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药产业分析范文

医药产业分析精选(九篇)

医药产业分析

第1篇:医药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医药制造业;曼奎斯特指数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0102

医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产业集中度低、行业资源分散、研发投入不足等成为阻碍医药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目前以医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应用曼奎斯特指数法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已有文献介绍,而针对各地区医药制造业的分析却很少。本文采用曼奎斯特指数法分析2001年-2010年我国各地医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并找寻产生变动的原因。

1 曼奎斯特指数法模型

全要素生产率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提出,是衡量单位总投入与总产出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首先,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分析经济增长源泉,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从而确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次,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是制定和评价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基础,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

曼奎斯特指数法是通过数据包络法获得的一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曼奎斯特指数最初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曼奎斯特在1953年提出。该方法很好地解释生产中若干投入因素的使用情况,适合于经济实体之间或经济实体自身随时间变化的绩效测量和比较。

从t时期到t+1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曼奎斯特指数法可表示为:

TC为技术进步指数。EC代表技术效率变化,指在给定一组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被评价对象的实际产出与假设同样投入情况下被评价对象获取最大产出的能力。TC表示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发明创造以及新的组织结构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而形成的人们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反映被评价对象对新技术的模仿。EC为不变规模报酬假定下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C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C)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C),即EC=PC×SC。纯技术效率值即是将规模因素抽离,以便分析在短期内不含规模因素情况下组织的效率情况,反映了管理工作、营销工作、人力资源工作等方面的效率。规模效率是衡量生产是否是最适规模状态。

2 数据来源及处理

选用米内网会员专区企业经济指标数据。选取了自治区之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作为决策管理单元。数据年份为2001年到2010年。使用Deap软件对曼奎斯特指数的计算。

2.1 产出指标

米内网企业经济指标里各省市自治区的医药总产值作为产出价值指标。在具体指数计算之前,先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而进行平减处理。

2.2 资本存量投入

许多文献在研究全要素生产率时都将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和流动资产年均余额作为资本存量的指标。比较这两个指标,本文利用这两者之和作为资本存量的投入。

2.3 劳动投入

劳动力的投入选用历年医药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作为劳动投入指标。

3 中国医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和结果分析

因结果分析较大,且本文会在分析中详细描述,因此只列出表1做为代表。

首先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医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但是规律并不明显。从2002-2004,2005-2006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这些年份的技术进步指数小于1,并且2001-2004,2005-2006年的技术进步指数要小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这几年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效率变化。2006-2009年的技术进步指数大于1是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原因,且技术进步指数进步趋势更加明显。这是与进入“十一五”之后我国对医药领域的科技投入,更多的新技术、新应用在医药制造业中发挥作用分不开的。进入“十一五”之后,我国政府解决药品价格过高的决心更强,制药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使得制药企业不得不进行生产调整,打乱了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战略,从而降低了医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从中还可以发现,技术进步带来的全要素增长要比技术效率带来的增长更强,而规模效率指数波动情况最小,一直在1附近,说明规模效率变化不大,平均增长只有4%。而纯技术效率指数在统计期限的后期也趋近于平缓波动,平均增长量也在4%。

其次分析各省全要素生产率与其影响变动因素,除山西、湖北和贵州外,各地全要素生产率均大于1,平均增长64%。表明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整体趋势情况良好。其中辽宁增长情况最明显,达到17.7%;江苏、山东等医药强省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其次,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最大,达到6%;并且,全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指数均大于1。说明中国医药产业通过更多应用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发明创造以及新的组织结构来提升医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浙江省和宁夏地区,它们的技术进步指数表现最好,增长率分别达8%以上。原因是浙江省一直是我国医药强省,宁夏地区原始基数较低。第三,30个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则参差不齐,有14个地区(北京、山西、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小于1,说明这些地区在纯技术或规模效率方面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第四,根据公式再深入分析技术效率变化的构成,有16个地区(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上海、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存在技术效率方面的问题;7个地区(福建、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新疆自治区)的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小于1,表明这些地区投入的经济要素并没有达到最大生产。我国医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最后按照不同年份分析全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变动情况。我国医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大,除2002—2003和2009-2010年外,整体都>1。2003年只有辽宁、湖南和重庆这三个地区TPF>1,其他地区均

4 政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新技术在医药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在2006年之后的作用日渐凸显,且在日后成为我国医药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的源泉。医药制造业是公认的高技术行业之一,而我国的医药因资金投入资金不足,而发展迟缓。很多医药制造业的起步是通过高污染、高能耗的原材料生产获得的。但这种方式已经不能继续支撑医药制造业的继续发展,需要通过增加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来延续这种趋势。增加投入是要靠政府引导和企业自身两方面来进行的。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健全医药工业的法规要求,比如为专利新药完善保护立法;也可以通过奖励等激励政策来鼓励企业创新。企业自身则需要扩大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的投资,扩大与高校之间的信息沟通,紧跟国际医药发展进程。在多方引导下,我国医药制造业才能够继续发展。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会导致短时期内医药产业技术效率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这是整个行业良性增长的必经阶段。我国医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一般都>1,但是增长幅度并不大。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组织的基本特点就是行业总体规模不大,而企业数量过多。企业之间低水平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的状况时有发生。必须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经过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产业资源的聚集,淘汰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小企业。近年来各地纷纷建立自己的医药产业基地,将污染大、产率低的企业淘汰。比如比较出名的江苏泰州医药城、上海浦东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顺应时展,注重长远利益才是医药制造业平稳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黄佐钘.上海高技术产业各行业效率变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4555.

第2篇:医药产业分析范文

医药产业园区集群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源及四大协同创新主体,并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创新作用,提高园区的集群创新能力,促进集群创新发展。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四大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协同创新;创新主体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1002

1前言

由于医药产业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特点,促使医药产业发展趋向于向医药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其在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促进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扩大医药产业规模、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医药产业作为公认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创新,而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生物医药产业园,其发展更离不开集群创新。医药产业园区集群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开发的系统,其集聚了大量的医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药监局、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机构以及人才、技术、资金、知识等关键性创新资源,其创新离不开园区内各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本文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对园区内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四大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分析。

2相关理论分析

2.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 Systems,简称CAS)理论是由约翰・霍兰(John H Holland)提出,指在系统的演化、发展过程中主体能通过学习而改进自己的行为,并且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复杂动态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该理论认为系统中存在多个具有适应能力的、主动的个体,这些个体通过与环境以及其他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自身与环境,并最终影响整个系统。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集群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园区不仅集聚了众多医药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如,医药制造生产企业、医药销售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医药科技企业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如风险投资机构、行业协会、技术服务机构等)以及政府机构(如药监局、国税局等)等四大“个体”,而且集聚了大量的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资金资源、创新信息资源、创新成果资源、创新环境资源、创新政策资源等多种创新资源。这些“主体”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通过对人才、资金、信息等创新资源的交互作用而相互联接。园区内的企业作为集群创新的主要供给者和需求者是集群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是园区集群创新的源泉,为园区创新提供人才、技术、信息等支持;中介机构是园区集群创新的重要支撑者,为园区创新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支持;政府是园区集群创新的支持者与监督者,为园区创新提业政策及资金支持,同时又要以监管者去宏观把控和监督园区创新。从微观角度来看,园区内的这些“个体”通过与其他“个体”及自身之外的园区内环境的交互作用和协同作用来不断改变自身与环境,并最终影响园区的集群创新系统。

