0)之间时的点解。

参考文献:

[1] 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杨小凯.在“电子商务与网络决策国际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2001.

[5] 雷宏振,赵阳.新兴古典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范式革命[j].江淮论坛,2001(6):9-13.

[6] 李利明,邢惠清.《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简评[j].经济学动态,2001(1):79-80.

[7] 王拓.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新兴古典经济学[j].当代财经,2003(11):13-17.

[8] 于业明,王欣,王建军.新兴古典经济学述评[j].世界经济文汇,2001(2):10-12.

[9]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0]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古典诗歌 鉴赏 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88-01

古典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一直以来,许多文学爱好者就不断的学习、体味、挖掘古典诗歌的精粹。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古典诗歌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需要,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背离了我们的教学宗旨和目的,使我们现在的古典诗歌鉴赏教学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就当前而言,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方法落后单一

诗歌教学方法的过于单一,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讲授法(口述法),对教材不加斟酌处理,照搬照抄教参教案,缺少创新精神,不管是什么样的诗歌都把它当作一般的文章来教,像流水作业线一样:先是介绍作者和背景材料,然后是读诗文,接着是讲解内容和分析中心思想,最后是总结艺术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按照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学生只是跟着记、读、背。这样把原本生动精彩的古典诗歌公式化、程序化,显得极为单调枯燥。

二、对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局限于教材本身

古典诗歌的教学,其灵活性应该说是非常大的,不论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还是教材选择方面,都有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但是我们现在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存在着以讲授讲透课本知识为原则的现象,不对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内容作相比较的分析阅读,缺少必要的知识拓展和延伸,也就是纯粹的“教课本”,而不是“用课本”。

所以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不能一味地以文本为中心,不能过分局限于教材内容,它还需要注重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课本以外,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丰厚的积累过程中,提升认知与感悟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发掘出文本本身的多重内涵。

三、对古典诗歌文本解读能力还需全面科学

语文教师不能正确或者全面解读古典诗歌的幼稚之举在教学中时有发生,部分语文老师对所教古典诗歌作品的理解不够到位,往往采取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主观臆造,所以,在诗歌教学活动中,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力,成为专家学者型的老师。

当然,除了以上主要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只能在新课改理念下不断地加强教改,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能力,改善教学方式,取得教学长进。

一、采取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古典诗歌鉴赏教学

新课程改革所紧扣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素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为主线”的理念,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手段,利用文字、图片、音乐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古典诗歌意象更形象生动的感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文、理、意、情等的把握。

二、以教材为依据拓展古典诗歌的素材和内涵

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地以文本为中心,不要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还需要注重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课本以外,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丰厚的积累过程中,提升认知与感悟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发掘出文本本身及文本之外的多重内涵。

鉴赏古代诗歌,我们要通过对诗句、字词的准确理解,了解作品的意旨、体会作者的情感。而要准确解读整个诗歌,我们就必须认真研读诗歌中的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指的诗歌作品中凝聚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形象。这一艺术形象,即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不外乎这几类: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亲属、友人等)、自然形象(包括植物、动物、地域风情等)、音乐曲调形象等。

所以,我们读完诗歌,就要看诗歌中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形象把握住了,作者的感彩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

在平时的古典诗歌鉴赏学习训练中,我们要学会把握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象。一般而言,如杜鹃(杜宇、子规)――啼血、不如归去――纯洁、失意、哀怨、悲凉思归等;孔雀徘徊、鸳鸯戏水――恋偶、和美自在、幸福美满;鸿雁传书――寄托情思,充满浪漫色彩;杨花、柳絮、浮萍――身世飘零、萧瑟悲凉、感伤离别……

三、要捕捉古典诗歌的相关信息、读懂读深古典诗歌的诗意

我们要读懂全诗,就必须借助于诗歌蕴藏的信息。因此,我们解题时要有捕捉信息的灵敏嗅觉。下面,就本人的理解着重谈谈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三种信息。

(1)标题 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对理解全诗有引导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所以有“题好一半文”之说。作为标题它可能揭示跟诗作有关的季节或时令,如辽宁卷王维《秋夜独坐》中的“秋夜”;它可能直接点明诗作的情感,如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等。

(2)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包括仕途、家庭背景等)、思想、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创作风格方面: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3)注释 注释对解读古典诗歌起到钥匙的作用。它有时交代了诗作的写作背景,暗示了本诗的思想内容,如王安石《示长安君》的注释: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佑(1060)五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有时交代了诗人的相关情况,暗示了本诗作的写作风格,或诗人的思想感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