2.2协同学理论分析

协同论也称之为协同学,该理论由德国教授哈肯(Hermann Haken,1971)提出。“协同”的意思即指合作、协作,协同学意即协作作用的科学。协同学是一种复杂系统理论。它把一切研究对象看成是由组元、部分或者子系统构成的系统,这些子系统彼此之间会通过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等方式相互作用。通过子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整个系统将形成一种整体效应或者一种新型的结构。协同理论最重要的是“协同效应”,即系统内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产出要超出各要素、子系统单独作用的产出总和,也就是“1+1>2”的效应,协同效应是协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医药产业园的集群创新系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有众多要素形成的“协同系统”,这些众多的要素有四大创新主体组成:即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组成,这些主体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盈利性组织等为辅助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系统,并通过对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交换等连接在一起,各主体通过相互间的“协同作用”共同推动园区集群创新系统的“进化”发展。

3园区内各主体间协同创新作用分析

3.1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

企业是集群创新系统的主要载体,而政府在集群创新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政府的职能看,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构建良好的创新软环境及硬环境,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促进集群内各主体或组织间的联接。政府既是集群创新系统的主要参与者、扶持者也是管理者。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园区内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创新制度环境、创新文化环境等软环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良好的集群创新硬环境;同时,提供一定的财税金融支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公共服务间接参与创新,也可以通过重大项目的规划和投资直接与企业合作参与创新,同时也推动促成企业与其他组织或企业的协同联接等。此外,也通过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来规范创新行为,保护创新者收益,引导和激励创新,为集群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2企业与中介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

中介机构在集群协同创新系统中主要起到桥梁和沟通的作用。中介机构主要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医药行业协会、猎头招聘机构、培训机构等机构,这些机构可以被理解为“供给中介”和“配置服务”,企业从这些中介机构中获取所需要的资金、人才、信息、智力等关键的创新资源,也可以获得技术转让、技术或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技术创新支持服务以及人才招聘与培训服务、经营管理咨询服务、项目评估等非技术创新支持服务。企业通过与中介机构的协同作用,获得关键创新资源与服务,推动集群创新活动的发展。

3.3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

高校/科研机构是集群协同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参与者,是集群创新的源泉。高校/科研机构具有人才、知识、信息高度密集的特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集群创新发展。一方面,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研发创新项目等的合作,共同参与到研发创新活动中,并通过企业市场行为完成创新成果的价值转化,完成创新的全过程。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通过建立人才实习基地、委托培养人才等合作为企业提供和培养稳定的充足的高技能人才资源;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了知识的流动与共享,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间接参与到集群创新活动中,共同推动集群创新发展。

3.4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

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主要表现在创新硬环境支持、金融及信息服务支持、信息交流支持三方面。政府通过完善园区内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公共实验室、会议室、科研场所等设施,为高校/科研机构运作提供良好的创新硬环境;也对高校/科研机构的重点创新项目、创新课题、成果申报等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及信息服务支持;另外,政府也通过建立信息交流通道,促进集群学习、知识外溢、创新技术成果扩散,促进人才、知识、信息等创新资源流向于企业创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园区内其他主体的协同联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升园区的集群创新能力,如校企共建人才实习基地、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咨询平台等。

3.5政府与中介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

政府除了为中介机构提供交通、水、电等创新硬环境支持,还通过制定政策给予入驻园区的中介组织提供税收减免、经济补偿等财税金融支持,例如,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高风险创新项目,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对于猎头招聘机构,对于招聘、开发、培训的高新技术人才、紧缺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等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另外对于商业性质的中介机构还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免,以保证其稳定入驻及经营运作。同时,通过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咨询机构等中介机构,建立健全园区内投融资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等配套体系及机制,促进集群的内部交流合作,降低交易成本,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资金、知识、信息等关键性资源,为园区内成员企业的创新活动服务。

3.6高校/科研机构与中介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

高校/科研机构与中介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作用主要是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商业服务三方面。中介机构为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项目、创新成果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促进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高新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招聘、培训等人才支持服务,以及政策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学术交流论坛等商业服务。另外,高校/科研机构与中介机构还集聚了资金、人才、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并通过相互合作建立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引导及促进共享性创新资源流向于企业的创新活动,提高园区的集群创新能力。

4总结

医药产业园区集群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集群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园区内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四大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医药产业园区要充分发挥各主体在集群创新中的作用,加强各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各主体间的协同创新作用,提高园区的集群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哲.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2]张琼瑜,李武武.基于CAS理论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构建[J].商业时代,2012,(01):115116.

[3]张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共享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4.

第3篇:医药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SCP;医药产业;产业集群;市场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090-02

SCP范式是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演进中由主流学派哈佛学派创立的经典分析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Paradigm,首字母缩写为SCP)。其中,特定的市场环境决定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而决定了市场的绩效。因此,市场结构是SCP范式的基本概念和永恒主题,它是指在特定市场中,对厂商规模及分布、进入退出壁垒、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等因素的分析和考察,并由此总结出该特定市场的竞争形式。分析医药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可以从根本上挖掘提高医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为医药产业集群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建议。

1 通化医药产业集群概况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全市2/3是山地,由于长白山地区天然蕴含着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早在计划经济年代,通化市就有了十几家以长白山中药材为原料的国有和集体药厂。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医药市场对中药市场的升温,通化市内纷纷兴办药厂,老百姓办药厂的热情空前高涨,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利用长白山药物资源建设“医药城”的产业发展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通化市现在已然成为了一个以药品生产为主导,医药教育、医药科研、医药商贸和中药材种植为补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通化市医药产业集群先后被评为部级现代中药、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医药出口基地、长白山中药材基地和国家优秀特色产业基地。

据统计,2006年通化市医药产业集群内有企业数量84户,4.5万人从业,拥有“东宝”、“万通”、“修正”、“斯达舒”等知名品牌,生产各类药品15075t,全市医药工业完成产值103.7亿元,实现利润9亿元,连续19年居吉林省第一位。集群的增长率从1995年实现产值7.4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103.7亿元,年均增长29%。“十五”期间医药工业年均增长25.1%。医药产业已成为通化市的第一支柱产业。

2 通化医药产业集群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可以通过市场集中度指标、产品差异程度、厂商进入退出的壁垒、厂商一体化或多样化经营的程度、规模经济等来描述。

2.1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他是指产业中规模处于前几位的厂商生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占整个市场的份额。通常采用CRn表示,其计算公式为:CRn=∑Xi/X,式中:n为企业数;Xi表示居于市场第i位的企业生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等的指标数值;X表示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或职工总数;CRn表示最大n家企业的集中度(通常取3,4,5或8,10家企业),其值介于0和1之间,值越大表示市场越集中。一般而言高寡占型的行业的市场集中度CR8一般应大于40%,寡占型的CR8一般应在30%与40%之间,低竞争性的产业CR8则应该大于20%。

市场集中度应用在医药产业集群上,可以用某一个地区的医药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值来表示。其值介于0和1之间,值越大表示此地区的医药产业集群越积聚。

通化市医药产业集群的市场集中度很低。2006年全国医药业总产值5536.9亿元,通化市医药总产值为103.7亿元,市场集中度=通化市医药产业集群总产值/全国医药总产值,即103.7亿元/5536.9亿元*100%=1.87%,这与浙江一些产业集群占全国份额超过30%的比重相比差距甚大。

市场集中度低使得通化市医药产业集群难以形成居于全国前列的大集团,难以达到体现医药产业规模竞争特点的较强的竞争力,多数企业面临着在将来竞争中被击败的危险。

2.2 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别化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产品差别化有利于地区医药产业集群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有力抵御同行的竞争和政府的降价政策。产品差别化可以独立的形成市场价格,防止重复生产导致的恶性竞争,并最终获取丰厚的利润。

产品差别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借助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xy来衡量。按照需求弹性理论,如果相关产品价格的上升或者下降对产品的需求量影响都较小,则产品之间的差异化程度高,反之,则产品差异化程度低。

通化市医药产业集群内很多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雷同,产品差别化小,小企业间互相模仿,如降糖胶囊,在通化就有七家药厂生产。如此同质化的产品必然会导致集群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企业通常用压价竞销、仿冒伪劣、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方式达到短期的热销,这种低劣的行为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即高品质产品最终被低品质产品驱逐出市场,严重损坏了整个医药产业集群的声誉和地区的形象。同质化的产品也会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降低,当市场需求旺盛时,集群发展繁荣,当市场需求萎靡时,集群内企业都将处于停产状态,严重影响了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3 进入和退出壁垒

我国的医药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是国家的政策法规强制规定的行业准入制度,比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实行的制药企业GMP强制认证制度、GSP强制认证制度,并修订了《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这使得医药企业的进入壁垒大大提高了。提高了行业的进入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医药产业小、散、乱的格局,但是,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下,国家政策并没有按要求严格执行,我国医药市场的低集中度格局没有彻底改善,与国外医药市场的高寡占性形成鲜明对比。

我国医药行业的退出壁垒主要是由行业的沉淀成本高造成的。由于医药行业投资成本较高且专用性较强,导致效益不佳的企业不能及时撤出,退出壁垒较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政绩观使得政府阻止一部分企业的退出,也增加了退出的壁垒。

我国的医药产业集群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不仅具备了医药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的特点,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由于医药产业集群内部较完善的配套设施、技术信息、相关技术人才、医药市场资源等,有利于企业的衍生和创建,所以产业集群能使集群内企业的进入壁垒降低。并且集群内的退出壁垒也较低,因为在同一产业中部分企业退出,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制约因素反应不会太强烈,加上群内为生产的金融与咨询等服务业较为配套,市场发育相对健全,企业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或企业并购的形式退出产业。这使集群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具有“累积因果”的加强过程。另一方面,对医药产业集群外部的其他企业,则增高了企业进入或退出的壁垒。因为现行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包括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别化优势、企业所拥有的隐含经验和学习能力、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以及金融方面的支持能力,足以形成相对于群外企业而言的进入壁垒。

通化市医药产业集群主要生产中成药,生产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因此进入壁垒较低,过多的竞争对手争夺同一市场,竞争情况严重,通化市大约有50%的企业均为中小企业,他们散乱的独立分布在集群内部,企业间缺乏合作和沟通,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机制尚未建立,由于人力、资源、资金缺乏,单个小企业没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区域内也没有形成区域创新网络。同时,国家的许多强制性政策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在位企业的沉淀成本,同时也加大了企业退出行业的壁垒,因为一旦企业退出行业,企业前期的巨额固定资产投资就无法收回。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市场内现有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非价格竞争和价格竞争都变得更加重要。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通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市场集中度偏低、产品差异化小、进入集群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这样的市场结构严重影响了通化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集群内企业竞争激烈而合作与创新不足,不利于集群优势的发挥。

对于通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鼓励行业中的大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具有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鼓励小企业联合重组,有效整合企业各项资源,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提高产业集群内的市场集中度,形成合力发挥产业集群整体优势作用。

(2)努力通过差异化战略打造竞争优势。目前通化医药集群内企业利润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过分依赖价格竞争,而经营雷同现象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实施差异化战略,如果在确实具有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将稳定的低价策略作为自己竞争优势的根本;但如果在没有明显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则可以在产品、服务、环境、便利和体验等某一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3)加强市场进入管制,规范批准和认可准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把医药企业的准入关,提高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现状。在降低退出障碍方面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明晰产权,重构多元产权主体。目前,我国已出现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医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要靠这些企业通过兼并的方式进行,这也是增强医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培育、扶持并规范市场中介组织,为企业的市场退出提供整套服务,包括提供资产或产权交易的供求信息,设计产权转让方案,提供资金支持等,有效地协调资本运转。

参考文献

[1]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孙国君,邱家学.试论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J].中国药房,2003,14(5):260-262.

[3]Schmitz, H. and Nadvi,K. “Clustering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troduction ”[EB/OL].省略/locate/worlddev,1999.

第4篇:医药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药品专利保护;医药产业发展;贡献度

中图分类号:F4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7-0065-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以药品专利制度为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的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运用和保护已经成为国家和医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亦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肯定了药品专利保护对医药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其内在逻辑是专利制度能够赋予专利权人对其专利药品的垄断权,使得产权主体地位得以明晰,专利权人不仅能收回药品研发的巨额投资,还能得到丰厚的回报,从而维护了药物后续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笔者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测算中国的药品专利保护对医药产业发展贡献度,从而量化评价药品专利保护的积极作用,为我国药品专利保护提供决策参考建议。

一、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国外学界对于药品专利与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保持着密切的关注,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Taylor[1]从药品专利特殊性的视角出发,认为药品是一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特殊商品,新药的研制具有投资高、周期长和风险大的特点,因而,没有任何一个技术领域比医药产业更依赖于专利的保护。Epstein和Kuhlik[2]认为,药品专利制度加速了生物医药公司和科研部门的专利许可、建立衍生企业、使用公共数据库和试验工具等行为,从而维护并强化了药品研发的热情,加快了药品研发速度,为随后的技术改良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使得更多的专利技术进入公有领域。Reuters[3]以医药产业发展战略为切入点,认为在原创性研发的缺乏和仿制药大量出现的背景之下对药品的专利保护显得愈加重要。

在实证分析方面,国外学界对药品专利保护的重要性从多个层面展开深入剖析,Mansfield等[4]对48种产品的专利保护研究后认为,90%的药品只有在专利保护的情况下才会被研发。在此基础上,Cohen等[5]通过对1994年美国医药制造业、化学、半导体、通讯设备领域1 478个研发实验室专利申请情况与技术秘密情况的调研,认为大型企业更依赖于专利保护,其主要原因在于可以通过技术许可获得经济利益,将专利作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筹码,而非单纯地防止他人假冒和仿造。Bain[6]通过对医药制造业在内的42个不同产业,以集中度CR8是否超过70%为分类依据,发现需要专利保护程度较高的产业可以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的10%以上,高和中等偏低的分别高于竞争水平的7%和4%。Arundel[7]研究了EPO的2 849个企业样本数据,发现对每一个医药企业规模等级而言,专利比商业秘密更重要。Bloom等[8]认为,药品专利对于公司的生产力和股价都有正面影响,该正面效应能立即反映在股价上。对于医药公司而言,公司拥有专利的数目越多,越有利于公司新产品的发展。Mcmillan等[9]实证分析了药品专利作用于R&D投入,从而使得新分子实体激增,对公司业绩起到了“正向”作用。Rickne和Jacobsson[10]的研究表明,自从1975年瑞典制定药品专利制度后,知识密集型公司的绩效得到显著提升,促进了医药R&D的投入,实现了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目标。

上述研究成果阐述了药品专利保护与医药产业发展之间是否具有积极影响以及何处何时具有积极影响。但局限于以发达国家为背景,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中国为视角来评估药品专利保护效应的分析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偏重定性的分析,实证研究很少。仅有的少量实证研究也主要散见于从某一角度或侧面进行研究。基于此,笔者将以中国为具体案例展开实证分析。

二、药品专利保护对医药产业发展的贡献度

(一)建立模型

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知识特别是技术进步对产业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1957年,Solow发表的《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一文首次给出测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的规范方法,提出了以增长速度模型和“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的方法。

笔者以“Solow余值法”为基础探讨在一定制度约束下药品专利制度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将药品专利制度导致技术进步内生化,引入药品专利制度变量,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改进,建立包含药品专利制度的经济增长函数:

Y=At(N)KαL?茁Iγ(1)

对(1)式两边取自然对数,由此,获得线性计量模型:

LnY=LnAt+αLnK+βLnL+γLnI(2)

在(2)式中,LnY为产出增长速度,LnK为资本投入量增长速度,LnL为劳动力投入量增长速度,LnI为药品专利制度导致的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LnAt表示全要素生产率,α、β、γ分别表示资本、劳动以及药品专利制度的产出弹性。因而,只要估算出参数α、β、γ再分别乘上它们的增长速度,就可以求出它们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

笔者利用1995-2007年我国时间序列数据,对药品专利保护强度与医药产业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

借鉴前述计量模型(2),建立如下线性计量模型:

LnVAi=α+β1×LnSTi+β2×LnFACIi+β3×LnNEi+ε(3)

其中i为样本时间序列数据,LnVA为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的自然对数,LnST为药品专利保护强度的自然对数,LnFACI为医药产业固定资产和建设总规模投资额的自然对数,LnNE为医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的自然对数,ε为随机误差项。

(二)相关数据

对于药品专利保护强度,Ginarte和Park[11]提出的衡量方法被大量的研究所采用。他们的方法比较适合于司法制度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但对于司法体系正在完善的转型期国家,由于立法和司法尚不完全同步,采用立法指标所度量出的保护强度与实际保护度可能并不一致。拙作[12]在Ginarte-Park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药品专利保护强度指标应是对药品专利“立法强度”与“执法强度”两方面的综合考察,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ST(t)=Le(t)×Ex(t)

ST(t)表示样本在t时刻的药品专利保护强度。Le(t)表示样本在t时刻的药品专利保护立法强度,其由6个二级指标组成(分别为保护期限、保护范围、国际条约成员、权利限制、司法适用原则和执行机制),每个二级指标满分为1分,总分6分,立法强度值介于0~6分,0表示完全没有药品专利法律法规,6表示有相当完善的药品专利法律法规。Ex(t)表示样本在t时刻的药品专利保护执法强度,是影响药品专利保护执行效果的变量,表示药品专利保护立法强度被实际执行的比例,其由5个二级指标组成(分别为专利基本成本、社会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监督制衡和公众意识),每个二级指标满分为1分,总分5分,执法强度的值等于以上5个二级指标的算术平均值。执法强度值介于0~1,0表示法律规定的药品专利保护制度完全没有执行,1表示法律规定被完全执行。药品专利保护强度ST越高,表明对药品专利权人的保护越强;反之,则越弱。

1995-2007年我国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药品专利保护强度、医药产业固定资产和建设总规模投资额、医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的相关数据参见表1。

(三)显著性检验

以各自变量的当期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列于表2第Ⅰ组,结果显示,LnST、LnFACI和LnNE均与LnVA呈正相关关系,但LnST的回归系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其t统计值仅为0.233,需要进一步改进。考虑到药品专利制度对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影响的滞后性,将药品专利保护强度数据滞后六年进行回归,结果见表2第Ⅱ组。结果显示,LnST、LnFACI和LnNE的回归系数分别在10%、1%、5%水平上显著(t统计值分别为2.117、4.880和2.317),回归系数分别为0.115、0.033和0.572。F统计值为173.475,P值为0.000,说明总体回归模型是显著的;调整后的R2为0.977,模型模拟度很高。

回归模型为:

LnVA=-1.132+0.115LnSTt-6+0.033LnFACI+0.572LnNE(4)

(四)模型相关检验

关于异方差性检验。利用Eviews软件进行White检验。其中,F值是辅助回归模型的F统计量值。选取显著性水平?琢=0.05,由于nR2=3.231

关于自相关性检验。选择D.W.检验进行自相关性检验。因为n=13,k=3,查D.W.检验上下界表,得dU=1.79,dL=0.74,计算得到统计量D.W.2.089,而dU

关于多重共线性检验。采用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法,用SPSS软件包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VIFLnSTt-6=3.260,VIFLnFACI=8.722和VIFLnNE=5.733,三者均小于10,所以模型(4)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五)模型经济意义

1. 药品专利保护强度的滞后计算使得总体回归模型显著,这反映出我国医药发明产业化进程缓慢,药品专利交易市场的不健全以及保护强度尚待强化的窘境。

2. 回归结果表明,药品专利制度对医药产业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是0.115,即药品专利保护强度的1%的增强将会导致医药产业经济增长0.115%。按照1995-2007年我国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计算,药品专利制度的贡献率为29.2%,资本的贡献率为13.0%,科技活动人员的贡献率为57.8%。这说明在医药产业经济增长中,药品专利制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一)优化药品专利保护环境,提升对医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鉴于药品专利在保护科学智力成果、促进医药技术传播、激励药品研发创新以及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其无以伦比的巨大作用,《巴黎条约》、《TRIPS协议》等一系列国际条约都纷纷明确了药品专利保护重要性原则。主要国家也纷纷建立健全药品专利保护的相关立法。美国在1984年通过《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恢复法》、1994年通过《乌拉圭回合协议法》、1995年修订了《专利法》,这些立法的完善使得美国医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跑者地位。日本在2002年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通过法律形式将药品专利保护从部门主管的事务上升至国家性事务。印度在经过数年宽限期之后,在2005年开始履行TRIPS协议,意味着印度从药品专利的逆向行驶者换位成为自主知识产权推动者。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药品专利法律和管理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进步,2008年6月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对于提升我国药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笔者的实证分析可知,药品专利制度对于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药品专利制度设计应该在务实灵活和与时俱进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专利制度的保护功能和信息功能,推进国内医药企业及时、安全,有保障地研发新药,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提高药品专利保护意识。目前,国外制药业在我国市场不断渗透,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却未积极应对,仍然持观望态度,形成强烈的反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内部分医药公司对药品专利保护的意识淡薄,对专利的误解以及对规则的不了解,致使医药公司不愿申请药品专利。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药品专利是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不能忽视、行业不能忽视、企业更不能忽视。第二,增强药品专利的开发能力。药品专利制度只是提供给权利人权利和利益,只有具备药品专利的开发能力,才能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此,应增强药品开发能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有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包括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广泛开展药品研发的国际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三,完善医药市场竞争政策。药品专利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开放、有序、健全的医药市场是药品专利制度充分发挥增进医药产业发展作用的基础。为此,应建立公平竞争的医药市场环境,加快技术市场和多层次的医药资本市场建设,制定落实财税、外汇、金融等优惠政策,增加药品专利的研发投入,支持医药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市场竞争政策。

(二)完善药品专利保护制度,缩短制度的滞后性

在笔者的实证分析中,将药品专利保护强度数据滞后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我国药品专利保护制度对医药产业发展存在非正常性滞后。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正式制度安排会呈现出一种滞后调整,即现期的制度供给不能满足人们当期的需要。制度滞后不仅是指制度出台相对于制度需求的滞后,而且包括制度出台后新制度无法发挥作用而出现的制度供给滞后。如果这种滞后超出了所能容忍的限度,不能克服对风险的厌恶或不能将外部潜在的收益及时内部化,那么这种滞后就不正常了。对于我国目前的药品专利制度而言,这种不正常表现在时滞过长。尽管影响制度供给时滞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现存药品专利法律制度的问题。因为不管什么时候,现存法律限制着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制度供给的时滞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度变迁的速度,使得一些有效的制度在一定时间内难以建立起来,这意味着一些潜在利润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从而影响了医药产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药品专利法律保护,缩短制度变迁的时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完善药品专利保护制度体系:第一,改进新药审评办法。由于专利保护有规定期限,而药品必须经过严格评审,为了加快新药评审工作,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申请药物予以评审,简化申请者与专家的答辩手续,并规定最长的评审时间,避免专利持有人丧失权利时间过长。第二,建立中药专利保护的标准。鉴于中药专利(特别是复方)在“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评判方面存在自身特点,对此,TRIPS协定中也没有确定的国际标准。而我国既是中药专利申请大国,又是受理中药专利申请的主要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TRIPS的有关弹性条款,控制中药的专利标准,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必去追随发达国家的药品专利审查标准。第三,制定药品专利申请的高标准信息披露制度。技术信息的披露可以反映技术革新的新颖程度。对此,TRIPS协议没有作任何详细的说明,建议一项药品发明除了需要披露它的名称和结构外,由于其有效成分的缘故,还需要披露该药品不同成分的比例以及使用方法;第四,明确药品的实用性标准。TRIPS协议中使用的是“可供工业使用”的概念,但是并没有对此概念进行具体的界定。我国对药品的实用性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为了避免那些可能会不当地破坏医药领域创新的发明,我国专利法应该尽可能地对实用性制定一个准确的标准。

参考文献:

[1]Taylor,C.Z.Silberston.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Patent System:A Study of British Exper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73.

[2]Richard A. Epstein,Bruce N.Kuhlik.Navigating the Anticommons for Pharmaceutical Patent:Steady the Course on Hatch-Waxman.John M.Olin Law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209.Chicago.2004.Richard A. Epstein,Bruce N. Kuhlik.Is there a Biomedical Anticommons?Health & Medicine,2004,(157):54-58.

[3]Reuters.The Blockbuster Drug Outlook to 2007:Identifying,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s Growth Drivers.Reuters Business Insight,Healthcare.2003.

[4]E.Mansfield,M.Schwarz,S.Wagner. Imitation Costs and Oatents. An Empirical Study. Economic Journal,1981,(91):907-918.

[5]Wesley M.Cohen, Richard R. Nelson,John P.Walsh. Protecting their Intellectual Assets:Appropriability Condition and Why U.S.Manufacturing Firms Patent (or not). Conference on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for the Knowledge-Bases Economy.OECD.1996.

[6]J.S. Bain.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7]Arundel, A.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Patents and Secrecy for Appropriation. Research Policy,2001,30 (4):611-624.

[8]Bloom, Nicholas and Van Reenen, John Michael.Patents, Real Options and Firm Performance.Economic Journal,2000,Vol.112:97-116.

[9]G. Steven Mcmillan,Alfredo Mauri,Robert D. Halmilton,III.The impact of publishing and patenting activities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th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3,Vol.7(2):119~135.

[10]Annika Rickne,Staffan Jacobsson.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Sweden-A Study Of Their Direct Impact On Industrial Renewal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999,Vol.8(3):197-223.

[11]Juan C.Ginarte,Walter G.Park.Determinats of patent right:A cross-national study.Research Policy,1997,Vol.26:283-301.Walter G. Park.International patent protection:1960-2005.Research Policy,2008,Vol.37:761-766.

[12]姚颉靖.药品专利保护指标体系构建及强度测定[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4).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ntribution Degree of Patent Protection fo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Yao Jiejing,Peng Hui

(Schoo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第5篇:医药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指标分析;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98-02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广东省在医药产业资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整体优势,科研队伍已初具规模、研发基础明显增强。据国家统计局、SFDA药监统计年报显示,目前广东省医药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为7.34%,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山东和江苏。2009年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为737.72亿元,比2008年增长19.39%。从各个子行业的产值构成来看,在医疗器械和生物药品制造领域,广东省的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但是近年来,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医药产业发展强劲,在产品、技术、人才、资金和市场等各方面与广东省展开竞争,广东医药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呈下降趋势,面临慢进则退、不进快退的强大挑战。现在广东面临创新药物开发难度加大、投融资渠道不畅、创新体系有待加强与完善、地区吸引力下降、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缺乏等问题。本文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等评价指标出发,将广东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江苏、浙江、山东等医药产业发达的省作以比较,从中找出广东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所在,进而针对提升广东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产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综述

技术创新的定义(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指人们在新产品开发或老产品改进中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工艺、工具或装备的过程,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或具有潜在的长远的经济效益,通常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工艺)创新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创造性地运用其在科学实验和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过程,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具有潜在的长远的经济效益,通常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1]。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但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斯切尔(Scherer,1992)认为,技术创新最终实现的包含很广,而且创新活动方式极不相同,所以只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加拿大的Debresson教授用8个指标来比较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创新资本投入/销售收入、非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销售人数、出口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企业的创新倾向。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年来一直用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六项指标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数指标,以此来反映中国的技术开发能力;清华大学傅家骥等人从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不同侧面以R&D投入量、专利统计量、新产品有关指标量(新产品产值、新产品实现利润、新产品开发周期、新产品技术水平)等作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中国人民大学赵彦云等人提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为:(1)R&D总支出,R&D支出增长率,R&D支出/销售额。(2)直接R&D总人员,直接R&D总人员/员工总数,员工受教育程度构成。(3)专利数,产业申请专利数年均增长速度。(4)新产品销售所占比重,国际领先水平产品数,劳动生产率。

(二)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系统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单一的指标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考虑到技术创新内涵以及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医药产业相关数据的可得性,结合当前一些学者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成果,本文将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生产能力、技

二、实例分析

(一)医药科技人力资源比较缺乏

2008年广东省医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为5 437人,而江苏和浙江两省医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分别为9 148人和9 459人,山东省则达到10 074人(约为广东的1.8倍);2008年广东省医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为3 700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67.6%,江苏和浙江两省医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分别为5 752人和5 938人,山东省则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6 048人,远远多于广东省;2008年广东省医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2 392人,同年浙江省医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6 002人(约为广东的2.5倍),山东和江苏两省也分别达到5 202人和3 967人,R&D活动人员明显多于广东。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还是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数量来看,广东省医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远远低于山东以及江浙两省。

(二)医药科技机构数量相对较少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广东省医药科技机构数量增长较快,由2004年的51个增加到2008年的74个,但是相对于浙江、山东、江苏省医药科技机构的数量来说还是相对较少。2005年江苏有医药科技机构70个,比广东省多20个,浙江和山东省各有医药科技机构64个,比广东省多14个;2008年浙江省有医药科技机构85个,比广东省多11个,山东省有医药科技机构80个,比广东省多6个。

参考文献:

[1] 庄伟民,龚仰军.产业技术创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2] 姚维保.中国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专利保护:现状、问题与可持续创新战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5,(9).

[3] 蒋伟民,陈金林,等.生物医药创新研制和专利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0,(3).

[4] 史清琪,尚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

第6篇:医药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医药产业 偏离-份额法 区域经济

一、引言

医药工业的十二五规划中将“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作为第六项主要任务,规划指出:要发挥东部地区引领医药产业升级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受资源约束、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合理有序转移;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医药产业,鼓励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格局。如何确定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各省份医药产业结构发展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是完成第六项任务的首要工作,基于此,本文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简称SS(Shift-Share)分析法对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结构效益和竞争优势进行实证分析。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一)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应用简介

偏离-份额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于1942年提出,1943年,美国劳动统计局专家Creamer运用此方法对美国制造业就业地理分布进行研究,[1]1961年Missell将其应用到劳动力与资本在企业内流动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效应研究,[2]同一时期,美国学者Dunn提出了总偏离量由差别偏离和比例偏离两部分组成,[3]即演变为现在经典模型中的区域分量和结构分量,Dunn对于偏离-份额模型的提出和推广功不可没,此后,在诸多学者的研究推广下,偏离-份额分析法得以广泛应用。

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核心是将一定时间段内的地区发展状况同参照区域(如全国、全省)的发展相比较,找出其优于参照区域和劣于参照区域的方面,从而发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4]偏离-份额分析法认为区域总增长量(G)由地区增长份额(N)、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竞争力偏离份额(D)三部分组成。

(二)模型构建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实际情况,构建相适应的分析模型,现假设:表示期初,表示期末,代表期初全国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代表期末全国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代表医药子产业i(如化学药制剂、生物制剂、中成药)期初全国工业总产值,代表医药子产业i期末全国工业总产值,其中(i=1,2,…,n)代表本文研究的各个省份医药产业包含的子产业;代表j省份期初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代表j省份期末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其中(j=1,2,…,m)代表本文研究的我国各个省份;代表j省份医药子产业i期初工业总产值,代表j省份医药子产业i期末工业总产值。根据上述假设及偏离-份额分析法原理,则有:

表示j省份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期末实际增长与j省份医药产业各子产业工业总产值按照全国医药产业各子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比例增长总和产生的偏离。

(三)数据选取

为研究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区域结构发展情况,本文选取期初2004年到期末2011年我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化学药制剂、生物制剂、中成药的工业总产值等数据进行研究(海南、青海、宁夏、缺失大量数据,予以剔除)。数据来源:中国医药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米内网(部分年份数据通过米内网数据计算所得)。

三、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一)数据处理

根据前文构建的我国医药产业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2004年到2011年我国27个省份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及三个子产业工业总产值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二)结果分析

由表1中实际增长总量(G)数据来看,从2004年到2011年,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增长量最大的是江苏省,医药工业总产值共计增长902.45亿元,山东、广东等医药大省紧随其后;增长量最小的省份是新疆,8年间医药工业总产值只有7.01亿元,这也与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产业发展规模相适应。从增长速率来看,江苏省以15.19倍的增长速度稳居榜首,增长总量不大但是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的辽宁省位居第二,与之相比,山东、广东等医药大省的增长速度不是太明显,虽然新疆增长量最小,但是其增长速度却超过了很多省份,说明新疆自治区的医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增长较为缓慢的省份是重庆市、贵州省和甘肃省,增长速度都在3倍以下,说明这些省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产业结构和竞争模式亟须调整。

从表1中总偏离分量(P+D)数据来看,在研究期间,总偏离分量为正值的省份共有11个,占所有研究省份的40.7%,也就是说,只有这11个省份在2004到2011年之间,医药产业发展总体状况优于全国水平,而剩下的16个省市医药产业发展均没有达到预期值。从增长量方面来看,总偏离分量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总偏离分量为正值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和山东,除上海市总偏离分量增长较少以外,其余4个省份增长量都非常大,尤其是江苏省,总偏离量高达553.73亿元;在中部地区,总偏离分量为正值的省份也有5个,分别是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从总偏离量来看,中部五省与东部五省有较大的差异,中部地区除河南省总偏离量在100亿元以上,其余四省相对都比较少,说明我国中部地区各省份,医药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药材发展比较突出的这5个省份;在我国西部地区,只有内蒙古自治区一个省份总偏离量为正值,且增长量相对来说比较小,其余8个省份均为负值,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于全国水平,增长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从表1结构偏离分量(P)数据来看,在研究期间,我国共有13个省份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说明在2004到2011年间,接近半数的省份医药产业结构优于全国水平,在这些省份中,发展较快的医药子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江苏省和上海市具有较大的结构优势,在结构偏离分量为负值的14个省份中,吉林省和贵州省的医药产业结构对其医药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能与这两个省份医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有关。从地域角度来看,结构偏离分量的地域差异更加明显,除河北省之外的东部地区所有省份医药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说明东部大部分地区医药产业发展迅速,结构相对合理,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有山西、安徽和河南省的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但偏离增量也都比较小,说明这3个省份的医药产业结构虽然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依旧有改进和升级的空间;在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医药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为负值,说明这些省份发展缓慢的医药子产业较多,产业结构亟须调整。

从竞争力偏离分量(D)数据来看,我国超过半数的省份医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共有15个省份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说明在2004到2011年间,这15个省份中医药产业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子产业占据了较高的比重。其中竞争力偏离分量增量最大的依旧是江苏省,高达195.14亿元,远远超过其他省份,说明在江苏省,其医药产业各子产业均有良好发展,发展速度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相比之下,天津、上海和浙江省医药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差,对其医药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竞争力偏离份额的地域差异相对较少,东、中、西部地区具有多个省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竞争力偏离份额增量正值最多的地区不是东部地区,而是中部地区,甚至西部地区也多于东部地区。充分说明了我国医药产业结构正在不断调整当中,医药产业发展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医药产业各子产业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减少,中西部地区医药产业各子产业发展逐步走上正轨,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结语

通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医药产业总体处于稳定增长趋势,但大部分省市增长没有达到预期,仍然有继续发展的潜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此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基本吻合,东部地区各省份医药产业发展较快,医药产业结构相对完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即东部地区各省份医药产业竞争力优势逐渐减少。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省份在医药子产业方面的竞争力优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产业结构相对比较落后。我国不同省份医药产业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只有根据各省份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医药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医药子产业竞争力水平,才能促进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作者简介:徐怀伏,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医药产业结构与政策研究。王欣,男,硕士,主要从事医药产业结构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受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硕士)项目支持,项目编号:KYZZ_0192。]

参考文献

[1] Creamer D . Shif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industrial location and national resources.Washington: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3.

[2] 王子龙,谭清美,许萧迪.基于SS法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研究[J].统计观察, 2004(9):58.

第7篇:医药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山西 医药产业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16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及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转变,山西经济传统的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必然面临着因需求增长放缓而带来的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山西经济当前面临着转型发展和培养接续产业的重要任务。而医药产业作为一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低污染高回报的产业,成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可能选择的重要接续产业之一。山西发展医药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山西医药产业当前已形成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医疗器械、中药药材等在内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医药生产体系,涌现出了亚宝、振东、威奇达、康宝、普德、安特、太行、博康等20多户制药优势企业;拥有1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西医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料显示,近20年间(1990—2011)山西省医药产业保持了年均15.33%的增速,远高于同期山西经济的11.3%的GDP平均增长速度。鉴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山西医药产业的全要素增长率进行分析,以便从更深层次了解推动山西医药产业增长的动力,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和接续产业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理论方法与模型

全要素生产率(TFP)主要研究投入产出中劳动和资本投入所没有解释的增值部分,它是产出价值剔除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贡献后的残差部分,表示经济因为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产出增值。全要素生产率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在1957年计算得出,因此也被称为“索洛残差”。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当前已经发展出了以索洛残差法为代表的参数法和以数据包络分析为代表的非参数法等多种方法。本文在分析山西医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时,采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索洛残差法进行分析。

假设山西医药产业的生产函数为:

Yt=AtKtαkLtαL (1)

其中,Yt表示山西医药产业t年的总产出,At表示t年的技术水平,Kt和Lt分别表示t年资本和劳动的投入,αk和αL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到公式如下:

InYt=InAt+αkInKt+αLInLt) (2)

再假设山西医药产业为规模报酬不变,即有αk+αL=1,(2)式可以进一步变形得出:

In(Yt/Lt)=InAt+αkIn(Kt/Lt) (3)

对方程(2)或(3)进行回归,我们可以得到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αk和αL。则此时的全要素生产率为:

TFPt=■ (4)

第t年的TFP的增长率为:

tfpt=■-1 (5)

三、数据说明及回归分析

1.数据说明。计算TFP及其增长率所需要的数据包括产出、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一定年限的时间序列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取介绍如下。首先,产出数据,选用山西省医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数据作为产出数据,并用山西医药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按1990年不变价格进行换算。其次,劳动投入数据选用山西医药产业劳动力年末从业人数数据进行度量。再次,资本投入数据使用戈登史密斯在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核算。其中在确定基年资本存量时直接用杨格(Young,2000)采用的10%的比例去除1990年山西医药工业的投资数据得出;折旧率也采用杨格(2000)所假定的6%的折旧率;当年投资选取山西医药产业各年的固定投资数据,并用1990年为基期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进行不变价换算。最后,上述全部数据全部取自公开出版的《山西省统计年鉴》及各年的山西省统计公报,时间区间选择为1990年—2011年。

2.回归分析。对1990年—2011年山西医药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整理,并对InY、Ink和InL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解释变量Ink和InL的单整阶数不相等,因此,转而对数据In(Yt/Lt)和In(Kt/Lt)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后发现,以上两个数据序列为一阶单整的,并通过了协整检验。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上述的数据序列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

In(Yt/Lt)=-0.046InAt+0.86In(Yt/Lt)+0.93ut-1

(-1.76) (10.94) (10.77)

R2=0.96 F=247.38 DW=1.36

其中,括号中数值为系数的t检验值。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回归结果比较理想,R2值达到了0.96,可见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拟合效果较好。回归得出的αk值为0.86,则αL=1-αk=0.14,从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的大小可以看出山西医药产业的发展更依赖于资本投入的增长。

四、TFP及增长率分析

根据上述回归结果,将资本的产出弹性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带入公式(4)和公式(5),可以计算出第t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第t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表1(见162页)中给出了1990年—2011年山西省医药产业的TFP指数和TFP增长率,其中1990年的TFP指数为100。

从表1可以看出,山西医药产业的TFP指数在1990年—2011年这22年间整体来看是稳步上升的,但在1998年—2004年这几年有一个先快速上升,再迅速下降的大幅波动过程。与此相应,山西医药产业的TFP的增长率在这22年间是不断波动的,在1998年到2002年有个大幅波动过程。图1(见162页)给出了1991年到2011年的TFP增长率曲线,从中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山西医药产业TF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根据TFP增长率的变动特征,我们可以将1991—2011年细分为三个时期,来具体的分析山西医药产业的TFP增长率及其对总产出的贡献率。首先,从1991—2011年这短时间整体来看,山西医药产业TFP的平均增长率为2.53%,而医药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5.33%,TFP的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16.5%,也就是这段时间山西医药产业的增长中大概有16.5%是生产率水平提高的结果。其次,从细分时期来(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60页)看。1991年到1995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TFP的平均增长率为9.99%,医药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2.92%,TFP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77.32%;这一时期较高的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与诸多技术水平较高的医药企业的进入有关,山西一些著名医药企业集团,如安特制药、振东制药及同星制药等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开始生产。1996年到2007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山西医药产业的TFP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为9.45%。这一阶段同时也是山西医药产业TFP增长率大幅波动的时期,1998年到2002年出现大幅波动。这种波动应该与1995—1998年末实施的GMP认证有关,同时也可能与1998年山西亚宝药业集团的建立与之后几年的快速发展有关系。200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山西医药产业的TFP增长率为-8.13%,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78.27%;这种TFP增长率下降的情况可能与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有关。从这三个细分阶段来看,山西医药产业TFP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是在不断下降的,这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一点。

五、结论

通过对山西医药产业1990年—2011年的相关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本文计算了山西医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对医药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笔者发现,山西医药产业的TFP是在波动中向前发展的,波动主要集中在1998年到2002年间;但就整体而言山西医药产业的TFP是稳定增长的,这21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53%。从TFP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来看,1991年—2011年者21年间,山西医药产业的TFP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16.5%;说明在全部的产出增长中,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5%。但是一个不好的趋势是,从三个细分阶段的数据来看,山西医药产业的TFP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地下降。最后,本文分析发现,山西医药产业的TFP的增长率及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与山西医药产业重要企业的进入关系密切,似乎对山西医药产业这样产出规模较小的分析对象而言,技术较高的、大规模企业的进入对TFP的提高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该假说正确,创造条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集团的进入就是提高山西医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佳途径。但鉴于文章的分析目的,本文对此并没有作相应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 肖光恩,刘秋慧.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分析——基于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J].长江论坛,2009(5)

[2]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摘,2003(2)

[3] 刘艳君,李慧茹.河北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第8篇:医药产业分析范文

摘要:从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及市场潜力等方面,实例分析了我国现有的18家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资本经营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例研究;资本融资环境;资本市场

自1993年6月29日我国第一家医药公司—哈医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2009年3月我国共有医药上市公司100家,医药板块作为朝阳产业广受投资者关注。医药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优势群体,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力。其中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上市公司有18家,占医药行业的18%,代表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总体状况。笔者将对这18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进行资本市场利用现状的实证分析,以期对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总体发展概况

生物医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前期的研究开发与后期的产业化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生物医药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为其注入资金、专业技术和人才等多种现代生产要素。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是走向资本市场利用的有效途径,上市后的生物医药公司可成为龙头企业,拥有组织制度优势、市场组织优势以及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

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18家生物医药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筹集到大量生物医药业发展资金,同样也说明我国生物医药业目前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自1993年第一家生物医药类公司—四环生物上市以来,深、沪A股市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迅速发展到2008年的18家,流通A股从最初的9亿元增长至44.08亿元,增长了3.9倍。可见,生物医药业类公司整体筹资能力在不断增强,生物医药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医药业的发展。

2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经营情况分析

生物医药类企业发行上市进入证券市场,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融资的道路,为生物医药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适时分析该类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情况,结合企业实际、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以及资本运营的规律,发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资产调整与重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该类上市公司持续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1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析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见图1)。2002年平均每个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267亿元,占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1.87%;2007年平均每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4.291亿元,占的医药类上市公司的26.78%,年平均增长0.205亿元,年增长率为5.89%。其中,长春高新、北海国发、交大昂立、钱江生化、星湖科技、诚志股份等6家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在4亿元以上,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842亿元,年平均增长7.119亿元;其余12家上市公司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仅2.10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仅1/3左右的上市公司以较大幅度增长,而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徘徊在2亿元左右。

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公司每年净利润为0.149亿元,占医药行业整体水平的23.97%,变化范围在0.01-0.31亿元之间,年际间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北生药业、银广夏、深本实、四环生物、长春高新等5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负值,莱茵生物、达安基因、交大昂立、诚志股份、四环药业、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等10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0.519亿元,是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3.48倍。由此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年际间存在明显波动,体现出一定的风险性特点,但超过一半以上的该类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净利润。

结合图1来看,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在2002-2003年、2004-2007年分别是两个逐年增长的过程。但在18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中,1/3左右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一半以上的公司净利润都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公司应该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但其主营业务收入虽逐年增长,净利润却依然存在年度间的大幅增减变化,说明其年际间存在明显的成本增减变化。

2.2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和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是企业获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权益的保证度越高。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1%、9.02%、8.23%、2.41%、-3.74%和3.85%,年度间有明显差异。但诚志股份、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莱茵生物、华兰生物、双鹭药业、科华生物、上海莱士等8个公司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83%,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5%-35%之间,年际变化幅度为12%-22%,属于具有稳定净资产收益的企业。而四环药业、北生药业、深本实、长春高新、四环生物、星湖科技等6个公司的年际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属于自有资本获取收益能力和资本运营效益较差的公司。说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之间、年际之间其资本收益和资本运营效益存在差异,也是其经营风险的体现。

2.3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析

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受的企业利润和承担的企业亏损,是衡量上市公司获利能力时最常用和综合性较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13元,年际间变化范围在

-0.06-0.23元之间,公司间变化幅度在

-0.76-1.01元之间;其中上海莱士、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莱茵生物、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诚志股份、交大昂立等9个公司的每股收益高于生物医药业平均水平,达到平均每股收益为0.45元,公司间变化范围在0.13-1.01元之间,年际间变化范围在0.33-0.47之间。但深本实、北生药业、银广夏、四环药业、长春高新、四环生物等6个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星湖科技、北海国发和钱江生化等3个公司的年平均每股收益仅0.02-0.06元,远低于平均水平。

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6年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16元,年际间在1.75-2.57元/股之间波动,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3.24-4.23元/股之间。除了深本实和ST银广夏的为负值外,其余公司的均为正值,其中双鹭药业、交大昂立、华兰生物等12个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高于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平均值,年际间变化幅度在2.73-4.04元/股之间,公司间差异范围为2.31-4.23元/股之间。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2002-2007年间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是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和年际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0%左右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比较高,显示出稳定的高水平发展优势,其资本经营状况良好。

2.4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市场潜力分析

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类上市公司比较,其股票具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因为投资者投资股市除了希望获得眼前的稳定收入外,更多的是期盼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特征的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产业,必将是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

(1)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是当前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生物医药作为生物技术开发应用的前沿之一,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高科技与资本对接,为生物医药类企业提供诱人的发展空间。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既有很高的投资收益和广阔前景,技术创新活动又充满风险性。但是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这也是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在。只不过在投入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活动时,企业经营管理者注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即可尽可能地避免之。

(2)获利能力与上市公司本身直接相关。从每股收益来看,2002~2007年有67%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具有获利能力,50%的公司具有良好的业绩,年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45元,明显高于医药行业的年平均每股收益0.23元。其余1/3的上市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盈利能力较差。说明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对于投资选择来说这也是风险性的一种体现。

(3)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除深本实和银广夏两个公司外,其余16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06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1.62%,明显低于医药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0.83%。2002-2007年医药行业的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而生物医药业为3.53%,其中近半数的上市公司更达到了16.83%。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的突出地位。

综上所述,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此之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2.5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优势分析

2003-2007年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572.78万元,是非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的7.04倍;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利润为5624.29万元,是非上市公司的29.73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3结语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其中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开公司本身因素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由于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大多数生物医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因此,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全8[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2国家发改委.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第9篇:医药产业分析范文

生物医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前期的研究开发与后期的产业化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生物医药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为其注入资金、专业技术和人才等多种现代生产要素。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是走向资本市场利用的有效途径,上市后的生物医药公司可成为龙头企业,拥有组织制度优势、市场组织优势以及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

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18家生物医药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筹集到大量生物医药业发展资金,同样也说明我国生物医药业目前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自1993年第一家生物医药类公司—四环生物上市以来,深、沪A股市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迅速发展到2008年的18家,流通A股从最初的9亿元增长至44.08亿元,增长了3.9倍。可见,生物医药业类公司整体筹资能力在不断增强,生物医药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医药业的发展。

2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经营情况分析

生物医药类企业发行上市进入证券市场,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融资的道路,为生物医药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适时分析该类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情况,结合企业实际、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以及资本运营的规律,发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资产调整与重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该类上市公司持续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1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析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见图1)。2002年平均每个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267亿元,占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1.87%;2007年平均每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4.291亿元,占的医药类上市公司的26.78%,年平均增长0.205亿元,年增长率为5.89%。其中,长春高新、北海国发、交大昂立、钱江生化、星湖科技、诚志股份等6家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在4亿元以上,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842亿元,年平均增长7.119亿元;其余12家上市公司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仅2.10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仅1/3左右的上市公司以较大幅度增长,而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徘徊在2亿元左右。

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公司每年净利润为0.149亿元,占医药行业整体水平的23.97%,变化范围在0.01-0.31亿元之间,年际间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北生药业、银广夏、深本实、四环生物、长春高新等5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负值,莱茵生物、达安基因、交大昂立、诚志股份、四环药业、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等10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0.519亿元,是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3.48倍。由此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年际间存在明显波动,体现出一定的风险性特点,但超过一半以上的该类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净利润。

结合图1来看,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在2002-2003年、2004-2007年分别是两个逐年增长的过程。但在18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中,1/3左右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一半以上的公司净利润都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公司应该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但其主营业务收入虽逐年增长,净利润却依然存在年度间的大幅增减变化,说明其年际间存在明显的成本增减变化。

2.2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和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是企业获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权益的保证度越高。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1%、9.02%、8.23%、2.41%、-3.74%和3.85%,年度间有明显差异。但诚志股份、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莱茵生物、华兰生物、双鹭药业、科华生物、上海莱士等8个公司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83%,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5%-35%之间,年际变化幅度为12%-22%,属于具有稳定净资产收益的企业。而四环药业、北生药业、深本实、长春高新、四环生物、星湖科技等6个公司的年际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属于自有资本获取收益能力和资本运营效益较差的公司。说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之间、年际之间其资本收益和资本运营效益存在差异,也是其经营风险的体现。

2.3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析

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受的企业利润和承担的企业亏损,是衡量上市公司获利能力时最常用和综合性较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13元,年际间变化范围在

-0.06-0.23元之间,公司间变化幅度在

-0.76-1.01元之间;其中上海莱士、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莱茵生物、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诚志股份、交大昂立等9个公司的每股收益高于生物医药业平均水平,达到平均每股收益为0.45元,公司间变化范围在0.13-1.01元之间,年际间变化范围在0.33-0.47之间。但深本实、北生药业、银广夏、四环药业、长春高新、四环生物等6个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星湖科技、北海国发和钱江生化等3个公司的年平均每股收益仅0.02-0.06元,远低于平均水平。

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6年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16元,年际间在1.75-2.57元/股之间波动,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3.24-4.23元/股之间。除了深本实和ST银广夏的为负值外,其余公司的均为正值,其中双鹭药业、交大昂立、华兰生物等12个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高于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平均值,年际间变化幅度在2.73-4.04元/股之间,公司间差异范围为2.31-4.23元/股之间。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2002-2007年间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是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和年际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0%左右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比较高,显示出稳定的高水平发展优势,其资本经营状况良好。

2.4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市场潜力分析

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类上市公司比较,其股票具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因为投资者投资股市除了希望获得眼前的稳定收入外,更多的是期盼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特征的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产业,必将是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

(1)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是当前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生物医药作为生物技术开发应用的前沿之一,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高科技与资本对接,为生物医药类企业提供诱人的发展空间。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既有很高的投资收益和广阔前景,技术创新活动又充满风险性。但是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这也是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在。只不过在投入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活动时,企业经营管理者注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即可尽可能地避免之。

(2)获利能力与上市公司本身直接相关。从每股收益来看,2002~2007年有67%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具有获利能力,50%的公司具有良好的业绩,年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45元,明显高于医药行业的年平均每股收益0.23元。其余1/3的上市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盈利能力较差。说明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对于投资选择来说这也是风险性的一种体现。

(3)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除深本实和银广夏两个公司外,其余16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06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1.62%,明显低于医药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0.83%。2002-2007年医药行业的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而生物医药业为3.53%,其中近半数的上市公司更达到了16.83%。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的突出地位。

综上所述,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此之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2.5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优势分析

2003-2007年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572.78万元,是非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的7.04倍;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利润为5624.29万元,是非上市公司的29.73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3结语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其中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开公司本身因素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由于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大多数生物医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因此,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摘要:从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及市场潜力等方面,实例分析了我国现有的18家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资本经营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